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读先烈诗章,坚定理想信念
重读先烈诗章,坚定理想信念
放下这本书,凝眸其上,不由得肃穆庄重地端详起来:淡淡土黄故纸般的封面,暗金色的手写体诗句的底纹,一道长方形的重红之上,托出重读先烈诗章几个大字,特别是“重读”二字用了亮黄,显得格外醒目,提示着这本诗集厚重的精神价值,是值得我们反复读的。
《重读先烈诗章》收录了李大钊、向警予、邓恩铭、恽代英、瞿秋白、方志敏、杨靖宇、陈然等100位中共革命先烈的遗诗。这些诗文按先烈们的卒年排序。每篇诗章包括先烈遗诗正文、先烈生平简介和诗文赏析三个方面的内容。精彩的诗章、感人的经历、精当的解读,让读过之人深刻地感悟了先烈们心系天下的家国情怀。
这些诗章,有的写于寻求革命真理的道路中,有的写于对敌斗争的战场上,有的写于黑暗潮湿的牢房里,有的写于英勇就义的前夕„„细细读来,心潮澎湃。那长长的革命崎岖之路上,暗夜中无数先烈挺直脊梁,挺着头颅艰难前行的景象似乎随着这字字千钧的诗句一幕幕重现。
常言道:?言志,言为心声。这些诗文中,不论是饱读诗书之作,还是冲口而出的断章,无不展示出先烈们为国为民的革命精神、坚定的理想信念、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虽有革命未成身先死的遗憾,但更有高瞻远瞩充满信心的乐观主义风范。
我特别喜欢陈法轼烈士的那首《狱中诗》:磊落生平事,临行无点愁。壮怀犹未者,热血拼将流。慷慨为新鬼,从容作死囚。多情惟此月,再照雄心酬。
陈法轼因动员民众宣传抗日救国而被捕,牺牲时年仅25岁。这样年轻的生命,在死亡面前却胸无点愁,这是怎样的心胸气度!低低吟诵,心中激昂之情渐生,这是烈士精神的熏陶使然,不由得心生钦佩。
除了这些慷慨激昂的诗作,先烈们也不乏侠骨柔情。在王凌波烈士赠达战友、妻子姜国仁同志的《诗一首》中,有这样一句:“相识各年少,而今快白头。”让人似乎看着他面对妻子,深情款款地回忆,从相识到相知、从少年到白头的爱情以及革命历程。他们是夫妻,更是战友,一路相携,不离不弃。“而今快白头”,让人想起西汉卓文君的《白头吟》:“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夫妻情长,共同为革命事业呕心沥血,青丝成白发。这是如何深沉的伉俪深情,又是怎样坚定的革命信念。
理想与信念从不落伍,精神力量永远是一个人的筋骨脊梁。这一百篇先烈诗篇,是先烈们那依旧跳动着的鲜活生命,在向今天的我们展现着他们那丰富的精神世界。他们一样眷念着亲情、爱情、友情,但他们更懂得国与家、个人与社会的轻重,愿以自己的生命换取国家民族美好的明天、人民大众幸福的未来。无论是周文雍的“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还是赵博生的“我死国生,我死犹荣”,都表达了先烈们“一肩任务千斤重,都为工农解放多”(古公鲁诗)的博大胸怀和志向。读了这样的诗句,我们似乎能感受到自己的内心有豪情在激荡,一颗覆满俗世功利轻尘的心灵受到了洗礼。
每一个时代都不能失去回忆,都需要振聋发聩的唤醒。这些烈士的遗诗,正如嘹亮的号角,能吹散我们心中的迷惘,坚定我们建设强大祖国的理想信念。
第二篇:重读《共产党宣言》坚定理想信念
重读《共产党宣言》坚定理想信念
习近平同志指出,领导干部要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打牢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功底,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是第一部必读的书籍。它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纲领性文件,是毛泽东同志看过一百多遍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百科全书。自出版问世以来,已经被翻译成200多种文字。它象一座灯塔,照亮了人类社会前进的方向,它第一次向全世界宣告: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
下面,先简要介绍一下今天要讲的主要内容,讲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为什么成为必读的书籍
第二个问题,《共产党宣言》写作的历史背景 第三个问题,《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和主要内容 第四个问题,《共产党宣言》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共产党宣言》为什么成为必读的书籍 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宣言》为什么成为必读的书籍呢?我想至少有三个理由:
(一)《宣言》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个纲领
《宣言》的问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的发表,至少带来三个标志:
第一个标志是首个工人阶级政党的诞生。《宣言》是一部最伟大的纲领,是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它是共产党人首次向全世界宣示自己观点、纲领、目的和历史使命的宣言书,因而,它标志着首个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工人阶级政党的诞生。
第二个标志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宣言》是马克思主义从创立到成熟的标志,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里程碑。《宣言》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的党纲,它第一次向全世界宣告了一种全新的世界观。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所以,老一代革命家和思想家,把《宣言》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出生证。
第三个标志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宣言》是为国际工人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随着《宣言》的问世,便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有共产主义者同盟领导的工人运动,有第一国际领导的工人运动,有巴黎公社运动,极大地推动了欧洲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解放事业。特别是俄国的十月革命运动和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她使社会主义在革命的运动中从理想变为了现实。
(二)《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精典中的精典 其一,《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大家都知道,马克思主义有三个组成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宣言》这篇巨著,就是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著作,因而,号称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
其二,《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的“歌中之歌”,即精典中的精典。《宣言》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最主要、最核心的基本思想,斯大林盛赞《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的“歌中之歌”。认为“马恩以自己的《宣言》创造了一个时代,”即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用科学共产主义理论指导革命斗争的新时代。列宁对《宣言》作了高度评价,说《宣言》对“马克思主义学说作了系统的、完整的、至今仍是最好的阐述”,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是每个觉悟的工人必读的书籍。”
(三)《宣言》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圣经”
列宁曾把马克思的《资本论》称作工人阶级的“圣经”。我们说,《宣言》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圣经”,是我们真正的老祖宗。毛泽东同志说过,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此,中国的面貌便为之一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特别是《宣言》,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根,丢了就失去了根本。
我们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他是在1920年学习了《宣言》后,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的。延安时期,毛主席曾和陶铸夫人曾志说过,“《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遇到问题我就翻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有时只阅读一两段,有时全篇都读,每阅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我写《新民主主义论》时,《共产党宣言》就翻阅过多次。”可以说,毛主席自从1920年读到《宣言》开始,一生不知读过多少遍,直到临终时,身边还放着这本书。同时,毛泽东同志多次号召党员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并列出书目,每一次向干部推荐的阅读书目第一本都是《共产党宣言》。
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同志1920年在法国勤工俭学时,就开始学习《共产党宣言》,从而,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世界观。1992年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曾经满怀深情地说,“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小平同志曾把马克思主义比作“老祖宗”,他讲“老祖宗不能丢,丢了就失去了根本。”
二、《共产党宣言》写作的历史背景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必须首先了解其写作的历史背景,这样,才能深刻的理解和把握革命导师理论的精神实质和深刻内涵。那么,《宣言》这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文献,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呢?
第一,《宣言》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需要的产物。
《宣言》写作的前夜,正是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当时欧洲的资本主义有了迅速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化。特别是在1825年、1836年、1847年先后爆发了三次大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说明资本主义矛盾的尖锐化。这时,无产阶级已经提出了自己在经济和政治上的诉求,他们把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了资本主义制度。当时,在欧洲最发达国家先后爆发了三次大的工人运动。有法国里昂工人的起义,有英国工人的宪章运动,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这些斗争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但这些斗争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都相继失败。时代呼唤科学理论,《宣言》正是适应这一时代呼唤的产物。当时,两位年轻的学者,马克思30岁,恩格斯28岁,就是这两位年轻人,撰写了《共产党宣言》这部巨著,公开向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宣战。
第二,《宣言》是马恩进行理论创造和理论斗争的产物。
马恩亲身参加革命斗争的实践,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同时,马恩又进行了大量艰苦的理论创造。他们对于人类科学的思想理论成果,运用新的世界观和科学态度进行研究,批判地继承了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经济学、法英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并同各种错误的理论思潮展开斗争,从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宣言》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作。
第三,《宣言》是马恩创建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物。
马恩为创建无产阶级政党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组织工作。1845年马恩在布鲁塞尔成立共产主义小组。1846年,又在布鲁塞尔成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作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初步准备。1847年6月,又在伦敦召开了“同盟”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这次大会上,郑重地论述了共产党应当遵循的原则。将国际性革命团体“正义者同盟”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代替“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口号。在《宣言》写作之前,就有了恩格斯起草的两个重要文献,一是《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一是《共产主义原理》。同年11月,《共产主义者同盟》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马恩都参加了大会。大会委托马恩起草一个周详的理论与实践的党纲,这就是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
由此可见,《宣言》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需要的产物,是进行艰苦理论创造和创新的产物,也是在实践中创建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物。
《宣言》的中译本,在中国第一次出版是1920年,它的出版,对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起到了纲领性、关键性的指导作用。《宣言》培养了我们党的第一批干部,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中国共产党人学习《宣言》,标志着中国人民终于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使他们开始懂得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观察国家和社会的命运,重新思考中国的问题。所以,我们党历来强调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时,第一本就是《共产党宣言》。
三、《宣言》的基本思想和主要内容
《宣言》的全文二万五千字。分序言和正文两大部分。序言共七篇,重点阐述了《宣言》的基本思想。正文共四章,重点阐述了《宣言》的主要内容。序言和正文构成了《宣言》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一)《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序言部分)
在《宣言》的传播中,七篇序言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七篇序言主要回顾了《宣言》同国际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历史,总结了《宣言》问世以来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新鲜经验,阐明了《宣言》的任务和基本思想,丰富和发展了《宣言》的基本原理。学习七篇序言,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领会《宣言》的精神实质。
七篇序言,我们就不一一叙述了,这里我们重点阐述一下序言中关于《宣言》的基本思想。贯穿《宣言》的基本思想,1883年法文版序言做了非常精典的概括。即: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因此,(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而这个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恩格斯说,这就是《宣言》的基本思想,恩格斯又说,这一思想是完全属于马克思的。这段话集中阐述了《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也集中阐述了共产党人的社会观、政治观和使命观。
第一,社会观。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性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基本观点。就是说,我们观察社会必须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面,从社会的经济基础方面,去了解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去认识、分析和考察社会政治、思想的上层建筑。
第二,政治观。自原始公社解体以来,人类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就是说,在阶级社会中,必须用阶级斗争的观点和阶级分析的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阶级社会的一切现象,这样才能使人们在错综复杂和迷离混沌的社会历史中发现规律性。
第三,使命观。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己。就是说,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其结果必然是“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使整个社会得到解放,在这个过程中,无产阶级自己也同时获得了解放,这就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
上述讲的就是贯穿《宣言》全篇的基本思想。这个基本思想,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它是《宣言》的理论基础,也是《宣言》的核心所在。
(二)《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1.《宣言》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理论。
《宣言》正文第一章开宗明义的指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是理解人类阶级社会历史的钥匙。有人说,阶级斗争是马克思发现的,这不对,在马克思以前,资产阶级的历史学家就已经论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也已对社会各阶级做过经济上的分析。所以,马克思把发现阶级斗争的功劳归于资产阶级学者。但马克思在阶级斗争问题上,有自已的新见解:马克思在1852年致约·魏德迈的信中说:“我的新贡献就是证明以下几点: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产阶级社会的过渡。”第一点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说,阶级和阶级斗争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远存在的。原始社会没有阶级自然也就没有阶级斗争,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消灭了阶级,也没有阶级斗争,阶级斗争只存在阶级社会当中。第二层意思是说,要从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面,从社会的经济基础方面去说明和解释阶级的产生、存在和消亡。第二点,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这是指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起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自己的统治,即无产阶级专政。第三点,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产阶级社会的过渡。这句话,马克思讲了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说,无产阶级专政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在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时期,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第二层意思是说,无产阶级专政的目的就是要消灭一切阶级,进入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这就是马克思在阶级斗争问题上的新观点、新理论、新贡献。
关于阶级斗争的理论和阶级分析的方法,我们学习它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列宁说,有了阶级斗争的观点和阶级分析的方法,才能使我们在错综复杂、迷离混钝的社会现象中发现规律性。
毛主席第一篇成熟的著作就是《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这篇著作正是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对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阶级进行了科学的分析,明确提出了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推动力量、依靠力量,革命的同盟军,革命的对象,等等。由此,提出和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路线,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今天,我们对当代资本帝国主义的分析,我想也必须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才能认清资本帝国主义的本质。例如,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就是美国社会的底层人民对金融大亨、金融寡头的阶级斗争。
2.《宣言》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
《宣言》在阐述无产阶级革命之前,首先肯定了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革命作用。《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这种革命作用《宣言》重点讲了三个方面:一是它破坏了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宣言》指出,在资产阶级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撕下了罩在封建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等等。总之,资产阶级把一切都变成了资本主义的、赤裸裸的、冷酷无情的金钱关系。二是它开拓了国际市场,开始了经济全球化的历程。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开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不是现在才开始的,而是从资本主义就开始了。《宣言》指出,“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美洲的发现”,即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路,使整个美洲变成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地。”绕过非洲的航行,即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来到了印度,来到了东南亚、来到了澳大利亚、来到了中国,把这些国家都变成了资本主义的殖民地和商品市场。三是它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宣言》讲到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航,电报的使用,整个大路的开垦,巨大的生产能量、经济发展和大量人口仿佛像用法术一样从地下被呼唤出来。
《宣言》在肯定了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革命作用之后,重点阐述了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
第一,《宣言》论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性质。即: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马恩在《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是说,无产阶级革命要干什么呢?要解放绝大多数人,要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谋幸福。在这一过程中,无产阶级也解放自己,进而解放全人类。
第二,《宣言》阐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手段,即爆力革命。《宣言》指出:“无产阶级,现今社会的最下层,如果不炸毁构成官方社会的整个上层,就不能抬起头来,挺起胸来。”《宣言》在序言中还指出:“特别是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必须用暴力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工人阶级自己的新政权。《宣言》在最后还指出:“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这里马恩用“炸毁”、“打碎”、“暴力推翻”等语言,阐述了暴力革命的思想。
关于暴力革命的具体形式,马恩在《宣言》中没有讲。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探索出了城市武装暴动和起义的方式,取得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毛泽东领导的中国革命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形式,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有人说,暴力革命这种方式过时了,西方资产阶级的议会民主、和平过渡等思想具有普世价值。我不这样认为,美国的9·11事件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帝国主义,推翻阿富汗塔利班政权,推翻伊拉克萨达姆政权,推翻利比亚卡扎菲政权无一不是采取武装暴力的方式,近年来在叙利亚问题上,他们一方面要求叙利亚政府放下武器,不要实施暴力,另一方面又大肆武装叙利亚反对派,导致很多武器都落到了恐怖分子手中,使恐怖组织不断做大,所以,天真的人们,不要对资本帝国主义抱有任何幻想。但我也不反对新的方式,比如:和平过渡。例如:委内瑞拉。委内瑞拉是多党制国家。查为斯通过竞选上台执政后,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口号,即建设21世纪的社会主义。查为斯领导的党是统一社会主义党。这个党年轻的时候就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查为斯对毛主席著作耳熟能详。在他接见中国代表团时,不时地引用毛主席的语录。他执政后,对比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觉得还是社会主义更具有优越性,更能够化解社会矛盾。所以,他公开提出建设21世纪的社会主义。当今世界上,我们承认的社会主义,是“一大四小”。“一大”就是我们中国,“四小”就是越南、老挝、朝鲜、古巴。查为斯搞社会主义,所以和古巴走的很近。查为斯病故后。他的继任者马杜罗上台,继续查为斯的路线和政策,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一旦马杜罗下台,其他反对党上台执政,查为斯开创的社会主义在委内瑞拉还能存在吗?由此,还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社会主义不能搞多党制。前苏联葛尔巴乔夫搞多党制,导致苏联解体,一分为十五,社会主义国家改变颜色。南斯拉夫,在铁托逝世后,上了西方的圈套,也搞起多党制。最终导致国家在内战中解体,一分为六,也使社会主义国家改变颜色。
第三,《宣言》还阐述了无产阶级不断革命的思想。《宣言》指出:“德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只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直接序幕。”就是说,无产阶级在帮助资产阶级推翻了封建专制后,还要不停顿地把革命推向前进,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这就是马恩的“不断革命论”思想。列宁在马克思不断革命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革命转变论”的思想。即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及时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1917年2月俄国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列宁及时提出了资本主义民主革命已经基本完成,现在应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转变到第二阶段,即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到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正是在列宁的领导下,取得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毛主席根据中国革命的实际,在马克思不断革命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的思想。即:中国革命也是不断革命,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之日,就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之时。
第四,《宣言》还阐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结果。即:“两个必然”理论。就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在《宣言》中原文是这样表述的,“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我们把它通俗化就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关于“两个必然”的理论,马恩在《宣言》中是怎样揭示出来的?
一是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揭示出来的。《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发展过程中,既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财富;也同时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阶级。“两个必然”是资本主义社会两大阶级发展斗争的必然结果。
二是从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中揭示出来的。即:从分析社会化大生产的生产力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中揭示出来的。“两个必然”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发展激化的必然结果。
三是从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斗争中揭示出来的。“两个必然”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斗争的必然结果。
3.《宣言》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阐述,主要体现在《宣言》的第二章里,在《宣言》整篇行文中,马恩虽然没有提出“无产阶级专政”这个词,但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已经非常明确了。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上升为政治阶级,当家作主。马恩在《宣言》中讲,“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上升为统治阶级,就是要夺取和掌握政权。争得民主,就是要当家作主,作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第二,工人阶级要利用手中的权力剥夺剥夺者。《宣言》指出,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之后,要“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即掌握一切生产资料和社会财富。
第三,工人阶级要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这就是说,工人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之后,就要迅速发展生产力,把发展生产力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所以小平讲,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这些年来,人们对无产阶级专政有一定的误解:似乎无产阶级专政就是镇压、就是暴力,就是独裁和恐怖。这里有前苏联斯大林时期造成的人们对无产阶级专政的误解,斯大林时期,搞肃反扩大化,利用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错杀了很多人。有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造成的人们对无产阶级专政的误解,中国十年“文化大革命”,踢开党委闹革命,砸烂公检法,国家处于严重的无政府状态,至使很多老同志、老干部被迫害至死。同时,更有西方敌对势力对无产阶级专政的歪曲和恶意中伤的宣传。其实,根据马恩在《宣言》中的理解,可以使我们看出,无产阶级专政首先是用来保障人民在政治上当家作主的,没有人民的当家作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其次是用来剥夺地主和资本家的生产资料的,不剥夺地主和资本家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就不能建立;第三是用来保障人民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的。因此,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4.《宣言》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第一,《宣言》指明了共产党的阶级性质。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组织。《宣言》指出,共产党“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不同的利益。”
第二,《宣言》阐明了共产党的两个特点:一是坚持国际主义原则。《宣言》指出,在各国无产者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二是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宣言》指出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在实践方面,共产党是各国工人党中最坚决的、始终代表运动前进的部分;在理论方面,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即通晓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规律,引导无产阶级向着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迈进。
第三,《宣言》明确了共产党的基本纲领。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最低纲领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即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当家作主。最高纲领就是消灭阶级,消灭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在《宣言》中把共产主义称为自由人的联合体。那么,怎样理解自由人的联合体呢?一是以人为中心。马克思在思考未来理想社会时最关注的是人,而不是神,也不是自然界。人在自由人联合体中居于中心地位。二是以自由为目标。马克思认为,在前资本主义时代,人依赖人(在奴隶社会奴隶依附于奴隶主;封建社会农民依附于地主);资本主义时代,人依赖物(资本主义社会,大机器生产,人被束缚在机器旁边);而在共产主义时代,人摆脱了对人的依赖,人也摆脱了对物依赖,达到了彻底自由、彻底解放的境界。人成为自然的主人,人成为社会的主人,人也成为自身的主人。一句话,人实现了彻底的自由和个性的独立。三是以联合体为形式。共产主义就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就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在自由人联合体中,人人平等,自由发展,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真正实现“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
第四,《宣言》论述了共产党的策略原则。一是当前利益和长远目标的紧密结合。《宣言》指出,“共产党人为工人的最近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策略原则。列宁称之为共产党人制定政治斗争策略的依据。二是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的紧密结合。《宣言》指出,共产党人到处都支持一切反对现在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运动,但一刻也不能忘记所有制问题是一切革命的基本问题。这就是说,共产党人在政治斗争中既要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又要坚持策略的灵活性,坚持二者的统一。三是共产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宣言》指出,“共产党人到处都努力争取全世界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应该根据不同历史阶段的革命任务,团结和争取同盟者,以孤立和打击最主要的敌人,才能保证革命的胜利。《宣言》最后提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战斗口号。
以上我们从四个方面谈了对《宣言》主要内容的理解。即无产阶级斗争理论、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等等。这就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因此,《宣言》是无产阶级政党第一个“周详的理论与实践的党纲。”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中的经典。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
四、《共产党宣言》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宣言》是对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系统的阐述。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它是人类思想史上一次最壮丽的日出。
《宣言》发表160多年来,被翻译成200多种语言,出版了数千个版本,成为全世界发行量最大、传播最广的经典著作。《宣言》思想深刻、说理透彻、文风活泼、语言优美,不仅是革命理论的经典,也是世界文学的经典。160多年来,《宣言》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具有科学的精神内核,具有时代的理论品格,具有实践的本质特征。因而,具有极深刻的理论价值和极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学习《宣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宣言》所阐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对于我们今天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
一是唯物主义观。《宣言》告诉我们要从生产力、经济基础、物质生活条件的视角分析人类社会的运动和发展,任何时候都要重视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把握社会的发展、把握国家的前途、把握民族的命运。
二是人民主体观。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实践的主体。任何时候,做任何工作都要重视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任何时候都要重视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力戒空谈。因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三是科学发展观。即把事物当作发展变化的过程来理解,任何事物都有其不断生成、发展和变化的历史过程。因此,要从长远的、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坚信“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实现,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四是唯物辩证观。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从而实现它自身的辩证否定。这一规律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阶段性和过程性的统一、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因此,我们既要看到前途的光明,又要看到道路的曲折。
(二)学习《宣言》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的确立,来自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我们今天学习《共产党宣言》,就是要坚信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记得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我们今天的努力是朝着将来的大目标,忘记这个大目标,就不是共产党员了。
理想信念是引领人类前行的灯塔,是照亮人生道路的火炬。理想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使人“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始终堂堂正正;可以使人“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甘愿为之献身,可以使人“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宁死不变信仰。因此,理想给人以希望和寄托、光明和温暖、支撑和动力。
理想信念的力量胜似钢铁。唐僧师徒一行4人加1马,西天取经,修成正果,不仅是由于他们降魔伏妖的本事大,更由于他们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而不停步、不回头、不放弃。信仰坚定,意志坚强,恶魔、死亡不足以惧,钱财、美色不足以诱。当今社会,在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在思想多元化的情况下,一些同志经不起诱惑,守不住底线;一些同志撑不好权力,控不住私欲;一些腐败分子,身败名裂、追悔莫及。从根本上说,就是丧失了理想信念。
总书记语重心长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现在一些人实在太现实、太功利了,他们只讲金钱不讲信仰,只要“实惠”不要“主义”,精神的“钙”一点一点在流失。在他们的眼里,自己的进步是重要的,事业的发展是次要的;自己的享受永无止境,群众的冷暖漠不关心;自己的一丝付出看得比天还大,组织的任何奖励都是天经地义,„„发展到极端,有的以“财色”为工作基准,有的不信马列信鬼神,有的甚至发出了“替党说话还是替人民说话”的荒唐之问。综观这些干部的错误轨迹,都是在理想和信仰这个总开关上出了问题。
习近平同志指出,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
(三)学习《宣言》坚信“两个必然”的社会发展规律
“两个必然”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里有的同志可能要问: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为什么至今还没有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为什么还没有胜利?甚至出现了前苏联这样的挫折和倒退。
资本主义为什么至今没有灭亡? 我想至少有三点理由:
第一,资本扩张。资本主义从一诞生开始,就实行侵略扩张,从而转稼本国的阶级矛盾和经济危机。比如最早发展起来的英帝国主义,号称“日不落帝国”,全球每一个角落都有它的殖民地,在世界市场上获得了巨大的利润,从而缓解本国的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再如日本帝国主义。日本帝国主义是如何起家的?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签定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中国给日本的一次性战争赔款是日本当年财政收入的四倍,日本就是靠这次战争赔款很快发展、强大起来,挤身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行列。此外,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以低价向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制成品则以高价向发展中国家出口,这一低一高决定了利润的大部分流向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而,缓解了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危机和矛盾。
第二,科技革命。科技革命不仅延缓了资本主义灭亡的时间,而且使它进一步发展强大起来。我们知道,第一次科技革命,即机器革命产生大英帝国,即大不列颠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号称“日不落帝国”;第二次科技革命,即电力革命,促使德国和美国迅速崛起;第三次科技革命,即信息革命,使美国成为世界超级大国。
第三,自我调节。资产阶级具有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不断变革社会关系的需求和本性。比如: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全球性的危机,资本主义制度岌岌可危。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的顾问霍普金斯建议,采纳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作法来挽救危机,被当时一些资产阶级政客骂成叛徒,要把他绞死。罗斯福说,“为什么我们非要把自己说成是‘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呢?美国是一个大国,完全可以容纳好几种同时并存的制度。”因此,罗斯福总统采纳霍普金斯的建议,推行所谓“罗斯福新政”,强化经济国有化,强化政府干预和调控经济,从而使美国经济度过难关。同时欧洲的一些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福利国家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有助于缓解劳资对立、阶级对立和社会矛盾,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所以,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在危机中的自我调节政策和措施——很多都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获得了启示,借鉴了马克思的思想。正如一些西方人所说,“马克思是资本主义病床边的医生”。甚至有人认为,是马克思挽救了资本主义。特别是近几年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使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家和政客们又掀起了重读马克思《资本论》的热潮。也是想从马克思《资本论》那里寻找挽救资本主义的药方。正是由于以上种种原因,使资本主义至今还没有灭亡。
那么,《宣言》讲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为什么还没有胜利?甚至还出现了前苏联这样的挫折和倒退?
前苏联社会主义的解体和失败,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失败,更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而是前苏联自身原因造成的。
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无疑是伟大的。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有其历史性贡献,它使苏联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集聚了强大的实力,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打败了德国法西斯,崛起为世界超级大国。但苏联的很多做法并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并不符合《宣言》的基本思想。一是在政治上,《宣言》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不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这就是说社会主义国家是民主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而苏联则是高度集权、独裁,不讲民主。二是在经济上,苏联确立的经济体制和模式,长期僵化封闭,不改革不发展,最后走进了死胡同。三是在改革上,苏联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变成了改向。葛尔巴乔夫上台后,打着改革的旗号,搞什么“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提出所谓“民主化”、“公开性”,使苏联社会可以公开成立反对党,和共产党对着干。最终导致共产党下台,苏联社会主义制度解体。所以,普京说,葛尔巴乔夫是苏联社会主义的叛徒。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社会主义这面红旗还能不能打下去?社会主义还能不能战胜资本主义?关键看我们中国。
因此,近些年来,有人在比较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孰优孰劣时,总是以美国和中国为参照目标,中国代表社会主义,美国代表资本主义,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的生产力和物质财富远不如美国,进而对社会主义信心不足,甚至否定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中国的社会主义和美国的资本主义,哪个更具有优越性,怎么来看,怎么来比,我想:一是看建国时间。中国的社会主义从1949年建国开始至今不过60多年的历史。美国的资本主义从1776年建国,至今已经230多年的历史了,中国社会主义60多年的发展怎么能和美国200多年的发展相比。二是看前提和基础。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础上的,建国的时候叫做贫穷落后、一穷二白。美国虽然是一个年轻的国家,没有经历过封建社会,但它的早期移民是带着欧洲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来到美洲安家落户的。因此,它不是从原始社会开始起步,而是在欧洲资本主义文明的基础上起步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基础怎么能和资本主义文明的基础相比呢?三是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可以比一下,看一看究竟哪个更有优越性。我们仅从新世纪开始两国的经济发展对比一下:2001年中国的GDP总量刚过1万亿美元大关,当时美国的GDP约8万亿美元,美国的GDP是中国的八倍。但只过了10年,2011年年底美国的GDP总是约15万亿美元,中国则达到了7万多亿美元,仅10年的时间,中美GDP总量之比就从8:1缩小到2:1,中国的社会主义和美国的资本主义孰优孰劣,岂不一目了然。
因此,我们要坚信马恩在《宣言》中所揭示的“两个必然”理论,坚信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的历史规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为实现两个100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坚定理想信念
第十一讲坚定理想信念
理想和信仰是人生的最高追求,是人生价值目标的集中体现,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和成就事业的动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在人民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征程上,我们应当牢记邓小平“一定要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的教导,遵循社会的发展规律,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以引导和激励自己走好军旅之路,创造充实而闪光的人生。胡锦涛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和谐社会的构建不是无条件的,更不能没有原则,共同的理想与信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
一、理想信念是青年军人的精神支柱
航船要有航向,人生要有理想。肩负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青年军人,更应该有远大的追求和抱负,做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新一代军人。
(一)理想与信念的内涵
对于理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说,理想是一朵无果花,它只能点燃人们生活的激情,却始终尝不到它的果实;有人说,理想是一团火,它燃烧着没落,孕育着新生;有人说,理想是启明的星,航海的灯;还有人说,理想是人生的目标,力量的源泉,生命的风帆,命运的灯塔,等等。那么,究竟什么是理想呢?所谓人生理想,是指人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它是建立在对社会现实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基础上的,是人们的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一般可分为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社会理想包括远大的社会理想和一定阶段的社会共同理想,个人理想主要可分为生活理想、职业理想和道德理想等。革命军人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信念,是指一个人对一种思想、一种理论或一项事业比较坚定的、稳定的看法和信仰。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道德观等都属于人的基本信念,它是人的精神支柱,是意识的核心部分。一个人的信念坚定了,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他所信仰的事业中去,就会在风浪面前不动摇,在困难的时候不泄气,在关键的时刻不怯步。为共产主义而奋斗,是所有当代军人需要永远坚定的政治信念,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二)坚定理想信念的巨大作用
理想信念,是一座灯塔,照亮人生的航程;是一团火炬,点燃奋斗的激情。理想信念作为对未来的向往、追求以及对理论真实性和实践行为正确性的确认,一旦形成就会变成持久不衰的巨大精神力量。理想信念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人生奋斗目标的引导、人生精神支柱的确立和人生前进动力的激发等方面。青年军人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人生 1
才有明确的方向,才有奋斗不息的动力,生命才会永远闪射光芒。
崇高而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支军队百折不挠、执着奋斗的强大动力。一代代共产党人,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威武不屈、前仆后继,就是因为他们有坚贞不渝、矢志不移的理想信念。至今,我们读起革命英烈那些铿锵豪迈的壮语,依然热血沸腾、激情澎湃。李大钊面对绞刑架,发出了“我们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胜利”的豪迈宣言。方志敏英勇就义前慷慨陈辞:“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夏明翰临刑前,挥笔写就了千古绝唱:“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崇高而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我们事业走向成功和辉煌不可缺少的基石。我们为祖国为人民而战的牺牲奉献精神,来源于理想信念;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气概,始发于理想信念;遵守纪律、令行禁止、一切行动听指挥的优良作风,根植于理想信念。没有理想信念,我们国家就没有发展的原动力;没有理想信念,我们民族就没有团结的凝聚力;没有理想信念,我们军队就没有制胜的战斗力。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坚定的理想信念都是我们的政治优势。
崇高而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给人以奋发进取、建功立业不竭的力量源泉。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始终保持人生的正确方向。坚定的理想信念,好比指引航船前进的灯塔,照耀人生道路的火炬。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就有明确的生活目的和坚强的革命意志,就能在人生道路上经受住艰难曲折的考验,始终坚定不移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否则,就会像戈壁滩上的迷路人,迷失前进的方向;就会像一艘没有舵的小船,在生活的大海中随波逐流。坚定的理想信念,能使人始终保持奋斗不息的前进动力。伟大的目标必然产生伟大的动力和无穷的力量,崇高的追求必然带来坚强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坚定的理想信念能唤起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崇高感情和追求,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具有极大的鼓舞和激励作用。
我们的革命前辈,正是有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执着追求,才成为伟大而具有高尚人格的人;也正是有了把个人愿望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融为一体的坚定信念,才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为新中国的建立前仆后继、英勇奋斗。朱德远涉重洋到欧洲,最终加入了共产党,就是为了寻找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贺龙舍弃高官厚禄加入共产党,脱下将军服穿上粗布衣,脱下皮鞋穿上草鞋,也是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叶挺被囚禁五年多,出狱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还是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建国初期,钱学森、朱光亚等著名科学家,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冲破层层阻挠,毅然回到祖国,为国防事业呕心沥血,做出重大贡献。新的历史时期,李向群,杨业功、李素芝等一大批军队优秀共产党员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忘我工作、艰苦奋斗,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也是因为有了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不断激励。前辈的人生经历充分告诉我们,一个人在青年时代能否有崇高而坚定的理想信念,对今后的发展往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青年战友们,我们要记住这有益的古训,从现在开始,就应该选择好人生道路,树立起人生的远大目标。
二、青年军人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对每个当代军人的基本要求,是新形势下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每个革命军人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在任何复杂的情况下,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因外界干扰而误入歧途;才能有足够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克服一切困难,抵制任何诱惑,经受各种考验,永葆革命军人的政治本色。
(一)坚定理想信念的主要体现
青年军人正处在人生的黄金岁月,朝气蓬勃,最富理想,是军队建设发展的生力军。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发展规律,决定了青年官兵必须具有崇高而坚定的理想信念。这种理想信念主要体现在:
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共产党宣言》这本全世界共产党人的“圣经”,勾画了美好社会蓝图,指明了实现的正确途径。共产主义社会是我们迄今为止所能认识到的人类最壮丽、最合理、最进步的社会。共产主义将是一个消除了阶级的社会,一个生产力极大发展的社会,一个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极大丰富的社会,所有的财产归全人类所有,产品各取所需,所有的人平等地享受社会经济权利;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形成和谐关系。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的,是科学的理想信念,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朝着这个目标推进我们的事业。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是中国发展走向富强的正确道路,是全国各族人民现阶段的共同理想。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全面发展,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设想,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革命军人要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坚定的理想信念,并不懈地为之奋斗。
献身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的坚定信念。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是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核心和方向,是我军建设与发展史上的崇高事业,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关系到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全局,关系到国家的安全统一,因而是现阶段革命军人最富魅力、最具有实践意义的理想信念。我们要认清肩负的使命责任,积极投身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伟大实践,为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贡献青春和力量。
(二)实现理想信念要付诸于脚踏实地的努力
《荀子·修身》有言:“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千秋伟业和军队建设改革的蓬勃发展,为青年军人树立和实践崇高理想信念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胡锦涛2007年‘五四’青年节向中国青年群英会致信,勉励我们:“青年只有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人民创造历史的火热实践,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
命运、与人民齐奋斗,才能拥有壮丽的青春,才能实现人生的美好理想。”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军人,应该把理想信念付诸脚踏实地的努力之中,使理想之光伴随整人生个人生之旅。
把坚定的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之上。科学的理论是理想信念的的“灵魂”,坚定理想信念必须以深厚的科学理论基础为依托。要努力学习掌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世界,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这样,我们就会站得高、看得远,就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问题,坚定不移地为实现伟大理想而奋斗。
自觉地把个人志向融于党的事业和军队建设之中。理想是美好的,又是现实的。处在不同环境和岗位的人会有不同的理想,有阶段性追求,也有毕生向往。有的渴望成为英雄,有的想当军事家、科学家,这都属于个人理想。革命军人应当志存高远,胸怀全局,自觉地使个人的理想与党和人民的需要相符合,与军人的使命职责相一致,摒弃那些狭隘的、庸俗的、渺小的个人私欲,在为部队建设改革做贡献中实现自己正确的目标和追求。
认定了理想信念就要始终不渝地追求下去。“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作为有志在军营获得成功、取得进步、让理想闪光的革命军人,在漫长的奋斗历程中,任何时候都必须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实现美好的理想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不管遇到多大艰难困苦,不管经受多少失败挫折,都要“咬定青山不放松”,毫不动摇,矢志不移,在拼搏进取、执着奋斗中,实现人生的理想,创造理想的人生。
坚持从平凡的小事做起。通往理想的道路没有捷径可走,要真正有所收获,必须从具体事情做起,用辛勤汗水浇灌出成功的果实。在本职岗位上磨练,投身工作实践,是坚定理想信念的根本途径。俗话说:“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不受百炼,难以成钢”。无数事实说明,实践能磨练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情操。一旦脱离实践,人的认识就会僵化,思想就会落后。坚定理想信念,同样也离不开实践。平凡孕育伟大,伟大出自平凡。理想信念的大厦要靠一砖一瓦砌成,干好一项平凡的工作,就是朝着理想的目标前进一步。每个同志都要胸怀远大理想,坚定信念,扎扎实实做好训练站岗、执勤巡逻等每一项工作。只要坚持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入手,一步一个脚印,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就能够把自己锻造成一名思想过硬、信念坚定、志向高远、奋发有为的当代军人,就能够到达理想的彼岸,就能够使自己的军旅生涯放射出耀眼夺目的光彩。
三、恪守革命气节,抵制错误思潮侵蚀
崇高的革命气节历来是我们党和军队团结奋斗、夺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培养崇高革命气节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作为新时期的军人,面对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一
定要坚决抵制,不断加强道德修养,“拒腐蚀、永不沾”,始终保持革命军人的浩然正气。
(一)恪守气节,抵御侵蚀,永葆人民军队的本色
什么是气节?气节就是志气和节操。志气是指一个人的志向和意志;节操则指在重大问题上表现出来的高尚道德品质。简言之,所谓气节,就是指一个人政治上和道德上的坚定顽强和不屈不挠的高尚情操,以及在现实斗争中表现出来的相应的行为。
古今中外的志士仁人都非常重视气节和气节的培养。我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对气节曾从不同的角度作过论述。孔子提倡“杀身成仁”,他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就是说,作为一个有骨气的人,生活富裕时不能迷失方向,生活贫寒时不能动摇志向,在强暴面前不能屈膝变节。孟子的这句话,揭示了气节的基本内容,成为一句名言,流传至今。几千年来,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气贯长虹的英雄豪杰,他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用鲜血和生命写下了无数动人的正气歌,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重要内容。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文化乘机而入,并同我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剥削阶级的腐朽思想文化结合起来,使贪污受贿、挥霍腐化、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滋生蔓延;黄色的书刊、音像制品流入国内;卖淫嫖娼、贩毒吸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所有这些,对人们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带来很大的冲击和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讲,这种考验比战争年代生与死的考验更为复杂和严峻,如果放松警惕,就会经不住诱惑,在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文化侵蚀面前败下阵来。为此,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忠贞的革命气节,不为错误思想所迷乱,不为“酒绿灯红”所诱惑,不为名利得失所缠绕,永葆革命军人的革命气节。
(二)青年军人必须恪守的革命气节
我党我军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育和形成了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为核心内容的崇高革命气节。党和军队发展壮大的历史,就是一部英勇顽强、不屈不挠,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充溢着浩然正气的历史。作为革命军人,必须牢记祖国的尊严高于一切,军人的使命重于泰山,真正做到生死关头不苟且偷生,淫威之下不投降屈膝,诱惑之下不变节求荣,任何情况下都不做有损国家民族利益的事。必须始终坚持立身做人的准则,具备刚直不阿、疾恶如仇的品格,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同邪恶势力的斗争中立场坚定,在逆境的磨炼下愈挫愈勇,始终保持革命军人的高风亮节。
贯穿于我军长期革命斗争实践的革命气节,是中华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的最高升华。这种气节的具体特征,是为党的理想尽“忠”,为人民的利益守“节”。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忠诚党的事业的坚定志向。矢志不渝地为实现党的理想而奋斗,即使面对和挫折,也不改变革命初衷,不动摇坚定信念,不丧失必胜信心。二是坚持真理维护正义的原则立场。不怕鬼、不信邪,旗帜鲜明地同错误思潮和邪恶势力作斗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三是甘于奉献、甘于牺牲的博大胸怀。自觉把个人得失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维护祖国利益和民族尊严,珍惜国格、人格和军人荣誉,绝不背叛祖国和军队,自觉抵制金钱、权力和美色的诱惑。四是压倒一切敌人、战胜一切困难的英雄
气概。英勇顽强,不怕牺牲,艰苦奋斗,拼搏进取,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侵蚀,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坚贞的革命气节,不仅表现在烽火硝烟的战场上,也表现在和平时期的考验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保持忠贞的革命气节,突出的问题就是要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做到拒腐蚀、永不沾,在思想、生活、工作等方面,努力筑起一道拒腐防变的坚固堤坝。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各种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相互激荡,面对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影响,我们要始终保持拒腐防变的意志品质,要自觉做到:
面对重大的原则是非问题,始终保持坚定的立场和鲜明的政治态度。讲政治是革命军人的大节。恪守革命气节,就是始终不渝地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自觉地为实现这一崇高理想而奋斗;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铁心跟党走,军魂永不变;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反动政治观点的冲击影响,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坚决同危害国家安全、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切阴谋和活动作斗争。
面对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影响,始终保持拒腐防变的意志品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是革命军人气节的巨大腐蚀剂。革命军人要正确看待金钱,在物质诱惑面前,决不能见利忘义,成为金钱的俘虏;正确看待享乐,破除“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的人生哲学,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正确看待名利,面对岗位分工,立功受奖、学技术、考军校、选取士官等,能够保持良好心态,听从组织安排,服从工作需要。
面对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始终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高度的政治警觉。当前,渗透与反渗透,心战与反心战、策反与反策反、窃密与反窃密斗争形势相当严峻。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有高度的警惕性,坚决抵制敌特分子的拉拢腐蚀,不做“糖衣炮弹”的俘虏,不做有损国格、危害国家利益的事。
军队是国家利益的忠实捍卫者,是民族形象的重要体现者。军人的气节展示着神圣的国格,支撑着特殊的人格,是军人荣誉和自尊的升华。每一名军人都要把坚守气节作为终生的道德修养任务,在宝贵的军旅生涯中自觉加强气节锻炼。要坚持用革命理论武装头脑,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使革命气节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要坚持用科学文化知识充实精神世界,用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充实自己,不断地陶冶情操;要坚持在艰苦生活中磨练,通过严格训练、严格管理,积累和养成与军队履行使命的特殊要求相一致的气节,使我们这支具有优良传统的革命军队,在迈向新世纪的征途中展现出更加昂扬的精神风貌。
思考题
1、理想与信念的内涵是什么?革命军人崇高而坚定的理想信念主要有哪些体现?
2、革命人必须恪守的气节?
3、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侵蚀?
第四篇:坚定理想信念
坚定理想信念 守牢思想阵地
坚决抵制敌心战宣传
同志们,根据支队“四反”教育安排,今天,我利用一个小时的时间,与大家共同学习“反心战”这一专题,我授课的课题是《坚定理想信念,守牢思想阵地,坚决抵制敌心战宣传》。
心战:又称心理战,是依据心理学原理,运用多种手段,对人的心理施加刺激和影响,造成有利于己不利于敌的心理状态,达到分化瓦解敌方、巩固已方阵线,以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或不战而胜的一种特殊作战样式,它通过攻其心、乱其谋、泄其气、夺其志,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可以做到“兵不血刃而天下亲”。
反心战:针对境内外敌对势力以涣散和动摇我军心为目的的反动舆论宣传,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教育和落实有关规章制度,使我军始终保持高昂士气和战斗热情。反心战是相对心战而言的,是对敌方向我实施心战的防御和反击。
心战古已有之,早在二千四百多年前,我国古代军事理论家孙武,就提出过“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的心战理论,他所说的“夺气”“夺心”,用现代话来说就是采取心理攻势瓦解敌军。他还提出过“利而诱之”的心战手段,这种手段在当今时代敌对势力推行的心战中被广泛使用。诸葛亮也提出过“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著名的有关心理战的论断。现在,心战已被一些外国军事家看作是“区别陆、海、空战的第四种作战样式”,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军队的普遍关注。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坚决抵制敌心战宣传,打好“反心战”这一战役,才能够保证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推进和发展。要打好反敌心战这一仗,就必须充分认清新时期我武警官兵面临的严峻考验,不断树牢“反心战”的坚强信心,切实掌握“反心战”的有效措施,保证武警部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不变质”、“打得赢”。
一、敌心战宣传的主要手法
多年来,国际敌对势力一直把心战视为主要策略,对社会主义国家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政治攻势,以期实现所谓“政治登陆”和“未获其地、先兼其心”的谋略计划。而且,敌特机关和敌对势力对我的心战活动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在内容和形式上也不断翻新花样,其方法和手段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利用电台、电视、报刊等进行心战宣传
“美国之音”始建于1942年2月24日,是美国统治集团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攻势的工具。从1944年起,开设了华语广播,每天8小时对中国大陆广播,1989年后,每天增加到12个小时。“美国之音”一直以来受到历届美国总统的赏识,被视为“政治的一只臂膀”、“官方政府的发言人”。西方报纸认为,“安装新的发射机和设备对东方进行广播,要比设臵导弹更为重要。”与“美国之音”遥相呼应的还有英国官办的“BBC电台”,美国设在西欧专门对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广播的“自由欧洲电台”、“自由电台”,联邦德国的“德意志电台”,日本的“NHK”电台。他们在向社会主义国家输送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过程中,有分工、有合作,成为帝国主义手中一支“巨大的非军事力量”。
台湾目前有无线广播电台133座,其中53座负有对我实施心战任务。专门负责对我进行心理宣传的有“中央广播电台”、“自由中国之声”,“空军广播电台”和“军中之声”等电台,每天使用八种语言、27个频率对大陆广播,基本上覆盖了整个大陆。
(二)采取函件和空飘、海漂等方法投寄散发心战宣传品
台湾间谍情报机关在苗栗、花莲、金门等地都建有高空气球站,利用季风向大陆及边远地区大量空飘心战品;在金门、马祖等地设有低空气球站,对我东南沿海空飘信札宣传品。最近几年,台湾当局向大陆飘送的传单、画册、录音带、录象带、定频收音机等心战品达数百吨。在金门、马祖、澎湖等岛屿上,利用潮汐向我大量海漂用塑料袋密封的心战品,并通过台湾渔轮、货轮,向我输送心战品,进行反动宣传。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向我沿海施放各种海漂心战品达十万余件。
(三)借助“国际互联网”等现代手段开展反动宣传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国际互联网”作战已成为现实。近年来,台军和美军加大对我进行网上渗透与策反的力度。从1997年起,台军“国防部”就首次增加高额的编列预算,租用电脑网络,推动“网安计划”,招募专业人员,并成立了一支破坏力强的隐性资讯部队,大肆宣扬其“自由美丽的宝岛”,攻击我现行的政治制度,兜售“台独”主张,大搞“网上民主”。1999年7月,李登辉提出“两国论”后,两岸的电脑“黑客”曾展开数次网络大战。我方先后进入了台湾“监察院”、“国大”等网站,台湾“黑客”也闯入了大陆陕西科技网、中国证券网。台湾CIH病毒的制造者陈盈豪,扬言要制造专门攻击大陆简体字的电脑病毒,破坏大陆电脑网络。
敌对势力和台湾情报机关对我进行“心战”宣传的反动内容,不外乎有以下七种:一是针对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重大事件和中心工作进行造谣攻击;二是利用我存在的一些社会问题和群众中的某些“消极情绪”,进行挑拨离间,妄图破坏我国的社会稳定;三是以金钱物质引诱和政治欺骗的方法,煽动我一些人与间谍情报机关挂钩搭线,策动叛逃;四是竭力鼓吹台湾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自由”“民主”,攻击四项基本原则,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等等;五是勾结民族分裂分子,大肆进行民族分裂活动;六是利用非法宗教、邪教组织,散布歪理邪说,愚弄群众,制造内乱;七是散布“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军队国家化”观念,蛊惑广大官兵。
二、敌心战宣传的主要危害
敌对势力的反动“心战”宣传,往往是利用人们的心理规律、特征,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伪造、歪曲事实进行思想渗透,以图达到潜移默化的观念诱导作用,这是一场思想领域内长期的斗争,具有极大的欺骗性和潜在的危害性。
(一)宣扬资本主义自由化思潮,利用腐朽反动文化思想毒害青年一代
近年来,境内外反动势力利用心战宣传,大肆向我国内和军队输入各种资产阶级理论学说和形形色色的腐朽反动思想,毒害当代的青年人和部队的年轻战士。在反动“心战”宣传的挑拨和煽动下,一些人开始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产生了“信仰危机”,对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产生“信任危机”,加剧了青年人的过高期望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也使一些包括青年人和年轻官兵在内的国人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二)制造事端,混淆视听,增加民众心理压力
敌特机关利用各种各样的传单、信息发送渠道,故意无中生有或歪曲事实真相,对我政权及其社会制度进行攻击,并往往会披上“公正、客观”的外衣,掩盖其险恶的政治意图。正是这类“据报道”、“据披露”、“据说”等客观外壳,欺蒙了一些不明真相、鉴别力较弱的人上当受骗。
(三)进行思想腐蚀,诱发各种犯罪,破坏社会政治稳定
反动“心战”宣传犹如一种“精神鸦片”,随时在吞食人们的良知,消磨人们的意志,扰乱人们的“理智”,从而诱发种种犯罪活动,对社会政治的稳定危害性极大。某部战士小王,从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来到部队,开始一直保持着山村人特有的淳朴和勤俭,渐渐地,受驻地周围“酒绿灯红”的影响,听地方人讲关于香港、美国的生活消费,看着地方“小老板”穿名牌、抽洋烟,产生了自卑感,就向父母骗钱花,开始挥霍,买西装、皮鞋,下馆子,后来走上了偷窃犯罪的道路。在宣判大会上,他流着泪水说:“是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害了我。”
因此,我们一定要时刻提高警惕,善于识别敌心战渗透活动的真实嘴脸,坚决抵制敌对势力的反动“心战”破坏。
三、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强化抵制敌“心战”宣传的自觉性
我们每个同志都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增强敌情观念,提高政治觉悟,做到“未雨绸缪”,积极防御,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和敌特的心战渗透。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我军是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下的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担负着抵御侵略、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稳定的神圣使命。军人的政治素质如何,反心战、反策反意识是否牢固,无疑会关系到国家和军队的安全和利益。因此,必须注重学习政治理论,提高政治觉悟,站稳政治立场,不为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心战所动摇。
1、加强理论学习,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政治上的坚定来源于理论上的成熟。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会庸俗化”。一个人只有掌握了革命理论这个“望远镜”和“显微镜”,才能正确把握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才能有对崇高事业的执著追求。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和胡锦涛关于武警部队建设有关论述,确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坚定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从而,充分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不因政治方向而在反心战问题上断送自己。要正确对待个人利益与革命利益的关系,不因个人的得失而动摇革命理想。要始终把革命利益臵于个人利益之上,不给敌人心战策反活动以可乘之机。
心战与反心战斗争的现实表明,一个革命军人具有高度的政治思想觉悟,就能做到在任何复杂情况下,意志坚定,视国家和军队的利益为最高利益,即使牺牲个人生命也不损害国家和军队的利益;反之,政治信念不牢固,就容易接受反动宣传,误入歧途,甚至堕落成甘为敌心战和情报组织效力的罪犯。
2、加强唯物辩证法的学习,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作为我们青年军人,平时要注意多学一些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常识,特别是学一些唯物辩证法的知识,不断提高理性思维和辩证思维的能力,正确分辨哪些东西是好的,哪些东西是不好的;哪些是应该倡导的,哪些是应该抵制的,在自己的脑子里形成正确的是非界限,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社会主义信念是一种对社会主义确信无疑的观念体系,这是抵制敌心战至关重要的心理防御机制。
3、自觉培养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心。正义之师,军心巩固、士气旺盛,如果加之正确的指挥和精良的装备,就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反之,军心动摇、士气低落的部队虽有精良的装备,仍难逃失败的命运。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拥有美式装备的军队,可谓是装备精良,但仍没有逃脱失败的下场,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军心动摇、士气低落。五十年代初,毛泽东同志在总结抗美援朝经验时,对革命英雄主义作了形象而深刻的阐述,他说,志愿军打败了美国佬,靠的是一股气,美军不行,钢多气少。这种“气”,就是我军所拥有的坚忍不拔、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我们要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心战,同样也要发扬我军的优良传统,无论面对敌对势力怎样强大的心理攻势、怎样的心战内容与心战方式,都要树立攻必克、守必固的思想,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和敢打必胜的信心,奋勇向前,誓死与敌对势力心战血战到底。
(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端正人生奋斗目标
敌对势力心战策反的手段很多,但用得最多的手段不外乎两种,一种是金钱收买,一种是女色诱惑。“享乐至上”、“金钱第一”的腐朽人生观、价值观,成了敌对势力心战策反的突破口。因此,要做好反心战工作,必须注重树立正确的人生追求,不为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侵蚀和敌对分子的拉拢所俘虏。
1、确立正确的人生奋斗目标。追求什么,崇拜什么,往往影响或决定一个人的成长进步。在我们官兵中,部分同志的人生奋斗目标还不够端正,有的存在盲目追星的现象,对歌星、影星比较熟悉,对革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英模人物却一无所知;有的入伍时抱着个人的“小九九”,只是为了考军校、学技术、找出路等等。这些都不利于培养崇高的革命理想。作为革命军人,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确立正确的奋斗目标,自觉以英模人物为榜样,用典型的形象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从典型的事迹中,进一步理解革命理想、人生目标的内涵和保持革命热情的要求,从根本上解决好“做什么人、怎样做人”的问题。
2、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当前,我们少数官兵,有的不安心部队,想“早脱军装,早奔小康”;有的比阔气、讲排场,花钱大手大脚,把节俭朴素看作寒酸低贱,把挥霍浪费当成潇洒气派;有的把军营生活视为“苦行僧”,不愿吃军营之苦,不愿受训练之累,等等。这些思想、苗头都是敌对势力心战策反的突破口,搞不好就有可能在这方面栽跟头。
因此,我们必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基础,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特别要警惕“酒绿灯红”的消极影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在敌对势力金钱美女引诱下不动心,在生死考验面前不动摇。作为革命军人,要追求革命理想,淡泊功名利禄,不能把追求金钱和享受作为生活的目标;要乐于吃苦,勇于奋斗,把部队生活作为人生的“磨刀石”,在部队艰苦的环境中刻苦锻炼自己。
3、加强心理稳定性的调控。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有效的实施对敌心理战的防御,除了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之外,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稳定性,不因物质的引诱而动心,不因环境的变迁而迷茫,确保人生观、价值观的始终如一。军队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有着与一般社会公民不同的要求,生活紧张、艰苦,外界交往少,一些人往往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被敌心战策反。
由此可见,我们每个同志自觉加强心理锻炼和心理稳定性的调控不是可有可无的问题,而是做好对敌心战防御的重要基础,要用革命的人生观价值观坚定信心,用健康生活陶冶情操,用高尚的追求激励斗志,从而不会被歌舞升平所遮眼,不会被香风毒雾所蛊惑,深入扎实地做好对敌反心战工作。
(三)严格落实纪律规定,消除敌心战不良诱因
敌对势力对我进行的心战渗透,形式多样,千变万化。要做好对敌心战的防御与反击,必须立足于自我,严格纪律规定,消除敌心战不良诱因。
1、防止和纠正“四不”问题。从当前部队发生案件的动机看,绝大多数是以金钱为目的的,从作案的起因看,绝大多数与涉足不健康场所、进行不正当交往、不正常、不合理消费、接收和传播不良信息有关。军委3号文件、《内务条令》和《预防犯罪工作条例》都明确规定:“军人不得与地方人员进行不正当、不必要的交往。”作为军人要严格遵守有关规定,自觉断绝与地方的不正常往来。另外,不正常消费也是诱发间谍、窃密事件的重要原因。有的人为了追求高档消费、想着点子捞钱,正道搞不来,就走歪门邪道,逐步走上犯罪的道路。
因此,我们每个同志必须自觉遵守部队条令条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防止和纠正“四不”问题,切实杜绝心战策反的外部诱因。
2、建立健康的官兵关系。官兵一致,是我军的优良传统。革命战争年代,我军官兵同甘共苦,危险时刻争着上,大大增强了部队的战斗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官兵的生活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些消极的倾向不得不引起我们重视。有的信奉“三个公章,不如一个老乡”,搞狭隘的地域老乡观念,有事不找组织找老乡;有的信奉“金钱万能”,为谋个人私利,大搞钱权交易;有的以我为中心,工作生活见功就抢,见过就推;有的搞“哥们义气”,拉帮结派;有的带兵方法简单粗暴,不愿做过细的思想工作等等,既败坏部队风气,又影响部队稳定,更容易使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人产生对抗情绪,走上犯罪道路。
因此,我们每个同志都要继承和发扬我军官兵一致的光荣传统,工作上相互帮助,生活上相互关心,相互激励,相互监督,增强部队凝聚力。
3、培育良好的集体心理。世界各国军队都十分重视培育良好的集体心理,营造良好的反敌心战氛围。我军是人民的军队,大家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营造健康向上的集体心理,对内必然形成强大的凝聚力、约束力;对外必然会排拒不健康的影响,从而不断锻造大量优秀人才。
因此,我们每个同志都应该相信集体,依靠集体,全身心地融入集体,树立远大志向,在军队大学校中成长成才。
刚才,我利用一个小时的时间,从敌心战宣传的主要手法、敌心战宣传的主要危害和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强化抵制敌“心战”宣传的自觉性三个方面和大家进行了共同学习,讲得不到的地方,敬请首长和同志们批评指正,下面,布臵两道讨论题:一是你如何认识敌心战宣传的危害性;二是你怎样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坚决抵制敌心战宣传。
今天的授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第五篇:坚定理想信念(推荐)
理想信念是广大党员干部的行动指南、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只有树立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才能把握前进的方向,明确奋斗的目标,从而在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中实现人生价值。首先,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人是要有点精神的”。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的精神支柱,支配着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为。无论革命还是建设时期,一代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历史使命,克服艰难险阻,经受住了各种困难的锻炼和考验,坚定自觉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筑起了坚不可摧的思想长城。同时,历史也警示我们,党员干部一旦丧失理想信念,就会丧失党的意识的根本,偏离服务人民群众的立场,危及党和人民的事业。党员干部只有树立了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才会有大志向、大视野、宽胸襟、高境界,才能从思想上、行动上做好艰苦奋斗、勇于牺牲、甘于寂寞、无私奉献的准备,才能做到困难面前不畏惧、挫折面前不悲观、诱惑面前不堕落。其次,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的成事之基。邓小平同志曾说过:“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同志也曾说过:“只有在全党同志和全体人民中牢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才能不断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的事业才能不断取得成功。”90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变强,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广大党员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从而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党的事业成功的根本,也是党员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前提、基础和保证。党员干部只有树立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会为了奋斗的目标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才会在面对困难时不怕难、想方设法攻坚克难,才会不断通过自己的事业成功推动党的事业发展。
第三,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的动力之源。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党员干部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会牢记自己对本职工作的责任,在工作中时时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造突出业绩;就会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时刻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满腔热情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驱赴汤蹈火、视死如归,是因为他们坚信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是人类最崇高的事业。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焦裕禄、孔繁森、牛玉儒、郑培民、任长霞、王彦生、沈浩、杨善洲、吴孟超等先进楷模,在崇高理想信念的激励下,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忠实履行了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给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历史充分证明,党员干部只有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才会激发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