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员干部必须坚守哪些底线
党员干部必须坚守哪些底线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系列微型党课之十三
本课对象:广大党员干部
本课目的:通过对总书记关于“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要求的解读,提醒党员干部明底线、知敬畏,主动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为上明确界限,真正敬法畏纪、遵规守矩。
前不久,总书记在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指示中要求党员干部:“把合格的标尺立起来,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把党员的先锋形象树起来,用行动体现信仰信念的力量。”
总书记为什么一再强调底线?
所谓底线,是人们对人、事、物所能普遍接受的最低限度、最低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员干部要坚守底线。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他指出:“干部廉洁自律的关键在于守住底线。只要能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就能守住党和人民交给自己的政治责任,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守住正确的人生价值。”这一论述,是总书记关于“底线思维”在党风廉政建设上的具体运用,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
现实中,党员队伍中存在党员意识淡薄、理想信念动摇、政治纪律涣散等问题的并非个别。有的党员不像党员,不在组织、不起作用,眼里只盯着功名利禄,结果底线失守、道德沦陷,严重损害党的形象;有的党员心无敬畏、行无底线,视规矩为“稻草人”,有的甚至否认党的最基本的原则和立场;有的党员在贪欲的诱惑下沉沦,逐渐丧失共产党员的信仰,突破廉洁的底线,一步步陷入囹圄……
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刘玉瑛在其所著《与领导干部谈底线》一书中谈到,底线是分界线,如果逾越了底线,事物的性质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底线是高压线,触碰了高压线,轻者伤身,重者亡身;底线是生命线,如果不守底线,政治生命肯定要终结,并危及自然生命;底线是前程线,守底线,才能前程无限,否则就要“下线”。
不难看出,总书记之所以反复强调党员干部要守住底线,是因为党员干部能否严守底线,不仅是衡量个人道德品质、法纪观念的“标尺”,更是实现人生安全“不出事”的重要“标志”和“平安大道”。
那么,党员干部必须坚守哪些底线?
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主任谢春涛教授认为,党员干部起码应该坚守住两条底线,第一条底线是党纪,第二条底线是法律。他引用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的话:“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申请加入共产党意味着主动放弃一部分普通公民享有的权利和自由,就必须多尽一份义务。”
这个观点不难理解。法律体现国家意志,是全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底线,同样是党员干部的底线。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体现着党的理想信念宗旨,是管党治党的尺子,更是党员不可逾越的底线。
此外,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全党行动的准则,也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不可违反、不可变通的底线。党员干部在贯彻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时,应该做到像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上指出的那样:“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
值得注意的是,每一名党员的道德行为都关乎党的形象和威望。所以,党员干部必须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一系列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坚守做人做事的道德底线。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养成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如此看来,做合格党员,起码要牢牢守住法律底线、纪律底线、政策底线、道德底线。但是,党员干部必须坚守的底线绝不仅于此,有些底线是以法律、纪律的形式固定下来的,有些底线是约定俗成的,需要所有党员共同坚守。对党员干部来说,明底线、守底线是一门修身正德、干事创业永无止境的必修课。也就是说,做合格党员,必须牢固树立底线意识,时刻牢记越过底线的严重后果,始终警示自己坚守底线,“把合格的标尺立起来,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把党员的先锋形象树起来,用行动体现信仰信念的力量”。
[ 编 辑:薛万博 电子信箱:xuewanbo@163.com ]
第二篇:坚守党员干部底线
坚守党员干部底线
党员干部要坚守底线,自觉坚守思想道德防线,坚守廉洁从业底线,坚守党纪国法红线,践行《廉政准则》 坚守党纪党规底线。首先要坚守职业道德的道德底线,职业道德的底线要求,是存在于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中,有的存在于道德意识、社会舆论中。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底线就是老实做人的本色,就是要坚持真实、真切的人生准则,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这是立身做人、做事的底线。底线也是红线,就是规定我们在法律和纪律的范围内活动,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头脑一定要清醒。党员干部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遵守法律法规、党纪条规,决不能干违法违纪的事。这是做人的底线,也是从政和为官的底线。坚定的党性修养和理想信念,坚守党员干部使命任务,坚守党性修养的标准和要求,坚持经常性的学习和实践,适应时代要求,永葆党员先进性本色。
党员干部为官要甘于清贫、耐住寂寞,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才能带好社会公德,带好社会风气。党员干部要在人生中,必须坚守好两道防线,一是思想道德防线,时刻记住自己是一名党员干部,要经得起各种诱惑,常怀律己之心,常除非分之想,固本守节。二是要警惕“高压线”。这是防止腐败的底线,无论如何也触动不得,否则不仅会个人身败名裂,单位、家庭也都要受到伤害。“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守住底线,要从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做起,防微杜渐;守住底线,要经常用社会的道德、国家的法律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守住底线,还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学会知足常乐,习惯过清贫和寂寞的日子,不浮躁、不攀比、不抱侥幸心理。“以铜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在社会生活中,要真正守住底线,就需要寻求和参照更高的标准。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加强思想教育学习,加强自律意识,强化服务意识。做好坚守底线的模范,努力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楷模。
第三篇:党员干部要坚守底线
党员干部要坚守底线
时下,“底线”成为人们谈论颇多的话题。由此,我想先讲一个小故事,说的是,有个老锁匠想把开锁的手艺传下去,就精心挑选了两个徒弟,分别去开两个保险柜,大徒弟只用5分钟就打开了保险柜,小徒弟却用了20分钟,旁人都认为大徒弟稳操胜券。不料老锁匠却问:“保险柜里有什么东西?”大徒弟说:“师傅,柜里装的都是钱!”小徒弟说:“师傅,我只顾开锁,里面有啥我没看。”听罢此言,老锁匠郑重宣布小徒弟为开锁传人。大徒弟不服气,老锁匠说:“一个合格的锁匠,必须做到心中只有锁,而无它念。”
“心中只有锁”,是锁匠的职业道德,也是其必须坚守的道德底线。作为锁匠,若稍有贪心,开锁入室或打开保险柜,取钱易如反掌,那样做只会身败名裂、害人害己。由此看来,“底线”实质上是由一系列成文或不成文的社会规范组成的约束体系,除了共性的社会文明底线外,不同人群、时间、地域、职业的底线要求有所不同,有的底线要求存在于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中,有的存在于道德意识、社会舆论中。一个人如果忘却底线,就会丧失理智和做事的准则;一个社会如果底线失守,就会导致社会乱象横生。
对于我们党员干部来说,底线就是老实做人的本色,就是要坚持真实、真切的人生准则,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这是立身做人、做事的底线。底线也是红线,就是规定我们在法律和纪律的范围内活动,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头脑一定要清醒。一句话,党员干部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遵守法律法规、党纪条规,决不能干违法违纪的事。这是做人的底线,也是从政和为官的底线。所以说,为官者要甘于清贫、耐住寂寞,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才能带好社会公德,带好社会风气。郑培民、王彦生、牛玉儒、任长霞等这些模范的先进事迹已经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淡然于生活而勤政廉洁于事业的良好形象。
因此,人生中我们必须坚守好两道防线,一是思想道德防线,在复杂的社会条件下,时刻记住自己是一名党员干部,要经得起各种诱惑,常怀律己之心,常除非分之想,固本守节。二是要警惕“高压线”。这是防止腐败的底线,无论如何也触动不得,否则不仅会个人身败名裂,单位、家庭也都要受到伤害。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守住底线,要从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做起,防微杜渐;守住底线,要经常用社会的道德、国家的法律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守住底线,还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学会知足常乐,习惯过清贫和寂寞的日子,不浮躁、不攀比、不抱侥幸心理。
“以铜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在社会生活中,要真正守住底线,就需要寻求和参照更高的标准。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学习活动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要想抵御住物欲横流,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就要不断加强学习,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加强自律意识,强化服务意识。做好坚守底线的模范,努力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楷模。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健康和谐的发展。
第四篇:党员干部要坚守底线
党员干部要坚守底线
要坚守道德底线,做到一身正气,追求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尚境界。道德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是判断行为正确与否的基本准则。为人处世,先有立德,方能成器。人一旦缺德,不仅贻害他人,也终将自食其果。指出:“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养成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我们要时时处处以德为先,恪守为官的操守、人性的道德,对社会负责,做一一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他人的人。
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约束没有例外。要坚持赏罚分明,对执行命令坚决、遵守纪律严格的,及时表彰奖励,对违反纪律规定、给党和事业造成危害和损失的,必须严肃查处。各级党委和领导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严下先严上、严人先严己,一-级抓-
-级、-
-级带-
-级,把守纪律的各项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党员领导干部不仅要自觉遵守、模范践行党的纪律的各项要求,还要同一-切违反党的纪律、损害党的利益的行为作坚决斗争。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带领党员干部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精神,时时处处事事注重维护党的形象和威望,诚恳接受组织和广大群众的批评帮助和考评监督。始终以党和国家的事业为首要,把聪明才智无私奉献给党和人民的事
业。
第五篇:党员干部须严于律己坚守底线
党员干部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中坚力量,也担负着维护党纪政纪、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职责。党员干部只有严于律己、恪尽职守,才能成为群众响应看齐的榜样,成为单位风清气正的标杆。
1.时刻坚定清醒,坚守道德底线。政治品行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党员干部要始终做到在政治上清醒坚定,在重大问题上旗帜鲜明、经得起考验。一要坚守政治底线。要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议决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锻炼,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恪守廉洁自律的政德。二要坚守思想底线。深入学习党的政治理论,坚守“思想底线”,不为金钱所诱,不为美色所迷,不为享受所惑,以实绩求进步、以品行树威信、以作为得地位。三要坚守道德底线。要遵守道德底线和红线,加强道德修养,以律促德、严格自律,主动把自己置于组织和群众监督之中。
2.自觉学法守法,坚守法律底线。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学法、懂法、守法,作遵纪守法的表率、依法办事的表率、积极与违法行为作斗争的表率。一要敬畏法律。要在法律面前始终保持一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态,进一步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自觉把个人行为、行政行为等严格约束在法律框架内,按程序办事、按规定办事、按制度办事。二要忠于法律。对法律不仅要发自内心的信任、信服、信仰和敬畏,更要坚决遵守、坚决维护,用实际行动践行法律、执行法律、忠于法律,做到不徇私情、不畏权势、不枉不纵。执行法纪不能讲价钱、讲特殊,更不能打折扣、搞变通,做到执法中不越权、不失职,提高执纪执法水平。三要捍卫法律。党员干部都要有一种浩然之气、正义之气,在自己模范遵守法律的同时,还要敢于和善于同一切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党纪国法的权威和尊严。
3.做到令行禁止,坚守纪律底线。遵守纪律是对党员干部最起码的要求,要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保密纪律、廉政纪律,切实把各项纪律要求转化为自己的基本准则和自觉行动。一要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依法依规依纪办事,公开办事程序、办事权限、办事职责等,不越权办事,不越权批办、催办或私自干预行政审批、干部人事等事项,不得对职责范围内的事项和领导交办的工作拒不执行、推诿扯皮或拖延不办。二要严格遵守保密纪律。要切实增强保密意识,做到不该说的绝对不说、不该问的绝对不问、不该看的绝对不看、不该记的绝对不记。三要严格遵守廉政纪律。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绝不越雷池半步。要在工作、生活和社会交往中自觉践行,成为《廉政准则》的执行模范,成为淡薄名利、清正廉洁的表率。
4.切实防微杜渐,坚守生活底线。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表明了中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每个党员干部都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衣食住行做起,切实防微杜渐,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把住生活底线,扫除奢靡之风。一要勤俭立身。必须率先垂范、身体力行,管住自己的嘴、腿、手,做到不讲排场、不摆阔气、不破标准,事事简朴、处处节约,为全社会清廉节俭风气的培育树立表率。二要力戒贪欲。要常思贪欲之害,不断增强抵御各种诱惑的自觉性,时时、事事、处处绷紧抵御贪欲诱惑这根弦,用道德规范、党纪国法约束自己的言行,用违纪违法分子的警示案例教育警醒自己。要像远离毒品那样远离贪欲,像拒绝毒品那样拒绝贪欲。三要谨小慎微。“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党员干部要慎重交友、择善交友。要着力培养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和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远离“酒局”、“牌局”,走进群众、走进书屋,减少不必要的应酬交往,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5.认真履行职责,坚守工作底线。党员干部要以“干事业”的态度来从事工作,直面问题、矛盾和困难,时刻以问责警醒自己,恪尽职守,努力工作,奋发有为。一要增强履职意识。在日常工作中要恪尽职守、有所作为、钻研业务。要把握权力运行的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切实把诺廉守廉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要弘扬务实作风。干工作不求惊天动地,但要实实在在、务求实效。对于确定的工作,要一抓到底,不见成效不松手;对于安排好的工作,要咬定目标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开动脑筋抓落实,确保每项工作都有始有终、善做善成。三要避免失职渎职。要破除“钱不入腰包不犯罪”、“渎职失职没什么大不了”等错误心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兢兢业业,克己奉公,绝不可马虎大意,敷衍了事。
总之,党员干部要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公正廉洁、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以“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服务群众、推进工作。
(作者系海盐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市纪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