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毛泽东思想说课稿
《毛泽东思想》说课稿
各位专家、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毛泽东思想》。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以及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讲述。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职学院思想理论教育课程中的骨干和核心课程,该课程是大学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基本知识的主渠道,承担着帮助大学生全面了解我国国情,坚定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心;培养大学生讲实话、办实事,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求真务实精神;提高大学生政治理论素养,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觉性等功能。《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该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内涵、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了解到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且在党的理论发展史上具有奠基意义。因此,这一章节对毛泽东思想的全面介绍,有助于学生后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和把握。
2、教学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准确掌握毛泽东思想的涵义,全面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之后能够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了解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理解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2)技能目标: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正确区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并且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认识到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
(3)情感价值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和学习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以天下为己任和为真理而不懈斗争的品德,培养学生对祖国和民族的责任感。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难点: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二、教学方法分析
本课程是一门着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使学生“知其然”还应使其“知其所以然”。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鼓励学生,调动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本节课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主要是利用图片,视频短片等相关资料,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活跃课堂气氛,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加深学生毛泽东本人以及毛泽东思想形成过程的直观感受。
2、讨论式教学法:主要是老师根据课程结构和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让不同的研究小组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向全体同学用自己的语言进行阐述,最后由老师进行分析和总结。
3、案例教学法:老师通过对与该节课相关的典型案例的分析来加深学生对该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三、学情分析
1、学生特点分析
该门课程是学校给大一年级的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因此我们面对的学生是刚刚步入大学的大一新生。处在这一成长阶段的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日趋成熟,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存在着很大的矛盾性。
2、知识程度分析
(1)知识结构分析:经过小学、初中和高中几年文化课的学习,他们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构架。尤其是通过政治课和历史课的学习,他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这样,他们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好这个构架,在此基础上帮他们逐渐填充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以使他们的知识构架更加丰满和立体。
(2)知识障碍分析:虽然他们通过之前的学习和积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都有一定的了解,但还只是停留在了解和识记的层面,而在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运用方面存在不足,特别是之前的应试学习使其缺乏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习惯和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培养他们的这种习惯和锻炼他们的这种能力。
(3)动机和兴趣分析:对于高校的政治理论课,我们不排除有部分学生是出于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修养,以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实践的目的来学习这门课程,还有部分学生是对这门课程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对很大一部分学生来说,他们都是出于拿毕业证书的目的而被迫来学这门课程,自身对其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帮助他们端正动机,同时积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来让他们学会理论联系实际。
四、教学过程分析
1、复习提问上次课的内容
2、情感导课:通过播放毛泽东同志各个时期的珍贵照片和歌曲《东发红》,创设情境。
老师提问:大家都知道照片上和歌曲中提到的人是谁吧? 学生回答:。。。
老师:相信大家对毛泽东同志都不陌生,那么让我们今天就开始讲毛泽东思想。
3、切入主题:
我们都知道,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也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下面我们就主要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正确评价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三个方面来全面分析毛泽东思想。
课本知识要点: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 1.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
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就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二)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这一过程大体上可分为萌芽、初步形成、走向成熟、继续发展四个阶段。第一,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国民革命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萌芽阶段。第二,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是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阶段。“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形成,作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基本思想的初步阐述,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第三,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及其指导地位的确立。从1935年初召开的党的遵义会议到1945年春夏召开的党的“七大“,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并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第四,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阶段。在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后,是毛泽东思想继承发展的时期。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以中国革命和建设为主题,涉及到各个方面,涵盖着各个领域。这个科学体系有着丰富的内容。根据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所通过的历史决议,它在六个方面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第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第二,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第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4、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体系,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的理论等等。毛泽东思想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更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是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5、布置作业:主要向学生推荐一些阅读书目和经典著作如:《中共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江泽民《在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毛泽东传》、《毛泽东文选集》等。
五、板书设计
板书主要分主板和副板两个部分:
主板:主要包括所上章节内容的整体框架。副板:主要是框架当中一些需要特别讲解的重点内容的分析、关键词的讲解以及问题设计等
我的说课完毕,请各位专家和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说课人:安晓娟 2011年4月30日
第二篇:《毛泽东思想》一节课说课稿
《毛泽东思想》一节课
说课稿
一、本节课程定位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是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如果不了解毛泽东思想,就不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深刻的认识。
二、本节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准确掌握毛泽东思想的涵义,全面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知识与能力:能够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过程,理解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区分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认识毛泽东思想对中国发展的深远影响。
过程与方法:开展讨论等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表达、探究等方面的能力; 培养“论从史出”的历史学科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和学习毛泽东等人以天下为己任和为真理而斗争的品德,培养学生对祖国和民族的责任感。
三、本节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难点:区分毛泽东个人的思想与毛泽东思想
四、本节教学过程
该节包括三部分内容: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一部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主要采取指导学生阅读,并引领学生叙述关键事件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如毛泽东指出的,“在抗日时期,我们才制定了合乎情况的党的总路线和一整套具体政策。这时候,中国民主革命这个必然王国才被我们认识,我们才有了自由。到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干了二十来年的革命。过去那么多年的革命工作,是带着很大的盲目性的。”人们对于事物规律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历史的发展并不是有一个主观的或者有一个先入为主的东西预先设定在那里。毛泽东的过人之处,不是什么先知先觉,而在于大家都在实践之中,他能够比其他人更早地发现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找出新的出路。我们判断形势,碰到迷惘之后,也同样需要这样的精神。但是千万不要把它理想化,不要以为事情一来,就可以精确地计算到将来会如何。我们的要求是,经过一段实践,力争比较早地做出科学的判断,把工作中的盲目性减少到最小。这就是毛泽东给我们的启示。
第二部分是本课的重点,课文内容线索比较清楚,主要是讲述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我们采取让学生分组讨论的方法,学生通过分组研究学习归纳知识结构,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在这个过程中,侧重引导学生学会合作研究,学会既联系历史,又关注现实,让不同的研究小组分别就毛泽东思想的不同方面向全体同学用自己的语言进行阐述。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和自主归纳,这就较好地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作用。
第三部分是本节课的难点,如何看待毛泽东在晚年所犯的错误,是正确评价
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的关键。这部分可以引导学生结合邓小平指出的,“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来理解。
五、本节教学方法及作业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们着眼于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于一体。具体做法:一是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方法,运用双向交流式、加强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教学内容“少而精”。内容讲解提纲挈领突出重点,辅以大量详实可靠、参考价值大的历史资料与事例,以历史事件说明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做到以史为基础,史论结合。三是根据课程特点,教师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和经典著作,要求学生提交读书报告。
六、结束
恳请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第三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说课稿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说课 我说课的课程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我将从课程分析、教学资源、学情分析、课程实施、课程考核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课程分析
(一)课程性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根据中宣部、教育部200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文件)的精神而设置的。它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学生必修的公共课程,是大学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基本知识的主渠道。本课程承担着帮助大学生全面了解我国国情,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培养大学生讲实话,办实事,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求真务实精神;提高大学生政治理论素养,增强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自觉性等重要功能。
(二)课程目标
课程设置目的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为高职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文明生活、科学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的任务目标可以分解为三个方面:
1、全面、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及其理论精髓,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
使学生科学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真正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
2、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职业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
使学生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进一步树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的科学道理。增强
学生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教学资源
(一)教材及教学资源
教材是课程教学的重要依据。使用的教材是全国统一编写、各类高校统一使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的特点。
教师基本在多媒体教室授课。本教材有配套的教辅参考书,下载了一批教学影片,授课教师自制了多媒体课件,还有相关报刊、书籍、杂志,这些都是教学的有力支撑。
(二)师资队伍
本课程专、兼职教师(包括一位外聘教师),都具备了本科或本科以上的学历,在职称上有副教授、助教。授课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能认真备课和施教,教学能力得到学生和同行的肯定。
三、学情分析
我们的教学对象基本上是我院各专业的大一学生。综合来看,这些学生具有以下积极的一面:政治认知基本正确,政治情感趋于理性;政治态度比较明确,基本认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具有一定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思维活跃,有一定的求知欲和一定的接受能力。
同时也存在着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认识偏误,对课程不够重视,学习兴趣不浓;政治理论缺乏,政治辨别力较弱;政治参与热情较低;政治信仰出现冷漠化倾向;政治取向出现功利化趋势以及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问题。
在课程实施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些特点,利用积极因素,克服不利因素,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概论课程不是抽象的、空洞的、枯燥无用的,而是具体的、现实的、有用有趣的,从而真正使思政教育入耳、入脑、入行。
四、课程实施
(一)教学设计理念与思路
1、设计理念
我们以中宣部、教育部有关精神为指导,坚持“一个中心,两个结合,三个贴近”的理念。一个中心即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中心。两个结合即一般教育理念和德育教育理念相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要求与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特点和要求相结合。三个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三贴近是提高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是指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原则。坚持“三贴近”原则,就要把握好教育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和切入点,丰富和充实教育教学内容,积极构建现代课堂教学模式。)
2、设计思路:
从设计理念出发,我们的总体设计思路是: 1)理论联系实际。2)精简理论教学内容。3)加强实践教学。4)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实现将教学从单纯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转向重视对学生认知、情感和能力的培养,将思想政治教育从理论实践分离、知行分离转向知行统一,学以致用。
(二)教学安排设计
教材共分12章。教学中,我们把它分成三大部分,六个模块来把握。三大部分,即总论部分(1章);毛泽东思想部分(2-4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部分(5-12章)。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部分又可以分成相对独立的四个部分,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基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祖国完全统一和外交政策,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这四个部分加上总论和毛泽东思想两部分,构成教学的六个模块。
我们的课程教学时间安排一学期,每周4课时,共72学时。由于教材是普通高校通用教材,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存在理论性强,教学内容厚重的问题,加之我们的教学学时不够,在课程实施中,以教材为依据但不拘泥于教材,本着“精讲、够用”的原则将教材理论教学内容精简,加强实践教学安排。理论教学安排了48学时,实践教学安排24学时。这种安排更适合高职教育特点,也更有利于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具体安排见表。表中列出了课程模块,理论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以及实践教学活动和课时安排。
实践教学形式主要包括观看视频、课堂专题讨论、辩论、演讲、征文比赛等。如“毛泽东思想”这一模块,我们就安排了观看视频“走近毛泽东”的实践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对毛泽东的全方位的了解,进一步感受毛泽东的人格魅力,提升了解毛泽东思想的兴趣,从而促进对理论的理解、掌握。
(三)课程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两大理论成果。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
2、教学难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3、突破重点、难点的办法:
我们针对重点、难点的解决思路是:转变教学模式,由教师为主“讲”,转向师生协同合作,共同完成教学过程,即学生参与教学。
主要方法包括:开展社会调查、课堂讨论、辩论,典型案例剖析等,通过以上方法模式,让学生在实践、思考、辩论中理解和掌握理论。
例如,在科学发展观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收集我国传统发展模式带来的问题及人类发展观的演变的资料,在资料的收集取舍过程中,学生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容及其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四)教学手段和方法
1、教学方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社会现
实联系密切、教学实效性强、思想理论教育功能突出,为了调动学生学习参与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课程采用了系统讲授法、专题讲座法、案例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力求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在教学过程中的结合运用,使理论具体化,观点问题化,过程互动化,结论自助化。使课程内容的体系性和开放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知识性和思想性紧密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学生参与意识,启发学生社会责任。所设计的教学方法具体做法为:
系统讲授法:是教学最基本的方法,它的目的和作用是直接传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理论。在讲授中教师力求以生动的语汇和丰富的实际材料将深刻的理论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专题讲授法:在立足于教材和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联系社会实际、针对社会热点,突破了教材体系的限制。这种教学方法能从理论高度对现实问题作出透彻的分析与说明,对于解决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强化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助于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案例分析法:该方法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选案例,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阅读、分析、讨论,然后由教师分析案例,解剖案例,最后引出需要学生掌握的理论观点。从而深化其对相关原理的认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讨论法:该教学方法要求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关心的问题,在上课过程中提出问题,由学生围绕问题自由讨论发言,鼓励学生争论和辩论。当发言、争论或辩论比较充分时,由教师进行总结陈述。这种方法使学生由教育客体转变为学习主体,经过大量的信息传输,寻求思想的交叉点,引起共鸣,产生共识。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只要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善于归纳总结,就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演讲应答式教学法:这是学生广泛参与的教学活动,充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讲、问、答三个环节都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参与并完成,分为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总结三个环节。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运用理论分析现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启迪学生的智慧,促进其“转识为智”。
2、教学手段:
1)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课程组编写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电子教案和教学课件。在采用传统教学的同时,适度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以发挥多媒体教学形式多样、信息量大、形象直观的优势,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2)不断开发网络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课程组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建立了较完善的网络课堂,为学生创建了自主学习的环境。该网络课堂为学生提供了交互式的学习环境,学生可通过网络资源进行自学和自测,达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目的,还可通过网络教学资源,较全面了解和把握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音像背景资料和现实社会发展动态,使学习随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借助网络教学资源,学生的自学、自测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方便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3)充分利用实践教学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建立和完善了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制,同时提倡学生利用休息日、节假日自主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撰写调研报告。
五、课程考核
思想政治课考核的重要性不在于给学生一个课程成绩,重要的是通过考核促进学生去学习,所以,要改变过去期末考试一张试卷定乾坤的做法,把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相结合,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与平时表现相结合,尽量做到全面、客观,实现以考促学的作用。为了使教与学的效果得到正确的评估,我们确定了考核原则,即:考核的侧重点是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接受程度,以及他们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考试中我们尽量减少记忆性命题,加大理解性、运用型命题所占比例。在成绩的评定上,采取平时成绩与学期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
具体操作办法是:学生期末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实践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三部分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20%(主要由课堂考勤、课堂表现等),实践成绩占30%(把一次论文变为多次实践成绩?),期末口试成绩占50%。
六、存在的问题
(一)多媒体教学不能得以很好的应用
(二)实践教学方式有待改进
(三)课时少授课内容多,教学内容如何“精简”的问题
第四篇:2018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说课稿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是今天的最后一位参赛者,参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说课,现在开始。该课程为36学时,授课对象是大一学生,为公共必修课,教材版本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重点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3年修订版)。我的说课将从将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一、课程定位和设计理念;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三、课程主要内容及设计;
四、课程重点和难点;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
六、课程考核办法 首先是课程定位和设计理念。
一、课程定位和设计理念
(一)课程定位、性质、作用:1.课程定位:本课程是根据2005年《〈中共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设立的,是我国高校本专科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中宣部和教育部规定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也是我院各系各专业的公共基础必修课。2.课程性质: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发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3.课程作用: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学习生活、职业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培养面向生产和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二)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启发思维、内化理论、提高认识、坚定信念
2.课程设计思路:一个中心、两个结合、三个贴近。“一个中心”即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中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重点,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两个结合”即一般教育理念和与德育教育理念相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要求与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特点和要求相结合;“三个贴近”即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增强教学的亲和力与实效性。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建设成学生真心喜爱、毕生难忘、终生受益的课程。二,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分为两个方面:
知识目标:使学生系统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职业技能目标:
(1)具有熟练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正确表达思想观点的能力。(2)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3)能够运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对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现状和社会现实问题,具有初步的分析、判断能力。(4)具有初步调查研究能力。
三、课程主要内容及设计:
(一)理论教学环节: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理论成果和理论精髓。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理论;第三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实践教学环节:时事述评,在没有任何实训条件的情况下创造条件,利用课堂积极开展时事讲评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适应现实社会和解决工作、学习与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对理论知识认知的实效性,和OFFICE实际操作水平及表达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组织安排
专题教学内容设置:教学内容九个专题,专题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对应课本第一章;专题二: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理论。对应课本第二章;专题三: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对应课本第三章;专题四,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对应课表第四章;专题五:社会主义本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和总任务。对应课本第五章、第六章。专题六: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对应课本第七章;专题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对应课本第八章;专题八:国家统一和外交战略。对应课本第九章、第十章;专题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对应课本第十一章、第十二章。
(四)课程设计:1,以学生为中心,突出人本性,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但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2,以专业为依托,突出职业性,受生活经历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部分学生对社会问题的认识过于偏激。
3、以能力为中心,突出实践性,受就业压力、不良思想影响,导致具有实用主义倾向,对本课程学习意义重视不够。
四、课程重点难点:
1,重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难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
专题讲授法:本课程是本专科一体化教材,也是唯一一部经过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全国通用的教材,学时有限。采用专题讲授有利于内容精讲,同时,根据学生思想特点,结合社会热点问题拓展讲课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得本课程的内容丰富多彩。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供指导和参考,让学生真正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实践体会法:通过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及下乡义诊、志愿者服务活动等活动,让学生能够理论结合实际,真正做到知行统一。此外还有课堂互动法和视频观摩法。
2.教学手段:A传统教学手段B网与多媒体C课外实践与考评
六、课程考核方法
课程考核由两部分组成:卷面考核40℅,平时成绩占60℅,平时成绩由四部分组成,作业完成占15%,考勤情况占20%,时事讲评10%,课外实践15%。
七、努力方向
第一、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随时把党的最新路线、方针及新思想、新论断、新精神贯穿到教学内容之中
第二、加强集体备课 运用集体的智慧争取最精彩的课堂讲授,进一步增强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第三 丰富实践教学 开展校园文化大讲堂,组织学生进行寒暑假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知行能力
第四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教案和课件等教学资料上网,开通网上互动平台,任课教师经常在网上答疑解惑。培养学生的政治敏感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今天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五篇:毛泽东思想
我眼中的马克思主义
本学期,我们系统学习了毛泽东思想概论,就所学的知识和自己的认识,我有如下的体会: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长期革命与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这就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包括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政策和策略、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多个方面的内容以及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三个活的灵魂。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为我们党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的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理论和实践,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其影响广泛而深刻地存在于我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渗透在人们的灵魂深处,在人类历史上很少有人像他那样,生前其思想即受到人们热情的颂扬和真诚地学习与运用,去世后更得到深切地尊重和广泛地传播。巴基斯坦前总理布托说:“毛泽东的思想将继续指导世界各国人民和各民族的命运,一直到太阳永不再升起。”美国前总统福特说:“毛泽东的确给人类文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确实是我们时代的一位杰出人物。”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说:我们要高举旗帜,就是要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体系。“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把党的社会主义事业,把国际共产主义的事业,胜利地推向前进。”从各个方面的反映出:毛泽东思想的影响表现在在现实生活中它是改革开放的理论源泉,成为人类社会精神寻求归宿的一座丰碑。
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形成有它的社会历史条件,它是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毛泽东思想的本源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而次源则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毛泽东思想产生,形成的过程,也就是马列主义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融会贯通的过程。所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麻醉的思想形成的思想理论渊源。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工人运动不断发展,迫切学要新的本阶级的思想武器的知道和革命政党的领导,这就为马列主义传入中国和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创造了社会条件,奠定了阶级基础;而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的人民革命运动则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间基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有一个历史过程。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尝试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已经萌芽。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但在时间上为开辟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奠定了极为坚实的基础,初步形成了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并解决了与这条新道路相关的一系列革命的基本问题,特别是关于《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已初步包含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方面,这标志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已基本形成;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即从遵义会议到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的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到达成熟,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思想继续得到发展。毛泽东领导全党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凉亭大理论成果。而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在21世纪,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新时期,我们仍然要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因为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团结战斗的光辉旗帜,是指导我门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一种精神支柱,我们一定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运用它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当然,我们在坚持毛泽东思想的同时还必须发展毛泽东思想,坚持是基础,发展是关键,只有发展才能更好的坚持;而坚持和发展都必须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学好毛泽东思想,了解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基本原理,掌握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可以使我们更好的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建设,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经验,掌握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规律,以便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或曰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句话有两重深层含义必须理解和重点掌握:其一,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渊源、理论性质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脉相承的;其二,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形式、中国风格即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又是中国的,是同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调查研究中国的基本国情,科学地总结人民斗争的实践经验,并且在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错误倾向作斗争的过程中,阐明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规律,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民族化,同时在形式上有所创新,用中国自己的民族形式表达了诞生于欧洲的马克思主义,使之具有中国的作风和气派。有人会说,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全球化时代了,毛泽东没见过计算机,不知道因特网,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已经过时的理论了,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没有了指导的意义,其实这种的认识是不对的。这是一种惯用的诡辩和历史虚无主义。因为结论和论据说的不是一个层次的问题。马克思没有见过电灯,恩格斯没有看过电影,难道就能证明他们的思想都过时了?孔夫子没有见过的东西更多了,难道就可以否定他的思想遗产?当然,无论马克思主义还是毛泽东思想,都要同今天的实际相结合,而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这恰恰是我们这些后人要解决的问题。一个真理是不可能会过时,只是因为它所需要解决的问题距离我们的现实问题相对遥远了一些。以自然科学中的牛顿三大运动定理为例子,牛顿的经典力学在我们周围的环境中无疑是正确的,但在宏观的宇宙领域和微观的分子领域就不适用了,要使用天体力学和量子力学来解决问题。但我相信没有一个人会因为这个问题而否定牛顿经典力学的真理性。我们对毛泽东思想的学习也是这个情况,我们不能用今天的立场来评价古人的行为,否则就会贻笑大方。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应从实际行动中贯彻实施毛泽东思想,做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