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莫砺锋教授讲唐宋诗词(下)
莫砺锋教授讲唐宋诗词(下)
好了,我已经讲了一半时间了,接下来的时间全都开放给各位老师,大家希望在哪方面跟我交流交流,欢迎大家提问。谢谢大家!
问:您刚才比较多的谈到了《唐诗三百首》,能否请您评议一下沈德潜的《唐诗别裁集》?
答:这位老师问的是沈德潜的《唐诗别裁集》,清代有好几种《唐诗选本》,比较有名的是两种,一种是王渔洋的《唐贤三昧集》,还有一种沈德潜的《唐诗别裁集》。这两种选集之所以比较受人重视,就在于它都是体现了某一种文学观念,体现了某一种诗歌理论,因为王渔洋和沈德潜都是清代著名的诗论家,那么沈德潜的诗论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呢?实际上就是儒家的温柔敦厚,所以他认为最好的诗歌,都必定是温柔敦厚的,当然这个温柔敦厚也有一个潜在的价值判断,就是要符合当时的道德观念,其表现方式则是温柔的。沈德潜的《唐诗别裁集》选诗比较多,他不像《唐诗三百首》,也不像王渔洋的《唐贤三昧集》,只选了400首诗,他选了近2000首,所以没有太大的偏颇。
所以作为一般读者的阅读对象来说,《唐诗别裁》太多了一些,我们不能要求一般的读者阅读那么多的作品,但是就学术价值来说它是很有特点的。他的选目是体现其诗学思想的,假如你读他的诗话,对其中某一条条文的感觉不是很深刻的话,那就可以读读《别裁集》,它里面的选目会印征那些诗歌观点。但是沈德潜这个人是跟皇帝的关系是很密切的,他是专代乾隆写诗的刀手,也是一个御用的诗人,所以他的价值判断一定是最符合封建统治者的口味的,他强调温柔敦厚,基本上体现了这样的一种价值观。但是应该说《唐诗别裁集》对于名家、名篇的关注是比较全面的,大部分的唐诗名篇书里面都有。
问:莫教授,《春江花月夜》是非常有名的唐诗,闻一多先生讲它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这首诗的鉴赏我看的也比较多,我想听听您对这首诗的评价。
答:《春江花月夜》这首诗有一个特点,就是它是后来才走红的。作者张若虚是从初唐入盛唐的人,他比李白还早一点,但是他的这首诗在他生前一点都没有名,一直到宋代的时候还没有名,我们现在在明以前的典籍中间没有发现任何人评论过它,也没有选到选本中间去。他最早是出现在郭茂倩的《乐府诗集》,郭茂倩编乐府诗的宗旨是,只要是乐府诗就收录,《春江花月夜》收进《乐府诗集》,并不表示郭茂倩重视它。一直到明代,李攀龙的《唐诗选》开始选它,然后才有人注意到它,但是还没有把他看作是最好的作品。直到清末民初的时候,王闿运评它为“孤篇横绝,竟为大家”,就是张若虚一首诗就是大家了,人们才开始关注它的。闻一多对它有最高的评价,就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从那以后,大家都认为它是名篇了。到现在为止,关于《春江花月夜》的学术论文至少有50篇了,但是没有什么更好的文章,就是关于这首诗的正面的评价,闻一多已经把他表扬到顶了,我们就没有办法再说什么了。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李泽厚在他的《美的历程》中又提到这首诗。李泽厚把这首诗放在一个什么地位呢?就是放在快要产生李白了,快要到盛唐的时代了,放在那里,李泽厚还认为这首诗里面表现的是宇宙意识,闻一多的文章里也说到过,就是对宇宙的一种迷茫的感觉,诗人把天上的月亮,永久的大自然,跟短促的人生进行对比,闻一多已经有了这个意思了,李泽厚更加清晰的说了这一层意思。就是对宇宙面前的迷茫感,尤其是一种少年人,青年人的迷茫感,尽管觉得有迷茫但是并不哀伤,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想象。从那以后,还有一篇好的文章,就是我的导师写的,他不是具体分析它怎么美,而是说这首诗为什么没有在古代得到重视,而到了明代才受到了重视,就是这首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有变化的,这个变化就反映了从唐至明的文学观念的变化。除此以外,那么多的赏析文章,基本上都是千篇一律。这首诗是很可讲的,我相信各位老师都喜欢讲它。张若虚把春江花月夜这五个字都写到了,它的中心意象还是“月”,他没有一个固定的视角,他的空间和时间都是转换的,他不是象有的诗一样,就是发生在一个楼上。他写的是一种非常丰富但是又很普遍的意思,它不是写某一个人的独特的生活经历,他是写大家都会感受到的,那种抽象的、普世意义很强的东西。所以这首诗拥有特别多的读者,但是奇怪的是长期以来它有没有受到重视,原因在于它是初唐的歌行体,初唐的歌行体到了李白、杜甫的七言古诗产生以后,这种诗体基本上被超越了,所以就不再流行了。而明代文学有一种复古的观念,所以李攀龙等文人就特别重视这首诗,又把他从典籍里面挖出来,然后就受到重视。
一篇很好的优秀作品,一旦有人给予他特别高的评价以后,大家就都会接受,然后就走红。《春江花月夜》主要是经过两个人的鉴赏,当然首
先是李攀龙选了它,然后王闿运、闻一多,他们几个人给它高度的评价,后来大家都接受了,假如没有碰到这样的人,说不定到今天它还埋没在那本《乐府诗集》中间,因为《乐府诗集》中有好几首《春江花月夜》,有隋炀帝写的,陈后主写的,它不是最早的一首。这首诗的接受过程很有意思,还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问:我想问一下,从您的角度来看,我们来给高中生讲诗词应该把握什么样的角度。比如说我们讲《春江花月夜》,有的时候钻的太深,同学们接受不了。现在是一个浮躁的时代,但是我们在读这些诗歌的时候,需要的是“静”,我们怎么样才能“静”,你能不能结合这几点,给我们讲一讲?
答:我觉得,对中学生讲这些作品,实际上不要求讲的太深,就是你不要把这篇作品中间的所有的意思都讲完了,同学应该有他自己思考的和感受的东西,老师不必把它们包办了。老师讲得太全面,留给学生自己体会的空间就没有了,这样可能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兴趣。最好要引导他一下,启发他一下,有的部分留给他们自己去体会,最成功的教学我想应该是培养他的兴趣,你把他的兴趣培养起来之后,课外他自己就会去读,课堂教学永远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在课堂上把所有的东西都教给同学,实际上很多东西要靠他自己去学,这一点我想本科阶段和中学阶段是一样的。我们在大学中文系教本科生教文学史,也不想把所有的东西讲给他听,很多东西留给他自己去读,自己体会,这是比较活的教学。一个最成功的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因为语文老师和数理化的老师不一样,数理化的老师有明确的教学内容,他是有限的,语文却是无边无际的,是一个开放式的体系。我们在课堂上也许会教同学读五首杜甫的诗,但是杜甫的好作品那是只有五首呢?至少有100首。所以我们要培养同学们对杜诗本身的兴趣,这样就最成功了。至于说到读诗的环境和心态,我个人是这样理解的,元好问有两句诗,叫“好诗端如绿绮琴”就是好的诗就像一架古琴,“静中窥见古人心”,弹古琴的时候一定要很安静。大家喧嚣的不得了,声音都听不见,无法欣赏古琴。元好问说读诗的时候也要这样,要安静,要有一种宁静的心态。所以要是在分贝很高的歌厅里读诗,那肯定读不进去。读诗是时候最好是对着一盏台灯,窗外面是凄风苦雨,你把窗帘拉上,这个时候读诗最好。
我自己进入诗词的阅读,完全是在插队的时候。因为原来在高中里比较喜欢数理化,课余的时间也是看看科普的书。后来下乡插队了,数理化
也学不下去了,因为碰到不懂的地方没有人指点,而且也找不到合适的教材,很快就停止了。后来就胡乱看书,在那种情况下,我就爱上了诗词。我是单个插队的,我不是和很多同学一起到农场,我那个生产队里就有两个知青,我们的茅屋孤零零的,前不巴村、后不着店。我在农闲的时候,比如下雨天,就可以看书,这个时候非常的安静,我还有一种安静的心态。因为我出身不好,如果我出身好的话,整天想着招工、招生、当兵,那肯定就心态不安静了。因为我出身不好,这些事情轮不上我。所以每次有了招工、招生的消息,我都心如古井、波澜不惊,因为和我没有任何的关系,我只管沉静在我自己的世界里。这种情况下我开始读诗词,就钻进去了。
刚才说到李后主,大家都知道他是亡国之君,而且他也不是一个仁慈、开明的君主,他是一个昏君。他把南唐的政治搞的一塌糊涂,很快就亡国了。亡国的时候他又没有勇气殉国,当了俘虏,被抓到开封去了,过了两年又屈辱地被毒死了。这样的人物,他的生平经历,他的情感,跟我们是格格不入的,他和我们的身份完全不一样。但是他的词,我在插队的时候开始读,真是感动。“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我们当知青也是这种感觉。尽管他是一个皇帝,还当了俘虏,我是一个中学生,被赶到农村去插队了,但是人生的基本喜怒哀乐是相通的,所以这个时候读,就读进去了。
后来我看到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说一切文学,用血书写的作品是最动人的。李后主被俘虏以后写的词,可以说是用他的血泪写成的。因为他每天用眼泪洗面,这样的文本就非常感人。所以我想读诗一定要一种非常安静的环境。你心态要安静,你不能浮躁,如果你还再想着名利,想着我读这首诗能不能写一篇论文,能不能出一个成果,那个时候肯定读不好。要在完全摆脱掉物质世界和外界干扰的情境下才能读进去。当然现在大家都很忙,社会是快节奏,这个大环境我们改变不了,我们无法选择,我们就生活在这里面。我想现在的中学,校长对你们的管理肯定跟我们大学里差不多的,老师整天忙,你要能忙里偷闲,给自己创造一个比较好的阅读环境,你不要想着我怎么备课,不要想着写一篇论文,你就把阅读当做一种人生的享受,这个时候就能读进去,大致上是这样的。
问:我想请问一下,我听过一些说法,古诗是可以用来唱的诗词。我想提出来就是现在,我也听过一些用戏曲来唱的诗,那感觉是唱不是吟,请问莫教授,到底古人是怎么吟诗的呢?他为什么是吟诗呢,好象弹奏已经没有了。我想现在的传统好象已经没有了,我想找,但是找不到一点资料。
答:现在由于材料的缺乏,我们已经很难完全复员,我们已经不太说的清楚,唐代和宋代那些诗词的歌唱方式,按照原来的扬州大学一位教授叫任半塘,他认为唐代的诗歌,特别是绝句,都是歌唱的。唐代的绝句就是当时流行歌曲的歌词。宋词更是这样,宋词每一首都能歌唱,都有曲谱。但是唐宋的时候没有录音设备,后来那些曲调就失传了。词乐的失传是很奇怪的事情,很可能是由于词的写作越来越案头化了。像柳永写了词以后就给歌女唱,但是慢慢的就文人化了,就是在桌子上写,词人更加关注文字,所以就跟音乐慢慢分离了,后来这个词乐就失传了。
有一位美国的美学家,叫苏珊?朗格,她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她说一首流行歌曲可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它的曲,一个是它的词。如果它真正流行起来,人们记住的仅仅是它的曲,词就被忘掉了。词与曲不能并列,当然有一个时间是并列的,但是时间长了以后,一定是东风压倒西风,或者西风压倒东风。文学的部分加强以后,音乐就衰落了。或者,音乐的部分加强以后,文学的东西就消亡了。诗词基本上也是这样的。后来文学战胜了,就是后来的作者越来越关注文字的部分,文字怎么样才能写得更精美。音乐的部分就不怎么在意了。为什么不在意了呢?因为文字的部分是不断的在变化和创新的,而音乐部分是基本不动的。
比如说《满江红》,随便谁写的《满江红》都是这样唱的,但是文字大家就可以争奇斗艳,大家想方设法在那里创新。久而久之,作者的关注重点都在文字上了,而不在音乐上了,因此后来曲谱就失传了。失传了怎么办呢?作为一个研究对象,我们怎么才能复原呢?目前是这样的情况,少量的词牌我们现在还是知道词乐的,像姜夔的一部分词。他有17首词是他自己创作的词牌,以前没有的,他是音乐家,他怕人家不会唱,他当时就在上面标了曲谱。我们古代的工尺谱是有缺陷的,它不能完全复原为现代的五线谱,只能大致上复原。那么为什么古人的诗词都能唱,现在不唱了?后来变成吟诵了?就在于诗词的音乐部分慢慢的弱化了,而文字部分则强化了。文字部分强化以后,平仄的特点和效果反而得到凸现。
这里我跟大家介绍一个观点,就是南朝有一个诗歌理论家叫做钟嵘,他写了一部书叫《诗品》,《诗品》中有一个非常主要的观点,就是反对当时写诗的人注意平仄。沈约等人早就提出要把我们汉字的四声有规律的运用到诗歌的写作里面去,就是写诗的时候不能光注意意思,还要注意声调,注意平仄。钟嵘反对,他说以前的乐府诗是都是歌唱的,所以要讲究平仄。现在的诗歌不唱了,就不用再讲平仄了。钟嵘的观点是错误的。正因为不唱,平仄就更加重要,平仄是在不配合乐谱歌唱的情况,在吟诵文本的时候体现出来的一种音乐美。它的规律基本上是对称的,又是不断的变化的。这样我们读起来就琅琅上口,有抑扬顿挫的一种美。但是这个东西毕竟不是曲谱,他的变化没有那么丰富,读起来悦耳的程度肯定比不上音乐。至于说具体的吟诵,就我接触过的老一辈学者来说,要是吟诵的话,基本上都是用南方的方言来吟诵,可以说普通话吟诵的效果是不好的。因为普通话没有入声,没有入声的话,现在的平仄和古人的平仄就已经不一样了。前年我在香港待了半年,听了香港组织的几次吟诗会,因为他们用的是广东话,广东话不但有入声,而且有九个声调,所以那边的人吟诵非常的好听,非常有抑扬顿挫的特点。要是北方话就不行了,入声取消之后就很难调节了。特别是入声变成了平声的话,读起来就一点节奏感都没有了,很抱歉我不会吟诵,但是里面的道理大概是这样的。
问:我再问一个问题,孔子说过:“诵诗三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他似乎很强调诗的实用性。请您谈一下这个实用性的问题。
答:孔子的时代有一个特殊性,实际上就是整个春秋时代。他那个时候的诗歌是一种外交语言。《左传》里面有很多的例子。《左传》里写到两个国家会盟,两个国家谈判,双方的代表经常用赋诗的方式来表达意思。对方赋诗一首,我也赋诗一首,这个诗歌中间包含的对对方的要求,甚至谴责对方,都用赋诗来表达。这样就使得外交语言变得很委婉,不是那么直截了当。不光是孔子,现在我们的温家宝总理也是这样的,温总理几乎每一次长篇讲话里都会引用一段诗词。诗歌是一种很好的外交语言,春秋时代各国之间有什么会盟或者礼聘活动的时候,每个国家都有外交的辞令,这个外交辞令要说的非常委婉,同时要把意思表达出来,同时还要显示你这个国家的人有文化,在文化上能压倒对方,所以他们一定要赋诗。所以古人说“登高作赋,能为大夫”,就是你不会登高做赋,不会做诗的话,你做不了大夫,这是一种必备的训练。当然孔子对诗的功能的理解还不仅仅是这样的,他还认为诗歌能陶冶人的性情。
我一直觉得假如一个年轻人唐诗宋词读的比较多的话,他就不会去偷人家,不会去抢人家的,他有一种基本的修养。因为你在阅读这些诗词的同时,实际上你也受到了古人的美好情怀的熏陶。苏东坡有一句诗叫“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说你读了好的诗词之后,整个人的气质就不一样了,就升华了。我们研究古代文学的人当然希望全社会都重视这一块,特别是我们的青少年。如果青少年都喜欢读唐宋诗词的话,我想很多思想教育方面的内容,可以由这一块来解决。人文素质教育是很重要的,把优美的东西教给青少年,对熏陶他们的人格是很有用的。
问:我要问一下莫砺锋老师,您是如何看待辛文房的《唐才子传》的。在我看来如果辛文房有这个才华的话,《唐才子传》完全可以成为一部新的《世说新语》。可惜作者没有这方面的才华。
答:这个《唐才子传》肯定不能和《世说新语》相比。《世说新语》不但是一个史料,它在文学上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它的文本现在看来,都是一些很美的小品文,《唐才子传》远远没有达到那个程度,《唐才子传》的作者辛文房,他是一个少数民族的人,是一个西域人。他当时已不能感受到唐代的文化氛围,他都是根据史料来写的,现在我们学术界比较看重的《唐才子传》的一种文本,是中华书局的傅璇琮先生主编的,叫做《唐才子传校笺》,你去看看那个校笺部分,比如说他说李白什么什么,这其中的史料都是有来源的。所以它是后人为前代的一批文学家追写的传记,所以他的写作目的和方式,跟《世说新语》是完全不一样的。应该承认《唐才子传》中没有特别优美的文字,如果有的话也都是别人写的。如果原来的史料写的不是太好,这本书也就不是太好。那么《唐才子传》的价值在哪里呢?它把唐代的主要的文学家的生平用一本书的形式非常集中地做了介绍。基本上把唐代三流以上的诗人都写到了,所以一卷在手,你就全部都知道了。
《世说新语》不一样,他几乎每一条都是一篇优秀的小品文。还有,《世说新语》的时代,就是东晋、南朝那个时代和唐代不一样,他们注重创造所谓的魏晋风流、魏晋风度。风流这两个字实际上是从那个时代开始的。冯友兰有一篇文章叫做《说风流》,他就是说那个时代的贵族、士大夫,平时的言行都非常优美,他们生活的本身就充满了诗意。所以《唐才子传》是不能跟《世说新语》相比的。
问:南师附中的一位老师提了一个问题,他说今天是现代诗人海子逝世20周年,请问你作为一个知青,你喜欢现代诗吗?你觉得读现代诗和唐宋诗有什么不同呢?
答:首先非常抱歉,我几乎没有读过海子的诗,除了《春暖花开 面朝大海》以外,其他的我都没怎么读过,我也不认为海子所说的“大诗”真是新诗的发展方向。他一生都想写一首大诗,但是到死也没有写出来。作为知青,我想说的可不一样。海子不是知青,他是70后的诗人,70后跟我们这些当过知青的人完全是两代人,我们对于人生的基本态度,我们对于一些基本问题的价值判断,跟他们是有相当大的代沟的。我现在还没有看到很好地反映我们知青生活的诗歌作品,应该说那个时代不属于海子,而是北岛、顾城的时代,当然他们都要比我们年轻一些,即使他们下过乡,也是后来下去的,跟我们不一样。非常遗憾的是在我们这一批人当中还没有产生什么现代诗,因为那个时候的生活本身是跟诗歌绝缘的,生活就没有什么诗意,没有写诗的土壤,当然那个时候实际上也是不能写诗的,假如你要表达真情实感的话,你是有危险的。你会招致意想不到的灾祸,所以那个时候基本上是鸦雀无声,大家集体沉默。所以那一代人的生活至今都没有人好好的用诗歌来表现。到了北岛、顾城的时候,应该说他们的诗,在情绪方面是有一点与我们相通的,特别像北岛写的“我不相信”,这种话确实是跟受过欺骗的知青相通的。我作为一个知青,对于以海子为代表的下一代的现代诗,应该说是格格不入的。所以我读现代诗,只到北岛、顾城这一代为止,再往下就离我太远了。我读不懂,我也不能欣赏,我觉得读那些现代诗,还不如读唐诗宋词好。与其读中国的现代诗,还不如读外国的现代诗。我觉得我们的现代诗有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矫揉造作,他们写的不是人们原生态的生活,他们写的是一小部分人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面,矫揉造作出来的一种情感,情感是扭曲的,文本表达方式也是扭曲的。我甚至觉得有很多的现代诗是不美的。一首诗如果没有美感的话,那算什么诗?诗一定要有美感。
我个人的看法是,从五四以来,我们的现代诗还没有产生出经典。五四以来的白话诗,比较早的那部分,我们还是读的。从胡适之开始,到后来稍微晚一点的艾青这些人,我都读过,但是我读来读去,没有发现像唐宋诗词那样的经典。请问,五四以后有哪一首诗能称为经典。有哪一首诗是老百姓都很喜欢的,家喻户晓,很多人能背诵,有这样的作品吗?没有。郭沫若那些很有名的诗,那些“女神”啊,你说时过境迁,我们现在回过头来读,现在还有什么味道吗?不说胡适之那些诗了,“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了。郭沫若“女神”中的一些诗,当时的青年刚刚要打破封建的牢笼,走向社会,走向革命,那个时候读,可能还有一点味道,是时代的豪言壮语,但是我们现在读起来有点像狂语,“我把月亮吞了,我把太阳吞了,我就是全宇宙的能量的总和!”这像诗吗?我觉得没有诗意。我一直认为中国现代诗的走向,他的前途肯定寄托在白话诗身上。现在虽然有很多人写诗词,但是要想让诗词恢复到以前鼎盛的时候是不可能的。但是至今为止,我们的白话诗还没有产生经典,希望不久的将来从白话诗中产生经典,产生像唐诗宋词的名篇那样受到大家欢迎的经典。
问:您看《百家讲坛》《文化中国》这一类电视文化专栏节目吗?您如何评价这些电视文化专栏节目?
答:《文化中国》是哪个电视台的,我不知道。是上海台的吗?《百家讲坛》我知道是央视的,因为我去过。首先回答第二个问题,我不看这些节目,我看电视,只看很少的电视剧,比如说最近播的《北风那个吹》,当然我只看其中的知青阶段,他们在乡下的阶段,他们回城以后就不看了,回城以后的内容跟一般的电视剧没有什么区别。除此以外,我必看的节目是《新闻联播》《天气预报》,再加一个《动物世界》。《百家讲坛》现在受到很多批评,比较多的批评来自于学术界,大部分的意见都是从学术的角度来进行批评的。我觉得这个是认识的误区,就是你不能要求《百家讲坛》讲的内容有学术含量,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你说你给初中文化水平的人讲学术研究,他们听的懂吗?电视台还要注意收视率,你讲学术研究,讲考证,那谁要听啊?所以不能在这个栏目中间讲学术,这个栏目完全是一个普及性的栏目,他就是要求把我们的文化知识向大众普及,让一般不接触我们学术研究的人也来了解一些情况。我2008年在《百家讲坛》讲了唐诗以后,收到了大概600多封听众来信,很多来信都是热情地鼓励我,并希望我再去讲。我觉得我光在大学里教书,对社会的贡献太小了,能有机会为社会做点事情,向大众普及一些古代文化传统中比较优秀的东西,还是有一点意义的,所以今年又接受了央视的邀请,最近在讲白居易,希望能比较准确,比较生动地给听众朋友介绍一些白居易的情况。
第二篇:第六讲:唐宋悼亡诗词
第六讲:唐宋悼亡诗词
一、古代悼亡诗的产生和发展
“悼亡”,就是对已亡人的悼念。悼亡诗一般特指丈夫悼念亡妻之诗,这是历史过程中文人约定俗成的界定,中国悼亡诗传达的是一种悲情,也即面对亲人的离世那份无可奈何的伤怀之情。当然,完整意义上的“悼亡诗”应该包括悼妻诗与悼夫诗,但因为古代社会以男权为核心,这种情况并不多见。西晋文学家潘岳最早以“悼亡”为名来写诗,他的妻子杨氏死后,他曾做悼亡诗三首,其情之深,令人动容,因为写得好,后来人们就以“悼亡”作为专名来表示悼念逝去的妻子。在我们所亲近的人离开后有所思,这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曾经的亲人之间之间的牵挂与联系,某一刻在诗中定格成瞬间的哀愁与美丽。悼亡诗,作为抚存悼亡,感今怀昔的诗,其内涵原本是极为丰富的,是伴随着人类情感和民俗文化发展而产生的,它是一种人伦情感独特的宣泄方式。
中国最早的一首悼亡诗是《诗经》中的《绿衣》,叙写的是丈夫 抚亡妻遗物,悲戚不已,感念妻子旧时情义,感叹世上再无如此贤德之人了解自己的心。后世的悼亡诗都明显受其影响。如潘岳的悼亡诗三首中就有这样的句子:“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是一种心灵相知的留言,也是睹物思人。元稹的诗里也有这样的句子:“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大致都由《绿衣》化出。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当中就有相关作品的记载。如《诗经·邺风·绿衣》中就写到一男子思念去世的妻子;《诗经﹒唐风﹒葛生》则写出了一名女子对亡夫的思念。尽管这一时期悼亡诗的数量较少,且并未形成统一的固定的形制,但就其内容、题材及表现手法方面已颇见后世悼亡诗的影像。如《绿衣》中“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兮,曷为其已。”《葛生》中“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永与独旦?”其蕴含的内容及睹物思人、见景生情等写作手法的运用已是比较娴熟的。然而,由于生产力水平所限,诗歌作者的情感表达及表现手法的运用一般较为古朴单纯,语句大多坦率质朴,以真挚强烈的情感表达见长,因而《诗经》中《绿衣》、《葛生》二诗并不被大多数读者认定为严格意义上的悼亡诗。
真正意义上的悼亡诗,应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王粲的《伤夭赋》、曹丕的《悼夭赋》、曹植的《慰子赋》、《行女哀辞》等作品。这些赋作真挚感人,优美自然,为魏晋悼亡诗的兴起积累了丰富的材料和经验。而西晋大文学家潘岳的悼亡之作,不仅首开悼亡诗之滥觞,其代表作品对更是对后世悼亡诗的创作,尤其是唐代悼亡诗的兴盛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潘岳是太康诗歌缘情绮靡诗风的集大成者之一,在西晋文坛上极负盛名,在当时即享有“清绮绝世”的美誉。后世学者常将其视为太康文学之巨擘。潘岳天才早慧,才华横溢,既有对仕途坎坷的深切体验,更有丰富、细腻的个人情感世界,因而其诗作以言情见长,可以说是太康诗风“缘情”说真正的成功的实践者。尽管其诗形制多样、主题芜杂,但最见功力,最为后人所称道的仍是他的哀诔之作。刘勰在《文心·指瑕》中曾云道:“潘岳为才,善于哀文。”他将个人的遭际与对生死的感受关注于一篇哀文里,遂成“情往会悲,文来引泣”、“情洞悲苦”之作。最能体现这一特点并深为后人所推崇的是他为悼念亡妻杨氏而作的《悼亡诗》三首。
这组诗的第一首叙写亡妻葬毕,行将赴任时的情景,睹物怀人,情深意切。前八句写时光流逝,生死永隔,淹留无益,只得返回原官任所去。中间八句写欲离未离之际,虚室流连,睹物思人,最为情切。最后八句写其孤独之状及忧伤之盈积。全诗层次分明,笔触细腻,委婉深曲,缠绵悱恻,感染力极强。其二写秋凉之际对亡妻的思念,其三写别坟登车的满腔悲情,也都极为感人,堪称魏晋悼亡诗的压卷之作。
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潘岳的悼亡诗善于运用睹物思人、即景生情的方法,选择切当的环境和物象作气氛渲染,进而抒发自己强烈的情感,在诗中营造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如上文所举《悼亡诗》第一首开篇即言:“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写出时光流逝的苍茫宏远之感,在滚滚流淌的岁月中恍惚之间作者已是与妻子“重壤永幽隔”了。故而面对室内之帷屏、翰墨、流芳、遗挂,强烈的物是人非之感让作者“怅恍如或存,周遑忡惊惕”,感到人就像曾经双栖双飞的翰林鸟和双游双嬉的比目鱼一样,如今只剩下孤零零的一半,怎能不哀伤难止?而“春风缘隙来,晨霤承檐滴”的景象更反衬出作者的悲苦,故“沉忧日盈积”也是在所难免。从整体看,诗中环境和物象的运用信手拈来,看似随意,实则极为精当,他们和作者的感情浑融一体,造成极具美感和感染力的诗境。
总的来说,潘岳诗的结构和总体语言都具有和畅、锋发而韵流之美。但是,由于他的诗内涵较为单纯,下笔就往往率易不拘,言情求深求尽,文辞流畅有余而洗炼不足。正如陈祚明所言:“安仁情深之子,每一涉笔,淋漓倾注,宛转侧析,旁写曲诉,剌剌不能自休。夫诗以道情,未有情深而语不佳者;所嫌笔端繁冗,不能裁节,有逊乐府古诗含蓄不尽之妙耳。”一针见血的指出潘诗在言情真切的同时,存在下笔沉漫,无“含蓄不尽之妙”的缺点。尽管如此,潘岳的创作对后世悼亡诗的进一步发展仍可说是功不可没。自潘岳以下,如唐代的韦应物、孟郊、元稹、李商隐,宋代的梅尧臣、苏轼、贺铸、黄庭坚、陆游、史达祖,元代的傅若金,明代的于谦、王桐乡、李贽一直到清代的吴嘉纪,纳兰容若,王渔洋、王夫之、郭麟、周之琦、厉鹗和近现代的陈曾寿,乔大壮、唐圭璋等等,莫不接受潘岳悼亡诗作的影响,为我们留下了大量情深意切感人肺腑的悼亡诗。
当然,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及时代环境,并不是每一位诗人都能复制潘岳悼亡诗的创作模式,都能沿溯潘岳的创作轨迹。而唐代,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发展,尤其是盛唐时期大繁荣局面的到来,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看,其悼亡诗的艺术成就都远远超过了以前的历朝历代,并对唐以后的悼亡诗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元稹的《谴悲怀》没有华丽的辞藻,内容也都取自日常生活,但是却句句发自内心,情深意长“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所思之人的生前的点滴关怀一直长记心中,于娓娓叙述中表达款款深情。“贫贱夫妻百事哀”是如此的现实,但在这悲慨中却有真情所在,又是莫大的幸福。”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该是多么耿切哀伤,又怅惘无奈。
二、古代悼亡诗的核心意象:日常生活场景
儒道思想在悼亡诗中有两个核心主题:生死观和情爱观。这两个方面都对悼亡诗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所以中国的悼亡诗的意象选择往往带有一种极普遍的特征,即多用日常生活中的现实性意象;在思想内容上侧重突现一个“善”字,即歌颂妻子美好的品德;悼亡诗中传递的夫妻恩爱深情多是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呈现出浓厚的人伦情味.本来因袭会使文学短命,而悼亡诗得以不衰,主要是因为失妻之痛的陈情不竭,无论富贵还是贫贱,与妻的相濡以沫是失妻后的伤痛之源,也是悼亡诗不竭于诗史的深层原因。中国古代的“悼亡诗”作为一种独特的写作范型,虽然已经走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却因种种原因,长期以来并没有引起世人太多的关注。其起源与发展从一开始就受社会文化、民族心理、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悼亡作品中创作主体的情感通常表现为一定的模式 ,这些情感模式展示了传统的爱情观 ,特别是对失落的爱情的态度。而悼亡作品的价值取向又表现了传统的爱情价值观和自我价值观的统一。
祭悼文学起源于原始人类对死亡的认识。悼亡作品中独特的情感表达模式和价值取向共同构建起了悼亡文学有别于其它文学的个性特征。祭悼文学是伴随人类情感和民俗文化发展而产生的 ,其体裁包括 :诔辞、哀吊、哀辞、祭文、吊文、诔、悼亡诗等 ,可见悼亡诗只是祭悼文学的一个分支。
从中西文化的对比来分析,中国古代表达爱情诗作的方式不一样,西方诗作多数是正面描写恋爱的欢乐、婚姻的幸福,其诗作多写夫妻二人在一起的情形。但是,除了西晋时有个别这样的诗作外,中国古代的诗人写爱情,一般是通过离别、相思和悼亡追念来表达的。也就是说,中国人表达夫妻二人的感情,一定要选择两人不在一起的时候来表达,这样才显得深沉。胡大雷认为这样的写法显示了中国古代封建礼教对人们的束缚,显示了中国人含蓄而不张扬的性格,因此探析“悼亡”诗的种种写法,也是在探讨我们先人的性格和他们的情感表达方式。
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是“情”的最深者。死亡是江淹在《恨赋》中所说的“人生到这一步,天道也不用谈了”,是“情”的最哀者,而“悼亡”是这两者的结合,又是最私人化的。因此,这就是人们把“悼亡”之作称为最能体现“情”与文”关系的原因。
自从潘岳在诗中述说自我的孤独与悲伤,成为“悼亡”诗作的价值取向。此后的“悼亡”诗作在保持这一价值取向的同时,又展示出不同的叙写方式和抒情方式。以江淹的《悼室人诗十首》为例,10首诗虽然主题都是伤悼妻子,但抒情的角度不同,写春夏秋冬,写绝望与希望,核心都没有变,就是妻子离世给自己造成的痛苦。后来,诗人写作技巧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丰富,辞采越来越华丽,单独地分析一首诗,可以看出艺术手法的进步与发展,但抒情的趋向没有变,就是妻子的离世给自己造成的孤独与世界的“空”,悲哀是自然而然的。
恩格斯曾经说过:“痛苦中最高尚的、最强烈的和最个人的——乃是爱情的痛苦。”爱情的痛苦是多方面的,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所谓依人,在水一方”,爱情的力量体现于一切真实情感的碰撞,美的毁灭与再造。然而在我看来,爱情之中最痛苦、往往也是最令人刻骨铭心的,莫过于相亲相爱的双方的生死离别。“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逝者长已矣,而生者却不得不继续孤独的踯躅而行,这是怎样的一种人生痛苦啊!多情自古伤离别,更何况那些灵心惠质,敏感多思的文人骚客呢?罗洛梅说过:“死亡让人体验到友谊、奉献、忠诚的可贵后,才懂得什么是真挚的爱。死亡不仅丰富了爱,而且建构了爱。”死亡在让生者感到痛苦、绝望的同时,亦让他们感到爱情化作了永恒,让爱得到了永生。正是在这种人生感悟的驱使之下,在他们幽咽黯然,泣血神伤的同时,令人无法不为之动容的一首首悼亡诗一点一滴演绎而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唐宋经典悼亡诗词分析:
(一)、元稹《谴悲怀》三首
(其一)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家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其二)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尤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其三)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同穴杳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固然令人为之动容,但是还是应了那句老话,失去了才痛感珍贵,所以珍惜眼前的活着的人才是当务之急,所有的甜言蜜语爱的表白在他们活着的时候能够听到感受到,这才是最重要的。稹爱妻的名字叫韦丛,比元稹小四岁,二十岁和元稹结婚,二十七岁时就不幸死去了。元稹写给她的诗篇除了这最著名的《谴悲怀三首》,还有《离思五首》、《六年春遣怀八首》、《杂忆五首》等等,可以说篇篇都感人至深。我们从这些诗篇里可以想象韦丛是一个贤淑美丽的女人,还可以知道元稹是一个痴情感恩的男人。由于元稹写给爱妻的诗太多,而且都很感人。我就不在这里一一注解再多发感慨了,但《离思五首》其中的第四首“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可以说这首是元稹写出的最著名的名句之一。
这首诗的是实在难得的好诗。这是对爱人的最高赞美与最深的深情思念怀念。这首诗的魅力所在就在于它给予人无限的想象力。经历过大海的波澜壮阔,就不会再被别处的水所吸引。陶醉过巫山的云雨的梦幻,别处的风景就不称之为云雨了。虽常在花丛里穿行,我却没有心思欣赏花朵,一半是因为自己已经修道,一半是因为心里只有你……这首再延伸一些近一步的解释是说。痴迷在你爱的大海里,陶醉在你的梦幻里,我就不会再对其它女人感兴趣。爱你没有人比得上你,你是最好的。你走之后也没有人能代替你,其他女人再美我没心思去爱,因为心里只有一个你。如果韦丛有幸读到这首诗。我想她一定会幸福的流下眼泪来,可惜元稹写给她的这些诗,她却不能读到,只有感动千百年来有幸读到读懂它的人了。
高门富贵之家最疼爱的小女儿自从嫁给我这个贫困寒酸的文人,处处都表现得可爱乖巧。看见我衣服单薄,就翻箱倒箧的想找点衣料给我缝制衣服。见朋友来了,还拔掉自己头上的最心爱的金簪子,换钱给我们买酒喝。因为家里贫困你只能采些野菜做饭吃,连长长粗糙的豆叶你也放在口中还觉得甘甜。你总是仰望着古槐树,盼望着它能多掉下几片叶子,好增添更多的柴薪把火生得更旺一些。现在我终于出人头地做了大官,俸钱都过十万了。可你却已经离去,我没有机会报答你,我只有给你烧些纸钱拜祭你。
从前和你开玩笑,你说的那些死后的事,现在都一一应验,摆在我面前了。你的衣服我已经按你说的施舍给了别人,可是你常用的针线盒,我还保存着。但自己不忍打开看,怕自己伤心。我因为想着过去和你的情谊,对曾服侍过你的婢仆也都特别怜惜。我过去苦于没有钱交给你,让你过得更好,现在有了钱,你却不在了,我梦里便时常出现送钱给你的情景。这样的疼痛思念,大概是丧妻之人都难免的吧?哎!贫贱的夫妻总是不能如意,不能让自己的心爱人过得更加幸福。
闲座着想你,为你伤悲也为自己伤悲。我已经老了,就算能活到一百岁,也没多长时间了。晋朝的邓攸没有儿子,他知道这是命中注定的。我也一样。潘岳丧妻后写了三首《悼亡》诗,也换回不来妻子的生命。再悲哀的诗篇其实都不过是多余的,因为她也看不到。我也一样。我死后会不会和你埋葬在一起?连我都不知道了,还能期望什么呢?来生有缘再相见,再好好报答你,更是难以指望的。现在我只有今夜不睡想你,来报答你曾经为我受的苦。
(二)、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是苏轼为怀念亡妻王弗而作,时熙宁八年(1075年)正月二十日,苏轼刚到密州任知州。王弗,四川青神县乡贡进士王方之女,年方十六,与十九岁的苏轼成婚。王弗聪明沉静,知书达礼,刚嫁给苏轼时,未曾说自己读过书。婚后,每当苏轼读书时,她便陪伴在侧,终日不去;苏轼偶有遗忘,她便从旁提醒。苏轼问她其它书,她都约略知道。王弗对苏轼关怀备至,二人情深意笃,恩爱有加。苏轼与朝中权贵不和,外任多年,悒郁不得志,夜中梦见亡妻,凄楚哀惋,于是写下这篇著名的悼亡词。王弗卒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埋葬在苏轼的老家眉山柳沟山,又名老翁山,距苏洵夫妇墓西北八步。苏轼兄弟曾在父母墓旁遍植松树,“老翁山下玉渊回,手植青松三万栽”。虽十年过去,他对王弗依旧一往情深,哀思深挚。词的上片写自己对亡妻的无限怀念和人世沧桑的悲戚。起句写十年里,双方生死隔绝,即使不特意思量,往昔的深情仍难以忘怀。“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对亡妻的哀思,对仕途波折的愁苦,相距千里,无处诉说,道出了内心深处的悲怆之情。十年来,颠沛流离,历经忧患,自己已是“尘满面,鬓如霜”。想象着即使相逢,妻子也认不出自己了。明明是作者对亡妻思念深切,偏偏说自己变化太大,妻子已认不出自己,把现实中对妻子的怀念和个人遭遇的哀伤交融,既写出了千里孤坟的凄凉,也写出了生者人世的辛酸。
下片以“夜来幽梦忽还乡”句过渡,写梦境相逢的情景。作者选取妻子生前闺房生活的细节来描写。凸现妻子临窗而坐,对镜梳妆的场境,表现了昔日夫妻和睦幸福的生活,也反衬出如今“无处话凄凉”的悲伤。蓦然相逢,“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酸甜苦辣霎时涌上心头,相互在这默默无言中倾诉十年的痛苦。梦中醒来,作者仍抑制不住内心的哀痛。清冷的明月,短短的山冈,幽幽的松林,相象着那里就是妻子思念自己而痛断柔肠的地方。作者巧妙地推己及人,以想象妻子在那凄清冷落的地方想念自己,衬托出自己对亡妻永不能忘的深挚感情。
这首词将梦境与现实交融而为一体,浓郁的情思与率直的笔法相互映衬,既是悼亡,也是伤时,把哀思与自叹融和,情真意切,哀惋欲绝,读之催人泪下。情思意悲,感人肺腑,往往引起共鸣。共鸣之处当然不在于都是亡妻之恨,而在于相思之苦,更主要的也许是孤寂之苦。
(三)、李贺《苏小小墓》:
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
李贺的《苏小小墓》从内容上来说,同样是悼亡之作,但和前面所说的悼亡诗不一样的是,作者和所凭悼的对象是异代不同时的,非亲非故,自然也就没有共同的生活经历。但读后却给人在灵魂上比前面的作品都要巨大得多的震撼,在阴森恐怖的气氛中,给人以从未有过的情感体验和和超越时代限制的情感张力,在这类作品里实在是一个例外、一个奇迹。我把此诗放在悼亡类来讲,其实是要突出这首诗对一般人间夫妻悼亡诗词作品方面的超越:异代悲悼,诗鬼杰作。
李贺生活在中唐,被后人称为“诗鬼”,他的诗以想象丰富、色彩冷艳、风格险峭、意新境奇而著称,又叫“长吉体”。他因避“父讳”而不能参加科举考试,郁郁不得志,27岁就早逝了,他是唐代诗坛上的一颗彗星。
苏小小是南齐时钱塘名妓,今杭州西湖边有“慕才亭”,相传是她和她倾慕的书生当年相会的地方。她以百金助一个穷困潦倒的书生去应考,痴情地等待着书生归来迎娶,哪知书生一去不返。她又不甘心做他人的小妾,19岁就早夭了。苏小小的形象本身就像是一个梦,她很重感情,从对情的坚贞到对美的执着,面对死亡,她恬然自适,觉得死神在19岁时的造访,乃是对她的最大成全,这样她就可以给后人留下一个永恒的凄美的印象。古乐府中有《苏小小歌》,相传是她的作品:
我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她不幸的身世和出色的才情,引起了后代无数文人的兴趣,但在哀悼她的作品中,大多数也仅仅是对她表示同情、感伤而已。李贺的这首诗,妙就妙在写景和叙事中,完全融入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既是在悼苏小小,又是在用她来自悼,达到了悲人悼己,人鬼合一的境界。这样就能够跨越了生死之间的阻隔,达到了一种心有灵犀的情感交流。具体说来,有以下三个特点:
其一是全诗以奇特的幻思推进心理的深度描写,以浓重的色彩渲染情感氛围,在幽深郁结处透出满纸的凄苦苍凉,显示了别具一格的诗才。那兰花上坠着的露珠,多像是她当年含泪凝眸的眼睛,一个“幽“字,不仅准确地传达出墓地的阴森冷落,而且通过心灵的这扇窗户,生动地描绘了她的悲啼之状,表现了一代名妓痛苦哀怨的心境。在九泉之下的苏小小,十分孤独无依,即使是化身为鬼,也用她那双饱含着知己难求的眼睛凝视着人间;墓上的绿草,像是她当年用过的茵褥;墓旁的松树,像是她车上的车盖;清风吹拂,像是她美丽的衣裳在飘动;山涧的流水叮咚,像是她身上的玉佩在鸣响。她身前坐过的油壁车,好像依旧苦苦地在西陵等待着前来幽会的情郎。这几句用比喻手法,既是在写景,又是在叙事和抒情,完全把读者带进了苏小小当年的生活场景之中。然而她的美丽和才情虽灿若烟花,却无人怜惜、珍视,转眼就消逝了。她只有发出“无物结同心”的慨叹,这里的“无物”,其实是无人,整个世界找不到一个可以托身的良人,绝望到了极点。诗的最后四句,描绘了一幅更加凄清冷艳的景象:翠烛本是为和情人的相会而设,着一个“冷”字,点明了有光而无焰火,这里实指墓地的鬼火,所以那光彩也是徒劳的,“劳”字传神地表现了苏小小的无可奈何之状和哀怨之情。在昔日和情郎相会的西陵,如今只剩下一片凄风苦雨,任风吹雨打,始终熄灭不了她爱情的火焰;任岁月流逝,始终模糊不了她美的身影。
其二是在表情上,李贺因自身的不幸和苏小小发生了共鸣,所以能够穿越时空的隧道,与亡者作一次相知相怜的情感对话。苏小小的不幸在于她的真情和唯美,真情被抛掷,美丽无人怜。李贺的不幸在于他仅仅因避讳就阻断了自己的前程。在封建时代,名妓的才情必须有赖于通达之人的赏识,才能有圆满的结局。士人之才须遇名主,才有施展的机会。二者虽有性别之异,实无本质之别。所以诗歌中我们常常可以见到以男女之情比附君臣遇合之事的作品,从这个角度看,全诗表面上是在哀悼亡者,实际上是借亡者来自悼自己,借墓地景物的阴森来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冷寂,苏小小的形象,正是他自己的寂寞感伤心理的曲折体现。这几句诗可以说全是李贺用自己的心血哭出来的结晶,语短而情深,景冷而情热,是盛开在古代诗坛的一朵凄艳的玫瑰。和李贺同一时代的权德舆,也写过同题目的一首诗:
万古荒坟在,悠然我独寻。寂寥红粉尽,冥寞黄泉深。蔓草映寒水,空郊暧夕阴。风流有佳句,吟眺一伤心。
两相对比就可以发现,权德舆仅仅是以一个游客的身份来凭悼苏小小,面对寂寥的荒坟,他要寻的也仅仅是红粉的佳句。虽有同情之心,因为跨不过坟墓这道坎,只能停留在怀人、伤人的境界上。他由于缺乏李贺那样情感上和精神上与亡者的沟通,终究是隔了一层。不得志于人世的孤独使李贺能够用别样的眼光来看待人生:肉体的死亡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终结,而是生命的另一种存在,或者说是灵魂或精神在后人身上的一种延续,所以他有拥抱死亡的热情和勇气,也有像苏小小那样的接受死亡的心理准备。由于异代的相知和相怜,李贺能够完全融入苏小小的内心和情感世界,也就具有了一种怀古伤己,感时伤事的厚重。死者如在眼前,墓地并不可怕,而且所有的景物都染上了幽怨瑰丽的色彩。只要有异代的知己,她就会死而复生,放射出灿烂的光彩。苏小小之于李贺是如此,李贺之于后来的人同样也是如此。
再次是在句式和节奏上,以三字句为主,给人一种如泣如诉之感,“无物结同心”二句则用五字句,好象是哭泣中猛然发出的一声饱含幽怨的长叹,感伤凄凉之至。这三字一顿的节奏使全诗读起来更像是一纸阴森的判词,在异常华丽的外衣下透出一股逼人心魂的阴森,如“幽兰露”般的那双眼睛,是苏小小的,也是李贺的,向后来的人哭诉着一段真情和一曲唯美的千古绝唱,可以跨越生死的阻隔,它可以冲破时空的限制,在情感的世界里塑立起一座真情和唯美的丰碑。
四、拓展阅读:
1、潘岳《悼亡诗》(三首):
(一)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僶俛恭朝命,回心返初役。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怅恍如或存,回惶忡惊惕。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春风缘隟来,晨溜承檐滴。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其二)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南端。清商应秋至,溽暑随节阑。凛凛凉风生,始觉夏衾单。岂曰无重纩,谁与同岁寒。岁寒无与同,朗月何胧胧。展转盻枕席,长簟静床空。床空委清尘,室虚来悲风。独无李氏灵,彷佛睹尔容。抚衿长叹息,不觉涕沾胸。沾胸安能已,悲怀从中起。寝兴目存形,遗音犹在耳。上惭东门吴,下愧蒙庄子。赋诗欲言志,此志难具纪。命也可奈何,长戚自令鄙。
(其三)曜灵运天机,四节代迁逝。凄凄朝露凝,烈烈夕风厉。奈何悼淑俪,遗容永潜翳。念此如昨日,谁知己卒岁。改服从朝政,哀心寄私制。茵帱张故房,朔望临尔祭。尔祭讵几时,朔望忽复尽。衾裳一毁撤,千载不复引。亹亹期月周,戚戚弥相愍。悲怀感物来,泣涕应情陨。驾言陟东阜,望坟思纡轸。徘徊墟墓间,欲去复不忍。徘徊不忍去,徙倚步踟蹰。落叶委埏侧,枯荄带坟隅。孤魂独茕茕,安知灵与无。投心遵朝命,挥涕强就车。谁谓帝宫远,路极悲有馀。
2、元稹《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3、贺铸《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 :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5、陆游《 沈园》二首
(其一)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其二)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6、纳兰性德 :
(其一)《采桑子·当时错 》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南乡子》
(其一)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毁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字早醒侬自梦,更更。泣不尽风檐夜雨铃。
(其二)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于中好》
尘满疏帘素带飘,真成暗度可怜宵。几回偷拭青衫泪,忽傍犀奁见翠翘。
唯有恨,转无聊,五更依旧落花潮。衰杨叶尽丝难尽,冷雨西风打画桥。
7、纳兰性德《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已。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8、纳兰性德:《沁园春》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榻闲时,并吹戏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
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真无奈,倩声声邻笛,谱出回肠。
9、纳兰性德《虞美人》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夕阳何事近黄昏,不道人间犹有未招魂。
银笺别梦当时句,密绾同心苣。为伊判作梦中人,长向画图清夜唤真真。
10、纳兰性德《青衫湿》
近来无限伤心事,谁与话长更?从教分付,绿窗红泪,早雁初莺。
当时领略,而今断送,总负多情。忽疑君到,漆灯风飐,痴数春星。
五、思考与练习
(一)、悼亡诗词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二)、有学者认为,李贺的《苏小小墓》是借爱情之悲写生命之悲,试从哲学的视角,谈谈你对此诗的生命之悲的认识和理解。
(三)、课外阅读元稹的《离思》五首,结合《谴悲怀》三首,分析总结元稹悼亡诗的艺术特点。
(四)、分析苏轼《江城子》的艺术特点。
第三篇:莫砺锋教授在南大庆祝教师节大会上的讲话
莫砺锋教授在南大庆祝教师节大会上的讲话
不和谐的儒家徐晋如http://blog.sina.com.cn/xujinru 2011-09-1
5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学校里让我到教师节庆祝大会上讲几句话。我很高兴有机会向各位老师致以节日的问候,也很高兴有机会向刚才获奖的老师表示热烈的祝贺。下面借此机会说说我个人对教师节的感想。
有人说:凡是专门设立一个节日的人群,都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这话有几分道理。比如在男女两性中,只有妇女节而没有男性节。在人生的各个年龄段中,惟独没有壮年节。如果以职业来分,我们有护士节、教师节,但尚未设立官员节、商人节。但是弱势往往意味着清贫和辛劳,同时也意味着光荣和崇高,所以我们还是应该高高兴兴地庆祝我们自己的节日。况且从整个国家的发展态势来看,广大教师的地位毕竟是与日俱增的。那个把教师教书说成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学校”的荒谬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老师们多年来被迫弯曲着的脊梁已经可以挺直了。自从1985年国家设立教师节以来,广大教师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也逐渐得到改善。还记得最初的几个教师节,经常会看到商场向教师供应打折商品的广告,甚至还有理发店承诺教师在教师节期间前去理发减价几元,现在已经看不到那种使人心酸的所谓优惠了。更重要的是,教师的社会地位也有了相当大的提高,党和政府对教师给予了应有的尊重。每年教师节,各级党政领导都会上门看望一些德高望重的教师代表,就是最明显的标志。“师道尊严”这句话曾经被批判了几十年,直到现在也有许多人不以为然,但我认为它真是至理名言。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值得我们继承发扬的精神遗产。各行各业都有祖师,木工的祖师是鲁班,我们教师的祖师就是孔子。作为政治家和思想家的孔子或许是可以商榷、可以批评的,但是作为教育家的孔子却是神圣不可亵渎的。孔子在封建时代被封为大成至圣先师,历代帝王都会亲自前往孔庙下跪膜拜,就体现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我不认为大学教师是培育幼苗的园丁,我认为我们应该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庄子说“薪尽火传”,教师就是为人类文化的代代相传添薪续火的守护人。韩愈对教师的职责有经典性的说明:“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授业、解惑就是传授知识和答难解疑,这当然是教师的重要职责,也是广大教师教学工作的主要内容。但是教师的第一天职无疑是“传道”!孔门大贤七十,不乏政治、军事乃至理财等方面的优秀人材,但是孔子最看重的却是以道德境界而著称的颜回,因为培养高尚健全的人格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有人把传道的“道”解释成政治思想,这是一种曲解。任何政治思想都会
过时,教师应该传递的是具有永恒价值的人类基本道德精神。当年章太炎因政见不同而写了与俞曲园断绝师生关系的“谢本师启”,但他对俞曲园终生保持尊敬,便是明显的例子。所以“师道尊严”所强调的其实并不是尊重教师本人,也不是尊重教师本人的思想观念,而是尊重我们的文化传统,尊重我们的民族精神。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当教师节来临之际,我谨以一个普通教师的身份表达四点愿望:
第一,我希望保持、发扬南大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我听老师程千帆先生说过,有一次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坐着汽车驶进校门,远远的望见中文系的著名学者黄季刚先生挟着一个布包走来,罗校长立刻下车,恭恭敬敬地站在校门口,等着与黄先生打招呼,又等到黄先生走远,才重新坐进汽车。黄季刚先生虽以喜欢骂人著称,但他的弟子都对他终生敬重。我曾在不同的场合亲耳听过五位黄门弟子用无比景仰的语气谈论季刚先生,这些弟子自己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而季刚先生已经作古好几十年了。我这样说不是想请我们的洪书记和陈校长也站在校门口等着招呼哪位老师,但我希望南大校园里能重现尊敬老师的良好风气。
第二,我希望广大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得到更大的改善。毋庸讳言,在当今的社会环境里,大学教师的待遇还有较大的改善空间。特别是有些青年教师,依然处于相当清贫的窘境,而他们正承担着最为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我希望每位老师都拥有一间比较宽敞的书房,每位老师在发现身边出现贫困学生时都有能力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而不至于捉襟见肘。
第三,我希望广大教师的工作少受干扰。大学校园应该保持清静、庄重的氛围,应该尽量隔绝社会上的喧嚣和纷扰。我衷心希望南大校园里少搞一些检查、评估,让南大的老师们少填一些繁琐的表格。我认为校园里减少一些迎来送往的活动,校门口少挂一些标语口号式的横幅,才更像一所历史悠久的著名大学。第四,我希望学校领导继续保持南大的传统和本色,把“诚、朴、雄、伟”的南大精神落到实处,尤其是在招生规模和招生质量等方面,更要守住我们的底线。南大当然可以适量招收一些文体明星类的学生,南大也可以对企业家或官员们进行一些培训,但我希望这只是为了尽我们的社会责任,只是为了贯彻“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而不是追求某种实际的利益,更不是要在学校的铭牌上镶嵌几颗耀眼的装饰品。孟子说过,“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人生一乐,希望南大的老师们能把宝贵的精力用在最有价值的教育对象身上。
最后,我愿再次向各位老师致以节日的祝贺,祝大家节日快乐!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Fri Sep9 23:38:35 2011)
今天莫老师的讲话,真正代表了教师的心声,全场掌声雷动。征得莫老师同意,现将讲话稿公布如下(“四点愿望”处,原稿未分段)
第四篇:《杜甫的文化意义》(上) 莫砺锋
9月16日 《杜甫的文化意义》(上)莫砺锋 央视国际 2004年09月17日 14:28
主讲人简介:莫砺锋,汉族,1949年4月出生,江苏无锡人。1979年至1984年师从南京大学中文系程千帆教授攻读研究生,获博士学位,成为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位文学博士。现为九届江苏省政协常委,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中国语言文学教学研究工作,主攻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已出版个人学术专著四部、合著三部,参加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教材两种,在全国一流和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曾于1991年被国务院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1992年入选“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的培养对象,2000年被江苏省教育厅授予“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内容简介:说起杜甫,人们自然会想到他的诗,想到他忧国忧民的形象,可是仅凭这些,杜甫诗圣的称号才说对了一半。杜甫在诗作之外,还有很多人们不太知道的行为和品格,才足以使宋人把杜甫推崇为诗圣,而非李白;也正是这些行为和品格,就连苛刻的南宋理学宗师朱熹也大加赞扬,把杜甫评价为人格上的楷模。
孟子说,人皆可以成尧舜,意思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尧成为舜。明代的王阳明甚至说满街都是圣人,但是如果我们取一个严格的标准,谁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圣人呢?而我们可以请出一位人物,那就是杜甫。杜甫一生身居下位,是一位平民中的平民,但他却以自己的行为和实践完成了平民到圣人的超越。这也是后人除诗歌之外极力推崇杜甫的原因之一。我们知道在安史之乱之后,由于安史叛军占领了长安,无数的唐朝的大官都投降了,做了一个伪王朝的伪官。包括当时的宰相陈希烈驸马张垍,杜甫的好朋友王维等人也这样做,惟独杜甫,惟独这个官居八品以下,真正是一个芝麻绿豆官的杜甫,他坚守了民族气节。冒着生命危险逃出长安,逃过唐军跟叛军对峙的战场,逃到唐朝临时政府所在地。就是这样一个举动,当时其他人都没有过,只有杜甫这样。所以在这些方面杜甫确实是身体力行地体现儒家的精神,用他的实践展示着儒家的一种道德风范。他用他的行为来说明儒家心目中间的道德规范应该是什么样的。所以这些也许是杜甫在诗歌之外的另一种人格魅力。
(全文)
说到杜甫这个话题,应该说是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我到各个地方去参观一些历史名人遗迹的时候,非常注意观察各地的雕像。我觉得好的,在唐代诗人中间,一个是四川江油李白纪念馆李白的塑像,还有一个就是河南巩县杜甫陵园的杜甫的雕像。江油的那尊李白雕像雕的是李白青年时代,将要走出四川那样一种意气风发的形象,昂首阔步,非常像我们想像中间的李白;而巩县的杜甫雕像就像我们所想像的那样,是一个垂暮的老人,愁眉苦脸,往下怜悯地看着满目疮痍的大地,使人看了以后觉得很沉重。
我们说杜甫一生当然并不都是这样子,杜甫也有过他的青年时代,有过他的少年时代。我们在杜甫诗中间看到过他对自己青少年时代生活的种种回忆,譬如说,他在《壮游》这首诗里面,他回忆自己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山东、河南这一带游玩,他说是“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春歌丛台上,冬猎青邱旁”。他春天那个时候在一个台上面唱歌,秋冬之季在村边上打猎,过着一种裘马清狂的生活。他甚至还有对更早年的生活的回忆,他在五十岁的时候写过一首诗,叫做《百忧集行》,回忆他十多岁时候的情况,他说“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大意是说,他十五岁的时候还像一个孩子那样活泼,心完全是一个孩子的心灵。像小牛犊子一样的健壮,跑来跑去。他的院子里面有梨树、枣树,到了秋天这些果实成熟以后,他一天爬上树去要一千回,不停地爬上去采着吃。我们可以看出杜甫在他35岁以前,曾经是一个裘马清狂的青年;在他十多岁的时候,曾经是一个活泼健壮的少年。但是假如我们现在有一位雕塑家,塑造一个青年时代裘马清狂的杜甫,像李白那样子,或者进而塑造一个少年时代的杜甫,爬在树上摘果子,然后给大家看说,这是诗人杜甫。尽管你说明这是青年杜甫,这是少年杜甫,我想大家都不会认可,因为我们认可的杜甫就是那样一种忧国忧民的形象。
宋代的黄山谷有一首诗写杜甫画像,里面有一句写得非常好,叫做“醉里眉攒万国愁”。就是杜甫即使在喝醉的时候,他对天下的忧虑,天下的一种忧愁都聚集在他的眉间。后人评黄山谷这一首诗说“状尽子美平生矣”,这一句话把杜甫一生都写透了。所以我想,杜甫他的形象已经被历史定格为一位忧国忧民的这样一种形象,那么杜甫这个话题必然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大家听了以后,也许会觉得有几份沉重,但是正像古人所说的,宋代的严沧浪在他的《沧浪诗话》里说,我们读有些作品需要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譬如说读《离骚》,怎样最好地读《离骚》呢?你一定要读到抑扬顿挫,读到涕泪满襟,读到你读了《离骚》以后,泪如倾盆雨,衣服都打湿了,这个时候,你才真正懂《离骚》了。我个人的阅读经验也是这样,我最喜欢读的诗,读了以后使我肝肠如火,使我热泪盈眶,那样一些诗,我觉得这个时候我受到最大的审美感动。所以我们今天尽管是讲这么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我希望大家还是能够耐下心来听我从容道来。
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大诗人,伟大的诗人。这一点似乎不用再讲,可以说地球人都知道。我们今天要讲的是杜甫在文化史上的意义,就是他的影响,他的意义,早就溢出于文学之外,溢出于诗歌之外,是在整个文化史上这样一个意义。那么这一点我们从哪里来看?我想我们首先从后人对杜甫的评价来看。
大家都知道,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是由宋代人开始奠定的。我们先从宋人看起,北宋有个政治家叫王安石,他是我心目中的人品最高尚的、理想最远大的一位政治家,真正是政治家而不是政客。王安石对杜甫就非常尊敬,他在一首题杜甫画像的诗里面,他就这样说,他说“推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从之游”。就是我推测一下您的这颗心灵是古代也非常少有的,非常高尚、非常伟大的一颗心灵。我非常希望您能够起死回生,让我跟您交友,让我做你的朋友。他对古代的杜甫非常仰慕。
我们再看一下南宋理学宗师朱熹的评价。大家都知道,理学家,尤其是南宋的理学家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是非常严格,甚至是苛刻的。朱熹就是这样,我们看一部《朱子语类》,里面不受到他批评的历史人物是非常少的。在他们这种非常严格的道德标准的审视之下,很多历史人物都被他们无情批评。但是朱熹认为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五位人物是伟大的人物,这五位人物是哪五位呢?第一是汉代的诸葛亮;然后是唐代的三位: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颜真卿,一个是韩愈;最后是北宋的范仲淹。诸葛亮和范仲淹这两位人物我想不用我多讲,大家都很熟悉。他们在政治上面,在道德上面有很高的建树,这是历史早有定评的。值得讨论的是唐代的三位,朱熹所提出来的,他把这五个人称为“五君子”。唐代的君子中间,第一位就是杜甫。第二位颜真卿,大家也许知道他是伟大的书法家,颜体的创始人,但是颜真卿也是一位著名的忠臣烈士,他是为了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坚决反对藩镇的叛乱割据而被杀害,被李希烈杀害。那么第三位韩愈,大家当然知道他是儒学史上的著名人物,他也是文学史上的大人物,“文以载道”的提出者,发动了唐代的古文运动。同时韩愈在他一生的政治行为中间,每当国家需要有人站出来说话的时候,他总是仗义执言,奋不顾身出来说话,多次被贬到南方荒远之地。这样几位人物,除了杜甫以外的四位,应该说他们生平在政治上面,在其他的行动上面都有很多建树。惟独杜甫应该说他不算是一个政治人物,杜甫一生在政治上的建树,几乎没有多少可以值得提起的东西,因为他根本没有得到过那样的机会。他要报效祖国,他要忠于朝廷,他反对叛乱,但是历史没有给他多少机会。他除了在肃宗朝里面偶然仗义执言,从此受到朝廷疏远以外,其他时候始终是默默无闻,甚至很多时候他是处于民间的。但是就是这样一位人物,为什么也得到了朱熹的高度赞扬,为什么在朱熹看来杜甫可以跟诸葛亮到范仲淹这样一张名单中间他能够占有一席之地?那么朱熹说得很清楚,关键在于他们五个人的共同点是都有一颗伟大的心灵,他们在道德上面,在人格上面,都有伟大的建树。朱熹的原话这样说,他们都是光明正大、磊磊落落,这样一种在人格上面成为楷模的人。这显然不是一种文学的评价,而是一种文化的评价。
再到后来,到了近代,闻一多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就叫做《杜甫》。闻一多先生是诗人,他的古典文学的论文不像我们今天的教授写得干巴巴、枯燥无味,他是用诗歌一样的语言来写的。在这篇《杜甫》的最后,闻一多这样说,他说杜甫这个人,他是我们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这是一种极高的文化上的评价。
到了现代,1961年,当时有一个国际组织叫世界和平理事会,那一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在瑞典的首都召开了一个主席团会。在那次会上确定次年,也就是1962年,号召全世界人民纪念四位世界文化名人,其中有一位就是我们的杜甫。由此可见,从宋代一直到现代,从中国到外国,人们都认可杜甫的意义,绝不是仅仅限于文学史。他确实是一个文化史上的伟大人物,他的意义是属于整个中华文化。
下面讲第二点。我们说为什么杜甫能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代表性的人物?他在哪些方面起了这种代表作用?这里我们必须要稍微推测一下中华文化的核心精神。我个人认为,中华文化虽然博大精深,内涵非常丰富,但是它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它的人本精神。它始终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以人为一切价值判断和出发点的这样的文化。这跟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是有一点区别的。所以在先秦的时代,虽然诸子百家争鸣得很厉害,各种思想流派各自提出不同的观念。但是我觉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精神,就是当他们思考问题的时候,不管是社会还是自然,他们最后的落脚点都在人,他们的出发点也在人。这是一种人本的文化,人本的思想,先秦诸子百家中间大概对后代影响最大,也是对我们中华文化成为一个主流的,可能就是儒家和道家。这两派虽然互相论争,看上去好像水火不交融,但是它们的共同点就是非常重视人,所不同的是道家所重视的是个体的生命价值,而儒家更重视的是群体的利益。儒家在重视个体基础上面更重视群体,一个家族、一个宗族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利益。那么这一方面儒家跟道家是互补的,是相辅相成的。由于中国古代我们中华民族的先民们,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不是非常优越,他们不能像印度人那样,在热带地区谋生,维持生命。而我们在黄河流域,在那个水深土厚,气候也不是很温暖的地方,在这样一种自然环境下面,又有滔滔的大河需要治水,不治的话会有水患。所以对中华民族来说,完全太强调个体生命而忽视群体利益的话,这不利于我们这个民族的生存和繁衍。因此以儒家为代表的这样一种伦理观念,这样一种道德理想,就历史地被选择为我们这个文化的核心。道家是一种补充,儒家是核心。这不是由于说孔孟怎么样怎么样宣扬,某个杰出人物奋斗的结果,这是一种自然的选择。换句话说,我认为在先秦时代只能这样选择,否则的话,中华民族就难以维持下来。到了后代,尽管我们中华文化不停地发展,不停地演变,也吸收了很多外来的新的养料,但是儒家思想在这一个变化的过程中间,始终占据着核心地位。儒家思想的丰富演变,基本上就是中华传统文化演变的一个主要的脉络。
我们从这个角度我们来看一看杜甫在这一个过程中间,他是起了什么作用或者说他有何种代表性?我们回顾儒学的发展史,基本上被认为主要有这么两大流派:一派被称为是汉学,一派被称为是宋学,这是清代的儒家提出来的。在这两个主要的高潮之间,唐代应该说是处于一个低潮阶段。不管看哪本思想史,哪本儒学发展史,唐代占的地位都不高的。唐代前不能比汉人,后不能比宋人。那么请问儒学的发展在唐代停顿了吗?唐代有没有值得注意的儒学的代表人物?钱穆有一个观点,钱穆在一本书里认为,唐代有的。唐代两个最主要的儒学代表人物: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韩愈。很有趣,两位都是文学家。韩愈我们不谈,我们看看杜甫。在何种意义上面,杜甫我们能够说他对于唐代的儒学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呢?大家一提到儒学的发展,提到唐代,马上就会想到唐初的《五经正义》。有的同学也许不同意我的观点,说唐代儒学有发展啊,我们的《五经正义》就是唐初编订的,孔颖达他们撰写的嘛。但是我想说《五经正义》尽管是长期以来在十三经注疏中间最重要的读本,但是《五经正义》中的观念,一些义理,基本上都是从汉儒那里来的,它没有很多地在学理上面新的阐发。也可以说,儒学的发展到了初唐,由于出现了《五经正义》以后,基本上停滞了。但是杜甫不
然,杜甫是用他的一个生命,用他一生的实践、行为,来丰富、充实着儒家的内涵。儒家学说从本体上来说,它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它非常重视的是人的行为,人的实践。所以我们看孔子也好,孟子也好,青年时代,中年时代,当他们年富力强的时候都不写书了,不搞著作了,他们奔走于天下,主要是从实践的角度推行他们心目中间的道。等到最后觉得“道之不行,已知之矣”,道不行了,最后年纪也大了,才回过来写著作,把他们的学术用著述的方式流传后人,扩大影响。它从本质上最强调的是实践,强调的是人生前的行为,生前的一些建树。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说杜甫正是最好地体现着儒家,甚至是发扬着儒家这种精神的一个历史人物。
我们举几个小例子。儒家重视仁政,重视仁爱思想,主张在天下推行仁政。那么杜甫用他的诗歌是“不遗余力”地在鼓吹这样一种思想,在宣扬这样一种理想。儒家谴责贫富不均,认为贫富不均是社会最大的危害。而杜甫对于这种现象也是进行了非常严厉的批判。尽管历代揭露民生疾苦,揭露贫富不均的好的文学作品相当多,但是我想大家肯定都认可杜甫的那两句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在这一方面描写得最为惊心动魄的名句,以至于我们凡是听到这方面的事情首先要想到这两个句子,他对这方面体会得最深切。
再譬如儒家强调夷夏之辨,儒家强调我们民族要有一个民族的尊严,要维护民族的利益,在跟外民族的关系中间,要注意维护本民族的利益,也要维护本民族的尊严,强调要反对侵略,维持我们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独立性。这一方面杜甫也是做得非常好。安史之乱以后,因为安史叛军很快就占领了长安,无数的唐朝的大官都投降了,都变节做了安史的叛军,做了一个伪王朝的伪官。包括当时的宰相陈希烈、驸马张垍等人都这样,杜甫的好朋友王维等人也这样做。惟独杜甫,惟独这个官居八品以下,真正是一个小官,芝麻绿豆官,这么一个小官的杜甫,他坚持了民族气节。当然杜甫在长安因为官太小,也没有受到安史叛军太多的注意,仅仅是把他关在那里。但是他却冒着生命危险逃出长安,逃过唐军跟叛军对峙的那样一片战场,然后逃回唐朝临时政府所在地,这样一个举动,当时其他人都没有过,只有一位杜甫这样。所以在这些方面杜甫确实是身体力行地体现儒家的精神,用他的实践展示着儒家的一种道德风范。所以我觉得我完全同意钱穆的那个观点,在唐代的儒学发展史上,杜甫是一个不可忽略的人物,他用他的行为来阐释着儒家的经义,说明儒家心目中间的道德规范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这是一个方面。
另外一方面,儒家非常重视修身养性,这一点因为长期受批判,大家觉得这好像是一个应该否定的命题。实际上不然,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在一个文明的高度发达的社会里面,它的基础是什么?应该是文明的个体,是一个有道德自觉的个体,个体不应该受到外在力量的强制,在做一些符合道德的举动,它应该发自内心的,内心的一种自律这样才好。所以儒家非常重视个体的一种道德建树,崇扬一种人格精神。在这一点上面杜甫可称是一个典范,我们看到在《孟子》中间所提出来的那样一种大丈夫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样的一种大丈夫精神,如果在历史上取一个名人来看,是谁呢?我觉得杜甫,杜甫非常好地实现了这一点,体现了这一点。在这里我想特别请大家注意杜甫的身份,中国历史上面仁人志士不少,我们可以开出一张长长的名单来。但是这张名单中间的大部分人,都是在政治上面有比较重要地位的那样一些人物。这些人物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承担起天下的责任,惟独杜甫是一个例外。杜甫一生基本上是一个平民身份,他经常称自己是“杜陵布衣”,“杜陵有布衣”,他又自称是“少陵野老”,布衣也好,野老也好,自己不过是民间的一个普通人,一个平凡的百姓。以一个布衣的身份展示了儒家所崇扬的一种人格典范,这一点我觉得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你如果号召大家学习诸葛亮,学习范仲淹,当然有意义,有价值。但是大家会觉得难以学,他们距离我们太远了,他们的地位太高了,而且我们一般人可能一辈子也没有那样的机会给我们展示这一方面的建树。一般人就是一个普通人过平凡的一生。普通人过平凡的一生,能不能实现道德人格的完善?可以,那就是杜
甫。儒家本来是主张“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说凡是人都可以成为尧,成为舜,都可以成圣。为什么?因为人性善,人的本性就是善良的。到了后来,明代的王阳明甚至主张说“满街都是圣人”。看上去满街都是善良的人,这些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假如我们对圣人的这个定义取一个很严格的定义,很高的标准,像朱熹那样高的标准,也许有人会问王阳明,你说满街都是圣人,你给我拉一个出来看看,哪个是圣人?哪个用严格的标准能够称得上是圣人?我想,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至少可以请出一位人物来,那就是我们的杜甫。他就是平民中间的一位圣人,虽然本人主要是一种平民的身份,但是他是一位圣人。这是我要讲的第二点,在以人本精神为核心内涵的中国传统文化中间,杜甫是一个代表人物。
下面讲第三点,杜甫不仅仅是体现着儒家的一些道德伦理观念,他还用他的行为丰富了这种内涵,甚至使它变得更加切实可行。这也是对儒学,对传统文化的一个重大的贡献。说杜甫有仁爱之心,说杜甫忧国忧民,他关心人民,关心民族,关心国家,这个大家都知道。因为大家多少是从课本中间看到,大家在读杜诗的时候也深切地体会到,那么这一点我们不讲了。我们来看一看,杜甫的仁爱之心,还不止于此。他除了爱自己的家人,爱自己的朋友,爱自己的同胞之外,他的这个仁爱之心,还推而广之扩展到更大的范围。比如说爱其他民族的人。在盛唐时期,经常发生边境战争,以唐为一方,以其他少数民族建立的其他政权为一方之间发生战争。这些战争的性质很难确定,但是至少有几场可以肯定,唐帝国所发动的战争是非正义性质的。譬如说跟南诏的战争,盛唐时候讨伐南诏,南诏是在云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那一次不管从《新唐书》,还是《旧唐书》,还是从《资治通鉴》来看,应该说都可以肯定错在唐。那么唐对南诏发动战争以后,多次失败,打败仗,在这种情况之下,当时很多人,包括很多有名的诗人都被鼓起了一种谬误的爱国倾向。鼓吹我们要打南诏,要把它打败,这些诗歌的作者包括高适、包括储光羲都在内,都有类似的诗。惟独杜甫是非常清醒地看到了,这一场战争并没有正义性质,而且也只有他清醒地看到了这一场战争对于人民的和平生活,带来的巨大的破坏。所以他写出了《兵车行》,《兵车行》的诗在当时其他人都写不出来,只有杜甫就是他的仁爱精神,他觉得外民族异民族的人也是人,我们的仁爱之心也要施及于他们,我们应该跟他们之间保持和平,他是一种仁爱之心的推广。
那么除此以外,杜甫除了爱人以外,爱人本来是儒家所主张的,儒家认为仁是什么?仁就是爱人。杜甫除了爱人以外,他的同情心,他的仁爱心还推广到人以外的其他动物,推广到宇宙中间的一切生命。那么这一点也是非常突出的,我们在杜甫的诗中间无数次地看到他充满爱怜的描写,动物、植物,不但是那些外形是美的,外形是刚强的坚强有力的,比如马、鹰、松树,这些能够使人引起审美感崇高感的那样一些对象,甚至是一些细小的并不那么美的东西,杜甫在写到它们的时候也充满了爱心。杜甫看到江上面,横着一张密密的渔网,很多鱼都被那张网困住了,他就觉得很同情那些鱼。他说“物微限通塞,恻隐仁者心”。他认为生物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很细小的生物,它们的命运有的不好,有的好。但是人对它们都应该有一种关爱之心,我们知道“恻隐之心”本来是孟子提出来的,但是当孟子提出恻隐之心的时候,他关注的对象仅仅是人。他说有一个小孩子将要掉到井里去,那么我们大人看到都会产生恻隐之心。觉得一个小孩子快要掉下去,他关注的仅仅是人。而杜甫关注地却是推广到所有的生命,宇宙间一切的生命。
另外一点,杜甫也以他本人的行为和实践使儒学所提倡的那种仁爱之心变得更加切实可行。在这里我们要稍微把中国古代的仁爱、仁义精神跟西方的博爱等等稍微做一些对比。我个人认为西方的博爱精神,它最初的来源都是宗教,来源于宗教的博爱精神,本身当然是一种很可贵的价值观伦理观。但是我们推到它的最初的起源,最初为什么会有这种博爱精神?一个是服从于神灵的指点,是神灵叫你要博爱;还有一种是对于人类祖先所犯下的原罪——亚当、夏娃就犯了原罪——的一种赎买。当然还有一种等而下之的,境界比较低的,就是生前做善事,是为了死后进天堂,所以行善博爱之心是对于将来进入天国入场券的预付,我先付一张
入场券在这里,死了以后可以进天国。但是中华民族的仁义之心不是这样,儒家强调,仁义理智根于心,都是从内心自然流露出来,自然生发出来的。孟子有一个很好的判断,他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我们的仁爱之心首先是由于我关爱自己的家人,我敬爱自己的老人,孝顺自己的老人,推而广之,我也爱其他人家的老人;我爱自己的孩子,推而广之,我也爱普天下的儿童。它是一种由近及远、由亲及疏这样的一种自然情感的流动。我觉得这样一种流动,在这个意义上面,生发出来的仁爱之心它更自然,更符合人的本性,也更切实可行。而杜甫他的诗篇,他的行为就很好地阐释了这样一种伦理价值观。我们看杜甫他在诗歌中间,有很多地方既写到他本人以及他的家庭所遭受到的一些不幸,他产生的一些痛苦,同时又延伸到普天下的百姓。当他到鄜县去探亲的时候,突然发现家里最小的儿子已经因挨饿而去世,饿死,他当然非常悲痛,一个小孩子饿死了,他也感到非常惭愧,觉得自己身为父亲,居然没有为他提供足够的食物,使他饿死,很痛苦。但是与此同时,他马上又想到了普天下还有很多比我更贫困的人,他们那些失业之徒。他说的失业之徒就是失去田地的农民。他还想到在边疆前线戍守的那些将士,他们遭受的痛苦比我更加厉害。所以他就把关怀之心从家庭扩展到整个民族,整个国家。当他自己在暴风骤雨之夜,他的茅屋被刮破了,雨漏下来了,自己不得安眠,床上都是潮的。这个时候他想到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他希望的是不仅仅是我一个人拥有一所牢固的、安稳的一所茅屋,有一个容身之地,更希望普天下穷人都能够有这样一个安居乐业的地方。所以他的仁爱之心是推广出来的。
我觉得最典型的作品是杜甫乾元年间在同谷写的那一组诗,那一组诗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那个时候杜甫从甘肃的天水向四川的成都逃亡,因为他生活过不下去了,想逃到成都去。途经同谷,同谷就是现在甘肃的成县,在宝成铁路上,我到那里去看过。那么杜甫到了同谷以后,正是寒冬腊月,他在那里停留了一个月,他的生活陷入了绝境。他在那里写了七首诗,我们看看这七首诗的顺序,第一首说“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就是说我有一个客人,他叫杜子美,他已经白发苍苍了,他生活非常潦倒;第二首就写到他的家人,写到他为了要给家人找一些东西充饥,他就拿了一个铁铲到冰天雪地中间去挖一种野生植物,叫黄独,把这个东西带回去给家人充饥。可惜没有挖到多少,回家以后是“男呻女吟”,就是一家老小都是饿着呻吟,靠在墙壁上面,说话都说不动。第二首写他对家人的关爱;第三首“有弟有弟在远方”,想念他离散在各地的弟弟;第四首“有妹有妹在钟离”,想到他的已经守寡,还拖着三个幼年孩子的妹妹,远在钟离;然后五、六、七这三首想到国家的命运,想到现在战乱不止,天下动荡。他的整个的思考的过程,他的感情流露的一个方向,也是由近及远、由亲及疏的这样一种情感流程。这样一种仁爱之心的发扬,我觉得是最符合人的本性,也是最切实可行、最自然的。因此在这点上面,杜甫堪称是儒家仁爱精神的一个杰出的阐释者。
第五篇:唐宋诗词研究总结华东交大的不要下,不要撞车了(范文)
唐宋诗词研究个人期末总结
10中文2班20100710020224丁观勇
时光荏苒。转眼之间一个学期又从开始走到了结束。在这个学期里,我学习了应用写作课程。时间虽只有短短的一个学期,但是获益匪浅。现就自己在这一学期的本课程学习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小结。
第一、唐宋诗词研究基本概况
1、唐诗发展概述:
唐诗分期以“四分法”影响最大,即将唐诗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各个时期的诗坛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1)初唐:又可细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
A、前期:宫体诗盛行,以上官仪为代表的“上官体”。
B、中期:出现“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不仅在理论上反对“上官体”,提倡具有“骨气”的刚健之诗,而且在创作上始见壮大之势。使诗歌创作“由宫廷走向市井,由台阁走向江山与塞漠。”
C、后期:陈子昂在理论上提倡“兴寄”与“风骨”(《修竹篇序》),在创作上也将昂扬壮大的情思与优美的声律词采相结合。38首《感遇诗》、《登幽州台歌》等,一扫宫体余风。
2)盛唐:盛唐气象
A、山水诗派: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B、边塞诗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
C、李白:最能代表盛唐气象的诗人。
李白性格狂放,故诗中充溢着狂傲的独立人格、非凡的自负与自信,处处皆有“我”在。其乐府诗往往借古题抒写自己的情怀,用大胆的夸张和巧妙的比喻突出主观感受,完全打破传统乐府用赋体叙事的写法,将自己的浪漫气质带进乐府,使古古题乐府获得新的生命,把乐府诗的创作推向高峰。其歌行体诗更是脍炙人口,情感的瞬息万变,句式的长短变化,音节的错落有致,使诗歌气势磅礴,充分体现了盛唐诗歌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李白在绝句创作上也当时难得一见的高手,五绝与七绝兼长,其清新的境界,飘逸的风神,流畅的节奏,朴实的语言,亦罕有伦比。总之,李白诗歌风格兼有豪放飘逸与清新自然的特征。
3)中唐:诗风的转变。
A、杜甫:诗风转变之始。杜甫经历了影响唐朝由盛及衰的重要历史事件:安史之乱。严酷的现实使他的诗歌创作由表现自我转向关注国运民生,表现战乱给国家命运与百姓生活带来的巨大灾难,把写实倾向推向艺术的高峰,因此,其诗素有“诗史”之誉。这一性质决定了其写作方法的变化,以叙事手法写时事,将强烈深沉的抒情融入叙事手法之中,寓主观于客观。在风格上,表现出沉郁顿挫的特征。杜甫的艺术贡献最突出的就是使律诗的表现手法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七律是在他的手里才真正成熟。
B、大历诗坛。
C、韩孟诗派:追求雄奇怪异之美
D、元白诗派:重写实,尚通俗。
4)晚唐:
王唐政治危机进一步加剧,使诗风再次转变。当时的士人无论对王朝还是对自身的前途都不抱太大的希望,这种抑郁悲凉的情怀很早就在咏史诗中体现出来。
2、唐宋词发展概述:
1)唐代:
A、敦煌曲子词:初期的民间创作的产物。
B、B、现存最早文人词,是被视为李白的两首词作《菩萨蛮》与《忆秦娥》,被后人称为“百代词曲之祖”。
C、中唐,文人创作词渐成风气。张志和、韦应物、戴叔伦、王建、刘禹锡、白居易等都留下词作,其中,白居易、刘禹锡所作的《忆江南》,脍炙人口。此时的词体制短小,多为令词。
D、晚唐五代,词的创作已成熟。
2)宋代:
A、宋初以令词为主时期:以晏殊、欧阳修为代表,在体制与题材方面,与花间词相近,词风清丽闲雅。以柳永为代表的时期:在体制与题材上都有突破与创新,创作大量长调慢词,描写都市风光,抒发自己羁旅情怀,风格上雅俗并陈。以苏轼为代表的时期:在革新词体、开创词风上作出卓越贡献,以诗为词,开创豪放词派。以周邦彦为代表的时期:周精通音律,善于创调,能自度曲,是婉约词集大成者,也是连接两宋词坛的重要纽带。
B、两宋之交的李清照:由于经历家国不幸,李清照词作明显地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抒发青春蓬勃的少女和少妇情怀,词风清新婉丽,笔触细腻缠绵;后期以国破家亡的大悲剧为背景,抒发时代的不幸与个人的不幸,风格沉郁凝重、慷慨悲凉。
C、南宋: 靖康之变,中原沉沦,对当时文人的思想产生深刻影响。因此,爱国主题成为南宋词作的主旋律。其中,辛弃疾最为著名。辛弃疾既是一个文人词客,也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抗敌英雄,身为“归正人”,本欲南归后尽展其雄才武略,收复中原,统一祖国,可是在投降派把持的朝政,他不但壮志难酬,而且还遭受歧视,迁徙不定。除辛弃疾及辛派词人外,南宋词坛上还有以姜夔为代表的讲究格律音韵词人,以及史达祖、张炎、吴文英等人在词作中以咏物词来寄托亡国之痛。
第二、本课程的几个重点总结
1、诗词文体特征比较:
1)从诗词与音乐的关系看:
从原始歌谣到诗三百,诗乐一体;屈骚开始,将配乐而歌的诗演变为纯语言艺术的“徒歌”,汉乐府是配乐歌唱的,建安时代诗的文学性要高于其音乐性,南朝永明体的出现,标志着脱离音乐后的纯语言的诗发展到日臻完美的阶段。
词是在音乐的土壤里萌芽和诞生的,是一种音乐文学,也就是说,音乐性是词体最基本的特征。但词的合乐与诗的合乐是有区别的,其区别有二:
A、所配的音乐体系不同:就诗而言,先秦时的音乐一般为雅乐,汉魏六朝时乐府诗所配的主要是清乐;而与词相配的是燕乐,是一种融合域外音乐的新兴音乐。
B、配乐的方式不同:诗主要是“以乐就诗”,先有诗,然后给诗配乐;而词是“以诗就乐”,依声填词,言合于声。
2)从诗词外部的形式上看:
A、词的句式长短不齐
B、词的句法灵活多样
C、词的押韵上的多种新变
D、词的对仗多样
E、词的体式繁富
3)从诗词的题材上看: 一般而言,诗所抒发的属于大情,有关国家、民族及政治等重大题材;而词所抒发的主要是小情,特别是有关男女之情。从诗词的风格上看 诗庄词媚。从诗词的语言特色上看:词的语言追求轻灵细巧,追求色彩鲜美
2、地域研究视角在唐宋诗词研究中的使用
中国文学的发展既具有时代性、民族性也具有地域性。中国文化从产生开始就和地域紧密相关。不同地域产生不同的文学风格同类文体在不同地区有不同风格一代文学风格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地域的影响等等方面都是地域因素对文学的影响。地域与文学流派。
中国古代的文学流派有许多是地域流派或是以地域命名的流派。地域性是文学丰富性的直接表现也是文学创新的内在契机它一方面丰富着中国文学的样式、内容和风格另一方面也为中国文学的发展提供着营养元素构成文学发展变化的新质使得中国文学一直呈现出勃勃的生机。
3、如何看待量化分析方法在唐宋诗词研究中的使用
计量分析就是通过对数据之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的分析考察研究对象之内部构成、所占比重、时空分布、发展变化并在此基础上作出明晰的整体定位和价值评判。通过计量分析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可以进一步客观化、精确化、科学化可以最大限度地弥补传统研究方法的某些不足。现代学术研究较之古代有了长足的进展研究的广度、深度、视角、方法等都发生了变化要改变重证据、轻数据的弊病可以从提高量化分析的意识入手。当然每一种方法也有其适用范围和不足量化分析的方法最大的不足就是将活生生的文学作品当成是一堆死的数据。
第三、唐宋诗词研究对我的影响。
1、唐宋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史上辉煌灿烂的一笔,是珍贵的文化财富,学习唐宋诗词有利于继承发扬传统文化,这不仅对我是十分必要的,我相信每个中国人都是如此。
2、唐宋诗词的内容题材丰富多彩,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是我以后研究历史的重要文献,对于中文专业的我来说,文史不分家一直都是真理,学习了唐宋诗词相信对
我以后在研读历史文献方面有很大的帮助。
3、唐宋诗词具有丰富的艺术与文学感染力,对于我今天的写作,美术以及提高我的审美都有极大的帮助。
4、唐宋诗词多表达诗人的情感与追求,学习唐宋诗词,还有利于我承中华民族传统思想中的精华部分,从而建立贯穿古今的思想体系,形成中国人独特的思想价值观念。
总之,通过本学期的唐宋诗词研究学习,我学习到了很多,我相信会对我以后的人生起到巨大的积极作用,虽然短短的一学期还有许多没有理解透彻,但是,我将用我以后的人生去慢慢体会,活到老,唐宋诗词研究伴我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