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教学目标

时间:2019-05-13 12:11: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桃花源记教学目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桃花源记教学目标》。

第一篇:桃花源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现象;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思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在诵读的基础上,落实字词,疏通文章,熟知课文内容;通过讨论、辨证地看待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理想社会。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文言文;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理解文章的叙事线索。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我国东晋末年,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战争频繁。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元代诗人张养浩在《潼关怀古》一诗中发出了这样的慨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有一个成语就是这一社会理想的集中体现,它就是——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它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祸,安乐而美好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格的来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三、检查预习情况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豁然开朗(hu0)屋舍俨然(y an)阡陌交通(qia nmo)黄发垂髫(tia o)便要还家(ya o)刘 子 骥(j i)诣太守(yi)

四、读译课文。

1、听老师范读。

2、同学齐读课文。

3、利用工具书及课后注释,笔译全文

五、小结。

1、古今异义词:

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芳草鲜美 今义:(味道)新鲜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阡陌交通 今义:交通运输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老婆

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来此绝境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无论魏晋 今义;不管(连词)缘 古义:沿 缘溪行 今义:缘故,缘分

延 古义:请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今义:延长.延伸

津 古义:渡口 这里问津指探访。后遂无问津者 今义:口液

2、一词多义

舍:舍弃 便舍船 寻:寻找 寻向所志 房子 屋舍俨然 不久 寻病终

志: 做标记 处处志之 向: 以前 寻向所志 标记 寻向所志 对着 眈眈相向

3、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六、作业:

1、熟读课文

2、课后练习第 二 课 时

一、回顾前堂,朗读课文

二、课文分析

1、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按渔人行踪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2~3节):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第三部分(第4~5节)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

2、质疑解难:

①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讨论并归纳: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②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讨论并归纳: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③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讨论并归纳:土地平旷,屋舍产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④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

讨论并归纳: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⑤ 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讨论并归纳: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⑥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讨论并归纳: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⑦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⑧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讨论并归纳: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⑨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讨论并归纳: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三、总结结构,思考文章主题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中心思想)

四、背诵课文

五、作业

(一)默写

1、《桃花源记》中写桃花林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2、《桃花源记》中写桃花源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3、写老人小孩精神面貌的句子是()

4、写武陵人忽逢桃花林原因的句子是()

5、“与世隔绝”在《桃花源记》中的原句是().6、出自《桃花源记》中的成语是()

7、写桃花源社会风情的句子是()

8、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有“豁然开朗”一词,陆游的《游山西村》中与之意境相似的一句诗是(9,桃源人看到渔人后的表情是()

10、桃花源人自叙经历的句子是()

11、写桃花源的人热情好客的句子是()

(二)解释加线的词语。

1、缘()溪行

2、忽逢()桃花林

3、落英缤纷()

4、欲穷()其林

5、林尽()水源

6、才()通人

7、屋舍俨然()

8、阡陌交通()

9、设()酒杀鸡作食

10,便要()还家

11、为具()言所闻

12、此中人语()云

13、便扶()向()路

14、及()郡下

15、诣()太守

16、欣然规()往

17、寻()病终

18、后遂无问津()者

(三)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1、此中人语()云

2、便舍()船

3、豁()然开朗

4、屋舍()俨()然

6、阡陌()

7、黄发垂髫()

8、便要()还家

9、遂与外人间()隔

10、不足为()外人道也

11、及郡()下

12、诣()太守

(四)古今意义对比

1、芳草鲜美:古: 今: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古:;今:

3、阡陌交通:古:;今:.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古:;今:.绝境:古:;今:.5、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古:;今:.6、不足为外人道也.古:;今:.(五)翻译句子: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者,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课后练习。板书设计 25桃花源记

发现桃花源: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景色优美)

进入桃花源:所见:土地平旷、屋舍严然、良田美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环境良好)怡然自乐(生活安定)

所闻:避秦时乱,来此绝境(与世隔绝之久)所历: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民风淳朴)离开桃花源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无问津者 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似有而无

第二篇:《桃花源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读准下列字音:

豁然 俨然 阡陌 鬓 邑 诣 骥 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汇的特点。(1)通假字:具、要;

(2)古今异义:交通、妻子、绝境、无论;(3)一词多义:舍、寻;

(4)辨析同义词:悉、并、具、咸、皆;(5)句式:省略句。3.了解文学家陶渊明。能力目标

1.借助《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查找有关词的意思。

2.培养朗读和背诵的能力,这样可以品味语言的神韵、气势和感情色彩,体会语言形式、修辞方法、写作手法的表现力,理解文章深刻的思想内容。

情感目标

1.理解作者追求平等、自由、幸福,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理想及对黑暗现实不满的精神。

2.理解作者这一理想的进步意义和消极意义。

第三篇:桃花源记教学教案

《桃花源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指导学生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过程与方法目标

使学生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详略,体会本文优美、精炼的语言。情感与价值目标 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课文中古今异义词和省略句的用法。

2.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加强诵读训练。教学难点:

认识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教学中应注重通过诵读来加深学生对文言字词、句子的理解。可先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再体会领悟其语言特色和思想内涵。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认真并带感情的朗读古文。教学方法:朗读法,品析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与要点:

诣太守(yì).

2、朗读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清老师的断句、节奏,标记生词。(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同学齐读课文。(3)读完后理出难解的字词句。

3、指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串讲课文,解释重点的文言词语和句式。(1)理解“向”“穷”“去”“交”“通”“妻子”“绝境”“无论”等古今词义变化和文言文单音节词多的特点。

(2)掌握五个表概括性质的范围副词:“悉”“并”“具”“咸”“皆”,并理解其微小差别。

(3)了解形容词词尾“然”构成形容词后的作用。(4)复习并掌握副词“复”的用法,“之”作结构助词和代词的用法,如:“忘路之远近”“渔人甚异之”“具答之”“处处志之”“闻之,欣然规往”。并学习“之”作句末助词的用法。

(5)理解意动句“渔人甚异之”和省略句“林尽(于)水源”“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的特点。

4、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从发现桃花源,到访问桃花源,再到离开桃花源,一线贯之层次分明,故事性强,情节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富有“传奇”色彩。可以通过以下问题来带动学生通读全文,了解大意。

(l)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林的?

(2)在桃林尽头渔人看到了什么?

(3)渔人在桃花源作客时,和村中人作了哪些交谈?

(4)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做了些什么,结果如何?

概括情节为:

发现桃花源(了鲜明对比。现实社会生活中,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而桃花源却是一派优美、安宁的景象。作者明写桃花源,暗里却在讥讽现实,反映了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3、齐读1、2两段。

五、布置作业:

1.查字典,弄清下列成语的意思。

落英缤纷 豁然开朗 恰然自乐 世外桃源 无人问津

2.熟读并背诵课文。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陶渊明(东晋)

景奇

桃花林:鲜美缤纷

桃花源:平旷

俨然

良田 美池 桑竹

人奇

悉如外人

大惊

叹惋

语云

踪奇

处处志之

遂迷未果

与“不足为外人道也”一句相呼应。

三、探究性阅读

齐读全文,讨论总结以下内容。

1.课文在情节的安排处理上有什么特点?请具体谈谈。

情节的曲折、跌宕的表现在:①渔人迷路了,会怎样?②桃花林又大又美,是个神奇之地。③渔人“欲穷其林”,再往下走是什么地方?④渔人进入桃花源的道路扑朔迷离,引人好奇:里边到底有什么?⑤桃花源的景致为何如此幽美,人们的生活为何这般自由幸福?③渔人辞去时,桃源人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有什么用意?①为什么人们再寻桃花源却屡屡无功而返?这些一连串的问题环环相扣、步步相生,使课文情节充满曲折离奇之感,读者也随之兴趣愈浓。(以上为理解要点。》

2.怎样评价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这一理想社会?(结合课后练习二)

应联系作者所生活的社会时代背景来理解。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那样一个战乱频繁、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的黑暗社会里,深感痛苦和不满。但是要想改变社会现状又根本不可能,于是他只好弃官归隐,洁身自爱,安贫乐道。作者用一个似假似真似虚似实的动人故事,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物资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人民的理想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桃花源记》既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否定,也反映了作者消极避世的思想。作者也明知这只是一种空想,无非借此寄托自己超然高举之思,开头结尾的写法对此都有所暗示,桃源究竟在何处,没有具体点明,人们想再访也不可得。

3、本文的详略安排有什么特色?

明确要点:课文开头和结尾都写得简略,中间写得详细。这是由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决定的。本文的主要意图是通过桃花源中的生活情状来表现作者的社会理想,所以桃花源里面写的详,桃花源外面写的略;生活图景写的较详,一般过程较略;渔人进桃花源时写的详,出来时写的略;桃花源中人“自云”写的详,渔人的答话写的略。尤其是中间部分无论是写村落的概貌还是写人物的交谈,都有一些动人的细节,使人如临其地,如见其人。开头和结尾只跟故事的传奇性质有关,所以写得简略。全文仅用320字,就创造了一个有头有尾、有环境、有情节、有人物和有对话的动人故事,完美表达了作者的寓意。

四、研究性阅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穴中人语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矿、麻枲(xi,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如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南宋康与之《昨梦录》)

1.下面句子中的“此”字,分别指代什么?

此公欲来

指代(杨氏)

老人肯相引至此

指代(大穴)

此殊不缺也

指代(金珠锦绣珍异等物)

2.补出下列句子中的主语。

(穴中人)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杨氏)与老人同出。3 .对短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桃花源》中是渔人自己偶然发现了桃花源,而短文中杨氏是经老人引导才进入山之大穴。

B.杨氏听了穴中人的话后,不愿意留在洞中,所以,临近傍晚又与老人一同出洞。

C.穴中人告诉杨氏,穴中是按人口分给土地,然后自己来耕种养蚕,不能向别人求取食物。

D.文中的穴中人与桃花源中的人一样,过着与世隔绝、自给自足、怡然自得的生活。

五、巩固性阅读

1、完成课后练习四

2、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完成练习三

3、指导背诵。

(1)集体朗读,加深理解。

(2)结合文后小知识,指导学生练习背诵。

4、随堂练习(投影显示)

(1)陶渊明又名______,字_______,是_________(朝代)著名诗人,上学期我们学过他的诗《______》,首句是“种豆南山下”。

(2)本文以________为线索,以________为顺序,写渔人_________桃花源,________桃花源,__________桃花源,渔人和其他人_________桃花源。

(3)写渔人看到的桃花源人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桃花源人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5)“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这两句可以用陆游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来评点。(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6)解释加点的词。①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

便舍船_______________ ..②寻向所志_______ __ ___ 寻病终______________ ..③处处志之______________

寻向所志_______________ ..④悉如外人_______________ .⑤并怡然自乐_______________ .⑥诣太守_______________ .(7)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妻子: 古义:()今义:()

绝境: 古义:()今义:()

无论: 古义:()今义:()(8)作者写渔人离开桃花源时“处处志之”、“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的目的是什么?(这样写,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并不存在。)

六、布置作业。

写一篇小短文。要求:①设想你是渔人,写你进入桃花源后的见闻,不与课文同。

②4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陶渊明

第四篇: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湖南省隆回县雨山镇中学:阳明

教材分析:《桃花源记》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七单元的课文。本单元以古代生活为专题,所选取的文章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展示古代文人的生活、思想、志趣。编者将其编排在这里,就是想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而感悟古代文人生活与志趣,培养他们高深的情操,获得审美享受,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诗人“以文为辞”,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美好的理想境界,比作者在田园诗《归园田居》所描写的田园生活更美,更理想。诗人以洗炼的笔墨,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没有尘世羁绊的人间乐园——世外桃源。因此《桃花源记》更具有文学的欣赏性,对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培养文言散文的审美情趣有着重要的作用。学情分析:学生处于由少年向青少年过渡时期,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正在有待形成时期。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利用语言材料来促进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培养。与此同时,他们处于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他们充满激情,富有活力,但是在阅读中往往缺乏理性,对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往往吃不透、抓不准,有一种“于我心有戚戚焉”但就是“心中有景道不出”,缺乏阅读的技巧,对阅读中的感受还是处于表面的浅层次和被动的接受,这就是初中学语文学习普遍存在的“瓶颈”。为此在教学中,应注重通过对学生阅读技巧的培养,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他们思维的理性,突破阅读“瓶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清课文思路,掌握课文内容。

2、能力目标:朗读课文,领悟文章的美。

3、情感目标:正确评价作者理想,思考现代人生。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策略:课前预习法、自主探究法、合作探究法、平等交流法。

课时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程序:

(一)、反馈

晋太元中(jìn)缘溪行(yuán)便舍船(shě)豁然开朗(huò)....

屋舍俨然(shâ)(yǎn)阡陌(qiān mò)黄发垂髫(tiáo).....

便要还家(yāo)遂与外人间隔(suì)(jiàn)...

(二)、导入新课。

投影显示学习过的陶渊明的一首诗《饮酒》,让学生读读并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趣?

(二)、确定目标。

充分调动学生以前学习文言文的旧知和经验,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商议本课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自主探究课文。

3、合作互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4、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三)合作探究:

第一步:读。完成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教师进行学法建议(①读准每一个字音;②注意正确断句;③尽量读出感情。)

2、学生初读,边读边用笔画出不能读准的字音、不能正确断句的地方及不好把握感情的语句。并结合注释、查工具书或者查资料书去自行解决。

3、读给同桌听或在小组内交流,互相指证。

4、推选学生代表配乐朗读,其它成员点评。

第二步:品。完成教学目标2。

1、教师进行学法建议

(①学生自读,结合导学案用笔圈点出不能准确把握的地方。<教师巡视指导>;②组内交流自学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则举手问老师或用彩色笔标注预备在全班展示过程中质疑。)

2、全班同学一同展示收获或质疑。教师注意点拨。(学会用这些方式发言:①关于文章我有个疑问„„ ②关于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③我要分享我认为

写得最美的地方是„„因为这里„„)

第三步:动,互动节目“时空连线”,深化理解。完成教学目标3,结合预习案中的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课前进行采访提纲设计,再在全班推荐的基础上以小主持人主持节目的方式全体互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第四步:论。完成教学目标4: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小组讨论,选派一名代表发言。)

(四)小结:让学生自由地对陶渊明的那种生活志趣进行点评。老师调控好课堂节奏就行。

(五)、拓展:

听本土音乐《梦回桃花坪》,说“我心中的桃花源。

(六)、检测。

1.《桃花源记》作者,(朝代)著名诗人。

2.文中描写桃源美好的自然景色的句子是;

3、体现桃花源生活环境的句子是;

4、体现桃花源人幸福安乐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本课的特点和教法指导思想决定了学生的学法,在本课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勤动口、勤动脑,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我在课程设计的时候,注重运用合作探究式及启发式教学,把学生推向“一线”,任凭他们自由自主地去发挥创造,鼓励他们大胆想像,想方设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形成求异创新的良好学风。

第五篇:《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桃花源记》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

一 了解文言文中主语的省略,掌握“皆”、“咸”、“具”、“俱”、“并”等副词,辨认“妻子”、“交通”、“无论”、“鲜美”、“绝境”等文言词语。

二 理解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叙事的表现手法。

三 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一 本文为课内自读课文,内容易掌握,重点应放在词汇和朗读教学上。

二 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复述课文,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同时有目的地进行叙事的口头训练。

三 因本文为文言文,学生自学有难度,故安排两教时。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读“阅读提示”,导读课文一、二节。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导入 新课

1.指导学生读阅读提示的作者介绍部分。

2.教师介绍课文。

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兵连祸结的东晋末年,对现实极为不满。他为了表达自己的社会理想,曾经写了《桃花源诗并序》。序中,他描绘了桃源的自然景象和社会风尚,记叙了桃花源诗的来历,情节引人入胜,语言简练,质朴自然,读来琅琅上口,后人把它看作独立的文章。这就是《桃花源记》。(板书课题、作者)

二 导读课文

1.对照注释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弄懂疑难字词。

2.(出示小黑板)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垂髫()要()俨然()邑人()

阡陌()骥()怡然()

3.教师概述文章大意,学生对照原文。

4.散读课文后,讨论线索,各段段意。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板书。

(1)线索:渔人的行踪(进出桃源)。

(2)段意:

第1段,渔人缘溪行,欲穷桃花林。

第2段,舍船从口入,发现桃源景。

第3段,应邀得酒食,了解桃源人。

第4段,既出说如此,不复得其路。

5.导读第1段。

(1)集体朗读。(或指名朗读)

(2)讨论:课文是怎样交代发现桃花源的原因、时间、地点、人物的?(用原文答)

原因:忘路之远近(迷路)

时间:晋太元中

人物:渔人

“忽逢”一词的意思是什么?

“忽逢”一词指出渔人是迷路时碰巧遇到一片桃花林。预示下文发现桃花源完全是偶然的。

(3)理解有关词语:

“缘溪行”、“复前行”的“行”是什么意思?

行:行船,划船行走。从下文“便舍船,从口入”,“既出,得其船”可证实“行”的解释。

“鲜美”:鲜艳,美丽。(今义:新鲜、可口)

“异之”:异,诧异;之,代词,指桃花林的美景。

6.导读第2段。

(1)指名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文章大意。

(2)讨论:

渔人“从口入”,看到了桃源怎样的美景?

教师点拨:

既有自然景象,又有生活美景。

自然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生活情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7.猜读课文:想象一下,当渔人来到桃源,桃源人将会有何反响?

三 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

2.背诵全文。

3.预习第3、4段。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2.使学生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品味语言。

3.理解作者理想社会的实质。

教学重点

同教学目标1、2、3。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思考陶渊明为什么虚构这一扑朔迷离的世外桃源,如何看待他的理想。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

二、简介作者和本文写作背景。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东晋大文学家,田园诗的创始人。他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家庭,得不到当时社会的重视。少时虽颇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社会**不安,有志难酬。先后做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终于在41岁坚决弃官回乡,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写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优美的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当然也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21),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政权的征召,又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序》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桃花源记》就是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传奇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选作课文的,就是这篇有新奇情节、有优美环境、有人物、有对话的《桃花源记》。

三、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注意断句与感情。

2.自由朗诵,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指名朗读,读准字音,准确断句。

四、结合注释阅读,自己独立翻译课文,可以同时质疑。

五、交流翻译情况,进行互相评价。

六、综合体会。

1.把握古今异义词。

(1)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

(2)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3)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

(4)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5)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连词,条件不同和结果不变。

2.出自本文的成语。

(1)落英缤纷:鲜花盛开,花瓣纷纷飘落。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也指花儿凋谢的暮春天气。

(2)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心里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觉明朗。

(3)无人问津:没有人来询问渡口。比喻没人过问,受到冷落。

(4)世外桃源:指虚构的超脱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地方。也指空想的不存在的世界。

七、思考讨论,要求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他进入桃花源之前见到了怎样的景象?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复前行,欲穷其林。”

2.渔人在桃花源见到的景和人有何特点?桃花源人对外界社会情况了解吗?用原文回答。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人们根据渔人作的标志再去寻找桃花源,结果怎样?

“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八、根据以上问题,理清课文结构。

课文以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源。

第二部分(第2~3段):写渔人在桃花源的见闻。

第三部分(第4~5段):写渔人离开、再寻桃花源的经过。

九、巩固与创新性应用。

1.复述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

2.用下列词语造句:(1)无人问津(2)豁然开朗(3)怡然自乐

十、作业。

1.总结出古今异义的词语。

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指名学生朗读,学生听读,想象画面。思考:桃花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师生共同学习体味桃花源“美丽、快乐、奇异”的特点。

1.桃源之“美丽”。

(1)指名朗读描写桃源外部环境美和内部环境美的句子。

(2)桃源风景真是美不胜收,请选择一个景点描绘出在你脑海中浮现的画面。

参考:桃花源土地平坦如砥,名花香草遍覆其上,房屋整齐,土地肥沃,美丽的池塘中鱼儿恣意畅游,桑林竹树之间鸟儿尽情欢唱。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之间鸡犬相闻。男男女女往来耕作,乐其业。老老小小无忧无虑,安其居。环境优美富饶,宁静祥和。

(3)教师小结:在大家的描绘中,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桃源是美丽的:它环境幽雅,风景秀丽,资源丰富,静谧祥和。

2.桃源之“快乐”。

(1)桃源是美丽的,也是充满欢乐的,哪些人感受到了桃源的“快乐”?他们分别因什么而快乐?

老人和孩子。老人衣食无忧,颐养天年。孩子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2)学生小结:桃花源的快乐在于这里民风淳朴,和平安定,丰衣足食。

3.桃源之“奇异”。

(1)引导:美丽而神秘的桃源在何处呢?

(2)评说:学生进行自由发言,教师可作适当启发。

①“景”奇,桃林美景奇、桃源内环境奇。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②“人”奇,如:“悉如外人”“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等等。

③“踪”奇,后人再去寻找桃源,都一无所获,不见踪影。

(3)教师小结:这些奇异之处,使课文情节曲折跌宕,使桃花源充满了神秘感,更增强了人们对桃花源的好奇和向往。

三、深层研讨。

1.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处处志之”,而后来太守等人寻找桃源“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作者为什么将桃花源写得若真若幻,可望而不可即?

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一个虚构的理想社会,现实社会中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隐含了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无奈慨叹。

2.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该怎么看?

(1)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社会平等,和平安宁,人民安居乐业,生活自由快乐,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的理想境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2)作者的这一理想是对当时的黑暗社会的否定和批判,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但它又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根本无法实现。

四、巩固与创新性应用。

要求学生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五、作业。

1.研究性作业:查找有关陶渊明的资料及其诗文,分析陶渊明的特点,以“我眼中的陶渊明”为题总结出来。

2.基础性作业:背诵课文。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3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

2.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

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现象和本文出现的成语。

4.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诵读的基础上,落实字词,疏通文章,熟知课文内容。

2.通过讨论、交流,辨证地看待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理想社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熟练朗读课文,并能准确地背诵、默写全文。

2、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特别是出自本文的几个成语如:世外桃源、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怡然自乐、无人问津等,以及本文出现的几个古今异义词如:交通、妻子、绝境、鲜美、无论等。

【教学难点】:

1、感受桃花源的美境,理解文中作者所表达的美好理想。

2、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并正确评价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安排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听说过“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吧?我们只是大体知道那是形容美好的地方,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世外桃源”到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美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长久以来一直令我们向往?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晋代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来一一揭开这些谜题,并探寻一下文章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理想。

二、明确学习目标:

1、熟读背诵、默写全文。

2、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感受桃花源的美境,3、理解文中作者所表达的美好理想。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第一步:初读课文,朗读指导。完成教学目标中的“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教师进行学法建议(1、读准每一个字音;2、注意正确断句;3、尽量读出感情。)

2、学生初读课文,边读边用笔画出不能读准的字音、不能正确断句的地方及不好把握感情的语句。并结合注释、工具书或者查资料书去自行解决。

3、读给同桌听或在小组内交流,互相指证。

4、随机抽查学生朗读,以检查对目标的完成情况,全班同学当评委,从字音、断句和是否读出感情等方面进行评价。

第二步:再读课文,疏通文意,整体感知。完成教学目标中的“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1、教师进行学法建议(1、字词句一一落实,尽量做到对译;2、尽量翻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

2、学生自读,结合书下注释、工具书或者查资料书去自行将课文逐句翻译高山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4

教学目的1、朗读、背诵文育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掌握课文中古今异义词和省略句的用法;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加强诵读训练。

教学难点:

认识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注重通过诵读来加深学生对文言字词、句子的理解。可先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再体会领悟其语言特色和思想内涵。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激发兴趣。

由湖南的风景区“桃花源”引出课文

二、指导阅读“阅读提示”,简介作者作品。

陶渊明,名潜,字子亮,别号五柳先生,东晋著名诗人。诗歌多以表现田园山水、归居之乐见长,是田园诗的创始人。他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家庭,得不到当时社会的重视。少时虽颇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社会**不安,有志难酬。先后作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终于在41岁坚决弃官回乡,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作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优美的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21年),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政权的征召,又复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选作课文的,就是这篇有新奇情节、有优美环境、有人物、有对话的《桃花源记》。

三、教师范读课文,然后学生自读课文。

1、要求学生认真听清老师的断句、节奏,标记生词。

落实下列字词的读音:豁然 俨然 阡陌 垂髫 怡然

便要还家 邑人 语云 郡下 诣 骥

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

要求:基本读准断句,注音语气节奏。

3、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A、请三位同学读完全文。教师要纠正朗读时出现的错误

B.齐读课文,注意刚才同学朗读时出现的问题。

四、学生结合相关注解自主阅读课文,并讨论文章的内容与结构

1、文章以什么为线索来安排材料的?

2、标出文中能表现渔人行踪的词语。

3、据此划分课文的层次。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完成题目)

总结明确:

1、以渔人行踪为线索 安排材料。(行踪可以理解为地点的转移)

2、表示行踪变化的词句:

缘溪性 忽逢桃花林 复前行 便得一山 从口入 复行数十步 停数日 既出 及郡下 遂迷,不复得路

3、根据以上的总结,将课文分层:

㈠、(1)发现桃花源。

㈡、(2—3)进入桃花源。

㈢、(4—5)离开而复寻桃花源未果。

五、学生按照老师要求自主完成相关字词的学习。可分组练习讨论(在文中相应位置做好笔记)

六、布置作业。

1、将课堂所做练习完成在作业本上

2、用现代文复述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抽查相关词语

2、请同学复述课文

二、精读课文,体味品评

1、齐读第1段,思考渔人为什么会“甚异之”?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何作用?

“忽逢”说明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渔人以前未曾所见,因此“渔人甚异之”。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点,一开篇就渲染出一种神秘色彩,扣人心弦。桃花源又会是什么样子呢?为下文写渔人进访桃花源作了铺垫。

2、桃花源是如此的美丽,如果你是一位桃花源中的人,请你用下面的句式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家乡:

这里的 美(景色、民风、生活),你看。

(可用原文,也可用自己的语言,还可加入自己的细节创造)

例:这里的桃林美,你看,长达二三里,中间没有一棵别的树,一眼望去,就像是一片粉红色的彩霞。地上花草鲜艳美丽,在阳光下闪烁摇曳,像眼睛,像星星。树上花瓣纷纷落下,像是一只只飞舞的粉蝶……

3、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与后文中哪句相话相呼应?

“大惊”,“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4、人们听完渔人述说后“皆叹惋”,请你猜想一下渔人述说的内容。

外界人们在改朝换代中所受的苦难

5、介绍到这里,相信你们已经对桃花源有了全面的认识了,那么请你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你所认识的桃花源的特点。

参考:我们桃源的风景优美/我们桃源的民风淳朴/我们桃源人民的生活幸福…

三、齐读全文,探讨主题

分小组探究下列问题

1、为什么再也找不到桃花源了?这样安排结果有什么好处?

明确:照应开头;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说明这是一个理想的社会,现实生活中没有;增强神秘色彩,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地方。

2、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你觉得在当时的条件下能不能变成现实?今天我们应该怎样来看待这样的理想?

应联系作者所生活的社会时代背景来理解。这一理想社会表现了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战争,人人生活平等、幸福的向往和憧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和寄托。(可不必引导学生去认识“它只是一种空想”之类的方面。)这样的理想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人们所渴求实现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走近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毛泽东同志有这样的诗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神州大地,山川锦绣,人民富足,陶渊明若是地下有知,一定会感到无比欣慰。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外练习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

难点:

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我国东晋末年,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战争频繁。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元代诗人张养浩在《潼关怀古》一诗中发出了这样的慨叹: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可以说,和平,是每一个民族共同的向往。有一个成语就是这一社会理想的集中体现,它就是——世外桃源!

这个成语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它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祸,安乐而美好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格的来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三、检查预习情况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豁然开朗(hu)屋舍俨然(yn)阡陌交通(qinm)

黄发垂髫(tio)便要还家(yo)

刘子骥(j)诣太守(y)

四、课文分析

1.朗读课文。(或听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后齐读课文)

2.同学齐读课文。

3.利用工具书及课后注释,笔译全文

五、小结

(1).古今异义词: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芳草鲜美

今义:(味道)新鲜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阡陌交通

今义:交通运输

妻子古义:妻子儿女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老婆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来此绝境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无论魏晋

今义;不管(连词)

缘古义:沿缘溪行

今义:缘故,缘分

延古义:请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今义:延长.延伸

津古义:渡口这里问津指探访。后遂无问津者

今义:口液

(2)。一词多义

舍:舍弃便舍船寻:寻找寻向所志

房子屋舍俨然不久寻病终

志:做标记处处志之向:以前寻向所志

标记寻向所志对着眈眈相向

(3)。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六、作业:

1、熟读课文

2、课后练习

第二课时

一、回顾前堂,朗读课文

二、课文分析

1、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按渔人行踪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2~3节):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第三部分(第4~5节)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

2、质疑解难:

①。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讨论并归纳: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②.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讨论并归纳: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③.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讨论并归纳:土地平旷,屋舍产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④.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

讨论并归纳: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皆出酒食。

⑤.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讨论并归纳: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⑥.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讨论并归纳: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⑦。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讨论并归纳: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⑧。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讨论并归纳: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⑨.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讨论并归纳: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三、总结结构,思考文章主题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中心思想)

四、作业

1.课后练习。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板书设计

发现桃花源: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景色优美)

进入桃花源:所见:土地平旷、屋舍严然、良田美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环境良好)怡然自乐(生活安定)

所闻:避秦时乱,来此绝境(与世隔绝之久)

所历: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民风淳朴)

离开桃花源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无问津者

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似有而无

理想社会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2.了解本文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的理想。

3.熟读并背诵全文。

二、能力目标

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诵读能力。

2.力求学生运用想像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细节,培养其想像能力和探究能力,逐步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德育目标

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激发学生向着更高更远的理想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民主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陶渊明虚构这一扑朔迷离的桃源胜境的目的,正确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本文语言简练生动、通俗流畅,教师可指导学生朗读、背诵。

朗读,首先要读得清楚,即句读分明,节奏合理;其次要读得流畅,语句流利,音韵铿锵。

本文有许多对偶句和四字句,还应注意读出对称感来。

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熟读背诵。

2.品读法。

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步品味,通过想像、描绘、分析、推理的活动,让学生含英咀华,探幽揽胜,着眼于学生想像力、表达能力的培养和分析概括能力、鉴赏能力的训练。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导入新课,作者、作品及背景简介;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情韵;整体感知文意,要求学生复述课文,概述桃花源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一、导语:

有这样一位诗人,他才华出众,却主动辞官,陶然耕作,他钟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的人生境界,他宁可归隐也不要在世俗之中玷辱自己的高洁,这个人就是——(陶渊明)

(顺带介绍作者)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桃花源记》

二、整体感知

1.背诵课文(课前已经布置背诵)

2.自由朗诵,思考问题,讨论回答。

你认为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那么你认为桃花源的哪些特征与我们现代文明社会的要求是一致的?

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理想社会?

你是否愿意长期生活在这个桃花源里?

三、总结。

同学们能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老师特高兴特激动。

至于这个桃花源,无论大家喜欢与否,无论这个桃源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都不重要,因为它已经成为人们心中的理想境界,成为美的象征。

现在我们的社会发展了,大家觉得和谐生活已经基本实现了,你们对自己现在的生活现状普遍比较满意,看来陶渊明向往的幸福生活我们已经享受到了。

现在我们杭州提倡“和谐杭州,品质生活”,这就是我们向往的“桃花源”,无论社会怎样发展人类追求和谐幸福安宁生活的愿望没有改变,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让我们一起”上下求索吧。

四、再次背诵全文,回味美丽的桃源生活!

五、布置作业

1、总结文中文言知识点

2、完成课后思考题

3、总结并抄写课文中出现的成语。

六、教学后记

文言文教学,学生首先要熟悉问年,在熟读的基础上师生一起探究学习,这个过程就比较顺利而充实,并且充满乐趣。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一场讨论会的主持人,让学生做主角,本课堂的设置为第一课时,注重对作者思想的领悟,结合现实生活,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也一定程度上解答了学生心中困绕的“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的疑问。

本节课,气氛活跃,学生研读文本比较细致,讨论和背书结合,充分理解了作者的社会理想并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有了一定的了解,有利于客观辨证的评价作者的思想情感,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领悟了作者的理想,也能多一份社会责任感,文言知识点的学习留待第二课时,这样就避免了一上课就识记知识点的枯燥。

不足之处是对学生的发言没能作出恰当的点评。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7

教学目的1、学习课文以渔人的行踪为顺序,详略得当地叙述他的所见所闻的记叙方法。

2、学习巩固关于句子成分的省略、古今异义的区别以及一词多义等古汉语知识。

3、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社会理想,认识这种社会理想在当时的进步意义和历史局限性。

教学重点

1、从分析作者所描绘的桃花源这一社会入手,理解作者这一理想的进步意义和消极意义。

2、巩固古汉语知识。

教学难点

理解桃花源这一社会理想的现实意义。

教学设想

用指导自学、学生试讲、启发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教学过程

一、集体朗读课文

二、逐段分析课文

分析第一自然段:

1、朗读。

2、说本段的大意,注意几个地方的准确翻译:

⑴武陵人:五陵郡有一个人,二不是指整体

⑵缘溪行:行,指乘船行

⑶忘路志远近:远近,偏义复词,实指忘了路多远

⑷夹岸数百步:指两岸数百步之宽,不是指沿河多长。

⑸甚异之:之,是指桃花林的美景,具体是指文中的句子“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⑹穷:走到头,穷尽

3、讨论明确几个问题:

⑴找出交代渔人行踪的语句:缘溪行—忽逢桃花林—复前行

⑵本段交代了事件发生的哪些情况?(时间、地点、人物)

⑶描写桃花林美景的句子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注:语言简洁,形象鲜明,是千古名句)

⑷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什么?(“甚异之”)

⑸ 总结:桃花林的突然出现和渔人的欲穷其林,使读者产生了悬念。这是故事情节的开端。

分析第二自然段:

第一、以自学为主,学生理解内容,进行试讲,教师引导学生弄清以下的语言现象,翻译本段文字的大意:

1、句子成分的省略:

林尽(于)水源,……(小口)若有光。(渔人)便舍船,从口入。(山口)初极狭,……(渔人)复行,……(山口)豁然开朗……其中(人们)往来种作……

2、一词多义:

舍:舍船(舍弃);屋舍(房屋)

3、古今异义:

交通:今义指交通运输,而在文中指交错相通

4、然:做形容词的词尾,可译为“…的样子”

5、同义词:

悉、全、都、并、一齐、都

第二:讨论分析:

1、这一段写了几层意思?

明确:先写进入桃花源的过程;再写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

2、文中写初入桃花源所见所闻,主要写了哪些事物?

明确:

⑴写桃花源中的环境: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鸡犬之声。

⑵桃花源中的人从事的工作、衣着和神态。

3、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学生自由发言,明确:

土地、屋舍、鸡犬之类的描写──和平宁静,社会安定

人们往来种作──人人辛勤劳动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安居乐业,过着丰衣足食的愉快生活

4、作者写桃花源的初步见闻,有何意义?

明确:

与现实生活能形成鲜明的对比:

现实──桃花源

人剥削人,人压迫人──人人劳动,没有剥削压迫

人们生活困苦,谋生艰难──怡然自乐,生活快乐幸福

战祸四起,民不聊生──一派优美、宁静、安定的景象

作用:明写桃花源,暗在讽刺现实,反映了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第三、齐读第一、二段,熟读成诵。

学习第三段:

第一、引导学生弄清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和一些词句的理解。

1、着重注意几个省略宾语的句子。

⑴问(渔人)所从来,便要(渔人)还家

⑵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村中人)皆叹惋

⑶余人各复延(余人)至其家

⑷辞(村中人而)去

2、古今异义:妻子(妻子儿女)、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无论(更不必说)

3、一词多义:

乃:乃大惊(就,表前后两个动词的连接)、乃不知有汉(竟,表出乎意料之外)

4、同义词:

具:详细、一五一十地,表无所遗漏。

咸:全、都,指热闹的全体。

皆:都,指人、物、事的全数。

要:邀请。

延:迎接、邀请。

5、翻译段意。

第二、讨论分析:

这一段是故事的进一步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的所遇所谈

1、村中人是怎样对待渔人这个不速之客的?请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这些说明了什么?

明确:

⑴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⑵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这说明民风淳朴,人们热情好客,慷慨大方;且家家备有酒食,生活富足。

2、文中写村中人自云一段话,含有什么意思?

明确:通过自述,补充交代了他们的来历和长时间与世隔绝的原由。作者还有意用秦末暴政影射当时东晋社会兵连祸结、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似乎想给人指出一条出路:要想摆脱黑暗统治,可以像村中人“避秦时乱”一样,去找一个绝境过男耕女织、安居乐业的社会。但这仅仅是作者的幻想,在封建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

3、皆叹惋是内容是什么?

明确:外世人们的生存境况

4、这段话结尾写“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句话在情节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此话符合村中人的心理,因为他们不愿外面的人来干扰他们宁静、和平、幸福的社会。在情节发展上,则为下文人们无法找到桃花源埋下伏笔。

5、小结:第二、三段是课文的主干,通过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的所见所闻所遇、所谈,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学习第四段:

第一、着重弄清以下词句的解释。

1、便扶向路:向,从前。

2、处处志之:志,做标记。

3、寻向所志:寻,寻找;志,标记。

4、及郡下,诣太守:及,到达;诣,拜见。

5、遂迷:遂,竟然,终于。

6、寻病终:不久。

第二、讨论明确:

1、这段话是文章的结尾,交代渔人出桃花源后的情况。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具体地写渔人回来路上“处处志之”,“诣太守,说如此“,高尚士刘子骥听了也欣然规往,而结果或迷路或病终,未能找到这个桃花源呢?

明确:

⑴目的是给人真实的感觉,似乎真有其人、真有其地、真有其事、不厌其烦地写,为了使人产生真实感。

⑵太守想寻找却遂迷,不复得路,刘子骥也因病而未果,结局的巧妙安排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更能激起读者的惋惜之情,从而更加向往这个安居乐业的世外桃园。

⑶作者自己也明确这样的桃源是不存在的,只是自己的幻想而已。

第三、小结:

作者写出了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对理想社会的无比向往,反映了东晋人们希望摆脱苦难过上丰衣足食的幸福社会的要求,因此,本文既有逃避现实的局限性,又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8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读准下列字音:

豁然 俨然 衣着 阡陌 鬓 要 邑 诣 骥 语

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汇的特点,《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1)通假字:具、要;(2)古今异义:交通、妻子、绝境、无论;(3)一词多义:舍、寻;(4)辨析同义词:悉、并、具、咸、皆;(5)句式:省略句。

3.了解文学家陶渊明。

(二)能力目标

1.借助《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查找有关词的意思。

2.培养朗读和背诵的能力,这样可以品味语言的神韵、气势和感情色彩,体会语言形式、修辞方法、写作手法的表现力,理解文章深刻的思想内容。

(三)情感目标

1.理解作者这一理想的进步意义和消极意义。

2.理解作者追求平等、自由、幸福,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理想及对黑暗现实不满的精神。

二、学法引导

朗读感知课文内容,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疏通文意,再用归纳比较法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教师指导学生辩证地评价陶渊明的社会理想,最后熟读成诵,汲取文化营养。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学习一词多义、句子成分的省略等古汉语知识。

2.理解和评价桃花源这样的社会。可通过讨论课后练习一至四题来完成。

3.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4.如何理解文章的人物和情节都是虚构的;开头渲染神秘色彩,结尾又不知所踪都暗示了桃花源是一个似有实无、似真而幻的虚构境界。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1.投影片:①生字词;②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③有关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同义词的辨析表格;④随堂练习。

2.有关课文的插图。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背诵接龙,其中如有人背错,就让他(她)表演一个节目,最后评出优胜者。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读准生字的字音。

2.了解作家陶渊明。

3.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汇的特点。

4.理解和评价桃花源这样的社会。

5.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二)整体感知

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从发现桃花源,到访问桃花源,再到离开桃花源,一线贯之层次分明,故事性强,情节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富有“传奇”色彩,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可以通过以下问题来带动学生通读全文,了解大意。

l.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林的?

2.在桃林尽头渔人看到了什么?

3.渔人在桃花源作客时,和村中人作了哪些交谈?

4.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做了些什么,结果如何?

(三)教学过程

1.简介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又名潜,东晋时人,祖居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陶渊明少年时代深受儒家学说影响,有着“大济苍生”的志向。二十九岁出什,但几次做官都不过担任祭酒、参军一类低微的职务,不仅济世的抱负得不到施展,而且还要屈身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他十分厌恶官场生活。四十一岁时,他出任彭泽县令,但上任只有八十几天,就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归隐,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田园生活。

陶渊明归隐田园之后,亲自参加了一些农业劳动,较多地接触了劳动人民;思想感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对他此后的创作起了积极的作用。陶源明的作品,大都是归隐后写的,反映了当时的田园生活,因而成为我国有名的“田园诗人”。

《桃花源记》(原名《桃花源诗并记》,诗未收入教材)是作者57岁时所作,标志着作者思想发展的高度。作者因不满当时的社会现实,想象出了“桃花源”这样的理想社会,寄托了作者洁身自好、要求人人劳动、人人平等、丰衣足食、与世无争的希望。这既是作者在思想上对当时社会的一种否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的愿望。

2.读准下列字音:

3.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文的注释,老师稍加指点,让学生弄清全文内容。

4.第一自然段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这样描写的意图是什么?

讨论明确:描写了一片美丽的桃花林。这段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来会出现“奇景”,为渔人进入桃花源作了气氛上的渲染,也为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弄清以下词句的含义:“忘路之远近”中的“远近”是偏义复词;“夹岸数百步”,指两岸数百步之宽,不是指沿岸之长;“渔人甚异之”中的“异”为意动用法。

5.讨论第二自然段写了几层意思?渔人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有哪些?从这些叙述描写中,可以看出这是怎样的一个社会?

明确:第二自然段写了两层意思,即先写进入桃花源的过程,再写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

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一是环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歼陌交通,鸡犬相闻。二是人——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鬓,并怡然自乐。

作者的这些描写叙述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和平安宁、丰衣足食、人人劳动、安居乐业的社会,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了鲜明对比。现实社会生活中,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而桃花源却是一派优美、安宁的景象。作者明写桃花源,暗里却在讥讽现实,反映了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在这一段中要弄清下列语言现象:一是一词多义现象,如“便舍船”和“屋舍俨然”中的“舍”,前者是动词,作“舍弃”讲,后者是名词,作“房舍”讲。二是古今词义的区别,如“阡陌交通”的“交通”作“交错相通”讲,是两个词。三是同义词的辨析,如“悉”和“并”两个词意思基本相同,作“都”讲,但这两个词也有差别,“悉”指数量上的全部,“并”指各种类别合并在一起。四是句子成分的省略,如“林尽(于)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渔人)便舍船,从口入。(小口)初极狭,才通人。”

6.讨论学习第三段的内容。

在桃花源里,村中人怎样对待渔人?村中人见到渔人,先是“大惊”,然后听了渔人的回答后“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热情招待。这些描写说明桃花源里的人热情好客,生活富足,民风淳朴。

村中人与渔人的谈论之语有何含义?通过村中人之口,补充交代了他们的来历和长时间与世隔绝的缘由。作者还有意用秦末暴政影射当时东晋社会兵连涡结、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似乎想给人们指出一条出路,要想摆脱黑暗统治,可以像村中人“避秦时乱”一样,去找一个“绝境”,过着男耕女织的安居乐业的生活。这仅是作者的幻想,在封建社会里是不可能实现的。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

2、感知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3、品读语言,欣赏桃源之美;

4、探究主旨,领悟丰富意蕴。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欣赏桃源之美。

教学难点:

探究主旨,领悟作者情怀。

教学创意:

本课教学以语言品析为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语言的诗意之美、韵律之美和意境之美。同时,设计精巧的主问题,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探究文章的主旨,领悟陶渊明美好的理想和情怀。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请同学们齐读屏幕上的一段话,说说“他”是谁。

他从乱世红尘走来

追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宁静

他向桃花深处山的那边走去

将青山绿水男耕女织化作一首诗

千年已过桃花依旧

留给后人一个温暖而神秘的梦

2.学生发言,交流陶渊明有关资料,老师适当补充。

二、课前热身。

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

【出示课件】

1、读准字音

屋舍俨然()便舍船()阡陌交通()黄发垂髫()

便要还家()邑人()诣太守()刘子骥()

2、古今异义

交通古:交错相通今:指运输事业

妻子古:妻子和儿女今:专指男子的配偶

无论古:不要说,更不必说今:连词,不管

3、一词多义

舍:便舍船,从口入(舍弃)

屋舍俨然(房子)

志:处处志之(做标记)

寻向所志(标记)

寻:寻向所志(寻找)

寻病终(随即,不久)

三、感知课文

1、概述故事内容【出示课件】。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一句话简要概括。

2、学生回答,明确:文章讲述了一个打渔人发现桃花林、探访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后再次寻访而不得的故事。

四、品读课文

(一)惊艳桃花林

1、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桃花林的语句。

【出示课件】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作者描写桃花林的句子整齐,节奏鲜明,朗朗上口,请同学们画出节奏,自由诵读,读出韵律美。

3、这是一片怎样的桃林?请同学们一边朗读一边想象,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桃林美景。

示例:这是一片十分美丽的桃林。你看,长达二三里,中间没有一棵别的树,一眼望去,就像是一片粉红色的彩霞。地上花草鲜艳美丽,在阳光下闪烁摇曳,像眼睛,像星星。树上花瓣纷纷落下,像是一只只飞舞的粉蝶……

4、看到这样一片美丽而又奇特的桃林渔人有什么感受?

“忽逢”一词体现了渔人的惊喜之情。“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体现了渔人十分惊异,急切地想探寻桃花林的心理。

5、指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桃林之美和渔人之惊喜。

“忽逢”要读出惊喜,速度稍快,“数百步”三字要强调着读,以体现桃林的范围之广。“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要以二二的节奏断开,但前后之间要以语气贯连,读得似断实连,语速要稍慢,将一幅幅画面呈现出来,就像放电影一般,以体现渔人此刻的痴迷沉醉之情。

(二)探访桃花源

1、请同学们找出描写桃花源景象的句子。

【出示课件】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请学生结合课文,用下面的句式说话。

桃花源是一个_____的地方,你看(听、闻)___________。

3、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在朗读中品读课文,读出宁静祥和的氛围,读出和睦幸福的感觉,感受桃花源的环境优美、生活甜美、民风淳美、心灵的善美。

4、小结:桃花源是一个环境幽雅,风景秀丽,资源丰富,民主平等,和平安定,民风淳朴,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的战乱的理想世界。

五、研读课文

学生自主探究以下问题,深入理解文章是主旨。

1、这样美好的桃花源在当时社会是否存在呢?请大家结合课文内容来回答。

2、陶渊明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理想的桃花源呢?

3、链接背景【出示课件】

太元,东晋孝武帝年号(公元376-396年)。期间,政治极度腐败,统治集团内部生活,互相倾轧,赋税徭役繁重,战争频发,短短21年就爆发大小战争60场,结果是: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

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杜甫《羌村·其三》)

4、小结:作者虚构这样一个理想的世界,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其实世外桃源的生活,不仅是陶渊明的追求,更是当时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但是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种世外桃源的美好生活也只能是一种空想罢了。

六、延伸拓展

1.桃花源是理想的世界,精神的家园。其实,桃花源离我们并不遥远,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桃花源。你心中的桃花源是什么呢?

2.学生思考后,交流发言

七、课堂赠语

桃花源是用心灵和精神酿造的一坛美酒,它是人们精神荒漠里的一滴甘露,给人们以心灵的慰藉。无论现代科技如何发展,无论在成功的路上走得多远,青山绿水、平和快乐、简单朴实的生活都是我们心中的桃花源。让我们心存美好,微笑向前!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通译全文。

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3、理解本文深刻的主题思想,感受作者美好的社会理想。

4、学习本文虚景实写、实中有虚的写作手法及叙事脉络清晰、描写生动的特点。

5、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疏通文意。

2、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民主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陶渊明虚构这一扑朔迷离的桃源胜境的目的,正确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教师播放情景动画,并导入。

同学们,我国湖南省有一处风景独特、备受世人青睐的旅游胜地,她因东晋时期一位诗人的名作而闻名天下。

大家知道是哪儿吗?那位诗人又是谁呢?你去过没有?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代散文《桃花源记》,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作者:

二、诵读和复述

1、教师泛读课文,学生听读,从而熟悉字词读音、朗读节奏。

2、请一位同学朗读,要求读出感情,咬准字音。

(读完后由同学做适当评价。)

3、全班同学结合注解默读课文,准确把握叙事线索和故事情节。

五分钟后请同学复述大意,复述时可适当增加自己的想象。

复述不完整可由其他同学补充。

4、全班同学齐读课文,然后反复自由朗读。

三、疏通词句

1、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难解的、注解中没提到的、应特别予以重视的字词。

2、教师可适当给同学讲解词语古今异义现象、词类活用现象等,但不宜细讲。

有些词语应尽可能联系以前所学知识及相关知识,展开联想、加深理解。

3、请同学找出难译的语句,寻找优秀同学作答。

(此项活动意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激发敢于直面疑难、大胆探索的热情。)

4、请同学逐句翻译,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重点讲解部分”进行点拨。

第二课时

一、理清思路

划分课文段落层次,并归纳其大意。

第一段:开端,写渔人发现桃花林。

第二、三段: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林的见闻和经历。

第四段:结局,写太守派人寻找桃花源未果。

第五段:尾声,写桃花源无人问津。

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视频――音乐电视片《桃花源》,从而加深学生对陶渊明笔下桃花源的理解。

二、深入研读

1、揣摩语言。

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从而体会陶渊明文章的语言技巧。

⑴ “忽逢桃花林”,“忽”表现渔人怎样的心情?

⑵ “渔人甚异之”,“之”在此指代什么?

⑶ “欲穷其林”,“穷”与前文哪个词照应?表现作者怎样的心理?

⑷ 前文与“豁然开朗”相对应的词语是什么?

⑸ 为什么桃花源人“见渔人,乃大惊”?

2、主题探究。

四人小组讨论以下问题,讨论结束后每题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发言。

明确:

三、拓展思考

独抒己见(根据立场、观点相同或相近的特点,将全班同学分成两至三派进行讨论,然后以自由辩论会形式发表各自见解。)

⑴ 渔人为何“停数日”就“辞去”?为什么不留下来?

⑵ 这种理想社会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否成为现实?

⑶ 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种社会理想?

四、教师总结

我们学习了一篇很好的文章,不仅学到了一些相关的语文知识,也进一步了解了封建社会的一些社会状况,了解了陶渊明其人。

古人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应当关注社会,关注历史,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五、布置作业

你认为陶渊明笔下的理想社会会不会成为现实?为什么?请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观点。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11

教学目的:

1、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掌握本文的重点字词,能读懂课文大意。

3、了解作者陶渊明。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根据课文注释读懂课文大意。

教学难点:

理解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一义多词、古今异义、省略成分等复杂的语言现象。

教学设想:

通过读课文,根据书下注释读懂课文、同学间互相进行试讲的方法,学生基本在指导下自学课文。

教学过程:

一、介绍、了解作者陶渊明

教师介绍:

今天咱们来认识中国古代东晋时一位杰出的诗人──陶渊明。他生于东晋后期,经历了晋宋易代的变迁,当时政治黑暗,兵连祸结,民不聊生。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少年起就经历了许多政治上的纷扰,出仕到辞官归隐更是遇到了晋宋易代的变迁,他对社会的**和官场的丑恶的和不满的。“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归隐后,安贫乐道,乐天知命,清高自赏,消极遁世,多写田园风光,文风清新质朴,恬淡自然,简洁含蓄而又富有韵味。历代都有很多人为陶渊明的诗文作注,其人数仅次于杜甫。

二、解题

《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小序,诗和序的内容是一致的,序又可以看成是对诗的说明,用客观记叙的方法,有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

三、朗读课文

朗读要求:

1、读得清楚:句读分明,节奏合理。

2、读得流畅:语句流利、音韵铿锵、四、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并强调部分字词的读音

生字:俨然、阡陌、垂髫、怡然、邑人、郡下、诣、骥、津

多音字:豁然、衣着、间隔、舍、语、属答还遂

通假字:要—邀

一词多义:志、寻、遂

一义多词:悉、并、具、咸、皆

古今异义:妻子、无论、交通、绝境、间隔

五、学生两人一组,参照书下注释疏通文意,之后请几位学生起立说课文大意,老师和其他学生倾听并纠正他们翻译得不够准确的地方

六、作业

1、读课文三遍;

2、整理课堂上找出的几种文言文的语言现象,写在作业本上。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12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世外桃源所描绘的理想社会;

2、理解作者寄托的社会理想;

3、掌握出自本文的四个成语;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作者所描绘的美好的理想社会;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寄予的社会理想;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桃花源记,导入新课

课堂开始请同学们回忆上节课内容。具体导入语如下:

同学们,“桃花源”真的存在吗?陶渊明虚构这样一个故事,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怎样的社会理想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读课文,并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

1、描写桃花林景色的句子;

2、描写桃花源自然景色的句子;

3、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句子;

4、描写桃花源人衣着、劳动、精神状态的句子;

5、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

(三)深入研读,体悟情感。

上环节画出句子后,引导学生思考:桃花源的人为什么会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当渔人说了外面的情况后,桃花源人为什么“皆叹惋”,又为什么说“不足为外人道也”?课文中的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小组内讨论:文章的结尾写道渔人复寻桃花源而不得,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后遂无问津者”,这样的结尾说明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1、找出出自本文的四个成语,并写出它们的意思;

2、熟练背诵课文。

五、板书设计。

略。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13

一、教学分析

《大纲》的要求: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对阅读能力提出这样的要求“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1、教材内容的地位、特点和作用

本文编在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本单元是古诗文单元,《桃花源记》是教读课文,居单元之首。诗人“以文为辞”,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美好的理想境界,比作者在田园诗《归园田居》所描写的田园生活更美,更理想。诗人以洗炼的笔墨,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没有尘世羁绊的人间乐园——世外桃源。因此《桃花源记》更具有文学的欣赏性,对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培养文言散文的审美情趣有着重要的作用。

2、教学的重点、难点

由于初二年级学生知识积累的有限,形象思维能力仍占主导地位,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学生正确评价作者的理想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依据《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桃花源记》的教学重点、难点可以这样确定:

(1)教学重点:

感受桃花源美境,品味优美语言,理解文中作者所表达的美好理想。

(2)教学难点:

理解评价作者心中的理想社会

3、教学目标

根据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再加上初二年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这篇课文还是比较浅显易懂,文意理解相对简单,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能读懂课文的意思。这篇文章有着自身的特点:首先,故事性强,颇具传奇色彩。其次,作者借虚构的故事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全文笼罩着似有若无的神秘虚构的色彩。最后文章的语言优美隽永,琅琅上口,值得品味。所以我在处理教材时,定位为“美文美教”,把本文的目标定为以下的几点:

学习目标:熟读课文,积累文言字词,理解文章的内容。(这是根据语文课程工具性特点确立的。)

能力目标:品味本文优美、精炼的语言。(积累迁移,培养想象能力、创新能力。)

德育目标: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正确评价作者的理想,思考现代人生,这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的特点。)

4、讲课前准备

学生:

①课前预习,根据注释及工具书自行疏通文意,把疑难之处勾画出来。

②查找作者资料。

教师(我):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过程分析(结合多媒体)

本节课的指导思想是教师作为启发者和鼓励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主动参与学习,摄取知识,培养能力。整个教学过程主要是以朗读为纽带,以桃源‘美’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赏析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进行美文美教。我的教学基本流程如下:

教师导:诵读感知——分步品读——积累迁移

学生学: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

具体操作如下:

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好奇心是想象的起点。这一环节我先口述桃花源的故事,创设情感情境,把学生带入一个神奇的世界。

设计意图: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

2、反复诵读,整体感知

从认识的心理过程来说,这一环节是学生的感性认识阶段,它是学生进行想象的基础。设计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扫清字词的障碍,习得语感,积累感性材料。其具体步骤是:

①学生听配乐朗诵,以此为示范向导,让学生进入情境;

②学生自由读,读法自定,或朗读,或默读,甚至可以吟唱。这是尊重学生的“个体”认知个性,引导他们乐于去读。此时,我再用幻灯片把一些易读错的字(如阡陌、语云、郡下、诣、骥、邑人)投影出来,供学生参考。

③小组内互评,看谁读得最清楚、流利。通过讨论比较优劣找差距,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读”后让学生写出一句话,把自己对这篇课文的感受表达出来,并与本组的同学交流,看谁写得最简洁。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3、分步品读,理解、欣赏文章精妙的意境之美

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我将充分利用中学生好想象特点,引导学生细读课文,认真揣摩课文中所表达的形象,通过想象去感受桃源的自然美、社会美,培养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让学生细读课文,赏析桃源之美,引导学生从我选择的三个画面或者自选画面进行思考。

选取“桃源美”、“桃源乐”、“桃源奇”三个画面,分别用三个句式“这里的……美,你看……”、“桃源乐,乐在……”、“桃源奇,竟然……”来品味语言的优美、简练及桃源生活的美好。

设计意图:此环节重在指导学生对课文情节、课文结构、课文情感、课文语言进行美析训练并有一定的梯度。给能力一般的学生一个思考的方向,给能力较好的学生更为广阔的思考空间。让学生明白桃源之美美在自然,美在人情;文章之美美在叙事简明,情节曲折,语言恬淡优美

4、质疑探究,评说桃源情结

这部分是课文的难点,也是值得探究之处。我将充分利用前面教学环节的铺垫形成的阅读期待鼓励学生多角度的有创意的有批判的阅读,以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创设问题:陶渊明在这篇文章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不能变成现实?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此环节,我让学生分组讨论。

设计意图:此环节重在自主合作探究,进行探究性学习。另外也是语文课程与历史课程的沟通,课内与课外的结合。

三、教法分析

1、朗读法:正所谓:“熟读百遍,其意自现。”朗读是学生体会情感美、节奏美,是学生习得语感,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它具有唤起形象、表达情感、加强理解、训练思维等多种功能。《桃花源记》是一篇美文,只有让学生熟读成诵,才可能习得语感,在此基础上理解文章的内容,感受优美意境。

2、想象法: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由此可见,想象力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本文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虚构故事,教学时引导学生发挥合理的想象,领会作者的意图,评价桃花源社会。

3、自主合作探究法:新的语文课程理念要求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文的诸多问题,如“桃源”是否存在?你如何评价世外桃源?这些问题都需要自主思考,讨论探究来完成通过讨论探究,可以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活跃课堂。

4、多媒体教学法:直观形象又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注意力。

四、评价分析

1、归纳与总结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对文章的认识已从开始的感知形象过渡到理性的认识。此时我首先让学生自发总结本节课的收获,让学生谈学习这一课的感受,也可以谈学习方法等等。然后我再进行适当的补充和肯定。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本文的学习有一个系统、完整的印象,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作出下一环节的设计。

2、作业布置

根据上一归纳与总结环节,我了解到学生学习本文还存在的问题。如对个别文言字词读法、解释把握还不是很准确,对文中一些句式还存在疑惑及语言概括能力不强等问题。为此,我设计了两个步骤:

(1)堂上作业:全班一起来完成课文后面的研讨与练习。

此步骤是让学生对本文来一个系统的复习,及对所学知识进行加强与巩固。

(2)课后作业:请以“我心目中的桃花源”为题写一篇小短文。

把学生对桃源美的感受延伸至课外,开阔视野,同时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训练。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妻子”、“交通”、“无论”、“鲜美”、“绝境”等古今词义的变化。

(2)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通过多种诵读形式,个性化解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

(2)在诵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品味赏析文章语言,同时将个人审美情感融入其中,充分展开想象,进行文学再创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研读文章的能力,走进陶渊明的精神世界,同时形成自我的情感体验——追求属于自己理想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点

掌握课文中古今异义词和一词多义的用法,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品析文章。

教学方法

(1)自主探究式学习。

(2)品读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仪,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东晋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记》,是他的五言古诗《桃花源诗》前边的一篇小记,相当于诗的序言。这篇记却因为它的故事性强,情景动人,真实感强而胜过《桃花源诗》,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今天,我带领大家一同走进陶渊明的世外桃源。

二、朗诵欣赏

边听读边欣赏相关画面边想象,让学生的情感融入其中,有个亲身体验。(指导:注意朗读节奏和朗读情感的变化)

三、知识积累

1、指出下边词语古今意义的不同。

古义:交错相通古义:更不用说。

交通无论

今义:运输事业的总称今义:关联词语。

古义:妻子儿女古义:不值得。

妻子不足

今义:男子的配偶;今义:欠缺、不够。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古义:鲜艳美丽。

绝境鲜美。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今义:食物味道好。

2、掌握以下一词多义

便船:舍弃动词不足为外人道也:向、对介词。

舍为

屋舍俨然:房屋名词;捕鱼为业:作为,动词。

处处志之:做标记,动词;寻病终:不久。

志寻

寻向所志:做的标记,名词;寻向所志:寻找。

四、梳理情节、整体探究

1、根据课文大意,梳理文章情节。

分组讨论,明确:第一部分(开头——“欲穷其林”)开端,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第二部分(“林尽水源”——“不足为外人道也”)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见闻和经历(或渔人访问桃花源)。第三部分(“既出”——“不复得路”)结局,写渔人离开桃花源。第四部分(“南阳刘子骥”——结尾)尾声,写他人又寻桃花源,后来无人问津。

2、根据情节的概括,梳理本文线索

本文线索:渔人进出桃花源。

品味研读

1、你能用最简洁的词语概括桃花源在你心中的整体印象吗?

明确:美、乐、奇。

想象桃源之美。

(1)找出描写桃源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句子,朗读并背诵。

(2)桃源风景真是美不胜收。你头脑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请你任选一个景点用下面的句式描绘一下,句式:这里的……美,你看(听)……

甲生:这里的桃林美。你看,长达二三里,中间没有一颗别的树。一眼望去,就像一片粉红色的彩霞。地上花草鲜艳美丽,在阳光下闪烁摇曳,像眼睛、像星星、树上花瓣纷纷落下,像一只只飞舞的粉蝶……

乙生:这里的土地美。你看,平坦如砥,一望无际,就像一块诺大的毡子。田野里,牛羊在安闲的吃草,溪水在幽静的流淌,清风将柳树轻轻地摇摆……

丙生:这里美在民风淳朴。你看,男耕女织,和谐亲密;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对素不相识的渔人热情邀请,盛情款待……

3、理解桃源之乐

桃花源是美丽的,也是充满欢乐的。那么,他们的乐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甲生:表现在“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生:表现在人民安居乐业。

丙生:表现在人民自给自足。

丁生:表现在外界没人打扰,没有兵荒马乱,没有苛捐杂税。

……

评读桃源之奇

桃源的美丽欢乐令人神往,桃源的离奇神秘更是引人入胜。桃源奇在何处?

桃林之奇: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山洞之奇:仿佛若有光。

人们之奇:不足为外人道也。

结局之奇:处处志之,遂迷不复得路。欣然规往未果。

主题探究

1、大家相信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在东晋年间存在吗?

明确:这个地方不存在。从文章中渔人和其他人都没找到可以得知。

作者写《桃花源记》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生活的东晋是一个战乱不断、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社会。他深感痛苦和不安,但又不可能改变这种现实,于是憧憬一种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民生活宁静和乐,风气淳朴,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这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剥削的愿望。

拓展

陶渊明为我们描绘了他心中的“世外桃源”,大家用现代文也来描绘一下自己心目中的世外桃源吧。(1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渔人发现桃花林

渔人访问桃花源桃源之

渔人离开并再寻桃花源美乐奇

他人又寻桃花源

梨花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顺畅地诵读课文,借助课文中的注释理解课文第1、2节中的字词并翻译

过程与方法:

借助注释,疏通并翻译课文第1、2节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耐心阅读文言文的品质

重点难点:

借助注释,疏通并翻译课文第1、2节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听说过“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吗?它是晋朝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就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师生互动,导入新课)

了解作者与背景

(先让学生互相交流搜集到的相关资料,然后明确)

陶渊明生于东晋末年,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疾病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听写生字词并给加点字注音

豁然开朗俨然阡陌交通垂髫诣太守(指名学生上黑板听写,并让其它学生进行订正)

2.学生展示朗读情况

四、学生分组自由阅读课文,力争达到背诵的程度

(背一段时间后,指名学生自由背诵自己背上的句或段)

五、理解课文第1、2节

(一)理解加点的字词

1.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2.缘溪行:沿着

3.芳草鲜美:鲜艳美丽4.落英缤纷:花

5.渔人甚异之:对……感到诧异6.欲穷其林:尽

7.夹岸数百步:溪水的两岸8.仿佛若有光:隐隐约约

9.便舍船:离开10.豁然开朗:开阔敞亮的样子

11.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1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13.阡陌交通:交错相通14.鸡犬相闻:听到

15.其中往来种作:来来往往的人16.悉如外人:都、全

17.黄发垂髫:指老人;指小孩

(二)句子翻译

1.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翻译: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有一天他划着小船沿着小溪往前走,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翻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芳香的青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

3.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翻译:渔人对这种美景感到非常惊异渔人又向前划去,想走到那片桃林的尽头

4.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翻译: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口,里面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

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翻译:只见那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6.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翻译: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耕种劳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六、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自由地背诵课文1、2节的词语注释和句子翻译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已学课文部分的字词解释和课文翻译

2.预习课文第三、四、五段

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陶渊明:东晋

弃官回乡

隐居

后称靖节先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通过继续学习,扫清阅读障碍

2.能够顺畅地诵读并翻译课文3、4、5节

过程与方法:1.通过预习,能够顺畅地诵读课文

2.借助注释,疏通并翻译课文第3、4、5节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耐心阅读文言文的品质

重点难点:

重点:顺畅地诵读课文

难点:借助注释,疏通并翻译课文3、4、5节

教学步骤:

一、检查复习

1.听写1、2节中字词的注释

2.抽查1、2节中重要语句的翻译

二、继续疏通课文,理下列解加点的字词的意思

1.乃大惊:竟然2.具答之同:“俱”,完全,详尽

3.便要还家:同“邀”,邀请4.咸来问讯:全、都

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6.不复出焉:从这里7.遂与外人间隔:不通音信

8.无论魏晋:更不必说9.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给

10.皆叹惋:惊11.寻病终:不久

1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邀请13.此中人语云:告诉

14.不足为外人道也:值得15.便扶向路:沿着

16.处处志之:做标志17.及郡下:等到

18.诣太守:拜见19.寻向所志:先前

20.欣然规往:打算21.未果:实现

三、翻译下列句子

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翻译:(桃花源中人)一见渔人,竟然大为惊奇(村人)问渔人是从哪里来的(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翻译: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翻译: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4.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翻译: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去,渔人他们寻找先前做的标记,结果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原来的路了

5.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翻译:南阳刘子骥,是个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高兴兴地计划前往

6.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翻译:没有实现,不久就病死了从此以后,就不再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四、解释下列一词多义的文言虚词

第一组:为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给

不足为外人道也:对

第二组:之闻之:这件事

忘路之远近:的渔人甚异之:这种景色

具答之:他们

第三组:其欲穷其林:那

其中往来种作:桃花源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他们的太守即遣人随其往:渔人

五、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句子

1.描写桃花林景色优美的句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描写桃花源美景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描写桃花源的人们辛苦劳作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4.描写桃花源中的人们幸福生活的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描写村里人热情风尚的句子:便要还家,设酒杀鸡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6.写桃花源的人不屑与外人交往的语句:不足为外人道也

7.《桃花源记》中与陆游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一个成语是:豁然开朗

8.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

(1)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2)未果,寻病终

六、总结本课内容

1.字词;2.翻译句子;3.理解性默写

七、布置作业

1.速读、背诵课文;

2.记忆书下重要注解

下载桃花源记教学目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桃花源记教学目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陶渊明的常识。 2、掌握重点的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 2、根据渔人的行踪,美点寻踪,理清思路,掌握内容。 能力目标: 1......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沧州市第七中学刘凤兰 教学目标 : 1积累文言词语,并翻译全文 。 2熟读并背诵课文。 3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二课时......

    《桃花源记》教学反思

    《桃花源记》教学反思姜爱姐 的工作室桃花源记教学反思《桃花源记》教学反思这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文章,即使是文言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读起来依然不应该有多大困难,《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桃花源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桃花源记》是著名诗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千古传颂的名篇,一直以来都是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经典篇目,它蕴含有丰富的文言、文学、文化的......

    《桃花源记》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本周二至周四,我校所有高级教师和省、市骨教师每人上一堂公开课。于是,我按照教务科贴出的时间表,根据本班学生的教学进度,在本周二上午第三节顺其自然地上了陶渊明的......

    【桃花源记 教学设计】

    25.桃花源记 设计者:新邵县巨口铺镇五星中学 李曼祯 一. 教材简析: 《桃花源记》原是《桃花源记并序》中的“序”。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借......

    桃花源记 教学设计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香乐二中冀昌宏 一、教学目标: 1、积累古今异义、一义多词、省略句等文言知识 2、以“绝境”切入,深入理解文章,解读桃源“绝境”的多层含义 3、以“言语......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桃花源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桃花源记》是著名诗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千古传颂的名篇,一直以来都是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经典篇目,它蕴含有丰富的文言、文学、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