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 概括作品主题,作者的价值观与审美取向

时间:2019-05-13 10:44: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4讲 概括作品主题,作者的价值观与审美取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4讲 概括作品主题,作者的价值观与审美取向》。

第一篇:第4讲 概括作品主题,作者的价值观与审美取向

现代文阅读第四讲

概括作品主题,作者的价值观与审美取向

重点提示

1.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2.掌握“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相关技巧。

“价值判断”:价值是主体以自身的需要,即“自身内在的尺度来看待客体属性对于满足主体需要所具有的意义。价值关系就是主体的需要、目的和客体的属性、功能之间的关系。人们的行为选择、物品选择基于人们对不同行为、不同物品的价值判断。价值判断是关于客体对主体意义的断言。价值判断所表达的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欲望、需要与满足程度的关系。

“审美取向”:审美观是对美的理解和评价。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类积极生活的显现,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心目中引起的愉悦的情感。审美观从审美的角度看世界,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审美观是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和政治、道德等其他意识形态有密切的关系。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社会集团的人具有不同的审美观。审美观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

此考点要求对作品所表现出的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内涵作出评价。“价值判断”是指作品本身反映出来的作者对人生价值、时代精神、人文情怀、道德情操等方面的评价;“审美取向”是指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恶、丑的摒弃,对正义光明的歌颂,对黑暗邪恶的鞭挞,对弱小者的悲悯,对恃强凌弱者的憎恶等。

鉴赏作品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其实就是对作品所体现出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进行解读的过程,对作品中所体现的不同风格流派的文化,不同时代的精神,不同的民族心理作出恰当评价。本考点是文学作品鉴赏评价活动的高层次要求。多以主观题形式出现,带有探究意味,难度较大。方法指导 1.命题类型:

①表现出怎样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②分析评价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③判断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所作出的评价是否正确。

文学作品的作者总是先有了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而后才付诸文字;阅读文学作品的人总是先接触文字,而后才能认识到作者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如果我们站在作者的立场 角度看问题,把握一篇文学作品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也会简单的多。2.思考角度:

1.从了解作者创作倾向入手。了解这一作品是作家在什么时期创作的,了解这一时代的社会生活情况,这一作家的一般作品的思想、艺术特点。

2.从分析文章结构人手。善于把握文眼,寻找关键句、过渡句等。把握这统摄全篇的“文眼”,剖析“片言”与“众辞”的依存关系,能深刻领会作品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态度以及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现代文阅读第四讲概括作品主题,作者的价值观与审美取向 3.从分析艺术形象入手。包括作品所写客观事物形象和作者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自我形象。作品的形象,可以折射出作者对所写主题的是非、爱憎、好恶的思想感情和倾向。4.从分析作品语言入手。要披文而入,先透过语言外壳初步了解粗略的结构,然后再反复读至“入情”,从而了解作者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3.答题思路:

(1)从分析文章内容入手,注重整体把握。

(2)结合文体特点,抓住关键部位:文体不同,结构特点、表现手法、表现作者观点态度的方式、位置等也不相同。

(3)注意标志性词语,抓住显性信息。如“认为、以为、感到”之类直接表明作者观点态度的词语,记叙描写类文章中的议论抒情性的语句。4.常用基本术语:

(1)歌颂、赞扬、张扬什么。

(2)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3)揭示什么人生道理。(4)对什么现象的反思。(5)表达了什么情感。典型题目

说村落 阎连科

村落在今天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符号。人们把村落、村庄、乡村等而视之,笼统解释为农民们聚居的地方。但若仔细辩认,村落、村庄、乡村似乎应该有些什么差别,比如说乡村必然是在偏僻的乡下,而村庄就有可能独立出现在繁闹城市。许多大都市里至今还有村庄的存在,但那村庄里的主人却已不是农民了。然而,这些好像都不重要,人们都不会去刨根问底,重要的是农民聚居的地方和那个地方的人。

你走在山脉上,阳光斜斜地照着,山梁上除了嘎嘎不止的乌鸦就是徐徐晃动的树,这时候口也渴了,而回答你的是荒凉无垠的黄褐褐干裂的田地。恰就在这时你听到了井上辘轳的叽咕声,水淋淋的,明亮而又清丽,心中一震,转身看到一凹山腰上有几间、几十间草房,掩映在树木间,仿佛卧在树荫下疲累的牛——这个时候,你心里叫出了村落二字,开始对村落有了一些真正的了解。

再或,你走在南方稻田的埂上,沉浸在一种诗意里,唐人的诗句、宋人的词句如春风一样掠过你的心头。放眼良田万亩,正为“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的夸张感到贴切时,一阵乌云先自来了。于是,你惊了手脚,在田埂上跑得东倒西歪。也就这个当儿,从哪儿划出一条小船,先递你一张荷叶顶在头上,赶着雨水到来之前,把你载到了一丛草房的檐下。这个时刻,你心里哐咚一声,忽然更加明了村落的含义。

实际说,村落的真正意义,并不仅仅就是农民居住的地方这一点。村落应该还有一种精神,一种温馨,一种微微的甘甜。村落是和城市相对应的存在,对于农民,它给予他们居住、生活的必需,而对于都市,它给予温暖和诗意。它既是一种物质存在,又是一种精神存在。我们可以从村落中找到农民、房舍、树木、耕牛和鸡羊,同时也应该找到农民自身生存的艰辛和对外人所付出的温馨。古文人怕是最能体味村落的含义的,无论是李、杜、白还是“八现代文阅读第四讲概括作品主题,作者的价值观与审美取向 大家”,他们对村落的理解,都浓含了“愁滋味”。可轮到我们,却偏颇得很,不仅没有了对农民的“愁味儿”,连诗境也剩下不多了。单单地写出愁苦来,那不是村落,而是村落中的人,单单地写出温馨来,那也不是村落,那是村落表面的诗境。到了今天,村落剩下的就是一个符号,就是聚居农民的某个地方。所看到和理解的是新楼瓦舍,而农民那千古以来一成不变的生存形式和给别人的温馨、对自己的麻木和忍耐,却被人们从村落中删去了。

连我自己,做小说的时候,对于乡村的描绘,也是不断重复着抄袭别人的说法:“站在山梁上望去,村落、沟壑、林地、河流清晰得如在眼前”,或说“模糊得如它们都沉在雾中”。而实际上,村落真正是个什么,沟壑的意义又是什么,河流在今天到底是什么样儿,我这个自认为是地道的农民的所谓作家,是果真地模糊得如它们都沉在雾中了。

我不敢说别人什么,而我自己,或多或少,总是感到一种内疚的。我们对村落意义的删节,并不单单是因为社会发展所致,更重要的,是我们对农民的背叛。只有在大都市住腻的当儿,我们才会想到村落,而想到的那个村落,除了田园的诗情,对农民的愁情是决然不会有的。这是当今社会中村落的悲哀,而对于村落以外的人,是什么也谈不上的,或幸或悲。1.文章中说:“这是当今社会中村落的悲哀,而对于村落以外的人,是什么也谈不上的,或幸或悲。”这蕴含着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态度?你怎样看待村落的命运?

瓷器的意味 池 莉

①只要日子一好,瓷器就是一个好东西。现在人们越来越觉得瓷器是个好东西了。②比如许多人搬了新家或是装修房子,只要稍有余地,便会臵一架多宝柜,架上最少不了的就是瓷器。瓷器的确是好看,其质地,造型,图案,色彩,没有其他什么工艺品可以媲美,实在是一件无可非议的雅物。一般的东西,单从名字上看不出太大的好处,房子就是房子,住人的地方。只有瓷器的名字取得讲究,如叫什么青花釉里红玉表春瓶的,简直就像欧洲古典女人的长裙,是绝不肯平铺直叙的,到处都镶了繁复的精致的华丽的花边,装饰出无穷无尽的意味。

③现在,瓷器毫无疑问是一件大雅之物。然而它是怎么来的?是做什么用的?这么往深处一想,就会发现瓷器原来是一个大俗之物。瓷器原来是作吃喝拉撒用的,最初脱胎于陶器。在汉代之前,一般都烧制陶器,它的发明和用途直接源于人类基本生活的需要。陶器发现的年代早,据说原始社会的燧人氏就会制造陶器了。人类懂得了使用火,用火烤熟的食物是烫的,这就要求使用相应的容器,于是各处各样的为生活服务的陶器便被创造了出来。釉是汉代发明的,有了釉之后,陶器便向瓷器大大地前进了一步。但是瓷器也仍然是用于实际生活的,等到在现实生活中足够使用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比较丰富了,这才有少数人的艺术天分开始觉醒,更高的追求出现了。真正作为单纯欣赏对象的精美瓷器这才出世。这个年代就是我们民族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唐代。

现代文阅读第四讲概括作品主题,作者的价值观与审美取向 ④唐代首开瓷器艺术的风气之先,想必也是因为丰衣足食之后无所事事,便有了多余的精力去热乎艺术。那时候,一件精美的瓷器作品出来,人们便口口相传。传到社会上有钱有势的人那儿,他们就不惜千金购买了过去,藏入深宅观赏把玩,一帮文人骚客也为其吟诗作画。一来二去,瓷器的佳名传到宫廷,皇家也是凡人,对瓷器的喜欢也是有的,不喜欢也是有的,但是既然官贵人这般青睐瓷器,在社会上又有了文名,皇家也难免附庸风雅,也欣赏把玩起瓷器来。瓷器贵入宫廷,反过来又刺激了社会。商人有利可图,他们便会投资瓷器工艺,工匠自然受到了极大的鼓舞,艺术灵感喷薄而出。就这样,一波波,一浪浪,推动着瓷器精益求精的创作,直到宋代的登峰造极。在几千年的时间里,大浪淘沙,肉腐骨存,瓷器终于完全摆脱了最初的粗陋面目,登堂入室,成了艺术品。

⑤尽管瓷器已经被公认为艺术,但至今为止,用于吃喝拉撒的瓷器器皿还是用于吃喝拉撒,并没有因为成为了价值连城的艺术品而失去世俗性,世俗是瓷器厚实而庞大的艺术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它才一步步登高,越来越好,艺无止境,美无止境。可见大雅寓于大俗,无俗也就无雅,不俗也就不雅,俗雅其实是一体的。

⑥再说了,即便是当年官窑出的夜壶,皇帝撒过尿,诗人写过诗,你就是不在乎它,不供在博古架上,不送给博物馆,不卖给文物商店和收藏家,依然拿它撒尿,它也就无所谓俗雅。它做一天和尚撞一钟,尽自己的本色就是。这就好比一个人出了家,超尘脱俗,不在红尘话语中,自然又是一重清凉境界了。这是艺术和做人最难的境界,就是做到了别人也无从知道,因为它不再在任何媒体露面和喧哗,大众很快就忘记了它。只有在意外的或者偶然的某一刻,它与它的知音相逢,那一刻当然就是夺人魂魄,惊天地而泣鬼神的了。

2.作者认为“大雅寓于大俗之中,无俗也就无雅,不俗也就不雅,俗雅其实是一体的”。结合全文,请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

春声和春深

⑴我写过北国的春风。记述在冰雪沉睡的山沟里,忽然一夜间,呼啸咆哮,“卡卡”折枝,“砰砰”冰裂,沙石扑窗如机枪扫射,木头梁、柱、椽、檩“格拉格拉”如山神大虫冬眠初醒,伸腰伸腿,骨节作响…… 天亮起来一看,冰雪依旧,只是趴下来点贴近地皮。

⑵春风告退。忽又从千里外,从沙漠,从戈壁起跑,跨栏一般生猛,跨越崇山峻岭,踢蹬起黄沙黄土,高天朦胧,太阳淡化……这样一而再三,麦苗才吐青,冰雪也还在角落里、背阴里、洼里坎里龇着白牙。

⑶我服了。后来也爱了。说到爱,我又是江南水乡出身,那里的春风叫历代诗人写完了,不用也不能再写了,“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池塘生春草”的“生”字,“吹皱一池春水”的“吹皱”二字,都是千古赞为绝活,咱还?嗦什么呢,本来在针也插不下去的地方,只有做做翻案文章,弄得巧时还有立锥之地。这些绝活早已铁案如山,咱们不抱没缝的蛋也罢。这是做诗做文章的话。说到爱,却又是一番天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现代文阅读第四讲概括作品主题,作者的价值观与审美取向 极好的诗句,不过我不爱。“随”字好,江南水乡的春风和春雨,是紧相随的,“潜”字好,“润”字好,“细”字更好,风也细雨也细也。但“无声”二字惹翻了我的爱心。

⑷我久居北国,有个弟弟久居北大荒。我们壮年时都不大思乡,俨然四海为家了。有回我问他,有没有偶然心动,念及家乡的时候?他思索。

⑸我追问好比说一刹那?我这里有过一刹那来去如闪电,闪电就够了,不必比做晴天霹雳。他说有。有时候炕上睡醒,不知身在何处,忽听屋顶“瓦背”阵雨扫过――沙、沙、沙……江南绝无炕,北大荒没有“瓦背”,有雨也不会“沙、沙、沙”。那是江南的春风春雨了,你说你没有思乡,那是故乡思念你了。你这个游子不但不知身在何处,还不知道童年永不离身。我劝弟弟写诗吧,他一笑,无意于此。人到老时,血管会硬化,脑子却又会软化,弄得可笑。盖世英雄,也难免小丑般收场。落叶归根之思,我又以为那是软硬兼施的东西。若论固执劲儿,只怕是软硬不吃。

⑹我耳朵里不大出现弟弟的“沙沙”声,现在耳朵到了春天,到了雨天,到了黑天,都少不了“苏苏苏”。江岸“绿”,是苏苏“绿”的。春草“生”时,春风“吹皱”时,“随”时“潜”时“润”时,都必定苏苏价响。“润物细无声”,“无声”两字不能接受。好好听吧,幼苗拔节,童年拔长,那也是苏苏响着拔上来的。老来硬化或软化的时候,耳朵里苏苏不绝,那是春的回声。那是故乡故土的呼叫。

⑺这是春声。

⑻北京俗话说:“春脖子短”。意思还是“春短”,中间加个“脖子”,妙!杨树刚上叶子,柳树刚吐絮,桃花“暄”,杏花“旧”,都才看见就暴热起来了。头连肩膀,无所谓脖子的德性,可以是极壮健的人如拳击勇士,也可以是缩头缩脑如武大郎者。不过有那猛烈的春风在,漫天的黄沙在,就算做勇士形象吧。但也不无可惜,不无可笑。春天就这样勇了,夏日炎炎怎么处,冰冻三尺的寒冬又怎么称呼。

⑼我问久居北大荒的弟弟,江南老家的春天怎么样?他立刻回答很长,长到过不完的样子。亏他说得出来,只一个长字。故乡的遥远,童年的朦胧,春天的深沉,无意过筛过箩却过了,无心淘洗也梦游一般澄清提纯了。只落下一个字:长。我疑心这一长字是思乡的单相思,不一定实际。写信去问一位蛰居家乡的小伙伴,他一生困顿,现在是混得最好的时候,在乡下做机修生活。回信来了,说只觉得做生活手冷,快点热起来好。可见实际长还是长的。手冷希望快点热起来,那是一个老手艺人的话。

⑽少年时候我们没有这种想法,那手总是热的。“大地春如海,男儿国是家,龙灯花鼓夜,长剑走天涯。”那时候我们喜欢这样的诗。现在敢说经历了沧海桑由,细细想来敢说春深如海。只有海的意味深长,才包罗万象,一个浪花冷一个浪花热,这个手冷那个手热,都不过是浪花中的泡沫。“春深如海”,在诗里文里看得多了,也看俗了。其实这个“深”字好,“深”字也就是弟弟说的“长”字吧,不过也还有不同。

⑾少年时正是战争岁月,我在乡下跑来跑去。花花草草没人管,没有人理。淡淡的阳光,蒙蒙的细雨。阳光只管照,细雨只管下,谁也不理谁,忽然,山坡上映山红开了,人走不到的石头岩上开了,人走来走去踩得稀烂的黄泥路边也开了,牛羊吃草的坡上开了,水泥坟圈石头坟坛那里拱着水泥拱着石头开了。映山红,满山红相映。到了北方,叫做杜鹃,栽在盆里,放在暖房里过冬,湿度、温度、光度样样伺候合适了,才开个五天八天。江南也有大晴天,单薄的映山红当天发干,再晒一天,减色。晒上三天,山上残红映不成了。可是江南现代文阅读第四讲概括作品主题,作者的价值观与审美取向 春天的细雨,不等阳光收走,自会潆潆一片。映山红一挂上针尖般大的水珠,全副精神又出来了。时雨时晴,同时雨同时晴,晴雨没有休时,映山红没有休日。这是长了。

⑿在艰难的岁月,我在北国风沙里,忽然遇上个不得不文化交流的外国画展。我没有了接受的兴趣,匆匆一走而过。忽然,我被吸引了,站住了。那画灰蒙蒙,细雨看不见,可又扑面。一道漫坡,坡头一圈矮矮围墙,墙里有些石头堆又不够废墟,说不清。坡下边有两头牛,边吃草边瞌睡,牛毛上当挂着针尖水珠,要不,怎么朦朦胧胧。我在草地上找红色,也朦胧似有似无,我认定是有,还是映山红。

⒀我看见了少年时代,看见了“龙灯花鼓夜,长剑走天涯”。看见了老手艺人,手冷望天。在艰难的风沙里,忽然看见了想也想不起来的故乡的春天,又朦胧看不透,看不透又盛得住一生所有的思念。

⒁这是春深了。

3.作者从“春声”写到“春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后作业

记住回家的路 周国平

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的习惯是随便走走,好奇心驱使我去探寻这里热闹的街巷和冷僻的角落。在这途中,难免暂时地迷路,但心中一定要有把握,自信能记起回住处的路线,否则便会感觉不踏实。我想,人生也是如此。你不妨在世界上闯荡,去建功立业,去探险猎奇,去觅情求爱,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记了回家的路。这个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灵世界。

生活在今日的世界,心灵的宁静颇不易得。这个世界既充满着机会,也充满着压力。机会诱惑着人去尝试,压力逼迫着人去奋斗,都使人静不下心来。我不主张年轻人拒绝任何机会,逃避一切压力,以闭关自守的姿态面对世界。年轻的心灵不该静如止水,波澜不起。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趁着年轻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原是人生必要的经历。所须防止的只是: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

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一个心灵。在理论上,人人都有一个心灵,但事实上却不尽然。有一些人,他们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未尝有真正的内心生活。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谈起。一个人唯有关注心灵,才会因为心灵被扰乱而不安,才会有寻求心灵宁静的需要。所以,具有过内心生活的禀赋,或者养成这样的习惯,这是最重要的。有此禀赋或习惯的人都知道,其实内心生活与外部生活并非互相排斥,同一个人完全可能在两方面都十分丰富。区别在于,注重内心生活的人善于把外部生活的收获变成心灵的财富,缺乏此种禀赋或习惯的人则往往会迷失在外部生活中,人整个儿是散的。外面的世界布满了纵横交错的路,每一条都通往不同的地点。那只知死死盯着外部生活的人,一心一意走在其中的一条上,其余的路对于他等于不存在。只有不忘外部生活且更关注内心生活的人,才能走在一切可能的方向上,同时始终是走在他自己的路上。一现代文阅读第四讲概括作品主题,作者的价值观与审美取向 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寻找到回家的路。换一个比方,我们不妨说,一个有着坚实的自我的人便仿佛有了一个精神的密友,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个密友,这个密友将忠实地分享他的一切遭遇,倾听他的一切心语。

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心灵追求,又在世界上闯荡一番,有了相当的人生阅历,那么,他就会逐渐认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臵。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然而,属于每一个人的现实可能性终究是有限的。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有意义的事,并且一心把它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以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我们当然没有理由怀疑,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

(有删改)4.读完全文,你认为题目中的“家”的含义是什么?

5.作者在文章开头说自己“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有“随便走走”的习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⑴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

⑵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

7.结全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记住回家的路”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第四讲概括作品主题,作者的价值观与审美取向

现代文阅读第四讲参考答案

1.(1)作者的情感态度:①对当今村落的处境表示同情与遗憾;对“村落以外的人”的态度感到迷惑与无奈。②唤起人们对村落命运的关注和思考。(2)略 2.(1)①俗与雅是相互依存和辩证统一的。②超越俗雅,尽自己本色。(2)评价略

3.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少年生活的怀恋,也暗含报国之情和憧憬未来之意。

4.心灵世界——内心的平静,自我的归属感。作者文中反复强调内心灵的宁静,只有内心丰富,道德高尚的人才不会被外界的喧哗所左右,社会丑恶所腐蚀。一味的追逐物质生活而忽视精神价值的内心是虚无、焦燥的。

5.作者在文章开头说自己“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有“随便走走”的习惯,说明人们都有好奇心,肯定了下文人生路途上“世界上闯荡,去建功立业,支探险猎奇,去觅情求爱”是无可非议的;从自己写起,从现实生活中的走路写起,给人亲切的感受,自然地引出“人生也是如此”。

6.(1)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没有真正的内心生活。(2)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以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

7.文题中“家”指的是自我,自己的心灵世界(人的精神家园、或自我的精神坐标);作者认为:人们应该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去建功创业;但一定不要迷失了自我,要记住回归自己的心灵世界的路。

现代文阅读第四讲概括作品主题,作者的价值观与审美取向

第二篇:第11讲 材料的提炼、概括与探究

第11讲 材料的提炼、概括与探究

材料探究题是近年来各地中考试题中的“新宠”。考查包括:①准确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②对给定的信息进行整合;③根据所提供的材料提炼出观点;④针对材料中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种题型的特点是:从时下热门的新闻事件里(如邵阳卷的“建设生态文明”、遵义卷的“舌尖上的中国”、云南卷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非洲四国之行”、盐城卷的“习近平出访中亚时关于环境保护问题的回答”)选取素材,着重检测考生的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新闻时事的题型中最常见的是概括新闻题,即给一篇简短的新闻加标题或拟写一句话新闻。

1.拟写一句话新闻(或为新闻拟写标题、导语)(1)提取要素法:消息一般包括五个要素(即五个“W”):何时、何地、何人(物)、何事、何故。这五要素包括了消息的基本内容,因此,可以采用提取要素的方法,将消息缩写成一句话新闻。当然,有些消息本身要素不完整,压缩时不必逐一落实;有些要素压缩时应根据留主去次的原则,进行恰当的取舍。

(2)摘引导语法: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三个部分组成,而导语一般都概括了消息的基本内容。因此,可以用摘引导语的方法,将其压缩为一句话新闻。有些导语过于概括,应根据消息主体的内容,对其加以充实,使之更加准确具体;有的消息导语过长,则需要删减,使之更加精练概括。

(3)综合概括法:有些消息的基本内容分散在消息之中,这就需要对分散的要点进行集中概括。使用综合概括法,首先要通读消息全文,理清思路,找准要点,然后再根据试题的字数要求,用恰当的文字概括消息的主要信息点。

2.一般材料的提炼与探究(1)通常解题步骤

①审清题目:明确题目问什么,要求什么,再根据材料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②读懂材料:充分理解材料的含义,明白材料的内容、价值取向等。

③分析异同:对于两则或两则以上材料的探究题,要在对比的材料中寻找不同点,在相似的材料中寻找相同点。

④提取共性: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之上,进行甄别、筛选和提炼,把相同点加以合并,把不同点加以保留,进而提炼出共性。

⑤探究结果:提炼出材料的共性之后,根据文本和材料的联系,写出探究结果,亮出自己的看法,做到观点鲜明,语言凝练简洁,但切忌任意发挥。

(2)分文体概括法 ①记叙性语段的概括

记叙性语段主要信息可用“主体+怎样”的公式表示。这里的“主体”就是语段的陈述对象,即具体的“人”“事”或“物”。“怎样”即记叙的六要素。因为记叙性语段总是陈述某人某事于何时何地缘何故发生何情况,结果又怎样。所以记叙性语段如果关注了这些记叙的要素,也就抓住了其主要的信息分布点。新闻属于记叙性语段,所以它的主要信息分布在记叙的六要素上。又由于新闻有独特的结构,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结语”等几部分组成,其中“标题”往往是最重要的信息的涵括;“导语”位于段首,是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和“结语”则具体交代描述事件的始末结果,所以新闻的信息分布重点是呈“倒金字塔”形的,集中在开头。抓住了开头,也就掌握了新闻类语段压缩的钥匙。新闻的考查,大多是拟写标题和导语。标题为:人物+事件。导语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②说明性语段的概括

说明性语段一般是向别人介绍某种事物的特点,或者阐释某种事理。首先要明确所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其次再看说明对象的特点有哪些(包括事物的性质、特点及成因等),然后用下定义的形式将其表述出来(一般是“××是××”或者“××叫做××”的形式)。

③议论性语段的概括

议论性语段是就某一事件或现象发表看法、观点和主张等。首先要明确作者对什么事件或现象发表意见,如果所议论的对象和重心把握不准,那么概括就不能完整准确。其次要了解作者对此持什么样的看法,这一看法是如何提出来的,如果观点不只一处,还需要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等),最后表述时可以运用适当的关联词语表示这一关系。据此总结议论性语段为:议论对象+作者观点(结论)。

④描写性语段的概括

描写性语段是对某景或物进行较详尽的描绘,使读者对其有较鲜明的印象。因而,描写性语段所描写的对象都较明确,中心也较明显。首先仍然要抓住描写的对象,然后看作者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样的情感对这一对象做了怎样的描绘,突出刻画了对象的哪些特点。

(2014·扬州)请为下面这则消息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4个字)5月4日下午,淮扬中学“品读经典,放飞青春”经典诵读比赛在学校报告厅举行。根据参赛作品的内容,比赛分为“传承”“跨越”“展望”三个篇章。形式包括学生朗诵、师生合诵等。共22个参赛节目和2个表演节目。比赛节目精彩纷呈,师生合作的朗诵《相信未来》获得“最佳风采奖”。本次比赛由学校教务处主办。部分学生家长应邀观看了比赛。

【思路点拨】本题要求拟写新闻标题,其实就是拟写一句话新闻。根据前面“解题技巧”中提到的“摘引导语法”和“提取要素法”,抓住新闻的开头一句,找出要点“淮扬中学”“经典诵读比赛”“举行”,连缀成一句即可。记住题干要求,不超过14个字。

【参考答案】示例:淮扬中学举行(举办)经典诵读比赛。

(2014·白银)某班级开展了“最美汉字书法”主题活动,请你选择可用材料,写一段文字,向班上同学介绍练习书法的方法。(限80字以内)材料一:临摹有两个意思,一是临,一是摹。临是看着帖上的字在另外的纸上临写,摹是在范字上直接摹写,如描红。

材料二:东汉书法家张芝是甘肃酒泉人,有“草圣”之称。

材料三:练习书法最好是临和摹结合起来,各扬其长。

材料四:甘肃成县的《西狭颂》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材料五:临容易学到笔画,摹容易学到间架结构。

【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从提供的材料中筛选、提炼信息和语言表述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的一般思路是:先迅速整体浏览,获得总体印象;再逐一仔细阅读,筛选出可用材料;然后阅读题干,有针对性地锁定答题范围,选用合适的说明顺序来介绍。本题材料二、四与书法练习无关,可以忽略;一、三、五都涉及练习书法的方法,可以将这三则材料整合归纳,按一定的顺序(如总分总),用简洁的语言介绍即可。

【参考答案】示例:练习书法有临、摹二法。临是看着帖上的字在另外的纸上临写,摹是在范字上直接摹写,如描红。临容易学到笔画,摹容易学到间架结构。练习书法最好是临和摹结合起来,各扬其长。

(2014·云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①[美联社亚的斯亚贝巴5月4日电]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今天抵达埃塞俄比亚,开启非洲四国之行。李克强首先与埃塞俄比亚总理海尔马里亚姆·德萨莱尼举行了会谈,并签署了多项贸易协议。李克强在之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和非洲的命运紧密相连,休戚与共。彼此在民族解放和国家建设中始终相互支持、平等相待,中非世代友好。

②[奥地利《维也纳日报》5月4日报道]中非贸易空间巨大,自2009年起,中国已经连续5年取代美国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

【材料链接】李克强总理出访前驳斥了一些西方媒体对中国投资非洲的批评。李克强说:“我可以郑重地告诉非洲的朋友们,中国绝不会走别国殖民主义的老路,也不允许历史上的殖民主义行径在非洲重演。”

根据以上材料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李克强总理此行的两个重要目的:

【思路点拨】本题是一道典型的新闻材料提炼概括题。根据前面的解题技巧,首先读懂题目,紧扣“李克强总理此行的两个重要目的”分析材料。材料一可以紧扣两个信息“签署多项贸易协议”和“中非世代友好”。材料二谈“贸易”,材料链接谈“友谊”。然后整合信息,不难得出准确的答

案。

【参考答案】示例:继续扩大经贸合作;夯实传统友谊。

1.(2014·吉安吉州区模拟)对下面语段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宋代涌现了更多的竹画家。苏东坡就是一位画竹的艺术大师。他画竹气魄极大,“从地起一直至顶”,线条和笔力都很强劲。元代文人画兴起后。画竹更为盛行。四大家之一倪云林的画,大都是修竹数竿,意境萧疏,具有独特的风格。明代竹画家蜂起。王绂画竹名驰天下,邵二泉题他的《墨竹》诗说:“萧萧数竹不胜看,到此方知画竹难。谁信中书曾放笔,片时行尽楚江干”道出了他画竹的高超技艺。徐渭(字文长)创画雪竹的方法,所画极为精绝。有人评论说:“徐文长先生画雪竹,纯以明代瘦笔破笔燥笔断笔为之,绝不类竹,然后以淡墨水勾染而出,枝间叶上。罔非积雪,竹之全体,在隐约间矣。”

A.宋元明时期竹画家蜂起,气魄极大,意境萧疏。

B.宋元明时期竹画家蜂起,线条和笔力强劲,风格独特。C.宋元明时期竹画家蜂起,风格独特,技法高超。D.宋元明时期竹画家蜂起,意境萧疏,技艺高超。

2.(2014·宜兴和桥学区一模)对下列这段文字理解不恰当的是()现如今,中国的许多有钱人都把孩子送到英国上贵族学校,希望他们毕业后也能成为贵族。但他们发现即使是英国最好的学校——伊顿公学的学生,也是睡硬板床,吃粗茶淡饭,每天还要接受非常严格的训练,甚至比平民学校的学生还要苦。他们怎么也弄不明白这些苦行僧式的生活同贵族精神究竟有何联系。

A.中国的有钱人把孩子送到贵族学校,希望子女以后能成为贵族。B.英国贵族学校的培养方式遭到了中国有钱人的极力反对。C.中国的有钱人认为贵族学校的学生应该过着物质优裕的生活。D.严明的纪律训练,性格的自我约束就是贵族精神的体现。3.(2014·北京朝阳区一模)根据下面文字的内容和表达的需要,在横线处补全标题,最恰当的是()遵循条例执法迅速

随着《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的正式实施。北京市迅速启动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执法检查,并开出条例正式实施后的第一张罚单。条例的实施,表明北京市政府将采取多种措施治

理雾霾,改善空气质量,在2017年达到PM2.5浓度下降25%以上的目标,实现美丽北京的宏伟蓝图。

A.采取措施决心坚定

B.改善北京空气质量 C.美丽北京天蓝水清

D.治理雾霾目标清晰

4.(2014·无锡)对下列统计资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某省的一份调查显示:76%的学校已经制定五年以上中长期发展规划,其中超过20%的学校在2000年以前就自觉开始制定五年以上中长期发展规划,在省教育部门要求下制定五年以上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占到近56%;有20%以上的学校正着手制定五年以上中长期发展规划。

A.制定五年以上中长期发展规划是学校发展的内在需要。

B.上级行政部门在学校制定五年以上中长期发展规划中起着重要作用。C.制定五年以上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要求得到了大部分学校的拥护和执行。D.部分学校在五年以上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制定上还存在犹豫观望的态度。

5.(2014·南京秦淮区一模)莫言通过媒体对马尔克斯的离世做出回应,请按要求填空。

我不能说马尔克斯是当代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但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今,世界上的确没有一本书像《百年孤独》那样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我本来有过一次与他见面的机会,但因他生病错过了。感谢这个天才的头脑,他发明了一种独特的小说,他也发明了让自己永生的方式。

上述文字流露出三种情感:

、、。

6.(2014·杭州高桥初中模拟)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分点概括“杭州治霾”的三条措施,每条不超过8个字。

昨天,记者从杭州市政府获悉,《杭州市2013年大气复合污染整治实施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已经出炉。这份计划告诉大家,杭州将从这些方面下手,来狠治大气污染。实际上杭州治霾工作一直在艰难的推进中,去年杭州市机动车新增18.4万辆,但是总排污量实现“零”增长。原因是市政府将机动车排污治理的重点落实到对高污能车的淘汰上。理由是淘汰一辆重型柴油车抵得上控制922辆家庭轿车。同时限制燃煤排放同样重要,对燃煤排放的治理重点是脱硫设施的推广。现在杭州30多家热电厂及半山、萧山两大电厂,都装有脱硫设施。另外,随着地铁建设、立面整治、家庭改造、房屋拆迁等工程总量的逐渐增多,市建委特别成立建

筑工地扬尘政治领导小组,协调各部门加大检查、监督力度,对存在严重扬尘问题的企业进行严肃处理。

7.(2014·重庆萱花中学模拟)下面是某小组收集的网上关于雾霾天气的“神吐槽”。请你运用所学到的语文知识,说说这些“神吐槽”有什么共同的妙处。

①三九时节雾纷纷,路上行人吸断魂。②雾以吸为贵。③厚德载雾,自强不吸。

④雾霾霾兮,天昏暗,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8.(2014·天津)某班开展了“美丽天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照要求回答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蓟北雄关——黄崖关长城,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城墙石垒砖包,坚如铜墙铁壁。层峦叠嶂之中,战台林立,高地相连,前后呼应,置身其间,仿佛又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

材料二:将在我市举行的第三届绿博会,日前已经完成基建工程,48家参展单位被分别划分到六大主题区域,各参展单位已于6月陆续进场施工。

材料三:海河风景线宛如一幅长长的风景画卷,装扮着美丽的天津,夜幕降临,两岸若明若暗的各色灯光,倒映在河水中,似绚丽的彩霞,使人们产生无限的遐思。

材料四:高度位列世界第四,亚洲第二的天塔,坐落在波光粼粼的天塔湖中央,犹如一剑穿天,直插云霄。这里地势开阔,花草繁茂,湖光塔影,相映生辉。

材料五:“美丽天津一号工程”,内容包括清新大气、清水河道、清洁村庄、清洁社区和绿化美化。通过“四清一化”行动,市民将享受到更多的碧水蓝天。

上面是某同学以“寻找津城最美风景”为主题搜集的一组材料,不符合这一主题的两则材料是

、。

9.(2014·莱芜)阅读下面材料,用简洁的语言提取主要信息。

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MH370客机失联后,我国交通运输部、国防科工局、国家海

洋局、中国海警局、军方等有关部门共派出18艘船只与军舰、8架直升机、5架固定翼飞机,协调66艘过往中国商船和20艘渔船协助搜寻,动用21颗卫星并协调国外,16颗卫星提供数据支持,全方位搜寻。截至4月28日,中国政府已累计为在京家属开展医疗和心理巡诊8067人次、医疗处置1138人次、心理干预797人次,为262名有需要的家属安排体检,组织航空航天和法律等领域专家举办专业知识咨询讲座6次,1000余人次参加。

10.(2014·重庆一中模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8字。

中新网记者:应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邀请,3月20日至26日,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将带着母亲和女儿访华。美国白宫宣布,这是美国总统夫人首次单独对华进行正式访问。白宫公布的日程显示,21日,彭丽媛将陪同米歇尔走访一所中学,强调教育的重要意义。两位夫人还会共进私人晚餐并观看演出。中美第一夫人的首次面对面备受关注。外交部长鲁培新说,“第一夫人”的访问内容大多和妇女儿童或者文化方面的项目有关,比如安排她们访问学校、慈善机构,以及一些美术馆等。夫人外交可以看做是官方外交的补充,米歇尔此访将通过“软外交”改善两国关系气氛,中美“第一家庭”建立私人关系也有助于两国关系的推进。以“夫人外交”为纽带,中美外交迎来一次前所未有的创新方式。

11.(2014·保定五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据悉,“嫦娥三号”将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为我国探月工程开启新的征程。“嫦娥三号”巡视器,也就是百姓俗称的“月球车”,被命名为“玉兔号”,它将在月面工作三个月。“玉兔号”的科学探测任务主要包括: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月表物质成分和资源勘察等。我国第一架月球探测器被命名为“嫦娥三号”,第一辆月球车被命名为“玉兔号”,这两个名字都颇有诗意。

(1)为上面这段材料拟写一个恰当的新闻标题。(不超过18个字)

(2)如何理解“嫦娥三号”“玉兔号”是颇有诗意的名字?

12.(2014·盐城建湖模拟)阅读下列材料,请筛选出三条主要信息。

材料一:据日本NHK电视台12月26日报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当天上午参拜了位于东京九段北的靖国神社。安倍公然拜鬼的丑恶行径,遭到了爱好和平的世界各国人民的强烈谴责,引起了东亚国际关系的再度紧张。

材料二:1970年12月7日,西德总理威利·勃兰特来到波兰,在华沙犹太隔离区起义纪念碑前敬献花圈后,突然自发下跪,并且为被纳粹德国杀害的近40万死难者默哀,这一举动成为战后德国与东欧诸国改善关系的重要里程碑。

材料三:新华网2014年02月27日快讯,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27日下午经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13.(2015·预测)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PM2.5又称细颗粒物,它的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它是霾的元凶,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

材料二:2013年,由亚洲开发银行和清华大学发布的《迈向环境可持续的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报告数据显示,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全国500个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世卫组织推荐标准的城市不到1%。

材料三:3月5日上午9时,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其中,向污染宣战成为本次工作报告重点解读内容,报告首次提出“下决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等口号。

(1)根据材料一,给“PM2.5”下一个定义。

(2)从材料二和材料三中,你得出什么结论?

(3)同在一片蓝天下,保护环境你我他。请就衣、食、住、行某一方面拟一个富有感染力的宣传标语。

14.(2014·石家庄十八县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首都经贸大学等3所高校就目前热议的“老人摔倒该不该扶”问题进行了民意调查,调查数据如下:

材料二:在某著名大学讲座宣传栏中有这样一个讲座信息: 主题:老人摔倒,要不要扶? 时间:2月24日(周一)19:00 地点:××大学第三教学楼2301室(1)从材料一中提取两条主要信息。

(2)“老人摔倒,要不要扶?”这一问题在大学里讨论,你认为有无必要?请简述理由。

15.(2015·预测)近日,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在中国受到异常热烈的追捧,剧中女主角的服饰、使用的化妆品,甚至她爱吃的啤酒炸鸡都成为人们争相谈论的话题。反观国内的电视剧行业,既不缺少人才,也不缺少资金,却难出经典佳作。请探究下列材料,请你对优化国产剧作品提几点建议。

材料一:国内某部题材的电视剧火了,很快荧屏上全是同类题材的电视剧,从宫廷戏到家庭剧,从警匪戏到抗日剧,莫不如此。而一些电视剧制作方为了赶上某个题材的观剧热潮,难免仓促上马,粗制滥造,电视剧的质量可想而知,结果就是观众很快产生了审美疲劳。于是换另外一个题材,新的一轮跟风又开始了,如此反复,最终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材料二:现在一些电视剧制作方为了吸引眼球,炒作话题,电视剧里面的内容不但严重偏离事实,歪曲历史,而且完全违背人们的生活常识。前段时间受到广泛质疑和批评的“抗日神剧”,就是最具典型的例子。这样的电视剧不但成不了经典,反而备受质疑和诟病,最终沦为笑柄。

材料三: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本来辛苦,压力很大,用作休闲的电视剧,自然就不能太过沉重和悲催。内地的电视剧往往拍得太悲催了,主人公总是命运多舛、处处碰壁。很多时候会把主人公写死,把好人命运写得非常悲惨,很难获得认同。韩剧也有这样的情况,但是往往他们能够超脱出生活的困境,在更高的层面把握命运、审视生活。

材料四:美国、韩国的创作人员非常认真,对作品要求非常严格,同时也非常尊重创作者,在知识产权的保护上非常到位。一部作品的成本,编剧的报酬占很大一块,有时候甚至超过明星的报酬。我们则相反,对知识产权保护不足,对编剧的重视不够。编剧的收入很低,好的编剧要么改行,要么就只能降低质量、追求数量。

【参考答案】

1.C 2.B 3.D 4.D 5.崇敬

遗憾

感激

6.①淘汰高污能车。②推广脱硫设施。③处理扬尘问题。7.运用谐音双关/仿化(化用古诗、成语、俗语等)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网友对雾霾天气的抱怨,富有幽默感。

8.材料二

材料五

9.示例:中国政府协调各方力量,使用多种装备,全力以赴参与搜寻工作;并用多种形式安抚和照料在京中国乘客家属。10.示例:美国第一夫人访华,中美外交开创新方式。或美国第一夫人访华,拉近中美两国关系。(提示:时间+影响)11.(1)示例:“嫦娥”抱“玉兔”,飞上广寒宫

(2)示例:“嫦娥三号”“玉兔号”化用我国古代神话故事“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增强了人类探月工程的传奇色彩,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意蕴。

12.示例:①日本首相否认侵略历史,遭到强烈谴责和反对。②西德总理正视历史罪行,改善外交关系,开创美好未来。③中国人民牢记历史,反对侵略,珍爱和平。或中国人民不忘国耻,坚决反对侵略,维护世界和平等。(意对即可)13.(1)PM2.5是一种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并对人体健康、环境质量产生影响的细颗粒物。

(2)我国环境污染严重,国家将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意对即可)(3)示例:空调温度高一点,环境质量高一些。

14.(1)①就目前热议的“老人摔倒该不该扶”问题,高达64.8%的受访者认为围观民众该扶起老人;26.9%的民众认为是否该扶不好说,要视情况而定;仅8%的民众认为不该扶。

②高达87.4%的民众认为不能扶老人的原因是怕惹祸上身。

(2)示例:如果连“老人摔倒该不该扶”这样的基本常识性问题还能在大学去大做文章搞讨论的话,那么以前所学的思想品德观念有多大意义呢?这种对于“老人摔倒该不该扶”的讨论本身就是对我们中华几千年优秀文化的一种蔑视和颠覆,实质上就是在怀疑我们社会主义道德观是否出了问题。

15.要点:①多点原创精神,少点跟风思维。②多点对历史文化和生活现实的严肃态度,少点急功近利思维。③揣摩现代人心中真正的需求,注重观众感受,传播积极正面的价值观。④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重视编剧。

第三篇:第2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概念演进与体系概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概念演进与体系概括

内容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发展有一个过程,人们对这一理论的认识和概括也有一个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经历了从‚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演进过程。与之相适应,其体系概括,则经历了从‚邓小平理论体系‛框架到‚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体系‛框架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框架的变化。

关 键 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体系;概括

同任何思想理论的形成发展一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发展也有一个过程。而人们对这一理论的认识和概括,也经历了一个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三大基本问题而展开,内涵十分丰富,包含了一系列独创性的成果,从整体上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党的历次重大会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总结和概括,揭示了这一理论体系的基本点,为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一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提供了重要遵循。作为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经历了从‚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演进过程。与之相适应,其体系概括,则经历了从‚邓小平理论体系‛框架到‚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体系‛框架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框架的变化。

一、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一届六中全会,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最初理论概括,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本思想的初步形成。

1978年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毅然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左‛的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是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在确定工作中心转移的同时,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并针对拨乱反正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思潮,旗帜鲜明地强调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开始形成,奠定了新时期党的基本理论和路线的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1979年3月,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中,最先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命题。他强调指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1](P163)这一命题的提出,为我们根据中国国情,确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道路,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提供了科学的思路。

1979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叶剑英代表中共中央所作的国庆30周年讲话,讲话初步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指出,我国现在还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经济和文化还不发达,在我国实现现代化,必然要有一个初级到高级的过程。讲话标志着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现状的基本估计已发生明显变化,实际上孕育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思想,并第一次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从而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基本内容。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根据邓小平在此前多次讲话中所阐述的指导原则,系统地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明确指出,我们已经逐步确立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并对其内容作了比较完整的概括,共10条。主要有: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经济建设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量力而行,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努力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办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必须适应于生产力的状况,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是我国基本的经济形式,一定范围的劳动者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逐步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要努力提高教育科学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具有重大意义;在战争危险依然存在的国际条件下,必须加强现代化的国防建设,国防建设要同国家的经济建设相适应;必须继续坚持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必须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具有健全的民主集中制的党。虽然,在这10条中,有些方面的概括,理论升华还不够,还带有明显的经验总结的形态,有的要求还偏高,如‚高度民主‛和‚高度精神文明‛等,还不够符合实际,并且尚未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科学概念,但是,从它已经表现出的相当的理论深度看,可以说已经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些基本思想,只是还未使用这样的语言。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四大召开前,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概念提出、内容扩展及对这一理论体系进行初步概括的阶段。

1982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邓小平在开幕词中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科学概念。邓小平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2](P3)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崭新命题,就使我国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有了自己科学的称谓,其重大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同时,十二大报告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纲领的全面阐述,又使人们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等方面,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十二大以后,邓小平反复强调:‚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P29)与此同时,全党通过认真学习邓小平的有关论述,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经济体制改革中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其在理论上的最大贡献,就是开始突破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观点,从而为后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提供了正确的思路。1986年7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根据邓小平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初步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有力地促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

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阐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党的十三大还第一次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把三中全会以来党在对社会主义再认识过程中所形成的理论观点,系统地概括为: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国情,走自己的路的观点;关于在经济文化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有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实现现代化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观点;关于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重要特征的观点;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相互结合,缺一不可的观点;关于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来实现祖国统一的观点;关于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观点;关于按照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发展同外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的关系的观点;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的观点。这12条理论观点,从不同侧面比较全面地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初步勾画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总体轮廓。

党的十三大以后,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政策,面临严峻的考验。针对当时来自右的方面十分严重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和仍然存在着的‚左‛的影响,邓小平反复强调,过去10年‚我们的一些基本提法,从发展战略到方针政策,包括改革开放,都是对的‛,[2](P307)要按照党的十三大确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不移地干下去。这就不仅表明了邓小平在政治风浪中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而且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给予了清晰、完整的概括,从而有力地推动了这一理论本身的发展和党对它的认识的深化。

199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的讲话中,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作了新的归纳概括。他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必须坚持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允许和鼓励其他经济成分的适当发展,既不能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搞单一的公有制,又不能动摇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能搞私有化;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形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既要克服平均主义,又要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必须建立适应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在国家法律法规和计划的指导下发挥市场调节的积极作用,既要克服过去那种过分集中、管得过多过死的弊端,又不能过于分散和削弱宏观调控。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必须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不能削弱和放弃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能搞西方那种议会制度;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能削弱和否定共产党的领导,不能搞西方那种多党制。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不允许毒害人民、污染社会主义和反社会主义的东西泛滥;必须继承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不允许搞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这一概括视角新颖、逻辑严谨,既注重理论分析,又突出了正反两方面观点的比较,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系统概括的又一次尝试。

三、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从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到党的十五大以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对这一理论体系进行集中概括的阶段。

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谈话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刻,精辟地分析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科学地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明确回答了这些年来经常困扰和束缚我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谈话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理论观点,主要有: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判断改革开放和各方面是非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等。谈话还强调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时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步伐。以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了突破性的发展。

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第一次正式地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邓小平的名字联系起来,提出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一概念。并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基本问题的角度,系统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经验,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共9条。涉及党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问题上提出的一系列创造性观点。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这种概括:一是体系的系统性更加清晰,分类比较恰当,内在的逻辑比较合理;二是要点易于把握,语言更加精练明确,理论色彩也更浓了;三是较好地体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述、特别是视察南方谈话的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一概括,不仅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而且反映了党对邓小平理论认识的新水平。

党的十四大之后,随着全党对邓小平理论学习、研究的深入,党中央和理论工作者又作出了一些新的概括。1993年11月,江泽民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全部观点的精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题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我们坚持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社会主义同爱国主义相统一的科学理论,其理论风格是尊重实践,尊重群众,从全局着眼来观察和处理问题。这是对邓小平理论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概括,并涉及这一理论的主题和实质问题,对准确理解和掌握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1995年5月,中共中央下发了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的《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共16条。以党的十四大对邓小平理论的概括为基本依据,以新的理论框架,对邓小平同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作出了概括和阐述。《纲要》对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主要内容的概括,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对邓小平理论立论基础、理论基石的概括和阐述。包括三个方面:其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自己的路‛,是从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的角度,对邓小平理论思想方法论实质的揭示,为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立论的哲学基础;‚最重要的是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与道路选择的统一上对邓小平理论本质的揭示,为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立论的逻辑前提;‚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是从历史方位的认定上对邓小平理论现实出发点的揭示,为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立论的国情依据。

第二层次,是对邓小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基本理论观点、基本指导方针的概括和阐述,包括: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政治保证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的理论;关于祖国统一的理论等十个方面。上述诸方面基本观点、基本方针之间的内在联系,集中体现了党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之间,两个基本点相互之间,‚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与各方面改革与发展目标之间的辩证关系。对邓小平理论体系内容结构的这种概括,有助于从总体上理解与掌握这一理论的丰富内容。

第三层次,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体力量或理论向实践转化基本条件的概括和阐述,包括:关于社会主义事业依靠力量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军队和国防建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理论三个方面。理论来源于党和人民的实践,又指导这一实践。理论只有掌握群众,才能发挥其强大的精神力量,并通过群众的实践变为物质的力量。上述三个方面紧密相联,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力量与领导核心的辩证统一,是把邓小平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基本保证与条件。

《纲要》对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总体框架的概括与此前的一些概括相比,不仅视角新颖、重点突出、结构严整,而且内在逻辑关系也更趋合理。其中最具特色、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变化,是把‚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单独提出来,作为‚最重要‛的内容,这样就把党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深入思考与当代中国国情的研究结合了起来,从而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与道路选择之间的内在逻辑。

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从1997年2月邓小平逝世到1997年10月召开党的十五大,是对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深入认识的一个重要阶段。

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把它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放在一起,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强调,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党的十五大深刻论述了邓小平理论,概括了其10个方面的内涵,并指出,这一理论体系‚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的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3](P11)党的十五大还根据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进一步明确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党的十五大对邓小平理论科学概念的简明概括,对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的明确认定,以及从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角度对邓小平理论体系基本内容的阐述,实际上构成了对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又一次概括。

进入新世纪,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站在历史发展和时代要求的高度,敏锐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视察时首次完整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他指出:‚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4](P2)2001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全篇,系统、全面、深入地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强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现了经济、政治、文化的统一,体现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统一,也体现了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发挥历史主体能动性的统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构成了新世纪指导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指针。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加强党的建设的规律的认识。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进一步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和具体要求,并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起,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为了更好地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3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纲要》从16个方面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了邓小平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2003年7月,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又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了进一步的归纳和概括。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到2007年党的十七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相继提出,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整体概括的阶段。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新的丰富内容。2003年4月,胡锦涛在考察广东时,针对‚非典‛肆虐带来的严重损失,提出了‚全面的发展观‛的概念。随后,他在江西考察时第一次使用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5](P465)胡锦涛强调指出‚要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6](P61)伴随党对科学发展问题认识的深入,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党的十六大已经明确地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强调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则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2006年6月,为把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断引向深入,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编写了《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读本》从7个方面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阐述,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以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基本观点,继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党的十七大深刻论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概括了改革开放‚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明确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涵,并正式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科学概念。十七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既相互贯通又层层递进,体现了新时期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科学性体系、阶段性成果和发展性要求的内在统一。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演进和体系概括,首先应该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个概念之间的内在关联。从字面上理解,应该是先有实践上道路的不断开拓,然后是实践经验的不断总结、理论概念和基本观点的相继提出,再往后才是理论体系的概括。从1982年到2007年,党用了整整25年的时间、六次代表大会,才基本上完成了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念的不断提炼及体系的总体概括。如果说,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一个总的框架;那么,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与基本路线的内容紧密联系起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科学内涵所作出的完整概括,则不仅赋予了这条道路以基本的理论形态,而且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可操作的强大的思想武器;如果说,党的十三大提出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的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的科学判断,以及对党在新时期发挥和发展了的一系列科学理论观点所作的12条归纳,党的十四大根据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等创新观点,对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作出的9条概括,为人们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一个初步的框架;那么,党的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内涵的整体把握,则为人们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为更好地坚持和发展这一理论体系提供了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6]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下载第4讲 概括作品主题,作者的价值观与审美取向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4讲 概括作品主题,作者的价值观与审美取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