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孝亲日记
孝亲日记
2013年5月12日 天气:晴 星期:日
今天是母亲节,早晨我写完作业,心想:看会书吧!我随手拿了一本书,真巧翻到了第286页《母亲节的由来》。
美国、德国等许多国家都把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定位母亲节。这一天,儿女都要给妈妈送上一束最美的康乃馨。这里面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呢!
在1903年,美国有一位辛勤工作了26年的女教师离开了人间。葬礼那天,她的女儿在母亲的墓前,献上了一束最美的康乃馨。她的行为深深感动了当地的人们。此后,人们就在母亲节这一天,送给母亲康乃馨。红色的康乃馨表示对母亲的祝福,白色的康乃馨则表示怀念已经去世的母亲。
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感到很惭愧,我竟然忘了妈妈的节日呀!可我又没钱,拿什么给妈妈买康乃馨呢?我想了想,趁妈妈去菜市场买鸡蛋,自己用画笔画出了一幅美丽的康乃馨。就在这时妈妈回来了,可我还没有做好,唉,被妈妈发现了,我的心头怦然一震,惊喜全完啦!“孩子,我没想到你还记着,你有这份心就好。”“妈妈其实......其实我忘了您的节日,我应该谢谢这本书。”我红着脸把发生的事一清二楚的告诉了妈妈,妈妈轻轻地摸着我的头,笑了起来。
下午,妈妈带我去了超市,一进超市,我很好奇地问妈妈:“妈妈,这些阿姨怎么不放假呢?有些阿姨也是孩子的母亲呀!难道不是吗?”“乐乐,虽然她们是孩子的妈妈,但她们也有自己的工作!”
晚上,我在看电视,可脑海里又浮现出了那些阿姨憔悴的面孔,我不知怎么了,忽然想起妈妈和爸爸万一年纪大了,谁来照顾我呢?我突然有个想法,就是学会照顾自己、孝敬父母、学会感恩、报答父母。吃完晚饭后,妈妈去洗碗,洗完碗后,我匆匆忙忙到卫生间把洗脚盆拿了出来,里面翻上温水,给妈妈洗脚,妈妈看到我再次抿嘴笑了。我先帮妈妈把袜子脱了,然后就开始给妈妈洗脚了,好幸福的感觉哦!洗完后,我对妈妈说了一声:“妈妈,母亲节快乐!”
百善孝为先!
第二篇:孝亲尊师日记(共)
孝亲尊师日记
一天即将完结,想必有很多难忘的瞬间吧,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写一篇日记了。好的日记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孝亲尊师日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孝亲尊师日记1“孝顺”是春天的微风,是拂过脸颊的那一双手。不过,它的含义,又有几人能理解呢?
记得我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妈妈突然发了高烧,原本那红润的脸,被高烧折磨得惨白。当时,我还在写作业,可是,我听到妈妈的卧室里传来几声微弱的呼喊声。我知道,一定是妈妈生病了,我飞一般地冲到妈妈的床边。以前总是妈妈在关心我,现在,我终于可以孝顺一次妈妈了。只见妈妈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她得眼神还是像以前那样安详,让人看起来有一种春天的温暖。过了一会儿,妈妈对我说:“子煜,去帮妈妈倒一杯水好吗?”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快地跑去了客厅,倒了一杯热乎乎的水。不料,因为水加上水杯太沉了,我得手颤了一下,水杯里的水“哗”得一下全涌了出来。热水洒在手上钻心地疼,我不禁“呀”地大叫一声。我咬着牙,不让自己哭出来,可是泪水还是不争气地落了下来。妈妈来了,连忙问我:“没事吧!”我笑着说:“没关系,您回去躺着吧!”妈妈的眼睛湿润了,说:“子煜长大了,知道孝敬妈妈了,真棒!”说完,又帮我抹去脸上的泪痕,我把妈妈推回了卧室,说:“您好好休息吧。”说完,我又去帮妈妈做饭,可是,由于火候掌控地不好,饭一下子冒烟了。我打开锅盖,一看,饭糊了。这时,妈妈睡了一觉,来到厨房,看到窝里黑乎乎的饭菜,把我紧紧地搂在怀里,对我说:“你对妈妈的心意,妈妈都看在眼里,甜在心里!”
孝顺是一个小小的动作,是一个小小的眼神。但是,它的力量一但被发挥出来便惊天地。
孝亲尊师日记2星期五,我们班开展了“百善孝为先——孝在我心中”班队主题会,每个节目都有它特别的寓意。而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许仁杰和李豫演的.小品《爸爸妈妈下班回到家》。
节目很贴切我们的生活。李豫演的是一个孝顺的孩子,妈妈下班回到家,给妈妈递拖鞋,倒茶,捶背。而许仁杰扮演的坏孩子对辛苦工作了一天的爸爸冷言冷语,一点都不知道关心爸爸。
虽然节目用的是扬州话,逗得我们哈哈大笑,但又让我们为大多数父母亲感到悲哀,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小祖宗、小皇帝。根本就没有关心父母的概念。
同时又让我懂得了要关心父母,爸爸妈妈说的话要听,要好好学习,少让爸爸妈妈操心,这样才能做一个好孩子。
让我最感动的是同学们对父母说的话,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句“妈妈您辛苦了”,“爸爸妈妈谢谢你们”,“爸爸妈妈,我爱你们”……却说出了同学们的真心话。是啊,妈妈为了我们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和汗水,双手因为做家务变得不再柔软、细腻,脸上已经爬上了一条条皱纹,乌黑的头发上也长出了一根根银丝,这些……这些都是因为我们。
所以我们要孝敬父母,好好爱他们,让他们每一天都幸福!
孝亲尊师日记3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古代,孝敬父母的人可以被君王赏识;孝敬父母的人可以被国家重用;孝敬父母的人的事迹也可以流芳千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找到很多孝敬父母的人。现在我为大家讲一个古代人孝敬父母的故事。
这个故事叫:卧冰求鲤。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一年冬天,继母朱氏生病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祷告,忽然间冰裂,从裂缝处跃出两尾鲤鱼,王祥就把鱼抓去给继母朱氏吃。
大家想一想,王祥能在冬天赤身卧于冰上给母亲找鱼吃,为什么我们不能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呢?比如,为父母捶捶背,洗洗脚,也可以为父母做些家务事。
同学们争取做到以上这些,另外,你更应把学习做好,认真做好每一次作业,认真对待每一次测试,这也是孝敬父母的行为呀!
第三篇:孝亲材料
爱亲孝老感恩父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下午好!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在很多时候都被作为孝亲敬老教育的名言被反复提及。在今天,当我们再谈及孝敬父母这个话题的时候,依然如是。那么到底如何做才是孝敬父母呢?下面,就让我为大家讲讲我单位职工李亚东同志的孝亲敬老的先进事迹。
李亚东,中共党员,1992年参加工作,先后被授予市级优秀团员、烟台市公路局先进工作者,优秀员工。多次参加市局举办的技能比武、书法比赛,完成公路工作相关调研课题的写作并获得较好成绩,在信息宣传工作方面也有突出的成绩。
李亚东小的时候父亲在县城工作,距家路途较远加之工作忙,平时很少回家。家里有五亩农田,自小学时候起他就帮母亲做农活、种菜、清理猪圈,邻居们看着修理的整齐划一的菜畦就问:“亚东,你父亲回来了吗?”那时他心里很自豪,“作业”水平已经可以和父亲有的一比了,从那时起在夏种秋收季节总是会在田间看到一个比锄头还矮一截的孩子。
由于长期的辛劳的耕作,母亲的身体积劳成疾,很虚弱,经常病倒,妈妈有严重的胆囊炎和胆结石,在别的孩子还在妈妈怀里哭闹的年龄李亚东就经常陪妈妈在医院里度过,记得在他两岁时,妈妈的病情加重了不得不住院治疗。那时,妈妈住院时没人陪床,只有在医院附近住的大姨会在准时送饭,剩下的时间就只有李亚东陪妈妈在医院里。当时乡镇医院条件差,医护人员少的可怜,在打点滴时必须到医生办公室去请大夫,有时候临床有陪床的妈妈就请人帮忙请大夫,然而更多的时候就只剩下李亚东和妈妈。这期间李亚东知道了妈妈什么时候需要大夫,每到点滴将要滴完时,他就跑到医生办公室去,但那时他还不能表达出妈妈的需求,他就在医生办公室里蹲着,在医生的反复追问下他就拉起医生的手到妈妈的病房,就这样每次这个小不点到医生办公室里蹲着的时候,医生们就知道这个孩子妈妈的病情重了或者点滴要打完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李亚东学会了照顾母亲,给母亲买药、做饭。如今,他已经参加工作并为人父的,更深刻地体会到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父母的持家艰辛和操劳的不易。他每个礼拜都回家探望父母,自己动手给父母做一桌可口的饭菜,陪着爱喝酒的父亲喝一杯。因为父亲有一只眼睛失明,另一只也受到影响,在举杯时他总是要注意父亲的酒杯举在哪。他说,在那时他咽下去的不是酒,而是愧疚,如果能够早一点发现父亲的眼睛有问题,早一点治疗,或许就不用去找父亲的酒杯,每一次的碰杯都感觉是碰在心上,痛在身上。
他父亲是个节俭的人,每次理发都不舍得出去花钱,李亚东就自学成才当起了理发师,每次看到那已所剩不多的白发时,他的心里总是感觉到沉沉的不安。毕竟父母已经不再年轻,他们的身影日渐佝偻;他们的面容日渐苍老;他们的步履也已不再灵活。今天的我们,无论如何努力,又能回报给父母什么?又能回报多少!只怕“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人们常说“忠孝不能两全”,但在李亚东身上却不是这样,他对父母尽心尽意,对工作更是尽职尽责,他关心同事,热心帮助有困难的司乘人员,想司机所想、急司机所急,他为人正派,做事清正廉洁,连续多年被单位评为优秀员工。他深知,孝敬父母不只是给予一定的物质条件和常在身边陪伴,更重要的是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做一个对单位、对国家、对社会有奉献的人。
没有父母就没有今天的我们。从我们降临人世那天起,父母给与我们的是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真可谓捧在手真怕掉了,含在嘴中怕化了,含辛茹苦、不辞辛劳把我们抚养成人。从教我们吃饭穿衣到教育我们为人处世;从操劳我们的教育成长到操心我们的婚姻工作;即使暮年依然在牵手儿孙。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我们应时刻关心父母,让我们的父母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孝亲敬老,感恩父母,让我们五千年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世代相传,永放光彩!
我的故事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四篇:孝老爱亲 爱心日记
“孝老敬亲”爱心日记
七年级
(四)班
闫丽荣
孝老敬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做人的根本。
我们作为新时期的中学生,要把这种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小时候,父母就给我讲了“孔融让梨”“卧冰求鲤”的故事。老师给我们传授知识,讲解故事的道理,学校结合“八荣八耻”的教育,培养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我就像一棵小树苗,在孝老爱亲的环境里茁壮成长,同时,我也享受了“孝老爱亲、播撒阳光”的快乐。
记得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坐班车回家,车上只剩下一个座位了。我赶快坐了上去,到下一站,上来以为七十多岁的老奶奶,她环顾四周,发现没有了座位,她只好两手抓着扶手站着。走到一个坑坑洼洼的地方,猛地跳起来,有深深的陷了下去,老奶奶因没站稳,差点摔倒在地上。我的心猛地收紧了,脸上有点发热,赶紧站起来,走到老奶奶身旁,轻声的对老奶奶说:“奶奶,请您坐下吧!”老奶奶吃力地走到座位前,坐下后望着我的脸,露出了一丝微笑,我也高兴的笑了。
在家里,我尽最大的力量帮助爸爸妈妈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有好吃的,我会像孔融一样先让爸爸妈妈吃,见到邻居的叔叔阿姨我都会主动向他们问好,有时,帮爷爷奶奶拎东西或搀扶行动不便的人。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很团结,在学习上,生活中乐于帮助她们。我的实际行动受到了爸爸妈妈的夸赞,特别是邻居的叔叔阿姨的赞扬,夸我是个懂事、讲礼貌地孩子。我用热情温暖了大家的心,大家的鼓励进一步使我健康成长。
我深深的体会到,尊老爱幼是温情、是动力,更是一座人与人之间架起的爱心桥梁。
第五篇:孝亲作业
“孝亲”道德作业
1、早晨醒来,从问候“早上好”开始;
2、对父母的付出说“谢谢”;
3、外出、回家告知父母;
4、出外,给父母打电话,说想念;
5、对父母的教育说:“您是对的!”;
6、对父母讲件开心的事;
7、给父母讲件难过的事;
8、记得父亲节、母亲节、父母生日,献上祝福;
9、给爸妈写封感谢信《爸爸妈妈您辛苦了》;
10、听从你母的教导;
11、尊重父母的意见;
12、体贴关心父母;
13、体谅父母的难处,不攀比,不强求父母为自己做为难的事;
14、每天为家、为父母做点事;
15、阅读古代孝亲的典型的故事;能口头表达三四个;
16、读记孝亲的名言.熟记五句,熟背弟子规孝亲的部分;
17、为孝感动,向楷模学习,观看孝亲的感人视频;
18、与同学讨论怎样才是孝敬父母,孝敬长辈;写一份明孝书——《学生时代孝的表现行为》
19、唱赞美父母的歌曲;20、朗诵爱父母的诗篇;
21、反省自己在生活中做得不够的地方,及时纠下下正;
22、把孝进行到底,写一份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