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白话文) ——大乘佛教智慧的生死观(最终版)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白话文)——大乘佛教智慧的生死观
观世音菩萨在圆寂的过程中,灵魂出窍,照见原本五颜六色的世界突然空空荡荡。当然,人类的各种苦难也随之消失。观世音看到,躯体最终变成舍利骨。而这舍利骨,若隐若现,飘忽不定,时而空相,时而显出色状,在空与色中交替。舍利子是空还是色,完全取决于头脑中的意识。此种按意识来区分或分别事物的做法,比比皆是。观世音菩萨所看到的舍利子是虚无缥缈的,没有生死,没有净污,没有增减。由于万物皆空,空中无色,也就没有人为意识的分别。没有人类眼、耳、鼻、舌、身这五官的意识,也就没有视觉、声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的物质感受。人类看不到,也就不会意识到,故而也就没有困惑不解,没有生老病死的担忧,更没有千辛万苦而不可逾越的障碍。人类窃喜得到的,实际上是心智上的小机灵。若舍弃,人类对于得失也就无所谓了。菩萨们若都能按这种大乘佛教智慧的生死观去圆寂,会发现世间没有什么是放不下的,从而免去对死亡的恐惧,远离死亡前光怪陆离的异想,最终抵达安详涅槃的崇高境界。
过去、现在、未来三尊佛祖,是按照大乘佛教智慧的生死观去圆寂的,取得了大彻大悟的大智慧和开悟,从而知道了般若波罗蜜多,就是智慧圆寂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经咒。此经咒是神明的,无以伦比的上上咒,可泯除一切苦难,真实不虚,因此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一部如同记录孔子所说,后为被称为“子曰”一般的经咒。以后凡见“咒曰”,皆指本心经。此天机,即大乘佛教生死观的天机,现公诸于众,是由本僧,即唐僧,“泄露”的。阿弥陀佛。
译者加注:
1.此白话文是继作者《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猜想》发表后,应读者之请,按《猜想》之注释,写出的白话文,是试图站在灵魂层面的猜想和解释。作者猜想唐僧在此,借这260个文字,只想说明从生到死这一件事,从生死悟出了佛法,而非解释佛法。以往对般若波罗蜜多的解释,是“智慧地达到彼岸”。达到彼岸是往生,就是死亡。我并不认为唐僧在此是想借助“心经”,提纲挈领地导引出整个佛法。若一字一释,一字一意,难免牵强附会,使得整个《心经》支离破碎,读者难解其意。那绝非是唐僧的本意。
2.心经对于苦难与死亡的解释非常到位。猜想毛泽东主席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口号也是引自《心经》,此乃是对《心经》最经典的解释。故此,人们若在弥留之际颂诵《心经》,会有归宿感,心态会变得更加平和。3.许多科学家,特别是物理学家,之所以崇尚《心经》,除了经过千辛万苦的奋斗,其心得与《心经》的字面信息有朴素的感悟和共振外,他们读懂了物质在人们眼界中的透明,即空,与物质在人们感官中的成像和不透明,即色,并不代表物质的本源。空与色的交替,只不过是人们思想和意识的不同分别,是“受想行识”的结果。其实,物质的本质都是空的,人们触摸到的物质差别,实际上是触摸到不同物质表面的电子层和电子数的差别。在物理学家眼里,所有物质都是空心的。《心经》对物质是空的描述,很接近当代物理学的解释。
冯清
2016年10月6日 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原文: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第二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读后感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读后感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又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是六百卷《般若经》的浓缩精化,全文共二百六十个汉字,却是佛法的精髓要义所在,流通最广、影响最大的佛教经典,传入我国有多个译本,其中以唐朝玄奘所译的版本最有影响力.
记得那是十二年前.听说佛门里面有个宝贝叫开悟.不仅能开智慧又能解脱烦劳.在初次亲近佛教经典时.拜读的第一部佛教经典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当读至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亦空,空不亦色,一直到菩提娑诃.对这断文字迷惑不解,不知句意,不知其理,不知其意.读完后感到像云里雾里的吃不透。是被很多佛教专用文字系缚经义所在。这些佛教里专业术语在社会上极少听闻.对这本开智慧的《心经》 生起半信半疑思维。从而放弃会解《心经》的机会与机缘。
我是一家木雕佛像工厂的销售主管。因业务需要,常要与全国各地的寺院与和尚打交道.而主管寺庙建筑的决定权,大都在寺院当家或是大和尚手里比较多。在这种特定的工作环境中经常会听到法师们读诵《心经》.也经常听到以音乐方式读诵或歌唱《心经》。《心经》文字比较少.语句通顺.寺院流通最广的是玄奘法师汉译本,共260字。在与寺院结触长达十多年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对经文中的句子也慢慢地熟悉起来。慢慢地也会背诵了.在日积月累与《心经》结触过程中,对《心经》产生了神秘感.好奇这部佛教经典在佛教圈里:流通上最广.读诵最多.就连寺院免费流通的地方基本都有这部经.很多佛教活动中都要读诵.(除此以外还有金刚经).因此想要了解心经的兴趣又一波上来了。这次学习兴趣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开悟,开智慧.解脱心里迷惑.彻底打开《心经》这层神秘的面沙.感受下开悟,开智慧是什么样的生活嗞味.感觉那个开悟开智慧一定很好的心境.因为与很多大德高僧们谈塑造佛像生意时.在很多时候我完全搞不清楚这些法师是用什么样的思维在与我谈生意.而这些高僧大德们看上去很欢喜,很洒脱的一副样子.为了能更好的把生意做好,更好的生活.我一定要通过《心经》开悟.
刚开始我是在网络上找《心经》视频。最常见的是:净空法师,慧律法师,元音老人,这些法师大德所注解。刚开始看视频感觉很开心!因为带着找开悟的目的.心情自然不错.但讲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时候.又被佛教中的术语所引导至陌生的文字相里面所累。我学习有个习惯,视频里法师们在注解经文里字义时,我搞不懂的。我在接着往下看:就觉提有点累。没搞清楚直接挑过去,觉得心里有个疙瘩似的。心里堵得慌.所以我是常常暂停视频去查百度。查佛学大词典.有时候把一句名词搞明白,一整句连起来的意思在心里又透不过,有的一段句子搞点明白了,却和已知的思维不契合.在《心经》 里面的内容与自已在社会上所学到的知识不相应时。就没办法让思维去契合心经中的义理.整个心经拜读下来后.会纠结.纠结于自已经历过的人生现实经验与佛教圈所流传《心经》里可以开悟得大智慧产迷惑。不知道是自已没悟性,还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里的内容太难.越是搞不懂就越想去搞懂.这可能是与我的生活经历与工作经验有关.
在反复探求,思维.查百度,查相关信息.还是没办法吃透《心经》 到底想传达给读诵者什么信息.想想我这人不至于那么愚蠢.在与社会上的朋友们打交道.与大和尚交流过程中,感觉自已的思维与理解能力不至于这么差.越想越迷惑.越是迷惑越想去想.这可能与我做事情的经历有关联.(个人格言:只要去用心,铁棒磨成针).
在几次解读《心经》 的历程中让我一次次对自已灰心.超出自已想象.为此:我特意打电话请示几位业务往来过的法师与大和尚,沟通了我在拜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疑惑。法师们开导的大多数是推荐的都是一些高僧传和其它的佛教经典.有的法师说先看《大乘百法明门论》《虚云和尚开示集》《六祖法宝坛经》《金刚经》等。有的直接讲佛学词典上的解释.还有的法师说法需恭敬心去求.电话不适合问这些.在与这几位法师的电话沟通的过程中.其中有一位法师开示的方法:讲的很对机,很入心.法师先问我为什么去拜读《心经》.我说明心意.法师开始把《心经》里搞不懂的内容以日常生活中的白话的方式,一一解说,有的语句白话我都不知道法师心印,法师就以讲故事的方式说给我听。(后来才明白这位法师是云门宗派,讲故事是运用的是禅法).让我即学习又能听故事。让我对这位法师结下了善与信的缘份。其中有一部分经文里比较难懂的句子,法师开导!;让我以平常心去拜读经典.放下(开悟)的心思。先看看释成观法师的《大乘百法明门论》注解.释印顺法师注解的《金刚经》注解.随佛尊者的《十二因缘法》视频注解。《六祖法宝坛经》.把这四部看完后再去拜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如果再有什么地方看不明白的地方.我们再来交流.
佛法大海,信者能入。正是在这位善知识的引导下。我下始下工夫拜读这四部经典.其中随佛尊者的《十二因缘法》视频解说的我最感性趣.受用颇多.随佛尊者开示的《十二因缘法》也是这四部当中最难的部份.收获最多.实用性最普遍(遍一切法).因为里面所讲的白话,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经常要经历的案例.一讲心就开窍.我看了不少于五次以上.有些白话讲的很直接.当时就是理不清.要在重复看的过程中才体会到.每次看都有斩新的收获.不过(因缘法缘生法)确实有点难.在根,境为缘的当下生识会有无明我搞了好久.最后还是请教善知识才体会其理.
前后花了近三年时间拜读这四部经典.在没有完全吃透这四部经典前提下.我耐不住又去看《心经》。这次果然与至前所拜读的心情与状态大不一样。基础与信心都比以前足了,看起来也没有以前那么累。第二是平常心去拜读。耐心也增上了.开始时被《心经》 中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这些文字给挡住了。幸好我至前拜读过《十二因缘法》。这些内容是《十二因缘法》见我的部分又讲到.我很耐心地,一段一段查看.一段一段思维。直到自已认为在心里能透过了。才进行下一段理法.现在回想.如果没有拜读过《十二因缘法》.想要搞懂《心经》内容.机会渺茫.因为(禅法与理法不合).好比没学数学加法就学乘法.如空中楼台.不接地.这次花了一整个晚的时间.看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很是欢喜.
然后我打了个单盘,在那先净心再思索《心经》内容。经文的这些语句都是再讲五蕴身心的内容.只要把文字上的理法搞清楚了.再进入禅法就不难了.在用心思索.分析,总结.忽然一下子开窍.(开窍不是开悟).原来心经是讲的五蕴身心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在就是《十二因缘法》.感觉自已是把《心经》大义搞明一点点。只是一点点而已。前后大约二年多。在这二年多的时间里,我时常看经典至半夜甚至天亮(我在晚上心能净得下来).看完后也不会觉得累。反而觉得很轻松,有些欢喜,同时也有些失落。在心里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清幽的心境.
当下回想当初为什么对《心经》看不下去,看的那么很累,我总结三点心得与各位善知识分享。
第1):没有挑伏(五盖)中的昏沉与睡眠这二盖.这是学习当中最大的障碍.如果没办法集中精神学习,就会在学术上断链子.虽学也学不完整.不完整的知识再去思维时就不能连贯通达.
第2):学习信心不坚固.信心不坚固遇到一点难就易半途而费.
第3):没有佛学基础.基础没打好就直接看《心经》不接地气.七菩提支第3个是择法菩提支.我当初看《心经》看到云里雾里的就是没有择法菩提支(没有选择正确的方法).没有择法菩提支是因为没有念菩提支(没有正确的思维).没有念菩提支是因为《十二因缘法》.不知《因缘法》那么(道次递)出错.(道次递)出错怎么修也修不起来.
如果不从《十二因缘法》里所讲的五蕴的集法与灭法入手.那么八正道也只是个名词而已.不明《因缘法》就不知缘生法.不知诸法因缘生.怎可破常见与我见的妄见.所以佛陀与舍利弗一讲《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舍利弗尊者就得明(正觉),我没有舍利弗尊者上面分享中的三点根基。对(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十二因缘法)名词不会。句义不知.缺少信,解,行,证的基础。特别不知四圣谛中的集法,灭法不知.不见缘生法根本不知无常与无我真谛.所以佛陀与舍利弗讲了《心经》后舍利弗就开悟。而这些我是在《十二因缘法》当中开过窍.《因缘法,缘生法》是学习佛陀教法,见法得法眼前期过程中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一步.这是学习佛陀教法最正统的禅法.(这原始佛陀教导当中不争的事实).《十二因缘法》里面的内容是很精彩的.1.讲的是凡夫的生死过程,2.禅观都所见到的身心的缘起.3.识就是当前,迷惑,欲求,妄见与身心系着的缘起.这个离贪段爱的灭苦正道.是通往了生死的解脱彼岸.感恩世尊教导:(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者,则不生世间有见,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这些可能只有在《十二因缘法缘生法》里才能吃透.《十二因缘法》把世间三种人分析的非常的实际化.感恩随佛尊者开示.分享世尊真实教导!惭愧顶礼!
学佛陀教法(道次递)为最要.如果不是从(因缘法缘生法)这里切进去.您所看到的无常,无我,无我所,捏磐寂灭.这些也只是乌鸦学舌.不知其然,怎用其理.当遇根境识的缘也无法提起自觉.只能无情的被入生死之流.必须先得明.《十二因缘法》是得明得正法眼的关键正见.如果没有见因缘法.以诸法无常,诸法无我,捏磐寂灭三法印来解释《心经》.以经文中所说:但有言数,问已不知,增益生疑,以非境界故).好比(无常):要想了解无常第一步要了解《因缘法》,第二步了解诸法因缘生.第三步才能明白缘生法无常.第一步说的是:观察真实.第二步是建立诸法因缘生的正见.第三步是破除远离妄见.只有看到真实.才能建立正见,方可破除妄见.这样才是正统禅法.见法得法眼.所以学佛陀教法(道次弟)为最要.如果没有正知正见(道次弟)为导.一门深入会变成一门陷入.因为理法与禅法不合.怎么修也修不起来.庆幸的是我在这方面只陷入了三年.提出这点是希望我们佛子在学习佛陀真实教法前,一定要搞清楚(道次弟),这点必须要明白.推荐:随佛尊者开示的:(中道禅法)(一乘菩提道次第)(十二因缘法略说)这三部.
学佛法能有善知识或法师的引导是最好.我也只是个半桶水.还在这里写心得.可见还在晃动著.亲近善知识恭谨与礼节为首要.随喜布施为次.惭愧居士合十!
人生是个挣扎的过程.活着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如果觉得活着是件很洒脱的经历,那是因为身边有一群没办法洒脱,没办法轻松的人陪差你,护着你.才会让你有此错觉,这样想是可爱的,很件幼稚的错觉).人生本来就不是简单的事情.千万不要把自已的轻松与洒脱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面.放在别人的负担上面.不要因为自已的生存而影响别人的生存.影响其它生命的负担.生命要自已承担.人生要自已负责.不论修行还是做人做事.这都是基本的生活态度.生命在人生的过程中里.本来就是要认真以对,全力以赴.没有这个认实,那真是个糊涂人,无明人.不见缘生法,何起正见,无正见之行即是无明人.每天在六处十八界中轮回却不觉知.真想要正觉解脱,先断无明方能成就圣道.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愿所有佛子:未成佛道。先接众生缘.感恩三宝恩德.
希望我与《心经》 的一断因缘.能让各位善知识在初学佛陀真实教法中有点帮助。
顶礼三宝
合十善知识
惭愧居士 写于当下
第三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读后感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读后感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又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是六百卷《般若经》的浓缩精化,全文共二百六十个汉字,却是佛法的精髓要义所在,流通最广、影响最大的佛教经典,传入我国有多个译本,其中以唐朝玄奘所译的版本最有影响力.
记得那是十二年前.听说佛门里面有个宝贝叫开悟.不仅能开智慧又能解脱烦劳.在初次亲近佛教经典时.拜读的第一部佛教经典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当读至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亦空,空不亦色,一直到菩提娑诃.对这断文字迷惑不解,不知句意,不知其理,不知其意.读完后感到像云里雾里的吃不透。是被很多佛教专用文字系缚经义所在。这些佛教里专业术语在社会上极少听闻.对这本开智慧的《心经》 生起半信半疑思维。从而放弃会解《心经》的机会与机缘。
我是一家木雕佛像工厂的销售主管。因业务需要,常要与全国各地的寺院与和尚打交道.而主管寺庙建筑的决定权,大都在寺院当家或是大和尚手里比较多。在这种特定的工作环境中经常会听到法师们读诵《心经》.也经常听到以音乐方式读诵或歌唱《心经》。《心经》文字比较少.语句通顺.寺院流通最广的是玄奘法师汉译本,共260字。在与寺院结触长达十多年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对经文中的句子也慢慢地熟悉起来。慢慢地也会背诵了.在日积月累与《心经》结触过程中,对《心经》产生了神秘感.好奇这部佛教经典在佛教圈里:流通上最广.读诵最多.就连寺院免费流通的地方基本都有这部经.很多佛教活动中都要读诵.(除此以外还有金刚经).因此想要了解心经的兴趣又一波上来了。这次学习兴趣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开悟,开智慧.解脱心里迷惑.彻底打开《心经》这层神秘的面沙.感受下开悟,开智慧是什么样的生活嗞味.感觉那个开悟开智慧一定很好的心境.因为与很多大德高僧们谈塑造佛像生意时.在很多时候我完全搞不清楚这些法师是用什么样的思维在与我谈生意.而这些高僧大德们看上去很欢喜,很洒脱的一副样子.为了能更好的把生意做好,更好的生活.我一定要通过《心经》开悟.
刚开始我是在网络上找《心经》视频。最常见的是:净空法师,慧律法师,元音老人,这些法师大德所注解。刚开始看视频感觉很开心!因为带着找开悟的目的.心情自然不错.但讲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时候.又被佛教中的术语所引导至陌生的文字相里面所累。我学习有个习惯,视频里法师们在注解经文里字义时,我搞不懂的。我在接着往下看:就觉提有点累。没搞清楚直接挑过去,觉得心里有个疙瘩似的。心里堵得慌.所以我是常常暂停视频去查百度。查佛学大词典.有时候把一句名词搞明白,一整句连起来的意思在心里又透不过,有的一段句子搞点明白了,却和已知的思维不契合.在《心经》 里面的内容与自已在社会上所学到的知识不相应时。就没办法让思维去契合心经中的义理.整个心经拜读下来后.会纠结.纠结于自已经历过的人生现实经验与佛教圈所流传《心经》里可以开悟得大智慧产迷惑。不知道是自已没悟性,还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里的内容太难.越是搞不懂就越想去搞懂.这可能是与我的生活经历与工作经验有关.
在反复探求,思维.查百度,查相关信息.还是没办法吃透《心经》 到底想传达给读诵者什么信息.想想我这人不至于那么愚蠢.在与社会上的朋友们打交道.与大和尚交流过程中,感觉自已的思维与理解能力不至于这么差.越想越迷惑.越是迷惑越想去想.这可能与我做事情的经历有关联.(个人格言:只要去用心,铁棒磨成针).
在几次解读《心经》 的历程中让我一次次对自已灰心.超出自已想象.为此:我特意打电话请示几位业务往来过的法师与大和尚,沟通了我在拜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疑惑。法师们开导的大多数是推荐的都是一些高僧传和其它的佛教经典.有的法师说先看《大乘百法明门论》《虚云和尚开示集》《六祖法宝坛经》《金刚经》等。有的直接讲佛学词典上的解释.还有的法师说法需恭敬心去求.电话不适合问这些.在与这几位法师的电话沟通的过程中.其中有一位法师开示的方法:讲的很对机,很入心.法师先问我为什么去拜读《心经》.我说明心意.法师开始把《心经》里搞不懂的内容以日常生活中的白话的方式,一一解说,有的语句白话我都不知道法师心印,法师就以讲故事的方式说给我听。(后来才明白这位法师是云门宗派,讲故事是运用的是禅法).让我即学习又能听故事。让我对这位法师结下了善与信的缘份。其中有一部分经文里比较难懂的句子,法师开导!;让我以平常心去拜读经典.放下(开悟)的心思。先看看释成观法师的《大乘百法明门论》注解.释印顺法师注解的《金刚经》注解.随佛尊者的《十二因缘法》视频注解。《六祖法宝坛经》.把这四部看完后再去拜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如果再有什么地方看不明白的地方.我们再来交流.
佛法大海,信者能入。正是在这位善知识的引导下。我下始下工夫拜读这四部经典.其中随佛尊者的《十二因缘法》视频解说的我最感性趣.受用颇多.随佛尊者开示的《十二因缘法》也是这四部当中最难的部份.收获最多.实用性最普遍(遍一切法).因为里面所讲的白话,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经常要经历的案例.一讲心就开窍.我看了不少于五次以上.有些白话讲的很直接.当时就是理不清.要在重复看的过程中才体会到.每次看都有斩新的收获.不过(因缘法缘生法)确实有点难.在根,境为缘的当下生识会有无明我搞了好久.最后还是请教善知识才体会其理.
前后花了近三年时间拜读这四部经典.在没有完全吃透这四部经典前提下.我耐不住又去看《心经》。这次果然与至前所拜读的心情与状态大不一样。基础与信心都比以前足了,看起来也没有以前那么累。第二是平常心去拜读。耐心也增上了.开始时被《心经》 中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这些文字给挡住了。幸好我至前拜读过《十二因缘法》。这些内容是《十二因缘法》见我的部分又讲到.我很耐心地,一段一段查看.一段一段思维。直到自已认为在心里能透过了。才进行下一段理法.现在回想.如果没有拜读过《十二因缘法》.想要搞懂《心经》内容.机会渺茫.因为(禅法与理法不合).好比没学数学加法就学乘法.如空中楼台.不接地.这次花了一整个晚的时间.看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很是欢喜.
然后我打了个单盘,在那先净心再思索《心经》内容。经文的这些语句都是再讲五蕴身心的内容.只要把文字上的理法搞清楚了.再进入禅法就不难了.在用心思索.分析,总结.忽然一下子开窍.(开窍不是开悟).原来心经是讲的五蕴身心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在就是《十二因缘法》.感觉自已是把《心经》大义搞明一点点。只是一点点而已。前后大约二年多。在这二年多的时间里,我时常看经典至半夜甚至天亮(我在晚上心能净得下来).看完后也不会觉得累。反而觉得很轻松,有些欢喜,同时也有些失落。在心里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清幽的心境.
当下回想当初为什么对《心经》看不下去,看的那么很累,我总结一点心得与各位善知识分享。第一是:没有佛学基础就直接看《心经》不接地气.七菩提支第2个是择法菩提支.我当初看《心经》看到云里雾里的就是没有择法菩提支(没有选择正确的方法).没有择法菩提支是因为没有念菩提支(没有正确的思维).没有念菩提支是因为不会《十二因缘》里讲的身,受,心,法的集与灭.这些是见法中所能看到的内容.所以佛陀与舍利弗一讲《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舍利弗尊者就开悟,我没有舍利弗那样的佛学根基。对(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十二因缘法等)名词不会。句义不知.缺少信,解,行,证的基础。特别是没有见集,灭法.过程.不知无常真谛.所以佛陀与舍利弗讲了《心经》后舍利弗就开悟。而这些我是在《十二因缘法》当中开过窍.《十二因缘法,缘生法》是学佛陀教法当中非常重要的一步.这是学佛陀教法最正统的禅法.(这在现代佛教圈里是不争的事实).《十二因缘法》里面的内容是很精彩的.1.讲的是凡夫的生死过程,2.禅观都所见到的身心的缘起.3.识就是当前,迷惑,欲求,妄见与身心系着的缘起.这个离贪段爱的灭苦正道.是通往了生死的解脱彼岸.感恩世尊教导:(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者,则不生世间有见,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这些可能只有在《十二因缘法缘生法》里才能吃透.《十二因缘法》把世间三种人分析的非常的实际化.感恩随佛尊者开示.分享世尊真实教导!惭愧顶礼!
学佛陀教法(道次递)为最要.如果不是从(因缘法缘生法)这里切进去.您所看到的无常,无我,无我所,捏磐寂灭.这些也只是乌鸦学舌.不知其然,怎用其理.当遇根境识的缘也无法提起自觉.只能无情的被入生死之流.必须先得正法眼.(十二因缘法)是证得正法眼的关键正知正见.好比(无常):要想了解无常第一步要了解《十二因缘法》,第二步了解诸法因缘生.第三步才能明白缘生法无常.第一步说的是:观察真实.第二步是建立诸法因缘生的正见.第三步是破除远离妄见.只有看到真实.才能建立正见,方可破除妄见.这样才是正统禅法.见法得法眼.所以学佛陀教法(道次弟)为最要.如果没有正知正见(道次弟)为导.一门深入会变成一门陷入.因为理法与禅法不合.怎么修也修不起来.庆幸的是我在这方面只陷入了三年.提出这点是希望我们佛子在学习佛陀真实教法前,一定要搞清楚(道次弟),这点必须要明白.推荐:随佛尊者开示的:(中道禅法)(一乘菩提道次第)(十二因缘法略说)这三部.
学佛法能有善知识或法师的引导是最好.我也只是个半桶水.还在这里写心得.可见还在晃动著.亲近善知识恭谨与礼节为首要.随喜布施为次.惭愧居士合十!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愿所有佛子:未成佛道。先接众生缘.感恩三宝恩德.
希望我与《心经》 的一断因缘.能让各位善知识在初学佛陀真实教法中有点帮助。
顶礼三宝
合十善知识
惭愧居士 写于当下
第四篇:佛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赞
佛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赞.txt3努力奋斗,天空依旧美丽,梦想仍然纯真,放飞自我,勇敢地飞翔于梦想的天空,相信自己一定做得更好。4苦忆旧伤泪自落,欣望梦愿笑开颜。5懦弱的人害怕孤独,理智的人懂得享受孤独
佛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赞
沙门 测撰
将释此经四门分别。一教起因缘。二辨经宗体。三训释题目。四判文解释。
言教起者窃以至理幽寂妙绝有无之境。法相甚深能超名言之表。然则趣理无方乃开二藏之说设教有依具现三身之应。可谓泉水澄清月影顿现诸敌冥动天鼓自鸣。然则应物有时随机接引。所以如来说三法轮未入法者令趣入。故波罗奈国施鹿林中创开生死涅槃因果。此则第一四谛法轮能除我执。为已入者回趣大乘。鹫峰山等十六会中说诸般若。此是第二无相法轮。由斯渐断有性法执。而于空执犹未能遣。是故第三莲华藏等净秽土中说深密等了义大乘。具显空有两种道理。双除有无二种偏执此即教之兴也。
言宗体者体即总明能诠教体。宗者别显诸教所诠。然佛教体诸说不同。萨婆多宗用声为体名等无记声是善故。依经部宗相续假声离声无别名句等故。依大乘宗诸教不同有处唯声如无垢称。或有佛土声为佛事。有处但用名等为体如成唯识。法无碍智名等为境有处合说声及名等如十地经云。说听之者皆依二事。谓声名等如何。诸教有此异者据实以假从实皆用声及名等以为体性。而诸圣教各据一义故不相违。所以者何以假从实用声为体离声无别名句等故。以体从用名等为体能诠诸法自性差别。二所依故。假实相藉合说为体随阙一种说不成。故以境从心用识为体。经说诸法不离识故摄妄归真用如为体仁王等说诸法性故。所诠宗者略有三种。一随病别宗二部别显宗三约时辨宗。随病别宗者谓诸有情由无明故起贪瞋等八万四千诸尘劳门。是故如来应病设药。蕴等八万四千法门由此一一随其所应。蕴处界等为所诠宗。部别显宗者于一一部虽有诸门究其意趣随部各别。如法华经一乘为宗无垢即以不二为宗。依涅槃经佛性为宗华严贤圣因果为宗。自余诸部准上应知。约时辨宗者虽诸圣教部类众多就时辨宗不过三种。三种即是四谛无相了义大乘如深密说。今此一部诸宗之中无相为宗。
佛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言题目者佛说即是标能说主。梵音佛陀此翻名觉。具真俗智自他觉满故名为佛。开敷妙门令众生解名之为说。般若波罗蜜多辨所说法。此土翻为智到彼岸。心经正显能诠之教。卢道之中心王独秀于诸般若此教最尊。从谕立名故曰心也。经有二义贯穿摄持。贯穿所应说义摄持所化生故。此即依主就能所诠法谕立号故言佛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 第四判文解释。于此经中总有三分。初明能观智次舍利子下辨所观境。后以无所得故下显所得果。所以无序及流通者于诸般若简集纲要。故唯正宗无序流通如观音经不具三分。观自在菩萨者就初分中复分为二。初标能观人次辨观智体。此即第一标能观人。若依旧本名观世音。观诸世间称菩萨名音声语业。以救诸难因而立号名观世音。犹未能显观身意业。而今本云观自在者内证二空外观三业。不依功用任运自在故曰观自在。今此菩萨实是因位一生补处。为已成佛设尔何失。若是菩萨如何会释观音三昧。彼经说曰佛告阿难我今道实其事不虚。我念观世音菩萨于我前成佛号曰正法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佛世尊。我于彼时为彼佛下作苦行弟子。若是佛者如何会释观音授记。故彼经曰善男子阿弥陀佛寿命无量百千亿劫。当有终极当般涅槃。复曰善男子阿弥陀佛正法灭后过中夜分明星出时。观世音菩萨于七宝菩提树下结加趺坐成等正觉。号普光功德山王如来十号具足。乃至国名众宝庄严。又无量寿曰观音菩萨于是国土修菩萨行。命终转化生彼佛国。解曰观音名同人异故彼此说互不相违。如法华经诸佛同号日月灯明。又解观音自有二种一实二化。一者实身如观音经二者化身如无量寿。如法华论。释迦如来成道已久就化相故。今乃成佛虽有两释。后解为胜顺诸圣教不违理故。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者 第二辨能观智于中有二。初明智体后辨智用。此辨智体行谓进行是能观智深即甚深。深有二种一者即行深。无分别智内证二空离诸分别。无能所行以为行相故名行深。故大品曰不见行不见不行是名菩萨行深般若。二者境深谓二空理离有无相绝诸戏论。无分别智证此深境故曰行深。梵音般若此翻名智。言波罗者名为彼岸。蜜多名到顺彼应云智彼岸到。从此方语智到彼岸。因智断障至涅槃城是故说为智到彼岸。时谓时分智度论说依有为法假说时分。而时数等非蕴处等诸数所摄法。沙门论亦同此释。故彼论曰因法假名时离法无别时。瑜伽等说有为法上前后分位假立时分。不相应法行蕴所摄。依佛地论亦同此说故彼论曰立不相应时节分位。或心影像总释意曰。般若有三谓即文字观照实相为显观照简实相等。故言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此中应说三种般若)。
照见五蕴皆空者 辨其智用用有二种。一者自利二者利他此明观空即是自利。将释此文先叙诸观后依前观。释此经文言诸观者若夫佛法甚深本唯一味。学者未悟乃成异说。是故世尊佛地经说佛告妙生譬如种种大小众流。未入大海各别所依水有差别水有增减。若入大海无别所依水无差别水无增减。如是菩萨未证入于如来清净法界大海各别所依智有差别智有增减。若已证入如来清净法界大海无别所依智无差别智无增减受用和合一味事智。亲光释曰千年已前佛法一味过千年后空有乖诤。佛灭没已一千年后南印度界健至国中有二菩萨一时出世。一者清辨二者护法。为令有情悟入佛法立空有宗共成佛意。清辨菩萨执空拨有令除有执。护法菩萨立有拨空令除空执。然则空不违有即空之理非无不违空即色之说自成。亦空亦有顺成二谛非空非有契会中道。佛法大宗岂不斯矣。问有无乖诤宁顺佛意。答执我胜论甚违圣教佛自许为解脱菩萨。况二菩萨互相影向令物生解违佛意乎。故今略述二种观门。一者清辨依诸般若及龙猛宗立一观门。谓历法遣相观空门立一切法皆悉是空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故般若经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又思益经云以心分别诸法皆邪不以心分别诸法皆正。又中论曰若有所不空应当有空。不空尚不得何况得于空。又中论曰诸佛或说我或时说非我。诸法实相中非我非非我。如是等文诚证非一。是故清辨掌珍论曰真性有为空如幻。缘生故无为无有实不起似空华。二者护法依深密等及弥勒宗立一观门。谓在识遮境辨空观门立一切法通有及无。遍计所执情有理无。依他起性因缘故有。圆成实性理有非无。故深密说依所执故说一切法皆无自性。宝积经说若拨诸法皆无性者我说彼为不可治者。瑜伽等曰依所执性故契经说一切诸法皆无自性。辨中边论颂虚妄分别有。于此二都无此中唯有空于彼亦有此。故说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无及有。故是故契中道。如是等文诚证非一。是故二十唯识等曰非知诸法一切种无乃得名为入法无我。然达愚夫遍计所执自性差别诸法我无如是乃名入法无我。叙观如上今当释文。
言五蕴者所谓色蕴受想行识五色根境及法处。色方所可知有质碍义故名为色。苦乐舍受如次领纳违顺中境故名为受。诸识俱想取境分齐如男女等起诸说故名之为想。思等心法驱役于心令造善等名之为行。眼等诸识于境了别故名为识。五种皆有积聚义故名之为蕴。如是五蕴有其三种一者遍计所执五蕴情有理无。二者依他起性五蕴因缘假有。三者圆成实性五蕴真实理有故。中边曰蕴有三种一所执蕴二种类蕴三法性蕴。斯取新本。十八空论亦同彼说。故彼论曰所有三种一者分别二者种类三者如如。于此三种五蕴之内一一皆有生法二空。言皆空者显所证理。即前二空依此诸空分成两释。依清辨宗自有二解一曰三中遣前二性非圆成实。故中论曰因缘所生法是即说为空。一曰三性五蕴皆空。故掌珍曰无为无有实不起似空华准此应知。圆成亦遣。依护法宗三种蕴中但遣所执以辨空性。所引理教具如上说。或有本曰照见五蕴等皆空虽有两本。后本为正。捡勘梵本有等言故后所说等准此应知。
度一切苦厄者 此即第二显利他用此有三种。一曰苦即是厄故名苦厄。六释之中是持业释。有漏诸法无非是苦故世尊说三界皆苦。然此苦门略有三种所谓苦苦坏苦行苦。中则有八谓生老病死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盛阴苦。广有苦苦谓二十五有一一皆有生住异灭四有为相。故成百苦。二十五有四人四恶趣四空及四禅梵王六欲天无想阿那含。拟注一曰苦厄即是四厄。所谓欲有见及无明。如是四种系诸有情令受诸苦犹如车轭。若依此释苦之厄故名为苦厄。故六释中是依主释。一曰苦厄别有所目如前两释故六释中是相违释。
舍利子者 自下第二辨所观境于中有二。初约四句以辨空性后依六义以显空相。前中有二初标受化人后正辨空性此即标人。梵音奢利富多罗或云舍利弗多罗。此翻舍利名鸜鹆弗多罗此云子。母眼青精似鸜鹆眼故立母名号为鸜鹆。明度经曰鹫鹭子或云优娑提舍者从父立号。旧翻身子者谬也。问此般若是菩萨法何故世尊告舍利子而非菩萨。答如智度论说舍利弗其人得十千三昧。于一切佛弟子中智慧第一故。世尊说一切众生智唯除佛世尊欲比舍利弗智慧及多闻。于十六分中犹尚不及一。又舍利弗年始八岁凡所立论辞理超绝时诸论师叹未曾有。愚智大小一切皆伏自余因缘广如彼论。是故此中告舍利子又欲引小回趣大乘。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者 此约四句正辨空性于中有二。初约色蕴以辨四句后类四蕴皆有四句。此约色蕴以辨四句将释四句。先辨空性者如前分别。空有二种。一者生空二者法空。所说生空有其四种。一者所执我无说之为空。诸法数中所不摄故。是故瑜伽菩萨地曰有为无为名为有。无我我所名为无。二者生空所显真如空所诠故亦说为空。三者苦谛所摄有漏别空即用有漏五蕴为体故。成唯识第六卷曰。别空非我属苦谛故。四者诸法所摄通空非我。即用诸法以为体性。故诸经说一切法无我。虽有四种依三性理摄以为三。一所执性空二依他性空三圆成实空。如其次第三性为体。法空四种虽无正文以理推征应有四句。法空三种准上应知。若广分别有十八空如十八空论。依大般若或说十六十七十八乃至二十。具如彼经。今依三性以释四句。于四句中初之二句标宗正说后之二句遣外疑情。色不异空者标俗不异真。空不异色者标真不异俗。后遣外疑情外人设疑互相依故为不异耶。为相即故名为不异故作此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非相依故名为不异。非相即故名为不异。即依此文西方诸师自有两释。一清辨等曰色有三种谓所执等空能遣性体非三性。今言色即是空者遍计所执本来无故说之为空。据实此空亦非是空。故中论曰若有不空法。则应当有空法。实无不空法何得有空法。后二性空准此应知为除有执说彼空言。依他起性犹如幻等从缘故空。圆成实性以不起故如似空华自体亦空。有解宗中更有一释遣前二性非圆成实。两宗共许离有无相绝戏论。故问色空相对为一异耶。一体相即便成一执体若异者则是异执。亦一亦异宁不相违非一非异应成戏论。释此四句分别成两解。一外道小乘多依表门。以说四句言有无等有所诠故二依大乘有无等言皆是遮诠。一切诸法不可说故。然一切法皆有二相。谓即自共。自相唯是现量智得非假智言所可得故。若假智言所诠得者谓即共相且如说青。茎叶等相其相各异唯现量得。由斯假智及诸名言但能诠表青上共相。而说青时遮黄等故名为说青。非正表青故说遮诠。就遮诠中自有两说。一清辨宗其性道理不可以名名不可以相相。破而无执立而无当。所引理教准上应知。二护法宗实有世俗胜义道理皆离名言。于中真性对世俗故说真性言非无所诠。清辨宗中一师所说亦同此释。是故护法破清辨曰。若依真性说诸法空便成相符极成之失。于清辨宗遣依他性护法不许故有差别。由斯道理内宗所说有无等言皆是遮诠。远离一异戏论等失。依清辨宗释文已讫。二依护法释四句者色有三种。谓三性色空亦有三。体即三性是故无著菩萨辨中边曰。空有三种一无性空性非有故。二异性空与妄所执自性异故。三自性空二空所显为自性故。依遍计色对空四句有其三种。一所执色对所执空以辨四句。随情所执根境等色不异所执本无之空。是故说为色即是空。本无之空随情即有故言空即是色。此是同性相即。标宗二句准上应知。二所执色对依他空以辨四句。附托依他所执实色不异依他无实之空。是故说言色即是空。而彼妄情于彼空处执有实色故言空即是色。标宗二句准应可知。此是异性相即。三所执色对圆成实以辨四句。于圆成性执为实色不异圆成自性之空。于自性空执为实色故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标宗二句准应可知。此如依他异体相即。依他起色对异性空有其四句。谓缘生色不异依他异性之空。然此空性是质碍故。是故说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是同性相即。标宗二句准应可知。又释依他缘生之色对二性空有二四句。对异性故不异前释。对自性空亦有四句。谓缘生色用如为体。然彼空性不异依他。故成唯识作如是说。故此与依他非异非不异如无常等性。又中边云此中唯有空于彼亦有此。由斯道理依他圆成互不相离。是故说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非缘生空故说相即。不尔应成违宗失故。此是异性相即。标宗二句准应可知。圆成实性对自性空有其四句。谓圆成实是依他起色。实性故名之为色。我法二空之所显故说圆成空。由此道理是故说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是同性相即。标宗二句准应可知。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者 此即第二类释四蕴皆有四句。四句相即准上应知。又解此经自有两本一本如上。一本经曰受想行识等亦复如是。所言等者准下经文有六善巧。谓蕴处界缘生四谛菩提涅槃。今举四蕴等余五门皆有四句故说等言。六门义别后当分别。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者 自下第二约六种义以显空相。于中有二。初约六义正显空相后依空相遣六门法。显六相中命舍利子如上已释。六相即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然此六相西方两释。一者清辨二者护法。依清辨宗释六相者本无今有名生。暂有还无名灭(如瑜伽说)性染不净名垢离染非垢称净(如诸教说)执法有用曰增妄计法坏名减(如摄大乘论说)三对六相三说不同。一曰此文约位辨三。谓真空性离诸相故。道前远离流转生灭。道中即无惑智垢净。道后永舍体用增减。一曰此文约性辨三。遍计所执本来无故不生不灭。依他起性从缘生故不垢不净。圆成实性以不起故不增不减。一曰此说三对六相一一皆通诸位诸性。总遣三性无所存故。三中后胜。顺本宗故。依护法宗理实空相乃有众多。谓非一异及有无等。而经且说三对六者。生灭即是有为通相垢净止辨诸法自性。增减言显法上义用理实。三空通有六相经意正显是自性空。生法二空所显真理通与迷悟为所依故。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者 自下第二依前空相遣六门法。遣六门法即分为六。此即第一遣五蕴门。谓诸法空具六种相是故空中无五蕴法。五蕴义别如前已释。此中所说六门法者总显二乘通别二境。初三止显诸法性故。是故说言三乘通境。依前法性随根别说缘生等门。是故后三名为别境。故法华曰为声闻人说四谛法。为缘觉人说缘生法。为诸菩萨说六度法。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者 此即第二遣十二处故今略说十二处义。三门分别。一明教兴二释名字三出体性。言教兴者自有二意。所谓悟入生法二空。入生空者如彼二十唯识论云。依此所说十二处教谓。若了知从六二法有六识转。都无见者乃至知者。便能悟入有情无我。入法空者即此所说遣十二处显法空理。清辨护法遣法差别如上应思。次释名者先总后别。初即总明十二处者十二是举数。处是生长义。谓六根境生长一切心心所法故名为处。六释之中是带数释。后别名者如瑜伽论第三卷说。复次屡观众色观而复舍故名为眼。数数于此声至能闻故名为耳。数由此故能嗅诸香故名为鼻。能除饥羸数发言论表彰呼召故名为舌。诸根所随周遍积聚故名为身。愚夫长夜莹饰藏护。执为己有计为我所及我。又诸世间依此假立种种名想。谓之有情人与命者生者意生及儒童等故名为意。数可示现在其方所质碍可增故名为色。数宜数谢随增异论故名为声。离质潜形屡随风转故名为香。可以舌尝屡招疾苦故名为味。数可为身之所证得故名为触。遍能任持唯意忆性故名为法。第三出体者。眼根者如诸论说。四大所造眼识所依净色为体如说眼根。乃至耳根四大所造耳识所依净色为体。意根通用八识为体。色者如集论说四大所造眼根所行二十五色以为自性。谓青黄赤白长短方圆粗细高下若正不正光影明闇云烟尘雾迥色表色空一显色。声有十一谓若可意若不可意若俱相违若因受大种若因不受大种若因俱大种若世所共成若成所引若遍计所执若圣言所摄若非圣言所摄。香有六种谓好香恶香平等香俱生香和合香变异香。味有十二苦酢甘辛咸淡若可意若不可意若俱相违若俱生若和合若变异。触有二十六所谓四大滑涩轻重软缓急冷饥渴浊饱力劣闷痒黏病老死疲息勇。如此五尘广如杂集。诸论同异具如别章。法处即用百法门中八十二法以为自性。谓心所法中五十一色中有一。谓法处色不相应二十四。无为有六依集论等。八十八法以为自性。谓四种法处色及二无为具如彼说。余门分别广如别章。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者 此即第三遣十八界此十八界三门分别。一显教兴二释名字三出体性。言教兴者谓执色心以为我者及下根者。是故世尊说十八界。次释名者先总后别。总名十八界者十八是数界是种族义及性别义。一切诸法十八种族及性别故。是带数释准上应知。次别名者六根六尘如处中说。六识得名有其二义。一者从境名为色识乃至法识。随境立名顺识义故。二者从根名为眼识乃至意识随根立名具伏发等五种义故。此即色之识故名为色识。乃至意之识故名为意识。故六释中是依主释。若具分别如成唯识第五卷说。后明体者眼等十二如处中说。眼等六识百法门中如其自名。眼等六识以为自性。自余诸门广如诸论。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者 此即第四遣缘生门。然此缘生自有二种。一者流转二者还灭。由无明故能起诸行乃至由生为缘老死。如是顺流五趣四生如满月轮始不可知。于空性中无此流转。故经说言无无明乃至无老死。由观智力令无明灭。无明灭故诸行亦灭。如此乃至由生灭故老死亦灭。此即轮前还归涅槃。故名还灭。于空性中无此还灭故经亦说。无无明尽。乃至亦无老死尽。如何说此经起门者如法华经。为求缘觉故说缘生。而今此缘为显法空故说此门。然此缘生不同常释故。今略以三门分别。一释名二出体三废立。言释名者先总后别。言总名者十二即是总标其数如缘起经。如是诸分各由自缘和合无阙相续而起故名缘起。依瑜伽论因名缘觉果名缘生。于此名中举数显宗故六释中是带数释。后出别名者三际中愚于境不了故名无明。福等三业迁流造作名之为行。眼等八识了别境界故名为识。相等色等召表质碍故曰名色。眼等六根生长心等名为六处。苦等三触对前境故名为触。苦等三受领顺违等名之为受。自体等贪染自境故名为爱。欲等四取执取境等名之为取。行识等种能招生等故名为有。识等五法本无今有名之为生。即彼五法衰变灭坏故名老死。第二出体有其三义。一引生差别二正出自性三现种分别。引生差别者无明及行名为能引能引识等五果种故。识等五种名为所引是前二支所引发故。爱取有三名为能生近生当来生老死故。生及老死即是所生。是爱取有近所生故。正出体者能发正感福等三业为无明支。即彼所发为行支体亲生当来第八识种为识支体。除后三因。余因皆是名色支体后之三因如名次第。即后三种有解名色即摄五种以为自性。于中随胜立余四种。谓赖耶种名为识支立余三种。谓六处等能润行等六种种子。贪欲名爱缘爱复生欲等四取为取支体。然此四取如瑜伽论第十卷说。如其次第于诸欲境及余四见于诸邪戒及萨迦耶见所起贪欲为取支体。经论同异如缘起等。行及识等六种种子被润已后转名为有。识等五种所生果法始从中有至本有中未衰变位名为生支。至衰变位总名为老身坏命终说名为死。现种别者有其二义。一就实正理门二相从假说门。相从假说一一皆通种及现行。故十地论无明有二一者子支二者果支。乃至老死应知。亦尔就实正理生与老死唯现非种。识等六支唯种非现无明与行及爱取支皆通现种。第三废立有其三义。一约定遍废立诸支二约开合分别诸支三约世地辨其同异。约支废立者如成唯识第八卷。说问如何老位不别立支。答非定有故附死立支。问病何非支答不遍定故老虽不定遍故立支。诸界趣生除中夭者将终皆有衰朽行故。问名色不遍何故立支。答定故立支。胎卵湿生六处未满定有名色。又名色支亦是遍有有色化生初受生位虽具五根而未有用。尔时未名六处支故。初生无色虽定有意根而不明了未名意处故。问爱非遍有宁别立支生恶趣者不爱彼故。答定故别立不求无有生善趣者定有爱故。问若尔不还应无有爱。答虽不现起然如彼取定有种故。又爱遍生恶趣者于现我境亦有爱故。依无希求恶趣身爱。经说非有非彼全无。二开合差别有其二义。一引生相对以辨开合二发润相对以辨开合。引生相对如彼论说。何缘所生立生老死所引别立识等五支。因位难知差别相故依当果位别立五支。具说如彼。果位易了差别相故总立二支以显三苦。具说如彼。发润别者如彼论说。何缘发业总立无明润业位中别立爱取。虽诸烦恼皆能发润。无明力胜具足如彼而发业位无明力增以具十一殊胜事故谓所缘等广如经。于润业位爱力偏增。说爱如水能沃润故要数溉灌方生有芽。且依初后分爱取二无重发义。立一无明三约世地辨其同异有其二义。一约地辨同异二约世辨同异。地同异者如彼论说。诸缘起支皆依自地有所发行。依他无明如下无明发上地行。不尔初伏下地染着。所起上定应非行支。彼地无明由未起故。世同异者如彼论说。此十二支十因二果定不同世。因中前七与爱取有或异或同。若二三七各定同世。如是十二一重因果足显轮转及离断常。施设两重实为无用。或应过此便致无穷。解曰论依先申自宗一重缘起破萨婆多两重缘起。寻即可知自余诸门广如彼说。
无苦集灭道者 此即第五遣四谛门。如何说此四谛门者如法华经为求声闻说应四谛。今此经中为显法空遣四谛法。然此四谛三门分别。一释名字二出体性三种数差别。言释名者先总后别。言总名者四是标数。谛有二义如瑜伽论。一如所说相不相离义。二由离此故致究竟意处是带数释准前可知。言别名者谛别不同乃至四种一苦二集三灭四道。三苦所成名之为苦。能招后果故名为集。集苦尽故名之为灭。能除能通故名为道。第二出体者苦谛即是有漏五蕴能感惑业以为集谛。择灭无为为灭谛体。道谛即道无漏圣道。第三种数别者或二或三。所言二者一者世俗二者胜义。于一一谛皆具四谛如显扬等。恐繁不叙。依胜鬘经亦有二种。一者有作二者无作。由烦恼障及所发业感分段生。彼所感果名为苦谛。能感惑业故名集谛。彼苦集尽名为灭谛。生空观智名为道谛。无漏业因无明为缘感变易生。所招异熟以为苦谛。能感惑业名为集谛。彼苦集尽故名灭谛。法空观智名为道谛。问岂不法执不能发业亦非润生。无漏圣道非苦集谛如何经说无漏为因无明为缘。答如成唯识第八卷说。断法执及资助缘故说无漏为因无明为缘。理实即前感分段业及所感果由资力故。转胜转妙以为变易。广说如彼。所言三者二种四谛皆具三性。谓所执等如中边论及成唯识第八卷中。广辨其相寻即可知不繁具述。
无智亦无得者 此即第六遣智断门。如何说此智断门者如法华经。为诸菩萨说六度法。今此经中为显法空遣智断门。然即智断自有两释。一曰在因名智即是般若。果位名得即是菩提。一曰菩提名智涅槃名得。虽有两释后说为胜。诸部般若皆遣菩提及涅槃。故菩提涅槃后当分别。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者 自下第三显所得果于中有二。初正明得果后引例。证成前中有二。初辨观有能后显所得果此即初也。于中有三初以无所得故者辨空离相。理实空性离六门法。举后显前但言无得。次菩提萨埵者观人发意如前所说。菩提名觉萨埵即是所化有情。上求菩提下化有情发此智悲故名菩萨。后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者辨观有能。翻名释义如上。应知般若名智别境中慧心言即显与慧俱心。心有二种所谓性相挂碍即是惑智二障。总释意曰真性空理离六相故。发意菩萨依彼观智令慧俱心证空断障。非诸执有异生二乘内证二空断其二障。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者 此即第二显所得果。或有本云远离一切颠倒梦想虽有二本后本为胜。然所得果有其四种。一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者远离诸怖畏。怖畏即是五种怖畏。如佛地论第二卷说。五怖畏者一不活畏二恶名畏三死畏四恶趣畏五怯众畏。如是五畏证得清净意乐地时皆已远离。二远离颠倒者远离果颠倒。即是三四七八。三者谓即想见及心。四者所谓无常为常于苦为乐不净为净无我为我。七倒不异前三四倒。八倒谓即于前四倒更加四种。理实佛果常乐我净执为无常无我不净翻乐为苦。三远离梦想者远离梦想果。即八妄想其想如梦故名梦想。瑜伽名为八种分别。释彼意曰诸有情类由不了知真如空性。由此因缘能生三事。一者根境二我见慢三贪瞋痴。由贪等故能造诸业能生有情及器世间。由斯长时转轮生死故。寻思等生法空观断除惑业证大菩提故。今略述八分别义如瑜伽论三十六曰。又诸愚夫由于如是所显真如不了知故。从是因缘八分别转能生三事。能起一切有情世间及器世间。云何名为八种分别者。一者自性于一切法分别自性如色声等。二者差别谓即于彼分别可见不可见等。三者总执谓即于彼色声等上计有情我舍军林等。四者我分别。五者我所此二分别于诸有漏有取之上即计为我惑计我所。六者爱分别。七者非爱。八者俱相违。如其次第于妙非妙及俱离事所生分别。三藏解曰八种皆以无记异熟生慧为其自性。或可寻伺以为自性生三事者。初三分别能生戏论所依缘事六根六境。次二分别能生我见及以我慢。后三如次生贪瞋痴。当知此中所依缘事为所依故生我见慢。见慢为依生贪瞋痴。由此三事能现有情及器世间流转品法。四寻等观具如诸论。此经意曰由般若故内证法空远离颠倒八种妄想。四究竟涅槃者证得涅槃果。涅槃略以四门分别。一释名字二出体性三种数多少四问答分别。第一释名旧曰梵音名为涅槃或云泥洹。此土翻译名为寂灭。大唐三藏曰波利匿缚
第五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显易懂的翻译和学习体会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显易懂的翻译和学习体会
施 尧
我不信仰宗教,因对佛教的好奇心读了《心经》。《心经》很短只260字,却概括了高深佛理,很难读懂,而很多法师、高僧和佛学者写的讲解文章,术语概念很多,仍感到比较难懂,本文想用学生的语言,以平民生活为例来谈学习体会,这样可能比较容易理解些。
以下浓深的字是“心经”原文,下一行是翻译,[ ]内是解说和体会。文末附上《心经》原文。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用佛智慧来驱除烦恼的心经)
[般若:梵文,译为大智慧、般若智慧,佛智慧。波罗蜜多:到达清净彼岸。]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观音菩萨,以甚深的智慧之光,照见世界万物原本是虚渺幻象,本质为空。持此观念,可以消除一切痛苦厄运。
[五蕴即万物,指物质世界、人体及其身心活动,即宇宙中的一切。此句是全文提要。]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修佛者啊,我告诉你:物质(色)是非恒常的,时刻在变化,所以眼前的一切所见所思,无异于是空。但是,空不是没有或无,世界万物的本质虽空,总是以具体物质表现出来的。人的精神世界,如感受、思想、行为意志和认识(受想行识)也与色一样,其本质为空,表现为有。
[佛教认为物质与空,有和无,其实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每件事物都有这两重特性:表现为有,本质是空,所谓空是指无常态、会变化,不是说没有。我们不能执着于它的两端(实或空),“固执有”和“固执我”是产生一切痛苦的根源,而固执空(无)会使人消极颓废、不求上进,也应反对。告诫我们要“心中有空,踏实做事,不要执着”。佛教用玄妙的哲学语言,讲出主要观点:空、无常、无我和中道观。]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舍利子啊,所以世界上一切现象(万法)本质是空的。万事万物按它自身规律存在和运作。它不会因人的看法和意志而产生或消失、增加或减少,事物也没有美丑脏净之区分。
[佛教的因缘观:万事万物因缘而生,随缘而灭。当原因遇上缘分,就产生了事物,例如买车、结婚、升官等,如果缘分到了尽头,事物就会消亡,如车辆变旧报废或出车祸而毁灭、丧偶或离婚、离职退休或双规坐牢,任何人想强留也留不住的。故人要随缘而为,才能内心自在。佛教提倡万物平等,例如我和强盗乞丐、蚂蚁、花草等都是平等的,要善待,不要歧视。粪便有人觉得臭,但对农民而言是肥料,对犬而言是美餐,是香是好。垢净好坏之分是由于各人观念认识(心识)不同所造成的;有苦难厄运时,只有转变心理认识,才能离苦得乐。]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再具体讲,用此观念看待人生和生命现象,世间的我实际上是物质元素的聚合而已。人的感受、思想、行为和认识也无自性,每时每刻每年都在变化(无常)。人生自不明事理(无明)始,通过眼耳鼻舌等感觉器官(六根),接触外界六尘(色声香味„„)、产生苦乐忧喜舍等意识概念,引起名贵权势、福寿苦乐、毁誉爱恨等各种烦恼和善恶行为,最终老死。这段人生,本质上是虚而不实的假像,不要执着。[无明:对宇宙人生真相的无知称无明。本句一连串“无”,指出尘世是虚幻泡影,谁当真谁痛苦。超脱地看待它,就没有烦恼和生死之事了。例如钱很有用,但执着它就会产生痛苦(挣钱过程劳碌拼命,钱有了要防偷盗、防子孙败落、防肥胖短命、贪官防检举„„);又如亲族离世是很悲痛的,但明白了“无常”和“缘灭物亡”的道理,不固执我、不固执有;看破了,痛苦就会过去。再如,患慢性病或恶性肿瘤这是因为外因和缘分(体质、基因)相合所致,推脱不了的,既来了就坦然接受,但是要放下看空,同时又要重视它,认真看病吃药(即佛教的“精进”入世精神,空即是有),这就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观点的具体应用。]
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明白了诸法空相这个道理,最终也要超越“苦集灭道”(知苦、断因、修身、灭苦)这个佛理,回归到人本有的天性,达到大智若愚,不计得失、超脱自在的境界。
[“苦集灭道”称四圣谛,是消除人生苦恼的四条佛教原理。佛认为人人都有一颗真心(或称良心、佛性、本性),例如看到别人苦难会哭,生发同情,对坏事会生恨。人的心性本净,因受外部声色世界的迷惑,真心被污染掩盖,使人产生虚妄躁动,例如拼命赚钱、熬夜写作、声色享乐和产生荣辱卑骄等心理,从而引生很多烦恼。四圣谛介绍了持戒(不做坏事)、布施(多做好事)、忍辱、精进(奋发上进)、禅定、智慧等排除苦恼的方法。但是,《心经》也指出,甚至对这些也不要执于形式,如烧香拜佛、捐款吃素等不应带功利性的搞形式主义、教条主义,最终也应该超越摆脱形式,做到心中一无所想、一无所有。]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你达到无所想、无所得的境界,就成了菩萨,有了菩萨的智慧(般若智慧),心里就毫无牵挂妨碍,不会再有恐惧、烦恼和老病死的困惑,并能超脱地看待世间的颠倒观念(例如认为钱权名利是好东西),达到“常乐我静”境界。一切觉悟者(即三世诸佛)就是依靠这智慧,达到这成就的。
[菩提萨埵:简称菩萨,指发愿上求智慧、下化众生的有德行学识的慈悲人士。涅槃:清静安乐的境界。佛:觉悟者。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比完善的智慧。]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所以这篇能达到心境清净的经,是具有无上神力的咒语,是扫除愚昧、普照光明的咒语,是世上最高的咒语。能够消除一切苦难厄运和病痛,真实不虚。
[咒:宗教人士认为念着可以除灾的语言。]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咒语是不译的,请按原文念诵: 揭缔,揭缔„„
[念咒是发出不明其意义的音。目的之一是摆脱语言思考,使心境很快入静、达到不再乱想。我们最常听到和念的咒语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等。]
附心经原文: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 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