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日记1
教育日记1 9月3日 星期一 晴
开学新接班,开课几分钟后,我逐个指导三个学生认清了封面上的“语文”二字。又引导学生们在第二页写上班级和姓名。学生们大多读过学前班,有三十四个学生写出了自己的姓名,包括写错其中某个字的。我一个一个地教写不出姓名的写姓名,教写错字的改正错字。教学生写姓名时,一个现象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有的学生书本上的姓名是爸爸写的,但把字写错了。
下午,我想以活动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一些入学教育,最根本的想法是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一些属于校园的文化。我一直以为,优秀的校园文化一定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学生在某种程度和方向上对校园文化做出何种解读,却要看老师是怎样引导的。
我让学生排队走出教室,每到一处,既介绍事物,又结合事物对学生进行行为和品德上的引导。当我告诉学生一些树木的名称时,我就接着形象地教育他们要爱护树木。我对他们说:“树木也有生命,它们为我们带来绿意、阴凉,它们也希望我们对它们友好。当你用小刀伤害它们的时候,那从伤口渗出的树汁是它们伤心的眼泪。”孩子们听得很认真,纷纷表示以后不伤害树木。
回到教室前,我让孩子们将教室外和操场上的废纸、塑料袋捡掉。一阵忙碌后,学生陆续走进教室。学生安静下来后,我惊奇地发现──竟然“丢掉”了三名学生,将他们喊了回来。我不得不点出他们的姓名,告诉他们以后不要再弄丢了。
低年级学生,学校、班级、学习等有关的概念还没有在头脑中建立,他们的认知水平没有达到“自觉”的程度,他们还生活在一种近乎无意识的认知世界里,受暂时的注意和兴趣支配。我们不能指望靠一两次说教或训斥就使他们变“乖”,唯一的灵丹妙药是耐心、爱心,要时刻关注他们,时刻引导他们,直到有一天,他们“自觉”了。
第二篇:教育日记1
教育日记
2010年9月9日
晴
星期二
求经新教育
沁阳四小参观学习摘记
沁阳市王召乡东王召小学 徐向勇
2010年3月11日上午7点25分,王召中心小学一行十余人来到了沁阳市第四小学,进行新教育实验的参观和学习。
一进门,就看到门口摆放的一张桌子,周围已经围满了人。于是,信步校园。参观四小的校园文化氛围布置情况。很快,就到了四小安排的晨诵时间乐(7点40分)。于是,和同事们往南去了高年级教学楼,教师都已经在班里等候,学生陆续到校。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有值日人员领读。学生诵读的都是些现代诗,摘抄在硬皮笔记本上,在参观诵读的时候,顺便看了看四小的班级文化布置情况,各班还真是各有各的特色。学生做的整整齐齐的,在指导老师的要求下,大家都极认真地朗读着。丝毫没有受到我们这些外来者的影响。
下了楼,又来到了低年级教学区,一年级学生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摇着头,晃着脑地朗读着,看着我们进来,他们小脸通红的,更加卖力乐。
这是,大门口桌子边已经没那么多人。于是,我放弃了三、四年级的观摩,去参看四小的“新教育”有关文字材料了。翻着四小教师的心血,我心禁不住感动万分:四小在困境中去探索、去努力,而他们的汗水的确没有白费。
参观后,四小的主人们又把我们邀请到小会议室里,买校长的谦虚和王敏副校长(业务副校长)的认真解答,让我们一行人新教育改革迷茫的眼睛渐渐清晰,彷徨的心更加坚定。我们会紧追这些先行者,去为师生们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而努力的!
第三篇:教育实习日记1
实习日记
9月24日 星期一 晴0906112023陈菲
今天是第一次走进南通实验小学,一走进这座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名校,就被学校浓厚的文化气息和现代化的设施吸引。学校占地面积并不算大,但是布置得井然有序,最南边是行政楼,也是我们临时工作的地方,最北边是世纪楼,也就是学生上课的主阵地。在西侧的一面墙上是学校的公告栏,里面陈列着各个班级一周的表现情况,以及一周的食堂菜单,让学生对这些日常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
这周是学校推广普通话周,一进入校门就可以看见学校的普通话形象大使,一位活泼可爱的小女孩。下午我们还帮助张老师去交她们班有关普通话推广的小报,在征得张老师的同意后我仔细地看了看这些小报。这些小报中有两份是学生自己绘画与写字的,剩余的六份有画是自己画的,也有从文字到绘画都是电脑word制作的,但是,不管是以何种形式呈现的,学生制作的都非常漂亮。小报的画面布置很合理,插图和文字内容的选择也很合适,每一份我都爱不释手。现在的学生与过去传统意义上的学生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了,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在逐渐加强,当然,这些小报肯定也有家长参与的成分,但是,学生开始学着做、试着做,就是一种进步。我个人觉得这样的活动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来说是非常有益的,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我们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在智力方面发展得好,学生还有其他多种智能,而小报比赛就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智能,在绘画或者文字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就可以在此活动中展现自己,这样每个学生在学校都会有所成长,学生不会因为自己的文化成绩不理想而变得自卑,教师的学生观也会发生转变。
我发现该学校很注重和尊重学生的各种特长和兴趣爱好。学校在低年级的走廊边就悬挂着在各个领域表现优异的学生的照片,除此以外学校还开设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在音乐房内就陈设着几架古筝,在我们临时办公的地方放着毛毡。我们现在高喊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我觉得这不仅需要教师做到,学校首先就应该注重这样的问题,实小真的做到了他们口号中的“小至精细”,从小处着眼,一点一点地渗透到学生和教师的日常生活中。
另外,今天在班会课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给我的印象还挺深的。起初是张老
师发现教室的地上有纸屑,就让同学们捡起来扔到后面角落的垃圾篓里。她无意间发现有个男生身边哟偶很多用过的面纸没有及时处理掉,她就在他去扔纸屑的时候让他顺便看一下卫生角脏不脏,那个男生说:“全是纸屑。”张老师就让他把角落打扫干净再回到座位上。他就把纸屑一点一点扫到簸箕里,起初他显得不大情愿,可是扫着扫着他就变得认真了很多,尤其是有另外一名男生过来帮助他以后,他就变得积极多了,两人还商量着是应该先把纸屑扫到垃圾篓里还是先把标牌折断放在里面。经他们打扫过的卫生角果然干净了很多。所以,我觉得学生在学校的时候,班主任可以让他们做这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他们逐渐培养起不随手丢纸屑和爱劳动的习惯。
第四篇:四群教育民情日记1
“四群”教育民情日记
2014年3月18日
星期五
晴
隆阳区潞江镇新寨小学
何大象
按照中心校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制度要求,我联系的群众是潞江镇新寨村委会新寨村的村民。
潞江镇新寨村委会新寨村属半山区,有农户512户,总人口1998人。耕地总面积2458亩(其中:田367亩,地2091亩),人均耕地1.23亩,林地1456亩。主要种植咖啡经济作物,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今天天气较好,一大早,我一人来到了新寨村委会新寨村走访联系群众。走在田间的路上,一股浓烈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放眼望去田里地间的咖啡绿油油的,满树开满了白色的小花,花间结出了绿色的小果。我们与联系的农户进行了入户访谈或集中座谈,与老百姓拉家常,交朋友,倾听他们的所思所想,用心记录着他们谈到的问题。一天的民情走访工作让我真切感受到:“四群”工作是改善干群关系、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有效载体,如何向群众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倡导新风、更新观念,是推进社会工作、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通过走访,我深感基层工作与机关工作的巨大差异,自己的政策理论等知识有待充实,工作方法有待提高。要在工作中善于分析总结,提高自身素质,这样才能更好应对复杂的工作局面,才能取得更好的工作实效。必须保持务实进取的精神,才能取信于民。只有以谦虚务实的态度,经常到群众中看一看、听一听、聊一聊,和他们拉家常,交朋友,才能听到群众反映的民意。要以“能帮则帮、解决问题”的进取态度,积极向上级有关主管部门反映问题,提出建议,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才能得到群众的充分信任。
事实证明,只要我们真正带着感情深入下去,真正转变作风,视群众的需要为我们工作的“指示灯”,及时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群众工作就一定会有成效,也一定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戴。“四群”教育活动,为我们做好群众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和契机,我们要珍惜这难得的机会,多为群众分忧愁,办好事,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顺民心,得民意。
2014年3月18日
第五篇:日记1
2011暑期酒店打工日记
题记:两个月的暑期就这样匆匆结束了,还有我这第一次的社会实践。整日呆在象牙塔中的我,第一次的尝到了生活的现实和不易。或许,这种真切的体会,才是我最宝贵的收获。七月22号下午,我们的期末考试全部结束了,令人兴奋的暑期终于开始了。第二天匆忙去排队买票,在商店买了点零食,打理好行囊。七月22号,我便踏上了回家的旅程。一个背包,里面是几件替换的衣服,两个塑料袋,一点零食,几本书。这就是我要到家将要度过两个月的全部家当。天气热得一塌糊涂,刚没走两步能感觉到汗在肚子上往下流,流到肚脐眼小肚子的‘皱肉’就顺着那条‘肉槽’向着两侧流啊流的。就这样挤上了公交,闻着别人和自己的臭汗味,到了火车站。上了汽车很快我便和几个相伴同学搭讪上了,我知道我是有求于人的。从上车的那一时刻起,我就知道我已经走出了象牙塔进入社会了。通过其中一位熟悉同学的热情帮忙,我很顺利地抵达了我的目的地——赣榆。七月22日到瑞安,次日休息一天。七月23日,真正开始了我的暑期社会实践之旅。我从扬州到赣榆,就好比我从一个蒸笼跑到另一个蒸笼,也是一个酷暑难耐的地方。来之前我的表哥就已经帮我找好了工作,所以对此我并不担心。我没体会过找工作的艰辛。这是我此次之行还未开始就已经是一个遗憾,但这样我心里也着实踏实了不少。就在这一天,我经历了两件我表哥所谓‘一百次也难碰到一次’的事情。于是我便在一天之里做了两百件事,经历到是很丰富,可对我确是个不小的打击。我做的是酒店的服务员,那是一家规模相对来说是还很大的有点皇家气派的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