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意识
论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意识
摘 要:余秋雨的散文在上个世纪一度成为文坛的主流,余秋雨以厚重的感召力融入笔端,多方位,多角度地呈现了文化的历史性、主体意识及民族意识,一改文坛长期存在的文体模式,树立起一座高大独立的主体形象。余秋雨的散文处处透露出对历史的洞察,对现实的忧患,对未来的执着,在余秋雨看来,文化是历史的积淀。
关键词:余秋雨 散文 历史积淀
余秋雨被誉为“大散文”时代的开创者,其书籍的畅销程度使其占据文坛的主要地位,彰显了余秋雨“苦旅”文化的历史厚重感,但余秋雨的“苦旅文化”并不是对过去苍白的描述,而是一条流动的长河,用文化将过去和现在联系在一起,其散文迸发出关于民族、历史、人生意识的呐喊。[1]
一、文化是历史的积淀
余秋雨的散文自出版以来一直受到众多读者的热捧,从其受欢迎的程度不难看出余秋雨散文具有的独特魅力余秋雨的散文在历史的背景下,以其强烈的文化意识,真实的感受,冷静的反思,落笔于中华文明的兴衰,探寻其中的成败得失,呈现出凝重浑厚之气,流露出文化历史的沧桑。[2]
二、民族文化的浮沉兴衰
余秋雨选择走出书斋向长天大地去释放自己,把生命的体验和感悟收录在作品中,这就是他的“苦旅”文化,这种文化挖掘似乎更能引起读者心灵的共鸣,从而产生广泛的影响。在《道士塔》中作家在介绍道士塔的历史背景时,没有从简单的自然景观的角度来铺写而是从强烈的文化感受入笔,从莫高窟大门外那座塔写起,从王圆篆的出身写起,那是一座保存相对完整的圆寂塔,它的主人叫王圆篆。从这样一个小人物引发的民族悲剧揭开积淀千年的遗迹,作者为流失的中国文物感到莫大的惋惜与无奈,从而上升到对文化浮沉的思考。这样的民族悲剧不仅由于一个王道士,王道士只是悲剧上演前的一个小丑,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员责任要在王道士之上,或许还有更多……如此荒凉之感在《风雨天一阁》中也有体现,这座奇迹般得以保存的藏??楼经历了无数次的销烟战火,在知识不被重视的时代,改朝换代的频繁更加速了智慧的破碎,但总会有一个智者出现,因为他们懂得只有书籍才能让文明继续传播,他们终年辛劳散尽钱财,四处搜集图书,加上近乎苛刻的管理使这一座藏书楼得以独存。余秋雨的散文处处充满着思辩色彩和文化品位,他慨叹于天柱山背后的古老文明,他也为莫高窟的壮烈而喟叹,在畅游西湖时更感叹于美景背后的人文情怀。总之作家笔下的山水都赋有沉重的文化内涵。[3]
三、知识分子的人格历练
余秋雨散文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古代知识分子的关注。余秋雨从文化反省、人文关怀等方面对古代知识分子的命运进行剖析和解读,并通过个体的生命主题来探索他们的艰难足迹,以展现个体所经历的磨难沧桑。在《阳关雪》中,作家描绘了王维等人的命运,以阳关为背景的考察无不为作家的心头增添些许沉重。在一片古战场的沙漠中密密麻麻堆满了的远古的坟堆那些阵亡的战士早已化作沙土,于是这片土地有了一层层的沉埋,那些年轻的怨魂只能深潜地底,因此阳关多一分凌厉惊骇之色。在此产生的《渭城曲》:“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并没有呈现阳关的半点苍凉之色,这样豪迈、自信、放达的才情风范没有持续,更远的阳关只能愈加凄迷了。九州的画风随之黯然。傲然于世的才子无法在时间的长河中永保那份唐人的风范了,因此阳关注定要坍弛了,坍弛在岁月的叹息中,坍弛在民族的精神疆域里。成为荒原。同样的沧桑感在《苏东坡突围》中也有体现。余秋雨剖析了苏东坡生平的深刻性与复杂性,这位大文豪,在政治风云面前,惨遭毁谤与陷害,受到侮辱与摧残几乎是毁灭性的,这些政治上的打击曾使苏东坡一度陷入绝望的境地,早年的理想已告破,在经历了各种磨难后,苏东坡觉醒了,在此后创作的千古诗文是他对人生境界的不懈追求,对于官场的功利,苏东坡淡然处之,完成了文化的突围。苏东坡精神滋养了无数后人,启迪了一代又一代的学者从斗争的恶梦中醒来,开启了人生的思考,以诗人自己的精神力量给山川景物注入了人生的意味。那些光照千古的诗文满载对人生功利的超越,对人生境界的不懈的追求。这样的文化突围,过程是艰辛悲壮的,但是给后人以无限的启迪和精神滋养。如在《流放者的土地》中,佳人和名士的命运连遭厄运的例子唾手可得,其中顾贞观不懈努力救友事件表现出的人间至情。同样还有一些贤良忠士他们在艰难的生存条件下仍凛然屈,被金人流放到东北的洪皓和张邵为宋延守节效忠受苦受难十余年,为金人所敬仰。吕刘两个家族在文教上的启蒙之功是十分值得肯定的,无论流放的土地给了他们多少陌生与辛酸,但这些文人义士却无意怨恨而是用温热的手掌抚摸它,传递文明的热量,是这样一群饱含泪水和汗水的人,给干涸的土地以滋养。又如在《遥远的绝响》中后英雄时代的魏晋名士。很多文人集团因政治斗争纷纷成为刀下鬼,死亡的名单可以列的很长很长,置于死地的罪名也可以有很多很多,但解救他们为他们辩护的人却一个也找不到,于是那些侥幸存活的名士,从惊吓中回过神来,重新定位生存方式。像阮籍笑傲官场的洒脱,轻慢礼教的从容悲叹生命的真诚。在此余秋雨认为安贫乐道的达观是宁静而安全的,但又黯淡了文人光芒。最终文明的突围也被取消剩下的一梅半羽像书签一样,封存在民族的精神史册里,对于中国古代文人的消极文化人格,余秋雨充满了忧患和不安,揭示了令人深思的哲学,余秋雨的散文融合民族、历史、文化内涵及其感悟表达了作者浓重的忧患意识,呈现出一种凝重浑厚之气。[4~5]
参考文献
[1] 余秋雨.文化若旅[M].上海: 东方出版中心,2004.[2] 余秋雨.余秋雨简要读本[M].上海: 文汇出版社,2003.[3] 余秋雨.千年一叹[M].上海: 东方出版中心,2000.[4] 余秋雨.行者无疆[M].上海: 商务印书馆,2002.[5] 余秋雨.山居笔记[M].上海: 文汇出版社,2005.作者简介
颜冶(1987-),性别:女,汉族,籍贯:吉林省梅河口人,二级教师,本科学士,单位:吉林省梅河口解放街中心校,研究方向:教学管理
第二篇:论余秋雨文化散文的艺术特色
论余秋雨文化散文的艺术特色
摘要:余秋雨散文的独特之处在于,打破了传统散文文体的束缚,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余秋雨的文 化散文中始终贯穿着一个鲜明的主题,那就是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余利用他渊博的历史知识,丰厚的文化功底,将历史与文化契合,从尘封的史料和那平淡无奇的山水中挖掘出深厚的内涵,使历史与现实相沟通,哲理与形象相交融,进而呼唤“文化传承”,呼唤“建立健全的文化人格”,呼唤“对文明的思考与追求”,让人们去思考历史、自然、人生。关键词:艺术特色,历史主题,对文明的思考 《文化苦旅》的问世,标志着“余秋雨热”的开始,此后,余秋雨的散文与广大的读者就如同干柴烈火一般,相遇就意味着燃烧,这股燃烧的热情随后就席卷了神州大地,同时也点燃了许多海外华人阅读的狂热。《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作品的相继推出,犹如火里加薪,让“余秋雨热”长热不熄。《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告诉我们,任何一个真实的文明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在心理上过着多种年龄相重叠的生活,没有这种重叠,生命就会失去弹性,很容易风干和脆折,苏东坡左手牵猎狗,右手托苍鹰,一任欢快的马蹄纵情奔驰,显得洒脱、放达,却自称“老夫聊发少年狂”,而那时苏东坡也还不到四十岁,可见苏东坡是同时在享受着老年、中年和少年。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在将老之际把日子过得颠颠倒倒又有滋有味——做自己想做的事?于是有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历时两年写成,虽然只有区区十一篇文章,却已力图把对历史深涩嶙峋的思考萃炼得平易可感,把玄奥细微的感触释放给更大的人群,山居于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之中,把艰辛的结果拿出来分享,不但没有让人感受到艰辛,而且还招呼读者用当代生命去感触和体验那些超越具体遗迹的整体性难题。《霜冷长河》是漫步河岸的遐想,是从黑河出发,先向东,到瑗珲,再向西,到呼玛,最后回黑河的漂流,余秋雨在梦中的长河与现实的黑龙江在遐想与漂流中交织成霜冷长河的背景下,像饭后茶余一般,谈人生,谈文化。《千年一叹》是一本日记,记录了余秋雨亲身越野数万公里考察人类各大文明遗迹的经历,探讨了世界上的文明兴亡宿命的疑问。《行者无疆》则是北极圈的欧洲一侧,二千年的最后几天,余秋雨站在雪地里,喝上一口鹿血酒,抬头看星星,辨别方向,对着十五年前的自己,长长的思索,思索自己离开书斋的目的与意义,然后对比中华文明与欧洲文明。李白说,行路难。但他一直在走,走到生命的尽头。他把滔滔江水中明月的倒影,作为一生脚步的句号。谁也不知道那天夜晚他究竟是酒醉还是失足,是主动还是被动,但谁也想不出另一种更好的结束方式。他的明月就是他的故乡„„①余秋雨从《文化苦旅》开始就呈献出关于行走的文章,但不管地点怎么变换,他的散文总是有那么一个向心力,指向中国文化,指向中华文明,这就是他的散文受到欢迎的原因——以中华历史为散文主题。通过对文化传承、建立健全的文化人格,追寻文明的踪迹和穴位,思考中国历史的重大难题,文明和野蛮构成的对应和传承等的探讨,余秋雨独立地发出了一个中国知识分子面对历史、面对文化、面对山水、面对文明时内心真切的声音,发出了一种娓娓道来、侃侃而谈的批判,一种不露声色的批判,一种商量性的批判,一种构建多于破坏的批判,所以他赢得了社会大众的认可。余秋雨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他散文中的文化批评、人文反思、人性溯源引起的文化学术界的批评和讨论,见仁见智,褒贬皆有,但无论是崇拜他的人还是批评他的人,观点不免都会带上自己的情绪。应该认识到的是余秋雨只是个文化的拓荒者,是个文化的建设者,要客观地评价余秋雨,就必须从他的作品入手,而余秋雨的文化散文的艺术特色,的确是当代散文界中的一个闪光点。1.中国历史是鲜明主题 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是余秋雨散文鲜明的主题,“文学的历史情怀,是作家自身生命与历史的对晤。他要寻找自己与浩翰历史长河的关系,因此不得不在历史中寻找合乎自身结构的底蕴,寻找那些与自己有缘的灵魂。这种寻找可以是精细的,也可以是鲁莽的,却都带有情感。一旦寻找到,还需要长久地逼视、追索,并与之默默对话,最后就产生一种责任和关爱,情感愈来愈深,襟怀愈来愈阔,一旦有机会诉诸文字,则必然将历史和生命混同一体,他因历史而博大,历史因他而鲜活„„” ②显而易见余秋雨把“历史”作为自己思考的核心材料,试图与历史对话,与历史共鸣,在自身与历史的对话中形成他自己独特的历史语境与历史情怀。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创造性地在历史与文学之间找到了契合点,把沉重的文化反思与沧桑的文化古迹、秀丽的自然山水艺术地融合在一起,如余秋雨最初是到甘肃敦煌,在那里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散文《文化苦旅·道士塔》、《文化苦旅·莫高窟》、《文化苦旅·阳关雪》,透过这些文章,可以看到余秋雨面对历史、文化、山川、人物进行深刻的反思后倾吐的文化感受,也可以感受到他对中国传统历史与文化的思考和期盼。在《山居笔记》中,余秋雨阐述了一些历史问题和难题,触摸了中国历史中的痒处和痛处,《山居笔记·一个王朝的背影》以清王朝的兴衰为例,演绎了历代王朝兴亡中的辉煌和悲凉;《山居笔记·千年庭院》以岳麓书院的演讲过程,阐释了中国教育的某种程度的宿命,表达了一个教师在很多时候的无奈心境;《山居笔记·乡关何处》试图阐释千古难解的乡关情结,表达面对乡关的困惑。可以感受到余秋雨用他巨大的历史穿透力和敏锐的艺术眼光赋予了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以浓重的忧患色彩,而这些忧患色彩的落脚点却是活生生的现实,也就是说,余秋雨文化散文的历史主题,不是简单地回顾历史,而是要正视现实,正是因此,余秋雨的文化散文是鲜的散文,是活的散文,是扎根于人心的散文,是能触动忧患意识的散文。2.深刻的文化内涵 纵观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可以发现,余秋雨对几大文明的思考,并没有超出古往今来众多哲人的思考,不过,他确实已经用他的笔传达出了他的思考:文明如何衰落?文明又能否重新更生?我们要如何面对我们的文明呢?我们中华文明又如何参考别的文明?别的文明衰落了,而我们中华文明能够强盛地挺立着,需要吸取些什么,需要我们这些子孙为它做些什么呢?余秋雨所触及的文化、人格、历史、民族、文明等等主题,在当代社会里面,可以说都是有待于重建、有待于重新审视的话题,而余秋雨就是在这个重建和审视的过程中用散文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呼唤“文化传承”,呼唤“建立健全的文化人格”,呼唤“对文明的思考与追求”,这种呼唤,不是空泛的,而是带着实质性内容的;不是粗浅的,而是深入的;不是虚假的,而是诚实的;并且他声言己任,身体力行,为了文化跋山涉水,让目光穿透历史,从历史中寻找现实的对应,艰难地找出自己的支点,苟延残喘,而后又继续他的苦旅。虽然他没有超越古往今来众多哲人的智慧高度,但他尽量在思考里面挖掘出属于自己的独特认知和理性剖析来。也就是说,他不仅仅是历史回顾而已,不仅仅是对文明失落的叹息和探索而已,他更重要的是寻找一种建设,一种建构,他探求的是一个向度,一个目标。《文化苦旅·废墟》是站在现在人们对待历史遗留下来的废墟的态度的角度提出了废墟文化,审视了中国文化的断层,阐述了对废墟文化的深邃见解,令人由废墟而顿悟,由此而又生发对人生、文化和历史的深沉思索,狠狠地批判了厚今薄古和厚古薄今两个对待废墟的极端。《文化苦旅·笔墨祭》洞察了中国文人的交点——笔墨文化,揭示了笔墨文化在中国文化环境中存在的自然性和必定性,提出了文化渗透,呼吁在当代或未来的文化交替中不可只留下文化的根而卷走文化的魂,而应该正视文化,用心去
学习和感受文化的内涵与魅力,从根本上去继承,从而将文化发扬光大。可以看出,文化传承,文化人格的呼吁和建构设想,文明的思考和追求,在他的苦旅行之中总是与现实对应,而且都是从中华文明的角度考虑的,有其现实意义和文化建设的意义。所以余秋雨的文化散文能够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无论学者还是普通人。3.“形散”与“神聚”结合起来 “形散”与“神聚”结合起来,这是散文创作所极力追求的,而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可以说是这一方面的典范。从“形散”一面说,余秋雨的散文想象丰富、说理畅达、冲谈平和,这些因素构成放纵的张力,使他的笔如同奔马,纵横驰骋,叙事、联想显得自由自在、游刃有余,表现出情溢于言,理胜于辞的文章气势;从“神聚”一面说,他的叙述、描写、议论、抒情总是贯串着在低徊、感伤的历史氛围中。在题材的剪裁、缝合和表现主题的过程中,散文的线索成为内在的凝聚力,使叙事、写景、议论和一切知识性材料,时时、处处都紧扣住说理或抒情的“中心”,散而归一,杂而不乱,形散而神不散。在他的每一篇散文中,都叙述着鲜为人知的掌故、轶闻、趣事、传说、故事以及中国和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这些丰富的历史知识,有助于思想的敏捷,想象的翱翔,以及作品内容的深厚和境界的开拓,同时又在大的背景里把主题收束在历史范围内。在《文化苦旅·上海人》一文中,作者思接千载,天马行空的联想,举重若轻地把文史等多方面的知识积累融入了感性的叙述中,写了徐光启的文化性格和上海的历史等,其实却又是在阐释构建上海文明新形态这样一个主题思想,应该说《文化苦旅·上海人》是在祭奠古上海文明的同时对当今上海文明又作出的充分肯定。《山居笔记·千年庭院》、《山居笔记·十万进士》等都是以思想的线索贯串全篇,并注意运笔的轻重浓淡,抑扬张驰,在波起云涌的变化中间取得结合的形神的统一。“形散”与“神聚”的结合,使得余秋雨的散文创作做到寓控制于放纵之中。
4.情与理的融合统一
余秋雨能用散文般流利的语言叙述艰涩的哲理问题,把诗性的抒情和智性的议论水乳交融地结合起来,使深奥的理论包含着情感色彩,情与理统一了起来。理中有情,情中有理,情理合一。《行者无疆·落伍的疯狂》中先是对纳粹与新纳粹的一番描绘,最后“理性的启蒙,良知的传递,文明的呼吁,能在多大程度上阻止这类恐怕的灾难?”突出表达了对纳粹行为及思想的警醒,也包括对中国文革中的狂枉与愚昧的反思。《霜冷长河·关于友情》中墨尔本海岸的“十二门徒”“长风残照下一个个独立在大海中,宣告着门徒们对师道的忠诚,对友情的挚守,宣告着一切崩坍总有例外„„但这些门徒互相不能靠近,不知哪个夜晚在激浪的冲击下终于站不住,冲走一个,在冲走一个„„”字里行间透露的是残柱的沧桑,隐约流露出一种对友情的疑惑,思索友情的可靠性,最后才在“人生在世,可以没有功业,却不可以没有友情。以友情助功业则功业成,以功业找友情则友情亡”中肯定人的情感是生存立命的基础。《霜冷长河·关于善良》中余秋雨由签名、街市、书房引起关于善良的思考,在“人类伟大而又无奈。只要时时仰望太空,面对旷野,就会什么也不在乎了,最后只剩下两个字:善和美。”中呼唤真善美是人类走向文明永久的课题。《文化苦旅·道士塔》开头一段:“莫高窟大门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溜空地,夕阳西下,朔风凛冽,这个破落的塔群更显得悲凉。”朔风凛冽的莫高窟,孤独、悲哀、寂静地耸立在一片大漠之中,这可以说是作者将自己的感受、思考都倾注其中,在无言的莫高窟中寄寓了强烈丰富的思想感情,这样使得全文有了一种诗的意韵,结合文章中莫高窟敦煌文书所遭受的历史厄运,这孤落的塔群便是在诉说无奈的悲哀,同时也是历史的悲哀,从而使讽刺来得更加猛烈,更加深沉。
5.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余秋雨在一种诗意的叙述风格中,综合地运用了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还采用了小说笔法、戏剧笔法、故事传奇、镜头特写、典故引证等多种手法,这些别具一格的写作手法对于烘托主题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他的散文写得既好读又耐读。例如在《文化苦旅·三峡》中,用的是全景描绘法,从白帝城开头,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一一道来,重笔渲染神女峰,轻轻带过王昭君家乡和屈原故里,让读者对三峡有个全景的感观。在《文化苦旅·沙原隐泉》中用特写的手法描绘沙山和月牙泉,“夕阳下的绵绵沙山是无与伦比的天下美景。光与影以最畅直的线条流泻着分割,金黄和黛赭都纯净得毫无斑驳,像用一面巨大的筛子筛过了。”《文化苦旅·柳候祠》中用的是白描手法,“祠为粉墙灰瓦,回廊构架。中庭植松柏,东厢是碑刻。所立石碑,皆为后人凭吊纪念文字。”简洁自然,平实朴素。《文化苦旅·道士塔》的叙事有小说化传奇化特点,写了本世纪初敦煌文物被外国人骗买的故事;《山居笔记·苏东坡突围》讲的是苏东坡写出《念奴娇》、《赤壁怀古》之前的一段遭遇故事。余秋雨的写景有的是实写,有的是虚写,最有特色的是用虚实结合法描绘都江堰的水势,“忽然,天地间开始有些异动,一种隐隐隐约约的骚动,一种还不太响却一定是非常响的声音,充斥周际。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浑身起一种莫名的紧张,又紧张得急于 趋附。不知是自己走去还是还是被它吸去的,终于陡然一惊,我已站在伏龙观前,眼前,急流浩荡,大地震抖。” ③余秋雨在写散文之前的学问主要在于戏剧理论方面,所以在其文化散文中,他会运用一些戏剧效果。如《文化苦旅·道士塔》,余秋雨以历史记载为本,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组构出八九十年前王道士在进行不可饶恕的文化破坏工作时的细微动作和思想:“他(王道士)找来两个帮手,拎来一桶石灰。草扎的刷子装上一个长把,在石灰桶里蘸一蘸,开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颜六色还隐隐呈现,农民做事就讲究个认真,他再细细刷上第二遍。这儿空气干燥,一会儿石灰已经干透。什么也没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白净。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顺便打听了一下石灰的市价。”人物、道具、动作、音响,这是现代式的表演,诉诸视角,充满了戏剧意味。6.雍容、典雅而灵动的文字描写 余秋雨散文的语言有一种雅致,在抒情中融注着历史理性,在历史叙述中也透露着生命哲理。这些语言具有诗的美感力,深入浅出地解释了事理,同时流动着诗的氛围和情感色彩。同时又注意运用对偶排比隐喻明喻等修辞手法,点染和增强了语言表达的色调和效果,构成了声情并茂的语言气势,使语言不装腔作势、生造词语,也不清汤寡水、平淡无味,而是富有张力,富有弹性,富有质感,富有文采。描写月牙泉,“它是这样的清澈和宁谧,它是这样的纤廋和婉约。”形容都江堰,“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不长的文字中使用了清澈、宁谧、纤廋、婉约、突兀、浸润等带有浓厚文言色彩的词语,典雅华丽。余秋雨用词喜爱色彩,也许是受了敦煌壁画的影响,赤橙黄绿青蓝紫,用丰富的色彩来装饰文字,来突出典雅。如《文化苦旅·莫高窟》:“天地间没有一点声息,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笼罩。”“那青褐浑厚的色流,应该是北魏的遗存。„„色流中很难找到红色了,那该是到了元代了。”《文化苦旅·沙漠隐泉》:“光与影以最畅直的线条流泻着分割,金黄和黛赭都纯净得毫无斑驳。” 余秋雨在修辞运用上更是得心应手,比喻、夸张、拟人、借代、排比、设问、反问等无处不在,极大地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废墟就是建筑的黄叶。”(比喻)水流“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比喻加排比)“什么也没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净白。”(拟人)“他们由由高迈走向苦呤,由苦呤走向无声。中国,还留下了几个诗人?”(反问)余秋雨用得最多最好的是排比,如《文化苦旅·白发苏州》:“这里的流水太清,这里 的桃花太艳,这里的弹唱有点撩人,这里的小食太甜,这里的女人太俏,这里的茶馆太多,这里的书肆太密,这里的书法过于流丽,这里的绘画不够苍凉遒劲,这里的诗歌缺泛易水壮士低哑的喉音。”用一串排比形象地表现了苏州的风俗和历史。像这种排比句在每篇文章中都有,有如长洪大波,山崩海啸,气势宏大,极富感染力。余秋雨散文的一些篇目讲究韵律,注意节奏,节奏的抑扬顿挫,读来朗朗上口,如《文化苦旅·夜雨诗意》、《文化苦旅·三峡》等文章读起来有一种韵律感,有些像散文诗。结语 余秋雨的散文,跨越了纯文学的界线,走向文化领域。他的散文,以崭新的范例拓宽了当代散文的领域,创造了新的散文审美形态,使散文的河流改变了流向,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个体意识的抒发到到整体精神的张扬。余秋雨的散文创作,是站在社会的边缘上,对人文精神的理性思考,对意味世界的寻找,对民族文化人格的考察和构建,对现实对文学的追求,对历史反思的深度追求,他开创了一种熔思想,智慧、情感为一炉的历史文化散文。除此之外,余秋雨的散文对知识分子文化和当代人文精神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他在历史与人民大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让深沉的历史文化走向社会,走向民间。注释: ①余秋雨.出走十五年·文明的碎片自序[M].北京.南海出版公司.2004.13。②余秋雨.台湾演讲[M].台湾.尔雅出版社.1998.134。③余秋雨.余秋雨精品集·都江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66。参考文献: [1] 余秋雨.余秋雨精品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 韩石山.谁红跟谁急[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2006。[3] 余秋雨.出走十五年 [M].北京.南海出版公司.2004。[4] 余秋雨.台湾演讲[M].台湾.尔雅出版社.1998。
第三篇:论余秋雨散文《都江堰》的文化意蕴
论余秋雨散文《都江堰》的文化意蕴
运营四班-江涛 学号20
摘要:余秋雨的散文《都江堰》是其文化散文中最引人注目的名篇之一。全文表达了作者对都江堰的深情赞美以及由此引发对于民族文化的独特思考,读来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关键词:余秋雨 都江堰 文化意蕴
余秋雨的散文在散文文学史上来说算是独树一帜的,而《都江堰》在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余秋雨带着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思考,去寻找中国文化的根,找寻历代文人雅士的足迹,在《都江堰中,作者从自己浏览的经历,从人与水相辅相成的关系表达了自己对道的感想:看上去,是人在治水,实际上,却是人领悟了水,顺应了水,听从了水。只有这样,才能天人合一,无我无私,长生不老。这便是道
(一)在对比中凸显都江堰的文化意蕴
本文《都江堰》深厚的文化意蕴是,作者用较多笔墨在社会功用方面比较长城与都江堰两大工程,令人信服的表达了“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的文化感受。
作者认为都江堰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工程,为了更生动清晰的说明这一点,采用对比的手法是必要的,这就需要选择同样称得上伟大的工程来作参照物。选择长城,不仅因为它的修建时间与都江堰相近,而且更因为长城的知名度高于都江堰。在一般人看来,长城无论如果都要比都江堰有价值的多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而作者却慧眼独具的认为,都江堰才是中国最激动人心的工程。其实,作为同样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长城与都江堰各有其独到的美感和风采,各有其特殊的意义和价值,似乎很难进行价值上的优劣判断。而作者却发前人之所发,以独特的视野对两者进行令人信服的比较。文章认为: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都江堰占据了邈远时间;长城的社会功用已经废弃,都江堰为老百姓输送清流的能力保留至今;长城追求夸饰和炫耀,都江堰毫无所求只知奉献;长城讲排场,都江堰求低调等到。通过对两者进行多侧面、多层次的对比,作者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对都江堰的赞赏之前和对长城的贬低之意
(二)文章由物及人,表达人文情怀
文章全篇都有刻画到李冰父子的无私奉献的形象,作者由对都江堰的关注自然推进到对工程建造者李冰形象的描写。作者通过对李冰“以使命为学校”、以实际为基点、质朴务实、无私奉献。“大智”“大巧”的形象和性格的描写,高度评价其“既具体又质朴”的政治实践是中国别具一格的“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并通过他对“他失败了,终究又胜利了”的复杂命运的揭示,表现了作者对立足实际的真学问,真人格的赞美,也表现了作者对李冰的“伟大精魂”的褒扬和对李冰精神的赞美在实质上是一脉相通的,都表现了作者对淳朴务实、含蓄内敛的美学境界和精神追求的肯定 作者从都江堰想到李冰,想到李冰所象征的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想到李冰的治水哲学体现出的文化观念,想到李冰的澄明的智慧境界。李冰的治水哲学泽备后人的水利事业,甚至作者从人们对李冰的膜拜中产生了一种乐观情绪:只要都江堰不坍,李冰的精魄就不会消散,李冰的儿子会代代繁衍。李冰父子已经成为普通百姓普遍的价值标准。文章中最后一节,表达了作者所认同的一种强烈的社会文化理念,这就是“厚生爱民”。在作者饱满沉实的文字中,让人民再次感受到都江堰所承载的文化重量。
(三)文章寄托了作者的现实关怀
本文看起来为山水游记,但作者并没有局限于一般山水游记的“游玩山水”的自然层面,而是把对山水的感情延伸到对民族文化精神的挖掘与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思考。如作者由一位市长与众不同的名片就能联想到历史人物李冰,用“没淤泥而蔼然含笑,断颈项而长锸在握”的精彩对联而向现代官员们提出了“活着或死了应该站在哪里”的严肃命题,这都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现实关怀和使命意识。
山海关,八达岭是中外旅游者登临长城的首选,作者对此不以为然,认为“长城到了八达岭一带以及没有什么味道,倒是在甘肃,内蒙古等地区的“残垣断壁”感觉文化古韵更加深厚,味道更浓郁。另外,作者还通过对长城与都江堰的比较,表达了作者的想法,提出:有什么样的起点就会有什么样的延续。颇具哲理性的观点,给人深刻的启迪 文章多处都表达了作者一直贯穿全文的观点:到底什么才是我们苦苦追寻着的文化?作者通过着重对李冰父子的描写讽刺了现代官场上的一些不良现象,给读者带来了深入的思考,同时也发出了渴望现代能拥有“冰清玉洁的政治”的一种渴望 结论
余秋雨认为自己的散文是“个人与山水的周旋”。山水建筑只不过是引发背后更深层次思考的一种直观的意象,余秋雨的散文并没有把文章简单的写出是“文化加山水”,而是强调自己的文化思考和个人体验相结合,和对于山水人物现实景观的渗入和穿透。本文《都江堰》一文其实并没有描写到都江堰的实际情貌,只是通过写都江堰两侧水的不同态势来对都江堰进行虚写,重点则是在于刻画都江堰所代表的文化的体验的感悟上,从而将人、建筑与历史有机地混合在一起。人观照山水建筑,从山水建筑中感悟历史文化,最后通过感慨、赞赏、希冀,为这种苍生的文化招魂。这就构成了这篇《都江堰》的特殊魅力
第四篇:浅论余秋雨散文的悲剧意识
浅论余秋雨散文的悲剧意识
在余秋雨的一系列“文化散文”中,始终贯彻着一个鲜明的主题: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一个民族的历史,是这个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是这个民族的民族特性中正面因素和负面因素纠结而成的“沉淀物”。而历史是走向未来的阶梯,忘却了历史,也就丧失了通往未来的立足点。但中国社会经历了近百年的耻辱史后,许多人已经对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彻底失望。眼睛只有西洋的东西,恨不得把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彻底埋葬。在东西方文明激烈的冲突中,如今的中国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中国文化将往何处去?也正是基于这一点,余秋雨在其一系列散文对历史进行一种全新的拷问,在拷问中寻找中国的明天之路。就是在这个被称为“苦旅”的历程中,在他笔下,反复出现了许多悲剧事件与悲剧人物。在悲剧人物当中,又以读书人为其关注的重心。在中国传统的文学作品大团圆式的优美结构泛滥中,余秋雨散文所流露出“悲天悯人”“哀民生之多艰”般对民生、对文化进行思考的悲剧意识,成为最具魅力、最感人的地方。向思想先行者致敬,也是本论文的写作初衷。
在散文集《文化苦旅》问世之前,余秋雨一直以其戏剧著作受到学术界的推崇。以戏剧理论家身份进入散文界的余秋雨,可谓是带着 “希图将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深入到大众阶层的强烈愿望”1 ○,进行散文的创作。他的散文也受到来戏剧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我觉得应该是希腊悲剧。
在戏剧史上,根据悲剧所涉及生活范围的不同,一般分为四种类型。其一由于人物自身性格原因导致的不可避免的“性格决定命运”的性格悲剧;其二为由于无法挽回和无法改变的神定的因素或者主体的“小过失造成大悲剧”的命运悲剧,其三是英雄悲剧,它往往表现政治斗争、阶级斗争、民族斗争中的重大题材。直接表现各派政治力量、不同阶级之间的正面冲突。最后一种由于人本身的降生是无来由的和人的生存环境是人所无法选择的所造成的生存悲剧。
余秋雨充分借鉴了戏剧“以悲为美”的理念,在其作品中有一种自觉的悲剧意识。这种悲剧意识来自余秋雨的创作动机。他认为 “我把想清楚了的问题交给了课堂,把能够想清楚的问题交给研究,把想不清楚的问题交给了散文”,“想不清楚就动笔为文并不是不负责任,而是肯定苦闷、彷徨、生涩、矛盾的精神地位和审美价值”。一个有着太多“想不通的苦闷”、“理性难于梳理的苦闷”的学者。这种悲剧色彩浸染着余秋雨笔下的山水与人物,超越了他
3○
2○个人的悲欢离合,具有了一种崇高感和美感,发人深省。
一、散文的悲剧意识来源
(一)对中国历史坎坷命运的反省与思考
要反思中国的历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的是中国的历史在那里。严格意义上是,中国的历史载体在那里?是在人声喧闹、高楼林立的城市,还是在广阔的天地之间呢?
余秋雨是这样认为的,他写到“我站在古人一定站过的那些方位上,用与先辈差不多的黑眼珠打量着很少会有变化的自然景观,静听着与千百年前没有丝毫差异的风声鸟声,心想,在我居留的大城市里有很多贮存古籍的图书馆,讲授古文化的大学,而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却落在这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上。大地默默无言,只要来一二个有悟性的文人一站立,它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也就能哗的一声奔泻而出;文人本也萎靡柔弱,只要被这种奔泻所裹卷,倒也能吞吐千年。”也只有在这些仅存的人文山水中,在它们身上留下了华夏几千年文明的印记。然而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感引发出人生沧桑感。人生沧桑感容易引起人们感伤情怀,而这种悲情更是来自于对数千年历史文化的清理与总结,来自于对中国历史坎坷命运的反省与思考从而带有了一种悲剧的味道。当这种感伤悲剧的气息不断地升腾与散发时便带给了读者极大的美感与阅读效果。
(二)对传统文化的保护
读过《文化苦旅》的人一定不会忘记这篇文章《道士塔》。文章一开始就这样写道“莫高窟大门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溜空地,高高低低建着几座僧人圆寂塔。塔呈圆形状近葫芦,外敷白色从几座坍弛的来看,塔心竖一木桩四周以黄泥塑成,基座垒以青砖。夕阳西下,朔风凛冽,这个破落的塔群更显得悲凉。”朔风凛冽下的莫高窟,孤独,悲凉,寂静地耸立在一片大漠之中,这不是一般的风物描写,而是带着一份哀伤来观看。莫高窟,一个民族文明的坐标,带出一段让国人不堪回首的往事。很快作者便引出了王圆箓。“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然而王圆箓只是一个旧时代卑微的小人物,他出卖敦煌文物的历史悲剧根本原因是什么呢?这个原是农民后来做了敦煌莫高窟道士的王道士,“从外国冒险家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
4○他们把难以记数的敦煌文物一箱一箱地运走”,在外国人不远千里来到中国的时候,我们的人在那里呢?“中国官员的客厅里却正是茶香缕缕。他们不是没有学问,不是不懂得这些敦煌文物的价值,但他们就是缺少那副赤肠,那份决心,把祖国的遗产好好地保护一下。”当一箱又一箱,一车又一车的文物被牛车拉走,缓缓地离开了中国这片热土,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会痛哭失声,难怪余秋雨说:“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们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候甚至想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虽是气话,却反应了余秋雨内心的愤恨。而读到这样的文字,我们的心也在滴血。对于历史的罪人王道士,作者无心去过分追究,因为他太卑微,太渺小,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又岂是他这样一个无知的小人物所能完成的呢?其实,任何一个人都是无法担当得起这笔文化的重债的。“我好恨!”一句话,道出了压抑在国人身上最痛楚最无奈的情绪。在这个悲剧的历史中,我们并不是旁观者,更多的时候是无奈。其实我们也都是历史的罪人。
从“道士塔”到“柳侯祠”,从“都江堰”到“白发苏州”,“从一个王朝的背影”到“苏东坡突围”,纵观余氏散文,几乎所有的篇章都负载着沉重的文化使命。由于主题的深化和作者所观照的文化景观的悲怆,使得余秋雨的作品便不自觉地带上悲剧色彩。
二、围绕历史宿命进行思考
(一)《一个王朝的背影》中清朝兴衰的历史宿命
如果说人文山水蕴涵着历史的魂的话,那么那一个又一个崛起而又迅速衰落的王朝算是中国历史的标记。夏、商、西周……一个又一个的王朝像鲜活的生命个体,沉积着无数的故事。他们从哪里来的?怎样开疆拓土,而最后又是怎样走向了灭亡?在王朝的生命线中,其生命的终点都是走向灭亡。而这一切成为了古老文明难以挣脱的历史宿命。
在余秋雨散文中,最具代表性莫过于《一个王朝的背影》。清朝一段让所有中国人刻骨铭心然而又是很不愿意提起的历史,在这里仿佛留个我们的只有无尽的杀戮、无数的屈辱。一个自以为是、自满得意的民族在这里找不到任何的尊严,找不到自我之路。在《一个王朝的背影》文中,从承德避暑山庄的建设、鼎盛到衰落,见证了清王朝兴起、强大到灭亡。余秋雨成功地重新阐释了历史,并且树立了康熙皇帝这个辉煌的形象。
他这样写到“他一生的艰难都是自找的。他的父辈本来已经给他打下了一个很完整的华夏江山,他八岁即位,十四岁亲政,年轻轻一个孩子,坐享其成就是了,能在如此辽阔的疆土、如此兴盛的运势前做些什么呢?他稚气未脱的眼睛,竟然疑惑地盯上了两个庞然大物,一个是朝廷中最有权势的辅政大臣鳌拜,一个自恃当初做汉奸领清兵入关有功、拥兵自重于南方的吴三桂。十六岁上干脆利落地除了鳌拜集团,二十岁开始向吴三桂开战,花八年时间的征战取得彻底胜利。他等于把到手的江山重新打理了一遍,使自己从一个继承者变成了创业者。他成熟了,眼前几乎已经找不到什么对手,但他还是经常骑着马,在中国北方山林草泽间徘徊,这是他祖辈崛起的所在,他在寻找着自己的生命和事业的依托点。”⑤
“由于强健,他还愿意勤奋地学习,结果不仅武功一流,‘内秀’也十分了得,成为中国历代皇帝中特别有学问、也特别重视学问的一位,这一点一直很使我震动,而且我可以肯定,当时也把一大群冷眼旁观的汉族知识分子震动了。”在余秋雨的笔下,康熙已经不再是以前人们印象的封建帝王,而是一名有血有肉、英明卓越的君主。虽然他一样也有让人发指的文字狱,但总体上还是个好皇帝,甚至比起许多的所谓正统皇帝好很多。但无论多伟大的英雄,连同他开创的丰功伟业,全都倒在历史前进的车轮下。康熙死后,他的儿子、孙辈们继承了他的事业,可清朝灭亡的征兆在乾隆年代就开始了。到最后到了晚清时代,八国联军入侵。最后政权落到了慈禧的手上,“康熙连同他的园林一起失败了,败在一个没有读过什么书,没有建立过什么功业的女人手里。热河的雄风早已吹散,清朝从此阴气重重、劣迹斑斑。”
最后作者伤感地写到“我轻轻地叹息一声,一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总是以一群强者英武的雄姿开头,而打下最后一个句点的,却常常是一些文质彬彬的凄怨灵魂。”
(二)《风雨天一阁》中反映文化兴衰的历史宿命
同样的历史宿命,古老文明也逃脱不了。其中在《风雨天一阁》中,余秋雨借天一阁的风雨,写出了民族精神史的沧桑。天一阁是一个藏书楼,却是极端艰难又极端悲怆的文化奇迹,当余秋雨到天一阁时,是剥除了斯文,剥除了休闲,以最虔诚的目光仰望着它,感叹着它。但清苦的读书人到底能藏多少书,而这些书又何以保证历几代而不流散呢?耗费几 辈人心血的天一阁藏书,却在一夜之间被偷儿光顾。“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功名资财良田巍楼尚且如此,更何况区区几箱书-在对书籍文明的归拢中,“它为我们民族断残零落的精神史,提供了一个小小的栖脚处。” 它在今天的主要意义已不是以书籍的实际内容给社会以知识,而是作为一种古典文化事业的象征存在着,让人联想到中国文化保存和流传的艰辛的历程,联想到一个古老民族对于文化的渴求是何等悲怆和神圣。飘摇在风雨中的天一阁已经让他痛彻心菲,而岳麓书院这个千年庭院,更让他嗅到一股透骨的凉气。这个可以被称作世界上最老的高等学府的千年庭院有回荡书声上千年的清溪茂林,三下两下,琅琅的书声沉寂了,代之以官场寒喧、市井嘈杂、小人哄闹,千年庭院如何能逃出历史宿命的悲剧。
山水文化、古老文明的命运如此,那么作为中华大地上的人民,特别是知识分子,他们的命运又是怎样的呢?
三、与命运抗争悲剧
(一)西方文人的悲剧故事
我们知道在古希腊悲剧通常表现出一种抗争, 如普罗米修斯对神旨的违逆、俄狄浦斯对命运的抗争、美狄亚对丈夫的报复等。如《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的悲剧是令人同情和怜悯的,但由于他的斗争是朝向一种正义的目标,显示了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不可战胜还要义无反顾的英雄气概,这就成了悲剧人物最终必然走向悲壮命运的悲剧美的来源。这种精神上的胜利和战斗的过程远远超越了结果,是永恒的人类精神的映射。正是在与这种类似主宰着整个人类的力量的斗争中,人的主体性的力量才被发挥到了极致,人们才在悲剧人物的身上发现了自己所蕴藏的全部能量。因此在欣赏悲剧性文学作品的时候,人们在产生恐惧、悲伤等强烈的痛感的同时,更会感到怜悯和同情,复杂情绪强烈地刺激着欣赏者的感官,使读者悲伤之后得到更强的顿悟和重获新生的愉悦之感。正如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所指出的:“希腊悲剧不着意于悲,而更在严肃事件。它通过主人公的意外不幸遭遇引起怜悯与恐惧的情感,导致道德的净化。”
(二)中国古代文人的悲剧命运
同样,熟悉中国历史的都忘记不了这样的一群人,他们就是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在余 5 秋雨的笔下,闪现出一大批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他们都是才华横溢而又命运多蹇的人,苏东坡、范仲淹、柳宗元等。他们都具有“高贵又苦闷的灵魂”,他们因富有才华和个性而不容于朝廷,受到小人的诋毁。他们被冷落、被流放、被贬谪。他们的生命力受到挤压和摧残。但是,无论他们处在怎样的险恶条件之下,都有不变的文化良知。恶劣的环境没有折服他们,相反,反而磨练了他们的意志,激发他们更大的智慧,绽发出更灿烂的文明之花。《苏东坡突围》中苏辙指出:“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作者描写了伟大诗人苏东坡一次次地被小人诋毁,一次次被贬谪到更加偏远的地方。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对文化的探索,相反,官场的失意使他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中,事实证明,他的大多数优秀作品是在被贬谪的时候创作的。作者通过对传统文人的悲剧性命运的展示,使人更深刻地了解到,中国的文明史是一部苦难深重的文明史,文明的发展史是一部和专制制度及愚昧野蛮不断进行抗争的搏斗史。
余秋雨把身在仕途的传统文人划分为两类,一类是遭遇仕途坎坷而在不幸中逐渐成熟并显现其文人的社会价值与生命意义的人;一类是漠视社会甘于平庸而始终保持那分自以为是文人的清高孤傲的人。
在中国独特的贬官文化引导下,边塞荒野便成了被贬文人修成文名的最佳去处。在南边有岭南海南,在北边就要算阳关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多少文人西出阳关,怎就没了故人呢?《阳关雪》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孤独的群体,他们一心只想着京城,陪伺君王左右,又何来故人?
余秋雨说:“知识分子总是不寻常,他们总要在政治军事折腾之后表现出长久的文化韧性,文化变成了生命,只有靠生命来拥有文化了,别无他途”⑥
在《流放者土地》中,他以沉痛的笔调描述了一群被流放的知识分子。在“宁古塔”这里,极度非人的极度条件下,他们顽强的生活着。他们吟诗、交朋友,讲学,搞研究,给人类文明留下独特的一页。而正是这部分文人身上体现了知识分子的高贵精神,“最让人动心的是苦难中的高贵,最让人看出高贵之所以高贵的,也是这种高贵。凭着这种高贵,人们可以在生死存亡线的边缘上吟诗作赋,可以用自己的一点温暖去化开别人心头的冰雪,继而,可以用屈辱之身去点燃文明的火种。”余秋雨不厌其烦地一再讲述一个个失落文人的故事,无非试图以此来唤起世人对文化的重新认识,反省并最终重塑出积极的民族文化人格。(三)普通的生命个体对命运的抗争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在历史变迁中,受苦受难的莫过于中国最普通的老百姓。而中国古代人民的生存状态是怎样的呢?小人物命运如何呢? 《西湖梦》里作者所赞赏的名妓苏小小,妖女白娘子就更让人感动了。苏小小作为身份最为低下的妓女,却大胆地写下了《同心歌》歌颂自己的爱情。她不守“贞洁”只守“美”,大胆地“把美色显于街市,蔑视着精美的高墙”。她不把自己的命运维系于任何一个男人,只凭借美“慰贴着自己的本体生命”。这就是余秋雨所要高扬的生命意识,生命的美。白娘子也一样,尽管她做妖做仙都很容易,却偏就要想成为“普通的、自然的、只具备人的意义而不加外饰的人”。余秋雨是要让每一个现在仍作为有生命价值的人从白娘子和苏小小的身上看到做人的意义,拥有生命的意义。
生命是美好的,而我们的文化尽管历经数千年的演变也终是还有戕害美好生命的习性,我们的人民就在这样的文化里被慢慢地酝酿成温顺的群体,即使知道是错误的也还想着那是传统,不敢改变。余秋雨发现了江南小镇上的纯朴民情,发现了山村蔽野里善良的女教师和追求进步的何英姑娘,发现了古庙里打坐念佛的僧人。然而他们都不曾改变文化现状,只是在不屈中屈服着,尽管他们是那么地热爱生命,热爱文化,渴望新生。好在还有白娘子,还有苏小小,一个是仙,一个是妓,却承载着文化反思的力量。
四、文化散文的独特魅力
余秋雨就是这样,凭着对中国文化的热衷,在自然山水与人文山水之间踽踽独行的同时反思中国文人的文化人格和生命意识的。因而在他的散文里,处处闪烁和跳动着“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光彩,不断地通过现实与历史的比照,探寻中国文化人人格的构成及其归宿,向历史索要救治中国现时文化界“贫血症”的药方。
自从《文化苦旅》、《千年一叹》等文集出版一来,在整个华人文化圈引起了轰动。余秋雨的书籍印了再印,他书中所阐述的许多观点、历史事件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很大的争议。我个人觉得他的散文之所有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他开创了“文化散文”这全新的流派。而主要原因是那悲剧意识的渗透到他散文的每一个角落。他所关注的事情,反思的 7 历史,都是所有中国人正在苦苦思考的。由他散文作品呈现出的独特的由痛到快,先痛后快的悲剧式巨大吸引力,使得人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不再囿于特定文学视角,而更多的渗透了美学理论,从而达到对具体的历史文化深层解读。散文的悲剧化,正是他的巨大魅力所在,是最能吸引人,打动人们的地方。
诚然,余秋雨也是个引起很大争议的人,我们要理性看待。我们要看到他散文作品上的某些不足。当然我所说的主要针对的是他作品本身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而不是余杰等人所穷追猛打的所谓的“他本人的历史问题”。我这个人觉得它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感伤、悲剧意识渗透的同时,有点显得感情过度,有点矫情做作。
二、对某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进行牵强附会。为此还有人专门指出他作品中历史知识的错误。我觉得在这个问题,很大程度是主观原因造成的。他已经把历史事件完全戏剧化了。历史事件、人物只是他舞台的要素,而他这个剧作家为了戏剧的好看、热闹以及迎合自己的观点,不惜篡改历史。
三、我觉得他还是摆脱不了传统知识分子那一套思维,感伤有余,实干不足。毕竟他只是个敏感而多情的“书生”,所以提不出真正治国安邦之道。最后我觉得,就连他一直所标榜的寻找中华文明未来之路,我觉得他还是没有找到。中国文明的出路不是在于全盘否定我们传统文化,更不是全盘西化。当然,疵不能掩瑕。余秋雨的散文所具有的悲剧美感以及其对历史的反思、追问,还是很值得像我这样的晚辈好好去阅读的。
注释:
○1余秋雨《文明的碎片》题序.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5,第2页 ○2余秋雨.山居笔记[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0.○3李晓虹.中国当代散文的审美建构[M],海天出版社1997年版第206页 ○4余秋雨.秋雨散文[M].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10,第4页 ○5余秋雨.秋雨散文[M].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10,第24页 ○6余秋雨.秋雨散文[M].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10,第43页 ○7余秋雨.秋雨散文[M].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10,第215页 ○8余秋雨.秋雨散文[M].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10,第220页
参考文献目录
[1] 祝德纯《散文创作与鉴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 刘海涛、金长民《写作学新教程》,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8 [3] 魏饴主编,刘海涛副主编《文艺鉴赏学》,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李小勇《悲剧美感的根源探究[J]》,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5] 朱立元《文艺理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牛宏宝《美学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6..[7] 朱光潜《 悲剧心理学[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第五篇:余秋雨经典散文
篇一:余秋雨经典语录 最经典、最火热35句引导语:余秋雨先生潜心文学创作,数部大作独领风骚,把五四之后退居小说之后的散文在当今文学体裁中重新洗牌,功不可没。余秋雨先生的散文个性风格鲜明独特,文文化底蕴深厚,积淀丰富,书卷气息浓厚,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学者散文,称得上是当代散文的顶峰和极巅。——语录大全网整理收集余秋雨作品中最经典句子21句,分享给读者了,不要错过!
1、我们始终都在练习微笑,终于变成不敢哭的人。
2、来一次世间,容易吗?有一次相遇,容易吗?叫一声朋友,容易吗?仍然是那句话--学会珍惜,小心翼翼。
3、如果被别人嫉妒的是你,那么,暗暗地把自我夸奖一次吧!如果被别人造假的是你,那么,再狠狠地自我陶醉一次吧!
4、文化人不要在地域上敏感。
5、最疼的疼是原谅,最黑的黑是绝望。
6、文学一进入考场已经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创作。
7、愿你是那只刺猬,我予你柔软的拥抱,你予我鲜血淋漓的爱。
8、有山脉相隔的遥远是一种绝望,由水道相通的遥远是一种忧伤。
9、藝術家有國籍,但藝術無國界。
10、唯有善和愛,才決定人類之為人類。
11、沿途的风景,我只能边走边忘。
12、歷史的結論,往往由孩子們決定。
13、絕大多數人在年輕時代就被塑造定型,難以精采了。
14、天下文明的沦落,不一定是由于地震或战争。——《美的无奈》
15、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废墟》
16、有了朋友,再大的灾害也会消去大半。有了朋友,再糟的环境也会风光顿生。
17、文化商人这个词汇在中国有些贬义,我重新解释一下,我们期待大批文化企业家的出现。
18、恶者播弄谣言,愚者享受谣言,勇者击退谣言,智者阻止谣言,仁者消解谣言。——《关于谣言》
19、假如你想要一件东西,就放它走。它若能回来找你,就永远属于你;它若不回来,那根本就不是你的。20、谣言的雪球不仅可以越滚越大,而且还会越滚越圆、越滚越险。这真是一个可怕的雪球。——《关于谣言》
21、我藏不住秘密,也藏不住忧伤,正如我藏不住爱你的喜悦,藏不住分离时的彷徨。我就是这样坦然,你舍得伤,就伤。
22、我们的历史太长、权谋太深、兵法太多、黑箱太大、内幕太厚、口舌太贪、眼光太杂、预计太险,因此,对一切都‘构思过度’。
23、无论生活得多么艰难,最后你总会找到一个让你心甘情愿傻傻相伴的人。
24、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25、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26、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来迎接困难的,看到了一个个困难,心里就特别踏实,因为这才像活着。
27、有人把生命局促于互窥互监、互猜互损,有人则把生命释放于大地长天、远山沧海。——《流浪的本义》
28、有些事,明知是错的,也要去坚持,因为不甘心;有些人,明知是爱的,也要去放弃,因为没结局;有时候,明知没路了,却还在前行,因为习惯了。
29、为什么那么多中国民众突然对韩国的电视剧,对超女表现出那么单纯的投入,很重要的原因是,韩国艺术家不知道中国评论家,而超女根本不在乎评论家的存在。
30、文化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人格。很多从事文化职业的人没有文化,而相反,很多不从事文化职业的人却非常文化。因此话题并不重要,政治、经济都可以说,关键是你有没有文化人格。
31、小时候,希望自己快点长大,长大了,却发现遗失了童年;单身时,开始羡慕恋人的甜蜜,恋爱时,怀念单身时的自由。———很多事物,没有得到时总觉得美好,得到之后才开始明白:“我们得到的同时也在失去。”
32、废墟表现出固执,活像一个残疾了的悲剧英雄。废墟昭示着沧桑,让人偷窥到民族步履的蹒跚。废墟是垂死老人发出的指令,使你不能不动容。——《废墟》
33、我也有辛酸苦楚,不说罢了。我也有执念不放,不说罢了。我也有千回百转,不说罢了。我不是装傻卖乖,不说罢了。不是我未看见,不是我没想过,不是我不懂得,只是不说罢了。
34、与其被谣言压死,不如发出光亮把谣言驱逐;众人把怀疑的目光投向你,你把怀疑的目光投向谣言;传谣者都是可怜人,他们能接受谣言,也能接受光亮;光亮是什么?是那颗真正为众人负责的心。——《关于谣言》
35、一个人会落泪,是因为痛;一个人之所以痛,是因为在乎;一个人之所以在乎,是因为有感觉;一个人之所以有感觉,仅因为你是一个人!所以,你有感觉,在乎,痛过,落泪了,说明你是完整不能再完整的一个人。难过的时候,原谅自己,只不过是一个人而已,没有必要把自己看的这么坚不可摧。篇二:论余秋雨的散文
毕 业 论 文
题目:
学 院: 陆丰电大 姓 名: 林彩屏
学 号: 1144001406132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年 级: 11春
指导教师: 洪文宜
二0一三年 四 月二十七日 目 录
内容摘要................................................3 一 体裁的创新?? 4 二 对小说艺术形态的借鉴? 4
1、完整生动的故事情节?4
2、历史现场还原似的虚拟,丰富的艺术想象5 三 散文创作中的“戏剧表现”??? 5
1、戏剧形态与散文形态的相互融合5
2、丰富的想象和悲悯的人文情怀?6 四 强调“崇高”? 6 五 文化的沧桑感? 7 注释???8 参考文献?8 内容提要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余秋雨的散文力作《文化苦旅》开创了一种新的写作潮流,“文化散文”兴盛起来。其散文主旨非凡宏大:文化传承、人格建构、历史与民族等等。余秋雨散文不仅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也得到许多评论家的好评。他的散文独特之处在于,打破了传统散文文体的束缚,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本文拟就其散文艺术特色的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第一,体裁的创新;第二,对小说艺术形态的借鉴;第三,散文创作中的“戏剧表现”;第四,强调“崇高”第五,文化的沧桑感。当代文坛群星璀灿,优秀的文艺作品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而余秋雨的散文却恰似一株奇葩傲立苍穹,格外引人注目。他的散文独特之处在于,打破了传统散文文体的束缚,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他将散文艺术有机的融合于中国传统的文化史学当中,深入浅出的将深奥的历史文化展现于世人,表现出了一种历史浓郁的厚重感与沧桑感。他的散文是澄澈精致、万物溶情的,同时也是兼收并蓄且耽思旁讯的,这是一种知识的积淀、理性的升华,它可以启人心智、教化人伦。
关键词:余秋雨;文化散文;创新;文化沧桑;崇高。
一、体裁的创新 在散文家苦苦求索,而没能改变散文面貌的情况下,余秋雨横空出世,他夹带着悠远的历史,博大的地理,以及苦楚行走的文人豪情,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新的散文模式,即体裁以“故事+诗话语言+文化哲理”为标志的秋雨体。余秋雨写出的系列作品,在散文界赢来一片喝彩之声,更有后来者摹仿其手法,也同样博得了交口称赞。余秋雨创作的系列文章,境界之高,文笔之美,在散文界罕见,且令人荡气回肠。一般散文作家难以望其项背,当代散文家也大都难有其深刻内涵。这种风格的形成,要有多种因素的有机融合,这些因素是:一要博闻多学,对中国文化的熟悉不亚于对自己家中的物什,信手拈来,毫不费力;二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分子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悲壮的忧患意识,对历史有一种个人特点的思想和卓尔不群的识见;三是有清醒的、开放的(而不是盲目的、保守的)现代意识;四是在行文上不拘章法,天女散花,随物赋形,决不矫饰造情,以真诚、自然贯通文气。当代文坛通其一点乃至二、三点者并不少见,但能将这四点熔为一炉者鲜矣。因此,其作品获得好评,并非偶然,余秋雨的代表作《文化苦旅》获得的称赞最高,它是学术性、文化性、思想性的文化大散文的代表,它的问世,冲击了当代散文文坛充斥的小家子气。公刘先生认为:“其品位之所以居高,不从众,有魅力,端赖于作者充沛、厚重、成熟的文化感。”“我个人的阅读感受是,它融文学、美学、哲学、史学,以及其他学科为一体,因而顶饥,解渴,且养人。”“这自然不是一朝一夕得以致之的,余氏带着属于自己,但又想着众生的脑袋,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出得去,回得来,进得去,出得来。体会这一点,即足以令人肃然起敬。”公刘先生所言极是,他说出了余秋雨散文的特点。不仅只有公刘先生这样评价,而且女散文家梅杰在病中读了余秋雨散文后,抱病写文章盛赞《文化苦旅》“是中国当代散文的一座山峰,山峰上盛开的鲜花、摇曳的绿树都是中国当代散文的魂魄!”可见,余秋雨的散文在散文陷入迷茫的适当时机,以崭新的姿态,为散文带来了新的辉煌。
二、对小说艺术形态的借鉴
为什么我们阅读余秋雨鸿篇巨制的散文不会觉得枯燥,相反,会爱不释手呢?我认为,这跟他散文的小说化艺术形态不无关系。读他的散文,你会觉得你同时也在享受一篇小说,作者有意识地将他的散文与小说以最好的形式结合起来,追求一种小说化的艺术效果。有利于不同层次,不同趣味的人读懂、接受、喜欢。其散文小说化艺术形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完整生动的故事情节小说是靠故事和情节来吸引读者的,而散文一般是靠情感和哲理来征服读者的,在散文中适当地穿插故事,有不少作者也有过,但余秋雨运用得十分频繁和熟练,让文章变得轻松生动,也克服了大文化散文的凝重和抽象的弱点。
《老屋窗口》讲述的阿英的故事也十分感人。阿英是个乡间姑娘,因抗拒包办婚姻。在老师的帮助下,十五六岁与五六岁的作者一起上小学,她每天要翻山越岭上学,当她走在崇山峻岭中时,作者还在梦中,她那红色的身影出现在山上时,就是母亲呼唤作者起床的讯号,作者对这个童年的记忆终身难忘。这个故事支撑起老屋窗口,也支撑起作者对美的希望,“雪岭顶上,晃动着一个红点,一天一地都是一片洁白,这个红点便显得分外耀眼。”尽管这个问题乡间女人后来终身劳作,默默无闻,却深深印记在作者的心灵中。余秋雨讲述的故事有三种情形,一种是广为流传的,如虎溪三笑,如巫山神女;一种是听朋友讲述的,如马师傅;一种是自己亲身经历的,如阿英的故事,《老师》中回忆中学时的老师。而亲历的故事更为亲近,动人。
2、历史现场还原似的虚拟,丰富的艺术想象
一般认为,散文应当是写人的真情实感,历史散文的内容应当符合历史事实。但是,许多历史散文作家,就是由于太拘束于历史事实,导致其散文成了考古学,枯燥而无新意。余秋雨他认识到这一点,并不局限于传统的散文创作规范,而采用了虚拟性的小说手法,发挥了合理的想象,把抽象而概括的历史材料,给予生动形象的艺术再现。如《阳关雪》中,描写王维“他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已打点好的行囊,微笑着举起了酒壶„„”我们都没有身临其景,都不知道王维的友人是否帮他打点行李,也不知道他是否“瞟了一眼”,是否“微笑着”,但是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渲染了朋友离别的气氛,呈现给我们一个具体而生动的画面,让我们更加容易理解王维当时的心境,更能够体会作者的情感。作者就是通过合理的想象,让历史再现,让人如身临其境。
三、散文创作中的“戏剧表现”
余秋雨文化散文还有一个重要特征便是散文的小说化艺术形式,对此,我把它概括为“戏剧表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戏剧形态与散文形态的相互融合
余秋雨文化散文具有戏剧的四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把散文与戏剧的特点相结合,注重故事情节的塑造,有连续性、完整性、生动性的特点。而传统散文为了体现主题只是截取一个历史事件或某一场景,用以凸现主题。如《风雨天一阁》给我们讲述了天一阁作为文化象征传承流转的整个过程。如创始人范钦在为官生涯中如何费尽心力地收集书籍孤本,对于天一阁的文化传承如何处心积虑,清代姑娘钱绣芸为了自己的文化渴求如何嫁到范家;而同时对范钦的健全的文化良知、天一阁对《四库全书》编纂的历史贡献,以及民国初年遭到盗毁的打击等等进行了具体描述。对于故事的完整性、生动性的情节塑造,非常到位。特别是生动的细节描写:“ 钱绣芸小姐哀怨地仰望终身而未能上的楼板,黄宗羲先生小心翼翼地踩踏过的楼板,现在只留下偷儿吐出的一大堆枣核在上面??”这些戏剧性的表现形式:如倒叙式、细节性描写以及历史与现实的时空转换,悬念设置等,使散文具有了强篇三:余秋雨散文赏析
目录
内容摘要及关键词„„„„„„„„„„„„„„„„„„„„„„„„„„„„2
一、选取大题材,大场景,表现大主题„„„„„„„„„„„„„„„„„„„2
(一)选取大题材,大场景,表现大主题的根源„„„„„„„„„„„„„„„2
(二)余秋雨散文选材立意的原则——理性的思辨„„„„„„„„„„„„„„2
(三)选取大题材,大场景,表现大主题在散文中的表现„„„„„„„„„„„2
(四)选取大题材,大场景,表现大主题这一形式的影响„„„„„„„„„„„3
二、对历史的情有独钟使余秋雨的散文带有浓厚的历史气息„„„„„„„„„„3
三、余秋雨散文的问题性„„„„„„„„„„„„„„„„„„„„„„„„„4 参考文献„„„„„„„„„„„„„„„„„„„„„„„„„„„„„„„„5 开题报告„„„„„„„„„„„„„„„„„„„„„„„„„„„„„„„„7 论余秋雨的散文特色
内容摘要:余秋雨及其散文在中国的文坛风靡一时,引出 了一场不小的“秋雨热”。他的散文也被誉为“学者散文”、“文化散文”,在当代中国文坛独树一枝,独领风骚。于是,对于他及其文章的是非评价层出不穷。像王强的《文化的悲哀:余秋雨的学问及文章》等为代表,对余秋雨及其散文进行了强烈的抨击。作为余秋雨散文的读者,我从其中领会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可以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感受:
(一)选取大题材,大场景,表现大主题,给人以心灵上强烈的震撼;
(二)对历史的情有独钟,使余秋雨的散文带有浓厚的历史气息,让人以古鉴今,不断反思;
(三)余秋雨的散文常提及到许多切合人们实际的问题,让人思考,探究,形成了独创性的“问题散文”。
关键词:大主题大气魄历史气息问题性世俗化
一、选取大题材,大场景,表现大主题
(一)余秋雨选取大题材,大场景,表现大主题的根源
散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文体,是主体性非常强的文学,历来是以“一粒沙子看世界”,即以小见大作为它选材立意的根据,像许多的散文一样,这可以讲是散文千古不变的共性。我们从著名的散文家杨朔的散文《荔枝蜜》之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文章是由蜜蜂采蜜这件小事上联想到广大群众为社会主义建设不断的奋斗。是典型的由点到面,以小见大,而余秋雨的散文却打破常规,从大题材,大场景之中去表现大的主题,这就是文学的创新,具体而言,就是从文体上有新的突破,让人耳目一新,有一种大氛围之下的一种独特的,震憾人心的感受。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动力,是民族的灵魂,不论在任何岗位之中,都需要创新,文学艺术也如此,需要打破常规,有新的突破,让文学的长河之中涌现出一些新鲜生动的浪花。而余秋雨的散文正是散文长河崛起的奇峰,是当代散文的又一高峰。这正是余秋雨在散文艺术上的创新,打破常规,用一种新的取材立意的方式让人感受到大氛围,大气魄之下的散文的魅力,顺应了文学发展的潮流。
(二)余秋雨散文选材立意的原则——理性的思辨
余秋雨散文选材立意的与众不同,独具一格归根于他选材立意的原则——理性的思辨。我们可以从他的第一部散文集《文化苦旅》的自序之中可以看出:他提及到他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这是中国文化悠久的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陶所造成的,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大悲,最后只要闭一下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在这部文集中,他通过自身的文化行为创新了文学形态,使散文河流突然奔涌,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个体灵魂到整体精神的反思,使那些沉湎于自我小天地的散文作品黯然失色。在余秋雨后来的散文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余秋雨的散文之中充满了理性的思辨,如《千年一叹》这部散文集中一系列对人生之中常遇到的问题的研究,无不闪现出余秋雨散文的理性思辨色彩和大家风范,让读者读起来如沐春风,受益颇深。这效果是基于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深刻的研究和一种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才能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理性的思辨,让人们真正地去了解文化,了解历史,而不像有些散文一样空乏无力。细读余秋雨的散文,就像看到一个睿智的老人在文化历史长河之中探索,时刻闪现出思辨的色彩的火花,让人思想上受到启发,精神上受到愉悦。从而我们可知余秋雨散文在选材立意上的独具一格,引人注意的原则 ——理性的思辨。
(三)选取大题材,大场景,表现大主题在散文中的表现
余秋雨的散文打破了局限于个人小天地,表现小主题的散文布局方式,采取了大场景,大题材,表现大主题,让人领略到了大氛围之下散文的巨大魅力。我们主要从余秋雨的头部散文集《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之中可以看出发现这种取材立意在其文集中的表现。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把沉重的文化反思和秀丽的自然山水艺术融合在一起,营造了秀丽山水之下的文化苦思。这种别具心意的大场景,大题材,让他在山水之中找到了表现自己生命的最佳的形式,让我们可以从他的散文之中领略到了一种大主题,而且是令人沉思的主题。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这部散文集的开篇之作《道士塔》这篇散文,作者将这篇散文贯穿了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历史作为背景,从一个王道士的身上体现出中国历史的苍海桑田,让每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无不痛惜中国文化珍品的流失和国人的愚昧无知这个大主题,数千年的文化沉淀形成的莫高窟,既然让一个不识一字农民出身的王道士去“当家”,既不是文人,何以会懂得祖先遗传下来的文物之宝贵了。当壁画被无知的人刷得粉白,王道士脸上露出了无知无耻的笑容之时,他根本没有听到风中的低吟,那是历史,文化在低吟,悲呛,在滴着鲜血。可悲的人啊!他根本没有想到他在刷粉的同时,让珍贵的文化也随之湮灭。更可悲的是,让外国人轻易的廉价的将莫高窟的珍贵文物一箱箱,一车车运走,流露异乡,而他接过钱财之时却在无知的笑,而整个民族却在哭泣,滴血。这篇散文选取了千年历史为背景,以中国文化遗产的流失为题材,表现国人的愚昧无知和为文化遗产的流失痛失为主题,让人读起来值得深思。《阳关雪》则选取了大漠荒荒的黄河文化和一首《渭城曲》引出了离别之景,让历史的深邃见于笔端。还有《白发苏州》、《江南小镇》等以柔丽凄迷的小桥流水置身于江南文化和世态人情的大背景之中。《风雨天一阁》《、青云谱随想》等到把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作为大背景,表达了中国文人艰难的心路历程的大主题。可见,这部散文集表达了余秋雨面对文化,山川,人物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后倾吐的文化感受,也是他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思考和期盼。在另一部散文集《山居笔记》之中,余秋雨所要阐述的正是一些历史之中的痒处和痛处。如《一个王朝的背影》,以清王朝的兴衰为例,描述了历代王朝兴衰的原因这个大主题;《千年庭院》中岳麓书院的演讲过程,阐述了中国教育某种程度的宿命,表达了一个教师在很多时候的无奈。总之,余秋雨的散文,让人读起来置身于一种大场景,大氛围之中领略了一种大的主题。
(四)选取大题材,大场景,表现大主题这一形式的影响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由于生存状态的改善,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读需求,阅读方式变得多种多样,也变得世俗起来。散文这种包罗万象,形式上自由随意的文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梁实秋,林语堂,周作人,冰心这些先哲散文让读者留意之时,同时他们又企盼今天的文化高个儿,企盼出现当今的散文家,应了这种文化企盼,余秋雨来了。他坐在世俗的人群之中,开始了他与人们的交流,开始了他与读者在艰辛的人生长途上小憩时的悄声对话和共同思考。普通读者需要余秋雨这样的作家,世俗社会需要《文化苦旅》、《山居笔记》这样以大题材,大场景来表现大主题的散文。
余秋雨和他的散文在中国文坛上的出现,把读者的这些年来对散文的兴趣又推向了高潮,把评论家的眼光又拉回到了散文的视线上,好评如流,可以讲余秋雨的散文从空间上进入了世俗民众,从时间上进入了散文历史。
二、对历史的情有独钟使余秋雨的散文带有浓厚的历史气息
中国历史是文化散文的鲜明主题,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像《左传》是我国散文著名的历史,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知识财富;屈原的著名散文,不朽之作《离骚》也离不开历史;特别是每一个朝代的史书都可以讲是一部部优秀的散文集。可见,历史是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史鉴今,让人学会沉思。余秋雨的散文也不例外,他在散文集中开始提起一些重大的问题。在余秋雨的散文之中,始终贯穿一个鲜明的历史主题: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考和反思。这是余秋雨与众不同的地方,他的散文之中提及历史,所提及的历史并不是人们饭后谈资,而是一系列历史问题,让人震憾,思考和反思。他负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他懂得一个民族的历史,这是民族的共同的精神财富,是这个民族特性的正面因素和负面因素纠结而成的“沉淀物”,历史是未来的梯子,忘却了历史,也就丧失通住未来的立足点。
我们在谈余秋雨的散文之时,就像读着一本厚厚的历史,让我们在历史长河之中跋涉,思考。从他的散文之中渗透着浓浓的历史气息,给人理性的思辨。正如他在《文化苦旅》的自序之中提到“我发觉自己最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脚印所在地,说明我的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是中国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陶所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息压在我的身上,使我无端的喟叹。从他的散文集自序之中可见余秋雨独特魅力所在,他的散文之所以热销,受人喜爱原因之所在,是历史的思辨,是独特的人格魅力。
在余秋雨的散文中,他像一个睿智的老人,审视着中华的历史与文化。虽然是大场景,大主题,但是访古,寻古,探古构成了他散文的命脉,在余秋雨的心中,历史虽然有许多美好的东西,但更多的是给我们无限的理性思考,他以自己对中国文化和文人历史变迁的深刻理解,把现实与历史联系在一起,表现出沉重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令人深思。
余秋雨创作的历史并不是抽象的历史,他试图与历史对话,与历史共鸣,在自身与历史的对话之中形成他独特的历史语境与历史情结。“他因历史而博大,历史因他而鲜活。”正是说的这一层意思,余秋雨奔波在大江南北,往返于海内外,是名副其实的“文化苦旅”,用一支插入山水古迹的笔把游记的面积拓展了不小的一块。他的《文化苦旅》把沉重的文化反思,即透过历史来审视文化和把秀丽山水融合在一起,他在山水之间找到了表达生命的最佳形式。如余秋雨初到甘肃敦煌,在那里写下了最初的散文《道士塔》、《莫高窟》、《阳关雪》,这些散文无不是从文化遗迹的历史变迁来表达作者自己对文化,山川,人物进行深刻反思后倾吐的文化感受。《道士塔》一文之中,以甘肃敦煌的文化遗址的历史变迁,让人感受到王道士将中国的珍贵文物流失的历史切肤之痛,让这一段历史以散文的形式重新提起来,让人为文化遗产的流失而痛苦,让人为王道士的愚昧无知,贪图小利而寒心,使这段历史让人去反思与警醒。在他的这一部散文集中,让历史贯穿全文,让散文流溢着历史的气息,表现了他面对历史,文化,山川,人物进行的深刻反思后所倾吐的文化感受,也是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的思考与期盼。而他在另一部散文集《山居笔记》之中,余秋雨所要阐述的正是一些历史问题与难题,所要提及的正是中国历史的痛处和痒处,更加流露出浓厚的历史气息,让人在历史之中进行思考。如《一个王朝的背影》通过以清王朝这几百年的历史兴衰为例,于是推而广之,演绎出历代王朝兴亡之中的辉煌和悲凉。《千年庭院》以岳麓书院的演讲过程,阐述了中国教育的某种程度的宿命,表达了一个教师在很多的时候的无奈心境。《乡关何处》试图阐述千古难解的乡关情节,表达面对乡关的困惑。这一个又一个的历史的问题,历史的痒处与痛处,正是余秋雨花数年的时间来剖析和阐述这些历史文化难题的原因之所在,也是《山居笔记》的历史价值之所在。
在读余秋雨的散文之时,就仿佛看见一个历史的哲人,跋涉在大自然的山水,江河,废墟,小镇之间。余秋雨创造性的在历史与文学之间找到了契合点,在文化学者与人民大众之间架起了一道沟通的桥梁,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现实与理想之间,纵横捭阖了进行了富于时代意义的思想驰骋。余秋雨以一个文艺理论家、文化史学家和作家的多重身份,依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富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借助于人类文学的载体——散文,洋洋洒洒地揭示了中国文化和古老、神秘的中国历史,欲以轻扬的文字做着最深刻的穿越。余秋雨的散文“深入浅出”把很大的问题,很深的问题,用不多的篇幅,浅近的话说出来,这才称得上大手笔。
三、余秋雨散文的问题性
从上世纪20年代以冰心的《斯人独憔悴》、《两个家庭》为代表的“问题小说”,到上世纪80年代的“问题报告文学”,都引起了广大读者的阅读兴趣和社会广泛关注。及至90年代,余秋雨的散文无论是《文化苦旅》、《山居笔记》,还是后来出版的《霜冷长河》,不仅成为文化界,读书界关注的焦点,而且在文学创作,出版阅读都疲软的态势下,余秋雨的散文“独领风骚”已近十年。究竟为何如此?我认为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归结于他的散文的问题性,形成了独创性的“问题散文”。
余秋雨的散文选题集中了大量的古今问题:如《一个王朝的背影》是叙述了清政府政权由盛转衰的问题;《流浪者的土地》是针对中国历史上某些让人不太舒服的部位,研究剖析中国流放问题;《十万进士》是专门研究分析中国历史上科举制度的利弊问题。特别是在后来的散文集《霜冷长河》中。余秋雨谈的是友情问题、名誉问题、谣言问题、嫉妒问题,善良问题。简而言之,就是余秋雨面对青年人生活之中遇到的令人苦恼的问题一一回答——怎么办。在余秋雨的第一部散文集之中暗含着一系列的问题,例第一篇文章《道士塔》之中有涉及到文化保存的问题,可以讲,余秋雨散文之所以受到大家的欢迎,不仅是取材上独具一格,引人注目,而且以史鉴今,具有历史气息,另外重要的一点:他提及到了许多切合人们实际的问题,让人去思考、探究。
中国文化向来以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胡适也提过“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特别在社会安定,国家稳定的今天,“多研究些问题”都是我们每一位有良知的作家、理论家的正确选择。在散文写作方面,如果没有问题,没有追索问题、展示问题、阐述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文章就没有了开弓之力,怎么射得出了?余秋雨的“问题散文”之所以引起轰动性,我认为无非不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国后80年代末以来,“歌颂散文”、“抒情散文”、“矫情散文”等多种散文类型轮番出现,但大多数只止于“一己之悲欢”、“草芥之微”。散文成为抒发个人心胸之中块垒的小篇幅。有的散文似乎“以小见大”,由个人的观察联想到祖国山河的命运,但其中有不少虚假的成份,难以真正的打动读者。余秋雨的“问题散文”正是这种无足轻重的散文的“反拨”和“超越”。他从民族、历史、文化、习俗等诸多问题入手,作为他散文的“切入点”,分析重要事件的成败,历史的兴衰、了解人性的弱点,冷静地思考中国古今遗存的种种问题。在余秋雨的散文集中,许多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不同的问题,让人能够正确地分析、对待当今社会之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余秋雨的散文,从“问题”切入,与社会结合得越来越紧密,与人民大众的生活越来越相趋近,与读者的心理越来越想吻合。如敦煌的文化应该运向何处?灾难对于苏东坡究竟是好还是坏?历史的废墟是应该平整还是应该保存?对卑鄙的小人应该是理还是不理?而“矫情散文”、“小女人散文”,甚至一些“明星散文”。由于与社会、现实、历史问题、大众情感的联系疏远,很难引起读者的共鸣。
第三,如果仅只是提出问题,那肯定还是不够的,余秋雨的散文不但选择了一个个困扰人们心头的“千年问题”或“世纪问题”,而且还身体力行地分析问题,拷问问题,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何以在中国出现这样的问题?同样的问题在其他国家,民族有无?譬如《十万进士》中,在回顾了科举制度利弊之后,分析造成了社会心理恶果,尤其是给知识分子带来的心理痼疾和人格遗传,如伺机心理、矫情倾向、骑墙态势,甚至对唐宋,明清,对科举进行的良性、恶性整治一一道来。具有极大的信息量和研究善恶??仿佛一个民族俗学家和文化人类学家的“田野作业”,一路“苦旅”一路“笔记”,经风历雨,“霜冷长河”。在上世纪末,余秋雨总结文化,回顾历史,多方面透视民族的灾难以温良的文风,以善朴的微言醒世,警世。提出问题,探讨问题,这就是余秋雨采取的跨世纪的文化策略,他提供社会最需要的话语版本——一种非常积极有建设意义的创造。
从余秋天雨的散文之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学是普通大众的文学,是世俗的文学,只有真正接近于广大群众 的生活,与他们的思想趋于一致,才能被世人所接受。余秋雨的散文为什么受到读者的喜爱,被誉为“学者散文”、“文化散文”,正是因为他在散文之中以大题材,大场景,表现大主题,给人心灵上强烈的震憾;其次,在他的散文之中渗透着浓厚的历史气息,让人以古鉴今,不断的反思;还有,散文的问题性,让人们理性的去思考自己身边的问题,从而使他的散文具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独特的艺术魅力,渗透着浓厚的世俗气氛,与人民群众融合在一。这样才能被人所接受,所喜爱。可见,余秋雨的散文并非是文化衰败的标本,而是一种崭新的散文样式,一种世俗化有独特魅力的“学者散文”、“文化散文”。
参考文献: [1]余秋雨,《文化苦旅》,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2]愚士,《余秋雨现象批判》,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3]余秋雨,《山居笔记》,文汇出版社,1998年版。[4]《浅谈余秋雨散文独特的魅力》,引自榕树网站。[5]田中阳、赵树勤,《中国当代文学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6]《余秋雨和“文化散文”》,引自网站。[7]余秋雨,《霜冷长河》,中国作家出版社,1999年版。[8]徐林正,《文化突围——世纪末之争的余秋雨》,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9]余秋雨,《千年一叹》,中国作家出版社,2002年版。[10]周鉴铭,《新时期文学》,云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