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泥土与金子一个年轻人站在悬崖边痛不欲生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年轻人站在悬崖边痛不欲生。一位老者走过来问他遇到了什么麻烦。年轻人满脸忧伤地回答:“我不如别人活得有价值,我感列很自卑。”老者微笑着说:“一块金子和一块泥土,谁该自卑?”年轻人刚要回答,老者接着说:“如果给你一粒种子,去培养生命,金子和泥土谁更有价值?”年轻人恍然大悟,道谢离去。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材料中老者对年轻人的人生点拨能引起我们对一些问题的思考:
(一)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生活。消极悲观和积极乐观只是一念之差,但它们会改变一个人的生活,甚至会成就或毁掉他的人生。人生难免有不如意处,但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坚强地面对生活,我们会找到自己的优势,看到前方的希望。
(二)观察事物的角度和广度不同,所得出的结论也会不同。材料中年轻人只看到自己的不足,对自己的认识是片面的。而老者能全面地认识事物,他能发现一块泥土的可贵价值。学会观察认识事物,学会认知自己、认知社会,能有效减少错误认识对我们生活、人生的消极影响。
(三)理性看待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纠结于人生价值的大小,这本身是一种不正确的思想。每个人的社会角色不同,而社会角色往往就决定了社会价值的大小。我们不能要求一位普通农民创造出大企业家一样的社会价值,农民能管理好自己的土地、家庭,教育好孩子,他的人生价值就达到了最大化,我们就应对他和他的人生价值给予肯定。正确给自己定位,理性看待人生价值,我们生活的目标会更明确,生活会更充实、更快乐。
参考立意角度:乐观面对生活,追求人生价值;认知事物(或人)避免片面性;做最好的自己,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等。最佳立意角度:乐观面对生活,追求人生价值。
【思维导引】
1、人物:年轻人和老者
2、事件(故事)的概述:
年轻人感到生活痛苦而求死,老者以金子和泥土相比较来启发他,年轻人醒悟之后道谢老者。
3、物象:金子和泥土
(1)从年轻人的前后变化来看 立意: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生活。
消极悲观和积极乐观只是一念之差,但它们会改变一个人的生活,甚至会成就或毁掉他的人生。人生难免有不如意处,但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坚强地面对生活,我们会找到自己的优势,看到前方的希望。(年轻人总想实现“金子”式人生观,不妨践行“泥土”式生命观)
(2)从年轻人和老者的起初观点上的差异
立意:观察事物的角度和广度不同,所得出的结论也会不同。
材料中年轻人只看到自己的不足,对自己的认识是片面的。而老者能全面地认识事物,他能发现一块泥土的可贵价值。学会观察认识事物,学会认知自己、认知社会,能有效减少错误认识对我们生活、人生的消极影响。
(3)从活得有价值、培养生命来看 立意:理性看待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在本次材料中,金子和泥土相比,金子不是最好的,泥土也不是最差的。解题
纠结于人生价值的大小,这本身是一种不正确的思想。每个人的社会角色不同,而社会角色往往就决定了社会价值的大小。我们不能要求一位普通农民创造出大企业家一样的社会价值,农民能管理好自己的土地、家庭,教育好孩子,他的人生价值就达到了最大化,我们就应对他和他的人生价值给予肯定。正确给自己定位,理性看待人生价值,我们生活的目标会更明确,生活会更充实、更快乐。
总结:立意角度
乐观面对生活,追求人生价值 认知事物(或人)避免片面性
做最好的自己,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2)阅卷心得
1、偏题的较多,没有抓住故事的内核
任何一则材料都是有一个内核的,并不是任何一个角度都合适。我们要求学生多关注最佳立意。如本次作文中有极个别同学从老者角度审题,得出了“循循善诱”这样立意;有的同学被“金子”和“泥土”吸引了全部的目光,得到了“换角度看问题”、“找准自己的位置”、“天生物材必有用”等等。有的同学甚至片面的审题得出了“乐观”这样的浅显的立意。
2、切勿停留在结论上说三道四,忘记分析论证
很多同学讲议论文审题之后,行文中只做一件事,就是论证自己的观点的正确性和必要性,要知道这样做势必会造成议论文的平面性,没有深度。行文中学生应该多思考问题的生成原因、解决方法。这样既能形成议论文清晰的思路,还给阅卷老师留下思辨性很强的感觉。
如本次学生应该思考“年轻人发现不了自己的价值的原因”“我们究竟该如何发现自己的价值”等话题。
【学生作文】
天下无一株不可入药的草
金子或许比泥土更有价值。当人们面临一块金与一抔土的选择时,人们或许会毫不犹豫选择金子。但当种子面临同样的选择时,它们必然会选择泥土。
泥土其实并不比金子差,只是人们所需求的不同罢了。古人常说:“是金子总会发光.。”而我却要说:即使是泥土也会发光。因为天生我材必有用。
佛偈云:世间万物存在必有其因果。是啊!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只是我们的作用不同而已。正如林清玄的那个佛学故事。文殊菩萨在一片翠绿的草原,对大众开讲智慧,在演讲开始的时候,他把善财童子叫来:“善财!去采一株不能做药的草来。”善财童子绕草原找了三圈,回来对文殊说:“菩萨,遍寻各处,无不是药的草。”文殊从脚边采了一株草,举草示众曰:“天下无一株不可入药的草”是啊!天下无一株不可入药的草,如果有一株草是无用的,那是它的价值还没有被发现。
草亦如此,何况我们人了。我们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如果你觉得自己无用,那只是因为我们的价值还没有被发现。
百草寂寂,等待有一天会遇到神农,或者文殊。而我们只能靠自己发现自身的价值。日本人安腾百福在临近中年时仍没有一分固定工作,为了养活自己不断奔波劳累。在所有人的眼里,他是一个十足的无用之人。可是他没有认为自己没有价值,他不断发现自身的价值。终于在别人的嘲笑中,他发明出了方便面。难道这是还会说他没有价值吗? 再想想肯德基的创始人开始时不也是一个失败者吗?可是他发现自身的价值,终于成就了自我。古今中外,像他们这样的人数不胜数。其实不是人在变,只是他们发现了自身的价值。可见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我们不断学会发现自身的价值就一定能成功。
天生我材必有用,有时并不时我们没有价值,只是我们的价值不同罢了,难道我们就可以否定那些价值小的人吗?拿破仑为战争而生,但让他耕田种地,或许他便会是一个无用人了。袁隆平为水稻而生,但如果让他领兵作战,或许他也会是个无用之人。可见,并不是他们没有价值,只是价值不同罢了。
如果让人类放弃所有的黄金或所有泥土,那么我相信明智之人必然会选择放弃黄金,此时泥土的价值便可见一般。
天下无一株不可入药的草,天下也没有一个不如别人得活有价值的人。只要我们找对方向,就一定能绽放异于他人的生命之光。
【点评】
论点准确,层次清晰,语句通顺流畅。
学会认清自身价值
泥土和金子谁更有价值?我想,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是金子。但当用它们去培育种子,此时,泥土的价值就远远高于金子。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价值,但并不是每个事物的价值都是一样的。人亦如此。因此,我们要学会认清自身的价值。
柴静在知道自己的价值后,写给尚能“我也有梦,可否助我完梦”;鲁迅弃医从文,认清自我价值后,用文字去唤醒当时被愚昧蒙蔽双眼的人民;刘洋在别人沉浸于玩乐世界时,认清自己的价值,刻苦训练,成为首位女宇航员。他们的成功,正是由于他们能够清楚的认清自我的价值所在,并能将其不断放大,他们的成功是必然的。由此看来,认清自身价值是何其重要。
反观当今,多少人的价值被一而再地埋没。为了物质上的追求,有多少人舍弃自己的本心任自身的价值变得一名不值。又有多少人随遇而安自身价值抛之脑后,更谈不上去实现价值。
那么,我们又该怎样认清自我的价值呢?
我想,不盲从,不跟风是第一步。盲从就意味着复制别人,这样又怎能找到自我价值呢?这不由让我想到了乔布斯。乔布斯本人信仰禅学,对禅学深有研究,但他本人并没有一味地去学禅学的做法,而是在禅学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见解。因此,盲从切忌不要取,不要成为别人的复制品。
认识自己的价值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耐心和细心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寻求自我价值的过程中,避免不了会有迷茫,有疑惑,但要有耐心,坚持住。同时,面对别人的辉煌,别人的成功,免不了眼红,但此时,请你耐心地坚持住,要相信你也会那么一天。
最后,我认为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断地审视自己。鲁迅说过:“我时时刻刻都在揭破自己。”审视自己就是发现自己的问题,然后自己不要有错误的价值取向。审视自己会让自己的价值得到完善,在审视自己的过程中,不断修复。
价值是生命的体现,学会认清自己的价值,让生命完美绽放。【点评】
作者审题正确,议论文语言规范,思路清晰,最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具备了较高的分析能力,对如何“认清自己的价值”这一命题有深入的分析。
价值之尺
一金一土,若以价格制成的尺去衡量,毫无疑问,金贵于土;若以生命制成的尺去衡量,金便不得不拜倒在土的脚下了。
由是观之,持不同的尺量同一事物,其价值也不尽相同。
物犹如此,人亦如是。不同的衡量角度造就价值的百态,但正如韩退之语云:“闻道有先后,木业有专攻。”人各有其志,因而必定有其价值,只是在不同的棱镜下显露不同而已。
因此,在他人给定的价值之尺下伤感自卑,是毫无必要的。我猜目无全牛的庖丁若遇上一代枭雄拿破仑,他是不会自卑的。其解中之技相比攻城掠地之术,并无逊色之处,因为兵法并不能烹牛。佳肴的铁尺下,庖丁是胜过拿破仑的。
上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因世上存在各形各色的价值之尺。使我们时而欢喜,时而自卑。但是有一点必须深信不疑,“天生我材必有用”。
有一先天愚型的男孩,在如今主流的功名之尺下,他已黯淡无光。但是他坚信上天是公平的,心的指引令他寻得了自我价值的乐士——音乐指挥。音乐之尺铸就了一位荣登维也纳金色大厅的“天才”指挥家周周。
他的成功不是千年一遇的偶然。但俯观当今世界,数以万计的健全之人灿灿匍匐,自卑自弃,找不到成就自身价值的海洋,更有甚者,自寻短见竟成其心底唯一的出路。何以解脱?
解忧何需“杜康”?上天造人之时,并未给出判定价值的长尺,尺需要自己寻觅。探求内心深处,每个人都有一把专属的,独一无二的尺。在这把尺的衡量下,我们的价值永远居于最高之巅。
庄子诚然是深谙此道的。王以相位相邀,他循心指引,宁可:“曳为于涂”。窥测其内心,价值之尺下,官位的诱惑远不足自然山水,树鸟虫鱼的洒脱来得令人难以释怀。这也难怪他可以迎风长啸:“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乐与!”专属他的价值之尺将对物我相融的追求提至了贵于黄金,重如泰山的地步,这便成就了他那永恒的价值。
说到底,不同的价值之尺衡量出的价值是不具可比性的。因而何苦自怨自艾,妄自菲薄呢?
专属自我的价值之尺不会令得你“踏破铁鞋无觅处”,它被压在内心深处的积灰之下,扪心自问自我价值你便会寻得答案。这之后,心无束缚,不喜不悲,也算“也无风雨也无晴”了吧。
【点评】
本文深得材料精髓,观点鲜明准确,且旁征博引,论证思路清晰,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一目了然;语言精炼老道,表述确切。
第二篇:企业管理哲理故事悬崖边有块金子
企业管理哲理故事悬崖边有块金子
某大公司准备以高薪雇用一名小车司机,经过层层筛选和考试之后,只剩下三名技术最优良的竞争者。主考者问他们:“悬崖边有块金子,你们开着车去拿,觉得能距离悬崖多近而又不至于掉落呢?”
“二公尺。”第一位说。
“半公尺。”第二位很有把握地说。
“我会尽量远离悬崖,愈远愈好。”第三位说。
结果这家公司录取了第三位。
秘诀:不要和诱惑较劲,而应离得越远越好。
第三篇:2014高考作文备考:泥土与金子(有用与无用)
从“无用”中发现“有用”的价值
泰戈尔哲理诗中有句名言:“当你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真理也就被拒绝了。”这话意味深长且发人深省,向世人揭示出“讨厌”的错误也有不菲的价值。
美国有一个叫罗伯特的人,用几年时间收集了七万多件“失败产品”,然后创办了一个“失败产品陈列室”,并一一配上了言简意赅的解说词。由于这一展览给人以真实深切的警示,开展后观者如潮,给罗伯特带来了滚滚的财源。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一句西方的幽默:“所谓垃圾,就是放错了地点的好东西。”而既然放错了地点,就不妨重找个地点放,谁找准了这个地点,谁就能让那些“垃圾”大放光彩!
大科学家爱迪生在研制白炽灯泡时,为了寻找一种高效率的灯丝材料,做了一千两百次试验,都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一个愚昧无知的人取笑说:“你已经失败了一千两百次。” “不,”爱迪生反驳道,“我证明了一千两百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大科学家以“无用”的材料作为无可辩驳的反证增强继续实验探索的自信。正所谓“失败的味道挺苦,包含其间的道理却是甜的。”可见经营“失败”就是一种“高明”。关键是,你必须别出心裁,另辟蹊径。
有一位旅行者,走到了一个十分偏僻的地方。在那里他发现了一大片兰草。经仔细辨认后,他确定那是兰花中的珍品:佛兰。旅行者惊喜之极,决定把这些花带回城里出售。于是他找到一户农家,想借一把锄头。当憨厚的男主人爽快地把锄头递给他时,提出一个要求,他想跟着去看一看是怎样的一种花儿,竟让旅行者如此着迷。
看过之后,农民很是失望。“原来是这种自生自灭的小草!我们这里的人谁都不要,这草是没用的,我们曾割回去喂牛,可是它嗅也没嗅一下呢。”说完,农民遗憾地走了。几天以后,旅行者回到了城里,带回去的几十株佛兰,很快地使他成为富翁。
其实,世上本没绝对无用的东西或失败的事物,只是利用的方式不同罢了。同一种事物,在不同的人眼里,或者在不同的际遇里,往往会有不同的价值。人生也是如此,这世上本没有天生无用的人、天生失败或者天生成功的人,关键是你处在什么位置,或者选择了什么样的道路。
所以不要说自己一无所有,一无所能,只不过你就像那株佛兰一样,还没有被发现而已。所以我们要充分展现自己的长处,在“平庸”中挖掘亮色,从“无用”中寻找价值,这样才会将生命推向极至。
莫被有用遮望眼
庄子说,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其实,世上本没有绝对无用的东西,只是利用的方式不同罢了。同一件事物,在不同的人眼里,或者在不同的际遇里,往往会有不同的价值。说不定看起来有用的东西,在他人眼里却是最无用的。
白岩松常引用的例子:8位名牌大学毕业生,其中2名博士、5名硕士,还有21名本科生,去一家大型企业求职但无人成功。因为企业老总觉得:这些学生面试时都很自我,面试结束后,没有一个毕业生主动打招呼说“再见”、“谢谢”„„或许他们每个人都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看似有用,但却没有基本礼仪与社会准则,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都不是合格的人。
零点公司曾经做过的一个“世界公民文化与消费潮流”调查显示,中国公众对责任感、尊重别人、与他人沟通,想象力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其他国家。例如,重视责任感的中国公民只有30%强,处于世界各国的最低点。同样,只有不到30%的中国人重视容忍和尊重别人,比世界平均水平低约l0个百分点。
中国古人是“通识教育”,未认字前,先背诵三字经,无非仁、义、礼、智、信五条。这就是维系中华民族血脉不断的社会底线与价值观原点,守住了仁、义、礼、智、信,也就守住了个人良知与社会正义。只可惜现代中国人,即便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考得了托福,入得了官府,说起这五个字,也是哑口无语。
记得,在2012年复旦大学研究生院毕业典礼上,王安忆作了题为“教育的意义”的发言,提出了一个“有用与无用”的问题,她建议同学们“不要尽去想着有用,而要更多地想些无用的价值”。
那么我们的社会到底在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我们的教育是否做了一些无用功?这些都是值得反思的问题。也许有时做人比做学问更是第一位的,所以在今天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我们切莫被“有用”遮望眼啊!!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庄子说,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若论无用,还有什么比诗歌、哲学更无用的?可是英国人说,英国人宁可失去整个印度,也不肯失去莎士比亚。乔布斯说,我愿意用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所以庄子所说的“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是发人深思的。
无用是为有用,有时需要无穷的魄力。孔圣人,人们都广知他先进非凡的思想,但人们却往往忽略他周游列国时那滚动的木车轮下的热情,那是孔子的魄力。若是他当初轻易被功利的国君们挫败,便一切理论皆化作尘埃。所以,孔子正是以这种魄力留下思想的种子,以这种魄力成就中华璀璨的儒家文化,这才是真正的无用之用!
人的视野有宽窄之分,而那些井底之蛙只能“枪榆枋而止”,将无用之用埋在井底。目光狭窄的人看到眼前蝇利,便死死抱住,对他们而言,有用无用的区别在于眼前是否实用。而视野辽远者如陶潜,若那五斗米当真为有用,那折腰便是为了饱腹,纵使今后肚子果真饱了,而腰却怕是再也挺不起来了。然而他最终选择了远方的南山、秋菊、垂柳与诗酒,若这些是无用的,那他又何以易安,何以怡颜呢?站在高山之巅,与明月清风相映,则眼中万物皆为不可少的有用,他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古代士大夫,于英雄无用武之地时的精神有为,是无用让我们理解了何为最本真的生活,何为最自由的灵魂?
六百多年前,年过七十的画家黄公望用三四年时间完成了一幅《富春山居图》。在当时,人们也都在为名忙、为利忙,而黄公望与他的画作不过是一个看似无用的人做了一件无用的事而已。耐人寻味的是,几百年过去了,那些一代又一代人做的有用的事都烟消云散,而《富春山居图》的合璧大展却在2011年成了海峡两岸交流中的一件大事。可见无用也会有朝一日变为有用的,所以我们要重视无用的价值。
重视“无用”的价值,就应当“风光长宜放眼量”。众所周知,人类史上不少的重大发明,开始多被视为“无用”的。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始初只局限在实验室里,曾被讥讽为“毫无用处”,法拉第回答说:“那么刚出生的婴儿又有什么用呢?”随后,运用电磁原理发明了电动机,人类由此步入电气时代,“无用竟成大用”!
许多世界一流大学都设有商学院和法学院,可是普林斯顿却没有。每隔20年,他们都要讨论是否设立这两个学院的问题,但每次的答案都是“不”。他们放弃了这两个几乎是最赚钱的学院,却大力发展艺术系,这种做法是纯粹出于满足学生需要的目的。在校长雪莉·迪尔曼看来,这些看似无用的课程相当重要,因为这些修养会伴随人的一生,而就业只是暂时的。
所以面对今天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我们要相信有用之用可以安身,无用之用可以立命。我们也相信无用之用才更能使支撑这个社会的灵魂更加澄澈,如春水般安详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