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作文案例之一打造简洁靓丽的“凤头”(汪明)
创新作文案例之一:打造简洁靓丽的“凤头”(汪明)
课型:技法例谈课
一.导语:
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在创作《安娜·卡列尼娜》时,该书的开头竟让他前后修改了十二次之多。即使伟大如托翁者也会为开头煞费苦心,可见给文章一个好的开头是多么不容易。
我们先辈同样重视文章的开头,元人乔梦符就曾提出“凤头,猪肚,豹尾”的文章标准。“凤头”,意谓文章开头应如凤凰的头一样。而凤凰,这种传说中的神鸟,它的头有什么特点呢?一曰小巧,那么文章开头应简洁小巧,不应冗长臃肿;二曰美丽,凤头上有凤冠,仪态万方,凤头一露,则百鸟来朝。那么,文章的开头要尽量写得美一些。美不见得指词藻的华美,而更多的是指能吸引人,有魅力;三曰灵动,凤头是灵动的,是能带动凤身、凤尾的。所以,文章开头要便于开启下文,契领全文。不要把开头写得僵硬、孤耸,与下文衔接勉强,甚至脱节。怎样写出小巧、美丽、灵动的“凤头”,使阅卷老师一见而惊,不忍弃去呢?
二.常见误区举隅:
1.啰嗦:
开头“迂回曲折”,弯来绕去,啰啰嗦嗦是不少中考作文的通病。一篇五六百字的中考作文,有的学生开头就用了二三百字,这样的开头无论多么精彩,都是很失败的。还有写议论文的材料引述,如拉拉杂杂,定然是吃亏不讨好。因此,一定要把开头写得精炼些。
2.空泛:
空洞无物,语言杂质多,水分多是不少中考习作开篇的典型问题。如写“友谊”,围绕着“友谊”进行“题解”,用“友谊是……”之类的句子铺展出一大堆空话、废话,看不到一点实质性的内容,这样的开头应该坚决摒弃。记叙文应迅速抓住主体内容,议论文应迅速接融中心论题,说明文应迅速抓住说明中心,这样的开头就会具体多了。
3.平淡:
不少中考作文的开头,陈旧老套,平淡呆板,如回忆性的文章多是用“这件事过去好多年了,我至今仍久久不忘”拉开序幕,议论性文章总是从“形势”开笔,一看就让人发烦。因此,必须改变八股文方式的开头,运用鲜活的语言,采用别致的方式,让文章的开头就成为迷人的风景。
三.谨记“凤头三字决”:
精,精中见奇
巧,巧中生俏
变,变中出新
四.忆课文,练身手:
1.“凤头”宜精,精中见奇。
板块1——点击智慧网:
运用精炼的语句开篇,入题快捷,不蔓不枝,“凤头”显得短小精悍,给人以奇句夺目、凝炼明快之感。最常见的手法是独句开篇,开篇一句话是名家写作的高招,可以独句写景,如《七根火柴》中“天亮的时候,雨停了。”,《甜甜的泥土》中“西北风呼啸着,残雪在马路上翻卷。虽已立春,天还是很冷。”;
可以独句写物,如《一件珍贵的衬衫》中“在我的家里,珍藏着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衫。”;
可以独句写人,如《我的老师》中“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
可以独句摹声,如《羚羊木雕》中“„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
可以独句叙事,如《故乡》中“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2000余里,别了20余年的故乡去。”,《老山界》中“我们决定要爬一座30里高的瑶山,地图上叫越城岭,土名叫老山界。”,杜卫东的《明天不封阳台》更简洁:“明天要封阳台”,制造矛盾,吸引读者,莫怀戚的《散步》中“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可以独句抒情,如《白杨礼赞》中“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空山鸟语》中“到山上来,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听鸟叫。”,冯骥才的《珍珠鸟》中“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可以独句破题,如《背影》中“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余年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刘心武的《错过》中“是的,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又错过了许多……”,李森祥的《台阶》中“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郑文光的《宇宙里有些什么》中“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无穷无尽的宇宙。”;
可以独句介绍缘由,如《古代英雄的石像》中“为了纪念一位古代英雄,大家请雕刻家给这位英雄雕了一个石像。”
板块2——进入操练场:
以“初中生活”为话题作文,尝试用简短的句子开个“凤头”:
1.望着黑板边倒计时牌上那两个阿拉伯数字与日俱减,平时不肯刻苦的我忽然意识到该抱佛脚了。于是乎,本人针对自身的情况,想出了以下几种对策:
——《中考行动》
2.进入中学以来的感觉,就像赛场上快似流星的冲刺,芭蕾舞中无与伦比的快旋。
——《中学现场录音》
3.窗外,秋风扭着细雨,织成一张无边的网。操场上一排默默的梧桐树,寂寂地落下叶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我的心像这冷雨一样,凉透了。
——《秋雨潇潇》
4.生活犹如电影,丰富多彩而又摇曳多姿!“咔嚓”,初三生活开拍口罗!
——邓丽媚的《初三生活,让我欢喜让我忧》
5.“呜……”眼看列车马上就要离开月台,“通往初三的乘客请注意:列车将要发车,请未上车的旅客迅速到站登记……”
——陈肖云的《初三早班车》
6.初三终于在不情愿中姗姗来迟,带来了黑色的阳光,吸收了灿烂的光芒。
——张宜君的《“黑色”的初三》
7.“初三了,不抓紧时间学习还在外面玩……”一溜烟儿,我们开始正襟危坐,“寒窗苦读”。
——王敏的《初三了……》
8.朋友,想尝尝初三生活的滋味吗?来,俺免费陪你逛一回:
——许洋子的《没事偷着乐》
2.“凤头”贵巧,巧中生俏。
板块1——点击智慧网:
巧借辞格,含而不露,生动活泼而又令人耳目一新,富于感染力,增添了“凤头”的含蓄美。
可以巧设比喻,如《我的“长生果”》中“书,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海燕》中“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张洁的《我的四季》中“生命如四季。”
可以巧借引用,如《说“勤”》中“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唐代文学家韩愈说:„业精于勤。‟”就引用了名句,辛炳元的《鸟飞鱼跃的联想》中“„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诗句是从唐僧玄览„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化来的。人们常用来比喻自由的境界。”,陈朴的《人脑中的河》中“„青山环绿野,白水绕城郭‟在人体最高司令部——脑及脊髓这座城堡的周围,也环绕着一条小小的河流,河中滚动着脑脊液。”;
可以引用歌词,如学生习作《掌声》中“„100分——想说爱你不容易‟我原本直认为是这样。今天的化学测验我却得到了全班的最高分,我情不自禁地欢喜,仿佛得到了一种最高荣誉。我喜欢这种感觉,我有一种冲动,突然奇怪地渴望能听到别人的掌声。就像苦咖啡,苦中有甜,最美的滋味。”借用歌词点化拓展,情趣盎然,李舵的《美丽的西双版纳》中开头引用了“„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彩云在飘荡。‟提起神奇秀丽的西双版纳,谁能不为之心驰神往!”,就有了“观热带雨林,涉澜沧碧水,登傣家竹楼,拍下了一张张珍贵的图片,留下了一串串彩色的记忆……”;
可以巧置对比,如《榆钱饭》中“我自幼常吃榆钱饭,现在却很难得了。”;
可以巧用设问,如《从三到万》中“学习文化知识能不能走捷径呢?就是许多初学的人时常提出的问题。……”
板块2——进入操练场:
以“成长”为话题作文,我们可以这样来个“凤头”:
1.吾本布衣,出生于包头,苟全性命于产房,不求闻达于世人。爷爷不以吾卑鄙,猥自枉屈,数次与吾漫步乡间,咨吾以学习之事,由是感激,遂许爷爷以尽力为之。后赴海瑞,受任于初中之际,学习于教室之内,尔来两年有数月矣。
——齐霁的《成长的脚印》
戏编《出师表》,巧仿古文言,新人视角,趣意盎然。
2.“池塘边的榕树下,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听着《童年》舒缓轻柔的音乐,我的眼前仿佛浮现出池塘、知了、操场、秋千、蝴蝶……童年真让我难忘。
——杨舒婷的《童年忆趣》
巧借歌词传心意,妙用定格展画面。
3.“妈,老师让我们重照张相,做校卡……”“不是还有几张吗?”“啊?妈,您总不是想让我长不大吧?”
——张慧的《相册》
在简洁的对话中揭寓意,在真实的生活中入话题。
4.“好高兴噢,又吃„成长快乐‟了……每天都是星期六!”电视里又传来鼓动人心的广告词。我真不明白,那个男孩怎么这么高兴,难道成长真的快乐吗?
——李媛的《成长不快乐》
实录电视广告,逆向构思自然。
5.羊角辫变成了潇洒短发,小不点变成了高挑少女。哈,我长大了!长大的感觉?!长大的感觉如风,像茶,似酒。
——题记
——荆州一考生
简洁的对比,鲜活的比喻,多变的标点,妙!
3.“凤头”求变,变中出新。
板块1——点击智慧网:
手法多变,出人意外,耐人寻味,“凤头更显灵动,使人体味到一股浓浓的新意。”
可以变换人称,如《失败是个未知数》中“你舔尝过失败的滋味吗?” 犹如面对面的交流,给人一种亲切认同之感;
可以设置悬念,或先摆出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或先截取一个精彩的事件片断,或先交代一个起线索作用的物件,或先安排一个引发故事的场景,或先显示故事或人物的结局,激发读者的兴趣,如《枣核》中“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写来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他带几颗生枣核。东西倒不占分量,可是用途却很蹊跷。”,《紫藤萝瀑布》中“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可以倒叙开篇,如《记一辆纺车》中“我曾经使用过一辆纺车,离开延安那年,把它跟一些书籍一起留在蓝家坪了。后来常常想起它。……”;
可以活用句式,如《秋魂》中“秋天了,成熟的果实都低下了头,它不是在孤芳自赏,也不是在自我陶醉,更不是在哀泣自己将跌落枝头。它是在想:我是怎样成熟的呢?”
板块2——进入操练场:
以“爱”为话题作文,你将如何开头?
创新作文案例之二:描摹以形传神的肖像(汪明)
描摹以形传神的肖像
同学们大多知道,肖像描写就是要抓住最能表现“这一个”人的身份、经历、素养等特征,通过服饰、体态、容貌、表情和风度等外在特征的描绘,以形传神,让笔下的人物形象丰满、个性鲜明。可感到疑惑的是,为什么自己在描绘细心观察的肖像特征时却总感觉刻画呆板,无法活灵活现,难道说还有什么妙招不成?下面就针对同学们的这种困惑,结合语文教材谈谈几种实用的肖像描写技巧。
一、动静结合,巧绘鲜活的形象
在同学们的作文中,肖像描写常常满足于细致具体的静态容貌描写,而忽略了对人物肖像的动态描绘,导致描摹的人物形象呆板,无法给人活灵活现之感。这就需要我们学会抓住人物转瞬变化的情态,在神情的动态变化中展现人物的鲜活形象。最实用的是神态描写,如莫泊桑在《我的叔叔于勒》中就成功地对菲利普进行了动态的肖像描写:在确认卖牡蛎的穷水手就是于勒的过程中,菲利普神色由“不安”到“张皇”,再到“狼狈”;脸色从“苍白”到“煞白”;两只眼睛从“不寻常”到“呆直”……既活现了菲利普从热望到失望的狼狈相,又充分暴露了他虚伪可鄙的丑恶嘴脸。又如《孔乙己》中先让我们目睹了那个“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静态孔乙己后,随着情节的发展,他“睁大眼睛说”、“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脸上笼上一层灰色” ……这些动态的神情准确生动地表现了他遭人戏弄时由强硬到困窘的复杂心境,让一个穷酸迂腐、自欺欺人的悲剧形象血肉丰满,跃然纸上。
二、侧面烘托,诱人无尽的遐思
众多的肖像表现手法中,运用文中其他人物的所见所闻去表现人物的肖像特征不失为一种高明之举,它可以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展开无尽的遐想,更鲜明地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如《陌上桑》中通过“行者”、“耕者”、“少年”见到罗敷后的动作和他们“相怨怒”的风趣情态,让罗敷的俊丽美貌得到更充分的体现,给读者留下了极度美好的想象空间。又如《第二次考试》中陈伊玲在舞台上刚亮相时,作者没有急于描绘陈伊玲的肖像,而是集中笔力写她那悦耳动听的歌声给专家和教授带来的情绪反应,待到两曲唱罢、歌惊四座时,再运笔绘其动人的姿容,就更加突出了陈伊玲音乐成绩的优异,使人物形象更富蓬勃的朝气,更显青春的活力,利于后文的情节铺展和人物形象的刻画。
三、妙用修辞,尽显语言的魅力
要想让肖像描写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就离不开巧妙地借用各种修辞手法。最常用的是比喻,《麦琪 的礼物》中在写女主人公德拉准备卖去心爱金发时,极喻头发的美丽:“像一股褐色的小瀑布一样”、“仿佛给她披上一件衣服”,为的就是更形象传神地表现她为了爱情舍弃自己最心爱之物时的复杂心理;夸张手法的运用会让人感觉妙趣横生,如“他呀,只要一开心,就满脸都是牙齿……”风趣幽默了不是?来点词语移植也不错,“他那身寒伧的衣服,夹杂在五颜六色的时装中间很是醒目,在班里这些时髦同学中间,他简直像一只晦气的黑乌鸦。一天下来,已经有人把他叫做„出土文物‟了。”描写中对比当然更少不了,《故乡》中写中年闰土头戴一顶破毡帽,身上只穿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与少年闰土在脸色、毡帽、手、衣服等等变化的对比描绘,更形象地表现出闰土在境遇、性格、思想上的巨变,主题更显形象鲜明。此外,来点假设效果也不错呢,如“只见他拳头捏得紧紧的,牙齿咬得咯咯响,一双牯牛眼瞪得圆圆的,眼睛里喷出两条火龙。假如手中有一支枪,他一定会毙了那个家伙。”你是不是也有身临其境,眼见其人的感觉了?
四、反复点染,凸现人物的个性
为了让人物的性格特征更加鲜明突出,我们还可以捕捉足以反映这个人物性格特征的某一典型部位,在不同场合反复点染,细致刻画,以收到突出个性的艺术效果。如《七根火柴》对无名战士眼睛的描写就有这样的艺术魅力。出场时,无名战士“眼眶深深地塌陷下去,眼睛努力地闭着”(忍受痛苦,等待战友);卢进勇给他青稞面吃,“那同志抬起失神的眼睛,呆滞地望了卢进勇一眼”(对能使自己摆脱死神的食品无甚反应,唯一关心的是把火柴交给组织);卢进勇要扶他走,“那同志闭着眼睛摇了摇头,……好大一会儿,他突然睁开了眼……”(睁开眼的巨大驱动力正是来自忠于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就在卢进勇接过火柴的“一瞬间”,“那个同志的脸色好像舒展开来,眼睛里那死灰般的颜色忽然不见了,发射出一种喜悦的光”“两眼直直地盯着卢进勇的脸”(郑重的托付,无言的欣慰,思想感情完全融化在革命利益、革命前途之上)。“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这扇窗户,我们看到了何等崇高的内心世界;正是通过这扇窗户,无名战士那忠于革命事业的感情激流不断撞击着我们的心灵,令人肃然起敬!值得注意的是,反复不同于机械的重复,它应以强化人物形象为目的,在不同的场合巧妙地适时点染,突出特征。
当然,个性化的肖像描写技法绝不仅此而已,还有诸多的创新描写技法需要我们去揣摩借鉴,希望同学们多阅读名家作品,细心观察身边的人物,抓住他们的独特之处,写出个性来,更好地突出文章的主题。
创新作文案例之三:揭示内心世界的奥秘(汪明)
揭示内心世界的奥秘
考场作文时,同学们常为生活中缺少新奇的素材而叹惋抱怨,为文章不能波澜起伏而黯然神伤。素不知素心慧眼的同学却能将短暂而平淡的瞬间铺叙成令人心悸的精彩一幕,塑造出真实丰满的个性形象。其成功的奥秘就是巧妙地运用心理描写,细腻地表露情感变化,自然得体而又令人信服。下面就介绍常见的四种创新技法。
一.察言观色绘细节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要善于从人物外露的脸部表情、言行举止中分析其变化,洞察其内心,然后借助于细节描写折射出人物的思想情绪,凸现人物的鲜明个性。如《麦琪的礼物》中德拉“眼睛里还留着晶莹的泪光,裙子一摆,她飘然走出房门”,在细腻的表情动作之间,我们已不难揣摩出她虽然害怕失去珍爱的秀发,但为了给心爱的丈夫一个惊喜,仍毅然决定卖掉自己的长发的复杂心绪。《口技》中捕捉满座宾客的“伸颈,侧目,微笑,默叹”、“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等细节进行了精要的刻画,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听众由赞许到惊恐的一系列神情变化,烘托了表演者技艺的精湛。学生习作《哦,原来如此》中“我凝视着执于掌心的纸条,一会儿又轻轻闭上眼睛,最后还是决定打开它……手颤巍巍,动作缓缓的,心里总想着:千万别是写着一些神秘字眼的东西,我是没有时间去招架的。”这是收到女生传递的纸条后情绪上的种种异常波动,生动逼真地表现了少男少女们那种特有的情感世界,远胜于单只“激动”“惊恐”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二.托情于梦生幻觉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思之越切,梦之越真。为了更迫切明白地表露自己的潜在意识及情绪波动,我们不妨利用梦幻的形式来折射真实的心态,寄托自己的情思。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四次划火柴后产生的诸多幻觉,火炉、烤鹅、圣诞树以及死去的深爱她的奶奶逐一出现,恰恰真切地反映了她饥寒交迫、濒临死亡的绝境和对幸福生活的急切憧憬。又如《背影》中“我”读着父亲的来信时,“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思父之情在幻景中得到淋漓尽致的抒写,且紧扣“背影”这一典型细节特征,实乃一石二鸟的高明之举。再如描写“我”在课堂上为午饭而苦苦等待的情景时,“老师仍旧在讲台边,津津有味地谈论着写作,还做着相应的动作。看他那黑黝黝的皮肤,那下蹲的动作,使我想到一只烤鸡,身上还叉着一副刀叉,摇摇摆摆地朝我走过来走过来。我几乎要向它伸出手去,却碰翻了我的铅笔盒。”这一幻觉与现实相契合,虚实相生,风趣新奇地突出了“我”艰苦窘迫的处境及饥渴难耐的心情。
三.以景传情显灵性
“一切景语皆情语”。如果你不想直接表露心情,就可以将感受寄托在特定景物上,使其具有人的灵性,并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之美。如《挖荠菜》中“我独自一人游荡在田野里。太阳落山了,琥珀色的晚霞渐渐地从天边退去。远处,庙里的钟声在薄暮中响起来。”然后辅以羊儿、乌鸦等景象,共同构成一幅美丽和谐静穆的晚归图,反衬出自己凄凉悲哀、有家难归的落寞心境,揭示了恐怖、害怕的心理状态。又如《七根火柴》开篇就对“整个草地都沉浸在一片迷蒙的雨雾里”这一景象进行了多角度的描写,在显示恶劣的自然环境之中,揭示了卢进勇掉队后焦急、苦恼、企盼早日赶上部队的心理。再如学生习作《跌倒的阳光》中“窗外的阳光很活泼,大把大把地透过教室的玻璃窗冒冒失失地跌倒在我的桌子前。”灵动鲜活的拟人将“我”的思绪很自然地“又忽忽悠悠地飘回那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在感受纯朴率意的真我风采之余,我们不禁为小作者寄情于景的巧妙和极富个性的语言击节叫好!
四.内心独白敞心扉
展现人物内在个性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内心独白,即通过人物的自言自语,将内心的情绪,甚至最隐秘的情感都袒露在读者面前,从而缩短了与读者的距离,给人以真切生动之感,突出人物的个性。如《雷雨》中鲁侍萍的独白:“啊,天知道谁犯了罪,谁造的这种孽!——他们都是可怜的孩子,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天哪,如果要罚,也罚在我一个人身上吧!”它既充分表现了主人公悲苦的遭遇和自我牺牲的贤良品格,同时又是对不公的社会、生活、命运的血泪控诉。《十三岁的际遇》中“哦,北大,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实在是太多,太多。因此,当有人问我大学两年收获了什么又失落了什么的时候,你叫我怎能以轻巧的„得失‟二字,来衡量这因浸透了汗水、泪水与欢笑而格外充实的时光?”直抒胸臆的呼告让读者倍感亲切,真挚地流露出对北大的无限深情。学生习作中“老师,我知道,您是为我好,为了我,您才如此焦虑,可是老师您为什么又要低估一个孩子的创造力呢?”委屈的心声力透纸背,心中的烦怨跃然纸上,让人真实可信,易激起读者深深的同情。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真正的生活是内心的生活”,我们就是要透过心灵的窗户,成功地运用各种心理描写技法,将最能展露人物个性的细节镜头抓拍下来,让读者窥见其内心世界的种种变化,从而使人物情感丰满,个性鲜明。
创新作文案例之四:充实味同嚼蜡的内容(汪明)
充实味同嚼蜡的内容
在评阅同学们的习作时,我们常发现不少的作文内容空洞,平铺直叙,感觉味同嚼蜡,难以给人愉悦之
感,考分自然走势低迷,颇为痛心。怎样才能让文章的内容充实起来呢?大家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身临其境寻感觉
要想使文章生动精彩、细腻感人,就不能做生活的旁观者,而应该倾心投入到生活场景之中,进行换位思考,悉心揣摩人物的思想情感,努力寻找那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觉,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种感觉必须源自亲身经历过的体验,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各种角度去想象揣摩,然后借助于人物的动作、表情、心理、语言等表现手段绘声绘色地描绘出来。如“他拼命跑上高坡,把手圈成筒状,套在嘴上使劲嚷道:„喂,那条路不对,快往这边走!‟”你看,两个动作加上一嚷,他招呼走错了路的同学的急切心情,不就形象地表现出来了吗?又如“„嘘--,别出声!‟她把食指放在嘴唇上,止住了我的话,同时瞪大了眼睛,仔细倾听门外的动静。”具体的动作、具体的表情,加上短语,使我们不仅看到了“她”的形象,同时也和她一起进入了紧张的情绪。再如“她把身子靠在椅背上,仰起头,闭上眼睛,紧紧地闭上,拼命想把眼泪逼回去,啊,那些人干嘛给我造这种谣言啊……”动作和表情后面的文字正是她受到委屈后的内心独白,戏剧“潜台词”。
二、定格画面绘细节
将这种入微的心理感受贴切地表现出来的关键是要善于定格描绘,也就是采用特写镜头的方式,将极短几秒钟发生的事情,通过细节描写拉长时间,丰富内容,免去废话。最常用的是慢镜头和近镜头两种方法。如朱自清的《背影》中父亲买橘子爬月台的一段,在同学们的作文中常这么写:“父亲还去买橘子留给我路上吃,他穿过铁道,非常吃力地爬上爬下,我感动地流出了眼泪,他又嘱咐了几句,才与我分手。”朱自清巧妙地使用电影中的慢镜头手法定格,让父亲买橘子爬月台,一下,一上,再一下,再一上,尤其是最困难的一回爬那边月台,写得细致入微:“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说实在的,文章中直接抒情的言语我们也许记不清了,但那个蹒跚、肥胖、笨重吃力的背影却总让人久久难忘,尤其是生活中我们看到别家父子情感联结时,往往会自然不自然就会忆起那个背影。你看,一个细节描绘的形象性画面,竟成了全篇中最打动人心最令人难忘的主要构件。又如《小橘灯》中写小姑娘送我小橘灯,把小橘灯的制作过程一一写清楚,特别是把送别时说的话、做的手势都一五一十地写出来:“她又像安慰我似的说:'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她用小手在面前画一个圆圈,最后按到我的手上:'我们大家也都好了!'地,这'大家'也包括我在内。”如此近距离的拍摄,具体感人,实在精彩!
三、鲜活形象妙修饰
除了细节能让文章生动精彩之外,还有别的制胜之道吗?我们不妨借用修辞手法、侧面烘托、虚实相生等写作手法来修饰文章,增添情趣。让我们先来欣赏一段课堂上为午饭而苦苦等待的精彩画面:
“„咕、咕、咕、咕‟,肚子又叫了。尽管讲台上的老师讲得天花乱坠,而我却为午饭而苦苦等待。手中紧紧地捏着那张饭票,饭票和手指之间湿漉漉地,……出汗了。心中想的是昨晚吃的两个精美的炒菜,嘴里回味的是今天早晨的那份点心。两只手在口袋里漫无目的地乱摸,希望能在哪个角落里一粒被遗忘的糖块或者花生,甚至一颗瓜子也好。
„咕、咕、咕、咕‟,肚子仍旧在叫,老师仍旧在讲台边,津津有味地谈论着写作,还做着相应的动作。看他那黑黝黝的皮肤,那下蹲的动作,使我想到一只烤鸡,身上还叉着一副刀叉,摇摇摆摆地朝我走过来走过来。我几乎要向它伸出手去,却碰翻了我的铅笔盒。看看手表,离下课仍是那么遥远。
„咕、咕、咕、咕‟,肚子叫得更厉害了,老师似乎讲得越发起劲了。我无精打采地坐着。仿佛老师讲得不是写作,而是烹调:糖醋排骨的做法,水晶肘子的烧法……”
你看,上文中段首的反复排比段,就强化了那种急不可待的心情,给人以真实感;夸张的联想与想象,让人忍俊不禁,印象深刻;形象贴切的比喻和渐近高潮的幻觉更让人在意犹未尽时顿生凄凉同情之感。下文就更巧妙地运用了侧面烘托和虚实相生的写法,让时间几乎在这一刻凝固、生动、精彩:“为确保万无一失,我又一次检查起来:一题,正确;二题,正确;三题,正确;四题,正确……检查完,仍没发现错误。我又一次得意地暗中观察了一下考场:怎么啦?有的皱着双眉在凝神思考;有的咬着笔头苦思冥想;有的左手托着下巴,右手不停地写着;有的在搔头……一切迹象表明,他们还没做完。哈哈!哈哈!我心中一阵狂喜,看着手中满意的答卷,我飘飘然起来,我仿佛看到自己登上了„玉湖中学第八届数学奥林匹克大赛‟冠军的宝座,再次成为全校师生注目的焦点,我激动万分地高声对他们说:„这功劳应归功于精心指导我的孙老师,归功于……‟想到这里,我又看了一下表,离交卷时间虽然还有二十多分钟,但我还是毅然站了起来,拿着胜券在握的试卷向讲台走去……”
生活中每个瞬间都有曲折的情和事,只要大家把当时的情景在脑子里定一定格,或者说让时间暂时地停一停,多体味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常训练运用各种写作手法修饰细节,美化语言,自会达到成功之境,品到幽默之趣。
创新作文案例之五:突破固有应试的模式(汪明)
突破固有应试的模式
一个巧妇能巧妙地用平常的米、菜和作料,做出色、香、味俱全的丰盛饭菜。考场作文时,我们也应像巧妇那样,对平凡的生活经历进行别开生面的艺术加工,使之成为新奇夺目的创新佳作。下面就结合具体的考场作文来谈谈最实用的四种创新技法:
一、转换视角,突破思维定势
“文贵出新”,要想将大家司空见惯的生活小事翻出新意来,就必须突破思维定势,视角独辟蹊径,从新奇的角度去认识平常的事件,阐发出富有个性、匠心独具的见解,让人领略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奇妙之感。2002年江西省中考作文题是以“幸福”为话题作文,当绝大多数考生将思维固定在“享受幸福”、“感受幸福”、“幸福是什么”等千篇一律的写法时,有些考生却不然,《“愚公移山”》紧扣时代脉搏,由一个山里娃在宣誓入党的幸福时刻进行追忆,描绘了爷爷、爸爸以及扶贫工作组等人如何艰难地走出大山、沟通思想、富裕山沟的一系列画面,揭示了幸福的根源在于“愚公移山”精神的可贵。《我真的很幸福》从反面着笔,详尽地描述了“我”在埋怨父母管得死、学校抓得严的状态下,与同班的“时尚族”接近后终于醒悟的经历,在善与恶的强烈对比之中领略了幸福的深层内涵。《家丑外扬》则“逆其道而行之”,通过张扬妈妈不会“扎辫”、“做家务”两件“丑”事,反衬了妈妈这个“工作狂”的可敬之处,在文中风趣幽默的调侃中,一种细腻真切的幸福之感油然而生。
二、变换人称,贴近生活原色
在作文运思中,同学们大都没有考虑到人称的选用问题,认为它无关紧要。其实不然,灵活巧妙地变换人称有助于更好地表情达意,铺陈故事情节,贴近生活本色。从创新的角度来看,第一人称是拟人式作文和日记连缀式作文的制胜秘诀,如《一个垃圾筒的一天》让垃圾筒自述一天中“肚子胀得厉害”、“脑袋一阵疼痛”、“面目全非”、“出气筒”等肉体和精神上的创伤,全文从垃圾筒的角度来描写细节,显得更真切生动,远比板着面孔说教深刻幽默,振聋发聩。别出心裁地把零散的生活片段用日记的形式连缀起来也能让人耳目一新,使“我”的经历更显细腻真实,新颖有趣。使用第二人称“你”或“你们”的口吻展开,好似和写作对象在直接对话,便于从小处生发,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易与读者沟通交流。如《谏屈原书》采用书信体的反讽笔法,同大诗人屈原进行了一次心灵的对话,建议他“弃官从文”、“半官半隐”、“以„油‟润官”。借古人之口,砭痛心世相,不仅体现了对屈原思想强劲的穿透力,更显示了对疾首时弊敏锐的洞察力。第三人称的运用空间最为广阔,它能灵活地刻画人物,深刻地揭示主题,展露出个性创意。如《“善良”历难记》叙写了“善良”在寻找天堂的途中,分别与“自私”、“懒惰”、“卑鄙”、“同情”、“丑恶”、“高尚”等人相遇的悲欢离合,自然道出“天堂深藏在善良的心中”这一至深哲理。
三、移植文体,打造新奇情趣
构建一个别致的形式无颖是作文创新的最佳捷径,这就需要我们利用敏锐的触角,将一些不常用的文体,如科研论题的论证体、数学题目的运算体、乐章编写体、戏剧台词体、实验报告体、等等,移植到自己的作文中,力争“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如《钱》一文以人物档案与自白书的形式成文,风趣诙谐地诠释了自身的价值,并不失时机地规劝世人:“喜欢的恭维词:„辛苦钱‟、„血汗钱‟”;如果写老师的爱这一被许多人写过的主题,自然很难超越,可《提取老师的爱的实验报告》这种应用文写起来却是新意迭出,在出示实验日期、目的、材料后,通过对“诸多的爱”进行“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等实验步骤,“我的启示:经历了那么多的风雨兼程和洗礼,终于露出了闪闪发光的东西——老师伟大无私的爱。”;《初三乐章的旋律》则运用乐章的形式来表现初三生活的团结拼搏,全文以百年老钟的敲响作为“序曲”、各科教师演奏的“施特劳斯风格的学习圆舞曲”、“贝多芬气势的体育竞技曲”、“门德尔松式的课外活动行板”、“舒曼节奏的友谊梦幻曲”、“主题重现”等为主线索贯穿全文,令人倍感新奇灵动。
四、托情于梦,展示虚幻天地
利用梦幻写生活、写追求是最常用的一种创意,它可以曲折委婉地表达自己的心境,使文章的旨意委婉,读来更耐咀嚼。科幻作文是首选,在以“自由”为话题的作文中,《太阳系毁灭记》显得格外新颖机趣,它通过展示太阳系九大行星为了追求自由,脱离原来运行的轨道,失去约束,最后全部毁灭的故事,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告诫人们:失去约束后的自由结局是多么可怕!尤其是结尾“自由竟将整个太阳系给打败了。没有束缚的自由竟有如此巨大的力量,真是令人无法预料也无法想象。看谁还敢去追求这样的自由?”借助于大胆的想象,我们还可以展望未来时空,对当今的环保、克隆、军事等令人堪忧的现实进行夸张式的描绘,以此引起社会关注。当文章涉及到身边生活中不便直说的话题时,我们就可以真实身份进入梦乡,如以“减负”为话题,你不妨在贴着考试名次表的教室里因太累而昏然入睡,来到一个真正“减负”了的“世外桃源”,描绘自己的理想天堂,表达出对素质教育的渴盼与呼唤。值得注意的是,这类创意作文大多运用拟人式和夸张式的构思成文,神思飞越,畅想无限,让人感觉趣味横生,美不胜收。
创新作文案例之六:寻求应试作文的良方(汪明)
寻求应试作文的良方
考场作文讲究同中求异,求新求奇,要求立意深、选材新、布局巧、语言美,这就需要同学们在应试前及早想好对策,以利于考场中有径可循,行文流畅,生发佳作。
一、聚焦生活作文,写出生活的情趣
“生活是创作之源”,看似平淡的生活中有阳光也有风雨,有温情也有冷漠,这就需要我们拥有一双能抓拍精彩瞬间的慧眼,从平凡细微处感受生活中的善恶美丑,尽可能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善于观察生活,勤于细写日记的同学就可以在此类作文上得心应手,出尽风头。他们可以充分利用日记中记载的真情独白、感人场面、美好瞬间,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正因其“真”,才给作文增添了感人的细节描写,注入了鲜活的生活气息。值得注意的是,写好生活作文必须从“细”治文,学会以小见大。如妈妈让我剪掉长发,同学们却笑我难看,于是想拥有一顶帽子,而妈妈坚持不给。全文细腻感人,且还有“假如当时我有了帽子,也许别人不再笑我,那么以后呢,我将是一个听不得批评,经不起挫折的人,这又有什么好呢?”这一自我独立的深思,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使得文章多了灵性,有了深度。
二、尝试想象作文,感受想象的新奇
思维活跃,喜欢幻想的同学就可以插上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以生活为源泉,以意旨为轴心,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将自己的生活和感受转移到其他事物上,让它们来替我们说话,童趣盎然,新人耳目。如通过鸟儿们对鸟枪的控诉和审判,含蓄地警告人类不能残杀鸟类;又如,让“法官”蜘蛛和“罪犯”苍蝇对质公堂,逼其自供,让我们在幽默风趣中了解到科普知识。这类作文必须想象丰富,思路开阔,不要被现实生活所约束。在你的笔下,一切都是可能的,一切都是可以发生的。你可以和李白吟诗作对,你可以享受克隆人的服务,你可以张臂飞翔在蓝天之上……但同时又必须为表现主题,刻画形象服务。童话和寓言写得再生动有趣、曲折动人,也得告诉人们一个道理;科幻再玄奥奇妙,令人惊异,也得展示一种理想;而无论是描写什么样的梦境,还是假设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都得表达自己的某种强烈的愿望。
三、写好抒情美文,展示飘逸的文笔
如果说生活作文具有动人的感性美,想象作文具有虚拟的新奇美,那么抒情散文则显示着一种含蓄深沉的意境美。它适合于那些积累丰富、情感细腻、文笔生动的同学一展才情,独占鳌头。在服从“形散而神聚”的总体要求下,这类作文成功的关键就是语言是否流畅优美。同学们不妨适当地采用修辞手法来提高作文的成色,尤其是能增强文章气势的排比和信手拈来的精彩引用,如《友谊》一文由清新怡人的比喻段连缀,其中有:“友谊是磁性最强的磁体,使你我相隔千里,但心相接近;友谊是一座无形的桥梁,沟通你我的心灵;友谊是世界上最好的溶剂,溶解青春的烦恼;友谊是阵阵温暖的春风,吹开我们理想的蓓蕾。”如此优美精彩的句子怎不令人击节叫好!《致理解女神的一封信》在叙写“名目繁多的大考小考联考段考摸底考模拟考”的重负时,不忘调侃一句“我们被这些考试弄得昏头转向,甚至„不知今夕是何年‟了”作者化用苏轼名句,寓庄于谐,压抑无奈中又有几分俏皮,使得文章意蕴丰富,闪出亮色。
同学们只要在平时有针对性地积累这三类作文的素材,考场中就一定会得心应手地“调动”它们,各逞其才,写出令阅卷老师刮目相看的靓作来。
第二篇:创新作文案例之一:打造简洁靓丽的“凤头”
创新作文案例之一:打造简洁靓丽的“凤头”
课型:技法例谈课
一.导语:
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在创作《安娜·卡列尼娜》时,该书的开头竟让他前后修改了十二次之多。即使伟大如托翁者也会为开头煞费苦心,可见给文章一个好的开头是多么不容易。
我们先辈同样重视文章的开头,元人乔梦符就曾提出“凤头,猪肚,豹尾”的文章标准。“凤头”,意谓文章开头应如凤凰的头一样。而凤凰,这种传说中的神鸟,它的头有什么特点呢?一曰小巧,那么文章开头应简洁小巧,不应冗长臃肿;二曰美丽,凤头上有凤冠,仪态万方,凤头一露,则百鸟来朝。那么,文章的开头要尽量写得美一些。美不见得指词藻的华美,而更多的是指能吸引人,有魅力;三曰灵动,凤头是灵动的,是能带动凤身、凤尾的。所以,文章开头要便于开启下文,契领全文。不要把开头写得僵硬、孤耸,与下文衔接勉强,甚至脱节。怎样写出小巧、美丽、灵动的“凤头”,使阅卷老师一见而惊,不忍弃去呢?
二.常见误区举隅:
1.啰嗦:
开头“迂回曲折”,弯来绕去,啰啰嗦嗦是不少中考作文的通病。一篇五六百字的中考作文,有的学生开头就用了二三百字,这样的开头无论多么精彩,都是很失败的。还有写议论文的材料引述,如拉拉杂杂,定然是吃亏不讨好。因此,一定要把开头写得精炼些。
2.空泛:
空洞无物,语言杂质多,水分多是不少中考习作开篇的典型问题。如写“友谊”,围绕着“友谊”进行“题解”,用“友谊是„„”之类的句子铺展出一大堆空话、废话,看不到一点实质性的内容,这样的开头应该坚决摒弃。记叙文应迅速抓住主体内容,议论文应迅速接融中心论题,说明文应迅速抓住说明中心,这样的开头就会具体多了。
3.平淡:
不少中考作文的开头,陈旧老套,平淡呆板,如回忆性的文章多是用“这件事过去好多年了,我至今仍久久不忘”拉开序幕,议论性文章总是从“形势”开笔,一看就让人发烦。因此,必须改变八股文方式的开头,运用鲜活的语言,采用别致的方式,让文章的开头就成为迷人的风景。
三.谨记“凤头三字决”:
精,精中见奇
巧,巧中生俏
变,变中出新
四.忆课文,练身手:
1.“凤头”宜精,精中见奇。
板块1——点击智慧网:
运用精炼的语句开篇,入题快捷,不蔓不枝,“凤头”显得短小精悍,给人以奇句夺目、凝炼明快之感。最常见的手法是独句开篇,开篇一句话是名家写作的高招,可以独句写景,如《七根火柴》中“天亮的时候,雨停了。”,《甜甜的泥土》中“西北风呼啸着,残雪在马路上翻卷。虽已立春,天还是很冷。”;
可以独句写物,如《一件珍贵的衬衫》中“在我的家里,珍藏着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衫。”;
可以独句写人,如《我的老师》中“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
可以独句摹声,如《羚羊木雕》中“‘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
可以独句叙事,如《故乡》中“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2000余里,别了20余年的故乡去。”,《老山界》中“我们决定要爬一座30里高的瑶山,地图上叫越城岭,土名叫老山界。”,杜卫东的《明天不封阳台》更简洁:“明天要封阳台”,制造矛盾,吸引读者,莫怀戚的《散步》中“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可以独句抒情,如《白杨礼赞》中“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空山鸟语》中“到山
上来,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听鸟叫。”,冯骥才的《珍珠鸟》中“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可以独句破题,如《背影》中“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余年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刘心武的《错过》中“是的,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又错过了许多„„”,李森祥的《台阶》中“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郑文光的《宇宙里有些什么》中“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无穷无尽的宇宙。”;
可以独句介绍缘由,如《古代英雄的石像》中“为了纪念一位古代英雄,大家请雕刻家给这位英雄雕了一个石像。”
板块2——进入操练场:
以“初中生活”为话题作文,尝试用简短的句子开个“凤头”:
1.望着黑板边倒计时牌上那两个阿拉伯数字与日俱减,平时不肯刻苦的我忽然意识到该抱佛脚了。于是乎,本人针对自身的情况,想出了以下几种对策:
——《中考行动》
2.进入中学以来的感觉,就像赛场上快似流星的冲刺,芭蕾舞中无与伦比的快旋。
——《中学现场录音》
3.窗外,秋风扭着细雨,织成一张无边的网。操场上一排默默的梧桐树,寂寂地落下叶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我的心像这冷雨一样,凉透了。
——《秋雨潇潇》
4.生活犹如电影,丰富多彩而又摇曳多姿!“咔嚓”,初三生活开拍口罗!
——邓丽媚的《初三生活,让我欢喜让我忧》
5.“呜„„”眼看列车马上就要离开月台,“通往初三的乘客请注意:列车将要发车,请未上车的旅客迅速到站登记„„”
——陈肖云的《初三早班车》
6.初三终于在不情愿中姗姗来迟,带来了黑色的阳光,吸收了灿烂的光芒。
——张宜君的《“黑色”的初三》
7.“初三了,不抓紧时间学习还在外面玩„„”一溜烟儿,我们开始正襟危坐,“寒窗苦读”。
——王敏的《初三了„„》
8.朋友,想尝尝初三生活的滋味吗?来,俺免费陪你逛一回:
——许洋子的《没事偷着乐》
2.“凤头”贵巧,巧中生俏。
板块1——点击智慧网:
巧借辞格,含而不露,生动活泼而又令人耳目一新,富于感染力,增添了“凤头”的含蓄美。
可以巧设比喻,如《我的“长生果”》中“书,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海燕》中“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张洁的《我的四季》中“生命如四季。”
可以巧借引用,如《说“勤”》中“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唐代文学家韩愈说:‘业精于勤。’”就引用了名句,辛炳元的《鸟飞鱼跃的联想》中“‘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诗句是从唐僧玄览‘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化来的。人们常用来比喻自由的境界。”,陈朴的《人脑中的河》中“‘青山环绿野,白水绕城郭’在人体最高司令部——脑及脊髓这座城堡的周围,也环绕着一条小小的河流,河中滚动着脑脊液。”;
可以引用歌词,如学生习作《掌声》中“‘100分——想说爱你不容易’我原本直认为是这样。今天的化学测验我却得到了全班的最高分,我情不自禁地欢喜,仿佛得到了一种最高荣誉。我喜欢这种感觉,我有一种冲动,突然奇怪地渴望能听到别人的掌声。就像苦咖啡,苦中有甜,最美的滋味。”借用歌词点化拓展,情趣盎然,李舵的《美丽的西双版纳》中开头引用了“‘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彩云在飘荡。’提起神奇秀丽的西双版纳,谁能不为之心驰神往!”,就有了“观热带雨林,涉澜沧碧水,登傣家竹楼,拍下了一张张珍贵的图片,留下了一串串彩色的记忆„„”;
可以巧置对比,如《榆钱饭》中“我自幼常吃榆钱饭,现在却很难得了。”;
可以巧用设问,如《从三到万》中“学习文化知识能不能走捷径呢?就是许多初学的人时常提出的问
题。„„”
板块2——进入操练场:
以“成长”为话题作文,我们可以这样来个“凤头”:
1.吾本布衣,出生于包头,苟全性命于产房,不求闻达于世人。爷爷不以吾卑鄙,猥自枉屈,数次与吾漫步乡间,咨吾以学习之事,由是感激,遂许爷爷以尽力为之。后赴海瑞,受任于初中之际,学习于教室之内,尔来两年有数月矣。
——齐霁的《成长的脚印》
戏编《出师表》,巧仿古文言,新人视角,趣意盎然。
2.“池塘边的榕树下,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听着《童年》舒缓轻柔的音乐,我的眼前仿佛浮现出池塘、知了、操场、秋千、蝴蝶„„童年真让我难忘。
——杨舒婷的《童年忆趣》
巧借歌词传心意,妙用定格展画面。
3.“妈,老师让我们重照张相,做校卡„„”“不是还有几张吗?”“啊?妈,您总不是想让我长不大吧?”
——张慧的《相册》
在简洁的对话中揭寓意,在真实的生活中入话题。
4.“好高兴噢,又吃‘成长快乐’了„„每天都是星期六!”电视里又传来鼓动人心的广告词。我真不明白,那个男孩怎么这么高兴,难道成长真的快乐吗?
——李媛的《成长不快乐》
实录电视广告,逆向构思自然。
5.羊角辫变成了潇洒短发,小不点变成了高挑少女。哈,我长大了!长大的感觉?!长大的感觉如风,像茶,似酒。
——题记
——荆州一考生
简洁的对比,鲜活的比喻,多变的标点,妙!
3.“凤头”求变,变中出新。
板块1——点击智慧网:
手法多变,出人意外,耐人寻味,“凤头更显灵动,使人体味到一股浓浓的新意。”
可以变换人称,如《失败是个未知数》中“你舔尝过失败的滋味吗?” 犹如面对面的交流,给人一种亲切认同之感;
可以设置悬念,或先摆出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或先截取一个精彩的事件片断,或先交代一个起线索作用的物件,或先安排一个引发故事的场景,或先显示故事或人物的结局,激发读者的兴趣,如《枣核》中“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写来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他带几颗生枣核。东西倒不占分量,可是用途却很蹊跷。”,《紫藤萝瀑布》中“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可以倒叙开篇,如《记一辆纺车》中“我曾经使用过一辆纺车,离开延安那年,把它跟一些书籍一起留在蓝家坪了。后来常常想起它。„„”;
可以活用句式,如《秋魂》中“秋天了,成熟的果实都低下了头,它不是在孤芳自赏,也不是在自我陶醉,更不是在哀泣自己将跌落枝头。它是在想:我是怎样成熟的呢?”
板块2——进入操练场:
以“爱”为话题作文,你将如何开头?
创新作文案例之二:描摹以形传神的肖像
描摹以形传神的肖像
同学们大多知道,肖像描写就是要抓住最能表现“这一个”人的身份、经历、素养等特征,通过服饰、体态、容貌、表情和风度等外在特征的描绘,以形传神,让笔下的人物形象丰满、个性鲜明。可感到疑惑的是,为什么自己在描绘细心观察的肖像特征时却总感觉刻画呆板,无法活灵活现,难道说还有什么妙招不成?下面就针对同学们的这种困惑,结合语文教材谈谈几种实用的肖像描写技巧。
一、动静结合,巧绘鲜活的形象
在同学们的作文中,肖像描写常常满足于细致具体的静态容貌描写,而忽略了对人物肖像的动态描绘,导致描摹的人物形象呆板,无法给人活灵活现之感。这就需要我们学会抓住人物转瞬变化的情态,在神情的动态变化中展现人物的鲜活形象。最实用的是神态描写,如莫泊桑在《我的叔叔于勒》中就成功地对菲利普进行了动态的肖像描写:在确认卖牡蛎的穷水手就是于勒的过程中,菲利普神色由“不安”到“张皇”,再到“狼狈”;脸色从“苍白”到“煞白”;两只眼睛从“不寻常”到“呆直”„„既活现了菲利普从热望到失望的狼狈相,又充分暴露了他虚伪可鄙的丑恶嘴脸。又如《孔乙己》中先让我们目睹了那个“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静态孔乙己后,随着情节的发展,他“睁大眼睛说”、“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脸上笼上一层灰色” „„这些动态的神情准确生动地表现了他遭人戏弄时由强硬到困窘的复杂心境,让一个穷酸迂腐、自欺欺人的悲剧形象血肉丰满,跃然纸上。
二、侧面烘托,诱人无尽的遐思
众多的肖像表现手法中,运用文中其他人物的所见所闻去表现人物的肖像特征不失为一种高明之举,它可以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展开无尽的遐想,更鲜明地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如《陌上桑》中通过“行者”、“耕者”、“少年”见到罗敷后的动作和他们“相怨怒”的风趣情态,让罗敷的俊丽美貌得到更充分的体现,给读者留下了极度美好的想象空间。又如《第二次考试》中陈伊玲在舞台上刚亮相时,作者没有急于描绘陈伊玲的肖像,而是集中笔力写她那悦耳动听的歌声给专家和教授带来的情绪反应,待到两曲唱罢、歌惊四座时,再运笔绘其动人的姿容,就更加突出了陈伊玲音乐成绩的优异,使人物形象更富蓬勃的朝气,更显青春的活力,利于后文的情节铺展和人物形象的刻画。
三、妙用修辞,尽显语言的魅力
要想让肖像描写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就离不开巧妙地借用各种修辞手法。最常用的是比喻,《麦琪的礼物》中在写女主人公德拉准备卖去心爱金发时,极喻头发的美丽:“像一股褐色的小瀑布一样”、“仿佛给她披上一件衣服”,为的就是更形象传神地表现她为了爱情舍弃自己最心爱之物时的复杂心理;夸张手法的运用会让人感觉妙趣横生,如“他呀,只要一开心,就满脸都是牙齿„„”风趣幽默了不是?来点词语移植也不错,“他那身寒伧的衣服,夹杂在五颜六色的时装中间很是醒目,在班里这些时髦同学中间,他简直像一只晦气的黑乌鸦。一天下来,已经有人把他叫做‘出土文物’了。”描写中对比当然更少不了,《故乡》中写中年闰土头戴一顶破毡帽,身上只穿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与少年闰土在脸色、毡帽、手、衣服等等变化的对比描绘,更形象地表现出闰土在境遇、性格、思想上的巨变,主题更显形象鲜明。此外,来点假设效果也不错呢,如“只见他拳头捏得紧紧的,牙齿咬得咯咯响,一双牯牛眼瞪得圆圆的,眼睛里喷出两条火龙。假如手中有一支枪,他一定会毙了那个家伙。”你是不是也有身临其境,眼见其人的感觉了?
四、反复点染,凸现人物的个性
为了让人物的性格特征更加鲜明突出,我们还可以捕捉足以反映这个人物性格特征的某一典型部位,在不同场合反复点染,细致刻画,以收到突出个性的艺术效果。如《七根火柴》对无名战士眼睛的描写就有这样的艺术魅力。出场时,无名战士“眼眶深深地塌陷下去,眼睛努力地闭着”(忍受痛苦,等待战友);卢进勇给他青稞面吃,“那同志抬起失神的眼睛,呆滞地望了卢进勇一眼”(对能使自己摆脱死神的食品无
甚反应,唯一关心的是把火柴交给组织);卢进勇要扶他走,“那同志闭着眼睛摇了摇头,„„好大一会儿,他突然睁开了眼„„”(睁开眼的巨大驱动力正是来自忠于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就在卢进勇接过火柴的“一瞬间”,“那个同志的脸色好像舒展开来,眼睛里那死灰般的颜色忽然不见了,发射出一种喜悦的光”“两眼直直地盯着卢进勇的脸”(郑重的托付,无言的欣慰,思想感情完全融化在革命利益、革命前途之上)。“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这扇窗户,我们看到了何等崇高的内心世界;正是通过这扇窗户,无名战士那忠于革命事业的感情激流不断撞击着我们的心灵,令人肃然起敬!值得注意的是,反复不同于机械的重复,它应以强化人物形象为目的,在不同的场合巧妙地适时点染,突出特征。
当然,个性化的肖像描写技法绝不仅此而已,还有诸多的创新描写技法需要我们去揣摩借鉴,希望同学们多阅读名家作品,细心观察身边的人物,抓住他们的独特之处,写出个性来,更好地突出文章的主题。
创新作文案例之三:揭示内心世界的奥秘
揭示内心世界的奥秘
考场作文时,同学们常为生活中缺少新奇的素材而叹惋抱怨,为文章不能波澜起伏而黯然神伤。素不知素心慧眼的同学却能将短暂而平淡的瞬间铺叙成令人心悸的精彩一幕,塑造出真实丰满的个性形象。其成功的奥秘就是巧妙地运用心理描写,细腻地表露情感变化,自然得体而又令人信服。下面就介绍常见的四种创新技法。
一.察言观色绘细节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要善于从人物外露的脸部表情、言行举止中分析其变化,洞察其内心,然后借助于细节描写折射出人物的思想情绪,凸现人物的鲜明个性。如《麦琪的礼物》中德拉“眼睛里还留着晶莹的泪光,裙子一摆,她飘然走出房门”,在细腻的表情动作之间,我们已不难揣摩出她虽然害怕失去珍爱的秀发,但为了给心爱的丈夫一个惊喜,仍毅然决定卖掉自己的长发的复杂心绪。《口技》中捕捉满座宾客的“伸颈,侧目,微笑,默叹”、“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等细节进行了精要的刻画,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听众由赞许到惊恐的一系列神情变化,烘托了表演者技艺的精湛。学生习作《哦,原来如此》中“我凝视着执于掌心的纸条,一会儿又轻轻闭上眼睛,最后还是决定打开它„„手颤巍巍,动作缓缓的,心里总想着:千万别是写着一些神秘字眼的东西,我是没有时间去招架的。”这是收到女生传递的纸条后情绪上的种种异常波动,生动逼真地表现了少男少女们那种特有的情感世界,远胜于单只“激动”“惊恐”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二.托情于梦生幻觉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思之越切,梦之越真。为了更迫切明白地表露自己的潜在意识及情绪波动,我们不妨利用梦幻的形式来折射真实的心态,寄托自己的情思。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四次划火柴后产生的诸多幻觉,火炉、烤鹅、圣诞树以及死去的深爱她的奶奶逐一出现,恰恰真切地反映了她饥寒交迫、濒临死亡的绝境和对幸福生活的急切憧憬。又如《背影》中“我”读着父亲的来信时,“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思父之情在幻景中得到淋漓尽致的抒写,且紧扣“背影”这一典型细节特征,实乃一石二鸟的高明之举。再如描写“我”在课堂上为午饭而苦苦等待的情景时,“老师仍旧在讲台边,津津有味地谈论着写作,还做着相应的动作。看他那黑黝黝的皮肤,那下蹲的动作,使我想到一只烤鸡,身上还叉着一副刀叉,摇摇摆摆地朝我走过来走过来。我几乎要向它伸出手去,却碰翻了我的铅笔盒。”这一幻觉与现实相契合,虚实相生,风趣新奇地突出了“我”艰苦窘迫的处境及饥渴难耐的心情。
三.以景传情显灵性
“一切景语皆情语”。如果你不想直接表露心情,就可以将感受寄托在特定景物上,使其具有人的灵性,并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之美。如《挖荠菜》中“我独自一人游荡在田野里。太阳落山了,琥珀色的晚霞渐渐地从天边退去。远处,庙里的钟声在薄暮中响起来。”然后辅以羊儿、乌鸦等景象,共同构成一幅美丽和谐静穆的晚归图,反衬出自己凄凉悲哀、有家难归的落寞心境,揭示了恐怖、害怕的心理状态。又如《七根火柴》开篇就对“整个草地都沉浸在一片迷蒙的雨雾里”这一景象进行了多角度的描写,在显示恶劣的自然环境之中,揭示了卢进勇掉队后焦急、苦恼、企盼早日赶上部队的心理。再如学生习作《跌倒的阳光》中“窗外的阳光很活泼,大把大把地透过教室的玻璃窗冒冒失失地跌倒在我的桌子前。”灵动鲜活的拟人将“我”的思绪很自然地“又忽忽悠悠地飘回那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在感受纯朴率意的真我风采之余,我们不禁为小作者寄情于景的巧妙和极富个性的语言击节叫好!
四.内心独白敞心扉
展现人物内在个性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内心独白,即通过人物的自言自语,将内心的情绪,甚至最隐秘的情感都袒露在读者面前,从而缩短了与读者的距离,给人以真切生动之感,突出人物的个性。如《雷雨》中鲁侍萍的独白:“啊,天知道谁犯了罪,谁造的这种孽!——他们都是可怜的孩子,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天哪,如果要罚,也罚在我一个人身上吧!”它既充分表现了主人公悲苦的遭遇和自我牺牲的贤良品格,同时又是对不公的社会、生活、命运的血泪控诉。《十三岁的际遇》中“哦,北大,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实在是太多,太多。因此,当有人问我大学两年收获了什么又失落了什么的时候,你叫我怎能以轻巧的‘得失’二字,来衡量这因浸透了汗水、泪水与欢笑而格外充实的时光?”直抒胸臆的呼告让读者倍感亲切,真挚地流露出对北大的无限深情。学生习作中“老师,我知道,您是为我好,为了我,您才如此焦虑,可是老师您为什么又要低估一个孩子的创造力呢?”委屈的心声力透纸背,心中的烦怨跃然纸上,让人真实可信,易激起读者深深的同情。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真正的生活是内心的生活”,我们就是要透过心灵的窗户,成功地运用各种心理描写技法,将最能展露人物个性的细节镜头抓拍下来,让读者窥见其内心世界的种种变化,从而使人物情感丰满,个性鲜明。
创新作文案例之四:充实味同嚼蜡的内容
充实味同嚼蜡的内容
在评阅同学们的习作时,我们常发现不少的作文内容空洞,平铺直叙,感觉味同嚼蜡,难以给人愉悦之感,考分自然走势低迷,颇为痛心。怎样才能让文章的内容充实起来呢?大家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身临其境寻感觉
要想使文章生动精彩、细腻感人,就不能做生活的旁观者,而应该倾心投入到生活场景之中,进行换位思考,悉心揣摩人物的思想情感,努力寻找那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觉,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种感觉必须源自亲身经历过的体验,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各种角度去想象揣摩,然后借助于人物的动作、表情、心理、语言等表现手段绘声绘色地描绘出来。如“他拼命跑上高坡,把手圈成筒状,套在嘴上使劲嚷道:‘喂,那条路不对,快往这边走!’”你看,两个动作加上一嚷,他招呼走错了路的同学的急切心情,不就形象地表现出来了吗?又如“‘嘘--,别出声!’她把食指放在嘴唇上,止住了我的话,同时瞪大了眼睛,仔细倾听门外的动静。”具体的动作、具体的表情,加上短语,使我们不仅
看到了“她”的形象,同时也和她一起进入了紧张的情绪。再如“她把身子靠在椅背上,仰起头,闭上眼睛,紧紧地闭上,拼命想把眼泪逼回去,啊,那些人干嘛给我造这种谣言啊„„”动作和表情后面的文字正是她受到委屈后的内心独白,戏剧“潜台词”。
二、定格画面绘细节
将这种入微的心理感受贴切地表现出来的关键是要善于定格描绘,也就是采用特写镜头的方式,将极短几秒钟发生的事情,通过细节描写拉长时间,丰富内容,免去废话。最常用的是慢镜头和近镜头两种方法。如朱自清的《背影》中父亲买橘子爬月台的一段,在同学们的作文中常这么写:“父亲还去买橘子留给我路上吃,他穿过铁道,非常吃力地爬上爬下,我感动地流出了眼泪,他又嘱咐了几句,才与我分手。”朱自清巧妙地使用电影中的慢镜头手法定格,让父亲买橘子爬月台,一下,一上,再一下,再一上,尤其是最困难的一回爬那边月台,写得细致入微:“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说实在的,文章中直接抒情的言语我们也许记不清了,但那个蹒跚、肥胖、笨重吃力的背影却总让人久久难忘,尤其是生活中我们看到别家父子情感联结时,往往会自然不自然就会忆起那个背影。你看,一个细节描绘的形象性画面,竟成了全篇中最打动人心最令人难忘的主要构件。又如《小橘灯》中写小姑娘送我小橘灯,把小橘灯的制作过程一一写清楚,特别是把送别时说的话、做的手势都一五一十地写出来:“她又像安慰我似的说:'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她用小手在面前画一个圆圈,最后按到我的手上:'我们大家也都好了!'地,这'大家'也包括我在内。”如此近距离的拍摄,具体感人,实在精彩!
三、鲜活形象妙修饰
除了细节能让文章生动精彩之外,还有别的制胜之道吗?我们不妨借用修辞手法、侧面烘托、虚实相生等写作手法来修饰文章,增添情趣。让我们先来欣赏一段课堂上为午饭而苦苦等待的精彩画面:
“‘咕、咕、咕、咕’,肚子又叫了。尽管讲台上的老师讲得天花乱坠,而我却为午饭而苦苦等待。手中紧紧地捏着那张饭票,饭票和手指之间湿漉漉地,„„出汗了。心中想的是昨晚吃的两个精美的炒菜,嘴里回味的是今天早晨的那份点心。两只手在口袋里漫无目的地乱摸,希望能在哪个角落里一粒被遗忘的糖块或者花生,甚至一颗瓜子也好。
‘咕、咕、咕、咕’,肚子仍旧在叫,老师仍旧在讲台边,津津有味地谈论着写作,还做着相应的动作。看他那黑黝黝的皮肤,那下蹲的动作,使我想到一只烤鸡,身上还叉着一副刀叉,摇摇摆摆地朝我走过来走过来。我几乎要向它伸出手去,却碰翻了我的铅笔盒。看看手表,离下课仍是那么遥远。
‘咕、咕、咕、咕’,肚子叫得更厉害了,老师似乎讲得越发起劲了。我无精打采地坐着。仿佛老师讲得不是写作,而是烹调:糖醋排骨的做法,水晶肘子的烧法„„”
你看,上文中段首的反复排比段,就强化了那种急不可待的心情,给人以真实感;夸张的联想与想象,让人忍俊不禁,印象深刻;形象贴切的比喻和渐近高潮的幻觉更让人在意犹未尽时顿生凄凉同情之感。下文就更巧妙地运用了侧面烘托和虚实相生的写法,让时间几乎在这一刻凝固、生动、精彩:“为确保万无一失,我又一次检查起来:一题,正确;二题,正确;三题,正确;四题,正确„„检查完,仍没发现错误。我又一次得意地暗中观察了一下考场:怎么啦?有的皱着双眉在凝神思考;有的咬着笔头苦思冥想;有的左手托着下巴,右手不停地写着;有的在搔头„„一切迹象表明,他们还没做完。哈哈!哈哈!我心中一阵狂喜,看着手中满意的答卷,我飘飘然起来,我仿佛看到自己登上了‘玉湖中学第八届数学奥林匹克大赛’冠军的宝座,再次成为全校师生注目的焦点,我激动万分地高声对他们说:‘这功劳应归功于精心指导我的孙老师,归功于„„’想到这里,我又看了一下表,离交卷时间虽然还有二十多分钟,但我还是毅
然站了起来,拿着胜券在握的试卷向讲台走去„„”
生活中每个瞬间都有曲折的情和事,只要大家把当时的情景在脑子里定一定格,或者说让时间暂时地停一停,多体味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常训练运用各种写作手法修饰细节,美化语言,自会达到成功之境,品到幽默之趣。
创新作文案例之五:突破固有应试的模式
突破固有应试的模式
一个巧妇能巧妙地用平常的米、菜和作料,做出色、香、味俱全的丰盛饭菜。考场作文时,我们也应像巧妇那样,对平凡的生活经历进行别开生面的艺术加工,使之成为新奇夺目的创新佳作。下面就结合具体的考场作文来谈谈最实用的四种创新技法:
一、转换视角,突破思维定势
“文贵出新”,要想将大家司空见惯的生活小事翻出新意来,就必须突破思维定势,视角独辟蹊径,从新奇的角度去认识平常的事件,阐发出富有个性、匠心独具的见解,让人领略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奇妙之感。2002年江西省中考作文题是以“幸福”为话题作文,当绝大多数考生将思维固定在“享受幸福”、“感受幸福”、“幸福是什么”等千篇一律的写法时,有些考生却不然,《“愚公移山”》紧扣时代脉搏,由一个山里娃在宣誓入党的幸福时刻进行追忆,描绘了爷爷、爸爸以及扶贫工作组等人如何艰难地走出大山、沟通思想、富裕山沟的一系列画面,揭示了幸福的根源在于“愚公移山”精神的可贵。《我真的很幸福》从反面着笔,详尽地描述了“我”在埋怨父母管得死、学校抓得严的状态下,与同班的“时尚族”接近后终于醒悟的经历,在善与恶的强烈对比之中领略了幸福的深层内涵。《家丑外扬》则“逆其道而行之”,通过张扬妈妈不会“扎辫”、“做家务”两件“丑”事,反衬了妈妈这个“工作狂”的可敬之处,在文中风趣幽默的调侃中,一种细腻真切的幸福之感油然而生。
二、变换人称,贴近生活原色
在作文运思中,同学们大都没有考虑到人称的选用问题,认为它无关紧要。其实不然,灵活巧妙地变换人称有助于更好地表情达意,铺陈故事情节,贴近生活本色。从创新的角度来看,第一人称是拟人式作文和日记连缀式作文的制胜秘诀,如《一个垃圾筒的一天》让垃圾筒自述一天中“肚子胀得厉害”、“脑袋一阵疼痛”、“面目全非”、“出气筒”等肉体和精神上的创伤,全文从垃圾筒的角度来描写细节,显得更真切生动,远比板着面孔说教深刻幽默,振聋发聩。别出心裁地把零散的生活片段用日记的形式连缀起来也能让人耳目一新,使“我”的经历更显细腻真实,新颖有趣。使用第二人称“你”或“你们”的口吻展开,好似和写作对象在直接对话,便于从小处生发,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易与读者沟通交流。如《谏屈原书》采用书信体的反讽笔法,同大诗人屈原进行了一次心灵的对话,建议他“弃官从文”、“半官半隐”、“以‘油’润官”。借古人之口,砭痛心世相,不仅体现了对屈原思想强劲的穿透力,更显示了对疾首时弊敏锐的洞察力。第三人称的运用空间最为广阔,它能灵活地刻画人物,深刻地揭示主题,展露出个性创意。如《“善良”历难记》叙写了“善良”在寻找天堂的途中,分别与“自私”、“懒惰”、“卑鄙”、“同情”、“丑恶”、“高尚”等人相遇的悲欢离合,自然道出“天堂深藏在善良的心中”这一至深哲理。
三、移植文体,打造新奇情趣
构建一个别致的形式无颖是作文创新的最佳捷径,这就需要我们利用敏锐的触角,将一些不常用的文体,如科研论题的论证体、数学题目的运算体、乐章编写体、戏剧台词体、实验报告体、等等,移植到自
己的作文中,力争“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如《钱》一文以人物档案与自白书的形式成文,风趣诙谐地诠释了自身的价值,并不失时机地规劝世人:“喜欢的恭维词:‘辛苦钱’、‘血汗钱’”;如果写老师的爱这一被许多人写过的主题,自然很难超越,可《提取老师的爱的实验报告》这种应用文写起来却是新意迭出,在出示实验日期、目的、材料后,通过对“诸多的爱”进行“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等实验步骤,“我的启示:经历了那么多的风雨兼程和洗礼,终于露出了闪闪发光的东西——老师伟大无私的爱。”;《初三乐章的旋律》则运用乐章的形式来表现初三生活的团结拼搏,全文以百年老钟的敲响作为“序曲”、各科教师演奏的“施特劳斯风格的学习圆舞曲”、“贝多芬气势的体育竞技曲”、“门德尔松式的课外活动行板”、“舒曼节奏的友谊梦幻曲”、“主题重现”等为主线索贯穿全文,令人倍感新奇灵动。
四、托情于梦,展示虚幻天地
利用梦幻写生活、写追求是最常用的一种创意,它可以曲折委婉地表达自己的心境,使文章的旨意委婉,读来更耐咀嚼。科幻作文是首选,在以“自由”为话题的作文中,《太阳系毁灭记》显得格外新颖机趣,它通过展示太阳系九大行星为了追求自由,脱离原来运行的轨道,失去约束,最后全部毁灭的故事,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告诫人们:失去约束后的自由结局是多么可怕!尤其是结尾“自由竟将整个太阳系给打败了。没有束缚的自由竟有如此巨大的力量,真是令人无法预料也无法想象。看谁还敢去追求这样的自由?”借助于大胆的想象,我们还可以展望未来时空,对当今的环保、克隆、军事等令人堪忧的现实进行夸张式的描绘,以此引起社会关注。当文章涉及到身边生活中不便直说的话题时,我们就可以真实身份进入梦乡,如以“减负”为话题,你不妨在贴着考试名次表的教室里因太累而昏然入睡,来到一个真正“减负”了的“世外桃源”,描绘自己的理想天堂,表达出对素质教育的渴盼与呼唤。值得注意的是,这类创意作文大多运用拟人式和夸张式的构思成文,神思飞越,畅想无限,让人感觉趣味横生,美不胜收。
创新作文案例之六:寻求应试作文的良方
寻求应试作文的良方
考场作文讲究同中求异,求新求奇,要求立意深、选材新、布局巧、语言美,这就需要同学们在应试前及早想好对策,以利于考场中有径可循,行文流畅,生发佳作。
一、聚焦生活作文,写出生活的情趣
“生活是创作之源”,看似平淡的生活中有阳光也有风雨,有温情也有冷漠,这就需要我们拥有一双能抓拍精彩瞬间的慧眼,从平凡细微处感受生活中的善恶美丑,尽可能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善于观察生活,勤于细写日记的同学就可以在此类作文上得心应手,出尽风头。他们可以充分利用日记中记载的真情独白、感人场面、美好瞬间,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正因其“真”,才给作文增添了感人的细节描写,注入了鲜活的生活气息。值得注意的是,写好生活作文必须从“细”治文,学会以小见大。如妈妈让我剪掉长发,同学们却笑我难看,于是想拥有一顶帽子,而妈妈坚持不给。全文细腻感人,且还有“假如当时我有了帽子,也许别人不再笑我,那么以后呢,我将是一个听不得批评,经不起挫折的人,这又有什么好呢?”这一自我独立的深思,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使得文章多了灵性,有了深度。
二、尝试想象作文,感受想象的新奇
思维活跃,喜欢幻想的同学就可以插上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以生活为源泉,以意旨为轴心,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将自己的生活和感受转移到其他事物上,让它们来替我们说话,童趣盎然,新人耳目。如通过鸟儿们对鸟枪的控诉和审判,含蓄地警告人类不能残杀鸟类;又如,让“法官”蜘蛛和“罪犯”苍蝇对质公堂,逼其自供,让我们在幽默风趣中了解到科普知识。这类作文必须想象丰富,思路开阔,不要被现实生活所约束。在你的笔下,一切都是可能的,一切都是可以发生的。你可以和李白吟诗作对,你可以享受
克隆人的服务,你可以张臂飞翔在蓝天之上„„但同时又必须为表现主题,刻画形象服务。童话和寓言写得再生动有趣、曲折动人,也得告诉人们一个道理;科幻再玄奥奇妙,令人惊异,也得展示一种理想;而无论是描写什么样的梦境,还是假设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都得表达自己的某种强烈的愿望。
三、写好抒情美文,展示飘逸的文笔
如果说生活作文具有动人的感性美,想象作文具有虚拟的新奇美,那么抒情散文则显示着一种含蓄深沉的意境美。它适合于那些积累丰富、情感细腻、文笔生动的同学一展才情,独占鳌头。在服从“形散而神聚”的总体要求下,这类作文成功的关键就是语言是否流畅优美。同学们不妨适当地采用修辞手法来提高作文的成色,尤其是能增强文章气势的排比和信手拈来的精彩引用,如《友谊》一文由清新怡人的比喻段连缀,其中有:“友谊是磁性最强的磁体,使你我相隔千里,但心相接近;友谊是一座无形的桥梁,沟通你我的心灵;友谊是世界上最好的溶剂,溶解青春的烦恼;友谊是阵阵温暖的春风,吹开我们理想的蓓蕾。”如此优美精彩的句子怎不令人击节叫好!《致理解女神的一封信》在叙写“名目繁多的大考小考联考段考摸底考模拟考”的重负时,不忘调侃一句“我们被这些考试弄得昏头转向,甚至‘不知今夕是何年’了”作者化用苏轼名句,寓庄于谐,压抑无奈中又有几分俏皮,使得文章意蕴丰富,闪出亮色。
同学们只要在平时有针对性地积累这三类作文的素材,考场中就一定会得心应手地“调动”它们,各逞其才,写出令阅卷老师刮目相看的靓作来。
第三篇:作文指导打造简洁靓丽的“凤头”
作文指导:打造简洁靓丽的“凤头”
一.导语:
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在创作《安娜·卡列尼娜》时,该书的开头竟让他前后修改了十二次之多。即使伟大如托翁者也会为开头煞费苦心,可见给文章一个好的开头是多么不容易。
我们先辈同样重视文章的开头,元人乔梦符就曾提出“凤头,猪肚,豹尾”的文章标准。“凤头”,意谓文章开头应如凤凰的头一样。而凤凰,这种传说中的神鸟,它的头有什么特点呢?一曰小巧,那么文章开头应简洁小巧,不应冗长臃肿;二曰美丽,凤头上有凤冠,仪态万方,凤头一露,则百鸟来朝。那么,文章的开头要尽量写得美一些。美不见得指词藻的华美,而更多的是指能吸引人,有魅力;三曰灵动,凤头是灵动的,是能带动凤身、凤尾的。所以,文章开头要便于开启下文,契领全文。不要把开头写得僵硬、孤耸,与下文衔接勉强,甚至脱节。怎样写出小巧、美丽、灵动的“凤头”,使阅卷老师一见而惊,不忍弃去呢?
二.常见误区举隅:
1.啰嗦:
开头“迂回曲折”,弯来绕去,啰啰嗦嗦是不少中考作文的通病。一篇五六百字的中考作文,有的学生开头就用了二三百字,这样的开头无论多么精彩,都是很失败的。还有写议论文的材料引述,如拉拉杂杂,定然是吃亏不讨好。因此,一定要把开头写得精炼些。
2.空泛:
空洞无物,语言杂质多,水分多是不少中考习作开篇的典型问题。如写“友谊”,围绕着“友谊”进行“题解”,用“友谊是……”之类的句子铺展出一大堆空话、废话,看不到一点实质性的内容,这样的开头应该坚决摒弃。记叙文应迅速抓住主体内容,议论文应迅速接融中心论题,说明文应迅速抓住说明中心,这样的开头就会具体多了。
3.平淡:
不少中考作文的开头,陈旧老套,平淡呆板,如回忆性的文章多是用“这件事过去好多年了,我至今仍久久不忘”拉开序幕,议论性文章总是从“形势”开笔,一看就让人发烦。因此,必须改变八股文方式的开头,运用鲜活的语言,采用别致的方式,让文章的开头就成为迷人的风景。
三.谨记“凤头三字决”:
精,精中见奇 巧,巧中生俏 变,变中出新
四.忆课文,练身手:
1.“凤头”宜精,精中见奇。
板块1——点击智慧网:
运用精炼的语句开篇,入题快捷,不蔓不枝,“凤头”显得短小精悍,给人以奇句夺目、凝炼明快之感。最常见的手法是独句开篇,开篇一句话是名家写作的高招,可以独句写景,如《七根火柴》中“天亮的时候,雨停了。”,《甜甜的泥土》中“西北风呼啸着,残雪在马路上翻卷。虽已立春,天还是很冷。”;
可以独句写物,如《一件珍贵的衬衫》中“在我的家里,珍藏着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衫。”;
可以独句写人,如《我的老师》中“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
可以独句摹声,如《羚羊木雕》中“„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
可以独句叙事,如《故乡》中“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2000余里,别了20余年的故乡去。”,《老山界》中“我们决定要爬一座30里高的瑶山,地图上叫越城岭,土名叫老山界。”,杜卫东的《明天不封阳台》更简洁:“明天要封阳台”,制造矛盾,吸引读者,莫怀戚的《散步》中“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可以独句抒情,如《白杨礼赞》中“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空山鸟语》中“到山上来,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听鸟叫。”,冯骥才的《珍珠鸟》中“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可以独句破题,如《背影》中“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余年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刘心武的《错过》中“是的,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又错过了许多……”,李森祥的《台阶》中“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郑文光的《宇宙里有些什么》中“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无穷无尽的宇宙。”;
可以独句介绍缘由,如《古代英雄的石像》中“为了纪念一位古代英雄,大家请雕刻家给这位英雄雕了一个石像。”
板块2——进入操练场:
以“初中生活”为话题作文,尝试用简短的句子开个“凤头”:
1.望着黑板边倒计时牌上那两个阿拉伯数字与日俱减,平时不肯刻苦的我忽然意识到该抱佛脚了。于是乎,本人针对自身的情况,想出了以下几种对策:
——《中考行动》
2.进入中学以来的感觉,就像赛场上快似流星的冲刺,芭蕾舞中无与伦比的快旋。
——《中学现场录音》
3.窗外,秋风扭着细雨,织成一张无边的网。操场上一排默默的梧桐树,寂寂地落下叶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我的心像这冷雨一样,凉透了。
——《秋雨潇潇》
4.生活犹如电影,丰富多彩而又摇曳多姿!“咔嚓”,初三生活开拍口罗!
——邓丽媚的《初三生活,让我欢喜让我忧》
5.“呜……”眼看列车马上就要离开月台,“通往初三的乘客请注意:列车将要发车,请未上车的旅客迅速到站登记……”
——陈肖云的《初三早班车》
6.初三终于在不情愿中姗姗来迟,带来了黑色的阳光,吸收了灿烂的光芒。
——张宜君的《“黑色”的初三》
7.“初三了,不抓紧时间学习还在外面玩……”一溜烟儿,我们开始正襟危坐,“寒窗苦读”。
——王敏的《初三了……》
8.朋友,想尝尝初三生活的滋味吗?来,俺免费陪你逛一回:
——许洋子的《没事偷着乐》
2.“凤头”贵巧,巧中生俏。
板块1——点击智慧网:
巧借辞格,含而不露,生动活泼而又令人耳目一新,富于感染力,增添了“凤头”的含蓄美。
可以巧设比喻,如《我的“长生果”》中“书,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海燕》中“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张洁的《我的四季》中“生命如四季。”
可以巧借引用,如《说“勤”》中“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唐代文学家韩愈说:„业精于勤。‟”就引用了名句,辛炳元的《鸟飞鱼跃的联想》中“„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诗句是从唐僧玄览„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化来的。人们常用来比喻自由的境界。”,陈朴的《人脑中的河》中“„青山环绿野,白水绕城郭‟在人体最高司令部——脑及脊髓这座城堡的周围,也环绕着一条小小的河流,河中滚动着脑脊液。”;
可以引用歌词,如学生习作《掌声》中“„100分——想说爱你不容易‟我原本直认为是这样。今天的化学测验我却得到了全班的最高分,我情不自禁地欢喜,仿佛得到了一种最高荣誉。我喜欢这种感觉,我有一种冲动,突然奇怪地渴望能听到别人的掌声。就像苦咖啡,苦中有甜,最美的滋味。”借用歌词点化拓展,情趣盎然,李舵的《美丽的西双版纳》中开头引用了“„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彩云在飘荡。‟提起神奇秀丽的西双版纳,谁能不为之心驰神往!”,就有了“观热带雨林,涉澜沧碧水,登傣家竹楼,拍下了一张张珍贵的图片,留下了一串串彩色的记忆……”;
可以巧置对比,如《榆钱饭》中“我自幼常吃榆钱饭,现在却很难得了。”;
可以巧用设问,如《从三到万》中“学习文化知识能不能走捷径呢?就是许多初学的人时常提出的问题。……” 板块2——进入操练场:
以“成长”为话题作文,我们可以这样来个“凤头”:
1.吾本布衣,出生于包头,苟全性命于产房,不求闻达于世人。爷爷不以吾卑鄙,猥自枉屈,数次与吾漫步乡间,咨吾以学习之事,由是感激,遂许爷爷以尽力为之。后赴海瑞,受任于初中之际,学习于教室之内,尔来两年有数月矣。
——齐霁的《成长的脚印》
戏编《出师表》,巧仿古文言,新人视角,趣意盎然。
2.“池塘边的榕树下,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听着《童年》舒缓轻柔的音乐,我的眼前仿佛浮现出池塘、知了、操场、秋千、蝴蝶……童年真让我难忘。
——杨舒婷的《童年忆趣》
巧借歌词传心意,妙用定格展画面。
3.“妈,老师让我们重照张相,做校卡……”“不是还有几张吗?”“啊?妈,您总不是想让我长不大吧?”
——张慧的《相册》
在简洁的对话中揭寓意,在真实的生活中入话题。
4.“好高兴噢,又吃„成长快乐‟了……每天都是星期六!”电视里又传来鼓动人心的广告词。我真不明白,那个男孩怎么这么高兴,难道成长真的快乐吗?
——李媛的《成长不快乐》
实录电视广告,逆向构思自然。
5.羊角辫变成了潇洒短发,小不点变成了高挑少女。哈,我长大了!长大的感觉?!长大的感觉如风,像茶,似酒。
——题记
——荆州一考生
简洁的对比,鲜活的比喻,多变的标点,妙!
3.“凤头”求变,变中出新。
板块1——点击智慧网:
手法多变,出人意外,耐人寻味,“凤头更显灵动,使人体味到一股浓浓的新意。”
可以变换人称,如《失败是个未知数》中“你舔尝过失败的滋味吗?” 犹如面对面的交流,给人一种亲切认同之感;
可以设置悬念,或先摆出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或先截取一个精彩的事件片断,或先交代一个起线索作用的物件,或先安排一个引发故事的场景,或先显示故事或人物的结局,激发读者的兴趣,如《枣核》中“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写来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他带几颗生枣核。东西倒不占分量,可是用途却很蹊跷。”,《紫藤萝瀑布》中“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可以倒叙开篇,如《记一辆纺车》中“我曾经使用过一辆纺车,离开延安那年,把它跟一些书籍一起留在蓝家坪了。后来常常想起它。……”;
可以活用句式,如《秋魂》中“秋天了,成熟的果实都低下了头,它不是在孤芳自赏,也不是在自我陶醉,更不是在哀泣自己将跌落枝头。它是在想:我是怎样成熟的呢?”
板块2——进入操练场:
以“爱”为话题作文,你将如何开头?
第四篇:中考作文指导之打造凤头教学设计
中考作文指导之打造凤头教学设计
语文组 张绪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应对中考作文写作,学习写作技巧与方法,提高写作能力。2提供作文写作素材,让学生积累材料。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习写作技巧并运用到写作实践中 教学安排: 多媒体教学,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古人说写文章要做到“凤头、猪肚、豹尾”,就是说开头要漂亮,有吸引力,好像凤凰的头一样,虽然小,但是精致非凡,五彩缤纷。那么,怎样才能写出美丽的“凤头”来呢?
二、技法展示 1. 巧用题记式
题记是在作文标题之后、正文前的一段文字,好的题记能吸引读者,引发读者思考。题记可以交代写作缘由,也可以创设环境;既要揭示文章内容,也要点明写作内涵。好的题记既要简洁明了,又要意蕴丰富而有文采。
《留一点车印的温暖给自己》的题记:
河岸对河流说:我不能留住你的每一次波浪,让我留住你的足印在我心里吧。
――题记
借用泰戈尔《飞鸟集》中的句子,足以说明考生文学积累的丰富。2. 开门见山式
所谓“开门见山”,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的是写文章时直截了当入题的一种写法,所以又可称为“直接点题法”。表达角度,可以是开头直叙本事,也可以起笔点题;可以开宗明义揭示主旨,也可以单刀直入点明论点。由于这种写法干脆利落,入题快捷,不蔓不枝,所以可以作为考场作文开头的首选方法。
如,《谈骨气》开头就亮出观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3. 设置悬念式
先倒叙事情的结果,设置悬念,或先设问破题,引起说明或议论。《羚羊木雕》的开头:
“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这种开头方法,其目的是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关注,激发读者的兴趣,同时增加文章的曲折,显现文章的布局之美。
又如,《升起心中的太阳》的开头:
我行走在雨中,风从我的后背穿过,解渴的不是肌肤,而是心灵。握着那份考砸的试卷,我努力地想寻找一个借口,却发现是徒劳的,该怎么向你交代,我拼命地想。4. 引用式
引用法是一种很常见的文章开头法,内容是很丰富的,若是议论文,人们常用名人名言以增强论证效果,突出主题;若是记叙文、散文则可以引用歌词、诗句,以引发下文,便于叙事抒情。此外,还可引用古语、俗谚、对联等等,可以吸引读者,突出中心。
纪伯伦在《泪水与微笑》中说:“我不会让满腔悲痛的眼泪变成笑声,我愿我的生活拥有眼泪和笑容。”是的,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上,都不可避免地会有困难与挫折,眼里都有权利噙着泪水,但也有资格让脸上挂满笑容。--《以微笑走过》
这种开头法,是大家容易掌握的一种方法。因为初中课本上的诗歌较多,在平时学习中只要稍加积累便可以灵活运用。名言警句式开头如果运用得恰当,往往能增强开头的气势,使文章扣人心弦,意蕴无穷。5. 环境描写式
环境描写可以渲染气氛,可以衬托人物,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如果在文章的开头先进行一段简洁的环境描写,既可以为文章提供一个特定的背景,又能使文章形成一个特殊的氛围。
如《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的开头:
晨风习习,琼枝带露,啊,又是一个大雾天。家乡的雾白得美,白得朴素。像瑞雪一样的白吗?它没有。它白中略灰,白里泛青,比白雪美多了。可不是,浓雾沉睡在青山秀水之间,汲取了山间草木的灵气,不是打扮得更秀美了吗?
三、注意问题
考场作文由于受时间和篇幅的限制,简洁、明了的开头能给人清楚明白而又不同凡响的印象。因此,一般以开门见山、落笔入题为好,让人一读开头,便能感受到你的观点、思想或者情感。切忌故弄玄虚。中考作文开头常见的弊病:
①绕大圈子,入题太慢;②陈词老套,令人生厌;③凭空抒情,无病呻吟;④开头重复,作用不明;⑤盲目写景,生拉硬扯;⑥盲目引用,不加选择。
四、课堂练习:
1、请以“青春”为话题,自拟题目,设计两个不同的开头。
2、以“走过”为题,设计两个不同的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