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纪念党建95周年征文
纪念党建95周年征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杨渠小学 陈晶晶 ***
沐浴在二十一世纪的阳光里,我们回忆过往,没有任何一个时期比我们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中国梦”。从过去的封建落后,到今天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从过去的民不聊生,到今天的小康社会;从过去的愚昧落后,到今天的神舟上天蛟龙下海;从过去的东亚病夫,到今天在奥运赛场上升起的一面面五星红旗。古老的中国开始焕发出新时代的精神,觉醒的东方雄狮发出令世界颤抖的怒吼。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中国梦”,在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清晰可见。
2012年11月29日,中国历史上必将浓墨重彩,总书记在这一天向世界宣示“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每个中华儿女都有建设美丽中国的梦想。“中国梦”不是虚无缥缈的海市琼楼,而是真梁实柱撑起的恢弘大厦。而在这些顶梁柱中,我们的教育事业是不可或缺的一根。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们比同代人肩负了更大的责任,因为我们的梦想是“中国梦”最具未来影响力的一部分。当责任的重担压在肩头,我们应该怎样规划我们的“中国梦”呢? 习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时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习总书记的话像阳光一样照亮了我们的心灵指引了前进的道路——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做一个有梦想的人。远离空虚庸俗,用时代的最强音去唤醒自我,坚定理想的信念,让梦想的种子在时代的沃土上生根发芽。
做一个有能力的人。用我们勤劳的汗水去浇灌那梦想的幼苗,在黑板与粉笔之间书写青春的篇章,在墨水与书籍之间铸就人生的辉煌,让梦想的花朵在讲台上绽放。
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从课堂小事开始做起,多一点关爱,少一点批评;多一点包容,少一点偏见;多一点耐心,少一点牢骚;多一点专注,少一点虚荣。勇敢地肩负起时代的责任,让梦想的枝叶在灿烂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做一个有创新精神的人。用自己年轻的智慧去克服重重难题,用科学的方法去培育各种性格的花蕾,用不断地创新去收获梦想的果实。
而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的中国梦就是做教师的“最美”。有人说,你的梦想如果正好是你的工作,那么,你是幸福的,是的,我很幸运,也很幸福,因为在我踏出大学校园的那一年,我登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教师舞台。当一名老师,我收获着快乐,因此付出也变成了一种享受,比如登山,一个人背着沉甸甸的包袱,一个人背着自己的孩子,背包袱的人会觉得负担很重,可背着自己孩子的,却不会累,因为,有爱。所以,我认为,做教师的“最美”需要我们用爱扮演学生学习的教员,生活的老师,道德的引路人。
还记得我到学校上的第一节课,还没有进入教室,就感觉教室里面已经炸开了锅,整个一节课下来,我发现很多学生都没有办法规规矩矩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当听到感兴趣的地方,有同学会激动的没有任何示意的突然站起来,大声的吼上那么一两句,甚至有的同学会在课堂上自己私自的离开座位,到教室后面扔垃圾。一节课纵使你讲的多么的激情澎湃,很多同学都总是埋着头,玩弄着自己手中的笔,最头痛的还得是批改作业的时候,总有那么几个孩子不交作业,交上来的作业也大多数是乱涂乱写,错误百出。
这样的课堂弄得我手忙脚乱,让我觉得十分的困扰。想起我学生时代的豪情壮志,顿时觉得心灰意冷......就这样放弃我的梦想?就这样被困难打败?不,绝对不能!于是我调整好自己的情绪,重新出发。制作学生的座次表,利用一切的机会,尽可能多的和学生在一起,于是很快我记住了班上的每一位学生的名字。上课前,我则是虚心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备好每一堂课,集结各种丰富的教育资源,只为了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此,我们班有了一颗由全班学生组成的家庭树,树上每一颗红心代表每一个学生,红心上面有他们的名字,他们的梦想,时刻的提醒和激励着所有的孩子。家庭树旁边还有评比栏,我会在平时表现好和进步的同学的名字后面贴上小红花作为奖励。
瞧,现在我们班的孩子们可不得了,不仅行为习惯上约束自己,而且每一次课堂上总会有一双双小手齐刷刷的举起,朗读课文响亮整齐,回答问题争先恐后,甚至会有那么一两个同学因为没有得到机会而撅起小嘴说;“哎,某某同学又抢我的台词。”
每一天的作业,我都会认真的批改,在没有写好或者写错的地方小心的写上一个示范,而且我会在每一次的作业后面根据学生最近课内外的表现,学着知心姐姐的样子写上几句心里话,再留下一个适当的表情,笑脸是表扬,希望他们继续努力,哭脸是遗憾,希望他们以后能做的很好,愤怒的脸庞则是提醒:同学,注意了,你最近的表现让老师生气了,要改变自己,加油哦。
就这样,一天又一天,我们一起经历着,成长着,当我发现作业本上有学生积极的回复,当我发现我画上的笑脸被涂上了鲜艳的颜色,我知道,他们也和我一样关注着自己的每一点进步和成长。
当我接到班上一个同学问作业的电话时,我激动极了,要知道这位同学以前是从来不做作业的,还有一次发现打扫卫生时,同学们常常站在一排排座椅的前面很认真的看着什么,后来才知道,他们是在看从第一个凳子的空隙是否能看得到最后一个凳子,如此细致的检查,仅仅是为了让老师不生气,让老师的工作能够得到学校的肯定。我深深的明白这一群孩子是真心的喜欢我,爱我。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当中国梦的宏伟旗帜,在祖国的大江南北高高竖立,作为人民教师的我,唯有用爱与责任铸就教师的“最美”,我的梦,就是自己的梦,许多人的梦合在一起,就是中国的梦。
我不能成为诗人,但我可以培养出诗人,我不能成为歌手,但我可以培养出歌手,我不能成为科学家,但是我有可能培养出科学家,因为,我的中国梦,做教师的”最美”。我的手中孕育的是无限希望的未来,我的价值在学生的身上体现,我的中国美,做教师的最美,也将在学生的身上灿烂。有人说中国是一个难以创新的国家,因为中国没有梦和敢做梦的人,中国自古以来的中庸之道使得有胆量走在人们前面的人少之又少;有人说中国人的处世风格是世界上最现实的,只要有利可图,那总少不了中国人的身影。但是,翻开历史,中国和中国人是不缺少梦的。庄生梦蝶体现了思想的自由释放,万户的奔月更是表现了追求的大胆探索,从秦汉的明月到唐明的关城,中国人的梦不但一直在做,而且为了到达梦境的彼岸去不断地尝试和冲击,于是我们有了引以为傲的四大发明,有了浩若烟海的文学艺术,成就了中国的伟大和不同凡响。美国梦成就了今日美国,那么未来中国就更需要中国梦来成就她将来的辉煌。我们的中国梦需要我们敢想敢梦的勇气,需要我们克服现实的障碍,需要我们努力实现梦想的信心。跳出既有思维和生活的范式,走出现实的压抑,在生活中去寻觅真善美的踪迹,在生活中重造梦中的美好。
第二篇:纪念红军89年周年征文
“八一”又至。我们再次真诚地凝视。
首都北京,军事博物馆,人民军队最早的那面军旗静静地“挂”在橱窗里。一路向北,火箭军办公大楼前,人民军队最新的一面军旗迎风飘扬。
89年了,人民军队始终踏着时代鼓点,以自我革命的勇气深化改革,奔向新的历史征程。
当年,或许没有人会想到,这支“小米加步枪”的军队将改变中国,改变世界。
今天,这支军队正迈着铿锵步伐走向世界,向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目标阔步前进。
(二)“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一支军队是否强大,事关国家兴衰。
1588年“无敌舰队”兵败大西洋,西班牙国运从此走向衰落;1815年在新奥尔良大胜英军,新生的美国一举奠定“受尊敬大国的地位”。
战争,是无情的“裁判”,会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做出最严苛的裁决。对此,当今世界,恐怕没有人能比中华民族更能深刻体会——
1900年夏日烟尘里,大清帝国八旗兵勇惨败给八国联军。首都陷落,皇帝逃亡,赔款白银四亿五千万。更甚者,八国联军居然在紫禁城阅兵,实乃旷世之辱。
1937年寒冬残阳下,中国军队挡不住日军铁蹄,南京沦陷,30多万手无寸铁的同胞被屠杀。“那场持续6周的浩劫,如果以秒来计算,每隔12秒就会有一个生命消失。”
战场之上,军队败了,国家承受之“辱”,让人刻骨铭心;人民承受之“痛”,让人痛彻肺腑。
反之,军队强,则国运昌,民安康——
抗美援朝,当冲锋的号角一次次吹响,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出国威、军威,用胜利换来和平,迫使对手止戈“三八线”。
“祖国万岁!”2009年1月6日,商船“河北翱翔”号船员目睹祖国战舰为他们护航,在甲板上激动地用油漆喷出这4个大字。为打击索马里海盗,中国海军目前已派出23批护航编队,有力保护了中外船舶和人员的安全。
2015年春,也门内战爆发。人民海军临沂舰奉命前往撤侨,交战区内中国战舰成为同胞的“诺亚方舟”。这一刻,飘扬的五星红旗和八一军旗让身处险境的同胞热泪盈眶。
9天,临沂舰三进也门,不仅保护了同胞,还将其他15个国家的279名公民安全撤离。
这一举动让世界看到:日益强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不仅是中国人民之幸,也是世界和平之福。
(三)强军梦,始终在我们这支军队的心头萦绕。
1953年2月19日,毛主席登上人民海军“长江”舰。与舰艇官兵共同度过4天3夜后,毛主席挥毫题词:“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随后,他又给“洛阳”等四舰写下了同样的题词。
强大!强大!毛主席一连为5艘战舰写下内容相同的题词,在他一生中绝无仅有。这一举动,凝聚着他对人民海军建设的殷殷期盼,对人民军队未来发展的谆谆嘱托!
强大!强大!走进全军部队军史馆,这也是历任统帅题词中的关键词。
追求强大,我们这支军队究竟怀着怎样一颗“初心”?
拨开历史深处的烟云,一份宣言在回响——
89年前的南昌城楼上,不仅响起了“第一枪”,还响起了震撼神州的《八一起义宣言》:“打倒帝国主义”“打倒新旧军阀”“耕者有其田”……
宣言如铁,字字句句传递着我们这支军队的“初心”——从诞生之日,我们这支军队就不是为了个别权贵或者狭隘的利益集团,而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而战斗。
倾听历史的回音,一份誓言在回荡——
东渡黄河,抗击日寇,八路军将士高声宣读《出师抗日誓词》:“日本帝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死敌,它要亡我国家,灭我种族……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为了同胞,为了子孙,我们只有抗战到底!”
誓词铮铮,这四个“为了”,就是我们这支军队的“初心”。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今天,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然而,前方的路并不太平。我们需要一支强大的军队支撑“中国梦”。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多少年来,这誓言天天在我们队伍中唱响,这“初心”一直装在我们疾步前进的“行囊”中。
(四)一面血染的军旗,浓缩着人民军队厚重的历史;一面鲜红的军旗,彰显着人民军队牺牲的底色。
公元2016年夏,洪灾肆虐。危急关头,让老百姓眼前一亮、心头立安的,是一面面鲜红的军旗。大堤上,空降兵某部官兵无畏的身影宛若群雕,记忆中如此熟悉。
8年前,汶川抗震救灾,是这支部队——15名空降兵不顾个人生死,毅然从乌云密布的高空纵身跳下,空降震中茂县。
18年前,在那场百年不遇的洪灾面前,也是这支部队发出震撼天地的誓言:“誓与大堤共存亡!人在堤在,我在人民生命财产在!”79个日日夜夜,他们创造了未溃一堤一圩的奇迹。
64年前,震惊世界的上甘岭战役,也是这支部队——美军倾泻的炮弹把上甘岭山头削低了2米,也没能让他们后退一步。
如今,上甘岭战役中那面带着381个弹孔的军旗,陈列在空降兵部队史馆里,也永远“飘扬”在这支部队官兵的心中。
“我的一切属于光荣的军旗,只有姓名才唯一属于自己……”回眸凝望,人民军队走过的路、流过的血,都凝固在军旗上。
从南昌城头到井冈山麓,从于都河畔到陕北延安,从太行山到大别山,从白山黑水到五指山下……军旗猎猎,见证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
胜利有多么辉煌,牺牲就有多么惨烈——
湘江之畔,5万多红军的鲜血染红了江水,染红了岸边一座座山头;刘老庄,新四军82名官兵血战日寇壮烈牺牲,演绎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忠勇壮举;松骨峰上,志愿军战士的英勇无畏让斯大林动容落泪:这是一支伟大的军队!
昨天,一代代官兵用鲜血浸染着八一军旗,铸就了胜利。
今天,要拿下“世界一流”高地,我们这一代军人需像先辈那样,为了胜利一往无前,杀出一条“血路”。
(五)这是一支一再被对手轻视、一再被对手误判的军队。
在日本侵略者眼里,这是“土匪武装”;在国民党眼里,“一年期可削平之”;在朝鲜战场美军的眼里,这是“乌合之众”。结果,这支军队陷日军于汪洋大海,把国民党军队赶出大陆,把美军打回三八线。
这支军队为什么能赢?对手们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如此评价,“组织严密,作战勇敢,内部团结。”蒋介石检讨,相比于中共军队,他的军队是“六无”之军,“六无”之首便是“无主义”。美军将军李奇微剖析“谜一样的东方精神”……
答案虽各异,指向却清晰:这是一支有信仰、有灵魂的军队!
信仰是最锋利的武器。克劳塞维茨说:“历史最能证明精神因素的价值和它们惊人的作用。”
黄继光用血肉之躯堵枪眼,在有些人看来不可思议,即使是当时的对手美军也不可理解,认为“这是服用了迷幻药或兴奋剂所致”。
世人皆知黄继光,但鲜有人知道黄继光牺牲10天后,接任他的班长吕慕祥再次演绎了不可思议的壮举——多处负伤的他,拉响手雷扑向敌人地堡。更鲜为人知的是,就在黄继光牺牲的那场战斗中,拉响手榴弹、爆破筒与敌同归于尽,舍身炸碉堡、堵枪眼的英雄,留下姓名的就有38位!
在这支军队长长的队伍里,“向死而生”从来都不是一道哲学命题,而是一张前仆后继用生命书写的答卷。
在这支军队长长的队伍里,谁冲锋在前,谁就是信仰的化身,谁就有召唤的力量。
天心圩,南昌起义部队面临分崩瓦解。关键时刻,朱德站了出来:“要革命的跟我走,不革命的可以回家!不勉强!”那一刻,这位36岁时毅然抛弃旧军队高官厚禄的共产党员,用自己坚定的信仰凝聚了人心。
多年后,斯诺谈到朱德时说,“朱德”这个名字很贴切,因为这个名字在中文中的意思正好是“红色的品德”。
正如一个人生下来的胎记无法改变,一支军队的“胎记”也是无法改变的——我们这支军队是中国共产党缔造的,是一支坚决听党指挥的军队,是人民的子弟兵。
迈向“世界一流”,我们要“变”,前提是坚守军魂永远不变。
(六)七一,八一,十一。三个生日的先后顺序,看似偶然,实则昭示了一个历史必然:没有党,就没有人民军队;没有人民军队,就没有新中国。
建军89周年之际,品味军队成长壮大之路,不仅可以感受到国家强盛的“心跳”,还能感受到这支军队一次次主动求变的强劲“脉动”。
一支军队主动求变、自我革命的勇气,来自深刻的清醒和忧患。
面对笼罩头顶的“核讹诈”,毛主席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面对世界军事变革大潮,习主席告诫全军:“我们必须到中流击水!”
两个声音,跨越世纪,如催征号角——这是人民军队始终主动求变的时代宣言。
历史长河,军事革命总是与科技革命同频共振,谁先拥抱科技革命浪潮,谁就掌握了军队崛起的命门。今天,人类科技革命和新军事革命再次迎来新一轮爆发,我们应有这样的清醒和忧患:主动拥抱变革浪潮,抢占未来军事竞争战略制高点。
1958年9月20日,站在破浪前行的快艇上,毛主席问艇长马洪才:能不能再开快些……
2015年2月16日,登上某新型轰炸机,习主席勉励官兵:建设强大人民空军,需要一代代官兵接续奋斗……
恩格斯说:在战争中,“时间就是军队”。通往“世界一流”的征途,注定是一场争先赛,我们必须只争朝夕。
(七)今年,是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元年,也是长征胜利80周年。
80年前的那次长征,是人民军队进入世界伟大军队之列的“入场券”。
80年后的这次改革,目标直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有人把这次改革比作新时期决定我军前途命运的“新长征”。
红军长征是“匆忙上路”,是“被迫转移”。这一点,从当年的一张《行军告示》上可以得到佐证——
我们必须准备走大路,小路,直路,弯路。走过白天是黑夜路,走过黑夜是白天路……
今天,这场“新长征”则是主动而为,是精心谋划。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一条“政治建军、改革强军、依法治军”的科学大道清晰呈现眼前。
大战略大擘画——作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总设计师,习主席亲自决策,亲自推动,把改革强军上升为国家战略布局中的重要构成、战略支撑,指明了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方向。
大重塑大优化——大破大立,既动“棋子”又动“棋盘”,搭起新体制“四梁八柱”,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实质推进。
大担当大作为——革弊立新,持续推进正风肃纪,清除和平积弊,提高军事能力建设,备战打仗能力实现新跃升。
人们用伟大形容80年前的那次长征。今天,迈向世界一流军队的“新长征”,同样可以用伟大来定义。
(八)前不久,电视剧《三八线》将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一个传奇再次呈现在国人面前。
1950年11月27日夜晚,美军第9集团军机械化部队在公路上疾驰。一旁的山林小路上,志愿军38军113师官兵们徒步奔袭。
双方目标相同:三所里。谁能抢占这个小山村,事关胜负!雪地里,“铁脚板”与汽车轮子展开了一场生死赛跑。
历史何其相似!飞夺泸定桥,曾是我军徒步行军创造的奇迹。《星火燎原》中如此描述:昼夜兼程二百四。
这一次,奔向三所里的“铁脚板”速度更快——14小时战斗行军145里,创造了“世界步兵进攻速度和顽强性的极限”。
这双创造了世界纪录的“铁脚板”,为部队赢得了史无前例的美誉“万岁军”,是一支军队一流能力的生动写照。
今天,回顾“万岁军”的故事,品味“铁脚板”的传奇,愈加令人深思。
“世界一流”,不仅是一个理论概念,更是一个实力指标:只有具备世界一流的能力,才能获得世界一流的“席位”。
81年前,飞夺泸定桥后,刘伯承站在桥中央看着奔腾的河水感慨:“泸定桥!泸定桥!我们为你花费了多少精力,费了多少心血!现在,我们胜利了!”
变换的是时空,不变的是追求。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我们不知道,还要花费多少精力和心血;但是我们知道,能最终抵达“胜利桥头”的,必是在如磐信念引领下的一双双千锤百炼的“铁脚板”。
(九)一支军队的自信,需要用胜利来建立。
2015年9月3日,首都北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举行。
这场以胜利名义举行的国家盛典,让世界看到了一支军队的自信——从抗战老兵的军礼到英模部队方队的铿锵步履,从蔚蓝天空战鹰飞出的“V”字到阅兵纪念章上大大的“V”字……
中国军队的这份自信有着强大源头。天安门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一个洪亮的声音在久久回荡:我们要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这,是我们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自信之源”。
我们自信,因为这支军队有这样的统帅——
“不爱征戎儿,岂可执帅印。”主持军委工作以来,习主席多次深入基层部队调研,足迹遍布全军。联合作战指挥中心,三军统帅一身迷彩运筹帷幄;北国边关,与边防官兵一起踏雪巡逻;连队食堂,与普通士兵同吃一锅饭……
昔日,朱德说:“给战士站岗、盖被子,这些不起眼的事情包含着中国革命的成功。”今天,习主席每到一处都与官兵亲切交谈,对官兵嘘寒问暖。这发自内心的爱兵之情,温暖着将士的心,打造了最牢固、最忠诚的情感纽带,成为牵引我军向世界一流军队迈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我们自信,因为这支军队有这样的指挥员——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彭德怀,这位“平江起义团”的首任团长,如果能看到今日老部队的新变化,定倍感欣慰。作为继承者,第46任团长满广志,扬威信息化演兵场,成为新型指挥员的优秀代表。
如今,能“横刀立马”的身影越来越多。从火箭军“东风第一旅”旅长王锡民,到走向深蓝的新型护卫舰舰长高克,再到蝉联“金头盔”的航空兵团团长蒋佳冀,我军新型指挥员方阵正快速崛起、集团生长。
我们自信,因为这支军队有这样的士兵——
昔日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战士谭秉云炸毁敌坦克,把美军一个师整整堵截了8个小时,创造了战场奇迹。
今天,我们这支军队依旧有一大批能打仗的优秀士兵。“三栖精兵”何祥美、“导弹专家”王忠心、“铁甲精兵”贾元友……他们用精湛的武艺,演绎出一个个新时代的沙场传奇。
战争年代,血洒沙场寻常见。和平时期,为国捐躯更悲壮。今天,人们记住了这些来自维和战场的英勇士兵的名字:申亮亮,李磊,杨树朋。他们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证明——为了祖国尊严和世界和平,他们英勇无畏,不怕牺牲!
(十)“八一”清晨,南昌城内,一面鲜红的八一军旗在军营冉冉升起。
这一天,八一军旗升起在首都北京、南沙礁盘、东海之滨、喀喇昆仑……
这一天,八一军旗升起在航母辽宁舰上,升起在遥远的亚丁湾护航战舰上,升起在我军驻刚果(金)、利比里亚、黎巴嫩、马里、南苏丹等维和部队营地里……
军旗飘飘向未来。这一面面军旗辉映着这支正在走向世界的军队,也辉映着这支军队迈向“世界一流”的雄壮步伐。
第三篇:纪念建校二十五周年征文
一株康乃馨的寄语
---为校庆二十五周年献礼
弹指二十五载,似短亦长。这二十五年需要慢慢品茗,这二十五年载入历史长卷的伟大时刻也太多太多。岁月在流淌,年华亦在消逝,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已经从一个牙牙学语的稚童成长至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从无知的奔跑蜕变成了厚重的宁静,才华也渐渐褪去墨色现出隐隐身形,在光与影的交接处端坐一隅,指点江山,挥斥方遒。没有过多的华丽,却渐渐在我们的心里熠熠发光。
二十五年,这个少年在不断的茁壮成长,“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寻故地,旧貌换新颜。”曾几何时的青石讲台已变成先进的电子仪器,那些年的灰白教学楼也变成了舒适美观的现代宏伟建筑··经过二十四年的尽心建设,几代人励志图强,自强不息已经得到了事实的最好见证。逐步扩大的办学规模,逐步强大的办学实力,我们践行着“自强不息,知行合一”因为我们一直在飞··
车轮碾过,可以明朗看见熟悉的校园,鹅黄与古朴的素雅,简单与成熟的庄严,久久伫立在风光旖旎的港城。在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术氛围中我作为一名新生切身感受到了一种力量,这种力量鼓励我去努力钻研,去创造,去面对阻力和挫折,愈挫愈强。在地方政府和东北大学总校的领导和支持下,学校历经了二十五年的艰苦创业,经过全体师生员工的团结拼搏,辛勤努力,由小到大、办学层次逐步提高,成功地实现了由职工大学向普通高等学校的转变,走出了有自身特色的办学之路。建校二十五年来,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按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求生存,狠抓学科建设上水平,适度扩大规模求效益,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促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明确了教学型大学的定位,建立了适合普通高校运行的有效机制,在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前提下,抢抓机遇、遵循规律、健全制度,把教师和学生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用科学务实的理念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
几年来,名不见经传的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异军突起,以鲜明的办学特色昭示世人,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给了所有人很多的启发,值得我们所有东秦人自豪和骄傲。
时光荏苒,东秦孕育了数以千计的天之骄子;花底笙歌,我在东秦这片沃土已快接近一个春秋;绿芜绕墙,千千万万莘莘学子在这谱写生命的赞歌。花茶流红,这里的一切肆意的涂染着空气,幻化成一首首励志的诗歌,经久不息的传唱着。
二十五年并不悠久,但他像一个年轻人,前进的过程中满满的充斥激情,沸腾的热血在血管中泗泗流淌,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也正在以难以估量的速度和动力发展着,奔跑着,我们有信心我们也坚信在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全体师生的努力下,东秦的明天东秦人主沉浮。东秦也将以亘古不变的姿态屹立于世人心中永不褪去,灼灼其华。
5111032李姝凤
第四篇:纪念国庆六十周年征文
结婚时,我们没有房子。中午在饭店吃完饭后,爱人把他的行李搬到了我的宿舍。我的宿舍十平米左右,有一张桌子,还有三张上下层的铁床,宿舍里另外三个女孩长期在北京上班,偶尔回来一趟,住上两三天。这时爱人就回自己宿舍住,直到女孩回北京上班,爱人再回到我的宿舍。这样,每月可以节省一百元钱的房租。这还是一九九四年年底,我们刚结婚时的情景。
住
到来年春天,我们觉得非要有自己的房子不可。哪怕每月交房租,哪怕房子再小,哪怕陈设再简陋,我们应该有一个完全属于我们自己的空间。于是,临近农村一间十二平米的门房,成了我们第一个正式的家。
我喜欢把这个小小的空间收拾的整洁干净。墙上挂一副从日历上裁下来的水墨画,桌上摆一瓶野地里采来的野花,有时就是一枝白色的苦菜花。地面用拖布擦的干干净净,刚刚擦完的地,我霸道地看着,不让爱人从上面走,直到彻底干了,走在上面不会留下脏脚印,才允许他走。这小小的蜗居之地,我是这样地心爱它。
门房窗户面积很大,夏天,阳光挤得满屋都是,像一个调皮的孩子,躲都躲不开。冬天,这宽敞明亮的窗子白天接了满屋的阳光,夜里也带来更多的寒气,早晨醒来常常是鼻尖一片冰凉,穿衣服时我像一个动作异常迅速的士兵。晚上,我和爱人有时就依偎在炉火旁,不时捏一捏炉火上的白薯,看看烤好没有。当我们迫不及待掰开烤好烫手的白薯时,丝丝香甜随着袅袅升起的一缕热气飘得满屋都是。那一刻,我觉得炉火好温暖,清苦的生活也自有它的幸福。
九七年底,我们分到了房子,终于搬上楼了。虽然是母子房,面积只有四十平米,我们还是高兴的孩子似的。这套房子只有一间卧室,一间客厅,当然还有厨房和卫生间,真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看看哪里都小,客厅小,卧室小,厨房卫生间也小,十足一套袖珍房子。小屋虽小,可住在里面的人一样觉得幸福是这样饱满。原来屋子里的人心里头一次这般踏实,终于觉得自己不再是一只随风飘舞的风筝了。
孩子在这里出生了,也在这里成长着。有一天,当我为客厅改造成的卧室放下一张一米二的床,再放不下一张写字台发愁时,我突然意识到,这房子也像我穿旧了的鞋子,需要换一换了!后来,我们买了一套宏滨小区八十多平米的房子,光地下室就二十四平米,比我第一个正式的家还宽敞一倍。
搬家时,劳累遮不住满脸的喜悦,平时不沾白酒的爱人那天喝得酩酊大醉,儿子跑上跑下,在自己的床上翻着跟头,我从客厅走到南卧室走到南阳台走到卫生间走到北卧室走到餐厅走到厨房走到北阳台,看看这里,摸摸那里。哦,我的家终于有了客厅、餐厅、南北的卧室,不用再一厅多用了。我躺在加宽的大床上,觉得心踏踏实实落在了这里,就像种子落进了春天的泥土里。
想想刚结婚时,一百元钱的房租都舍不得掏,现在却花二十万元买了自己的房子,不觉中,我们的生活竟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是一个发生着翻天覆地变化的时代,是一个既让人紧张又让人兴奋的时代,是一个你创造生活生活也回报你的时代。回头看看我们走过的路,才发现,其实我们的生活一直都在变化着,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迁安,这些年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慢慢褪去青涩贫苦落后,一个靓丽时尚和谐新生的迁安正在脱颖而出。
第五篇:纪念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征文
长征精神永存
--------纪念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征文
陵城五中九年级九班 徐佳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再次朗诵毛主席的七律《长征》的时候,两万五千里长征已经是八十年前的往事。
80年并不遥远,红军在长征中巨大的牺牲和坚韧不拔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至今仍会让我们热血沸腾。长征路上的老红军见惯了沧海桑田的变换,饱尝了风霜雨雪的洗礼,留下了可敬可贵的长征精神时刻激励着后人。
回首风雨来时路,漫漫征程,说不完的艰难困苦,道不尽的严峻险阻。冰封的皑皑雪山、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峡谷急流、有乌江天险、有弯弯赤水、有大渡激流…… 加之蒋介石百万大军的围追堵截、粮食的严重短缺,每一条都足以让人恐惧、绝望。可长征中的人,却利用自己的两只脚,长驱直至两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他们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攻占腊子口……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二万五千里血与汗的洗礼。
岁月的年轮沉淀了斑驳的痕迹,冲天的狼烟留下了悲壮的回声。红军长征的壮举已经成为历史,但那烙印在中华儿女灵魂深处的“长征精神”,与我们党和人民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壮丽进程中创造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航天航空精神一样,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的延续与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时代创造,凝聚民心,催人奋进!长征精神,它将一个钢铁般的意志、一股夺取胜利的勇气和一股巨人般的力量永远存留进人类史册!
点评:用毛主席的七律开篇引题,将我们拉回八十年前的长征时期。回首长征路,激荡人心。长征精神激励我们前行!
指导教师:任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