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学童话故事:阿凡提的故事之为巴依砍果树
数学童话故事:阿凡提的故事之为巴依砍果树
巴依(地主)有一个果园,共有49棵果树,每行7棵,共 7行,正好排成一个正方形。如下图:(符号*表示一棵树)
一天,巴依嫌果树长得太密,影响生长,想砍掉一些。于是他叫来了长工,对长工说:“只留5行,每行4棵,把其余的都砍掉。”说完就走了。长工平日恨透了巴依,很想找机会教训教训他。长工正准备应付巴依时,只见阿凡提骑着小毛驴,哼着歌来了。长工马上把自己的心事告诉了阿凡提,请他给想个办法来教训一下巴依。阿凡提看了一下这些果树的排法,灵机一动,想出个办法告诉了长工,长工一听高兴极了,举起大斧砍了起来。不一会儿,巴依来查看,他一看就火了,大骂长工混蛋。原来果树差不多给砍光了。剩下的只有10棵,砍掉了39棵。他怒气冲冲地问长工:“你为什么砍掉这么多?不是要你留下20棵吗?”长工回答说,“我的东家老爷,您并没有说留下20棵呀!您不是说留5行,每行4棵吗?您看,我是遵命照办的呀!”
巴依一看,的确是留了5行,每行4棵。尽管他气得火冒三丈,可也无话可说。
阿凡提告诉长工的巧妙方法是怎样的呢?小朋友们,试画画看。
对于这个问题,我在网上看了,绝大部分都是说画五角星,只留五角星的交点的树,但是我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在这题中,五角星是画不出来的,总会有一条线不在点上!所以在此题中,五角星的画法是错误的!因为这题规定了是在7*7的方阵中进行,而五角星的在平时是最常用的,五行四颗,一种最省点的画法,但此题由于点已经被定死在了这7*7的方阵中,已经不能再画这个五角星了!我在这指出了这个错误,当然也会指出正确的做法!先给个提示:提示如下:画五条直线,让五条直线两两相交,就有10个交点.两条直线相交,形成一个交点.再加入一条直线,让这条直线和上面的两条直线都相交,又形成两个新的交点.依次类推,当加入第N条直线的时候,可以做到让第N条直线于前面N-1条直线都相交,新形成N-1个交点.所以,五条直线,能形成:1+2+3+4 = 10 可以先自己思考一下,下面是我的做法
实际操作,我懒得画图,我先适当标记下,横为a~g,列为1~7,例:第一行第一列的交点为a1,第4行第五列的交点为d5.所有这五条线分别过一下几点: 第一条线:g1、g2、g4、g7 第二条线:g1、f3、e5、d7 第三条线:g2、f3、c6、b7 第四条线:g4、e5、c6、a7 第五条线:g7、d7、b7、a7 这样就是五行,每行四点,总共10个点!
qq:421347180 空海
第二篇:巴依包拉提,读书故事
顾炎武自督读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家喻户晓的名言,是由明末清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家、著名学者顾炎武最先提出的。
顾炎武自幼勤学。他6岁启蒙,10岁开始读史书、文学名著。11岁那年,他的祖父蠡源公要求他读完《资治通鉴》,并告诫说:“现在有的人图省事,只浏览一下《纲目》之类的书便以为万事皆了了,我认为这是不足取的。”这番话使顾炎武领悟到,读书做学问是件老老实实的事,必须认真忠实地对待它。顾炎武勤奋治学,他采取了“自督读书”的措施:首先,他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读完的卷数;其次,他限定自己每天读完后把所读的书抄写一遍。他读完《资治通鉴》后,一部书就变成了两部书;再次,要求自己每读一本书都要做笔记,写下心得体会。他的一部分读书笔记,后来汇成了著名的《日知录》一书;最后,他在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温习前半年读过的书籍,边默诵,边请人朗读,发现差异,立刻查对。他规定每天这样温课200页,温习不完,决不休息。
凿壁偷光
汉朝元帝时的匡衡,从小喜好读书。可是家里很穷,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钱上学读书呢?他只好白天干活,晚上自己学习。家里没有钱买灯油,怎么办呢?匡衡没有向困难屈服,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墙壁上凿了个小洞,借邻居家照射过来的微弱灯光看书学习。他勤奋刻苦,学到了许多知识,后来做了宰相。
李白的故事
李白小时候很贪玩,经常逃学。一次,他从学堂跑出来,到河边玩,看到一位老婆婆正拿着一根铁棒在石头上磨来磨去,李白很惊讶,就问老婆婆磨铁棒做什么。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又问“这么粗的铁棒何时能磨成针呢?”老婆婆说:“只要有恒心,铁棒一定能磨成针。”李白听完很惭愧,从此刻苦学习,终于成为伟大的诗人。
列宁的读书故事
他读起书来,对周围的一切就理会不到了。有一次,他的几个姐妹恶作剧,用6把椅子在他身后搭了一个不稳定的三角塔,只要列宁一动,塔就会倾倒。然而,正专心读书的列宁毫未察觉,纹丝不动。直到半小时后,他读完了预定要读的一章书,才抬起头来,木塔轰然倒塌……
毛泽东的读书故事: 毛主席尤其喜欢“动笔”读书。只要是他读过的书,他都会不厌其烦地将书中错别字和点错的标点改正了。毛主席还喜欢加批注,上学时就曾批注鲍尔生著的《伦理学原理》,在10万余字的原著上,他用工整小楷写了1万多字的批注。后来这本书被一个同学借去,直到1950年,才展转还给毛主席。毛主席又高兴地批注了自己写在书中的批语。
闻一多醉书
闻一多读书成瘾,一看就“醉”,就在他结婚的那天,洞房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大清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直到迎亲的花轿快到家时,人们还到处找不到新郎。急得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他。他仍穿着旧袍,手里捧着一本书人了迷。怪不得人家说他不能看书,一看就要“醉”。
侯宝林抄书
相声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他勤奋好学,使他的艺术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有名的语言专家。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旧书摊也未能如愿。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部书,就决定把书抄回来。适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十八天都跑到图书馆里去抄书,一部十多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
张广厚吃书
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觉得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处,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这篇论文共20多页,他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因为经常的反复翻摸,洁白的书页上,留下一条明显的黑印。他的妻子对他开玩笑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是吃书。
高尔基救书
世界文豪高尔基对书感情独深,爱书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书籍,其它的任何东西他都不考虑。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被烧死。他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王亚南绑在柱子上读书
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资本论》最早的中文翻译者王亚南,1933年乘船去欧洲。客轮行至红海,突然巨浪滔天,船摇晃得使人无法站稳。这时,戴着眼镜的王亚南,手上拿着一本书,走进餐厅,恳求服务员说:“请你把我绑在这根柱子上吧!”服务员以为他是怕自己被浪头甩到海里去,就照他的话,将王亚南牢牢地绑在柱子上。绑好后,王亚南翻开书,聚精会神地读起来。船上的外国人看见了,无不向他投来惊异的目光,连声赞叹说:“啊!中国人,真了不起!”
第三篇:对阿凡提分马故事的数学思考
对阿凡提分马故事的数学思考
在古代的蒙古草原上,有一个商人拥有11匹价值连城的骏马。商人临死前立下了一个奇怪的遗嘱。遗嘱写明,他的11匹马全部留给他的三个儿子。可是他的分配方法太奇怪了,遗嘱中说:“11匹马中的一半分给长子,分给次子,分给小儿子。”看到这份遗嘱大家都感到迷惑不解。11匹活生生的骏马怎么能分成相等的两份?抑或分成4份?6份?正当商人的儿子们正在为怎么个分法争论不休时,阿凡提——骑着她的枣红马来了。他对三个小伙子说:“你们好啊!你们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难题,我能帮忙吗?”小伙子们向他诉说了原委,阿凡提便把她的马牵到了11匹马中间。然后她问道:你们看这里有几匹马?那些小伙子一数,有12匹。
于时,阿凡提便开始履行遗嘱了。他把这些马的一半,6匹给了老大。老二得到12匹中的,即3匹。小儿子得到12匹中的,即2匹。阿凡提分完了以后说:“6加3加2正好是11。余下的那匹,是我可爱的枣红马。好了,小伙子们,再见吧!”说罢,他便跳上马向远方驰去。
故事一波三折,结局也令人惊叹,但学生并不觉得这样的分法合理,理由有二:①根据遗嘱,老大、老
二、老三分别是分得老人11匹马的、、,而阿凡提却变成分得12匹马的、、,显然,这里阿凡提有“偷换概念”之嫌。②阿凡提分得并不公平。因为根据原来的分法,大儿子、二儿子、三儿子各应分得11× =5 匹、11× =2 匹、11× =1 匹。而遵照阿凡提的分法,三人实际分得12× =6匹、12× =3匹、12× =2匹,三人比原计划各多分、、匹。大儿子本来分得的就多,按照阿凡提的分法,增加的也多,富人愈富,穷人愈穷!从这个角度看,二儿子、小儿子所得是多么不合理啊!的确,学生言之凿凿,有理有据!因此教学如果沿着这条道走下去,或许我们可以强迫学生接受结论,但很难让学生从内心认同分法,更难让学生认同阿凡提那过人的智慧?所以教学必须另辟蹊径。
事实上,方法是有的,而且很简单。具体地说,老人将11匹马中的一半分给长子,分给次子,分给小儿子。因此三人分得的马匹数之比是 : : =6:3:2。这样,全部财产可以看作6+3+2=11份,大儿子分其中的6份,所以大儿子应得11÷11×6=6匹。同样的方法,我们可以算得二儿子、小儿子各应分得11÷11×3=3匹、11÷11×2=2匹。
至此,问题得到圆满解决,不过作为教师我们还应洞察隐藏在悖论背后的真相。个人认为,上述悖论的解答基于以下的事实:原来的遗嘱提出的分配比数相加不为1。如果用宰杀马匹的方法来执行遗嘱的话,就会余下 匹马(即一匹马的)。阿凡提的办法是把这多出的 匹马依旧按照 : : 的比例分给儿子们。这样老大、老
二、老三就又得到、和 匹。这样既刚好分完了老人的马,又使每个儿子所得的马数就是整数,自然也就用不着杀马来分了。而阿凡提的睿智正突出表现在阿凡提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洞察了“原来的遗嘱提出的分配比数相加不为1”,并戏剧化地创设一个情境,提出一个解决方案,让人们既折服在他的智慧中,又沉浸在欲罢不能的思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