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摘 要: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理论性较强的课,要克服纯粹的说理去提高效率,那就要从实际出发改变过去的教学方法,利用因材施教等多种教学手段、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关键词: 效率;方法;提高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对初中生进行良好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课程。由于其思想性、时代性强,而且又是理论性的科目,普遍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学质量不高等现象。在新的形势下,要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即要牢固掌握知识,而且要达到知识、能力、觉悟的全面提升的要求,探索如何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显得尤为迫切。
一、因材施教,讲求实效
就是一切从本校、本班、本学科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区别地开展教学工作,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反对一个模式,一刀切。因此,我通过认真分析和考察后,根据我校七年级学生实际状况,分别为三种类型学生提出有所区别的要求:①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要求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适当深化,把知识转变为能力和觉悟,并加强综合训练;②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要狠抓基础知识,注重在基本知识过关和基 本训练上下功夫,让学生理解记忆;③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则适当降低要求,扎扎实实抓好基础知识的查补和复习,强调从基本概念入手,加强基本训练,力求学一点,当堂复习,当堂巩固。同时,适当开展一些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如组织学生学习时事、讨论课、辩论会、知识竞赛等,搞一些与教材内容有关的社会调查活动,并结合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加以分析,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收到了实效。
二、教学方法要灵活,教学手段要现代化
就是要尽量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点拨法、讨论式、图表法、比较法、归纳法、浓缩强化记忆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备课时,我们做到“三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在上课时,我们让学生既动眼、又动手;既动脑、又动口,充分发挥师生的双边活动的作用。如在讲到“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时,我首先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思考,并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组织学生讨论。①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是什么(表现)?②为什么会产生青春期的矛盾心理?③如何解决青春期的矛盾心理?学生经过看书、思考、讨论后,用书上的事例加以解答。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再深入讨论:“青春期的矛盾心理在我们身上有些怎样的表现?”在讨论过程中,教师给以必要的点拨,然后,教师加以归纳,学生就比较容易地理解“调适青春期的矛盾心理的方法”,克服了死记硬背,也使学生从中领悟到解决青春期的矛盾心理,要结合自身实际,从而教活了知识。
三、以课程标准和教材为准
讲课时,我们应准确地把握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以及重点、难点,尽量避免违反科学性的错误。特别是对于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学,更要做到准确、明了、简洁,如在讲“我国的基本国情”时,首先让学生认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然后讲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持续的时间——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算起,至少要经历100年时间。接着讲述认识这一国情的重要意义。从而让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坚定了实现现阶段我国人民共同理想的信心。同时,日常的教学、练习和测试的过程中,十分强调学生答题的规范化和准确率。
四、教师要做到精讲、精练、精评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较好地突出重点、难点,详略得当,有针对性地讲解,做到化难为易,使学生有“茅塞顿开之感”,把更多的学习时间还给学生。同时,我们也注意加强学生作业的练习和讲评的精练。在练习过程中,我们主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针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重点与难点,并对各地有关的练习进行精选,反对照抄照搬,搞题海战术。在讲评过程中,主要是针对学生错误多的地方有的放矢地进行讲评,帮助学生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以及如何纠正,并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巩固了知识。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做到:一是练习与学生实际水平相符合;二是练习与中考试题题型相符合。力求做到:上课听得懂,基础知识记得牢,考试成绩有提高。
五、面向全体、抓两头、促中间,积极转化和辅导差生
要实施素质教育,就要转变以往的教学思想,努力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要面向全体,对学生全面负责,着眼于大多数和大面积的提高,决不让一个学生落伍。既要培养优等生和中等生,保证为上一级学校输送优秀的学生,更要注意去积极转化和辅导差生,这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转化差生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对差生要热心、耐心,爱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励他们的上进心。首先,教师应端正教育思想,认识到差生优生同样是祖国的花朵,都是四化建设的后备军,差生学习基础差,更需要得到教师的精心培育,需要得到教师和全体同学的尊重。对差生,决不歧视他们,而是偏爱差生,重视差生,关心爱护他们,切忌一味指责。课外多花一点时间与差生谈心、谈学习,帮助他们分析落后的原因所在,指导他们查漏补缺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差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用爱心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其次,要努力去寻找和发现差生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每位差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常为自己的优点不被人所知而感到委屈;最后,要耐心辅导,逐步提高。教学上要充分考虑到差生的接受能力,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关键在课内,功夫在课外”,也就是在平时。在课外,要组织差生给予耐心辅导,特别像我们这样的农村中学,学生基础差,只有耐心辅导,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我们经常利用早晚自修等课余时间,每次组织三至五名差生,给予耐心辅导,决不歧视、讽刺、打击他们。在辅导中,主要是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纠正他们错误的学习态 度,而且针对差生知识的缺漏,循序渐进,多启发、多引导,鼓励他们,使他们不致于破罐子破摔,而是逐渐增强自信心。台下十年功,台上几分钟,经过一年的努力,大部分差生的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总之,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在注重素质教育的同时,应狠抓教学质量的提高。一方面努力抓好课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重视辅导和转化差生,只有这样,思想品德课教学才会取得明显的成效。参考文献:
1、《中学政治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出版,2010年第3期
2、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用书
第二篇: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
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
摘要:道德与法治课的开设是初中新课程改革进入新里程的标志,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仍是教师需要探究的问题。教学实践中,需要老师首先提高自身素质,做好表率,并且课堂上注重读、讲、议结合,让学生把课堂当做研究基地,在研究中逐渐成长。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思考
思想品德课改为“道德与法治”课,对初中政治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师要不断钻研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改变自己,调整并改进教学行为,使自己能跟上教学改革的步伐。实现最优化的课堂教学,要不断探索研究,要勇于创新。要实现课堂内容和课外实践之间的衔接,所学知识与学生亲身体验有机结合。
一、以提高教师素质作为上好课的前提
提高教师的素质,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要有较强的业务能力,要有好的言行修养、要有较高的道德觉悟。作为一名道德与法治老师不能满足于已有的知识和教学经验,要不断钻研学习,不断更新课本以外的知识,自己的认知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只有我们掌握充足的知识,才能在课堂上做到举一反三,课内课外融会贯通,学生才能学的有趣、教师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才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老师要用知识来武装自己,不断的学习,不断吸收新的教育理念,其他学科知识,经常进行教学反思,丰富已有的教学经验,在教育教学少走弯路,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可以从多方面、多源头中去学习,可以是教育教学类书籍,也可以从报纸,新闻联播,人民关注的热点,在教学中都可以体现出来,丰富我们的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提升自我思想道德,在为人师表方面起到表率作用。以高尚的思想觉悟为学生树立楷模,用自身的言行举止影响,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在语言上,要对学生负责。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在学生中讲话要有分寸,生活中的有很多的不如意,不能在学生中表现出来。在行动上,要成为学生的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老师必须做到。一名已毕业的学生曾经说过,丰富的初中生活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回忆,我从老师这里学到了最宝贵的--诚实守信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这是对老师最好的评价。
二、课堂注重读、议、讲结合
课堂教学是教师实现三维目标的主阵地,所以老师要坚持的教学原则是自己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法要改进,课堂教学要有良好的学习氛围,课堂教学才能高效。
教学中一般运用学生自己读、有不懂得或不理解的问题分组讨论,然后教师归纳总结、教师结合课内练习重点讲解大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这种课堂教学是最有效的、最直接的方法。“读”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掌握一些基本的最基础的知识。“议”是开发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另外一种学习方式,是学生之间互相讨论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找出自己对事物认知的误区、自我进步的过程。老师应把握好议论的切入点,明确讨论的问题,积极开拓学生的思维,及时引导学生找出问题的关键点,让学生阐明自己的意见,激励学生积极探讨问题,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和表达能力。“讲”是点拨问题的关键点,难度的知识要精讲,重点知识要让学生抓住关键环节给予指导,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予以集中指导。巩固知识的重要环节是“练”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测”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反馈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和教学效果要通过测试这一教学环节来实现。及时查漏补缺,让学生巩固已有的基础知识,使已有的知识前后连接贯通在实践操作中更好地运用。多样的教学形式,要求我们应面对不同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三、让学生把课堂当成研究基地
新课改理念之一是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问题解决要始终贯穿课堂,这一环节是抓好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中之重,要求学生通过对所要学知识探索钻研,以获得新知识新理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先阅读教材然后发现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并列出提纲,通过探讨、研究、分析,自己解决存在的疑惑,自己建立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与见解。
一位伟人曾经说过:孩子的头脑解放了,他们自己能想敢想;孩子的眼睛放开了,他们能看得更高,看得更?h;放开孩子的嘴,他们能说出自己的所思,自己的见解,教师才能更深入的了解孩子们的思想动机和他们的意愿;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近距离的接触社会和大自然,放飞孩子的梦想实现自己的理想。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自己是教育思想的核心部分,让学生爱学并主动的去学习。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是告诉老师们要教给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自己主动去学,这是学生终身受用的方法。
学习方法不是千篇一律的要因人而异,作为教师要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要教给孩子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学期的第一节课上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并如何高效的学习,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新课标要求,引导学生如何课前进行预习;课上注意听讲、分析、研讨、分组活动,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课后练习题演练要注意的事项,如何做好复习,及时有效的记忆等等。还可以引导学生提出新颖的、富有创意的见解和主张,为他们提供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让他们会自己学习。班里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让他们把自己已有的学习方法、学习经验、学习心得,介绍给大家和其他同学一起分享经验和快乐,让学生们找出自己在学习中不足,以达到共同进步。这样学生不仅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还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友谊,更有利于创建和谐的学习氛围更浓的班集体。
参考文献:
[1]季巧萍.谈初中道德与法治的互动教学[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10).[2]侯庆蕊.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法治教育研究[D].聊城大学,2017.[3]王德伟.初中法制教育的教材内容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6.(作者单位:山东省泰安市宁阳第二十中学)
第三篇:对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探究
谢传美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学习方式。从小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信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中学计算机教育正在蓬勃发展,教育改革的步伐也在加快。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以提高未来建设者的科学文化素质、能力和科技意识,是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如何在本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挖掘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教师应该不断探索的课题。本人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获得几点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
一、精心安排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夸美钮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集中注意力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精心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导入方法进行导入课堂教学的。
1、问题式
带着问题去学习,能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有的放矢。问题式导入可以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是直接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疑惑学习新课内容,在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讨论中解决问题,从面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比如在学习《认识计算机》这一节时,在导入中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① 计算机有哪些本领?② 计算机的特点有哪些?③ 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④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计算机?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老师的指引下,通过书本介绍的内容,逐个解决问题,从而很好地掌握本课内容。问题式导入的第二种形式是在新授内容之前,直接向学生提出本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开门见山,重点突出。比如在《文件操作》教学中,一上课就开门提出本堂课需要掌握的内容。① 用拖放法复制或移动文件。② 用拖放法删除文件。用这种方法导入,使学生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有的放矢。总之,问题式的导入,能够使学生目标明确,抓住重点,激发兴趣,效果也比较好。
2、演示式
演示式的导入也就是能过课件的演示进行导入课堂内容,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
用。比如,本人在教学WORD贺卡制作这一课时,先通过电脑演示几幅精美的电脑贺卡,当学生边欣赏边赞叹时,我趁机插入:“同学们,这些贺卡美不美啊?它们都是通过WORD制作出来的。其实很容易,你们只要通过今天的学习,也能设计出一幅幅美丽的贺卡。”学生的学习激情与兴趣一下子就被提高了。
3、对比式
将以前学过的知识同即将要学习的知识放在一起进行对比,突出新授内容的优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进行“EXCEL图表的建立与编辑”教学时,我将文字、表格、图表三种形式的信息放在一起让学生比较,先展示文字形式的信息,指出缺点后转换到表格形式的信息,最后再展示出图表形式的信息,让学生通过三种形式的对比,强烈感受到图表形式的优点:形象、清晰、一目了然。从而引出学习图表的目的与好处,明确学习目的。所以说,好的导入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
二、大胆放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有些老师在教学中,喜欢把每一个内容讲得细细道道。这种做法是本人认为不妥。其弊有四点:1.无法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容易形成被动学习。2.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扩展,思想容易被框死。3.课堂气氛不活跃,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难以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本人认为在教学中应该留有让学生想象的空间,教师应大胆放手,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电脑绘画的教学中,经过分析教材发现:画圆,画矩形,画圆角矩形的方法是一样的。于是我只详细讲解了圆的画法,而矩形,圆角矩形,在课堂教学中只提了一句,方法与画圆一样。从教学效果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由画圆的方法自学掌握其它两种图形的画法,达到触类旁通的作用。在总结中同学们纷纷发言,抢着说出自己得出的结论和体会,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事实证明,学生在这种活跃、轻松的气氛中学习、探索,他们的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所学到的知识技能是十分扎实的。同时,他们的主体意识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实践能力不断得到提高。所以说,大胆放手,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运用科学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保持学生学习的动力,就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一般可采取的教学方法有“吸引教学”法、“实例操作”法和“任务
驱动”等,坚持“以用为主,培养能力”的原则,使学生在应用计算机完成操作任务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亲身体验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到了探索、发现、创造与成功的喜悦,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这对于培养有较强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任务驱动模式”教学方法,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教师把要完成的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围绕如何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进行的,教师教学思路清晰,学生学习目的明确,更容易使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比如有一节内容是讲Word中的图文框、文本框、图片和自选图形的使用,按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不是孤立地介绍各部分的概念、作用和操作方法,而是将所有内容设计为制作一副图片这一具体的任务,教师通过讲解如何制作这幅图片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教学时,重点难点突出,而且授课顺序就是制作图片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样,整个教学过程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顺理成章、轻松自然。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还有利寸: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在教学中,如果总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容易疲劳,也容易养成上课就等着老师教的依赖心理。如果每一节课都给学生下达一个具体任务,学生在思想就有一种必须完成任务的紧迫感,在自己去操作、尝试,去创造的过程中,学生就会体会到自己探索的成功感,从而充分激发起学习兴趣,调动起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但要注意的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也有自身缺陷,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会造成两极分化,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间和师生间的交流,使学生在合作中共同提高。此外,在设计教学任务时,还要注意根据学生的特点,尽可能设计一些带有趣味性、实用性、可行性的任务,使学生愿学、爱学、乐学。
四、培养信息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动力。
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和信息意识是提高学生学习动力所不可忽视的内容。信息技术教育要着眼于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也就是信息能力和信息意识的培养。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能力是信息社会成员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中,教育相当大程度上是让学生记忆各种知识(信息)。这种低效率的教育已难以适应信息社会知识爆炸式的增长,并且迅速更新换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需求。可以说,在信息时代,信息本身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建立起一套新的基本技能体系。除了吸
收传统技能的精华外,应强调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等信息能力,培养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分析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尝试向学生提供“资料库”,让学生到“资料库”中去获取有用的材料。有的学生利用“资料库”中的各种各样的图片、表格,经过处理,完成一份图文并茂、精致华丽的电子贺卡送给老师,有的学生制作课程表、值日表、通讯录来管理班级。也许有的学生运用笔和纸进行学习的能力不如别的同学强,但他们分析、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却高于其它同学,这正是信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所在。这样,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受到了信息素质的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自己的能力和意识,学习计算机的动力也就提高了。相信只要学生有了学习的动力,就一定会对增加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另一方面也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顺利达到教学目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采取多种手段,及时巩固课堂知识。
1、少讲多练。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重在操作的课程。在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内容讲得越多学生越糊涂,讲了一节课不如操作10分钟。所以本人认为,在许多需要操作的课程中,应注重少讲多练,通过精心导入,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学习内容,然后新授学习内容和方法。最后巩固练习。其中,导入和新授的时间应该压缩在15分钟左右,余下的时间让学生充分上机练习。达到巩固,熟练和提高的目的。
2、分段教学。在教学中也可采取分段授课,分段练习的方法,教师先讲授一段知识,然后让学习练习,完成后再讲授下一段知识,再让学生练习。通过这种方法,能让学生及时吸收教学内容,及时消化。教师也能在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更好地实施教学任务。如在EXCEL的《工作表基本操作》中,我先演示数据的几种插入与复制方法,然后提出任务,要求学生根据刚学的知识完成几步操作练习。让学生马上吸收、消化这些知识。然后再继续下面的数据的移动与删除等教学任务。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非常顺利地接受新知识,而且也比较容易消化知识,教师的教学效果也能很理想。
3、运用多媒体课件,巩固知识。这种手段主要是针对一些知识性课程。这一类课程的内容主要是一些微机的基础理论知识,比如《认识计算机》、《初识WINxp》等。理论性较强。这些课程中知识的巩固,如果采取一般的方法,是单调的。但可以做成课件,如填图等练习形式,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比如在《初识WINxp》教学中,我把桌面同各种图标名称、作用等做成匹配题,让学生通过移动对象进行配对,这样既生动活泼又
巩固了知识,培养了学习兴趣。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也在速度逐步加快,特别是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更是日新月异。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法,努力培养学生多方面、多渠道、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获取信息,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掌握千变万化的信息技术,才能适应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否则必将为社会所淘汰。课堂教学是学好每一门课程的主渠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学生主体参与,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研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适当的运用到每一节课中,并不断总结好的模式,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总之,只有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2013年2月
第四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小议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小议
【摘要】《道德与法治》是初中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是以初中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和法治素养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良好品德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普遍实施,以及课改的推进与发展,广大授教《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师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作为一线教学的实施者、实践者、组织者,对如何利用好新教材、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如何上好《道德与法治》课等问题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惑。笔者就如何开展《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进行小议,希望对上《道德与法治》课的广大同仁有所帮助,同时,若有不当之处,也请广大同仁批评指正。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新课改、课堂教学、运用策略
从2016年秋季学期开始,基于《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编写的道德与法治教材开始进入教学实践。2016年9月,笔者参加了《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培训;2017年9月至今,参与了州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室多次研修活动。通过学习、研修,提高了认识,并得到很大启发,再经过这三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我们广大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对如何上好《道德与法治》课这一课题作一些反思、思考、总结。笔者现把自己的一些肤浅的心得、教学经验与广大同仁分享、探讨,以促进道德与法治课的教育教学。那么,什么样的道德与法治课才是一节好课呢?笔者认为,有趣的、自然的、简洁的、朴实的、和谐的一节道德与法治课,就是一节好课。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也不例外。学生的学习兴趣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就高,学习效率也高,成绩自然不差。那么,如何激发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兴趣呢?教师的人格魅力、诙谐的语言、情感丰富、表情丰富;有趣的故事情节;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巧思答辩;表演、歌唱;多媒体展示;知识点分化、简单化、趣味化等都是提升学习兴趣的好方法。以上这些方法可适当穿插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二、巧构一节自然的课。所谓自然的课,笔者认为是这样的课:新课导入自然,不突兀;知识点上下衔接自然、过渡自然;学生获取新知水到渠成、知识自然生成等。
1、导入自然。在新授课中,导入部分须受到重视。导入做得好,能快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较容易进入学习状态。要做到自然导入,语言要精炼、设问要简洁、朴实、贴近生活,时间控制在2—3分钟。导入的方式方法有很多,如复习导入、设问导入、视频导入、情景导入等。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四课第一框《尊重他人》时,设问“刚才我们起立时师生相互问好体现了什么”(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学生对老师的尊重),从而很自然地引入新课。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时候,导入部分,教师的巧问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探究。
2、知识点之间上下衔接自然。我们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实践中,基本上一个课时就上一个框题,而一个框题下可能会有几个知识点。如何做好知识点之间上下自然衔接,是我们道德与法治授课教师应掌握的技能。我们研究教材不难发现,专家在编写教材时,基本上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思路来编排教学内容的。所以,我们教师也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来设问,做到知识点之间的自然衔接。例如,在讲授《尊重他人》这一框时,认识了“什么是尊重”这一知识点后,课设问“我们为什么要尊重他人”,从而很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知识点“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综上所述,要巧构一节很自然的课,教师的巧思设问很重要。并且,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学生回答,教师循循善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能水到渠成,同时也容易使学生达到新知识的生成。
三、设计一节简洁的课。简洁,在这里指的是学习目标简洁、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过程简洁。在目前《道德与法治》课的评价制度(在中考中及格分以上以10分计入中考总分)的大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的周课时不足、偏少、学校不重视、学生不重视、家长不重视是普遍现象。导致我们《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师教学任务重、成绩难出。所以,怎样向40分钟的课堂要质量、要效率,是我们每个《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师迫切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而设计一节简洁的课就可以很好解决这一问题。
1、适当运用好教材中的课程资源。现目前,一课时40分钟,在这40分钟当中,需要完成新授导入、目标展示、自主预习、自主学习探究、课堂小结、知识巩固等过程环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课前精心备课、设计,方能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就涉及到怎样利用教材中的课程资源问题。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单元导语、课题导语、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拓展空间、阅读感悟、方法与技能等备课资源,怎样有效利用这些课程资源、用多少、怎样用,是我们《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师在备课、课堂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的因素。笔者认为,这些课程资源在一节课中没必要全部用到,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我们可以选择性的使用2—4个,特别是小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一节课中设计2—3个就足够了,多了就完成不了教学内容。
2、学习目标、教学过程尽量做到简洁。在课堂教学中,简洁可使学生清楚明白的知道这节课要学什么、要做什么、怎样去学、怎样去做;简洁可使教师对课堂易于把控、可操作性强。一方面,学习目标要简洁。我们在课堂设计时,学习目标尽量简洁、具体,情感价值观等目标可省略。另一方面,教学过程要简洁。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思路清晰,把握好教学节奏,完成教学内容。
四、打造一节朴实的课。朴实,就是在教学中踏踏实实、朴实无华、不花里胡哨,知识点能落实、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落实、学生的情感能受到感染和升华。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朴实,我们要有对知识点的把控能力,对知识点做到细分细化、化难为易,让学生轻松获取知识;通过故事情节、设置情景体验,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的情感受到感染和升华,形成初步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五、营造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和谐的学习氛围,能让学生放轻心情、快乐学习,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1、师生关系和谐。民主、平等、和谐是新型的师生关系。尊重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的进步和表现、诙谐的语言、面带笑容、彰显教师的人格魅力等都是拉近师生距离、营造和谐师生关系的有效手段。亲其师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营造和谐课堂氛围的关键。
2、同学之间关系和谐。和谐的同学关系是打造团结向上班集体的基础。在课堂上,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相互交流、合作探究、推选发言人等,促进同学之间的情感思想交流,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同时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团队意识。和谐的同学关系使课堂学习效率高效。
在氛围和谐的课堂上,学生在发言、答辩、自我展示等过程中,认识了自我、提高了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同学之间的情感思想交流,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在前面,笔者从五个方面探讨了如何上好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笔者是从怎样的道德与法治课才是一节好课来阐释这一问题。笔者的观点是,一节有趣的、自然的、简洁的、朴实的、氛围和谐的道德与法治课,就是一节好课。限于笔者的学识、教学经验,分析不够深入、语言不够精炼是难免的。在这里只是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望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师有所帮助、有所启示。
参考资料:
1、《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学识核心素养的培养》作者:朱文余
2、《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作者:王郁
第五篇: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课堂教学效率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课堂教学效率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并举的学科,也是最有活力的一门学科。那么如何讲好初中语文课,提高课堂效率呢?我根据多年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给学生成功的愉悦,帮助他们树立自信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反复多次体验成功的情感,就会产生学习的愉悦感。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提出问题时要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不同难度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另外,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可能多种多样,无论学生回答正确与否,教师都应对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及时肯定,对学生能提出问题予以表扬,让学生体味教师赞赏的愉悦。
二、给学生动脑、动嘴、动手的机会
要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就要千方百计让学生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跟随教师的思路动脑、动嘴、动手。动脑就是要让学生积极思维。语文备课要针对每一节课的知识内容设置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针对问题去思考,引导学生沿着正确思路积极思维,把一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来,这样学生对新知识才能够“记忆深刻”;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督促绝大多数同学动嘴答题,形成活跃的课堂气氛;动手就是要让学生适当做笔记,以便更好地接受新知识。
三、保持新颖和变化,激发学生学习的新鲜感、直观感
新颖和变化能引起学生的新鲜感和好奇心。为避免学生产生厌倦心理,教师在讲重点、难点、疑点时,应稍停顿或拖长语音或者提高语气,通过手势、眼神、面部表情引导学生重视并引导思考;根据学生求知欲强、兴趣广泛、注意力持续时间不长以及好动、急躁等身心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运用语言直观、文字直观、实物直观、电化直观等手段,使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掌握知识、接受教育。特别是录音、录像、投影、漫画、多媒体等电化直观手段,能够提供真实、生动、感人的素材,强烈地吸引学生,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活跃课堂气氛。
四、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结合教材,创设乐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1)导入过程中,创设审美气氛。如由旧课导入,可提出赏析性的问题让学生作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2)学生亲身参与课文内容表演,创设情境。这样的情境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活跃气氛,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3)运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借助录音、录像、电脑、多媒体课件制作等电化教学手段,可以突出表现语文教材文质兼美、文学性强的特点,化单纯的语言文字教学为声、像、图文教学。
2.课堂教学方法多元互补,激发学生兴趣
根据不同内容采用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多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课堂效率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改变单一的“填鸭式”为“讨论式”“启发式”“自主式”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习兴趣。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要不断地充实、提高自身的知识修养,用广博的知识去征服学生,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从而使学生心悦诚服,产生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