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于丹《中小学生心里健康和学习习惯》观后感
于丹《中小学生心里健康和学习习惯》观后感
今天我收看了河北电视台公共频道于丹老师的讲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学习习惯》,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下面我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分享一下。
感受最深的是我们要学会“独立承担”。于丹教授讲的生活中祖母祖父对小孙子的宠爱的故事,我想在我们这些家里的“小太阳”来说太常见了,明明是自己走路摔倒了,祖母为了安慰我,埋怨路的不平,也有时候我明明知道自己是做错了事情,就是没有勇气承认错误,这次听于丹教授讲课,深深的触动了我,从今天起,我要做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
其次,就是我们的学习习惯的养成问题,在无数次考试过程中,经常会给自己找各种借口,有的题做错了,其实自己认真点是可以作对的,就感觉没什么,不是自己能力问题是马虎,所以心不在焉,不重视,下次还是出现同样的低级错误,听了于丹教授的讲座,我才知道,那是我的能力有缺陷,但是这种缺陷是可以由自己培养训练之后可以弥补的,所以,从今以后,我要制定学习计划,来锻炼的学习能力,把这种能力缺陷补上来。
我的感想还有很多,总之,愿我们大家都健康快乐的成长。
第二篇:于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习惯观后感
于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习惯观后感
今天是4月9日星期六,一大早我妈妈早早的就起床了。吃过早饭终于在8点20分等来了陕西四套北师大教授于丹老师的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习惯”的教育专题讲座。本次讲座于丹老师主要讲了四个方面的主题:
第一个主题是如何培养孩子的孝心、爱心、责任心;为什么于丹老师首先会谈到孝这个话题呢,因为我们华夏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当中,百善孝为先,孝是我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了感恩的心就有了爱心有了责任心,而强烈的责任心使中华民族就成为了家庭观念强烈的民族,而这种非常强烈的家庭观念也让我们整个民族团结起来形成了强烈的凝聚力。我们中国的家庭传统就是孝义,而孝敬老人不光是要孝而且要顺从,不是表面的孝敬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恩与对长辈的回报,而我们中小学生是孝义的未来传承者,更是我们祖国团结统一的坚强的坚强基石。
二是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的能力;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具备独立处主的能力,而我们的每一个孩子有自己的独立的个性,只有根据每一个孩子的个性来正确的培养才能让我们成为一个真正有主见有思想的人,而不能用那种笼统的单一的教育方式来培养我们,国家要培养出的是全方位的人材而不是一台台的学习机器。首先在我们这些孩子的教育中,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但我们要学习的不光是知识文化,要让我们立足于社会,首先要让学生有自己的独立的人格并且具备生存的能力,告诉我们要学会做事先学会做人。要会独立的思考,要有独立的判断能力,以及独立生活的能力。
三是如何培养孩子抗击压力、面对挫折及防止被骗的能力;我们现在的孩子抗压能力有时非常的弱为会么呢?其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有很多的父母会非常的溺爱孩子,一切孩子事情都会代孩子去做,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受一点的委屈,导至孩子会因为一点点小事,或是同学之间一点点的不愉快就会与同学之间产生矛盾,以至于无法融入到集体之中去,因些我们平时要接受父母对我们进行一些必要的挫折教育,让我们在生活学习中学会接受挫折,学会处理挫折,挫折教育会让我们的心理变得非常强大,也能学会分析处理很多问题。同时我们要学会增强安全意识,让我们具备一些安全常识非常重要,比如日常生活中的父母的电话号码是我们必须记住的,父母要教会孩子学会自我保护,远离陌生人的搭讪以及孩子上下学路上交通安全等问题培养起孩子的自我防护意识。
四是家长面对孩子叛逆、发脾气、不爱学习等问题如何与孩子正确沟通。如今我们大多是独生子女,而相对多的爱会让我们脾气变大,而且家人不当的溺爱也会让孩子产生叛逆心理,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不爱学习。而我们现在家庭父母很多都会因为忙于工作只在物质上来满足孩子,从不与孩子正确沟通,最终形成了孩子不愿意与大人沟通的性格,父母与孩子之间只是一种被物质相连的关系,缺少了亲情的交流从而使孩子变得非常冷漠叛逆。因些孩子的不良性格的产生与父母的和孩子的沟通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加强亲子教育是非常生要的,多给孩子关爱正确与孩子的沟通方式是改变孩子性格的重要。
通过观看于丹老师的的讲座我们深刻体会到了自身的不足,平时生活中有很多不好的学习和生活的习惯,而良好的生活习惯是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基础,我们要做到全面的发展就要克服我们的很多缺点,学会感恩、懂得孝义,从小要有责任心,也要学会独立不要事事都依赖父母学会保护自己,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能与父母平和正确的沟通尊重父母的意见做一个独立积极向上的阳光少年。
第三篇:中小学生感恩教育于丹观后感
《中小学生感恩教育》观后感
田政麟
3月15日上午8点钟,我在电视上观看了《中小学生感恩教育》这部由于丹教授为我们讲的短片。它虽然时间非常短,但给我的感触却非常非常的大。
于丹教授首先讲了“孝”,“百善孝为先”这句话大家都知道。我们都是从娘身上掉下来的肉,所以我们是父母的心肝宝贝。这时,我想到了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文中,在生死关头,银行家爱德华毫不关心自己庞大的遗产,他最先想到的却是自己的父母,这令我深深感动。爱德华的生命留言:“妈妈,我爱您!”多么平常的一句话,可是却包含了爱德华对母亲的爱。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一句名言:“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所以,同学们,我们要在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多陪陪他们,不要等到他们离开后才追悔莫及。
于丹教授其次讲了“仁”字。她说我们要多交朋友,不能一个人孤立玩耍,我觉得她说得很对。小孩子从小多交朋友并和朋友关系要好,这是为走进社会打好基础。我现在就有很多朋友,所以我整天都是快乐的,无忧无虑的,有朋友,会让我们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于丹教授还告诉我们“人之初,性本善。”的道理,就是说人生下来并无恶意,本性是善良的,经过父母的培养和成长的经历会塑造我们不同的性格和本性。我觉得培养我们的性格和本性可以从日常习惯开始,比如尊老爱幼、勤俭节约、守时、早睡早起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品质。不要认为这是小事,良好的品格就是在平时的点滴生活中养成的。
同学们,我观看了这个节目体会到了很多东西,你不妨也去看看,相信你一定会和我一样,大有启发!
第四篇:于丹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讲座观后感
于丹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讲座观后感
周六我观看了于丹老师的讲座,她结合《论语》和中国古代先贤的教育主张,博古论今,指出目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看完之后,引发了我对于家长、学校与孩子之间的教育、人格、沟通、学习、健康成长问题的诸多思考和感触。
一、于丹主张教育的根本是快乐的学习,是自我潜力的开发。
面对中国应试教育的弊端,每个家长都深有体会。在学校教育阶段,所有能让孩子增长见识,锻炼操作能力、强健体魄的课程,譬如音乐、美术、手工、体育等教育资源严重不足。这就是于丹所谓的工艺教育的主张。在日常生活中,家长都重视孩子的学习,从来不让孩子做家务。结果绝大部分的孩子从小都不会做家务,从来没有做过家务。
我想通过这一点,需要家长和学校反思的是:和生活脱节的学习,是不会快乐的,同时自我潜力的开发也会受到严重的阻碍和发展。
二、于丹老师在讲座中强调孩子要学会感恩。
中国家庭几乎无一例外溺爱子女,对子女的呵护无所不及。这样一来,子女会认为给予是本份,不给是亏欠。一切都是应得的。孩子在小的时候,因为某个要求没有被满足就会大哭大闹,就会埋怨父母;在成年的子女中,还有的子女因为父母不能满足自己的物质要求而和父母断绝往来。用古代传统的孝顺理念去教育现在的孩子,无异于比全天还难。
简单的一个道理:子女要学会感恩,要懂得分享。
三、于丹老师的观点还有挫折教育,为人处事的能力,人际关系的融合能力。
这些教育和能力是孩子在走向社会前所必备的素质。但是,我们周围的孩子却令人遗憾的发现,他们独自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实在有限。
教育是一个起点,是一种陪伴,是一种理念和鼓励,而最终的成全,是每个孩子自我的人格和心灵。让孩子在人群中去学会爱,在山水中去发现永恒,在社会的规则中去勇于承担,在这一切中,去建立人格!
第五篇:于丹教授《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观后感
于丹老师的讲座《中小学生的人格教育》观后感
今天我看了山东电视台于丹老师的讲座《中小学生的人格教育》,使我明白了许多作人的教育。
于丹老师的演讲分为四个主题,分别是:
1.父母应怎样认识孩子,如何拟定合理的人生目标。2.孩子不听话,爱发脾气,作为家长应如何正确引导教育。3.怎样教育孩子理解父母、尊敬老师、懂得感恩。4.培育孩子抵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意义。其中我最有感触的是第2个主题。
于丹老师讲了一个小故事,给哦我深有感触:从前有一个小男孩,他十分爱发脾气。有一天,他的爸爸把他带到院子里的篱笆跟前,对他说:“孩子,以后你每发一次脾气就在篱笆上钉一颗钉子。”这个男孩便照着爸爸说的去做了。第一天快结束的时候,小男孩去篱笆跟前看,他这一天就钉了30多颗钉子,他十分惊讶,怎么自己一天中就发这么多次脾气呢?他自己都没感觉到。这时,爸爸走到他的旁边说:“要想让钉子更少就只能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小男孩就尽力控制自己的脾气,于是每天钉的钉子越来越少:十几颗、十颗、五颗、三颗,终于有一天,他高兴地跑到爸爸跟前说:“爸爸,我今天一颗钉子也没有钉!”爸爸说:“那就把钉子全拔了吧。”待小男孩把钉子全拔了后,爸爸又对他说:“今天一颗钉子都没定这固然很好,但你有没有想到这上面的钉子孔还是会留在别人的心上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乱发脾气,发脾气就像在别人的心上钉钉子,钉子孔会永远留在别人身上的。即使你向人家道歉了,也会深深地刻在别人的心里!
我想了想我自己,考试不好是自己的原因,而我却怪天,无缘无故的发脾气,认为上天对我不公平;爸爸妈妈让我找自己的原因,我却和他们对之干;他们让我上辅导班,我在家耍性子;他们要给我补补科,我却耷拉着个脸„„想到这里,我不禁感到内疚:我在亲人的心上留下了多少个难以磨灭的伤口啊。
第三个主题讲了家长怎样教导孩子学会感恩,于丹老师讲了孔子的弟子问孔子孝是什么?孔子只说了两个字,色难。意思是千难万难都要给父母一个好脸色看,可现在我们呢?正好相反,成了父母千难万难到要个我们一个好脸色看。可将开的社会上,你已经有了习惯,爱发脾气,可昔日的父母已经变成了同事、上司甚至是素不相识的人,他们可不会将就你,可见控制情绪的重要性。
第四主题讲了抵抗挫折的重要意义,于丹老师她女儿喜爱的花篮破了,她女儿号啕大哭起来。于丹老师把破篮子用彩纸补起来,竟比原来更好看。他女儿破涕为笑,并从中明白一个道理:哭是最无能的表现。也是我明白的道理。遇到挫折不要紧,可灰心丧气是很可怕的。就算遇到天大的挫折也不算是末日,而是像蝉一样,是蜕变的开端。蜕变尽管十分疼痛,但却可以换来自由飞翔,挫折又何尝不是这样!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要改正乱发脾气这个坏习惯,听爸爸妈妈的话,做一个好孩子。我要克服于丹老师指出的现代少年的主要病症,做一个健康向上积极奋进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