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习俗之清明节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习俗之清明节
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清明如果按农历计算,没有确定的日期,即上一年的冬至过106天就是清明;按阳历计算则在4月4日或5日(以当年二月平或闰而差异),太阳到达了黄经15度时,清明就到了。这时候,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万木凋零的寒冬已经过去,草木茂盛,到处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特别是农村对清明雨尤为重视。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正式确立为法定节假日。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当我们提到清明节的时候,大家都会想到是祭祀和悼念已故亲人的一个节日。但是,清明节文化习俗你了解多少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从古代诗人的笔下来解读清明节的文化习俗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提起清明,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诗。但在起初,清明并不具有这种意味,而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回大地,天清地明,气候转暖,万物复苏,正是春耕春种的最佳时机,田间地头到处是农民忙碌的身影。民谚常说: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这种敦促春耕的节气,是怎样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的呢?应该说这与此前两天(或一天)的寒食节有关。
一、清明节的前身寒食节
1.寒食节习俗之吃冷食
寒食节是中国古代较早的节日,传说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其实,从历史的实际来看,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人改火习俗的遗迹。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钻木取火,火种来之不易,取火的树种往往因季节变化而不断变换,因此,改火与换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对此,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有生动描写: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由于寒食节期间禁止生火做饭,就需准备一些事先做好的熟食(即冷食),以备禁火期间食用,相沿成习,遂成寒食风俗。寒食节期间的食品,在北方,主要有以面粉做成蒸饼,上附红枣并捏成燕子形状的子推燕;有用粳米及麦芽糖调制成的醴酪。在南方,主要有油炸至金黄色的环饼;有用糯米与雀麦草汁舂合而成,以枣泥或豆沙为馅料的蒸食青白团子。此外,鸭蛋、枣糕、杏仁粥、冻猪肉和冻鱼肉等,也是寒食节常用的食品。
2.寒食节习俗之祭扫坟墓
寒食节期间的习俗,除了禁火冷食,还有后来成为清明节主要内容的祭扫坟墓。中国古人对祭祀祖先十分重视。上古时候,家中有人去世时,只挖墓坑安葬,不筑坟丘标志,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后来在挖墓坑时筑起坟丘,将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质上的依托。战国时期,墓祭之风逐渐浓厚起来。
秦汉时代,祭扫坟墓的风气更盛。据《汉书》记载,大臣严延年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定期还乡祭扫墓地。在唐代,不论士人还是平民,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返本追宗的仪节,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还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诗人们的作品,也往往是寒食、清明并提,如韦应物有诗句说: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白居易也有诗句说: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朝廷鉴于民间寒食、清明并举已相沿成习,就以官方文书的形式正式规定,清明到来时,可以与寒食节一起放假。这项规定距今已经1200多年,说明从那时起清明开始具有某种国家法定节日的色彩。
二、清明节取代寒食节
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这不仅表现在上坟扫墓等仪式多在清明举行,就连寒食节原有的风俗活动如冷食、蹴鞠、荡秋千等,也都被清明节收归所有。
三、清明节习俗之踏青
清明节后来还吸收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上巳节的内容。上巳节古时在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主要风俗是踏青、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反映了人们经过一个沉闷的冬天后急需精神调整的心理需要。晋代陆机有诗写道: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即是当时人们在上巳节祓禊、踏青的生动写照。
大约从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乐的活动。由于清明上坟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也算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剂方式吧。因此,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秉性贪玩的孩童,常常不满足于踏青游乐仅仅在清明举行一次,诚如唐代大诗人王维诗句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融汇了两个古老节日精华的清明节,终于在宋元时期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传统节日。明清大体承接前代旧制,清明节仍然坚持并发展其在春季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大节的作用。民国时期,清明节这天,除了原有的扫墓、踏青等习俗,植树也被确定为常规项目,这实际上不过是对民间长期延续的植树风俗的一个官方认定。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及离世亲人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并伴以踏青、植树等活动,节日体现饮水思源、凝聚族群、迎春健身及关爱自然的意义。杜牧的《清明》诗,勾画出了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春雨、牧童、酒家,诗人匆匆的步履牵引着清明节的诗情。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则把人们带入另一番节日盛景,如林的店铺、熙熙攘攘的人流、形态各异的车马轿舟,一片忙碌、一派繁华尽在画卷中。
今天的清明节,依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纪念先人,慎终追远;缅怀先烈,展望未来;踏青游玩,亲近自然,是我们过节的主题。华夏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熏陶着华夏子孙,华夏子孙必定将祖国的民俗文化薪火相传。
第二篇: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是指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一、春节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春节民间传统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要吃腊八饭,“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腊月除夕,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还要贴窗花和倒贴“福”字。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新年的美好愿望。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后来还有河南的朱仙镇。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除夕晚上要守岁。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包饺子、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现在每年中央电视台办“春晚”,全世界华人都守岁。
天明过春节。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在春节期间,燃放爆竹,亦称“爆仗”、“炮仗”、“鞭炮”。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祭典祖先、祁求丰年。吃了早饭,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去到各家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春节后一连数天,要到亲戚、朋友家拜节。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晚上要把家里的灶灰送到门外,俗称送“穷灰”,意思把“穷”送走。
元宵节(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春节的一部分。所以全国各地都过,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还是有自己的特点。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汤圆”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还传说元宵始于唐代。据说,一代英主李世民在位时,开创了国泰民安的贞观盛世。有一年,西方异族觊觎唐朝江山,出兵作乱边疆。唐王和宰相魏征派郭子仪挂帅出征。饯行时,唐王说:“愿将军旗开得胜,凯旋归来,回京过年!”
郭子仪打败了异族侵略以后,便班师回朝。谁知路途遥远,回到京城,已过罢年好几天了。
为了犒劳有功的郭将军,唐王下了一道圣旨:“正月十五、十六两日,给郭将军放假补年,御厨要做些稀罕物款待”。
这些稀罕物可把御厨们难为坏了!谁也没吃过,没见过,咋做呢?
眼看快到正月十五了,做稀罕物的事还没有着落。大家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团团打转。一天晚上,老厨师忽然看见更夫打个灯笼从眼前走过,他心里猛的一亮:白纸糊的灯笼,外边象个白雪球,里边的球象个红蛋蛋,煞是好看。要是仿照这个样子做个食品,不是怪稀罕吗?他把这个想法一说,其他御厨都很高兴,便动手做了起来。
正月十五夜里,唐王大摆宴席,御厨们就把用江米面包红糖、青红丝、核桃仁做的圆球球煮煮端了上来。唐王一吃,龙颜大悦。说:“这东西又好看,又新鲜,吃着又香甜,真是个稀罕物哪!.”
魏征问道:“这是啥东西?”老御厨一时说不上名字,便吱唔道:“这,这„„”魏征看着御厨的窘态,赶紧又把话接了过来说:“哦„„这是‘唐圆’吧?”
唐王很高兴。说:“好!好!唐圆好!”
从那以后,每年正月十五、十六吃“唐圆”的习俗便流传下来。因为,正月十五晚上又叫上元节,这天晚上吃汤圆,所以汤圆又叫“元宵”。
元宵节,白天各种各样民间文艺节目在各村、县城表演。晚上观灯,各户点灯盏,挂彩灯,燃放鞭炮。全家男女老少提着灯笼,倾巢而出,逛灯会、观犁花、看烟火,热热闹闹,熙熙攘攘。城乡通宵灯火辉煌。元宵节还有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年)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时间长,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一直延续到今天。这样过了十六日,年才算过完。
二、清明节
清明节,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个节日: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阳历4月5日前后,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周代。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它原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以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主要活动是踏青,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到了唐朝,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又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以纪念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堆“割股充饥”的故事。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北宋时期清明节很是普遍,现在流传下来的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北宋徽宗年间清明时节东京汴梁(开封)汴河两岸的人物景象。从公元2008年开始,我国将清明节认定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至公元2009年,又改为放假三天。为人民纪念烈士、老百姓祭祖的日子。一直延续至今。
三、端午节
端午节为农历5月初5。又称端阳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
五、重午、午日、夏节等,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源于纪念屈原,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人们怕江河里的鱼吃掉屈原的身体,把准备的饭团、米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中。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龙舟竞渡、吃粽子、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唐)文秀 《端午》诗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清)李静山 《 节令门》诗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四、中秋节
中秋节为农历八月十五。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因此也称为中秋。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中秋月亮圆满,象征团圆,要吃月饼。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迎寒活动的社制,作为节日,西汉时初具雏形,晋时有赏月之举,到北宋时正式定名。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娱乐。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第三篇:清明节传统节日习俗【作文】两篇
一篇 清明节传统节日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中国有25个民族过清明节,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但在祭扫形式和清明饮食上各地习俗不尽相同,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
清明节在我国传统中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阅读/zl/转载请保留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二篇 清明节习俗之扫墓
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区号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亦做主牌用。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
第四篇:中国传统节日习俗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
1.春节: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是“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是一年的开始。传统的庆祝活动则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每到除夕,家家户户阖家欢聚,一起吃年夜饭,称“团年”。然后一起守岁,叙旧话新,互相祝贺鼓励。当新年来临时,爆竹烟花将节日的喜庆气氛推向高潮。我国北方地区在此时有吃饺子的习俗,取“更岁交子”之意。而南方有吃年糕的习惯,象征生活步步高。守岁达旦,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送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另外,各地还有互相登门拜年,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逛花市,赏灯会等习俗。
2.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3.二月二: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4.清明节:四月五日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清明的前一天称寒食节。两节恰逢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红柳绿。寒食节的设立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晋朝“士甘焚死不公侯”的介子推。清明寒食期间,民间有禁火寒食、祭祖扫墓、踏青郊游等习俗。另外还有荡秋千、放风筝、拔河、斗鸡、戴柳、斗草、打球等传统活动。
5.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
五、端五节。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但今天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举行龙舟大赛,都与悼念屈原有关。同时,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
酒,激清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
6.七夕节:每年七月初七,天下的喜鹊在银河上搭成一座鹊桥,牛郎和织女才能相见。这个美好的传说始于汉朝,经过千余年的代代相传,深入人心。这一天,民间有向织女乞巧的习俗。一般是比赛穿针引线,看谁更心灵手巧。因此,七夕又叫乞巧节或女儿节。每到七夕将至,牵牛和织女二星都竟夜经天,直至太阳升起才隐退,因而又被喻为人间离别的夫妻相会。
7.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秋季的中间,因此称中秋节。中秋之夜,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此夜,人们仰望如玉如盘的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8.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佳节活动极为丰富,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重阳节又是“老人节”,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
9.冬至节:冬至在我国古代是一个很隆重的节日。至今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以示不忘更本,祝福阖家团圆。北方地区冬至有宰羊,吃饺子的习俗,南方的传统食品有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等等。
10.腊八节:腊八节是佛教的节日。这一天是释迦牟尼成佛的日子,又称“成道节”。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是吃腊八粥。最早的腊八粥只是在米粥中加入红小豆,后来演变的极为复杂考究,主料有白米、黄米、江米、小米、菱角米等数十种,添加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松仁、葡萄干、桂圆肉、百合、莲子等,通宵熬煮,香飘十里。
11.除夕:除夕是一年中最后一天,这一天,普通人家尽量争取团圆,全家围
炉而聚,喝酒吃美食以辞旧岁,迎新年之意,而户外则是爆竹声声。
一家大小在一起度过一个温馨的一年中最后一个夜晚 阳历节日
1月1日元旦(New Year's Day)
2月2日世界湿地日(World Wetlands Day)
2月14日情人节(Valentine's Day)
3月3日全国爱耳日
3月5日青年志愿者服务日
3月8日国际妇女节(International Women' Day)
3月9日保护母亲河日
3月12日中国植树节(China Arbor Day)
3月14日白色情人节(White Day)
3月14日国际警察日(International Policemen' Day)
3月15日世界消费者权益日(World Consumer Right Day)3月21日世界森林日(World Forest Day)
3月21日世界睡眠日(World Sleep Day)
3月22日世界水日(World Water Day)
3月23日世界气象日(World Meteorological Day)
3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World Tuberculosis Day)4月1日愚人节(April Fools' Day)
4月5日清明节(Tomb-sweeping Day)
4月7日世界卫生日(World Health Day)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World Earth Day)
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Day)5月1日国际劳动节(International Labour Day)
5月3日世界哮喘日(World Asthma Day)
5月4日中国青年节(Chinese Youth Day)
5月8日世界红十字日(World Red-Cross Day)
5月12日国际护士节(International Nurse Day)
5月15日国际家庭日(International Family Day)
5月17日世界电信日(World Telecommunications Day)5月20日全国学生营养日
5月23日国际牛奶日(International Milk Day)
5月31日 世界无烟日(World No-Smoking Day)
6月1日 国际儿童节(International Children's Day)6月5日世界环境日(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Day)6月6日全国爱眼日
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World Day to combat desertification)
6月23日国际奥林匹克日(International Olympic Day)6月25日全国土地日
6月26日国际禁毒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Drug Abuse and Illicit Trafficking)
7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日(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7月1日国际建筑日(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Day)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
7月11日世界人口日(World Population Day)
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Army Day)
8月12日国际青年节(International Youth Day)
9月8日国际扫盲日(International Anti-illiteracy Day)9月10日中国教师节(Teacher's Day)
9月16日中国脑健康日
9月16日国际臭氧层保护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Ozone Layer)
9月20日全国爱牙日
9月21日世界停火日(World Cease-fire Day)
9月27日世界旅游日(World Tourism Day)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National Day)
10月1日国际音乐日(International Music Day)
10月1日国际老年人日(International Day of Older Persons)10月4日世界动物日(World Animal Day)
10月5日世界教师日(World Teachers' Day)(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
10月8日全国高血压日
10月9日世界邮政日(World Post Day)
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World Mental Health Day)10月14日世界标准日(World Standards Day)
10月15日国际盲人节(International Day of the Blind)10月15日世界农村妇女日(World Rural Women's Day)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World Food Day)
10月17日国际消除贫困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the Eradication of Poverty)
10月24日联合国日(United Nations Day)
10月24日世界发展新闻日(World Development Information Day)
10月28日中国男性健康日
10月29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International Biodiversity Day)10月31日万圣节(Halloween)
11月8日中国记者节
11月9日消防宣传日
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World Diabetes Day)
11月17日国际大学生节
11月25日国际消除对妇女的暴力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the elimination of Violence against Women)
12月1日世界爱滋病日(World AIDS Day)
12月3日世界残疾人日(World Disabled Day)
12月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
12月9日世界足球日(World Football Day)
12月25日圣诞节(Christmas Day)
12月29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International Biological Diversity Day)
1月最后一个星期日国际麻风节
3月最后一个完整周的星期一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复活节(Easter Monday)(有可能是3月22-4月25日间的任一天)
5月第二个星期日母亲节(Mother's Day)
5月第三个星期日全国助残日
6月第三个星期日父亲节(Father's Day)
9月第三个星期二国际和平日(International Peace Day)9月第三个星期六全国国防教育日
9月第四个星期日国际聋人节(International Day of the Deaf)10月的第一个星期一世界住房日(World Habitat Day)10月的第二个星斯一加拿大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
10月第二个星期三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
10月第二个星期四世界爱眼日(World Sight Day)11月最后一个星期四美国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
农历节日
农历正月初一春节(the Spring Festival)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Lantern Festival)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the Dragon-Boat Festival)
农历七月初七乞巧节(中国情人节)(Double-Seventh Day)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the Mid-Autumn Festival)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农历腊月初八腊八节(the laba Rice Porridge Festival)农历腊月二十四传统扫房日
第五篇: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简介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简介
一、春节
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是“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是一年的开始。传统的庆祝活动则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每到除夕,家家户户阖家欢聚,一起吃年夜饭,称“团年”。然后一起守岁,叙旧话新,互相祝贺鼓励。当新年来临时,爆竹烟花将节日的喜庆气氛推向高潮。王安石《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我国北方地区在此时有吃饺子的习俗,取“更岁交子”之意。而南方有吃年糕的习惯,象征生活步步高。守岁达旦,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送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另外,各地还有互相登门拜年,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逛花市,赏灯会等习俗。
二、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汉代以正月十五日为祭祀、祈福之日,后受到道教思想影响,以此日为“上元”,又称灯节。后世以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以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共称“三元”。至北魏时已成为固定节日。至唐代,张灯成为最主要、盛大的活动,其夜又称“元夜”、“元夕”。此夕京城内,宫廷与民间盛陈灯彩,金吾不禁夜,纵士女尽兴游观。至宋代更为繁盛,又有食汤圆、灯谜、百戏、烟火等活动,后世相沿,遂增加,一般自十三日开始,称“上灯”,至十八日止,称“落灯”。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会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宋朱淑真《元夜》诗:“十里绮罗春富贵,千门灯火夜婵娟。”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三、清明节
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清明的前一天称寒食节。两节恰逢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红柳绿。寒食节的设立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晋朝“士甘焚死不公侯”的介子推。清明寒食期间,民间有禁火寒食、祭祖扫墓、踏青郊游等习俗。另外还有荡秋千、放风筝、拔河、斗鸡、戴柳、斗草、打球等传统活动。自宋以下,民间更于这天插柳条于门,出郊游园饮酒,以贺佳节。《淮南子.天文训》:“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唐张说《清明日诏宴宁王山池》诗:“今日清明宴,佳景惜芳菲„„承恩如改火,春去春来归。”宋吴自枚《梦梁录.清明节》:“至日„„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坟,以尽思时之敬。车 1
马往来繁盛,填塞都门。宴于郊者,则就名园芳圃,奇花异木之处;宴于湖者,则彩舟画舫,款款撑驾,随处行乐。此日又有龙舟可观,都人不论贫富,倾城而出,笙歌鼎沸,鼓吹喧天,虽东京金明池未必如此之佳。”
四、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又名“端王”、“重五”、“重午”、“端阳”。中国汉民族传统节日,在农历五月初王日。“端”为始之义,每月有三个五日,端五,意为第一个五日。又因农历五月称“午月”,故亦称“端午”、“重午”。为我国传统三大节(春节、端午、中秋)之一。其起源甚古,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大玫与祈求农业丰收及防止夏季疫病有关。至晋以后,楚地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活动也与端午密切联系起来。此日民间历来有悬蒲于门户、饮酒、竞渡、挂天师符、沐浴、驱五毒虫、戴长命缕、食粽子(角黍)等风俗。同时,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清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后汉书.礼仪志》:“仲夏之月,万物方盛。日夏,至阴气萌作,恐物不懋„„故以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为门户饰,以难止恶气。”明余有丁《帝京午日歌》:“都人午五女儿节,酒蒲角黍榴花辰。金锁当胸符当髻,衫裙簪朵盈盈新„„踏归百草毒可禳,系出五丝命可续。结缕仍将艾叶悬,祓祥却把兰汤浴。” 五、七夕节
亦称“乞巧节”、“女儿节”。传统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自东汉以来,即传说牛郎与织女二星于此夕在天河相会,民间有“乞愿”、晒衣等活动。至南朝,七夕有穿针乞巧之俗,从此乃成为妇女的一个节日。唐宋以下,除乞巧外,更有拜祀牛、女双星、卖巧果、丢巧针、染红指甲、种五生等活动内容。诗人亦多吟咏其事。汉崔寔《四民月令》:“七月七日曝经书,设酒酻时果,散香粉于筵上,祈请于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守夜者咸怀私愿,或云见天汉中有奕奕正白气,如地河之波,辉辉有光曜五色,以此为徵应,见者便拜乞愿,三年乃得。”《艺文类聚》卷四引《竹林七贤论》:“阮咸,字仲容,籍兄子也。诸阮前世皆儒学,内足于财„„七月七日,法当晒衣,诸阮庭中烂然,莫非绨锦。咸时总角,乃竖长竿,摽大布犊鼻于庭中,曰‘未能免俗,聊复尔尔。’”又引《世说新语》:“郝隆,七月七日见邻人皆曝晒衣物,隆乃仰卧出腹,云晒书。”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桂阳城武丁,有仙道。谓其弟曰:‘七月七日,织女当渡河,诸仙悉还宫。’弟问曰:‘织女何事渡何!’答曰:‘织女暂诣牵牛。’世人至今云织女嫁牵牛也。”南宋梁刘孝威《咏织女》诗:“金钿已照耀,白日未蹉跎。俗待黄昏至,含娇渡浅河。”
六、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俗以此日为三秋之中,故名。中秋赏月之事,唐以前并未盛行。相传唐玄宗与方士叶法善夜游月宫,此说系神说,而民间盛传,影响所及,赏月遂成风气。至宋代愈盛。每至中秋之夕,人家或登楼临轩,或安排家宴,赏玩月色,留连达旦。虽贫若之人,亦解衣沾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明代至中秋夜不祭月之俗:家家置月宫符像,男女肃拜烧香,至旦而焚之。至清代,又有烧斗香之俗:香肆以线香作斗,纳香屑于其中,僧俗皆买之,焚于月下。中秋又有月饼,为应时唯一食物,亦用于祭月及作馈赠之礼《太平广记》载:“法善又尝引上游于月宫,因聆其天乐。上自晓音律,默记其曲,而妆传之,遂为《霓裳羽衣曲》。”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秋》:“中秋节前,诸店争卖新酒,重新结络门面彩楼花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城东内外.春场》:“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之如莲华。纸肆市月光纸,绩满月像,跌坐莲华者,月光遍照菩萨也。华下月轮桂殿,有兔杵而人立,捣药臼中。纸小者三寸,大者丈,致工者金碧缤纷。家设月光位,于月所出方向供而拜,则焚月光纸,撤所供,散家之人必遍。月饼月果,亲属馈相报,饼有径二尺者。女归宁,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团圆节也。”清顾禄《清嘉录.八月.斋月宫》:“比户瓶花,香蜡望空顶礼,小儿女膜拜月下,嬉戏灯前,谓之斋月宫。”清吴曼云《江乡节物词》小序:“杭俗,糊纸为斗,炷香其中,高者可二尺许,中秋夜祀月则设之。”中秋之夜的食物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此夜,人们仰望如玉如盘的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七、重阳节
亦称“重九”、“九日”。古代传统节日,在农历的九月初九。重阳佳节活动极为丰富,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重阳节又是“老人节”,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古代《易学》以奇数为阳数,偶数为阴数,九为“极阳”而九月九日更是两个“极阳”之数相遇,认为必有灾厄,故《西厢杂记》谓西汉武帝时已有佩茱萸、食糕饵、饮菊酒诸俗,以为禳避之术。至东汉时,又产生方士费长房指点桓景于九日避厄的传说,因而,至迟在汉魏之际已形成此节。此后,重阳登高游赏、佩萸泛菊、食糕成为自宫廷至民间的普遍风俗《晋书.孟嘉传》:“后为征西桓温参军,温甚重之。九月九日,温燕龙山,僚佐毕集。时佐史并著戎服,有风至,吹良帽堕落,嘉不之觉。温使左右勿言,欲观其举止。嘉嘉久如厕,温令取还之,命孙盛作文嘲嘉,著嘉坐处。嘉还见,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坐嗟叹。” 3
晋陶潜《九日闲居》诗序:“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九华,重九所开之花,指菊。元张养浩《九日》诗:“一行作吏废欢游,九日登临拟尽酬。”参见“菊花酒”、“登高”等条。
八、冬至节
亦称长至、长日、大冬、冬节。二十四节气之一。以此后白日渐长,故称。在农历的十一月,阳历的十二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在我国古代是一个很隆重的节日。至今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以示不忘更本,祝福阖家团圆。北方地区冬至有宰羊,吃饺子的习俗,南方的传统食品有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等等。汉代视冬至为重要节日,仅次于元旦。此日,天子率三公九卿迎岁,祀五方帝及日月星辰于郊坛。当时朝贺、享神情,皆如元旦之仪。魏晋时始稍次于元旦。至宋,仍视冬至如元旦,百官上朝进贺,皆衣朝服,如大礼祭祀。民间虽至贫者,至此日亦更易新衣,备粉饮食,享祀祖先,庆贺往来,一如年节。吴俗更有“冬至大如年”之说。其受到特殊重视,与周代以冬至所在之月为首有关,当时冬至即是元旦,故天子有迎岁(新年)之礼。此风至清犹然,每到冬至日,士大夫家皆拜贺尊长,并交相立谒,平民百姓,亦必衣新衣相揖,谓之“拜冬”。古时又有向尊长进献履袜之俗,表示祝源“长履景福”,后世则成为冬至日子妇进舅姑的一种节物。此外,并有作赤豆粥,粉糰祭祖等俗。《渊鉴类函.岁时部.冬至》引《易通卦验》:“冬至之始,人主与群臣左右纵乐五日,天下之众亦家家纵乐五日,为迎日至之礼。”又引《玉烛宝典》:“十一月建子,周之正月。冬至日,南极景极长,阴阳日月万物之始,律当黄钟,其管最长,故有履长之贺。”又:“沈约《宋书》曰,冬至朝贺享祀,皆如元日之仪,又进履袜。”《淮南子.天文训》:“冬至日,天子率三公九卸迎新岁。”汉崔寔《四民月令》:“冬至荐黍糕于祖称。”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共二氏有不才之子,以冬至日死,为疫鬼,畏赤小豆。故冬至日作赤豆粥以禳之。”宋周密《武林旧事.冬至》:“朝廷大朝会庆贺排当,并如元正仪,而都人最重一阳贺冬,车马皆华整鲜好,五鼓已填拥杂沓于九街。妇人小儿,服饰华炫,往来如云。岳祠城隍诸庙,炷香者尤盛。三日之内,店肆皆罢市,垂帘饮博,谓之‘做节’。享先则以馄饨,年馎饦’之谚。贵家求奇,一器凡十余色,谓之百味馄饨。”清顾禄《清嘉录.十一月.冬至大如年》:“郡(指苏州)人阳重冬至节。先日,亲朋各以食物相馈遗,提筐担盒,充斥道路,俗呼冬至盘。节前一夕,俗呼冬至夜。是夜,人家更速燕饮,谓之节酒。女嫁而归宁在室者,至是必归婿家。家无大小,心市食物享先,间有悬挂祖先遗容者。诸凡仪文,加于常节,故有‘冬至大如年’的谚语。
九、腊八节
腊八节是佛教的节日。这一天是释迦牟尼成佛的日子,又称“成道节”。此 4
日重要的活动是吃腊八粥。最早的腊八粥只是在米粥中加入红小豆,后来演变的极为复杂考究,主料有白米、黄米、江米、小米、菱角米等数十种,添加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松仁、葡萄干、桂圆肉、百合、莲子等,通宵熬煮,香飘十里。腊八节也是古代岁祭祀祖先众神之日。周时腊与大蜡同日而异祭,民间行腊祭,天子诸侯行蜡祭,秦汉时蜡礼亡、通行腊。周以今农历十月为岁终,故腊日在孟冬;汉以后行夏历,以十二月为岁终,故腊日在十二月。腊虽在岁终,但古时日期无定。汉以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为腊,魏曾以辰日为腊,晋以丑日为腊。至六朝,曾以十二月八日为腊日,因此恰为佛之生日,故宋时即恢复汉制。清时十二月择日祭百神,可知其时腊祭已不复定在戌日。古时腊日除祭神祭先外,尚有其他活动。如汉时曾规定腊日以猪羊祠社稷,此日纵吏民宴饮。晋时腊日饮祭后老人儿童为藏钩之戏。六朝时每逢腊日,村人击鼓,戴假面扮傩以逐疫。唐时腊日召群臣赐食加口脂、腊脂、谓之“赐腊”。宋熙宁以后亦有腊日赐群臣口脂、面药之礼。汉蔡邕《独断》:“腊者,岁终大祭,纵吏民宴饮,非迎气,故但送不迎也。”《后汉书.礼仪志》:“季冬之月,星回岁终,阴阳以交,劳农大享腊。”汉应劭《风俗通》:“周曰大蜡,汉改为腊。腊者猪也,因猪取兽祭先祖也。”南朝梁宗慎《荆楚岁时记》:“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谚云:‘腊鼓鸣,春草生。’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公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沐浴,转除罪障。”宋吴自牧《梦梁录.十二月》:“自冬至后戌日,数至第三戌,便是腊日,谓之‘君王腊’。
十、除夕
除夕是一年中最后一天,亦称除夜、大年夜。这一天,普通人家尽量争取团圆,全家围炉而聚,喝酒吃美食以辞旧岁,迎新年之意,而户外则是爆竹声声。一家大小在一起度过一个温馨的一年中最后一个夜晚。古时于腊日或腊前一日有击鼓驱疫之俗,谓之“逐除”,除夕之称,盖由此来。汉以后,逐除之俗改在除日谓之“驱傩”。举行驱傩仪式时,驱傩者戴假面,武神而行,谓如此便可驱崇。此俗官延中亦盛行,参加者至有千人之多。除夕燃放纸裹火药的爆竹,始于宋。此夜红烛高烧,爆竹声不绝于耳,民间与宫廷,并无例外。除夕家人围炉团坐,小儿嬉戏,通夕不眠,谓之守岁,此俗于时已有。又,长幼聚饮,祝颂而散,谓之“分岁”,亦始于晋。后世大年夜合家团聚,吃年夜饭之俗,由此而来。此外,民间除夕有于门上贴门神之俗,每至夜半,辄除旧门神,易新门神,至于门上帖春耿,则源于古时的桃符。以红纸书写联语,帖于门上,明以后才普遍流行。除夕夜或岁首,长辈给儿女钱物,谓之压岁钱,盖源于宋时宫廷于岁除,赐钱物于后妃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