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学者傅佩荣欲登百家讲坛讲易经(定稿)

时间:2019-05-13 10:36: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台湾学者傅佩荣欲登百家讲坛讲易经(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台湾学者傅佩荣欲登百家讲坛讲易经(定稿)》。

第一篇:台湾学者傅佩荣欲登百家讲坛讲易经(定稿)

台湾学者傅佩荣欲登百家讲坛讲易经

傅佩荣:采哲学之蜜增面包之甜

“哲学不能烘面包,但是能使面包增加甜味。”增加甜味的应该是蜜,台湾大学教授傅佩荣就是这样的采蜜者。他所开设的“哲学与人生”课,是不折不扣的中西哲学相互交映,一讲就是十七年,台湾报纸忍不住要将“校园热门教授”的美誉送给他。

一般哲学教授的学问都从书斋而出,但傅佩荣的学问却是与最年轻的学生互动而来,是典型的教学相长。常常是,讲完孔子,学生说:还要听孟子。他说好,半年之后。果真只有半年的准备,他就开始讲孟子。接着再讲庄子、老子。渐渐的,他的哲学讲义变成了书,讲座变成了光碟。傅佩荣热,也从校园向社会发散,近两年又热到了大陆。就在上周,这位哲学教授结束了他的大陆之旅。十天的行程中,56岁的他辗转六个城市十所大学做讲座,而且分文不取。他的辛苦与满足挂在脸上,还有一个秘密忍不住会透露出来,那就是,他已经悄悄地在央视百家讲坛上试讲了两节《易经》。顺利的话,傅佩荣将成为登上百家讲坛的第一位台湾学者,要讲的还是中国文化中最玄而又玄的《易经》,但傅佩荣成竹在胸,他说:你要听,四十分钟想不懂都难。

傅佩荣的作品从去年开始引进,已经出版有《哲学与人生》、《傅佩荣解读论语》,其后还将出版庄子、孟子的解读系列。以密集的讲座与一系列解读经典首开大陆问道,傅佩荣欣慰的是,他终于有机会,将自己多年以来酿出的哲学之蜜,让更多中国人分享。

圆融一贯解经典

记:您的著作最早接触,是去年的《哲学与人生》,现在又拿到这本《傅佩荣解读论语》,我有一个疑问,您读哲学是从西方哲学入手,为什么后来反而转向中国哲学?

傅:我的确开始受的是西方哲学教育。但是从美国念完博士后我就明白,这一辈子想要对学术有贡献的话,不可能研究西方哲学。因为那是西方人的优势。我所认识的西方学者,大学时代就精通五种语言,中国人要有语言障碍的话,就只能跟在人家后面。我不愿活得那么窝囊,所以就转到中国哲学。这里面也有方东美先生的影响。他是当代最重要的哲学家,可以把东西方哲学圆融贯通,我受他教导,发觉中国哲学并不比其它哲学逊色,自己也有可能在这方面有所创见。

记:您的《傅佩荣解读论语》中的确有许多独家心得。不过我们也知道,钱穆、李泽厚等学者都做过类似的工作,您认为您的解读与他们有什么不同? 傅:钱穆先生的解读本我接触过,李泽厚先生的书出来时,我已经开始自己的工作。解读经典,我格外强调圆融一贯。古人说话,因时因地而异,所以有些话会有表面的矛盾,我会将它从层次上区分开来。

记:现在的许多解读本,特别愿意无限引申。但我注意到您的注解要言不烦,您想让当今的读者领悟到什么层次呢?

傅:任何一部古代经典,首先我们要探究他究竟在说什么,接着追问他想要说什么。很多时候,一个哲学家在发表自己言论时,他未说的部分比说出来的更重要。因为前者是当时大家的共识,他不用说。所以要研究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与个人生平,去恢复还原他想要说什么。第三步是看他能够说什么。每个时代的人会按他的生命经验解释经典,而我们后代人则要参照前人的研究,得出自己的判断,即它可能是什么意思。

记:您在前言中也指出至少有11个地方与前人解释不同。比如我们说顺了的“六十而耳顺”,您认为“耳”是多余的。

傅:关于这一点我写过论文。我认为应该是“六十而顺”,理由是:如果这是孔子一贯的思想,为什么后来的儒家经典没有提到它,被反复提到的则是“顺天”、“顺天命”。再从语法上讲,孔子自述人生六个阶段,都直接以动词描写修行的进境,六十为什么来个“耳顺”呢,“顺耳”还比较合理。

同理之心近古人

记:那天听您在北师大讲孔子,说孔子身高一米九左右,骑在马上很威风,立马觉得孔子亲近起来。我们读了孔子很多年,从没想过孔子的相貌身形以及和学生相处时的真实情形。您的《解读论语》中经常会注明:某某弟子小孔子四十几岁。这么小的弟子,秉性又各异,孔子教他们,其实是费时费力的。傅:所以孔子自己说很难过,没有人能了解他啊。其实我们后人也未必了解他。孔子的职业是什么?很多人认为是教学生收学费,不是,他其中一个职业是主持丧礼。所以论语中有一句: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一个人怎么可能老在有丧事的人家吃饭,那是他的职业吗。另外一句话: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孔子干吗哭呢?这也是他的职业特征。要知道丧事主持久了的人会感情麻木,但孔子不是,他经常哭而不歌,难过得吃不下饭。你看孔子做什么都尽心尽力,真情理解他。

记:不过这些都离不开您的体察与解读。

傅:我在8岁到17岁之间口吃,受尽嘲笑。所以一方面拼命读书,另一方面也培养起同理心。和古人打交道,我觉得自己特别能了解他们,也就是有一种“同情的理解”。

记:那您是不是觉得和他最亲近呢?

傅:年轻时会格外喜欢他,孔子的生命稳定,给人以希望。碰到挫折时就想要学孟子,他有浩然之气。只要觉得有道理,虽千万人而吾往。到了中年之后,反而会喜欢老庄思想。庄子对我影响很大,三个字,“不得已”,这并不是说无奈,它代表当你发现条件成熟时要顺其自然。所以人活在世上,如何判断条件成熟是个关键。

通俗易懂讲易经

记:听说您这次还在百家讲坛试讲易经?我个人觉得易经玄而又玄,好像有点摸不着似的。

傅:没关系,听我讲易经的学生,二三十个小时就能入门,而且之后会觉得天地广阔。记:您打算怎样在电视上讲易经呢?

傅:电视台的人提醒我,一定要把讲的对象当成初中生,什么都不懂,只知道易经两个字,知道它可以算命。我的想法也是让没有学过易经的人愿意听下去。

记:但我听说您在台湾拒绝上电视?

傅:因为台湾太小了,一上之后在大街吃碗面都有人跟你说话,很麻烦。这边不同,讲完了就回去,生活照旧。

记:照旧是什么样的?

傅:我有著名的“四不”“一没有”:“不碰政治”、“不上电视”、“不应酬”、“不用电脑”,“一没有”就是没有手机,我得保证自己做学问的时间。(孙小宁 文 安旭东摄)

第二篇:傅佩荣版易经 系辞传

傅佩荣版易经 系辞传

正文·系辞上

第一章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

【白话】天在上而地在下,乾与坤的属性就这样界定了。从低到高陈列出来,贵与贱(贵与贱是对人的判断)就有了固定的位置。运动与静止都有常性,刚与柔就区隔开来了。同样类别的东西会聚在一起,不同群组的事物会分途发展,这样就产生了吉与凶。在天上展示出天体的现象,在地上演变为万物的形体,变化就这样彰显出来。因此,阳刚之气与阴柔之气彼此往来交错,八个单卦互相推移流转,振作万物时有雷与霆,滋润万物时有风与雨,日与月在天上运行不息,寒署季节的变迁就形成了。

【解读】《易经》是以符号来代表自然界的现象,再由符号之间的组合与变动,来描述自然界神奇奥妙的变化。基本的符号有八个,就是:乾,震,坎,艮,坤,巽,离,兑。乾所象征的是天,坤所象征的是地,所以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观察自然界万象的是人。人依其本性,就会思考、评价、判断与抉择。所以必须分辨尊卑,区别贵贱。以形成重卦的六爻来说,初爻为元士,二爻为大夫,三爻为三公,四爻为诸侯,五爻为天子,六交爻宗庙。百姓是接受统治的庶民,自我意识与主能力皆受到局限而其吉凶也往往是随人俯仰的。当然,六位之分可供参考,却不可拘泥,因为在每一卦中,“时”与“位”都有灵活解说的空间。“动”代表刚强劲健。“静”代表柔顺敦厚。形成常态现象之后,就可以说乾(天)为刚。坤(地)为柔。事实上,乾坤各有其动静的模式。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是看到天体不断运行,显示旋转的球形样貌,而大地安稳不动,有如四方确立的磐石。事物的聚散与分合,依其类与群而定。“方”为事物走向,为方位。在自然界的万物分合之际出现了客观上的得与失,以及人在主观上的吉与凶。《易经》教人如何明辨吉凶而加以趋避。最后,在天上有日月星辰的运行,风雨雷电的变迁,在地上有山川的形成以及动植物的化育,这种种变化都是我们可以观察的现象。“刚”为乾,“柔”为坤。如果还原到最基本的二元,则刚柔分别是代表阳气的阳的阳爻,与代表阴气的阴爻,这两者往来交错(摩),形成八个基本卦()。八卦所象征的是:乾为天,震为雷,坎为水,艮为山,坤为地,巽为风,离为火,兑为泽。这八卦再彼此推移流转(荡),自然界的万物就获得了振作与滋润的机会,于是天上有日月运行,地上有寒暑交替。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从;易知则有亲,易従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白话】乾卦所代表的法则构成了男性,坤卦所代表的法则构成了女性。乾卦主导万物的创始,坤卦运作形成了万物。乾卦以容易的方式来主导,坤卦以简单的方式来运作。容易就易于让人了解,简单就易于让人跟随。易于了解就会有人来亲近,易于跟随才可能成就功业。有人亲近就可以维持长久,有了功业就可以发展壮大。可以维持长久的才是贤人的德行,可以发展壮大的才是贤人的事业。光靠容易与简单,就可以使人领悟天下万物的道理。领悟了天下万物的道理,就可以在其中成就自己的地位了。

【解读】乾卦代表阳气,坤卦代表阴气。阳与阴造成了万物男性(雄性)与女性(雌性)二元配对的基本形态。因此,把握了乾与坤,就可以进而明白万物的道理。“乾知大始”的“知”为过问、主管、主导之意,如以知县为一县之主。乾的作用是创始,是主动开创万物;坤的功能是生成,把乾所创始的万物孕育形成。朱熹说:“乾健而动,即其所知(主),便能使物而无所难,故为以易而知大始。坤顺而静,凡其所能,皆从乎阳而不自作,故为以简而能成物。”这是说明“易”与“简”。后续的推论,从易到易知、有亲、可久、贤人之德,从简到易从、有功、可大、贤人之业,然后由此领悟了天下之理。这一段推论,说明了人如何由观察乾坤的运作,找到人生的方向与位置。简而言之,每一个人都可以并且应该成为有德有业的贤人。至于此一论断在人性论上有何根据,则仍有待说明。

第二章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

【白话】圣人设计卦的图案,观察卦象又附上了解说,用以彰显吉祥与凶祸,借由刚爻柔爻互相推移而展现变化。因此,吉祥与凶祸,是描写丧失与获得的现象;懊悔与困难,是描写烦恼与松懈的现象;各种变化,是描写推进与消退的现象;刚爻与柔爻,是描写白昼与黑夜的现象。六爻的活动,代表了天、地、人三个层次的运行规则。

【解读】“卦”为挂,是挂出来的图案,用以象征自然界的变迁状况。圣人所做的是设卦、观象、系辞,目的则是明示吉与凶,而吉与凶又会因为刚爻与柔爻的推移而产生变化。所谓“吉凶”,是就得失而言。人生不能没有欲求,得为吉,失为凶。在此,必须假定这些欲求为正当的。其次,所谓“悔吝”, 是就“忧虞”而言。“虞”是喜悦而不知预防,以致松懈。朱熹说:“盖吉凶相对,而悔吝居其中间,悔自凶而趋吉,吝自吉而向凶也。”人若懊悔,知所警惕,就会自凶而趋吉,反之,人若松懈,不知收敛,就会自吉而向凶。刚为阳爻,代表阳气,柔为阴爻,代表阴气。这两种力量的进退,产生了变化;然后阳气与阴气的消长,形成了昼夜。“六爻”分为天、地、人三组。“极”为端,犹如上、中、下三端,所以译为三个层次。初、二为地,三、四为人,五、上为天。六爻在这三个层次活动,展现了包罗万象的消息。

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白话】因此之故,君子所安心静处的,是《易经》显示的位序;他所乐于玩味的,是卦爻辞的内容。因此之故,君子静处时就观察卦爻的图像,并且玩味其中的语辞;他行动时就观察卦爻的变化,并且玩味其中的占验。所以,上天会保佑他,吉祥而没有任何不利。

【解读】“《易》”之序”是指《易经》会显示一个人处在什么位序(位置与秩序)。“爻之辞” 则因为含义丰富深刻而可供人反复琢磨。君子明白这些道理之后,才有可能乐天知命。君子之“居”与“动”,都离不开《易经》,视之为智能宝库,然后言行自然合宜,进退也有分寸。“自天佑之”一语,出现酬大有卦(第十四卦,火天大有)上九的爻辞中,表示古人相信天仍为主宰者,会有赏善罚恶的作为,并且这种作为符合《易经》所揭示的原理。

第三章

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ci)也。无咎者,善补过者也。是故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乎卦,辩吉凶者存乎辞,忧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

【白话】彖辞是说明卦象的,爻辞是说明各爻变化的。吉与凶,是说明丧失与获得的。悔与吝,是说明小的缺失的。至于无咎,则是指善于补救过错而言。因此之故,贵贱的排列在于爻位,阴阳的均等在于卦象,分辨吉凶要看卦爻辞,忧虑悔吝要看几微的心思,戒惧无咎要看是否悔悟。所以,卦有阴阳小大之分,卦爻辞有凶险与平易之别。卦爻辞指示了变化发展的趋向。

【解读】“彖”为彖辞,所指为直接列在卦图之下的卦辞,而不是其后所附的《象传》。“吉凶”、“悔吝”、“无咎”之类的用语,为每一卦的占验之词,其意义在此得到清楚的说明。“齐小大者”的“小大”所指为阴爻与阳爻,六十四卦共有三百八十四爻,其中阴与阳各占一半,六十四卦在阴与阳的优势方面,整体而言是均等的。由此亦可知“卦有小大”。“悔”与“吝”之差异,要看几微的心思。“介”为微小。“无咎”则有待悔悟,才能“善补过”。“忧”与“震”皆为动词,意思相近。

第四章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白话】《易经》的制作是以天地为参考的模型,所以能够普遍涵盖天地的法则。圣人抬头观察天文的现象,低头考察地理的形势,所以知道幽暗与明亮的缘故。推原于开始,追究到结束,所以知道死与生的说法。精气凝聚就是生物,精气飘散造成变化,所以知道鬼神的真实情况。《易经》的卦象与天地的活动相似,所以不会违背天地的法则;其中的智能遍及万物而道理则帮助了天下人,所以不会有过错。广泛运行而不会超出界线乐天道而知天命,所以不会忧虑安于所处的位置,培养深厚的仁心,所以能够爱人。全盘笼罩天地的变化而没有失误,细致安排万物的形成而没有遗漏,彻底了解昼夜的道理而展现智能。所以,神妙的变化没有固定的方式而《易经》也没有固定的形态。

【解读】本章说明《易经》制作的依据、目标与效应。其目标在于了解幽明、死生、鬼神,而这些正是一般人最觉困惑者。“幽明”与天文及地理有关,所指为自然现象的奥秘。“死生”是特别就人的深刻关怀而言。“鬼神”则更涉及超越日常经验之外的领域。由“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来理解“鬼神”,可知古人认为万物都是气的变化。但是,人的社会却由此建立了教化。《礼记·祭义》记载宰我请教孔子的一段资料,可供参考。宰我曰:“吾闻鬼神之名,不知其所谓。”子曰:“气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合鬼与神,教之至也。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骨肉毙于下,阴为野土,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焄蒿(xun,hao),凄怆(chuang,悲伤),此百物之精也,神之著也。因物之精,制为之极,明命鬼神,以为黔首,则百众以畏,万民以服。”《论语·为政》“乐天知命”的“天”是万物的本源,所以用来泛指客观的既定条件,包括人的性格、遭遇与命运,能够欣然接受这些,就是“乐天”。“命”则在命运之外,还包括人的使命在内,譬如孔子“五十而知天命”。即是此意。《论语·尧日》中孔子还说过,“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知命者才有可能乐天,而这样的人又怎么会“忧”呢?“安土敦乎仁”的“土”是土地、处所、位置,“安土”是指随遇而安,“敦乎仁”则显示仁心或仁德并非天生完备,而是需要修养,使之日益深厚的。“神无方”的“神”是指天地之间变化之神妙状态,而不是指特定的神明。

第五章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白话】一阴一阳搭配变化,就称为道。继续道的运作的,就是善,完成道的运作的,就是性。行仁者见到道,称它为仁。明智者见到道,称它为智。百姓每天使用它,却一无所知,所以君子体认的道很少有人明白。它显现在仁爱上,隐藏在日用中,鼓动万物的变化而不与圣人一起忧虑,这种盛美的道德与伟大的功业,是至高无上的啊。富有无缺就称为伟大功业,日日更新就称为盛美道德。生生不已就称为变易,形成现象就称为乾元,跟随法则就称为坤元,推究数理,而知道未来就称为占筮,通达变化就称为事件,阴阳运作不可测度就称为神妙。

【解读】“道”是阴阳二气搭配变化的过程与法则”。继续此一变化过程而不要终结它,就是“善”;具体使它凝成一物的,就是“性”。因此万物各有其“性”,此性无关乎善恶,而只是要让道可以经由它来形成万物。至于“善”,则是由生生不已的角度,肯定存在比虚无为佳。朱熹说:“道具于阴而行乎阳。继,言其发也;善,谓化育之功,阳之事也。成,言其具也,性,谓物之所受,言物生则有性,而各具是道也,阴之事也。”由此可见朱熹从这段资料也不曾推出“人性本善”的说法。仁者与知者各依自身的观点,体认了道的奥妙,亦即肯定人在生命过程中,应该设定目标以提升价值。人的生老病死与万物的变迁流转,表面上并无差异,但是人还须修养成为君子,否则难免与草木同朽。道本身处于圆满状态,依时序而变动无已,没有“忧”的可能性。圣人则对天下一直有所忧,因为人世间的问题层出不穷,所以圣人是代天下人而忧。接着扼要大业、盛德、易、乾、坤、占、事、神,这些都是用来描述道的伟大功用。

第六章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er,近)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

【白话】《易经》的道理广阔啊,宏大啊,用它说明远方的事情,则没有界线,用它说明身边的事情,则清楚正确,用它说明天地之间的事情,则完备无遗。乾所代表的阳气,静止时专一,活动时正直,所以有最大的生产能力。坤所代表的阴气,静止时闭合,活动时张开,所以有最广的生产能力。广阔宏大可以配合天地,变化流通可以配合四季,阴阳的原理可以配合日月,容易简单的优点可以配合至高的德行。

【解读】《易经》一书所谈的道理,与天地万物的变化法则完全一致的,它所能说明的,“远”与“迩”,除了指涉及远近,也可以指涉时间上的未来和当下;“天地之间”则明白指涉了空间。乾与坤为代表阳气和阴气的两个符号,朱熹说:“乾一而实,故以质言而曰大。坤二而虚,故以量言而曰广”。乾坤各有其动静。乾之专,因其为一,唯一则无所偏私(直),所以“大生”。坤之为翕(xi,合、聚)则为顺承乾之大生,由此以至于”广生“。“阴阳之义配日月”是指阴阳轮流消长的原理,彼此相反相成又共成一个整体,正如日月给人类的观感,是此消则彼长,明暗配合而有序。“易简之善配至德”则是指《易经》所揭示的易与简,其优点亦符合道的至高德行。

第七章

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白话】孔子说:“《易经》说出了最高明的道理了吧!”《易经》是圣人用来推崇道德及扩大功业的。智能崇高而礼节谦卑,崇高是效法天,谦卑是效法地。天地设定了位置,《易经》的道理在其中运行。助成万物的天性,保存万物的存在,就是通往道义的门径。

【解读】“子”为孔子。孔子说过:“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朱熹说:“十翼皆夫子所作,不应自著子曰字,疑皆后人所加也。”事实上,十翼代表孔子及其后学的共同心得,为数代相传的成果,因此见到“子日”的字样并不意外。“成性”一方面是前文所说的“成之者性也”,另一方面也需要人类来助成;配合“存存”(存其所存)来看,则可以肯定人类有“参赞化育”的伟大使命。孔颖达说:“性谓禀(bing,接受)其始也,存谓保其终也。”这也是“道义之门”,是人类的光明坦途与正当责任。

第八章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ze,深奥),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言天下之至赜而不

第三篇:傅佩荣_《解读易经》1-乾卦

1、乾卦

【1.1】

【白话】

【解读】  《易经》有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是先画出卦图,再标出卦名。卦图由六爻组成,爻有阴(--)阳(—)之分。所谓六爻,其实是由两个单卦(各有三爻)所组成。本卦成为乾卦(上乾下乾),六爻皆阳,阳有刚健之意,象征原始的生命力,充满动态的能量。 乾卦在六十四卦中,是八纯卦之一。所谓纯卦,是指上下皆为同一个单卦组成者。一次出现的有乾卦(六爻皆阳,第一卦),坤(六爻皆阴,第二卦),习坎卦(二、五为阳,第二十九卦),离卦(二、五为阴,第三十卦),震卦(初、四为阳,第五十一卦),艮卦(三、六为阳,第五十二卦),巽卦(初、四为阴,第五十七卦),兑卦(三、六为阴,第五十八卦)。 《易经》有《序卦》,说明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可供我们理解各卦之参考。譬如,《序卦》开头就说:“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意思是以乾卦为天,并以坤卦为地。有天地才能化生万物。乾代表阳刚劲健的主动力,坤则是承受力,两者相摩相荡而化生出万物。 “元贞利亨”是本卦的卦辞,附在卦名之后,是对本卦所作的基本判断。“元”,原也,万物有此创始;“亨”,通也,万物有其共同来源,并且形成一个整体,所以彼此之间通顺畅达;“利”,宜也,万物变迁运行,对一切都有利而和谐;“贞”,正也,有此所展现的万物,可以坚定自身的途径,进而恒久不息。

【1.2】

【白话】

【解读】  “初九”是本爻的序位。六爻由下而上的序位依次是初、二、三、四、五、上。“九”指阳爻,而“六”指阴爻。阳为奇数,又以动为主,所以取奇数(一、三、五、七、九)之终,表示动之极。阴为偶数,且以静为主,所以取偶数(二、四、六、八、十)之中,初九。龙潜伏着,不要有所作为。初九,潜龙勿用。乾卦。创始、通达、合宜、正固。

乾,元贞利亨(六爻皆阳)表示静之极。另一说法,则以巽揲(die,二声)蓍(shi,一声)成卦时,得六、七、八、九四个数字,其中九为老阳(九大于七,七为少阳),六为老阴(阴数如负数,所以,八为少阴)。《易经》用老不用少,故称九与六。 “潜龙勿用”是本爻的爻辞,以下各爻皆有爻辞。“龙”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奇生物,充满刚健的活力与变化的势能,可以“乘风云而上天”。爻辞多就本爻所处之位,作一客观的描述,此为筮辞;再论断其出处进退以及吉凶祸福,此为占验之辞。以位而言,初、二是地;

三、四是人;

五、上是天。初九位于地之下,犹如在深渊之中,所以称为“潜龙”,此时不宜有所作为。正如人在年轻时,要努力进德修业,培养实力。

【1.3】

【白话】

【解读】  “九二”,“九”为阳爻,“二”为由下而上的第二位。二、三、四、五阳爻,皆先称九(阴爻则先称六)。二为地之上,表示龙已经崭露头角,才华收到注意了。这时见到大人是有利的,可以获得进一步的栽培与磨练。 “大人”,德行完备的人,有此可以成为圣君(与九二对应的九五,为天子)。譬如,舜在耕田、捕鱼时,他的卓越表现开始受到尧的赏识,那么舜就是“利见大人”。通常,大人是指有位者,君子则是无位者。

【1.4】

【白话】

【解读】  “君子”,九三是阳爻,亦即刚爻(阴爻则称柔爻),在《易经》的用例中,刚爻为君子,柔爻为小人。

三、四是人位,所以九三谈到君子的表现。九三位居下卦(或内卦)之上,无法确知下一步的发展,唯有本着乾卦的精神,日夜精进。

“乾乾”是健行不息,“若”是词语,有“如此”之意,“厉”与“无咎”都是占验之辞,所论为吉凶祸福。九三。君子整天勤奋不休,晚上还戒惕谨慎,有危险,但没有灾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二。龙出现在地上,适宜见到大人。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1.5】

【白话】

【解读】   九四之位,上不在天(五、上),下不在田(初、二),中呢?它才由下卦移到上卦之初,进入新的世界,有犹豫不定的情况,所以又可称之为“中不在人”。

“或跃在渊”的“或”是疑辞,“跃”与“在渊”是两种不同的选择,表示可上可下,要看时机与条件是否配合。保持此一机动状态,就不会有灾难了。在《易经》中,“或”字多用于三爻与四爻。

【1.6】

【白话】

【解读】   九五进入天位,又居上卦之中,并且阳爻居刚位(初、三、五为刚位,二、四、上为柔位),称为“当位”,这是既中且正的位置。

飞龙上天,可以行云布雨,大显身手。这时所见的“大人”可能有二义:一是天子,二是贤臣,要看此龙本身所居之位而定。事实上,这时龙所象征的人,自己也是德行完备的大人了,可以呼唤同伴共同发挥才干,造福天下百姓。程颐说:“圣人即得天位,则利见在下大德之人,与共成天下之事。天下固利见夫大德之君也。”有此可知,大人可以指君,也可以指臣。

【1.7】

【白话】

【解读】   “上九”,每一卦的最上一爻都称“上”(上九或上六)。

“亢龙”相对于初九的“潜龙”,达到另一极端。在物极必反的原则下,必须周而复始。上九。龙飞得太高,已经有所懊悔。上九。亢龙有悔。九五。龙飞翔于天空,适宜见到大人。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九四。或往上跃升,或留在深渊,没有灾难。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亢龙”前无去路,高处不胜寒,所以“有悔”。

【1.8】

【白话】

【解读】   六十四卦中,只有乾卦另加“用九”,坤卦另加“用六”。这二卦为六爻皆同的纯阳卦与纯阴卦,所以可以使用(或贯通)于全卦各爻。

“群龙无首”即六爻各龙顺时而变、随位而成。由于看出六爻为一个整体,没有首尾、本末、先后、上下之分,所以结果是吉祥的。万物的变化“始卒若环”(开始与结束像是一个连环),无法分辨先后,因此可以一往平等;人面对生命的历程,若能体认变化的微妙,在适当的时候做合宜的事,“顺受其正”(顺着情理去接受它正当的部分),自然心安理得。

【1.9】

【白话】 《彖传》说:伟大啊!乾卦所象征的元气,万物借它而开始存在,它也由此主导天体。云四处飘行,雨降落下来,各类物种在流动中成其形体。太阳的光明终而复始地出现,爻的六个位置也按照时序形成了。然后依循时序乘着六条龙去驾驭天体的运行。乾卦的原理是引发变化,让万物各自安顿本性与命运。万物保存聚合并处于最和谐的状态,就达到了合宜而正固了。乾卦为首,创生出万物,普世都可以获得安宁。

【解读】  《彖》即《彖传》,用来解释卦辞,说明一卦之卦名、卦象、卦义。最初,卦辞亦称彖辞,“彖”字音近“断”,意指裁断一卦的吉凶。后来,为了与卦辞区别,就专以《彖》代表《彖传》。《彖传》属于《易传》(十翼)之一,一般认为十翼是孔子及其后学的贡献。 本段所言,是为了解释卦辞“元贞利亨”,因此全文第一句说的是“元”,第二句说的是“亨”,第三句合说“利贞”。最后一句则是赞叹其伟大的效应,使自然界与人世间都平静安宁。 “乾元”是指原始的能量(元气),由此创圣出万物。万物处于变化之中,有开始也有《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用在乾卦整体,显示六个阳爻无首无尾,吉祥。用九。见群龙无首,吉。结束,并且一直生生灭灭,因此需要一个总源头。《易经》就以乾卦为其象征符号,并且以龙的形象来展现其充满活力又变化无已的特性。 文中两次提及的“天”(“统天”、“御天”),在此意指天体(日月星辰以及风云变化等),是人在仰观时所见的至大之象。“天”的概念在古代有多重意义,在此所谓的“天”是指自然之天,与它相对的是大地以及两者之间的万物。自然之天的运行规律称为“天道”,但是一说天道又有二义:一是整个自然界(包括天地与万物)的规律,二是针对人世间的善恶所做的规范及其报应。这些概念将在本书相关部分说明之。 “六位”,依《说卦》所云:“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六位是指六个爻的位置,各依据其时而成立。而所谓的“时”,则来自于对“大明终始”的观察。接着所说的“六龙”,则是指爻辞中以龙来象征六个阶段的表现。“御天”的主语仍是乾元,但是人可以效法这样的作为,依时而进。  乾道一直在“变化”之中,而其效应是要让万物各自“正”其“性命”,亦即在变之中有不变,并且使整体形成“大和”状态。如此即是“利贞”。

“首出庶物”的首,应指乾卦而言。程颐说:“乾道首出庶物而万汇亨,君道尊临天位而四海从,王者体天之道,则万国咸宁也。”他以乾道与君道对比,可知“首”是指乾卦,而不是“首先”之意。

【1.10】

【白话】

【解读】  《象》即《象传》,又可再分为二:《大象》解释卦象,附在《彖传》之后;《小象》解释爻象,附在爻辞之后。但是在《易经》中两者都用“《象》曰”来表示。在此乾卦中,《大象》与《小象》并未分列。自坤卦起,《小象》附在各爻的爻辞之后。 《大象》所言,一般都是从上下两个单卦(亦即基本的八卦,各有三爻)的组合上,分析卦象所显示的意义,然后再推述人在德行休养上应该如何取法。譬如,乾卦上下皆是乾,乾为天,乾为健,因此说:天体的运行刚健不已;然后,君子是指立志发挥人性潜能,成就完美人格者,他在取法此卦时,所要做的是自强不息。

【1.11】

【白话】 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再田,德施普也。终日乾乾,反复道也。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象传》说:天体的运行刚健不已,君子因而要求自己不断奋发上进。《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初九爻辞“龙潜伏着,不要有所作为”,是因为这个阳爻在全卦的底部。九二爻辞“龙出现在地上,适宜见到大人”,是肯定德行可以普遍施展开来。九三爻辞“整天勤奋不休”,是说要在君子之道上反复修炼。九四爻辞“或往上跃升,或留在深渊”,是因为向上进取没有灾难。九五爻辞“龙飞翔在天空”,是肯定大人处于兴旺的时候。上九爻辞“龙飞得太高,已经有所懊悔”,是说满盈的状态无法长久维持。用在乾卦整体,发现天体的运行无始无终,循环不已,因此不可认定自己居先。

【解读】    本位是乾卦的《小象》部分,共七句话,分别对应六爻的爻辞与用九。

九三的“反复道也”,是因为它处于下卦之上,为下卦之终,同时面临新阶段的开始,形成极大的挑战。九五的“大人造也”,是说德行完备的人一定会大有作为。“天德不可为首”,乾卦虽未六十四卦之首,以其无限元气创生万物,但是由于万物变化不已,形成一个整体,所以不可认定乾卦居于一个固定不移的首位。换言之,在乾卦六爻中,可以说“群龙无首”,而在全部六十四卦中,乾卦也“不可为首”,如此可以让其他各卦自然展现。

【1.12】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白话】 《文言传》说:创始,是一切善行的首位。通达,是美好事物的会合。适宜,是正当作为的协调。正固,是具体行事的骨干。君子实践仁德,足以担任领袖。会合美好万物,足以符合礼制。维持一切适宜,足以协调义行。守正并且坚持,足以办成事业。君子就是要做到这四种德行的人,所以说:乾卦代表了创始、通达、适宜、正固。

【解读】  《文言》是对乾坤二卦之经文(文)的解说(言),亦即只有乾坤二卦有《文言传》。此二卦代表天地,为一切变化之始,最为重要,所以额外加以说明。本段总述卦辞,以下接着分述六爻的爻辞。 有创始才有万物,一切价值由此开端,所以这是众善之长。万物彼此之间通顺畅达,所有的会合皆是美好的。凡是有利或适宜于万物的,皆有其正当性。然后,要完成一事一物,非有正固不可。君子体认“元贞利亨”,可以明白仁、礼、义并成就事业,无异于找到了人间世的康庄大道。

【1.13】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 遯世而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白话】 初九的爻辞说,“龙潜伏着,不要有所作为”,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这是指具有龙的德行而隐遁的人。他不会为了世俗而改变自己,也不会为了名声而有所作为,避开社会而不觉苦闷,不被社会认可也不觉苦闷。别人乐于接受,他就推行主张,别人有所疑虑,他就自己退避。他的心志是坚定而无法动摇的,这就是潜伏的龙啊。”

【解读】   本文以师生问答的方式,进一步说明乾卦各爻对人生的启发。“子”是指孔子。既有龙德,为何要潜隐?因为位居初爻,时机未至。即使德行已著,但是尚未显示效应,尚未受到别人的肯定。有此可见,儒家一方面要有坚定的立场,同时也保持深刻的社会关怀。

【1.14】

【白话】 九二爻辞说,“龙出现在地上,适宜见到大人”,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这是指具有龙的德行而处于正中位置的人。平常说话都能守信,平常做事都能谨慎,防范邪恶以保持内心的真诚,为善于世而不夸耀,德行广被而感化世人。《易经》说‘龙出现在地上,适宜见到大人’,这是君主的德行啊!”

【解读】  

【1.15】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而无咎矣。“ 九二居下卦三爻之中,所以成为“正中”。由于位置适当,龙德发挥了作用。其作用依然是从自己开始,要反身而诚,由近及远,再修己以安人,化民成俗。

“君德”,上述的表现已经是君主的德行,但是并未拥有君主之位。若是修养到了君子的程度,则担任君主亦非男式。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君德也。【白话】 九三爻辞说:“君子整天勤奋不休,晚上还戒惕谨慎,有危险,但没有灾难”,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这是讲君子应该增进德行与树立功业。做到忠诚而信实,由此可以增进德行;修饰言辞以确保其诚意,由此可以累积功业。知道时势将会如何到来,就设法使它来到,这样才可以同他谈论几微之理;知道时势将会如何终止,就坦然让它终止,这样才可以同他坚守作为。因此,处在上位而不骄傲,处在下位而不忧愁。所以能够勤奋不休,按所处的时势来警惕自己,这样即使有危险也不会有灾难啊。”

【解读】  九三居下卦之上,走到终点,但是尚未进入上卦,因此面临考验。就下卦而言,它处于上位,就全卦而言,它仍在下位,所以除了进德修业之外,别无良策。这种考验培养了过人的智能,否则如何可以与他“言几”、“存义”。

【1.16】

【白话】 九四爻辞说,“或往上跃升,或留在深渊,没有灾难”,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上去或下来没有一定,但不是处于邪恶的动机;前进或后退也没有一定,但不会离开自己的同类。君子增进德行与树立功业,都想要把握时机,所以没有灾难。”

【解读】  

【1.17】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覩,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白话】 九五爻辞说,“龙飞翔在天空,适宜见到大人”,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声调相同就九四开始进入上卦,又以刚爻(阳爻)居于柔位(二、四为柔位),显得不够安稳,所以用“或”这个疑辞。由于配合时位而无常、无恒,反而是正确的表现,所以没有灾难。“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表示不论是在出处进退的任何状况下,都必须努力进德修业。这才是“无咎”的真正原因。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几”是几微之理,亦即可以洞烛先机,在事情发生之前就看出了端倪,然后可以预作准备。“义”是适宜,在此指正当的作为,否则没有坚守的必要。会互相呼应,气息相同就会彼此吸引;水流向潮湿的地方,火会烧向干燥的区域;云随着龙而浮现,风跟着虎而飘动;圣人兴起,引来万物瞩目。以天为本的事物会亲近在上的天,以地为本的事物会亲近在下的地,万物都是各自随从他自己的群类。”

【解读】  九五之位既中(在上卦之中)且正(阳爻居刚位),所以充分彰显了乾卦龙德的精彩。本文所述为变化中各安其位,秩序井然。这一切的关键在于“圣人作”。“万物睹”的物包含人在内,表示自然界与人间世都获得了安顿。 “云从龙,风从虎”,孔颖达说:“龙是水蓄,云是水气,故龙吟则景云出,是云从龙也。虎是威猛之兽,风是震动之气,此亦是同类相感,故虎啸则谷风生,是风从虎也。”这一段所说的是感应,只有圣人在位,万物才会依其感应而真正安定。

【1.18】

【白话】

【解读】   上九位居上卦之终,为全卦之最高位,但是已非九五之中位,所以虽然高贵,却无民无位,亦得不到贤人辅助。此时不必有所作为,否则将有懊悔的后果。

乾卦各爻形成一个对比:初九与上九是“潜龙勿用”与“亢龙有悔”,都不宜行动;九二与九五都强调“利见大人”,因为两者皆居中位;九三与九四在《文言传》中都提及“进德修业”,表示自强不息之意。此六爻形成一个整体,始卒若环,首尾相应。《易经》所标举的变化之意,在此得一最佳示范。

【1.19】

【白话】(初九)龙潜伏着,不要有所作为,这是因为处于卑下的位置。(九二)龙出现在地上,这是因为顺着时势而一步步前进。(九三)整天勤奋不休,这是因为正要进行该做的事。(九四)或往上跃升,或留在深渊,这是因为要检验自己的能力。(九五)龙飞翔在天空,这是潜龙勿用,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上九爻辞说,“龙飞得太高,已经有所懊悔”,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地位尊贵却没有职位,高高在上却失去百姓,贤人居下位而无法前来辅佐,所以他一行动就会有所懊悔。” 上九曰:”亢龙有悔。“ 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本乎天者”是指日月星辰等,“本乎地者”则是指草木、鸟兽、虫鱼等。因为处于上位,可以治理百姓。(上九)龙飞得太高,已经有所懊悔,这是因为走到穷困时会有灾难。(用九)乾卦的元气施展在全卦中,这是因为天下都治理好了。

【解读】   

【1.20】

【白话】 初九)龙潜伏着,不要有所作为,这是因为阳气处于潜伏隐藏的时期。(九二)龙出现在地上,这是由于天下万物纷纭有序并且显现光明。(九三)整天勤奋不休,这是由于随着时势一起前进。(九四)或往上跃升,或留在深渊,这是乾卦进展的变革已经来到。(九五)龙飞翔在天空,这是上达天位,可以展现天的功能。(上九)龙飞得太高,已经有所懊悔,这是由于随着时势走到穷困的地步。(用九)乾卦的元气施展在全卦中,这是由于显现了天的规律。

【解读】   本段依各爻爻辞,说明其相关的现象是怎么回事。

“阳气”是指阳刚的生命活力,亦即乾卦的元气。初九代表一切生命处于萌发状态。九二,阳气升到地面,万物显示了文采与光明。九三,顺着时势抵达下卦的终点。九四的“乾道”,是指阳气所形成的乾卦已经有其进展路线,而有下卦走到上卦了。九五的“天德”,是指天位而言,因为从阳气发展为乾道,接着所体现出进来的莫过于“天”。天德是就天而言,亦即九五已是天子之位,应该治理百姓。最后用九所说的“天则”,是指天的规律,亦即真正的统治是让乾元的变化自然运作,显示“群龙无首”的和谐境界。 本段文字所形成的对比,与前段有所不同。初九与九四,是“阳气潜藏”与“乾道乃革”;九二与九五,是“天下文明”与乃“位乎天德”;九三与上九,是“与时偕行”和“与时偕极”。这三组对照,在《易经》中是常见的,亦即有相应的关系,就是上下两个单卦就其相同位置而呼应。

【1.21】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潜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与时偕极。乾元用九,乃见天则。本段依各爻爻辞,说明人的行动如何配合时与位来表现。

“时舍”是指因时而舍。“舍”是古代行军或旅行时,到了一站住下来。九二的“时”是“地”的上位,并且处于下卦之中位,所以有较佳的机会。

“乾元用九”,因为全卦皆为阳爻,可以上下贯通,无首无尾,形成一个不断流变的过程,亦即“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与“天下治也”是互为表里的。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白话】 乾卦所象征的是元气,是万物得以创始并且通顺畅达的基础。至于适宜与正固,则是就万物的本性与实情来说的。乾卦的创始作用能够以美妙与适宜在造福天下万物,但是它并不指明自己对什么有利,这实在是太伟大了!伟大啊,乾卦!刚强劲健而居中守正,本身是纯粹不杂的精气。六爻按时位进展运作,向外贯通了万物的实情。依循时序乘着六条龙,是要驾驭天体的运行。云四处飘行,雨降落下来,是要使天下获得太平。

【解读】     本段就是前面彖辞再做说明。

首先解释“元贞利亨”,“元”是始,“亨”是通,“利贞”则是指万物“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亦即万物要保持天赋的“性情”(本性与实情)。

乾之“大”在于“不言所利”,就是不限定它对何物有利,也即是对万物皆有利,但是毫不居功。

乾的元气是纯粹精气,因为六爻皆阳,“其性刚强,其行劲健”,占有五位与二位,是为居中守正。“六爻发挥”,写下万物变化的状况,形成一个周流不虚的整体。“旁通”一词值得留意,因为六十四卦之间皆有此一可能。“云行雨施”,则万物皆蒙其利,而“天下平也”。

【1.22】 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君德也。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下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於人乎? 况於鬼神乎?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 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为圣人乎?

【白话】 君子以成就道德作为行动的目标,要提现在日常可见的行为中。(初九)所谓的潜伏,是说隐藏而尚未显露能力,行动而尚未成就道德,因此君子不会有所作为。(九二)君子努力学习以积累知识,向人请教以辨别是非,以宽容态度处世,以人爱之心做事。《易经》说:“龙出现在地上,适宜见到大人。”因为他具备了君主所应有的德行。九三上下皆为刚爻,又未居中位(二、五),往上没有到达天位,向下又离开了地位,所以要勤奋不休,按所处的时势来警惕自己,这样即使有危险也不会有灾难啊。九四上下皆为刚爻,又未居中位,往上没有达到天位,向下已经脱离地位,中间又失去了人的位置,所以用“或”字来描写它。所谓“或”,是疑而未决的意思,所以没有灾难。(九五)至于大人,他的道德与天地的功能相合,他的智能与日月的光明相合。他的行事作风与四时的秩序相合,他的赏善罚恶与鬼神的吉凶报应相合。他的行动先于天的法则,天的法则不会违逆他;他的行动后于天的法则,他就会顺应天的法则所界定的时势。天的法则尚且不会违逆他,那么何况是人类呢?何况是鬼神呢?(上九)所谓的“亢”,是说只知道前进而不知道后退,只知道生存而不知道死亡,只知道获得而不知道丧失。只有圣人吧?能知道进退存亡的道理而不致偏离正途的,大概只有圣人做得到吧?

【解读】     本段是对《象传》(包括《大象》与《小象》)所作的说明。首先谈的就是自强不息,“以成德为行”。以下接着分述六爻。

九二的“君德”,意指处于下卦中位,君主之德已具,但是毕竟未到九五可以大显身手的阶段。

九四比起九三,多了“中不在人”一语,是指它已完全脱离“地位”,而接近“天位”,这不是人的合宜位置。此时的“或”代表警觉状态,保持可上可下的弹性,所以“无咎”。九五的一段描述是常被引用的材料,但是意思不够明确。“与天地合其德”,是指天地有大生广生之德,在天地是功能,在大人则是道德。“与日月合其明”,是指大人的智能不会受到遮蔽,可以洞察一切真相。“与四时合其序”,表示大人的施政合乎时宜。“与鬼神合其凶吉”,所指应是大人对于百姓的善恶所作的裁决与赏罚,符合鬼神的吉凶报应。“先天”与“后天”二词,表示天的法则在运作上有一定的时机,所以应以“天的法则”来翻译“天”。至于此一法则所代表的是主宰之天或自然之天,则仍有讨论空间。

第四篇:傅佩荣《解读易经》38-睽卦

本文由河图洛书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38、睽卦(下兑上离,火泽睽,三、五为阴)

【38.1】 睽。小事吉。【白话】 睽卦。对小事吉祥。【解读】 睽卦是下兑上离,亦即“火泽睽”《序卦》说:。“家道穷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 也。”家人卦走到尽头,接着出现的是乖离,睽卦主旨在此。人生的聚散分合乃是事理 之常,亲如家人亦不例外。生物成长到一个阶段,就须发展自己独立的生命。人是社会性的动物,结合的力量较强,可以用礼教来约束。所以,睽卦对个人的事尚可称吉,是为“小事吉” ;就社会整体或 人类全体而言,则须存异求同,而不能让睽卦成为主流观念。

【38.2】 《彖》曰:睽,火动而上,泽动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说而丽乎明,柔进而 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小事吉。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 类也。睽之时用大矣哉。【白话】 《彖传》说:睽卦,火的活动是向上燃烧,泽的活动是向下流注。两个女儿一起住在家 里,心意却不会一同进展。喜悦并且依附在光明上,柔顺者前进而往上走,获得中位又与刚 强者应合,因此对小事吉祥。天与地分隔,但是化育的工作相同;男与女有别,但是爱慕的 心意相通;万物各有领域,但是进行的活动相似。睽卦配合时势的运用方式太伟大了。【解读】 睽卦下兑上离,离为火,兑为泽,两者活动方向相反,有如乖离。“二女同居”是指离 为中女,兑为少女而言,两者有如姊妹,将来会嫁给不同的丈夫。古代女子以家庭为生 活重心,自及笄(十五岁所行之成年礼)之后,就以出嫁为主要目标。兑为悦,离为丽,为明,形成“说而丽乎明。”至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则 显示睽卦由中孚卦(第六十一卦)变来,亦即中孚卦的**与九五刚相应。阴爻称小,所以说“小事吉”。暌隔乖离,在自然界与人间世都有因时而用的必要性。天地不分隔,如何天覆地载?男 女若同性,如何繁衍子孙?万物千差万别,所展现的生存状况依然是大同小异的。

【38.3】 《象》曰:上火下泽,睽。君子以同而异。【白话】 《象传》说:火在上面而泽在底下,这就是睽卦。君子由此领悟,要求同而存异。【解读】 离为火,火性向上;泽为水,水性向下,两者动向相反而合为一卦,以此表示睽卦。若以体用来说,则前述卦辞所论天地、男女、万物,为“体异而用同”,强调乖离是为 了合作;而君子在此所领悟的,则是“体同而用异”,肯定合作而尊重差异。认清这两 方面,更能明白变化之理。

【38.4】 初九。悔亡,丧马勿逐,自复。见恶人,无咎。《象》曰:见恶人,以辟咎也。【白话】 初六。懊恼消失,丢失的马不必追寻,自己会回来。见到恶人,没有灾难。《象传》说:见到恶心,是为了避开灾难。【解读】 初九之“悔”,来自与九四无应,而同在下卦的九二与六三皆有正应。不过,既然在睽 卦,本来即是乖离之象,所以这种悔是不必要的,亦即“悔亡”。睽卦由中孚卦(图)变来,初九原与**正应,但是**与九五换位形成睽卦之后,原 先**所在的互震(九二、六三、**)消失,震为善鸣马,这是“丧马” ;不过,换 成睽卦(图)之后,出现了互坎(六三、九四、六五),坎为美脊马,这是“自复”。在睽卦中,阴阳正应未必是好事,所以初九与九四不应,正好符合睽卦之旨。因此,初 九见九四,反而 “以辟咎也。至于称九四为 ” “恶人” 则是因为它在互坎,(六三、九

四、六五)中,坎为盗。

【38.5】 九二。遇主于巷,无咎。《象》曰:遇主于巷,未失道也。【白话】 九二。在巷子中遇见主人,没有灾难。

《象传》说:在巷子中遇见主人,是因为尚未失去道路。【解读】 九二居下卦之中,以阳爻居柔位;其正应在六五,而六五居上卦之中,以阴爻居刚位。两者皆是中而不正,在睽卦中相遇,只能局限于小巷,但可以“无咎”。对九二而言,六五为君为主,二人相遇,是因为皆未失去中间这条道路。只是道路已成 小巷罢了。【38.6】 六三。见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无初有终。《象》曰:见舆曳,位不当也。无初有终,遇刚也。【白话】 六三。看到车往前拉,牛却往后拖。车夫受过断发割鼻的刑罚,起初不好而最后有结果。《象传》说:看到车往前拉,是因为位置不恰当。起初不好而最后有结果,是因为遇到 刚强者。【解读】 六三处境困难,它已阴爻居刚位,又有上下两个阳爻挡住去路,以致进退不得。它在互 坎(六三、九四、六五)中,坎为曳马,为多眚(sheng)舆,表示马拉着一辆遇难的 车;它又在互离(九二、六三、九四)中,离在古代有做“牛”解之例,亦即有牛在后 拖着。“曳”与“擎”都有拖、拉之意。它的“位不当”十分明显。“天”是髡(kun)首,亦即断发之刑; “劓”(yi)是割鼻之刑。这一点要由中孚卦(图)的变化来看。六三在中孚卦中,本身也在互艮(六三、**、九五)中,艮为鼻,其上 则为互巽(**、九

五、上九),巽为寡发人;现在一变而为睽卦,两象皆消失,成为 去鼻断发之人。这样当然是“无初”了。至于“有终”,则是它本身在下卦终位,并且 有上卦终位的上九作为正应。上九为阳爻,所以说“遇刚”。

【38.7】 九四。睽孤,遇元夫。交孚,厉无咎。《象》曰:交孚无咎,志行也。【白话】 九四。乖离而孤独,遇到有为之士。互相信任,有危险但没有灾难。《象传》说:互相信任而没有灾难,是因为心意得以实现。【解读】

九四以阳爻居柔位,为不安之象,又处下泽与上离分道扬镳之界,并且上下两个阴爻阻 挡了它与同类相比邻的机会,所以是“睽孤”。但是,九四虽与初九无应,在睽卦中却 反而合乎卦意,可以“交孚”,以至于“厉无咎”。九四的“交孚”,以初九为对象,可以视之为“元夫”(元为初,为大,夫为男子,引申 为有为之士),实现了它睽中求通的心意。

【38.8】 六五。悔亡,厥宗噬肤,往何咎? 《象》曰:厥宗噬肤,往有庆也。【白话】 六五。懊恼消失,他的宗人在吃肉,前往有什么灾难? 《象传》说:他的宗人在吃肉,是因为前往会有喜庆。【解读】 六五以阴爻居刚位,下有九二正应。这在睽卦是不利之事。但是参考辞所云“柔进而上 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小事吉”,可见不必懊恼。六五是“柔进而上行”的主角,则其原来的位置是中孚卦(图)的**。在中孚卦里,**在互艮(六三、**、九五)中,艮为肤(肤为带皮的肉)。现在到了睽卦(图),**成为六五,而九五成为九四,等于这个九四是一口咬进肉里。六五为君,九四为其 宗人,所以说“厥宗噬肤”,那么,六五的往(从**上来),不是“往有庆”吗?

【38.9】 上九。睽孤,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则吉。《象》曰:遇雨之吉,群疑亡也。【白话】 上九。乖离而孤独,见到猪背上都是泥,载了一车的鬼。先张开工,后来放下弓。不是 强盗而是来婚配的,前往遇到下雨就吉祥。《象》曰:遇到下雨的吉祥,是因为许多疑虑都消失了。【解读】 上九位居睽卦终点,充满了乖离孤独的心思,亦即犯了疑心病。它自己在上卦离中,离 为目,所以看见了它与下卦之间横着一个互坎(六三、九

四、六五)首先。坎为豕(shi)(豕为大猪),为沟渎,在沟渎中,所以负涂(背上是泥)。其次,坎为水,为正北方之 卦,为万物之所归,而人之所归为鬼;坎又为多眚舆,所以说“载鬼一车”。然后,坎 为弓轮,六三前为互坎(六三、九四、六五),后为下卦兑,兑为毁拆,所以说“先张、后说(脱)。最后,坎为盗,而上九下有六三阴阳正应,形成“匪寇婚媾” ”。当六三得 到上九正应而要上升时,六三在下卦兑中,兑为泽,上升进入互坎,形成水,为雨,所 以说“往遇雨则吉”。程颐发挥此爻义理甚为生动,他说: “上之与三,虽为正应,然居睽极,无所不疑,其 见三,如豕之污秽,而又背负泥涂,见其可恶之甚也。既恶之甚,则猜成其罪恶,如见 载鬼满一车也。鬼本无形,而见载之一车,言其以无为有,妄之极也„„上之睽乖既极,三之所处者正理,大凡失道既极,则必反正理,故上于三始疑而终必合也。”这段话描 写人与人之间猜疑之可怕,值得戒惕。

第五篇:傅佩荣_《解读易经》6-讼卦讲话稿

6、讼卦(天水讼,下坎上乾,初、三为阴)

接着就是讼卦,看这个字也知道应该是诉讼了。好,我们一起念讼卦的卦辞,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看见没有,前面的需说利涉大川,可是很多人问你前面讲需利涉大川,可是很多人问你前面讲需,讲了半天不是说要等待吗,为什么说利涉大川呢,那什么意思?他说当你这个需结束之后,你可以利涉大川,你要知道它卦辞讲的时候,前面说贞吉,后面说利涉大川,明明讲你正固,稳住吉祥,后面干嘛说利涉大川呢?意思就是说当你这个卦结束之后,你可以利涉大川,是这个意思。因为古时候字用的非常扼要,所以你有时候要自己加上一些时间上的联系词,就好像我先贞吉,以后可以利涉大川,这样就清楚了。

那么讼卦的话在说什么呢?有凭证可信,窒塞而须警惕。为什么?因为你跟别人打官司的时候,你再有诚信,别人不见得相信。第一个为什么又提到有孚,因为九二跟九五是阳爻,看到没有,阳爻占据二根五的位置,这代表什么,上下这个内心里面都很实在,代表有诚信,有诚信的解释有两三种,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二跟五都是阳爻的话就代表可靠,有诚信。但为什么窒塞而须警惕呢?因为打官司,谁相信你?你就算是真的很实在的话,打官司别人就可以很合理的怀疑你,说你这个我不一定要采信啊。

中吉。终凶。中间吉祥,最后有凶祸。什么意思?中间吉祥,代表你打官司打到一半,停下来就吉祥,和解了。那终凶的话,就是你打到底的话就凶了。你虽然赢的话也照样得罪人。这叫做中吉,终凶,中间跟结束。利见大人,适宜见到大人。为什么?打官司最需要有好的法官。法官如果不好的话,你打官司就很无奈。这个善恶不分,忠奸不辨,到最后好人受委屈了,所以打官司最好利见大人。遇到一个好的法官。

不利涉大川,当然了,打官司你还去哪里呢?你根部就不能乱跑的。所以这里边就把那个讼稍微说一下。

为什么有讼呢,前面不是讲了需吗,就是饮食,你出现饮食的话,后面就有一些争端。人的社会一旦吃饱喝足就开始分派系。我要跟你争这个、争那个。只要有任何官司出现的时候,像我看到很多美国影片官司出现的时候,外面就很多人拿个那个牌子游行,一定分两组,绝不会全面倒着支持一边的,它一定是分两边,我支持这边,你支持那边。所以讼卦后面就是师卦。军队、群众出来了。就这样接上去的。因为你诉讼之后一定有不同的群众。

好,我们接着看一下讼卦的卦辞后面解读第一点,序卦说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我刚才讲过了,所以我们解释的时候就把后面的解读都放在里面尽量说明。你只要有东西吃,你就会有些争讼,这是我的果子,那是你的麦子,谁种的?为什么你拿我的?这里面就有争讼了。

我们看它的彖传,彖曰,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讼有孚,窒惕,中吉,刚来而得中也。终凶,讼不可成也。利见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渊也。

你一看就知道九五是主爻,因为上面利见大人。但是中间讲的我们还是看一下,上卦刚强,下卦险恶,遇到险恶还健行不已。上面是乾卦刚强,底下是坎卦是险恶。就好像有一个人外表刚强,内心险恶,他非跟你打官司不可。他外面很强势,他如果弱势的话就不打官司了。内心险恶不见得代表他是坏人,就是内心里面比较复杂。那么讼卦有凭证可信,却窒塞而需警惕,至于中间吉祥,是因为刚爻来到下卦并居于中位。这是九二,注意,这是刚爻而得中是指九二,但是最后有凶祸,是因为争讼不可能成就任何事。

你说我不愿意和解,一定要跟你争到最后,争出一个分明,那就恐怕两败俱伤。

事宜见到大人,是因为崇尚守中而端正了品德。不适宜渡过大河。是因为本身陷于深渊之中,因为里面是一个坎,上面是一个乾卦,所以,乾卦落到底下是坎,你不能够往前走。

们再看它的大象,《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天水讼,天是在天上,水在地上,那水不但在地上,还在流动,它的方向是完全不一样的,等于是我水在流动,并且水是往低处流,所以天跟水是没什么好和解的。就像两个碰到一起,那只好是分道扬镳,并且还要在争讼一下,那怎么办呢?君子就要做事要在开始时就谋划好,避免争讼的方法就是开始的时候就把事情想清楚。

譬如说,两个人要合作,先立个合约,我自己常常说,我自己很多人问我,你怎么经常提到你受骗的事情,我的毛病就是我从来不人家写什么详细的借条,本票,保证这些,我总觉得朋友借钱是吧,十万元钱,好,你拿去。你需要用,什么时候还,三个月还,好,三个月还,没写什么借据,三个月跟他要,他说不太方便,当然不太方便,因为你也不是那么非逼着他要债不可。别人跟他要的话,他恐怕立刻还了,为什么?他又有本票又有借据,马上律师通知封都来了,是不是?

所以在这个时候,你做事开始小心,所以我现在做事开始都很小心,完全不谈钱的事,省的麻烦。都是以前的教训了。所以你做事谋始,将来一定没有问题。所以论语有一句话孔子说的很对,“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什么意思呢?你做事情不做长远的考虑,你一定有眼前的忧患。因为你过去没有长远考虑,现在就是你过去没有考虑的结果。所以忧患就在眼前。那你一辈子都避免不了这种困扰。

好,那么现在进入到讼卦的六爻了。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象》曰:不永所事,讼不可长也。虽有小言,其辩明也。

这边提到初六,不永所事,就是不要把事情做到底,永世永久了,永恒了,就是做到底的意思。不要把事情做到底,有小的责难,最后吉祥。因为你在讼卦里面,你如果初六,初六为什么可以做到这一步呢,因为初六本身比较弱,阴爻在刚位,虽然这是刚位,但是我是阴爻,但是阴阳一协调就比较弱了。打官司一定要强,强势。打官司你一碰到弱的话,那我就算了,我就退一步吧,退一步就没事了。那么这边有小的责难呢?是因为打官司当然有责难了,你怪我,我怪你啊,就是小的责难,这几乎是我们不用特别解释了。

也有人怎么解释呢?我们昨天讲过,今天再复习一下,如果你说天水讼的话呢,你说底下是一个坎卦,你现在问初六怎么办?初六你问它的话就等于初六变成初九了,又变成一个兑卦,就是口舌是非,知道这个意思吧。这也是一种解卦的方法。就是你问这个爻,那你说它怎么回事呢?它就要跟它变了之后的那个情况要配合来看。因为一个爻有两个可能,不是阴就是阳,那我这边说哎,怎么小有言,那言怎么来的?因为一般讲言一定是兑卦。开口说话,对不对。那你这边哪里有兑卦呢,原来我把那个初六变成初九就变成底下是一个兑卦了。兑就是口,来了,这样解释。

同学们会觉得说,那到底哪一个是标准呢?说实在的,没有什么标准,只有简单跟复杂的分别。就是叫你找理由,你找理由找多之后发现有好多卦都可以用这种方式解,代表这种解法也是可以成立的。就是你本身从阳变成阴,阴变成阳,那变了之后跟你相对的那个给你某种解释,这也合理。它看到未来,对不对?所以就是我们这边所作的理解。

最后吉祥。因为初六它本身上面有九二可以靠,再往上有九四跟它正应,所以初六不会有什么太大问题。所以同学们有时候看吉跟凶的时候,你就看到几个相关条件。它有没有正应,它有没有靠山,它有没有相关的位置对不对这些。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

《象》曰:不克讼,归而逋也。自下讼上,患至掇也。【白话】

九二。争讼没有成功,回来躲避,他采邑的三百户人口没有灾难。《象传》说:争讼没有成功,回来躲避是要逃开争讼的事。居下位而与居上位者争讼,祸患来到是自己找的。

九二就麻烦了,我们一起念,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象》曰:不克讼,归而逋也。自下讼上,患至掇也。

不克讼,这个克就代表失败了,不可讼,代表我争讼失败了。回来躲避,打官司打输了。回来藏起来。其邑人三百户,无眚。他采邑的三百户人口没有灾害。这代表九二是什么?九二已经到了大夫的位置,古代的大夫最基本的就是有三百户,这些人归你管,因为你大夫总要有一些人有一些土地叫采邑,要不然怎么当大夫呢?所以你家人不会受干扰。所以你打官司碰到这个卦,你就知道第一个你一定输,第二个你家人还好,不会受干扰。

说实在的,我就有一个朋友,他在去年有某些事情被告了,就在第二审,初审时判了三年,第二审的时候,打官司前一个星期跑来找我,他说听说你会占卦啊,我们是研究生同学,硕士生同学,他硕士班毕业的论文还写易经的,但他后来没有学到占卦这些。我到五十岁才学易经,一开始就 把占卦学了,我就跟他说,我教你怎么占吧,我就按照这个方法,以后也会教各位同学来占,他就在前面占,他自己占,占出来就是讼卦,你信不信,他脸色都变了,他就是问诉讼的,第二审结果会怎么样,他就占到讼卦了,并且占到九二,我说很抱歉,你这个官司一定会输的,这边讲了不克讼三个字,你还会赢吗?但是你家人不会受干扰,为什么提到家人呢,因为诉讼期间他的家人帮他等于做了伪证,他如果一输的话,家人做伪证也是有罪,所以他就比较放心,说还好,因为法官都会体谅,你的孩子为了你的安全,替你做伪证也算情有可原,警告一下就好了,不能要判刑了。就可能这种情况。当时他故意问我说那能不能在占一次,什么再占一次,你占一次就是一次,你要再占是不是?三个月后再占。比如他二审判有罪,最后再继续上诉,结果怎么样不知道,因为他已经学会这个占卦,但他有个毛病,每次占的不好的时候都想重占一次,很抱歉,我说你这种心态,就学易经帮助布大,太主观了。你既然占到这个卦,你就知道一定输,那你想办法和解,和解不了是吧,那就采取低姿势,至少这边说你至少家人没有什么灾难,你要回来躲避,就代表收敛一点,那好了,我们现在看一下,九二为什么那么惨呢?

你要注意看,在讼卦里面代表要争讼,那你九二跟九五是阳刚碰到阳刚,你九二怎么是九五对手,九五是既中且正,你九二虽然中,你不够正,你本来可以说你是中,中胜于正,你碰到真正的既中且正,你就是输了,打官司就是一线之隔,有罪无罪,没有在中间的,所以,底下的解释,说你这个灾难,是自己招来的,患至掇也,掇这个字很有意思,我每次看到掇这个字,就想到庄子里面的故事。

庄子里面提到一段说孔子带着学生穿过一片竹林,看到一个老人在粘蝉,孔子就觉得很惊讶,以为内这个老人家粘蝉的时候速度之快,技术之好,好像在地上拣东西一样。我常常看到这个字,就会想到在地上拣东西,拣蝉。我们小时候粘锅过蝉,在乡下,好不容易才粘到一只,一天能粘个三五只就很开心了,结果看到庄子的故事,那老人家一天粘一麻袋,他干吗粘那么多,因为古时候的人他这个蝉可以卖,它是有蛋白质,这个是有营养的,可以卖的,所以老人家是粘蝉当做他的职业了,孔子好学不倦,庄子里面经常描写这一点。立刻上前请教老人家,您粘蝉技术这么好,有什么样的秘诀吗?他就问秘诀,老人家说没什么秘诀,不过,我经过五六个月的训练,开始的时候在竹竿顶端放一颗弹珠,竹竿顶端那么细,晃来晃去,放一颗弹珠一定晃的很厉害,放一颗弹珠可以粘到蝉,弹珠拿掉之后粘蝉就容易了,放三颗弹珠还能粘到蝉,弹珠拿掉之后粘蝉就十次九次可以粘中了,五颗弹珠放上去还可以粘到蝉,弹珠拿掉之后,粘蝉就跟拣东西一样。但他后面说的很精彩,他说天地这么大,我不会跟你交换蝉的翅膀,万物这么多,我只看到蝉,这叫做专注,所以孔子就立刻教学生,看到没有,用志不分,乃凝于神,你只要用心专注,不要分心的话,表现的就跟神一样的这么巧妙,凝于神的凝就是凝视,好像是神一样的这么巧妙,我们说鬼斧神工,在庄子里面有很多这样的故事。

患至掇也,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碰到灾难的时候,不要去怪别人,有时候你自己陷入这种情况,是你自己去把它拣过来,这样的灾难你怪谁呢?所以它前面为什么告诉我们做事谋始,做任何事情都是开始要小心,省的后面形成困扰。

好,我们再看六三。

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

《象》曰:食旧德,从上吉也。

【白话】

六三。享用祖先的余荫,守住正固,有危险,最后吉祥。或者跟随君王做事,没有成就。

《象传》说:享用祖先的余荫,是因为跟随上位者就会吉祥。

六三是享受祖先的余荫,我们看享受祖先的余荫,这是怎么来的呢?这是比较困难的地方,如果一定要理解的话,就把它理解为再进一步的变化了。我们这边只是说,六三是公卿的位置。它有世袭的这种条件,所以代表说我的祖先我可以接这个位置。不像大夫,有时候要你努力,别人任命才可以的。所以这是一种解法,说我是公卿,所以我可以世袭。在当时有这样的观念的。我们先把它原文的意思说完。

它说守住正固,有危险,最后吉祥。或者跟随君王做事,没有成就。因为在讼卦里面,是要打官司的,打官司的话,你六三还是跟初六一样,你稍微软一点,姿态低一点,我是阴爻在刚位,我就化解了要跟别人打官司的意念。所以六三的话就比较有危险最后吉祥。或从王事,就是或者跟随君王做事。因为六三上面是上九,跟它正应,它如果跟它的话,就等于跟君王做事,上面的乾卦代表君王,或者跟它做事,但是你不会有什么成就,因为打官司怎么会有什么成就呢,你在讼卦里面。它说享受祖先的余荫,是因为跟随上位者就会吉祥。这代表什么?代表服从九五,因为九五是主爻,那六三服从九五怎么说呢?我们说天水讼,这是水,我们问这个卦是怎么来的?

我讲过,非覆即变,但我现在讲一个覆卦变卦,我们现在讲一个不是变卦,是卦变,卦是怎么变来的?一个卦怎么变来的呢?像这个卦你一看就知道怎么变的,就是你将来就会知道,现在还没学到。将来就会知道它这个卦一定是从这个

遁卦变来的。一二三四,这是消息卦之一。

易经有十二个消息卦,什么叫消息卦呢?同性的爻从下往上连在一起,跟异性爻不交错的,就是消息卦。那这种卦一定只有十二个,你想也知道,因为同性卦在一起,跟异性卦不相交通的,那一定是从底下往上走,阴爻往上走六个,阳爻往上走六个,十二个,这十二个消息卦,正好代表十二个月,农历的十二个月。那这个消息卦是作为什么用处呢?

它用处之一就是可以作为卦的变化来加以理解,譬如这是什么卦呢,这是天,这是天山,这是遁,遁就是说我要跑了,我要跑了,为什么要跑呢?易经的爻是由下往上走,由上往下走你看了就知道,这个阴爻很厉害,虽然上面四个阳爻,没用,为什么?因为它是由下往上走。它眼见着就会带来现在两个阴爻,将来三个阴爻,将来四个阴爻,它上面阳爻越来越少。所以遁是指对阳爻来说,说你要有心理准备,准备逃了,准备走了,三十六计走为上策,所以这叫遁卦。

那么遁卦的话就是消息卦,那消息卦是怎么变呢?你看变的原则是变一次,变的话当然是褶两个(遁卦二爻和三爻)变了,看到没有,这个到这儿来(遁卦六二到讼卦六三),这个到这来(遁卦九三到讼卦九二),就变成现在你们所看到的讼卦。天水讼。、所以你要问,它凭什么说食旧德,旧怎么来的,过去的东西怎么来的?旧这个字就代表从这边来的。代表我本来是遁卦的六二,这边是讼卦,我们知道,遁卦的六二变成讼卦的六三,遁卦六二的时候跟九五正应,这叫旧德,看到没有。我在遁卦的时候我是六二,我跟九五正应,好的很,那我现在变成讼卦之后,六二变成六三了,讼卦形成了。

讲卦变的时候就以消息卦为主。但是也有几个卦不是从消息卦来的。很少,大概只有三四个,换句话说六十四卦里面,有十二个消息卦六十四减十二剩多少?剩五十二,这五十二个卦,大概有四个是另外一套卦的变化,其它四十八个都是按照消息卦来变。记得只能变一次。那你说那这个你说你看一个卦的时候,就先看几个阳几个阴,譬如说它是四个阳两个阴,那么怎么变呢?那变的一定是消息卦里面四个阳两个阴变的。消息卦就是同性爻从下往上连在一起,跟异性爻不相交错的就是消息卦。那这是什么卦呢?这叫做雷天大壮,大壮卦。所以这是遁卦,这是大壮卦。

这都是消息卦。就是十二个。我们后来会看到。

那这十二个消息卦画起来很整齐,很漂亮,那你就把它背下来,因为它是将来解释卦的变化最主要的参考。

好这样一来大家就可以更清楚的知道原来这个旧时这样来的。确实有旧的可食。我们再看九四,一起念。

九四。不克讼,复自命,渝安贞,吉。

《象》曰:复即命,渝安贞;不失也。

【白话】

九四。争讼没有成功,返回到自己命定的角色,变得安于正固,吉祥。《象传》说:返回到自己命定的角色,变得安于正固,吉祥,是因为这样没有失去身份。

九四。争讼没有成功,九四又要争讼了,为什么?还记得吗?九二在争讼,因为它是阳爻,九四也在争讼,因为它是阳爻。跟谁争讼,跟九五。那当然都不是对手。但是九四还好,它一争讼没有成功,返回到自己命定的角色,九四为什么可以返回到自己命定的角色呢?那就要看它是在互巽里面。各位看到了,六三、九四、九五是一个巽卦。巽代表风,风代表命令。要记得,因为古时候的人,他君王发布命令的时候,就好像风行大地。我现在发布一个诏书,全国人都要知道,就好像风吹过大地一样,所以风也代表命令。并且风也有吹的声音,呼呼地吹。好像在宣布什么命令一样。

那这边,返回到自己命定的角色,这边为什么会提到命,就因为互巽的关系。变的安于正固吉祥。九四也是还可以安于正固吉祥。那么后面说回到自己命定的角色,变的安于正固吉祥,是因为没有失去身份。为什么说没有失去身份呢?就是后面提到这个了,九四跟九二处境相同,九四是诸侯争不过天子,它跟初六正应,又不必兴讼。所以争讼无成。因为九四有初六正应。所以代表它还算是没有失去身份。就是你要找到它的优点。有没有正应,或是有没有靠山这些。

好,现在到九五了,讼卦的主爻了。我们一起念。

九五。讼元吉。

《象》曰:讼元吉,以中正也。【白话】

九五。争讼,最为吉祥。

《象传》说:争讼,最为吉祥,是因为守中而端正。

真令人惊讶,居然第二个元吉在这里出现。在讼卦出现,你说打官司怎么会有元吉呢,不要忘记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或者人类活在世界上,一般来说只有两个要求,一个是仁爱,第二个是正义。、什么叫仁爱呢?就是你要拼经济,让我活的下去叫仁爱,所以当政领导的,首先第一件事就是要经济搞好,让老百姓都活的下去。这样就是让你活下去就是仁爱了。但是人类作为人,光活下去不够,为什么?他还需要正义。你光让我活着,但是我活的不痛快,因为善无善报恶无恶报,所以需要谁呢?需要有一个九五,九五既中且正,代表这个人公正严明,他可以来审判善恶,那么人心都可以得到一种平和,所以仁爱跟正义,后面的正义是非常重要,所以这边就会提到说,九五,讼,元吉,因为,在九五这个爻里面,碰到讼卦它是元吉,上上大吉,就是因为人的社会部可能没有诉讼,各位想想看,从小到路边吵架停车这些,到真的打官司,争遗产这些都有的,那你说你可能没有诉讼吗,你如果没有诉讼的话,好人一定被欺负,凶的人什么都拿了,那好人通通退让,那这个世界就是一点,都不公平,也不快乐,所以它这个送给,元吉在这里。

好,看看怎么结束。讼卦结束的时候,就分出胜负了,我们一起念。

上九。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

《象》曰: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

【白话】

上九。或许受赐官服大带,但是一天之内被剥夺三次。

《象传》说:因为争讼而获得官服,也就不值得尊敬了。

上九是什么,代表打官司打完了,打赢了,也许受赐官服大带,但是一天之内被剥夺三次。因为争讼而获得官服,也就不值得尊敬了。打官司打赢了也不值得尊敬,因为你伤了感情,打官司很伤感情的。那好,它这边在说什么?她这边说受赐官服大带,以为还记得我们讲衣裳吗?乾卦是衣,坤卦是裳,官服大带大概就来自于上卦的乾卦,你到上九正好完成了上面那个乾卦,你是可以穿上正式的衣服了,代表什么,打官司,达到最后我赢了,我的衣服象就出现了。受赐官服大带,是从这边来的。

第二个,为什么一天之内三次被剥夺呢?是因为一天终朝一天,剥夺是因为这边有乾是白昼,上边那个乾卦是白天,一天之内,三个阳爻是三次,从这边来理解,被剥夺三次。其实,古人讲三次,不一定是我们所说的一二三,三代表多数的,就是说,你打官司打赢的时候,别人给你好的赏赐,说你打赢了,但是也会被剥夺三次,为什么,代表没有安全感,我打赢了,说不定别人再上诉呢?别人再继续纠缠不清怎么办呢?所以这边讲,打官司打赢的话,也不见得值得我们去开心的事情。官司最好是不要开始。那么所以这个上九就结束了,这是上九已经准备离场了。

【解读】

 上九居讼卦顶端,可以由争讼而取利;但是又走到了乾卦上爻,可谓刚极之至,即使胜诉也必结怨。 “锡”,赐也,“鞶(pán)带”,大带,为古代官服的一部分。借着争讼而获得官职,并不值得尊敬。“终朝”是终日,指一天之内。“三褫(chi 三声)之”,“褫”是夺走。若由象上看,乾为白昼,三阳爻为三次。上九有悔,是可以理解的。

下载台湾学者傅佩荣欲登百家讲坛讲易经(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台湾学者傅佩荣欲登百家讲坛讲易经(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傅佩荣_《解读易经》10-履卦讲话稿

    10、履卦(下兑上乾) 履卦跟前面的小畜卦什么关系呢?还是覆卦,你把那个风天小蓄倒过来,就变成天泽履,要慢慢养成习惯,风天小畜,脑袋里要有一个象,风天小畜,倒过去,天从下面变上面去了,风......

    傅佩荣 《解读易经》11-泰卦五篇

    11、泰卦(下乾上坤,地天泰,四、五、上为阴) 【11.1】泰。小往大来,吉亨。 【白话】泰卦。小的前往,大的来到,吉祥通达。 【解读】  泰卦是下乾上坤,亦即“地天泰”。《序卦》说:“......

    傅佩荣_《解读易经》29-习坎卦讲话稿(推荐)

    说到习坎卦,我们知道它是双坎,别的卦虽然是相重,只有“习坎”加一个“习”,代表它重险,险中有险,等于是提醒我们特别注意,因为人生其他的卦重叠的话,都还好,譬如,天行健,地势坤,都还可以......

    《论语》半部治天下 傅佩荣讲孔子

    《论语》半部治天下 傅佩荣讲孔子.txt我爸说过的最让我感动的一句话:“孩子,好好学习吧,爸以前玩麻将都玩儿10块的,现在为了供你念书,改玩儿1块的了。”《论语》半部治天下 傅佩......

    听傅佩荣讲人生的问题读书笔记(五篇范例)

    认识你自己 涂尔干自杀的三种类型:利己型(三毛),利他型(敢死队),脱序型(王国维) 天生蒸民 友直,友谅,友多闻 存在主义始祖克尔凯郭尔提到人有三种绝望:第一种是不知道有自我,第二种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