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传统美术的审美特点和表现形式的共性和不同(样例5)

时间:2019-05-13 10:44: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西方传统美术的审美特点和表现形式的共性和不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西方传统美术的审美特点和表现形式的共性和不同》。

第一篇:中西方传统美术的审美特点和表现形式的共性和不同

中西方传统美术的审美特点和表现形式的共性和不同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班级:经济163 姓名:林颖学号:201610710082 内容提要:中西方文化发展历程可谓“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这使得作为文化表现形式之一的中西传统美术在审美特点和表现形式两个方面亦存在着共性和不同。关键词:中西方传统美术审美特点表现形式共性和不同传神和谐表现语言

苏东坡有诗云:“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于美术而言,此理亦通。中国与西方的艺术家以自己置身抑或是想象中的世界作为的描绘对象,赋以其各自独特的风格,将大千世界的美通过他们的妙手得以表现、定格、留存。而西方美术之“浓”、中国美术之“淡”以及两者的浓淡相交却又是一个复杂包容的概念。下面我仅从两者的审美特点和表现形式浅谈一下它们的共性和不同。

一、中西方传统美术之审美特点(一)共性

今日,无论是中国人参观西方的美术馆,还是西方游客阅赏中国的古代画作、雕塑等,双方都深为对方美术的精妙所折服。这点在现代美术的中西借鉴融合上也可见一斑。为中西方各自审美观所影响的人们能由衷发出一声赞叹,由此可以想见在交流尚少的古代,中国同西方的美术在审美标准和审美理想上也应具有“心有灵犀”般的共通点。1.中西方美术对传神的推崇

有些人认为中国美术的写意重在写神,而西方美术的写实在于摹形。但其实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都对美术的传神,即表现所绘对象的内在精神与风采神韵极为注重。在描绘客观对象,尤其是人物、动物这类活物时,中国历来讲求“气韵生动”。南齐画家谢赫在《古画品录序》中提出的“六法”其一便是“气韵生动是也。”元代美术史论家杨维桢亦在《图绘宝鉴序》中写道:“故论画之高下者,有传形,有传神。传神者气韵生动是也„„写人者即能传其精神。”举其画例便如马远之《秋江渔隐图》,绘一老翁怀桨酣睡之态。画家在老渔翁的眼窝、鼻唇处巧以墨色晕染,更借清淡两弧墨线勾勒其睡梦中的瞑目,加之嘴角的一抹微勾,似有笑意。将一以隐逸为乐,怡然安睡的老者情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西方画家、雕塑家在力求真实再现人物时,也并非只是简单刻画对象浮于外在的细节、轮廓。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就认为:“绘画的任务——表现活生生的人的精神与他们最内在的东西。”而米开朗琪罗也写到:“绘画是音乐,是旋律,只有天才才能理解其复杂性。”他们的观点体现在美术作品上如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中出卖耶稣的犹大一面在脸上极力表现忠诚,一面用手按着钱袋子,肢体语言和神态的反差生动的表现出人物的强装镇定的虚伪。甚至中国和西方对传神的要求一致细化到了具体的部位,如眼睛。中国的大量绘画作品都表现了“画龙点睛“的要义,如顾恺之在人物上讲求“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眼为心灵之窗,对人如此,对鸟兽亦然。八大山人笔下的飞禽就借此表现其孤傲之态。西方美术家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一点,米开朗琪罗的大卫雕塑就将人物双眼以圆瞪之态呈现,表现大卫这一人物的英雄气概。2.中西方美术的和谐为美

中国文化讲求“以和为贵”,在艺术创作中也充分运用相反相济的原则。这一点在中国的山水画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如岩石,必要错落有致;林木,必要疏密得法;山水,必要动静相称;流云,必要开合合度。山水画的虚实相生正如黄宾虹先生所言:“古人论画,常有‘无法中有法’、‘乱中不乱’、‘不齐之齐’、‘不似之似’、‘须入乎规矩之中,又超乎规矩’的说法。”而西方艺术家对美术作品的和谐亦有自己的追求。西方相对的写实的画法,使其对人物身体构造、比例大小的掌握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这在雕塑和油画方面都有体现,尤其是对人物肌肉线条的刻画,艺术家都力求流畅。同时西方的油画又是以色块的堆叠来描绘对象,所以画家对色彩的搭配和谐也具有很高的要求。如文艺复兴时期《春》描绘的达一百多种的花,其艳丽的花色交杂并不使人眼花缭乱,反而给人以舒服之感。3.中西方传统美术的思想性

中国美术发展到魏晋时代,绘画创作和审美就产生了“情趣”的要求,由以形为美的客观描写,以形传所绘对象的神采的阶段,转向借物抒情。典型代表就是文人画。画家多以松、竹、梅、兰等典型意向来表达其作者本人的思想情趣与风骨。又或是如八大山人般,状斜睨的禽鸟为自己的化身,来表现自己的孤傲和对清朝的不满蔑视。总之中国对画的审美已经上升到对超脱于画作之外表现的思想的层面。而西方画家也认可“意在笔先”。法国画家普桑就认为:“一幅画的思想决定了,那才是主要的事情。”就有人认为达芬奇的画作《圣母子与圣安娜》这幅作品中刻画的羊代表着替罪羊,圣安娜希望耶稣接触羊的行为说明其代表教会立场。达芬奇在画作中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和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很多画家都使用情节画来表达自己对圣经故事的看法,从而抒发他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而法国七月革命时期创作的《自由引导人民》这幅画也寄予了画家支持鼓励革命,反对封建专制,崇尚自由的愿望。毕竟,中西方美术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性也正是其美的一部分。(二)不同

尽管存在共同点,但从中西方传统美术的刻画对象、表现风格等还是可以较为明显地感受到两者在审美特点方面的差异。1.中国的表现性写意和西方的再现性写实

相比于西方美术的描绘对象的科学写实,由于中国更注重所绘对象的精神、意趣和风格,中国美术刻画的形象就显得比较抽象、简单。有时为了突出强调主体,中国画家甚至会人为地增加一些本该不存在或是忽略较多本该存在的元素。所以中国画中的人物有时比例和真实的人存在较大的差异,人物的面部、身体有时也是选取要强调的部分进行刻画,甚至一个人仅用寥寥几笔就勾勒而成。中国的山水画更是写意的代表,画家绘云只是墨团的渲染,却有旷远意境;绘水亦是,仅是留白,也表现出广博清幽的感觉。同时,由于中国美术的重表现,有时画家的创作是基于想象,未临其地,却摹其境。而西方传统美术偏重写实,讲求再现。所以西方的美术作品,有时观感接近于照片,也追求达到照片的记录功能。西方美术作品,对人物、动物的肌肉线条,对象光影的的投射、纹路褶皱、色彩的搭配、透视和立体感都追求接近于真实。在一点在文艺复兴时期透视的发现后更为明显。2.中国的婉柔美和西方的刚健美

大概是由于中国文化性格的内敛性,中国传统美术的柔美婉约的风格体现在各个方面。在雕塑方面,菩萨等的造型多是细眉长目,神态安详,以衣饰包裹身体,不刻意突出的肌肉,反而把肢体描绘得圆润修长。在绘画方面,中国人物画中的仕女画,多将人物描绘得婉约,赋以鲜艳柔顺的裙装,更添柔美。例如周昉和张萱的仕女画。而中国的工笔花鸟画,也以柔畅的线条,表现花朵的娇美和禽鸟的可爱。当然,这也是有中国画是以二维平面形式表现的因素。在建筑方面,中国园林是典型的小桥流水风格,显得精致非常,如苏州的拙政园。而西方的美术作品如西方油画以其构图的紧凑、浓烈的色彩与光影明暗的搭配给人以庄严肃穆的感觉,其刚健的风格可见一斑。无论是绘画或是雕塑,西方美术喜强调人物的力量美,尤其是在对男性人物的刻画上,都突出表现其健美的肌肉。所以相比于中国的保守,西方美术崇尚人的肉体美,亦少用衣物来遮挡人物的身体。而西方的建筑,区别于中国小桥流水的精致,具有雄伟庄严的特点。例如西方早期希腊的帕特侬神庙,即使遭到破坏,但从那留存的高大巍峨的柱廊依稀可见其当年的丰姿。3.中国的静态美和西方的动态美

受佛道儒三家的影响,中国传统美术美术作品中多有体现静思之题。道家主张天人合一、无为处世,佛教提倡禅道,儒家亦有乐山乐水之说。援引惠能禅师《菩提谒》的名句“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中国的传统画作也提倡一种“无”之精神,讲求顺应不争,物我皆融。“无”则静,中国画家有时通过画,表现外在事物之上,更重内在自省,以之陶冶性情,洗涤心尘,因而中国传统画作时常透出宁静甚至荒寒的意境,较之西方画作的充实,不免显得“寒碜”。这不单单体现于中国的典型的山水画作,在人物画亦有。如描绘人物弈棋、鼓琴,俱是选取一些缓慢的、持续性、剧情性不强的动作。同时作为静的载体,中国画作会把山水、花鸟作为单独的主体和题材,而西方却多把它们作为衬托人物的背景,进行次要体现。至于西方的传统美术,更倾向于现代摄影般的定格,往往画面的剧情感很强,选取的多是激烈、连贯、快速的动作或是两个动作临界的瞬间,令观画人对画面接下来的变化既期待有有些提心吊胆。典型的例子有《伊赛克的献祭》——描绘的就是亚伯拉罕按住其爱子的头即将落刀的惊心动魄的霎那。作者选取了落刀这一短暂的瞬间,将其定格在生与死的临界。虽然是静止的画面,亦让人不敢想象若天使没有拦下刀的下一幕结果如何,具有激烈的运动感。

二、中西方传统美术之表现形式(一)共性

中西方传统美术作品在表现形式,即把画家内在主观世界状况直接表达出来的外形方面,由于地域、物料等因素的差异,不同点是比较明显的。但是两者还是存在着共同点。1.物化形式

中国和西方的传统美术作品都同时涉及绘画、书法、雕塑、建筑、工艺设计等类别。包括大类的细分小类如绘画中的壁画、陶画、版画和雕塑中的雕刻。在更早的时期,中国和西方比较原始的美术,如原始的岩画中表现出来的形象更具有较大的相似性。中西方传统美术物化形式的共性也为两者进行横向比较提供了分类标准。2.色彩表现

在绘画方面,虽然总体上西方绘画用色较之中国的清淡显得更加鲜艳浓烈。但两者都经历了从多色到单色,返璞归真、追求纯粹过程。中国是“丹青后水墨”,例如红梅图到墨梅图的演变。而西方亦是先出现彩色的画作而后才出现素描。3.空间表现

从原始时代到欧洲文艺复兴之前,西方的绘画和中国的绘画都经历了从一维向二维发展的过程。到文艺复兴前夕,那时西方的透视技法还在萌芽的不成熟的阶段,因此那个时期中西方绘画还基本停留在二维平面的层面。同时,中西方传统绘画作品都或多或少地运用了透视的方法。(二)不同

观看中西方传统的美术作品,它们的外化形式还是能够让人相当清楚地辨明中国和西方在美术方面的差异,它们的“有”“无”和“盈”“虚”也显示了各自艺术美学的魅力。1.中国的简构图、散点透视和西方的满构图、焦点透视 中国有个成语叫“一枝独秀”,而中国的许多画作在画面布局方面也颇有些“一枝独秀,四大皆空”的意味。这就是中国传统绘画中大量出现的简构图。由于中国古代绘画对气韵生动的追求,使得画家在构图上常使用留白,不但突出了所要表现的主体,更有给人以意味悠长的遐想空间。这种画面元素的减少化使得中国画的画面显得较为干净、空旷,也符合中国人内敛的性格。如蒋廷锡的《牡丹图轴》整个画面仅有两株牡丹,其余留白,显得协调清新,尽得牡丹风韵。而西方的绘画作品大多采用满构图,画面元素众多,大量使用树木、花草、蓝天、云等填充,即使是少量留白处也要用颜料涂抹。这使得西方绘画显得内容丰富、真实感、剧情感强。在透视方面,中国的采用的是散点透视,并不限于视域的所见,绘制的范围广,可把在多点所见集中在一幅作品中,这在山水题材的表现上尤为突出。而西方的焦点透视则是采用聚焦方式,严格地描绘焦点方位的景物。2.中国的诗书画印一体和西方的以画为主

画家潘天寿先生曾经有言:“唐宋以后之绘画,是综合文章、诗词、书法、印章而成者„„ 故吾曰:画事不须三绝,而须四全,四全者,诗书画印章结合是也。”中国传统绘画是诗书画印的四种艺术的有机结合,拓展了绘画的元素。观赏中国传统画作,不单看其所绘何物,亦看其所题何诗。这种结合更加表现出画家的多方面特质,也更能体现中国画的情感即时性,即通过题画诗可以感受到作者当时的情感心态。如画家王冕《墨梅》图的自题诗:“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以画咏志,足见风骨。而西方画家很少在画作上留下文字痕迹,他们是以画为中心地表现。所以去解读西方画家,更多要从画面去揣测。

3.中国的线条与水墨语言和西方的色块语言

中国绘画的表现语言是线条,是水墨。其实客观的事物并没有真实存在的边缘线,但由于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特点、所用工具(毛笔)以及水墨颜料的渗透性,中国绘画以线条勾勒出事物的轮廓。又因为中国书画同源的传统,使得中国画在线条使用上技法成熟,画家通过线条的轻重、急徐、疏密、曲直展现出一维与二维的流畅美感。比较典型的代表有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其就以流畅连贯的线条表现出人物衣着的飘逸感,十分传神。同时中国的画作又擅长运用墨色的浓淡变化与晕染来表现对象,营造出清新宁静的意境。而西方是典型地使用色块的堆叠来构成事物,可以非常细致地表现对象每一部分的色彩变化,从而使其画作的真实感、厚重感、立体感俱现。

总之,中国与西方传统美术在审美特点和表现形式上的共性和差异,是它们共同亦是各自的魅力,始终值得去深入挖掘、探索。引用及参考书目:

1.中国绘画美学范畴体系/葛路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ISBN978-7-301-14556-2/J•0221 2.中西画论对比选解/黄复盛编著—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ISBN 978-7-5314-5120-4

第二篇:中西方传统音乐的不同感受

中西方传统音乐的不同感受

简单的来说,人们通常认为西方音乐起源于古希腊,但史料对希腊音乐的记载较少,所以中世纪是人们研究西方音乐的一个起点,中世纪音乐与基督教音乐密不可分,可以说西方的传统音乐起源大部分受到了宗教音乐的影响。中国传统音乐起源于黄河流域为中心而发展起来的音乐,以汉族为主体的音乐,商周时期的音乐文化具有代表性,而这些音乐带有祭祀,哲学的特色,也可以说中国传统音乐来源于两者。

在发展上,从17世纪初的巴洛克音乐开始到现在,西方音乐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巴洛克音乐时期,古典音乐时期,浪漫主义音乐时期,民族音乐时期,印象主义音乐时期,新音乐时期以及现代音乐时期风几个阶段。其中的每一个时期都有其各自的风格特点,可以说这段时间每一个时期的音乐都可称为当时所流行的一种音乐流派,音乐风格理性,程序化,曲风严谨。中国传统音乐的形成于约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3世纪。发展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完善丰富于辽、宋、金、明、清。从王室贵族的大场合音乐逐渐到走向民间,从严谨的编曲到轻松的戏曲艺术。中国传统音乐经历了一个通俗化,民间化,世界化的过程。

可以看出,中西方传统音乐在起源和发展中都带有宗教特色,但是西方传统音乐似乎都是音乐家的事,以名人或则特定的表达方式为当时的时代特色。中国传统音乐则趋于平民化,每段时期更多地民间色彩会加入到音乐中来。

中西方传统音乐最大的不同就在于音阶,基本上中国传统音乐声调为宫商角徵羽,一般有五至七声,很少转调。而西方则是1、2、3、4、5、6、7七声,可以多至十二声,其中演奏时还有大量的转调。也许是乐器的不同,中国传统音乐的每种乐器在演奏时不易混淆,各自分明。而西方传统乐器音色平衡,大多数可以溶为一体,例如吉他在调音时可以利用钢琴的音阶。

在《中国音乐审美导论》中有一段这样的话:“在审美追求上,中国音乐艺术以‘和’为理想,尚虚无,求空灵,讲韵味,求深邃,讲意境,求气韵生动,强调直觉与领悟,注重生命本体,这与西方音乐讲求深刻,强调理性与思想,把实有,意义与感情作为精神支柱的音乐审美特点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段话其实已经一针见血地点出了中西方传统音乐的差异,个人总结为“意”和“型”上的差异,就像中西方的绘画艺术,中国追求的是一种意义上面的表达,一点一画就已表达出意思。西方是讲求理性上的实在意义,就像其在绘画艺术中追求真实感那样,要让人确实感受到音乐的气场所表达的意思。就拿中国的《高山流水》与西方的《命运交响曲》比较。一曲《高山流水》只以古琴就弹奏出那种古朴、优雅、空灵与韵味,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仿佛置身于高山之下看流水落下。而《命运交响曲》则完全不同,多种乐器演奏得急促、紧张、恢宏,让人在这种气场下感受到那种命运来临的跌宕起伏。

其实中意传统音乐差异的原因有很多,我们也不能够一概而论,但是其中个人认为有几点是对中西方传统音乐差异有深刻影响的。

其实在上面的比较之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中西方的音乐在乐器上面有很大的差别。举个例子来说:我们中国的演奏乐器有古筝、古琴、二胡、编钟等等。不难看出,中国的传统乐器都是取之于自然之物,让人感觉天然,同时也是中国传统音乐音色单一的原因,一种乐器就是一种声音,在演奏中各种声音分明,让人印象深刻;在西方的传统演奏乐器中有钢琴、萨克斯风、单簧管、小提琴、大提琴等等,这些乐器大部分都带有一些金属的味道,在前面也说过,西方乐器的声音不是单一的,多种乐器音色可以融合。从中西方演奏乐器的差异这里就可以看出,在乐器上面直接导致了中西方音乐在演奏上面的差异,两者的发声原理不同,所出来的声音也不一样,给人的感觉自然也大相径庭。

在演奏的内涵上面,中国音乐讲求空灵,追求意境,而西方则是理性与感情的统一。这是中西传统音乐最根本的差异。不得不说,这是与中西方在哲学与世界观上面的差异而造成的。古代中国人崇尚老子那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也就是哲学上所说的唯心主义。对世界的感受完全来自于个人,就像前文所说,在绘画上面的表现更为突出,书上曾所过苏东坡画竹子,画出来却是红色的,不管你信不信,反正在我的世界观里,竹子是红色的,红色的竹子能表达出苏东坡眼中竹子的形象,也许这样并不能为世人所理解,但是总会让人产生共鸣,不然中国传统文化也不会流传至今。再看西方,西方注重外部知识的获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格物致知。无论对于学术还是艺术,都有严谨的,正规的记录以流传,有一套完整的体系。这个并不难发现,很多西方流传下来的古典音乐都是有谱有据。反观中国传统音乐很有大一部分都是口耳相传,现在所听到的传统音乐大部分都是根据史料记载而重现的,不一定能很准确表达当时的意义。在这方面个人认为是中国传统音乐做得不足的,中国古代很多美妙的乐章,我们都只能想象和猜测性的重现却不能像西方那样完整地展现给世人。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中西方在知识追求方面的差异是与地理位置有关的,对于这种说法我们并不陌生。中国地大物博,应有尽有,广袤的土地塑造我们和谐的思想。西方(当时的欧洲)却是土地资源紧张,所以他们有一种对未知事物的追求。正是这种地理因素导致他中西方在世界观上的差异,而这种差异也影响着两者的艺术发展。

中国是一种宗法文化,而西方是一种宗教文化。辜正坤先生在《中西文化比较导论》中有一段这样的话“宗法与宗教有很大的差异。在宗法文化中,家族式的结构占了很大的比重,而宗教要适应这种家族结构”

这导致美学上的差异,也是导致音乐上的差异。中国注重天人合一,人与人,人与天的和睦共处。西方强调人神之和,讲科学,追求至高无上的真理。审美上如此,在音乐的创作和欣赏上也如此。

中西方在传统音乐上有很多的差异,在比较中发现,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对一个事物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比较中不是为了证明文化的优劣,而是在比较中有所感悟,感悟中西文化之博大精深,阴差阳错。世事在偶然中有其必然性。传统音乐的时期虽然已经过去,但是在新的时代里越是传统的文化更应该得到好的发展。无论是中国的古老音乐还是西方的古典音乐都不应该在时代的发展中没落。然而事实上,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传统音乐正逐渐在消失,而西方的音乐也逐渐地被推崇。在比较的资料中我们知道西方音乐更容易去理解更容易学,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这样舍弃我们传统的优秀文化,与文化的入侵无关,国人的思想在开放同时更应该关注传统文化,二胡、古筝等古老乐器在新的时期必定会有新的发展。

总而言之,中西文化、中西音乐虽然有差异,但是在发展中不应该是互相排斥更应该互相交流,在交流中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我们寄望中西文化在交流与发展中互相取长补短,为人们的艺术发展创作出一个新的起点。

15物流 15304016 卢景

第三篇:中西方园林比较--特点、审美体现、思想差异(精选)

徐雪莹 园林1111班 学号 1106183127

中西方园林比较

——特点、审美体现、思想差异

中文摘要:园林是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以营造理想生活环境的过程中所应用的美学认识和思维的集中体现。中西园林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色。通过对中西方园林艺术的发展及其特点的比较,来了解环境艺术在园林艺术方面的审美体现与思想差异。

关键词: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环境艺术。园林艺术。审美体现

。思想差异

英文摘要:The botanical garden is the humanity builds esthetics i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sing the nature which the ideal living conditions in the process applies to know and the thought centralism manifests.But China and the West botanical garden different the style is different as a result of the historical perspective and the cultural tradition, is unique.Through to the West botanical garden art development and the characteristic comparison, understood environment art manifests esthetically in the botanical garden art aspect with the thought difference.关键词: Historical perspective Cultural tradition Environment art Botanical garden art Manifests esthetically Thought difference

绪论:这学期我们上了中外园林史的课程。中西方园林艺术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色。尽管中国园林有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之分,且呈现出诸多差异,而西方园林因历史发展不同阶段而有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园林等不同风格。但从整体上看,中西方园林由于在不同的哲学、美学思想支配下,其形式、风格差别还是十分鲜明的。

目录:第一章

中西方体系及特点····················

1第一节

东方体系·······················1

第二节

西方体系·······················1

第三节

园林特点·······················1

一、东方园林··························1

二、西方园林··························2

三、东西方园林代表(附图)············第二章

思想差异····························2 第一节 中国的美学思想·················2

一、自然山水审美观························2

二、阴阳学说与天地人合一的思想············2

三、意境美································

2四、朦胧美································2

第二节

西方美学思想···················3

一、“唯理”美学··························3

二、人工美································3

三、形式美································3

四、明晰美································3 第三章

审美差异及实例·····················3

第一节

审美差异及体现·················3

一、人工美与自然美························3

二、形式美与意境美························4

三、必然性与偶然性························4

四、明晰与含混····························4

五、唯理与重情····························4

第二节 实例对比·······················5

一、上海豫园······························5

二、勒诺特式园林代表---凡尔赛宫苑··········5

第一章

第一节 东方体系

东方体系最初形成可追溯到夏商时期,距今已有四千年历史。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和玄学的影响,人们开始更加主动地关注自然,模仿自然,从而开创了中国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做法。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繁荣的顶峰,各种艺术文化成就纷纷涌现,园林艺术在此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到北宋,抽象自然和象征自然在园林建筑中日益明显,成为中国园林的主要特色。从宋至清,是中国园林艺术的成熟期,其间名园举不胜举,单在苏州一地,就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等一系列经典作品。

第一章 第二节 西方体系

起源于古希腊,其于西元前5世纪学仿波斯的造园艺术,后来发展成为四周为住宅围绕,中央为绿地,布局规则方正的柱廊园。随后希腊的园林为古罗马所继承,他们将其发展为大规模的山庄园林,不仅继承了以建筑为主体的规则式轴线布局,而且出现了整形修剪的树木与绿篱,几何型的花坛以及由整形常绿灌木形成的迷宫

第一章 第三节 东西方园林代表(附图5-8)

古典园林:苏州拙政园、苏州网师园、扬州瘦西湖、杭州刘庄水竹居;近代园林;日本庭院:枯山水庭园、林泉山水庭院。意大利园林:台地式别墅园、阿馬爾菲海岸;永久的光荣--法国园林:宫廷式花园、古代寺庙园林、凡尔赛宫;情感的自然--英国园林:自然风致式园林;理性的光芒--德国园林:杜塞道夫民众公园、国家自然公园;美国园林:夏威夷海滨、黄石公园、迪斯尼乐园。

第一章 第三节 园林特点

一、东方园林

以自省、含蓄、蕴藉、内秀、恬静、淡泊、循矩、守拙为美,重在情感上的感受和精神上的领悟。哲学上追求的是一种混沌无象、清净无为、天人合一和阴阳调和,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的,相互依存的融洽关系。

二、西方园林

表现为开朗、活泼、规则、整齐、豪华、热烈、激情,有时甚至是不顾奢侈地讲究排场。古希腊哲学家推崇“秩序是美的”,他们认为野生大自然是未经驯化的,充分体现人工造型的植物形式才是美的,所以植物形态都修剪成规整几何形式,园林中的道路都是整齐笔直的。18世纪以前的西方古典园林景观都是沿中轴线对称展现。从希腊古罗马的庄园别墅,到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台地园,再到法国的凡尔赛宫苑,在规划设计中都有一个完整的中轴系统。

第二章 第二节 中国的美学思想

在对园林美的追求上,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是诗情画意和情景交融。它以自然界的山水为蓝本,借景生情,托物言志,从而产生“意境美”。这种意境美不是简单的再现或模仿自然,而是在深刻领悟自然美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与典型化的;它强调的是主、客体之间的情感契合点,即“畅神”。

一、自然山水审美观

中国古代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从文字上可以追溯到《诗经》。自然山水园林最初产生于魏晋时期,当时老庄玄学流行于世,天地自然、朴素、无为被奉为“大美”,“至美”而备受称赞。庄子在《知北游》中言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不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山水自然美被社会普遍自觉地当作了审美对象。山水游览,山水诗画兴起,人们或融身于大自然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修身养性,或潜心于画,以咫尺之幅显千里之美,或作诗吟诵山水之丽。其后历代山水游览,山水诗画长盛不衰。这种自然山水审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自然式山水园林的兴起。如苏州拙政园中堆山理水,水面曲折往复,岛屿间列,亭榭奇石时提到自然山水审美观。

二、阴阳学说与天地人合一的思想

阴阳学说与天地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美学思想最基本的特点之一。阴阳学说另一重要观点是“中行”,中行即处理事物上恰到好处。阴阳学说美学观深刻影响了城市景观环境的塑造,虚实相生的环境设计艺术,阴阳说中阴阳的对立统一思想反映在环境设计中表现为空间与实体的虚实相生,阴阳太极图中相生相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平衡模式也是空间布置的理想模式。“天人合一”的思想也深刻影响了中国古典造景风格,“天人合一”把天、地、人这三材看作是相互贯通的,整个系统不仅具有整体性,而且还具有部分体现整体的自相似性,以小见大、以景生情的中国古典造景艺术就是从这一点出发,以具体而微的缩微景观来体现广阔的自然美景,如园林中广泛使用的叠石、盆景、小桥以小尺度的景物来表现大尺度的山林景观。

三、意境美

意境美是我国特有的美学概念,起初用于诗词鉴赏和评价。“寓情于景”,“寓景于情”和“情中景”、“景中情”等美学思想成为评价艺术的最高标准也成为评价城市环境景观的最高标准。园林的设计也不仅仅是叠梁架屋、栽花种树、堆山凿池,而是运用心灵的智慧与情感。通过展示风景,体现个人对待生命的态度,园林设计、绘画和诗歌有着某些共通的特征和创作原则,但设计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要创造一个满足人们观赏需要、容纳一定的行为功能以及符合具体物质条件的空间场所,在有限的空间内,设计者必须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使观赏者产生美的联想。

四、朦胧美

中国造园讲究的是含蓄、虚幻、含而不露、虚实相生。风景时而开朗,时而隐蔽。犹如一幅逐步展开的画卷,让人回味无穷。这自然是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和观念使然。中国人认识事物多借助于直接的体认。认为直觉并非是感官的直接反应,而是一种心理活动。一种内在经验的升华。不可能用推理的方法求得。中国园林的造景借鉴诗词、绘画,力求含蓄、深沉、虚幻,手借以求得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从而把许多全然对立的因素交织融会,浑然一体。

第二章 第二节 西方美学思想

西方美学史的开端是古希腊罗马美学。最早提出“美在比例”的是毕达哥拉斯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美在于各部分之间的对称和适当的比例,艺术作品的成功“要依靠许多数的关系”。他们十分注意审美现象的数学基础,力图为艺术家找出最美效果的经验性规范,把美的本质归结为比例、对称。这种形式主义的美学观点对西方的各类艺术诸如绘画、音乐、建筑、园林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西方人追求美的本质是因为他们认为客观世界是可认识的,并可以表达为一套明晰的逻辑性概念系统。主要的美学思想的核心是“美在比例说”,并由此推广出对称、和谐、规则等形式美的原则。

一、“唯理”美学

西方古代常以认识论作为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准则,人们每认识一点自然规律和法则就会用来改造自然。在西方哲学中,人与自然便较多的处于对立状态,要么人战胜自然,要么人对自然产生恐惧和敬畏,这在西方古典艺术中表现得很充分。因而在园林的建造过程中,西方人会花大力气来磨平石块、修剪树木花枝,使其达到对称、均衡、整体化一的标准,并以此来体现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另外,在欧洲的哲学思想中还十分强调理性对实践的认识作用。公元前六世纪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就试图从数量的关系上来寻找美的因素,著名的“黄金分割”理论最早就是由他们提出的。这种美学思想强调整齐、秩序、均衡、对称,推崇圆、正方形、直线等。

一、人工美

中西园林形式上的差异非常明显。西方园林的特点是讲求几何图的组织,在明确的轴线引导下作左右前后对称布置,甚至连花草树木都修剪成各种规整的几何形状。形式上整齐化一,均衡对称。从现象上看,西方造园主要立足于人工方法来改变其自然状态,一切都表现为一种人工的创造,从而形成了欧洲大陆规则式的造园风格,强调人工美或几何美,认为人工美高于自然美。

二、形式美

早在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就从数的角度来探求和谐,并提出了黄金律。罗马时期的维特奋威在他的《建筑十书》中也提到了比例、均衡等问题,提出“比例是美的外貌.是组合细部时适度的关系”。文艺复兴时的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人还通过人体来论证形式美的法则。而黑格尔则以“抽象形式的外在美”为命题,对整齐一律、平衡对称、符合规律、和谐等形式美法则作抽象、概括,于是形式美的法则就有了相当的普遍性。西方园林那种轴线对称、均衡的布局,精美的几何图案构图,强烈的韵律节奏感都明显的体现出对形式美的刻意追求。

三、明晰美

西方园林主从分明、重点突出、各部分关系明确、肯定。边界和空间范围一目了然,空间序列段落分明,给人以秩序井然和清晰明确的印象。主要原因是西方园林追求的形式美,遵循形式美的法则显示出一种规律性和必然性,而规律性的东西都会给人以清晰的秩序感。另外西方人擅长逻辑思维,对事物习惯于用分析的方法以揭示其本质。

第三章 第一节 审美差异及体现

一、人工美与自然美 中西方园林从形式上看其差异非常明显。西方园林所体现的是人工美,讲求布局对称、规则、严谨,从而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从现象上看西方造园主要是立足于用人工方法改变其自然状态。而中国园林没有任何规则可循,相反却是山环水抱,曲折蜿蜒,不仅花草树木任自然之原貌,即使人工建筑也尽量顺应自然而参差错落,力求与自然融合。

二、形式美与意境美

由于对自然美的态度不同,反映在园林艺术上的追求便有所侧重了。西方造园虽不乏诗意,但刻意追求的却是形式美;中国造园虽也重视形式,但倾心追求的却是意境美。西方人认为自然美有缺陷,为了克服这种缺陷而达到完美的境地,必须凭借某种理念去提升自然美,从而达到艺术美的高度。也就是一种形式美。西方园林那种轴线对称、均衡的布局,精美的几何图案构图,强烈的韵律节奏感都明显的体现出对形式美的刻意追求。

中国造园则注重“景”和“情”,其衡量的标准则要看能否借“景”来触发人的情思,从而具有诗情画意般的环境氛围即“意境”。这显然不同于西方造园追求的形式美。

三、必然性与偶然性

西方造园遵循形式美的法则,刻意追求几何图案美,诸如轴线对称、均衡以及确定的几何形状,如直线、正方形、圆、三角形等的广泛应用。尽管组合变化可以多种多样,但仍有规律可循。西方造园既然刻意追求形式美,就不可能违反形式美的法则,因此园内的各组成要素都不能脱离整体,而必须以某种确定的形状和大小镶嵌在某个确定的部位,于是便显现出一种符合规律的必然性。

中国造园走的是自然山水远的路子,所追求的是诗画一样的境界。如果说它也十分注重于造景的话,那么它的素材、原形、灵感等就只能到大自然中去发掘。越是符合自然天性的东西便越包含丰富的意蕴。因此中国的造园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和偶然性。不但布局千变万化,整体和局部之间也没有严格的从属关系,以致没有什么规律性。“曲径通幽处,禅房草木生”,“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等都是极富诗意的境界。

中西相比,西方园林以精心设计的图案构成显现出它的必然性,而中国园林中许多幽深曲折的景观往往出乎意料之外,充满了偶然性。

四、明晰与含混

西方园林主从分明,重点突出,各部分关系明确、肯定,边界和空间范围一目了然,给人以秩序井然和清晰明确的印象。主要原因是西方园林追求的形式美,遵循形式美的法则显示出一种规律性和必然性,而但凡规律性的东西都会给人以清晰的秩序感。

中国造园讲究的是含蓄、虚幻、含而不露、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使人们置身其内有扑溯迷离和不可穷尽的幻觉,这是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和观念使然。中国人认为直觉并非是感官的直接反应,而是一种心智活动,一种内在经验的升华,不可能用推理的方法求得。中国园林的造景借鉴诗词、绘画,力求含蓄、深沉、虚幻,并借以求得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从而把许多全然对立的因素交织融会,浑然一体,而无明晰可言。从而处处使人感到朦胧、含混。

五、唯理与重情

在西方,不论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都十分强调理性对实践的认识作用;它们强调整

一、秩序、均衡、对称;推崇圆、正方形、直线等。欧洲几何图案形式的园林风格正是这种“唯理”美学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

中国古典园林则是滋生在中国文化的肥田沃土之中,并深受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响。由于诗人、画家的直接参与和经营,中国园林从一开始便带有诗情画意的浓厚感情色彩。中国画,尤其是山水画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最为直接、深刻。中国园林一直是循着绘画的脉络发展起来的。诗词对中国造园艺术影响至深。中国古代园林多由文人画家所营造,不免要反映这些人的气质和情操。就决定了中国造园的“重情”的美学思想。

中国园林在“天人合一”模式下,人的价值赋予了自然,导致了自然的变化;西方文化重视对自然的“真”的探索并不断创新,西方园林展示的是宇宙的物理秩序,是一种自然的情与理,这种理性的思维促使西方园林在各个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表现。西方园林给我们的感觉是悦目,而中国园林则意在赏心。

第三章 第二节 实例对比

一、上海豫园

在中国的古代园林中,可以说豫园在使用建筑构造来显示空间的变化性和丰富性上是最努力的,通过亭、榭、廊、墙、桥、柱杆、格栅等元素的各种组合,演化各种曲折变幻的空间和景致。然而,中国园林的真正追求并不是这些,虽然它也讲究空间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应是含蓄的、非直观的建筑性表露的。所以,豫园在这方面虽然尽了极大努力,但整个园林则显得趣味有余但意味不足。

二、勒诺特式园林代表---凡尔赛宫苑

勒诺特的园林与自然之间不再需要清晰明确的界限,更不需要围墙。在他的设计中,大自然被巧妙的用来烘托气势磅礴的气氛,这种与自然新的关系产生的效果超过了从前的古堡和庄园花园,也超过了以往意大利等任何地方的花园,它并不是在向自然挑战,只是人工的一种展现。

凡尔赛宫宫殿为古典主义风格建筑,立面为标准的古典主义三段式处理,即将立面划分为纵、横三段,建筑左右对称,造型轮廓整齐、庄重雄伟,被称为是理性美的代表。其内部装潢则以巴洛克风格为主,少数厅堂为洛可可风格。

参考文献:[1]《知北游》 庄子; [2]《建筑十书》罗马 维特奋威;

[3] 宗柏华 中国园林艺术概观

科学出版社

1987年

[4] 百度图片

附图:扬州瘦西湖 苏州拙政园

杭州刘庄水竹居苏州网师园

近代园林

枯山水庭园

林泉山水庭院

意大利台地式别墅园

意大利台地式园林

意大利阿馬爾菲海岸

法国宫廷式花园

古代寺庙园林

凡尔赛宫

英国园林

德国园林

德国杜塞道夫民众公园

德国国家自然公园

美国园林

黄石公园

迪斯尼公园

上海豫园

凡尔赛宫苑

第四篇:教育学原理专题一学习活动之分析理解中西方教育的不同传统

专题一学习活动:分析理解中西方教育的不同传统

1、分别在中文和西文背景下尝试对教育进行词源分析。

(一)、中文词源分析

在中文背景下对教育进行词源考察,可以发现,在中国古代主要使用“教”和“学”这两个词述说教育。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教”,左下方表示作为教育对象的孩子,左上方表示作为教的内容的占卜活动,右下方表示手,右上方表示鞭子或棍子,是教的过程和手段,整个字就像有人在旁执鞭督促小孩学习;“学”,左上方和右上方表示两只手,上方中间表示占卜的活动,中间表示学习地方的房间,下方表示孩子,整个字就是孩子在房子里学习有关知识。“教”和“学”是从不同角度对教育进行描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育”一词在中文中取代了“教”和“学”。

(二)、西文词源分析

在西文背景下对教育进行词源考察,可以看到,在西文中,英文、法文、德文中的教育一词均由拉丁文“educare”演化而来,而拉丁文“educare”表示“引出”的意思。可见,西文中“教育”一词表示,把受教育者内在的东西引导出来。具体说,教育是通过适当的方式、方法、途径、媒介,把受教育者内在的天资、禀赋、能力、知识、智慧、美德等引导出来的一种人类社会实践活动。

从文字学和词源学的角度可以看出中西方教育的差别:教育是为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服务的,教育内容的选择必定受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所制约。中国古代社会之所以选儒家经典著作作为教育的主体内容,是因为儒家经典是统治阶级的理论基础,统治阶级要求人们忠于君王,拼命鼓吹孝道,提出“以孝治天下”,反映在教育的内容上就是崇尚书本,崇尚儒家经典。西方教育在内容上要宽泛得多,古希腊社会和古罗马社会崇尚自然,自然科学技术很早就成了教育的重要内容。西方教育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心智。学生接受教育并从学习中获得乐趣,所以创造力得到极大发展。东西方社会对世界文明,特别是三大科学领域(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贡献因此而有巨大的不同。

2、通过教育的中西文词源对比分析理解中西方教育的不同传统。

对上述考察进行对比可见,西方对教育的理解围绕儿童的内在潜能和需要,强调以儿童为中心,主张儿童身心自由与和谐发展,提倡在教育者的积极引导下,将其内在的东西展现出来,然后逐渐加强和丰富。而中国对教育的理解主张按照成人既定的计划,在成人的严厉监督、鞭笞与惩罚下,强制要求儿童被动学习外在于自己的知识、智慧、美德等,表现出事先所希望表现出来的素养。教育意识影响教育行为,中西方对教育理解的巨大差异,决定了相应的教育观念以及行为上的巨大分野。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孔子等教育家的思想中有启发性的教育教学,但是这并不能改变整个中国教育传统中强制和灌输的特点。西方教育中尽管强调启发、引导和激发,但也有强制和灌输的一面。只不过,西方更注重从儿童本身引发出他们的内在潜质,而中国更注重强制和灌输。

第五篇:作业二:传统美术教学和新课改下的美术教学有何不同

从老师|、学生、学习过程、教学评价、资源开发、课堂组织等方面谈一谈传统美术教学和新课改下的美术教学有何不同?

当前正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开的新课程改革,给学校各学科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并为素质教育思想的全面落实创造了新契机。一直以来处于学校教学之薄弱环节的美术学科教学,更应该抓住这次新课改的契机,以新的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为提高学生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健康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高中阶段的美术教育是以美术鉴赏为主,大量的图象和专业知识加之繁重的学业,如果没有一个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过程,本应充满活力的美术课在学生面前变得黯然失色。如何克服浮躁,让他们爱上这个课堂,如何上好一堂美术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新课程标准指出:“应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如何上好美术课,有以下见解与体会。

一、传统观念影响下的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美术课在高中教学中地位的弱化,除了应试教育思想的干扰外,还与人们普遍对美术学科缺乏认识不无关系。人们一般认为,美术课就是教会学生一定的绘画等美术技能,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这是偏颇的认识,在这一观念的影响下美术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学校普遍重视不够,教学设备投人不足;教学方法陈旧简单,重技法轻素养;美术课成为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装饰品,表面上丰富多彩,实质上空虚苍白,远未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

二、新课程理念下对美术教学的再认识

美术教学是令人精神愉悦。曲折的线条,跳跃灵动的点,变化无穷五彩缤纷的色彩。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发挥他们的创造性。《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三、变主导为引导,是上好一堂美术课的重要前提

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被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将分享彼此的知识和经验,交流彼此的感受和体验。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管理者,还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为了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性,对每个要点都尽可能的以问题的形式提问学生,等他们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实例与他们一起来分析原因。通过这些课堂提问的设计是我感觉首先,教师要把主要精力转到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培养学习能力上来,要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习的学习,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营造开放式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始终在课堂上处于一种积极的,活泼的,兴奋的状态。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的核心进行探索和讨论,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成果,并重新审视自己的想的下一代。

四、教学形式多变并且结合实际。吸引学生注意力,是上好一堂美术课的重要保证

在美术欣赏的教学中,为保证学生对美术欣赏课的兴趣的持久性,避免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笔者多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首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耳目一新。以往的传统教学基本上是老师讲,学生听,或者是老师在黑板上画,学生在下面跟着画,效果平平。

总之,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美术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更富有鲜活的时代气息,美术教师更应大胆开拓教学活动,实现美术教学从以学科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寻求优化美术教学的真正出路,使学生得以更生动活泼地。

下载中西方传统美术的审美特点和表现形式的共性和不同(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西方传统美术的审美特点和表现形式的共性和不同(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