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娇_1120110017_论余秋雨的散文创作.doc(最终版)

时间:2019-05-13 12:48: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吴娇_1120110017_论余秋雨的散文创作.doc(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吴娇_1120110017_论余秋雨的散文创作.doc(最终版)》。

第一篇:吴娇_1120110017_论余秋雨的散文创作.doc(最终版)

论余秋雨的散文创作

吴娇

中文转本一班

摘要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余秋雨的散文《文化苦旅》、《山居笔记》、《行者无疆》、《霜冷长河》、《千年一叹》等优秀的作品写作手法十分独特,与中国以往的散文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中国引起了较大的关注。余秋雨所创作的散文不同于传统散文之处是,传统散文侧重的文学性方面比较多,而余秋雨创作的散文作品不仅有文学风格的部分还包括深刻的、丰富的文化方面的知识。因此他的散文较为深刻地影响了我国当代散文的发展方向。余秋雨的散文可以说是新时期散文的成功代表之一,并且推动了新时期文化散文的兴起。其散文艺术主要表现在孤独的文化人格、无法释怀的文化情结、文化拯救、寻根以及散文的语言特色方面。

关键词:语言;余秋雨;文化底蕴;文化态度;文化人格

一、语言的独特魅力

(一)思维敏捷、语境如诗

余秋雨散文文采性很丰富,并且带有诗歌特点的语言构建其散文的语言特色。余秋雨的历史散文十分新颖、独特,其内容上很多方面表达的想法、观点不同于其他人所看到的,所思考的,而且善于在文字中循序渐进地把读者带入文化意识的角度,启发读者对文化重新、深刻地思考。余秋雨以整齐华丽的、诗一般的语言,在当代散文界很多作品中脱颖而出。余秋雨对语言的选择和运用非常仔细、慎重。散文作品中如诗一般的语言都得到了精心的强化和修饰,因此以达到了诗意的语言美的效果。余秋雨以较为感性的语言、诗一般的文笔,充分且深刻地表达了自己对文化的认识与思考。如《白发苏州》:

“这里的流水太清,这里的桃花太艳,这里的弹唱有点撩人,这里的小食太甜,这里的女人太俏,这里的茶馆太多,这里的书肆太密,这里的书法过于流丽,这里的绘画不够苍凉遒劲,这里的诗歌缺少易水壮士低哑的喉音。”

此段落运用排比的写作手法,以诗一般的语言展现出了苏州文化独具特色的一面。再如余秋雨对莫高窟的赞叹也同样运用诗一般的语言,将诗人的情感写满了作品的字里行间。如《莫高窟》:

“这里的每一个场面,都非双眼能够看尽,而每一个角落,都够你留连长久。这里没有重复,真正的欢乐从不重复。这里不存在刻板,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这里什么也没有,只有人的生命在蒸腾。”

“它是一种聚会,一种感召。它把人性神化,付诸造型,又用造型引发人性,于是,它成了民族心底一种彩色的梦幻、一种圣洁的沉淀、一种永久的向往。它是一种狂欢,一种释放。”

余秋雨比较感性并且又善恶十分分明,他诗人的情怀由此可看到非常明显。余秋雨散文的思想感情,不同于一般的谈论古今,针砭时事,描写事物抒发志向情怀,也不同于山水游记类似的作品。其散文如诗人埋藏在心中深刻的情感得到自由的释放、抒发。就好像诗人站在历史的悬崖断臂前,看希望、心中的理想如瀑布一般风流直下,舒畅的看其溅起的层层水花。余秋雨把自己看做是一位现代的诗人,但心里念念不忘的还是历史文化的经典与流传。余秋雨把理性融入到感性的情感中,再加上诗一般的语言,完美地体现了余秋雨散文创作的独特之处。

(二)语言恣肆雄浑、大气磅礴 《都江堰》、《五城记——南京》等作品语言风格十分大气磅礴。作品中描写了都江堰、南京等地理位置、形象鲜明生动。除了描写出动人心魄的优美环境之外,还能给读者带来强烈的震撼之情及深刻的思考和无尽的遐想。如《都江堰》:

“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此句把都江堰看做是最激动人心的工程,可见和一般人思考问题的角度有所不同。“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

余秋雨从功能、和造福人类的角度表达了自己对都江堰的热爱与尊重。

“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一查履历,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

古老的长城,是历史见证的奇迹。中华民族所有的磨难与艰苦、成功与辉煌的时刻,古长城都历历在目。但中华大地还有没有比长城更值得骄傲与敬佩的工程呢?余秋雨十分坚定地认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是都江堰。作品文章的开篇出人意料、思考的角度十分广阔且不狭隘,因此才有了下文中把长城与都江堰进行多角度、多方面以及反复地对比描写。并且还写了都江堰千百年来的壮观景象。又如《五城记—南京》

“六朝金粉足能使它名垂千古,何况它还有明、清两代的政治人潮,还有近代的殷殷血火。”充分表达对南京的赞叹之情。“许多事,本来属于全国,但一到南京,便变得特别崎岖,让人久久不能释怀。历代妓女多得很,哪像明末清初的‘秦淮八艳’,那样具有文化素养和政治见识。历代古都多得很,哪像南京,直到现代还一会儿被外寇血洗全城,一会儿在炮火中作历史性永诀,一次次搞得地覆天翻。”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经历过风雨地洗礼,饱受过艰苦的磨难与入侵,但也创造过灿烂的辉煌。余秋雨用精湛的语言描写,高度浓缩了南京一千多年的历史,把描写历史作为第一节,因此使文章开头非常独特,气势非凡,给读者带来强烈的震撼情感,深刻地思考以及无限的想象。一千多年前的诗人刘禹锡的《石头城》已把怀古的情怀拓到如此的气派,加上一千年的历史岁月,把南京城浓郁的文化历史与变迁以及对南京的热爱之情通过独特的语言描写的淋漓尽致。

二、文化底蕴的深刻体现

(一)孤独的文化人格

余秋雨笔下描写的文人墨客、历史的文明、文化的追忆等多次地出现在作品中,其实就是他刻意营造的深层次的文化的一种结合。但是,这种结合并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是文人与作者或是读者与作品之间产生的思想碰撞、心灵的交汇。情感却无法做到的真正的交流。这就是余秋雨文化人格孤独的原因。[1]23如《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等作品中蕴含着一种孤独的文化意识。余秋雨作为一名当代文化的学者,心中有着坚定的使命感。余秋雨把思想和写作转向传统文化的领域,对自然景物和文化现象、历史情形与现实状况进行深刻的思考与对比,就如同一位孤独的旅行家,在文明的历史中寻找历史经典的碎片,然后仔细地耐心地拼接、重现,以实现现代人对历史文化的重新认识、反思和评价,并且努力重新建立一种比较健全的文化人格和信仰。余秋雨对传统文化深深地眷恋为主要的思想感情,并且带着深刻的反思眼光回顾历史,在孤独的状况下试图寻找到内心的支撑点,从而全面地抒发内心真实的想法与观点。余秋雨将自己的精神与思想游历在历史的角落、历代皇帝、宰相,才子

佳人,大好山川和美好的风光景物之中……余秋雨把自己对文化真实的想法融入作品中,但这个具体的文化思考又是与深刻的现实状况的矛盾中而产成的。余秋雨在孤独中实现对文化的理解与反思。下面,分别从三方面解释余秋雨孤独文化情结的由来。

1.从宇宙和故乡产生的孤独感。《乡关何处》从唐代诗人崔颢《黄鹤楼》一诗中的名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起笔,指出崔颢产生的一种强烈的被遗弃的情感,不是被什么人,而是被时间和空间所遗弃。因此,就能使读者产生一种无家可归的空荡荡的感觉。

2.与世俗艰难地抗争产生的孤独。余秋雨在《青云谱随想》中为我们集中展现了几位怪才画家的精神天地。他们招引的郑板桥、齐白石等“于门之外饿而不去”宁做“青藤门下走狗”,唤起了后代孤独人士心中强烈的人格呼唤,他们的孤独不是文人有几分才气就显示出的孤傲感觉、也不是自认为的清高、而是要与世俗的刁难与不公平、与难以忍受的孤独与艰苦相对抗。他们没有为了蝇头微利的你争我抢,也不是争着去过归隐的生活,他们所追求的不是世俗层面所能相比较的。因此这种孤独来的特别豪放不羁,痛快淋漓。

3.由于成熟产生的孤独。《苏东坡突围》就体现了这种孤独的情感。余秋雨一直把苏东坡看做是自己的精神偶像,余秋雨的很多经历与苏东坡十分相似。余秋雨在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时受到外界的一些批评和不理解,自己的想法得不到认可。在这种情景下,余秋雨内心产生了深深的孤独感。《苏东坡突围》其实就是余秋雨的想表达的情感。[2]17文章最后一小节表达了余秋雨对成熟的看。他认为,成熟是圆满、圆润但不是刺眼,让人感到不舒服的情感,而是一种不再需要看别人的眼色、顺从别人想法的一种独立的人格。在余秋雨看来,成熟、不同于一般人、思想较为崇高会产生一种孤独的情感。显然这种由于成熟产生的孤独主要是精神上、品格上的。余秋雨在长时间独孤的内心世界里产生了自己对各种文化及其内涵的深刻感悟,表达自己对丰富博大的人生奥秘的感想,完成自我的超越,坚定地达到独立人格品质。

(二)无法释怀的文化情结

余秋雨创作散文的目的在于想重新把生命意识、对历史的担忧和民族的意识注入人们的脑海里。唐朝有闭门造车的一段历史过程,这段历史使中国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唐朝当之无愧为鼎盛时期。唐朝文明在当时可算是其他国家学习、模仿的代表。唐朝文化鼎盛的原因在于它广泛接受一切,并包容其他国家的文化,例如,唐朝曾经吸收波斯文化,并在自己文化基础上加以创新改进等。唐朝时期,几乎所有人,不分贵族贫民都喜欢作诗,作诗成了生活的一个部分。许多人把对诗歌的感情融进自己的生活里,老百姓都乐于作诗,因此皇宫里的帝王将相也是历代王朝里最轻松愉快的,曲江池的百姓对于生活的态度也是积极向上有朝气的。王国维说过,每一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学作品。楚时的离骚、汉时的赋、六代的骈语、唐朝的诗歌。宋代的词以及元代的曲……由于唐朝开放活跃的社会风气与文化制度给诗歌很好的发展机会和空间。当时世界文化方面发展很快的地方是长安,全世界都很羡慕长安的文化发展。余秋雨认为正因为唐朝是在当时是非常开放的年代,因此唐朝的经济方面、文化方面自然也得到快速的发展。但是在唐朝之后,中国也许自认为之前的发展非常成功,因此开始了走向衰退的闭门造车的时代,不再开放、不再乐于向外界学习,同时,外国发展新的文化也融入不了中国。因此,中国的文化,经济自然开始走向衰退。1773-1782年9年的时间里,乾隆皇帝编写四库全书,可以说是文化方面的长城,但在我国忙于编书的时候,西方国家有了很多先进的发明。例如蒸汽机、德国铁路开通等等,这些发明对于社会发展、人类的进步有很大的作用。余秋雨认为相比之下,别人不断发明改造,有了质的进步而中国只是在整理历史,没有较大影响性的发展。这也许就是过于保守的结果。使得我们走不出去,别人也无法接近。然而,历史的这段致命性的衰退并没有真正引起我国国民真正的觉醒。目前,我国仍然没有让其他国家真正了解我国的发展与进步以及了解中

国的文化历史。中国没有被别人深入了解因为我们宣传不到位,甚至没有保护好自己本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例如,前段时间,韩国要申请端午节为他们的节日。这应是每个国民认真反思的问题。余秋雨作为一位文化散文作家,对文化的拯救与修复他认为迫在眉梢。并且他体会到文明古迹、文化遗址应与文明素质同时进步。余秋雨很看中且尊重唐朝的历史,他心中永远记得我们中华民族最辉煌的过去。但目前,余秋雨对中国现在的文化状态和重视程度还是很担忧。因此,文化情结仍在余秋雨的心中。

(三)耳目一新的文化拯救

余秋雨曾经从事教师职业,但他对文化的敏感以及对文化意识形态的转变很快,《千年庭院》曾揭示: “我到很晚才知道,教育固然不无神圣,但并不是一项理想、英雄主义的事业,一个教师所能做到的事情十分有限。”。从那以后,余秋雨写出一篇篇带有文化意识与思考的散文作品,吸进很多读者的关注和思考。余秋雨认为,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有很多优秀的文化正在慢慢消失,现在社会上充斥着的是官场的喧嚣、市民的不满、小人的哄闹 [3]45余秋雨认为自己是知识分子,他毕生主要任务要与文化有关,他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接受文化和传递优秀的文化。可见,通过散文这个载体来实现传递优秀文化才是余秋雨的目标。

1.哀悼日渐衰退的文明。人类的文化是人类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文明遭到毁灭大致有两种可能,那就是自然灾害和战争的发生。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认为,人类的文化和社会的发展要经历蒙昧——野蛮——文明这三个阶段。但他没有说明文明的下一个阶段是什么?文明程度较高的社会,如果没有自觉意识和自律的意识,通常就会面临蒙昧的状态,就会出现对他国进行侵略的战争。战争一旦爆发,文明就很危险了,甚至会面临消亡,最终文明就要重新建立一遍。因此,文明的下一个阶段也许就是毁灭。庞贝古城优秀文明的毁灭就是因为战争。哀悼应该是过程和拯救文明的方法。余秋雨通过散文载体揭示这种普遍存在的历史理性意识。

2.重新建立我们的精神文化。中国文化有经典的学术性的阐释,有世俗民间的阐释,有现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的阐释,而我们目前的任务应该是让祖先创造的优秀辉煌的文化通过我们传递下去,去感动影响我们的后代,让他们继续继承和发扬我们优秀的文化。在方法上,余秋雨用黑格尔的话来说明:“历史是一堆灰烬,我们要把手伸进这堆灰烬里面,这里面说不定还有余温,我们要捕捉的是这个余温。把这个余温和我们的体温连接起来,然后有可能点燃更多读者心头的文化之火。”在重、轻工业迅速发展的社会里,加之影视、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等方便的信息工具的融入,人们获取信息非常便捷迅速,但对真正的阅读和思考却在日益退步。人们渐渐失去对文本阅读的兴趣,对经典也是知之甚少。快速的生活节奏使传统文化与经典文化束之高阁。而余秋雨正是想把他对文化意识的担忧与批判的想法表达出来,力图重新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与思考,尤其是凝集整个中华文明精髓的儒家经典的关注。年轻人有时间关注时尚、花边新闻却对文化的责任不做过多的关注。目前,还有欧美及日韩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享受的生活方式的引进,以读书为精神消遣的传统主流生活方式日趋边缘化。人们对人文山水、文化遗产这些概念更是很少真正的关心与思考。关注历史文化、重建文明、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应该是非常紧迫的事情。余秋雨散文的出现表明这位文化的传播者将努力改变我们对文化没有认真关心的态度。

3.担任文明的大使。文化在在余秋雨手上如一个小姑娘。余秋雨要努力把她打扮的漂漂亮亮。余秋雨担任多个地方政府文化和许多商业组织的文化顾问,还到各地进行演说。他的文化形象,我们已经深深地记在心里。在余秋雨看来雅与俗如同硬币的两面,想要哪一面,都是取决于自身的想法。所以,余秋雨尽最大的努力利用身边能接触到的工具,散文也好、媒体也好、作为教育的传播者也好。他以文明使者的身份,逐渐把文化的意识传播到许多学子、普通百姓的头脑中。在文明的社会,用力图文明的工具来更好传递文化,这是一个很创

新的想法并且余秋雨身体力行,用行动来证明他的想法、观点和愿望。同时给那些过多的只是纸上谈兵的专家们形成鲜明的对比。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就在余秋雨的融合下,在现代社会里有机的整合起来了。

(四)文化寻根的征途 余秋雨创作的散文,其内容很多是对文化的寻根和对于人性的溯源追求。他对历史的认识是清晰的,对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的态度也十分坚定的。但是,对于余秋雨为此所做的努力以及别人对自己的评价问题上,余秋雨并没有做过多的回答。作为一名现身考察的学者,余秋雨曾多次出现在媒体面前,以文化的名义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但也有很多其他的学者和他的意见相反。有头脑的人会有很多考虑,也许会有一失。余秋雨将自己的想法真切的表达出来,也许会失去他人对学者的严谨态度的看法,让别人产生质疑。在这种情况下,余秋雨文化之旅因此变成了作了文化的“苦”旅,对文化意识的探究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广泛受到读者们的喜爱表明着社会还是对某一文化态度表示肯定和需要的,而他恰巧碰到、迎合了这种需要。[4]67余秋雨把散文作为载体表达了他文化态度,他说:“在我看来,现在的中国人特别需要寻找人类历史的整体坐标,以人类历史作为价值坐标去分析看到的各种文化现象。”[5]35中华文明中有很多带有价值的、可以进行衡量的系统发展的时间很久了,可对比的角度、范围也有限,使得我国文化要想走进世界的面前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正因此,余秋雨对文化态度的体现和他对文化评判的观点,为中国和世界的文化交流与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帮助。用文化的衡量标准,认真的反思了以姓氏为重的观点和名族贵贱之分的观点。中国以往比较重视一个家族的姓氏的重要性,并且规定必须同族同姓继承王位,即使同族同姓的人是个昏君、色鬼甚至是个精神失常的人都是合法的继承者。余秋雨理性思考后对这种做法表示怀疑。这也是他与传统散文最大的不同点,即用理性的角度表达自己的想法。此外,余秋雨不仅关注民族的人格特征,还关注中国大多数人的人格意识形态,他对现实的人格和结构并不满意,他希望在绝大多数人格慢慢改变的过程中,可以接受他的一些思想、一些建议,并通过散文这个载体,来体现他对中国群体人格的关注和思考。表达他对高贵并且心中苦闷的人格的赞扬与推崇,对历史上的卑鄙小人的痛恨。人与人的人格意识是不同的,余秋雨关注这些群体间的差异,对调整民族人格结构、塑造健全的民族形象具有积极的作用。

此外,余秋雨还关注细微甚至比较隐藏的文化现象。这些现象虽不明显却不容忽视。这些不太明显的文化过去曾是社会的主要文化,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这些文化慢慢走向边缘的、次要的、甚至快要消失的地步。可一旦有机会发现它们并仔细研究,会惊讶的发现这些文化与历史的过往和人们的思想演变的关系仍是必不可分的。余秋雨正是清醒地发现这一点,才不畏辛苦的努力考察那些过去曾经辉煌一时而今天已成为废墟的文化遗址,他十年的文化苦旅由此展开。例如,余秋雨对傩戏进行考察,发现犹如化石的傩文化,后来写出了散文《贵池傩》。傩的普通意义是指人们在特定季节驱逐疫鬼的祭仪。[6]123而今傩戏几乎消失了,余秋雨对傩文化的关注是因为傩祭傩戏中很多文化与我们古老的文化有直接联系。此外,余秋雨在关注渐渐消失的隐秘文化的同时,还难能可贵的关注亚洲其他地方的隐秘文化。《这里真安静》[7]68聚集的是日本人的一个隐秘的墓地,它在新加坡一个很偏远的地方,侵略东南亚的日本皇军和军妓的埋葬地。日本一度把亚洲各国甚至世界搅得不得安宁,却悄悄地把自己的残暴隐藏在如此遥远的地方。除了对隐秘文化的关注,余秋雨文化苦旅的重心也向世界古文明的探寻而发展。《千年一叹》散文集,记录了从希腊、以色列、等国直到印度、尼泊尔的考察全过程。这些国家的文化不比我们中华民族的差,但今天都已衰落。此外,《行者无疆》则是专门对欧洲古文明遗址的探索,余秋雨每到一个地方,不是去繁华的地区,而是对古堡、陋巷、陵墓这些文化废墟进行仔细的考察并来发现文明兴衰的原因,从而产生

对人类命运演变的反思。在理性思考的过程中,余秋雨对中西文化的密切关注是很难得的,而亲自实地考察更是难能可贵。余秋雨走向社会,走向民间,这不仅是口头说说而已,而且他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值得鼓励与发扬。

参考文献:

[1]余秋雨.《可怜的正本》.[M].山居笔记,文汇出版社,2001.[2]余秋雨.《苏东坡突围》.[M]山居笔记,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谢艳红.《表演的散文》.新余高专学报,2004.[4]朱大可.《抹着口红游荡文坛》.[M]十作家批判,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5]余秋雨.《一个王朝的背影》.[M]山居笔记,文汇出版社,2001

[6]戴锦华.《大众文化包围中的文学》.中国大学人文讲演录,柯文出版社,2001

[7]余秋雨.《废墟》.[M]文化苦旅,东方出版中心,2003

指导老师:丰竞

第二篇:余秋雨经典散文

篇一:余秋雨经典语录 最经典、最火热35句引导语:余秋雨先生潜心文学创作,数部大作独领风骚,把五四之后退居小说之后的散文在当今文学体裁中重新洗牌,功不可没。余秋雨先生的散文个性风格鲜明独特,文文化底蕴深厚,积淀丰富,书卷气息浓厚,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学者散文,称得上是当代散文的顶峰和极巅。——语录大全网整理收集余秋雨作品中最经典句子21句,分享给读者了,不要错过!

1、我们始终都在练习微笑,终于变成不敢哭的人。

2、来一次世间,容易吗?有一次相遇,容易吗?叫一声朋友,容易吗?仍然是那句话--学会珍惜,小心翼翼。

3、如果被别人嫉妒的是你,那么,暗暗地把自我夸奖一次吧!如果被别人造假的是你,那么,再狠狠地自我陶醉一次吧!

4、文化人不要在地域上敏感。

5、最疼的疼是原谅,最黑的黑是绝望。

6、文学一进入考场已经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创作。

7、愿你是那只刺猬,我予你柔软的拥抱,你予我鲜血淋漓的爱。

8、有山脉相隔的遥远是一种绝望,由水道相通的遥远是一种忧伤。

9、藝術家有國籍,但藝術無國界。

10、唯有善和愛,才決定人類之為人類。

11、沿途的风景,我只能边走边忘。

12、歷史的結論,往往由孩子們決定。

13、絕大多數人在年輕時代就被塑造定型,難以精采了。

14、天下文明的沦落,不一定是由于地震或战争。——《美的无奈》

15、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废墟》

16、有了朋友,再大的灾害也会消去大半。有了朋友,再糟的环境也会风光顿生。

17、文化商人这个词汇在中国有些贬义,我重新解释一下,我们期待大批文化企业家的出现。

18、恶者播弄谣言,愚者享受谣言,勇者击退谣言,智者阻止谣言,仁者消解谣言。——《关于谣言》

19、假如你想要一件东西,就放它走。它若能回来找你,就永远属于你;它若不回来,那根本就不是你的。20、谣言的雪球不仅可以越滚越大,而且还会越滚越圆、越滚越险。这真是一个可怕的雪球。——《关于谣言》

21、我藏不住秘密,也藏不住忧伤,正如我藏不住爱你的喜悦,藏不住分离时的彷徨。我就是这样坦然,你舍得伤,就伤。

22、我们的历史太长、权谋太深、兵法太多、黑箱太大、内幕太厚、口舌太贪、眼光太杂、预计太险,因此,对一切都‘构思过度’。

23、无论生活得多么艰难,最后你总会找到一个让你心甘情愿傻傻相伴的人。

24、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25、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26、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来迎接困难的,看到了一个个困难,心里就特别踏实,因为这才像活着。

27、有人把生命局促于互窥互监、互猜互损,有人则把生命释放于大地长天、远山沧海。——《流浪的本义》

28、有些事,明知是错的,也要去坚持,因为不甘心;有些人,明知是爱的,也要去放弃,因为没结局;有时候,明知没路了,却还在前行,因为习惯了。

29、为什么那么多中国民众突然对韩国的电视剧,对超女表现出那么单纯的投入,很重要的原因是,韩国艺术家不知道中国评论家,而超女根本不在乎评论家的存在。

30、文化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人格。很多从事文化职业的人没有文化,而相反,很多不从事文化职业的人却非常文化。因此话题并不重要,政治、经济都可以说,关键是你有没有文化人格。

31、小时候,希望自己快点长大,长大了,却发现遗失了童年;单身时,开始羡慕恋人的甜蜜,恋爱时,怀念单身时的自由。———很多事物,没有得到时总觉得美好,得到之后才开始明白:“我们得到的同时也在失去。”

32、废墟表现出固执,活像一个残疾了的悲剧英雄。废墟昭示着沧桑,让人偷窥到民族步履的蹒跚。废墟是垂死老人发出的指令,使你不能不动容。——《废墟》

33、我也有辛酸苦楚,不说罢了。我也有执念不放,不说罢了。我也有千回百转,不说罢了。我不是装傻卖乖,不说罢了。不是我未看见,不是我没想过,不是我不懂得,只是不说罢了。

34、与其被谣言压死,不如发出光亮把谣言驱逐;众人把怀疑的目光投向你,你把怀疑的目光投向谣言;传谣者都是可怜人,他们能接受谣言,也能接受光亮;光亮是什么?是那颗真正为众人负责的心。——《关于谣言》

35、一个人会落泪,是因为痛;一个人之所以痛,是因为在乎;一个人之所以在乎,是因为有感觉;一个人之所以有感觉,仅因为你是一个人!所以,你有感觉,在乎,痛过,落泪了,说明你是完整不能再完整的一个人。难过的时候,原谅自己,只不过是一个人而已,没有必要把自己看的这么坚不可摧。篇二:论余秋雨的散文

毕 业 论 文

题目:

学 院: 陆丰电大 姓 名: 林彩屏

学 号: 1144001406132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年 级: 11春

指导教师: 洪文宜

二0一三年 四 月二十七日 目 录

内容摘要................................................3 一 体裁的创新?? 4 二 对小说艺术形态的借鉴? 4

1、完整生动的故事情节?4

2、历史现场还原似的虚拟,丰富的艺术想象5 三 散文创作中的“戏剧表现”??? 5

1、戏剧形态与散文形态的相互融合5

2、丰富的想象和悲悯的人文情怀?6 四 强调“崇高”? 6 五 文化的沧桑感? 7 注释???8 参考文献?8 内容提要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余秋雨的散文力作《文化苦旅》开创了一种新的写作潮流,“文化散文”兴盛起来。其散文主旨非凡宏大:文化传承、人格建构、历史与民族等等。余秋雨散文不仅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也得到许多评论家的好评。他的散文独特之处在于,打破了传统散文文体的束缚,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本文拟就其散文艺术特色的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第一,体裁的创新;第二,对小说艺术形态的借鉴;第三,散文创作中的“戏剧表现”;第四,强调“崇高”第五,文化的沧桑感。当代文坛群星璀灿,优秀的文艺作品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而余秋雨的散文却恰似一株奇葩傲立苍穹,格外引人注目。他的散文独特之处在于,打破了传统散文文体的束缚,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他将散文艺术有机的融合于中国传统的文化史学当中,深入浅出的将深奥的历史文化展现于世人,表现出了一种历史浓郁的厚重感与沧桑感。他的散文是澄澈精致、万物溶情的,同时也是兼收并蓄且耽思旁讯的,这是一种知识的积淀、理性的升华,它可以启人心智、教化人伦。

关键词:余秋雨;文化散文;创新;文化沧桑;崇高。

一、体裁的创新 在散文家苦苦求索,而没能改变散文面貌的情况下,余秋雨横空出世,他夹带着悠远的历史,博大的地理,以及苦楚行走的文人豪情,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新的散文模式,即体裁以“故事+诗话语言+文化哲理”为标志的秋雨体。余秋雨写出的系列作品,在散文界赢来一片喝彩之声,更有后来者摹仿其手法,也同样博得了交口称赞。余秋雨创作的系列文章,境界之高,文笔之美,在散文界罕见,且令人荡气回肠。一般散文作家难以望其项背,当代散文家也大都难有其深刻内涵。这种风格的形成,要有多种因素的有机融合,这些因素是:一要博闻多学,对中国文化的熟悉不亚于对自己家中的物什,信手拈来,毫不费力;二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分子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悲壮的忧患意识,对历史有一种个人特点的思想和卓尔不群的识见;三是有清醒的、开放的(而不是盲目的、保守的)现代意识;四是在行文上不拘章法,天女散花,随物赋形,决不矫饰造情,以真诚、自然贯通文气。当代文坛通其一点乃至二、三点者并不少见,但能将这四点熔为一炉者鲜矣。因此,其作品获得好评,并非偶然,余秋雨的代表作《文化苦旅》获得的称赞最高,它是学术性、文化性、思想性的文化大散文的代表,它的问世,冲击了当代散文文坛充斥的小家子气。公刘先生认为:“其品位之所以居高,不从众,有魅力,端赖于作者充沛、厚重、成熟的文化感。”“我个人的阅读感受是,它融文学、美学、哲学、史学,以及其他学科为一体,因而顶饥,解渴,且养人。”“这自然不是一朝一夕得以致之的,余氏带着属于自己,但又想着众生的脑袋,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出得去,回得来,进得去,出得来。体会这一点,即足以令人肃然起敬。”公刘先生所言极是,他说出了余秋雨散文的特点。不仅只有公刘先生这样评价,而且女散文家梅杰在病中读了余秋雨散文后,抱病写文章盛赞《文化苦旅》“是中国当代散文的一座山峰,山峰上盛开的鲜花、摇曳的绿树都是中国当代散文的魂魄!”可见,余秋雨的散文在散文陷入迷茫的适当时机,以崭新的姿态,为散文带来了新的辉煌。

二、对小说艺术形态的借鉴

为什么我们阅读余秋雨鸿篇巨制的散文不会觉得枯燥,相反,会爱不释手呢?我认为,这跟他散文的小说化艺术形态不无关系。读他的散文,你会觉得你同时也在享受一篇小说,作者有意识地将他的散文与小说以最好的形式结合起来,追求一种小说化的艺术效果。有利于不同层次,不同趣味的人读懂、接受、喜欢。其散文小说化艺术形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完整生动的故事情节小说是靠故事和情节来吸引读者的,而散文一般是靠情感和哲理来征服读者的,在散文中适当地穿插故事,有不少作者也有过,但余秋雨运用得十分频繁和熟练,让文章变得轻松生动,也克服了大文化散文的凝重和抽象的弱点。

《老屋窗口》讲述的阿英的故事也十分感人。阿英是个乡间姑娘,因抗拒包办婚姻。在老师的帮助下,十五六岁与五六岁的作者一起上小学,她每天要翻山越岭上学,当她走在崇山峻岭中时,作者还在梦中,她那红色的身影出现在山上时,就是母亲呼唤作者起床的讯号,作者对这个童年的记忆终身难忘。这个故事支撑起老屋窗口,也支撑起作者对美的希望,“雪岭顶上,晃动着一个红点,一天一地都是一片洁白,这个红点便显得分外耀眼。”尽管这个问题乡间女人后来终身劳作,默默无闻,却深深印记在作者的心灵中。余秋雨讲述的故事有三种情形,一种是广为流传的,如虎溪三笑,如巫山神女;一种是听朋友讲述的,如马师傅;一种是自己亲身经历的,如阿英的故事,《老师》中回忆中学时的老师。而亲历的故事更为亲近,动人。

2、历史现场还原似的虚拟,丰富的艺术想象

一般认为,散文应当是写人的真情实感,历史散文的内容应当符合历史事实。但是,许多历史散文作家,就是由于太拘束于历史事实,导致其散文成了考古学,枯燥而无新意。余秋雨他认识到这一点,并不局限于传统的散文创作规范,而采用了虚拟性的小说手法,发挥了合理的想象,把抽象而概括的历史材料,给予生动形象的艺术再现。如《阳关雪》中,描写王维“他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已打点好的行囊,微笑着举起了酒壶„„”我们都没有身临其景,都不知道王维的友人是否帮他打点行李,也不知道他是否“瞟了一眼”,是否“微笑着”,但是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渲染了朋友离别的气氛,呈现给我们一个具体而生动的画面,让我们更加容易理解王维当时的心境,更能够体会作者的情感。作者就是通过合理的想象,让历史再现,让人如身临其境。

三、散文创作中的“戏剧表现”

余秋雨文化散文还有一个重要特征便是散文的小说化艺术形式,对此,我把它概括为“戏剧表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戏剧形态与散文形态的相互融合

余秋雨文化散文具有戏剧的四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把散文与戏剧的特点相结合,注重故事情节的塑造,有连续性、完整性、生动性的特点。而传统散文为了体现主题只是截取一个历史事件或某一场景,用以凸现主题。如《风雨天一阁》给我们讲述了天一阁作为文化象征传承流转的整个过程。如创始人范钦在为官生涯中如何费尽心力地收集书籍孤本,对于天一阁的文化传承如何处心积虑,清代姑娘钱绣芸为了自己的文化渴求如何嫁到范家;而同时对范钦的健全的文化良知、天一阁对《四库全书》编纂的历史贡献,以及民国初年遭到盗毁的打击等等进行了具体描述。对于故事的完整性、生动性的情节塑造,非常到位。特别是生动的细节描写:“ 钱绣芸小姐哀怨地仰望终身而未能上的楼板,黄宗羲先生小心翼翼地踩踏过的楼板,现在只留下偷儿吐出的一大堆枣核在上面??”这些戏剧性的表现形式:如倒叙式、细节性描写以及历史与现实的时空转换,悬念设置等,使散文具有了强篇三:余秋雨散文赏析

目录

内容摘要及关键词„„„„„„„„„„„„„„„„„„„„„„„„„„„„2

一、选取大题材,大场景,表现大主题„„„„„„„„„„„„„„„„„„„2

(一)选取大题材,大场景,表现大主题的根源„„„„„„„„„„„„„„„2

(二)余秋雨散文选材立意的原则——理性的思辨„„„„„„„„„„„„„„2

(三)选取大题材,大场景,表现大主题在散文中的表现„„„„„„„„„„„2

(四)选取大题材,大场景,表现大主题这一形式的影响„„„„„„„„„„„3

二、对历史的情有独钟使余秋雨的散文带有浓厚的历史气息„„„„„„„„„„3

三、余秋雨散文的问题性„„„„„„„„„„„„„„„„„„„„„„„„„4 参考文献„„„„„„„„„„„„„„„„„„„„„„„„„„„„„„„„5 开题报告„„„„„„„„„„„„„„„„„„„„„„„„„„„„„„„„7 论余秋雨的散文特色

内容摘要:余秋雨及其散文在中国的文坛风靡一时,引出 了一场不小的“秋雨热”。他的散文也被誉为“学者散文”、“文化散文”,在当代中国文坛独树一枝,独领风骚。于是,对于他及其文章的是非评价层出不穷。像王强的《文化的悲哀:余秋雨的学问及文章》等为代表,对余秋雨及其散文进行了强烈的抨击。作为余秋雨散文的读者,我从其中领会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可以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感受:

(一)选取大题材,大场景,表现大主题,给人以心灵上强烈的震撼;

(二)对历史的情有独钟,使余秋雨的散文带有浓厚的历史气息,让人以古鉴今,不断反思;

(三)余秋雨的散文常提及到许多切合人们实际的问题,让人思考,探究,形成了独创性的“问题散文”。

关键词:大主题大气魄历史气息问题性世俗化

一、选取大题材,大场景,表现大主题

(一)余秋雨选取大题材,大场景,表现大主题的根源

散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文体,是主体性非常强的文学,历来是以“一粒沙子看世界”,即以小见大作为它选材立意的根据,像许多的散文一样,这可以讲是散文千古不变的共性。我们从著名的散文家杨朔的散文《荔枝蜜》之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文章是由蜜蜂采蜜这件小事上联想到广大群众为社会主义建设不断的奋斗。是典型的由点到面,以小见大,而余秋雨的散文却打破常规,从大题材,大场景之中去表现大的主题,这就是文学的创新,具体而言,就是从文体上有新的突破,让人耳目一新,有一种大氛围之下的一种独特的,震憾人心的感受。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动力,是民族的灵魂,不论在任何岗位之中,都需要创新,文学艺术也如此,需要打破常规,有新的突破,让文学的长河之中涌现出一些新鲜生动的浪花。而余秋雨的散文正是散文长河崛起的奇峰,是当代散文的又一高峰。这正是余秋雨在散文艺术上的创新,打破常规,用一种新的取材立意的方式让人感受到大氛围,大气魄之下的散文的魅力,顺应了文学发展的潮流。

(二)余秋雨散文选材立意的原则——理性的思辨

余秋雨散文选材立意的与众不同,独具一格归根于他选材立意的原则——理性的思辨。我们可以从他的第一部散文集《文化苦旅》的自序之中可以看出:他提及到他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这是中国文化悠久的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陶所造成的,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大悲,最后只要闭一下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在这部文集中,他通过自身的文化行为创新了文学形态,使散文河流突然奔涌,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个体灵魂到整体精神的反思,使那些沉湎于自我小天地的散文作品黯然失色。在余秋雨后来的散文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余秋雨的散文之中充满了理性的思辨,如《千年一叹》这部散文集中一系列对人生之中常遇到的问题的研究,无不闪现出余秋雨散文的理性思辨色彩和大家风范,让读者读起来如沐春风,受益颇深。这效果是基于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深刻的研究和一种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才能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理性的思辨,让人们真正地去了解文化,了解历史,而不像有些散文一样空乏无力。细读余秋雨的散文,就像看到一个睿智的老人在文化历史长河之中探索,时刻闪现出思辨的色彩的火花,让人思想上受到启发,精神上受到愉悦。从而我们可知余秋雨散文在选材立意上的独具一格,引人注意的原则 ——理性的思辨。

(三)选取大题材,大场景,表现大主题在散文中的表现

余秋雨的散文打破了局限于个人小天地,表现小主题的散文布局方式,采取了大场景,大题材,表现大主题,让人领略到了大氛围之下散文的巨大魅力。我们主要从余秋雨的头部散文集《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之中可以看出发现这种取材立意在其文集中的表现。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把沉重的文化反思和秀丽的自然山水艺术融合在一起,营造了秀丽山水之下的文化苦思。这种别具心意的大场景,大题材,让他在山水之中找到了表现自己生命的最佳的形式,让我们可以从他的散文之中领略到了一种大主题,而且是令人沉思的主题。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这部散文集的开篇之作《道士塔》这篇散文,作者将这篇散文贯穿了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历史作为背景,从一个王道士的身上体现出中国历史的苍海桑田,让每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无不痛惜中国文化珍品的流失和国人的愚昧无知这个大主题,数千年的文化沉淀形成的莫高窟,既然让一个不识一字农民出身的王道士去“当家”,既不是文人,何以会懂得祖先遗传下来的文物之宝贵了。当壁画被无知的人刷得粉白,王道士脸上露出了无知无耻的笑容之时,他根本没有听到风中的低吟,那是历史,文化在低吟,悲呛,在滴着鲜血。可悲的人啊!他根本没有想到他在刷粉的同时,让珍贵的文化也随之湮灭。更可悲的是,让外国人轻易的廉价的将莫高窟的珍贵文物一箱箱,一车车运走,流露异乡,而他接过钱财之时却在无知的笑,而整个民族却在哭泣,滴血。这篇散文选取了千年历史为背景,以中国文化遗产的流失为题材,表现国人的愚昧无知和为文化遗产的流失痛失为主题,让人读起来值得深思。《阳关雪》则选取了大漠荒荒的黄河文化和一首《渭城曲》引出了离别之景,让历史的深邃见于笔端。还有《白发苏州》、《江南小镇》等以柔丽凄迷的小桥流水置身于江南文化和世态人情的大背景之中。《风雨天一阁》《、青云谱随想》等到把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作为大背景,表达了中国文人艰难的心路历程的大主题。可见,这部散文集表达了余秋雨面对文化,山川,人物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后倾吐的文化感受,也是他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思考和期盼。在另一部散文集《山居笔记》之中,余秋雨所要阐述的正是一些历史之中的痒处和痛处。如《一个王朝的背影》,以清王朝的兴衰为例,描述了历代王朝兴衰的原因这个大主题;《千年庭院》中岳麓书院的演讲过程,阐述了中国教育某种程度的宿命,表达了一个教师在很多时候的无奈。总之,余秋雨的散文,让人读起来置身于一种大场景,大氛围之中领略了一种大的主题。

(四)选取大题材,大场景,表现大主题这一形式的影响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由于生存状态的改善,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读需求,阅读方式变得多种多样,也变得世俗起来。散文这种包罗万象,形式上自由随意的文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梁实秋,林语堂,周作人,冰心这些先哲散文让读者留意之时,同时他们又企盼今天的文化高个儿,企盼出现当今的散文家,应了这种文化企盼,余秋雨来了。他坐在世俗的人群之中,开始了他与人们的交流,开始了他与读者在艰辛的人生长途上小憩时的悄声对话和共同思考。普通读者需要余秋雨这样的作家,世俗社会需要《文化苦旅》、《山居笔记》这样以大题材,大场景来表现大主题的散文。

余秋雨和他的散文在中国文坛上的出现,把读者的这些年来对散文的兴趣又推向了高潮,把评论家的眼光又拉回到了散文的视线上,好评如流,可以讲余秋雨的散文从空间上进入了世俗民众,从时间上进入了散文历史。

二、对历史的情有独钟使余秋雨的散文带有浓厚的历史气息

中国历史是文化散文的鲜明主题,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像《左传》是我国散文著名的历史,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知识财富;屈原的著名散文,不朽之作《离骚》也离不开历史;特别是每一个朝代的史书都可以讲是一部部优秀的散文集。可见,历史是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史鉴今,让人学会沉思。余秋雨的散文也不例外,他在散文集中开始提起一些重大的问题。在余秋雨的散文之中,始终贯穿一个鲜明的历史主题: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考和反思。这是余秋雨与众不同的地方,他的散文之中提及历史,所提及的历史并不是人们饭后谈资,而是一系列历史问题,让人震憾,思考和反思。他负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他懂得一个民族的历史,这是民族的共同的精神财富,是这个民族特性的正面因素和负面因素纠结而成的“沉淀物”,历史是未来的梯子,忘却了历史,也就丧失通住未来的立足点。

我们在谈余秋雨的散文之时,就像读着一本厚厚的历史,让我们在历史长河之中跋涉,思考。从他的散文之中渗透着浓浓的历史气息,给人理性的思辨。正如他在《文化苦旅》的自序之中提到“我发觉自己最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脚印所在地,说明我的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是中国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陶所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息压在我的身上,使我无端的喟叹。从他的散文集自序之中可见余秋雨独特魅力所在,他的散文之所以热销,受人喜爱原因之所在,是历史的思辨,是独特的人格魅力。

在余秋雨的散文中,他像一个睿智的老人,审视着中华的历史与文化。虽然是大场景,大主题,但是访古,寻古,探古构成了他散文的命脉,在余秋雨的心中,历史虽然有许多美好的东西,但更多的是给我们无限的理性思考,他以自己对中国文化和文人历史变迁的深刻理解,把现实与历史联系在一起,表现出沉重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令人深思。

余秋雨创作的历史并不是抽象的历史,他试图与历史对话,与历史共鸣,在自身与历史的对话之中形成他独特的历史语境与历史情结。“他因历史而博大,历史因他而鲜活。”正是说的这一层意思,余秋雨奔波在大江南北,往返于海内外,是名副其实的“文化苦旅”,用一支插入山水古迹的笔把游记的面积拓展了不小的一块。他的《文化苦旅》把沉重的文化反思,即透过历史来审视文化和把秀丽山水融合在一起,他在山水之间找到了表达生命的最佳形式。如余秋雨初到甘肃敦煌,在那里写下了最初的散文《道士塔》、《莫高窟》、《阳关雪》,这些散文无不是从文化遗迹的历史变迁来表达作者自己对文化,山川,人物进行深刻反思后倾吐的文化感受。《道士塔》一文之中,以甘肃敦煌的文化遗址的历史变迁,让人感受到王道士将中国的珍贵文物流失的历史切肤之痛,让这一段历史以散文的形式重新提起来,让人为文化遗产的流失而痛苦,让人为王道士的愚昧无知,贪图小利而寒心,使这段历史让人去反思与警醒。在他的这一部散文集中,让历史贯穿全文,让散文流溢着历史的气息,表现了他面对历史,文化,山川,人物进行的深刻反思后所倾吐的文化感受,也是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的思考与期盼。而他在另一部散文集《山居笔记》之中,余秋雨所要阐述的正是一些历史问题与难题,所要提及的正是中国历史的痛处和痒处,更加流露出浓厚的历史气息,让人在历史之中进行思考。如《一个王朝的背影》通过以清王朝这几百年的历史兴衰为例,于是推而广之,演绎出历代王朝兴亡之中的辉煌和悲凉。《千年庭院》以岳麓书院的演讲过程,阐述了中国教育的某种程度的宿命,表达了一个教师在很多的时候的无奈心境。《乡关何处》试图阐述千古难解的乡关情节,表达面对乡关的困惑。这一个又一个的历史的问题,历史的痒处与痛处,正是余秋雨花数年的时间来剖析和阐述这些历史文化难题的原因之所在,也是《山居笔记》的历史价值之所在。

在读余秋雨的散文之时,就仿佛看见一个历史的哲人,跋涉在大自然的山水,江河,废墟,小镇之间。余秋雨创造性的在历史与文学之间找到了契合点,在文化学者与人民大众之间架起了一道沟通的桥梁,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现实与理想之间,纵横捭阖了进行了富于时代意义的思想驰骋。余秋雨以一个文艺理论家、文化史学家和作家的多重身份,依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富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借助于人类文学的载体——散文,洋洋洒洒地揭示了中国文化和古老、神秘的中国历史,欲以轻扬的文字做着最深刻的穿越。余秋雨的散文“深入浅出”把很大的问题,很深的问题,用不多的篇幅,浅近的话说出来,这才称得上大手笔。

三、余秋雨散文的问题性

从上世纪20年代以冰心的《斯人独憔悴》、《两个家庭》为代表的“问题小说”,到上世纪80年代的“问题报告文学”,都引起了广大读者的阅读兴趣和社会广泛关注。及至90年代,余秋雨的散文无论是《文化苦旅》、《山居笔记》,还是后来出版的《霜冷长河》,不仅成为文化界,读书界关注的焦点,而且在文学创作,出版阅读都疲软的态势下,余秋雨的散文“独领风骚”已近十年。究竟为何如此?我认为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归结于他的散文的问题性,形成了独创性的“问题散文”。

余秋雨的散文选题集中了大量的古今问题:如《一个王朝的背影》是叙述了清政府政权由盛转衰的问题;《流浪者的土地》是针对中国历史上某些让人不太舒服的部位,研究剖析中国流放问题;《十万进士》是专门研究分析中国历史上科举制度的利弊问题。特别是在后来的散文集《霜冷长河》中。余秋雨谈的是友情问题、名誉问题、谣言问题、嫉妒问题,善良问题。简而言之,就是余秋雨面对青年人生活之中遇到的令人苦恼的问题一一回答——怎么办。在余秋雨的第一部散文集之中暗含着一系列的问题,例第一篇文章《道士塔》之中有涉及到文化保存的问题,可以讲,余秋雨散文之所以受到大家的欢迎,不仅是取材上独具一格,引人注目,而且以史鉴今,具有历史气息,另外重要的一点:他提及到了许多切合人们实际的问题,让人去思考、探究。

中国文化向来以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胡适也提过“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特别在社会安定,国家稳定的今天,“多研究些问题”都是我们每一位有良知的作家、理论家的正确选择。在散文写作方面,如果没有问题,没有追索问题、展示问题、阐述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文章就没有了开弓之力,怎么射得出了?余秋雨的“问题散文”之所以引起轰动性,我认为无非不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国后80年代末以来,“歌颂散文”、“抒情散文”、“矫情散文”等多种散文类型轮番出现,但大多数只止于“一己之悲欢”、“草芥之微”。散文成为抒发个人心胸之中块垒的小篇幅。有的散文似乎“以小见大”,由个人的观察联想到祖国山河的命运,但其中有不少虚假的成份,难以真正的打动读者。余秋雨的“问题散文”正是这种无足轻重的散文的“反拨”和“超越”。他从民族、历史、文化、习俗等诸多问题入手,作为他散文的“切入点”,分析重要事件的成败,历史的兴衰、了解人性的弱点,冷静地思考中国古今遗存的种种问题。在余秋雨的散文集中,许多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不同的问题,让人能够正确地分析、对待当今社会之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余秋雨的散文,从“问题”切入,与社会结合得越来越紧密,与人民大众的生活越来越相趋近,与读者的心理越来越想吻合。如敦煌的文化应该运向何处?灾难对于苏东坡究竟是好还是坏?历史的废墟是应该平整还是应该保存?对卑鄙的小人应该是理还是不理?而“矫情散文”、“小女人散文”,甚至一些“明星散文”。由于与社会、现实、历史问题、大众情感的联系疏远,很难引起读者的共鸣。

第三,如果仅只是提出问题,那肯定还是不够的,余秋雨的散文不但选择了一个个困扰人们心头的“千年问题”或“世纪问题”,而且还身体力行地分析问题,拷问问题,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何以在中国出现这样的问题?同样的问题在其他国家,民族有无?譬如《十万进士》中,在回顾了科举制度利弊之后,分析造成了社会心理恶果,尤其是给知识分子带来的心理痼疾和人格遗传,如伺机心理、矫情倾向、骑墙态势,甚至对唐宋,明清,对科举进行的良性、恶性整治一一道来。具有极大的信息量和研究善恶??仿佛一个民族俗学家和文化人类学家的“田野作业”,一路“苦旅”一路“笔记”,经风历雨,“霜冷长河”。在上世纪末,余秋雨总结文化,回顾历史,多方面透视民族的灾难以温良的文风,以善朴的微言醒世,警世。提出问题,探讨问题,这就是余秋雨采取的跨世纪的文化策略,他提供社会最需要的话语版本——一种非常积极有建设意义的创造。

从余秋天雨的散文之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学是普通大众的文学,是世俗的文学,只有真正接近于广大群众 的生活,与他们的思想趋于一致,才能被世人所接受。余秋雨的散文为什么受到读者的喜爱,被誉为“学者散文”、“文化散文”,正是因为他在散文之中以大题材,大场景,表现大主题,给人心灵上强烈的震憾;其次,在他的散文之中渗透着浓厚的历史气息,让人以古鉴今,不断的反思;还有,散文的问题性,让人们理性的去思考自己身边的问题,从而使他的散文具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独特的艺术魅力,渗透着浓厚的世俗气氛,与人民群众融合在一。这样才能被人所接受,所喜爱。可见,余秋雨的散文并非是文化衰败的标本,而是一种崭新的散文样式,一种世俗化有独特魅力的“学者散文”、“文化散文”。

参考文献: [1]余秋雨,《文化苦旅》,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2]愚士,《余秋雨现象批判》,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3]余秋雨,《山居笔记》,文汇出版社,1998年版。[4]《浅谈余秋雨散文独特的魅力》,引自榕树网站。[5]田中阳、赵树勤,《中国当代文学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6]《余秋雨和“文化散文”》,引自网站。[7]余秋雨,《霜冷长河》,中国作家出版社,1999年版。[8]徐林正,《文化突围——世纪末之争的余秋雨》,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9]余秋雨,《千年一叹》,中国作家出版社,2002年版。[10]周鉴铭,《新时期文学》,云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第三篇:余秋雨散文

美丽的雪花飞舞起来了。我已经有三年不曾见着它。

去年在福建,仿佛比现在更迟一点,也曾见过雪。但那是远处山顶的积雪,可不是飞舞的雪花。在平原上,它只是偶然的随着雨点洒下来几颗,没有落到地面的时候。它的颜色是灰的,不是白色;它的重量像是雨点,并不会飞舞。一到地面,它立刻融成了水,没有痕迹,也未尝跳跃,也未尝发出唏嘘的声音,像江浙一带下雪时的模样。这样的雪,在四十年来第一次看见它的老年的福建人,诚然能感到特别的意味,谈得津津有味,但在我,却总觉得索然。“福建下过雪”,我可没有这样想过。

我喜欢眼前飞舞着的上海的雪花。它才是“雪白”的白色,也才是花一样的美丽。它好像比空气还轻,并不从半空里落下来,而是被空气从地面卷起来的。然而它又像是活的生物,像夏天黄昏时候的成群的蚊蚋(ruì),像春天酿蜜时期的蜜蜂,它的忙碌的飞翔,或上或下,或快或慢,或粘着人身,或拥入窗隙,仿佛自有它自己的意志和目的。它静默无声。但在它飞舞的时候,我们似乎听见了千百万人马的呼号和脚步声,大海汹涌的波涛声,森林的狂吼声,有时又似乎听见了儿女的窃窃私语声,礼拜堂的平静的晚祷声,花园里的欢乐的鸟歌声……它所带来的是阴沉与严寒。但在它的飞舞的姿态中,我们看见了慈善的母亲,活泼的孩子,微笑的花儿,和暖的太阳,静默的晚霞……它没有气息。但当它扑到我们面上的时候,我们似乎闻到了旷野间鲜洁的空气的气息,山谷中幽雅的兰花的气息,花园里浓郁的玫瑰的气息,清淡的茉莉花的气息……在白天,它做出千百种婀娜的姿态;夜间,它发出银色的光辉,照耀着我们行路的人,又在我们的玻璃窗上扎扎地绘就了各式各样的花卉和树木,斜的,直的,弯的,倒的。还有那河流,那天上的云…

山居笔记> 酣睡在寒风中

“文革”中有一件小小的趣事,老在我的记忆里晃动。

那时学校由造反派执掌,实行军事化管理,每天清晨全体师生必须出操。其实当时学校早已停课,出完操后什么事也没有了,大家都作鸟兽散,因此,出操是造反派体验掌权威仪的唯一机会。

老师们都是惊弓之鸟,不能不去;像我们这批曾经对抗过造反派、现在已成瓮中鳖而家里又有很多麻烦事的学生也不能不去;只有几个自称“逍遥派”的同学坚持不出操,任凭高间喇叭千呼万唤依然蒙头睡觉。这很损造反派的脸面,于是在一次会上决定,明天早晨,把这几个人连床抬到操场上示众。

第二天果然照此办理,严冬清晨的操场上,呼呼拉拉的人群吃力地抬着几张耸着被窝的床出来了。造反派们一阵喧笑,出操的师生们也忍俊不禁。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就麻烦了,难道强迫这些“逍遥派”当众钻出被窝穿衣起床?如果这样做他们也太排场了,简直就像老爷一样。于是造反派头头下令,“就让他们这样躺着示众!”但蒙头大睡算什么示众呢?我们边上操边看着这些床,这边是凛冽的寒风,那边是温暖的被窝,真是让人羡慕死了。造反派头头似乎也觉得情景不对,只得再下一个命令:“示众结束,抬回去!”那些温暖的被窝又乐颠颠地被抬回去了。后来据抬的同学抱怨,这些被抬进抬出的人中,至少有两个从头至尾没有醒过。

由这件往事,我想起很多道理。

示众,只是发难者单方面的想法。如果被示众者没有这种感觉,那很可能是一个享受。世间的惩罚可分直接伤害和名誉羞辱两种,对前者无可奈何,而对后者,地实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一个人要实现对另一个人的名誉羞辱,需要依赖许多复杂条件,当这些条件未能全然控制,就很难真正达到目的。

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常受围攻的人名誉未倒,而那些批判专家劳苦半辈子都未能为自己争来任何好名誉的原因了。

让他们站在寒风中慷慨激昂吧,我们自有温暖的被窝,乐得酣睡。抬来抬去,抬进抬出,辛苦了。

闲读梧桐

余秋雨

梧桐就在我们住的那幢楼的前面,在花圃和草地的中央,在曲径通幽的那个拐弯口,整日整夜地与我们对视。

它要比别处的其他树大出许多,足有合抱之粗,如一位“伟丈夫”,向空中伸展;又像一位矜持的少女,繁茂的叶子如长发,披肩掩面,甚至遮住了整个身躯。我猜想,当初它的身边定然有许多的树苗和它并肩成长,后来,或许因为环境规划需要,被砍伐了;或许就是它本身的素质好,顽强地坚持下来。它从从容容地走过岁月的风雨,高大起来了。闲来临窗读树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某日,母亲从北方来信:寒潮来了,注意保暖御寒。入夜,便加了一床被子。果然,夜半有呼风啸雨紧叩窗棂。我从酣梦里惊醒,听到那冷雨滴落空阶如原始的打击乐。于是无眠,想起家信。想起母亲说起的家谱,想起外祖父风雨如晦的际遇。外祖父是地方上知名的教育家,一生两袖清风献给桑梓教育事业,放弃了几次外聘高就的机会。然而,在那史无前例的岁月里,他不愿屈从于非人的折磨,在一个冷雨的冬夜,饮恨自尽。我无缘见到他老人家,只是从小舅家读到一张黑色镜框里肃然的面容。我不敢说画师的技艺有多高,只是坚信那双眼睛是传了神的。每次站到它跟前,总有一种情思嬗传于我,冥冥之中,与我的心灵默默碰撞。

浮想联翩,伴以风雨大作,了无睡意,就独自披衣临窗。夜如墨染,顷刻间我也融入这浓稠的夜色中了。惊奇地发现,天边竟有几颗寒星眨巴着瞌睡的眼!先前原是错觉,根本就没有下雨,只有风,粗暴狂虐的北风。这时,最让我“心有戚戚”的便是不远处的那株梧桐了。只能依稀看到它黛青色的轮廓,承受着一份天边的苍凉。阵风过处,是叶叶枝枝互相簇拥颤起的呼号,时而像俄罗斯民谣,时而像若有若无的诗歌。不知怎的,外祖父的遗像又蓦然浮上眼帘,似与这株沉默的梧桐有种无法言喻的契合。不求巨臂擎天的闻达,但也有荫庇一方的坦荡。

次日醒来,红日满窗,竟是大晴。

惦念的是那一树黄叶。推开窗棂,读到的树,竟是一个显山露水的甲骨文字;没有昨日那遮天蔽日的叶子,剩下的是虬树挺干。我的心像是被谁搁上了一块沉重的冰,无法再幻作一只鸟,向那棵树飞去了。这一夜的风呵,就凋零了满树的生命!而风又奈你何,坠落的终要坠落,无须挽留,你还有一身傲骨与春天之前的整个冬季抗争!

于是,我读懂了梧桐的寂寞,不是慨叹韶华流逝的漠然,不是哀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而是一种禅意,一种宁静和虚空的玄奥,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自然,任风雕雨蚀,四季轮回,日月如晦,花开花落,好一种从容淡泊的大度!不禁又感慨起外祖父的英年早逝,悲哀起他屈从天命的无奈、悲哀起那个年代里的人们。

又是一阵熟悉的树叶婆娑的沙沙声响,亲切地叩击着耳鼓。俯目望去,一个红衣女孩雀跃在那黄叶覆盖的小径,那模样似乎每一片叶子都在为她青春的步履伴奏。此刻,我的窗台上,扑进一阙蓬松的阳光,洒在案前昨夜未曾合上的一卷旧书上

第四篇:余秋雨散文摘录

余秋雨散文集文字拾掇

1、第一根白发把生命的起点和终点连成了一条绵长的逻辑线,人生得任何一段都与它相连。

2、进入年老也是一种美好的况味,用不着吃力的搬种夏天的繁枝来遮盖晚秋的云天,什么季节观什么景,什么时令赏什么花,这才完整和自然。

3、错选了一种可能也便失落了其他可能。

---《关于年龄》

4、拒绝衰老和病痛,一个人就不会幸福。---《最后的课程》

5、李白时代的诗人,既炽恋着四川的风土人物,又向往着下江的开阔文明,长江于是就成了他们生命的便道,不必下太大的决心就解缆问桨。脚在何处,故乡就在何处,水在哪里,道路就在那里。

---《三峡》

6、与没有责任感的男人谈恋爱,就像与朝雾和晚霞厮磨,再美好也没有着落。他们是男人,是已经长大的男人,再多情也不应该把女友的耳畔当作他们唯一的讲台,男人的讲台理应在更大的空间。

---《这样的男人》

7、人们容易发现一目了然的小偷小盗,而对于一个分解开来的巨大骗局,却很艰难在各个局部上发现,反而实利的诱惑下八方用力,把荒唐推向更大的荒唐。---《大桥的寓言》

8、在这个世界上,众口喧腾的可能是虚假;万人耻笑的可能是真实;长久期盼的可能是虚假,猝不及防的可能是真实;叠床架屋的可能是虚假,单薄瘦削的可能是真实。

9、其实,世间的一切平庸和杰出的界限也就在这里。何谓平庸?做加法,层层叠叠的人云亦云;何伟杰出?做减法,力求简单的直奔事实。

10、真实老被嗤笑,因此杰出者总是数量不大。人们总想躲开遗憾,因此,更大的遗憾总是紧紧跟随。---《遗憾的真实》

11、与谬误辩论,很可能获得真理;与无聊辩论,只可能一起无聊。

12、不要因为害怕被别人误会而等待理解,现代生活各自独立、万象共存,东家的柳树矮一点,不必向路人解释本来有长高的可能,西家的槐树高一点,也不必向邻居说明自己没有独占风水的企图。

做一件新事,大家立即理解,那就是不是新事;出一个高招,大家立即理解,那就不是高招。任何真正的创造都是对原有模式的背离、对社会适应的突破、对民众习惯的挑战,如果眼巴巴的指望众人的理解,创造的纯粹性必然会降低,平庸,正在前面招手。

13、回想一下,我们一生可以做的比较像样的大事,连父母也未必深刻理解,父母缔造了我们却理解不了我们,这便是进化。

---《灯下回信》

14、珠穆朗玛峰上寒冷透骨,已无所谓境界。世上一等的境界都在平实的山河间,秋风起了,芦苇白了,渔舟远了,炊烟斜了,那里便是我们生命的起点和终点。

15、外力终究是外力,生命的教师只能是生命本身。

16、收藏人生,比收藏书籍古董更重要。收藏在木屋里,收藏在小河边,在风夕雨夜点起一盏灯,盘点查看一番,第二天风和日丽,那就拿出来晾晾晒晒。

---《收藏昨天》

17、据说本来每家的小媳妇最爱坐在门口编织花边,后来旅游者多了,她们便躲进屋去,悄悄美丽又悄悄苍老,留下一街安静。

---《与平庸一起栖宿》

18、简朴不等于寒碜。在这里,总统的排场闹得越大越没有对象。历来的统治者的装模作样都是为了吸引他们心中千万双仰慕的眼睛,但千古冰原全然不在乎人类的高低尊卑、升沉荣辱,更不会化作春水来环绕欢唱。

---《生命的理由》

19、历史的转弯处大多并不美丽,就像河口上常常聚集着太多的垃圾和泡沫,美丽的转折一定是修饰的结果,而修饰往往是历史的改写。

20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真正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人格选择和文化选择,那么反过来,真正伤害你的,也是一样。

21、原以为渡过那隐秘的河湾后一切都会挺直、敞亮、欢快,其实根本不是,正像幸福是一种接力赛,灾难也是一种接力赛,而且两条跑道往往结合在一起,不分彼此。

--《隐秘的河湾》

22、前辈学者身上有不少我们不必继承的时代特征和个人特征,不少年长的文化人甚至打着文化的旗号噬咬文化、破坏文化,因此,不能一见白发和皱纹就失去警惕。

23、世间的大判断,不分行业。

24、所谓伟大的时代,也就是谁也不把小人放在眼里的时代。

25、我们不是高大的伟人,但我们有资格骄傲,历史给我们的权利并不太多,但灾难毕竟教会了我们嘲笑。---《我能听到》

26、真正的人生选择,是一种缺少参照坐标的自我挑战。在中国,没有先例就没有说服力。

27、人的一生,陪在一起走路的人很多,但有的路程,只需短短的一截,便终生铭记。我说过,泉眼既已堵塞,那就不再是我的山寨。

28、每个人都会对人生中最重要的地方,最重要的人物一一告别,却无法预想告别的方式,母校,我就这样向你告别。车轮快速碾过湿漉漉的落叶,悄然无声。

---《湿漉漉的落叶》

29、我平生见过的所有灾难都来自于虚假,大家总把灾难的起因解释为邪恶。其实,以虚假为坐标,邪恶才有了粉墨登场的舞台。---《那么走吧》 30、犯人未必是坏人,坏人未必进监狱。

31、最大的灾难是小人灾难,最大的废墟是人格废墟。---《从废墟到废墟》

32、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我真怕,怕这块土地到处都是善的堆垒,挤走了美的踪影。

---《我们是飞天的后人》

33、几千年来中华文明到底有没有必要一直走到底?硬是把脚印延续至今究竟是福是祸?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去辨别一下别人的脚印,研究一下他们离去的原因。这就必须去远山,地里的远山和时间的远山。请不要指责我不务正业。中国文化人千年走一回并不嫌多。如果把比喻格局缩小一点,那就不妨说,世界本是一所文明的学校,今年是这所学校的盛大校庆,我们中国属于最早入学的那几届,需要在返校之日寻访一下早年同窗的踪迹,捕捉几许早已远去的下课钟声。这是一种天然使命,不必让谁来批准。

---《选择荒凉》

34、这是一场比赛,后来出现了异常情况,很多赛手半途失踪,而坚持跑下来的却不得已闯入了一个百米短跑赛场,起步不久的年亲运动员们在身边健步如飞,裁判员也按照短跑规则在衡量,这场比赛关乎现实生存尊严无法回避,也使远途而来的选手略感委屈。但是委屈什么呢?寻找不到当初的赛场和选手,就什么也说明不了。

35、在踏访的过程中渐渐明白,中华文化不像当初哄传的那样顽固和腐朽,她确实步履艰难,却来自于历史意志和文化伦理间的深刻冲突。历史意志要求强蛮、突进、跨越,文化伦理要求端庄、秩序、和谐,两者都有充分理由却方向相反,互相牵制,谁也无法实现自己,结果成了千年厮磨的生死冤家。--《雨中的白发》

36、飞机追着夜色走,只怕被黎明赶上,于是十几个小时全是黑夜,等到不想飞了,一停,黎明和雅典一起到来。

37、也许我们没有权利取笑它,它辉煌在二千五百年前,而飞机出现的年代,早已悠然退出了争夺辉煌的竞赛。

38、漫步在奥林匹亚,我很少说话,领受着不轻的文明冲撞,我们也有灿烂的文化,但把健康的概念如此强烈的纳入文明,并被全人类接受,实在是希腊永远值得我们仰望的地方。

39、中华文明较少关注个体意义和肌体意义上的自我,在人际关系上做了太多文章。结果,真正的健全缺少标志,只有一些孤独的个人,在林泉之间悄悄强健,又悄悄衰老。

---《永恒的坐标》 40、如果缺少心理弹性,给我们带来的伤害不是灾难本身,而是那种自我惊吓,就像听到警报踩死一片人那样。因此,在绝大数情况下,我们宁肯做街上不慌不忙、好像什么也没发生的路人,而不必去做那个预言灾祸的星象家。

愚钝使人安定,小智使人慌乱,大智又使人安定。我们的文化,应该由小智走向大智。

---《雅典地震》

41、审美畏怯是一种奇特的情绪,大多产生于将见未见那些从小知名的重要物项之时,年轻时候会欢天喜地地直奔过去,而年长的时候便懂得,人世间这种不让人失望的重要物象并不多,看掉一个就少一个,因此愈加珍惜,不怕没有看到,只怕看到时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把一种隆重的机遇浪费了。

---《畏怯巴特农》

42、我想,所谓的文明的段残,首先不是古代城郭的废弛,而是一片片黑黝黝的古文字全不知为何意。为此,站在尼罗河边,对秦始皇有点想念。

43、当法老们把自己的遗体做成木乃伊的时候,埃及的历史也成了木乃伊,而秦始皇却让中国的历史活了下来。我们现在读几千年的古书,就像读朋友刚刚寄来的信件,这是其他几种文明都不敢想象的。

44、站在金字塔前,我对埃及文化最大的感慨是:我们只知道它如何衰落,却不知道它如何构建;我们只知道它如何离开,却不知道它如何到来;就像一个不知从何而来的巨人,默默无声的表演了几个精彩的大动作之后轰然倒地,摸他的口袋,连姓名、籍贯、遗嘱都没有留下,多么叫人敬畏。

45、金字塔至今不肯袒视为什么要如此永久,却不小心透漏了永久是什么。永久是简单,永久是糙砺,永久是毫不弯曲的憨直,永久是对荒漠和水草交接的占据,永久是对千年风沙的接受和滑落。

无法解读是埃及文明的悲剧,但对金字塔本身而言,它比那些容易解读的文明遗物显得永久,通俗是他人侵凌的通道,逻辑是后人踩踏的阶梯,而它干脆来一个漠然无声,也就筑起了一块壁垒,因此还可以补充几句:永久是对意图的掩埋,是把复杂的逻辑化作了朴拙。

---《石筑的<易经>》

46、今天早晨一推窗,涌进满屋子清凉。

47、最恣肆的汪洋直逼着百世干涸,最繁密的热闹紧邻者千里单调,最放纵的游弋熨帖者万古冷漠,竟然早已全部安排妥当,不需要人类指点,甚至根本没有留出人的地位。

---《荒原沧海》

48、任何一种文明的复兴,都以自我确认为前提,而广泛的自我确认,又以沟通和普及为前提,说起来这也是中华文明强于埃及文明的一大优点。

---《文化以沟通为业》

49、圣洁总会遇到卑劣,而卑劣总是振振有词。

50、在滴水寸草间都很难留下来的地方所留下来的一点点文明,竟然经由卑劣之手变成了闹市间的花天酒地,文化盗贼有文化,但本质还是盗贼。---《海已枯而石未烂》

51、人折腾人、人摆布人、人报复人,这种本事,几千年来也真被人磨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但我实在不知道该不该把它划入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如果不划入,那么有许多智慧故事、历史事件便无处落脚;如果划入,那么文明和野蛮就会分不清界限。

52、其实人折腾人的本事,要算中国最发达,五六千年间不知有多少精彩绝伦的智慧耗尽在这里。

---《向谁争夺》

53、我下到一个考古坑,仔细的看了一座观察塔的遗迹,心想早在一万年以前就有人骄傲地守望者这座城市了,而现在的城市竟然那样破败和不安全,如果古塔不坍,守望的眼睛不知是否会下泪。

54、次出现在很少有其他美丽,只有几丛从“神的花园”遗落到今天的花,在飞扬的尘土间鲜艳,鲜艳了一万年。

---《鲜艳了一万年》 55有时我们在路边看见一丛绿草,便停步俯身下去,争论着它属于哪个种类,却没有人敢剥下根来仔细看,因为它太不容.我们站起身来搓搓手,常常自嘲身大河文化的子民,平日太不知爱惜,爱惜那清晨迷蒙于江面的浓雾,爱惜那傍晚摇曳于江面的芦苇。

56、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很相像,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我们看到的是:所有的贫困都大同小异,一踏入富庶则五花八门。

57、世间有太多不平事,有的国家你永远需要仰望,有的国家你只能永远同情。

---《幽默的笑意》

58、它彻底逃离了文明的视线,差不多有一千年时间,精美绝伦的玫瑰红宫殿和罗马竞技场不再有人记得,但他们都还完好无损的存在着,只与清风明月为伴。

59、佩特拉以它惊人的美丽,对此(人类对文明的夸张、记载等)提出了否定。它说,人类有比常识更长的历史,更多的活法,更险恶的遭遇,更寂寞的辉煌。

---《文字外的文明》 60、今天去巴比伦,光说这六个字,就有童话般的趾高气扬。

61、我并不反对一切古迹复原,而对那些打上了强烈沧桑感的遗迹,万不可铲平了重建,甚至连“整旧如新”也不可以,人们要叩拜的是历史艰辛、满脸皱纹的老祖母,“整旧如新”等于为老祖母植皮化妆,而铲平了重建则等于找了个略似祖母年轻时代的农村女孩,当作老祖母在供奉。---《奇怪的巴比伦》

做了一份笔记摘抄,摘自《余秋雨散文集》。时隔三年,重新整理那些文字、重温当年在文字间徜徉的愉悦心情,体会作者那些哲人一样的思考和诗一样的文字,一些不变的记忆涌上心头,是啊,总有些记忆伴随成长永不磨灭,总有些人站在记忆的某个角落里守候着着重逢。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分享一起收获。

第五篇:余秋雨散文精选

导语: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桥头镇(今属慈溪市),国际著名文化史学者、文学家、散文家、作家、我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关于余秋雨散文精选。欢迎阅读!

余秋雨经典散文(一)

闲读梧桐

梧桐就在我们住的那幢楼的前面,在花圃与草地的中央,在曲径通幽的那个拐弯口,整日整夜地与我们对视。

它要比别处的其他树大出许多,足有合抱之粗,如一位“伟丈夫”,向空中伸展;又像一位矜持的少女,繁茂的叶子如长发,披肩掩面,甚至遮住了整个身躯。我猜想,当初它的身边定然有许多的树苗与它并肩成长,后来,或许因为环境规划需要,被砍伐了;或许就是它本身的素质好,顽强地坚持下来。它从从容容地走过岁月的风雨,高大起来了。闲来临窗读树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某日,母亲从北方来信:寒潮来了,注意保暖御寒。入夜,便加了一床被子。果然,夜半有呼风啸雨紧叩窗棂。我从酣梦里惊醒,听到那冷雨滴落空阶如原始的打击乐。于是无眠,想起家信。想起母亲说起的家谱,想起外祖父风雨如晦的际遇。外祖父是地方上知名的教育家,一生两袖清风献给桑梓教育事业,放弃了几次外聘高就的机会。然而,在那史无前例的岁月里,他不愿屈从于非人的折磨,在一个冷雨的冬夜,饮恨自尽。我无缘见到他老人家,只是从小舅家读到一张黑色镜框里肃然的面容。我不敢说画师的技艺有多高,只是坚信那双眼睛是传了神的。每次站到它跟前,总有一种情思嬗传于我,冥冥之中,与我的心灵默默碰撞。

浮想联翩,伴以风雨大作,了无睡意,就独自披衣临窗。夜如墨染,顷刻间我也融入这浓稠的夜色中了。惊奇地发现,天边竟有几颗寒星眨巴着瞌睡的眼!先前原是错觉,根本就没有下雨,只有风,粗暴狂虐的北风。这时,最让我“心有戚戚”的便是不远处的那株梧桐了。只能依稀看到它黛青色的轮廓,承受着一份天边的苍凉。阵风过处,是叶叶枝枝互相簇拥颤起的呼号,时而像俄罗斯民谣,时而像若有若无的诗歌。不知怎的,外祖父的遗像又蓦然浮上眼帘,似与这株沉默的梧桐有种无法言喻的契合。不求巨臂擎天的闻达,但也有荫庇一方的坦荡。

次日醒来,红日满窗,竟是大晴。

惦念的是那一树黄叶。推开窗棂,读到的树,竟是一个显山露水的甲骨文字;没有昨日那遮天蔽日的叶子,剩下的是虬树挺干。我的心像是被谁搁上了一块沉重的冰,无法再幻作一只鸟,向那棵树飞去了。这一夜的风呵,就凋零了满树的生命!而风又奈你何,坠落的终要坠落,无须挽留,你还有一身傲骨与春天之前的整个冬季抗争!

于是,我读懂了梧桐的寂寞,不是慨叹韶华流逝的漠然,不是哀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而是一种禅意,一种宁静与虚空的玄奥,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自然,任风雕雨蚀,四季轮回,日月如晦,花开花落,好一种从容淡泊的大度!不禁又感慨起外祖父的英年早逝,悲哀起他屈从天命的无奈、悲哀起那个年代里的人们。

又是一阵熟悉的树叶婆娑的沙沙声响,亲切地叩击着耳鼓。俯目望去,一个红衣女孩雀跃在那黄叶覆盖的小径,那模样似乎每一片叶子都在为她青春的步履伴奏。此刻,我的窗台上,扑进一阙蓬松的阳光,洒在案前昨夜未曾合上的一卷旧书上

余秋雨经典散文集 余秋雨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着有系列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摩挲大地》《寻觅中华》《何谓文化》《中国文脉》等。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代表作。《文化苦旅》以余秋雨在全国各地的文化遗迹之地的游览过程为线索,以深刻思想与极具震撼力的语言,揭示中国文化内涵,考问历史与人生的深层意义。《文化苦旅》向读者展示了余秋雨渊博的文学与史学功底以及丰厚的文化感悟力与艺术表现力,是当代散文领域的范例。

《山居笔记》一书的写作,始于一九九二年,成于一九九四年,历时两年有余。为了写作此书,作者辞去了学院的行政职务,不再上班,因此这两年多的时间十分纯粹,几乎是全身心地投入。投入那么多时间才写出十一篇文章,效率未免太低,但作者的写作是与考察联在一起的,很多写到的地方不得不一去再去,快不起来。有一次为了核对海南岛某古迹一副对联上的两个字,几度函询都得不到准确回答,只得再去了一次。这种做法如果以经济得失来核算简直荒诞不经,但文章的事情另有得失,即所谓“得失寸心知”,为学严谨的态度可见一斑

余秋雨经典散文(二)

收藏昨天

经常有年轻朋友来信询问一些有关人生的大问题,我总是告诉他们,你其实已经有了一位最好的人生导师,那就是你自己。

这并非搪塞之言。人生的过程虽然会受到社会与时代的很大影响,但贯穿首尾的基本线索总离不开自己的个体生命。个体生命的完整性、连贯性会构成一种巨大的力量,使人生的任何一个小点都指向着整体价值。一个人突然地沮丧绝望、自暴自弃、挺而走险,常常是因为产生了精神上的“短路”,如果在那个时候偶然翻检出一张自己童年时代的照片或几页做中学生时写下的日记,细细凝视,慢慢诵读,很可能会心情缓释、眉宇舒展,返回到平静的理性状态。其间的力量,来自生命本身,远远大于旁人的劝解。

拿起自己十岁时候的照片,不是感叹韶华易逝,青春不再,而长久地逼视那双清澈无邪的眼睛,它提醒你,正是你,曾经有过那么强的光亮,那么大的空间,那么多的可能,而这一切并未全然消逝;它告诉你,你曾经那么纯净,那么轻松,今天让你苦恼不堪的一切本不属于你。这时,你发现,早年自己的眼神发出了指令,要你去找回自己的财宝,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放回原处。除了照片,应该还有其它更多的信号,把我们的生命连贯起来。

为此,真希望世间能有更多的人珍视自己的每一步脚印,勤于记录,乐于重温,敢于自嘲,善于修正,让人生的前前后后能够互相灌溉,互相滋润。其实,中国古代显赫之家一代代修续家谱也是为了前后之间互相灌溉、互相滋润,你看在家谱中呈现出来的那个清晰有序的时间过程是那么有力,使前代为后代而自律,使后代为前代而自强,真可谓生生不息。个人的生命也是一个前后互济的时间过程,如能留诸记忆,定会产生一种回荡激扬的动力循环,让人长久受益。一个人就像一个家族一样,是不是有身份、有信誉、有责任,就看是否能把完整的演变脉络认真留存。

我们也许已经开始后悔,未能把过去那些珍贵的生活片段保存下来,殊不知,多少年后,我们又会后悔今天。如果有一天,我们突然发现,投身再大的事业也不如把自己的人生当作一个事业,聆听再好的故事也不如把自己的人生当作一个故事,我们一定会动手动笔,做一点有意思的事情。不妨把这样的事情称之为“收藏人生的游戏”。让今天收藏昨天,让明天收藏今天,在一截一截的收藏中,原先的断片连成了长线,原先的水潭连成了大河,而大河,就不会再有腐臭与干涸的危险。

绝大多数的人生都是平常的,而平常也正是人生的正统形态。岂能等待自己杰出之后再记载?杰出之所以杰出,是因为罕见,我们把自己连接于罕见,岂不冒险?既然大家都很普通,那么就不要鄙视世俗年月、庸常岁序。不孤注一掷,不赌咒发誓,不祈求奇迹,不想入非非,只是平缓而负责地一天天走下去,走在记忆与向往的双向路途上,这样,平常中也就出现了滋味,出现了境界。珠穆朗玛峰的山顶上寒冷透骨,已经无所谓境界,世上第一等的境界都在平实的山河间。秋风起了,芦苇白了,渔舟远了,炊烟斜了,那里,便是我们生命的起点与终点。

想到起点与终点,我们的日子空灵了又实在了,放松了又紧迫了,看穿了又认真了。外力终究是外力,生命的教师只能是生命本身。那么,就让我们安下心来,由自己引导自己,不再在根本问题上左顾右盼。

左顾右盼,大漠荒荒,其实自己的脚印能踩出来的只是一条线。不管这条线多么自由弯曲,也就是这么一条。要实实在在地完成这一条线,就必须把一个个脚印连在一起,如果完全舍弃以往的痕迹,那么,谁会在意大地上那些零碎的步履?我在沙漠旅行时曾一次次感叹:只有连贯,而且是某种曲线连贯,才会留下一点美,反之,零碎的脚印,只能是对自己与沙漠的双重糟践。

我最合适什么?最做不得什么?容易上当的弯路总是出现在何处?最能诱惑我的陷阱大致是什么样的?具备什么样的契机我才能发挥最大的魁力?在何种气氛中我的身心才能全方位地安顿?……这一切,都是生命历程中特别重要的问题,却只能在自己以往的体验中慢慢爬剔。昨天已经过去又没有过去,经过一夜风干,它已成为一个深奥的课堂。这个课堂里没有其他学生,只有你,而你也没有其它更重要的课堂。

因此,收藏人生,比收藏书籍、古董更加重要。收藏在木屋里,收藏在小河边,在风夕雨夜点起一盏灯,盘点查看一番,第二天风与日丽,那就拿出来晾晾晒晒。

——读《人生纪年》

余秋雨经典散文(三)

夜雨诗意

早年为了学写古诗,曾买过一部线装本的《诗韵合壁》,一函共6册,字体很小,内容很多。除了供查诗韵外,它还把各种物象、各种情景、各种心绪分门别类,纂集历代相关诗句,成了一部颇为齐全的诗歌词典。过去文人要应急写诗时,查一直,套一套,很可快速地炮制出几首来。但是毫无疑问,这样写出来的诗都是不值一读的。只有在不带写诗任务时随便翻翻,看看在同一名目下中国诗化语词的多方汇集,才有一点意思。

翻来翻去,眼下出现了“夜雨”这一名目,那里的诗大多可读。既然是夜间,各种色相都隐退了,一切色彩斑斓的词汇也就失去了效能;又在下雨,空间十分逼仄,任何壮举豪情都铺展不开,诗句就不能不走向朴实,走向自身,走向情感,李商隐着名的《夜雨寄北》堪称其中典范。

光听着窗外夜色中时紧时疏的雨声,便满心都会贮足了诗。要说美,也没有什么美,屋外的路泥泞难走,院中的花零落不堪,夜行的旅人浑身湿透。但正是在这种情境下,你会感受到往常的世俗喧嚣一时浇灭,天上人间只剩下了被雨声统一的宁定,被雨声阻隔的寂寥。人人都悄然归位,死心塌地地在雨帘包围中默默端坐。外界的一切全成了想象,夜雨中的想象总是特别专注,特别遥远。

夜雨款款地剥夺了人的活力,因此夜雨中的想象又格外敏感与畏怯。这种畏怯又与某种安全感拌与在一起,凝聚成对小天地中一脉温情的自享与企盼。在夜雨中与家人围炉闲谈,几乎都不会拌嘴;在夜雨中专心攻读,身心会超常地熨帖;在夜雨中思念友人,会思念到立即寻笔写信;在夜雨中挑灯作文,文字也会变得滋润蕴藉。

在夜雨中想象最好是对富而立。黯淡的灯光照着密密的雨脚,玻璃窗冰冷冰冷,被你呵出的热气呵成一片迷雾。你能看见的东西很少,却似乎又能看得很远。风不大,轻轻一阵立即转换成渐沥雨声,转换成河中更密的涟漪,转换成路上更稠的泥泞。此时此刻,天她间再也没有什么会干扰这放任自由的风声雨声。你用温热的手指划去窗上的雾气,看见了窗子外层无数晶莹的雨滴。新的雾气又腾上来了,你还是用手指去划,划着划着,终于划出了你思念中的名字。

夜雨是行旅的大敌。

倒不是因为夜间行路艰难,也不是因为没有带着雨鞋与伞。夜雨会使旅行者想家,想得很深很深。夜雨会使旅行者企望安逸,突然憬悟到自己身陷僻远、孤苦的处境,顾影自怜,构成万里豪情的羁绊。

不是急流险滩,不是崇山峻岭,而是夜雨,使无数旅行者顿生反悔,半途而归。我不知道法显、玄奘、郑与、鉴真、徐霞客他们在一次次夜雨中心境如何,依我看,他们最强的意志,是冲出了夜雨的包围。

如我无用之辈,常常会在大雨如注的夜晚,躲在乡村旅店里,把地图拿出来细细查看。目光在已经走过的千里之间来回,痴想着其间在夜幕雨帐笼罩下的无数江河与高山。这样的夜晚,我常常失眠。为了把这种没出息的惰怠心绪驱赶,我总会在夜雨中邀几个不相识的旅人长时间闲谈。

但是,真正让心绪复归的,完全不是这种谈话,而是第二天晴朗的早晨。雨后的清晨,铺天盖地奔泻着一种兴奋,让人几乎把昨夜忘却;又不能完全忘却,留下一点影子,阴阴凉凉的,添一份淡淡的惆怅。

在人生的行旅中,夜雨的魅力也深可寻探。

我相信,一次又一次,夜雨曾浇媳过突起的野心,夜雨曾平抚过狂躁的胸襟,夜雨曾阻止过一触即发的争斗,夜雨曾破灭过凶险的阴谋。当然,夜雨也所折过壮阔的宏图、勇敢的进发、火烫的情怀。

不知道历史学家有没有查过,有多少乌云密布的雨夜,悄悄地改变了中国历史的步伐。将军舒眉了,谋士自侮了,君王息怒了,英豪冷静了,侠客止步了,战鼓停息了,骏马回槽了,刀刃入鞘了,奏章中断了,敕令收回了,船楫下锚了,酒气消退了,狂欢消解了,呼吸匀停了,心律平缓了。

下载吴娇_1120110017_论余秋雨的散文创作.doc(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吴娇_1120110017_论余秋雨的散文创作.doc(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余秋雨散文艺术特色(推荐阅读)

    论余秋雨散文艺术特色 【内容摘要】当代文坛群星璀灿,优秀的文艺作品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而余秋雨的散文却恰似一株奇葩傲立苍穹,格外引人注目。他的散文独特之处在于,打破了......

    论余秋雨散文艺术特色(合集五篇)

    论余秋雨散文艺术特色【内容摘要】当代文坛群星璀灿,优秀的文艺作品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而余秋雨的散文却恰似一株奇葩傲立苍穹,格外引人注目。他的散文独特之处在于,打破了传......

    余秋雨散文读后感

    余秋雨散文的读后感浅谈一下余秋雨散文的写作风格问题,对于我们的写作也有很多的借鉴意义,余秋雨散文读后感。余秋雨散文作品中始终贯穿着一条鲜明的主线,那就是对中国历史、......

    《余秋雨散文》读后感(大全)

    《余秋雨散文》读后感 一 凡余秋雨的书,总要弄到手来过一遍,几乎算是追星式的关注了。 及《笛声何处》,有声音说余秋雨已经“江郎才尽”,实在写不出东西了,只好重又端出老本行谈......

    谈余秋雨散文

    当代文坛谈到历史文化散文,就不能不说余秋雨。余秋雨当年凭借《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等十分畅销的散文集成为文化散文杰出的开创者和领跑者......

    余秋雨及其散文评价

    余秋雨及其散文评价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我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多年,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辞职后......

    《余秋雨散文》读后感

    《余秋雨散文》读后感 《余秋雨散文》读后感1 余秋雨先生是当今出镜率很高的一位文化名人,也是一位饱受争议的大众人物。作为余先生的同乡,我深为其儒雅的外表、博厚的知识、......

    余秋雨散文读后感

    余秋雨散文读后感 余秋雨散文《苏东坡突围》读后感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