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不管有多难,让我们一起走过——战斗在抗震救灾后方
不管有多难,让我们一起走过——战斗在抗震救灾后方
这是一个平常的下午,人们还是和平时一样上学上班谈天休息。就在两点二十八分轰隆的一声巨响,从此一切都被改变,世间少了多少个家庭,多少孩子失去慈祥的亲人,多少母亲失去心爱的孩子。就在那个午后,中国人民开始显现出了不怕苦不怕难,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坚强决心。
听到发生了这场大灾难已是晚上,离震中稍远的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和房屋倒塌,震中灾区的震情还是一无所知。由于平日的工作也是很忙,等到下班后没有着急回家,因为我是一个红十字志愿者,一个在年初南方雪灾时就加入到这个光荣行列中来的志愿者,灾害如同一声号令,催促着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得知前方灾区AB型血液缺乏,我立刻奔向最近的一个采集血液车,毫不犹豫地伸出了手臂。献血对于我来说已不是头一回,当400CC原本属于我的AB型血缓缓流入血袋时,我突然觉得这一次和以往几次不同,仿佛它已翻山越岭最后输到急需救护的灾区受伤同胞身体里。
献完血的第二天,我没有声张还一如继往地去单位上班。临近下班也许是气力消耗得太多,面色苍白的我引起了同志们的注意,我只好把昨天献血的事告诉了大家。单位领导立刻批给我两天休息,同志们也纷纷来问候。在家休息时,电视上搜寻抢救灾民的镜头一个接一个地播出,各地红十字会接受捐款捐物工作也在积极而繁忙地展开与进行中。我们不能亲自上前方参加救援,后方捐赠现场---红十字会不就是我们的后方救援队吗?想到这里,我以最快的速度来到了红十字会,果不出所料,这里的工作量比平时繁忙了十倍几十倍,于是我迅速地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指派下投入了这个后方救援队的工作。
从中午十一点二十五分钟,就守在我们沧州的红十字会热线电话前.铃声不停地响,声声热切而焦急的询问从沧市及各县级市传来.有询问捐款渠道的, 有咨询能否捐衣捐物的,最另人无法回答的是,坚决要到震区去要求组织一下的。可爱勇敢而无私的兄弟姐妹们,其实我的心里想的又何尝不和你们一样,可是我胸前的红十字志愿者标志在提醒着我,我是代表国家红十字会在回答.....“理解您的心情,我们还没有组织这样的行动...” “上级还没有调遣 ,请等待....” “现在能做的最实际可行的救援就是募捐....”电话那一头在放下的一瞬间,似乎能听到一声叹息.。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又是在这个特殊的工作地点,不容你多想。几位年轻的女孩抱着几大包硬币来了,这个幼儿园全园小朋友把储钱罐里的钱都拿来,要捐给灾区,里面还有几张稚嫩笔迹的字条。这哪里还是一枚枚一分二分五分的硬币,分明是小娃娃们的一颗颗心那。我和几个工作人员数了将近两小时,最多的一包:480.15元,最少的一包:132.5元。昨天刚献完血的我,又在红十字会连续忙碌了七八个小时,身体上已感觉很累了,但是精神上觉得有一种气氛在鼓舞着自己,有一种力量在支撑着自己对自己说,我不能倒下。晚上回来的路上我给一个下午刚认识的咨询者回短信:毕竟我们还活着....第二天,第三天,依然早早按照红十字会的上班时间来报到了。捐款的男女老少都有,小到三岁还由妈妈牵着小手的孩童,还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接到一个老者的电话,声音哽咽,自陈是河北省黄骅市人,因为年纪大了献血条件不符合,生活很不宽裕所以钱也捐的不多,就是想通过沧州市红十字会向灾区人民表达一下问候,黄骅人民永远永远和灾区人民站在一起。刚放下这个电话,又有一个沧州本市来电,是一个心脏病患者,她本人现在也正在发病时期,家里人不让她看这些新闻及电视报到(怕她太激动了犯了旧病),她边哭边说:如果没有病的话,她一定会献出血液给灾区,如果国家允许,她一定要加入救援队.,一时不知如何劝慰这位也同样遭受着身体创痛的朋友,先代地震灾区人民表达了谢意,然后请她先安心养病,捐多捐少不重要,对灾区人民有这份心意就足够了。
以后的几个星期周六周日,我还来到了募捐现场,亲自感受到募捐现场的气氛。在燥热的毒太阳下,看护着募捐箱和工作人员一起一守就是一天。许多行人都是匆匆忙忙,投进去五十一百然后转身就离开,连名字也不留。
在赈灾最初的几天,我几乎是全身心的投入到这场战斗中。单位给的假期再加上周六周日基本上就是都在红十会和募捐现场驻守了,连自己家里的亲人也顾不上细致照料了。老公一贯支持我的活动,公公婆婆也是全力地给予了理解和支持。女儿还小但是很乖,这段时间老公女儿几乎都是鸡蛋挂面条来解决温饱,想想灾区,我们在后方的人都是幸福的,现在灾区那么多人连家都没了,有的连亲人都没了
赈灾这段时间里,我仿佛经过了一场思想的洗礼,有时看着看着觉得眼角会莫名地湿润,一场天灾考验了我们的国人,大家无私无畏,众志成城共同抗击来自自然界的无情的灾难。中华民族是永远击不垮的!
第二篇:抗震救灾英模报告会演讲稿:震不垮的战斗堡垒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是四川省都江堰市向峨乡党委书记罗鸿亮。
5月12号下午,我正在莲花湖畔的莲月村主持一个村道建设工作会。突然,地动山摇,莲花湖像开水一样翻滚。有人大声喊:“地震了!”我和大家赶紧跑出会议室,爬上湖边的岩石,朝乡政府方向望去,那边已是满天黄烟,什么都看不清。
不好,得马上赶回去!我和同事们急忙往乡政府跑。一路上,周围的农房几乎都垮了,水泥路面到处坍塌开裂。乡政府和周边的情况比我想象的更严重:成片的房屋只剩下几栋孤零零地立在废墟中,整个街道变成了一片砖瓦堆!
“罗书记,乡政府大楼垮了,好多乡干部都埋在了底下!”
“罗书记,爱莲社区的房子垮了!”
几个村民跑过来对我说:“中学的教学楼垮了!”
我心里一惊,中学垮了?!这可是上课时间,几百个学生啊!我火速把在场的乡干部叫过来,主持召开了向峨历史上最短的一次党委会,大家作出了一个生死抉择:先救学生!
乡长付岷涛立即带着一群干部拼命向学校奔去,边跑边对惊恐的人群喊:“快去学校,快去救娃娃!”
地震把中学的教学楼全部震垮,废墟中不时传出孩子的哭声、呼救声。已经赶到学校的家长哭喊着,扑在废墟上疯狂地刨找着自家的娃娃。
慌乱中,有群众问:“乡干部都到哪儿去了?!”
民政干部罗代强跳上乒乓球桌,大声说:“哪个说乡干部不在,我就是乡干部!男人们都站过来!”
慌乱的人群一下子安静了许多。
付岷涛嘶哑着嗓子对大家说:“现在只顾自己,谁家的娃娃都救不出来。都到那边去,到呼救声最多的地方去,救一个算一个!”
男人们过来了,女人们也过来了。身强力壮的男人站到了废墟的最上面,其余的人排成两行,把砖头和水泥块不断往后传!10多分钟后,废墟里救出了一个活着的娃娃!但是由于没有大型机械,救援进展十分缓慢!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废墟中,孩子们的呼救声越来越稀少,越来越微弱,我的心也越来越沉……
怎么办?必须找到救援机械!我们马上派人四处寻找。15分钟后,东林村村主任袁凤群带着自家的两台挖掘机赶了过来!挖掘机进场后,迅速清除了废墟旁的路障,并打通了操场连接校外的通道。怕挖掘机伤到娃娃,木匠任隆富带着几个人,拆掉倒在操场上的篮球架,土法上马,硬是把挖掘机改装成了简易吊车!这两台临时改装的吊车,在最危急的时刻发挥了巨大作用!任木匠指挥吊车,吊开水泥板,干部群众立刻跟进抢救。
自救中,我们用手刨、用肩扛、用自制的吊车救出了30名学生;当天晚上,1000多名解放军、武警和消防官兵陆续赶到向峨救援。最后,从废墟中一共救出了68名学生!
前面提到的罗代强,在组织救援前已经看到了埋在废墟里的儿子。当时儿子露出了一只脚,老罗一眼就认出了儿子脚上穿的那再也熟悉不过的鞋和袜子。但为了不打乱救援安排,老罗从来没有向救援队伍表露过自己的孩子还埋在废墟下。3天后,孩子的遗体从废墟中抬了出来。儿子留给老罗最后的记忆,就是废墟里露出的那只脚。他后来告诉我,晚上睡觉就不敢闭眼,一闭眼,儿子的鞋和袜就在眼前晃……
16号清晨,学校救援基本结束后,一部分机械和力量随即转到乡政府增援。但是,太晚了!直到5月17号凌晨,地震发生后的第5天,乡政府废墟中才清理出最后一名干部的遗体,包括乡长助理易大东在内,8人遇难……
32岁的易大东,去年9月从都江堰市下派到乡里挂职。当时,几块水泥板死死地压在他身上。救援的同事鼓励他要挺住,一有机械和人手马上就来救他,他却用微弱的声音说:“不要管我,你们先去救学生……”
大东结婚多年,忙于事业,把要孩子的时间一推再推。大东走了,留下了永远的遗憾,但从得救孩子的笑容里,我仿佛能看到大东生命的延续……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乡干部李明,在乡政府大楼完全垮塌的一瞬间,用力把一名来乡里锻炼的女大学生推出了死亡地带,自己却被深深地埋在了废墟里。后来,解放军战士进村入户帮助群众清运财产,来到李明家,问李明的妻子有什么贵重物品需要清理。她说:“其他的都不需要了,我只希望能找到丈夫的‘优秀共产党员’证书。我要让女儿知道,爸爸是一名铁骨铮铮的共产党员!”
地震后的这些日子,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脑海里总会闪过这几个朝夕相处的同事的身影,浮现出他们的音容笑貌。如果早给他们几个小时,或许他们就能活下来。但生死关头,我们别无选择,只能把生的希望留给群众!
这几天到我乡爱莲社区的人,都会看到一块爱莲社区党支部的牌子立在废墟旁的受灾群众安置点。
立牌子的人是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婉民。地震那天,她的母亲遇难了,她流着泪朝掩埋母亲的废墟鞠了三个躬,说:“妈,女儿不孝,顾不到您了……”说完就匆匆赶去疏散群众。第二天,当她再次跑过家门时,家里人已经把母亲的遗体收拾停当。作为女儿,她能做的,只能是最后一次帮母亲换上一双新鞋。
5月16号下午,受灾群众基本安置妥当。王婉民带着支部几个人回到原来的办公地点,从废墟里刨出了“向峨乡爱莲社区党支部”的牌子。她把这块牌子再次竖起来,她要让社区的群众都知道,地震没有震垮他们的党支部!
5月17号,胡锦涛总书记到成都察看灾情,指导抗震救灾工作,得知我们向峨乡的情况后,高度评价了向峨乡党员干部危难时刻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做法。总书记的关怀和激励迅速传遍了向峨的每个角落。在乡、村和社区党组织的带领下,受灾群众正在走出地震的伤痛,振奋精神、团结一致、共渡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