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聂老汉赡养作文评讲
高三上学期期末统考作文讲评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聂老汉年逾古稀,生活困难。因外出打工的儿子小聂,连续半年不支付赡养费,聂老汉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经法官与小聂沟通无效后,法院遂将小聂录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后小聂因无法正常出行,工作受阻,只好到法院承认错误并借钱支付了有关赡养费。此事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优秀作文(3篇)
1.坚守孝,方为善
(以“观点”定为标题,清晰,显豁,醒目,扣题。标题的表述使用文言句式,显得古朴文雅,彰显文化底蕴。值得注意的是,以观点作为标题,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观点切题,二是语言精美。)
子女因各种借口拖欠对老人赡养费的支付如今已屡见不鲜。(切入现实状况,引出话题。)今日,小聂一案的判处却引起了广泛关注。(“却”似有不妥,既然“屡见不鲜”,则“广泛关注”没有来由。)在自身亦拮据的情况下,能放弃对父母的赡养吗?法院的判决已给出明确答案:坚守孝,方为善。(在引述材料内容后,迅速推出文章观点,这是考场作文的写作要求和特点,可见,作者深谙此道。)
从最浅层的方面看,小聂交付赡养费,本就是对法律规定义务的遵守与履行。这一点不论孝顺与否,作为公民便应当做到。由此看来,法院的判决不仅必须,而且正确。(以退为进笔法。先从“义务”切入,指出法院判决的正确。看似闲笔,实则为下文铺垫。)
但交付赡养费仅仅是单纯的义务履行吗?(注意“但”,承上启下,思路清晰,逻辑合理。考场作文务必重视“清晰”,而清晰有赖于“过渡段”或“过渡词”来实现。)答案是否的。这种行为的背后,更体现了一个人的责任感与信用。(从上文“最浅层”,到此深入一层,从“义务”升格为“信用”。作者的逻辑性得以体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试问一个连赡养父母的责任都拒绝担负的人,如何让他负起工作上的责任?一个连按时交付赡养费都无法做到的人,该让人如何相信他的信用?(以“追问”形式展开,语势陡增。追问是行文的重要展开技术。)且不论父子间的恩情,但从父亲为他提供从小长大的物质保障而言,在父亲年迈之时对其进行赡养,本就是一种责任和担当,这是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推脱的,而小聂的失信行为换来工作、生活的阻碍,只能说是法院对其失责失信行为的正当告诫。(全段紧扣“信用”问题展开,语言晓畅,行文自如。)
交付赡养费,从本源上看,是一个人孝顺的体现,父母不仅给予我们生命,而且给予了我们成长的各种保障,孝顺父母便成一种必然。(转入“孝顺”的论述。但此处与上文的衔街,略显松散,其原因正是少了与“信用”之间的语句纽带。比如段首开加一句:信用对于上下两代之间其实就是孝顺。)孝顺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个人都需时时铭记在心。这是对养育自己成人的父母最好的报答。然而如今,孝字却在小聂心中缺失,这便是法院对其进行惩罚的根本原因。(全段围绕“孝顺”展开论述,题文照应。)
或许有人会认为,小聂本就经济困难,支付赡养费还需借钱,这一判处太不近人情。(特别注意作者的“或许有人”这一行文技术。从思路上来说,这种从读者疑问角度出发切入的办法,能有效地拓展行文空间,增强文章的亲切感,在论述上,则可以加深文意。)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法院的判决不仅是对小聂的警醒,更是对全社会的告诫。(从“社会”角度加以反驳。)人情不应体现在对恶劣行为的从轻判决,而应体现在对孝顺的最好履行。而且,讨论是否应赡养父母,本就是一种错误行为。(从“讨论”自身加以反驳。)社会何时已形成了为不孝找借口的风气?孝顺是我们本应坚守的理念,如今却成为人们讨价还价的谈资,这是否反映了当今社会的不良现象?这是需要我们每个人进行思考的。(全段宕开一笔,从“疑问”切入,使文章内容得以深化。)
孝顺不仅体现在对父母的赡养,更体现在对父母发自内心的牵挂与关怀。坚守孝,令自己安心从容,令父母安享天年,这是小善;坚守孝,令社会洋溢孝顺之风,这是大善。(强化“孝顺”论题,从“小善”和“大善”两个角度深入。对比性的议论,有利于在思想上彰显深刻。)
唯有坚守心中的孝,方能成为至善。(独句成段,再次点题,突出中心,又明确论点,这种处理,很符合考场作文的扣题要求。作者的考场作文意识,可见极强。)
总评:本文卷面整洁,得了高分,亮点有:一是论点明确。在这个开放空间较大的作文题中,作者选取其中一个角度,加以展开论述,做到中心突出,首尾点题,很好。二是行文逻辑较为严密。考场作文的思路或逻辑往往不是依赖读者的推理来获得的,而更依赖段落语句来获得的,本文的写作则体现了这一点,上下文之间,连贯合理。三是语言朴实流畅。一般而言,精彩有表现力的语言,更容易征服读者。本文的语言回归平淡,风格质朴,没有华丽辞藻,连引用也少之又少。这种文风在清晰的卷面中还是有优势的。但还可以加强语言的文采。
2.窥探无人赡养背后的社会保障体系缺口
(此标题有穿透性,自然深刻。标题必须达到三个效果:①简洁明了,②体现观点和态度,③符合材料内涵。以此观之,此题目态度鲜明,切中了材料要害,属于优势题目。)
有句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可近年来频频出现的年过半百老人无人赡养,境遇极其困窘,不得已之下只得将子女告到法庭以得到赡养费地现象,使亲情孝道被置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有人说,我们的社会已经亲情泯灭,道德沦丧。真是这样吗?我看未必。(本段的思路是引用加分析加质疑反问。不是简单地复述材料,而又紧扣材料的核心话题:无人赡养老人,付诸法律。这样的首段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最后语句的反问与质疑很有议论气场。)
就拿年逾古稀地聂老汉来说,他地生活很困难,但儿子小聂外出打工已经半年没有支付赡养费,聂老汉只能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实属一种无奈之举。再看小聂,他起初没有执行,于是被录入“失信被征行人”名单,结果因工作和出行受阻,小聂只好承认错误并借钱支付赡养费,这似乎也是被逼无奈下的举动。同样是无奈,大众好像自动会给小聂贴上“没人性”“冷血无情”地标签。七旬老人无人赡养,谁来担责?我们不能感情用事地单方面归咎于小聂,而要从更深层去探讨。(本段的思路是材料分析加观点总结加观点分析。此段表现了作者极强的分析意识,而且紧扣材料进行分析,没有任何跑题、偏题的可能,这样的思维模式非常值得称道。这也是让文段走向深刻的典型技术。另外,语词的使用简洁有力,如“无奈”“标签”“担”等都是较为庄重、有力;语气上也郑重其事,体现了认真分析问题的态度。)
诚然,小聂有着无可推诿的责任,他没有履行赡养父亲的义务,没有尽到做儿子的 本分,但他自己本身的生活条件也很拮据,甚至连最后要支付的赡养费都是借钱支付的,他连赡养费都负担不起。显而易见,他外出打工挣的钱很少,可能连自己的生活都过的捉襟见肘,再苛责他准时定期支付赡养费似乎有点不近人情。(“诚然”一词,让文段思路迂回曲折,说理显得更透彻、更理性、更辩证。抓住材料中的文字进行分析,针对具体情况来看到问题,不武断、不强势,以理服人。关键还是分析到位,使用了还原人物身份、文本细读等阅读的方式来写作,打通了“读”“想”和“写”,这一点非常值得赞赏。)
那么,老人的子女无力赡养,老人难道就只能自生自灭了吗?当然不是,我们还有社会保障在背后做支撑。但是,捏老汉并没有享受到社会保障带来的福利,他既没有收到每月的最低保障金,也没有体会到社会养老体系给予地救助和服务。可见,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存在很大的缺口,而潜在地养老危机随时都有可能从缺口中迸发出来。(“那么”“当然不是”“可见”这些衔接词语的使用很娴熟,说明作者写作上的连贯技术水平较高。分析深入,自然就能得出让人信服的观点,现象背后的实质是制度上的缺陷,这就让文章深刻了,“透过现象看本质”,本质是什么,是制度,是文化,是精神,是心态,是历史……)
出现这一缺口的原因不外乎有两个,一是我们一向把家属作为最直接的赡养人,仅将社会保障体系作为辅助地备用“人选”,意识不到要双管齐下才会成为坚实后盾,二是我们过分苛责子女应承担的义务,哪怕个人已无力负担也要强行使其负重,但我们忘记了社会的力量有多强大,动员社会群体也许很快就能解决问题。(本段使用了原因分析技术,当然,更重要是这个分析是站得住脚的。从“措施”效果和“观念”判断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可谓深入、辩证。)
所以,要想堵住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口,政府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政府要关注并改善民生,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起有关养老的一系列体制机制,确保“老有所养”惠及全社会。物质条件不足的子女需给予老人精神上的慰藉,政府再适当给予物质上的补助,也要建设和完善含养老服务的基础设施,石老人充分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和关怀。(本段使用了措施解决技术,“政府”的角色永远是制度的承担者和责任人;措施的归类也无外乎“机制”“基础设施”“物质”“精神”,当然,能掌握这些分析技术,基本能对付评论的深入性了。)
莫让社会保障体系地缺口无限扩大,防微杜渐,从养老开始。让老人有人赡养,让子女无沉重经济危担,才算是真正为民谋福祉。赡养老人,始于子女终于社会。(结尾段,既有忧患意识,又有呐喊思想,还能回扣观点,关键在于两个思维的角度:“莫让”和“让”,这种否定肯定的结合,会让段落有层次、有力度,有一种思考推进的轨迹,会让分析更有力度、深度。)
(总评:这篇文章在几个方面做得比较好:①书写清晰,工整;②深入材料,观点鲜明突出;③用分析问题的思维来写文章,使得文章气势充足,而又以理服人;④语句衔接自然流畅,符合思考的轨迹;⑤思考深入,就事论事,一事一理,辩证分析技术使用纯熟;⑥所选的角度是材料的核心话题,紧扣材料,而又随时呼应材料。从本文看作者过了审题关、书写关、结构关、衔接关、分析关,思维深入,表达流畅,不愧为一篇上乘的考场作文。)
3.法律难承亲情(题目简明扼要,非常精炼,让读者一眼看上去就能把握文章的核心观点。)
聂老汉把“不孝”儿子小聂告上法院,法院强制执行,通过信用制度使小聂“主动”支付了赡养费。这固然大快人心,通过法律制裁了与传统文化主流相违的“不孝子弟”。
但我不禁思索,法律能否承载亲情?法院这一行为是否得当?(本段话简要叙述材料的内容,“主动”一词加上了双引号,意味深长。但前两段似乎不宜分段。)
法律是长久以来形成的社会规矩,也是一个人道德标准的最低限度,而亲情是基于血缘或“养育之恩”的感情,无需法律规定,是人从内心自发的情感。(简要阐述法律与亲情的定义,但又不是照搬教科书,而是根据文章需要加入了自己的理解。)用法律规定亲情,那么亲情便不再是亲情,而成了冰冷的条文与规则,这样便缺失了温暖与人性。亲情是人类的情感,用法律来约定就像成了一条程序,人就好比成了机器人,没有了情感,薄薄的法律似乎难以承担亲情的重量。(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阐述亲情与法律的关系,论述过程中不忘回扣题目,考生的思维能力过硬。)
当然,面对那些缺乏亲情、“不孝”的人,人们会感到愤怒,但强制要求人们要孝顺,我认为有失妥当。(亮明自己的价值态度。)因为儿女其实并没有义务去“孝顺”,法律往往规定的是在双方都达成共识下的规则,如交易、贷款、交通、刑事等等,但父母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面其实并没有与之先商量好,正如胡适先生说:“若子女高兴,我便心安理得;若子女难过,我便心有愧疚”,(引用胡适先生书信里的话,运用恰当,有力地证明了自己的观点。)如果父母令子女痛苦难过,子女为何还要“以德报怨”呢?这或许多有些偏激,但子女的确没有义务尽这份长久被视为“义务”的孝道。(从新颖的角度切入亲情与法律的关系,体现出考生非凡的思考能力。)
再看这件事本身,法院把小聂录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使小聂无法正常出行,工作受阻。不赡养父母无可厚非,不代表一个人的信用或者道德低下败坏,通过这种方式强制人们尽孝,难免让人心有不服,且这样强制的变了味的赡养会与负面情感挂钩,形成恶性循环,更加与本意南辕北辙。(论证环环相扣。先辨析赡养父母与“失信被执行人”之间的区别,然后论证法律与亲情的关系。作者的语言精练,不拖泥带水,体现了良好的语言功底。)再看一个细节,小聂外出打工,最后赡养费都是借钱交上的,说明小聂自己也很贫穷,可以说他的生活也相当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要求他尽孝,实在有失人情,不够得当。
当然不止有失人情,法院为何会要求一个自身难保的人赡养父亲?这种赡养费真的应该由子女出吗?
中国的养老问题连最基本的保障都做不到,这份本该由国家出的赡养费现在却摊在子女头上,大概有失公平,老人的生活问题应该由国家解决,而不是通过法律强制子女“尽孝”。(思考更加深入,从法律与亲情的关系深入到社会保障的问题,思路清晰。)
在我看来,法律难承亲情,对父母的孝顺要发自内心才细腻真实。(紧扣题目,总结观点,皆为有力。不过略显单薄。)
总评:本文确实是一篇上等作文。考生首先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核心话题,即亲情与法律的关系问题。然后亮明观点,围绕话题与观点展开论述。值得称道的是,考生的思路特别清晰,论证环环相扣,体现了考生高超的思维能力。从议论语言上讲,全文的语言干净利落,阐释性语言、描述性语言、叙述性语言、论证性语言都非常符合语言规范,有力地证明自己的观点。
第二篇:2018聂老汉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聂老汉年逾古稀,生活困难。因外出打工的儿子小聂,连续半年不支付赡养费,聂老汉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经法官与小聂沟通无效后,法院遂将小聂录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后小聂因无法正常出行,工作受阻,只好到法院承认错误并借钱支付了有关赡养费。此事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材料与题目解读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几个角度,需要把握:
1.“小聂”的角度:①“不支付赡养费”不尽孝道;②知错能改,遵守法律;
2.“聂老汉”的角度:懂得用法律保障自己的权益; 3.“法院”的角度:①法律大于天,法律是人们权益(维护孝道)的保障;
②法律缘于人情,尽孝是否一定要诉诸法律;
③法律是否真的能成为维护孝道的利器?孝道是否一定要靠法律维持;
4.“社会”的角度:老年人的生活保障问题;
1.坚守孝,方为善
(以“观点”定为标题,清晰,显豁,醒目,扣题。标题的表述使用文言句式,显得古朴文雅,彰显文化底蕴。值得注意的是,以观点作为标题,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观点切题,二是语言精美。)
子女因各种借口拖欠对老人赡养费的支付如今已屡见不鲜。(切入现实状况,引出话题。)今日,小聂一案的判处却引起了广泛关注。(“却”似有不妥,既然“屡见不鲜”,则“广泛关注”没有来由。)在自身亦拮据的情况下,能放弃对父母的赡养吗?法院的判决已给出明确答案:坚守孝,方为善。(在引述材料内容后,迅速推出文章观点,这是考场作文的写作要求和特点,可见,作者深谙此道。)
从最浅层的方面看,小聂交付赡养费,本就是对法律规定义务的遵守与履行。这一点不论孝顺与否,作为公民便应当做到。由此看来,法院的判决不仅必须,而且正确。(以退为进笔法。先从“义务”切入,指出法院判决的正确。看似闲笔,实则为下文铺垫。)
但交付赡养费仅仅是单纯的义务履行吗?(注意“但”,承上启下,思路清晰,逻辑合理。考场作文务必重视“清晰”,而清晰有赖于“过渡段”或“过渡词”来实现。)答案是否的。这种行为的背后,更体现了一个人的责任感与信用。(从上文“最浅层”,到此深入一层,从“义务”升格为“信用”。作者的逻辑性得以体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试问一个连赡养父母的责任都拒绝担负的人,如何让他负起工作上的责任?一个连按时交付赡养费都无法做到的人,该让人如何相信他的信用?(以“追问”形式展开,语势陡增。追问是行文的重要展开技术。)且不论父子间的恩情,但从父亲为他提供从小长大的物质保障而言,在父亲年迈之时对其进行赡养,本就是一种责任和担当,这是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推脱的,而小聂的失信行为换来工作、生活的阻碍,只能说是法院对其失责失信行为的正当告诫。(全段紧扣“信用”问题展开,语言晓畅,行文自如。)
交付赡养费,从本源上看,是一个人孝顺的体现,父母不仅给予我们生命,而且给予了我们成长的各种保障,孝顺父母便成一种必然。(转入“孝顺”的论述。但此处与上文的斜街,略显松散,其原因正是少了与“信用”之间的语句纽带。比如段首开加一句:信用对于上下两代之间其实就是孝顺。)孝顺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个人都需时时铭记在心。这是对养育自己成人的父母最好的报答。然而如今,孝字却在小聂心中缺失,这便是法院对其进行惩罚的根本原因。(全段围绕“孝顺”展开论述,题文照应。)
或许有人会认为,小聂本就经济困难,支付赡养费还需借钱,这一判处太不近人情。(特别注意作者的“或许有人”这一行文技术。从思路上来说,这种从读者疑问角度出发切入的办法,能有效地拓展行文空间,增强文章的亲切感,在论述上,则可以加深文意。)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法院的判决不仅是对小聂的警醒,更是对全社会的告诫。(从“社会”角度加以反驳。)人情不应体现在对恶劣行为的从轻判决,而应体现在对孝顺的最好履行。而且,讨论是否应赡养父母,本就是一种错误行为。(从“讨论”自身加以反驳。)社会何时已形成了为不孝找借口的风气?孝顺是我们本应坚守的理念,如今却成为人们讨价还价的谈资,这是否反映了当今社会的不良现象?这是需要我们每个人进行思考的。(全段宕开一笔,从“疑问”切入,使文章内容得以深化。)
孝顺不仅体现在对父母的赡养,更体现在对父母发自内心的牵挂与关怀。坚守孝,令自己安心从容,令父母安享天年,这是小善;坚守孝,令社会洋溢孝顺之风,这是大善。(强化“孝顺”论题,从“小善”和“大善”两个角度深入。对比性的议论,有利于在思想上彰显深刻。)
唯有坚守心中的孝,方能成为至善。(独句成段,再次点题,突出中心,又明确论点,这种处理,很符合考场作文的扣题要求。作者的考场作文意识,可见极强。)
总评:本文卷面整洁,得了高分,亮点有:一是论点明确。在这个开放空间较大的作文题中,作者选取其中一个角度,加以展开论述,做到中心突出,首尾点题,很好。二是行文逻辑较为严密。考场作文的思路或逻辑往往不是依赖读者的推理来获得的,而更依赖段落语句来获得的,本文的写作则体现了这一点,上下文之间,连贯合理。三是语言朴实流畅。一般而言,精彩有表现力的语言,更容易征服读者。本文的语言回归平淡,风格质朴,没有华丽辞藻,连引用也少之又少。这种文风在清晰的卷面中还是有优势的。但还可以加强语言的文采。
2.窥探无人赡养背后的社会保障体系缺口(此标题有穿透性,自然深刻。标题必须达到三个效果:①简洁明了,②体现观点和态度,③符合材料内涵。以此观之,此题目态度鲜明,切中了材料要害,属于优势题目。)
有句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可近年来频频出现的年过半百老人无人赡养,境遇极其困窘,不得已之下只得将子女告到法庭以得到赡养费地现象,使亲情孝道被置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有人说,我们的社会已经亲情泯灭,道德沦丧。真是这样吗?我看未必。(本段的思路是引用加分析加质疑反问。不是简单地复述材料,而又紧扣材料的核心话题:无人赡养老人,付诸法律。这样的首段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最后语句的反问与质疑很有议论气场。)
就拿年逾古稀地聂老汉来说,他地生活很困难,但儿子小聂外出打工已经半年没有支付赡养费,聂老汉只能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实属一种无奈之举。再看小聂,他起初没有执行,于是被录入“失信被征行人”名单,结果因工作和出行受阻,小聂只好承认错误并借钱支付赡养费,这似乎也是被逼无奈下的举动。同样是无奈,大众好像自动会给小聂贴上“没人性”“冷血无情”地标签。七旬老人无人赡养,谁来担责?我们不能感情用事地单方面归咎于小聂,而要从更深层去探讨。(本段的思路是材料分析加观点总结加观点分析。此段表现了作者极强的分析意识,而且紧扣材料进行分析,没有任何跑题、偏题的可能,这样的思维模式非常值得称道。这也是让文段走向深刻的典型技术。另外,语词的使用简洁有力,如“无奈”“标签”“担责”等都是较为庄重、有力;语气上也郑重其事,体现了认真分析问题的态度。)
诚然,小聂有着无可推诿的责任,他没有履行赡养父亲的义务,没有尽到做儿子的本分,但他自己本身的生活条件也很拮据,甚至连最后要支付的赡养费都是借钱支付的,他连赡养费都负担不起。显而易见,他外出打工挣的钱很少,可能连自己的生活都过的捉襟见肘,再苛责他准时定期支付赡养费似乎有点不近人情。(“诚然”一词,让文段思路迂回曲折,说理显得更透彻、更理性、更辩证。抓住材料中的文字进行分析,针对具体情况来看到问题,不武断、不强势,以理服人。关键还是分析到位,使用了还原人物身份、文本细读等阅读的方式来写作,打通了“读”“想”和“写”,这一点非常值得赞赏。)
那么,老人的子女无力赡养,老人难道就只能自生自灭了吗?当然不是,我们还有社会保障在背后做支撑。但是,捏老汉并没有享受到社会保障带来的福利,他既没有收到每月的最低保障金,也没有体会到社会养老体系给予地救助和服务。可见,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存在很大的缺口,而潜在地养老危机随时都有可能从缺口中迸发出来。(“那么”“当然不是”“可见”这些衔接词语的使用很娴熟,说明作者写作上的连贯技术水平较高。分析深入,自然就能得出让人信服的观点,现象背后的实质是制度上的缺陷,这就让文章深刻了,“透过现象看本质”,本质是什么,是制度,是文化,是精神,是心态,是历史……)
出现这一缺口的原因不外乎有两个,一是我们一向把家属作为最直接的赡养人,仅将社会保障体系作为辅助地备用“人选”,意识不到要双管齐下才会成为坚实后盾,二是我们过分苛责子女应承担的义务,哪怕个人已无力负担也要强行使其负重,但我们忘记了社会的力量有多强大,动员社会群体也许很快就能解决问题。(本段使用了原因分析技术,当然,更重要是这个分析是站得住脚的。从“措施”效果和“观念”判断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可谓深入、辩证。)
所以,要想堵住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口,政府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政府要关注并改善民生,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起有关养老的一系列体制机制,确保“老有所养”惠及全社会。物质条件不足的子女需给予老人精神上的慰藉,政府再适当给予物质上的补助,也要建设和完善含养老服务的基础设施,石老人充分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和关怀。(本段使用了措施解决技术,“政府”的角色永远是制度的承担者和责任人;措施的归类也无外乎“机制”“基础设施”“物质”“精神”,当然,能掌握这些分析技术,基本能对付评论的深入性了。)
莫让社会保障体系地缺口无限扩大,防微杜渐,从养老开始。让老人有人赡养,让子女无沉重经济危担,才算是真正为民谋福祉。赡养老人,始于子女终于社会。(结尾段,既有忧患意识,又有呐喊思想,还能回扣观点,关键在于两个思维的角度:“莫让”和“让”,这种否定肯定的结合,会让段落有层次、有力度,有一种思考推进的轨迹,会让分析更有力度、深度。)(总评:这篇文章在几个方面做得比较好:①书写清晰,工整;②深入材料,观点鲜明突出;③用分析问题的思维来写文章,使得文章气势充足,而又以理服人;④语句衔接自然流畅,符合思考的轨迹;⑤思考深入,就事论事,一事一理,辩证分析技术使用纯熟;⑥所选的角度是材料的核心话题,紧扣材料,而又随时呼应材料。从本文看作者过了审题关、书写关、结构关、衔接关、分析关,思维深入,表达流畅,不愧为一篇上乘的考场作文。)
3.法律维系的亲情是何等悲哀
(观点明确新颖,感叹中强化悲凉感)
孝道,凝聚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是祖祖辈辈治国齐家的核心理念。(从“孝道”说起,颇显宽宏大气,又不失中肯,让人肃然起敬。)古人甚至卧病求鲤,当今却有人连赡养费都不愿支付,且不说违法,作为人应有的道德都丧尽。(穿越时间隧道的对比,孝心反差极大,除了震撼,就是激思。不过,典故有瑕,非“卧病求鲤”,乃“卧冰求鲤”也。)生之父母,授之父母,最终怎能忘记父母?(散发文言气息,节奏感强,一个反问,问出了究竟。)
孝顺父母,是每人应尽的职责。聂老汉年逾古稀却要亲诉儿子,无法享受天伦之乐,这何尝不是天底下一大悲哀!(阐释孝道,不忘回归材料,可见,作者的材料意识不弱。双重否定,“否”出了深刻,写出了力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引句虽熟,但精准。)本来关爱老幼就是一种社会责任,如今,却连亲生父亲都不愿赡养。(从文化传统的角度议论材料,直逼“孝道”的脆弱。)《陈情表》中李密放弃仕途只为照顾祖母,古代官员丁忧时要守丧两年,无丝竹之欢,无酒肉之乐。(古代的事例是一面镜子,从历史材料中找寻今天的答案。)在道德上,孝顺父母是理所当然的;在法律上,孝顺父母是公民义务。(视角独特,分析很有层次感,从道德和法律两个层面,解读孝顺。)一个人对父母的态度便可得知此人品质优劣,行为是否得当,是衡量人的一大标准。(拓展适度,延伸合理,把“孝顺父母”一事置于人品的环境下反思,可见,作者收敛自如。)
是本分,更是责任!(单独成段,真醒目,显重要,对前段的概括。这是考场作文吸引眼球的一大法宝。)
靠法律维持的亲情是何等悲哀!(置于段首,不忘点题,点题何等重要。)自幼便吟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应当深谙父母之伟大。出自感恩,出自深爱,我们都应善待父母。而儿子小聂知错悔改,只因自己被录入“失信被执行人”,基本生活受影响。(为法律的登场做好铺垫。)法律的存在着实保证了老人的生活水平和应有的赡养费,但又反映出无人负责、子女弃养的悲哀现实。(如何改变现实困境呢?一是完善法律制度。不过,鄙以为,阐述较为单薄。)完善法律制度的同时,社会更应加强道德教育,深化“孝道”的重要性,使每个人都尊重、爱惜自己的父母。(二是加强道德教育,很有针对性的措施。不过,亦犯同样的错误,阐述不够详细,缺乏深度。)切勿失去父母才悟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哀。(令人诧异的是,引用的形式多样,这种修饰性引用值得效仿。)
同时,社会与政府也应有完善的扶持制度。(三是完善扶持制度,不过,一言无法以敝之。)消息称,小聂需借钱支付赡养费,或许小聂自身经济亦出现困难。但无论如何,主次有序,小聂的行为都应遭舆论的谴责,理受法律的惩罚。生活再困难也不应忘父母当初抚养的恩情和付出。(客观地指出小聂的经济困难,反映作者议论较为全面,体现辩证思维。不过,一个“无论如何”,将再次强调自己观点的重要性和正确性。)
对个人而言,孝既是本分,更是责任;对国家而言,孝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传统,若人人不得善终,则社会会大乱,又何谈国富民强。(对“孝”的议论,从不同的主体出发,有了更为丰富的思考。“若”体现出假设思维,进一步强调“孝”的可贵。)我们是父母所生,父母花尽一切心血将我们抚养成人,我们上学、毕业、工作、生子,重复着当年父母走过的路,切勿只顾向前奔跑,记得回头看看那弯曲的脊背与缓慢的步伐,像多年前一般他们照料我们那么仔细去照顾年迈的父母。(语句有点诗意,但句子过长,语意有点啰嗦。考场作文不应冗长,应以短句为主。这是考场作文获胜的“一大秘诀”。)
总评:本文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获得高分,实属“货真价实”。全文立意非凡,思路清晰,语言有味道。文章中心明确,立意别致,善于挖掘材料的要义,提炼出新颖深刻的观点,避免了凡俗的令人疲倦的观点。全文主要有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阐释孝顺父母是责任,第二部分提出如何解决孝道困境,只是这部分的阐释不够到位,欠深度。文章引用多处,且形式多样,反问句增强语势。
4.养老问题的出口在哪里?
(题目疑问,设置悬念;点出“养老问题”,便知立意之深刻)
乌鸦尚懂反哺,而聂老汉与其子小聂却为了赡养费而对簿公堂,(用乌鸦反哺的例子与聂老汉父子的事件对比开头,给人以情感的冲击。)抛开任性和道德不谈(大家基本都在谈“任性”与“道德”,可作者却说不谈,由此窥见其立意之高,之深。),这一尴尬的案例恰恰反映了当今中国的一大社会问题——养老难。(揭示问题的本质,提出观点。)
聂老汉早已步入古稀之年,本应该在家尽享天伦之乐,无奈却收不到外出打工的儿子的赡养费,迫于生活困难,只好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赡养费支付。这一案例从表面上看似可以归咎于小聂不孝顺,但事情真的有这么简单吗?(娓娓道来,不急不慢地陈述事件,以反问收束,引发大家的思考,为下文的论述张本。)
众所周知,公民到了一定年龄是可以收养老金的,虽说养老金不多,但也足以让聂老汉维持正常的生计,可为什么还是会到了向法院寻求帮助的地步呢?是社保没有买还是养老金没有准时发放呢?抑或是养老金确实不够用呢?(用一连串的疑问把问题“剖”干净,引发读者思考的同时,准备为自己的观点着色。)一切皆有可能,毕竟老年人年级大了病痛也多,养老金确实有可能支撑不了什么病痛,正如老人家常说的那样:“年纪大了,没病没痛还好,一病了,那一点养老金买醋都不酸。”(“买醋都不酸”,原为“买糖不甜,买醋不酸”,意思是干什么都不行。此处使用较贴切,但此语并非熟语,非大众所熟知,似有不妥。)可话又说回来了,这么简单的道理大家都懂,为什么在这么多的十一五、十二五下来都没有解决掉养老难这个问题呢?(进一步提出疑问,步步深入,为下文的展开论述张本。)养老难主要体现在养老金难,那养老金为什么会难呢?着眼于当今中国的国情,人口众多,但能工作的人所占比例却不多,早已步入了老龄化社会,GDP再高也支撑不了每年的养老金支出的狂涨。从一方面看,经济手段似乎是解决养老难问题的一剂良药,但从另一个方面看,经济水平的提高只是治标不治本,为何呢?经济再发达,养老金还是不能实实在在地到老人手中,又怎能解决养老问题呢?归根结底,还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美的问题。从根本抓起,健全和完善中国养老保障制度是首要大事,发展经济是解决养老难问题的切实手段。其实,养老难问题不仅中国有,甚至美国等发达国家也有,我们要做的是从国情出发,制定和出台合理有效的养老保障政策,让养老不再难。(泛政治化,没有围绕聂老汉父子因赡养费问题诉诸于法院事件展开论述,将问题延伸出去,却没有及时地收回来。)
我们再回到聂老汉这一案例的本身,儿子小聂连续半年不支付赡养费,在被录入“失信被执行人”,走投无路后才支付了赡养费,这的的确确反映了某些公民责任感的缺失、道德的沦丧,(欲“立”先“破”。肯定一般人的观点,是为了破除其中的不足,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可外出打工多年,到最后只能借钱来支付赡养费又反映了什么?这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唯有使子女拥有赡养父母的能力才是解决养老难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当然了培养公民自觉履行义务去赡养孝顺父母是前提。要使子女即公民有赡养的能力,中国必须要发展经济。(本段给出“发展经济”的建议似乎和第四段“经济水平的提高只是治标不治本”的观点相左)
解决养老难问题出口不在哪儿,就在于六个字:制度、经济、意识,而这有赖于全体公民和政府的共同努力,唯有此,社会才会少几个甚至没有“聂老汉”。(总结全文,回应题目,将聂老汉个体事件上升为群体问题,透过现象抓住了本质,思想深刻,引发深思。)
总评:本篇作文以思想深刻见长,作者能够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由个体事件上升到群体问题。聂老汉父子因赡养费问题对簿公堂事件,作者没有单纯地批评聂老汉抑或是儿子小聂,而是把问题上升到“养老难”的社会层面上,既对聂老汉的行为表示理解,也对儿子小聂无法支付赡养费表示同情。作者善于用一般疑问、反问、设问等形式来牵引出自己的观点,进而引发读者去思考。但文章也存在一些瑕疵,论述偏政治化,将材料问题延伸出去之后,却忘记了及时收回来。
5.为聂老汉的勇敢点赞
(题目直接点明观点,简洁明了。如果题目能够给读者带来“眼前一亮”之感则更好,显然,此题目有些普通。)
道德是寂静的,从来不喧嚣的,当整个社会静下来时,我们就会被道德所引领,而不是被道德而绑架。(开头句富含哲理意味,小作者从对“道德”的认识开头,引人入胜。)然而当小人变得伶牙俐齿,君子变得磕磕巴巴的时候,道德就已经处在最危险的边缘。这时就需要法律来扶道德一把。(开头段彰显出小作者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特别是“小人变得伶牙俐齿,君子变得磕磕巴巴”的对比叙述,形象生动。)
一纸状告告到了法院,小聂不得已支付了赡养费,聂老汉因此运用法律得到了赡养费。(引入作文题目材料,简明扼要。)面对聂老汉如此勇敢维护自己权益的行为,我怎能不表示叹服与尊敬?而如今社会所稀缺的,正是像聂老汉一样勇敢的人。(正式提出观点。运用反问句表达出小作者感情倾向,看似简单,却非常有力,值得学习。)
聂老汉维护自己的权利。法律白纸黑字的证明,子女有工作能力后有义务赡养父母,应给予精神上、金钱上的帮助,而聂老汉年逾古稀了,生活十分困难,却连续半年没有收到儿子的赡养费了。迫不得已,聂老汉踏出了勇敢的第一步。(提出第一个分论点,分析合理得当。聂老汉状告儿子实属无奈之举,令人信服。)这一步,是维护自已权益的正当行为。聂老汉的意识实际上已经超越了许多人的观念,他懂得为自己应享受的利益而去争取,实属不易。(进一步分析,从聂老汉状告儿子的行为上升到聂老汉的维权意识,提升了高度。文字紧扣题目“为聂老汉点赞”。)
聂老汉维护的是法律的尊严。事情一经报道后,许多网友把“大义灭亲”的称号加在了聂老汉的头上,大多带着不理解与不支持,甚至愤怒。然而,这些网友的言论与思想,打了法律响亮的一巴掌。(提出第二个分论点,并上升到“法律的尊严”,增加了文章的深度。运用比喻修辞,化抽象为具体。“言论与思想”如“巴掌”,增加力感,明确表态。)自诞生以来,法律就带着公正大义,人人平等的光环。这些光环从未退去,只是未曾照耀到每一个人。而聂老汉却将此举奉为硅皋,并发扬光大,他维护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利益,还有法律的尊严。(比喻论证为文章添彩。“奉为硅皋”应为“奉为圭臬”。“却”字有转折之意,不合语境,宜删去。“他维护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利益,还有法律的尊严。”一句似不甚连贯,删改为“让法律放射出更加强烈而庄重的尊严之光,并能够照射到每一个角落的人。”另外,此段说理较为单薄。)
聂老汉维护的是社会的风气。老实说,无论是从法律还是道德上来说,赡养父母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如果纵容那些脱离道德无视法律的人,如小聂,那社会的风气该多么污浊?(说理联系社会实际,反问有力。)聂老汉以微薄的一己之力,为社会扫清了一些脏东西,确实是值得称赞的。(对聂老汉维护社会风气的说理较简单。)反观如今社会其他人,有多少人还深陷在胆怯、亲情的泥潭里抽不出身?底层工人不敢状告拖欠工资的黑心老板,服务员不敢状告对自己恶语相向拳脚相加的大老粗,弱势儿童不敢告状索要钱财校园暴力的小霸王等等现象,层出不穷。他的无知与胆怯,断送了他们幸福的权利。(联系社会,用排比句进行反面论证,与前面的正面论述构成正反对比,思路清晰,结构安排合理。罗列社会现实材料简洁自然,用词生动。结句有力。反面材料中的“无知与胆怯”与聂老汉的“勇敢”照应,他们“断送了幸福的权利”与聂老汉“维权成功”照应。可以看出,小作者煞费苦心,遣词造句紧扣题目。)
林清玄曾说:不只春风会舞动树叶,一片树叶也会鼓动春风,带来整个春天。聂老汉的法律意识与无畏精神为整个社会做了个好榜样,让我们为他的勇敢点赞。(结尾引用名言,升华主题。考生凭记忆转述,林清玄原句为“把全身心倾注于迎面而来的每一刻,终有一天会发现,不只春风会吹抚树叶,一片树叶也会摇动春风,带来全部的春天,春风与树叶是同时存在的。”小作者引用的目的是强调那一片“树叶”的作用,聂老汉就是那片“摇动春风”的树叶,隐喻意味深远。结句有意照应题目,有些简单,牵强而无味。)
总评:本篇作文为考生优秀作文。本文最大亮点结构清晰,层次分明。采用并列分论点的形式,逐层深入地论证了聂老汉“勇敢”的维权行为的价值。其次,小作者较强的语言把控能力也值得称道,论证中讲究运用修辞及遣词技术,语言简明扼要。但模式化的结构,简洁的语言也造成了分析不够深入的遗憾。再次,文中小作者时时联系论点的意识,值得写作能力较弱的同学学习。6.法律难承亲情
(题目简明扼要,非常精炼,让读者一眼看上去就能把握文章的核心观点。)
聂老汉把“不孝”儿子小聂告上法院,法院强制执行,通过信用制度使小聂“主动”支付了赡养费。这固然大快人心,通过法律制裁了与传统文化主流相违的“不孝子弟”。
但我不禁思索,法律能否承载亲情?法院这一行为是否得当?(本段话简要叙述材料的内容,“主动”一词加上了双引号,意味深长。但前两段似乎不宜分段。)
法律是长久以来形成的社会规矩,也是一个人道德标准的最低限度,而亲情是基于血缘或“养育之恩”的感情,无需法律规定,是人从内心自发的情感。(简要阐述法律与亲情的定义,但又不是照搬教科书,而是根据文章需要加入了自己的理解。)用法律规定亲情,那么亲情便不再是亲情,而成了冰冷的条文与规则,这样便缺失了温暖与人性。亲情是人类的情感,用法律来约定就像成了一条程序,人就好比成了机器人,没有了情感,薄薄的法律似乎难以承担亲情的重量。(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阐述亲情与法律的关系,论述过程中不忘回扣题目,考生的思维能力过硬。)
当然,面对那些缺乏亲情、“不孝”的人,人们会感到愤怒,但强制要求人们要孝顺,我认为有失妥当。(亮明自己的价值态度。)因为儿女其实并没有义务去“孝顺”,法律往往规定的是在双方都达成共识下的规则,如交易、贷款、交通、刑事等等,但父母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面其实并没有与之先商量好,正如胡适先生说:“若子女高兴,我便心安理得;若子女难过,我便心有愧疚”,(引用胡适先生书信里的话,运用恰当,有力地证明了自己的观点。)如果父母令子女痛苦难过,子女为何还要“以德报怨”呢?这或许多有些偏激,但子女的确没有义务尽这份长久被视为“义务”的孝道。(从新颖的角度切入亲情与法律的关系,体现出考生非凡的思考能力。)
再看这件事本身,法院把小聂录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使小聂无法正常出行,工作受阻。不赡养父母无可厚非,不代表一个人的信用或者道德低下败坏,通过这种方式强制人们尽孝,难免让人心有不服,且这样强制的变了味的赡养会与负面情感挂钩,形成恶性循环,更加与本意南辕北辙。(论证环环相扣。先辨析赡养父母与“失信被执行人”之间的区别,然后论证法律与亲情的关系。作者的语言精练,不拖泥带水,体现了良好的语言功底。)再看一个细节,小聂外出打工,最后赡养费都是借钱交上的,说明小聂自己也很贫穷,可以说他的生活也相当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要求他尽孝,实在有失人情,不够得当。
当然不止有失人情,法院为何会要求一个自身难保的人赡养父亲?这种赡养费真的应该由子女出吗?
中国的养老问题连最基本的保障都做不到,这份本该由国家出的赡养费现在却摊在子女头上,大概有失公平,老人的生活问题应该由国家解决,而不是通过法律强制子女“尽孝”。(思考更加深入,从法律与亲情的关系深入到社会保障的问题,思路清晰。)
在我看来,法律难承亲情,对父母的孝顺要发自内心才细腻真实。(紧扣题目,总结观点,皆为有力。不过略显单薄。)
总评:本文确实是一篇上等作文。考生首先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核心话题,即亲情与法律的关系问题。然后亮明观点,围绕话题与观点展开论述。值得称道的是,考生的思路特别清晰,论证环环相扣,体现了考生高超的思维能力。从议论语言上讲,全文的语言干净利落,阐释性语言、描述性语言、叙述性语言、论证性语言都非常符合语言规范,有力地证明自己的观点。
第三篇:聂老汉依法强制儿子尽孝作文3篇
【作文原题】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聂老汉年逾古稀,生活困难。因外出打工的儿子小聂,连续半年不支付赡养费,聂老汉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经法官与小聂沟通无效后,法院遂将小聂录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后小聂因无法正常出行,工作受阻,只好到法院承认错误并借钱支付了有关赡养费。此事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角度:
(1)“小聂”的角度:①“不支付赡养费”不尽孝道;②知错能改,遵守法律;
(2)“聂老汉”的角度:懂得用法律保障自己的权益;(3)“法院”的角度:
①法律大于天,法律是人们权益(维护孝道)的保障; ②法律缘于人情,尽孝是否一定要诉诸法律;
③法律是否真的能成为维护孝道的利器?孝道是否一定要靠法律维持;(4).“社会”的角度:老年人的生活保障问题;
1.坚守孝,方为善(60分)
子女因各种借口拖欠对老人赡养费的支付如今已屡见不鲜。今日,小聂一案的判处却引起了广泛关注。在自身亦拮据的情况下,能放弃对父母的赡养吗?法院的判决已给出明确答案:坚守孝,方为善。(在引述材料内容后,迅速推出文章观点,这是考场作文的写作要求和特点,可见,作者深谙此道。)
从最浅层的方面看,小聂交付赡养费,本就是对法律规定义务的遵守与履行。这一点不论孝顺与否,作为公民便应当做到。由此看来,法院的判决不仅必须,而且正确。(以退为进笔法。先从“义务”切入,指出法院判决的正确。看似闲笔,实则为下文铺垫。)
但交付赡养费仅仅是单纯的义务履行吗?答案是否的。这种行为的背后,更体现了一个人的责任感与信用。“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试问一个连赡养父母的责任都拒绝担负的人,如何让他负起工作上的责任?一个连按时交付赡养费都无法做到的人,该让人如何相信他的信用?且不论父子间的恩情,但从父亲为他提供从小长大的物质保障而言,在父亲年迈之时对其进行赡养,本就是一种责任和担当,这是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推脱的,而小聂的失信行为换来工作、生活的阻碍,只能说是法院对其失责失信行为的正当告诫。(全段紧扣“信用”问题展开,语言晓畅,行文自如。)
交付赡养费,从本源上看,是一个人孝顺的体现,父母不仅给予我们生命,而且给予了我们成长的各种保障,孝顺父母便成一种必然。孝顺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个人都需时时铭记在心。这是对养育自己成人的父母最好的报答。然而如今,孝字却在小聂心中缺失,这便是法院对其进行惩罚的根本原因。(全段围绕“孝顺”展开论述,题文照应。)
或许有人会认为,小聂本就经济困难,支付赡养费还需借钱,这一判处太不近人情。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法院的判决不仅是对小聂的警醒,更是对全社会的告诫。人情不应体现在对恶劣行为的从轻判决,而应体现在对孝顺的最好履行。而且,讨论是否应赡养父母,本就是一种错误行为。社会何时已形成了为不孝找借口的风气?孝顺是我们本应坚守的理念,如今却成为人们讨价还价的谈资,这是否反映了当今社会的不良现象?这是需要我们每个人进行思考的。(全段宕开一笔,从“疑问”切入,使文章内容得以深化。)
孝顺不仅体现在对父母的赡养,更体现在对父母发自内心的牵挂与关怀。坚守孝,令自己安心从容,令父母安享天年,这是小善;坚守孝,令社会洋溢孝顺之风,这是大善。
唯有坚守心中的孝,方能成为至善。(独句成段,再次点题,突出中心,又明确论点,这种处理,很符合考场作文的扣题要求。作者的考场作文意识,可见极强。)
总评:本文卷面整洁,得了高分,亮点有:一是论点明确。在这个开放空间较大的作文题中,作者选取其中一个角度,加以展开论述,做到中心突出,首尾点题,很好。二是行文逻辑较为严密。考场作文的思路或逻辑往往不是依赖读者的推理来获得的,而更依赖段落语句来获得的,本文的写作则体现了这一点,上下文之间,连贯合理。三是语言朴实流畅。一般而言,精彩有表现力的语言,更容易征服读者。本文的语言回归平淡,风格质朴,没有华丽辞藻,连引用也少之又少。这种文风在清晰的卷面中还是有优势的。但还可以加强语言的文采。
2.法律维系的亲情是何等悲哀(60(观点明确新颖,感叹中强化悲凉感)
分)
1孝道,凝聚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是祖祖辈辈治国齐家的核心理念。古人甚至卧病求鲤,当今却有人连赡养费都不愿支付,且不说违法,作为人应有的道德都丧尽。生之父母,授之父母,最终怎能忘记父母?(散发文言气息,节奏感强,一个反问,问出了究竟。)
2孝顺父母,是每人应尽的职责。聂老汉年逾古稀却要亲诉儿子,无法享受天伦之乐,这何尝不是天底下一大悲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本来关爱老幼就是一种社会责任,如今,却连亲生父亲都不愿赡养。《陈情表》中李密放弃仕途只为照顾祖母,古代官员丁忧时要守丧两年,无丝竹之欢,无酒肉之乐。在道德上,孝顺父母是理所当然的;在法律上,孝顺父母是公民义务。一个人对父母的态度便可得知此人品质优劣,行为是否得当,是衡量人的一大标准。(拓展适度,延伸合理,把“孝顺父母”一事置于人品的环境下反思,可见,作者收敛自如。)
3是本分,更是责任!(单独成段,真醒目,显重要,对前段的概括。这是考场作文吸引眼球的一大法宝。)4靠法律维持的亲情是何等悲哀!自幼便吟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应当深谙父母之伟大。出自感恩,出自深爱,我们都应善待父母。而儿子小聂知错悔改,只因自己被录入“失信被执行人”,基本生活受影响。法律的存在着实保证了老人的生活水平和应有的赡养费,但又反映出无人负责、子女弃养的悲哀现实。完善法律制度的同时,社会更应加强道德教育,深化“孝道”的重要性,使每个人都尊重、爱惜自己的父母。切勿失去父母才悟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哀。(令人诧异的是,引用的形式多样,这种修饰性引用值得效仿。)
5同时,社会与政府也应有完善的扶持制度。消息称,小聂需借钱支付赡养费,或许小聂自身经济亦出现困难。但无论如何,主次有序,小聂的行为都应遭舆论的谴责,理受法律的惩罚。生活再困难也不应忘父母当初抚养的恩情和付出。(客观地指出小聂的经济困难,反映作者议论较为全面,体现辩证思维。不过,一个“无论如何”,将再次强调自己观点的重要性和正确性。)
6对个人而言,孝既是本分,更是责任;对国家而言,孝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传统,若人人不得善终,则社会会大乱,又何谈国富民强。我们是父母所生,父母花尽一切心血将我们抚养成人,我们上学、毕业、工作、生子,重复着当年父母走过的路,切勿只顾向前奔跑,记得回头看看那弯曲的脊背与缓慢的步伐,像多年前一般他们照料我们那么仔细去照顾年迈的父母。(语句有点诗意,但句子过长,语意有点啰嗦。考场作文不应冗长,应以短句为主。这是考场作文获胜的“一大秘诀”。)
总评:本文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获得高分,实属“货真价实”。全文立意非凡,思路清晰,语言有味道。文章中心明确,立意别致,善于挖掘材料的要义,提炼出新颖深刻的观点,避免了凡俗的令人疲倦的观点。全文主要有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阐释孝顺父母是责任,第二部分提出如何解决孝道困境,只是这部分的阐释不够到位,欠深度。文章引用多处,且形式多样,反问句增强语势。
百善“孝”为先(44分)
①儿子小聂外出打工,把年逾古稀的聂老汉独自一人留在家中,生活困难,竟还连续半年不支付赡养费,直到遭到惩罚后才愿意支付有关赡养费。作为子女,我们就应该赡养并孝敬父母。(文章开篇,简洁地引用材料,作者用此写作方法紧紧地着眼于材料去思考文章的中心,是写作扣题的好方法。)
②“孝”一个字,贯穿中华上下五千年。它不仅是个字,它后面所代表的是一种含意,一种为人最基本的道德。父母给予了我们宝贵的生命,把我们带到这个缤纷多姿的世界,难道我们不应该感激他们吗?难道我们不应该赡养并孝敬父母吗?而小聂不应该置年逾古稀、生活困难的老父亲不顾,而应尽自己赡养老父亲的义务。(作者从“我们”出发在段末用两个反问句强调“我们”应该感激、赡养、孝敬父母,点明了孝道的重要性。③古时,孝乃是大德,不孝乃是大罪。孝敬父母的人会受到他人的称赞与尊重,不孝的人却会受到他人的唾弃与鄙视。即使在现代,时代已变,科技发达,人们的思想已开放,但但为人应尽孝道的美德却没有变。
④宋朝时,张景宪,甚有孝道,母亲逝世,他一夜之间,须发尽白,人们以此称道他(用了本卷古文中张景宪的例子,这样的引用存在一定的争议,若有其他例子可用,一般不建议用本卷中现代文或古文中出现的例子);感动中国人物中的王仲才,母亲年迈无法行动,自己走到哪便把母亲背到哪,每天晚上都会用绳子把自己和母亲绑在一起,母亲晚上要方便时,便会拉动绳子将他唤醒。这些无一不体现出中华最为传统的道德思想“孝”。(本段若能结合材料生发议论则举例和材料的结合度更好,在段末补上这样一句,效果顿现:古贤与当代的德士给小聂树立了一个个真实的榜样,值得小聂思考和学习。)
⑤孝敬赡养父母,他人会称赞你,你会得到他人的尊重,后代会学习你的行为。当你老去时,你的后代也能传承你的思想道德,赡养你并孝敬你。孝敬父母不仅是回报父母,也是为了你自己。(本段深化了孝敬父母带来的积极影响)
⑥不孝敬父母的人会受到众人的批评,他人的鄙视,你的同事、朋友、上司,与你打交道的每一个人都会用同样的眼光看待人,并与你保持距离。因为你是一个不孝的人,一个连做人基本道德都没有的人。你不孝的行为会标记着你的一生。(本段从反面深化了不孝敬父母带来的不良影响。以上两段的不足是未能联系到小聂的行为来议论,若能结合小聂的行为来生发议论,则对中心的分析更鲜明和深刻。)
⑦小聂把年逾古稀的老人扔在家中无人照看(这句文字有主观臆测之感,题目中无写及聂老汉在家中无人照看,所以想象多了需谨慎。),这本就不孝,或因生活所迫外出打工,这也许能够体谅,但竟然半年不支付赡养费,与法官沟通后仍不支付,直到受到惩罚才肯认错并支付赡养费。这是天大的不孝他的“认错”也许是被迫,但他不孝的行为却会影响他的一生。(紧扣材料,结合材料来议论,符合考场作文的特性,值得点赞。)
⑧百行“孝”为先,孝道是我们作为人,更是作为中华子女的一种不可或缺的精神道德。(文末以“百行孝为先”呼应题目和全文中心句,深化中心,使文中收束有力。)
总评:本文是一篇中等作文,写作上瑕瑜并存。从优点来看,本文审题能从“小聂”的角度出发,指出了小聂“不支付赡养费”是“不尽孝道”的行为,审题正确。其次,本文结构较为清晰,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简洁引用材料,提出全文中心:作为子女,我们就应该赡养并孝敬父母。作者观点明确;再从孝与不孝的对比中写出孝敬父母的重要性;最后回扣材料小聂的事件,突出作为子女,我们就应该赡养并孝敬父母。文章结构清晰,整体性好,阅读流畅。不足之处,一是第2、3、4段的段尾没有结合材料生发议论,使所用事例与材料的结合度低;二是某些用词句的程度语气过重,如“遗臭万年”“天大的不孝”等显得刻意夸张。
第四篇:2017任务驱动型作文:“聂老汉的赡养费”
2017任务驱动型作文:“聂老汉的赡养费”
2017·“中山鸟卷”作文精细点评
文章来源:语文新高考新浪博客 【作文原题】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聂老汉年逾古稀,生活困难。因外出打工的儿子小聂,连续半年不支付赡养费,聂老汉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经法官与小聂沟通无效后,法院遂将小聂录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后小聂因无法正常出行,工作受阻,只好到法院承认错误并借钱支付了有关赡养费。此事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材料与题目解读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几个角度,需要把握:
1.“小聂”的角度:①“不支付赡养费”不尽孝道;②知错能改,遵守法律; 2.“聂老汉”的角度:懂得用法律保障自己的权益;
3.“法院”的角度:①法律大于天,法律是人们权益(维护孝道)的保障; ②法律缘于人情,尽孝是否一定要诉诸法律;
③法律是否真的能成为维护孝道的利器?孝道是否一定要靠法律维持; 4.“社会”的角度:老年人的生活保障问题;
二、赋分说明:
1.作文分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基础等级:内容20分,表达20分;发展等级20分。主要包括作文是否切合题意,中心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充实,感情是否真挚,文体是否符合规范,语言是否通顺,结构是否完整,书写是否工整。发展等级主要包括立意是否深刻,文章是否有思想,材料或者论据是否丰富新颖,语言是否有表现力或者有文采,见解是否独到等。
2.考生如果能够围绕“孝道”与“法律”进行立意,有一个明确的中心都行。3.文体不限。记叙文也可打高分。
4.30分以下的作文请改卷老师自己把握,但是要注意:没有题目或改写题目的扣2分,字数每少50字扣1分。有抄袭现象的、或者抄袭试卷阅读文章的,一律记0分。字数不足100字的,不能超过10分;字数不足200字的,不能超过15分;字数不足400字的,不能超过25分;字数不足500字的,不能超过30分;字数不足600字的,不能超过35分;字数不足700字的,原则上不能超过40分。超过600字,可按照“字数每少50字扣1分”的原则给分。
三、优秀作文(6篇)1.坚守孝,方为善
2.窥探无人赡养背后的社会保障体系缺口 3.法律维系的亲情是何等悲哀 4.养老问题的出口在哪里? 5.为聂老汉的勇敢点赞 6.法律难承亲情 中等作文(5篇)1.亲情不应被遗忘
2.莫让强制执行而伤了亲情 3.百善“孝”为先 4.解开孝之枷锁
5.遵纪守法,人人有责 低分作文(5篇)1.退一步海阔天空 2.人无信,无以立 3.信用 4.老年得子,一败涂地 5.责任,铭记于心 优秀作文(6篇)1.坚守孝,方为善
(以“观点”定为标题,清晰,显豁,醒目,扣题。标题的表述使用文言句式,显得古朴文雅,彰显文化底蕴。值得注意的是,以观点作为标题,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观点切题,二是语言精美。)
子女因各种借口拖欠对老人赡养费的支付如今已屡见不鲜。(切入现实状况,引出话题。)今日,小聂一案的判处却引起了广泛关注。(“却”似有不妥,既然“屡见不鲜”,则“广泛关注”没有来由。)在自身亦拮据的情况下,能放弃对父母的赡养吗?法院的判决已给出明确答案:坚守孝,方为善。(在引述材料内容后,迅速推出文章观点,这是考场作文的写作要求和特点,可见,作者深谙此道。)
从最浅层的方面看,小聂交付赡养费,本就是对法律规定义务的遵守与履行。这一点不论孝顺与否,作为公民便应当做到。由此看来,法院的判决不仅必须,而且正确。(以退为进笔法。先从“义务”切入,指出法院判决的正确。看似闲笔,实则为下文铺垫。)
但交付赡养费仅仅是单纯的义务履行吗?(注意“但”,承上启下,思路清晰,逻辑合理。考场作文务必重视“清晰”,而清晰有赖于“过渡段”或“过渡词”来实现。)答案是否的。这种行为的背后,更体现了一个人的责任感与信用。(从上文“最浅层”,到此深入一层,从“义务”升格为“信用”。作者的逻辑性得以体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试问一个连赡养父母的责任都拒绝担负的人,如何让他负起工作上的责任?一个连按时交付赡养费都无法做到的人,该让人如何相信他的信用?(以“追问”形式展开,语势陡增。追问是行文的重要展开技术。)且不论父子间的恩情,但从父亲为他提供从小长大的物质保障而言,在父亲年迈之时对其进行赡养,本就是一种责任和担当,这是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推脱的,而小聂的失信行为换来工作、生活的阻碍,只能说是法院对其失责失信行为的正当告诫。(全段紧扣“信用”问题展开,语言晓畅,行文自如。)
交付赡养费,从本源上看,是一个人孝顺的体现,父母不仅给予我们生命,而且给予了我们成长的各种保障,孝顺父母便成一种必然。(转入“孝顺”的论述。但此处与上文的斜街,略显松散,其原因正是少了与“信用”之间的语句纽带。比如段首开加一句:信用对于上下两代之间其实就是孝顺。)孝顺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个人都需时时铭记在心。这是对养育自己成人的父母最好的报答。然而如今,孝字却在小聂心中缺失,这便是法院对其进行惩罚的根本原因。(全段围绕“孝顺”展开论述,题文照应。)或许有人会认为,小聂本就经济困难,支付赡养费还需借钱,这一判处太不近人情。(特别注意作者的“或许有人”这一行文技术。从思路上来说,这种从读者疑问角度出发切入的办法,能有效地拓展行文空间,增强文章的亲切感,在论述上,则可以加深文意。)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法院的判决不仅是对小聂的警醒,更是对全社会的告诫。(从“社会”角度加以反驳。)人情不应体现在对恶劣行为的从轻判决,而应体现在对孝顺的最好履行。而且,讨论是否应赡养父母,本就是一种错误行为。(从“讨论”自身加以反驳。)社会何时已形成了为不孝找借口的风气?孝顺是我们本应坚守的理念,如今却成为人们讨价还价的谈资,这是否反映了当今社会的不良现象?这是需要我们每个人进行思考的。(全段宕开一笔,从“疑问”切入,使文章内容得以深化。)
孝顺不仅体现在对父母的赡养,更体现在对父母发自内心的牵挂与关怀。坚守孝,令自己安心从容,令父母安享天年,这是小善;坚守孝,令社会洋溢孝顺之风,这是大善。(强化“孝顺”论题,从“小善”和“大善”两个角度深入。对比性的议论,有利于在思想上彰显深刻。)
唯有坚守心中的孝,方能成为至善。(独句成段,再次点题,突出中心,又明确论点,这种处理,很符合考场作文的扣题要求。作者的考场作文意识,可见极强。)
总评:本文卷面整洁,得了高分,亮点有:一是论点明确。在这个开放空间较大的作文题中,作者选取其中一个角度,加以展开论述,做到中心突出,首尾点题,很好。二是行文逻辑较为严密。考场作文的思路或逻辑往往不是依赖读者的推理来获得的,而更依赖段落语句来获得的,本文的写作则体现了这一点,上下文之间,连贯合理。三是语言朴实流畅。一般而言,精彩有表现力的语言,更容易征服读者。本文的语言回归平淡,风格质朴,没有华丽辞藻,连引用也少之又少。这种文风在清晰的卷面中还是有优势的。但还可以加强语言的文采。
2.窥探无人赡养背后的社会保障体系缺口
(此标题有穿透性,自然深刻。标题必须达到三个效果:①简洁明了,②体现观点和态度,③符合材料内涵。以此观之,此题目态度鲜明,切中了材料要害,属于优势题目。)
有句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可近年来频频出现的年过半百老人无人赡养,境遇极其困窘,不得已之下只得将子女告到法庭以得到赡养费地现象,使亲情孝道被置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有人说,我们的社会已经亲情泯灭,道德沦丧。真是这样吗?我看未必。(本段的思路是引用加分析加质疑反问。不是简单地复述材料,而又紧扣材料的核心话题:无人赡养老人,付诸法律。这样的首段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最后语句的反问与质疑很有议论气场。)
就拿年逾古稀地聂老汉来说,他地生活很困难,但儿子小聂外出打工已经半年没有支付赡养费,聂老汉只能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实属一种无奈之举。再看小聂,他起初没有执行,于是被录入“失信被征行人”名单,结果因工作和出行受阻,小聂只好承认错误并借钱支付赡养费,这似乎也是被逼无奈下的举动。同样是无奈,大众好像自动会给小聂贴上“没人性”“冷血无情”地标签。七旬老人无人赡养,谁来担责?我们不能感情用事地单方面归咎于小聂,而要从更深层去探讨。(本段的思路是材料分析加观点总结加观点分析。此段表现了作者极强的分析意识,而且紧扣材料进行分析,没有任何跑题、偏题的可能,这样的思维模式非常值得称道。这也是让文段走向深刻的典型技术。另外,语词的使用简洁有力,如“无奈”“标签”“担责”等都是较为庄重、有力;语气上也郑重其事,体现了认真分析问题的态度。)
诚然,小聂有着无可推诿的责任,他没有履行赡养父亲的义务,没有尽到做儿子的本分,但他自己本身的生活条件也很拮据,甚至连最后要支付的赡养费都是借钱支付的,他连赡养费都负担不起。显而易见,他外出打工挣的钱很少,可能连自己的生活都过的捉襟见肘,再苛责他准时定期支付赡养费似乎有点不近人情。(“诚然”一词,让文段思路迂回曲折,说理显得更透彻、更理性、更辩证。抓住材料中的文字进行分析,针对具体情况来看到问题,不武断、不强势,以理服人。关键还是分析到位,使用了还原人物身份、文本细读等阅读的方式来写作,打通了“读”“想”和“写”,这一点非常值得赞赏。)
那么,老人的子女无力赡养,老人难道就只能自生自灭了吗?当然不是,我们还有社会保障在背后做支撑。但是,捏老汉并没有享受到社会保障带来的福利,他既没有收到每月的最低保障金,也没有体会到社会养老体系给予地救助和服务。可见,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存在很大的缺口,而潜在地养老危机随时都有可能从缺口中迸发出来。(“那么”“当然不是”“可见”这些衔接词语的使用很娴熟,说明作者写作上的连贯技术水平较高。分析深入,自然就能得出让人信服的观点,现象背后的实质是制度上的缺陷,这就让文章深刻了,“透过现象看本质”,本质是什么,是制度,是文化,是精神,是心态,是历史„„)
出现这一缺口的原因不外乎有两个,一是我们一向把家属作为最直接的赡养人,仅将社会保障体系作为辅助地备用“人选”,意识不到要双管齐下才会成为坚实后盾,二是我们过分苛责子女应承担的义务,哪怕个人已无力负担也要强行使其负重,但我们忘记了社会的力量有多强大,动员社会群体也许很快就能解决问题。(本段使用了原因分析技术,当然,更重要是这个分析是站得住脚的。从“措施”效果和“观念”判断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可谓深入、辩证。)
所以,要想堵住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口,政府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政府要关注并改善民生,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起有关养老的一系列体制机制,确保“老有所养”惠及全社会。物质条件不足的子女需给予老人精神上的慰藉,政府再适当给予物质上的补助,也要建设和完善含养老服务的基础设施,石老人充分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和关怀。(本段使用了措施解决技术,“政府”的角色永远是制度的承担者和责任人;措施的归类也无外乎“机制”“基础设施”“物质”“精神”,当然,能掌握这些分析技术,基本能对付评论的深入性了。)
莫让社会保障体系地缺口无限扩大,防微杜渐,从养老开始。让老人有人赡养,让子女无沉重经济危担,才算是真正为民谋福祉。赡养老人,始于子女终于社会。(结尾段,既有忧患意识,又有呐喊思想,还能回扣观点,关键在于两个思维的角度:“莫让”和“让”,这种否定肯定的结合,会让段落有层次、有力度,有一种思考推进的轨迹,会让分析更有力度、深度。)
(总评:这篇文章在几个方面做得比较好:①书写清晰,工整;②深入材料,观点鲜明突出;③用分析问题的思维来写文章,使得文章气势充足,而又以理服人;④语句衔接自然流畅,符合思考的轨迹;⑤思考深入,就事论事,一事一理,辩证分析技术使用纯熟;⑥所选的角度是材料的核心话题,紧扣材料,而又随时呼应材料。从本文看作者过了审题关、书写关、结构关、衔接关、分析关,思维深入,表达流畅,不愧为一篇上乘的考场作文。)
3.法律维系的亲情是何等悲哀
(观点明确新颖,感叹中强化悲凉感)
孝道,凝聚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是祖祖辈辈治国齐家的核心理念。(从“孝道”说起,颇显宽宏大气,又不失中肯,让人肃然起敬。)古人甚至卧病求鲤,当今却有人连赡养费都不愿支付,且不说违法,作为人应有的道德都丧尽。(穿越时间隧道的对比,孝心反差极大,除了震撼,就是激思。不过,典故有瑕,非“卧病求鲤”,乃“卧冰求鲤”也。)生之父母,授之父母,最终怎能忘记父母?(散发文言气息,节奏感强,一个反问,问出了究竟。)
孝顺父母,是每人应尽的职责。聂老汉年逾古稀却要亲诉儿子,无法享受天伦之乐,这何尝不是天底下一大悲哀!(阐释孝道,不忘回归材料,可见,作者的材料意识不弱。双重否定,“否”出了深刻,写出了力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引句虽熟,但精准。)本来关爱老幼就是一种社会责任,如今,却连亲生父亲都不愿赡养。(从文化传统的角度议论材料,直逼“孝道”的脆弱。)《陈情表》中李密放弃仕途只为照顾祖母,古代官员丁忧时要守丧两年,无丝竹之欢,无酒肉之乐。(古代的事例是一面镜子,从历史材料中找寻今天的答案。)在道德上,孝顺父母是理所当然的;在法律上,孝顺父母是公民义务。(视角独特,分析很有层次感,从道德和法律两个层面,解读孝顺。)一个人对父母的态度便可得知此人品质优劣,行为是否得当,是衡量人的一大标准。(拓展适度,延伸合理,把“孝顺父母”一事置于人品的环境下反思,可见,作者收敛自如。)
是本分,更是责任!(单独成段,真醒目,显重要,对前段的概括。这是考场作文吸引眼球的一大法宝。)靠法律维持的亲情是何等悲哀!(置于段首,不忘点题,点题何等重要。)自幼便吟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应当深谙父母之伟大。出自感恩,出自深爱,我们都应善待父母。而儿子小聂知错悔改,只因自己被录入“失信被执行人”,基本生活受影响。(为法律的登场做好铺垫。)法律的存在着实保证了老人的生活水平和应有的赡养费,但又反映出无人负责、子女弃养的悲哀现实。(如何改变现实困境呢?一是完善法律制度。不过,鄙以为,阐述较为单薄。)完善法律制度的同时,社会更应加强道德教育,深化“孝道”的重要性,使每个人都尊重、爱惜自己的父母。(二是加强道德教育,很有针对性的措施。不过,亦犯同样的错误,阐述不够详细,缺乏深度。)切勿失去父母才悟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哀。(令人诧异的是,引用的形式多样,这种修饰性引用值得效仿。)
同时,社会与政府也应有完善的扶持制度。(三是完善扶持制度,不过,一言无法以敝之。)消息称,小聂需借钱支付赡养费,或许小聂自身经济亦出现困难。但无论如何,主次有序,小聂的行为都应遭舆论的谴责,理受法律的惩罚。生活再困难也不应忘父母当初抚养的恩情和付出。(客观地指出小聂的经济困难,反映作者议论较为全面,体现辩证思维。不过,一个“无论如何”,将再次强调自己观点的重要性和正确性。)
对个人而言,孝既是本分,更是责任;对国家而言,孝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传统,若人人不得善终,则社会会大乱,又何谈国富民强。(对“孝”的议论,从不同的主体出发,有了更为丰富的思考。“若”体现出假设思维,进一步强调“孝”的可贵。)我们是父母所生,父母花尽一切心血将我们抚养成人,我们上学、毕业、工作、生子,重复着当年父母走过的路,切勿只顾向前奔跑,记得回头看看那弯曲的脊背与缓慢的步伐,像多年前一般他们照料我们那么仔细去照顾年迈的父母。(语句有点诗意,但句子过长,语意有点啰嗦。考场作文不应冗长,应以短句为主。这是考场作文获胜的“一大秘诀”。)
总评:本文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获得高分,实属“货真价实”。全文立意非凡,思路清晰,语言有味道。文章中心明确,立意别致,善于挖掘材料的要义,提炼出新颖深刻的观点,避免了凡俗的令人疲倦的观点。全文主要有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阐释孝顺父母是责任,第二部分提出如何解决孝道困境,只是这部分的阐释不够到位,欠深度。文章引用多处,且形式多样,反问句增强语势。
4.养老问题的出口在哪里?
(题目疑问,设置悬念;点出“养老问题”,便知立意之深刻)
乌鸦尚懂反哺,而聂老汉与其子小聂却为了赡养费而对簿公堂,(用乌鸦反哺的例子与聂老汉父子的事件对比开头,给人以情感的冲击。)抛开任性和道德不谈(大家基本都在谈“任性”与“道德”,可作者却说不谈,由此窥见其立意之高,之深。),这一尴尬的案例恰恰反映了当今中国的一大社会问题——养老难。(揭示问题的本质,提出观点。)
聂老汉早已步入古稀之年,本应该在家尽享天伦之乐,无奈却收不到外出打工的儿子的赡养费,迫于生活困难,只好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赡养费支付。这一案例从表面上看似可以归咎于小聂不孝顺,但事情真的有这么简单吗?(娓娓道来,不急不慢地陈述事件,以反问收束,引发大家的思考,为下文的论述张本。)
众所周知,公民到了一定年龄是可以收养老金的,虽说养老金不多,但也足以让聂老汉维持正常的生计,可为什么还是会到了向法院寻求帮助的地步呢?是社保没有买还是养老金没有准时发放呢?抑或是养老金确实不够用呢?(用一连串的疑问把问题“剖”干净,引发读者思考的同时,准备为自己的观点着色。)一切皆有可能,毕竟老年人年级大了病痛也多,养老金确实有可能支撑不了什么病痛,正如老人家常说的那样:“年纪大了,没病没痛还好,一病了,那一点养老金买醋都不酸。”(“买醋都不酸”,原为“买糖不甜,买醋不酸”,意思是干什么都不行。此处使用较贴切,但此语并非熟语,非大众所熟知,似有不妥。)可话又说回来了,这么简单的道理大家都懂,为什么在这么多的十一五、十二五下来都没有解决掉养老难这个问题呢?(进一步提出疑问,步步深入,为下文的展开论述张本。)
养老难主要体现在养老金难,那养老金为什么会难呢?着眼于当今中国的国情,人口众多,但能工作的人所占比例却不多,早已步入了老龄化社会,GDP再高也支撑不了每年的养老金支出的狂涨。从一方面看,经济手段似乎是解决养老难问题的一剂良药,但从另一个方面看,经济水平的提高只是治标不治本,为何呢?经济再发达,养老金还是不能实实在在地到老人手中,又怎能解决养老问题呢?归根结底,还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美的问题。从根本抓起,健全和完善中国养老保障制度是首要大事,发展经济是解决养老难问题的切实手段。其实,养老难问题不仅中国有,甚至美国等发达国家也有,我们要做的是从国情出发,制定和出台合理有效的养老保障政策,让养老不再难。(泛政治化,没有围绕聂老汉父子因赡养费问题诉诸于法院事件展开论述,将问题延伸出去,却没有及时地收回来。)
我们再回到聂老汉这一案例的本身,儿子小聂连续半年不支付赡养费,在被录入“失信被执行人”,走投无路后才支付了赡养费,这的的确确反映了某些公民责任感的缺失、道德的沦丧,(欲“立”先“破”。肯定一般人的观点,是为了破除其中的不足,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可外出打工多年,到最后只能借钱来支付赡养费又反映了什么?这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唯有使子女拥有赡养父母的能力才是解决养老难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当然了培养公民自觉履行义务去赡养孝顺父母是前提。要使子女即公民有赡养的能力,中国必须要发展经济。(本段给出“发展经济”的建议似乎和第四段“经济水平的提高只是治标不治本”的观点相左)
解决养老难问题出口不在哪儿,就在于六个字:制度、经济、意识,而这有赖于全体公民和政府的共同努力,唯有此,社会才会少几个甚至没有“聂老汉”。(总结全文,回应题目,将聂老汉个体事件上升为群体问题,透过现象抓住了本质,思想深刻,引发深思。)
总评:本篇作文以思想深刻见长,作者能够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由个体事件上升到群体问题。聂老汉父子因赡养费问题对簿公堂事件,作者没有单纯地批评聂老汉抑或是儿子小聂,而是把问题上升到“养老难”的社会层面上,既对聂老汉的行为表示理解,也对儿子小聂无法支付赡养费表示同情。作者善于用一般疑问、反问、设问等形式来牵引出自己的观点,进而引发读者去思考。但文章也存在一些瑕疵,论述偏政治化,将材料问题延伸出去之后,却忘记了及时收回来。
5.为聂老汉的勇敢点赞
(题目直接点明观点,简洁明了。如果题目能够给读者带来“眼前一亮”之感则更好,显然,此题目有些普通。)
道德是寂静的,从来不喧嚣的,当整个社会静下来时,我们就会被道德所引领,而不是被道德而绑架。(开头句富含哲理意味,小作者从对“道德”的认识开头,引人入胜。)然而当小人变得伶牙俐齿,君子变得磕磕巴巴的时候,道德就已经处在最危险的边缘。这时就需要法律来扶道德一把。(开头段彰显出小作者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特别是“小人变得伶牙俐齿,君子变得磕磕巴巴”的对比叙述,形象生动。)
一纸状告告到了法院,小聂不得已支付了赡养费,聂老汉因此运用法律得到了赡养费。(引入作文题目材料,简明扼要。)面对聂老汉如此勇敢维护自己权益的行为,我怎能不表示叹服与尊敬?而如今社会所稀缺的,正是像聂老汉一样勇敢的人。(正式提出观点。运用反问句表达出小作者感情倾向,看似简单,却非常有力,值得学习。)
聂老汉维护自己的权利。法律白纸黑字的证明,子女有工作能力后有义务赡养父母,应给予精神上、金钱上的帮助,而聂老汉年逾古稀了,生活十分困难,却连续半年没有收到儿子的赡养费了。迫不得已,聂老汉踏出了勇敢的第一步。(提出第一个分论点,分析合理得当。聂老汉状告儿子实属无奈之举,令人信服。)这一步,是维护自已权益的正当行为。聂老汉的意识实际上已经超越了许多人的观念,他懂得为自己应享受的利益而去争取,实属不易。(进一步分析,从聂老汉状告儿子的行为上升到聂老汉的维权意识,提升了高度。文字紧扣题目“为聂老汉点赞”。)
聂老汉维护的是法律的尊严。事情一经报道后,许多网友把“大义灭亲”的称号加在了聂老汉的头上,大多带着不理解与不支持,甚至愤怒。然而,这些网友的言论与思想,打了法律响亮的一巴掌。(提出第二个分论点,并上升到“法律的尊严”,增加了文章的深度。运用比喻修辞,化抽象为具体。“言论与思想”如“巴掌”,增加力感,明确表态。)自诞生以来,法律就带着公正大义,人人平等的光环。这些光环从未退去,只是未曾照耀到每一个人。而聂老汉却将此举奉为硅皋,并发扬光大,他维护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利益,还有法律的尊严。(比喻论证为文章添彩。“奉为硅皋”应为“奉为圭臬”。“却”字有转折之意,不合语境,宜删去。“他维护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利益,还有法律的尊严。”一句似不甚连贯,删改为“让法律放射出更加强烈而庄重的尊严之光,并能够照射到每一个角落的人。”另外,此段说理较为单薄。)
聂老汉维护的是社会的风气。老实说,无论是从法律还是道德上来说,赡养父母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如果纵容那些脱离道德无视法律的人,如小聂,那社会的风气该多么污浊?(说理联系社会实际,反问有力。)聂老汉以微薄的一己之力,为社会扫清了一些脏东西,确实是值得称赞的。(对聂老汉维护社会风气的说理较简单。)
反观如今社会其他人,有多少人还深陷在胆怯、亲情的泥潭里抽不出身?底层工人不敢状告拖欠工资的黑心老板,服务员不敢状告对自己恶语相向拳脚相加的大老粗,弱势儿童不敢告状索要钱财校园暴力的小霸王等等现象,层出不穷。他的无知与胆怯,断送了他们幸福的权利。(联系社会,用排比句进行反面论证,与前面的正面论述构成正反对比,思路清晰,结构安排合理。罗列社会现实材料简洁自然,用词生动。结句有力。反面材料中的“无知与胆怯”与聂老汉的“勇敢”照应,他们“断送了幸福的权利”与聂老汉“维权成功”照应。可以看出,小作者煞费苦心,遣词造句紧扣题目。)
林清玄曾说:不只春风会舞动树叶,一片树叶也会鼓动春风,带来整个春天。聂老汉的法律意识与无畏精神为整个社会做了个好榜样,让我们为他的勇敢点赞。(结尾引用名言,升华主题。考生凭记忆转述,林清玄原句为“把全身心倾注于迎面而来的每一刻,终有一天会发现,不只春风会吹抚树叶,一片树叶也会摇动春风,带来全部的春天,春风与树叶是同时存在的。”小作者引用的目的是强调那一片“树叶”的作用,聂老汉就是那片“摇动春风”的树叶,隐喻意味深远。结句有意照应题目,有些简单,牵强而无味。)
总评:本篇作文为考生优秀作文。本文最大亮点结构清晰,层次分明。采用并列分论点的形式,逐层深入地论证了聂老汉“勇敢”的维权行为的价值。其次,小作者较强的语言把控能力也值得称道,论证中讲究运用修辞及遣词技术,语言简明扼要。但模式化的结构,简洁的语言也造成了分析不够深入的遗憾。再次,文中小作者时时联系论点的意识,值得写作能力较弱的同学学习。
6.法律难承亲情
(题目简明扼要,非常精炼,让读者一眼看上去就能把握文章的核心观点。)
聂老汉把“不孝”儿子小聂告上法院,法院强制执行,通过信用制度使小聂“主动”支付了赡养费。这固然大快人心,通过法律制裁了与传统文化主流相违的“不孝子弟”。
但我不禁思索,法律能否承载亲情?法院这一行为是否得当?(本段话简要叙述材料的内容,“主动”一词加上了双引号,意味深长。但前两段似乎不宜分段。)
法律是长久以来形成的社会规矩,也是一个人道德标准的最低限度,而亲情是基于血缘或“养育之恩”的感情,无需法律规定,是人从内心自发的情感。(简要阐述法律与亲情的定义,但又不是照搬教科书,而是根据文章需要加入了自己的理解。)用法律规定亲情,那么亲情便不再是亲情,而成了冰冷的条文与规则,这样便缺失了温暖与人性。亲情是人类的情感,用法律来约定就像成了一条程序,人就好比成了机器人,没有了情感,薄薄的法律似乎难以承担亲情的重量。(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阐述亲情与法律的关系,论述过程中不忘回扣题目,考生的思维能力过硬。)
当然,面对那些缺乏亲情、“不孝”的人,人们会感到愤怒,但强制要求人们要孝顺,我认为有失妥当。(亮明自己的价值态度。)因为儿女其实并没有义务去“孝顺”,法律往往规定的是在双方都达成共识下的规则,如交易、贷款、交通、刑事等等,但父母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面其实并没有与之先商量好,正如胡适先生说:“若子女高兴,我便心安理得;若子女难过,我便心有愧疚”,(引用胡适先生书信里的话,运用恰当,有力地证明了自己的观点。)如果父母令子女痛苦难过,子女为何还要“以德报怨”呢?这或许多有些偏激,但子女的确没有义务尽这份长久被视为“义务”的孝道。(从新颖的角度切入亲情与法律的关系,体现出考生非凡的思考能力。)
再看这件事本身,法院把小聂录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使小聂无法正常出行,工作受阻。不赡养父母无可厚非,不代表一个人的信用或者道德低下败坏,通过这种方式强制人们尽孝,难免让人心有不服,且这样强制的变了味的赡养会与负面情感挂钩,形成恶性循环,更加与本意南辕北辙。(论证环环相扣。先辨析赡养父母与“失信被执行人”之间的区别,然后论证法律与亲情的关系。作者的语言精练,不拖泥带水,体现了良好的语言功底。)再看一个细节,小聂外出打工,最后赡养费都是借钱交上的,说明小聂自己也很贫穷,可以说他的生活也相当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要求他尽孝,实在有失人情,不够得当。
当然不止有失人情,法院为何会要求一个自身难保的人赡养父亲?这种赡养费真的应该由子女出吗?
中国的养老问题连最基本的保障都做不到,这份本该由国家出的赡养费现在却摊在子女头上,大概有失公平,老人的生活问题应该由国家解决,而不是通过法律强制子女“尽孝”。(思考更加深入,从法律与亲情的关系深入到社会保障的问题,思路清晰。)
在我看来,法律难承亲情,对父母的孝顺要发自内心才细腻真实。(紧扣题目,总结观点,皆为有力。不过略显单薄。)
总评:本文确实是一篇上等作文。考生首先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核心话题,即亲情与法律的关系问题。然后亮明观点,围绕话题与观点展开论述。值得称道的是,考生的思路特别清晰,论证环环相扣,体现了考生高超的思维能力。从议论语言上讲,全文的语言干净利落,阐释性语言、描述性语言、叙述性语言、论证性语言都非常符合语言规范,有力地证明自己的观点。
中等作文(5篇)
1.亲情不应被遗忘
人生在世,我们要懂得感恩,感恩亲人是最重要的。(从材料中提取出“感恩”话题有点偏。)血浓之亲,不应因为千山万水的阻隔而断掉,更不应因为长大而忘却,亲情是我们最不应该遗忘的情感。(呼应题目,提出自己的观点。)
从古至今,踏着前人的步伐,我们不难发现孝是古代最重要的标记,是古人最高的品质,它要求人们要孝敬父母长辈,遵循长辈的教诲。而材料中的小聂完全违背了“孝”的定义,他长大了,外出工作了,有能力养活自己了,却忘记了家中老爹年逾古稀,失去了工作的能力,生活困难。对比之下,小聂真是不孝。既没有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更失去了道德的基本,遗忘了亲情。(此处用关联词“既„„,更„„”不当。)小聂甚至在法院强制执行下,一度不以为意,直到他因无法正常出行,工作受阻,才到法院承认错误,借钱支付了有关赡养费。这些都卑劣的行为,有违于“孝”的传统。
亲情是不应该被遗忘的,即便没有法律的要求,也应如此。古有“孟母三迁”为儿子创造好的学习环境,今有母亲为救儿子,疯狂减重只为除去肝炎救治儿子,也有“卧冰求鲤”的典故,(古今例子顺序混乱)它们告诉我们亲情是相互间形成的,是不计代价的。聂老汉用他青壮之年抚养小聂却换来了古稀之年的被遗忘,对于聂老汉来讲,是悲哀的,所以他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是不可厚非,是维护自己的权利,也是挽回那段与儿子之间逝去的亲情的一种方式。(用法律来换回亲情,说法别扭,令人费解。)
然而,在小聂与聂老汉之间之所以亲情被遗忘,缺少沟通是主要的原因。外出打工的小聂,在外半年,连续不支付赡养费,却没向父亲请求或沟通,他并不清楚家里的环境。而对于聂老汉也不清楚儿子小聂在外打工的状况是否稳定,这也导致小聂最后只能借钱支付赡养费,它们之间缺少沟通,也因此不清楚相互的情况,最终导致亲情日渐淡忘。(“它们之间缺少沟通”主观色彩较浓,是个站不住脚的论证。)所以,亲情需要沟通,需要维系,这样,亲情才能成为双方的情感。亲情不应该被遗忘,我们应多与父母交流,了解它们的日常,也让他们了解我们,所以,我们要常回家看看。(将小聂和聂老汉之间矛盾的原因归结为沟通,是对材料的主观阐发,属于偏题。)
亲情的温度,可暖三月的天,让大地充满温情。所以,温暖的亲情不应被遗忘。(结尾较草率,没有结合材料来总结全文。)
总评:文章基本能够结合材料展开论述,能够围绕材料的核心事件—聂老汉父子因赡养费问题对簿公堂—进行阐发和论述,观点明确,但却没有很好地理解材料的内涵,“连续半年不支付赡养费”,说明前面有赡养,“借钱支付了有关赡养费”说明小聂无力支付赡养费。因此将他们矛盾的原因归结为缺乏沟通,是审题上出现了偏差,没有综合理解材料的含意。
2.莫让强制执行而伤了亲情(标题直接亮出中心,值得点赞。但是,仔细推敲,存在着逻辑问题,难道强制执行不会伤亲情吗?)
小聂连续半年不支付赡养费而被聂老在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在沟通无效后,强制手段下,小聂借钱支付了赡养费。有人说:“聂老汉不应„逼‟自己的儿子,应有更多的父子情义帮助小聂。”有人认为年轻人打工不容易,赡养上升到法律层面,诚然不近情义。(开头回归材料,这已成为新材料作文的套路,关键是如何巧妙开头,如何先声夺人。在这点上,本文开头不够有冲击力。亮出他人的观点,有些遐想,令读者难以接受。不妨前面加“也许”,效果会好些。)在我看来,法院行为未必过火,也不必道德绑架了聂老。(点出自己的观点。看得出来,作者很适应新材料作文的写作思路。好一个“道德绑架”!期待下文对此能深度分析。)
诚然,是有许多年逾古稀,仍生活自理,甚至资助贫困学生的老人,但实属少数,不必因此而道德绑架聂老,以不近人情之名,伤了一名老人的心。(陈述少数老人的做法,这有点脱离材料。材料中没有道德绑架聂老。)依我之见,主要错误承担者,在小聂,更在社会。(若是错误在社会的话,小聂的行为似乎可以饶恕。究竟谁是错误承担者?与标题不大吻合。)是的,后辈在外打工实属不易,加之物价飞涨,生活更加紧迫,但聂老已年逾古稀,证明小聂已在外打工多年。(同情小聂的生活不易,这样看来,小聂没及时支付赡养费,可以理解。)若最后只能靠借钱支付有关赡养费,不禁让人唏嘘。浪费了大好青春,又伤了老人的心。(语言缺乏逻辑性,“浪费了大好青春”,败笔,废话。)亲情之最宝贵的东西,可“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剧一次次上演,为什么把钱花在不必要的地方去不愿尽一下孝心呢?也许,老人要的赡养费不必多,能够生活,足矣!(议论没有抓住关键点,不痛不痒)何必一拖再拖,招致不必要的麻烦?(根据前后文内容,可以推断,本段应该写小聂承担责任的原因和措施,可是,却没有聚焦式阐释。)
更有,我国实行社会保障制度,对于老人有相应的医保,村委更有相应的补贴。政府更要求公民十几岁便开始交付社保,以保障老人么老有所。这是公民为社会,亦为自己所做的贡献。可现在聂老生活得不到保障,想来责任也并不全在小聂吧。(把批评的矛头指向村委会和政府,为小聂的错误解脱。与中心吻合度不高。)
国家实行这项制度,政府却没有把各项保障落到实处,那么是否应用“相关部门”“相关官员”钱去哪了!(语句表述不够明朗,不流畅。)法院强制执行使小聂支付赡养费时,表现出强大的执行力,但当应问责政府部门时,又有推脱。是否说明政府体系仍存在漏洞,这些“苍蝇”仍未打完。而让“强制执行”伤了亲情的背后的推动力,恐怕是地区政府的“苍蝇”。(政府的行为与苍蝇有何相关性?比喻不合适。)
最后,无论是小聂还是政府,都不应为一己之利,伤了一名古稀老人的心,强制执行毕竟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小聂和政府都没有强制执行哦,怎么要承担这个责任呢?)若认为手段不当,则小聂应自觉承担赡养父母这个义务,甚至了解这更是一种权力。政府应把制度、保障落到实处,在公民为社会制度不断做出贡献的时候而心寒了大众。(没有紧扣标题中心,有草草结尾之嫌。)
总评:本文是一篇中等分数的考场作文。文章能扣住材料来议论,不偏不倚,材料意识较强。作者对材料的议论有自己的看法,也基本掌握了新材料作文的写作路径。全文显露出来的弊端重重。标题的逻辑有问题,这是考场作文的大忌。主体部分没有紧扣中心“别伤亲情”来阐释,导致东拉西扯,中心不够凸显。语言表达不够爽朗,不大注重逻辑性。优秀的作文非常注重前后语言的整体性。建议重新写一遍,把语言表述提升一步。
3.百善“孝”为先(题目简明,能扣住材料中小聂事件的主题,从题目中可见作者对小聂连续半年不支付赡养费的行为是否定的,文章题目和全文中心句呼应一致,开门见山,“题”与“文”相应统一。)
①儿子小聂外出打工,把年逾古稀的聂老汉独自一人留在家中,生活困难,竟还连续半年不支付赡养费,直到遭到惩罚后才愿意支付有关赡养费。作为子女,我们就应该赡养并孝敬父母。(文章开篇,简洁地引用材料,作者用此写作方法紧紧地着眼于材料去思考文章的中心,是写作扣题的好方法。)
②“孝”一个字,贯穿中华上下五千年。它不仅是个字,它后面所代表的是一种沉沉的(“沉沉的”改为“深沉的”)含意,一种为人最基本的道德。父母给予了我们宝贵的生命,把我们带到这个缤纷多姿的世界,难道我们不应该感激他们吗?难道我们不应该赡养并孝敬父母吗?(作者从“我们”出发在段末用两个反问句强调“我们”应该感激、赡养、孝敬父母,点明了孝道的重要性。从考场作文来说,本段末没有结合材料生发议论,是一大弱笔。在段末补上这样一句,效果顿现:而小聂不应该置年逾古稀、生活困难的老父亲不顾,而应尽自己赡养老父亲的义务。)
③古时,孝乃是大德,不孝乃是大罪。孝敬父母的人会受到他人的称赞与尊重,不孝的人却会受到他人的唾弃与鄙视,前者就像英雄传奇一样流芳百世,而后就如同卑鄙小人遗臭万年(尽孝义会得到称赞与尊重,不孝会受到唾弃与鄙视,这样的结果可以理解,而上升到流芳百世和遗臭万年,用词程度过重了)。即使在现代,时代已变,科技发达,人们的思想己(把“己”改为“已”字)开放,但为人道德却没有变(把“但为人道德却没有变”改为“但为人应尽孝道的美德却没有变”更切合本文中心)。
④宋朝时,张景宪,甚有孝道,母亲逝世,他一夜之间,须发尽白,人们以此称道他(用了本卷古文中张景宪的例子,这样的引用存在一定的争议,若有其他例子可用,一般不建议用本卷中现代文或古文中出现的例子);感动中国人物中的王仲才,母亲年迈无法行动,自己走到哪便把母亲背到哪,每天晚上都会用绳子把自己和母亲绑在一起,母亲晚上要方便时,便会拉动绳子将他唤醒。这些无一不体现出中华最为传统的道德思想“孝”。(本段若能结合材料生发议论则举例和材料的结合度更好,在段末补上这样一句,效果顿现:古贤与当代的德士给小聂树立了一个个真实的榜样,值得小聂思考和学习。)
⑤孝敬赡养父母,他人会称赞你,你会得到他人的尊重,后代会学习你的行为。当你老去时,你的后代也能传承你的思想道德,赡养你并孝敬你。孝敬父母不仅是回报父母,也是为了你自己。(本段深化了孝敬父母带来的积极影响)⑥不孝敬父母的人会受到众人的批评,他人的鄙视,你的同事、朋友、上司,与你打交道的每一个人都会用同样的眼光看待人,并与你保持距离。因为你是一个不孝的人,一个连做人基本道德都没有的人。你不孝的行为会标记着你的一生。(本段从反面深化了不孝敬父母带来的不良影响。以上两段的不足是未能联系到小聂的行为来议论,若能结合小聂的行为来生发议论,则对中心的分析更鲜明和深刻。)
⑦小聂把年逾古稀的老人扔在家中无人照看(这句文字有主观臆测之感,题目中无写及聂老汉在家中无人照看,所以想象多了需谨慎。),这本就不孝,或因生活所迫外出打工,这也许能够体谅,但虽然(虽然改为竟然表转折才正确)半年不支付赡养费,与法官沟通后仍不支付,直到受到惩罚才肯认错并支付赡养费。这是天大的不孝(小聂最后也知错能改,遵守法律了,说“这是天大的不孝”用词程度过重。)他的“认错”也许是被迫,但他不孝的行为却会影响他的一生。(紧扣材料,结合材料来议论,符合考场作文的特性,值得点赞。)
⑧百行“孝”为先,孝道是我们作为人,更是作为中华子女的一种不可或缺的精神道德。(文末以“百行孝为先”呼应题目和全文中心句,深化中心,使文中收束有力。)
总评:本文是一篇中等作文,写作上瑕瑜并存。从优点来看,本文审题能从“小聂”的角度出发,指出了小聂“不支付赡养费”是“不尽孝道”的行为,审题正确。其次,本文结构较为清晰,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简洁引用材料,提出全文中心:作为子女,我们就应该赡养并孝敬父母。作者观点明确;再从孝与不孝的对比中写出孝敬父母的重要性;最后回扣材料小聂的事件,突出作为子女,我们就应该赡养并孝敬父母。文章结构清晰,整体性好,阅读流畅。不足之处,一是第2、3、4段的段尾没有结合材料生发议论,使所用事例与材料的结合度低;二是某些用词句的程度语气过重,如“遗臭万年”“天大的不孝”等显得刻意夸张。
4.解开孝之枷锁
(题目运用比喻修辞,语言富有文化意味。)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爱之敬之,孝之养之,天经地义。若无难处,岂会弃之?(四字句连用,给人简洁明了之感,也显示出考生超强的文字掌控力和深厚的文言功底。此种能力,非一日之功。)一纸状书,却将这条亲情的纽带割断,一条法律,却为孝顺带上了枷锁。孝顺之沉重,令人无法承受。(用对偶句式引用材料,语韵顺畅,语势强烈。)
还记得那时年幼,父亲伟岸如山。用坚定的臂膀,为他遮风挡雨,用厚实的肩膀,带他领略万千风光。今夕何者,父亲早已老去,那斑白的双鬓,浑浊的双眸,时刻在提醒着他父亲早已不是他的大山,他要做父亲的山了。(营造情景,有强烈感染力。对父亲形象细致入微的描写,再次彰显小作者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斑白的双鬓”“浑浊的眼眸”,细节感人。)他为父亲撑起一片蓝天,但上帝却将他的蓝天搞得乌烟瘴气。求职处处碰壁,养活自己亦是难题,拿什么抚养他的父亲?想到父亲佝偻的身躯,他止不住的叹息,半年光景转瞬即逝,父亲在一日日的盼望中失望,而后绝望,最终一纸状书,彻底断送了这份血浓于水的亲情。(对儿子形象的描写也是惟妙惟肖,点出儿子的“赡养难处”。此段通过对父子的描写,既表现出父子情深,又写出父子矛盾的焦点。大篇幅对父爱的描写,旨在说明“孝”之应该;饱含同情地对儿子难处的描写,旨在说明儿子不是不赡养父亲,而是无能为力。文字有张力,吸引读者。)
独自一人在城市打拼,一次次跌入谷底,爬起,咬牙坚持,他说:“人生那么多陷阱,我已无数次坠入陷阱,草根贵在坚持,因为草根除了坚持,就真的一无所有了。”他想着,再等等,一定会衣锦还乡的。然而,父亲却只顾着眼前的蝇头小利——赡养费,却没看见他在工地挥汗如雨的身影,受到法律传票的那日,寒风吹彻。(学以致用。让读者联想起课本中刘亮程散文《寒风吹彻》,增加了感染力。)身体冷,心更冷。他以为那个令他牵挂的父亲会始终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闯下一片天……他所有的以为最终淹没于这个无情又残忍的社会。他,终于低下了头。(此段替儿子诉苦处。言外之意就是法律的判决虽然合理,但用法律解决父子矛盾是“无情而又残忍”。显然,考生是不赞成父亲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赡养问题。)
此后,他更是举步维艰:无法正常出行,工作受阻,他心灰意冷,四处借钱,还给他的父亲。是的,这是他父亲的。(强调身份,加强感情。)都说女儿是父亲上世的情人,但是他,该是父亲上世的债人,这一世,该要还债了吧!“爸,这是您的赡养费,放过我吧!我已被逼的无处安身了!”“哼,臭小子,眼里还有我这个老子?”父亲伸出颤抖的双手接过钱,却没发现转身处,那一颗晶莹的泪珠,悄悄滴在手背上,灼热的可怕,心,却如寒冰,再无半点温暖的气息。(此段描写,为我们展现了法律判决后的一个情景。此考生很擅长讲故事,情节生动,内容感人。特别是细节描写,极显功底。如“颤抖的双手”、“晶莹的泪珠”、“手背”,描写相当细致。小作者选用句式也很讲究,短句更能表现强烈的感情。显然,这个情景布局之目的仍是在批判法律的无情。“失落的亲情”不可用法律来维护,用何种方式?我们且看他娓娓道来。)
他走了……这副枷锁他背负的太久了!他已无法喘息。他想给父亲更好的,真的,他一直都想。可是……父亲“养儿防老”,没错,只错在他没出息,没能力给父亲更好的。(再写儿子的难处,与第三段内容有重复之嫌。)
依旧是一个人,一个洗得发白的背包,从此在人海里流浪,一颗干涸的心已泛不起半点波澜,没什么不同,却又有什么不同。不同的是,或许他不会再在无助的夜晚牵挂那个可怜的父亲。(此段尾句点出儿子的最终的态度。因为法律的判决,让儿子生活更加困难,也让亲情彻底割裂。可知,小作者是不同意“父亲”用法律手段来解决父子矛盾。)不是不孝,是孝的枷锁太沉,他承受不来,(此处标点应为“。”)他说这世界不公,他没有机会,他怨这个国家不好,制度缺乏对老人的扶助,他只能将孝之枷锁束缚自己,从此在人海里流浪。心,已没有归属。(结尾回到题目“孝之枷锁”。可以看出,题目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解开孝之枷锁,最终“他(儿子)”并未解开枷锁,而是戴着枷锁淹没于茫茫人海。)
总评:本篇作文是一篇记叙文,这在以议论文为主的高三作文世界中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小作者以情景再现的方式,描摹了父亲与儿子的生活图景。生动的故事,入微的细节,饱含情感的叙述,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但从主题角度来讲,作者不赞成“父亲”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父子矛盾,因为“一条法律,却为孝顺带上了枷锁。”显然,小作者是站在儿子的立场。但在行文中,这种感情倾向似乎又不是十分明确,文章内容又有较多的重复,所以,本文的主题就显得不够突出,这是本文最大的硬伤,也是被评为中等作文的根本原因。
5.遵纪守法,人人有责
(题目用两个四字短语表达,语言简洁,鲜明醒目)
社会的稳定发展需要制定法律法规来维持,人们的行为举止需要法律法规的约束。虽然说“人是万物的尺度”,但法律却在人之上,它对我们的作用不可忽视。我们要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公民,因为法律不容忽视,遵纪守法,人人有责。
(开篇从维持社会的稳定发展和规范人们的行为方面论述了法律的作用,然后引用“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名言,用转折思维强调了“法律在人之上”的道理,然后亮出观点,回扣题目,思路清晰,论述有力。)
文革时期,由于左倾错误的错误思想导致法律被无情的践踏,但也因如此,法律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与重视,人们逐渐认识到,法律的强制性和必要性。对法律加重了改革的步伐,(搭配不当,改“加重”为“加快”)形成了现如今如此完善的法律体系,但有些人却法律意识淡薄,不遵纪守法。
(本段从历史的角度,论述我国法律从被践踏到逐渐完善的过程,但人们的法律意识依然很单薄,为下文的论述张本。说明该生的认识境界较高。)
小聂是一位年逾古稀老人的儿子,他外出打工不能陪伴在老人身边倒也算了,他还连续半年不支付赡养老人的费用,这种行为真是可耻,难道他不知道国家法律明确规定儿子对父亲有赡养的义务吗?不知道也能够遵守法律吗?难道忘记了曾经含辛茹苦把他养大的父亲吗?法律意识如此淡泊,最终会受到影响(改“影响”为“惩罚”)。他被法院纳入失信人名单之后,出行,工作都受到了阻碍,那时才明白了法律的严重性,才明白遵纪守法不是义务,是一种职责,才懂得履行法律的要求,自觉遵纪守法。或许小聂知错能改是件好事,但要经历教训后才醒悟实在不可取,我们要自觉遵纪守法,这毕竟是人人有责的事情。
(本段照应材料,对小聂的行为进行分析评价,连续用三个反问句,批评小聂的做法既不合情理又不合法,然后再分析论述,回扣题目,论述较严密。“或许小聂知错能改是件好事,但要经历教训后才醒悟实在不可取”一句论述有力。)
社会上,不只有小聂一个人不懂遵纪守法,不自觉遵守法律,不把遵守法律作为自己职责的人,要不然怎么会发生那么多悲惨的交通事故,有那么多空巢老人,有那么多不好的社会现象呢?作为一名高中生的我真是难以理解这样的人类。见过那么多因闯红灯乱穿马路而命丧黄泉的悲剧,仍然有那么多人在做,明知道吸毒事件犯法的事情仍然有人去做;不能酒驾仍然有那么多人抱着侥幸心理,到最后不仅伤害的是自己,还连累了其他的人。其实,遵纪守法并不难,只要心系于法,心存于法,把遵纪守法当做首要的责任,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不仅能避免违法带来的麻烦,还能共同创建法治社会,何乐而不为?
(本段由作文材料中小聂的不守法行为拓展开来,联想到社会上那些司空见惯的违法行为产生的害人害己的严重后果,从反面论述了守法的重要性,最后回扣中心,论述遵纪守法不仅利人利己,还能有利于共同创建法治社会,论述较深入。美中不足的是,在列举一系列“明知故犯”的不法行为后,缺乏必要的分析,如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深层心理原因,再回到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责任自觉这一主题上。)
遵纪守法,人人有责。法律莫轻视,心系法律中。
(收束全文,照应题目,回扣观点,语言简洁。若将语序调整为“法律莫轻视,心系法律中。遵纪守法,人人有责”,表达效果更好。)
总评:作为考场作文,本文有不少可取之处。一是题目简洁,开宗明义,观点鲜明;二是思维较灵活,引用、联想、转折、反问等思维技术的运用,丰富了论述的内涵,并使论述有了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三是紧扣论点,恰当点题,使论证结构严密。当然,本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比如在语言表达的力度上、论述的深度上还存在不足。在二类偏上给分。
第五篇:作文评讲
作文评讲(思奇)——07年北京高考作文
一、回顾作文题目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
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 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
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 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 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
请你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二、学会审题
1.“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重点应该是“品格”,“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和风渐染、润物无声”,“化作春泥更护花”
引申出人间的各种真情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天道无言,大爱无言。(着眼于大)——无言的爱(情感道德篇——着眼于小)
2.恬淡也是一种美德、一种气度、一种境界等;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静水流深” 静水流深,从字面上看来,这个成语是对大海、江河、湖泊等水自然现象的描述。简单的说来就是我们看到的水平面,常常给人以平静的的感觉,可这水底下的世界谁也不知有多深?底下有多少东 西?或许还真是一片碧绿静水,或许急流向前,或许有许多旋涡,或也许还是一个暗流涌动的世界。在我们所处的这样一个未知世界里,一切都不能知晓。很多情况下,人们是用这个简单的成语来描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静水:象征着为人处世不张扬,态度柔和;
流深:意味着胸中自有万千丘壑,真的是很有想法、很有内容。静水流深的真正含义恰可比喻为做人的态度:洞察一切却不被矛盾束缚,不被欲望捆绑,这样就能拥有和谐的生命,拥有长久的快乐,拥有真正的自由。
静水流深,一个平常极为少用的成语,极富内含。想到对外而露着的静水下的另一片世界,谁也不知有多少的劲流在涌动,狂澜。
中国人讲修身,大凡是成功者,都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宰相肚里能撑船”“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这是一种修养,一种气度。这些人,往往能在喜悦中沉静中思考,在失败中从容面对,很少言表于脸上,一句“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把这种中国人的思想推到了至高的境界。中国人了不起,能让这么一个自然现象去禅释心灵深处那些轻易不能到达的境界,表达得又是如此的酣畅,淋漓尽致。静,就是生命的完满,水,就是生命的本源;流,就是生命的体现;深,就是生命的蕴藉。
题目:《静水流深》
开头:“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不是细雨无力,亦非闲花太轻,这是力量的另一种展现;不是细雨寂寞,亦非闲花颓 废,这是一种淡定的心境。就如同静水流深,每个人都应该有一颗淡定的心。
结尾:“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让我们常怀一颗淡定的心,在安静中孕育力量。
静水流深。
3.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 面对寂寞需要一种超然的心态,需要忍耐与执著等; 注意:此立意重在后面的面对寂寞的态度上。
4.默默无语并非无所作为,多一些默默奉献,少一些哗众取宠等;5.追求功利导致社会的浮躁,缺少淡定,做人将会失衡等。
立意及失误举例
1.恬淡人生、恬淡无价、恬淡做人、恬淡的生活、恬淡是宝、心怀恬淡、细雨闲花淡人生、真水无香、静水流深
2.无声的父爱,淡淡的爱无疆的情,沉默,爱、花落无声 3.在那里默默付出、做事低调不等于成就低、默默奉献、幕后的英雄、润物细无声、无声非无为、无声无形的力量
4.写寂寞者,立意肤浅。纯写寂寞,没有写出寂寞之后应该如何,面对寂寞,人们应该怎么做。
满分作文赏析
1、雨润万物,馨香满天 初春时节,绵绵的细雨纷纷扬扬地散落人间,飘零的花瓣也悄然地零落成泥。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引题,引材料,这是材料作文必须要有的,也是防止大家跑题的,防止改卷老师扣不引材料这项的分数的。)这一切真的归于沉寂了吗?(议题,议论评价材料,引出自己的观点。)君不见细雨过后滋润万物,一片生机盎然;君不见闲花飘零馨香满天,化作春泥更护花。(提出本文的中心。)
(文章开头要做到,引题、议题、亮明观点。)
时间的巨轮隆隆辗过,在历史的厚重中留下了一行行车辙。(此句点明要写历史中的人和事。)我于那泥土微湿的痕迹中看到了那泥水化成的细雨,滋润万物;(此句点明下文要写的事情类别。)又于那浸润清香的泥土上看到一行娇小的脚印,记录有人穿着秀美的花鞋从这里走过。(此句点明下文要写另外一件事的类别。)(试想,作者为何写两件事,两个方面?扣材料,扣“细雨”,扣“闲花”)
(联题,本段展开想象,承上启下,过渡到自己平时储备的作文素材中,展开写作。)
(事例一)
你“少时陈力希公侯,许国不复为身谋”(此句是柳宗元的诗句,从小发奋图强希望建功立业,以身许国从未想过谋取个人谋福。),然而“永贞革新”的失败使你身败名裂,辘辘南行的车轮辗碎了你峨冠博带的梦。
然而,岭南的瘴疫并不能将你击倒,你化身那绵绵的细雨(此句必不可少联材料,联上文),尽自己微薄之力造福永州百姓。你打了 井,办了学,放了奴婢,在这片蛮荒之地赢造出一片绮丽的风景。(此句紧扣本文的中心“馨香满天”,此处是神扣)
你以一带罪之身,化身为绵绵细雨,无声无息地滋润着岭南万物。在你身后是一个但求无愧于心的灵魂,是祖国边陲的一抹绿意,细雨湿衣看不见,浸润万物显芳华。(为了不被误判,再一次明扣中心,保证万无一失。聪明啊)
(事例二)
“一纸诏书,汉匈和亲”,令多少后宫佳丽听此凋朱颜,只有你——柔弱而美丽的昭君,毅然担起了保家卫国的重担。
别长安,出潼关,江南再难见。站在明月初升的祁连山上,你无怨无悔地将抱着琵琶的如花身影投向大漠,许下誓言:愿保汉匈百年好,直至“独留青冢向黄昏“。
你将韶华容颜,化身为飘零的花瓣,散落于大漠沙尘中,以宽容的大爱庇护着天下苍生,在你身后是一片手足和睦,国泰民安,是大漠中一曲旷远的胡笳音,闲花落地听无声,化作春泥更护花。
世间成物便是在这种循环往复中生生不息,繁衍万代。片言居要,百意烛照。细雨虽然渺小而无形,但它在滋润万物的过程中被吸引,得到了永生;繁花在落地之后虽淡去了雍容华贵,但却在化作春涨更护花的奉献中得到了重生。
愿生命的大河生生不息,愿人生的鲜花长开不败。(总结点题,并升华主题)
2、沉默的父爱 6岁。
操场上,一个小男孩学着骑车,旁边站着他的父亲。没有一句指导,没有一丝安慰,小男孩自然是摔了又摔,双腿早已是鲜血淋漓。终于,孩子坐在地上,哭了,哇哇大哭。父亲依旧是那么笔挺地站着,眼中满是不屑与冷漠。孩子多么渴望爸爸的鼓励。没有;孩子多么渴望爸爸的拥抱,还是没有。只是那双空洞的眼睛,让孩子感到冷酷与无情。终于,孩子不哭了,倔强地站起来,跨上车,开始又一次的尝试。父亲早已是兴趣索然,转过身,迈着大步,走了。身后又是一阵金属与地面的摩擦声,父亲只是不经意地回了下头,手却在颤抖。孩子站起来,想着刚才父亲冷漠依旧的眼神,两行热泪莫名其妙地滑过他的脸颊。一步、两步、三步„„父亲的脚步声依旧坚定。
16岁。
礼堂里,当年的小男孩被人群簇拥着走上了奖台。又一次高举奖杯,又一次欢呼如潮。紧拥着荣誉,在闪光灯不停的闪耀下,孩子艰难地寻找他的父亲。人群中,唯独没有他,台下座位上,只有一个他。瞬间,礼堂仿佛空荡荡的,只有孩子与他的父亲在对视着。还是那么冷漠,依旧是如此不屑。父亲那空洞的眼神让光芒万丈的奖杯褪色。站起身,走向自己的儿子,一把夺过紧拥着的奖杯,父亲毫不犹豫地把它交给后台的老师。两行热泪又一次不由自主地流淌下来,一步、两步、三步„„父亲的脚步声依旧坚定。
昨天。
校门口,一位青年与他的父亲作着告别。没有寒暄,没有宽慰,没有拥抱,没有一句话。直视着父亲,他的皱纹又深了,他的黑发中又添了些灰白。眼睛里滚着泪水,压抑着。在模糊中,父亲那冷漠的眼神里也有些光亮。颤抖的手伸向自己的儿子,半空中停住了,又缩了回来。向门口指了指,父亲又转过身,没有动。远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及近拐角,父亲定住了,回过头,瞥了一眼,看到儿子。青年人也注视着他的父亲,压抑不住的泪水终于流淌下来。沉默中,心中是那么温暖,一步、两步、三步„„
今天。
考场上。有一个孩子在写着沉默的父爱,心中充满感激与骄傲。我的父亲,他的感情如绵细的秋雨,柔和的春风,没有大起大落,只是淡泊沉默罢了。
沉默的父爱———我很感激它。
3、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
寂寞是一根断了的红线,有心人紧紧抓着它,默默等待另一头的牵线人,即使那人早已远去。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每每读起这句,不禁感叹细雨与闲花的寂寞。当那迷蒙的小雨,一点一滴打落在罗衫之上,谁说这感情不滂沱?不然怎的浸湿了整件衣裳?当那柔美的花朵,飞舞旋转飘落在青石路上,谁说这感情不壮烈?不然怎的铺满了整条幽径?然而它们却是“看不见”“听无声”。
每个人都在心灵深处有一处花冢,埋藏那些滂沱凄美却不为外人 道的情感。而这座花冢,被寂寞上了一道锁。
纳兰是寂寞的。他的好友曾叹:“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无疑,他是相国公子,御前侍卫,人人歆羡。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却埋着深深寂寞。他在小院中拾得翠翘,却“何恨不能言”,只能叹一声“已经十年踪迹十年心”。他向往平淡与朴实,然而这愿望在世人眼中便如那细雨,任是将自己打得全身冰冷,也只是无声而已矣。纳兰的寂寞是一个人的悲伤。
李煜也是寂寞的。王国维说他“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那些打小便坐在龙椅上的孩子们,往往是没有朋友的。即使生身纸醉金迷,终日灯红酒绿,也抵不过夜深人静时无人诉衷肠的寂寞。尤是南唐灭亡之后,家国之恨降临在这个还不成熟的皇帝身上,更是加了一抹寂寞的灰色在他心头。他的寂寞也是无声的,但却不是无形的。他以自己的真性将那一片片寂寞的花瓣铺在宣纸之上,将其化为“一江春水”,化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人间词话》中有批语:“词至李后主,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李煜的寂寞是那个动荡年代的悲伤,但却开启了词的新时代。
陆游在沈园写下“红酥手,黄縢酒„„”将寂寞定格在唐婉的记忆之中。王维在叹“遍插茱萸少一人”时,将寂寞注入知音好友心中。元稹以阳刚之手书下“白头宫女在,闲坐话玄宗。”道出了那红墙深院里,一个个寂寞灵魂的心声。诗人手中那根红线,另一端系着笔。巨大的情感沉淀后,化为无声,也化为挥笔的动力,让细雨的闲花,变得铿锵有力,永不磨灭。其实,还有一些人的寂寞,甚至不止于文学上的作用。林则徐被贬伊犁,他的寂寞岂是常人能及,但他却高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造福了一方百姓。韩愈被发配潮州,爱女死于途中。他的寂寞悲叹却化为了治国的动力,他在那个边远小城兴教育,修水利,受到所有百姓的拥戴,那潮州的山水竟尽姓了韩。
他们的细雨不止于沾湿了衣裳,更落在了厚重的土地,滋润了一方水土;他们的闲花也不止于铺满路面,更深嵌土地,“化作春泥更护花。”他们的红线那端,是苍生百姓!他们将寂寞化为动力,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一个人的寂寞可以被印在书上,刻在碑上,这寂寞是美丽的,是供人欣赏的。但没有哪一座碑可以永恒过山水,韩愈的故事告诉我们,那些英雄的寂寞是奉献,我们应该恭敬地去仰望。
天道无言
大海汹涌,潮起潮落,云卷云舒,日出日落,纵然仰望苍穹,高声呼啸,万籁星辰,夫子云:天何言哉?(天道)
生命之道,大道至简,大智无声,方自成博大,自现精华。人,匆忙而过,有谁读得懂自然空然无求的境界?(人道)
也许东坡读懂了。
于是,天地间突兀出这样的身影,手把竹杖,在云深水影里,一人,孑然于宦海之外,用心做着自己的烹调。与己乐,与民乐,与山水乐。顾盼间,感悟于天地,颂明月诗,歌窈窕章,何其自由无碍!所以,开始懂得了东坡,懂得了那远离喧华的恬淡,甚至进而感知“闲花落地听无声”,多么潇洒,何等无求„„
东来抒啸,采菊而见南山,陶渊明不也如此;还有那梅妻鹤子之主,采药童子之师;难道不都是超然物外的达者吗?
漫漫红尘外,飘飘天地间,隐者无求,遁乎山水之中,自悟一种清凉,自守一份安逸。
这或许就是昔人爱惜文字,却总爱赞颂隐士的原因吧!可是,终止于一个隐士,真正就像那闲花了吗?又真正领悟了大自然无言的真谛吗?
贤者爱出世,却不知怀出世之心入世。
千百年前,孔圣人不够旷达吗?然而,他不结束生命于山林,而羽化于三千弟子之间。这或许才是真正的闲花,无声而落,落在现实的泥土里,再化香泥,以滋养万代。如今,站立于他高大的身影前,他智慧的眉宇,不就是天道无言之气吗?这便是自然之道,他不是执著讨好什么,也无需刻意回避什么,他是如山不动,照观宇宙的沉稳无息。
佛云: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胸怀空空,却留有万花出香。难怪老庄不知是蝶化人,还是人化蝶,笑对万物,原来,他已经与万类和合,体悟了天地本无所有,却又含蕴一切的物我真相。
难忘怪他的妻子去世,老庄鼓盆而歌。那不正是高唱闲花无声落地,回归自然的圣歌吗?
细雨湿衣不见,闲花落地无声,来自于自然,归于自然。人也应该与自然相映,花开时,烂漫春天,留香百世,花落时,无声无息,安详长眠。这不就是自然,是天道,是至高的真理吗?
人来与万物共生,生于自然,长于自然,归于自然。天道无言,人道亦无所求。不求一切,更不求逃避一切。
简简单单,平平淡淡,真真切切,与日月合光,与天地同德!
细雨未必看不见,闲花未必听无声
人,活在世上,不仅仅为了每天的三餐饭,也不仅仅为了铜臭,而是为了灵魂的永存。
皑皑白雪,你是否已迷失了归途的方向;浓密的森林,你是否已看不清灿烂的天空。忘记自己的细微,忘掉自己的渺小,在雪地中奔跑,拨开森林的迷雾,你的身影将会变得高大,你的人生也定会精彩。
“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不畏贵妃研墨,力士脱靴的后果,不畏玄宗的赐金放还。虽有昭昭明月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他是长安的细雨,他是朝庭的闲花,他空有满腔的抱负却无计可施,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仍高歌“高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把对朝庭的失望,对自己的希望化作了人类不朽的诗篇,这滴春雨,这片闲花,化作无数的雨滴,无数的鲜花,落进千家万户,洒遍中华大地。
胸纳幽兰,神容主若。他,一个不爱仕途,但爱美人,不爱富贵但爱超然的翩翩公子,虽出身显赫却博古通今,虽是奴才却不甘做奴才。他叫纳兰容若,与康熙相伴了31年的臣子。在他的生命中,他 的主子驱使了他的一切,雪藏了他的才华。他只能做康熙的陪衬,做君王身边的细雨闲花,但即使如此,仍然没有人能漠视他的才华,他把幽怨化作了一支笔,书写了“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凄婉情怀。他忧郁而终,短短31载,弹指一挥间,却创作出人间最动人的诗词。这滴细雨,这片闲花,发出炫目的光,震撼你我的心灵。
萧红,近代最伟大的女作家,却饱受了人世间的一切悲苦——亲人逝世,家族歧视,爱人背叛,恩师离去,穷困潦倒„„在这样的情况下,她把人间的悲苦都化作了笔下灵动的文字,随着呼兰河水,汨汨流去。她是家庭的细雨,爱人的闲花。就是这滴细雨,这片闲花,给中国文坛注入了清泉,注入了活力。
他们曾是社会中最不起眼的小人物,却也在历史上留下了高大的背影。他们拥有不同的人生,不同的经历,却共同昭示了一个道理——细雨未必看不见,闲花未必听无声。
相信自己在皑皑白雪中终会找到归途的方向,在森林中终会看到明媚的阳光,虽然我们在宇宙中微小的如细雨闲花,但只要努力,不同命运低头,终有一天我们的灵魂会照亮未来。
细雨一定看得见,闲花定然听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