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只有一个地球》课后教学反思
《只有一个地球》课后反思
职 洁
《只有一个地球》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科学小品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课文先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接着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而又被不加节制地开采或随意毁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然后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人类目前无法移居到第二个适合的星球上;最后告诉读者:人类应该精心保护地球。课文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科学地介绍了地球的多方面知识,有力地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用词严谨,表达生动,是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
根据单元教学目标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深入文本、联系实际,明白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这样一个事实,懂得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本文虽然只是科学小品文,可却洋溢着作者滚烫的情感,为地球的现状而沉痛,为地球的命运而担忧,为地球的遭遇而愤慨,为地球的前途而呐喊。教学的难点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严谨,领悟文章的说明方法。
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宇宙与地球感性认识很浅显,而对文章内容没有一个很深的了解是很难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的,学习时体会也不会深刻。因此,我首先组织学生在课前收集阅读有关宇宙与地球的有关书籍资料,让学生通过资料去充分地感受,并在第一课时进行交流,让学生对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有了较多的了解,对学习课文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因为是第二课时的授课,所以设计的第一个环节便是回顾旧知,整体感知。一开始我首先通过“课文内容我会填”这个环节请学生回顾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并通过归纳概括“课文写了关于地球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这一问题来对课文内容进行再一次地梳理。在品读课文环节,则通过宇航员发出感叹中“可爱”与“易碎”这两个提纲挈领的关键词来深入地来学习课文内容,体会语言的准确性,感悟文章的情感。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总觉得还有很多知识点落实不够到位。现就这堂课作以下几点教学反思:
一、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的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让学生体会地球的美丽、渺小时,在学生读了句子有了理性的认识后,再辅以课件演示,就更加形象地展示了地球的美丽、渺小,使学生对地球妈妈的感性认识更加丰富生动,这时再次读文,理解和朗读就比较到位了。
二、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适时的补充有关图片资料:人类怎样破坏自然资源以及由此造成的生态灾难。这使学生心灵上受到了震撼,加深了对文章的感悟。接着我又出示了一组文字资料:地球资源的现状及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这更让学生深深地感悟到宇航员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的意义了。进而组织学生讨论,拓展延伸,人类的出路何在?你看了这些后有什么想对人类(地球妈妈、自己)说的话语吗?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该怎样保护地球。通过抓住课文重点词句的理解,使学生在情感上和作者产生共鸣,因而“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必须精心保护地球!”终于成了所有学生的呼声。
三、在第二个教学环节中,我先让学生在充分质疑的基础上,自主读书,边读边划,联系课文,深入思考。我根据教材特点,采用了变序教学的方法,首先抓住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这一问题直奔主题,再辐射全文,避免了琐碎的、按部就班地讲解课文。同时也突出了文章的重难点。
回想起这一节课,还有一些不足和遗憾: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训练还不够。指导学生朗读这类作品,除了同朗读叙事性作品一样要注入自己的感情以外,还要注意行文的严谨,表达出这类作品的逻辑力量。
二、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合作探究的时间不够充足。比如对于生态灾难的理解,交流的就不够充分,这一点应该向丁老师学习,给学生充分交流的时间来展示。
三、文章中语言的严谨、用词的准确体会不够到位。如:“本来”、“至少”等词语的运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严谨的特点。课后,我想与其用讲解、换词的方法,还不如先引导学生用“本来、至少”等词造句,再来讲句子的意思,也许学生的体会就比较深入。
第二篇:只有一个地球课后教学反思
只有一个地球课后教学反思
只有一个地球课后教学反思 1
《只有一个地球》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科学小品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课文先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接着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而又被不加节制地开采或随意毁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然后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人类目前无法移居到第二个适合的星球上;最后告诉读者:人类应该精心保护地球。课文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科学地介绍了地球的多方面知识,有力地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用词严谨,表达生动,是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
根据单元教学目标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深入文本、联系实际,明白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这样一个事实,懂得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本文虽然只是科学小品文,可却洋溢着作者滚烫的情感,为地球的现状而沉痛,为地球的命运而担忧,为地球的遭遇而愤慨,为地球的前途而呐喊。教学的难点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严谨,领悟文章的说明方法。
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宇宙与地球感性认识很浅显,而对文章内容没有一个很深的了解是很难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的,学习时体会也不会深刻。因此,我首先组织学生在课前收集阅读有关宇宙与地球的有关书籍资料,让学生通过资料去充分地感受,并在第一课时进行交流,让学生对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有了较多的了解,对学习课文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因为是第二课时的授课,所以设计的第一个环节便是回顾旧知,整体感知。一开始我首先通过“课文内容我会填”这个环节请学生回顾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并通过归纳概括“课文写了关于地球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这一问题来对课文内容进行再一次地梳理。在品读课文环节,则通过宇航员发出感叹中“可爱”与“易碎”这两个提纲挈领的关键词来深入地来学习课文内容,体会语言的准确性,感悟文章的情感。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总觉得还有很多知识点落实不够到位。现就这堂课作以下几点教学反思:
一、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的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让学生体会地球的美丽、渺小时,在学生读了句子有了理性的认识后,再辅以课件演示,就更加形象地展示了地球的美丽、渺小,使学生对地球妈妈的感性认识更加丰富生动,这时再次读文,理解和朗读就比较到位了。
二、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适时的补充有关图片资料:人类怎样破坏自然资源以及由此造成的生态灾难。这使学生心灵上受到了震撼,加深了对文章的感悟。接着我又出示了一组文字资料:地球资源的现状及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这更让学生深深地感悟到宇航员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的意义了。进而组织学生讨论,拓展延伸,人类的出路何在?你看了这些后有什么想对人类(地球妈妈、自己)说的话语吗?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该怎样保护地球。通过抓住课文重点词句的理解,使学生在情感上和作者产生共鸣,因而“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必须精心保护地球!”终于成了所有学生的呼声。
三、在第二个教学环节中,我先让学生在充分质疑的基础上,自主读书,边读边划,联系课文,深入思考。我根据教材特点,采用了变序教学的方法,首先抓住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这一问题直奔主题,再辐射全文,避免了琐碎的'、按部就班地讲解课文。同时也突出了文章的重难点。
回想起这一节课,还有一些不足和遗憾: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训练还不够。指导学生朗读这类作品,除了同朗读叙事性作品一样要注入自己的感情以外,还要注意行文的严谨,表达出这类作品的逻辑力量。
二、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合作探究的时间不够充足。比如对于生态灾难的理解,交流的就不够充分,这一点应该向丁老师学习,给学生充分交流的时间来展示。
三、文章中语言的严谨、用词的准确体会不够到位。如:“本来”、“至少”等词语的运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严谨的特点。课后,我想与其用讲解、换词的方法,还不如先引导学生用“本来、至少”等词造句,再来讲句子的意思,也许学生的体会就比较深入。
只有一个地球课后教学反思 2
今天,我上了一节品社课《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走下课堂的那一瞬间,我的第一感触是: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永远是最考验人最磨练人的舞台。在上课之前,我首先进行了目标定位,继而锁定了本课时的教学重点——了解水污染和森林资源骤减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树立节约资源的环保观念。我还了解到了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对《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有了初步的概念,因为他们在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中已经接触了这样一组课文——《只有一个地球》、《这片土地是神圣的》、《青山不老》??所以我想对于这课的教学应该是比较容易的。
本课教学中,继提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地球母亲”这一问题并进行简单交流之后,马上提出中心议题“实际上人类是怎样对待地球母亲的,使地球面临着怎样的危机?对此你有何感想?”组织学生进行自读与小组探讨。充分的读、议,使学生全面而清楚地了解到由于人类对地球的无节制破坏,已使地球面临资源缺乏甚至枯竭的危机,认识到破坏生态环境的危害。在与上一环节内容的反差中,学生心灵受到较大触动,水到渠成地发出“保护地球”的呼吁。 在搜集准备资料的过程中,我力求从三个维度着手,一是来自家乡清徐的资源;二是我们祖国的资源;三是全球性的资源。因为我们今天毕竟探讨的是全球性的问题,不能局限于身边的资源。因为,作为清徐王答,对于资源的有限问题,相对比较难以体现。所以,作为
自身来讲,我搜集了比较丰富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而且在反复比较中取舍。可是,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我却忽略了他们的储备情况。可以说是偷懒,没能提前一天亲自走一趟,深入学生生活中去了解,也可以说是高估了六年级学生的知识面,以为有了六年级上册语文一个单元的学习积累,学生的认识会比较深刻??总而言之,还是自身在教学前“想当然”的层面太多,最终导致了课堂上学生的发言不够广,也不够有深度。要造就“智慧课堂”,的确如大家所言,课前的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它无疑能为课上的智慧引导和巧妙处理做好铺垫。在这节课中我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一点,以后要加以努力。
在本节课中,让学生充分理解我们每一个人的衣食住行,都跟地球密切相关。我们每丢一张纸,吐一口痰,折一根树枝都是在破坏环境。要让学生懂得呵护地球,保护环境要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习惯,影响身边的人。
让学生充分理解我们每一个人的衣食住行,都跟地球密切相关。我们每丢一张纸,吐一口痰,折一根树枝都是在破坏环境。要让学生懂得呵护地球,保护环境要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习惯,影响身边的人。
只有一个地球课后教学反思 3
《只有一个地球》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文章,本文采用科学小品文的形式,从人类的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本文有一条明显的主线“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本文的“命脉”,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中心句,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文本,理解文本。首先让学生感悟地球的可爱表现在哪里?通过朗读课文,学生在第一自然段找到写地球外观美丽的句子,抓住“晶莹”、“纱衣”、“摇篮”、“美丽壮观”、“和蔼可亲”等词语,体会地球的外表的美丽可爱,读出对地球的赞美之情,并能熟读成诵。再引导学生谈地球内在的美丽——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只有母亲才会这样无私的爱自己的孩子,因此我们称地球为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然而面对养育我们的母亲,人类是怎样对待它的呢?从而谈到“容易破碎”,“地球的渺小”,“矿产资源的枯竭”,“人类根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都告诉我们,我们只有保护地球,因为只有一个地球。在课外补充人类对地球破坏的图片时,学生的的情感被调动起来,越发感受到人类的做法是不对的,从而认识到今后该怎么做,在聆听了迈克?杰克逊的公益歌曲《拯救地球》后,学生们为地球母亲写宣传标语,“保护地球=热爱妈妈”,“为了生存,保护地球”??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我能感受孩子们的焦虑、心痛、热情与决心。
教学中,我遵循《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诱导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主体内化,激发了孩子的情思。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地球母亲”的怀
抱时,他们的自由天性舒展了,他们尽情地诉说着自己对“地球母亲”的心声。一声声、一句句饱含真挚感情的话语,多么令人心酸,扣人心弦。那不是仅仅用语言在说,而是用心在说,用情在说,用自己对“地球母亲”全部的爱在说。
教学后,和学校的老师交流,我觉得自己在教学中评价不应只是肤浅的表扬,“你读得很有感情”、“你说的很好”??孩子们的评价还是只停留在一个很浅的面上,给人空洞、乏味之感。更可怕的是这样的套话正有充斥整个课堂的趋势。这的确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致力于引导学生关注“你从他的朗读中感悟到了什么”“你觉得他那些地方读得好?好在哪里?”??引导学生围绕这些方面进行实效性的评价,让评价真正落到实处,不在只是空套。
只有一个地球课后教学反思 4
《只有一个地球》是十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科学小品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根据单元教学目标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深入文本、联系实际,明白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这样一个事实,懂得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本文虽然只是科学小品文,可却洋溢着作者滚烫的情感,为地球的现状而沉痛,为地球的命运而担忧,为地球的遭遇而愤慨,为地球的前途而呐喊。教学的难点是:如何将这样一篇科学小品文让学生学得有情有趣,使之既能理解课文内容、知晓课文的表达方法,同时内心又能真正被打动,将环保意识内化为行动。
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宇宙与地球感性认识很浅显,而对文章内容没有一个很深的了解是很难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的,学习时体会也不会深刻。因此,我首先组织学生在课前收集阅读有关宇宙与地球的有关书籍资料,让学生通过资料去充分地感受。学生对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有了较多的了解,对学习课文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弄清课文介绍了有关地球的哪些知识,然后让学生围绕课文内容充分质疑,再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自主阅读,自主探究,在读中感悟,在议中交流。这样既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我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总觉得还有很多知识点落实不够到位。现就这堂课作以下几点教学反思,与大家切磋:
1、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在充分质疑的基础上,自主读书,边读边划,联系课文,深入思考,并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和同学交流讨论,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的、自由的与文本直接对话的空间,尊重学生独特的理解与思考。在全班交流时,我根据教材特点,采用了变序教学的方法,首先抓住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这一问题直奔主题,再辐射全文,避免了琐碎的、按部就班地讲解课文。
2、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的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让学生体会地球的美丽、渺小时,在学生读了句子有了理性的认识后,再辅以课件演示,就更加形象地展示了地球的美丽、渺小,使学生对地球妈妈的感性认识更加丰富生动,这时再次读文,理解和朗读就比较到位了。
3、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适时的补充有关图片资料:人类怎样破坏自然资源以及由此造成的生态灾难。这使学生心灵上受到了震撼,加深了对文章的感悟。接着我又出示了一组文字资料:地球资源的现状及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这更让学生深深地感悟到宇航员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的意义了。进而组织学生讨论:人类的出路何在?通过抓住课文重点词句的理解,使学生在情感上和作者产生共鸣,因而“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必须精心保护地球!”终于成了所有学生的呼声。最后的拓展延伸,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该怎样保护地球。有利于促使学生将环保意识内化为行动。
这一节课的教学,也还有很多遗憾:
1、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合作探究的时间不够充足:
学生理解宇航员说的这句话不够深刻,学生回答问题的面有点窄,这和老师的引导有很大的关系。这也证明课前备课不够充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训练还不够到位:
指导学生朗读这类作品,除了同朗读叙事性作品一样要注入自己的感情以外,还要注意行文的严谨,表达出这类作品的逻辑力量。如,“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这些设想即使能实现,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这段话还应通过朗读训练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但是”之前为一个层次,可用较平直的语调,把“设想”读得稍重一点,以强调这仅仅是设想;“但是”要强调,以引起人们注意“但是”之后的内容,“即使”可强调,使人们感到,这种设想能否实现还是未知数,“又有多少人”稍加强调,以便使人们意识到,即使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了移民基地,能去居住的也只是极少数人。
3、多媒体辅助教学作用发挥不够:
由于本人课件制作方法不够熟练,致使课件效果不够理想,如:出示地球资源遭破坏以及由此带来的生态灾难图片资料时,应适当配以音乐渲染气氛,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4、对于这篇科学小品文语言的严谨、用词的准确体会不够到位:如:“本来”、“至少”等词语的运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严谨的特点。对于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我今后将继续努力去探索、完善。
只有一个地球课后教学反思 5
读了《只有一个地球》这篇文章后,我的脑海里都在浮着那美丽动人的地球: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个晶莹剔透的球体,上面的蓝色和白色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她就是我们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
看完这篇说明文,不禁使我感慨万千。作者揭露了人类破坏地球的丑行,同时说明了一个异常严重的问题:如果人类再不保护地球,地球的生态环境便会面临着灭亡的严重威胁!
我们的地球,看上去光泽、透明、朦胧,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地球就像母亲一样,毫无保留地为人类提供各种资源。然而,人类却不加节制地开采及随意毁坏自然资源,滥用化学品,使自然资源越来越少,人类在索取地球资源的同时,在肆意地破坏地球的生态环境,还造成一系列生态灾难。
文章中告诉我们: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地球是人类的母亲,是生命的摇篮。地球是那样的渺小,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但是她却是平凡而伟大的,因为她孕育了无奇不有的大千世界;孕育了多姿多彩的生命,应该得到人们的保护。但是她却受到了人们的伤害。山川河流、绿树红花,是她身上的装饰品。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我们不加节制地开采,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必将会越来越少。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只有一个地球,她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如果破坏了它,我们别无去处。因此,我们一定要尽全力去保护地球,建设地球、美化地球,从我做起,从保护身边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做起,行动起来。让我们人类的唯一的家园——地球,从此变得更加美丽可爱、生机勃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人类吧!
第三篇:只有一个地球课后反思
13、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
汶朗中心学校 李叶敏
本课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的课文,主题是“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基于本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农村孩子知识面比较狭窄,他们对宇宙与地球的感性认识很浅显。学习此课时如果没有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很深地了解是很难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学习体会也不会深刻。因此我决定把本课的教学分为两部分进行:即第一课时重点讲地球的可爱,让学生通过说、看、写来体会地球的可爱。第二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的易破碎。因为只有学生在心里真正认识到地球的可爱,才能激发学生爱护地球、保护地球资源的情感。
教学时,我先小结上一节课讲述的地球的可爱的内容,紧接着我引用宇航员的话引出可爱,让学生围绕可爱一词从文中找出描写地球可爱的语句或段落,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谈体会等。最后我用地球四季图片激发学生保护地球情感。这样既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热爱地球、保护地球的情感。
回顾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我觉得有几个地方值得反思。
成功之处:1.教学中利用课文题目中的“只有一个地球”一词组织教学,抓住关键词语,让学生逐步加深对地球的理解,感受地球的易碎性,并且让学生自主读书,联系课文深入思考,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自由与文本对话的空间。
2.利用课文的说明方法,深入理解内容。本文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引用。这些说明方法的运用,更有效地突出了课文的重点内容。教学中,我通过说明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它们的作用。如,第6自然段,引用了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40万亿千米,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他们并不知道40万亿千米到底是多大。于是,我借助以前学过的课文《太阳》,它告诉我们太阳距离地球是1.5亿千米,坐飞机去的话大约要二十几年,这样一估算,40万亿千米坐飞机得五六百万年才能到达,这样就使学生一下子明白了,即使在40万亿千米以外的地方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我们也是无法到达的。
不足之处:1.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合作探究的时间不够充足。学生理解课文时,理解面较窄,没有联系生活来理解。出现这种情况和我的引导没有引导好有很大关系,也说明了我课前备课不够充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训练不到位。在教学课文第二段时,由于学生对地球了解不够,朗读课文不能融入到情境中去,课文朗读缺乏美感。这时我应该及时给学生范读或者准备录音让学生跟着读,但是我没有这样做,而是草草结束。
3、内容太多,没有给学生充足时间思考,没有向学生总结学法。
4、由于课件制作方法不熟练,致使课件效果不够理想。有些生活图片内容相似导致学生回答相近或者无法回答,即耽误时间效果也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对于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我今后将努力改正,并将对教学继续探究、完善。
第四篇:《只有一个地球》课后教学反思
《只有一个地球》是十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科学小品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根据单元教学目标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深入文本、联系实际,明白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这样一个事实,懂得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本文虽然只是科学小品文,可却洋溢着作者滚烫的情感,为地球的现状而沉痛,为地球的命运而担忧,为地球的遭遇而愤慨,为地球的前途而呐喊。教学的难点是:如何将这样一篇科学小品文让学生学得有情有趣,使之既能理解课文内容、知晓课文的表达方法,同时内心又能真正被打动,将环保意识内化为行动。
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宇宙与地球感性认识很浅显,而对文章内容没有一个很深的了解是很难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的,学习时体会也不会深刻。因此,我首先组织学生在课前收集阅读有关宇宙与地球的有关书籍资料,让学生通过资料去充分地感受。学生对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有了较多的了解,对学习课文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弄清课文介绍了有关地球的哪些知识,然后让学生围绕课文内容充分质疑,再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自主阅读,自主探究,在读中感悟,在议中交流。这样既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我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总觉得还有很多知识点落实不够到位。现就这堂课作以下几点教学反思,与大家切磋:
1、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在充分质疑的基础上,自主读书,边读边划,联系课文,深入思考,并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和同学交流讨论,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的、自由的与文本直接对话的空间,尊重学生独特的理解与思考。在全班交流时,我根据教材特点,采用了变序教学的方法,首先抓住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这一问题直奔主题,再辐射全文,避免了琐碎的、按部就班地讲解课文。
2、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的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让学生体会地球的美丽、渺小时,在学生读了句子有了理性的认识后,再辅以课件演示,就更加形象地展示了地球的美丽、渺小,使学生对地球妈妈的感性认识更加丰富生动,这时再次读文,理解和朗读就比较到位了。
3、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适时的补充有关图片资料:人类怎样破坏自然资源以及由此造成的生态灾难。这使学生心灵上受到了震撼,加深了对文章的感悟。接着我又出示了一组文字资料:地球资源的现状及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这更让学生深深地感悟到宇航员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的意义了。进而组织学生讨论:人类的出路何在?通过抓住课文重点词句的理解,使学生在情感上和作者产生共鸣,因而“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必须精心保护地球!”终于成了所有学生的呼声。最后的拓展延伸,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该怎样保护地球。有利于促使学生将环保意识内化为行动。
这一节课的教学,也还有很多遗憾:
1、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合作探究的时间不够充足:
学生理解宇航员说的这句话不够深刻,学生回答问题的面有点窄,这和老师的引导有很大的关系。这也证明课前备课不够充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训练还不够到位:
指导学生朗读这类作品,除了同朗读叙事性作品一样要注入自己的感情以外,还要注意行文的严谨,表达出这类作品的逻辑力量。如,“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这些设想即使能实现,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这段话还应通过朗读训练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但是”之前为一个层次,可用较平直的语调,把“设想”读得稍重一点,以强调这仅仅是设想;“但是”要强调,以引起人们注意“但是”之后的内容,“即使”可强调,使人们感到,这种设想能否实现还是未知数,“又有多少人”稍加强调,以便使人们意识到,即使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了移民基地,能去居住的也只是极少数人。
3、多媒体辅助教学作用发挥不够:
由于本人课件制作方法不够熟练,致使课件效果不够理想,如:出示地球资源遭破坏以及由此带来的生态灾难图片资料时,应适当配以音乐渲染气氛,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4、对于这篇科学小品文语言的严谨、用词的准确体会不够到位:如:“本来”、“至少”等词语的运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严谨的特点。对于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我今后将继续努力去探索、完善。
第五篇:只有一个地球课后反思
《只有一个地球》是十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科学小品文。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只有一个地球课后反思,希望大家喜欢!
只有一个地球课后反思篇1
这一节课的教学,也还有很多遗憾。
1.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合作探究的时间不够充足。学生理解课文第二段时,学生的理解面较窄,没有联系生活来理解。出现这种情况和我的引导没有引导好有很大关系,也说明了我课前备课不够充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训练不到位。在教学课文第二段时,由于学生对地球了解不够,朗读课文不能融入到情境中去,课文朗读缺乏美感。这时我应该及时给学生范读或者准备录音让学生听读,但是我没有这样做,而是草草结束。
3、多媒体课件教学作用发挥不够。由于课件制作方法不熟练,致使课件效果不够理想。如地球全貌图就不大清晰。有些生活图片内容相似导致学生回答相近或者无法回答,即耽误时间效果也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对于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我今后将努力改正,并将对教学继续探究、完善。
只有一个地球课后反思篇2
《只有一个地球》是十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科学小品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根据单元教学目标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深入文本、联系实际,明白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这样一个事实,懂得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本文虽然只是科学小品文,可却洋溢着作者滚烫的情感,为地球的现状而沉痛,为地球的命运而担忧,为地球的遭遇而愤慨,为地球的前途而呐喊。教学的难点是:如何将这样一篇科学小品文让学生学得有情有趣,使之既能理解课文内容、知晓课文的表达方法,同时内心又能真正被打动,将环保意识内化为行动。
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宇宙与地球感性认识很浅显,而对文章内容没有一个很深的了解是很难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的,学习时体会也不会深刻。因此,我首先组织学生在课前收集阅读有关宇宙与地球的有关书籍资料,让学生通过资料去充分地感受。学生对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有了较多的了解,对学习课文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只有一个地球课后反思篇3
教学中,我遵循《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诱导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主体内化,激发了孩子的情思。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地球母亲”的怀抱时,他们的自由天性舒展了,他们尽情地诉说着自己对“地球母亲”的心声。一声声、一句句饱含真挚感情的话语,多么令人心酸,扣人心弦。那不是仅仅用语言在说,而是用心在说,用情在说,用自己对“地球母亲”全部的爱在说。
教学后,和学校的老师交流,我觉得自己在教学中评价不应只是肤浅的表扬,“你读得很有感情”、“你说的很好”……孩子们的评价还是只停留在一个很浅的面上,给人空洞、乏味之感。更可怕的是这样的套话正有充斥整个课堂的趋势。这的确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致力于引导学生关注“你从他的朗读中感悟到了什么”“你觉得他那些地方读得好?好在哪里?”……引导学生围绕这些方面进行实效性的评价,让评价真正落到实处,不在只是空套、只是点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