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守财奴高中二年级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品主人公葛朗台的性格特征;
2.把握作品的主题,深入理解人物形象的思想意义;
3.训练学生通过分析动作、语言及细节把握人物性格的能力;
4.引导学生品味含义隽永的词语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意义,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
教学过程
1.梳理作品主要情节
让学生快读阅读全文,之后梳理作品的主要情节。
学生总结后教师小结:
作品围绕葛朗台“爱财—骗财—守财”这一线索,设置了三个主要情节:
(1)抢夺梳妆匣
(2)诱骗继承权
(3)看守密室
2.分析主要情节,欣赏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点
(1)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抢夺梳妆匣”部分
(2)讨论
①找出描写葛朗台动作的细节。
(“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②这些动作与他的年龄是否相符?找出其他情节中类似的描写。
(“在儿女面前哆嗦”“热烈地、紧紧地拥抱她”死前想把镀金十字架抓在手里,等等,这些都是与其年龄不相符的动作)
③如果没有“抢夺”这一情节,对表现人物有什么影响?
(“抢夺”这一情节生动而真实地描写了葛朗台疯狂攫取钱财的丑态,表现了葛朗台贪婪、凶狠、自私的特点。这场**以太太晕过去为转机,加速了太太的死亡,推动了情节向前发展,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
3.分析葛朗台的语言,揭示人物性格
①“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
(视钱如命)
②“噢,是真金!金子!„„这交易划得来,小乖乖!”
(人与人之间就是金钱关系)
③“你看住金子!„„拿来放在我面前!”
(至死不变的贪欲)
④“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帐!”
(对金钱的占有狂,十足的守财奴)
4.总结、拓展
结合课文练习三,进一步领会作品的思想意义。
教案点评:
通过理清小说情节脉络,品味、鉴赏小说中生动传神的语言、动作、细节描写,深入理解葛朗台形象,进而把握文章主题。
(二)导入
在世界文坛上,有一些文学大师们创作小说中的主人公,由于其形象的典型性的巨大影响,他们早已超出国界,引起了各国读者的共同兴趣,守财奴葛朗台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的节选《守财奴》。
指导预习
研习新课
巴尔扎克是18世纪到19世纪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生活在法国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十分尖锐复杂的时期,也是资产阶级上升和封建贵族没落的更替时期。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他的小说集总称为《人间喜剧》,共有90几部长、中、短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便是其中著名的一部。《人间喜剧》形象地反映了法国封建贵族阶级的没落,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恩格斯指出:巴尔扎克对现实关系具有深刻的理解,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历史。
2.简介与本文有关的情节。
在欧也妮23岁生日的晚上,葛朗台在巴黎的侄子查理因父亲破产自杀而投奔葛朗台的家,欧也妮与查理一见钟情。但葛朗台对弟弟的死和侄子的处境毫不同情,更不用说把女儿嫁给一个破落户了,于是他把查理送往印度去经商。在临别之际,为了帮助查理实现发财还债的计划,欧也妮把自己的全部积蓄送给查理,查理也将母亲留下的一个贵重精美的梳妆匣寄存在欧子妮这里。当葛朗台知道女儿把积蓄送给查理后,大发雷霆,把女儿关了起来,妻子吓得一病不起。公证人克罗旭向他说明了利害关系,如果妻子死了,女儿有权继承母亲的财产。于是葛朗台跟女儿和好,并讨好妻子,课文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3.学生速读全文,根据小黑板或幻灯提示完成情节表。
师生共同讨论完善。
讲析:随着情节的展开,葛朗台的情绪和表现是多变的,但有一点始终没变,就是金钱至上,贪婪吝啬的特点始终没有变,淋漓尽致地反映出葛朗台这个“占有金子”的“执着狂”的丑恶本质。
4.讲析课文第二部分。
学生看书,思考:“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指什么?可他为什么又要向女儿屈服?
明确:“抹脖子”这是一句个性化的语言,谁要想从葛朗台手里拿走一点钱,或者要对女儿报告财产数目,拍卖财产,那等于是抹他的脖子。为了到死也把财产抓在手里,他决意向女儿屈服讨好。
讨论归纳:这个“执着狂”一见到金子就头脑发热,欲火燃烧,于是不顾一切,只想占有。描写的动作有“纵”、“扑”、“叫嚷”、“撬”,当欧也妮想抢回梳妆匣时,他是手臂“摆”,使劲“推”,表现出对金子的强烈的欲望和狂热。语言上三次重复“金子”,并说“这交易划得来”。这是葛朗台看到梳妆匣上镶嵌金子时发出的狂叫,把原来对女儿将自己的积蓄送给查理的不满变为狂喜。这暴露了他把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都看成交易的肮脏灵魂。
提问:为什么太太晕倒,葛朗台态度就变了呢?是不是他关心怜爱妻子呢?
明确:葛朗台太太晕倒后,葛朗台的态度发生了转变,语言是“下次决不了”,“咱们讲和啦”,“你要什么有什么”等,动作是扔梳妆匣,吻妻子手,拿出金路易,拥抱女儿。真是巴结讨好一起来,诱哄发誓不间断。但我们透过这装模作样的表面现象就可以发现,他只是担心妻子突然死去,唯恐失掉太太的财产。他贪财吝啬的本质并没有变,而且还可以看出他的虚伪狡诈,根本不是关心妻子。
5.讲析葛朗台太太生病的一部分。
提问:同学们仔细阅读有关语句,看一看在妻子病倒后葛朗台是不是真的良心发现,有了转变呢?
明确:葛朗台只是表面虚情假意,本质没有变。我们可以从有关语句中看出:医生来时,先问“要不要花很多钱”,为了表示自己救妻子的决心,“即使要我一百两百法郎也行。”拥有百万家产的葛朗台,尽管他不愿妻子死去,但决不肯多化一点钱,最多也只是一两百法郎。说明葛朗台真正关心的只有一个“钱”字。
布置作业
完成“思考和练习”三
第二课时
检查作业
研习新课
1.讲析骗取继承权一部分。
学生默读,思考:太太死后,葛朗台有哪些变化呢?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
明确:葛朗台变得厉害,几小时望着女儿,常在女儿面前打哆嗦,显示出老态,联系后文我们可以为这些古怪的行为找到答案:一切都是假像,只有想骗取继承权才是实质。
请三位学生分角色朗读“好孩子„„麻烦你照顾一下。”
提问:在骗取继承权的过程中,葛朗台又有哪些“精采的表演”呢?
讨论归纳:先是吞吞吐吐,称“有些小小的事得办一办”,连哄带骗;接着是感情拉拢,故作苦相,“牵肠挂肚”,“受罪”;然后是惶恐紧张,“眼光从文书转到女儿,从女儿转到文书,紧张得脑门上尽是汗”;再次是许愿哄骗“要化许多钱”,“按月100法朗”;最后是唯恐女儿翻悔,声嘶力竭,“别多嘴”,“一言为定”。当继承权到手后,他是欣喜若狂,热烈拥抱女儿。这一系列“精采”的表演暴露了他丑恶的灵魂。在葛朗台的眼中,什么亲人,什么感情都是无所谓的,只有钱财才是命根子。引导同学深入思考:“人生就是一件交易”反映什么?
讨论归纳:这是葛朗台的世界观,他的信仰。在他眼里,父女之情,家庭关系。伦理道德,只不过是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而已。为了钱,可以撒谎,可以欺骗,可以不择手段,可以不顾廉耻,即使亲生女儿也不例外。这句话,概括出了资产阶级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暴露了葛朗台丑恶的灵魂。
2.讲析葛朗台临死前这一部分。
学生自读这一部分,勾画重点,加上批注。
提问:葛朗台风瘫后他的性格有没有改变?有哪些动作和细节能反映他性格的?
提问:葛朗台在临死前又是怎样地表现呢?从中可以反映什么?
讨论归纳:“裹紧被子”,生怕别人偷了东西,“几小时用眼睛盯着金子”。尤其是做临终法事的时候,当金银法器一出现,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肉瘤也最后动了一下”;还做了个骇人的姿势想把镀金十字架抓在手里,还要吩咐女儿:“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帐。”这些语言、动作和细节描写得入木三分,深刻表现出葛朗台爱财如命的性格至死不变,“死而不已”。
3.师生共同讨论归纳葛朗台形象特点及形象的社会意义。
明确:葛朗台是一个贪婪、吝啬、狡诈、卑鄙的守财奴,金
第二篇:第四册《守财奴》教学思路及问题设计高中二年级教案
《守财奴》节选自巴尔扎克的名作《欧也妮·葛朗台》,故事情节较为完整,人物形象较为丰满,故虽是节选,亦可作为一篇独立的小说来解读。
这篇小说最值得称道的是人物形象。小说通过曲折有致的情节叙述和生动具体的细节刻画成功地塑造了老葛朗台这一个典型的守财奴形象。
他对财富有一种超常的占有欲,看到金子就占有金子。对财富的最大限度地占有并万无一失的守护是他一生最伟大的事业,也是他在世的唯一生活目标。他会因占到一点小便宜而得意洋洋,也会因一点小利益可能不保而惶惶不安。与他的这种无节制的贪婪相适应,他的吝啬和专制也是少有的。
他的一切言行举止待人接物都以财富的得失为转移,金钱是他生命中的最重。为了一个小小的梳妆匣,他可以使自己从一个古稀老人变成一只猛虎;为了一个镀金的十字架,他可以在临终的时候作致命一抓;为了得到妻子的遗产,他对女儿可以冷酷得不近人情也可以亲热得有些肉麻。
他把一切都看成是一种交易,包括人间最真挚的感情。为了抢夺侄儿的梳妆匣,他可以无视女儿的爱情;为了占有妻子的遗产,他可以利用女儿的亲情。为了占有财富,他不择手段,至亲的人也可以当作实现目的的工具。
一场场的葛朗台式的交易,一次次的敛财和守财,终使老葛朗台成了百万资产的主人,但同时也成了这百万资产的奴隶。他为了占有财富,机关算尽;为了守住财富,忧心忡忡。他在世的时候,金钱使他牵肠挂肚,临终的时候,金钱还是他唯一的牵挂,拥有金钱叫他心里暖和。他拥有无数财富,但同时这也像一张罗网缚住了他的灵魂,使他不得自由不得安宁。老葛朗台是个大富翁,同时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穷光蛋,他穷得只剩下钱了。
老葛朗台的精神特点在于他的痴和贪,他是一个守财奴,更是一个执着狂,对金钱的偏执崇拜,使他的灵魂严重扭曲。他是一个被外物异化的典型人物,拜金主义盛行的社会为这种怪胎的诞生提供了可能性。
人物当是这篇小说的教学重点,对老葛朗台不仅要透过情节和细节分析他的性格特征,还要进一步反观他的生存状态。文学是人生的一面镜子,这个人物对当代崇尚物质的人们来说具有人生启示录的意义。本文讨论如下问题:
1、小说就是讲故事,本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请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叙述老葛朗台敛财和守财的故事)
2、具体来说,它由哪些生活场景构成?请给每个场景拟一个简洁的标题。(抢夺梳妆匣——剥夺继承权——年老看密室——临终抓法器)
3、小说情节曲折,张弛有致,扣人心弦,但小说给人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它的主角:老葛朗台,他有什么特点?能否从小说中找到一些形容词作简明概括?(第一段:吝啬 专制)
4、老葛朗台的吝啬和专制具体表现在哪里,能结合小说提供的生活场景和细节谈谈自己的理解吗?
(吝啬和专制可以从他对待妻女的态度中看出来:软禁女儿只许吃冷水和面包;妻子重病不舍得花钱;金首饰代月钱;……)
5、你认为这样的概括完全吗?如果不完全,你还想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贪婪 无情 虚伪 善变 顽固 疯狂 病态 ……)
6、那么,是什么让老葛朗台这样子呢?
(钱,钱是他生活的唯一目标,也是其生活取舍的准则。占有金子,不择手段,这就是老葛朗台的人生。)
(一场场的买和卖,一次次的敛和守,终使老葛朗台成了百万资产的主人,但同时也成了这百万资产的奴隶。他为了占有财富,机关算尽;为了守住财富,忧心忡忡。他在世的时候,金钱使他牵肠挂肚,临终的时候,金钱还是他唯一的牵挂,拥有金钱叫他心里暖和。他拥有无数财富,但同时这也像一张罗网缚住了他的灵魂,使他不得自由不得安宁。他对金钱有生死不渝的爱情,他为金钱而活,他只作为敛财和守财的工具存在,金钱倒成了役使他的主人。老葛朗台是个大富翁,同时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穷光蛋,他穷得只剩下钱了。)8
第三篇:守财奴 教案
守财奴
执教班级:高二(2)班
执教老师:
教学目标:
分析葛朗台的行为、语言,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认识葛朗台的社会意义,学习刻画人物的常用方法。
认识守财奴那种对金钱的痴迷所导致的人性的丧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人生态度。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小说的具有个性化的语言、动作描写,把握葛朗台人物形象。教学难点:
认识守财奴丑恶的本质和卑鄙的灵魂。
教材分析:
《欧也妮·葛朗台》是《人间喜剧》的代表作之一,小说描写了野心勃勃的老葛朗台从箍桶匠成为暴发户的发家史,成功地刻画了世界文学史中不朽的吝啬鬼形象。《守财奴》虽是从《欧也妮·葛朗台》中节选来的,可它的故事情节相对完整,学习时可以先梳理故事情节,从不同的情节中去把握老葛朗台性格特征的不同侧面,从而把握小说的主题。学习这篇小说,还需要仔细品味小说中个性化的语言和传神的动作描写。
学情分析:
《守财奴》是高中语文第四册的课文,高二的学生在认知水平上已经可以对小说进行比较细致的探究,这篇课文的主题比容易把握,学生在学习葛朗台“贪婪、吝啬”的性格特征上不存在困难,但要深入探究葛朗台“守财奴”的“奴”性,还是需要点拨,在联系现实方面也需要探究和讨论,因此,一步一步层层深入地分析教材很有必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金钱,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有人嗜钱如命,认为“有钱能使鬼推磨”;有人也非常洒脱,认为“钱财乃身外之物”;还有人视金钱如粪土。我们称第一种人为守财奴。今天让我们共同领略一下伟大的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塑造的一个精彩的守财奴形象。
二、回忆文章,初谈印象
请同学举出一个你认为印象最深的片断或细节,并说明它为什么让你印象深刻。
三、人物剖析——填写老葛朗台病例卡 病人姓名:葛朗台 籍贯:法国 性别:男
生活年代:18世纪法国资产革命时期 年龄:76~82岁
身份:箍桶匠、投机者、暴发户 治疗手段:问、闻、望、切
四、精读文章,感悟描写
1、问同学们,财字何解
明确:梳妆匣、继承权、密室的钱、金十字架
2、分组讨论、圈划传神的动作、语言、神情描写,归纳葛朗台人物形象。
①言为心声,以闻听心——嗜财如命、薄情寡义、至死不变
②神情多变,望面知心——见钱眼开
③行为反常,想象切魂——虚伪、假情假意
3、病情总结(形象归纳):极度吝啬,贪婪,虚伪,凶狠,无情无义无人性的资产阶级守财奴兼病鬼。
4、病害:逼死妻子;让女儿失去爱情;失去了亲情、人性和起码的幸福
5、病源:自身、社会
6、处方:
五、思考辩论,明确三观
辩论:金钱能给人带来幸福吗?
思考:为什么金钱没给葛朗台带来幸福呢?
六、创意仿写,课外延伸
金钱能买到药物,但买不到健康。
金钱能买到_________,但买不到__________。
七、总结
葛朗台占有金钱却不懂得享受金钱可能带给他的乐趣,他支配金钱又被金钱所支配,他既是金钱的主人,又是金钱的奴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葛朗台很穷,穷得只剩下钱了。尤为可叹的是,是钱葬送了葛朗台的命,而这些钱葛朗台一分也带不走。而我们很富有,我们拥有许多非常宝贵的东西,它们都是一些无价之宝,将伴随着我们的一生。
八、作业
1、设想一下欧也妮·葛朗台的结局会是怎么样的?
2、课外了解世界文学史上其他几个知名守财奴,和葛朗台做一对比。
第四篇:《守财奴》教案
王建军 教学目的:
1、理清小说情节结构,把握主题
2,.品味小说中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和行动描写
3、学习本文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讲演训练
1、《泼留希金》读后感交流
2、师生点评 二.导入新课
泼留希金是世界文学画廊中的“四大吝啬鬼”形象之一,那么,其他三位分别是哪位作家的哪部小说中的人物呢? 学生发言,明确【投影l 俄果戈里《死魂灵》泼留希金 英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夏洛克 法莫里哀《铿吝人》阿巴贡法
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葛朗台
那么,中国文学史上有类似的典型人物吗? 学生发言
吴敬梓《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他临死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中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众亲友却不能猜出他的心事,只因灯盏里点着两根灯茎,老婆知道他的心事,挑灭了一根灯芯,顿时就没了气。如果说严监生的吝啬还带有中国农民的质朴,那么,老葛郎台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今天我们学习《守财奴》》一文。
三、简介与本文有关的情节[投影] 在欧也妮23岁生日的晚上,葛朗台在巴黎的侄子查理因父亲破产自杀而投奔葛朗台的家,欧也妮与查理一见钟情。但葛朗台对弟弟的死和侄子的处境毫不同情,更不用说把女儿嫁给一个破落户了,于是他把查理送往印度去经商。在临别之际,为了帮助查理实现发财还债的计划,欧也妮把自己的全部积蓄送给查理,查理也将母亲留下的一个贵重精美的梳妆匣寄存在欧也妮这里。当葛朗台知道女儿把积蓄送给查理后,大发雷霆,把女儿关了起来,妻子吓得一病不起。公证人克罗旭向他说明了利害关系,如果妻子死了,女儿有权继承母亲的财产。于是葛朗台跟女儿和好,并讨好妻子,课文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提示]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梳妆匣的来历和继承权的问题,正因为这两个原因,导至下文故事的展开。
课前同学们预习了课文,谁能说说老葛郎台的个人档案内容?就像,“非常周末”等娱乐剧场里介绍嘉宾的个人档案一样。学生回答后〔投影〕 老葛朗台档案 年龄:七十六岁 职业:箍桶匠投机商 性格:吝啬专制执著狂
嗜好:看到金子,占有金子.
葛朗台的性格特征、嗜好在课文中何处作了交代? 第一节。学生朗读第1小节.
第1节交代了葛朗台的个性特怔,使我们对他有了初步的了解,而下面的情节就是对这些词句的最好注解。学生讨论发言
抢夺梳妆匣—诱骗继承权—看守密室—临死抓法器 归纳板书:(①夺-②骗-③守-④抓)财
〔提示1葛郎台跟女儿抢夺梳妆匣,诱骗女儿的继承权,在葛郎台眼中,父女之情,骨肉之亲,比不上与金子的关系,金子比女儿还重要。这一幕幕家庭闹剧正验证了马克思的一句名言。
学生齐答: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第五篇:守财奴教案
守财奴 教案
教学目的:1.理解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体会运用个性化的语言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性和讽刺意味;
2.通过对葛朗台形象的分析,认识资产阶级贪吝、自私、虚伪、狡诈的本质。重点: 反映葛朗台特征的对话和动作描写。难点: 葛朗台这一形象的典型意义。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世界文坛上,有一些文学大师们创作小说中的主人公,由于其形象的典型性的巨大影响,他们早已超出国界,引起了各国读者的共同兴趣,守财奴葛朗台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的节选《守财奴》。
二、背景简介
课文节选自巴尔扎克的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的第五章《家庭的苦难》。《欧也妮·葛朗台》写于1833年,是巴尔扎克不朽巨著《人间喜剧》中的代表作。小说通过葛朗台一家及其与周围人物关系的描写,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历史,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刚刚发迹时的罪恶和贵族阶级必然灭亡的命运。
三、作者简介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1799─1850),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他生于法国杜尔城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后在巴黎学习法律,做过法律事务所的文书,以后又经营出版业、印刷业,接触过各种各样的人,又经历一系列重大的政治变革,对资本主义社会和当时的政治斗争有深刻的感受。1829年第一次以巴尔扎克的名字发表小说《朱安克》,从此成为蜚声文坛(扬名)的作家。
四、关于《欧也妮·葛朗台》 写于1833年,是巴尔扎克的一部重要作品。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贪婪、吝啬、凶狠、狡诈的资产阶级暴发户老葛朗台的典型形象,并通过这一形象以及他与周围人物关系的描写,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人与人之间冷酷的金钱关系,批判了金钱对家庭的关系、社会道德的破坏作用。
葛朗台原是一个箍桶匠,在法国大革命时,他投机钻营,囤积居奇,逐步发迹起家,成了一个拥有巨额资产的暴发户。虽然家里有数不清的钱财,但葛朗台极端悭吝,他大权独揽,专横跋扈。在他的统治下,一家人过着寒酸的、死一样的沉寂生活。在他女儿欧也妮23岁生日这一天,葛朗台的侄子,一个巴黎的花花公子查理因其父破产前来投奔他。查理与欧也妮一见钟情,并私订终身。但葛朗台决不肯把女儿嫁给一个破了产的穷光蛋,于是他把查理送往印度经商。临别时,欧也妮把自己的全部积蓄送给查理,查理则把母亲留下的一个贵重、精美的梳妆匣寄存在欧也妮家里。当葛朗台老头知道女儿把金钱送给查理,一场从来未有过的**在这个死水一潭的家庭里掀起了。这次家庭冲突中,欧也妮被幽禁起来,只给她吃冷水和面包,欧也妮的母亲也被吓得从此一病不起。不久葛朗台突然结束了对女儿的幽禁,表示要跟女儿和好,并讨好妻子。葛朗台为什么会转变? 转变后又会产生什么新矛盾? 课文的故事情节便是从这里开始的。
葛朗台老头活到82岁时病死了,欧也妮继承了全部家产。但是,查理从印度发财后回到巴黎,竟毫不留情地抛弃了欧也妮,而一心要和名门贵族攀亲。欧也妮默默地忍受了命运一次又一次地打击,她幽居独处,仍然过着清冷、孤独的生活。
五、关于《人间喜剧》
巴尔扎克共写了九十多部小说,总称为《人间喜剧》,广泛地反映了法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其中突出的主题是: 金钱万能,金钱万恶。巴尔扎克紧紧抓住金钱主宰一切这一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塑造了一个个利欲熏心 的典型人物,写出了一幕幕人间丑剧。恩格斯说: 《人间喜剧》“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的历史”,是“现实主义最伟大的胜利之一”。《人间喜剧》中较有名的作品有《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幻灭》《贝姨》等。
六、小说主要情节
葛朗台抢夺梳妆匣──逼死妻子──哄骗女儿放弃财产继承权──临终抓取镀金十字架。这些情节刻画了主人公的性格,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记叙顺序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概括描写葛朗台占有金子的执著和爱财如命的守财奴 本质。
第二部分:(3─43自然段)写葛朗台夺取女儿梳妆匣的情景。第三部分:(44─84自然段)写葛朗台剥夺女儿财产继承权的经过。第四部分:(85─100自然段)写葛朗台之死和至死不变的性格。
第二课时
一、研习新课
(一)指导学生阅读第1段,思考:守财奴是怎样的人?课文第1段中有哪些语句表现了葛朗台的性格?
明确:守财奴是指那种贪财无厌、吝啬成癖的人。这段中“吝啬”、“执着狂”、“专制”三个词语准确地点明了葛朗台的性格。“执着”本指佛教用语,后泛指专注于某一种事物而不能解脱,用“执着狂”来反映葛朗台对金钱如痴如醉,疯狂迷恋,真是最恰当了。关键的句子是:“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狂。”课文在第1段里就交代了葛朗台的性格,使我们对他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而下面的情节就是对开头这些语句的最好注释。
2、“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指什么?可他为什么又要向女儿屈服?
明确:“抹脖子”这是一句个性化的语言,谁要想从葛朗台手里拿走一点钱,或 者要对女儿报告财产数目,拍卖财产,那等于是抹他的脖子。为了到死也把财产抓在手里,他决意向女儿屈服讨好。
3、提问:可是为什么葛朗台见到金匣子就忘了一切呢?作者是怎样描写葛朗台动作语言的?
讨论归纳:这个“执着狂”一见到金子就头脑发热,欲火燃烧,于是不顾一切,只想占有。描写的动作有“纵”、“扑”、“叫嚷”、“撬”,当欧也妮想抢回梳妆匣时,他是手臂“摆”,使劲“推”,表现出对金子的强烈的欲望和狂热。语言上三次重复“金子”,并说“这交易划得来”。这是葛朗台看到梳妆匣上镶嵌金子时发出的狂叫,把原来对女儿将自己的积蓄送给查理的不满变为狂喜。这暴露了他把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都看成交易的肮脏灵魂。
4、提问:为什么太太晕倒,葛朗台态度就变了呢?是不是他关心怜爱妻子呢?
明确:葛朗台太太晕倒后,葛朗台的态度发生了转变,语言是“下次决不了”,“咱们讲和啦”,“你要什么有什么”等,动作是扔梳妆匣,吻妻子手,拿出金路易,拥抱女儿。真是巴结讨好一起来,诱哄发誓不间断。但我们透过这装模作样的表面现象就可以发现,他只是担心妻子突然死去,唯恐失掉太太的财产。他贪财吝啬的本质并没有变,而且还可以看出他的虚伪狡诈,根本不是关心妻子。
5、讲析葛朗台太太生病的一部分。
提问:同学们仔细阅读有关语句,看一看在妻子病倒后葛朗台是不是真的良心发现,有了转变呢?
明确:葛朗台只是表面虚情假意,本质没有变。我们可以从有关语句中看出:医生来时,先问“要不要花很多钱”,为了表示自己救妻子的决心,“即使要我一百两百法郎也行。”拥有百万家产的葛朗台,尽管他不愿妻子死去,但决不肯多化一点钱,最多也只是一两百法郎。说明葛朗台真正关心的只有一个“钱”字。
6、小结:课文至此,情节是跌宕多变,环环紧扣。作者通过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在多变中将守财奴贪婪吝啬的本质刻画得入木三分。
(二)讲析骗取继承权一部分。
1、思考:太太死后,葛朗台有哪些变化呢?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
明确:葛朗台变得厉害,几小时望着女儿,常在女儿面前打哆嗦,显示出老态,联系后文我们可以为这些古怪的行为找到答案:一切都是假像,只有想骗取继承权才是实质。
请三位学生分角色朗读“好孩子……麻烦你照顾一下。”
2、提问:在骗取继承权的过程中,葛朗台又有哪些“精采的表演”呢?
讨论归纳:先是吞吞吐吐,称“有些小小的事得办一办”,连哄带骗;接着是感情拉拢,故作苦相,“牵肠挂肚”,“受罪”;然后是惶恐紧张,“眼光从文书转到女儿,从女儿转到文书,紧张得脑门上尽是汗”;再次是许愿哄骗“要化许多钱”,“按月100法朗”;最后是唯恐女儿反悔,声嘶力竭,“别多嘴”,“一言为定”。当继承权到手后,他是欣喜若狂,热烈拥抱女儿。这一系列“精采”的表演暴露了他丑恶的灵魂。在葛朗台的眼中,什么亲人,什么感情都是无所谓的,只有钱财才是命根子。引导同学深入思考:“人生就是一件交易”反映什么?
讨论归纳:这是葛朗台的世界观,他的信仰。在他眼里,父女之情,家庭关系。伦理道德,只不过是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而已。为了钱,可以撒谎,可以欺骗,可以不择手段,可以不顾廉耻,即使亲生女儿也不例外。这句话,概括出了资产阶级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暴露了葛朗台丑恶的灵魂。
3、讲析葛朗台临死前这一部分。
提问:葛朗台风瘫后他的性格有没有改变?有哪些动作和细节能反映他性格的?
讨论归纳:没有丝毫改变,病后他主要是看守密室。作者通过许多传神的细节来反映他的性格:教人家把他的转椅在壁炉与密室的门中间推来推去;听到一点儿响动就要人家报告原委,连狗打呵欠都听得见,到人家送租时,就一下由迷糊变得清醒;把钥匙藏在背心里,不时用手摸一下。这些细节深刻传神,反映出葛朗台在风瘫的晚年依旧固守着那守财奴的本性。作者在语句中包含着辛辣的讽刺。
4、提问:葛朗台在临死前又是怎样地表现呢?从中可以反映什么?
讨论归纳:“裹紧被子”,生怕别人偷了东西,“几小时用眼睛盯着金子”。尤其是做临终法事的时候,当金银法器一出现,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肉瘤也最后动了一下”;还做了个骇人的姿势想把镀金十字架抓在手里,还要吩咐女儿:“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帐。”这些语言、动作和细节描写得入木三分,深刻表现出葛朗台爱财如命的性格至死不变,“死而不已”。
二、归纳葛朗台形象特点及形象的社会意义。
明确:葛朗台是一个贪婪、吝啬、狡诈、卑鄙的守财奴,金钱狂,是一个爱财如命、至死不变的有产者。——资产阶级守财奴的典型形象
葛朗台这个形象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三、讨论难点:
学生阅读课文有关部分,思考:葛朗台太太是个怎样的形象?作者对她是怎样的态度?我们该怎样认识?
讨论归纳:在课文中,葛朗台太太是温顺善良,恬退隐忍(甘心忍让)的贤妻良母。她对丈夫,忍让;对女儿,疼爱。临死之前对女儿说:“幸福只有在天上”,暗示社会和家庭都是冷酷无情,自私自利的,她是这个金钱至上社会的牺牲品。她对宗教虔城,向往天国,但宗教却不能够挽救她。
作者对她是充满同情和赞美的。在她临死那一段里,有这么一些句子:“天国的光辉照着她,仿佛太阳照着树叶发出金光”,“死得崇高,伟大”,“像洁白的羔羊一般上了天”。作者是把她作为完美的形象来歌颂赞美。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反衬葛朗台的丑恶卑劣,批判这个社会的罪恶。但这仅仅是作者的一种理想。我们要辩证地分析,尤其要注意作者宣扬超阶级人性和宣扬宗教道德的局限性。
四、写作特点: ㈠、丰富而逼真的细节描写: 细节的真实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重要原则之一。葛朗台是守财奴的典型,作者借助于一连串的富于表现力的细节描写来刻画他的性格特征。
如: 葛朗台抢夺金梳妆匣 ┐
拿、收金路易 ├贪婪、狡诈
太太昏后葛朗台的一番话┘
他怕太太死,怕女儿继承财产,因而百般奉承;自己嗜财如命,一毛不拔,关键时刻忍痛许诺太太以祭桌,以一百金路易,这是葛朗台最大的代价。
妻子病后,葛朗台对医生说话时,首先问:“要不要很多钱?要不要吃药?”还说: “即使要我一两百法郎也行。”葛朗台就是这样把金钱看得比妻子的命更为重要。妻子完全是他的“金钱至上”的人生哲学的牺牲品。
临终前用手摸摸口袋的钥匙,睁开眼睛就转向密室,几小时地盯着金子,抢镀金十字架→围绕着葛朗台“看到金子,占有金子,就是葛朗台的执著狂”的本质特征来写的。是下面13处描写的纲。
13处描写葛朗台的眼神,每一处都表现了这个守财奴的特征: ⑴“检视着”,内心描写,人在庄园,心在索漠;眼睛看着葡萄藤,心里盘算着如何剥夺女儿的继承权。实际上是视而不见,“检视着”是对葛朗台的嘲讽。
⑵“瞪着”形象传神地表达他对金钱的贪婪不仅毫不掩饰,而且近乎疯狂可怕。
⑶“老盯着”反映了葛朗台正处在高度的戒备状态,一旦财物到手,他是决不会轻易放掉的。
⑷“望着”权衡得失,估摸对方的决心,可看出守财奴的奸诈。
⑸“看着”两次看着,说明他权衡得失的再三反复,也说明他贪欲的强烈和态度的执著。
⑵─⑸写出了葛朗台的心理转化,为贪图更大利益忍痛放弃眼前利益。
⑹“几小时望着她”写了望的时间久,眼神的慈祥,表明极端的虚假,他要哄骗女儿。“差不多”三字巧妙地指出这一点,“瞅着”他所看到的已经不 是女儿,而只是金子,传神之笔。
⑺两个“转”写出了他的极度紧张,女儿能否上钩,成了对他性命的判决书,揭示他内心卑鄙肮脏。
⑻“望”本身不带感情色彩,但对比上文“转”看出他夺取胜利后的神情变化。
⑼“轮流瞧着”他的眼睛不得安定,因为他怕别人偷他的钱。
⑽“转”入木三分地点明钱是他的精神支柱和归宿。
⑾“几小时用眼睛盯着”反映他贪欲至死不变。
⑿“目不转睛地瞪着”他似乎死去几小时,而镀金的十字架银镶的圣水壶一出现,他眼睛竟“立即复活”,可真是一大奇迹。
⒀“看不见”临死之前还要看一看金银财宝,面对跪在面前哭泣的女儿却“看不见”,是并非眼神的眼神,与死不瞑目形成强烈对比(财迷入骨)。这一对比告诉我们: 葛朗台根本不是人,他没有丝毫的人性,他是资本主义金钱世界产生的怪物。
守财奴葛朗台虚伪、狡诈、爱财如命、贪婪成癖的特性,通过这13处生动传神的描写,逼真地显露出来,巴尔扎克不愧是一位艺术大师。㈡、富于个性的性格: 葛朗台的语言,三句话离不开金钱,一看就知道是葛朗台的语言。鲁迅先生在《看书琐记》中说过这样一段话: “高尔基很惊服巴尔扎克小说对话的巧妙,以为并不描写人物的模样,却能使读者看了对话,便好像目睹了说话的那些人。”
葛朗台是一个靠不择手段的投机钻营的箍桶匠,他的话,如“两讫了”、“公平交易”、“向我交账”、“美丽的金洋”、“这交易划得来”、“大利钱”等等,完全符合一个资产阶级暴发户、投机商的身份、地位和性格。他虚伪狡诈、厚颜无耻的本性,也在自己的语言中得到了传神的表现。严监生:严监生名严大育,字致和,是个胆小有钱的人。对自己十分节约。严监生临终之际,伸着两个指头就是不肯断气,大侄子、二侄子以及奶妈等人都上前猜度解劝,但都没有说中,最后还是赵氏走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直到赵氏挑掉一根灯草,他方才点点头,咽了气。这细节说明了严监生对自己的节约。
俄国作家果戈里波留希金:波留希金是俄国农奴制崩溃时期的一个地主,一个猥琐贪婪的吝啬鬼守财奴的典型,强烈的积聚财产的欲望使他一天到晚为财务的积累和贮存而奔波。尽管家里财产堆积如山,他还要到外面去偷捡食物。他残酷地压榨和剥削农奴,农奴在他的迫害下死的死,逃的逃。他自己也过着乞丐般的生活,对儿女没有任何感情,他完全变成财富的奴隶,成了一个异化的人。波留希金是俄国奴隶制崩溃时期的地主,他是靠压榨剥削农奴致富的。他那种猥琐的聚敛财富的手法,那种几乎病态的守财奴形象,预示了俄国专制农奴制不可避免的崩溃趋势。
法国喜剧作家莫里哀阿巴公:《悭吝人》的主人公阿巴贡是个典型的守财奴、吝啬鬼。他爱财如命,吝啬成癖。他不仅对仆人及家人十分苛刻,甚至自己也常常饿着肚子上床,以至半夜饿得睡不着觉,便去马棚偷吃荞麦。他不顾儿女各有自己钟情的对象,执意要儿子娶有钱的寡妇,要女儿嫁有钱的老爷。
夏洛克:英国戏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为人宽厚,借钱给别人从不收取利息,夏洛克对此嫉恨在心。安东尼奥为帮助好友巴萨尼奥完婚,向夏洛克借高利贷,夏洛克佯装慷慨不取利息,但却同安东尼奥签约规定,到期不还要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一磅肉。安东尼奥的货船在海上遇风暴失事,不能如期偿还借款,夏洛克坚持要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磅肉。巴萨尼奥的妻子鲍西娅假扮律师出庭为安东尼奥辩护,准许夏洛克割肉,但不许多一点或者少一点,要恰巧一磅。而且割肉时不能从他身上留下“一滴基督徒的血”,否则“按照威尼斯的法律,要以蓄意谋杀罪论处,财产要全部充公”。于是夏洛克不仅没有得到安东尼奥的一磅肉,反而受到处罚,最终败诉。他是犹太人,高利贷者,贪婪、吝啬、冷酷和狠毒;虽然腰缠万贯,却从不享用,一心想着放高利贷。极力限制女儿杰西卡与外界交往,使其带着钱财与情人私奔;无情地虐待克扣仆人,甚至连饭也不让人吃饱;十分痛恨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因为他慷慨大度,乐于助人,憎恶高利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