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解读“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共5则)

时间:2019-05-13 10:25: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南怀瑾解读“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南怀瑾解读“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

第一篇:南怀瑾解读“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

南怀瑾解读“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

南怀瑾在《易经系传别讲》一书讲到:

“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易曰:鼎折足,覆公妹,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 后又做释:

“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卦而谋大,力卦而任重,鲜不及矣!易曰:鼎折足,覆公谏,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鼎折足,覆公谏,其形握,凶!” 这是鼎卦九四爻辞。鼎折足是断了一只脚的鼎。鼎字原来是个图案,现在写成方块鼎字了。古代的鼎是家庭用的饭锅,唐代以前的大家族就是用鼎来煮饭的,《滕王阁序》中便有“钟鸣鼎食之家”的话。中国人讲大家族是五代同堂,一个家庭有一两百口人,比一个社会复杂得多啦!三个媳妇,又有八个孙媳妇,又有十几个曾孙媳妇„„再加上三个女人一个菜市场,你看一个家庭有多少个菜市场啊!那个社会复杂得不得了。所以唐朝有个张功艺,五代同堂,一百多口人家,钟鸣鼎食,大锅菜拿上来,大家添一碗就走,决不能用小厨房,以示公平。皇帝唐世宗召见他,很感慨地问他,用什么方法能够把家庭事情处理得这样好?张功艺写了一百个忍字,后世就叫他“张公百忍”。作为一个领袖,一个家长,就是这样。这个忍,不光是忍气啊!忍的意义很多,气要忍,什么事情都为忍,当一个大家长也只有“忍”才能应万变,处众纷。张公百忍是一个很有名的故事,皇帝看了只顾点头,对!对!对!做皇帝有时也很苦。当领袖的人,每十下面那些正反不同的意见,乱七八糟的报告,直言的,拍马屁的„„我们知道的他都知道„„所以当了领袖也只有忍。忍!很难啊!

这一爻的意思是说这个鼎断了一只脚,一锅热饭翻出来了,一翻翻到脸上,“其形渥”,难看极了,饭也倒在地上,吃不成啦„„如果你卜卦卜到这一爻,做生意,做事,可以说是一塌糊涂。虽然不致坐牢,但可能会变成过街老鼠!

“德薄而位尊”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的道德与学问不够,但位置很高。等于我们做生意,找个笨蛋来当总经理,尤其现在人做生意,叫自己的太太当董事长,支票由太太出名,出了事太太去坐牢。太太们又不懂“德薄而位尊”的道理,自己分明是在家里做饭的人,现在挂上了董事长名衔,当然非倒楣不可。

“智小而谋大”,自己又投有智慧,做官想越大越好,生意赚钱越多越好,或者想买个小岛当国王,自己智慧又不够,计划倒是大得很,人小鬼大。“力小而任重”,五斤放在肩膀上还背不动,坐飞机连手提行李还为用轮子拖,却自以为千斤大力士,那不是吹牛吗?

有一次跟何敬公和一些教授们去日本,偏偏碰到日本的火车出轨,大家只好下火车步行了。距离住宿处比台北后火车站经过天桥到前站还要远一倍。大家说怎么办?我说走呀,但找不到红帽于提行李,我说自己拿嘛!大家都发愁怎么拿得动,我说我有两个皮箱,再给我一个,三个。你们两个人抬一个总可以把?他们说看你穿着长袍,个子那么小,怎么能拿动三个大皮箱?我说试试看,我好多年已经没有练过啦。子是肩上扛一个,两手提两个,走了一段,我心里有数,外面看似若无其事,里边已经满身大汗了。大家看了说:“原来你真有武功呀!”我说我也没有那么大的力气。他们说,那是怎么回事?你还那么从容!我说你们说我是学佛的嘛!如果我不表示一点从容,那佛学到哪里去了了其实我都累得快没命了,里边衣服也都湿透了,只是他们不知道而已。走到半路,我已经快顶不住了,两个人抬一个箱子的,还在半路歇了两三次,我早就到了目的地了。他们说“你一定有功夫”,我说什么功夫也没有,我要是跟你们一样,歇歇走走,一个也拿不起来了。这是真话,那时候我就是“力小任重”,差点没有出了洋相,所以人不要不自量力,“力小任重”。自己力量不够,偏要挑一个大责任,等子太太们当了董事长一样,以为生意好做,最后当了代罪的羔羊。

由此我们知道,有三个基本的错误是不能犯的;

一是“德薄而位尊”,道德学问都不行,大家来恭维你,尤是出家人,小小的年纪出了家,人家看到你便拜,那真可怕得很!你以为头发刮了就得道了吗?不是那么回事。另外两项是“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如果犯了这三大戒,“鲜不及矣”,一定倒大楣,很少有例外的。所以孔子说“覆公惊”,一锅饭倒了吃不成了,还把自己弄得满身起泡。

这个现象就是“不胜其任也”。自己要有自知之明,我能不能挑动这副担子,负不负得起这个责任,自己先要称量一下自己。

袁世凯的二儿子劝袁世凯不要当皇帝,他有两句诗说:

“山泉绕屋知深浅,微念沧波感不平。”

这是中国文人的诗,“山泉绕屋知深浅”,他并没有劝他父亲不要如何,只用山泉绕屋来比方。“微念”,只为有一个小念头在心里,便会像大海波浪一样不平了。他劝父亲劝得那么好,可惜袁世凯不能听,使后人徒叹袁世凯有这么一个好儿子,可惜!可惜!

第二篇:一口不谋而谋天下——谈大学生择业

一口不谋而谋天下——谈大学生择业

量才而用,量才而育,一口不谋而谋天下——谈大学生择业。企业接纳实习或试岗的大学生,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必须深入了解这些学生,做出严格的鉴定,不是泛泛的,不能用表现良好、表现尚可、表现较好这些抽象的概念,没有用!

第一、要对这个人鉴定,而不是一般行为的鉴定。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否自律,是否恪守时间,是否诚信,是否有积极心态,是否能主动学习,是否能接受批评,是否带着骄气、自私、自以为是,是否心理脆弱,自我鉴定《一口不谋而谋天下——谈大学生择业》。品格合格,才是在优秀企业站住脚、再求发展的最基本前提;品格不合格,又不能改造,是淘汰的最主要标准。

第二,要审定大学生的价值观、审美取向。大学的道德教育和优秀企业的文化理念、价值取向、审美标准是一种必然的冲突。

“大处着眼,小处入手。”这八个字对于学生择业,对于个人将来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一个人目标越远大,越要从小事做起,图大谋于细。一口不谋而谋天下,一讲到天下、使命和责任,就满腔热血沸腾,每思饥民面有菜色,恨不得把自己的心都掏出来。可就是简单的工作都做不好。田横有500壮士,这500壮士恐怕没有几个是识字的;“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三户都没读过大学,但这是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元气。所以,一个民族的民气,一支部队的士气,在很大希望寄托于学生身上。

那么,谁来关心这个社会?谁来贡献?谁来挑这个头?谁来牺牲自己?谁来做得更多,更好,更强呢?

如果没有,社会就要瓦解,社会就要走向堕落。

所以,上天为大学生准备好了光荣、成功、房子、车马、锦衣玉食,但获得它的方式,是不能直奔而去的,那只是一个捎带的过程,一种副产品,获得的方式就是奉献于社会,服务于社会。这就有如于一艘船,想自身安全抵达彼岸吗?那么就得关心这艘船的安全,如果船沉没了,自己也将面临灭顶之灾。

第三篇:勿以事小而不为(共)

勿以事小而不为

据报道,为1元钱公用电话费发生争执,店主打110报警,民警作出了处理。这种看似虽然很小、很平常的小事情,但民警却以一种高度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及时赶到现场,疏散群众,化解矛盾,弘杨正气,鞭挞邪恶,切实维护了店主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社会公共秩序。这种有警必报、有警必接,及时出警处警的为民服务形象,以及通过现

身说法,以案释法的方式教育了群众,肯定了店主的报警,赢得了民心,能够增强群众的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达到了普法教育的目的。这一做法值得称道。

事不在大小,关键要有所作为,因为很多影响社会治安的大事其实首先都是由一些小事而引起的。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一些人法制观念和意识还极为淡薄,因为诸如为1元钱公用电话费等小事发生争执、斗殴的个体事件、群体事件及案件时有发生,有的逐渐由小事演变为大事甚至酿成人员伤亡的惨剧,实在令人痛心!公用电话事关广大用户的切身利益,维护正常的公用电话秩序,十分重要,也极为必要。为1元钱公用电话费争执固然是小事,警情虽小,但治安事大,勿以事小而不为,必须有所作为,从小事做起,从为民服务的事情做起,防微杜渐,有案必报,有案必接,有警必出,有警必处,及时排解矛盾纠纷并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彻底消除社会隐患及不安定因素,才能有效维护公共秩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俗话说,没有帮样,有底样。在人们眼里,1元钱公用电话费确实是小事,但须知,如果不付费的人多了,就会变成扰乱公共秩序,危害社会的大事了。如果店主忍气吞声而不报警,110也不出警、不处警,这会从客观上支持和纵容了人们爱贪图小便宜的自私心理,助长一些人甚至人人都来个不付费的嚣张气焰和社会歪风,一旦这种歪风渐成气候,就很难一下子扑灭,必将成为公共场所的乱源和社会的一大公害,并危及到他人及整个社会,治安成为大问题,其后果就不堪设想了。因此,有关执法部门应结合辖区实际,进一步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完善报警、接警、出警、处警等相关配套措施,提高应急反映能力,积极探索出一条效率高、操作性强、保障有力、服务为民的新路子,架起一座座警民沟通的连心桥,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切实当好群众安全的保护神,确保群众利益不受非法侵害,以赢得群众的信任,确保辖区安全、稳定、和谐。

“大错不犯,小错不断” 是某些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不一定会导致犯罪。这样的人总认为,只要不犯大错,违法犯罪就不会和他们沾边。但必须知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个道理,如果任由小错不断积累,必然会由量变发展到质变,最终走向违法犯罪道路,现实生活中的无数案例已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必须从防微杜渐,从小事情开始防范。如果任由不付1元钱公用电话费者众,甚至放任自流等,“小错”积多了,则足以乱国家、乱社会。如果自觉付费并敢于同拒不交付费以及扰乱公共秩序等不良行为作斗争的多了,公用电话秩序好了,社会就更安定了。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不要轻视小事情,不要因为好事影响小就不去做,也不要因为坏事影响小就去做。不容“小恶”,不拒“小善”,不要以为1元钱公用电话费是小事就可以不付,店主采取忍气吞声不报警的消极态度,也不要以为这是“鸡毛蒜皮”的警情,110就可以不出警、不处警。当诸如1元钱公用电话费等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发生时,必须迅速报警,及时出警处警,化解矛盾纠纷,消除不安定因素,以防患于未然。如果人人都能够拒绝不良诱惑,并敢于同拒不付费以及扰乱公共秩序的不良行为作斗争,做好人好事,不做坏事,如果人人都来争当文明公民,热情服务,自觉付费,礼貌待人,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并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维护好社会公共秩序,弘杨真善美,鞭挞假丑恶,那我们的社会就一定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群众利益无小事,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中,无论应对大事还是小事,都应及时出警、处警,既要有效利用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又要坚持原则,热情服务。要增强为民服务观念,提高认识,正确引导,广泛宣传,建章立制,完善措施,精心组织,狠抓落实。要切实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积极建立健全报警、接警、出警、处警长效机制,完善110接处警制度,提高报警人及群众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地位,充分调动群众报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予群众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信信心、勇气和力量,严厉惩处和打击扰乱公共秩序、侵害国家、集体和群众利益违法犯罪行为和不法分子,为群众解除后顾之忧,进一步增强群众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安全感,确保群众利益不受非法侵害,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并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维护好正常的社会公共秩序,在全社会营造一个良好的治安环境,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第四篇:战国策赵一知伯帅赵韩魏而伐范中行氏原文及翻译

战国策·赵一·知伯帅赵韩魏而伐范中行氏原文及翻译

知伯帅赵、韩、魏而伐范中行氏,灭之。休数年,使人请地于韩。韩康子欲勿与,段规谏曰:“不可。夫知伯之为人也,好利而鸷复,来请地不与,必加兵于韩矣。君其与之。与之彼狃,又将请地于他国,他国不听,必乡之以兵;然则韩可以免于患难,而待事之变。”康子曰:“善。”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一于知伯。知伯说,又使人请地于魏,魏宣子欲勿与。赵葭谏曰:“彼请地于韩,韩与之。请地于魏,魏弗与,则是魏内自强,而外怒知伯也。然则其错兵于魏必矣!不如与之。”宣子曰:“诺。”因使人致万家之邑一于知伯。知伯说,又使人之赵,请蔡、皋狼之地,赵襄子弗与。知伯因阴结韩、魏,将以伐赵。

赵襄子召张孟谈而告之曰:“夫知伯之为人,阳亲而阴疏,三使韩、魏,而寡人弗与焉,其移兵寡人必矣。今吾安居而可?”张孟谈曰:“夫董阏安于,简主之才臣也,世治晋阳,而尹泽循之,其余政教犹存,君其定居晋阳。”君曰:“诺。”乃使延陵王将车骑先之晋阳,君因从之。至,行城郭,案府库,视仓廪,召张孟谈曰:“吾城郭之完,府库足用,仓廪实矣,无矢奈何?”张孟谈曰:“臣闻董子之治晋阳也,公宫之垣,皆以狄蒿苫楚廧之,其高至丈余,君发而用之。”于是发而试之,其坚则箘簬之劲不能过也。君曰:“足矣,吾铜少若何?”张孟谈曰:“臣闻董子之治晋阳也,公宫之室,皆以炼铜为柱质,请发而用之,则有余铜矣。”君曰:“善。”号令以定,备守以具。

三国之兵乘晋阳城,遂战。三月不能拔,因舒军而围之,决晋水而灌之。围晋阳三年,城中巢居而处,悬釜而炊,财食将尽,士卒病羸。襄子谓张孟谈曰:“粮食匮,城力尽,士大夫病,吾不能守矣。欲以城下,何如?”张孟谈曰:“臣闻之,亡不能存,危不能安,则无为贵知士也。君释此计,勿复言也。臣请见韩、魏之君。”襄子曰:“诺。”

张孟谈于是阴见韩、魏之君曰:“臣闻唇亡则齿寒,今知伯帅二国之君伐赵,赵将亡矣,亡则二君为之次矣。”二君曰:“我知其然。夫知伯为人也,麁中而少亲,我谋未遂而知,则其祸必至,为之奈何?”张孟谈曰:“谋出二君之口,入臣之耳,人莫之知也。”二君即与张孟谈阴约三军,与之期日,夜,遣入晋阳。张孟谈以报襄子,襄子再拜之。

张孟谈因朝知伯而出,遇知过辕门之外。知过入见知伯曰:“二主殆将有变。”君曰:“何如?”对曰:“臣遇张孟谈于辕门之外,其志矜,其行高。”知伯曰:“不然。吾与二主约谨矣,破赵三分其地,寡人所亲之,必不欺也。子释之,勿出于口。”知过出见二主,入说知伯曰:“二主色动而意变,必背君,不如令杀之。”知伯曰:“兵箸晋阳三年矣,旦暮当拔之而飨其利,乃有他心?不可,子慎勿复言。”知过曰:“不杀则遂亲之。”知伯曰:“亲之奈何?”知过曰:“魏宣子之谋臣曰赵葭,康子之谋臣曰段规,是皆能移其君之计。君其与二君约,破赵则封二子者各万家之县一,如是则二主之心可不变,而君得其所欲矣。”知伯曰:“破赵而三分其地,又封二子者各万之县一,则吾所得者少,不可。”知过见君之不用也,言之不听,出,更其姓为辅氏,遂去不见。

张孟谈闻之,入见襄子曰:“臣遇知过于辕门之外,其视有疑臣之心,入见知伯,出更其姓。今暮不击,必后之矣。”襄子曰:“诺。”使张孟谈见韩、魏之君曰:“夜期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知伯军。”知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知伯军而禽知伯。

知伯身死,国亡地分,为天下笑,此贪欲无厌也。夫不听知过,亦所以亡也。知氏尽灭,唯辅氏存焉。

文言文翻译:

智伯率领赵国、韩国、魏国的军队进攻范氏、申行氏,灭亡了他们。休息了几年,派人向韩国索取土地。韩康子想要不给他,段规劝谏说:“不可以。智伯的为人,贪图货利而又凶狠暴庚,他派人来索取土地不给,一定对我们韩国派兵侵凌。君王您还是给他。给了他,他就会舜以为常,又将会向其它国家索取土地,其它国不听从,智伯一定用兵侵略它;这样一来,那么韩国可以免除患难,坐待事情的发展变化。”韩康子说:“好。”派使者送一个万家城邑给智伯。智伯很高兴,又派人向魏国索取土地,魏宣子想要不给他。

赵葭劝谏说:“他向韩国索取土地,韩国给了他。他向魏国索取土地,魏国不给,那么这是魏国内中自以为强盛,而对外却激怒了智伯。这样一来,那么智伯一定要对魏国用兵了2不如给他土地。”魏宣子说:“好。”因此派人送一个万家的城邑给智伯。智伯非常高兴,又派人到赵国去,索取蔺城、皋狼两个地方,赵襄子不给他。智伯困此暗中勾结韩国、魏国,准备领兵进攻赵国。

赵襄子召来张孟谈告诉他说:“那个智伯的为人,表面上跟你亲近内心里却很疏远,他三次派人到韩、魏去,可是我都没有参加,他要移兵攻打我是一定的了。

现在我驻扎在什么地方防御他才好?”张盂谈说:“董安于是先主筒子的能干之臣,一辈子治理晋阳,而且尹锋也遵循他治理的方法,他们政治教化的遗绩还存在,您还是定居在晋阳。”赵襄子说;“好。”于是就派延陵生率领车骑先到晋阳,赵襄子随后也跟了去。到晋阳以后,巡视城郭,察看府库:检查粮仓,召见张孟谈说:“我看城郭已经很完善,府库的物资足够使用,粮仓已经装满,可是没有箭怎么办?”张孟谈说:*我听说董子治理晋阳的时绥,凡是公寓的墙壁,都是用获蒿槽楚筑的,墙壁的高度达一丈多,您可以打开使用这些东西。”于是打开一试,它们的坚硬程度就是美竹也不能超过。

赵襄子说:“足够了,但是我们缺少铜怎么办?”张孟谈说:“我听说董子治理晋阳的时候,凡是公宫的室中,都是用冶炼的铜傲柱质的,请您打开使用它,那么就有剩余的铜了。”赵襄子说:“好。”号令已经定好,防御的物资已经完全具备。三国的军队登晋阳城,双方就开始交战。三个月没能攻克,因此展开军队包围了它,决开晋水堤岸丙灌晋阳。包围晋阳三年,城中的人在高处搭了巢住着,悬挂着锅做饭,财物食品将要用光,土兵有病身体瘦弱。

赵襄子对张孟谈说:“粮食缺乏,财力将尽,士大夫生病,我不能坚守了。想要率领缄中的人马投降,怎么样?”

张盂谈说:“臣下听说这样的话,国家灭亡不能使它复存,国家危险不能使它安定:那么就不用看重智士了。请您放弃这个计划,不要再说了。隐下请求进觅韩国、韩国之君。”

赵襄子说:“好。”

张孟谈于是暗中进见韩、魏之君说,“臣下听说嘴唇没有了,那么牙齿就要受寒,观在智伯率领二囤之君进攻赵国,赵国将要灭亡了,赵国灭亡那么二君也要依次跟着灭亡。”两位围君说:“我们知道是这样的。那智伯的为人,内心严厉而很少亲近别人,我们的计谋没有成功而被他知道,那么大祸一定来到,对这件事怎么办?”

张孟谈说:“计谋从两位国君的曰里说出,进入遂下的耳朵,没有什么人知道。”二君就和张盂谈私下约定三军的行动,决定日期,夜晚,便把他送回晋阳。

张盂谈把情况报告给赵襄子,赵襄子再次拜谢了他。

张孟谈为了不使智伯疑心朝见出来,在辕门外遇见了智过。

智过进去见智伯说:“韩魏之君恐怕要发动兵变。”

智伯说:“为什么?”

智过回答说:“臣下在辕门之外遇到张孟谈,看见他神情很傲慢,走路脚拾得很高。”

智伯说:“不会这样的。我和韩魏之君已经订立盟约了,破赵之后三家平分它的土地,这是我亲口说的,他们一定不会欺骗我。请您放弃不应有的想法,这种话不要从您嘴里说出来。”

智过出来拜见了韩魏之君,又进去游说智伯说:“二君神色两样意志改变,一定会背叛您,不如观在杀了他们。”

智伯说:“军队包围晋阳三年了,早晚便可占领而享受它的利益,却在这时有了别的心思?这是不可能的,您千万不要再说什么了。”

智过说:“不杀那么就要亲近他们。”

智镳说:“怎么样亲近他们?”

智过说:“魏宣子的谋臣叫赵葭,韩康子钓谋臣叫段规,这都是能改变他们君主计策的人。您还是跟这两位约定,攻破赵国各封给二位一个万家的县,如果这样韩魏之君的心意就会不改变,而您也可以得到自己所想要的土地了。”

智伯脱:“攻破越国三家平分它的土地,可是又封给他们二位各一个万家的县,那么、我们所得到的土地就少了,不能这样做。”

智过见君王不能用他约计谍,不听他的话,出来以后,改他的姓为辅氏,于是就自动离开不去见智伯了。张孟谈听到这件事,进去拜见赵襄子说:“臣下在辕门之外遇到知过,他看我的样子,是对臣下有怀疑之心,进去拜见智伯,出来以后更改了自己的姓氏。今夜不进攻智伯,智伯一定后悔,事情就来不及了。”

赵襄子说:“好。”

派张盂谈去见韩国、魏国之君,约定今天夜晚杀死把守堤岸的吏卒,并掘开晋水的堤岸淹智伯的军队。智伯的军队因为救水大乱,韩国、魏国的军队像张开的翅膀一样左右夹击,赵襄子率领军队正面进攻,把智伯的军队打得大败并活捉了智伯。智伯身死,国亡地分,被天下人所讥笑,这是他贪得无厌的缘故。那不听智过的计谋,也是他所以灭亡的原阂之一。智氏被全部灭掉,唯独辅氏存在。

下载南怀瑾解读“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共5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南怀瑾解读“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共5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