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最好的最全的最专业的英语诗歌鉴赏
一 nothing gold can stay 1简介:《美景易逝(Nothing Gold Can Stay)》罗伯特•弗罗斯特的代表作之一。此诗于1923年写就,即于当年十月在《耶鲁杂志(The Yale Review)》上刊印出版,随后就被收录到弗罗斯特的一本名为《新罕布什尔州(New Hampshire)》的诗集中。2诗歌翻译:
Nothing gold can stay 岁月留金
Nature's first green is gold, 大自然的第一抹新绿是金,Her hardest hue to hold.也是她最无力保留的颜色.。
Her early leaf's a flower;她初发的叶子如同一朵花,;
But only so an hour.然而只能持续若此一刹那。
Then leaf subsides leaf, 随之如花新叶沦落为旧叶。
So Eden sank to grief.由是伊甸园陷入忧伤悲切,So down gose down to day, 破晓黎明延续至晃晃白昼。
Nothing gold can stay.宝贵如金之物岁月难保留。
3诗歌赏析:这首诗揭示了一切真切而美好的事物最终定会逐渐消失的哲理。它同时也使用了独特的技巧来表现了季节的变化。想到了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一切都是转瞬即逝的,浮世有的只是转丸般的繁华。二 the road not taken
1诗歌简介:这首名诗《The Road NotTaken》形式是传统的抑扬格四音步,但音步可变(含有不少抑抑扬的成分);每节的韵式为abaab。弗罗斯特写诗最大的特色就是善于运用眼前看似平淡无奇的事物,去表达一个深刻的哲理。这正如他在一首诗中写的:“黄色的树林里有两条岔开的路/可惜我不能在同一时间走两条路/我选择了少人行走的那条/这就造成了一切的差异。”诗人选择了诗歌,放下了在一所师范学校教书的职业以及那可能平坦,安稳的生活。他对自己说:写诗吧,穷就穷吧,于是他们就来了英国,在离伦敦不远的一个村子里找到了一座木板茅屋作为新家。
罗伯特弗罗斯特堪称美国20世纪90年代最受欢迎的诗人之一,是美国非官方的桂冠诗人,他一生致力于诗歌的创作,主要写作并出版了10部诗集,这一首是其第三部诗集《山的间隔》中的名篇。2诗歌翻译:
The Road Not Taken Robert Frost
未选择的路 罗伯特•弗罗斯特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Then took the other, as just as fair,但我却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
虽然在这两条小路上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都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
虽然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lack.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Oh, 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
呵,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I shall be telling this with a sigh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一个地方 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
我将轻声叹息把往事回顾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and I—
一片森林里分出两条路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而我却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And that has made al lthe difference.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3诗歌赏析:
(1)诗歌特点: 全诗共4节,可分两层:1—3节为第一层,在树林里,“我”面临着两条路,而经过思考决定选择了一条人迹罕至的路。在这一层中,诗人描述了选择人迹罕至的路并不是草率决定的,而是经历了复杂的心理历程。描述了“我”站在岔路口,为不能同时涉足两条路而遗憾,“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写出“我”的犹豫和久久思索:一条路平坦通畅,极目可望见它的尽头;而另一条路幽寂荒凉,充满着引人探索的诱惑,但“无限美景在险峰”,“我”终于选择了那条人迹更少的路,就让另一条路留待后日去走,这显然是作者做出抉择后的一种自我安慰,因为“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虽然如此,但依然义无返顾。
第4节为第二层,是作者多年以后的感慨,“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这告诉我们,人的一生面临着无数的选择,而每一次选择都会对人生产生重要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怎样度过,就看他在人生的岔路口做出了怎样的选择,选择不同,命运就会不同。
(2)弗罗斯特在诗歌风格上的一个最大特点是朴素无华,含义隽永,把深刻的思考和哲理寓于平淡无奇的内容和简洁朴实的诗句之中。本诗堪称是这方面的典范。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自然,但在构思上却非常巧妙。我们不难看出,诗歌中所描写的岔路就是人生岔路的象征。它说明,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时常必须要在两条道路、两种思想或两种行动中做出选择,不同的选择将决定不同的人生方向。面对选择时,我们往往会变得犹豫不决,反复权衡,拿不定主意。最后,我们终究会选择其中的一条路。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面临选择的人和他进行选择时的心态,至于选择的具体内容并没有写出,诗人的着眼点是选择本身。每一个读者都能够在这首诗中发现自己的生活体验,体味其中的哲理。因为这首诗具有丰富的内涵,给读者留下了想像的空间,从而受到触动,引发深深的思索。这种每个人都有过的复杂的心理体验,被弗罗斯特敏感地捕捉到了,并谱写成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选择了荒芜的路,经历痛苦、磨难,旅途中不断回想起那条未选择的路。“要是我走那条未选择的路,也许我就不会这般痛苦?”诗人写出了漫长人生路中的种种迷惘、惆怅。全诗最后并没有指出诗人选择那条路以后最终的结局,只是说“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三 dust of snow
1简介:见前面对作者弗罗斯特的介绍吧,这首诗歌也是他写的.2诗歌翻译:
The way a crow 道上的一只乌鸦 Shook down on me 向我俯冲而下 The dust of snow 一尘落雪
From a hemlock tree 从铁杉树上飘下(铁杉树因为常见于坟场,常代表死亡)Has given my heart 我原本沮丧的心房 A change of mood 因这落雪而豁然
And saved some part 并且赶走了一部分 Of a day I had rued.我今日的颓废阴暗 或者 铁杉树下 雪尘簌簌 洒我一身 原是乌鸦摇
我心怦怦 好个微妙 一日烦恼 竟然大半销。
3诗歌赏析: 罗伯特弗罗斯特的雪尘只有八句,不包含任何形容词,甚至也没有明喻或隐喻,但成功地在读者的内心深处描绘了一副美丽的图画,是一首即兴小诗,浑若天成,不留琢痕.第一段写景,第二段抒情,表现了一种乐观的心态.四 Richard Cory
1诗歌简介: 埃德温•阿林顿•罗宾逊,此人是新英格兰人,与埃德加•李•马斯特斯同时代。他终于未能成为第一流的诗人,这或许因为他在成年时代过於孤立,过於默默无闻,或许也因为他性格上的不足,对於时代的反应犹豫不决,诸多挑剔。他起初对左拉和哈代极感兴趣,想写小说,后来尝试了;失败了;逐渐脱离小说,而在琢磨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诗风。对他而言,那是一个痛苦而受屈的过程,虽然他的第一本诗集早於一八九六年自费出版,但迟至一九二○年代人们才对他加以推祟。那时,他的成就已经相当可观,前后得了三次普立兹奖。也许这个事实正足以说明他没有能真正成得大器的原因。他在这二十多年内没有多大变化,以一般读者的趣味,这时还不能接受其他“现代”诗人,但已经大致可以接受他的诗了。他的忧心、苦思、悲观的诗篇和习见的作品差不多,但好得多。他早期有许多诗,写孤独、任性、无所适从、缺乏安全感的人,行文极其细致,有时能够恰如其分地获得新英格兰那种淳朴口语的真趣。2诗歌翻译: Richard Cory
-Edwin Arlington Robinsonyes, richer than a king-他有钱---是的,富比王侯 And admirably schooled in every grace;令人钦佩的读遍各种学问 In fine we thought that he was everything 总而言之,他是无所不有, To make us wish that we were in his place.谁都盼望有他的福份
So on we worked, and waited for the light, 我们苦干,等着福光降临 And went without the meat, and cursed the bread;整月没肉吃,面包讨人嫌
And Richard Cory, one calm summer night, 而理查.珂利,在宁静的夏夜
Went home and put a bullet through his head.回家朝自己脑袋放一颗子弹
3诗歌赏析: 一个人拥有的财富、才华与他的快乐不成正比。很多人埋头苦干就是为了成为上层社会的人,但谁人知道原来上层社会的人也在自己的世界里悲哀。主要就是要说明这种道理吧„„
五 the red wheelbarrow
1诗歌简介:“据说此诗源于Williams作为医生的一次亲身经历:一天,他站在病房中,旁边躺着一位病危少女,不省人事,徘徊在生死线上。此时,Williams向窗外望去,看见下面育种停放着 a red wheelbarrow。于是便有了此诗。” 2诗歌翻译:
The Red Wheelbarrow By William Carlos Williams
so much depends upon 一群 白色的鸡雏旁 a red wheel barrow 一辆红色的手推车 glazed with rain water 雨水中晶莹闪亮 beside the white chickens 承载着如许分量 3诗歌赏析:
这首短小精悍的诗歌在形式上独具匠心。如果我们把这首诗歌还原成一个独立的句子,即: so much depends upon a red wheel barrow glazed with rain water beside the white chickens。我们会觉得这个句子很奇怪,首先它缺少一个主语,它没有传递给我们是什么东西so much depends upon, 这似乎暗示这可能,而且是诗人有意识地创造一个想象的空间,也就是说,所有的可能性都包涵于个人的解读之中。
读者的主体性在此时此刻显现为解读的可能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仔细审视这个句子,我们所面对的是一副图景,这份图景由一些简单的元素构成: red wheelbarrow, rainwater, white chickens,它们都维系在depends这个动词下面,并且相互间由三个介词upon, with 和beside发生某种可能描述的联系。这个独特的结构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如果我们追溯depend的词源学意义的话,它可以被理解为“hang from”,因此此处的depends是主体的intentionality与客观存在的事物之间发生关系的中转站,我们似乎在我们的意识深处已经将这些独立而又密不可分的自然客观的元素以一种可能的形式,在一个雨过天晴,雨水还未蒸发殆尽的时候,组合成了一副画卷。需要提醒的是,此副画卷似乎只是在描绘我们所可能接触到的简单的农场的图景:红色的独轮车,和白色的母鸡,然而有趣的是这幅图景,一旦我们直面它,就立刻在我们的意识中反射出一个农场应该存在的形式,而且这种形式在世界很多地方都是如此这般地存在着。然而,诗人为什么要我们直面一副简单的而又普遍的农场的图景,并且这幅图景所获得表达的方式来源于主体,即每一个读者将图景中的元素进行有机的串联,而且前面又用了一个表程度的副词so much? 一种可能的解读方向是,诗人试图尝试将我们的文明根基还原到一个朴素的存在,即简单的农具和家畜的饲养。他在宣示我们的文明,无论如何绚烂夺目抑或已经走向颓势,都离不开简单的劳作和简单的工具。而这些简单的农场元素,又恰恰是我们文明最初获得生命力的表现,人以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反省着我们和自然的关系,于是便在形而下的层面创造了我们和自然得以互动沟通的方式。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首诗歌可以完美地被Williams一贯的诗歌风格所统领,他擅长于捕捉我们生活中、社会中以至于民族中一些简单的,但容易被忽略的元素,把它们放置于一张白色的画卷上,不加或者只填入非常有限的渲染、着色,尽可能地让这些元素从繁芜的自然中脱颖而出,成为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其内在之美的客体,如同现代派的艺术先锋Duchamp惊世骇俗地把一个附加上签名的urinal放到艺术展的大雅之堂上,他的作品强烈地,以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要求我们走出传统关于美的定义和理解,直面我们通常忽视甚至蔑视的东西,理由很简单,因为它们也客观的存在着,如同一部交响乐的乐谱,或者美术馆里的油画,存在成为一个值得荣耀的原因,如果我们可以而且愿意委身于交响乐的欣赏中,为什么我们就不可能俯身将我们的目光稍稍停留在这个urinal上面呢?但是,Williams不同于Duchamp这种拿来主义的态度的地方是,他更加关注何种方式能够将我们的视野从固执的艺术领域拯救出来,进入到纯粹的自然世界。作为一个诗人来说,毫无疑问,他需要追求语言上的可能性,使这种转变符合我们的审美需求,而不是破坏我们的传统美学。因此,虽然这是一份朴素的画卷,但因为有了depend upon,有了glazed,它依然是指向人文主义的,人的理性依然能够充分有效地为自然界立法,我们依然保存着以人的perception作为阐释世界的本源,但我们不盲目地崇拜一种解释,因为单一的解释毫无疑问局限了自然的客体相互间发生关系的可能性,而且导致我们的perception变得苍白无力。这就是为什么Williams省略了主语,这是一个多么精巧的安排呀。
问题的关键是这是不要求我们还原到形而上的根本命题上,即什么是reality和我们如何可以认识reality。我认为 Williams丝毫不否认真理应当而且必然存在在所谓的常识之中,而且他也丝毫不怀疑我们的perception应当而且必然能够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表征,而我们的核心任务是我们需要在perception和真理间建立新的关系。Williams曾经有过一番精辟的评论:“Imagination is not to avoid reality, not is it description nor an evocation of objects or situations, it is to say that poetry does not temper with the world but moves it...it affirms reality most powerfully, since reality needs no personal support exist from human actions.”
六 Death, Be Not Proud 1诗歌简介:
约翰•邓恩(John Dunn,1572~1631),是十七世纪英国玄学派诗人,为T•S艾略特特别推崇,于其中布罗茨基和这位久远年代的异国诗人.曾在欧洲大陆游历。也曾是宫廷中潇洒倜傥、前途无量的绅士。1598年,他被任命为伊丽莎白宫廷中最重要的一位爵士的私人秘书。他的仕途似乎一片光明。邓恩也能够逢迎那些达官贵人。但是1601年,他的人生出现了重大转折。他与一位17岁少女秘密结婚,由此毁了自己的大好仕途。多恩的诗不仅具有高度的美感(常常是富于高度的感官刺激),强烈的理性,而且具有惊人的个人化倾向。通过使用有时复杂,有时粗暴直接的比喻,多恩将感觉和理性融于一处,他的手法似乎非常为我们的口味所接受。在他写得最差的作品中,他的比喻也表达出天才的观念,这一点令直率的约翰逊博士恼怒不已,而在他写的最好的作品中,他的比喻似乎与他的思想完全合二为一。
我们可以非常粗略地将多恩的诗比作埃尔•葛里柯(El Greco)的油画。埃尔•葛里柯扭曲的是线条,而多恩扭曲的是语言。他并不是渴望进行尝试,而是为了达到精确的效果,以强调内容,强化感和直抒胸臆,除此之外,再没有其它的办法。埃尔•葛里柯的色彩初看起来粗糙而不自然,同样,多恩的韵脚也不够整齐,显得粗糙,因此诗者产生的反映也显得粗糙而不联贯。在埃尔•葛里柯画作当中我们会感到心灵的痛苦和紧张,这种情绪在多恩的诗中也同样能体会到。他的虔诚不是平静的,而是被焦虑,困惑,矛盾所掩盖,似乎预示了我们这个充满忧愁时代的氛围。2诗歌翻译:
Death, Be Not Proud
by John Donne
Death,be not proud,though some have called thee Mighty and dreadful,for thou art not so;
For those whom thou think'st thou dost overthrow Die not,poor Death,nor yet canst thou kill me.From rest and sleep,which but thy pictures be,Much pleasure;then from thee much more must flow, And soonest our best men with thee do go, Rest of their bones, and soul's delivery.Thou art slave to fate, chance,kings,and desperate men, And dost with poison, war, and sickness dwell, And poppy or charms can make us sleep as well And better than thy stroke;why swell'st thou then? One sort sleep past, we wake eternally
And death shall be no more;Death,thou shalt die.死神,你莫骄横 汪剑钊 译
死神,你莫骄横,尽管有人将你看得 如何强大,如何可怖,你呀,名不符实; 你自以为已经把芸芸众生毁灭,可怜的死神,他们没死.你至今还杀不死我; 休憩和睡眠,其实就是你的写照,你定然比它们更让人感到舒适惬意,而我们最出色的人们随你而去越早,越能早日让灵魂获救,肉体安息,你是命运、时机、君主和狂徒的奴隶,你与毒药、战争和病魔同流合污,鸦片与巫术也能灵验地进行蛊惑,而且效果更佳,你又何必颐指气使? 人们小憩一会,精神便得以永远清朗,便再不会有死亡,死神你自己将死亡。
3诗歌赏析: 这首诗揭示了他死后的人生信念。作者把死亡比喻为休息或睡眠。死亡只是短暂的,而死后的幸福是永恒的。但是这种宗教的想法是新奇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死亡”的对话,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反驳大众对于死亡“伟大而可怕的”的看法.七 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1诗歌简介:庞德自己曾在1916年写道:“三年前在巴黎,我在协约车站走出了地铁车厢。突然间,看到了一个美丽的面孔,然后又看到一个,然后是一个美丽的儿童面孔,然后又是一个美丽的女人。那一天我整天努力寻找能表达我感受的文字,我找不出我认为能与之相称的、或者像那种突发情感那么可爱的文字。那个晚上„„我还在继续努力寻找的时候,忽然我找到了 达方式。并不是说我找到了一些文字,而是出现了一个方程式。„„不是用语言,而是用许多颜色小斑点。„„这种‘一个意象的诗’是一个叠加形式,即一个概念叠在另一个概念之上。我发现这对我 了摆脱那次在地铁的情感所造成的困境很有用。我写了一首30行的诗,然后销毁了,„„6个月后,我写了一首比那首短„„ 2诗歌翻译:
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在一个地铁车站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现 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 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 3诗歌赏析:
作者一瞬间的捕捉,浓缩了整个世界。在大千世界里挣扎的人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依附自己而存在。近乎相同的表情让他们拥有了一样的面孔,一成不变的坚守着固有的生存原则,躲在伪装的外壳里,如幽灵般虚无的灵魂在坚强、冷漠、自私与无奈中堕落、沉沦。
湿漉漉的黑色枝条意味着什么?残酷的现实抑或是颓败的生活?经过风雨肆虐后的花瓣,零落,散乱,残忍的残缺,却是一种凄美绝伦的娇艳。他所透露的,是一股力量,不似飞蛾扑火般决绝,不如凤凰涅磐般壮烈,却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他是长期的,坚韧的,他需要更大的勇气和耐力,需要更多的付出与承受,却更加坚不可摧。
一样的面孔,零落的花瓣,诗人原本想表达的,或许是一种明媚的东西,然而,字里行间沉积的太多的黑色素,却让我感到一种真切的沉重,并怀有深深的恐惧。年轻的我们只能停留在生活的表层,肤浅的感知这个世界,交织着美丽与丑恶,交织着纯净与污浊。撕开生活的一个裂口,窥视那一张张平静的外表下掩藏着的灵魂,才蓦然惊觉,原来,并非刻意麻木,是生活迫使他们平静,即使历尽沧桑,即使伤痕累累。生活的磨难让他们学会了隐忍,学会了坚持,让他们拥有了这股坚不可摧的力量,因为他们的存在,世界并不曾毁灭。犹如残存的花瓣,带来的是整个春天。八 a poison tree
1诗歌简介: 英国第一位重要的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布莱克 William Blake,1757-1827 是一位复杂的多重人物。除了诗人,他同时还是画家、雕刻家。他艺术的一面影响另一面。他用自己发明的方法,把写的诗和画的插图刻在铜板上,然后用这种铜板印成书页,再给它们涂色。细读布莱克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是由图像和文本结合的整体。文本不仅仅是用来说明图画,图画也不仅仅是用来表现原文。两者都需要解释性或推测性的阅读。
布莱克一生都没有得到官方或公众的赏识。在当时人们的眼中,它是个反理性主义者、梦幻家和神秘主义者,一个远离尘世的人和偏执狂。他的作品没有受到重视。直到十九、二十世纪之交,叶芝等人重编了他的诗集,人们才惊讶于他的纯真与深刻。接着是他的书信和笔记的发表,他的神启式的画也逐渐普及,于是诗人与画家布莱克的地位才确立无疑。2诗歌翻译
I was angry friende: 我与友人结怨:
Itold my wrath,my wrath did end.我倾诉宣泄,怨怒便告止息。
I was angry with my foe: 我与敌人结怨:
Itold it not,my wrath did grow 我沉默不语,怨怒便暗暗生长。
And I watered it in fears, 在日日夜夜的恐惧中,Night and morning with my tear;我用泪水将它浇灌;
And I souned it with my smiles, 微笑着,用温柔欺瞒的诡计,And with soft deceitful wiles.将它照耀。
And it grew both day and night, 它日夜不停的生长,Till it bore an apple bright, 甚至结出一个苹果,鲜亮明媚。
And my foe beheld it shine, 我的敌人瞧见它的光彩,And he know that it was mine.知道那是我种下的果实。
And into my garden stole, 当夜得漆黑将树干裹起,When then night had veiled the pole;他悄悄潜入我的花园;
In the morning glad see, 清晨我高兴地看到,My foe outstretched beneath the tree.我的敌人僵直地躺倒在树下。
3诗歌赏析:一层分解:爱憎分明,以心换心,以恶治恶。这个层次就是简单地理解为对敌人的态度.二层分解:心存毒素,比自己的敌人更可怕。其实最大的敌人就是我们自己内心的邪念,这些东西就是我们内心的毒树.Appreciation of English Poetry 诗以高度凝结的语言表达着人们的喜怒哀乐,用其特有的节奏与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诗讲究联想,运用象征、比喻、拟人等各种修辞手法,形成了独特的语言艺术。英诗浩如烟海,篇幅长短不一。为使大家了解英诗,并能欣赏,请大家学习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诗的格律、诗的押韵、诗的体式、诗的评判。
一、诗的格律
格律是是每个音步轻重音节排列的格式,也是朗读时轻重音的依据。而音步是由重读音节和非重读音节构成的诗的分析单位。重读音节为扬(重),非重读音节为抑(轻),音步之间可用“/”隔开。以下是五种常见格式: 1. 抑扬格(轻重格)Iambus:是最常见的一种格式,每个音步由一个非重读音节加一个重读音节构成。As fair / art thou / my bon/nie lass, So deep / in luve / am I : And I / will luve / thee still,/ my dear, Till a` / the seas / gang dry: 注: art=are thou=you luve=love thee[thou的宾格] bonnie=beautifl a`=all gang=go 上例中为四音步与三音步交叉。
2.扬抑格(重轻格)Trochee:每个音步由一个重读音节加一个非重读音节构成。下例中为四音步扬抑格(少一个轻音节)。Tiger!/ Tiger!/ burning / bright In the / forests / of the / night 3. 抑抑扬格(轻轻重格)Anapaestic foot: 每个音步由两个非重读音节加一个重读音节构成。如:三音步抑抑扬格
Like a child / from the womb, Like a ghost / from the tomb, I arise / and unbuild / it again.4. 扬抑抑格(重轻轻格)Dactylic foot: 每个音步由一个重读音节加两个非重读音节构成。如:两音步扬抑抑格
ˊTouch her not / scornfully, ˊThink of her / mournfully.5. 抑扬抑格(轻重轻格)Amphibrach:每个音步由一个非重读音节加一个重读音节再加一个非重读音节构成。如:三音步抑扬抑格︶ 下例中双音步为抑扬格。
O hush thee / my baby / thy sire was / a knight.在同一首诗中常会出现不同的格律,格律解析对朗读诗歌有一定参考价值。现代诗中常不遵守规范的格律。
二、诗的押韵
押韵是指通过重复元音或辅音以达到一定音韵效果的诗歌写作手法。1. 尾韵:最常见,最重要的押韵方式。1)联韵:aabb型。
I shot an arrow into the air, It fell to earth, I knew not where;For, so swiftly it flew, the sight Could not follow it in its flight.2)交叉韵:abab型。Sunset and evening star, And one clear call for me!And may there be no moaning of the bar, When I put out to sea, 3)同韵:有的诗押韵,一韵到底,大多是在同一节诗中共用一个韵脚。如下例就共用/i:p/为韵脚。
The woods are lovely, dark and deep, But I have promises to keep,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2. 头韵:是指一行(节)诗中几个词开头的辅音相同,形成押韵。下例中运用/f/、/b/与/s/头韵生动写出了船在海上轻快航行的景象。The fair breeze blew, the white foam flew, The furrow followed free, We were the first that ever burst Into that silent sea.3.内韵(同元音):指词与词之间元音的重复形成的内部押韵。
下面一节诗中/i/及/iη/重复照应,呈现出一派欢乐祥和的气氛。Spring, the sweet spring, is the year’s pleasant king;Then blooms each thing, then maids dance in a ring, Cold doth not sting, the pretty birds do sing: Cuckoo, jug-jug, pu-we, to-witta-woo!
三、诗的体式
有的诗分成几节(stanza),每节由若干诗行组成(每行诗均以大写字母开头);有的诗则不分节。目前我们常见的诗体有:
1. 十四行诗(Sonnet),源于中世纪民间抒情短诗,十三、十四世纪流行于意大利,意大利彼特拉克(Petrarch)为代表人物,每行十一个音节,全诗一节八行,加一节六行,韵脚用abba, abba, cdcdcd(cdecde)。前八行提问,后六行回答。后来,怀亚特(Thomas Wyatt,1503-1542)将十四行诗引人英国,五音步抑扬格,全诗三个四行一个二行,前三节提问,后二句结论。斯宾塞(Edmund Spenser,1552-1599)用韵脚 abab, bcbc,cdcd,ee。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用韵脚abab,cdcd,dfdf,gg,称英国式或莎士比亚式。Sonnet 60 Like as the waves make towards the pibbled shore, So do our minutes hasten to their end;Each changing place with that which goes before, In sequent toil all forwards do contend, Nativity, once in the main of light, Crawls to maturity, wherewith being crowned, Crooked eclipses against his glory fight, And time that gave doth now his gift confound.Time doth transfix the flourish set on youth And delves the parallels in beauty's brow, Feeds on the rarities but for his scythe to move.And nothing stands but for his scythe to move.And yet to times in hope my verse shall stand, Praising thy worth, despite his cruel hand.Notes: 1.pibbled : pebbled 铺着卵石的 2.In sequent toil all forwards do contend: Toiling and following each othe, the waves struggle to press forward.波浪前推后涌,一个个在奋勇争先。此处是比喻,指时光不停息地流逝。
3.in the main of light: 光明的金海 4.crawls: 爬行
5.crooked eclipses: 凶恶的日蚀
6.transfix the flourish set on youth: remove the embellishment on the face of the youth.戳破了青春面颊上的光华(指时间)。
7.delves the paralles: dig the paralledl furrows(wrinkles):挖下沉陷的战壕(比喻用法,即时间在人的交前额上流下深深的皱纹)
8.scythe to mow: 镰刀的收割(比喻用法,意指光阴的无情流逝)9.times in hope: future times 未来,将来,1.像波浪滔不息地滚向沙滩 2.我们的光阴息息奔赴着终点; 3.后浪和前浪不断地循环替换,4.前推后拥,一个个在奋勇争先。5.生辰,一度涌现于光明的金海,6.爬行到壮年,然后,既登上极顶,7.凶冥的日蚀便遮没它的光彩,8.时光又撕毁了它从前的赠品。
9.时光戳破了青春颊上的光艳,10.在美的前额挖下深陷的战壕,11.自然的至珍都被它肆意狂喊,12.一切挺立的都难逃它的镰刀: 13.可是我的诗未来将屹立千古,14.歌颂你的美德,不管它多残酷!
这首诗的主题是时间的无情,以及诗歌的不朽和永恒。诗人一开始便以生动的视觉意象为比喻,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诗人除了用大海波浪的滚滚向前比喻人生时光的无情流淌,生生不息外,还用了太阳的金光被日蚀遮住作比喻,说明时光无情消亡,一切美好的东西和青春都不会永远停留,而会随时间的流逝而迅速消逝。(delves the....)这句,比喻时间会使青春美貌老去。这个比喻乍一听有点夸张,太虚张声势或小题大做,实际上这正与诗的崇高严肃的主题相和谐,显示出时间强大的破坏力。第2行,诗人又用了第三个意象来比喻时间:时间的流逝就像镰刀的收割。最后这两个不太温柔的比喻都暗示了时间的无情和残忍,生动之极。像通常十四行诗的最后现行一样,诗人在最后做了结论:时间残酷,但他的诗将屹立千古,歌颂“你”的美德。
这首诗的最后的“你”,颇令人疑惑。照一些批评家的猜测,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或者是献给一个英俊的独身青年,或者是给一们黝黑的美丽女士。这首诗的“你”到底是谁,让人费思量。
2. 打油诗(Limericks):通常是小笑话甚至是胡诌,一般没有标题也无作者姓名,含有幽默讽刺性,常运用双关,内韵等手法。每首诗五个诗行,押韵为aabba,格律以抑扬格和抑抑扬格为主。
There was a young lady of Nigger Who smiled as she rode on a tiger;They returned from the ride With the lady inside, And the smile on the face of the tiger.3. 无韵体(Blank Verse):五音步抑扬格,不押韵诗体。Across the watery bale , and shout again, Responsive to his call,--with quivering peals, And long halloos, and screams, and echoes loud.Redoubled and redoubled:concourse wild Of jocund din!„
4. 自由诗(Free Verse):现代诗中常见的体式,长短不同的诗行存在于同一首诗中,不讲究押韵与格律,只注重诗歌所表达的意象和传递的情感。美国诗人Walt Whitman的<<草叶集>>(Leaves of Grass)中,就采用此格式。
四、诗的评判
对一首诗,个人的感受会有不同。节奏流畅,语言精炼,联想新颖的诗可算是好诗。堆砌词藻,一味抒发感情而无实际内容的诗,只能是下乘的诗。
二十世纪英美诗歌大量采用自由诗体,接近口语,可谓大胆创新,大概也是诗歌发展的大势所趋吧。
请把下面的中文诗歌译成英文: 美丽的心灵 夜,很美,正如人们的脸。星星,很美,正如人们的眼。太阳也很美,犹如人们美丽的心灵。Souls of My People The night is beautiful, So the faces of my people. The stars are beautiful, So the eyes of my people. Beautiful, also is the sun, Beautiful, also, are the souls of my people.
请把下面的英文诗译成中文: Time To realize the valve of ONE EYEAR ask the student who has failed a class.To realize the value of ONE MONTH, ask a mother who gave birth to a premature baby.To realize the value of ONE WEEK, ask the editor of a weekly newspaper.To realize the value of ONE HOUR, ask the lovers who are waiting to meet.To realize the value of ONE MINUTE, ask a person who missed the train.To realize the value of ONE SECOND, ask a person who just avoided an accident.To realize the value of ONE MILLISECOND, ask the person who won a silver medal in the Olympics.Treasure every moment that you have!Yesterday is history.Tomorrow is mystery.Today is a gift.That's why it's called the present!《斯卡布罗集市/颂歌》(Scarborough Fair/ Canticle)原是一首古老的英国民歌,其起源可一直追溯到中世纪。后来英国民歌手马汀•卡西(Martin Carthy)在原歌的基础上加进了自己的再创造,把它变成了一首非常优美的爱情歌曲。西蒙在英国时从卡西那里学会了这首歌。他又再创造性地把自己写的一首反战歌曲《山坡上》(The Side Of A Hill)作为副歌和这首歌混在一起,用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括号内是的《颂歌》的歌词):
《Scarborough Fair》诗经体译词如下(英中对照)
英文原歌词 诗经体的格式歌词
Scarborough Fair 《斯卡布罗集市》
Are you going to Scarborough Fair 问尔所之,是否如适
Parsely sage rosemary and thyme 蕙兰芫荽,郁郁香芷
Remember me to one who lives there 彼方淑女,凭君寄辞
She once was a true love of mine 伊人曾在,与我相知
Tell her to make me a cambric shirt 嘱彼佳人,备我衣缁
Parsely sage rosemary and thyme 蕙兰芫荽,郁郁香芷
Without no seams nor needle work 勿用针砧,无隙无疵
Then she will be a true love of mine 伊人何在,慰我相思
伴唱:
On the side of hill in the deep forest green 彼山之阴,深林荒址
Tracing of sparrow on snow crested brown 冬寻毡毯,老雀燕子
Blankets and bed clothers the child of maintain 雪覆四野,高山迟滞
Sleeps unawafe of the clarion call 眠而不觉,寒笳清嘶
Tell her to find me an acre of land 嘱彼佳人,营我家室
Parsely sage rosemary and thyme 蕙兰芫荽,郁郁香芷
Between the salt water and the sea strand 良田所修,大海之坻
Then she will be a true love of mine 伊人应在,任我相视
伴唱:
On the side of hill a sprinkling of leaves 彼山之阴,叶疏苔蚀
Washes the grave with slivery tears 涤我孤冢,珠泪渐渍
A soldier cleans and polishes a gun 昔我长剑,日日拂拭
Sleeps unaware of the clarion call 寂而不觉,寒笳长嘶
Tell her to reap it with a sickle of leather 嘱彼佳人,收我秋实
Parsely sage rosemary and thyme 蕙兰芫荽,郁郁香芷
And gather it all in a bunch of heather 敛之集之,勿弃勿失
Then she will be a ture love of mine 伊人犹在,唯我相誓
伴唱:
War bellows blazing in scarlet battalions 烽火印啸,浴血之师
Generals order their soldiers to kill and to fight for a cause将帅有令,勤王之事
They have long ago forgoten 争斗缘何,久忘其旨
Sleeps unaware of the clarion call 痴而不觉,寒笳悲嘶
斯卡布罗集市/颂歌
你要去斯卡布罗集市吗?
那里有醉人的香草和鲜花
那香味让我想起一位住在那里的姑娘
我曾经是那么地爱她
请让她为我做一件麻布的衣裳
(山坡上那片绿色的丛林中)
欧芹、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
(顺着麻雀在雪地上留下的一行脚印)
没有接缝也找不到针脚
(在毯子下面找到一个山的孩子)
那才是我心爱的姑娘
(他睡得正香听不到山下进军的号角)
请她为我找到一亩土地
(山坡上落叶稀疏)
欧芹、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
(汹涌的泪水冲洗着大地)
座落在海水和海滩之间
(一个士兵正在擦拭手中的枪)
那才是我心爱的姑娘
请她用皮做的镰刀收割庄稼
(战斗激烈,红衣士兵冲向敌阵)
欧芹、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
(将军命令士兵杀死敌人)
再用石南草札成一堆
(战争的目的早已被遗忘)
那才是我心爱的姑娘
你要去斯卡布罗集市吗?
那里有醉人的香草和鲜花
那香味让我想起一位住在那里的姑娘
我曾经是那么地爱她 英诗欣赏 EAGLE ALFRED, LORD TENNYSON(1809~1892)He clasps the crag with crooked hands;Close to the sun in lonely lands, Ringed with the azure world, he stands.The wrinkled sea beneath him crawls;He watches from his mountain walls, And like a thunderbolt he falls.这短短六行,生动地刻划出鹰之为王者的特质。
首节三行写其静、高孤而尊贵。作者以he、hands、stands分别取代it、claws(爪)、和perches(栖息),拟人(personification)的用法使读者感到鹰的非比寻常。更何况它像王者一般独居(in lonely lands),有青天环绕(Ringed with the azure world),与白日相亲(Close to the sun)。首行/k/和/kr/的双声铿锵地暗示出鹰的遒劲。
后三行写其动。作者仍旧以周围环境衬托出鹰的威仪。从高踞山墙之内的鹰眼看来,汹涌的波涛不过是皱纹,在它脚下匍匐。闪电般的俯冲既是写实,也显示出鹰的「神」威-古代神只以雷电为刑罚工具。
这首短诗的三、六两行各以掉尾句(periodic sentence)结束。予人雄浑、踏实的感觉,十分切合诗中所述鹰的王者身份。THE ANT RICHARD ARMOUR(1906~)The ant, a prodigy of strength, Lifes objects twice his weight and length And never stops or sighs or glowers Because it's after working hours.Though underground, he bears the onus And peril without thought of bonus, And never once is heard to mention Retiring on a tax-free pension.Nor does he frown or look askance At other, lighter-burdened ants.Not one to bicker, blame, or sob.The ant has but one flaw I see, To wit, he doesn't work for me.简评:
蚂蚁一向被誉为“勤做工”的典范。此诗更是一一列举这位“模范工人”的美德:工作能力强,多做不抱怨,犯难不求赏,与“人”不计较,见利不思迁。这种工人真是只应“地下”有,“人”世间难求。无怪乎说话者要扼腕叹道:“只可惜他不为我工作。” 作者借蚂蚁而反衬出人类的私心。工整的韵脚添增了全诗的幽默轻松气氛。大意:
蚂蚁这个大力士能举起比他体重身高多一倍的东西。它从不因过了下班时间而停工、叹气、或瞪眼。虽然在地下,他背负重担和危险,却从没想到红利,而且没听他谈到退休用免税年金养老;他也不会对其他担子较轻的蚂蚁横眉竖目。蚂蚁不是斗嘴、怪罪或呜咽之徒,也不贪图较好的工作。我看蚂蚁只有一样瑕疵-那就是:他不为我工作。Oh, Captain!My Captain By Walt Whitman Captain!my Captain!our fearful trip is done, The ship has weather'd every rack, the prize we sought is worn, The port is near, the bells I hear, the people all exulting, While follow eyes the steady keel, the vessel grim and daring;Captain!my Captain!our fearful trip is done, The ship has weather'd every rack, the prize we sought is worn, The port is near, the bells I hear, the people all exulting, While follow eyes the steady keel, the vessel grim and daring;But O heart!heart!heart!O the bleeding drops of red!Where on the deck my Captain lies, Fallen cold and dead.O Captain!my Captain!rise up and hear the bells;Rise up--for you the flag is flung--for you the bugle trills, For you bouquets and ribbon'd wreaths--for you the shores crowding, For you they call, the swaying mass, their eager faces turning;Here, Captain!dear father!This arm beneath your head;It is some dream that on the deck You've fallen cold and dead.My Captain does not answer, his lips are pale and still, My father does not feel my arm, he has no pulse or will;The ship is anchor'd safe and sound, its voyage closed and done;From fearful trip the victor ship comes in with object won;Exult, O Shores!and ring, O bell!But I, with mournful tread, Walk the deck my Captain lies, Fallen cold and dead.船长!我的船长!
瓦尔特•惠特曼
啊,船长!我的船长!可怕的航程已完成; 这船历尽风险,企求的目标已达成。港口在望,钟声响,人们在欢欣。
千万双眼睛注视着船----平稳,勇敢,坚定。但是痛心啊!痛心!痛心!瞧一滴滴鲜红的血!甲板上躺着我的船长,他到下去,冰冷,永别。
啊,船长!我的船长!起来吧,倾听钟声; 起来吧,号角为您长鸣,旌旗为您高悬;
迎着您,多少花束花圈----候着您,千万人蜂拥岸边; 他们向您高呼,拥来挤去,仰起殷切的脸; 啊,船长!亲爱的父亲!我的手臂托着您的头!莫非是一场梦:在甲板上 您到下去,冰冷,永别。
我的船长不作声,嘴唇惨白,毫不动弹;
我的父亲没感到我的手臂,没有脉搏,没有遗言; 船舶抛锚停下,平安抵达;航程终了; 历经艰险返航,夺得胜利目标。
啊,岸上钟声齐鸣,啊,人们一片欢腾!但是,我在甲板上,在船长身旁,心悲切,步履沉重
英诗基础知识
读英文诗歌相当不容易。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诗歌有其独特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与散文有明显区别。为更好地欣赏英文诗歌,很有必要了解一些相关的基本知识。这方面的知识极其细致,以下只介绍一些最基本的。
一 节奏
诗歌是具有音乐性的语言。音乐作品的最大特点之一是音符的流动是有节奏的。所谓节奏就是强拍和弱拍按一定的形式配合起来,有规律地反复出现。懂点音乐的人都知道,音乐中基本的节奏有两种,即强——弱(2/4拍)和强——弱——弱(3/4拍)。举两个简单的例子:
《东方红》的节奏就是强——弱:56│2 —│1 16│2 —│5 5│6i 65│1 16│2 —│
《新年好》(HAPPY NEW YEAR)这首儿歌的节奏是强——弱——弱:1 5 │33 3 1│13 5 5 │43 2 —│23 4 4 │32 3 1│13 2 5│72 1 —│
中国古诗有节奏。其节奏主要是通过汉字特有的声调表现出来的。传统汉语中的声调有四:平、上、去、入。平声称“平声”,上、去、入三声统称仄声。平声与仄声结合起来反复出现,就是中国诗歌的节奏。如一首五言绝句,其最常见的节奏是: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王之涣《等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此诗即是这样的节奏。其中“欲”字是仄声,与格式不合。但根据格律要求,诗行中的第一字可平可仄。
英文诗歌也有节奏。英文没有平声、仄声之分,但有重读轻读音节之分,其节奏是通过重读音节与轻读音节表现出来的。一个重读音节与一个或两个轻读音节按一定的模式搭配起来,有规律地反复出现就是英文诗歌的节奏。
我们知道凡是有两个以上音节的英文单词,都有重读音节与轻读音节之分,在一句话中,根据语法、语调、语意的要求,有些词也要重读,有些要轻读。如he went to town to buy a book..I’m glad to hear the news.英文中有重读和轻读之分,重读的音节和轻读的音节,按一定模式配合起来,反复再现,组成诗句,听起来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就形成了诗歌的节奏。多音节单词有重音和次重音,次重音根据节奏既可视为重读,也可视为轻读。读下面这两句诗:
Alone │she cuts │and binds│ the grain, And sings │a me│lancho│ly strain.这两行诗的重读与轻读的固定搭配模式是:轻——重。在每行中再现四次,这样就形成了这两行诗的节奏。某种固定的轻重搭配叫“音步”(foot),相当与乐谱中的“小节”。一轻一重,就是这两行诗的音步。一行诗中轻重搭配出现的次数叫音步数,这两行诗的音步数都是四,所以就称其为四音步诗。二 常见的音步类型
音步是轻读与重读构成的。根据重读与轻读搭配的方式的不同,可以划分出不同的音步类型。音步类型不同,节奏自然也不同。最常见的音步类型有以下四种:
(一)抑扬格
如果一个音步中有两个音节,前者为轻,后者为重,则这种音步叫抑扬格音步,其专业术语是(iamb, iambic.)。轻读是“抑”,重读是“扬”,一轻一重,故称抑扬格。
英语中有大量的单词,其发音都是一轻一重,如adore, excite, above, around, appear, besides, attack, supply, believe, return等,所以用英语写诗,用抑扬格就很便利。也就是说,抑扬格很符合英语的发音规律。因此,在英文诗歌中用得最多的便是抑扬格,百分之九十的英文诗都是用抑扬格写成的。前面的那两句诗就是抑扬格诗。
(二)扬抑格
如果一个音步中有两个音节,前者为重,后者为轻,则这种音步叫扬抑格音步,其专业术语是(trochee, trochaic.)。重读是“扬”,轻读是“抑”,一重一轻,故称扬抑格。与抑扬格恰好相反。
英语中也有一批其读音为一重一轻的单词,如Happy, many, holy, yonder, headlong, flaming, upper, grandeur, failing等。写扬抑格的诗,此类词正好合适。但这类词在英语中其数量不及前面的那些多,与英文的语言规律不十分吻合,所以扬抑格诗不多。举两句诗例:
Present │mirth has │present │laughter Shakespeare
Shake your │chains to │earth like │dew Shelley
(三)抑抑扬格
抑抑扬格含三个音节,即轻——轻——重,专门术语是:Anapaest, anapaestic 例词:
cavalier, intercede, disbelieve, reappear, disapprove, indistinct, on the hill.例句:
拜伦的以下四行诗是抑抑扬格:
The Assyr│ian came down │like the wolf │on the fold, And his coh│orts were glea│ming in purp│le and gold;
And the sheen│ of their spears │was like stars │on the sea, When the blue │waves rolls night│ly on deep │Galilee.——Destruction of Sennacherib
这是拜伦写的描述古代亚述人围攻耶路撒冷,被瘟疫所袭的诗的一节。第四行第二音步中的waves 一词可轻可重。诗题中的Sennacherib 是亚述国王。fold 指羊群,purple and gold 描写亚述军队的服饰,Galilee,巴勒斯坦北部的加利利湖。cohorts军团,sheen,光芒。
(四)扬抑抑格
重——轻——轻是扬抑抑格,专门术语是:dactyl, dactylic.例词:
happily, merciful, eloquent, messenger, merrily, properly, accident, quantity.例句:
Dragging the │corn by her │golden hair.Davies: the villain.英文诗歌中的音步类型有十几种之多,常见者即此四种,第一种则最常见。此外诗句中也常有抑抑格(pyrrhic[/peirik]和扬扬格(spondee[/sp :ndi])出现。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音步类型只是理论上的分析,实际上,一首诗仅用一种音步类型写,这种情况极少见,大多是以某一种为主,同时穿插其他类型。如果一首诗只含有一种音步,就会显得非常单调机械。一首诗只要是以某种类型为主的,尽管有其他类型穿插其中,也称此诗为某某格。如,以抑扬格为主要节奏写成的,就称此诗为抑扬格诗。现代兴起的一些自由诗(FREE VERSE),不受这些格律的限制。
三 诗行
(一)一诗行不一定是一个完整的句字。
英文诗每行的第一个字母都大写,但是一诗行不一定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不一定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有时候,一行诗正好是一句,有时两行甚至许多行才构成一个意思完整的句子。前者叫end-stopped line(结句行),后者叫run-on line.(跨行句)。这是英文诗与中国诗的最大区别之一。中国诗歌都是一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看下面一节诗:
I shot an arrow into the air,It fell to earth, I knew not where;For, so swiftly it flew, the sight Could not follow it in its flight.前两行是end-stopped line,后两行是run-on line。读跨行句诗,行末停顿较短。
跨行句在英文诗歌中极其普遍,有时十来行才成一完整句子。刚学英文诗的人,对此往往不习惯。对此我们需加注意。
(二)诗行的长短以音步数目计算:
英文诗行的长度范围一般是一音步——五音步。六、七、八音步的诗行也有,但不多。最多的是四音步、五音步的诗。
(各种长短诗行的专门术语:一音步诗:monometer 二音步诗:dimeter三音步诗:trimeter四音步诗:tetrameter 五音步诗:pentameter 六音步诗:hexameter 七音步诗:heptameter八音步诗:octameter.)
在分析一首诗的格律时,既要考律此诗的基本音步类型,也要考律此诗中诗行的音步数目。看下面的一首短诗:
An EMPTY HOUSE Alexander Pope
You beat│your pate, │and fan│cy wit │will come: Knock as│you please, │there’s no│body│at home.(你拍拍脑袋,以为灵感马上就来。可任你怎么敲打,也无人把门打开。pate,脑袋。fancy,动词:以为,想象。)
此诗的基本音步类型是抑扬格,每行五音步。因此称此诗的格律是“抑扬格五音步”(iambic pentameter)。一首诗的音步类型和诗行所含的音步数目构成此诗的格律(meter)。
四 压韵(rhyme)
英文诗一般都押运韵。
(一)全韵与半韵(full rhyme and half rhyme)。
全韵是严格的押韵,其要求是:(1)韵要押在重读音节上,其元音应相同;
(2)元音前的辅音应不同;
(3)如果元音之后有辅音,应相同。
(4)重读音节之后如有轻读音节,也应相同。
下面几对词都符合全韵的标准:
why---sigh;hate---late;fight---delight;powers---flowers;today---away;ending---bending.如果仅是元音字母相同,读音不同,不符合全韵:如:
blood----hood;there---here;gone---alone;daughter----laughter.这种情形被称为“眼韵”(eye rhyme),虽然诗人有时用之,但不是真正的押韵。
仅是辅音相同或仅是元音相同的属半韵:
元音不同,其前后的辅音相同,这叫谐辅韵(consonance)如:black, block;creak, croak;reader, rider;despise, dispose.元音相同,其后的辅音相同者叫谐元韵(assonance),如lake, fate;time, mind.(二)尾韵与行内韵(end rhyme and internal rhyme)
押在诗行最后一个重读音节上,叫尾韵。这是英文诗歌最常见的押韵部位。诗行中间停顿处的重读音节与该行最后一个重读音节押韵者,叫行内韵。如:
Spring, the sweet spring, is the year’s pleasant king;Then blooms each thing, then maids dance in a ring,(三)男韵与女韵((masculine rhyme and feminine rhyme)所押的韵音局限于诗行中重读的末尾音节上,称男韵,也叫单韵,听起来强劲有力。如:late, fate;hill, fill;enjoy, destroy.押韵押在两个音节上,后一音节非重读音节,称女韵,也叫双韵,听起来或轻快,或幽婉。如:lighting, fighting;motion, ocean;wining, beginning.看下面一节诗:
I am coming, little maiden,With the pleasant sunshine laden;With the honey for the bee, With the blossom for the tree.前两行押女韵,后两行押男韵。
也有不少英文诗是不押韵的,不押韵的诗称无韵诗或白体诗(blank verse)。多用在戏剧和叙事诗中。莎士比亚的戏剧和弥尔顿的Paradise Lost 都是用blank verse写成的。押韵的诗叫rhymed verse。无韵诗不同与自由诗。无韵诗虽不押韵,但是有固定节奏,以扬抑格五音步最常见。自由诗节奏不固定,如同白话。
诗选及讲解
A SELECTION OF ENGLISH POETRY
FOR AN OPTIONAL COURSE OF THE UNDERGRADUADTES
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
作者简介:
剧作家、诗人。一生创作三十七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其十四行诗大部分是献给一位贵族青年,有二十余篇则是献给一位“黑肤女士”(the dark lady).Sonnet 18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 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
Sometimes 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 And often is his gold complexion dimmed;And 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es declines,By chance, or nature’s changing course, untrimm’d;
But thy eternal summer shall not fade, Nor lose possession of that fair thou ow’st;
Nor shall Death brag thou wander’st in his shade, When in eternal lines to time thou grow’st.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 So long lives this, 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注释:
Compare to 把什么比做什么。
Thou, thee 第二人称单数代词,前者主格,后者宾格。现已为you 所取代。其所有格是thy,或thine, 即现代英语的your。
Art = are.16、17世纪时与thou连用。
Temperate: 来自拉丁文temperātus,读时为符合押韵规则,可将重音放后。
Shake:shake off。
Lease 租借期限,此处指夏天的长度。
Hath 与第三人称单数连用,相当于现代英语的has。
Dimmed: clouded.Fair form fair: beautiful thing from beauty.前后fair意义不同。Declines from beauty。
Chance:极缘,时运,命运。
And 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es declines,/By chance, or nature’s changing course, untrimm’d:每一个美人总要失去美貌,即使没有突发的以外事件,也逃不过自然界生老病死的变迁。Sometimes: 有的版本作“sometime”: at some unspecified time.Untrimm’d: untrimmed.本意为剥去美观的衣服等,此处隐喻夺去美貌等。
Fair thou ow’st: beauty you own.莎士比亚时代,owe与own通用。古英语第二人称单数后加-st或-est
His shade:shadow of death.“Nor shall Death brag thou wander’st in his shade”:“死神无从夸口,说你在他的阴影里徘徊”。
To time thou grow’st: you grow as long as time lasts.与时间同寿。Grow to = be incorporated with.内容解析:
此诗的发展变化:以人比夏天开始,以人胜自然终结。前四行说明人比夏天更美更温和;中四行发展了这个意思,引到驻颜无术的感慨;第三组则新意突起,推翻前言,终于于胜利的末两行作结。此诗表达了这样一种思想:美丽的事物可以依靠文学的力量而永远不朽;文学是人所创造的,因此这有宣告了人的不朽。因此此诗不是一般的爱情诗。
形式解析:
sonnet:十四行诗,即“商籁体”诗。此诗体起源不明,最早的例子出现于13世纪,16世纪在英国出现。主要有意大利式和英国式两种变体。意大利诗人Petrarch [/petra:k]用此诗体最精熟,故意大利式又称Petrarchan sonnet。英国式由莎士比亚创立,又称 Shakespearean sonnet.意大利式分前八行、后六行。韵尾是abba, abba;cde, dcd.。莎士比亚式十四行诗,层次上分前四行,中四行,后四行和结尾两行。韵尾为:abab, cdcd, efef, gg。格律是抑扬格五音步。
Shall I│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a)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a)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Sometimes │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 © And of│ten is │his gold │comple│xion dimmed;(d)And 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es │declines, ©
By chance, │or na│ture’s chan│ging course, │ untrimm’d;(d)
But thy │eter│nal sum│mer shall │not fade,(e)Nor lose│ posses│sion of │that fair│ thou ow’st;(f)
Nor shall│ Death brag │thou wan│der’st in│ his shade,(e)When in │eter│nal lines │to time│ thou grow’st.(f)
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g)So long │lives this, │ 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g)
参考译文:
能不能让我把你比拟作夏日?
你可是更加温和,更加可爱:
狂风会吹落五月的好花儿,夏季的生命又未免结束得太快:
有时候苍天的巨眼照得太灼热,他那金彩的脸色也会被遮暗;
每一样美呀,总会离开美而凋落,被时机或者自然的代谢所摧残;
但是你永久的夏天决不会凋枯,你永远不会失去你美的仪态; 死神夸不着你在他影子里踯躅,你将在不朽的诗中与时间同在;
只要人类在呼吸,眼睛看得见,我这诗就活着,使你的生命绵延。(屠岸)Spring
When daisies pied and violets blue And lady-smocks all silver-white And cuckoo-buds of yellow hue Do paint the meadows with delight, The cuckoo then, on every three,Mocks married men;for thus sings he, Cuckoo,Cuckoo, cuckoo!Oh word of fear Unpleasing to a married ear!
When shepherds pipe on oaten straws, And merry larks are ploughmen’s clocks, When turtles tread, and rooks, and daws, And maidens bleach their summer smocks, The cuckoo then, on every three,Mocks married men;for thus sings he, Cuckoo,Cuckoo, cuckoo!Oh word of fear Unpleasing to a married ear!
------Comedy: Love’s Labour Lost
剧情:拿伐Navarre [n /va: ]国王与其几位朝臣立誓三年之内摒弃一切世俗的快乐,致力于研究学问。其中的一条是:三年之中不可与女子交谈一次。不久法国公主携几名侍女来办理国务,国王和朝臣门守不住自己的誓言,爱上了这几个女子。最后公主的父亲去世,公主要持戒三年,国王和朝臣们的求爱也化为泡影。此诗在此剧之结尾处。
注释:
daisies pied:杂色的雏菊。
lady-smock:也作lady’s-smock 花名:布谷鸟剪秋罗。Smock:〈古〉女衬衣,罩衣。
cuckoo-buds of yellow hue:黄色的杜鹃花。hue:颜色。
Cuckoo:[/kuku:] 布谷鸟的叫声,与/cuckold(奸妇的丈夫)一词谐音。
shepherds [/ ep d]
pipe on oaten straws:拿燕麦杆吹哨子。
turtles tread:斑鸠交配。Turtle:〈古〉斑鸠,=turtledove。Tread:(雄鸟)与(雌鸟)交配。
rooks and daws:白嘴鸦和穴鸟。
内容解析:
春天里百花争艳,万象更新,情人们沉醉于甜蜜的爱情之中。但树梢上布谷鸟的叫声却似乎在不断提醒人们:爱情并不可考。此诗有反讽意味,与剧情一致。英国诗人甘贝尔(Thomas Campbell,1777—1844)在 Freedom and Love一诗中说:“Love has bliss, but love has ruining/ Other smiles may make you fickle/ Tears for other charm may trickle。” 形式解析:抑扬格四音步,韵式:abab cc d ee;fgfg hh d ee
When dai│sies pied │and vio│lets blue And la│dy-smocks│ all sil│ver-white And cu│ckoo-buds │of ye│llow hue Do paint │he mea│dows with│ delight, The cu│ckoo then, │on eve│ry three,Mocks mar│ried men;│for thus │sings he, Cuckoo,Cuckoo, │cuckoo!│Oh word│ of fear Unplea│sing to│ a mar│ried ear!
When she│pherds pipe │on oa│ten straws, And mer│ry larks│ are plough │men’s clocks, When turt│les tread, │ and rooks, │and daws, And mai│dens bleach │their sum│mer socks, The cu│ckoo then, │on eve│ry three,Mocks mar│ried men;│for thus │sings he, Cuckoo,Cuckoo, │cuckoo!│Oh word │of fear Unplea│sing to│ a mar│ried ear!
参考译文:
当杂色的雏菊开遍牧场,蓝的紫罗蓝,白的美人衫,还有那杜鹃花吐蕾娇黄,描出了一片广大的欣欢;
听杜鹃在每一株树上叫,把那娶了妻的男人讥笑:
咯咕!
咯咕!咯咕!啊,可怕的声音!
害得做丈夫的肉跳心惊。
当无愁的牧童口吹麦笛,清晨的云雀惊醒了农人,斑鸠乌鸦都在觅侣求匹,女郎们漂洗夏季的衣群;
听杜鹃在每一株树上叫,把那娶了妻的男人讥笑:
咯咕!
咯咕!咯咕!啊,可怕的声音!害得做丈夫的肉跳心惊。(朱生豪)
第二篇:最好高三诗歌鉴赏之比较阅读
诗歌鉴赏之比较阅读精选学案.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7 湖北)
华清宫
吴融
过华清宫
李约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05辽宁卷第17题)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宋·王安石)舟下建溪(宋·方惟深)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客船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⑴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⑵两首诗的末句,一用“应有”,一用“犹有”,哪个更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3.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木芙蓉
吕本中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⑴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耐寒。拟人。⑵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①《木芙蓉》:一种傲然独立、挑战困难而不受他人摆布的充满自信的形象(人格形象)
②《窗前木芙蓉》:一种历经辛苦孤独后能坦然面对生活的坚忍、淡定、安闲的形象(人格形象)。
4.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 时刻的景色,均以 为诗歌的主要意象。(2分)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5、过分水岭 温庭筠 再宿武关 李涉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远别秦城万里游,乱山高下出商州。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
(1)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写“溪水”?请指出两首诗中通过溪水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5分)
(2)有人认为,“溪水无情似有情”中的“似”字改成“却”字更好,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3分)
6.阅读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金)吴激①: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山坡羊•燕子(元)赵善庆:来时春社,去时秋社②,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③,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注]①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农宴喜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②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③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
(1)这三篇作品均通过的意象,表达了深沉的 之感。
(2)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诗歌鉴赏之比较阅读
7.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07辽宁卷)秋夜独坐(节选)
夜深 唐 王维
宋 周弼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虚堂人静不闻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4分)(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4分)(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解析:这两道题有求同有求异。内容相同,作者不同,写作时间不同;运用得表现手法相同,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异。
第一首:(1)两首诗都应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2分)
‚第一首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成阴,温暖如春。(1分)第二首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1分)(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两首诗表达的感情不同:第一首诗通过写景状物,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2分)第二首诗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的兴衰。(2分)(这要求找出共同之处,分析细节的不同。)
第二首:⑴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答案:“月黄昏”三字为两诗营造氛围、表达心绪定下了基本色调。客船、“无灯”野(小)店、半死枫树,这一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暗淡朦胧,营造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⑵两首诗的末句,一用“应有”,一用“犹有”,哪个更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①“应有”更好。“应有”二字蕴含丰富,传达出了诗人在孤寂中力寻旧影时的复杂心情,其中既有希冀与自信,也有失意与怅惘,更有寻而未见的不甘心,可谓传神之笔;“犹有”二字则无此意趣。
②“犹有”更好。“犹有”二字,自然道出,却出人意料,去年系舟的痕迹还保存到现在,说明在此停留的旅客不多,进一步传达出了诗人那种孤寂怅惘的心绪;而“应有”二字却不能道出此意。第三首: ⑴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⑵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
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
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第四首: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傍晚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西风为诗歌的主要意象。(2分)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拟人表现手法。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第五首:
(1)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写“溪水”?请指出两首诗中通过溪水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5分)拟人(1分)
前一首诗写一夜潺湲的溪水仿佛是在和自己这个同行三日的友伴殷勤话别。诗人由溪水的“有情”表现自己对溪水的依依惜别之情。(2分)
后一首诗写一夜潺湲的溪水仿佛是为诗人的不幸远别而呜咽啜泣,又仿佛是从他的心中流出,载着绵绵无尽的离愁别恨,长流远去。诗人借溪水抒发了去国离乡的愁苦情怀。(2分)
(2)有人认为,“溪水无情似有情”中的“似”字改成“却”字更好,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3分)可以有两种答案:
①不同意。溪水本无情,但眼前这条溪水,却又似乎有情。“似”字暗透出这只是诗人时或浮现的一种主观感觉,语意灵动轻妙;并设置悬念,引导读者去体悟作者的感情。(2分。加点字为评卷要点,大意对即可得分。)换成“却”字便觉过于强调、坐实。(1分。有比较即可得分。)②同意。在“入山三日”的旅程中,溪水与旅人一路相伴,慰藉他的寂寞;而将别之际,又一夜潺湲,依依惜别。“却”字肯定并强调了溪水的有情,赋予溪水一种动人的人情美。(2分。加点字为评卷要点,大意对即可得分。)而“似”字无此意味。(1分。有比较即可得分。)只答同意或不同意不给分。
第七首:(1)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前虫鸣的景象;(1分)王诗描写的是动景,(1分)周诗写的是“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1分)周诗描写的是静景。(1分)【点拨】(1)“夜景”的不同,应从内容和手法两个角度分析。(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4分)(2)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1分)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凉;
三、四句写草木昆虫零落哀鸣,更添悲哀。(1分)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1分)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
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诗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1分)以上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成理即可。
做题方法小结
(一)1 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整体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3 找准切入点。或从标题入手,或从作品中所选取的物景入手,或从作品中的关键词入手,或从作品中的关键句入手,或从作品中带有色彩的词语入手,或从作品中的议论抒情句入手,或从作者生平情况以及艺术风格入手,或从注释入手。4.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5 有时还要结合读者的生活体验和爱好来评价。6 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要点齐全。
(二)要注意的几点 1 明确题干要求 2 分析相关内容注意
(1)在背景中理解文本,在文本中推敲语言。
(2)分析思想感情不能脱离内容孤立分析,内容凸显情感,景物孕含情感,在对内容的比较上引出思想情感的不同才水到渠成。
(3)了解诗人所处时代,以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经历.思想和艺术风格。3 精心组织答案
(1)应明确鉴赏的文体归属,(2)应知晓鉴赏的角度和内容,(3)应掌握基本的表述格式。4 形成文字
(1)只要对作品本身的特点进行鉴赏,故应扣诗歌本身来阐述。
(2)紧扣要求。要看清比较鉴赏的内容及要求,依照要求作答,不可节外生枝,答案尽量具体,不可泛泛而谈。(3)要点要齐全,不能遗漏,注意表达文字的切入点。
(4)认真推敲用语,答案力求表达流畅,用语要准确.简明.规范。(5)注意表述严密,条理清晰。
读标题,解要素 看注释,推主旨 品读句,体情感 细辨析,找异同.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7 江西)
金陵晚望
韦庄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金陵图
高蟾
谁谓伤心画不成? 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古城。【注】高蟾、韦庄,均为晚唐诗人。
(1)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 【解析】本题不同作者从不同视角来写金陵,但都有共同点,即伤心,伤心的原因相似,是为唐朝的衰败而伤心。
(2)两位诗人一位说“一片伤心画不成”,一位说“谁谓伤心画不成”。请结合诗歌对此作简要分析。【解析】该题从不同角度,用不同诗句表达了表达了相同的思想感情。(要透过异找出同)高诗作者通过晚望金陵,从“落日”“秋声”等意象中,生出一片伤心之情,诗人认为这种深重的伤心,世上的画家是看不出来的。
韦诗作者通过观看金陵图,认为画家用“老木”“寒云”等意象,足以表现出对国事衰败的伤痛之情,所以说,伤心是能画成的。
【典型例题】(2006年高考湖北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①凤城:京城。
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上一首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下一首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历史及社会的感慨。
3.语言赏析比较
【方法指津】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抓两个方面:一是品字析句抓关键字词,首先抓动词,其次抓形容词,再抓数词、副词和其他虚词。二是分门别类抓语言风格,或朴素自然,或婉约细腻,或清新明丽,或幽默讽刺,或沉郁顿挫,或悲壮慷慨等。
第三篇:诗歌鉴赏
一、诗歌鉴赏常考的题型
(一)表现手法和技巧赏析
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
1、修辞手法
①比喻:比喻能将抽象化为具体,能将无形化为有形。例如写“愁”:李后主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江水写愁,则使人想见愁意之漫长。
②夸张:夸张就是为了突出和强调某种事物或事物的某种特征,借助于想象,对它进行夸大或缩小,以引人注目,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如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诗中的“三万里”“五千仞”“上摩天”“泪尽”都是夸张,正是这些夸张描写,把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对苟且偷安、不去收复失地的求和派的愤懑,以及对遗民遭受的苦难的深切同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③拟人:把物人格化,可以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更加丰富。如刘颁《新晴》:“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诗中将“南风”人格化,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久雨初晴后作者宁静恬适的心情,以及对南风“恶作剧”的亲切喜爱之情。
2、表达方式
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考查的重点是抒情和描写。其中,抒情可分直抒胸臆(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手法常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3、表现手法
对照、衬托、渲染、烘托、用典、铺垫、象征、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古抒怀、借古讽今、托物言志、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等。
①托物言志 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如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此诗以梅自喻,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现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样的高洁、淡雅,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②渲染 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用于艺术创作,就是从正面着意描写。如赵师秀的《约客》中以“家家雨”“处处蛙”渲染一种气氛,衬托夜的深和夜的静。
③烘托 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中写到了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既使画面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了春涧的寂静。
④动和静 艺术创作中离不开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
⑤虚和实 虚实结合的写法,可以使作品结构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如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中前两句泛说西湖六月的风光自有特色,是虚写;后两句描写满湖莲叶荷花在朝阳的辉映下,无边无际的碧绿和艳红和谐地搭配着,是实写。全诗虚实相生,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⑥借景抒情 即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
⑦对照 又称对比,就是把对立的事物(或景,或境,或人,或情),前后相叙,以增强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比如,张继的《枫桥夜泊》。诗的一、二句中,霜天、残月是冷色,江枫、渔火是暖色,这是色彩的对照。这一对照营造出了一种孤寂的意境。从而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抒情效果。
【答题步骤】 ① 点出手法;
② 结合诗句分析怎样运用手法; ③ 此手法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诗歌形象或是意境赏析
1、类型:人物形象和意象
①人物形象:即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A豪放洒脱的形象; B忧国忧民,青衫泪沾的形象; C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形象; D爱惜人才的形象;
E儿女情长的形象
②意象:诗歌中融入了诗人情感的客观意象。长亭:陆地送别之所,写到长亭,一般就与送别相关。
杨柳:由于“柳”与“留”音近,古人常折柳相送,因而“杨柳”与离别相关;又因古人常把柳种在房前屋后,因而也表达对故乡的无限牵挂。
芳草:喻离恨,也与美人一起喻美好事物,比如理想等等。梧桐:表示一种凄苦之音,常与凄凉悲伤相联系。
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雨打芭蕉往往让人觉得凄怆。梅花:初用于赠别,后为一种坚忍不拔、高风亮节的人格象征,是身陷逆境却勇往直前为理想而拼搏的勇者,是清高隐逸不随波逐流的孤高智者的象征。
松柏:耐寒树木,经冬不凋,象征孤直刚正的品格。
菊花:清丽淡雅,芳香袭人,欺霜傲雪,在诗词中常常是恬然自处、傲然不屈高尚品格的象征。
莲花、莲子:“莲”与“怜”谐音,“子”为第二人称敬词,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表达爱情。又由于莲出淤泥而不染,故又被视为处于浊世而仍保持气节的高洁之士的象征。
竹子:虚心、有节、根固、质坚、潇洒、挺拔,所以,诗词中多为“坚贞”“高雅”“气节”的象征。
寒蝉:由于它栖于高枝,餐风食露,所以常用来喻指人的高洁人品。又因秋后的蝉命不久长,寒蝉也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鸿雁:鸿雁是侯鸟,春秋迁徙,常常触动人的故乡之思,所以常用大雁寄托人的浓浓的乡愁。又因它曾为苏武传书,也常比作信使。
鹧鸪鸟: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杜鹃鸟:是凄凉、哀伤、思归的象征。
蟋蟀:又名“促织”,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在一起。
2、常设问题:
①分析诗歌中塑造了什么形象?②说出形象的基本特征?③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
【答题步骤】
① 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景象。(抓住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力求语言优美)
②
概括景物的特点。一般用双音节词,如孤寂清冷,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
③
景物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一定要回答出具体的情感)
(三)诗歌语言赏析
1、语言特色:包括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
(1)平实质朴:不加任何修饰,显得平易近人,但平淡中饱含深意;
(2)含蓄隽永,含蓄委婉:即字里行间总留有想象空间,将想要表达的意象隐藏在形象中;
(3)清新明丽,清新雅致:用一些清丽的语言营造优美的意境;(4)形象生动:让人感觉景象画面有声有色地呈现出来;(5)幽默讽刺:笔调较为诙谐风趣;(6)雄浑开阔:意境开阔辽远,气势浩荡;(7)沉郁悲凉:
2.炼字:简练、新奇(1)简练
古代诗歌的的语言一般具有“简练、新奇”的特点。所谓“简练”就是用最少的字表达出最丰富的内涵,分析诗歌的语言,除了理解语言字面的意义,还要体会其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进而把握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
比如苏轼的《东坡》:“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一个“清”字,既写出了天空和地面的的洁净、月光照射万物所形成的澄明清朗的境界,也写出了作者虽仕途坎坷、被贬黄州但随遇而安、开朗乐观、心净无尘的心灵世界。
(2)新奇
所谓“新奇”就是用特殊的词法、句法,取得一般用法所难以达到的效果。分析诗歌语言,除了分析语言的用法,也要分析这种表达效果,进而把握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比如“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都是这种“新奇”的语言。
【答题步骤】
① 一般会用到手法,若有的话,先点出手法;
② 运用手法分析该字在句子中的含义(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③ 展开想象,点出该字烘托怎样的意境,表达出诗人何种情感;
【规律总结】
对诗歌语言的考查,一般从词句入手。回答方式,一般总说语言特色,然后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从手法(修辞、炼字)、内容、思想感情入手分析。就近几年高考题来看,从思想内容方面考查多些,表达效果也主要体现在表情达意上。炼字、诗眼是主要的考查方式。
一、考虑古代诗歌推敲字词的特点,关注重点词语。
1、名词:名词往往是特定意象的特称。名词的连用常常会营造出一定的意境。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2、动词:一个动词往往能够使整首诗活起来,而且动词往往有多重含义。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个“见”字把诗人无意看山而见山,悠闲自得的形象表现了出来。
3、形容词:这些词语往往从各个角度对中心词进行修饰限制,对渲染气氛、表现心情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红”“绿”“火”“蓝”等词语把江南的美景写得色彩绚烂,美不胜收。
4、副词:往往也起修饰限制作用,在很多情况下也是鉴赏的重点。如“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一个“忽”字把漫不经心而忽然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的情绪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的耐人寻味之处。
5、数量词:可以准确地表情达意。如杜甫的《曲江二首》之一中的“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一片”飞花落下都要减掉一层春色,“万点”飞花飘落更使人烦恼愁闷。抒发了诗人因伤春而满腹愁怨的感情。
6、叠词:词语的重叠往往能使意境深化。典型的是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将诗人寂苦无告的心境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牛刀小试】 题型一:表达技巧
1、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春思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1)诗歌在景物描写和感情抒发上各据特色,试从表达技巧上作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诗中的“可怜”的意思是什么?与“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买炭翁》)”和“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孔雀东南飞》)”中“可怜”意思是否一样?请作简要分析。
(2)诗人对贾生(贾谊)的评价是什么?体现了诗人什么感情?
(3)这首诗用了先扬后抑的写作手法,试作分析。
题型二:诗歌形象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柯子 王炎
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1)上阕中“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展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作者写这句诗是为惜春伤怀吗?为什么?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 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这是杜甫晚年客居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题型三:诗歌的语言
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螟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端 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1)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他词?请简述理由。
【巩固练习】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一)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注:却关:打开门闩。
①分析诗人描写景物的手法?
②简要分析小童的形象。
③诗歌反映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你是如何评价这种思想的,说说你的理由。
(二)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尘垢①。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人闲,倾家事南亩。[注]①尘垢:尘埃。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
题型一:1.诗的前两句描写春季的绚丽美景(青青草色、鹅黄杨柳、缤纷桃花、芬芳李花),是欢乐的景象;后两句用比拟的修辞写自己的愁思(东风不能吹愁,春日添加遗憾),是悲哀的感情。诗人用乐景写哀情,利用对比,真切地表现出自己的哀愁
2.①这首诗的“可怜”是“可惜”的意思;《卖炭翁》中的“可怜”是“值得怜悯”的意思;《孔雀东南飞》中是“可爱”的意思。
②贾谊有才华,但得不到重用。寄寓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③诗的前两句写朝廷重贤,宣室召见,重新任用才华横溢的贾生,是赞美,是扬;后两句写讨论的是服药求仙等虚无的事情,而不去探讨天下百姓的问题,是讽刺,是抑。诗人用欲
抑先扬的手法讥讽朝廷的昏庸和对贤臣的不重用。
题型二:1.《南柯子》[解题指导]这道题考查的是对画面内容的再现,属于“什么形象”。解答这类题目,首先对整首诗歌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其次是对画面本身有一个准确而全面的把握;再次是选用准确而简洁的语言作答。这首词咏叹了农民的劳动生活,流露了与之声息相通的质朴而健康的感情。上阕以景语起笔,山色昏暗,乌云密布,寒雨将至。数枝娇花映入眼帘。但接下来却劝人勿惜花、莫惆怅,不同于常笔。下阕又宕开去,将笔触伸向阡陌,写不避风雨劳作的农人,遂引发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表达农民“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把握画面形象、内容,要准确理解“幽艳”和“湿啼红”这两个要素,“幽艳”指代鲜花,“湿啼红”是露水打湿了鲜花,鲜花红艳、惹人爱怜之意。在理解了形象之后,是否惜春伤怀,就十分清楚了。
[答案]一幅几枝鲜花的花瓣上沾着水珠楚楚堪怜的画面。不是为惜春伤怀。可以从两个方面看出:一是作者接着“数枝”句说“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二是在乌云密布、寒雨将至时,作者更关心的是“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2.《江汉》[解题指导]此题考查的是鉴赏诗歌的意境。诗歌所用的意象在题目设问时已作明显提示,“意境”前加“情景交融”来限定,这样答题的切入点也就非常明晰,只须答出景物特点和所抒发的情感是什么就可以了。诗人客居成都多年,现在又自夔州出峡,流寓江陵一带,难免有漂泊孤独的伤感。“思归”却又只能作“客”,“乾坤”之大,却没有诗人的安身之所,加上“腐儒”的自嘲,所以,“片云”“孤月”也就是诗人孤独处境和心境的写照。但诗人又是一个心忧天下、自强不息的人,况且现在病体逐渐康复,更是壮心不已。所以“落日”“秋风”表现的不是衰败,相反,“心犹壮”“病欲苏”共同表现出了进取的精神状态。
[答案]“片云”、“孤月”意境悲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题型三:1.《菩萨蛮》[解题指导]了解题目要求后,要快速对全诗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漠漠烟如织”、“寒山”、“伤心”等词语来看,这首词的感情基调应是一种忧伤、孤寂;从“楼上愁”、“宿鸟归飞”、“归程”等词语来看,所表达的应是一种思乡、思人的感情;“何处是归程?”应是一种思而不得。“空”应较好地表达出这种意境。
[答案]“空”字一方面写出独自一人的孤单,也写出心中的空落,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2.《端居》[解题指导]在对全诗整体把握之后,再来思考“敌”与“对”的不同效果。一个“敌”字,用字险而稳,除了客观环境清寥凄寒之外,更兼有主观心灵的寂寞凄怆。仔
细品味,会觉出它的妙趣。
[答案]不能换成“对”或其他词。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用“对”或其他词语难以达到这种表达效果。
【巩固练习】
诗歌类:《溪居即事》1.①用白描手法写水中和岸上的场景(生动表现春日河湾景象),“小童”一句把两种场景连接起来,动静结合,浑然一体,显示水乡的宁静、优美,有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
2、②从“疑是”、“急”、“却关”可以看出,小童聪明机灵、待人热情。
3、③悠闲自得、恬静闲适的思想。(山水田园诗多抒发对归隐田园的宁静生活的向往。有的诗表现对现实的不满,说明追求闲适是报国无门、壮志未酬。不少诗也宣扬了知足常乐、安于现状的思想。诗人的思想是第一种。)
《新晴野望》⑴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的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⑵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静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
第四篇: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
高考诗歌鉴赏大致包括以下内容:
1、鉴赏古诗作品里的形象
诗中的主人公形象、诗人自己的形象、诗中所描写的景与物。
2、鉴赏古诗的语言
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等。
3、鉴赏诗歌作品的各类表达技巧
①修辞:如,比喻、比拟、对偶、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对比、反语、反复等。②表现手法:
如,虚实相生、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渲染、象征、用典、赋比兴等。
4、评价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或观点态度:评价是对诗歌的思想(感情)内容或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简评。简析诗歌的思想意义、人生意义以及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等。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
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第二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试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 XX这一手法的? •解答分析:
•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写作手法、表达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艺术手法1、表达方式
2、表现手法3、修辞方法4、结构技巧
1、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
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触景生情 融情入景 情景交融 2 借事抒情/即事感怀 3 托物言志 托物寓理 借古讽今 借古喻今 咏史言志
借古鉴今 借古抒怀 怀古伤今 5 用典抒情
描写:白描/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等
2、表现手法
1、比兴/用典/对比
2、衬托:以动衬静、以声衬寂、以明衬暗、以乐景衬哀情
3、虚实结合 / 联想和想象/侧面虚写 / 曲写(对写):如以对方写自己(委婉含蓄)
4、渲染/烘托
5、白描/细节描写
6、象征/托物言志
7、情与景关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融情入景、景中含情、直抒胸臆
8、侧面描写:如视觉、触觉、听觉、嗅觉 9.化虚为实
10、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11、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写实和夸张 写景方法:衬托渲染
运用修辞 联想想象
色彩搭配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诗画结合高低远近
动静明暗 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工笔细描
粗笔勾勒
乐景写哀
哀景写乐
3、修辞手法
01、比兴:渲染或导引 02、比喻:突出、化虚为实 03、比拟:形象生动 04、对偶:整齐含蓄 05、对比:鲜明突出 06、用典:言简意丰耐人寻味 07、双关:含蓄委婉、趣味 08、夸张:浪漫、突出醒目 09、借代:简练含蓄
10、互文:言简意赅
11、反问
设问:承启深化、强调
12、反复:强调突出
4、结构技巧 诗歌常见的技巧:
首尾照应
过渡
开门见山
铺垫
层层深入
伏笔
先总后分
照应等
先景后情
卒章显志
主要有:•(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又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鹂空好音”等。(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如“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3)对比。(4)白描。如“春种粒粟,秋收万颗籽。田野无闲田,农夫皆饿死”。•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1)比兴。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2)比喻。(3)拟人。(4)夸张。(5)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6)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答题步骤:•(1)明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的特点和效果。•(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第三种模式炼字型
一.结合全诗,看精练词语在诗歌中所起的作用 二.结合全诗,看诗句在诗歌中所起的作用
三.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
1、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例如:何逊“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王维“下马饮君酒”(《送别》王维)、“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王维)、“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破山寺后禅院》)、王昌龄“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蒋捷“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2、值得注意的字词
1)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例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例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例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蒸”、“撼”具有夸张色彩。
2、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例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曰细,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
3、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1)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其一》刘禹锡)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王安石)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
(2)表颜色的词:作谓语用,作定语用,作主语或宾语用。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3)数量词:经过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在他们的驱遣之下却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永不见。”庾信《小园赋》中的“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前人就称之为“读之骚逸欲绝”。(4)虚词: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去掉“与”、“共”二字就会大为减色。
如何解答炼字型试题?•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答题步骤:第一、把这个词放在句中作具体解释。
第二、看这个字或者词有没有构成语法现象,有没有用到什么修辞手法以及其他的表达技巧,然后加一些描述性的术语,如精练传神、绘声绘色、生动形象等。
第三、回答它这样用有什么作用(意境、感情)。
第四种模式 分析语言特色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1)清新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的诗相对比较清新。而陶潜的诗特点不乏清新,但主体风格是平淡。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有远景,有实景,有虚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2)冲淡
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冲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陶渊明《归园田居》
能用来答语言风格的词有: 清新自然、朴实无华 华美绚丽、明白晓畅 多用口语、简练生动 婉约缠绵、委婉含蓄 雄浑豪放、慷慨悲凉
答语言风格题的思考方法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1)叙: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析: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评: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谈谈下面这首诗的语言艺术。
春 怨 唐·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叙),“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析)。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评)。
诉衷情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注]。
注:沧州,水边,古时隐者所居。陆游晚年住在绍兴镜湖边的三山。古人评论这首词的下阕,说第一句有三个词用得好,你认为是哪三个词?它们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
这三个词分别为:“未”、“先”、空
“未”,“没有”之义,表达放眼万里,未灭入侵者的遗恨 “先”,“已经”之义,表达流年暗度,两鬓已秋的感慨;
“空”,“徒然”之义,写出了徒有流泪、无补于时的内心痛苦和失望,也隐含对南宋小朝廷的不满和愤慨。
——这三个词概括有力,含义丰厚,流露有心杀敌、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沉痛心情
第五种模式 诗眼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答题步骤:
•(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练习示例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问:“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
(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第六种模式 炼句型
•提问方式:请结合全诗,对“某某句”进行简要赏析。•提问变体:“某某句”中蕴涵了哪些感情?请简要赏析。•答题步骤:
1、描述诗句所描绘的景象。
2、抓住最突出的一点(或诗眼或写法)简析。•
3、分析诗人营造了什么意境,抒发了什么感情。
练习示例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圭弟妹》 •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问:本诗堪称白居易“用常得奇”的佳作。请结合全诗,对颈联“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进行简要赏析。•答:手足离情,各在一方,犹如那纷飞的千里孤雁,只能吊影自怜;又像深秋中断根的蓬草,随风飘飞。(步骤一)•诗人用比喻的手法,以“雁”、“蓬”比喻离散的手足。(步骤二)•从而营造出一种孤苦凄凉的意境,抒发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步骤三)
第七种模式
观点不同型(诗评型)
•提问方式: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觉得呢?
•提问变体:有人认为某字用得好,有人认为某字用得不好,你认为呢? •解答分析:依据原诗作答,要从原诗中找理由。
•答题步骤:找出原诗句中关键的几点,分条作答,用翻译的形式就可以。辽宁卷: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作过这样的评价: “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你同意这看法吗?
①不同意。(旗帜鲜明表态,不能模棱两可)
②起句写花之凋零,青杏酸涩,为整首词投下悲凉的阴影;二三句定燕子翻飞,绿水环绕人家,虽富有情趣,也不乏暖意,但却是以乐景衬哀情;四句说柳絮飘飞,着一“又”字,则又表明词人之看絮飞花落,不止一次,伤春之感、惜春之情自然流出;“芳草”在古诗词中常用来写愁,此处亦然,“天涯何处无芳草”即言愁情无限。(抓住诗句具体分析)
③因此,这首词中对“絮飞花落”等景物的描写,依然浸透着伤春之情,并非旷达之语。(要有一个归纳总结,扣住古人评价要点)
第五篇: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题
【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语言特点】含蓄、幽默、风趣、直露、平实、典雅、粗俗、自然、清新、优美、质朴等。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
【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意象】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
【思想感情】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作用】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深远 意境优美 意味深长 耐人寻味 言近旨远等。
一、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象、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并准确概括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二、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三、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四、第四种模式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五、第五种模式一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
(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答题示例:
六、第六种模式情感、主旨型
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提问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者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
答题步骤:
(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3)抒发什么情感
七、第七种模式评价题型
提问方式:评价题是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然后阐明理由。这种题型酷似政史考试中的判断说理题。其实这类题型只是前六类题型的变体,没有直接提出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分析问的是内容、主旨,还是表达技巧,然后结合问题和诗歌进行恰当的表述。
答题思路:
(1)认真审题
(2)深入阅读理解诗词
(3)结合诗歌内容,结合评论答题
答题注意:紧扣诗文内容,点面结合地分析;阐明理由时,紧扣评论关键词
八、第八种模式比较评价题型
提问方式: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
答题思路:
(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
(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
(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