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余秋雨散文的学术品位及技术创新

时间:2019-05-13 10:09: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余秋雨散文的学术品位及技术创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余秋雨散文的学术品位及技术创新》。

第一篇:论余秋雨散文的学术品位及技术创新

论余秋雨散文的学术品位及技术创新

摘要:面对学术传播低效的困境,余秋雨试图把自己的学术思考通过散文传播到大众层面,把学理融于世俗。他的散文具有一定的学术品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选题原创、宏大,具有较高的文化学术价值;第二,立论高远、新颖而且颇具理性思辨的学术品位;第三,表述具有学术论文的文本特色。余秋雨的文体实验和学术突围一举成功,打破了学术成果曲高和寡、束之高阁的状态,对学术的平民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余秋雨散文技法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两难选择的构思方式,用悬念、巧合强化情节,追求小说化的艺术形态,超越传统的写景模式,营造语言的耳目直觉,从而丰富了散文的表现技巧。

关键词:传播学理;学术品位;学术普及;余秋雨;散文;技法;创新 余秋雨散文的学术品位

长期以来,中国部分学者,倾毕生心血研究学问,但累累硕果始终处于曲高和寡、孤芳自赏的状态,不为大众所知,“学术研究越来越脱离大众,成为象牙塔里少数人的智力游戏”[1]。难以实现学术资源共享的人文研究成果,即使再有价值也难以实现其价值,这是生命和资源的双重浪费。身为学者的余秋雨,面对学术传播低效的困境,他在积极地思考:“能不能让我的著述,写得有更多的人阅读?能不能让我的思考展现得有更多的人接受?我从有效态度出发,不惧怕‘媚俗’之名,用年轻人也愿意触摸的散文笔调来写一部部史论著作,最后,在《山居笔记》中干脆用散文来探讨一个个复杂的文化学术问题„„我认为,为学术文化甘于寂寞是一种高贵,为学术文化力求沟通也是一种高贵。”[2]余秋雨从学术传播的高效性出发,试图把学术成果装在散文这只美丽的容器里奉献给读者,把学理融于世俗,让世俗闪耀出智慧,并以款款而来的人文风度、侃侃而谈的洒脱文风赢得了世俗社会的厚爱,沟通了雅和俗两个一向相距遥远的美学层面。余秋雨的文体试验和学术突围一举成功,他的散文一时洛阳纸贵。但余秋雨散文所表现出的学术品位以及他对学术平民化的积极影响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鉴于此,本文就余秋雨散文所表现出的学术品位谈谈自己的看法。1.1 选题具有学术价值

古往今来,散文的写作往往是有感而发,率性而为,但余秋雨则把它作为一个研究课题来对待,他的散文选题大都经过精心的策划和筛选。其散文选题的学术价值表现为论题本身的重要性:有社会急需的,有填补空白的,有补充前说的。余秋雨散文的选题主要聚焦在人类文明和文化领域。在历史转型的关键时刻,作者带着当代的愁虑,去反观中外历史,以期寻找中国文明、中国文化的最高坐标。第一本散文集《文化苦旅》打开了中国文化一系列重要话题,开启了人类文明、文化考察研究的系统工程。在新时期社会大转型的过程中,余秋雨对现实的文化氛围和人格结构很不满意,所以他走出书斋,背负着生命的困惑,跋涉于山水之间,通过对一个个古文化遗址的寻访和考察来研究中国文化的人格基因,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于是就诞生了《文化苦旅》。这部散文集是他对如何健全当代中国群体人格所提交的一份思考、一份答卷,其选题的现实意义不言而喻。

《山居笔记》篇篇都是宏大的历史课题,作者干脆用散文来探讨一个个复杂的文化学术话题,那么艰深的课题,那么庞大的篇幅,那么丰富的资料,都贯穿着“中国文化与社会灾难”、“中国文化的精神归属”两大主题,其中的许多论题具有或填补空白或补充前说的学术价值:他借清初和清末的民族主义来讨论中国文化的思维灾难(《一个王朝的背影》),借东北流放者来讨论中国文化的生存灾难(《流放者的土地》),就渤海的兴亡来探讨社会灾难与群体生命的关系(《脆弱的都城》),借苏东坡的遭遇思考社会灾难与个体人格的关系(《苏东坡突围》),借山西商人来探索文化应该如何救助贫困的灾难(《抱愧山西》)。正因为灾难,文化更具备了寻找精神归宿的迫切性:作者借自己的家乡来讨论狭义的精神家园(《乡关何处》),借海南岛来论述广义的精神家园(《天涯故事》),借科举制论证精神家园在官场化、世俗化过程中的变异(《十万进士》),借魏晋名士来讨论精神家园在反官场、反世俗方面的固守。最后作者通过对小人的研究诠释了以上两大主题:缺少精神归宿,正是造成社会灾难的主因。因此最大的灾难是小人的灾难,最大的废墟是人格的废墟。

《霜冷长河》依然大度、洒脱和精致,然而却没有谈论中国传统的历史和文化,不再是遗迹的阐释,也不再是历史难题的解剖,而是人生况味的感悟、人生善恶的洞察、现实人生的苦旅。作者以友情、名誉、谣言、妒忌、善良、年龄、死亡等当代民众都深感困惑但又躲不开的难题为论题,一一加以论证剖析,指点迷津。《霜冷长河》的选题直接切入现实人生,解读众生难题,更具有当下的现实意义。虽然几本书的内容各异,但结构的重心都是中华文明、中国文化、中国书生。中国文化的一切重大话题,都与世界文化有关,就中国历史解读中国文化、中华文明,往往流于肤浅,所以作者还要继续远行,跨越国界,去丈量世界文明,于是就有了以下选题和研究动机———考察研究埃及文明、希伯来文明、两河文明、波斯文明、印度文明和欧洲文明,以其他文明为坐标去审视、评判中华文明,从而照见中华文明的长处和短处,于是就诞生了《千年一叹》和《行者无疆》。“余秋雨以一个中国文化史学者的身份在异域文化中遨游,并有意识地对中华文明和阿拉伯文明、欧洲文明进行多方面的横向比较,选题很有价值。”[3]余秋雨通过对世界其他文明潮起潮落的走访考察,比照中华文明的云卷云舒,从而得以在《借我一生》中从容地论述中华文明虽几经外族腥风血雨的洗礼,但却生生不息、延续至今的深层原因以及中华文明衰落的原因,为当下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探明了方向。至此,他圆满完成了对世界三大文明的考察、论证,从而也给他的关于研究世界文明、文化的大课题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他对世界三大文明考察的广度和表现的深度,至今在中国无人能出其右。

1.2 立论富有学术品位

余秋雨散文的主题大都比较宏大,远非散文一般意义上的立意所能涵盖,它更接近于学术论文的立论。余秋雨散文立论的学术品位表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立论高远、新颖。余秋雨善于把论题放在大的评判坐标、大的价值体系中去审视、去评判,即从人类历史的高度和人性的深度切入去评判各种文化现象。长期以来,中国人的价值判断、是非标准明显地受到民族的、政治的、地域的功利局限,缺乏人类普遍意义上的价值启蒙。在这种背景下,就特别需要出现一批具有人类价值坐标和国际文化视野的文化人。余秋雨以散文为载体昭示了他的文化理念,他认为现在的中国人特别需要寻找人类历史的整体坐标,以人类历史作为价值坐标去分析看到的各种文化现象。《一个王朝的背影》就用这样的文化坐标,深刻地批判了姓氏正统论和民族正统论。中国的姓氏正统论规定必须同族同姓继承王位,哪怕是昏君、懦夫、色鬼、精神失常者都是合法的继承者,而外族人若有觊觎,即使有一百条理由也站不住脚,真伪、正邪、忠奸由此划分。民族正统论视异族掌权为逆端,但作者明确指出汉族也有大量的污浊、昏聩和丑恶,它的统治者常常一再地把整个中国历史推向死角,在这种情况下,历史有可能做出超越汉族正统论的选择,而这种选择未必是倒退。多少岁月里,汉人一提起清王朝就有心理上的阻隔,但满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清朝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综观全部中国古代史,清朝的皇帝在总体上是比较好的,而其中的康熙皇帝与唐太宗一样使我们现代中国人感到骄傲。余秋雨对一直高卧在我们民族心殿上的集体无意识来个当头断喝,他否定“长城情结”,康熙皇帝不修长城而苦心经营避暑山庄“完全出自一代政治家的在精神上的强健”。避暑山庄不止是皇家园林,还是与外族修好的外交场所,他把复杂的政治目的与军事意义转化为一片幽静闲适的园林,争斗和险恶消解得那样烟水葱茏、慈眉善目。所以振邦安民、与诸国修好则是康熙心中的“万里长城”。此外,作者还站在人类文明进化的角度去审视印第安现象。他认为我们有一千个理由谴责美国抢占了印第安人的家园,但印第安人拒绝接受现代文明将导致这个民族日趋萎缩。在《千年一叹》和《行者无疆》这两本散文集中,到处都可以看到这种穿越人类历史而来的锐利目光和价值判断。

其二,立论颇具理性思辨。这一点得益于他用诚实的、理性的方法进行历史文化的逻辑推演。诚实就是凭着客观的事实依据,对错综复杂的事物作出尽可能公正的评判。理性则是站在历史的高度和理论的高度,其判断具有历史的逻辑性和人生的逻辑性,定性适度,不随意拔高,也不随意贬损。诚实和理性是一切学术研究应遵循的原则。散文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在命意过程中往往情绪大于理性,但余秋雨的散文不同于以往散文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理性审美所支撑起的恢弘气度。他认为对历史上的反面人物,我们应该重新给予一个逻辑的梳理,使他们有一个申辩空间去完成自己的逻辑推演过程。这需要一种文化气度,一种诚实的心灵。在《道士塔》中,面对挥霍敦煌文物的千古罪人王道士,余秋雨还是给他留下一定的申辩空间:“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泄,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倾泄也只是对牛弹琴,换得一个漠然的表情,让他全然背起这笔文化重债连我们也会觉得无聊,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那些掌管文化的朝中要员,那些管辖着敦煌一带的大小官员其责任恐怕要比王道士重得多。历史上的秦桧是南宋奸臣,没有人为他说话,但余秋雨在《笔墨祭》中还是尽可能留出空间让他申辩:“有时人品低下、节操不好的文士也能写出一笔矫健温良的好字来,例如就我亲眼所见,秦桧、蔡京的书法实在不差。”这是历史应有的逻辑,因为秦桧不差的书法无论如何也不会反过来证明他是好人,同理我们也无法用他人品恶劣来证明他的书法差。对历史人物尤其是历史反面人物,不妨多从几个角度去想。过去我们往往从大的历史背景和大的历史走向去推理,而事实上,这起因更多的是因为小环境的恶化所致。譬如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与其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所虏有直接关系。因此,有没有可能在一个硬性的历史事件中,寻找到属于个体的软性理由?对于历史上的正面人物余秋雨并未因其声名显赫而护其短。比如在散文《苏东坡突围》中,他特意提到苏东坡的好朋友沈括———中国古代著名的科学家,也因妒忌而陷害过苏东坡,他所检举的诗句,正是苏东坡分别时送给他的诗句。通过这件事,王安石称沈括是个不可接近的小人。当然余秋雨也声称在人格人品上的不可亲近并不影响我们对沈括科学成就的肯定。这就是余秋雨所倡导的理性精神,实事求是、功过分明。

1.3 表述具有学术论文的文本特色

余秋雨的散文不仅在选题和立论上具有学术品位,而且在表述方面也颇有学术论文的文本特色。主要表现如下:

其一,在语言表达方面,学术论文的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余秋雨散文的语言也长于议论,通篇洋溢着由理性支撑起的大气。当代散文通常以记叙、描写和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议论仅作为点睛之笔与它们相互辉映。余秋雨散文继承了先秦诸子历史散文以议论见长的传统,并以浓郁厚重的感情为底蕴,在借鉴西方盛行的理性主义的基础上,形成了既有感性上的形象、挚诚,又有知性上的深刻严密的议论风格。他的议论革除了过分现实化的倾向,又发展了恢弘大气、逻辑缜密的特点。尤其是《霜冷长河》几乎篇篇都是论说文体。孙绍振精辟地指出:“余秋雨散文的核心成分是议论。他从容地分析他所掌握的系统的历史与文化材料,结合他个人感受、理解,进行充满理性充满情趣的思考,这么接近于学术论文的理性色彩。”[4]开创了散文的新阶段,也就是从主情到主智的历史过渡。”[5] 其二,在主题表达方面,它避开了传统散文的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迂回含蓄的表意方式,而是或用议论的手法直抒胸臆,把诗意的思索、感情的热流直接从胸中喷射出来,不借助叙事、描写作间接体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中的许多篇什就是用大段的议论直接阐发他的观点,或者边叙边议,边渲染边点化,例如《文化苦旅》、《山居笔记》中的许多散文多是采用这种表意方式。另外,他的许多散文类似于学术论文的起句发意,确立论点,开篇亮明观点,出语惊人,然后旁征博引,步步跟进,颇具学术论文的魅力。比如《都江堰》开篇便立意不俗,卓然独立:“我认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然后多角度强调都江堰虽卑处一隅,毫不显眼,但它能让代代受用,它以汩汩的清流永久性地灌溉着中华民族。长城虽然宏大辽阔,但它的社会功能早已废弛。在《三峡》中,起句便表明观点:中国最值得看的地方是三峡。当然这最值得看的更多指向的是三峡的人文山水。

其三,在谋篇布局方面,具有学术思路的求证模式和学术论文的序列分析结构。例如《抱愧山西》的文本结构:山西之富的史料证明———山西之富的历史原因及特征———山西商人衰败的原因。其中甚至直接用“其一”、“其二”、“其三”划出了层次,颇像一篇生动活泼的经济论文。在《借我一生》这本书中,余秋雨就“中华文明为何延续不断之因”这个论题依次列举了八个论点:1.在传导技术上建立了一个既统一又普及的文字系统;2.在传导状态上建立了一个对社会、对历史的开放式对话系统;3.在生息空间上没有失去过一个辽阔而稳固的承载地域;4.在精神空间上以中庸之道避免了宗教极端主义的严重灼伤;5.在外部关系上因农耕生态而没有过度热衷于军事远征;6.在内部关系上没有让社会长期处于整体性无序状态;7.在固守精神主轴方面借助于科举制度使儒家文化成了一种广泛的生命化遗传;8.在汲取外部资源方面采取了一种粗糙而又松软的弹性态势使各种文明大致相安无事。通篇结构严谨、论证充分、前后照应,俨然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还有《十万进士》、《关于谣言》、《谈小人》等篇什都有类似的结构特征。

余秋雨用优美的散文笔法去表现深奥的学理,从而把科研成果通过散文传播到世俗民间,进而打破了学术成果曲高和寡、束之高阁的状态。余秋雨的这一尝试,不仅拓宽了散文的表现领域,同时也提升了散文的艺术品位,更重要的是开创了融学理于世俗这一艺术范例,“堪称史论结合的学术文章”[6]。另外,学术元素的介入使余秋雨的散文显得很有底蕴,有一种由里向外透着的大气,这使他的散文拥有一般散文所不具备的学术品位和思想深度,正如余秋雨所说:“学问本身进入散文不是目的,但可以产生一种高度,这种高度是散文所需要的。”[7]同时也正是这种学术元素的介入,使余秋雨的散文稍欠温馨、湿润,而且结构也趋向模式化。随着余秋雨具有学术品位的散文的走红,触觉敏锐的出版商意识到学问中所暗含的商机,各大出版社一反往日对学术出版冷漠的态度,争相在象牙塔窗口搭起一架架云梯,锁在深闺人未识的学术宫娥,虽然还有几分矜持,但毕竟顺着云梯,款款地走向大众。走红于《百家讲坛》的易中天被称为“余秋雨第二”,他说“我一贯认为学术是一种好东西。好东西就应该有更多的人去分享;而要让更多的人分享,就只能换一种表述方式,这就是我写本书的初衷”[8]。越来越多像余秋雨、易中天这样的学者,主动调整自己的话语方式,把学术传播到民间。余秋雨学术突围的成功,对学术普及起了蓄势的作用,引发了一大批精英学者的跟进,通过书商和传媒的推波助澜,把学术普及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余秋雨散文的技法创新

余秋雨是当代一位不可多得的散文高手,他以崭新的写作理念创造了一座散文奇峰,从而奠定了他作为一名散文大师的地位。他对当代散文的突出贡献,不仅在内容上把传统散文从吟风弄月、庸常琐事中拯救出来,开创了一种大散文的格局,而且在技法上也挣脱了传统散文的种种栓桔,使散文的行文运思舒卷自如、不拘一格。本文试就余秋雨散文在技法上的创新谈谈自己的看法。

2.1 两难选择的构思方式

传统散文的构思方式通常有四种:时间推进型、空间转换型、意识流动型、时空交织型。而余秋雨散文多采用两难选择型,他常常把一个个苦涩的难题化解成一个个生动的两难选择。例如,敦煌的文物应该运向何处?[9](《道士塔》)我的家乡应该在地理上寻找还是在精神上寻找?[10]《乡关何处》)灾难对苏东坡究竟是好还是坏?[11](《苏东坡突围》)历史的废墟应该平整还是保存?[4](《废墟》)对卑鄙小人应该不理还是斗争?[10](《历史的暗角》)文明的步伐究竟在不断前进还是不断迂回盘旋?[11](《哀希腊》)满清统治中原是汉民族的幸或不幸?中国未来的长城防线又在哪里?[10](《一个王朝的背影》)诸如此类的问题当你注意其中的一个侧面时,另一个侧面就出来反驳,深刻的两难带来一种无比厚重的人生体验,深刻的两难使他的散文多数没有结论。例如《道士塔》,敦煌的文物当然不允许被送往伦敦,送往巴黎,但送往京城又有什么结果呢?“沿途官员伸手进去就取走一把,在哪儿歇脚又得留下几捆,结果到京城时已零零落落,不成样子„„被我拦住的车队;究竟应该驶向哪里?这里也难,哪里也难,我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9](《道士塔》)类似这种没有结论的两难选择的篇目还有许多。

余秋雨之所以运用这种两难选择的构思方式,是因为他非常强调散文的吸引力,但“吸引力的内在根据是文章本身的张力。张力往往因问题而引起,如果完全没有问题,没有追索问题、展示问题、阐释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散文就没有开弓之力,那怎么射得出去呢?”[9]《滚写作感受》)基于这种认识,余秋雨把已解决的难题交付给课堂,无法解决的难题交付给散文。所以余秋雨散文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每篇文章几乎都包含着一个两难选择的难题,阅读他的散文,一个个发人深省的问题扭结在他的笔端,牵引着读者和作者一起困惑、一起探索,时而感叹、时而惊讶,同歌同泣、同苦同乐。这就是余秋雨散文的魅力所在,也是它区别于传统散文的独到之处一一内容的推进,不按照时间的顺序,不依赖空间的转换,而是以一个个两难选择的拷问来结构全文,文章中的主角在进行两难选择,作者更在进行两难选择,结果把读者也带进了两难选择的境地。这一点,几乎构成了他散文的基本情节,同时也增强了他散文的内在张力。

2.2 用悬念和巧合强化情节

悬念和巧合本是虚构类文学作品即小说、电影、戏剧的惯用手法,但作者认为悬念和巧合并非虚构类文学作品的专利,以写真为本的散文同样可以使用之。余秋雨在他的作品中有意识地借用了强化虚构类文学情节的两大技巧悬念和巧合,突破了散文平铺直叙的表现方式,使他的散文显得摇曳多姿、引人人胜。

第一,悬念的设置。余秋雨的散文往往在开篇设悬,三言两语便能抓住读者的注意力。例如《都江堰》的开头:“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9]还有《三峡》的开头:“在国外,曾有一个外国朋友问我‘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地方吗?一个,请只说一个。’这样的提问我遇到过许多次了,常常随口吐出的是:‘三峡’。”[9]这两篇文章一开笔就立意不俗,卓然独立。这里乍一看来用的是敞开式悬念,但真正的谜底并不是“都江堰”、“三峡”,而读者急于知道的谜底是作者为什么认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为什么说中国最值得去的地方是三峡而不是其它地方?还有一些散文用的则是半封闭悬念,即亮开谜面,藏起谜底,适当的时候给予点破。如《这里真安静》开篇便写道:“我到过一个地方,神秘得像寓言,抽象得像梦境。很多新加坡的人都不知道有这么个地方,听我一说,惊讶万分。”[9]接下来作者层层渲染使其更加神秘,直到第二部分才点明“目的地竟是个坟地”;再到后来才知道“这是日本人的坟墓”;最终才露庐山真面目—一它是“侵略东南亚的日军的坟地”。还有《遥远的绝响》、《风雨天一阁》、《抱愧山西》都是如此。余秋雨是戏剧专家,他要求一部戏必须在五分钟内把观众紧紧抓住,而对于散文则要求在开篇的三言两语就能抓住读者,而他的确做到了这一点。

第二,巧合的营构。除悬念之外,巧合也是余秋雨所追求的一大技巧,他善于调动各素材,使之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偶然遇合,给人意外的惊喜。从《三十年的重量》得知,三十年前,还是中学生的余秋雨,获得了上海市文竞赛大奖,而大奖的总裁判是上海的一大学老师,从此,这位老师向少年余秋雨展了一种高度,一种风范,并对于秋雨的人生了积极的导向作用。没想到三十年之后,已是专家的余秋雨又成为这位老师晋升正高的裁判,但这位老师并不知道三十年前从他上捧走大奖的中学生正是这次职称晋升的委组长。在一个活动场所他们又一次相遇了,余秋雨在文中写道:“我还能认出他来,他实老了,体态沉重,白发斑斑。他非常诚恳告诉我,曾经读过我的哪些著作和文章。我想告诉他,他还读过我的另一篇文章,在三十年前。但我终于忍住了,我不敢向他表白,曾经是他最虔诚的崇拜者,他曾做过一次定我终生的指点,那年我才14岁。我怕什么呢?此间复杂的心情也许只可意会。要是并不是我走向社会的第一篇文章的评判者,而我也没有在三十年后反而成了他职称的评判者,事情决不会如此尴尬。”[1]此外,《家住龙华》、《狼牙山下》等都运用了悬念这一技法,从而增强了文章的戏剧色彩。

2.3 追求小说化的艺术形态

阅读余秋雨的散文,明显地看出作者有意识将他的散文与小说联姻,追求小说化的艺术形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故事情节的生动性。传统散文侧重截取某一生活片断,不注重故事情节的构筑。余秋雨却非常重视也非常善于营构散文的故事情节,并且有意识地追求其完整性、生动性、传奇性。如《信客抓》[9]通篇是个完整而富有生动传奇色彩的故事。这篇散文已被拍摄成电视剧,不日将与公众见面。散文被改 编成电视剧,这在中国还是首例。如果缺乏生动的故事情节,那么它是难以用电视剧的方式来表现的。《柳侯祠》、《遥远的绝响》、《漂泊者们》、《华语情结》等篇都包含着一个或多个生动而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刺激着读者的阅读兴奋点。

第二,人物形象的鲜明性。散文可以写人,也可以不写人,一片落叶,一缕春风,都可以衍生出一篇好的散文。余秋雨的散文看似起笔是物,实则重笔写人,而每一个人物神态毕现,个性鲜明,尤其是人格剖析人木三分,塑造出不少个性鲜明、命运独特的人物形象,如愚昧无知的王道士[9](《道士塔》),迁腐潦倒的张先生[9](《酒公墓》),个性扭曲的“酒鬼博士”、“怪诞学者”[9](《漂泊者们》),睿智达观的莫里老人[13](《最后的课程》),美丽而神秘的女教师[9](《牌坊》),“怪异”名士阮籍和秸康[10](《遥远的绝响》),才华横溢而多灾多难的苏东坡[10](《苏东坡突围》)。

第三,历史还原的虚拟性。写实被视为散文创作的一个基本原则,虚构则是小说所追求的艺术形态。写历史文化散文,所寻觅的都是早已风化了的生命的痕迹,如何使历史的标本,重新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则是写作成败的关键。余秋雨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没有去拷贝历史,而是采用了虚拟性的小说手法,通过合理的推测、大胆的想象,把抽象而概括的历史资料,给予生动形象的艺术再现。例如《这里真安静》再现当年日本战俘黑夜偷运染血巨石来做元帅墓碑的情形:“山道上,椰林下,低声的呼号,受伤的肩膀,勒人肌肉的麻绳,摇晃的脚步,警觉的耳朵,尤其是月光下,那一双双不肯认输负罪的眼睛„„”[1]像这种通过虚拟的艺术手法试图还原早已风千的历史标本的例子在他的散文中俯拾即是。

2.4 超越传统的写景模式

吟风弄月,模山范水是中国散文的一大传统,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两种创作模式:其一,直陈美景,直抒其情;其二,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余秋雨散文显然都不属二者之列,他的散文虽然着墨于名山大川、古今奇观,但作者的兴奋点既不在于揽胜纪行,更不在于托物言志,而他真正关注的是山水所负载的文化意蕴,正如作者所说的“我发现我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是完全的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仁lj({(自序》)余秋雨的许多散文都是以风景名胜命题的,如《阳关雪》、《柳侯祠》、《白莲洞》、《都江堰》、《三峡》、《庐山》、《千年庭院》等。单从标题来看,似乎是写景的文章,但读完以后,才发现对这些名胜的描写仅是个引子,而作者真正的目的在于凭借名胜古迹来寻求文化灵魂,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艰难跋涉的脚印。如《阳关雪》[9],对阳关雪的描写实际上是一个引子,作者是想以此来议论中国古代文人的价值和他们作品的魅力,来突出他们在官场上的尴尬与在文坛上的不朽地位所形成的巨大反差。再如《三峡》[9],作者似乎有意冷落三峡的自然风光,急切寻觅李白、丽肠道元、王昭君、屈原等文化名人在三峡留下的足迹。余秋雨淡化甚至消解山水景物描写,不是刻意而为,其根本原因在于作者要寻找和发现的不是山水的美丽,而是我们民族在文化上的缺失和遗憾。关注山水负载的文化意蕴,使余秋雨的散文不仅超越了传统的写景模式,同时也丰富了中国散文的写景手法。

2.5 营造语言的耳目直觉

文章由语言组成,散文的世界,说到底是一个由语言营造的感觉的世界。科学和哲学把感觉提升、抽象到各自的高度,而文学则通过淘洗把感觉还给人间。余秋雨认为“写散文要做的,是要引发读者的耳目直觉,作者真正的本事是把许多互不相识的读者的感觉系统一一调动起来,使人人都感同身受。”[12](《写作感受》)散文写作的误区往往是作者只顾强调自己的感觉:我愤恨、我兴奋、我惊讶、我叹息„„而读者的感觉、感情则依然漠然。就好比台上的演员拼命哭是没有用的,要想办法让观众自己哭出来才算好。审美的气场并不能在舞台上了结,而应在观众席中得到真正的了解。同理,散文审美气场的完成,不在于作者自身,也不在于书面语言静态的存在,而在于通过怎样的语言组合,方能调动读者的感觉系统并使之创造性地完成作品所蕴含的审美感受。所以,只有能激活读者耳目直觉,使之仿佛看到、仿佛听到的语言系统才能构成对读者足够的吸附力。那么通过怎样的写作手段才能引发读者的耳目直觉呢? 第一,化理为象。即把抽象的理念通过比喻、比拟、借代、象征等修辞手法使之成为一种水灵灵、毛茸茸的质感形象,使读者本来漠然的感知系统迅速地蠕动起来,兴奋起来,很快捕捉住具体可感的形象画面。余秋雨散文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如在《阳关雪》中,他写道:“当峨冠博带早已零落成泥之后,一杆竹管笔偶尔涂抹的诗文,竟镌刻山河,雕镂人心。”[9]他用这样的形象描绘来阐释官场失意而文场得意的理念。

第二,营造情景。余秋雨认为好的散文总是从作用于读者的耳目直觉开始的,但只有在汇拢了的耳目直觉中才能让读者产生全身心的震撼,耳目直觉的汇拢地,就是我们所说的情景。情景是一个场面,它可以充分调动读者的耳目直觉。余秋雨的历史文化散文之所以那么畅销,那么具有吸引力,是因为他把枯燥而括的历史纪录演化为一个个生动可感的形象画面,使读者可触可摸,身临其境。如他在《道士塔》中描写敦煌文物流失的可恨可叹场面:“一箱子,又一箱子。一大车,又一大车。都装好了,扎紧了,吁—车队出发了„„王道士频频点头,深深鞠躬,还送出一程·„„他依依惜别,感谢司大人、贝大人的布施。车队已经驶远,他还站在路口。沙漠上,两道深深的车辙。”[13]余秋雨通过合理的想象把敦煌文物在王道士手上流失这一风干了的历史事实给以形象地再现,使读者有身临现场之感。

上述余秋雨所追求的散文技巧,不仅使他的散文非常出彩,而更重要的是他突破了传统散文的自闭性,丰富了散文创作的艺术手段。

参考文献:

[1]苗怀明.让学术走向民间———从《素质教育读本·四大小说名著导读》丛书说起[J].武汉大学学报,2005,(4):575—576.

[2]余秋雨.转型期的文化态度[J].党政论坛,1999,(2):34—37. [3]易瑛.困境与突围:论余秋雨散文出现的意义[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1):96—97.

[4]孙绍振.余秋雨:从审美到审智的断桥[J].当代作家评论,2000,(6):19—32. [5]孙绍振.散文:从审美、审丑(亚审丑)到审智———兼谈当代散文理论建构中历史的和逻辑的统一[J].当代作家评论,2008,(1):79—91.

[6]雷红英.余秋雨文化散文的凝重美与智性美[J].文学教育,2007,(4):17. [7]余秋雨,王尧.文化苦旅:从“书斋”到“遗址”[J].当代作家评论,2000,(5):33—43.

[8]易中天.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 [9]余秋雨.文化苦旅[M].上海:知识出版社,1992.[10]余秋雨.山居笔记[M].上海:文汇出版社,1998.[11]余秋雨.千年一叹[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12]余秋雨.余秋雨文集[M].延吉:延边出版社,1997.[13]余秋雨.霜冷长河[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

第二篇:余秋雨经典散文

篇一:余秋雨经典语录 最经典、最火热35句引导语:余秋雨先生潜心文学创作,数部大作独领风骚,把五四之后退居小说之后的散文在当今文学体裁中重新洗牌,功不可没。余秋雨先生的散文个性风格鲜明独特,文文化底蕴深厚,积淀丰富,书卷气息浓厚,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学者散文,称得上是当代散文的顶峰和极巅。——语录大全网整理收集余秋雨作品中最经典句子21句,分享给读者了,不要错过!

1、我们始终都在练习微笑,终于变成不敢哭的人。

2、来一次世间,容易吗?有一次相遇,容易吗?叫一声朋友,容易吗?仍然是那句话--学会珍惜,小心翼翼。

3、如果被别人嫉妒的是你,那么,暗暗地把自我夸奖一次吧!如果被别人造假的是你,那么,再狠狠地自我陶醉一次吧!

4、文化人不要在地域上敏感。

5、最疼的疼是原谅,最黑的黑是绝望。

6、文学一进入考场已经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创作。

7、愿你是那只刺猬,我予你柔软的拥抱,你予我鲜血淋漓的爱。

8、有山脉相隔的遥远是一种绝望,由水道相通的遥远是一种忧伤。

9、藝術家有國籍,但藝術無國界。

10、唯有善和愛,才決定人類之為人類。

11、沿途的风景,我只能边走边忘。

12、歷史的結論,往往由孩子們決定。

13、絕大多數人在年輕時代就被塑造定型,難以精采了。

14、天下文明的沦落,不一定是由于地震或战争。——《美的无奈》

15、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废墟》

16、有了朋友,再大的灾害也会消去大半。有了朋友,再糟的环境也会风光顿生。

17、文化商人这个词汇在中国有些贬义,我重新解释一下,我们期待大批文化企业家的出现。

18、恶者播弄谣言,愚者享受谣言,勇者击退谣言,智者阻止谣言,仁者消解谣言。——《关于谣言》

19、假如你想要一件东西,就放它走。它若能回来找你,就永远属于你;它若不回来,那根本就不是你的。20、谣言的雪球不仅可以越滚越大,而且还会越滚越圆、越滚越险。这真是一个可怕的雪球。——《关于谣言》

21、我藏不住秘密,也藏不住忧伤,正如我藏不住爱你的喜悦,藏不住分离时的彷徨。我就是这样坦然,你舍得伤,就伤。

22、我们的历史太长、权谋太深、兵法太多、黑箱太大、内幕太厚、口舌太贪、眼光太杂、预计太险,因此,对一切都‘构思过度’。

23、无论生活得多么艰难,最后你总会找到一个让你心甘情愿傻傻相伴的人。

24、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25、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26、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来迎接困难的,看到了一个个困难,心里就特别踏实,因为这才像活着。

27、有人把生命局促于互窥互监、互猜互损,有人则把生命释放于大地长天、远山沧海。——《流浪的本义》

28、有些事,明知是错的,也要去坚持,因为不甘心;有些人,明知是爱的,也要去放弃,因为没结局;有时候,明知没路了,却还在前行,因为习惯了。

29、为什么那么多中国民众突然对韩国的电视剧,对超女表现出那么单纯的投入,很重要的原因是,韩国艺术家不知道中国评论家,而超女根本不在乎评论家的存在。

30、文化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人格。很多从事文化职业的人没有文化,而相反,很多不从事文化职业的人却非常文化。因此话题并不重要,政治、经济都可以说,关键是你有没有文化人格。

31、小时候,希望自己快点长大,长大了,却发现遗失了童年;单身时,开始羡慕恋人的甜蜜,恋爱时,怀念单身时的自由。———很多事物,没有得到时总觉得美好,得到之后才开始明白:“我们得到的同时也在失去。”

32、废墟表现出固执,活像一个残疾了的悲剧英雄。废墟昭示着沧桑,让人偷窥到民族步履的蹒跚。废墟是垂死老人发出的指令,使你不能不动容。——《废墟》

33、我也有辛酸苦楚,不说罢了。我也有执念不放,不说罢了。我也有千回百转,不说罢了。我不是装傻卖乖,不说罢了。不是我未看见,不是我没想过,不是我不懂得,只是不说罢了。

34、与其被谣言压死,不如发出光亮把谣言驱逐;众人把怀疑的目光投向你,你把怀疑的目光投向谣言;传谣者都是可怜人,他们能接受谣言,也能接受光亮;光亮是什么?是那颗真正为众人负责的心。——《关于谣言》

35、一个人会落泪,是因为痛;一个人之所以痛,是因为在乎;一个人之所以在乎,是因为有感觉;一个人之所以有感觉,仅因为你是一个人!所以,你有感觉,在乎,痛过,落泪了,说明你是完整不能再完整的一个人。难过的时候,原谅自己,只不过是一个人而已,没有必要把自己看的这么坚不可摧。篇二:论余秋雨的散文

毕 业 论 文

题目:

学 院: 陆丰电大 姓 名: 林彩屏

学 号: 1144001406132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年 级: 11春

指导教师: 洪文宜

二0一三年 四 月二十七日 目 录

内容摘要................................................3 一 体裁的创新?? 4 二 对小说艺术形态的借鉴? 4

1、完整生动的故事情节?4

2、历史现场还原似的虚拟,丰富的艺术想象5 三 散文创作中的“戏剧表现”??? 5

1、戏剧形态与散文形态的相互融合5

2、丰富的想象和悲悯的人文情怀?6 四 强调“崇高”? 6 五 文化的沧桑感? 7 注释???8 参考文献?8 内容提要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余秋雨的散文力作《文化苦旅》开创了一种新的写作潮流,“文化散文”兴盛起来。其散文主旨非凡宏大:文化传承、人格建构、历史与民族等等。余秋雨散文不仅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也得到许多评论家的好评。他的散文独特之处在于,打破了传统散文文体的束缚,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本文拟就其散文艺术特色的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第一,体裁的创新;第二,对小说艺术形态的借鉴;第三,散文创作中的“戏剧表现”;第四,强调“崇高”第五,文化的沧桑感。当代文坛群星璀灿,优秀的文艺作品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而余秋雨的散文却恰似一株奇葩傲立苍穹,格外引人注目。他的散文独特之处在于,打破了传统散文文体的束缚,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他将散文艺术有机的融合于中国传统的文化史学当中,深入浅出的将深奥的历史文化展现于世人,表现出了一种历史浓郁的厚重感与沧桑感。他的散文是澄澈精致、万物溶情的,同时也是兼收并蓄且耽思旁讯的,这是一种知识的积淀、理性的升华,它可以启人心智、教化人伦。

关键词:余秋雨;文化散文;创新;文化沧桑;崇高。

一、体裁的创新 在散文家苦苦求索,而没能改变散文面貌的情况下,余秋雨横空出世,他夹带着悠远的历史,博大的地理,以及苦楚行走的文人豪情,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新的散文模式,即体裁以“故事+诗话语言+文化哲理”为标志的秋雨体。余秋雨写出的系列作品,在散文界赢来一片喝彩之声,更有后来者摹仿其手法,也同样博得了交口称赞。余秋雨创作的系列文章,境界之高,文笔之美,在散文界罕见,且令人荡气回肠。一般散文作家难以望其项背,当代散文家也大都难有其深刻内涵。这种风格的形成,要有多种因素的有机融合,这些因素是:一要博闻多学,对中国文化的熟悉不亚于对自己家中的物什,信手拈来,毫不费力;二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分子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悲壮的忧患意识,对历史有一种个人特点的思想和卓尔不群的识见;三是有清醒的、开放的(而不是盲目的、保守的)现代意识;四是在行文上不拘章法,天女散花,随物赋形,决不矫饰造情,以真诚、自然贯通文气。当代文坛通其一点乃至二、三点者并不少见,但能将这四点熔为一炉者鲜矣。因此,其作品获得好评,并非偶然,余秋雨的代表作《文化苦旅》获得的称赞最高,它是学术性、文化性、思想性的文化大散文的代表,它的问世,冲击了当代散文文坛充斥的小家子气。公刘先生认为:“其品位之所以居高,不从众,有魅力,端赖于作者充沛、厚重、成熟的文化感。”“我个人的阅读感受是,它融文学、美学、哲学、史学,以及其他学科为一体,因而顶饥,解渴,且养人。”“这自然不是一朝一夕得以致之的,余氏带着属于自己,但又想着众生的脑袋,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出得去,回得来,进得去,出得来。体会这一点,即足以令人肃然起敬。”公刘先生所言极是,他说出了余秋雨散文的特点。不仅只有公刘先生这样评价,而且女散文家梅杰在病中读了余秋雨散文后,抱病写文章盛赞《文化苦旅》“是中国当代散文的一座山峰,山峰上盛开的鲜花、摇曳的绿树都是中国当代散文的魂魄!”可见,余秋雨的散文在散文陷入迷茫的适当时机,以崭新的姿态,为散文带来了新的辉煌。

二、对小说艺术形态的借鉴

为什么我们阅读余秋雨鸿篇巨制的散文不会觉得枯燥,相反,会爱不释手呢?我认为,这跟他散文的小说化艺术形态不无关系。读他的散文,你会觉得你同时也在享受一篇小说,作者有意识地将他的散文与小说以最好的形式结合起来,追求一种小说化的艺术效果。有利于不同层次,不同趣味的人读懂、接受、喜欢。其散文小说化艺术形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完整生动的故事情节小说是靠故事和情节来吸引读者的,而散文一般是靠情感和哲理来征服读者的,在散文中适当地穿插故事,有不少作者也有过,但余秋雨运用得十分频繁和熟练,让文章变得轻松生动,也克服了大文化散文的凝重和抽象的弱点。

《老屋窗口》讲述的阿英的故事也十分感人。阿英是个乡间姑娘,因抗拒包办婚姻。在老师的帮助下,十五六岁与五六岁的作者一起上小学,她每天要翻山越岭上学,当她走在崇山峻岭中时,作者还在梦中,她那红色的身影出现在山上时,就是母亲呼唤作者起床的讯号,作者对这个童年的记忆终身难忘。这个故事支撑起老屋窗口,也支撑起作者对美的希望,“雪岭顶上,晃动着一个红点,一天一地都是一片洁白,这个红点便显得分外耀眼。”尽管这个问题乡间女人后来终身劳作,默默无闻,却深深印记在作者的心灵中。余秋雨讲述的故事有三种情形,一种是广为流传的,如虎溪三笑,如巫山神女;一种是听朋友讲述的,如马师傅;一种是自己亲身经历的,如阿英的故事,《老师》中回忆中学时的老师。而亲历的故事更为亲近,动人。

2、历史现场还原似的虚拟,丰富的艺术想象

一般认为,散文应当是写人的真情实感,历史散文的内容应当符合历史事实。但是,许多历史散文作家,就是由于太拘束于历史事实,导致其散文成了考古学,枯燥而无新意。余秋雨他认识到这一点,并不局限于传统的散文创作规范,而采用了虚拟性的小说手法,发挥了合理的想象,把抽象而概括的历史材料,给予生动形象的艺术再现。如《阳关雪》中,描写王维“他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已打点好的行囊,微笑着举起了酒壶„„”我们都没有身临其景,都不知道王维的友人是否帮他打点行李,也不知道他是否“瞟了一眼”,是否“微笑着”,但是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渲染了朋友离别的气氛,呈现给我们一个具体而生动的画面,让我们更加容易理解王维当时的心境,更能够体会作者的情感。作者就是通过合理的想象,让历史再现,让人如身临其境。

三、散文创作中的“戏剧表现”

余秋雨文化散文还有一个重要特征便是散文的小说化艺术形式,对此,我把它概括为“戏剧表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戏剧形态与散文形态的相互融合

余秋雨文化散文具有戏剧的四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把散文与戏剧的特点相结合,注重故事情节的塑造,有连续性、完整性、生动性的特点。而传统散文为了体现主题只是截取一个历史事件或某一场景,用以凸现主题。如《风雨天一阁》给我们讲述了天一阁作为文化象征传承流转的整个过程。如创始人范钦在为官生涯中如何费尽心力地收集书籍孤本,对于天一阁的文化传承如何处心积虑,清代姑娘钱绣芸为了自己的文化渴求如何嫁到范家;而同时对范钦的健全的文化良知、天一阁对《四库全书》编纂的历史贡献,以及民国初年遭到盗毁的打击等等进行了具体描述。对于故事的完整性、生动性的情节塑造,非常到位。特别是生动的细节描写:“ 钱绣芸小姐哀怨地仰望终身而未能上的楼板,黄宗羲先生小心翼翼地踩踏过的楼板,现在只留下偷儿吐出的一大堆枣核在上面??”这些戏剧性的表现形式:如倒叙式、细节性描写以及历史与现实的时空转换,悬念设置等,使散文具有了强篇三:余秋雨散文赏析

目录

内容摘要及关键词„„„„„„„„„„„„„„„„„„„„„„„„„„„„2

一、选取大题材,大场景,表现大主题„„„„„„„„„„„„„„„„„„„2

(一)选取大题材,大场景,表现大主题的根源„„„„„„„„„„„„„„„2

(二)余秋雨散文选材立意的原则——理性的思辨„„„„„„„„„„„„„„2

(三)选取大题材,大场景,表现大主题在散文中的表现„„„„„„„„„„„2

(四)选取大题材,大场景,表现大主题这一形式的影响„„„„„„„„„„„3

二、对历史的情有独钟使余秋雨的散文带有浓厚的历史气息„„„„„„„„„„3

三、余秋雨散文的问题性„„„„„„„„„„„„„„„„„„„„„„„„„4 参考文献„„„„„„„„„„„„„„„„„„„„„„„„„„„„„„„„5 开题报告„„„„„„„„„„„„„„„„„„„„„„„„„„„„„„„„7 论余秋雨的散文特色

内容摘要:余秋雨及其散文在中国的文坛风靡一时,引出 了一场不小的“秋雨热”。他的散文也被誉为“学者散文”、“文化散文”,在当代中国文坛独树一枝,独领风骚。于是,对于他及其文章的是非评价层出不穷。像王强的《文化的悲哀:余秋雨的学问及文章》等为代表,对余秋雨及其散文进行了强烈的抨击。作为余秋雨散文的读者,我从其中领会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可以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感受:

(一)选取大题材,大场景,表现大主题,给人以心灵上强烈的震撼;

(二)对历史的情有独钟,使余秋雨的散文带有浓厚的历史气息,让人以古鉴今,不断反思;

(三)余秋雨的散文常提及到许多切合人们实际的问题,让人思考,探究,形成了独创性的“问题散文”。

关键词:大主题大气魄历史气息问题性世俗化

一、选取大题材,大场景,表现大主题

(一)余秋雨选取大题材,大场景,表现大主题的根源

散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文体,是主体性非常强的文学,历来是以“一粒沙子看世界”,即以小见大作为它选材立意的根据,像许多的散文一样,这可以讲是散文千古不变的共性。我们从著名的散文家杨朔的散文《荔枝蜜》之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文章是由蜜蜂采蜜这件小事上联想到广大群众为社会主义建设不断的奋斗。是典型的由点到面,以小见大,而余秋雨的散文却打破常规,从大题材,大场景之中去表现大的主题,这就是文学的创新,具体而言,就是从文体上有新的突破,让人耳目一新,有一种大氛围之下的一种独特的,震憾人心的感受。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动力,是民族的灵魂,不论在任何岗位之中,都需要创新,文学艺术也如此,需要打破常规,有新的突破,让文学的长河之中涌现出一些新鲜生动的浪花。而余秋雨的散文正是散文长河崛起的奇峰,是当代散文的又一高峰。这正是余秋雨在散文艺术上的创新,打破常规,用一种新的取材立意的方式让人感受到大氛围,大气魄之下的散文的魅力,顺应了文学发展的潮流。

(二)余秋雨散文选材立意的原则——理性的思辨

余秋雨散文选材立意的与众不同,独具一格归根于他选材立意的原则——理性的思辨。我们可以从他的第一部散文集《文化苦旅》的自序之中可以看出:他提及到他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这是中国文化悠久的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陶所造成的,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大悲,最后只要闭一下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在这部文集中,他通过自身的文化行为创新了文学形态,使散文河流突然奔涌,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个体灵魂到整体精神的反思,使那些沉湎于自我小天地的散文作品黯然失色。在余秋雨后来的散文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余秋雨的散文之中充满了理性的思辨,如《千年一叹》这部散文集中一系列对人生之中常遇到的问题的研究,无不闪现出余秋雨散文的理性思辨色彩和大家风范,让读者读起来如沐春风,受益颇深。这效果是基于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深刻的研究和一种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才能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理性的思辨,让人们真正地去了解文化,了解历史,而不像有些散文一样空乏无力。细读余秋雨的散文,就像看到一个睿智的老人在文化历史长河之中探索,时刻闪现出思辨的色彩的火花,让人思想上受到启发,精神上受到愉悦。从而我们可知余秋雨散文在选材立意上的独具一格,引人注意的原则 ——理性的思辨。

(三)选取大题材,大场景,表现大主题在散文中的表现

余秋雨的散文打破了局限于个人小天地,表现小主题的散文布局方式,采取了大场景,大题材,表现大主题,让人领略到了大氛围之下散文的巨大魅力。我们主要从余秋雨的头部散文集《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之中可以看出发现这种取材立意在其文集中的表现。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把沉重的文化反思和秀丽的自然山水艺术融合在一起,营造了秀丽山水之下的文化苦思。这种别具心意的大场景,大题材,让他在山水之中找到了表现自己生命的最佳的形式,让我们可以从他的散文之中领略到了一种大主题,而且是令人沉思的主题。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这部散文集的开篇之作《道士塔》这篇散文,作者将这篇散文贯穿了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历史作为背景,从一个王道士的身上体现出中国历史的苍海桑田,让每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无不痛惜中国文化珍品的流失和国人的愚昧无知这个大主题,数千年的文化沉淀形成的莫高窟,既然让一个不识一字农民出身的王道士去“当家”,既不是文人,何以会懂得祖先遗传下来的文物之宝贵了。当壁画被无知的人刷得粉白,王道士脸上露出了无知无耻的笑容之时,他根本没有听到风中的低吟,那是历史,文化在低吟,悲呛,在滴着鲜血。可悲的人啊!他根本没有想到他在刷粉的同时,让珍贵的文化也随之湮灭。更可悲的是,让外国人轻易的廉价的将莫高窟的珍贵文物一箱箱,一车车运走,流露异乡,而他接过钱财之时却在无知的笑,而整个民族却在哭泣,滴血。这篇散文选取了千年历史为背景,以中国文化遗产的流失为题材,表现国人的愚昧无知和为文化遗产的流失痛失为主题,让人读起来值得深思。《阳关雪》则选取了大漠荒荒的黄河文化和一首《渭城曲》引出了离别之景,让历史的深邃见于笔端。还有《白发苏州》、《江南小镇》等以柔丽凄迷的小桥流水置身于江南文化和世态人情的大背景之中。《风雨天一阁》《、青云谱随想》等到把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作为大背景,表达了中国文人艰难的心路历程的大主题。可见,这部散文集表达了余秋雨面对文化,山川,人物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后倾吐的文化感受,也是他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思考和期盼。在另一部散文集《山居笔记》之中,余秋雨所要阐述的正是一些历史之中的痒处和痛处。如《一个王朝的背影》,以清王朝的兴衰为例,描述了历代王朝兴衰的原因这个大主题;《千年庭院》中岳麓书院的演讲过程,阐述了中国教育某种程度的宿命,表达了一个教师在很多时候的无奈。总之,余秋雨的散文,让人读起来置身于一种大场景,大氛围之中领略了一种大的主题。

(四)选取大题材,大场景,表现大主题这一形式的影响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由于生存状态的改善,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读需求,阅读方式变得多种多样,也变得世俗起来。散文这种包罗万象,形式上自由随意的文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梁实秋,林语堂,周作人,冰心这些先哲散文让读者留意之时,同时他们又企盼今天的文化高个儿,企盼出现当今的散文家,应了这种文化企盼,余秋雨来了。他坐在世俗的人群之中,开始了他与人们的交流,开始了他与读者在艰辛的人生长途上小憩时的悄声对话和共同思考。普通读者需要余秋雨这样的作家,世俗社会需要《文化苦旅》、《山居笔记》这样以大题材,大场景来表现大主题的散文。

余秋雨和他的散文在中国文坛上的出现,把读者的这些年来对散文的兴趣又推向了高潮,把评论家的眼光又拉回到了散文的视线上,好评如流,可以讲余秋雨的散文从空间上进入了世俗民众,从时间上进入了散文历史。

二、对历史的情有独钟使余秋雨的散文带有浓厚的历史气息

中国历史是文化散文的鲜明主题,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像《左传》是我国散文著名的历史,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知识财富;屈原的著名散文,不朽之作《离骚》也离不开历史;特别是每一个朝代的史书都可以讲是一部部优秀的散文集。可见,历史是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史鉴今,让人学会沉思。余秋雨的散文也不例外,他在散文集中开始提起一些重大的问题。在余秋雨的散文之中,始终贯穿一个鲜明的历史主题: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考和反思。这是余秋雨与众不同的地方,他的散文之中提及历史,所提及的历史并不是人们饭后谈资,而是一系列历史问题,让人震憾,思考和反思。他负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他懂得一个民族的历史,这是民族的共同的精神财富,是这个民族特性的正面因素和负面因素纠结而成的“沉淀物”,历史是未来的梯子,忘却了历史,也就丧失通住未来的立足点。

我们在谈余秋雨的散文之时,就像读着一本厚厚的历史,让我们在历史长河之中跋涉,思考。从他的散文之中渗透着浓浓的历史气息,给人理性的思辨。正如他在《文化苦旅》的自序之中提到“我发觉自己最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脚印所在地,说明我的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是中国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陶所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息压在我的身上,使我无端的喟叹。从他的散文集自序之中可见余秋雨独特魅力所在,他的散文之所以热销,受人喜爱原因之所在,是历史的思辨,是独特的人格魅力。

在余秋雨的散文中,他像一个睿智的老人,审视着中华的历史与文化。虽然是大场景,大主题,但是访古,寻古,探古构成了他散文的命脉,在余秋雨的心中,历史虽然有许多美好的东西,但更多的是给我们无限的理性思考,他以自己对中国文化和文人历史变迁的深刻理解,把现实与历史联系在一起,表现出沉重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令人深思。

余秋雨创作的历史并不是抽象的历史,他试图与历史对话,与历史共鸣,在自身与历史的对话之中形成他独特的历史语境与历史情结。“他因历史而博大,历史因他而鲜活。”正是说的这一层意思,余秋雨奔波在大江南北,往返于海内外,是名副其实的“文化苦旅”,用一支插入山水古迹的笔把游记的面积拓展了不小的一块。他的《文化苦旅》把沉重的文化反思,即透过历史来审视文化和把秀丽山水融合在一起,他在山水之间找到了表达生命的最佳形式。如余秋雨初到甘肃敦煌,在那里写下了最初的散文《道士塔》、《莫高窟》、《阳关雪》,这些散文无不是从文化遗迹的历史变迁来表达作者自己对文化,山川,人物进行深刻反思后倾吐的文化感受。《道士塔》一文之中,以甘肃敦煌的文化遗址的历史变迁,让人感受到王道士将中国的珍贵文物流失的历史切肤之痛,让这一段历史以散文的形式重新提起来,让人为文化遗产的流失而痛苦,让人为王道士的愚昧无知,贪图小利而寒心,使这段历史让人去反思与警醒。在他的这一部散文集中,让历史贯穿全文,让散文流溢着历史的气息,表现了他面对历史,文化,山川,人物进行的深刻反思后所倾吐的文化感受,也是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的思考与期盼。而他在另一部散文集《山居笔记》之中,余秋雨所要阐述的正是一些历史问题与难题,所要提及的正是中国历史的痛处和痒处,更加流露出浓厚的历史气息,让人在历史之中进行思考。如《一个王朝的背影》通过以清王朝这几百年的历史兴衰为例,于是推而广之,演绎出历代王朝兴亡之中的辉煌和悲凉。《千年庭院》以岳麓书院的演讲过程,阐述了中国教育的某种程度的宿命,表达了一个教师在很多的时候的无奈心境。《乡关何处》试图阐述千古难解的乡关情节,表达面对乡关的困惑。这一个又一个的历史的问题,历史的痒处与痛处,正是余秋雨花数年的时间来剖析和阐述这些历史文化难题的原因之所在,也是《山居笔记》的历史价值之所在。

在读余秋雨的散文之时,就仿佛看见一个历史的哲人,跋涉在大自然的山水,江河,废墟,小镇之间。余秋雨创造性的在历史与文学之间找到了契合点,在文化学者与人民大众之间架起了一道沟通的桥梁,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现实与理想之间,纵横捭阖了进行了富于时代意义的思想驰骋。余秋雨以一个文艺理论家、文化史学家和作家的多重身份,依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富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借助于人类文学的载体——散文,洋洋洒洒地揭示了中国文化和古老、神秘的中国历史,欲以轻扬的文字做着最深刻的穿越。余秋雨的散文“深入浅出”把很大的问题,很深的问题,用不多的篇幅,浅近的话说出来,这才称得上大手笔。

三、余秋雨散文的问题性

从上世纪20年代以冰心的《斯人独憔悴》、《两个家庭》为代表的“问题小说”,到上世纪80年代的“问题报告文学”,都引起了广大读者的阅读兴趣和社会广泛关注。及至90年代,余秋雨的散文无论是《文化苦旅》、《山居笔记》,还是后来出版的《霜冷长河》,不仅成为文化界,读书界关注的焦点,而且在文学创作,出版阅读都疲软的态势下,余秋雨的散文“独领风骚”已近十年。究竟为何如此?我认为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归结于他的散文的问题性,形成了独创性的“问题散文”。

余秋雨的散文选题集中了大量的古今问题:如《一个王朝的背影》是叙述了清政府政权由盛转衰的问题;《流浪者的土地》是针对中国历史上某些让人不太舒服的部位,研究剖析中国流放问题;《十万进士》是专门研究分析中国历史上科举制度的利弊问题。特别是在后来的散文集《霜冷长河》中。余秋雨谈的是友情问题、名誉问题、谣言问题、嫉妒问题,善良问题。简而言之,就是余秋雨面对青年人生活之中遇到的令人苦恼的问题一一回答——怎么办。在余秋雨的第一部散文集之中暗含着一系列的问题,例第一篇文章《道士塔》之中有涉及到文化保存的问题,可以讲,余秋雨散文之所以受到大家的欢迎,不仅是取材上独具一格,引人注目,而且以史鉴今,具有历史气息,另外重要的一点:他提及到了许多切合人们实际的问题,让人去思考、探究。

中国文化向来以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胡适也提过“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特别在社会安定,国家稳定的今天,“多研究些问题”都是我们每一位有良知的作家、理论家的正确选择。在散文写作方面,如果没有问题,没有追索问题、展示问题、阐述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文章就没有了开弓之力,怎么射得出了?余秋雨的“问题散文”之所以引起轰动性,我认为无非不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国后80年代末以来,“歌颂散文”、“抒情散文”、“矫情散文”等多种散文类型轮番出现,但大多数只止于“一己之悲欢”、“草芥之微”。散文成为抒发个人心胸之中块垒的小篇幅。有的散文似乎“以小见大”,由个人的观察联想到祖国山河的命运,但其中有不少虚假的成份,难以真正的打动读者。余秋雨的“问题散文”正是这种无足轻重的散文的“反拨”和“超越”。他从民族、历史、文化、习俗等诸多问题入手,作为他散文的“切入点”,分析重要事件的成败,历史的兴衰、了解人性的弱点,冷静地思考中国古今遗存的种种问题。在余秋雨的散文集中,许多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不同的问题,让人能够正确地分析、对待当今社会之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余秋雨的散文,从“问题”切入,与社会结合得越来越紧密,与人民大众的生活越来越相趋近,与读者的心理越来越想吻合。如敦煌的文化应该运向何处?灾难对于苏东坡究竟是好还是坏?历史的废墟是应该平整还是应该保存?对卑鄙的小人应该是理还是不理?而“矫情散文”、“小女人散文”,甚至一些“明星散文”。由于与社会、现实、历史问题、大众情感的联系疏远,很难引起读者的共鸣。

第三,如果仅只是提出问题,那肯定还是不够的,余秋雨的散文不但选择了一个个困扰人们心头的“千年问题”或“世纪问题”,而且还身体力行地分析问题,拷问问题,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何以在中国出现这样的问题?同样的问题在其他国家,民族有无?譬如《十万进士》中,在回顾了科举制度利弊之后,分析造成了社会心理恶果,尤其是给知识分子带来的心理痼疾和人格遗传,如伺机心理、矫情倾向、骑墙态势,甚至对唐宋,明清,对科举进行的良性、恶性整治一一道来。具有极大的信息量和研究善恶??仿佛一个民族俗学家和文化人类学家的“田野作业”,一路“苦旅”一路“笔记”,经风历雨,“霜冷长河”。在上世纪末,余秋雨总结文化,回顾历史,多方面透视民族的灾难以温良的文风,以善朴的微言醒世,警世。提出问题,探讨问题,这就是余秋雨采取的跨世纪的文化策略,他提供社会最需要的话语版本——一种非常积极有建设意义的创造。

从余秋天雨的散文之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学是普通大众的文学,是世俗的文学,只有真正接近于广大群众 的生活,与他们的思想趋于一致,才能被世人所接受。余秋雨的散文为什么受到读者的喜爱,被誉为“学者散文”、“文化散文”,正是因为他在散文之中以大题材,大场景,表现大主题,给人心灵上强烈的震憾;其次,在他的散文之中渗透着浓厚的历史气息,让人以古鉴今,不断的反思;还有,散文的问题性,让人们理性的去思考自己身边的问题,从而使他的散文具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独特的艺术魅力,渗透着浓厚的世俗气氛,与人民群众融合在一。这样才能被人所接受,所喜爱。可见,余秋雨的散文并非是文化衰败的标本,而是一种崭新的散文样式,一种世俗化有独特魅力的“学者散文”、“文化散文”。

参考文献: [1]余秋雨,《文化苦旅》,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2]愚士,《余秋雨现象批判》,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3]余秋雨,《山居笔记》,文汇出版社,1998年版。[4]《浅谈余秋雨散文独特的魅力》,引自榕树网站。[5]田中阳、赵树勤,《中国当代文学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6]《余秋雨和“文化散文”》,引自网站。[7]余秋雨,《霜冷长河》,中国作家出版社,1999年版。[8]徐林正,《文化突围——世纪末之争的余秋雨》,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9]余秋雨,《千年一叹》,中国作家出版社,2002年版。[10]周鉴铭,《新时期文学》,云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第三篇:余秋雨散文

美丽的雪花飞舞起来了。我已经有三年不曾见着它。

去年在福建,仿佛比现在更迟一点,也曾见过雪。但那是远处山顶的积雪,可不是飞舞的雪花。在平原上,它只是偶然的随着雨点洒下来几颗,没有落到地面的时候。它的颜色是灰的,不是白色;它的重量像是雨点,并不会飞舞。一到地面,它立刻融成了水,没有痕迹,也未尝跳跃,也未尝发出唏嘘的声音,像江浙一带下雪时的模样。这样的雪,在四十年来第一次看见它的老年的福建人,诚然能感到特别的意味,谈得津津有味,但在我,却总觉得索然。“福建下过雪”,我可没有这样想过。

我喜欢眼前飞舞着的上海的雪花。它才是“雪白”的白色,也才是花一样的美丽。它好像比空气还轻,并不从半空里落下来,而是被空气从地面卷起来的。然而它又像是活的生物,像夏天黄昏时候的成群的蚊蚋(ruì),像春天酿蜜时期的蜜蜂,它的忙碌的飞翔,或上或下,或快或慢,或粘着人身,或拥入窗隙,仿佛自有它自己的意志和目的。它静默无声。但在它飞舞的时候,我们似乎听见了千百万人马的呼号和脚步声,大海汹涌的波涛声,森林的狂吼声,有时又似乎听见了儿女的窃窃私语声,礼拜堂的平静的晚祷声,花园里的欢乐的鸟歌声……它所带来的是阴沉与严寒。但在它的飞舞的姿态中,我们看见了慈善的母亲,活泼的孩子,微笑的花儿,和暖的太阳,静默的晚霞……它没有气息。但当它扑到我们面上的时候,我们似乎闻到了旷野间鲜洁的空气的气息,山谷中幽雅的兰花的气息,花园里浓郁的玫瑰的气息,清淡的茉莉花的气息……在白天,它做出千百种婀娜的姿态;夜间,它发出银色的光辉,照耀着我们行路的人,又在我们的玻璃窗上扎扎地绘就了各式各样的花卉和树木,斜的,直的,弯的,倒的。还有那河流,那天上的云…

山居笔记> 酣睡在寒风中

“文革”中有一件小小的趣事,老在我的记忆里晃动。

那时学校由造反派执掌,实行军事化管理,每天清晨全体师生必须出操。其实当时学校早已停课,出完操后什么事也没有了,大家都作鸟兽散,因此,出操是造反派体验掌权威仪的唯一机会。

老师们都是惊弓之鸟,不能不去;像我们这批曾经对抗过造反派、现在已成瓮中鳖而家里又有很多麻烦事的学生也不能不去;只有几个自称“逍遥派”的同学坚持不出操,任凭高间喇叭千呼万唤依然蒙头睡觉。这很损造反派的脸面,于是在一次会上决定,明天早晨,把这几个人连床抬到操场上示众。

第二天果然照此办理,严冬清晨的操场上,呼呼拉拉的人群吃力地抬着几张耸着被窝的床出来了。造反派们一阵喧笑,出操的师生们也忍俊不禁。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就麻烦了,难道强迫这些“逍遥派”当众钻出被窝穿衣起床?如果这样做他们也太排场了,简直就像老爷一样。于是造反派头头下令,“就让他们这样躺着示众!”但蒙头大睡算什么示众呢?我们边上操边看着这些床,这边是凛冽的寒风,那边是温暖的被窝,真是让人羡慕死了。造反派头头似乎也觉得情景不对,只得再下一个命令:“示众结束,抬回去!”那些温暖的被窝又乐颠颠地被抬回去了。后来据抬的同学抱怨,这些被抬进抬出的人中,至少有两个从头至尾没有醒过。

由这件往事,我想起很多道理。

示众,只是发难者单方面的想法。如果被示众者没有这种感觉,那很可能是一个享受。世间的惩罚可分直接伤害和名誉羞辱两种,对前者无可奈何,而对后者,地实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一个人要实现对另一个人的名誉羞辱,需要依赖许多复杂条件,当这些条件未能全然控制,就很难真正达到目的。

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常受围攻的人名誉未倒,而那些批判专家劳苦半辈子都未能为自己争来任何好名誉的原因了。

让他们站在寒风中慷慨激昂吧,我们自有温暖的被窝,乐得酣睡。抬来抬去,抬进抬出,辛苦了。

闲读梧桐

余秋雨

梧桐就在我们住的那幢楼的前面,在花圃和草地的中央,在曲径通幽的那个拐弯口,整日整夜地与我们对视。

它要比别处的其他树大出许多,足有合抱之粗,如一位“伟丈夫”,向空中伸展;又像一位矜持的少女,繁茂的叶子如长发,披肩掩面,甚至遮住了整个身躯。我猜想,当初它的身边定然有许多的树苗和它并肩成长,后来,或许因为环境规划需要,被砍伐了;或许就是它本身的素质好,顽强地坚持下来。它从从容容地走过岁月的风雨,高大起来了。闲来临窗读树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某日,母亲从北方来信:寒潮来了,注意保暖御寒。入夜,便加了一床被子。果然,夜半有呼风啸雨紧叩窗棂。我从酣梦里惊醒,听到那冷雨滴落空阶如原始的打击乐。于是无眠,想起家信。想起母亲说起的家谱,想起外祖父风雨如晦的际遇。外祖父是地方上知名的教育家,一生两袖清风献给桑梓教育事业,放弃了几次外聘高就的机会。然而,在那史无前例的岁月里,他不愿屈从于非人的折磨,在一个冷雨的冬夜,饮恨自尽。我无缘见到他老人家,只是从小舅家读到一张黑色镜框里肃然的面容。我不敢说画师的技艺有多高,只是坚信那双眼睛是传了神的。每次站到它跟前,总有一种情思嬗传于我,冥冥之中,与我的心灵默默碰撞。

浮想联翩,伴以风雨大作,了无睡意,就独自披衣临窗。夜如墨染,顷刻间我也融入这浓稠的夜色中了。惊奇地发现,天边竟有几颗寒星眨巴着瞌睡的眼!先前原是错觉,根本就没有下雨,只有风,粗暴狂虐的北风。这时,最让我“心有戚戚”的便是不远处的那株梧桐了。只能依稀看到它黛青色的轮廓,承受着一份天边的苍凉。阵风过处,是叶叶枝枝互相簇拥颤起的呼号,时而像俄罗斯民谣,时而像若有若无的诗歌。不知怎的,外祖父的遗像又蓦然浮上眼帘,似与这株沉默的梧桐有种无法言喻的契合。不求巨臂擎天的闻达,但也有荫庇一方的坦荡。

次日醒来,红日满窗,竟是大晴。

惦念的是那一树黄叶。推开窗棂,读到的树,竟是一个显山露水的甲骨文字;没有昨日那遮天蔽日的叶子,剩下的是虬树挺干。我的心像是被谁搁上了一块沉重的冰,无法再幻作一只鸟,向那棵树飞去了。这一夜的风呵,就凋零了满树的生命!而风又奈你何,坠落的终要坠落,无须挽留,你还有一身傲骨与春天之前的整个冬季抗争!

于是,我读懂了梧桐的寂寞,不是慨叹韶华流逝的漠然,不是哀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而是一种禅意,一种宁静和虚空的玄奥,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自然,任风雕雨蚀,四季轮回,日月如晦,花开花落,好一种从容淡泊的大度!不禁又感慨起外祖父的英年早逝,悲哀起他屈从天命的无奈、悲哀起那个年代里的人们。

又是一阵熟悉的树叶婆娑的沙沙声响,亲切地叩击着耳鼓。俯目望去,一个红衣女孩雀跃在那黄叶覆盖的小径,那模样似乎每一片叶子都在为她青春的步履伴奏。此刻,我的窗台上,扑进一阙蓬松的阳光,洒在案前昨夜未曾合上的一卷旧书上

第四篇:余秋雨散文摘录

余秋雨散文集文字拾掇

1、第一根白发把生命的起点和终点连成了一条绵长的逻辑线,人生得任何一段都与它相连。

2、进入年老也是一种美好的况味,用不着吃力的搬种夏天的繁枝来遮盖晚秋的云天,什么季节观什么景,什么时令赏什么花,这才完整和自然。

3、错选了一种可能也便失落了其他可能。

---《关于年龄》

4、拒绝衰老和病痛,一个人就不会幸福。---《最后的课程》

5、李白时代的诗人,既炽恋着四川的风土人物,又向往着下江的开阔文明,长江于是就成了他们生命的便道,不必下太大的决心就解缆问桨。脚在何处,故乡就在何处,水在哪里,道路就在那里。

---《三峡》

6、与没有责任感的男人谈恋爱,就像与朝雾和晚霞厮磨,再美好也没有着落。他们是男人,是已经长大的男人,再多情也不应该把女友的耳畔当作他们唯一的讲台,男人的讲台理应在更大的空间。

---《这样的男人》

7、人们容易发现一目了然的小偷小盗,而对于一个分解开来的巨大骗局,却很艰难在各个局部上发现,反而实利的诱惑下八方用力,把荒唐推向更大的荒唐。---《大桥的寓言》

8、在这个世界上,众口喧腾的可能是虚假;万人耻笑的可能是真实;长久期盼的可能是虚假,猝不及防的可能是真实;叠床架屋的可能是虚假,单薄瘦削的可能是真实。

9、其实,世间的一切平庸和杰出的界限也就在这里。何谓平庸?做加法,层层叠叠的人云亦云;何伟杰出?做减法,力求简单的直奔事实。

10、真实老被嗤笑,因此杰出者总是数量不大。人们总想躲开遗憾,因此,更大的遗憾总是紧紧跟随。---《遗憾的真实》

11、与谬误辩论,很可能获得真理;与无聊辩论,只可能一起无聊。

12、不要因为害怕被别人误会而等待理解,现代生活各自独立、万象共存,东家的柳树矮一点,不必向路人解释本来有长高的可能,西家的槐树高一点,也不必向邻居说明自己没有独占风水的企图。

做一件新事,大家立即理解,那就是不是新事;出一个高招,大家立即理解,那就不是高招。任何真正的创造都是对原有模式的背离、对社会适应的突破、对民众习惯的挑战,如果眼巴巴的指望众人的理解,创造的纯粹性必然会降低,平庸,正在前面招手。

13、回想一下,我们一生可以做的比较像样的大事,连父母也未必深刻理解,父母缔造了我们却理解不了我们,这便是进化。

---《灯下回信》

14、珠穆朗玛峰上寒冷透骨,已无所谓境界。世上一等的境界都在平实的山河间,秋风起了,芦苇白了,渔舟远了,炊烟斜了,那里便是我们生命的起点和终点。

15、外力终究是外力,生命的教师只能是生命本身。

16、收藏人生,比收藏书籍古董更重要。收藏在木屋里,收藏在小河边,在风夕雨夜点起一盏灯,盘点查看一番,第二天风和日丽,那就拿出来晾晾晒晒。

---《收藏昨天》

17、据说本来每家的小媳妇最爱坐在门口编织花边,后来旅游者多了,她们便躲进屋去,悄悄美丽又悄悄苍老,留下一街安静。

---《与平庸一起栖宿》

18、简朴不等于寒碜。在这里,总统的排场闹得越大越没有对象。历来的统治者的装模作样都是为了吸引他们心中千万双仰慕的眼睛,但千古冰原全然不在乎人类的高低尊卑、升沉荣辱,更不会化作春水来环绕欢唱。

---《生命的理由》

19、历史的转弯处大多并不美丽,就像河口上常常聚集着太多的垃圾和泡沫,美丽的转折一定是修饰的结果,而修饰往往是历史的改写。

20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真正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人格选择和文化选择,那么反过来,真正伤害你的,也是一样。

21、原以为渡过那隐秘的河湾后一切都会挺直、敞亮、欢快,其实根本不是,正像幸福是一种接力赛,灾难也是一种接力赛,而且两条跑道往往结合在一起,不分彼此。

--《隐秘的河湾》

22、前辈学者身上有不少我们不必继承的时代特征和个人特征,不少年长的文化人甚至打着文化的旗号噬咬文化、破坏文化,因此,不能一见白发和皱纹就失去警惕。

23、世间的大判断,不分行业。

24、所谓伟大的时代,也就是谁也不把小人放在眼里的时代。

25、我们不是高大的伟人,但我们有资格骄傲,历史给我们的权利并不太多,但灾难毕竟教会了我们嘲笑。---《我能听到》

26、真正的人生选择,是一种缺少参照坐标的自我挑战。在中国,没有先例就没有说服力。

27、人的一生,陪在一起走路的人很多,但有的路程,只需短短的一截,便终生铭记。我说过,泉眼既已堵塞,那就不再是我的山寨。

28、每个人都会对人生中最重要的地方,最重要的人物一一告别,却无法预想告别的方式,母校,我就这样向你告别。车轮快速碾过湿漉漉的落叶,悄然无声。

---《湿漉漉的落叶》

29、我平生见过的所有灾难都来自于虚假,大家总把灾难的起因解释为邪恶。其实,以虚假为坐标,邪恶才有了粉墨登场的舞台。---《那么走吧》 30、犯人未必是坏人,坏人未必进监狱。

31、最大的灾难是小人灾难,最大的废墟是人格废墟。---《从废墟到废墟》

32、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我真怕,怕这块土地到处都是善的堆垒,挤走了美的踪影。

---《我们是飞天的后人》

33、几千年来中华文明到底有没有必要一直走到底?硬是把脚印延续至今究竟是福是祸?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去辨别一下别人的脚印,研究一下他们离去的原因。这就必须去远山,地里的远山和时间的远山。请不要指责我不务正业。中国文化人千年走一回并不嫌多。如果把比喻格局缩小一点,那就不妨说,世界本是一所文明的学校,今年是这所学校的盛大校庆,我们中国属于最早入学的那几届,需要在返校之日寻访一下早年同窗的踪迹,捕捉几许早已远去的下课钟声。这是一种天然使命,不必让谁来批准。

---《选择荒凉》

34、这是一场比赛,后来出现了异常情况,很多赛手半途失踪,而坚持跑下来的却不得已闯入了一个百米短跑赛场,起步不久的年亲运动员们在身边健步如飞,裁判员也按照短跑规则在衡量,这场比赛关乎现实生存尊严无法回避,也使远途而来的选手略感委屈。但是委屈什么呢?寻找不到当初的赛场和选手,就什么也说明不了。

35、在踏访的过程中渐渐明白,中华文化不像当初哄传的那样顽固和腐朽,她确实步履艰难,却来自于历史意志和文化伦理间的深刻冲突。历史意志要求强蛮、突进、跨越,文化伦理要求端庄、秩序、和谐,两者都有充分理由却方向相反,互相牵制,谁也无法实现自己,结果成了千年厮磨的生死冤家。--《雨中的白发》

36、飞机追着夜色走,只怕被黎明赶上,于是十几个小时全是黑夜,等到不想飞了,一停,黎明和雅典一起到来。

37、也许我们没有权利取笑它,它辉煌在二千五百年前,而飞机出现的年代,早已悠然退出了争夺辉煌的竞赛。

38、漫步在奥林匹亚,我很少说话,领受着不轻的文明冲撞,我们也有灿烂的文化,但把健康的概念如此强烈的纳入文明,并被全人类接受,实在是希腊永远值得我们仰望的地方。

39、中华文明较少关注个体意义和肌体意义上的自我,在人际关系上做了太多文章。结果,真正的健全缺少标志,只有一些孤独的个人,在林泉之间悄悄强健,又悄悄衰老。

---《永恒的坐标》 40、如果缺少心理弹性,给我们带来的伤害不是灾难本身,而是那种自我惊吓,就像听到警报踩死一片人那样。因此,在绝大数情况下,我们宁肯做街上不慌不忙、好像什么也没发生的路人,而不必去做那个预言灾祸的星象家。

愚钝使人安定,小智使人慌乱,大智又使人安定。我们的文化,应该由小智走向大智。

---《雅典地震》

41、审美畏怯是一种奇特的情绪,大多产生于将见未见那些从小知名的重要物项之时,年轻时候会欢天喜地地直奔过去,而年长的时候便懂得,人世间这种不让人失望的重要物象并不多,看掉一个就少一个,因此愈加珍惜,不怕没有看到,只怕看到时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把一种隆重的机遇浪费了。

---《畏怯巴特农》

42、我想,所谓的文明的段残,首先不是古代城郭的废弛,而是一片片黑黝黝的古文字全不知为何意。为此,站在尼罗河边,对秦始皇有点想念。

43、当法老们把自己的遗体做成木乃伊的时候,埃及的历史也成了木乃伊,而秦始皇却让中国的历史活了下来。我们现在读几千年的古书,就像读朋友刚刚寄来的信件,这是其他几种文明都不敢想象的。

44、站在金字塔前,我对埃及文化最大的感慨是:我们只知道它如何衰落,却不知道它如何构建;我们只知道它如何离开,却不知道它如何到来;就像一个不知从何而来的巨人,默默无声的表演了几个精彩的大动作之后轰然倒地,摸他的口袋,连姓名、籍贯、遗嘱都没有留下,多么叫人敬畏。

45、金字塔至今不肯袒视为什么要如此永久,却不小心透漏了永久是什么。永久是简单,永久是糙砺,永久是毫不弯曲的憨直,永久是对荒漠和水草交接的占据,永久是对千年风沙的接受和滑落。

无法解读是埃及文明的悲剧,但对金字塔本身而言,它比那些容易解读的文明遗物显得永久,通俗是他人侵凌的通道,逻辑是后人踩踏的阶梯,而它干脆来一个漠然无声,也就筑起了一块壁垒,因此还可以补充几句:永久是对意图的掩埋,是把复杂的逻辑化作了朴拙。

---《石筑的<易经>》

46、今天早晨一推窗,涌进满屋子清凉。

47、最恣肆的汪洋直逼着百世干涸,最繁密的热闹紧邻者千里单调,最放纵的游弋熨帖者万古冷漠,竟然早已全部安排妥当,不需要人类指点,甚至根本没有留出人的地位。

---《荒原沧海》

48、任何一种文明的复兴,都以自我确认为前提,而广泛的自我确认,又以沟通和普及为前提,说起来这也是中华文明强于埃及文明的一大优点。

---《文化以沟通为业》

49、圣洁总会遇到卑劣,而卑劣总是振振有词。

50、在滴水寸草间都很难留下来的地方所留下来的一点点文明,竟然经由卑劣之手变成了闹市间的花天酒地,文化盗贼有文化,但本质还是盗贼。---《海已枯而石未烂》

51、人折腾人、人摆布人、人报复人,这种本事,几千年来也真被人磨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但我实在不知道该不该把它划入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如果不划入,那么有许多智慧故事、历史事件便无处落脚;如果划入,那么文明和野蛮就会分不清界限。

52、其实人折腾人的本事,要算中国最发达,五六千年间不知有多少精彩绝伦的智慧耗尽在这里。

---《向谁争夺》

53、我下到一个考古坑,仔细的看了一座观察塔的遗迹,心想早在一万年以前就有人骄傲地守望者这座城市了,而现在的城市竟然那样破败和不安全,如果古塔不坍,守望的眼睛不知是否会下泪。

54、次出现在很少有其他美丽,只有几丛从“神的花园”遗落到今天的花,在飞扬的尘土间鲜艳,鲜艳了一万年。

---《鲜艳了一万年》 55有时我们在路边看见一丛绿草,便停步俯身下去,争论着它属于哪个种类,却没有人敢剥下根来仔细看,因为它太不容.我们站起身来搓搓手,常常自嘲身大河文化的子民,平日太不知爱惜,爱惜那清晨迷蒙于江面的浓雾,爱惜那傍晚摇曳于江面的芦苇。

56、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很相像,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我们看到的是:所有的贫困都大同小异,一踏入富庶则五花八门。

57、世间有太多不平事,有的国家你永远需要仰望,有的国家你只能永远同情。

---《幽默的笑意》

58、它彻底逃离了文明的视线,差不多有一千年时间,精美绝伦的玫瑰红宫殿和罗马竞技场不再有人记得,但他们都还完好无损的存在着,只与清风明月为伴。

59、佩特拉以它惊人的美丽,对此(人类对文明的夸张、记载等)提出了否定。它说,人类有比常识更长的历史,更多的活法,更险恶的遭遇,更寂寞的辉煌。

---《文字外的文明》 60、今天去巴比伦,光说这六个字,就有童话般的趾高气扬。

61、我并不反对一切古迹复原,而对那些打上了强烈沧桑感的遗迹,万不可铲平了重建,甚至连“整旧如新”也不可以,人们要叩拜的是历史艰辛、满脸皱纹的老祖母,“整旧如新”等于为老祖母植皮化妆,而铲平了重建则等于找了个略似祖母年轻时代的农村女孩,当作老祖母在供奉。---《奇怪的巴比伦》

做了一份笔记摘抄,摘自《余秋雨散文集》。时隔三年,重新整理那些文字、重温当年在文字间徜徉的愉悦心情,体会作者那些哲人一样的思考和诗一样的文字,一些不变的记忆涌上心头,是啊,总有些记忆伴随成长永不磨灭,总有些人站在记忆的某个角落里守候着着重逢。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分享一起收获。

第五篇:余秋雨散文精选

导语: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桥头镇(今属慈溪市),国际著名文化史学者、文学家、散文家、作家、我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关于余秋雨散文精选。欢迎阅读!

余秋雨经典散文(一)

闲读梧桐

梧桐就在我们住的那幢楼的前面,在花圃与草地的中央,在曲径通幽的那个拐弯口,整日整夜地与我们对视。

它要比别处的其他树大出许多,足有合抱之粗,如一位“伟丈夫”,向空中伸展;又像一位矜持的少女,繁茂的叶子如长发,披肩掩面,甚至遮住了整个身躯。我猜想,当初它的身边定然有许多的树苗与它并肩成长,后来,或许因为环境规划需要,被砍伐了;或许就是它本身的素质好,顽强地坚持下来。它从从容容地走过岁月的风雨,高大起来了。闲来临窗读树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某日,母亲从北方来信:寒潮来了,注意保暖御寒。入夜,便加了一床被子。果然,夜半有呼风啸雨紧叩窗棂。我从酣梦里惊醒,听到那冷雨滴落空阶如原始的打击乐。于是无眠,想起家信。想起母亲说起的家谱,想起外祖父风雨如晦的际遇。外祖父是地方上知名的教育家,一生两袖清风献给桑梓教育事业,放弃了几次外聘高就的机会。然而,在那史无前例的岁月里,他不愿屈从于非人的折磨,在一个冷雨的冬夜,饮恨自尽。我无缘见到他老人家,只是从小舅家读到一张黑色镜框里肃然的面容。我不敢说画师的技艺有多高,只是坚信那双眼睛是传了神的。每次站到它跟前,总有一种情思嬗传于我,冥冥之中,与我的心灵默默碰撞。

浮想联翩,伴以风雨大作,了无睡意,就独自披衣临窗。夜如墨染,顷刻间我也融入这浓稠的夜色中了。惊奇地发现,天边竟有几颗寒星眨巴着瞌睡的眼!先前原是错觉,根本就没有下雨,只有风,粗暴狂虐的北风。这时,最让我“心有戚戚”的便是不远处的那株梧桐了。只能依稀看到它黛青色的轮廓,承受着一份天边的苍凉。阵风过处,是叶叶枝枝互相簇拥颤起的呼号,时而像俄罗斯民谣,时而像若有若无的诗歌。不知怎的,外祖父的遗像又蓦然浮上眼帘,似与这株沉默的梧桐有种无法言喻的契合。不求巨臂擎天的闻达,但也有荫庇一方的坦荡。

次日醒来,红日满窗,竟是大晴。

惦念的是那一树黄叶。推开窗棂,读到的树,竟是一个显山露水的甲骨文字;没有昨日那遮天蔽日的叶子,剩下的是虬树挺干。我的心像是被谁搁上了一块沉重的冰,无法再幻作一只鸟,向那棵树飞去了。这一夜的风呵,就凋零了满树的生命!而风又奈你何,坠落的终要坠落,无须挽留,你还有一身傲骨与春天之前的整个冬季抗争!

于是,我读懂了梧桐的寂寞,不是慨叹韶华流逝的漠然,不是哀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而是一种禅意,一种宁静与虚空的玄奥,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自然,任风雕雨蚀,四季轮回,日月如晦,花开花落,好一种从容淡泊的大度!不禁又感慨起外祖父的英年早逝,悲哀起他屈从天命的无奈、悲哀起那个年代里的人们。

又是一阵熟悉的树叶婆娑的沙沙声响,亲切地叩击着耳鼓。俯目望去,一个红衣女孩雀跃在那黄叶覆盖的小径,那模样似乎每一片叶子都在为她青春的步履伴奏。此刻,我的窗台上,扑进一阙蓬松的阳光,洒在案前昨夜未曾合上的一卷旧书上

余秋雨经典散文集 余秋雨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着有系列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摩挲大地》《寻觅中华》《何谓文化》《中国文脉》等。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代表作。《文化苦旅》以余秋雨在全国各地的文化遗迹之地的游览过程为线索,以深刻思想与极具震撼力的语言,揭示中国文化内涵,考问历史与人生的深层意义。《文化苦旅》向读者展示了余秋雨渊博的文学与史学功底以及丰厚的文化感悟力与艺术表现力,是当代散文领域的范例。

《山居笔记》一书的写作,始于一九九二年,成于一九九四年,历时两年有余。为了写作此书,作者辞去了学院的行政职务,不再上班,因此这两年多的时间十分纯粹,几乎是全身心地投入。投入那么多时间才写出十一篇文章,效率未免太低,但作者的写作是与考察联在一起的,很多写到的地方不得不一去再去,快不起来。有一次为了核对海南岛某古迹一副对联上的两个字,几度函询都得不到准确回答,只得再去了一次。这种做法如果以经济得失来核算简直荒诞不经,但文章的事情另有得失,即所谓“得失寸心知”,为学严谨的态度可见一斑

余秋雨经典散文(二)

收藏昨天

经常有年轻朋友来信询问一些有关人生的大问题,我总是告诉他们,你其实已经有了一位最好的人生导师,那就是你自己。

这并非搪塞之言。人生的过程虽然会受到社会与时代的很大影响,但贯穿首尾的基本线索总离不开自己的个体生命。个体生命的完整性、连贯性会构成一种巨大的力量,使人生的任何一个小点都指向着整体价值。一个人突然地沮丧绝望、自暴自弃、挺而走险,常常是因为产生了精神上的“短路”,如果在那个时候偶然翻检出一张自己童年时代的照片或几页做中学生时写下的日记,细细凝视,慢慢诵读,很可能会心情缓释、眉宇舒展,返回到平静的理性状态。其间的力量,来自生命本身,远远大于旁人的劝解。

拿起自己十岁时候的照片,不是感叹韶华易逝,青春不再,而长久地逼视那双清澈无邪的眼睛,它提醒你,正是你,曾经有过那么强的光亮,那么大的空间,那么多的可能,而这一切并未全然消逝;它告诉你,你曾经那么纯净,那么轻松,今天让你苦恼不堪的一切本不属于你。这时,你发现,早年自己的眼神发出了指令,要你去找回自己的财宝,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放回原处。除了照片,应该还有其它更多的信号,把我们的生命连贯起来。

为此,真希望世间能有更多的人珍视自己的每一步脚印,勤于记录,乐于重温,敢于自嘲,善于修正,让人生的前前后后能够互相灌溉,互相滋润。其实,中国古代显赫之家一代代修续家谱也是为了前后之间互相灌溉、互相滋润,你看在家谱中呈现出来的那个清晰有序的时间过程是那么有力,使前代为后代而自律,使后代为前代而自强,真可谓生生不息。个人的生命也是一个前后互济的时间过程,如能留诸记忆,定会产生一种回荡激扬的动力循环,让人长久受益。一个人就像一个家族一样,是不是有身份、有信誉、有责任,就看是否能把完整的演变脉络认真留存。

我们也许已经开始后悔,未能把过去那些珍贵的生活片段保存下来,殊不知,多少年后,我们又会后悔今天。如果有一天,我们突然发现,投身再大的事业也不如把自己的人生当作一个事业,聆听再好的故事也不如把自己的人生当作一个故事,我们一定会动手动笔,做一点有意思的事情。不妨把这样的事情称之为“收藏人生的游戏”。让今天收藏昨天,让明天收藏今天,在一截一截的收藏中,原先的断片连成了长线,原先的水潭连成了大河,而大河,就不会再有腐臭与干涸的危险。

绝大多数的人生都是平常的,而平常也正是人生的正统形态。岂能等待自己杰出之后再记载?杰出之所以杰出,是因为罕见,我们把自己连接于罕见,岂不冒险?既然大家都很普通,那么就不要鄙视世俗年月、庸常岁序。不孤注一掷,不赌咒发誓,不祈求奇迹,不想入非非,只是平缓而负责地一天天走下去,走在记忆与向往的双向路途上,这样,平常中也就出现了滋味,出现了境界。珠穆朗玛峰的山顶上寒冷透骨,已经无所谓境界,世上第一等的境界都在平实的山河间。秋风起了,芦苇白了,渔舟远了,炊烟斜了,那里,便是我们生命的起点与终点。

想到起点与终点,我们的日子空灵了又实在了,放松了又紧迫了,看穿了又认真了。外力终究是外力,生命的教师只能是生命本身。那么,就让我们安下心来,由自己引导自己,不再在根本问题上左顾右盼。

左顾右盼,大漠荒荒,其实自己的脚印能踩出来的只是一条线。不管这条线多么自由弯曲,也就是这么一条。要实实在在地完成这一条线,就必须把一个个脚印连在一起,如果完全舍弃以往的痕迹,那么,谁会在意大地上那些零碎的步履?我在沙漠旅行时曾一次次感叹:只有连贯,而且是某种曲线连贯,才会留下一点美,反之,零碎的脚印,只能是对自己与沙漠的双重糟践。

我最合适什么?最做不得什么?容易上当的弯路总是出现在何处?最能诱惑我的陷阱大致是什么样的?具备什么样的契机我才能发挥最大的魁力?在何种气氛中我的身心才能全方位地安顿?……这一切,都是生命历程中特别重要的问题,却只能在自己以往的体验中慢慢爬剔。昨天已经过去又没有过去,经过一夜风干,它已成为一个深奥的课堂。这个课堂里没有其他学生,只有你,而你也没有其它更重要的课堂。

因此,收藏人生,比收藏书籍、古董更加重要。收藏在木屋里,收藏在小河边,在风夕雨夜点起一盏灯,盘点查看一番,第二天风与日丽,那就拿出来晾晾晒晒。

——读《人生纪年》

余秋雨经典散文(三)

夜雨诗意

早年为了学写古诗,曾买过一部线装本的《诗韵合壁》,一函共6册,字体很小,内容很多。除了供查诗韵外,它还把各种物象、各种情景、各种心绪分门别类,纂集历代相关诗句,成了一部颇为齐全的诗歌词典。过去文人要应急写诗时,查一直,套一套,很可快速地炮制出几首来。但是毫无疑问,这样写出来的诗都是不值一读的。只有在不带写诗任务时随便翻翻,看看在同一名目下中国诗化语词的多方汇集,才有一点意思。

翻来翻去,眼下出现了“夜雨”这一名目,那里的诗大多可读。既然是夜间,各种色相都隐退了,一切色彩斑斓的词汇也就失去了效能;又在下雨,空间十分逼仄,任何壮举豪情都铺展不开,诗句就不能不走向朴实,走向自身,走向情感,李商隐着名的《夜雨寄北》堪称其中典范。

光听着窗外夜色中时紧时疏的雨声,便满心都会贮足了诗。要说美,也没有什么美,屋外的路泥泞难走,院中的花零落不堪,夜行的旅人浑身湿透。但正是在这种情境下,你会感受到往常的世俗喧嚣一时浇灭,天上人间只剩下了被雨声统一的宁定,被雨声阻隔的寂寥。人人都悄然归位,死心塌地地在雨帘包围中默默端坐。外界的一切全成了想象,夜雨中的想象总是特别专注,特别遥远。

夜雨款款地剥夺了人的活力,因此夜雨中的想象又格外敏感与畏怯。这种畏怯又与某种安全感拌与在一起,凝聚成对小天地中一脉温情的自享与企盼。在夜雨中与家人围炉闲谈,几乎都不会拌嘴;在夜雨中专心攻读,身心会超常地熨帖;在夜雨中思念友人,会思念到立即寻笔写信;在夜雨中挑灯作文,文字也会变得滋润蕴藉。

在夜雨中想象最好是对富而立。黯淡的灯光照着密密的雨脚,玻璃窗冰冷冰冷,被你呵出的热气呵成一片迷雾。你能看见的东西很少,却似乎又能看得很远。风不大,轻轻一阵立即转换成渐沥雨声,转换成河中更密的涟漪,转换成路上更稠的泥泞。此时此刻,天她间再也没有什么会干扰这放任自由的风声雨声。你用温热的手指划去窗上的雾气,看见了窗子外层无数晶莹的雨滴。新的雾气又腾上来了,你还是用手指去划,划着划着,终于划出了你思念中的名字。

夜雨是行旅的大敌。

倒不是因为夜间行路艰难,也不是因为没有带着雨鞋与伞。夜雨会使旅行者想家,想得很深很深。夜雨会使旅行者企望安逸,突然憬悟到自己身陷僻远、孤苦的处境,顾影自怜,构成万里豪情的羁绊。

不是急流险滩,不是崇山峻岭,而是夜雨,使无数旅行者顿生反悔,半途而归。我不知道法显、玄奘、郑与、鉴真、徐霞客他们在一次次夜雨中心境如何,依我看,他们最强的意志,是冲出了夜雨的包围。

如我无用之辈,常常会在大雨如注的夜晚,躲在乡村旅店里,把地图拿出来细细查看。目光在已经走过的千里之间来回,痴想着其间在夜幕雨帐笼罩下的无数江河与高山。这样的夜晚,我常常失眠。为了把这种没出息的惰怠心绪驱赶,我总会在夜雨中邀几个不相识的旅人长时间闲谈。

但是,真正让心绪复归的,完全不是这种谈话,而是第二天晴朗的早晨。雨后的清晨,铺天盖地奔泻着一种兴奋,让人几乎把昨夜忘却;又不能完全忘却,留下一点影子,阴阴凉凉的,添一份淡淡的惆怅。

在人生的行旅中,夜雨的魅力也深可寻探。

我相信,一次又一次,夜雨曾浇媳过突起的野心,夜雨曾平抚过狂躁的胸襟,夜雨曾阻止过一触即发的争斗,夜雨曾破灭过凶险的阴谋。当然,夜雨也所折过壮阔的宏图、勇敢的进发、火烫的情怀。

不知道历史学家有没有查过,有多少乌云密布的雨夜,悄悄地改变了中国历史的步伐。将军舒眉了,谋士自侮了,君王息怒了,英豪冷静了,侠客止步了,战鼓停息了,骏马回槽了,刀刃入鞘了,奏章中断了,敕令收回了,船楫下锚了,酒气消退了,狂欢消解了,呼吸匀停了,心律平缓了。

下载论余秋雨散文的学术品位及技术创新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余秋雨散文的学术品位及技术创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余秋雨散文艺术特色(推荐阅读)

    论余秋雨散文艺术特色 【内容摘要】当代文坛群星璀灿,优秀的文艺作品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而余秋雨的散文却恰似一株奇葩傲立苍穹,格外引人注目。他的散文独特之处在于,打破了......

    论余秋雨散文艺术特色(合集五篇)

    论余秋雨散文艺术特色【内容摘要】当代文坛群星璀灿,优秀的文艺作品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而余秋雨的散文却恰似一株奇葩傲立苍穹,格外引人注目。他的散文独特之处在于,打破了传......

    余秋雨散文读后感

    余秋雨散文的读后感浅谈一下余秋雨散文的写作风格问题,对于我们的写作也有很多的借鉴意义,余秋雨散文读后感。余秋雨散文作品中始终贯穿着一条鲜明的主线,那就是对中国历史、......

    《余秋雨散文》读后感(大全)

    《余秋雨散文》读后感 一 凡余秋雨的书,总要弄到手来过一遍,几乎算是追星式的关注了。 及《笛声何处》,有声音说余秋雨已经“江郎才尽”,实在写不出东西了,只好重又端出老本行谈......

    谈余秋雨散文

    当代文坛谈到历史文化散文,就不能不说余秋雨。余秋雨当年凭借《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等十分畅销的散文集成为文化散文杰出的开创者和领跑者......

    余秋雨及其散文评价

    余秋雨及其散文评价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我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多年,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辞职后......

    《余秋雨散文》读后感

    《余秋雨散文》读后感 《余秋雨散文》读后感1 余秋雨先生是当今出镜率很高的一位文化名人,也是一位饱受争议的大众人物。作为余先生的同乡,我深为其儒雅的外表、博厚的知识、......

    余秋雨散文读后感

    余秋雨散文读后感 余秋雨散文《苏东坡突围》读后感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