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野史华章 数风流人物】4、悲悯的月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时间:2019-05-13 11:45: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野史华章 数风流人物】4、悲悯的月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野史华章 数风流人物】4、悲悯的月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第一篇:【读野史华章 数风流人物】4、悲悯的月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读野史华章 数风流人物】

4、悲悯的月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天上挂着一个月亮,月光透过层层的云彩,洒在大地上,满天的繁星伴随着,闪烁着,静静地,散发出迷人的美。河面上浮着一个月亮,月光随着碧波涟涟,辐射出一片白莲般的光泽。微风吹过,或一个锦鳞的跳动,月光顿时化作闪烁的碎银,迷离而更加诱人。

这是小时候经常看到的月亮,那是野地里,瓜田边,或者小溪畔的月;无论我走到哪里,它都在哪里,一刻也不离开我,月亮象住在天堂里的奶奶柔和的脸庞,多么亲切而慈爱啊。

故乡的月亮,总是最圆最亮。一盘圆圆的月亮,蓦然从硕大的椰树枝叶间透露出来,眼看着它升上了树梢。初升的月亮是那般巨大,大得有些出乎我的意料。随着月亮渐升渐高,皎洁的月光便洒了下来。总是忘不了月光在祖屋院子里洒满一地的情景,墙角边传来低低的虫鸣,远处时有夜枭的鸣叫,但一切又显得那样静谧,仿佛能听见月光泼洒在地上的声音。

等到我在异乡,我便更加相信,我所看到的月亮,就是家乡的月亮。月亮成了我思乡时的唯一慰藉,成了我心灵上久留弥散的清凉薄荷。我还愿意相信,月光有着普世的性质,在眷顾着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呢?试想想,就月光的普遍性而言,除了阳光和空气,还有什么能与月光比拟呢。

其实,对于月光,作为悲悯的爱普遍存在,古人早就赞美过了。李白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而王昌龄的眼里,秦朝的明月,汉时的关,山河满眼沧桑,尽在那片似曾相识的月光中。苏东坡更是把月亮当成人类理想的寄托,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让我们感到,生活在这个茫茫然的世界上,只要有月光相伴,毕竟是幸福的。罗曼罗兰在《贝多芬传》的结尾,这样写道: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快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在贝多芬心中,那片永恒的月光,便是一种博爱,他愿意把它送给天下所有困苦或者正在享受幸福的人们。

如果这世上还有博爱的话,我想,那一定是由悲悯的月光体现出来。在她的眼里,古往今来,人世间所发生的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通通透透,却从来没有说出一点是非,道出一点道理。正因为她看到人间的遭逢兴衰、岁月更迭太多,目光才那样平静、淡定,胸怀才那样无限宽广。试问:世上还有什么比月光对天下万物更具有包容性呢,还有什么比月光更善待众生呢? 

月光普照大地,洒下如水般的清辉。她不分贫瘠富饶,不分高贵或低贱,洗涤着不洁的凡尘,慰藉着苦涩的心灵,吞咽着人间的苦难和罪孽。因为有了悲悯之光的照耀,这个世界就少了一些黑暗和凄凉,多了难得的慰藉和希望。而几乎

世界上所有艺术家都描绘过月亮之美,通过月光来抒发自己的生活感受,把月光的普遍性和永恒性诗意化,而把月亮视为人间大悲悯的情怀。

月光是普遍的,也是平等的。人类渴望平等,平等从来就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可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人类从来就没有平等过,于是,追求平等,成为人类的终极理想。凡是有人类的地方,就同时存在着三六九等的等级差别。古有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今更有广厦万间,有人却没有立锥之地,有人香车美女,有人衣履褴褛,食不果腹,这就是人间不均的真实写照。

然而,月光对万物一视同仁。月光从高天洒下来了,洒在华屋之屋顶,或者棚寮之上;洒在山峦平原,或河边荒滩,也洒在每个人的脸庞。不管你住华庭,还是栖草屋;不管你一身珠光宝气,还是衣衫褴褛;不管你是笑脸,还是泪眼,她都会静静地注视着你,耐心地倾听你的诉说,给你送去一份普世之爱,亲人般的抚慰。只有悲悯的月光,才能够给人类带来世界大同的境界,实现终极理想。

当我们心烦气躁的时候,静静的月光会让你平静下来;当我们为爱情失意的时候,无处不在的月光会一直陪伴着你;当月圆的时候,会让你引发对亲人的思念;当仰望着月亮,你会物我两忘,有一种灵魂飞升的感觉;或者感觉灵魂在不断的生长着,虽然这生长是无声的,看不见,但如同树木般拔高。就算你想到死亡的时候,月亮也会让你感觉到,静静地死去,也是一种幸福,一种难得的超脱。

有时候,也很向往白先勇眼里的月亮,那是一种俗世的月亮。在那团昏红的月亮的引照下,我们如同一群梦游症的患者,一个踏着一个的影子,开始狂热的追逐,绕着那莲花池,无休无止,轮回下去,追逐我们那个巨大无比,充满爱与欲的梦魇。在月光下梦游,便是我们向往月亮的另一种心境。

不过,毕竟岁月如梭,青春不再,皱纹早已爬上我们的额头,而看那月亮的明眸,也越来越模糊。多少场风花雪月,已悄悄挂上帷幕;多少烟雨楼阁,早就人去楼空,人世间如此空茫无边。

虽然回首江边渔父的小舟中,依旧几点微暗的灯火,让我们追忆生命中曾经的欢乐和痛苦;虽然也期待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但毕竟一切都将逝者如斯。只有悲悯的月光,将我们眼角的泪痕抹去,留下最后一丝安慰。我总是想,在我离开这个世界时,期待生命化为一片月光,返照着人间,即使只是短短一瞬间。

《望月》 





天上半个月亮,

地上一个散人,

遥遥, 两厢温存。





我欲邀伊下凡,

只恐沟壑重重,

路远,

迷失了本真。





我欲圆梦天庭,

却无飞升之力,

奈何,

空负了大恩!

第二篇:【读野史华章 数风流人物】3、杜牧——人歌人哭水声中

【读野史华章 数风流人物】

3、杜牧——人歌人哭水声中

几年前,读到杜牧的《题宣州开元寺水阁》中有两句诗: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留下的感觉特别,但不甚明白其中深意,只爱它空旷渺远的意境,便记了下来。此后,虽常常回想默诵,却未尝有机会深究。



谁知,夏日某天的一个下午,从白昼的梦中醒来,梦境尽销,却总有歌哭两字,在思想中盘旋不去。混混噩噩中,似听到《荷塘月色》中提到的: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不知是真是幻;仔细聆之,仍分不清是歌是哭。再默念那两句诗,便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

乐而歌、悲而哭,人皆有之也。然千百年中,能有多少如此单纯的苦乐,以歌哭形式表现出来,让我们铭心刻骨、悱恻心扉呢?那些从岁月源头,或者生命深处传来的声音,穿过了历史的轮回,人生的回音壁,在欲断又续之间,再侧耳倾听,已难分清是歌是哭,或悲抑喜了;虽一样的渺茫、微细,却憾人心魄,让我们感动得泪流满面。



无论是歌是哭,不仅声音相拟,心境几乎也是互通的。歌不一定因为乐,而哭也不一定因为悲,仅仅是一种心灵的发泄,情感的挥霍。乐极而哭,悲极而歌,情感激荡到了极致时,就只有了一种声音。



读《世说新语》,看魏晋风度时,有感于晋人的狂荡狷介;竹林七贤,歌哭随心,旁若无人,生命的潇洒不羁,放浪形骸,到了惊世骇俗,无所顾忌的地步。但读他们的诗,却总能读出难以抑制的悲哀和痛苦。人前亦不避忌的歌或哭,也许这就是对现世不平的痛诉,扼腕呼天的呐喊,随歌而哭,随哭而歌,大声无形,只是一种浑沌超然的声音。



杜牧诗的原意,是感叹历史变迁,有诗曰: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惆怅无日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阅尽几千年历史的风雨,几度变迁藏在心中,沧海桑田到了今天。再回想昔日的繁华与离乱,读书人的感怀,除了付诸于一声长叹,便也只能由歌或哭来宣泄了。渔樵闲话,漫谈风云,是现代达人;空山无人,鸟声稀落,而人却抑郁难谴,因此,高歌一曲《山坡羊》,长歌似哭,回荡于山涧湖畔,自成意境,便成了人歌人哭水声中了。



无论是因身世还是历史,痛苦压抑或是空寂感伤,生命中总有激荡风云在。当大风大浪归于平静后,生命便是一种渺远的境界,恍忽远近、若有若无的声音,回荡于平整如镜的水面,虚无到分不清是歌是哭,亦没有必要分清了。

所谓歌哭,便成了不拘于形式的感情的极致,人歌人哭水声中,杜牧的诗,在我看来,那是对生命或者历史,最深刻的理解及感受,但愿今日我所悟到的,不背离古人诗心,也不有违吾心。全科网

第三篇:威海市中考满分作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佛曰:成住坏空 人生短长 并无别事。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悟叶已秋声。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却,忽然而已。

每个人都很清楚中考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再多的不舍和放不下,最终会随风烟消云散。

望天上云卷云舒,看人间花开花落,毕业后的每一个昼夜,都会深深的思念着那些人,那些事吧。

烟波流转间景色无限,一梦又是千年。

恐惧担心和不安,怕的是尘缘飞花,终有一天人去楼空。其实,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从初一的懵懵懂懂,刚刚初识的朋友两颊带着淡淡的红晕,扭扭捏捏的伸出手,做自我介绍。课堂上,红着脸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在宿舍,羞涩的谈论着生活。后来,同学间相互勾肩搭背,吵吵闹闹,和老师一起放声大笑。从初一到初三,从拘谨到熟识,不过短短几个月,可是情谊早就连成一线。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一轮轮紧张的复习让人忘记的时间,忘记了身处何地。分流给每个人敲了一次警钟。看着一个个离去的同学,心中复杂无奈。他们曾真实存在,如今却杳如神话,只可忆念,不可靠近。

日月但知生与落,是非宁辨短和长。老师愁上眉头,我们急上心头。克服着巨大的升学压力,一天天向前熬着,想毕业,却又不想离开。

分开后的学子必定散若秋蓬,天涯海角,各奔东西。这其中,一定会留下许多遗憾。毕业后,谁用灿烂的笑容,画天边的彩虹。

为了不让自己留下太多的遗憾,我们也不禁感慨“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

别时容易见时难,只道一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第四篇:【读野史华章 数风流人物】31.苏东坡在海南: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孤岛

【读野史华章 数风流人物】31.苏东坡在海南: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孤岛

近日,有事前往儋州小住,忽然想起千年以前的苏东坡,也来过这里,不禁有所感慨。苏东坡的行迹大都在儋州中和镇,据说那里有东坡书院,我是没有瞻仰过,因为那里早就被开辟为旅游景点,供游人赏玩了,去凑热闹有啥意思?我是决意不会去的,即使我对苏东坡从心里充满敬佩之意。



儋耳,是海南古名,后儋耳又指儋州,今儋州市。据《汉书》云:儋耳者,大耳种也。《山海经-海内南经》注:锼离其耳,分令下垂以为饰,即儋耳也。据说,海南古代先民,长着垂肩的大耳,故有此名。而苏东坡的同乡郭沫若则考证说:儋耳之名初见《吕氏春秋》,儋耳可省言为儋,则耳殆助语,有音无义,故儋耳并非垂大之耳。对此,我不以为然;不过,大耳之说,在我看来,也不尽恰当,只是说大耳环垂肩,如大耳状而已。如今在海南黎族聚居之地,还偶见此打扮的黎族妇女,可作为旁证。



在漫长的历史中,海南都是一个蛮荒之地。据我考证,自古以来,海南都不被统治者或者侵略者看好,在海南周边地区,都先后沦为殖民地,如越南、雷州半岛、广州、香港、澳门等,唯独海南没有,可见,海南的蛮荒是古有其名的,而被当成流放贬谪官员之地。因此,自古以来,有不少达官大臣,都曾被贬谪到这里。最有名的是宋朝宰相李刚等五公,海南人民为了纪念他们,建有五公祠。但我觉得,在海南人民心目中,最值得纪念的还是苏东坡。是他第一次在海南蛮荒之地,留下了人文印迹,为海南人文教化之风盛行,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而苏东坡在海南也留下不少诗文,对海南倾注了许多真情实感,就算时至今日,他在海南贬居时写的作品,读来也很是感人。他有诗云: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他甚至说自己本是海南人,寄居在蜀国而已。不过,依我之见,这也不全是苏东坡的真实感受,多少带有自嘲、自慰的意思在里面。



因为从他留下的诗文可以看出,苏东坡在海南的谪居生活是十分困顿的。岭南天气卑湿,地气蒸溽,而海南为甚,这对于年老的苏东坡,无疑是难以适应的。他所居住的官舍,只是几间茅屋而已,而且如今破茅屋,一夕或三迁;风雨睡不知,黄叶满枕前。更让他苦闷的是,被贬到这种蛮荒之地,更使他空有一腔热忱却报国无门。正是残年饱饭东坡老,一壑能专万事灰,纵有补天之才,奈何被弃之不用?



而在物质生活方面,也是非常匮乏,难得肉食。这位美食家,在这里却常常是饥肠辘辘的:五日一见花猪肉,十日一见黄鸡粥;士人顿顿食薯芋,荐以薰鼠烧蝙蝠。他自述,吾谪海南,尽卖酒器,以供衣食。为了填饱肚子,连酒器都贱卖了,其窘境可想而知。联想到他对海南的盛赞,就有点心不由衷了。但这并不影响他的豁达和乐观,清贫的生活,并不能使他的乐观折倒。有诗云:半醒半醉问诸黎,竹刺藤梢步步迷;但寻牛矢觅归路,家在牛栏西复西。观其酒后醉态可掬,其乐悠悠,何困顿之有乎?



而最能表现苏东坡在海南心境的,当属他的小品文《在儋耳书》,文曰:吾始至南海,环视天水无际,凄然伤之曰:何时得出此岛耶?已而思之:天地在积水之中,九州在大瀛海中,中国在少海之中,有生孰不在岛者?覆盆水于地,芥浮于水,蚁附于芥,茫然不知所济,少焉,水涸,蚁即径去,见其类,出涕曰:几不复与子相见。岂知俯仰之间,有方轨,八达之路子,念此可以一笑。戊寅九月十二日,与客饮薄酒小醉,信笔书此纸。



此文虽然信手写来,但意蕴深刻,表现苏东坡即使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依旧乐天知命,随遇而安,自我安慰。记述他刚到海南的时候,看到身置孤岛,天海茫茫,但转念一想,谁不在孤岛中?连九州也在瀛海之间。文中最出彩的地方,就在于以蚂蚁为例,覆盆于地,蚁在水中,一旦水涸,便有四通八达的道路,何患之有呢?



因此,他相信自己一定会得到皇上的赦免,可以踏上归途,离开这孤悬海外的蛮荒之岛;他的孤岛情结,终有解开的那一天。这篇似庄似谐的短文,在表面的诙谐中有深沉的悲哀,在深沉的悲哀中又有开朗的情怀,使人读后生叹。这也是苏东坡豁达超脱人生观的一贯体现,即使被贬到海南这样的地方,也还是保持这样的心态,实在难得。而此文乃苏东坡晚年小品文的代表作,言简意深,内涵丰厚;让人读来感慨良深,有绕梁之音。



苏东坡把自己在海南的寄居之所桄榔庵,命名为载酒堂,可见在海南谪居生活虽然困顿,但也少不了饮酒作乐。依我看,海南黎民百姓们的乐天风气,一点也不比苏东坡逊色,因为在这里生活的先民,是在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下生存繁衍着,炼就了他们乐天的性情。据说,有一天,苏东坡在烈日下返归,突遇倾盆大雨,他躲进浓荫匝地的大树下,刚好一个老婆婆也在躲雨,说:大人,人生不过一场春梦吧。苏东坡遇到一个可以说话的人,心情明显喜悦起来。他揶揄地称老婆婆为春梦婆,并把她引为知己。



以此观之,苏东坡被贬海南,实在是海南人的荣幸;而海南以宽大胸怀容留和宽慰苏东坡,则是苏东坡不幸中的万幸。苏东坡在海南的经历,让我们感觉到,每个人心中,其实都有一个孤岛,但是,如何坚信可以走出孤岛,则是生活的人们必须具有的良好心态。正如苏东坡在《在儋耳书》所述,蝼蚁都可以做到,何况我们人乎?





第五篇:【读野史华章 数风流人物】5、《长恨歌》是淫乱的哀歌,还是爱情的绝唱?



【读野史华章 数风流人物】

5、《长恨歌》是淫乱的哀歌,还是爱情的绝唱?

白居易的《长恨歌》,通过描写唐玄宗与杨贵妃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成为千古绝唱: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些经典的诗句,至今仍感动着那些倾心于爱情的人们。不过,也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白居易的《长恨歌》,到底是淫乱的哀歌,还是爱情的绝唱? 

白居易无疑是古代写爱情的圣手,可以让活着的人因他的诗而死,也可以让死去的人,在诗中复活。有人论证白居易曾因一首诗逼死了一个名妓,而且有诗为证。说的是有一位徐州名妓关盼盼,被徐州守帅张愔纳为妾室。两年后张愔病逝,姬妾们作猢狲散,只有关盼盼难忘恩情,移居旧宅燕子楼,矢志守节,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一晃,十年过去了。

白居易听闻了关盼盼守节一事,大为感动,但又觉得还不过瘾。认为她既已坚持这么久,何不索性以死殉夫,留下贞节烈妇的名声,成就千古美谈呢?于是提笔作诗,托人转交关盼盼,诗云:黄金不惜买娥眉,拣得如花四五枚,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性情贞烈的关盼盼看到诗,果然绝食十天后身亡。关盼盼的死,不但成就了自己的贞烈之名,而且也让人们见识了白居易诗的魔力。

而在白居易笔下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是否如他所写的那样,是悱恻缠绵、催人泪下的爱情传奇呢?据说,白居易是经过听取了民间的口碑流传,才写成这一千古至爱的。但实际情况是,杨贵妃原为玄宗第18子寿王之妃,后经大臣推荐,唐玄宗见她有倾城倾国之色,后招入宫做女官,天宝四年封为贵妃。也就是说,唐玄宗和杨贵妃原是翁媳关系,很明显,这是一种违反伦理道德的乱伦关系。

而为了把这种建立在乱伦基础上的所谓爱情,披上浪漫的纱衣,白居易居然把杨贵妃的身世进行篡改。把杨玉环写成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纯粹是一个纯情如玉的少女形象,这不仅是为至尊者讳,把唐玄宗的昏庸好色掩盖,也是为了顾及杨贵妃的美好形象,更重要的,是为了粉饰他们的乱伦之爱。把这种畸形的病恋,看成生死不渝、忠贞专一的理念,并发出了有情人不能成为眷属伤心痛骨的长叹。

诗中不但写了唐玄宗为了宠爱杨贵妃,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而且即使后宫佳丽三千人,也只三千宠爱在一身。特别是杨贵妃马嵬坡归阴后,唐玄宗从黄埃散漫到蜀山青青,从行宫夜雨到凯旋回归,处处触物伤情,时时睹物思人,苦苦追觅。现实中找不到,到梦中去找,梦中找不到,又到仙境中去找。总之,在白居易的笔下,唐玄宗成了古今情圣,而他们的爱情,也成了流传千古的典范。

据说,白居易在写此诗时,好友陈鸿也写了一篇《长恨传》。陈鸿曾对他说:乐天之歌,何其虚诈乃尔?白居易辩解:诗歌所重者,情也。不必直书写事实,务求恳言实情。故以事实而论,诗歌难免有诈。更有甚者,陶令之《桃花源记》全诗皆诈也。至此,我们才豁然明白,原来我们都被白居易诈了,所谓唐玄宗和

杨贵妃的爱情,也许只是白居易杜撰出来的,心灵虚缈的影子而已。

据史载,唐玄宗遇见杨贵妃时,已经过了天命之年。而他长期过着君主的淫靡生活,享有后宫佳丽三千人,说明他不过是好色之徒,并非重情之人。因此,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不可能产生真正的爱情,即使杨贵妃有倾城倾国之貌,也只是唐玄宗手里一玩物而已。唐玄宗由道德沦落,然后发展为荒废朝政,最后,为一个王朝的覆没埋下了祸根,这与他对杨贵妃的迷恋虽然有些许联系,那也是他的情色所致,和爱情无涉。

不过由唐玄宗和杨贵妃在马嵬坡的诀别,我们想到了项羽和虞姬在垓下的双双殉情,就可以看出,唐玄宗的所作所为是多么自私而卑劣,和项王形成了鲜明的比照;至于在杨贵妃被赐死后,白居易写唐玄宗如何思念她,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简直是千古谎言,是白居易留给文学史一个不大不小的诈。

虽然白居易写《长恨歌》: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也。是为了给后来者以惩戒,但他不小心把中国老男人玩亵年轻女人,这样一则俗不可耐的故事,演绎成爱情的千古绝唱,可见,白居易实在是写情爱的老手。怪不得《长恨歌》能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描写爱情的诗歌瑰宝,甚至有人考证,白居易是借前人的故事,来抒写自己的爱情遭遇,我想也不是没有道理。

而且,白居易还开了红颜祸水的先河,把大唐王朝的衰亡和弱女子杨贵妃联系在一起,为那些昏庸的统治者开脱,这不能不说是白居易的多事之举。一个王朝没落的身影,随着一个女人冤屈的脚步走向终点。而红颜祸水便是一个绝好的理由,女人,只不过是历史悲剧的牺牲品,她们只是为了享用一点点脂粉,为了一点点宠爱而被赐死,然后还要担负身后的骂名。

如果说,白居易曾以一首诗逼死了一个名妓,那么,《长恨歌》对后代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在它之后,元代的《梧桐雨》,清代的《长生殿》,都是《长恨歌》的翻版,说明它的影响以及贻害有多么深广。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欣赏这部千古佳作,不得不惊异白居易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它的魅力对于我们,几乎是难以阻挡的。 

下载【读野史华章 数风流人物】4、悲悯的月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野史华章 数风流人物】4、悲悯的月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