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2015学年七年级冀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教育方针,以数学教学大纲为标准,坚决完成《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各项基本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生活入手,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通过本学期数学课堂教学,夯实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数学思维模式。最终圆满完成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
二、情况分析:
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学生刚刚完成小学六年的学习,升入初一,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七年级。通过调阅小六毕业会考成绩册和试卷,发现本班学生的数学成绩不甚理想。从学生作答来看,基础知识不扎实,计算能力较差,思路不灵活,缺乏创新思维能力,尤其是解难题的能力低下。总体上来看,低分很多,两极分化较为严重。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有理数和代数式,掌握有理数的各种性质和运算法则,初步学会使用代数式探究数量之间的关系。认识基本几何图形,掌握基本基本作图能力和的技巧。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抽取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发展几何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尤其是自主探索的能力。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认识数学源自生活实践,最终回归生活。班级教学目标:优秀率:15%,合格率 60%。
四、教材分析
第一章、有理数:本章主要学习有理数的基本性质及运算。本章重点内容是有理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本章的难点在于理解有理数的基本性质、运算法则,并将它们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和计算中。
第二章、图形认识初步:本章主要学习线段和角有关的性质。本章的重点是区别直线、射线、线段,角的有关性质和计算;理解互为余角、互为补角的性质及应用。本章的难点在于线段和角的有关计算。第三章、代数式:本章主要学习字母表示数、代数式、代数式的值。用字母表示数,进而用代数式表示现实问题中的数量和数量的关系,是又一次数学抽象,是学习和认识数学的一次飞跃。
第四章、整式的加减:本章主要是学习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加减运算。本章重点内容是单项式、多项式、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及去括号的法则及整式的加减运算。本章难点在于理解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的法则。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本章主要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本章重点内容是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本章难点在于解一元一次方程,并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潜心钻研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备课,精心设置课堂教学内容和模式。上好每一堂课,阅好每一份试卷,搞好每一节辅导,组织好每一次测验。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调查,向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数学趣题,喻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数学特长生。
3、开展分层教学实验,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知识,使人人能学到有用的知识,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获得成功感,使优生更优,差生逐渐赶上。
六、课时安排(详见教学进度表)
第二篇:冀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范文
两河口初级中学七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
本学期我任七(2)班及七年级(3)班英语课,我校七年级新生有其特殊性:学生来自农村,基础较薄弱,各校英语课的重视程度不同,学生达到的水平不一样。虽然,这两个班的学生都在各自的小学接触过英语,但是,对于这本链接三年级起点的教科书还是存在一定的接收困难。这对我来说是新的挑战,另外,这套七年级教材我又是第一次任教,为此,我制定了如下教学计划:
一、以课标为依据,整体分析教材,把握好教材,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向40分钟要质量。
二、坚持课前(role-play),并对其进行奖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英语、用英语的能力。
三、鼓励学生闯过单词关,举行较为正规的班级单词竞赛。在班里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和竞争意识。
四、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五、关注后进生,让他们在小进步、小转变中体味学习的快乐,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尽快成长、进步。
六、课程安排及教学进度:
第1周:音标教学
第2-3周:Unit 1 School and Friends 第4-5周:Unit 2 Colours and Clothes 第6-7周:Unit 3 Body P arts and Feelings 第8-9周:Unit 4 Food and Restaurants 第10周:期中复习及期中考试与总结
第11-12周:Unit 5 Family and Home 第13-14周:Unit 6 Let's Go!第15-16周:Unit 7 Days and Months 第17-18周:Unit 8 Countries around the Wrold 第19-20周:期末复习及期末考试与总结
第三篇: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1、重视学生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
二、班级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又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由于这是我刚刚接手的班级,对于学生在各方面不是很了解,但是我觉得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还是很高涨的。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应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
(一),表内乘法
(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四、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六、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七、全册课时安排:(约60课时)
(一)、测量(4课时左右)
量一量...........................................................................................1课时
(二)、100以内的加、减法
(二)(13课时左右)
1、两位数加两位数………………………………………………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两位数………………………………………………5课时左右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2课时左右
套圈游戏............................................................................................1课时
(三)、方向与位置(4课时左右)
(四)、表内乘法
(一)(13课时左右)
1、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左右 2、2——6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 2、3、4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6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复习和整理…………………………………1课时左右
(五)、角的认识(2课时左右)
(六)、表内除法
(一)(13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花店里的数学.................................................................1课时左右
(七)、统计(3课时左右)
摸球游戏..........................................................................1课时
(八)、时分秒(5课时左右)
做钟表...............................................................................1课时
生活中的表........................................................................1课时
(九)、整理与复习(4课时左右)
第四篇: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2015-2016学年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二年级三班
杜苑苑
一、班级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又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由于这是我刚刚接手的班级,对于学生在各方面不是很了解,但是我觉得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还是很高涨的。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应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
(一),表内乘法
(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
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五、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第五篇: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课书共安排了十个单元,“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四个领域的单元安排和主要内容如下:
(一)数与代数(共七个单元)第一单元 走进数学
创设师生、生生交往的情境和空间,帮助学生适应学校生活感知数学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中。在认识同学的过程中,初步认识前后、左右,了解学生的认数情况。
第二单元 认识10以内的数
通过学生熟悉的情境和事物,使学生认识10以内各数,认识。、=、,等数学符号的含义,知道10以内各数的顺序,并会表示物体的个数以及事物的顺序与位置。
第四单元 合与分
通过操作,感知合与分的方法,体会把一组物品“分”成两部分和把两部分“合起来的含义,知道10以内各数的组成。
第五单元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通过参与观察、探究、交流等活动掌握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并能准确进行计算。
第七单元 认识11——20各数
通过熟悉的事物认识11——20各数,能用2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顺序,能用大于、等于、小于和词语描述20以内的大小,培养初步的估计意识。
第八单元 认识钟表
结合生活经验认识钟表,知道钟面上表示的整时、半时、大约几时。第九单元 20以内的加法 结合熟悉的事物和情境,在操作、尝试计算的过程中,学习20以内的加法,会正确地进行口算。
(二)空间与图形(共一个单元)
通过身边熟悉的实物,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能用眼、手等感官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三)统计与概率(共2个单元)
(四)实践活动(共五个活动)
二、教学目标:
1、能认、读、写20以内的数,会用2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与位置。
2、认识符号大于、等于、小于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
3、能用2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比较。
4、结合具体情况,体会加、减的含义。
5、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会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6、尝试与他人交流各自的算法。
7、初步认识钟表,会看整时、半时。
8、结合数的认识,了解20以内的数的排列规律。
9、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10、能对简单几何体进行分类。
11、能按照给定的标准(如形状、颜色、数量、用途)对物体进行分类,在比较分类的活动中,体验活动结果在统一标准下的一致性。
12、选择某个标准(如数量、形状、颜色、用途)对物体进行分类和比较,在比较和分类的活动中,体验同一事物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13、经历观察、操作、游戏等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14、初步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
1——2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
四、教学难点:
钟表的认识几、及20以内数的加法。
五、学情分析:
1、比较 估计90%的同学能够理解“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长短”、“大小”和“轻重”等概念,并能用数学语言来描述。
2、认识10以内的数 估计95%的同学能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10 以内数的过程,能准确地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能认读、写10以内的数,认识大于、等于、小于等数学符号的含义,用它们表示10以内数的大小是这一单元的难点,估计有20%的学生接受起来有困难。
3、认识物体 估计90%的学生能够理解并辨别物体的形状。4、10以内的加减法,估计90%的学生都能通过采育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并能准确进行计算。
5、分类 估计80%的学生能按照给定的目标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熟悉的事物进行分类。
6、认识11——20各数 通过操作估计80%的学生能认读,知道10个一是十,会用20以内的数表示事物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
7、认识钟表是本册教材的难点,估计60%的学生能结合生活经验,会看整时、半时等,40%的学生学习起来有困难。8、20以内加法 估计80%的学生能准确计算9、8、7、6加几,20%的学生不能准确计算,因此,教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
六、教学方法措施:
(一)在“玩”中学数学,把单调的数学口算技能练习通过“对口练习”、“数学游戏”等儿童乐于参与的活动形式来进行。“讲故事”中学习数学,通过看图说话、看图讲故事和趣味性很强的情景图,把认数、计算和学生喜欢做的看图将故事结合起来,使学生学会数学的同时,得到全面发展。
(二)重视与生活的联系。
(三)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素材,使学习变为生活。
1、及时呈现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强数学意识。
2、设计联系生活实际的实践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3、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七、教学进度:
本册教科书编排10个单元,共51课时,机动课时最少17节。各单元内容和课时安排如下:
走进数学————————————————————2课时
一、比较————————————————————3课时 机动1课时
二、认识10以内的数———————————————7课时 有趣的数学————————————————————1课时
三、认识物体—————————————————1课时 机动2课时
搭积木—————————————————————1课时 玩泥巴—————————————————————1课时
四、合与分——————————————————4课时 机动2课时
五、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0课时 动物乐园———————————————————1课时 机动3课时
六、分类———————————————————2课时
七、认识11——20各数—————————————3课时
八、认识钟表———————————————————2课时 机动3课时
九、0以内的加法————————————————7课时 投球游戏————————————————————1课时 机动3课时
整理与评价———————————————————5课时 机动2课时
八、教学改革的基本设想:
1、全面理解和把握课程目标。
在理解“九年”和“学段”目标的前提下,正确、合理地把握本册、某单元至某课的教学目标。
2、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3、具有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责任感。
在教学中,教师要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了解教科书设计意图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组织教学。
4、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正确认识学生的个性差异,重视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以及交流反思过程中的个性化的表现,并注重“因人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5、要充分认识“评价”的重要意义,重视教学过程的评价。
6、创造性地组织教学。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3)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