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过新年》 教学反思Microsoft Word 文档
二年级音乐《过新年》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窗花舞》
2、学唱歌曲《过新年》
3、表演歌曲《过新年》 执教教师:宋 玲
执教时间:2016年12月6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听《窗花舞》,引导学生通过动作来表达乐曲轻盈活泼、欢快的情绪,并通过动作体验音乐作品“剪窗花”的形象与“喜儿”的期盼“爹爹”回家过年的喜悦心情。
过程与方法:听唱法学习歌曲《过新年》,引导用轻快的声音、真挚的情感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体验过新年的热烈气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游戏和创编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模仿“打击乐器”演奏动作的创编,提高学生音乐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听唱法学习歌曲《过新年》,引导用轻快的声音、真挚的情感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体验过新年的热烈气氛
教学课时:2课时
《过新年》这首歌曲表达了儿童过新年时的愉快心情。歌词通俗易懂,歌曲中模仿锣鼓点的衬词的运用为歌曲增添了喜庆的气氛。歌曲为羽调式,民族风格浓郁。歌曲中旋律节奏重复的因素很多,但多为变化的重复。最后歌曲在上行到最高音处结束,显得欢快热烈,意犹未尽。本节课以“过新年”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始终。从情境导入、学唱歌曲、参与体验、等几方面,突出对歌曲《过新年》的学习。教学中通过听一听、奏一奏、唱一唱、演一演来感受歌曲热闹、喜庆的气氛。课的开始,我让学生合着《过新年》伴奏音乐拍手来感受喜庆的新年气氛,再让学生说说过新年的活动,带他们在音乐中欣赏新年的各种活动,激发他们过新年的愿望,使学生很快进入到过新年的情境里。接着,通过送对联、认识打击乐器“鼓”“镲”,做节奏游戏等方式学习歌曲节奏以及解决难点。
教学中,主要通过学生模仿敲打—合作的音乐实践活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学生能在实践的过程中了解、掌握锣、镲的音色及敲打方法。试教时,我采用的是分组来演奏,后来是采用了同事推荐的每个人同时演奏两种乐器。上课中,发觉到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在第六乐句八分音符中,两手不能快速配合演奏,而且学生之间也缺少了一种体验合作的乐趣。演唱环节还是比较顺利的,每次演唱,都能到的对声音的要求,比如坐姿、表情、眉毛要抬起来,大部分学生都能主动调整好自己的演唱准备。特别是在提问“怎么唱,我们的歌声会更动听?”这个问题时,学生的回答非常地精彩,两个女孩子都提醒到了演唱的基本姿势,还有带着喜悦的心情,后来通过个别乐句力度的不同,我们又完整地演唱了歌曲,歌声就更动听了。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乐器的伴奏,为了达到好点的效果,我特意请学生给演奏代表试演一下,后来的表演就特别成功了。为了是过新年的气氛更加浓烈,我还设计了过新年中很具代表的形式:扭秧歌。利用孩子都有的道具“红领巾”当作红绸,来表演红绸秧歌。学生们在欣赏了我表演后,各个都跃跃欲试了,我们一起练习了三组动作,还有代表性的十字步。不过,由于教室位置比较小,学生的动作还不能得到更好的自由发挥,经常会碰到隔壁的同学,有点小遗憾。在课的最后环节,我加上知识的拓展:回家查找资料,国外是怎样过新年的?虽然整堂课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也存在许多不足,关注点基本聚焦在前面的学生而对后面的孩子关注度不够;演唱中,对第六乐句音准的连唱一带而过,可以请学生说说;在课堂中的提问,缺少教师的追问;在演奏乐器时,可以更放开来些,让孩子自己体验,不要一直老师讲学生做,显得有些死板;演奏中,虽然我事先要求轻轻地拍击,但个别学生还不能做到“轻巧地演奏”,好几个孩子会很用力地拍击,影响了演奏效果。
本节课以“过新年”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始终。从情境导入、学唱歌曲、参与体验、创作表现、拓展延伸等几方面,突出对歌曲《过新年》的学习,是一个综合型的课程。
本节课完成了教学目标,并能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淡化和解决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在快乐中、游戏中学会了歌曲。
为了使同学们很快进入到新年的歌曲内容中去,教师把教室布置成过新年的场景,使学生感觉到了新年到处都洋溢着喜气洋洋和热烈的气氛。利用歌曲《过新年》进行律动,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从教室外伴着音乐的旋律跳进来。其目的是要用这种喜庆、活泼、快乐的气氛来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尽快进入歌曲意境中,起到引入课题的作用。
根据学生无意注意占优势的原理,运用知识形象化、趣味化、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无形中掌握了知识,把枯燥的学习变成了乐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 FFKJ.Net。如在教学节奏时,教师采用了直观形象的图片形式,让学生按图片读出节奏,并与老师进行歌词接龙的游戏,学生便在玩中学会了本歌的歌词与节奏。
根据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注重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的新课程标准理念,教学中我运用了“音乐感知实践教学法”和“音乐情感实践教学法”。听是感知和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听是艺术实践中最重要的过程。如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就是通过听范唱使学生感受歌曲情绪。音乐情感实践教学法重在对音乐作品表现的情感体验和主动参与之后的有理解的真情实感地表现。在学会唱歌曲后,学生选择表演形式自编表演动作,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表演、舞蹈、创作等综合音乐艺术中,使学生获得感知与创造音乐美的能力,在音乐情感的体验与抒发过程中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审美教育。这节课中教师巧妙的设计,使学生获得了更多的收获。教学中通过学生模仿、敲打、再模仿的音乐实践活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学生能在实践的过程中了解、掌握锣、鼓、镲的音色及敲打方法。再如:分组对表现形式进行练习的环节,学生们通过亲自实践、合作练习、小组汇报等音乐实践过程中,表达了过新年的喜庆和欢乐的心情。教学中一个小小的环节上也能体现出教师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请同学利用身边的物品模仿锣、鼓、镲的声响,孩子们的创造力被激发了出来:小手敲桌子边模仿鼓的、格尺敲打铅笔盒模仿锣的、两个铅笔盒互相敲打来模仿镲的。孩子的创造力为课堂增添了光彩。
本节课还有遗憾的是:学生虽然对过年有了一些了解和感受,但教师应对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的一些风俗习惯做一些介绍或请同学们交流交流会更好。其次,在课的最后环节加上知识的拓展:回家查找资料,国外是怎样过新年的?我想这样补充后这节课教学效果会就会更好些。
二年级音乐《过新年》教学说课
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窗花舞》
2、学唱歌曲《过新年》
3、表演歌曲《过新年》 执教教师:宋 玲
执教时间:2016年12月6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听《窗花舞》,引导学生通过动作来表达乐曲轻盈活泼、欢快的情绪,并通过动作体验音乐作品“剪窗花”的形象与“喜儿”的期盼“爹爹”回家过年的喜悦心情。
过程与方法:听唱法学习歌曲《过新年》,引导用轻快的声音、真挚的情感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体验过新年的热烈气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游戏和创编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模仿“打击乐器”演奏动作的创编,提高学生音乐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听唱法学习歌曲《过新年》,引导用轻快的声音、真挚的情感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体验过新年的热烈气氛
教学课时:2课时
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今天我以人教版小音第三册11课《过新年》一课和大家共同探讨现代教学思想及教学策略。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和作用:人教版小音第三册11课,切实的根据这一学段的学生身心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能力强等,安排《过新年》这一课,歌曲采用了汉族民间音调和秧歌舞的节奏特点,曲调欢快活泼,尤其是歌中模拟锣鼓音响的衬词“咚咚呛”的反复,为歌曲增添了热烈欢快的节日气氛,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喜气洋洋过新年的欢乐情景。教材安排到本学期的最后一课,按正常的教学进度,教学本课时已是期末,孩子们已经能感受到新年的脚步,在孩子们都盼着过年的心情下教学本课,应该说教材的安排是因时、因地、因事制宜的。
(二)目标确定及分析:
根据新课标和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我将本课的目标定为以下三个:
1、认知目标:学习歌曲《过新年》,能用欢快、热烈的声音表现过年热烈情景。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创编对联、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即兴歌舞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对歌曲的二度创作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感受过年的欢快和喜悦,对现代幸福生活的讴歌,感悟社会主义国家丰富的人文内涵,激发学生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
(三)重难点确定及分析:
1、重点:音乐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体验与感悟音乐的过程,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之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必令生运其才志、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增、乃为善教也。”为此,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引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表现和感悟歌曲过年的热闹情景。
2、难点:教学难点 则是对歌曲的表现,对歌词的理解,以及咬字吐字,他既是学生学习的一个突破口,我将紧紧围绕全曲的灵魂句,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充分挖掘,渲染语言文字的感染力,拨动学生情弦,唤起
二、课前准备及对象分析:
(一)课前准备:
(1)制作教学软件和投影片及分乐句显示、范唱磁带。(2)学生自备一条彩色小手帕、锣、小堂鼓、镲、(3)窗花、灯笼、气球、鞭炮、烟花。
(二)对象分析:根据这一学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能力强的身心特点,我将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等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三、教育理念。
为了让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我遵循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精心组织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努力为学生享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提供机会。我的基本策略是,以“唱”为本,把“情”贯穿始终,尊重学生的独特的情感与创造体验,将现代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有机
结合起来,同时将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努力使每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将体现在我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师生的每一次评价、课件的每一页界面、课堂的每一处声响。教师致力于创设一种亲、助、乐的人际情景,利用多媒体营造一种美、趣、智的学习情景,努力构建一个自主、民主、宽松、和谐、愉快、互助的真情空间。
四:教学过程
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请跟我一同走进教学过程 进行策略分析,在这里,将呈现我的教法和学法指导。
(一)激趣导入 揭示课题
聆听着熟悉的旋律《新年好》,舞动着优美的姿势,进入教室,师生一起进行三拍拉手舞蹈,让学生一进教师就融入新年的氛围中,这样的情景引入,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效果,无疑是师生间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搭起学生、教师、教材三者沟通的第一座桥梁,音乐停止,师问:同学们喜欢过年吗?为什么喜欢过年?(生答:过年敲锣打鼓很热闹,放鞭炮,有好东西吃,有新衣服穿……贴对联……)那咱们先把我们的教师室布置一下!(生贴已经准备
好的窗花布置教室,师板书:用简笔画画三个灯笼,灯笼里装着一副对联,横联:是题目《过新年》,另外的上、下联是本课的难点句:鞭炮声声锣鼓响,唱歌跳舞多欢畅,同学们跟着节奏朗读对联,从课堂一开始突破本课难点,同学可以对下联,画出一个又一个的灯笼装着不同的下联如:幸福生活甜又香,大街小巷喜洋洋……)放鞭炮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谁能模仿鞭炮的声音,利用同学们模仿的鞭炮声,教师组织一条二声部的发声练习,这是对教材的拓展,还可以换相声词进行:
咚咚咚咚 呛 咚咚咚咚 呛 咚 呛 咚呛 咚咚 呛
嗖 嗖 嗖嗖 嗖 嗖 嗖嗖 嗖 嗖
新年到了!春节联欢会上,咱们准备一个什么节目呢!老师选了一个曲子!请大家欣赏
1、视听结合 整体感知
让学生随着媒体画面,完整欣赏歌曲,让学生感受欢快、热烈的歌曲情绪,视听结合、动静结合、声像一体、行神兼备,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激发他们的兴趣与求知欲。教师抓住这一热情,进行按节奏拍手朗读歌词,这样由语言文字与音乐共同创设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情绪领域的影响会是多么的深广。根据大纲要求二年级的学生继续采用听唱法学习歌曲,当孩子们听录音对旋律有了初步的旋律线条以后,就可以分组进行自学。
2、合作学习培养能力
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识谱能力,自由组合,分小组自学歌词,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真正实现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两个乐句进行学习,以降低教材难度,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你认为这一乐句应该怎样来演唱,怎样把它唱到最好,然后用自己学习的方法来教大家!教师放手让同学自己学,自己教,教师给予积极的评价、指导。让每位同学都有自信心,让每位同学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教师抓住全曲中的灵魂句“幸福的生活甜呀甜又香”进行渲染,问:幸福生活甜在哪里、香在哪里?让同学们切实的从身边感受到社会主义今天的幸福生活
。无疑是师生间,同学间融洽互助学习,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达到作者的德育目的。教师强调音准、节奏、咬字及声音运用,教师参与其中,帮助有困难的小组解决问题,真正起到伙伴、引导、组织的作用。
3、体验创新 激发热情
(1)歌曲完成好以后,让孩子们用舞蹈表现歌曲,拿起手帕扭秧歌、以及用打击乐器为歌曲进行伴奏,演示一遍。然后师引导:同学们,新年的钟声马上就要敲响,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倒记时:10、9、8、7、6、……(师生齐呼:过年了….)同学们:该我们的节目上台了,大家唱起来、跳起来、舞起来把!(教室里有唱、有唱、有敲、烟花放起来、气球飞起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情景、协作”对学习成功致关重要,所以我将充分利用多媒体和学生的角色扮演,尽可能营造逼真的学习情景,组织学生通过合作来再现歌曲形象,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至此,学生的大脑被激活,情绪也自然如清泉奔涌,师生一起跟录音表演,将课堂推向高潮,学生的情感体验,体态语言,声音表现水乳交融,师生情感相互碰撞,这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实现课我合一。这样气氛还愁表现不好过年的欢乐场面吗?
最后,让学生将演唱歌曲感受到新年的热闹场面和对祖国的热爱用色彩表现出来,小组集体即兴作画,进一步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实现学科整合,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倾向,这样的围学生不仅学好歌曲,心中的爱国主义热情也会由然而生。
3、课后延伸 资源共享
新课标指出:教科书已越来越不可能成为唯一的课程资源,课堂也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我在教学本课后,就给学生留下了一个广阔的空间:课后可以发展特长;推荐欣赏;收集图片文字资料了解多元文化及各地风土人情;在下一节的课堂交流中实现资源交流共享。这样富有弹性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音乐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使我们的教育成为可持续发展教育,这一举措使教学更加开放,给学生一个更加广阔的空
间,是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向以资源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转变,这正是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要为儿童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提供养料和机会。
五、教学特色(总结以上过程和策略,我认为我的教学特色是)
1、面向全体学生 突出学科特点
2、创造合作互动 尊重独特体验
3、运用现代手段 打破时空限制
4、实现学科整合 了解多元文化
七、教学启示
总之,本方案的设计,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致力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研究,淡化学科边缘,通过充分的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音乐素养。依托音乐本身的魅力,影响学生人生观、审美观、价值观的形成。全面影响学生做人、做事的态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意识、探究精神。从目标的提出、到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呈现,都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更多的实践性、更浓的创造性。当然,措施付诸实施,还需要老师的爱心和慧心,教学研究永无止境,我相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此,还请各位领导和同行们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第二篇:《过新年》教学反思
《过新年》教学反思15篇
《过新年》教学反思1
本课以《音乐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结合新的教学理念、以新的教学大纲为依据,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游戏、比赛等适合低年级学生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把快乐教学引入课堂之中,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愉悦的心情,积极主动的完成教学目标。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通过各种音乐活动陶冶学生美的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过新年》是小学音乐三册上的一首欢快、热烈的儿童歌曲。四二拍,五声C宫调式,一段体结构。歌曲采用了汉族民间音调和秧歌舞的节奏特点,曲调欢快、活泼,尤其是歌中模拟锣鼓音响的衬词“咚咚呛”的反复出现,为歌曲增添了热烈欢快的节日气氛,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喜气洋洋过新年的`欢乐情景。
二班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游戏、模仿、比赛、争第一,但他们注意力容易转移,所以在课上我以趣味性的游戏和灵活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来调动、保持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之想学、愿学、爱学、乐学。
在课上我努力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和谐、平等、友好的情绪中去探索、去学习、去体验音乐带来的乐趣。
《过新年》教学反思2
《过新年》是人音版义务教育教科书(20xx版)一年级上册第八课。《新年好》是一首英国儿歌,3/4拍子,F大调,由两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曲调优美、流畅,表现了人们在新年来临时欢欣鼓舞,互相祝福的心情。这首歌的歌词表达的感情诚挚、亲切,通俗易懂,旋律简单、质朴。
在教这首歌前,我先让学生了解了国外小朋友过新年的习俗。通过欣赏两首不同题材的《平安夜》把学生带入由音乐创设的情景,让孩子尝试国外过新年体验。学生们听了我的介绍,都非常感兴趣。他们在学唱《新年好》时,心情都很愉快。很快就掌握了这首歌,于是就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了比赛,听听哪个小组唱得最有感情,并及时表扬和鼓励。
一年级小学生刚上小学,正处于转折阶段,针对一年级的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短的特点,发挥其、想象力丰富、模仿能力强的优点,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小乐器来为歌曲伴奏,也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的,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浓厚了,掌握节拍的韵律感也容易了,学生们各个小组的配合也默契了。学生在运用打击乐器的过程中,能积极主动参与,并能将节奏顺利的.运用到歌曲的演唱中来。当然教师在对学生的兴趣培养过程中,要及时的引导,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带动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共同参与,一起感受不同节拍的韵律感,乐器演奏时拍击出不同节拍的强弱规律,达到预期的效果。
当然,没有一节课是完美无暇的,每个人的思路、想法不同也造就了课程的设计不同,我认为我的这节课还可以用艺术性的语言更深的拓宽孩子们的创编思路,相信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更加努力,集思广益,为孩子们带来更加精彩的音乐课堂!
《过新年》教学反思3
本节课以“过新年”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始终。从情境导入、学唱歌曲、参与体验、创作表现、拓展延伸等几方面,突出对歌曲《过新年》的学习,是一个综合型的课程。
本节课完成了教学目标,并能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淡化和解决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在快乐中、游戏中学会了歌曲。
为了使同学们很快进入到新年的歌曲内容中去,教师把教室布置成过新年的场景,使学生感觉到了新年到处都洋溢着喜气洋洋和热烈的气氛。利用歌曲《过新年》进行律动,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从教室外伴着音乐的旋律跳进来。其目的是要用这种喜庆、活泼、快乐的气氛来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尽快进入歌曲意境中,起到引入课题的作用。
根据学生无意注意占优势的原理,运用知识形象化、趣味化、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无形中掌握了知识,把枯燥的学习变成了乐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 FFKJ.Net。如在教学节奏时,教师采用了直观形象的图片形式,让学生按图片读出节奏,并与老师进行歌词接龙的游戏,学生便在玩中学会了本歌的歌词与节奏。
根据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注重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的新课程标准理念,教学中我运用了“音乐感知实践教学法”和“音乐情感实践教学法”。听是感知和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听是艺术实践中最重要的过程。如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就是通过听范唱使学生感受歌曲情绪。音乐情感实践教学法重在对音乐作品表现的情感体验和主动参与之后的有理解的真情实感地表现。在学会唱歌曲后,学生选择表演形式自编表演动作,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表演、舞蹈、创作等综合音乐艺术中,使学生获得感知与创造音乐美的能力,在音乐情感的体验与抒发过程中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审美教育。
这节课中教师巧妙的设计,使学生获得了更多的收获。教学中通过学生模仿、敲打、再模仿的音乐实践活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学生能在实践的过程中了解、掌握锣、鼓、镲的音色及敲打方法。再如:分组对表现形式进行练习的环节,学生们通过亲自实践、合作练习、小组汇报等音乐实践过程中,表达了过新年的喜庆和欢乐的心情。教学中一个小小的环节上也能体现出教师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请同学利用身边的物品模仿锣、鼓、镲的声响,孩子们的创造力被激发了出来:小手敲桌子边模仿鼓的、格尺敲打铅笔盒模仿锣的、两个铅笔盒互相敲打来模仿镲的。孩子的创造力为课堂增添了光彩。
本节课还有遗憾的是:学生虽然对过年有了一些了解和感受,但教师应对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的一些风俗习惯做一些介绍或请同学们交流交流会更好。其次,在课的最后环节加上知识的拓展:回家查找资料,国外是怎样过新年的?我想这样补充后这节课教学效果会就会更好些。
《过新年》教学反思4
歌曲《新年好》,是一首典型的三拍子歌曲,歌词内容通俗易懂,曲调优美舒畅,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歌曲风格。在教这首歌前,我先让学生了解了国外小朋友过新年的习俗。并向学生介绍了圣诞节就是耶稣诞生的日子,耶稣是基督教的创始人。外国人大部分都信基督教,所以他们把圣诞节看作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就像咱们中国的春节一样。孩子们们听了我的介绍,都非常感兴趣,在学唱《新年好》时,心情都很愉快。
结合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将本节歌唱活动的教学难点确定为:感受三拍子的节奏特点。幼儿通过完整的欣赏歌曲和按节奏拍手朗诵歌词,对歌曲三拍子的节奏已有初步的感受。我根据中班幼儿倾听能力方面的发展,采用聆听打击乐器小鼓的敲击声,声音由大到小,由强到弱,让幼儿清晰明了的了解三拍子歌曲的“强、弱、弱”的'节奏特点,并通过让他们亲自敲击小鼓来体验和感受三拍子“强、弱、弱”的节奏。至此,教学难点迎韧而解。
为了能让幼儿充分体验和感受歌曲欢快和喜悦的情绪,我采用启发式引导幼儿:“过年了,你们高兴吗?让老师看看你们高兴时的样子吧!”让幼儿听着音乐高兴的哼唱,使幼儿对旋律有了初步的旋律线条。在幼儿对歌曲基本熟悉之后,让幼儿随着音乐边拍手边演唱,并且迎合幼儿爱表现的特点,我及时的把课堂转变为幼儿展示才华的舞台,让唱的好的幼儿站在前面表演,激发幼儿表现歌曲欢快、喜悦的情绪,并给予积极的鼓励、评价和指导,让每个幼儿都有自信心,让每个幼儿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为了更进一步让幼儿熟悉、掌握本首歌曲,我又采用了角色扮演的游戏形式,让幼儿学习接唱。我当指挥,幼儿接唱“我们唱歌”, “我们跳舞”,尽可能营造逼真的学习情景,组织幼儿通过合作来再现歌曲形象,并采用比较法,使幼儿知道用自然的声音演唱会更好听。至此,活动的重点被突破。同时,我抓住孩子们歌唱的兴趣和激情,自己范唱了《新年好》的英文版。没想到,聪明的孩子们也能跟上我的节奏,一句一句的学说英文,用英语来演唱歌曲。虽然他们的英文表述不清楚,但是孩子们学的很认真、唱的很开心,大家一起快乐地演绎着歌曲《新年好》的中文、英文版,将活动推向了高潮。
《过新年》教学反思5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造就能创新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所做过的事的人,这种人能有所创造、发明和发现。”这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的。作为儿童天生就有创造的潜能,而音乐教育的一个根本任务就是利用音乐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最大限度地激活或唤醒儿童的创造潜能,激发儿童的创造动机,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使儿童全身心地投入到美丽动人的音符世界中,创造性地体验、感受与表现。
在一年级第六单元《迎新春》的第一课《过新年》中,我采取了让孩子们来创编。由于这首歌曲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歌曲,因此在教学中我除了让孩子们演唱歌曲旋律、演唱歌词、唱英语歌词以外,还加入了让孩子们创编歌词这一项。刚开始说让孩子们创编歌词的时候,由于孩子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内容,大部分孩子都睁大了眼睛,傻傻的看着我,这时候我很自然的把我创编的歌词演唱出来“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福我们新年好!我们滑冰,我们滑雪,祝福大家新年好!”孩子们顿时茅塞顿开,争先恐后的举起了小手。在我的启发下,别说孩子们还真的演唱出了精彩的歌词。“我们放炮,我们打鼓‘祝福大家新年好!”“我吃饺子,我吃汤圆,祝福大家新年好!”我贴对联,我贴窗花,祝福大家新年好!”??孩子们创编的歌词这所谓是五花八门,在这里我看到了孩子们在逐步的长大。
“音乐的.本质与价值就在于激发人的创造性。”实践证明,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和发挥学孩子们的主体性,营造轻松愉快的音乐教学氛围。让孩子们在参与、体验音乐的过程中积极发展想象力、创造力。从而获得音乐素质的提高及智能的开发,并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过新年》教学反思6
绳子是孩子们经常接触到的一种体育活动器械,孩子们会拿着绳子学习跳短绳;用绳子走平衡;把两根绳子中间间隔一点距离当成小河,练习跨跳;也有的小朋友站在绳子的两头玩起了拔河等等。绳子的玩法多种多样,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
今天我们的教学活动是在《过新年啦》这个主题下开展的《“绳”彩飞扬过新年》这个体育活动,在这个活动中,主要是要让幼儿能想出多种玩绳方法,尝试团队合作;并且通过玩绳进行多种跑、跳练习。增加腿部力量,提高协调能力。让孩子们在玩绳中体验新年热烈的气氛及感受同伴间合作带来的愉悦。因此,我把《“绳”彩飞扬过新年》这个体育活动设计成了过新年的景象,放鞭炮、舞龙。放鞭炮这个环节很好开展,因为幼儿非常熟悉,把绳子揉成一个团,在老师喊“点火”后,孩子们赶快往空中一抛,嘴巴里同时发出“噼啪”的声音,孩子们玩得非常的高兴。接下来我们来玩个接力赛的游戏:将幼儿排成人数相等的'四队,左右各两队面对面站立。一边两组,左面两队第一名幼儿将空中高挂绳抓住跑去交给对面第一名幼儿后再站到队尾,两队幼儿依次跑出,直至全部幼儿跑完。第一遍练习,第二遍两队比赛,教师击鼓助威。在这个游戏中,因为采用了比赛,孩子们的游戏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达到了活动的目的。最后,我采用了我们中国人喜欢舞龙灯来庆祝自己的节日,今天我们也来学一学舞龙庆祝新一年的开始吧!教师出示长绳,带领幼儿分两组,每组幼儿右手同抓一根长绳成“龙”,在“龙珠”的指引下或蹲、或走、或跑、或挥舞长绳。教师合理运用鼓声指挥幼儿团队合作舞龙。
活动是非常快乐的,幼儿的参与积极性也非常的高,活动量也因为有游戏的转换而得到了相应的控制,但是在舞龙这个环节中,要时刻注意幼儿的安全,活动中注意观察幼儿是否将绳子用于绕颈等不安全玩法,并及时制止,教育幼儿不要与同伴相撞。
《过新年》教学反思7
这是本学期的最后一课的内容。是围绕着“过新年”的人文主题进行的。欣赏聆听的乐曲选编了两首情绪反差极大的一首由中国民歌《小拜年》改编的器乐曲《小拜年》和一首旋律安详柔和的圣诞歌曲《平安夜》;歌曲选编了一首具有中国人载歌载舞过新年特点的、运用汉族民歌音调创作的儿童歌曲《龙咚锵》和一首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英国歌曲《新年好》。
为了让孩子们感受中国年和外国圣诞的不同,我首先向他们简单介绍了“平安夜”和中国“年”,接着让他们聆听《平安夜》,并设问:这是具有中国音乐风格的音乐还是外国风格的'音乐?紧接着聆听中国风的《小拜年》。为了让他们更加深入地感受中国年的热闹和喜庆,就直接学唱歌曲《龙昸锵》。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让孩子们以桌子为鼓面,模仿敲击小堂鼓的节奏,以两手对拍的形式,模仿锣和镲的节奏。多次模拍后,再让他们学跳秧歌步,最后分小组加入锣、鼓、镲等乐器,表演歌曲。
对于《新年好》这首歌曲的学习相对比较简单,因孩子们都会演唱此歌,所以,我把重点放在了用英语演唱上。学唱会英语歌曲后,让孩子们用双语演唱歌曲,表达宁静、祥和的气氛,并与《龙咚锵》作比较。最后借助于教材上的问题,复习本学期学过的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以及记住它们的音色,并用碰钟为歌曲《新年好》伴奏,在热闹与安静中结束了本学期的教学。
《过新年》教学反思8
本节课以《过新年》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始终。从情境导入、学唱歌曲、参与体验、拓展延伸等几方面,突出对歌曲《过新年》的学习,感受过新年时的喜悦氛围。
本节课完成了教学目标,并能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淡化和解决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在快乐中、表演中学会了歌曲。
为了使同学们很快进入到新年的歌曲内容中去,我先让同学们观看了过新年的多媒体课件图片,并插入了卓依婷的《新年好》音乐。同学们看后马上就想到了过新年。并通过回答老师的问题感受过新年时的喜悦氛围。其目的是要用这种喜庆、活泼、快乐的气氛来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尽快进入歌曲意境中,起到引入课题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同学们通过多次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用听唱法学习歌曲。第一次聆听后我让同学们说出除了听到歌声外还听到了什么声音?从而引出鼓和锣,再让同学们用自己的手指做鼓棒,用课桌当鼓,练习咚咚咚咚锵的节奏。目的是为了让同学们掌握这两样打击乐的演奏姿势和节奏的练习。使同学们都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然后通过送同学们春联来处理这首课的难点。“鞭炮声声锣鼓响,唱歌跳舞多欢畅”。先让同学们自己读,然后再让同学们按照老师的'节奏读。这样同学们就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了这首歌的难点。为了更能突出这首歌曲的情绪,我还进行了秧歌舞步的教学。由于低年级的学生都特别好动,所以在学这个舞步的过程中同学们都表现得很积极,
不但学会了秧歌舞的动作而且还能随音乐表达出来,课堂气氛很活跃。在这节课的拓展部分我让同学讲了年的来历,后教师总结,你们所听的只是传说。科学的讲年就是以地球公转周期为基准的时间单位。地球绕太阳一周是一年。
本节课的不足:1对歌曲的处理还不到位。2对时间的把握不准,计划中还要介绍一首古诗《元日》通过古诗的加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了解我国古人遗留下来的优良的传统美德。
《过新年》教学反思9
一、音乐陶冶人的情操,是最好的精神享受。在教学中,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贯穿整节课的学习,为此我设置了相关的音乐情境,如:感受圣诞氛围,欣赏圣诞歌曲等,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和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发展想象,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不同风格的音乐,了解歌曲产生的背景,能开阔学生的音乐审美视野,理解和尊重音乐的人文气息,使学生了解和热爱音乐文化,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这首脍炙人口的外国圣诞歌曲,除了旋律优美,意境深远,还有一段感人的小故事。本课,我设计了平安夜歌的来历等环节,进一步感受西方文化,拓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思想。整堂课的设计意在让学生富有兴趣,富有情感的学习音乐知识,掌握音乐技能,了解音乐文化,让孩子们快乐中有收获,收获中有快乐,更好地体现新课标下的音乐教学。
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本课融音乐欣赏、唱歌、技能训练为一体的综合音乐课,旨在通过多种方法、不同途径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充分感受歌曲的情绪,体验安详宁静的`意境。通过聆听不同版本《平安夜歌》,让学生体验不同音乐风格带来的不同情绪,以此感受在不同处境下不同内次年感情感,提升对平安夜歌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二、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以生动有趣的知识,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才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多媒体教学生动直观、表现力极丰富,能再现事物发生、发展的全过程,缩小时空差距。它通过直观形象的手段,以其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创设生动的学习情景,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突出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欣赏《平安夜》音乐时,我就利用了多媒体展示学生所熟悉的过节日时的热烈场面,引发学生回忆,从情绪上产生亲切感,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过新年》教学反思10
《过新年》这首歌曲表达了儿童过新年时的愉快心情。歌词通俗易懂,歌曲中模仿锣鼓点的衬词的运用为歌曲增添了喜庆的气氛。歌曲为羽调式,民族风格浓郁。歌曲中旋律节奏重复的因素很多,但多为变化的重复。最后歌曲在上行到最高音处结束,显得欢快热烈,意犹未尽。
本节课以“过新年”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始终。从情境导入、学唱歌曲、参与体验、等几方面,突出对歌曲《过新年》的学习。教学中通过听一听、奏一奏、唱一唱、演一演来感受歌曲热闹、喜庆的气氛。
课的开始,我让学生合着《过新年》伴奏音乐拍手来感受喜庆的新年气氛,再让学生说说过新年的活动,带他们在音乐中欣赏新年的各种活动,激发他们过新年的愿望,使学生很快进入到过新年的情境里。
接着,通过送对联、认识打击乐器“鼓”“镲”,做节奏游戏等方式学习歌曲节奏以及解决难点。教学中,主要通过学生模仿--敲打—合作的音乐实践活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学生能在实践的过程中了解、掌握锣、镲的音色及敲打方法。试教时,我采用的是分组来演奏,后来是采用了同事推荐的每个人同时演奏两种乐器。上课中,发觉到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在第六乐句八分音符中,两手不能快速配合演奏,而且学生之间也缺少了一种体验合作的乐趣。
演唱环节还是比较顺利的.,每次演唱,都能到的对声音的要求,比如坐姿、表情、眉毛要抬起来,大部分学生都能主动调整好自己的演唱准备。特别是在提问“怎么唱,我们的歌声会更动听?”这个问题时,学生的回答非常地精彩,两个女孩子都提醒到了演唱的基本姿势,还有带着喜悦的心情,后来通过个别乐句力度的不同,我们又完整地演唱了歌曲,歌声就更动听了。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乐器的伴奏,为了达到好点的效果,我特意请学生给演奏代表试演一下,后来的表演就特别成功了。
为了是过新年的气氛更加浓烈,我还设计了过新年中很具代表的形式:扭秧歌。利用孩子都有的道具“红领巾”当作红绸,来表演红绸秧歌。学生们在欣赏了我表演后,各个都跃跃欲试了,我们一起练习了三组动作,还有代表性的十字步。不过,由于教室位置比较小,学生的动作还不能得到更好的自由发挥,经常会碰到隔壁的同学,有点小遗憾。
在课的最后环节,我加上知识的拓展:回家查找资料,国外是怎样过新年的?
虽然整堂课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也存在许多不足,关注点基本聚焦在前面的学生而对后面的孩子关注度不够;演唱中,对第六乐句音准的连唱一带而过,可以请学生说说;在课堂中的提问,缺少教师的追问;在演奏乐器时,可以更放开来些,让孩子自己体验,不要一直老师讲学生做,显得有些死板;演奏中,虽然我事先要求轻轻地拍击,但个别学生还不能做到“轻巧地演奏”,好几个孩子会很用力地拍击,影响了演奏效果。
《过新年》教学反思11
上个星期我在学校上了一节研讨课,课题是《过新年》,这课中我安排了认识中华民族乐器锣鼓镲、聆听器乐曲《小拜年》和演唱歌曲《龙咚锵》这些教学内容。
一、兴趣先行
现在的新课程标准极力强调:“要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动力”组织教学活动。我想:只有学生有兴趣,他们才会乐于参与学习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开始我设计了猜谜语进行导入,让孩子们认识了中华民族乐器锣鼓镲,了解这些乐器的演奏方法和聆听乐器的声音,学会了歌曲当中的基本节奏“龙咚龙咚锵”,这样一来为学习歌曲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兴趣。
二、欣赏音乐
趁着大家兴趣渐起,我提问:一般什么时候敲锣打鼓呢?学生说过年时。我再问:孩子们,过年的时候你家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呀?你们在过年时候最喜欢做什么啊?小手一个一个的举起来,都想来说一说,有的说发红包,有人说,我最喜欢放烟花、放鞭炮;也有的说,吃饺子贴对联,有的.说,去拜年;还有的说敲锣打鼓……“是呀,过年我们要做的事情有很多。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国有哪些过年的习俗。”于是播放了一些有关春节的图片和视频。聆听器乐曲《小拜年》和同学们一起过新年。他们一个个模仿吹唢呐、敲锣打鼓的样子学得很开心。在此我抓住低年级孩子们“好玩、好奇、好动”这一特性,通过模仿的形式调动
《过新年》教学反思12
在教授《过新年》一课时,如何更好地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组织好学生合作学习,提高音乐课堂合作学习的质量和效果,是我这节课应主要思考的问题。
一、如何如何更好地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教授的过程中,我首先给同学们创设了一个非常特别的情景,分别用了《时间像小马车》和《新年好》两首歌曲来进行导入,并且用了圣诞老人来作为主要人物,这样,就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而且在开始出示歌词的部分,我给同学们创设了一个过年时的氛围,就是在黑板上贴上红灯笼,歌词就藏在灯笼里,而且是以对联的形式来出示的,横批是课题,这样,学生觉得很新鲜,在按节奏读了几遍之后,歌词就自然的记住了,而且这两句难点的.句子也解决了。我认为在本课中,我的开头是比较有新意的,而且达到了预期的目的,那就是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后面学好歌曲开了个好头。
二、怎样合作,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合作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在本课中,我只在打击乐器、舞蹈、演唱的环节设计了小组合作,就是把学生分成这三个组,然后分别练习,最后汇报,而事实也证明这样的效果很一般。其实在音乐的课堂中,这样的形式已经很普遍了,但是我
《过新年》教学反思13
《新年好》这首歌,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的英国歌曲。歌词表达的感情诚挚、亲切,通俗易懂,旋律简单、质朴。在教这首歌前,我先让学生了解了国外小朋友过新年的习俗。并向学生介绍了圣诞节就是耶稣诞生的日子,耶稣是基督教的创始人。外国人大部分都信基督教,所以他们把圣诞节看作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就像咱们中国的春节一样。学生们听了我的介绍,都非常感兴趣。他们在学唱《新年好》时,心情都很愉快。很快就掌握了这首歌,于是就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了比赛,听听哪个小组唱得最有感情。并及时表扬和鼓励。
同时,还结合教材的'要求,以小组协作,在方块处填上新的歌词,相互读、唱,然后派代表把好的回报上来,在给大家唱一唱。各小组所填得词,各有不同。有的是祝贺老师的,有的是祝贺爷爷、奶奶的,有的是祝贺爸爸、妈妈的,还有的是祝贺姥姥、姥爷的,还有的是祝贺同学的。张坤同学歌词编得更好,“祖国好呀,祖国好呀;祝贺祖国更美好,我们学习,我们劳动,祝贺祖国,更昌盛。通过为歌曲填词,自编歌等活动,鼓励了学生积极探索,逐步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过新年》教学反思14
《过新年》是一首欢快,热烈的儿童歌曲,歌曲采用了汉族民间音调和秧歌舞的节奏特点,曲调欢快,活泼,尤其是歌中模拟锣鼓音响的衬词“咚咚咚镪”的反复出现,为歌曲增添了热烈欢快的节日气氛,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喜气洋洋的过新年欢乐情景。
本课在设计时,我就有意突出创设热烈欢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歌曲。贴窗花把热烈氛围带入课堂,模仿律动,旨在培养学生动作的协调性及对音乐节奏的感觉,为歌曲创作律动做好铺垫。所以学生能够载歌载舞地演唱歌曲,身体活动起来,处于兴奋状态。
学唱歌曲从按节奏读词作起效果很好,学生解决了节奏问题,学唱歌曲就轻松了许多,只用了三遍,学生基本学会演唱,再分组巩固,有竞赛的性质,学生参与很积极。学生情绪非常饱满。聆听《新年好》重温了热烈欢快的音乐氛围,最后在《恭喜恭喜》的歌曲演唱中结束本课。
从课堂的效果来看,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能够热烈欢快地演唱歌曲,从演唱到聆听,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并积极配合教师所设计的各个环节的活动,小组间,师生间配合默契,使学生在情感上体会到新年的`快乐。但在课时的安排上还要进一步改进,争取恰到好处,进行完美的教学。
最初设计此课时,我还担心把模仿敲打“咚咚咚锵”放到学唱歌曲前,学生会不会因为对模仿感性趣而忽视歌曲的学唱,从实际看来,担心没有必要,学生在前面的每项环节中,都已经进入学习状态,兴趣指引他们不断向前探索,有此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只要把握好兴趣的尺度,就会成功地驾驭课堂。
《过新年》教学反思15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为了实现这一理念,在《过新年》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孩子收集相关资料,主动参与活动,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道德观念,训练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快乐,升华感情。
新年,作为中国人一个盛大的节日,其背后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在依托。让孩子感受感受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体会新年给人们带来的新气象和美好祝福,只是最浅层的目标。让孩子了解元旦和春节的一些习俗,了解过新年各地各国不同的习俗及其变化,了解这些习俗的由来和背后的故事,让孩子因知而爱,爱上这个节日,爱上这些习俗,爱上家乡和祖国,发自内心的去喜欢,才是本节课的最终目标。
上课伊始,我利用孩子们对之前《冬爷爷在哪里》的喜欢,告诉孩子们冬爷爷带来了礼物,欢快的歌曲《恭喜恭喜》,喜气的春联、年画、灯笼、鞭炮等,提高孩子的兴趣,吸引孩子的注意。然后,引导孩子这些礼物都是用来做什么的,什么时候最常见,从而引出本课主题《过新年》。
首先,让孩子明确中国新年有两个,元旦和春节,并对其时间有所了解,然后,再让孩子来讲讲从父辈、祖辈听来的`关于年的传说、故事,为加深其印象,播放动画《除夕和年的故事》,再让孩子从中了解年打败夕所依仗的三个秘诀,并由此引出过年时的习俗——贴春联、放鞭炮、挂灯笼。渐渐,由点及面,引导孩子说出更多过年时的习俗。以吃、玩、活动等一一细讲,再由家乡习俗到各地习俗,再到世界习俗,用图片、影像等让孩子有直观的了解。最后,让孩子在《新年好》的声声传唱中,细品新年的快乐!
第二课时,将情境设定为班级举行新年庆祝会,你有什么好建议,让学生思考、动手,同时也巩固上节课的知识。然后,在此情境下,让孩子了解祝福的意义,动手制作贺卡,送出关爱,共享新年快乐。
整堂课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下进行,孩子们也学到很多,记住很多。就教学环节设计而言,我觉得第二课时可以再充实一些,而学生表现很不错,只是贺卡上的拼音和字,让我在开心之余有些犯愁,看来语文基础还需要加强些。
第三篇:过新年教学反思
过新年教学反思
篇一:过新年教学反思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造就能创新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所做过的事的人,这种人能有所创造、发明和发现。”这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的。作为儿童天生就有创造的潜能,而音乐教育的一个根本任务就是利用音乐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最大限度地激活或唤醒儿童的创造潜能,激发儿童的创造动机,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使儿童全身心地投入到美丽动人的音符世界中,创造性地体验、感受与表现。
在一年级第六单元《迎新春》的第一课《过新年》中,我采取了让孩子们来创编。由于这首歌曲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歌曲,因此在教学中我除了让孩子们演唱歌曲旋律、演唱歌词、唱英语歌词以外,还加入了让孩子们创编歌词这一项。刚开始说让孩子们创编歌词的时候,由于孩子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内容,大部分孩子都睁大了眼睛,傻傻的看着我,这时候我很自然的把我创编的歌词演唱出来“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福我们新年好!我们滑冰,我们滑雪,祝福大家新年好!”孩子们顿时茅塞顿开,争先恐后的举起了小手。在我的启发下,别说孩子们还真的演唱出了精彩的歌词。“我们放炮,我们打鼓‘祝福大家新年好!”“我吃饺子,我吃汤圆,祝福大家新年好!”我贴对联,我贴窗花,祝福大家新年好!”„„孩子们创编的歌词这所谓是五花八门,在这里我看到了孩子们在逐步的长大。
“音乐的本质与价值就在于激发人的创造性。”实践证明,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和发挥学孩子们的主体性,营造轻松愉快的音乐教学氛围。让孩子们在参与、体验音乐的过程中积极发展想象力、创造力。从而获得音乐素质的提高及智能的开发,并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篇二:过新年教学反思
今天上午的汇报课上完以后,感触颇多。其中优缺点我也仔细回味了一下。
“过新年”是中华民族盛大的节日。中国人过年,过的是团圆,过的是欢庆,过的是祝福,过的是吉祥。对于孩子来说更是一种快乐和满足。基于我对“新年”的这种理解,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力求做到:在活动中感受文化,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一、在活动中感受文化。
“过新年”这个题目中包含着太多的民族民俗文化内涵。我在导入新课时,让学生通过上网查资料并进行汇报,了解了我国各族人民及世界各国过新年的不同风俗及习惯。例如:侗族的“芦笙节”,彝族的“跳虎节”,德国的“跳进新年”,西班牙的“吃12颗葡萄”。学生发言踊跃。
二、小组合作学习。
本节课我尝试着让一年级的学生在音乐课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刚开始,大家还进行的不错,后来学生们都变成了以绘画为主要表现形式,来表现过新年的喜庆气氛。学生没有完全按照我设定的教学程序走,这时我急了,如果当时让孩子画完画,再上台展示一下,不是更好吗?或是提前分好组,一组用锣鼓伴奏,一组用筷子伴奏,一组进行绘画以绘画的形式来表现过新年,一组跳秧歌舞等等。
总之,如何更有效地在一年级学生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有待于今后我不断地探索。
篇三:过新年教学反思
《过新年》是二年级孩子们在本学期学习的最后一单元中的一首歌曲。这是一首节奏欢快,旋律流畅,朗朗上口的儿童歌曲。结合着中国过新年的一些风俗习惯,我设计了一节生动有趣的音乐课,在本课教学完成的同时,我也发现了不足。
1、教学任务:在本课教学中,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人人参与、人人实践。教学中紧紧围绕“过新年”的主题,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通过播放<年>的由来动画及《春节序曲》的课件,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黑板书上教师亲手写的对联,使学生在课前已经初步接触歌曲的节奏重点和知识重点。课堂上由于学生年级比较低,识字量有限,我恰当适时的教授两遍歌词,辅助学生进一步熟悉歌词内容,以便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有了前面的双基教学做铺垫,也就为很好的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提供了便利。学生们通过各种生动有趣的表现形式——敲鼓、耍手绢、扭秧歌等音乐实践活动,进一步烘托了《过新年》的欢快、热烈气氛。通过视、听、说、唱、舞结合的活动,丰富了学生的音乐情感,使他们主动参与音乐体验,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循序渐进。本节课始终以音乐为主线,以节奏训练为主体,以情境教学为重点,满足现代学生的审美需求,从而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2、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用情境创设法、教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谈话法、欣赏法等进行感受歌曲和表现歌曲的教学。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欢快、热烈环境的渲染,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音乐,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观。同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也拉近了学生与老师间的距离,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进行了愉快的唱游教学课,效果极佳。本课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体现了艺术课程的综合性,同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创设多种途径感知、理解音乐,也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表现空间,让他们用肢体的动作来展示欢庆新年的喜悦,在掌握歌曲简单演唱的同时也学会了节奏的训练,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我把握住音乐教学以听为主,突出节奏入手为基调,给学生创设充分感受音乐的氛围,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感受音乐欢快热烈的情绪,使他们在欢快热烈的情绪中激发了学习音乐的兴趣,充分感受音乐给人们带来的情感熏陶、情绪感染。
3、学法指导:整节课,教学效果尚好,课堂氛围热烈融洽,学生在欢快热烈情绪的熏陶感染下,初步表现和体验了歌曲的气氛。通过学生有节奏的读歌词、轻声完整的哼唱歌曲,看得出学生们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整个课堂大多数孩子都能够在注意力比较集中的情况下跟随老师完成教学的各个环节是十分不易的。而在初步学习歌词,简单学习秧歌步等教学内容上,学生们大多数也能够在教师多样的教学形式指引下积极、开心的完成教学任务。
二、问题反思:
1、失误与不足:在击鼓和扭秧歌的练习中,再细致讲解动作要领,简单完整演示练习,最后随音乐完整表现会更好。投影片制作上再精美、考究会更好。
2、课堂反应:自我感觉这堂课教学效果很好,教学气氛活跃,课上师生关系融洽和谐,能够使学生在开心快乐、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在本节课上学生通过教师的各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多种能力,体态动作协调性逐步增强,知识技能水平不断提高,从而使学生学习更具积极性,在学科教学中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这堂公开课后我的收获还是很大的,既看到了自己的成绩,又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在这除旧迎新之际,我希望明年我的教学水平会更上一层楼。
第四篇:《过新年》教学反思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的领域,通过春节丰富多彩的活动及生动形象的传统工艺,使学生了解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学生通过观察、回忆、想象,表现过新年时特有的生活情节。
本课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密切联系,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们争着讲述过新年的乐趣:长辈给压岁钱、放鞭炮、贴春联、拜年等等,为了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我鼓励他们大胆的到讲台上表演新年里快乐的事,再以探究的角度,尊重、民主、平等的学习方式师生互动、讨论。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美术创作活动。
学生的作业让我感动、让我惊叹,也使我感悟。我佩服于每一位同学的进步、他们的创造性、他们的想象力。让我深深体会到,作为教师,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态度是关键,教师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孩子们喜欢什么,需要什么,选择什么,这些都是作为教师应该关注的问题。所以在课堂上我常用“你们觉得怎样好呢?”、“相信自己,你画的最棒!”、“你们说好吗?”这样的话语让学生听起来不会觉得自己是被命令去完成某个任务而被动的接受,这种情形下学生能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
美术作业是运用想象思维、培养创作能力的学习环节,这里我把作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绘画内容。虽然我没有规定学生必须画成什么样,但是大部分学生都能发挥自己所长,较出色的完成了作业。这样做可以让学生们都变为热情的参与者、有能力的参与者,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使的学生们不再把作业当成任务,而是绘画乐趣。
新课标提倡在美术课程的每个环节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完成绘画作业,切实为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的机会,发挥学生各自不同的绘画优势,激发他们绘画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组织一贯性。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第五篇:欢欢喜喜过新年——《过新年》教学反思
新年,作为中国人一个盛大的节日,其背后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在依托。让孩子感受感受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体会新年给人们带来的新气象和美好祝福,只是最浅层的目标。让孩子了解元旦和春节的一些习俗,了解过新年各地各国不同的习俗及其变化,了解这些习俗的由来和背后的故事,让孩子因知而爱,爱上这个节日,爱上这些习俗,爱上家乡和祖国,发自内心的去喜欢,才是本节课的最终目标。
上课伊始,我利用孩子们对之前《冬爷爷在哪里》的喜欢,告诉孩子们冬爷爷带来了礼物,欢快的歌曲《恭喜恭喜》,喜气的春联、年画、灯笼、鞭炮等,提高孩子的兴趣,吸引孩子的注意。然后,引导孩子这些礼物都是用来做什么的,什么时候最常见,从而引出本课主题《过新年》。
首先,让孩子明确中国新年有两个,元旦和春节,并对其时间有所了解,然后,再让孩子来讲讲从父辈、祖辈听来的关于年的传说、故事,为加深其印象,播放动画《除夕和年的故事》,再让孩子从中了解年打败夕所依仗的三个秘诀,并由此引出过年时的习俗——贴春联、放鞭炮、挂灯笼。渐渐,由点及面,引导孩子说出更多过年时的习俗。以吃、玩、活动等一一细讲,再由家乡习俗到各地习俗,再到世界习俗,用图片、影像等让孩子有直观的了解。最后,让孩子在《新年好》的声声传唱中,细品新年的快乐!
第二课时,将情境设定为班级举行新年庆祝会,你有什么好建议,让学生思考、动手,同时也巩固上节课的知识。然后,在此情境下,让孩子了解祝福的意义,动手制作贺卡,送出关爱,共享新年快乐。
整堂课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下进行,孩子们也学到很多,记住很多。就教学环节设计而言,我觉得第二课时可以再充实一些,而学生表现很不错,只是贺卡上的拼音和字,让我在开心之余有些犯愁,看来语文基础还需要加强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