农村普通高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与实验

时间:2019-05-13 01:58: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普通高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与实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普通高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与实验》。

第一篇:农村普通高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与实验

《农村普通高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与实验》

开 题 报 告

四川省剑州中学课题组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是减轻师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根据目前国内外教育形势,和我校教学实际,于2007年底确立了《农村普通高中课堂有效教学实验与研究》这一课题,于2008年元月份申报,2008年11月21日由广元市教育局正式批准立项。系四川省普教科研项目,立项为广元市“十一·五”期间重点教育科研课题。经过前期长时间的组织和筹备,今天正式开题了。现在,我谨代表课题组向与会专家、领导们汇报我们的开题工作,向参与课题研究的全体教师作开题报告,在本年度开始,我校课题组将认真按照上级要求,严格执行研究计划,加强课题管理,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实验和实践活动,竭诚为教育教学服务。恳请在座的专家、领导提出宝贵意见给予指导。

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课堂教学研究是教育科研、教学研究的永恒话题。“

十一、五”我们把“高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作为我校的研究课题,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

(一)、国内外教育教学形势和农村普通高中课堂教学现状决定的。

1、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进步的加快,给我们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但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目标和要求。普通高中教育,特别又是农村普通高中教育的问题,已成为我国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关系民族兴盛、全民素质高低、人才培养方向的重要新课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去解决。

农村普通高中教学具有学生基础薄弱、课程资源不足、教学理念陈旧、师资力量缺乏等特点。普通农村高中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素养、建构课堂教学文化,采用科学而有效、适合于学生发展情况和农村中学特点的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是农村普通高中在课程改革中必须解决好的重要问题。

2、本课题研究也是解决我校教学现状的必然需要。剑州中学是一所由师范改制转轨的年轻普通高完中,我们的办学理念、办学规模和师资配备已成功转型,而且短短几年内“一年一台阶,三年一跨越”,业绩辉煌;但我们的教学思想还不够新,管理经验还不足,所以深入开展课堂有效教学研究,优化课堂教学,是摆在我校的新问题,非常必要。

3、我们的普通高中教学的现状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许多教学准备的不充分和计划的不科学造成教学的低效;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弊端严重制约着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资源的贫乏和低效使用限制了教学收获的有效性;教学没有丰富的教学收获,教学没有顾及学生在学习中知识和能力以及个性发展的实际需要。教学设计严重束缚了教学中的灵活性和变通性。教师没能很好地成为学生学习探究的促进启发者、合作指导者。同时,受升学考试及安全压力等方方面面的影响,以“考试”为中心,“题海战术”频繁训练以及“封闭式” 管理,使学生厌倦了学习,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这种不利于学生成长和创新精神培养的教学方式,也困扰着学校和教师。只重“认知目标”的完成,也使教学缺乏艺术,学习缺乏兴趣。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选择和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师生负担,使新课改的理念真正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去,是教育教学取得实效的关键举措。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根据各学科课程特点和内容,结合农村高中教学的具体实际,研究和实践学科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一定会对农村普通高中实施课程改革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和深刻的实践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研究有效教学策略,建构有效教学课堂新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益。

2、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用热情和兴趣点燃智慧,让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实行师生互动的探究式改革,学会并自觉地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和理论体系;

3、建构有效教学评价指标和管理体系。掌握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而且能够灵活地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调整评价标准,科学地将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工作实绩。

4、推进学科建设,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使多数教师自觉地变奉献型为效益型、职业型为事业型、“教书匠”为教育家,力求成长为一批优秀教师和省市级学科带头人。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有效概念及界定:

(1)有效果:教学活动结果要与预期的教学总目标相一致,体现教学的目标达成性。

(2)有效率:师生双方为实现教育目标面投入的时间、精力及各种教育资源,教育目标得以实现,包括学生知识、技能得到增长,身心素质得以进步、成熟,个性成长,创造力获得培养以及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有了提高。

(3)有效益:教学目标要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相吻合且吻合的程度较高。“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不是简单地重复别人的研究,而是要对所记录的典型教学事件进行理论分析,反思。有利于改进今后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在研究过程中体现出我们特有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提高师生的教与学的有效意识。

2、有效教学的思考:有效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古今中外都是这样。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从产生至今,有效教学就一直是教学研究的焦点之一,但有效教学研究的历史表明,有效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其内涵一直随着教学价值观、教学的理论基础以及教学研究的变化而不断扩展、变化。所以,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是教育科研一直永恒的主题。当前有效教学大体有四种取向:一是科学主义(以加涅的“设计教学思想”为代表);二是建构主义(以杜威的“参与者知识观”为代表);三是多元智能(以“加德纳的理论”为代表)。四是最优化理论(以巴班斯基的理论为代表)。这四个理论就是我们进行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因此,我们认为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有效教学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教学是否有效并非依赖于完全客观地标准来判断,实际上对教学有效性的判断是一个价值负载的活动,它取决于人们的教学价值观和教学目标观。对教学目标的不同认识,必然会导致对教学有效性的不同判断。(这就是科学主义和多元智能理论。)

(2)有效教学旨在促进学生的学习。有效教学是一整套为促使学生学习、实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策略。但有效教学的着重点在于“有效”,而教学的“效”则体现在学生的学习上,体现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上。因此,判断教学有效性的标准是学生的学习。有效教学要求教师承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具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观念。(这是建构主义理论)

(3)有效教学呼唤效益意识。有效教学强调教学效果,教学效果的底线就是教学目标的达成。同时,有效教学强调时间合理的、充分的利用,追求有限时间内学生发展的最大化。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又反对绝对量化或过于量化,而且将定性与定量、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工作表现。(这是最优化理论)

(4)有效教学需要反思与创新。有效教学必然是一种反思性实践,有赖于教师持续的反思与探究。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创造精神;也需要教师具有经验意识,从经验中学习,形成自己的实践智慧。

在这四个理论的支撑下,我们把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界定为将立足于高中学科教学实践,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农村高中学校的教育环境,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系统借鉴、整理、选择教学经验,对成功的有效教学经验进行分析与整合,在有效的教学策略、有效的学习策略、有效的教学评价策略上取得突破,形成有效教学策略体系和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发展。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

1、有效教学研究是国内外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从杜威到布卢姆,从斯金纳到加涅都非常重视对有效性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并取得了各具特色的研究成果。20世纪80年代以后,又诞生了新的研究成果,如美国加里•D鲍里奇著《有效教学方法》,美国梅里尔•哈明著《教学的革命》,佩尔•蒂埃著《成功教学的策略—有效的教学实习指南》等。国内除叶澜、裴娣娜等教授对有效教学进行研究以外,部分专家、学者对此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重要成果。如崔允漷教授写的《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吕渭源教授著《有效教学草纲》,陈厚德教授著《新概念—有效教学》,张庆林、杨东老师著《高效率教学》等。从国内外文献研究来看,存在的最大问题有二:一是国外研究成果固然有其科学性、先进性,由于文化、教育背景差异,难以有效地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如何接受、借鉴、创新是我们应该着重研究的问题;二是国内研究成果大凡是文献研究和建议性理论研究,缺乏扎实的实证研究,缺少实践基础,在指导性和普遍意义上看,缺乏推广价值。

2、综合分析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教学策略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发现,虽然有一定的经验和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但针对农村中学的特点进行课堂学科教学策略研究的成果还不多见,而新课改背景下农村普通高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更是很少。如何让有效教学的理念“本土化”、“实践化”,将教师教学行为合理分解,渗透到学科课程中去,在微观层面做群体性、持久性研究,从根本上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四、研究的目标、重点与内容(子课题设计)

(一)课题研究目标

本课题以现代教育学与心理学理论为指导,以建构主义与师生互动为核心,关注学生的全面进步和发展,关注过程,关注教学效益,关注教学策略,从而形成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此,教师必须引起、维护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以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首先要引起学生学习意向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学生“想学”的基础上开展教学;

其次要指明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和应该达到的目标,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应该学到什么程度,让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参与学习;

三是要采用易于学生理解、掌握的方式,借助教学技巧和艺术以及角色转换,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四是运用有效的教学评价标准,反思自己的教学,建构自己的有效课堂教学新模式。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我们进行“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的思路是重建课堂,采用过程分析的方法,分别从教师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学生的有效学习策略研究、学校的有效评价策略研究等范畴去研究和把握课堂教学,进而去构建融合新理念、新行为、新变化的新课堂。一是重点研究教师的有效教学策略。以教师有效的“教”来促进学生有效的“学”。内容主要有:教学准备策略(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资源的利用、开发与整合、教学行为选择的研究);教学实施策略(主要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媒体);教学评价反思策略(做好教学后记、教学案例和教前反思的研究)

二是研究学生的有效学习策略。要研究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的特点,开展有效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有效训练练习的研究,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完成知识的建构,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是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有效评价体系研究,也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评价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与难点,建构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发展的有效教学评价体系是课题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建构农村高中课堂有效教学评价标准、学生有效学习评价标准来促进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实现学校精细化管理,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和学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课题研究的任务:

我们的研究是以“精备---精讲---精练---精评”为主线,实现一个“精”字目标的教师有效教学策略为主,以其他环节有效策略研究为辅的研究。具体任务有:

1、有效教学新模式和评价策略研究(研究重点)

主要有:①、自主与集体备课结合有效备课策略研究;②、教学任务与有效教学模式的策略研究;③、教学过程与有效教学组织的策略研究;

④、教学设计与有效教学实施的策略研究;⑤、教学环境与情境设置的策略研究;⑥、教师有效教学、学生有效学习行为研究;⑦、学校有效教学评价策略研究; ⑧、有效教学反思与创新成果研究等

2、高效优质课堂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讲评课等课型实施研究;

3、有效教学优质习题集、有效教学经验论文集编制研究;

4、普通高中课堂有效教学优质资源库的建设。

(四)、确立以下子课题(研究机构与组织保障见附件)

1、普通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2、农村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3、农村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4、农村高中政治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5、农村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6、农村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7、农村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8、农村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9、农村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五、研究的思路、方法与过程

1、课题研究思路: 首先,针对现行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缺失的问题,通过研究,调查分析影响课堂教学效益的主要因素,在对有效教学研究的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提出研究的目的和研究方法。

其次,运用文献法进行系统学习,以确保本研究建立在他人研究基础上,并有所创新,反思并更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理念,进一步树立起课堂教学中的生本意识。

再次,运用问卷调查法,统计技术描述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分析导致教学有效性现状的原因。

最后,主要运用行动研究法,边实践边总结边研究,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改变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和有效的教育教学途径方法,努力探索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方法,积累丰富的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建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评估标准,提高教师教学工作效益,达到全面提升学校教学质量之目的。

2、研究方法

(1)、文献学习分析法。

(2)、调查研究法。(3)、行动研究法。

(4)、个案研究法。(5)、经验总结法。3、研究过程及步骤:

实验前期调查与组建阶段(2008年2月至2008年8月)调查高中课堂教学现状,分析课堂教学高效或低效的特征,完成调查报告;利用文献研究和理论学习,确立课题并加以论证,完成课题研究方案;成立课题组与子课题组和组织机构。

主要工作:(1)、选题。根据相关精神和理念,结合我校课堂教学实际,确定研究课题。(2)、调查分析,掌握研究前的情况。(3)、理论学习。组织参教师收集、学习与本课题有关的理论与经验。(4)、撰写实验方案,填写申报书,申请立项。(5)、分解课题,将总课题,按学科分解为学科确立子课题,并制定研究方案。(6)、开题。

实验研究的实施阶段(2008年9月至2010年7月)组织子课题主持人和研究人员培训会,撰写子课题研究方案,提出组织、管理、科研的具体任务并实施研究实验。

①深入课堂,通过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编写典型案例,完成优秀课堂教学实录。

②完成高效优质课堂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讲评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汇编。

③完成各年级有效教学优质习题集、有效教学经验论文集编制研究; ④完成高中课堂有效教学有效教学优质资源库的建设; ⑤邀请相关专家商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

⑥考察学习,收集资料信息,完成有关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阶段实验报告。主要工作:(1)、各级课题组根据实验方案,展开课堂教学研究。(2)、围绕研究组织学习。(3)、制定阶段研究计划。(4)、开展研讨活动。(5)、召开课堂教学课题研讨会。(6)、进行阶段总结。

实验总结与结题阶段(2010年8月—2010年12月),总结课题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论文、完成专著;召开课题验收鉴定会,汇报课题研究成果;根据情况对研究成果进行推广。

主要工作:(1)、收集研究资料。(2)、形成研究成果。(3)、申请结题。(4)、成果推广。

4、主要研究措施:

(1)突出“精讲精练”,突出“学生活动” ,突出“学法指导”。哪些精讲,怎样训练练习效果好;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进行听、说、读、写、议、算、答;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使之有效主动获取知识。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关心每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善待学生,信任学生。

(3)注重课堂教学行为:体现引导,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激励,将微笑和激励带进课堂;体现参与,发挥主体作用;体现表现,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善于表现的良好心理素质;体现创造,教师敢于在教学方法、手段及艺术形式上进行创新;体现成功,鼓励和肯定学生的见解,给学生成功的体验。

(4)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课堂主动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给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去思考和锻炼。

六、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1、联系:“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与其它有效教学研究之间在内在精神、本质涵义上有很多相通之处,都可以把它们看作是一种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研究。

2、区别:但本课题,从研究的范围上看,本课题着重从我校实际出发探讨课堂有效教学问题,具有区域和校本特色;从研究内容上看,本课题侧重于重建课堂,改变和重塑课堂教学,探索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在研究的类别上,本课题属微观、应用研究,主要是借鉴相关理论指导行动研究,在行动中印证、丰富理论。在行动中提升教师的理念,改变教师惯有的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使课堂教学发生结构和性质的变化。是本课题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

七、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1、各学科课题组主持人都是我校教研组长、学科组长,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有突出的研究专长。

2、课题组主要成员是学校各学科的骨干教师,均有丰富的高中教学经历。他们中有身体力行的一线教师;有学校校长、副校长;有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有高特级教师。他们都参与过省市级课题研究,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中发表论文多篇,另有多篇论文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

3、课题组为了搞好本课题做了大量准备工作。认真学习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购买了相关的教学资料、资源;查阅有关国内高中课堂教学研究现状的文章;走访考察了有关高中课堂教学的现状,观摩了大量的优质课,充分讨论了课题的可行性。并准备聘请省、市教科研专家给予指导,力争本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八、预期研究成果

1、《农村普通高中课堂教学现状调查报告》、研究报告、实验报告。

2、《农村普通高中有效教学优秀论文(反思)集》;《农村普通高中有效教学设计(案例)集》;

3、普通高中课堂有效教学新模式和有效教学评价体系;

4、建立普通高中各年级学科有效教学试题库;

5、普通高中有效教学优质资源库的建设(网站,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和优秀论文汇编、名师课堂教学实录)。

(执笔整理:梁泽清)

2009年2

月20日

第二篇:农村普通高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与实验

《农村普通高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与实验》 开 题 报 告

四川省剑州中学课题组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是减轻师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根据目前国内外教育形势,和我校教学实际,于2007年底确立了《农村普通高中课堂有效教学实验与研究》这一课题,于2008年元月份申报,2008年11月21日由广元市教育局正式批准立项。系四川省普教科研项目,立项为广元市“十一·五”期间重点教育科研课题。经过前期长时间的组织和筹备,今天正式开题了。现在,我谨代表课题组向与会专家、领导们汇报我们的开题工作,向参与课题研究的全体教师作开题报告,在本开始,我校课题组将认真按照上级要求,严格执行研究计划,加强课题管理,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实验和实践活动,竭诚为教育教学服务。恳请在座的专家、领导提出宝贵意见给予指导。

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课堂教学研究是教育科研、教学研究的永恒话题。“

十一、五”我们把“高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作为我校的研究课题,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

(一)、国内外教育教学形势和农村普通高中课堂教学现状决定的。

1、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进步的加快,给我们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但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目标和要求。普通高中教育,特别又是农村普通高中教育的问题,已成为我国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关系民族兴盛、全民素质高低、人才培养方向的重要新课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去解决。

农村普通高中教学具有学生基础薄弱、课程资源不足、教学理念陈旧、师资力量缺乏等特点。普通农村高中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素养、建构课堂教学文化,采用科学而有效、适合于学生发展情况和农村中学特点的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是农村普通高中在课程改革中必须解决好的重要问题。

2、本课题研究也是解决我校教学现状的必然需要。剑州中学是一所由师范改制转轨的年轻普通高完中,我们的办学理念、办学规模和师资配备已成功转型,而且短短几年内“一年一台阶,三年一跨越”,业绩辉煌;但我们的教学思想还不够新,管理经验还不足,所以深入开展课堂有效教学研究,优化课堂教学,是摆在我校的新问题,非常必要。

3、我们的普通高中教学的现状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许多教学准备的不充分和计划的不科学造成教学的低效;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弊端严重制约着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资源的贫乏和低效使用限制了教学收获的有效性;教学没有丰富的教学收获,教学没有顾及学生在学习中知识和能力以及个性发展的实际需要。教学设计严重束缚了教学中的灵活性和变通性。教师没能很好地成为学生学习探究的促进启发者、合作指导者。同时,受升学考试及安全压力等方方面面的影响,以“考试”为中心,“题海战术”频繁训练以及“封闭式” 管理,使学生厌倦了学习,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这种不利于学生成长和创新精神培养的教学方式,也困扰着学校和教师。只重“认知目标”的完成,也使教学缺乏艺术,学习缺乏兴趣。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选择和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师生负担,使新课改的理念真正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去,是教育教学取得实效的关键举措。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根据各学科课程特点和内容,结合农村高中教学的具体实际,研究和实践学科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一定会对农村普通高中实施课程改革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和深刻的实践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研究有效教学策略,建构有效教学课堂新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益。

2、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用热情和兴趣点燃智慧,让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实行师生互动的探究式改革,学会并自觉地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和理论体系;

3、建构有效教学评价指标和管理体系。掌握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而且能够灵活地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调整评价标准,科学地将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工作实绩。

4、推进学科建设,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使多数教师自觉地变奉献型为效益型、职业型为事业型、“教书匠”为教育家,力求成长为一批优秀教师和省市级学科带头人。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有效概念及界定:

(1)有效果:教学活动结果要与预期的教学总目标相一致,体现教学的目标达成性。

(2)有效率:师生双方为实现教育目标面投入的时间、精力及各种教育资源,教育目标得以实现,包括学生知识、技能得到增长,身心素质得以进步、成熟,个性成长,创造力获得培养以及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有了提高。

(3)有效益:教学目标要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相吻合且吻合的程度较高。“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不是简单地重复别人的研究,而是要对所记录的典型教学事件进行理论分析,反思。有利于改进今后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在研究过程中体现出我们特有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提高师生的教与学的有效意识。

2、有效教学的思考:有效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古今中外都是这样。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从产生至今,有效教学就一直是教学研究的焦点之一,但有效教学研究的历史表明,有效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其内涵一直随着教学价值观、教学的理论基础以及教学研究的变化而不断扩展、变化。所以,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是教育科研一直永恒的主题。当前有效教学大体有四种取向:一是科学主义(以加涅的“设计教学思想”为代表);二是建构主义(以杜威的“参与者知识观”为代表);三是多元智能(以“加德纳的理论”为代表)。四是最优化理论(以巴班斯基的理论为代表)。这四个理论就是我们进行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因此,我们认为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有效教学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教学是否有效并非依赖于完全客观地标准来判断,实际上对教学有效性的判断是一个价值负载的活动,它取决于人们的教学价值观和教学目标观。对教学目标的不同认识,必然会导致对教学有效性的不同判断。(这就是科学主义和多元智能理论。)

(2)有效教学旨在促进学生的学习。有效教学是一整套为促使学生学习、实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策略。但有效教学的着重点在于“有效”,而教学的“效”则体现在学生的学习上,体现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上。因此,判断教学有效性的标准是学生的学习。有效教学要求教师承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具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观念。(这是建构主义理论)

(3)有效教学呼唤效益意识。有效教学强调教学效果,教学效果的底线就是教学目标的达成。同时,有效教学强调时间合理的、充分的利用,追求有限时间内学生发展的最大化。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又反对绝对量化或过于量化,而且将定性与定量、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工作表现。(这是最优化理论)(4)有效教学需要反思与创新。有效教学必然是一种反思性实践,有赖于教师持续的反思与探究。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创造精神;也需要教师具有经验意识,从经验中学习,形成自己的实践智慧。

在这四个理论的支撑下,我们把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界定为将立足于高中学科教学实践,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农村高中学校的教育环境,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系统借鉴、整理、选择教学经验,对成功的有效教学经验进行分析与整合,在有效的教学策略、有效的学习策略、有效的教学评价策略上取得突破,形成有效教学策略体系和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发展。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

1、有效教学研究是国内外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从杜威到布卢姆,从斯金纳到加涅都非常重视对有效性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并取得了各具特色的研究成果。20世纪80年代以后,又诞生了新的研究成果,如美国加里•D鲍里奇著《有效教学方法》,美国梅里尔•哈明著《教学的革命》,佩尔•蒂埃著《成功教学的策略—有效的教学实习指南》等。国内除叶澜、裴娣娜等教授对有效教学进行研究以外,部分专家、学者对此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重要成果。如崔允漷教授写的《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吕渭源教授著《有效教学草纲》,陈厚德教授著《新概念—有效教学》,张庆林、杨东老师著《高效率教学》等。从国内外文献研究来看,存在的最大问题有二:一是国外研究成果固然有其科学性、先进性,由于文化、教育背景差异,难以有效地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如何接受、借鉴、创新是我们应该着重研究的问题;二是国内研究成果大凡是文献研究和建议性理论研究,缺乏扎实的实证研究,缺少实践基础,在指导性和普遍意义上看,缺乏推广价值。

2、综合分析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教学策略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发现,虽然有一定的经验和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但针对农村中学的特点进行课堂学科教学策略研究的成果还不多见,而新课改背景下农村普通高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更是很少。如何让有效教学的理念“本土化”、“实践化”,将教师教学行为合理分解,渗透到学科课程中去,在微观层面做群体性、持久性研究,从根本上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四、研究的目标、重点与内容(子课题设计)

(一)课题研究目标

本课题以现代教育学与心理学理论为指导,以建构主义与师生互动为核心,关注学生的全面进步和发展,关注过程,关注教学效益,关注教学策略,从而形成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此,教师必须引起、维护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以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首先要引起学生学习意向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学生“想学”的基础上开展教学;

其次要指明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和应该达到的目标,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应该学到什么程度,让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参与学习; 三是要采用易于学生理解、掌握的方式,借助教学技巧和艺术以及角色转换,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四是运用有效的教学评价标准,反思自己的教学,建构自己的有效课堂教学新模式。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我们进行“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的思路是重建课堂,采用过程分析的方法,分别从教师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学生的有效学习策略研究、学校的有效评价策略研究等范畴去研究和把握课堂教学,进而去构建融合新理念、新行为、新变化的新课堂。

一是重点研究教师的有效教学策略。以教师有效的“教”来促进学生有效的“学”。内容主要有:教学准备策略(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资源的利用、开发与整合、教学行为选择的研究);教学实施策略(主要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媒体);教学评价反思策略(做好教学后记、教学案例和教前反思的研究)

二是研究学生的有效学习策略。要研究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的特点,开展有效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有效训练练习的研究,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完成知识的建构,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是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有效评价体系研究,也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评价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与难点,建构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发展的有效教学评价体系是课题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建构农村高中课堂有效教学评价标准、学生有效学习评价标准来促进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实现学校精细化管理,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和学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课题研究的任务:

我们的研究是以“精备---精讲---精练---精评”为主线,实现一个“精”字目标的教师有效教学策略为主,以其他环节有效策略研究为辅的研究。具体任务有:

1、有效教学新模式和评价策略研究(研究重点)

主要有:①、自主与集体备课结合有效备课策略研究;②、教学任务与有效教学模式的策略研究;③、教学过程与有效教学组织的策略研究;

④、教学设计与有效教学实施的策略研究;⑤、教学环境与情境设置的策略研究;⑥、教师有效教学、学生有效学习行为研究; ⑦、学校有效教学评价策略研究; ⑧、有效教学反思与创新成果研究等

2、高效优质课堂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讲评课等课型实施研究;

3、有效教学优质习题集、有效教学经验论文集编制研究;

4、普通高中课堂有效教学优质资源库的建设。

(四)、确立以下子课题(研究机构与组织保障见附件)

1、普通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2、农村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3、农村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4、农村高中政治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5、农村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6、农村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7、农村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8、农村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9、农村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五、研究的思路、方法与过程

1、课题研究思路:

首先,针对现行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缺失的问题,通过研究,调查分析影响课堂教学效益的主要因素,在对有效教学研究的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提出研究的目的和研究方法。

其次,运用文献法进行系统学习,以确保本研究建立在他人研究基础上,并有所创新,反思并更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理念,进一步树立起课堂教学中的生本意识。

再次,运用问卷调查法,统计技术描述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分析导致教学有效性现状的原因。

最后,主要运用行动研究法,边实践边总结边研究,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改变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和有效的教育教学途径方法,努力探索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方法,积累丰富的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建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评估标准,提高教师教学工作效益,达到全面提升学校教学质量之目的。2、研究方法

(1)、文献学习分析法。

(2)、调查研究法。(3)、行动研究法。

(4)、个案研究法。(5)、经验总结法。3、研究过程及步骤:

实验前期调查与组建阶段(2008年2月至2008年8月)调查高中课堂教学现状,分析课堂教学高效或低效的特征,完成调查报告;利用文献研究和理论学习,确立课题并加以论证,完成课题研究方案;成立课题组与子课题组和组织机构。

主要工作:(1)、选题。根据相关精神和理念,结合我校课堂教学实际,确定研究课题。(2)、调查分析,掌握研究前的情况。(3)、理论学习。组织参教师收集、学习与本课题有关的理论与经验。(4)、撰写实验方案,填写申报书,申请立项。(5)、分解课题,将总课题,按学科分解为学科确立子课题,并制定研究方案。(6)、开题。

实验研究的实施阶段(2008年9月至2010年7月)组织子课题主持人和研究人员培训会,撰写子课题研究方案,提出组织、管理、科研的具体任务并实施研究实验。

①深入课堂,通过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编写典型案例,完成优秀课堂教学实录。

②完成高效优质课堂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讲评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汇编。③完成各年级有效教学优质习题集、有效教学经验论文集编制研究;

④完成高中课堂有效教学有效教学优质资源库的建设; ⑤邀请相关专家商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 ⑥考察学习,收集资料信息,完成有关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阶段实验报告。

主要工作:(1)、各级课题组根据实验方案,展开课堂教学研究。(2)、围绕研究组织学习。(3)、制定阶段研究计划。(4)、开展研讨活动。(5)、召开课堂教学课题研讨会。(6)、进行阶段总结。

实验总结与结题阶段(2010年8月—2010年12月),总结课题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论文、完成专著;召开课题验收鉴定会,汇报课题研究成果;根据情况对研究成果进行推广。

主要工作:(1)、收集研究资料。(2)、形成研究成果。(3)、申请结题。(4)、成果推广。

4、主要研究措施:

(1)突出“精讲精练”,突出“学生活动” ,突出“学法指导”。哪些精讲,怎样训练练习效果好;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进行听、说、读、写、议、算、答;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使之有效主动获取知识。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关心每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善待学生,信任学生。(3)注重课堂教学行为:体现引导,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激励,将微笑和激励带进课堂;体现参与,发挥主体作用;体现表现,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善于表现的良好心理素质;体现创造,教师敢于在教学方法、手段及艺术形式上进行创新;体现成功,鼓励和肯定学生的见解,给学生成功的体验。

(4)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课堂主动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给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去思考和锻炼。

六、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1、联系:“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与其它有效教学研究之间在内在精神、本质涵义上有很多相通之处,都可以把它们看作是一种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研究。

2、区别:但本课题,从研究的范围上看,本课题着重从我校实际出发探讨课堂有效教学问题,具有区域和校本特色;从研究内容上看,本课题侧重于重建课堂,改变和重塑课堂教学,探索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在研究的类别上,本课题属微观、应用研究,主要是借鉴相关理论指导行动研究,在行动中印证、丰富理论。在行动中提升教师的理念,改变教师惯有的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使课堂教学发生结构和性质的变化。是本课题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

七、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1、各学科课题组主持人都是我校教研组长、学科组长,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有突出的研究专长。

2、课题组主要成员是学校各学科的骨干教师,均有丰富的高中教学经历。他们中有身体力行的一线教师;有学校校长、副校长;有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有高特级教师。他们都参与过省市级课题研究,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中发表论文多篇,另有多篇论文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

3、课题组为了搞好本课题做了大量准备工作。认真学习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购买了相关的教学资料、资源;查阅有关国内高中课堂教学研究现状的文章;走访考察了有关高中课堂教学的现状,观摩了大量的优质课,充分讨论了课题的可行性。并准备聘请省、市教科研专家给予指导,力争本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八、预期研究成果

1、《农村普通高中课堂教学现状调查报告》、研究报告、实验报告。

2、《农村普通高中有效教学优秀论文(反思)集》;《农村普通高中有效教学设计(案例)集》;

3、普通高中课堂有效教学新模式和有效教学评价体系;

4、建立普通高中各年级学科有效教学试题库;

5、普通高中有效教学优质资源库的建设(网站,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和优秀论文汇编、名师课堂教学实录)。

(执笔整理:梁泽清)

2009年2月20日

※ “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苏霍姆林斯基

※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即研究者”。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讨和改进。这就是研究。

※ 一切研究始于问题——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方法很重要);进步即成果。

教育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有:

⑴ 观察法 ⑵ 调查法 ⑶ 测验法 ⑷ 行动研究法 ⑸ 文献法

⑹ 经验总结法 ⑺ 个案研究法 ⑻ 案例研究法 ⑼ 实验法(在一个课题研究,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要求,往往会用到两种以上方法)

3.4 行动研究法:

我们在完成前期理论学习、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现阶段适用的是小范围内教育改革的探索性的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其目的不在于建立理论、归纳规律,而是针对教学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中不断地研究探索、改进工作方法,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它将改革与研究相结合,需要学校、年级通力协作和统一行动,与教育实践的具体改革行动紧密相连。(特点是边执行、边评价、边修改)。基本模式:计划—行动—考察—反思(即总结评价)

第三篇:普通高中文言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最终稿

湖南省教育学会2011—2014立项课题

《普通高中文言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结 题 报 告

桃源县第九中学语文课题组

一、课题概述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文言文教学随着国学热潮的回归,在基础教育中焕发着无穷魅力。但在普通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文言文学习‚少慢差费‛令人困惑。中学校园里时下流传‚三怕‛顺口溜,其中之一就是‚怕文言文‛,文言文生涩难懂,不好学,几乎成了中学校园里师生的‚共识‛。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言文意味着不停地翻译和背诵。这让学生忽略了文言文学习中的趣味性和知识性。教师以串讲为主的教学方法,容易形成‚唱独脚戏‛和‚满堂灌‛,它虽然也收到了某些效果。仅仅从字词句上作些肢解式的诠释,把文质兼美的课文整体割裂成支离破碎的古汉语知识,而且教师的讲解占用了课堂教学的绝大部分时间,学生成了笔记、背诵的机器,就毫无美感可言。严重挫败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实在有点得不偿失。

2、有些教师急于求成,把一些文情并茂的古典名篇讲得支离破碎,枯燥无味,既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无益于阅读能力的培养。

3、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面对高考,在教学过程中急于对重点的字词归类,脱离了课文的语境,让文言文的学习陷入了背诵-应考的误区。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教材偏难;篇幅过长;课时不够;教学方式方法不当;高考以分数论英雄的形式。其中,教学方式方法不当是主要原因。因此,探讨普通高中文言文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改进目前的高

/ 28

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方法,已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

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 ’的荒凉景象。‛人们对高中文言文的教学策略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案,但是有的仅仅从自身感性经验出发,缺乏科学分析和理论支持;有的过于宏观,操作性不强,缺乏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有的过于微观,局限于具体做法,缺乏对文言文教学的整体把握,对普通高中文言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更是寥寥。于是课题组反复调查、思考、探讨,特确立此项研讨专题,期待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为我们农村普通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吹进一缕春风。

(二)理论依据

1、心理学识记原理。心理学信息加工理论认为,识记的过程就是编码的过程,在识记的过程中,如果尽可能利用多种分析器的活动,把看、读、听、写结合起来,会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明确指出:‚假如有一个东西能够同时在几个感官上面留下印象,它便应当和几个感官去接触。‛

2、心理语言学原理。在心理语言学中,语言和言语这两个概念是严格区别的,语文教学也不仅是语言的教学,更是言语的教学。文言文教学中如果‚重言轻文‛、‚重文轻言‛,那么学生积累就少,造成文化底蕴的流失和对文化的割裂。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语文学科的性质作了这样的界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上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强调的语文不仅仅单指平面、静态的语言文字,更包括由这些的材料组合成的立体、动态、生生不息的言语流程。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个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生在与情景交往交互作用过程中自行建构,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应处于中心地位,教师只是引

/ 28

导帮助者,其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以此来看,文言文有效教学的实施过程正切建构主义理论的题中之义。

4、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刺激—反应‛,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叫做强化。在文言文教学中,对学生理想的行为要给予表彰和鼓励,还要尽量少采取惩罚的消极强化手段,只有强化正确的‚反应‛,消退错误的‚反应‛,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强化‛看作是程序教学的核心,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普通高中文言文的教学工作影响最大就是程序教学。例如学习文言文时要由易到难,积累必要的文言实词与虚词等,是非常有效的,能让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达到最佳的效果。

5、语言习得理论。著名的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语言习得的关键是一个内在化的过程,即把语言的语法和语用规则内在化,成为大脑机制的一部分。他还认为,语言学习是受环境影响的,其中最重要的是课堂环境,学习者在正规的课堂训练中学习语言,这种学习是有意识的。普通高中文言文教学也不例外,文言文的学习与环境潜移默化的作用分不开的,营造浓厚学习氛围,通过反复不断地学习文言文,长期的操练,文言文的使用规则就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的上升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被学生所掌握、所熟练的,水到渠成。

(三)课题的界定

普通高中语文文言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是指在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的总体目标下,根据我校文言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际,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作用,为改进语文文言文教学提供帮助。

(1)普通高中文言文:普通高中,主要指农村一般市级示范性及以下普通高中。文言文,是在占汉语口语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形成的一种以简洁、典雅为特征的书面语体。本课题研究的课堂教学范围包括

/ 28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和选修教材文言文(含诗歌)的课堂教学。

(2)有效课堂:以一定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体现:

一是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主要表现在课堂容量,课内外学业负担等。

二是效益的最优化。也就是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主要表现在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诸多方面。二者的和谐统一,‚有效课堂‛才能形成。简言之,‚有效课堂‛至少在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等三个要素方面有突破,概括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

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有效课堂教学‛并不限于简单的教师行为或教师课堂上的表现,它包括了有效教学的过程、有效教学的管理和组织等方面。有效教学策略,是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为实现一定的教育教学目标,依据教与学的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对教学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进行相对最优化的选择、一体化组合和应用。制定的教学策略应具有针对性、灵活性、组合性,即针对实现一定的教学任务或教学目标的有效性,灵活地适用于各类学生的教与学的可行性,通过教与学活动的程序、方法、组织形式等的有机组合,实现优化和整体功能的系统性。

3、普通高中文言文教学呈现的状态:文言文教学着眼于高考风向标,一味追求终端分数,不关注学生的思维、兴趣、习惯的培养,教师不把功夫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臵身度外,臵之不理。本课构筑在系统思想指导下的有效文言文教学体系。寻求一条多、快、好、省的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之路。追求高质量教学,实现课堂教学的高境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促进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全面实现。

二、目标与内容

以高中语文教师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的经验、困惑和难点作为研究

/ 28

对象,以高中语文教学的文言文课堂教学整体规划,具体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文言文教学主体单一,教师一味灌输,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费时低效。

二是文言文教学目的单一,注重应试教学,对文言文学习停留在文字、文章层面,忽略文化积累和熏陶。

三是文言文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活动极为机械,教师死输硬灌,学生生吞活剥,囫囵吞枣,成为被动灌装文言知识的机器。

通过研究我们的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成为了这样的课堂: ①、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②、寻求课堂教学策略,探索课堂教学方法适合于普通农村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课堂教学。

为此,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

①、制定有效的文言文课堂教学课堂方案、形成序列性。②、归纳适用于常见文言文的有效教学方法。如:课前预习法、诵读吟咏读法、内容整合法、逐层深入法、评价激励法,情境创设法等。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过程与具体措施

(一)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综合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和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我们通过查阅教育教学书籍,上网搜集关于文言文教学策略的相关理论进行学习,端正教师们对‚文言文教学策略‛的理解和认识,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2)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对文言文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了解目前一线教师的家常策略的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现实的依据。

(3)行动研究法。在日常的教学当中,课题组成员围绕文言有效课堂策略问题,根据自己所在的年级与自己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组织教

/ 28

学,不断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办法解决问题,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从中期阶段起,我们每学期举行一次汇报课活动,每个课题组成员均要上一节文言文公开课,课后课题组成员一起进行反思、点评。我们通过教学实践,不断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丰富了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升了自己教学能力。

(4)经验总结法:即订阅教育教学书刊杂志,搜集他人的优秀论文、教学案例、课堂实录等,思考、总结文言文有效教学策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找出不足之处,不断完善、改进,在行动研究的基础上由感性到理性,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

(5)案例研究法。面对真实的教学案例,以客观角度审视课堂教学本身,有利于针对本论题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案例可以取之课内,也可以发生在课外。

(二)课题研究的工作过程

普通高中文言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分阶段分步骤实施,才能得以不断完善。根据本研究所确定的内容,以及当前语文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的客观需要,研究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①准备阶段(2011年1月~2011年4月):主要完成课题的申报和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进行全方位(包括教材、教师、教学)调查研究,努力探求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为下阶段实证研究打好基础。组织好研究队伍,了解准确的现状,明确研究的目标,确定研究的内容,分解落实研究任务。

②实施阶段(2011年5月~2013年8月):

(1)文言文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按照课题研究的方法进行研究实践。

(2)以多种形式进行文言文教学研究,研究涉及方法策略、案例研究、个案指导、问题探讨等。

/ 28

一是把‚导学‛引入文言文教学过程中,精心编制了人教版语文必修和选修文言文所有教材的导学案,做到先学后教,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

二是经常性开展文言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教研课、比武课、示范课等都以文言文教学为内容,三年来以文言文为教学内容的各种课型有50多堂。

三是比较分析,对同一内容采取多种方法教学,通过对比、研讨寻求最佳策略。

四是强化备课组的作用,将课题研究与校本教研同步化,集中研讨和日常交流结合起来。

五是加强理论学习,组织课题成员培训,以语文教学理论期刊《中学语文教与学》中的‚文言文专题研究‛栏目文章为学习内容,学习别人好的做法,结合本校学生实际加以改造、变通、创新。

六是化整为零,专题研讨,定期交流,各备课组作为课题组的下设小组就预设问题进行探讨后交流。

七是有计划的进行教学检测,掌握第一手材料,根据第一手材料进行案例分析,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八是组织教学反思,教师对教学过程、策略等设疑问难,然后向专家咨询,寻求专家指导,查阅有关文献,寻找最佳答案。

九是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形成文字,有课后教学反思、最优教学设计、体会深刻的论文、分析透彻的个案等等。

十是有计划有步骤开展研究的同时,根据实际适时调整研究方案,捕捉研究的疑点,突出研究重点,使研究更接地气,更加具有实效性。

③总结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2月):主要任务是将实证研究所形成的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方法,研究得出的数据和结论,进行全面分析和总结,形成比较完整的、较为科学的、符合高中语文文言课堂教学实际的课堂教学体系,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决策和调控提供科学依

/ 28

据和提供可操作的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方案。

(三)课题研究的具体措施

为了顺利完成这一研究工作,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

①学习理论,加强培训。学习和理解先进教育理论和课堂教学研究成果,加强培训,保证参与课题研究的成员能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系统研究,保证课题研究的科学化。

②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重视研究过程中信息的收集,不断总结和完善我校开展学科课堂教学的经验,把握研究目标与方向。

③注重过程,强化管理。合理划分研究步骤,加强过程监管,无故不完成研究任务和长期不参加本课题研讨活动的参与人员,视作自行退出研究工作,④加强协作,定期交流。建立动态交流、密切联系,加强交流,组织现场观摩,论文、课例、教学软件等成果评比,推广成功经验,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保证在研究方法、进度、科学性等方面符合整个课题研究的目标和要求。

⑤点面结合,重点突破。本研究在我校52个班中同时进行,实行点面结合、‚条‛‚块‛并举的工作方式,选择理论上和已有实践经验比较成熟的做法,进行了尝试验证;针对实践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力量,实现了重点突破。

⑥学校设立专项经费用于课题研究。保证课题研究的开展,根据课题需要安排打印经费5000元。设备添置3000元,切实保证教师培训、会务、活动的展开及其他经费15000元等。

四、课题研究的成果与结论

(一)探索了普通高中文言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通过三年多的研究,摸索出了文言文课堂教学的一些有效策略,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得到激发,教师文言文教学的理念和手段得到更新,8 / 28

文言文课堂教学效果大为提升。

1、情景创设策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创设生动的文言诗文教学情境,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与作者共情,是让古典诗词深深的融入学生的血液中,激发学生聪慧的灵性的有效策略。

⑴借助图画增强美感,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古诗词以它优美的意境,饱含情感的意象吸引着无数的读者。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描绘了人生中最美好的良辰美景,由春天、夜晚、江水、花树、明月构成了一幅清丽优美的画卷,通过媒体展示与诗文解读,引导学生去观赏,去体会诗中美景,在丰富多彩的情感空间里去体验春江花月夜的自然美景,去感悟诗人在这江天一色的月光下,内心变得澄明清净,心与自然的灵性交流。学生在头脑中就会逐步构成一幅幅意境优美的画面,刺激学生的视觉器官,濡染学生的心灵,诱发出他们的审美情趣,从而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向往,更深地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图片,可以使学生体会到苏轼‚大江东去‛的豪迈,柳永‚执手相看泪眼‛的缠绵,能够感悟到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势,杜甫‚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动荡不安。借助于图画的美感,激发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⑵借助音乐营造气氛,引发学生内心的共鸣

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借助音乐调动情感,烘托、渲染诗歌的内容,创造美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引起内心的共鸣。如《春江花月夜》的古筝曲,经常为我们教授诗文《春江花月夜》时所用,因为它以委婉优美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安宁的情调,描绘出人间的良辰美景,极具东方的诗情画意。用这首古筝曲来营造诗歌的情调恰到好处,渲染了一种哀而不悲,美而不腻的诗歌意境。把春江花朝秋月夜的美好景致宁静委婉地轻轻说来,把岁月流逝、时光短暂的感慨缓缓道出,把思妇游子的离愁淡远在朦朦胧胧的月色之中,让人叹为观止。

/ 28

⑶通过想象内化意境,让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

‚诗言志‛,诗歌表现的是真性情,在教学古诗词时,应让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充分把握古典诗词意象的内涵,内化于心。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诗人想象今宵旅途,一叶扁舟临岸,酒醒梦回,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头,佳人远去,情何以堪。意象简洁,画面饱满,意境深远。充满了凄清的气氛。人情之冷落,风景之幽清,离愁之绵邈,完全凝聚在诗词的意境之中。学生可以根据画面的想象,进一步地内化意境,把握诗人‚离愁渐远渐无穷‛的痛苦和凄凉,与诗人达成共情。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人把愁和滔滔不绝的春水联系在一起,意象单一,意境绵绵。以水喻愁,可谓‚前有古人,后有来者‛。词人的家国情、亡国恨深藏在浩浩荡荡、滚滚而下,一泻千里的春江水中。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想象,去联想,去扩展,去创造。尽可能的内化意象,丰富意境,把握诗人的情感,与诗人共情。

多媒体技术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制约自由进退,上古时的生活器具、千里之外的自然风光都可以自由的呈现在学生和教师面前,为古诗文的学习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较好地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策略。

问题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文言文因其年代距今相对久远,语法和语意情境,文本生活情境,人物的情感情境等大大脱离当代中学生的语法习惯、生活习惯、情感习惯、社会认知等,因此精心设计问题,可以作为激活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学生会因此深入思考。提高文言文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在主引导问题的驱动下,努力促进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勤于提问。激发学生向文本提问、向同学提问,向老师提问。教师指导学生学会提中心问题、疑难问题,而当学生遇到以上问题的时候,指导学生首先问自己,和自己展开对话,独立思考问题,力

/ 28

争能够自行解决问题;其次问教材和工具书;再次问同学、老师和家长等,从而便顺利解决问题。文言文的课堂教学正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不断地提问与回得以应中实现,从问题到回应,再产生新的问题,再形成新的回应,如教学《寡人之于国也》,有这样的细节:

生:梁惠王是不是很苦恼啊?

师:是啊,梁惠王有很严重的心理疾病,他心理失衡了。大家认为他哪里失衡了?

生:他对于国家尽心了,人口却不增多。邻国的国王没有他尽心,可是,邻国的人口不减少。他心里不平衡。

师:那么,他所谓的尽心,具体内容是指什么呢?

生:是指黄河以北的地方遇到饥荒,他就把那里的人迁移到黄河以东,把粮食运到黄河以北;黄河以东的地方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做。

师:那么,邻国的国王是怎么做的?想一想。

生:邻国的国王比不上他用心,那就是不管老百姓的死活,遇到饥荒,不移民,不移粟,或者少移民,少移粟。这样,在师生对‚梁惠王为什么苦恼?‛这个问题的持续关注中,文言文教学才得以顺利进行,同时调动了学生对文言文本阅读和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自主学习策略。

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绝不只是让学生能够看懂浅易的文言文而已。假如学生离开了教师的指导,就看不懂类似浅易的文言文;假如学生离开校园,就把文言文弃若敝履,就再无兴趣阅读古典文言作品,那么我们就不能说高中的文言文教学是成功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究的习惯,真正的扎根于文言作品中,理解品味,汲取营养。

⑴教给方法,培养习惯

回顾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历程,教师最重要的事是做好指导工作,教

/ 28

给方法,培养习惯。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程序性知识,教会学生准确运用注释,能区别注解中哪些是翻译,哪些是解释说明;学会推断词义,学会查阅常用工具书,善于运用工具书帮助自己解决疑难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文言文学习习惯,例如:经常诵读、背诵的习惯;学会联系、归类、比较,加强整理工作,以不断地加深印象,扩大积累。

⑵设置梯度,自主学习。如果我们对学生文言阅读能力发展特点深入分析,不难发现,即使是同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有的或许超出他所在年级应该达到的水平,有的却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这就给文言文的教学留下值得研究的空间。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在编写导学案时,设臵合理的学习梯度,供不同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主式阅读,就是学生凭兴趣,主动、独立地阅读,教师不要布臵硬性的阅读任务;阅读的动机是以关注文章内容、获取信息或娱乐审美等实际需求为中心;阅读方式是重整体感悟、内在体验,不求统解、甚解;阅读过程是放松惬意的,不带负担的。久之,学生会蓦然发现:文言文其实并不可怕。如学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这本选修教科书,帮助学生弄清‚赏析指导‛和‚赏析示例‛对所选的诗或文从不同角度作具体分析,起到总领及示范作用。‚自主赏析‛是主要内容,是提供教师指导下的学生阅读鉴赏训练的凭据,这一部分中‚探究〃讨论‛所设计的问题,实际上是从编者这样一个特殊视角,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阅读鉴赏的思路和要点。‚相关链接‛中有关资料和信息,是为学生打开阅读鉴赏课文的思路、形成个性化阅读提供空间。‚推荐作品‛,不光是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有效的材料,更重要的是引导和要求学生‚趁热打铁‛,利用刚刚学到的鉴赏方法和训练技巧,自己尝试着进行文学欣赏活动。编者这种惨淡经营的目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进入感受、品味、领悟文学作品的过程,形成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独有认识。

4、诵读涵咏策略

/ 28

为了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我们借鉴了古人学习文言文的经验。这个经验就是重视诵读,以一定的阅读量为基础,在整体阅读中感悟。叶圣陶老先生提出文言文学习的特殊性时,曾经说过,‚习文言,必先熟读若干篇,勉强记住不算,要能自然成诵才行。‛也就是说,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是通过读来完成的,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学,诵读非常重要。

很多专家、名师都提倡‚在课堂上让读书声嘹亮起来‛,在具体实践中,我们要求教师要敢于范读,通过正确的断句、停顿、轻重音处理,有效地指导学生读出文章的感情,得到深切的感悟。尤其注意对文章细微处的挖掘。例如,《兰亭集序》中对‚信可乐也‛一句的诵读处理。文章从兰亭集会落笔,用抒情的笔调,描绘了清雅优美的山、水、林、竹等自然景物,叙写了与会者‚一觞一咏‛‚游目骋怀‛的种种欢乐情景。段末用‚信可乐‛一句作结,揭示了与会者沉浸在美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得到审美愉悦而暂时忘却烦恼的情趣。所以诵读时就应以轻松愉快而不是感慨良多的语调去朗读此句。

相反,第二段的‚岂不痛哉‛一句用感叹号结尾,而且含有作者感慨‚人生苦短‛之意,因此,诵读时就应以感慨良多而不是轻松愉快的语调去朗读。

实践告诉我们,文言文中的诵读和背诵,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读准文言字音。把字音读准确。这是诵读的起码要求。在文言文中,有很多生僻字和异读字,要流畅地诵读文言文首先就要扫除这些字音上的障碍。学生初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充分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把生僻字和异读字的读音拼写在课文里,以利于学生的诵读。在给这些生僻字和异读字注好音后,安排学生放声诵读课文一到两遍,声音响亮,咬准字音,做到不错读、不多读、不漏读,达到较为顺畅的程度。当然,也可通过教师范读或者听名家诵读录音为学生矫正错误的读音。

(2)读出文章的节奏和语气。我们现在一般读者读到的古书或者文言文都不需要断句了,即使是这样,还存在着句内停顿的问题,如果

/ 28

句内停顿不当,句意会错误,节奏也会走样。有些文言文具有骈散相间的特点,部分段落或者全篇多用对仗或铺排,还讲究押韵,讲究词藻,这样的文章本身节奏整齐,音韵铿锵。诵读这样的课文,就要依照对仗或者铺排的内部结构读出节奏和抑扬顿挫的效果。有些文章不一定对仗或者构成排比,但因各句字数相近、句式整齐,也具有内在的节奏,如:‚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项脊轩志》)

除了读准节奏外,还要注意文章的语气,要注意文言虚词在传达不同语气中的作用,词的感情色彩和句式的选择,修辞手法的作用等,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作者的匠心,文章的佳妙。

(3)读懂文意。要读懂文章的意思,还要在字词上下工夫。学生边读边理解课文内容,查看注释或者查阅工具书,向老师质疑,与同学商讨等,最终将文章意思读懂。在逐字逐句弄明白课文后,再回过头来放声朗读全文,从整体上把握全文的意思。

(4)读出文言文的文脉、意蕴。每篇文章都有它的思想脉络,有些文章有‚文眼‛,有些文章有中心句,作者行文时就围绕着这些‚文眼‛和中心句展开,我们把握住了这些‚文眼‛或中心句就能把握文章的脉络,进而把握作者的主旨体悟文章的意蕴。这一环节的诵读以跳读为主,教师往往以一个核心的问题引导学生一边思考一边跳读,逐步牵出文章的脉络。

5、逐层深入策略

文言文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在文章所提供的语境中,熟悉并掌握基础的古代汉语知识;理解文章所写内容;接受民族文化熏陶,吸收文化精髓。因此,我们把文言文的阅读教学分为文字、文章、文化三个层面,教学中,三个层面由浅入深,逐层深入。

⑴文字层面的教学

/ 28

以释义为主要活动,通过对字、词、句的疏通,将文字符号还原成意义,使学生基本掌握文章传递的信息,理解文章内容。消融时代代沟、促成学生与古人交流,关键是正确、准确把握字词的字典意,能够掌握文言常用字词、古今异义、通假字、常用句式等文言知识。这个过程并不是将文章阅读变成为汉语知识的考证,而应是在整篇文章的语境下对文字的理解。如《祭十二郎文》一文中‚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句,重点短句是‚不省所怙‛,因为它在‚少孤‛‚依靠兄嫂‛的语境中出现,学生可以联想到‚没有父母‛‚不知道父母是谁‛等相关信息,大致可以猜出整句话的意思。在长期的‚猜‛的活动中,学生辨别语句意义的灵敏度会不断提高,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借助工具书,规范对字词的解释,积累文言词汇、语法,纠正对文意的误解和偏解,为阅读更多的文言文打好语言基础。如《陈情表》中,‚行年四岁,舅夺母志‛一句,‚舅夺母志‛就字面理解,每一个字学生都可以解释出字典意义,整句话的意思—‚舅舅强迫母亲改变志向‛也能翻译得通,然而这句话还涉及到古代的文化背景,只是按字典意义解释是不够的,学生必须借助工具书,了解古代称妇女在丈夫死后不再改嫁称为‚守志‛,因此把妇女改嫁委婉地说成是‚舅夺母志‛,才能获得真实的信息,理解整句话。

⑵文章层面的教学

文言文是作者按照时代的审美标准,以自己个性的语言、精当的写作技巧组织文章,抒发情感,表达对生活、人生的认识。因此,文言文美的感知不是来源于各个字、词、句、段,而是来源于字词句段有机结合成的整体,在教学文言文是要作为文章来整体阅读。不同的文章体式,审美活动的切入点不同。论说文应审视其说理是否透彻,论据是否典型,论证是否严密,语言是否严谨;赋则审视其情感是否饱满,音韵是否和谐,铺叙是否充分;传状审视叙事是否流畅、吸引人,形象是否传神,语言是否生动等。细节看似可有可无却牵一发而动全身,看似随手拈来却独具匠心。如苏轼的《方山子传》中,在交代‚我‛和方山子相遇情景时,作

/ 28

者运用两个词来表现两人相遇的心情,一是方山子的‚矍然‛,一是‚我‛的‚耸然‛。‚矍然‛是惊讶的样子,‚耸然‛是惊惧的样子,两个词都含有‚极其意外‛的意思,作者正是通过这两个词沟通了‚我‛和方山子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也透露了文章的深意。‚意外‛是两个人都不该在此出现,一个才高八斗,一个满腹经纶,却都隐身于穷乡僻壤之间,其心境在对对方出现的惊讶中表露,世相也在两人人生经历的相互观照中得到揭示,作者在结尾处写的那些‚佯狂垢污‛的隐者,只怕也有方山子吧。

⑶文化层面的教学

文言文作为古代文章的典范,不仅涉及语音、文字、修辞等工具型的内容,更涉及到语言形式之外的社会文化背景,社会意识形态,审美心理情趣等内容,文言文的教学过程是帮助学生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应该挖掘文言文中的精神内涵,丰富学生的情感,传承优秀的民族精神,将之内化为学生完美人格。

如《游褒禅山记》中作者不仅考证了‚华山‛和‚褒禅山‛得名的原因,而且亲自到洞中游览体验,更是通过这一次体验提醒为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苏轼为了解开‚石钟山‛得名原因,于月夜到山中择石而扣,并在‚舟人大恐‛的环境中仔细观察,终于得到真相,告诫人们:‚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求真、求实的理性态度让人保持对社会现象的清醒的认识和力排众议的勇气,形成了平等、独立的人格。在众人都以‚从师‛为耻,‚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的社会环境下,韩愈却高举‚从师‛的旗臶,指出‚耻学‛的危害,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等高于时代之上的观点。

让学生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去阅读,不难发现大多数的作者处在怀才不遇的尴尬境地,远至先秦时期的屈原,近至清末的龚自珍,然而无论是尚为小官还是被贬流放,他们都秉承了中国知识分子那份‚居庙堂

/ 28

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责任感,用‚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来捍卫‚美‛的人格,坚守‚善‛的理想。《寡人之于国》《邹忌讽齐王纳谏》《六国论》等体现了作者积极入世的态度,为治国治民提供良方。《归去来兮辞》中作者辞官的轻松、归家的急切——‚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微熹‛和农耕的愉悦——‚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显示出作者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的高洁人格。

文言文教学要重视学生对一些基本的古代汉语词句的知识的掌握。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对文本内涵的把握,对文化的传承。文言文的教学应该有从‚通文‛到‚悟意‛再到‚审美‛三种境界的提升。如人教社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属于高中选修课程。从语文课程目标看,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二是让学生在感受、品味、领悟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融入自己对作品内涵和表现形式的独特体验和思考。这个模块的教学,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欣赏古代诗歌和散文,能够正确认识我国古代作品的价值,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汲取民族的智慧,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在教学中就是不能仅停留在一般了解教科书内容和形式的层面上,而是要侧重阅读文学作品,侧重探求我国古代经典所蕴涵的传统文化精华、民族心理和精神,侧重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通过所提供的鉴赏知识和方法的引领,在高中生和古代经典之间,架起一座‚对话‛的桥梁,让学生走进我国古代名家名作之林,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体会其表现力,从而使自己的思想、能力和语言素养都得到提升。

6、授之以渔策略

由于学生不了解古代文化和特殊的词法、句法现象,无法自己独立理解文意,更无法与作者的意趣共鸣,因此,更需要老师教会他们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但老师教些什么,怎么教,那便是艺术了。

①重点突出,忌贪多求全。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现

/ 28

代汉语的词汇、句法和修辞手段都不可割裂的和古代文学语言有着血缘关系。学生阅读文言文虽然有一定的语言障碍,但决不会学外语那样毫无根基。因此教师的讲要突出三个重点(常用词法,包括古今异议、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等;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等;古代文化知识),以促使学生知识类化,积累常用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法、句法的规律,达到触类旁通;但不可面面俱到,让学生无所适从。

②总结规律,讲透方法。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必须讲透,以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如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和宾语前臵句、判断句、状语后臵句等句式特点,通过比较差异,让学生懂得‚用现代汉语该怎么说‛,并归纳整理,帮助学生做好文言文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促使学生掌握的文言文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并由此产生领悟和联想,提高自学能力,并实现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迁移。

学生是否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不是看他能否阅读已学过的文言文,而是看他能否运用已学过的文言知识,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迁移‛的训练应该成为不容忽视的一环。

7、教材整合策略

‚守正出新‛是人教版课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主编袁行霈先生提出的编写方针。这本书则按不同的鉴赏角度、鉴赏方法设臵单元。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这种编排思路的初衷与实际操作效果事与愿违,其中单元分层设臵就存在一些问题。

单元分层设臵跳跃性太大,逻辑性不强。每个单元内部按照赏析示例、自主赏析、推荐作品分为三个层次,‚赏析指导‛短文与‚赏析示例‛对所选诗作的具体分析,起了总领和示范作用。‚自主赏析‛部分又提供了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赏析活动的具体凭借。‚推荐作品‛则引导学生利用刚刚学到的鉴赏方法自行进行文学鉴赏活动。但是这三个层次

/ 28

之间的区分度不清晰,如第一单元‚自主赏析‛的有些篇目太难。《湘夫人》,这首诗的境界和思想有很多颇难琢磨的地方,需要反复诵读,反复体会,反复推敲。靠‚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赏析‛恐怕力有不逮。学生对第二单元‚推荐作品‛的一些篇目(如《长相思》)反倒比‚赏析示例‛的《春江花月夜》还感兴趣。况且纳兰性德有传奇的身世,《长相思》又是境界非常深远的一首词,放在第三个层次,仅仅作为‚推荐作品‛,真是可惜了。带来实际教学一系列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编排体例对传统的彻底弃用。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把同时代、同流派的作品整合在一起,用‚互文对读‛的方法来教,从学生接受的角度来说,他们更容易理解这些作品背后深刻的内容,掌握一种客观存在的、规律性的东西,并能运用这些东西解读课外的古代诗歌散文。例如,将第二单元‚自主赏析‛中韦庄的《菩萨蛮》(其二)与第三单元‚推荐作品‛中温庭筠的《菩萨蛮》整合到一起教学,学生就能发现花间词的共同点,又能比较不同作者在同一词牌下的不同风格。从语言风格上讲,温庭筠的词意象稠密,华丽繁复,意象之间的中介常常被省去,因而显得紧密,一句词里包含多层意思;韦庄的词意象则比较稀疏,意象之间基本上是连贯的,脉络比较分明,有散文的意趣,韦庄的词常常一句一个意思或两句合起来表达一个意思。从感情的表达方式来说,温庭筠写词是把自己隐藏在他笔下的女子的后面,通过对女子的描写,曲折地反映自己内心的苦闷;而韦庄的词则是直抒胸臆,将哀愁、相思和盘托出,倾诉给读者,可谓显直。

如果是按时间顺序编排教材,学生还能在接触了花间词派后,再接触第三单元李煜的《虞美人》时很明显地看出花间词派工艳的辞藻对李煜的影响,当然李煜继承了它又发展了它。按时代顺序编排单元体例,同流派、同作者的作品就会顺理成章地放在一起,教学过程中就能充分地运用教材‚知同辨异‛。另外,按时代顺序编排,还有助于学生清晰地把握作家作品的流变以及中国古代诗歌散文发展的脉络线索。

/ 28

人教版课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教学中我们把把同一题材、同一文体的文章整合在一起,使之更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典型性,这对学生掌握古代诗文特点,把握同类型题材和同流派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大有裨益。

8、古今迁移策略。文言文、现代文一脉相承,许多词语、语用、语义是相通相连的,学生生活中就存在大量耳熟能详的成语、名句,学生积累的知识经验、己有的学习方法本身就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基础。

⑴成语是历代所习用、定型的固定词组,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深深地打上了古汉语的烙印,保留了古代语的许多特点。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适当联系成语,从学生从小就熟悉的成语人手,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挖掘学生现有知识潜力,且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收到事半功倍效果。

成语中的语素有许多保留了古汉语的意义。所以联系成语释义能增强说服力,加深学生印象,便于学生记忆。例如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文中‚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一句时,教师可以趁机补充‚徒劳无功‛中的‚ 徒‛与课文中的‚ 徒‛用法相同,都是‚ 白白地‛的意思。其他如‚且相如素贱人‛与成语‚素不相识‛中的‚ 素‛,‚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与成语‚前倨后恭‛中的‚ 倨‛,‚宁许以负秦曲‛与成语‚忍辱负重‛中的‚ 负‛,意义也都相同。至于其它课文,这样的例子更多,《游褒禅山记》中的‚则或咎其欲出者‛与成语‚既往不咎‛,《劝学》中‚而闻者彰‛与成语‚相得益彰‛等,都可以互相印证。

结合成语学习文言文,不但有利于文言文的学习,还可加深对成语的理解,两者如能在教学中长期使用,一定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⑵促进理解文言文的语法现象。成语是浓缩化了的短语,它本身凝聚了很多富有典型意义的文言句法、语法。在涉及文言文的语法现象时,教师大可不必对语法规则大讲特讲,只需要列举适量的能体现某种语法现象的成语,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揣摩,温故而知新,教师相机点拨,20 / 28

学生自然可以对种种常见文言语法现象了然于心,收到‚不可言传,却可意会‛的效果。

如学习‚词类活用‛,列举适量成语与典型的文言句子,在对成语释义、总结的基础上,点出种种‚词类活用类型‛名称。如:名词作状语。‚耳提面命‛,对比句: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能够起到这种印证作用的成语也很多。又如:使动用法。

‚惊天动地、一鸣惊人‛,对比句:庄公寤生,惊姜氏——《郑伯克段于鄢》。

‚望梅止渴‛,对比句:交戟卫士欲止而不纳——《鸿门宴》。‚正本清源 ‛,对比句: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谏太宗十思疏》。

再如:意动用法。‚不耻下问‛,对比句:而耻学于师——《师说》。学习各种文言句式,同样可以参照以上方式。

(二)探索文言文教学的有效做法,不断总结经验,反思教学过程,实践和思考催生了科研论文的丰收。

课题研究以来,语文组有近40篇教育教学论文、设计在各级评比中获奖或发表,改变了以往论文寥寥无几的面貌。

①.在全国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余桂彬、谢绪凯老师论文《文言文要说爱你也容易》获中国教育学会一等奖,《诵读--------文言文教学的‚左膀右臂‛》发表于教育部主管《升学指导报》2012年第234期。谢一彰撰写的《开放性 综合性 实用性》《教师》(综合版)省级刊物(ISSN1674-120X)2012年第三期公开发表。徐家祥、杨建平、谢瑶等老师各有一篇有关文章在省级刊物《中国教师》上公开发表。

②、主要获奖论文(22篇论文获奖)

⑴刘益红撰写的《走出文言文教学低效区》获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专业委员会一等奖。

⑵魏群撰写的《追寻落实有效的文言文教学》获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育

/ 28

学专业委员会一等奖。

⑶谢一彰撰写的《文言文课堂教学优化措施》、《漫谈古诗文诵读教学》、《谈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言‛‚文‛统一》获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育学专业委员会一等奖。

⑷陈其华撰写的《用汉语语法解读文言文》获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专业委员会一等奖。

⑸王晓燕写的《活用因声求义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获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专业委员会二等奖。

⑹陈珍娇撰写的《浅谈高考文言文断句》获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专业委员会二等奖。

⑺谢一彰撰写的《文言文教学现状透视及对策研究》获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专业委员会一等奖。

⑻撰写的《在诵读中感受文言文的魅力》获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专业委员会二等奖。

⑼程剑华撰写的《文言文教学变学会为会学》获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专业委员会一等奖。

⑽彭继忠撰写的《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及改进》获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专业委员会一等奖。

⑾谢瑶撰写的《创设情境 激发灵性》获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育学专业委员会一等奖。

⑿桂丽撰写的《创高效课堂从预习入手》获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育学专业委员会一等奖。

⒀刘益红的《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获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育学专业委员会一等奖。

⒁程剑华撰写的《浅谈文言文的教学》获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育学专业委员会二等奖。

⒂刘益红撰写的《浅谈高考文言文翻译》、《走出文言文教学低效区》

/ 28

获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育学专业委员会二等奖。

⒃陈其华撰写的《学古知今,今法古用》获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育学专业委员会二等奖。

⒄王丽撰写的《学在囧途—高中文言文教学反思》获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育学专业委员会二等奖。

⒅谢绪凯老师的论文《文言文要说爱你也容易》获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三等奖。

⒆余桂彬老师的论文《谈文言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获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三等奖。

③、调查报告:《文言文教学现状透视及对策研究》 ④课例和案例(4篇案例获奖)

⑴ 谢一彰的光盘送评,比武课《廉颇蔺相如列传》获中语会二等奖。⑵谢绪凯撰写的《书声朗朗满课堂—《兰亭集序》教学案例》获中国 教育学会语文教育学专业委员会二等奖。

⑶余桂彬撰写的《《归去来兮辞》诵读案例》获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育学专业委员会二等奖。

⑷吴廷宏撰写的《研究性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沁园春〃雪》教学案例》获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育学专业委员会二等奖。

⑤、设计与反思(5篇获奖)

⑴余桂彬撰写的《蜀相诵读教学设计与反思》获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育学专业委员会二等奖。

⑵魏 群撰写的《高考诗歌鉴赏之分角度赏析古诗词教学设计》获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育学专业委员会二等奖。

⑵ 桂彬老师撰写的《烛之武退秦师》的导学案获县一等奖。⑷毛芳撰写的《《将进酒》教学设计》获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育学专业委员会二等奖。

⑸高满初撰写的《《蜀道难》教学设计》获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育学专

/ 28

业委员会二等奖。

‚普通高中文言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课题是深化我校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是我校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有效提高课堂效率的需要。它针对我校校情,为实际教学服务,实验得到了师生的认同和欢迎,所以具有推广价值。

(三)通过三年的积累,极大丰富了普通高中文言文教学资源 情境创设策略的实践,编制了全套文言文教学的多媒体课件,不少课件制作精美,实用性强。各种文言文教学图片、朗读音频、课文朗读视频、人物简介视频、《专家论坛》、《唐之韵》、《宋词十家》等视频成为文言文资源库中的宝藏。

自主学习策略的实施,编写了文言文全套实用性强、有个性化的导学案,部分导学案获省市级奖。

此外,建立和丰富了文言文检测题库。系列测试卷的编写,为文言文课堂教学质量检测提供了有效保障。

(四)围绕课题的各种活动成为提升业务素质的阶梯。

教师们踊跃承担研讨课,两年来,在各级课堂教学比赛中,课题成员获得了以下奖项:桂丽、王丽、彭继忠、魏群、王晓燕、陈其华、谢瑶、吴廷宏等先后在市县校教学比武中出类拔萃;余桂彬、杨昕媛、徐家祥、谢绪凯等在市县专家来我校指导工作时经常上汇报课,获得了专家和同行的高度赞扬。

五、效果与反响

(一)通过三年的探索语文教师专业化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就要求课题组成员要在文言文教学实践中时刻加强有效教学意识,并始终对‚怎么样进行有效的文言文教学‛,‚衡量文言文教学是否有效的标准到底是什么‛等问题作出了理性的思考,进而激励自己改进,完善文言文教学。从而转变已有的观念,真正提高自己的能力素养。正如陶行知提出‚以教人者教己‛一样。实施文言文

/ 28

有效教学的语文教师不在是‚教学匠‛,也不是教案的执行者,而是文言文有效教学的开发者,研究者和实践者。文言文教学,它不仅涉及大量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句法,而且还涉及有关人生哲学,社会历史,自然风景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思想。这些需要语文教师不仅提高自身知识系统的储备,而且提高伦理,道理,审美,情感等发面的储备。同时文言文课程具有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主观色彩的内容,需要语文教师调动自己和学生的知识背景,生活体验,引领学生更好的理解文言文本。

研究过程真正成为提高了教师提升自身专业水平的过程。从研读文本、驾驭文本的能力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都有显著增强和明显变化。

1、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自身的变化

⑴、教师工作重心的转变。传统备课工作范围:①、分析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②、吃透教材,理清课中逻辑关系,任务分析;③、确定学生头脑中的相关知识基础和思维水平;④、设计呈现信息的方法和推演知识的进程;⑤、选择课堂练习题以及记忆方法。

有效教学备课工作范围:①、分析学习目标、重点和难点;②、深刻思考所教知识的新发展、应用及联系;③、分析学生先前的经验和认知过程,确定最近发展区;④、设计问题情境,支持交流的方式以及学习的流程等;⑤、选择迁移问题,整合方法以及学习评价方法。

⑵、课题研究提高了教师业务水平,取得了较大的教育教学成绩,谢一彰、余桂彬、陈其华、谢瑶、徐家祥、高满初、杨建平、毛芳、张雅军、刘益红、陈珍娇、印国辉等老师语文教学成效突出,课题研究成校显著受到嘉奖或记功。谢绪凯、龙丽君老师2012、2013年因高考贡献突出获县‚高考先进个人‛称号,并在教师节评为县级‚优秀教师‛,戴国兴被评为道德模范。

2、课题研究带来了课堂教学方面的变化

/ 28

教师的转变带来了课堂的变化,古代文化浩如烟海,教师是永远讲不完,只有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让他们借助学习工具,自己去辨析,探索,才能真正得益,要做好‚授渔‛,如教会学生诵读的技巧,因声求气,通过反复诵读能增强语感,理解文章内容,掌握古诗文的语言规律,提高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3、课题研究带来了学生学习状态和方式的变化

多种教学策略的运用,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学生参与度极大提升,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先学后教得到落实,学生自主学习成为习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得以实现。问题驱动,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课文,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师生相互讨论,然后解决问题。这样燃起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4、课题研究带来了课堂教学质量的变化

课题各成员所教班级的语文成绩喜人,2012年、2013年、2014年连续三年湖南省学业水平考试我校语文合格率均达100%,人均分在常德市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今年高三语文备课组为骨干研究成员,高考文科语文成绩总评获常德市第四名,理科语文成绩总评获常德市第三名。其中文言文考题得分情况好于以往。

5、课题研究带来学生满意度变化

通过三年研究,不仅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积极性得到提升,而且对文言文学习内容、对课堂教学、对语文教师等多方面都有重新认识,对文言诗文发生浓厚兴趣,喜欢看文言文读物,热衷于古典作品视频,如《唐之韵》、《宋词十家》、《孔子》、《论语》等。在每学期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中,学生对文言文课堂满意度不断提升,课题组教师谢一彰、余桂彬、张雅军、魏群、刘益红、陈其华、杨建平等评为最受欢迎的老师。

6、课题研究直接促进了学科建设

课题研究不仅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也大大促进了学科建设的发

/ 28

展,语文学科成为我校特色学科,语文教研组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教研组‛。教育部语言文字研究所授予我校‚全国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实验基地学校‛铜牌。

五、问题与讨论

在‚普通高中文言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的过程中,虽然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许多不尽如意之处,如:

1、基础知识的教学和适当的赏析不能做到很好的协调,往往是重此轻彼,如何协调有待探讨。

2、文言文课堂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课堂的时间留给孩子们,文言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十分重要。如何掌握导与放的度确实需要我们老师进一步地进行研究。

其实,文言文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还有很多。但不管哪种策略,都应着眼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只要我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选择最佳策略,科学的设计,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就一定能得到极大的提高。(执笔:谢一彰)

参考文献

1、《文字、文章、文化—文言文阅读的三个层次》 徐曼宇 中国人民大学《中学语文教与学》2010.2

2、《新课标下高中文言文的‚八字‛教学法》 程胜平中国人民大学《中学语文教与学》2009.5

3、《也谈‚文言文教学:行于‘文’‘言’之中‛》 周保华 中国人民大学《中学语文教与学》2009.3

4、《重在个性化鉴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的教学构想》杨桦 中国人民大学《中学语文教与学》2009.1

5、陈伟赛《文言文教学现状透视及其教学内容辨析》

6、《巧妙结合,研读经典—关于<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的几点思考》 宋淼焱、龙丽娜 中国人民大学《中学语文教与学》2012.6

7、张璐《略论有效教学的标准》(载《教育理论与实践》)

8、孔企平《谈有效学习和有效教学》(载苏教教材网)

9、高慎英、刘良华著《有效教学论》

10、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第二语言习得原理和实践》

11、斯金纳《有机体的行为》《关于行为主义》等

12、《对高中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钟家荣 中国人民大学《中学语文教与学》2009.12

13、《工具还是审美—文言文教学的定位及教学策略》 窦亚新 中国人民大学《中学语文教与学》2009.12

14、《文言文教学的根基在哪里》 袁东升 中国人民大学《中学语文教与学》2010.11

15、《文言文诵读教学方法的依据性探究》陈思 中国人民大学《中学语文教与学》2010.6

/ 28

16、《选修课教学如何实现新课程教学理念—以‚中国古代诗歌欣赏‛教学为例》张孟光 中国人民大学《中学语文教与学》2010.2

/ 28

第四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策略

有效教学,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方面获得协调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育实践者的不懈追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理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通俗地说,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的认识上,从不懂到懂、从不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佳的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有效性的几点策略:

一、深入解读教材

数学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知识体系。课程改革数学教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解读教材成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解读教材即有效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的内涵,以保障教学活动高效的开展。深入地解读教材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吃透新课程理念

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教学观念随着新课标的诞生,已经逐渐淡出了教学阵地。《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新课程理念倡导“以生为本”的思想,就是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下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做到这这些,一定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观念不改变,相当于换汤不换药。

比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有价值说的是这两个方面:一是学习内容有价值,二是学习方式有价值。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如听一位老师上的“同底数幂乘法”,这个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中经常碰到的。学生通过计算、观察、思考、讨论、交流找出规律,运用规律进进行计算的同时感悟到科学研究的方法和乐趣。(二)领会教材意图

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新课标要求教师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不能认为让教材再现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必须经过再加工重新创造,使教材“新鲜出炉”,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态度、能力的过程之中。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我们都晓得“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孩子喜欢哪个老师就会对该老师上的课青睐有加。现代教育家认为,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师生关系基础上,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所以,师生关系的和谐,既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能让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一)充分了解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充分了解学生,对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至关重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可以避免课堂教学中教与学脱节的现象;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可以引起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共鸣;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1.备课从了解学生入手

备课从了解学生入手,有利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有利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有利于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有效地解决教学难点。学习不是学生被动的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在他们原有的知识基础上知识的同化与顺应的过程。在教学前对学生摸摸底,针对其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知识结构的建构与重组可以使教学事半功倍。要想深入了解学生一定要与他们建立互动的关系。经过笔者实践:学生在课外活动的状态下谈话效果较好。因为学生认为老师在和他聊天,心情比较放松,容易畅所欲言,能顺利得到老师想要的答案。如果说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还有所保留的话,那在家里肯定是赤露敞开的。因此,家访可以帮助老师更完整、全面的了解学生,建立起老师、孩子和家长的友好关系。

2.课堂上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传统的教学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现代的教学既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捕捉学生的眼神、表情、动作等。学生在课堂上想什么、说什么、探索到什么、体验到什么等成了课堂评价的重点。让学生自己独立地做书上的练习。在老师留给他们的广阔的活动空间中,孩子们自己发现了多余的条件,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设想当时如果对贸然出现的声音立即批评,不仅使那位学生的思维停顿,连其他孩子的学习热情都会受到影响。蔡林森说:“概念、定律、道理由教师嘴里讲出来就不值钱了,一定要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去感受、去体会、去发现。”

(二)营造民主化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对教育评价所起的作用十分重视,课堂效率的提高与它有 密切的正相关。和谐的教学评价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更有成就感,促进师生关系的发展。在课堂上我们都会使用评价。从评价主体上看,分为师生、生生、生师;从评价手段上看有口头语言和称赞的目光、亲切的微笑等体态语言。如“你的想法很独特,大家可以来讨论一下。”假如学生提出的问题果真有价值,老师应该马上肯定:“你的问题很有价值,老师很重视。”条件许可的话,可以组织学生一起来探讨。有效的评价既能指明优缺点,又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力量。有时,我们会在课堂上听到“好的”、“不错”类似这样的评价。对教师来说简单了,可对于学生而言缺乏针对性,甚至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学习主动性减弱。为了引导学生评价他人,有些老师会说:“你认为他说的怎样?”„„我认为学生的自我评价环节在课堂中比较单薄,老师可以让它厚实一些。如“你对自己的发现怎样评价?”这样有利于学生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掌握自我评价的方法。从而对自己在知识与技能、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足及时发现并做出不断的调整。

三、正确处理问题的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任何学生在走进课堂 之前,都不是一张白纸。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知识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每个人的领受是不同的,学习者在认知、解释和理解世界的过程中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一)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教师提问的有效性。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有效教学的核心,也是教师们经常运用的教学手段。但是,在课堂教学中也经常出现低效的、重复的提问,以问代讲的形成满堂问现象还经常见到。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所以,我们要尽量了解学生的思考过程,减少问题的量,努力提高问题的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小组合作的有效性。有效地小组合作必须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生有主动参与的热情;二是小组成员中共同参与、共同发展、参与面广;三是合作效果的延展性明显。学生能从合作中学会学习、养成习惯、提升思维等这才有利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教《分式方程的应用》学生四人小组自主分工:一是读题,二是写出算式,三是说出解题思路。四是作出评价。在反馈过程中,学生自己能做出优势互补的合理的安排。小组合作的实效性得以彰显,使大家都得到了锻炼并发挥了自身的长处。

(三)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教师激励性评价的有效性。教学中,教师应不断给每一位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对学生探究过程中的点滴成绩,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要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实施有针对性的分层评价。如:“你的思维真活跃,能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你能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问题,真不错。“这样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探究成功的喜悦,增添面对挫折、失败的勇气,从而激发更强烈更主动的学习欲望。当然,偶尔的批评错误,及时纠正也是应该的。

(四)数学课堂教学中注重数学教学与生活结合的有效性。书本知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学生在把从书本上学得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时,肯定会产生一些疑问,从而把数学学习从书本拓展到了生活中。如:利润问题,上网收费问题,联系身边的例子给学生讲课会使他们更容易接受,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在教学中,除了诱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之外,更重要的是把科学的思维方法纳入到学生的认识结构中去,使学生产生更广泛的迁移,多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能力。学习“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学生自己利用已有知识(多项式乘以多项式)计算,发现规律总结规律,而不是教师包办代替,讲解灌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综上所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组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要研究的方面还很多,但最关键的还是教师,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学水平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要坚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水平,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踏踏实实地上好每一堂数学课。

第五篇:《实验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实验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中期评估报告

淮阴区西宋集镇中心小学

姚士敏

《实验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是课题组在2009年7月申报的江苏省中小学实验教学研究课题,于2009年9月立项,2009年9月召开了课题组全体成员会议,正式起动课题的研究,2009年10月开题。课题组成员经过两年多的课题研究,按照实施方案的既定内容步骤,全面开展各方面工作。现作如下中期汇报: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目标

研究内容:

1、对已有的课堂教学策略内容进行重组,验证其建构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苏教版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科学各实验教材中较早将实验课堂教学策略设置为一个模块进行研究的,它可对传统课堂教学策略进行反思性研究。

2、进行关于传统实验课堂教学策略与新的课堂教学策略的差异性的分析与研究,走出一条贴近时代要求、更为科学的实验课堂教学新途径。

3、研究实验课堂教学的特点、功能。包括(1)学生主体探究活动的特点;

(2)教师实验课堂教学中引导拓展延伸的功能。(3)师生评价部分的特点和功能。

4、对于现有实验课堂教学策略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关系的研究。研究重点:

在对实验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中,如何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研究难点:

在优化实验课堂教学策略的同时,如何全面提升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素养。

研究目标:

1、将我区区域内有效的教学资源引入小学科学教学。

2、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科学分析我区学生的科学学习基础。(2)探究科学有效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策略。

(3)对传统实验课堂教学策略与新的课堂教学策略的差异性进行分析与研究,走出一条贴近时代要求、更为科学的实验课堂教学新途径。

(4)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关注学生需求,把课堂建设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3、提高教师的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实验课堂教学是学校科学教育的主阵地,只有有效提高实验课堂教学效益,才能促进学生科学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在转向素质教育的探索中,在不断探索实验课堂教学策略的途径中,才能使我们全景的去整体认知与把握教材。探索农村小学科学教育的实践新途径,改进科学教育工作的方法,增强小学科学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学校科学教育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强化科学教育研究效果。通过“实验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探索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途径,改进实验课堂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在课题研究中提高研究者自身素养。从思考探索逐渐走向实践探索,在多方位、多途径的了解、搜索、甄别中,促进自身研究能力的提高。通过研究,进一步促进科学教育、创新教育和学生科学能力素养的提高。从而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三、主要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收集、分析和整理有关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方面的教育理论,通过学习和研究,形成对提高科学课堂教学实效的理性认识。

(二)行动研究法:由教师协同合作,在课堂教学中边实践边研究,进行教学反思和行为矫正,逐步解决影响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具体问题。

(三)个案研究法:在大量课堂教学实践基础上,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科学课堂教学个案(比较成功的或遇到问题较多的),取得经验教训,验证理性认识,为行动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案例。

(四)经验总结法:根据课堂教学的实践所提供的事实,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概括这些事实,揭示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继而形成相关的结论,并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验证、反思和完善,从而形成具有借鉴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

(五)调查研究法:对于区域内的课程资源,开展调查研究。研究过程与常规教学、日常教研、教师培训结为一体,主要以三种培训推进研究:一是“基础理论与基本方法”的培训,主要采用课例分析、专家引领、行动研究的方法进行;二是“研究措施与实施策略”的培训,主要采用理解观摩、经验交流、骨干示范的方法进行;三是“效果测量、数据分析与结论形成”的培训,主要采用个案点评,启发带动,以点促面的方法进行。

四、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

该课题的研究,是在现代化教育思想理念指导下,以新课程为标准,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方法与策略,系统地进行与 科学课堂教学相关教育观念、教学指导、方式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多种教学策略的实施途径。

1、对课题组教师提出新要求

在课程改革新形势下,我们要求教师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技能的发展进行评估,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心态,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反思。努力适应新的变革,发挥自身特长才能,让自己具备新的能力和工作方式。教师之间要更加紧密地合作。对课题组成员布置学习任务,让他们分头从书籍、网上搜集相关材料。并集中进行学习研讨。弄清楚什么是教学策略,以及与其相关概念的涵义,相关理论都有哪些。了解目前国内外教学策略的研究现状、评述、取得的成果有哪那些。知道科学学科在教学策略的研究上,已取得了哪些成果?还存在哪些问题?我们最终的学习目的是对本课题进行定位,从而确定我们研究的入手处和着眼点在哪。

2、对课题研究方法的进一步确定

课题组进行“定时间定地点”的课题研讨会。研究的内容包括:目标的确立、方法的选择、教学的设计、课后的分析、调查与反馈、策略的建立等。采用的几种研究方法如下:

(1)文献研究法:在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和进行过程中,经常使用此方法。通过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加工,在已有成果基础上,提出各个成员自己的研究方案。

(2)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教师、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分为访谈法和问卷法。前测重在对个人意见、态度、兴趣的调查,后测重 在对教学效果、师生反馈的调查。

(3)实验研究法:要求有明确的实验目的进行试验设计,实验过程中搜集相关信息和数据,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总结归纳,得出结果,验证假设。为体现教育公平性,我们不采取横向对比实验,而选用纵向对比实验。

(4)行动研究法:简单说就是在教学中开展研究,在研究中深化教学。行动研究法是我们采取的最主要的研究方法。每位成员都参与到整个过程中来,近期间,课题组完成了十余节次的研究课,特别是对我校课题组成员宗全全老师《谁先迎来黎明》一课,从目标的确定,重难点的定位,课件的制作,教学过程的反复推敲,集课题组成员众人智慧。最终确定以该方案参加淮安市科学优课竞赛,经过大家努力,宗全全老师取得市一等奖好成绩。并参加省优课竞赛,也再次获得殊荣。

课堂,是展示教师实施教育的舞台;教学,是教师专业活动的主要形式。教学策略的研究离不开课堂教学。

3、强化研讨课新思维,探寻课堂教学新途径

(1)强化创设宽松教学环境。安全的心理、自由的心情、愉悦的状态,这种良好的学习环境要靠教师的创设来实现。(2)强化合作学习。新课程将课堂教学看作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这种互动不应是走形式的,要从效率、效益、效果的角度来设计与实施,我们称之为有效互动。(3)强化思维训练。思维训练要全面。以形象思维、直觉思维为主的小学生要从具体可见、可听、可摸入手,逐步锻炼逻辑思维、发散思维,从而形成多维型的思维方式,尤其要有意识地培养发散思维。(4)强化探究 性学习。进行科学探究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其基本过程包括六要素: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计划 设计实验--实验与观察 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4、在研究中作手提炼教学新策略

在各种研究课、研讨课中,在不同形式的多种交流研讨活动里,我们正探寻实验课堂教学更为有效的策略:如“互动移位合作的探究性”教学策略等(该策略强调师生灵活互动,善于在课堂教学中换位变换角色的合作学习形式)。这些策略虽然还在探讨论证之中,还不够成熟,但我们相信通过今后一段时间的继续努力,一定会有更好更理想的收获。

五、研究成果

论文:

1、宗全全的《如何避免科学探究活动的失控》,获得国家级二等奖;

2、宗全全《浅谈科学学具结构的严密性》获市一等奖,并发表于《新课程》2011年9月刊上;

3、姚士敏《浅谈科学教育与人文精神的互补互扬》获省一等奖

4、苗雨林《提高农村小学科学教学实效性》获省二等奖

5、姚克军《如何让科学探究活动更精彩》获省三等奖

6、杨 婧 《浅谈小学科学实验的有效策略》获省三等奖

7、刘远东《探索课堂教学的策略优化,提高学生科学技能》获省二等奖

课堂教学:

1、宗全全在淮安市繁荣小学上课题为《谁先迎来黎明》的科学观摩课;

2、宗全全执教的《日食和月食》在“领航杯”2011年淮安市信息化教学能手比赛(农村组)获一等奖;

3、宗全全获区“领航杯”信息化教学能手比赛(农村组)一等奖;

4、宗全全送教《谁先迎来黎明》到三树小学获好评。教学基本功竞赛:

1、宗全全老师获市教学能手竞赛一等奖;

2、宗全全老师代表淮安市到连云港参加省教学能手比赛获省一等奖;

六、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本课题研究中各课题组成员积极认真开展各项课题研究工作,但是究其实际情况还存在如下问题:

1、学校科学学科的专业教师数额严重不足,现任该学科教师均为兼职教师,几乎都担任语文、数学、英语等各主科。对于本课题研究的精力和时间保证较有影响。

2、学校科学实验器材设备虽然时有补充配备,但没有按学生数、班级数、教师数等足额配置,还是有所欠缺。这对科学实验课教学也有一定的影响。

3、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科学学科重视程度不一,也负面带动了学生及学生家长甚至社会对科学学科的偏见。如抽考、期末考、学生毕业考等经常不纳入科学学科考试。

4、各级教育机构对科学学科的专业培训应尽量向农村倾斜些。因为教师也是只有见多才能识广,更何况我们这里是农村偏远地区。经常的学习培训对于教师驾驭科学学科课堂教学能力、实验操作能力、课题 研究能力等也会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七、下阶段的主要工作

1、对前一阶段的研究进行阶段性总结,对前期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同时进行研究思路的调整、修改和完善。根据研究情况,及时改变课题研究策略。

2、继续进行实验研究,注意收集资料,开展说课、讲课、研讨课、交流课、总结和反思等活动。

3、进行实验总结

(1)收集、整理课题信息和材料。(2)总结实验课题结果,进行评价分析。(3)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4)展示工作业绩,汇编课题成果。(5)召开结题汇报会,进行成果签定。主要措施:

1、进一步加强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学习。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在课题研究实践中不断研究、反思。努力适应新的变革,发挥自身特长才能,让自己具备新的课题研究能力。

2、进一步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课与研讨课,积极组织教师研讨、交流、评析,提高教师认识及其理论水平和自身素养。

3、进一步上好课题实验课,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要求做好课前准备、课中实施、课后反思交流等活动,对实验课的个案进行分析研究,并加以总结。

4、进一步加强对课题研究的管理,激发课题研究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研究的效率和质量,结合学校的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奖励办法,并细化到平常研究的每一个环节中。

5、加强合作,发扬团队精神,科学协调各方力量,汇集各方资源,确保课题研究成功。

下载农村普通高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与实验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普通高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与实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小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农村中小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活动时间:3月30日 中心发言人:白崇学 活动主题:农村小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研究现状和趋势分析 课......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实验方案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的实验方案 一、课题提出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是“教学......

    农村中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试探新课改背景下农村中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在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应当追求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英语教师应遵循教学规律,优化教学方法,赏识每位学生并进行激励性评......

    农村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农村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摘 要:有效教学策略是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研究的实际需要,合作互动教学模式是其中重要一种形式。合作互动教学模式具体策略包括主动参与教学、自......

    农村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课题实验方案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提出 当前,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并未得到根本改变,教学过程仍然以教师控制为主,学生参与率......

    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初探 一、有效教学的意义 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

    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冯金香 祁县王村中学 -1- 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祁县王村中学 冯金香 面对当前信息化社会,语文教育需要的不是只会死记硬背书本知识而没有实际能力的书呆子。......

    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1、启发激趣,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 兴趣是构成学生学习动机中最为活泼、最为现实的成分。例如,在讲授“乘方运算”内容时,我先拿出一张纸,把它对折又对折,反复几次,然后问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