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辛亥革命有感

时间:2019-05-13 10:49: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辛亥革命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辛亥革命有感》。

第一篇:读辛亥革命有感

读《辛亥革命》有感

星期三的近代史课上,老师为我们播放了一部由成龙主演的电影,它的名字叫《辛亥革命》,重温历史让我感触颇多。这段历史其实我们都从历史课本中学习过,那时的我们对于这段历史的意义理解的并不深刻。现在看来,这是多么伟大的一段历史,没有这段历史,我们今天可能依然生活在封建社会,受人欺负,卑躬屈膝,一直是别人的奴隶。

辛亥革命的爆发有它的偶然性。1911年10月10日,当时清政府将驻守湖北的主力部队调往四川镇压保路运动,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决定乘机发难。不料革命党负责人孙武当天在汉口装配炸弹时被炸伤,引起清军的大搜查,革命党领导人要么被捕杀,要么逃离武昌。在群龙无首的情况下,新军各标营中赞同革命的基层官兵主动发难,经一夜战斗占领了湖广总督署,后来又控制了武昌、汉阳、汉口三镇。但仓促举事的官兵马上面临缺乏统帅的致命问题。无奈之下,他们找到黎元洪,黎元洪在士兵枪口的逼迫下出任湖北军政府都督。湖北军政府发布文电,号召各省为推翻清朝建立民国而奋斗。武昌起义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成功了。这就他的偶然性。

辛亥革命的爆发更有它的必然性。纵观满清王朝在革命前50年、尤其是前10年的作为和不作为已经让革命的发生只是个时间问题。在《辛丑条约》签订时,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已经彻底放弃了抵抗外侵略者的念头,甘当“洋人的朝廷”,同时也使国人对清政府更为失望,国内要求变革的呼声日益高涨,清政府越来越腐败,苟且偷生。清政府于1906年宣布“预备仿形宪政”,在1908年制订了一个学习日本实现君主立宪的方案。又规定了9年的预备立宪方案期限。预备立宪并没能够挽救清王朝,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重了危机。主要原因在于清政府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延续其反动统治。立宪有三大利:“皇位巩固”,“外环减轻”,“内乱可弭”。事实表明,清政府已经陷入无法照旧统治下去的境地。正如孙中山所形容的,清政府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经从根本上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够是那座房屋免于倾倒吗?答案明显是不能的。这更加突出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为此,孙中山得出结论,只有革命才能真正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也只有革命才能解救人民于水深火热的生活。这就是他的必然性。

秋瑾对革命的理解是为天下的孩子造一个宁静温和的世界;林觉民说,革命是替天下人谋求永久的幸福;孙文说,革命就是让全国之人无一贫者,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有革命就有战争,有战争就流血,辛亥革命的每一次起义都有那么多的热血男儿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义无反顾的奉献自己,贡献人民,他们死得其所。革命中最伟大的人当然要属孙中山了,在袁世凯的家宴中,唐绍仪曾这样评价孙中山,“章士钊说他,有逸仙而中国始可为,谈兴中国者,不可脱离孙逸仙三字;日本人宫绮滔天把他尊奉为拯救中国的英雄···一个无私的人”。孙中山为革命可以说是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孙中山宣读就任临时大总统的誓词时说到,“我等着,有一天,我会把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统之职交给那个让清朝退位的人。”他的无私和伟大着实令我钦佩和学习。现在新中国建立了,不需要革命了,但是革命的精神却不能忘,我们要认真地继承下来,因为它在今天依然有用,有意义。

中国人民为了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用了整整一个世纪的时间,进行前仆后继,英勇不屈的斗争。在革命斗争中,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充满着胜利和失败,前进和暂时的后退。近代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准备,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继续和发展。一切为中国独立、民主、富强而奋斗牺牲的烈士都永垂不朽,一切为中国革命作出过贡献的人都受到人民的崇敬和怀念。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丰富多彩,可歌可泣。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近代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意义。

从整个革命运动的进程看,斗争是异常复杂和曲折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有过胜利的亢奋和喜悦,更有失败的悲愤和痛苦。胜利和失败都来得很迅速,说明当时中国革命与反革命,进步与反动,爱国与卖国两种势力、两条道路、两种前途的斗争极其尖锐和激烈。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的不成熟,革命派的力量十分软弱,不能在极端复杂和困难的环境下战胜敌人,在推翻封建帝制之后未能把政权巩固起来。革命的果实被大地主大买办资产阶级的代表袁世凯篡夺,革命以失败告终。然而,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君主制度,建立了共和国,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伟大事件。作为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虽然最后失败了,但它的历史功绩是永存的。

历史已不可更改,但值得我们借鉴,那些为中国人民谋求幸福的人更值得我们钦佩和学习。我们也应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

第二篇:读《辛亥革命》有感

读《辛亥革命史》有感

摘要: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奋斗史。一次次的反抗昭示了中国人民的顽强不屈,辛亥革命则是其中一场震撼人心的典型。

列强的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人民失去了自由。为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洋务运动是一场地主阶级自救运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它始终是腐朽的统治阶级为维护其自身的统治而进行的自救运动,不符合历史的发展趋势,因此失败。太平天国运动使农民阶级领导的以推翻清政府为主要目的的运动,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没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提不出有效的纲领,一切都是空想,即使给清政府甚至帝国主义列强沉重打击,依然无法完成反帝反封的历史任务。戊戌变法是由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和叛变的袁世凯,注定失败。经历了这么多次失败,资产阶级革命派渐渐明白要想推翻腐朽的清王朝,必须依靠武装斗争,发动人民群众才有可能成功。一场伟大的革命——辛亥革命,即将爆发。

关键词: 社会背景、同盟会、武昌起义、意义

第一章 山雨欲来

本书先讲到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康梁变法的失败。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然而维新派却完全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既不发动群众,又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反对,三个左右的变法运动在政变发生后,宣布失败。然而变法是失败了,而国民革命的意识不是消沉而是增强了;形式是失败了,但变法的精神却留下来了。确实,变法仍在人们心中悄无声息的进行,思想启蒙迅速传播,从而为革命播下了火种。康梁变法之后中国出现两种趋势一方面是变革意识增强,一桩桩新事物萌芽,他推动统治者沿着变革的道路先前滑行;另一方面,维新派在戊戌变法几年内致力于思想启蒙工作,客观上引起人民对普遍王室和现存政治秩序产生怀疑为资产阶级革命播下革命火种,成为辛亥革命的远因。

同样义和团运动与十年后的辛亥革命也有内在联系。甲午战争失败,中国

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各种条约的签订,中国陷入被瓜分的危机。义和团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义和团运动兴起于山东,并迅速发展,清政府想利用这股势力,在西太后的招抚和默许下,义和团纷纷涌入北京,并向全国蔓延,义和团运动波及全国。但清政府的腐朽无能,在帝国主义压力下,下令绞杀义和团,义和团最终在清政府和帝国主义联合绞杀下失败了。孙中山认为义和团“愚昧”,是狂妄之举,不过他同时肯定了义和团的爱国精神。从表面上看,义和团运动和创建现代国家的总目标是背道而驰的。而从深层看,他是19世纪末中国下层人民的怒吼,动摇了中国统治的根基,义和团运动失败了,并不意味着结束,相反,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然而帝国主义并不罢休,他们想趁此机会大打出手。于是八国联军出动,清政府对外宣战,而宣战不久就设法求和,但侵略者并未尽兴,他们攻占北京,烧杀抢掠,慈禧仓皇出逃,并下令李鸿章全权负责议和。此时帝国主义已经认识到他们不可能瓜分中国,他们还需要一个政府替他们管理,于是《议和大纲》签订。慈禧发表声明“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辛丑条约》的签订,把中国的主权几乎全权丧失,清政府已沦为洋人的朝廷。陈天华有言:“列位!你到现在的朝廷仍未满洲的么?„„朝廷固然不可违,难道说这洋人的朝廷也不该违据么?”清政府威严扫地无余,有志之士,多起救国之思,而革命分潮就此萌芽。

同时在19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忙于一战而无暇东顾,使中国的资本主义有了一次发展的机会,清政府此时的统治已是风雨飘摇,却依然在做垂死的挣扎。推行“新政”,但不管动机如何,清政府不自觉的制造了自己的对立物。同时资产阶级的发展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准备阶级基础。还有大部分的留学生们,他们赴全国之委托,为全民所瞩望,勉图振奋。而在此时,民变风起,抗捐税运动、反洋教运动、秘密社团起事、饥民暴动、罢工罢市„„正如孙中山所说,几根小柱子休想把已腐朽的的房子支柱!

虽然早期的一些改良或反抗的斗争,始终无法改变当时中国的格局,也无法完成自己需达到的任务,但我们不能消沉,即使一点的影响,我们也要扛起救国救民的大旗。清政府的根早已腐朽,虽然一小部分人的反抗只是轻轻的撼动,但这却使有志之士觉醒。

第二、三章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中国同盟会

这一章讲到资产阶级开始了革命救国的尝试。孙中山的境遇在1879 年发生重大变故,他来到檀香山,在他求学过程中,他认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就是所说的“四大寇”。孙中山强调,他革命思想完全来与香港,但这短期他主要倾向于改良。于是他上书李鸿章,结果却婉拒!上书李鸿章,是他寄希望于晚清政府自下而上变革的尝试,一旦受挫,就迅速转到推翻清政府的革命中来。

于是孙中山回到檀香山,组建兴中会。但一开始,兴中会的发展很缓慢,风气未开,人心锢塞,于是他准备前往美洲,适时,他接到宋耀如的来信,崔他会国,京津岌岌可危,人心愤怒,有利于革命发展,于是革命体开始壮大,并准备发动起义。然而在准备工作中出现疏漏,广州起义还未发动就失败了。几经转折孙中山来到伦敦,然而却被清政府大使馆诱捕,几经周折,终于被救,这也是孙中山人生的一大转折!孙中山作为一个革命者的地位提高了,孙中山思想也发生了变化,于是兴中会又有了更大的发展,然而举办的惠州起义也失败了,他未能改变起义的套路,但这却进一步肯定加固了孙中山的地位,思想也进一步的传播。东京、上海等地创办报纸,使得新思想很快的传播。

孙中山一个平凡的人,一个饱受苦难的人,一个有着忧国忧民伟大情怀的人,而每次的努力都是失败告终,多么悲凉。他到底在坚持什么?是什么让他学会隐忍?那是一颗赤胆之心,一片拳拳爱国热情。他奔走于各地在思想不开化的时代,艰难的传播自己的思想。失败了,没有气馁,卷土重来,危难被捕之际,他积极寻求脱困的方法,为革命保留火种,然后扩大自己的影响,终于革命看到了曙光。

第四、五章武昌起义、清王朝的覆灭

然而清政府却无法阻挡历史前进的步伐,黄兴创办了华兴社、科学补习班的创立、光复会的新建,各种团体相继成立。

从此清政府风雨飘摇,各种**相继爆发,同时各种革命团体急需联合起来,建立一个统一政党。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东京召开成立大会,到会者约有100人,除甘肃尚未派留日学生外,其余关内17省均有人参加。大会通过孙中山起草的《同盟会宣言》和《同盟会对外宣言》以及黄兴起草的会章。同盟会的宗旨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从十六字纲领到三民主义,不仅是一种文字的改变,也是一种思想的深化。

同盟会成立后,一部分人转入到思想宣传中,一部分转到反清斗争中去,斗争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起义,一种是暗杀。同盟会策划的几场起义失败后,许多人对以党委主要力量的方针产发生怀疑。于是革命党人开始策划新军起义。黄兴由香港潜入广州,在两广总督衙门附近的小东营五号立起义指挥部。然而起义又失败后,这次黄花岗起义集中了同盟会所有的人力、财力,作了长期的准备,但最终还是失败了。探究其原因,我想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一是革命党人没有建立起适合武装起义的领导团体,参与组织起义的一些重要骨干在起义即将爆发的紧急关头,仍然各行其是,致使起义日期一改再改,临到起义,各部除黄兴一路外均借故不发动,造成了孤军奋战的局面;二是计划不周密,起义尚未爆发,消息就已走漏,使清军早有准备,而革命党方面则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按原定计划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枪械运输),最后只得在十分不利的情况下,仓促发难,;三是没有取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起义只是少数革命党人的军事冒险。

此后,同盟会内部发生分歧,导致自生领导能力的减弱。然而,新的形势却产生了。清廷提出“立宪”;而后慈禧、光绪相继离世,朝廷内权力争夺;1911年5月,清政府公布的内阁名单中满族人有九名(其中七名是皇族),汉族有四名。被称为“皇族内阁”。立宪派对此大失所望,有少数人参加了革命党。为取得外国的支持,以维护其统治。同年5月清廷将广东、四川、湖北、湖南等地的商办的粤汉、川汉铁路收为国有,然后再卖给外国,遂掀起了全国大规模的人民反抗运动——保路运动,并成立“保路同志会”,其中四川最为激烈。清廷急调动湖北新军入四川镇压,导致湖北兵力空虚,故革命党人决定发动起义。武昌起义成功后,各省响应,纷纷独立,于是清政府走到历史的边缘。

武昌起义是成功了,他几乎推翻了清政府的独裁统治,也建立自己的临时革命政府,这是伟大的一页。资产阶级革命者经过不断地摸索,不断地寻求时机,在失败中摸索经验,终于看到了自己的胜利果实。但这果实并未完全成熟,暗藏危机。

第六章 理想与现实

在革命成功后,临时政府成立,12月29日,各省代表联合会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而临时政府的用人不当使革命预伏政治危机。就在南京政府改良的同时,危机随之而来。财政和外交都存在困境。然而,开始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最初采取了强硬的立场,组织大军北伐,抗击袁世凯指使下的清政府,并取得了一些胜利。但由于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阻挠、破坏,给南京临时政府在政治上与经济上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困难;立宪派、旧官僚和失节革命党人,从内部阻遏、瓦解革命,架空甚至扬言推翻临时中央政府;加上革命党人本身在思想上、组织上、政治上的严重缺陷,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最终作出让步,新生共和国政权落到袁世凯手中。

袁世凯在确信南方同意让出政权之后,便转而一意对付北京朝廷,设法要其自己提体面地交出全部权力。袁世凯指使北洋将领逼宫,1912年2月12日,隆裕以6岁皇帝溥仪名义颁布诏书,宣布退位。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至此覆灭。

1912年2月13日,清帝宣布退位后的第二天,袁世凯声明赞成“共和”。2月14日,孙中山在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提出辞职,然而袁世凯自执政之日起便开始集权,他先向内阁挑战;接着又暗杀宋教仁,强行通过善后大借款,迫使国民党不得不开始革命。然而伴随着四川独立运动结束,二次革命也到了尾声,革命力量几乎丧失殆尽。

此书看后,我内心泛起波澜。既感到当时中国人的愚昧,同时也感到孙中山的伟大。以一人之力,掀起革命的狂潮,他遇到不仅仅是困难,而是一项项生命的考验,他几经周折,几遇绝境。穷困、绝望都不能使他放弃,一次次的失败,他不是退缩,而是不断地总结经验,从失败中一次一次的崛起。最终他抓住机遇,成功的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然而他摆脱不了自身阶级的缺陷,当时的社会背景不允许一个资产阶级的中国存在,他没有群众基础,在内外的压迫下,他除了妥协,也是再无他法。

历史的天空中留下辛亥革命的痕迹,我们缅怀历史,记忆那些深刻的画面。辛亥革命留给我们的是财富?还是失败的阴影?我想,过会选择最适合他发展的道路,也许资产阶级在中国真的行不通,当时的社会背景,当时阶级的局限性,制约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立,不过,我认为,辛亥革命的意义还是深远的。

第三篇:读 辛亥革命百周年纪念大会有感

读 辛亥革命百周年纪念大会有感

——传承爱国精神

姓名:周美霞 班级:贸易经济1001班

学号:100150036 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

2011年10月9日上午,诺大的人民大会堂里,以胡锦涛为首的中共领导人汇聚一起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胡锦涛主席发表了长达几千字的讲话,带领全国人民一起回忆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并将革命精神贯穿于振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奋斗。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胡主席提醒国人要铭记历史,要以史为鉴,把我国建设成世界强国,让中华民族更好的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不管是辛亥革命本身,还是胡锦涛主席的深切缅怀,我体会到了二者传达了同一种思想精髓——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西方列强毅然决然会纷纷踏入中国领土侵略,蹂躏中国人民,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国门,甲午战争中国面临空前民族危机,继而八国联军侵华,中国的领土从此被瓜分得体无完肤,国家主权也不在完整。而此时的封建势力苟延残喘,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孽余为挽救日益衰落的山河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不顾人民死活,公然地与西方列强勾结在一起。国家战乱不已,人民饥寒交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华民族遭受了世所罕见的深重苦难!在那个内忧外患接踵而至的年代,一切关心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人们无不痛切感到,要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就必须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对中国社会进行根本变革。就在这样一个事关民族兴亡的关键时刻,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勇敢的站了出来,站在时代的前“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大声疾呼“亟拯

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高扬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旗帜,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政治纲领,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希望推动中华民族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外国列强侵略,推动中国跟上世界发展进步的步伐、跻身世界先进前列,孙中山先生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实现了“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誓言。在他领导和影响下,大批革命党人和无数爱国志士集聚在振兴中华旗帜之下,广泛传播革命思想,积极兴起进步浪潮,连续发动武装起义,有力推动了革命大势的形成。

辛亥革命留下下了太多感人的爱国事迹。尤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英勇事迹最为催人泪下。为了推翻腐朽的封建统治,孙中山先生以及革命烈士黄兴在广州发起了起义,得到了众多爱国人士的响应,革命轰轰烈烈展开。战火连绵,硝烟四起,革命战士冒着敌人的炮火勇敢的前进。黄花岗上,革命战士浴血奋战,面对着敌人的枪淋雨弹,和敌人的围追堵截,战士们没有一丝畏惧,身负重伤任然坚持奋战。战争持续不断,黄花岗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多少年轻生命葬送在战火之中。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壮烈牺牲,何其悲壮!他们之中有的新婚燕尔,有的家有老少,有的家庭条件优越„然而为了同一个梦想,他们离开家人,参与革命,及时到最后命丧黄泉仍无半句怨言,们死得其所,他们为国捐躯的壮举以及他们的爱国精神将永垂不朽!林觉民的与妻书一书是多少人读后潸然泪下,使多少人为之崇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成为后世绝唱!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势力出卖国家利益为一己之私,当西方列强如在中国四川修筑铁路时,慈禧太后猥琐答应,而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则发起了为其几个月的保路运动!孙中山先生对此愤然不已,认为这是有损损于国人利益出卖国家利益的,怀着伟大的爱国精神,他毅然辗转到欧洲,同英法列强斡旋,当西方列强一口拒绝不向请政府借款时,孙中山先生不甘示弱地当场赤裸裸地大骂西方列强就像强盗一样瓜分中国领土,蹂躏中国百姓!这需要一颗多么强大的心脏,这是因为他有一片忠诚的爱国之心!

正是这无数颗熊熊的爱国之心,才使得革命能够走得这么远这么深!辛亥革命得到了全国范围内 得到了无数爱国志士的积极响应,更有众多海外华侨的支持!即使在最后,由于各种原因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

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是却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位卑未敢忘国忧”“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古人对爱国精神的高度概括!可见爱国主义精神并不是只在一个时期才具有的。战国时期楚国爱国诗人屈原深感自己所在国家前途没落,不忍看到百姓的悲惨遭遇纵身投入汨罗江!虽然我不敢说他的这种举动是否明智,但他却彰显了伟大的爱国精神,成为千古绝唱!更有南宋爱国将领岳飞的精忠报国,其所将领的岳家军所向披靡,令敌人闻风丧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只可惜在那样一个昏庸时代,爱国之心却被诬陷为叛国之心,岳将军含冤而逝!苏武牧羊只为坚守汉皇大帝!古代的人尚且有如此之爱国之心,更何况是文明的现代人呢?

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爱国主义总有不同的内涵!辛亥革命之后,接受这场革命洗礼的中国先进分子和中国人民继续顽强探寻救国救民之路!抗战时期,爱国主义精神是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是延安精神,长征精神和雷锋精神!新时期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两弹一星精神,是“铁人精神”,是抗洪救灾精神,是航天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永远不会过时,中华民族因为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生生不息,中华文化因为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才得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爱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是个人实现个人价值的力量源泉。在当代,国家的主要任务是把我国建设成有中国特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爱国主义表现在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当然在以和平为主题的年代,我们不要冲动,我们需要更明智的选择,因为爱国主义精神不同于民族主义,我们要站在时代的前沿,更好地理解爱国主义精神!,当今时代,中国拥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中国的地位大大提高!于是所谓的中国威胁论悄然诞生,中国面临的危险与挑战越来越多!中国领土争端问题接二连三发生,中日钓鱼岛事件引起国人对日本的再度痛恨,最近南海问题再度引起国人的高度关注!中国人必须居安思危,保持高度的警惕!

然而爱国主义精神绝不只是一纸空文,停留在口头上,需要我们付诸实际行动!作为青年一代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事业建设的接班人我们更需要继承和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孙中山先生临逝之前对革命者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国现代化事业建设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就的,而是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努力,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周总理说“为中国之崛起而读书”,然而你去调查一下当今的大学生问同样一个问题,又有几个人会说“我为中国现代化事业而读书!”。爱国主义这样一种意识在人们心中逐渐淡忘,作为当今社会大学生,我们怎能还是古代人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除了学习,除了整天忙于谈恋爱,我们是否做到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呢?

第四篇:辛亥革命有感

辛亥革命,是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从黑暗驶向光明的曲折航程中,承前启后的关键“渡口”。这场伟大革命,为老大帝国如何“变”才能救亡图存,探索了方向和道路;为中华民族怎样“变”才能跟上世界,积累了经验与教训,开启了改造中国社会、改变中国人民命运的百年现代化进程。

人类社会任何一场伟大变革都不会孤立于其历史阶段,辛亥革命从发生到结束不足百日,承载的是中国煌煌3000年的历史脉动。

辛亥革命爆发两个月后,太平洋彼岸的美国《亚特兰大宪报》就曾预言,如果这场革命成功,以共和代替帝制,“中国的进步,无可限量”。百年后,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继承者中国共产党带领13亿中国人民,以世界舞台的“中国奇迹”印证了这一不可限量的伟大进步。

今天,当皇帝的龙袍化作舞台上的戏服,鸦片的青烟消散在历史的风中,行进在辛亥一代开启的现代中国征程上,我们更需深思——

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只有领导人知道辛亥革命是干什么的,而老百姓却不知道,以为就是把自己需要的东西从别人家拿过来。这次革命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制度,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也没有赶走外国侵略者,废除不平等条约,革命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并未改变。而且,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篡夺,清朝皇室继续保留。

辛亥革命成功的原因是:清王朝的统治被推翻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了,两千多年的专制统治结束了。与此同时,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革除了一些封建旧俗恶习,社会风气发生巨大变化,有助于社会生活近代化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辛亥革命对中国的一些影响。

对生活的影响:“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

对经济的影响:从辛亥革命各省独立响应开始,中国进入长期的分裂混乱之中,除了袁世凯曾在二次革命之后曾短暂大致统一全国之外,其他中华民国的政权都未能直接统治整个中国(如号称统一的国民政府只能收到五个省的税收),一直要到1950年代,才由中国共产党使中国大陆再度统一。长期的分裂及战乱,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及现代化建设造成很大的阻碍。

对思想的影响:从思想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自汉代董仲舒以来的中国思想中,君臣关系是“三纲五常”中三纲之首,皇帝不仅是政治上的权威,也是文化中诸多价值观念的重要依据与合法性的来源。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就在打破了帝制政治的价值观和政治思想的同时,也对于中国传统以儒家为主的诸多价值观的权威性产生冲击,致使在其后的新文化运动中一度出现打倒孔孟、“全盘西化”等民族虚无主义思想。文化权威的消失,也造成这一代知识分子产生前所未有的焦虑感,因此如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三民主义、社会主义(尤以具有明确进程的共产主义)等具有完整系统的新价值体系,成为了大批中国知识分子的新信仰。

我们应该时刻牢记先驱们实现民富国强的理想追求和为之所付出的巨大牺牲与不屈不挠的求索精神。辛亥青年志士在创建共和的过程中,起到了先锋的作用,起到了桥梁的作用;辛亥青年志士勇猛精进、义无反顾、甘洒热血、慷慨赴死的大无畏精神和独立思考、博学慎思,追求真理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后人钦佩和学习。

当代青年应该吸取辛亥革命的经验,继承、发扬和光大辛亥革命先驱的精神,学会独立思考,做到知行统一,与时俱进。毛泽东当年曾有言: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们要牢牢记取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教诲:学习和弘扬辛亥革命先驱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共同为我们伟大祖国、伟大民族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共同奋斗。

第五篇: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有感

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有感

1911年10月10日,以黄兴为首的武昌武装起义打响了推翻中国几千年封建王朝的第一枪。于是,辛亥革命就此开始。

在这次革命活动中,常德籍的革命先烈人士宋教仁、刘复基、蒋翊武、何来宝等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宋教仁先生的思想,刘复基先生的策划、蒋翊武的指挥为辛亥革命运动奠定了政治思想理论基础,直接指挥了这场推翻封建清王朝的革命。常德有这段光辉的历史应感到骄傲。

湖南要打造文化大省,湖湘文化是精髓,常德要打造文化名城,历史的名人效益不可忽略。地域的美好传说等都应该去挖掘,发扬光大,用历史的事实,求是的意识去肯定。

武陵区是常德城的心脏,打造常德文化名城,首先就要打造好武陵区这块宝地,因为它的光辉历史太够辉煌,诞生出了太多的人才,从辛亥革命算起,就有宋教仁、刘复基、蒋翊武、何来宝、林伯渠、翦伯赞、杜修金、丁玲、刘泽远、帅孟奇等。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三千烈士浴血奋战,常德全城百姓殊死抗争,战况惨烈,这都是辛亥革命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历史就是历史,是抹杀不掉的痕迹,它永远铭刻在爱国人们的心中。我们必须尊重辛亥革命爱国精神的存在和作用,用辛亥革命的爱国主义精神来培养我们自己爱国的情操,缅怀先烈,鞭策自我。

常德市武陵区政协委员 民革党员 曾广桂

下载读辛亥革命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辛亥革命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观辛亥革命有感范文合集

    观辛亥革命有感 岁月可以改变沧海桑田,但是永远也抹不去历史在我们心中划过的痕迹。一百年过去了,辛亥革命也离我们远去了,但是辛亥精神却是我们心中永恒的回忆。 闲暇之时,观......

    对辛亥革命有感

    对辛亥革命有感 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武昌城头的一声枪响,宣告了清王朝反动统治的覆灭,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变革由此开始,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由此开端。 “首义在武......

    看辛亥革命有感

    《辛亥革命》观后感 辛亥革命已然过去了一百年,作为班长,我想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该做点什么才能让大家去了解那段时光,和团支书商量一番,决定观看近日热播的电影《辛亥革命》。......

    观《辛亥革命》有感

    观《辛亥革命》有感 在此辛亥革命百年之际,我们全连组织了观看《辛亥革命》电影的活动。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和清朝政府反动统治长期郁积的愤怒的大爆发,是中华民族......

    观辛亥革命有感

    观电影《辛亥革命》有感 今天,应学校的组织,我看了革命性电影《辛亥革命》,看完后发现自己的对辛亥革命了解的太少了,以前我的理解是那么的抽象。革命到底为了什么?为什么先人会......

    观看《辛亥革命》有感

    本文作者:韩成斌 好范文原创投稿 观《辛亥革命》有感 汽车高职1002班 韩成斌 辛亥革命距今已有百年,学校团委组织我们观看《辛亥革命》我感到十分有意义。这场《辛亥革命》电......

    观《辛亥革命》有感[最终定稿]

    观《辛亥革命》有感时间的的巨轮一刻都没有停顿。从从前的夏商周秦西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唐宋、元明清,无论是战火连天时刻还是粉饰太平时期还是天下太平时代,大部分的事......

    观辛亥革命有感

    观《辛亥革命》电影有感 影片以秋瑾为革命牺牲的鲜血拉开了电影《辛亥革命》的标题,那滴滴鲜血刺激了我的眼球,让我深深的感受到革命前辈的勇敢与爱国精神,震撼了我的内心。 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