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材料作文如何有效扣题 Microsoft Word 文档
新材料作文写作中如何有效扣题
一、原题重放:
船主让漆工给船涂漆。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漏洞补好了。过了不久,船主给漆工送了一大笔钱。漆工说:“工钱已给过了”。船主说“这是感谢补漏洞的钱。”漆工说:“那是顺便补的。”船主说:“当得知我的孩子们驾船出海,我就知道他们回不来了。现在他们却平安归来,所以我感谢你!”
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
二、审一审:作文审题立意要点建议:
本材料属于生活类的小故事,漆工超越自己的工作职责,给船刷油漆时随便补上了船的漏洞,为船主一家避了灾祸,躲了劫难,受到了船主的感激和奖励。
对于这个材料我们可以多角度思考,立意比较宽泛,具体来说可从三个角度考虑:
一是从材料的整体角度考虑。实际上这则材料要求我们论证徳与利的关系问题。漆工并没有唯利是图,发现漏洞及时修补,并且没有索要补洞的工钱。船主的感恩,也是徳的一种表现,船主认为有德之人必然也应该得利。这就是材料的主旨所在。这是最恰切的立意,也是最有深度的立意。这材料暗扣社会热点,不法商人,唯利是图,道德缺失,公德缺失,责任缺失等问题。
二是从刷油漆的修船工的角度:
1、歌颂善行、义举(小举动大善行)
2、重视细节/小事关大局/于细微处见精神/勿以善小而不为/小举动有大力量/(需要说明的是必须偏重于写下面三个方面①细节涉及善心、善行,向善美德等。②小洞补上以后消除祸患。③细节引到职业素养与职业操守)
三是从船主的角度可以写感恩。
四是从及时修补漏洞的角度:船上的漏洞及时修补,才能扬帆远航,顺利抵达彼岸。我们的学业、生活,习惯、交往、工作、思想等方面出现漏洞,更需要及时修补,才能趋利避害,减少损失,赢得成功。一条船的道理如此,人的道理亦如此。
另起炉灶,跑题,与材料没有一点联系:
1、从孩子角度谈冒险
2、反省/发现/船主想到就去做
3、顺手牵羊
4、否定修船工
三、学一学:新材料作文写作中如何有效扣题
策略一:不可用一个话题性质的语句做作文题目,一定要用一个观点性的语句做作文题目,这样可以使作文最大限度的扣住所给的作文材料,确保全面反映材料。
如:用“讲道德” 这一话题性质的语句做作文标题,远不如“高尚的道德就是最大的财富” 这一观点的语句作为标题更靠近材料;用“善举” 远不如“ 多此一举的感动”“ 善意之心,温暖生活” “ 勿以善小而不为” 这一观点的语句作为标题更靠近材料。
策略二:在写作中,应该在文章的开头部分(文章的第一段或者第二段),尽量写好一个简短的概括原材料的语段,实现所给材料与作文观点之间的有效过渡。这个过渡语段的一定要全面反映材料。
例如:2006年全国I卷的作文题,我们在写作时,就可这样写一个语段: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是曹孟德的诗文《短歌行》中的诗句。
我们何不以此自问,“何枝可依?”问自己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归属。
老鹰凶猛、健壮,飞翔速度迅猛,从鹫峰顶俯冲而下,捕获猎物,这是它生存的本领,是它依附的枝头。而乌鹊生本弱小,却一味模仿老鹰,事倍功半,最后落入牧羊人手中,也是可以料想的。诚然它的精神是可嘉的,然而它却忘记了考虑自身的优点与弱点。
物犹如此,人亦然。
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依附的枝头,生命才能达到极致。分析:本语段中,作者首先提出了中心论点:“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归属。”然后作者便简短转述原材料,并且用“物犹如此,人亦然”这句话实现了原材料与写作者表达的观点之间的有效过渡。最后再用一句“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依附的枝头,生命才能达到极致”,再次突出中心论点,以下就可以顺利地按照这一中心论点行文了。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本段文字中,作者在转述原材料的时候,全面照顾到了原材料。具体来讲,作者在转述中,不仅突出了“盲目模仿,导致命丧猎人之手,这是它却忘记了考虑自身的优点与弱点的结果”这一个点,而且还提到了材料的另一个点“诚然它的精神是可嘉的”,只是后一个点不是本文写作的重心,故而用一句话提出作为前一个点的陪衬。所以在写作中,作者用了“诚然„„然而„„”这种转折型的句式,把表达的重心转移到后面。
再如:“船主与油漆工”材料作文 《美丽之花开在分外》的开头: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船主让漆工给船涂漆。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漏洞补好了。其实,船主只是让漆工涂漆,并没有让他补漏洞,修补漏洞纯粹是漆工的分外之事。可就是这“顺便”的分外之举,却挽救了船主几个孩子的生命。
可别小看这“顺便”的分外之举,生活的美丽,社会的和谐,很大程度上就需要这些分外之举呀!
分析:本语段一开篇便直接转述作文所给材料,用“可别小看这‘顺便’的分外之举”这一过渡句,让文章很快切入到了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部分。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对原材料进行转述的时候,用“生活的美丽,社会的和谐,很大程度上就需要这些分外之举呀”这句话有意识的突出了材料的“顺便”这一个点,让人感觉到材料的确是从原材料中提取出来的。
策略三:在作文中间段落的行文中,同样可以用提及材料的关键点的办法,处处观照原材料提出的观点的那一个侧面,使所给材料与我们论证使用的材料有效勾连起来。例如:2006年全国卷1,可以写成如下片断
保护好古都的特色,古都才有足够的生命活力。
当一座古都在模仿中走向大众的时候,这座古都的寿命将会就此告终。
昔日的古都——西安,早已成为街巷车水马龙、高楼鳞次栉比的现代都市,经济发展的背后,是古风古韵的无情流失,甚至是不可逆转的破坏。除了兵马俑、大雁塔、小雁塔和一 些博物馆中收藏的零散文物,还能去哪里直接感受汉唐盛世的遗风呢?一个古都名城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特色,而不要盲目模仿其他城市,为追求所谓“现代化”而破坏古都风貌(当然也不要搞一些假古董来欺世盗名,在这一点上应汲取北京的教训)。
正如乌鸦想变成老鹰,只一味模仿外表姿态,不苦练内功神韵显然只会走向失败,结局必然是贻笑大方。传承文化遗产的最好方法是细心地保存、挖掘、清理,让它在新的时空中长久地焕发光彩。唯其如此,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才能在古风的沐浴中积淀起属于自己的文化,并一代代地传承下去,乌鸦也才能变为老鹰。
所以,我们在古都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唯有好好保护自己的本色,不在盲目模仿中失去自身特色,这样的古都才会永远具有生命的活力。
分析:本段文字中,作者论述完“一个古都名城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特色,而不要盲目模仿其他城市,为追求所谓‘现代化’而破坏古都风貌”这一观点以后,使用了一句“正如乌鸦想变成老鹰,只一味模仿外表姿态,不苦练内功神韵显然只会走向失败,结局必然是贻笑大方”,很好的将观点与原材料勾连了起来,紧紧扣住了新材料作文。
策略四:在文章的结束部分,同样用照应所给材料的做法,并且全面表述材料,但要突出材料与本文观点结合的那一个侧面,使得行文在结尾能够关注材料。
如:“船主与油漆工”材料作文
文章开头: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船主让漆工给船涂漆。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漏洞补好了。其实,船主只是让漆工涂漆,并没有让他补漏洞,修补漏洞纯粹是漆工的分外之事。可就是这“顺便”的分外之举,却挽救了船主几个孩子的生命。可别小看这“顺便”的分外之举,生活的美丽,社会的和谐,很大程度上就需要这些分外之举呀!
文章结尾:现实生活中,之所以我们感觉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程度越来越低,社会风气日渐趋下。很大程度上就是我们很少去做那些分外之举了,总觉得那些事情和自己无关。其实,只要我们在尽到分内之责的同时稍微地多做一些有益的分外之举,就像那位漆工;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和谐许多,美丽许多。要知道,美丽之花常常开在分外呀!
分析:本文结尾“其实,只要我们在尽到分内之责的同时稍微地多做一些有益的分外之举,就像那位漆工;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和谐许多,美丽许多。要知道,美丽之花常常开在分外呀!”回应文章开头观点,并且重点强调了材料中船工说的“那是顺便补的”这一个侧面,从而使材料很好的为观点服务。
四、评一评:优秀作文赏析
高尚的道德就是最大的财富
什么是财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无外乎有如下观点,财富就是金钱,财富就是知识,财富就是阅历„„„。严格来说这些观点没有问题,但笔者认为高尚的职业道德也是宝贵的财富。
比如这个船主和漆工的故事,船主交代给漆工的任务是刷漆,所以漆工只要能认真完成刷漆任务即可,但职业道德告诉这个漆工,这个洞可能会让这艘船沉没,所以道德的力量 3 让他但这个漆工却在刷完漆之后补上这个漏洞。而正是这个不经意举动使漆工不仅赢得了船主大量的额外奖励,而且还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德国哲学家康德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惟有两样东西让我们深深感动,一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灿烂的星空就是我们的理想,而实现理想的途径就是要具备崇高的道德。
西汉名相张良在椎击亲王未遂几近穷途末路之时,不厌其烦为一老人穿鞋,而正是陷入绝境的张良依然保持的这份恭敬,让他最终获得绝世才学,成为一个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一代名相。而在张良的成功其实就是道德力量的再现。而当今社会,因何18路人会面对受伤的2岁小悦悦而见死不救生,因何号称世界一流的动车故障频出,因何会有那么多曾经风光无限的贪官落马,根本原因在于道德缺失。因为道德缺失,所以缺少了同情心,因为道德缺失,所以忘却了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因为道德缺失,所以忘却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所谓道之不存,德将焉附?
吴斌,一个最普通的客车司机,驾驶客车行驶在高速公路途中,意外遭受金属片袭击,在生命垂危的情况下,吴斌用尽最后力气,换挡、停车、拉手刹、打开双闪灯,拯救全车乘客,而这一系列动作完成之后,吴斌倒下了。吴玉兰,一个普通的老师,面对无耻的劫匪,虽头破血流依然,保护659张考生准考证。从这些人身,我似乎看到道德的力量在中华这块大地上茁壮生长。
吴斌走了,但省委书记为他留下了眼泪,数万群众自愿去为护送他的灵车,整个中国为吴斌而感动,中国最美的司机的称号将是我们这个民族最大的财富。吴玉兰老师受伤了,但她面对凶残劫匪依然想着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她的行为让我们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职业道德。
高尚的道德就是最大的财富,我们这个社会需要高尚的道德去支撑,建设民主、文明、和谐的未来中国需要高尚的道德,让我们一起呼唤,期待高尚的道德能占据每一个的心灵,高尚的道德能够在中华大地上茁壮成长。
【点评】从职业道德角度来立意,是正确的立意,而且它的事例很典型,能从现实生活中找到这个事例,比如说吴斌的事例,还有反面的事例,18路人对小悦悦见死不救的事例,这些正反事例的运用都非常好,同时能从材料入手,想到职业道德,想到高尚道德是最大的财富这样一个论点,用正反论证方法,非常充分,古今中外的事例都有了,等于事实和道理都很完备,是篇好文章。
第二篇:作文扣题
学案19 新材料作文写作过程中的扣题问题
“考场上,考生作文最大的问题不是跑题,而是偏题!”阅卷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的实质。是呀,考场作文偏离题意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不少写作高手老在这方面“阴沟里翻船”,以致影响了写作水平的正常发挥。当然,偏题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可是,你想过没有,偏离题意问题有时并不源于我们审题不准,而是因为我们在审准题意后在写作过程中发生了偏离。其实如果我们认识到问题所在,并且在写作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一些点题扣题的方法,那么,带给我们的将不仅仅是把审题带入了安全区,更在于我们没有了后顾之忧,能把精力用在构思、语言上,从而写出考场上人生得意之作。
品读佳作,体悟出彩的理由
佳作一: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高墙外
雨应该会掠过广阔的河面,抑或是穿过葱葱郁郁的大丛林。雨应该摇曳着碧绿的草原,抑或是跨进了繁华都市的腹心。而我只看见雨逗留在穷巷僻弄,在屋檐里泛滥着汩汩的水声,或在屋角旁边的阴沟里哗哗地流动。这是我注定了的生长地,根本没得选择,也无法逃离,不自由。因为此时我的枝干太过于脆嫩,我的枝叶太过于柔弱。
我做了一个梦。梦境里有一只蝴蝶。
阳光透过雨渍抛出的晶莹水珠,折射着绚烂的色彩,涂满了蝴蝶的翅膀,于是蝴蝶在这纯净的空气里熠熠发光。蝴蝶翩翩起舞,它开始靠近我,它要亲吻我的脸颊,我太高兴了,高兴得差点闪了腰。我屏住呼吸,想静静地等候大地精灵对我的青睐。
梦是在半夜里被敲碎的,发出清脆的声音,和玻璃一样。我醒来,感觉到冷。
一片黯然浮于眼眸,此刻雨停了,只留下阴沟里的水流声窸窸窣窣。月亮似乎在矫情地躲躲藏藏。不知是什么原因,我跟月亮的感情很不好,我只觉得那月亮的白光冷森森的,把凹凸不平的地面幻化为一片模糊虚伪的光滑,引人去上当;我只觉得那月亮温情而柔和,把黑暗里潜藏着的一切丑陋幻化为神秘的美,叫人忘了提防。
我想继续做梦。梦却没有来。
原来连梦境也不自由。
我心里明白蝴蝶是不会来的,因为我生活在如此不起眼的角落,因为我身上没有任何值得它留恋的东西,我注定要在这里终老,枝叶任由岁月捶打。
可我喜欢外面的世界。太阳在召唤我,那湛蓝而辽远的天空中,它绽出了一团炽烈耀眼的火光,使恢恢天宇下的无数生命为之喧哗。在它的鼓励下,我选择了攀爬。沿着坍圮的残垣,绕着残损的瓦砾,我知道,我要借助于这些外力走向顶端。只有到了顶端,我才能看到广阔的河面、蓊郁的丛林、碧绿的草原、繁华的城市„„
攀爬时,我身上的雨珠再也撑不住了,噗嗤一声,将冷脸笑成了花面;我竟然能清楚地听到一首歌,这首歌肯定是从云端唱到了山麓,从山麓唱到了低低的山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
我努力地向上攀爬,即使无法选择扎根在哪儿,但是我能选择我应该何去何从。
我不甘于永远蜗居在墙角边,禁锢在这无聊无趣的一隅,我要通过自己的生存方式,自由地看到高墙外的精彩。
我再次睡去,期待又一次遇见那只蝴蝶。,“高墙外”是个隐喻式扣题题目。
【分析点评】 画线句是明点题句,“注定了的生长地”“根本没得选择,也无法逃离”“不自由”,或明或暗地点出了材料中的关键词。
“蝴蝶”是本文中一个重要意象,根据它自身特性和文中描述,它隐喻着“自由”。画线句再次明点题。
“不起眼的角落”“没有任何值得它留恋的东西”“注定要在这里终老”,暗示了“我”的生长地是“沙漠”,“不自由”。
这段描写与开头两段文字遥相呼应,表达了“我”对“自由”的渴望。
这是最能暗示材料的形象化语言。
结尾卒章显志:尽管身处“不自由”之地,但“我”仍要“向上攀爬”,以“我”的“生存方式”,“自由地看到高墙外的精彩”。
【亮点点评】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中的“我”是一株被高墙限制了自由的植物,“我”梦见了蝴蝶,这让人想起“庄周梦蝶”的故事。蝴蝶代表着自由,因为蝴蝶可以不受高墙的束缚,可以自由自在地飞翔。“我”向往自由,等到长高时,到了顶端,就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但又不得不借助外力,不得不生长在此地。这些虽然表面上与“自由”的话题无关,但在内涵上却与作文材料的主旨是一致的。结尾“即使无法„„,但是我能„„”“禁锢在„„,自由地„„”两句,形象地表明了自由的相对性,可以说是画龙点睛之笔。全文用“植物”和“蝴蝶”作为意象来表情达意,语言生动优美,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就点题来说,本文做得很好。尽管记叙文(散文)点明“材料”较困难,但它仍在文中多处或明或暗地扣“料”扣题,尤其是结尾点题语言浓墨重彩,值得学习。
佳作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些人一提到空谷就想起悬崖峭壁,而另一些人想到的却是栈道桥梁。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寻觅希望的“栈道”
有句话说得好:“如果你的前面有阴影,那么你的后面一定有阳光。”因此,在“空谷”中看到“悬崖峭壁”,我们不能悲观绝望,应该积极地寻觅希望的“栈道”,走出空谷,迎接阳光。
我曾听医生讲过这样一件事,两个重症病人同住一间病房,靠窗的那位患者每天描述着窗外的一派生机:莺歌燕舞,柳枝婀娜,晓日连天,春暖花开„„同房间的另一位病友在他的描述下,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气,最终他们都病愈出院。其实,窗外并没有什么“美景”,只不过是一片荒田,是靠窗的患者为病友找到希望的“栈道”,给了彼此活下去的力量。
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原来人的心理因素也是治病的灵丹妙药。当病人在绝境中积极寻觅希望的“栈道”,把自己消极的心态改为积极的心态,生命最终会出现奇迹的。相信在生命中是如此,在别的方面也是这样。我们在面对困境、绝境时,只要正视困境、绝境,在困境、绝境中寻觅希望的“栈道”,就可以迎接明媚的阳光。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找到希望的“栈道”,寻到明媚的阳光。我们不会忘记画出热烈明丽的《向日葵》、神秘变幻的《星空》的梵·高,在惊叹他非凡卓越的才能的同时,也遗憾他这颗巨星的陨落。他患上抑郁症,割去右耳之后,没有去积极地寻觅希望的“栈道”,最终让病魔侵吞了生命。倘若他能拥有希望的“栈道”,拥有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那么,他生命的长度、韧度都会得到提升,也会给世人带来更奇特的审美世界。
海子卧轨自杀,老舍跳湖自尽,张国荣从24楼坠地身亡,海明威开枪了结自己„„他们的死因虽然各不相同,但同样处在困境、绝境中的他们,因为未能积极寻觅希望的“栈道”,所以就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我们深感惋惜。
顾城说过:“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现实是残酷的,即使身处“空谷”,面对的是“悬崖峭壁”,我们也应该积极寻觅希望的“栈道”,走出“空谷”,迎接阳光。, 【分析点评】
标题既扣住了材料中的关键词“栈道”,又点出了其比喻义,虚实相生。
开头既点明了材料中的三个关键词,又直接点出了其喻意及中心论点。
“希望的‘栈道’”照应标题与材料。“困境”“绝境”是“空谷”的替代语,“栈道”明点关键词。“希望的‘栈道’”作为本文核心词语反复出现,使文意得以强化,也以关键词形式不断给阅卷老师以视觉冲击。
在结尾,三个关键词一同出现,都加了引号,暗示了它们的比喻义、象征义。【亮点点评】
注重关注生活,从细处着笔是文章打动人心的重要法宝。本文作者能用敏锐的眼光来看世界,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给人启迪的人与事。作者将“栈道”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既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栈道”的感觉写得可观可感,又将我们平时习以为常的“生活”——人与事,写得入木三分,真当令人刮目相看。而开头的提纲挈领,结尾的归纳升华,主体的正反对比,更使全文中心突出鲜明,结构一目了然。
福建卷所给材料是比喻型的,写议论文就必须写其比喻义、象征义,不能写其字面义,但如只写其比喻义、象征义,则易给阅卷老师留下脱离材料的不好印象。本文在此最大的亮点是在文中不断地点出材料关键词,保证了既扣关键词又扣其义的双重效果。
技法指要,洞悉高分的路径
一、新材料作文写作过程中的扣题扣“料”
新材料作文写作过程中的扣题,首先要扣材料,然后才是扣中心论点。扣题的具体办法:围绕材料中的关键词,采用“原词重现”“近义替换”“比喻替换”“内涵诠释”等方式,在标题、首段、段首段尾、文末、事例分析等关键处反复强化关键词,能给人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大大提高切题的准确度。我们试以下面的作文题为例加以说明。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陈光标,被称为“中国首善”。他为人做事高调,曾致信比尔·盖茨和巴菲特,宣称死后将向慈善机构捐出自己全部财产;他热衷环保,在“无车日”当众砸烂奔驰车,蹬自行车上班;他说:“做好事就要留名。”
杨国强,福布斯富豪榜富豪。他从1997年起匿名捐赠“仲明助学金”,至今已帮助数千名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直到2007年,奖学金捐赠者的姓名才被披露。杨国强极为低调,很少接受媒体专访,捐款也不让宣传。
有人说,做慈善,无论高调低调都值得尊敬;有人说,做人要低调,做事要高调„„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1)“慈善”是指对人有同情心的无偿捐助行为,不能等同于“做好事”。(2)“高调”是张扬,是将事情放大化,积极主动地彰显甚至炫耀。(3)“低调”表示一种谦虚谨慎的态度,不张扬。“低调”是隐藏自己的能力不显示出来。低调并不是不把事情做好,而是不把做好的事情炫耀出来。
论点立意
(1)从陈光标的角度
①做慈善(好事)要留名,②做人做事要高调。(2)从杨国强的角度
①做慈善不要留名,②做人要低调。(3)从其他人的角度
①做慈善,无论高调低调都值得尊敬;②做人要低调,做事要高调„„ 1.标题扣题
标题有多种拟法,有多种要求,但它有个底线要求:扣题,扣住“材料”。具体办法是把材料中的关键词写入标题,或用近义词替代,也可用比喻等修辞美化。试比较下面两组标题:
优 慈善需要高调(紧扣材料关键词,亮明观点,简洁明了);向行善者致敬(紧扣材料关键词,亮明观点,简洁明了);高调无罪,低调无妨(对比);做好事何必高调(反问)劣 不要拔高道德标准(游离材料,强调的是“道德”);名声——社会的引路牌(游离材料,强调的是“名声”);凡事应低调(强调的是“凡事”,泛化了材料“慈善”的限制,游离材料);慈善需要领头羊(明确了材料范畴,但强调“领头羊”的意义,偏离了材料的“高调/低调”)2.正文扣题(1)开头扣题
文章开头是最能吸引阅卷老师注意的关键部位。对于记叙文来说,最好要用“关键词重现”法,即便不能明点,也要用“近义替换”“比喻替换”等方法暗扣。对于议论文来说,必须要见“词”见“料”。具体办法:摘引材料,紧扣材料“关键词”作简要分析,段尾亮论点。尤其材料中的关键词在摘引过程中应加以重现,或用近义词替代,并最终融入表达中心论点的语句中。
劣 例:公益事业不同于其他行业,没有什么利害关联,凭的是一份良心,献的是一份爱心。如果有人非要连公益也不放过,靠它来成名或谋利的话,那可真谓是拿道德换钱,没有了底线。(《要公益不要炒作》)简评:文段开头虽然对材料没有直接引述,但能用“公益”一词近义替换“慈善”,属扣题中的暗扣手法。但遗憾的是,文段末尾却撇开材料转向立论“道德底线”,就跑题了。
优 例: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慈善事业中,有人行事高调,有人行事低调。不少人认为做慈善不应大肆宣传,只要默默付出就好。但在我看来,做慈善,无论高调低调,都值得尊敬。(《做慈善不必在意高调低调》)简评:文段开头扼要地概述材料,并紧扣“慈善”“高调”“低调”等关键词,运用“原词重现”法将材料中“慈善”一词融入分析中进行扣题。除此之外,在概述中又用“近义替换”法分别将材料中的“高调”“低调”替换为“大肆宣传”“默默付出”,这两者都是扣题的经典手法。最后段尾承接前面分析中的“尊敬”一词,亮出论点,再强化扣题。
(2)核心段落段首段尾扣题
对于议论文来说,核心段落的首尾必须扣题,具体办法:设置一个分论点放在段首,段尾再总结强化。中心论点关键词或材料中的关键词应在段首段尾得以“原词重现”,或“近义替换”或“比喻美化”。
劣 例:低调做慈善,以前有雷锋做好事不留名,现在有杨国强、姚明、刘翔、李娜等名人低调做慈善。杨国强„„什么是低调做慈善?就是捐赠者不计较功名利禄,不在意鲜花和掌声,只在乎默默对社会奉献。在他们眼中,无论钱多钱少,只要尽自己努力为社会奉献,没有赞扬也值得。(《做慈善都值得尊敬》)简评:本文段作为原文的核心段落,欲论证“低调行善也值得尊敬”,但遗憾的是,不论是段首还是段尾,都没有紧扣论点“尊敬”一词,连最简单的原词重现也没有。尽管段尾诠释了低调的内涵,但难掩扣题不足之弊端。
优 例:与其说陈光标以高调的方式做慈善,不如说以慈善的方式显高调。因为在他本应默默立下遗嘱时,他却选择了公然宣称死后将捐出所有的财产;在他本应日复一日坚持蹬自行车上班时,他却选择先当众砸烂一辆高级轿车。试想,倘若他用两次事件的影响力去开拓人们做慈善的途径,如成立捐助基金并宣传为帮助贫困儿童捐助等,慈善将真实地被传承。反观如今,“高调”成了陈光标的代名词,“做好事要留名”成了被公众嘲讽的价值观,非但没有唤起人们慈爱天下关怀社会的意识,反而令社会对慈善的真实度、可信度提出了怀疑。可见,做慈善,应谨记慈善的本质,切忌被物欲横流的社会冲刷其本心,让慈善与高调混为一谈。(《慈善应低调》)简评:文段用反证法来论证中心论点“慈善应低调”,段首以“高调”反义替换入文,段尾从结果影响角度进行总结,且通过“反义替换”方式强调“慈善应低调”。另外,文段分析部分内容就反复使用对比论证、假设论证,明方法,议结果,扣题紧密。
(3)结尾点题
对于记叙类文章来说,结尾必须点题。(下面再讲)对于议论文来说,点题的具体办法有:照应标题,照应中心论点,以“原词重现”“近义替换”“比喻替换”等方法总结全文,必要时可用反问句达到引人深思的深化效果。但用语应精要,不可拖沓。
优 例:也许“做好事不留名”的雷锋才是大多数人所推崇的。但在这个社会上,必须有人站出来,在慈善的道路上担任领航者,不惧质疑。因为慈善需要高调,慈善值得高调。(《慈善需要高调》)简评:本文段作为原文的结尾,点出了题目,并用了“原词重现”“比喻替换”的方法总结全文。语言简洁精要。
二、记叙类文章的扣题
1.立意要清楚、明白,不可模糊、晦涩
从考场实际看,跑题、偏题者以记叙类文章居多,因为它们都没有如议论文那样明显地点题见“料”。其表意模糊、内容晦涩,不仅严重影响作文的得分,而且易使阅卷老师误判。那些考场上需要“三评”甚至需要专家组仲裁的作文,有一半多是这方面的原因。事实上,写这类作文的大多数考生是有一定写作能力的,甚至有些考生的写作水平还是上乘的,但由于缺乏点题,过分含蓄或盲目创新,结果适得其反。
记叙类文章的立意要明白、清楚,必须做到几个“明明白白”:一个明明白白的立意,一个明明白白的内容,一个明明白白的开头和结尾。宁可清新如小溪,不可混沌如幽潭。
2.行文过程中必须扣题见“料”
客观地讲,新材料作文如要写记叙类文章,想见“料”扣题是有一定困难的,但还是能做到的;即使明引做不到,暗扣还是能做到的,哪怕出现“材料”中的关键词语也可。记叙类文章可以在开头甚至中间不点题见“料”,但必须在结尾处点题扣题,而且点题不要“惊鸿一瞥”,而是要浓墨重彩。因为结尾是文章结穴之处,如能以一段或几段文字点题,便可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实现最大限度的扣题效果。山东高考满分作文《这世界需要你》,结尾写道:
这世界需要你,需要你的爱,你的爱如春风,吹化了我心底的坚冰;你的爱如细雨,滋润了我心田的渴望。在此刻,多么想在短暂的寂寞之后睡在你的怀里。我知道有你的存在,便永远是晴空。花若能言,口自芬芳。爱若能言,心香弥漫。这世界需要你!
不仅以比喻的方式形象地诠释了“母爱”,而且总结全篇,两次直接点出题目,使主题在文章的最后得到了极大的强化和最大的张扬,极具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
三、规避新材料作文写作过程中几种偏题问题
1.把新材料作文当成话题作文来写。即从材料中提取一两个关键词,然后不问它们在材料中的含意而泛写开头。这是写作过程中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如写材料中的“包容”,该“包容”在文中是有特定含意的,然而,不问其含意,泛写开去。新材料作文审题行文固然离不开关键词,但只以关键词写作,不管其在材料中的含意,这种写法绝对不行。
2.滑向近义词。因对材料中的关键词语理解不准、不细而在写作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滑向它的近义词。如写“老规矩”,却泛化为“规则”;写“探究”,却等同于“思考”“实践”;写“自信”,却写成了“信心”;写“诚信”,却写成了“诚实”;写“失意”,却写成了“挫折”。行文过程中可以用“近义替换”法点题,但绝不是写成这个“近义词”。要学会对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核心概念作精准的理解,必要时要在文中作阐释。如写“家风”类作文,不少考生写了一件偶然的事或者写父母给“我”的一次教育,这是不明白“家风”的含义所致。“家风”之“家”是在家庭范围内,“家风”之“风”带有长期性、渐染性、趋同性(家庭成员内部的一致性)。
3.写作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偏离了材料,扯得太远,以至于想收也难以收回。对此,要学会打草稿,要学会在行文过程中不断地回扣“材料”。
另外,在写作过程中要始终注意“暂停”几次。“暂停”虽是体育比赛中的专用名词,但于写作中也颇有用处。不
要总想着写作一气呵成,文章写完才觉得有问题,不仅时间上来不及,心理上也是很难承受的。况且绝大多数同学并不是作家,没有经过长期专业的写作训练,灵感往往不一定可靠,思维质量、思考层次也很成问题。在行文中停下笔来,心中默念题目,问一下自己:“这段切题吗?”适时点题,既可防止思路旁逸、偏离题目,又可收到“既放得开又收得起”的效果。有时,不妨回头把已写好的语句和段落默读一遍,这样顺势往下写,就有种逻辑依据,可以使语句更加连贯。一段写完也可驻笔凝思,对下一段的文字再稍作酝酿以蓄势,会保证离题更近,想得更清楚,更透辟。
实战演练,熟习行文的要领
一、下面的例文在行文上都存在着偏离题意、扣题不紧的问题,请你判断分析,并试着提出修改意见。
文题(2012·浙江)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台湾女作家刘继荣在博文上说,她上中学的女儿成绩一直中等,但是却被全班学生全票推选为“最欣赏的同学”,理由是乐观幽默、热心助人、守信用、好相处等。她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女儿却认真地说:“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博文引发了广大网民的热议。
网民甲:坐在路边鼓掌,其实也挺好。
网民乙:人人都在路边鼓掌,谁在路上跑呢? 网民丙:路边鼓掌与路上奔跑,都应该肯定。
从上述网民的议论中,选取一种看法,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例文
配角人生亦精彩
选择是一门学问,它考验一个人的智慧与经验,如刘继荣女士的女儿,她选择成为一个路边鼓掌的人,这有何不可?成为配角,更精彩。
作为一个年幼的孩子,她不懂名与利的相争,不明社会官场的险恶,她愿做一个路人,为那些焦点人物,献出自己最真诚的掌声,她体现了一种不争的品质。古今来者,作为历史长河中的配角,我想到了陶渊明先生。在自己的田园之中安得其乐,或植杖或耘耔,不在官场钩心斗角,不争虚名。正是他的不争而谁能与之争?在配角的人生中过闲情逸致的生活。
而争当主角之人并非有好下场,“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这是当年自信、自豪的周瑜,可他争做王者,自诩文韬武略无人能及,在诸葛亮出现后,嫉妒的心理使他一步步坠入深渊,对诸葛亮加以陷害,最后一声长啸:既生瑜,何生亮!终结了人生。这种要不得的心态最终毁了一位人才。若他能移樽就教,虚心做一个配角,历史上是否又多了一段佳话呢?配角的人生并不比主角的人生黯淡,而在于你的心态。
在芸芸众生中,我们都是世界的一个配角,装点着世界,而有这样一位配角,他装点了全中国人民的内心。“最美司机”吴斌,他的英勇事迹感动了我们,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将“人”字书写得墨迹饱满,使人肃然起敬。这样亲切而又庄严的人,使我们去探究自己的内心,发现自己的内心深处也充满着和善的力量。他虽死犹生,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将一直影响着我们。一身正气酝酿成的高素质司机,你装饰了中国,又触动了我们的心。配角人生能不精彩吗?它伟大,而又高尚,它的人生充满了意义!
选择配角人生,并不比主角人生来得差劲些,在于人的心态,人的选择。多一种谦逊的气息,多一种温和的习性,多一种低头的勇气。在配角的人生中,我们一样活得精彩,当世界的配角,你是自己的主角。
巴金有句话:人不仅仅是靠吃米活着的。选择配角人生,是心理的挑战,亦是精神的升华,在自己的精神境界可谓更高一层。让我们勇敢地选择配角人生,活出一样的精彩。
思考
1.本文偏离题意、扣题不紧表现在哪里? 答:
提示 本作文题扣题重心在于处理好路上奔跑者和路边鼓掌者的关系。但该文在题意的理解上,将“奔跑者”简单地对应为“主角”,将“鼓掌者”简单地对应为“配角”,变成了论述“配角人生”的问题,于是出现了题意偏离的现象。
2.试着提出修改意见。答:
提示 作文材料隐含着“主次”“主配角”“衬托者”等关系,不是说不能写“配角”,而是未搭好桥,在“路边鼓掌者”与“配角”之间应建立起一定的联系。如使用这样的语言建立联系:路边鼓掌的人未尝不是一个配角,做一个为主角鼓掌的配角又有什么不可呢?搭个桥,过渡一下,就不是偏题了。当然,行文过程中应多一些揭示两者联系的点题语言,在分析中要能够自圆其说。
文题一步与一生
例文 举世闻名的音乐巨擘——谭盾,为了心中那个美丽的音乐梦想,勇敢地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到美国学习音乐,经济拮据等种种困难丝毫不能阻碍他前进的步伐。他一步步地坚持走了下去,为之付出毕生的心血与汗水,最终登上了美国最著名的音乐厅——卡耐基音乐厅。正是他敢于迈出追求理想的第一步,并为之不断努力,这才成就了他精彩的一生。
思考
3.该段未扣准题目表现在哪里? 答:
提示 作者没有对文题细加思考,对故事叙述剪裁不当,致使这个事例“一步”不够突出。换句话说,如果撇开文题,只看所举的事例根本无法想到表达的是“一步与一生”的主题,而只会想到谭盾为了他的梦想而进行的奋斗。这种偏题大多因为处在文章中间而不易被阅卷老师发现。其实这种偏题,“论据与论点不一致”的问题太普遍、太典型了。
4.试着把它改写为一段紧扣题意的文字。答:
提示 可对谭盾的事例进行加工剪裁,突出“一步”的内容,再重点阐述出“一步”与“一生”的辩证关系。
示例:
举世闻名的音乐巨擘——谭盾,为了心中的音乐梦想,克服经济拮据等各种困难,坚定勇敢地迈出了赴美留学的一步。这一步,为他的一生带来了转折;这一步,让他踏进了卡耐基音乐厅;这一步,让他踏上了世界音乐之巅。他这为理想而奋斗的一步,为他实现灿烂的音乐梦想奠定了不可忽视的基础。
一步,这一步有多远,横跨了半个地球的距离;一步,这一步有多难,绝不仅仅是省衣缩食那么简单。但那又怎样,为了心中的理想,这一步怎能不跨出?因了这一步,谭盾终于寻得那深藏丛林的宝藏;因了这一步,谭盾收获了他的梦想与辉煌。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人认为,世界上最痛苦的人有两种:一种是走在最前面的人,一种是走在最后面的人。你对上述观点有何思考?请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辨析类材料作文题,命题者一般不摆明自己的观点,也没有明确的倾向,需要写作者分析其中是非曲直,拿出主见。这类作文一般不求结论的一致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言之成理即可。2013年高考江西卷的作文“对奥数、英文、周树人的‘怕’或‘不怕’”,就属此类。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此类作文看似没有多少审题、立意难度,写作者似乎可以各抒己见、自由评论,其实不然。由于作文材料中潜藏着命题者的发问:走在最前面或最后面的人是否最痛苦?立论时并没有广阔的空间,只能紧扣命题者所问,明确回答痛苦或不痛苦,并由此阐述理由,而且阐述的对象应紧扣住“走在最前面或最后面的人”,不然,则很容易偏离题旨。
1.弄清“最前者”或“最后者”的丰富内涵
“走在最前者”可让人联想到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探路者、拓荒者,如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爱因斯坦、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加加林;也可以是成就突出的领跑者,如中国首位打进WTA前十的网球金花李娜以及拿下奥运会、亚运会、世锦赛、全英赛、世界杯、总决赛、苏迪曼杯、汤姆斯杯八大满贯的世界羽坛第一人“超级丹”。
“走在最后者”可以是不具优势的落后者,如学业、事业上成绩落于人后者;也可以是身肩重任的断后者,如中国古代所谓“三军”中之“后军”,行军作战时行于队伍之后,担负着掩护和警戒任务。2.分析“痛苦”或“不痛苦”的根源
对于孙中山、加加林这样的探路者、拓荒者来说,其痛苦可能在于:前途艰险,情况难料,一路前行意味着冒险,甚至牺牲。对于李娜、林丹这类成就突出的领跑者,其痛苦可能在于:有不断挑战、超越自己以始终保持身在最前、不敢有半点懈怠的巨大精神压力,也许还会有后进者、旁观者的羡妒、非议甚至诽谤。当然,探路者、领跑者也未必最痛苦,因为无论是挑战自然的困难还是人为的困难,无论是挑战自己还是挑战他人,都可以从中收获挑战的经验哪怕是教训,从而得到人生智慧,发现自身价值。
对于学业、事业上的落后者,其痛苦在于:处于人后,饱受鄙夷和冷眼甚至欺凌,难有机遇。不过,这类人正因为处于人后,一则没有开路、拓荒的危险,可安然地走前人开辟的道路,免去了走弯路的失意和沮丧;二则总为人后的不利处境,也许会激发其斗志,从而转换为不甘人后、拼命超越的巨大动力。从这一点来说,落后者未必痛苦。
对于行军作战中的断后者,其痛苦在于:既要掩护整支部队顺利进发,又要冒险甚至牺牲生命来阻击后方追兵。把危险留给了自己以换取整支部队的安全,断后者在痛苦中展现精神的伟大,收获生命的意义,因此,他们也许并不以此为痛苦。
立意角度可以有:(1)从正面立意——走在最前(或最后)最痛苦。参考拟题:“敢为天下先,必最苦也”“先行者亦是苦行僧”“苦为人后”„„(2)从反面立意——走在最前(或最后)未必最痛苦。参考拟题:“先行者,何苦之有”“先者何痛,后者何苦”“子焉知先行不乐”„„(3)从辩证角度立意——走在最前(或最后)最痛苦也最幸福。参考拟题:“走在最前,痛并快乐着”“苦到极致是幸福”“开拓者虽痛犹荣”“苦形于外,乐存于心”„„
由于该类材料中潜藏着命题者的发问,立意时一定要紧扣所问,作出明确而有针对性的回答,否则极易偏离题旨。就学生习作的拟题来看,立意跑偏有以下两种情况:
(1)回避问题,答非所问。如“莫因名利毁一生”“别让荣誉压垮自己”“放慢你匆匆的脚步”,均回避了“是否痛苦”这一问题,明显偏离题旨。
(2)抛开对象,另起炉灶。如“中间风景最好”“走在中间最幸福”“笑对痛苦”,撇开了命题者所问对象——“走在最前(或最后)的人”,同样背离了题旨。
第三篇:作文如何开头扣题
作文如何开头扣题: 如<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
1.我参加过许多有意义的活动,但最令我难以忘记的是一次摘柿子活动.2、我参加过大大小小的许多事情,可我觉得最有意义的还是校园活动-摘柿子.3、<一次家庭联欢会>
我们家传出的笑声引来了月亮姐姐和一大群”星帝”,什么事这么乐?当然是家庭联欢会了.4、<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在我从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我参加过许多有意义的活动,其中,最有意义的、最难忘的还是那次卖报纸活动。
《妈妈的爱》
1、妈妈的爱是无私的,是温暖的。
2、在我的身边萦绕着许许多多的爱,其中妈妈的爱是最无私的、最感动的、最难忘的。
3、这个世界上最美丽、最温暖的爱就是妈妈的爱。
4、母爱是无私的,是伟大的。
5、人生像一条无彩缤纷的小路,在这条道路上,有欢乐、有悲伤,但令我难忘的还是发生的一件有趣的事。
6、翻开记忆的相册,让我想起了一件难忘的事。
7、每当打开童年的那扇窗,四年前那件事便会飘到我的眼前……
《一件后悔的事》
在人生七彩的道路上,发生过许许多多的事,但让我骨铭心的还是那件事,每当想起,我后悔不已,内心非常惭愧.<一件难忘的事》
生活中,我经历许许多多难忘的事,但是,最令我难忘的一个件事是——学包饺子。
第四篇:点题和扣题
点题:用扼要的话把谈话或文章的中心意思提示出来。
一、性质上:
(1)明点:紧扣标题,直接说明、解释标题的含义
(2)暗点:在词句上与标题没有直接联系,只是在意义上比较含蓄的点出题意
二、形式上:(1)篇首点题(2)篇中点题(3)篇末点题(4)篇尾点题
扣题
围绕主题;切题:作文要~。
第五篇:作文讲评之三:关于扣题
作文讲评之三:关于扣题
一、话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田野里住着田鼠一家,收获的季节来临时,它们开始收藏稻谷和其它食物,准备过冬。只有一只名叫弗雷德里的克的田鼠却在收藏阳光、颜色和单词。大家都嘲笑它,但它没有理会,继续工作。冬天到了,它用阳光使大家感到温暖,用颜色使大家仿佛看到了夏季的美丽,用单词给大家讲故事。田鼠一家过了一个美好如春的冬季。
收藏阳光、颜色、单词,好在严冬到来时使生活更美好。多么简单,又多么实在。如果我们不去留心收藏快乐,不会构建美好的精神生活,那么,一个小小的挫折就足以让我们的内心世界冻结。可见,对于人生来说,精神追求和物质储备是同样重要的。
请以“精神生活的魅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见闻、看法、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注意: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升格作文
(一)闪亮的灵魂
人的灵魂非常奇异。有的小如路边芥草,有的高如挺拔雪峰,有的稳如千年磐石,有的飘荡如变幻的极光,有的面目和善亲近,有的表情狰狞凶煞。往往惟有高大、稳健、面目和善者方能获得永恒。
美好的灵魂是精灵,快乐是他的天性,微笑是他的唯一的面孔。也许他很穷,但他却从不唉叹,他享受着自己拥有的一切。他会自信的告诉你:“我没有一天不快乐。”而那些举着“金钱万能”的口号,东奔西走追名逐利,注定是辛苦乏味的人生,茫茫满身铜臭最终得到的不过是金钱堆砌的冰冷墓穴,他只能唉叹:“我穷得只剩下金钱了。”他的灵魂已腐化变质,变成了终日抱怨人生。并会慢慢消失。
美好的灵魂是宁静的海,他无声地接纳着百川,小河激不起他的半点波浪。他无声,宽容,给人安全,让人遐想。而那些渺小的灵魂即化为山间的小溪,一点点水,一点点坡度都让抱怨不停,痛苦不已。最后只能在流淌的过程中,慢慢消失,让人再也寻找不到。而大海即变永恒,任你去遨游去探知。
美好的灵魂是悬崖边的古松。“千磨万击还坚韧,任你东西南北风。”他是一个睿智的老人,以深邃的目光盼望着远方,预知着未来。他看到太阳,看到星晨,看到周围的小草一岁一枯荣,了解生命的短暂,看到身边滚滚东流的大江。了解时间的永恒。而那些如柳的灵魂,却千方百计迎合着风,没有自己的个性,或者假作温柔的样子矜持地触抚湖面。
人的灵魂,就是这么的迥异。做快乐的精灵,做深邃宽厚的大海,做坚定善善思的古松是我们的不变追求,只有这样才会有闪亮的灵魂,只有这样才会在天地间盈润注目,善始善终。只有如此美好的灵魂,才能让我们获得五彩快乐的人生,以似海的胸襟干似海的事业。
让灵魂得以闪光,得以张扬,让美和快乐得以驻足,让人生飞腾,如火焰般此起彼伏,熊熊燃烧,永不熄灭。
改文: 闪亮的灵魂
天生万物,有的小如路边芥草,有的高如挺拔雪峰;自然无常,有的稳如千年磐石,有的飘荡如变幻的极光;人生百相,有的面目和善亲近,有的表情严肃刻板„„无论如何,只要拥有充足的精神,他的灵魂便是闪亮的,他的生命便是有价值的,何须计较他生命的长短,长相的好坏,力量的大小?
精神生活富足的人,是以快乐为天性的,微笑是他的面孔。也许他很穷,但他却从不唉叹,他享受着自己拥有的一切。他会自信的告诉你:“我没有一天不快乐。”而那些举着“金钱万能”的口号,东奔西走追名逐利,注定是辛苦乏味的人生,满身铜臭最终得到的不过是金钱堆砌的冰冷墓穴,他只能唉叹:“我穷得只剩下金钱了。”他的精神已极端萎靡,只会终日抱怨人生,灵魂已腐化变质,终将慢慢消失。
丰盈充实的精神是宁静的海,他无声地接纳着百川,小河激不起他的半点波浪。他无声,宽容,给人安全,让人遐想。而那些精神贫乏者即化为山间的小溪,一点点水,一点点坡度都抱怨不停,痛苦不已。最后只能在流淌的过程中,慢慢消失,让人再也寻找不到。而大海即变永恒,任你去遨游去探知。
傲然的精神是悬崖边的古松。“千磨万击还坚韧,任你东西南北风。”他是一个睿智的老人,以深邃的目光盼望着远方,预知着未来。他看到太阳,看到星晨,看到周围的小草一岁一枯荣,了解生命的短暂,看到身边滚滚东流的大江。了解时间的永恒。而那些精神软弱者,像柳絮一般,千方百计迎合着风,没有自己的个性,或者假作温柔的样子矜持地触抚湖面。
人的精神,就是这么的迥异。做快乐的精灵,做深邃宽厚的大海,做坚定善思的古松是我们的不变追求,只有这样才会有闪亮的灵魂,只有这样才会在天地间盈润注目,善始善终。只有如此丰盈美好的精神,才能让我们获得五彩快乐的人生,以似海的胸襟干似海的事业。
让精神得以张扬,让灵魂得以闪光,让美和快乐得以驻足,让人生飞腾,如火焰般此起彼伏,熊熊燃烧,永不熄灭。
(二)只为那一季花开
有一粒百合花的种子被风吹到一座断崖上,周围的野草都认为它也是一株野草,只有它自己知道自己与他们不是一类。于是它不断地汲取养料,努力长高,当周围的野草向肆虐的风雨屈服时,只有它顽强地抗争着;当周围的野草嘲笑它的“痴人说梦”时,它默默地忍受着;只是更加努力地指根伸向泥土深处;当过往的蜂蝶笑她的头上长了疙瘩,只有它自己知道证明自己的时刻将要到来。
终于在一天清晨,当崖上的一株野草醒来时,他闻到一缕淡淡的沁人的幽香,它循着香迹,发现一株百合在风中摇曳着,清晨的露水更增添了百合的美丽。
若干年后,这个山崖百合遍地,成为旅游胜地,而第一株百合仍努力地蓄积能量,只为那一季花开,证明自己的不同。
多好,只为那一季花开!正因为第一株百合花心中存在着这一信念,才使自己绽放美丽,如果它一开始就认同自己与那些野草一样,那么它就可能沦为一株平庸的野草。
一点小小的信念,便足以支撑起一个人生。有一个打工者,临近除夕却口袋空空,连寄一封信的钱都没有,但他还是寄出了那封没有贴邮票的信,信上说他没用,不能侍奉母亲,请她保重,可是这封没贴邮票的信竟辗转到了母亲手中,瞎眼的母亲请人也寄了一封没有贴邮票的信。信上别写着:“儿啊,母亲等你回来!”这封信的及时到来救了儿子的命,当日后已成功的儿子谈起这件事时,感慨他说,正是由于心中对母亲的牵挂和对那些帮助他们母子通信的好心人的感激,使他产生了强大的求生欲。而这一点,也促成了他的成功。
一个人什么都没有,但他不能没有信念,信念可大可小,可以是对父母亲的眷恋,也可以是对自身价值的追求,就像有一句话说的那样,只要心中有梦,生活就会精彩。改文:
(二)只为那一季花开
信念是什么?它是一种精神,是雪地里种子对发芽的期待;是荒漠里驼队对目标的坚定;是山崖边百合对春风的笑脸。谁不为这种期待、坚定、笑脸而感动,谁不需要这种顽强自信的精神? 有一粒百合花的种子被风吹到一座断崖上,周围的野草都认为它也是一株野草,只有它自己知道自己与他们不是一类。于是它不断地汲取养料,努力长高,当周围的野草向肆虐的风雨屈服时,只有它顽强地抗争着;当周围的野草嘲笑它的“痴人说梦”时,它默默地忍受着;只是更加努力地指根伸向泥土深处;当过往的蜂蝶笑她的头上长了疙瘩,只有它自己知道证明自己的时刻将要到来。
终于在一天清晨,当崖上的一株野草醒来时,他闻到一缕淡淡的沁人的幽香,它循着香迹,发现一株百合在风中摇曳着,清晨的露水更增添了百余的美丽。
若干年后,这个山崖百合遍地,成为旅游胜地,而第一株百合仍努力地蓄积能量,只为那一季花开,证明自己的不同。
多好,只为那一季花开!正因为第一株百合花心中存在着这一信念,才使自己绽放美丽,如果它一开始就认同自己与那些野草一样,那么它就可能沦为一株平庸的野草。
一点小小的信念,便足以支撑起一个人生,让困境中的人重新扬起风帆。有一个打工者,临近除夕却口袋空空,连寄一封信的钱都没有,但他还是寄出了那封没有贴邮票的信,信上他说自己没用,不能侍奉母亲,请她保重。可是这封没贴邮票的信竟辗转到了母亲手中,瞎眼的母亲请人也寄了一封没有贴邮票的信,信上别写着:“儿啊,母亲等你回来!”这封信的及时到来救了儿子的命,当日后已成功的儿子谈起这件事时,感慨他说,正是由于心中对母亲的牵挂和对那些帮助他们母子通信的好心人的感激,使他产生了强大的求生欲。而这一点,也促成了他的成功。
一个人什么都没有,但他不能没有精神,信念更是一个人的支柱,它可大可小,可以是游子对母亲深深的眷恋,也可以是创业者对自身价值的追求;它可以是百合花对绽放美丽的自信,也可以是你对自己终将成为白天鹅的执着。就像有一句话说的那样,只要心中有梦,生活就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