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诗歌鉴赏(9-12)(学生卷) 2
诗歌鉴赏训练题
(九)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11分)
春江晚景
张九龄
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征路那①逢此,春心益渺然②。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注】①那:同“哪”。②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本诗用典与写实相结合,含蓄而又自然。B.本诗以写景为主,脉络清晰而且顺畅。C.颔联、颈联对仗工整,符合律诗的要求。D.全诗的语言清新淡雅,又不失朴实之风。
2.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6分)
诗歌鉴赏训练题
(十)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11分)
醉翁操①
苏轼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②。醉翁啸咏,声和流泉。
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巅③,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④。
【注】①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②蒉:草筐。《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③童巅: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④徽:琴徽,系弦之绳。此处代指琴。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响空山”与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的“空山”,都写出了山的空寂。B.“荷蒉”两句以《论语》中荷蒉者对孔子击磬的评价,赞赏鸣泉声音之妙。C.“醉翁去后”两句描写醉翁离开琅琊后,作者空对流泉,以吟诵表达思念之情。D.词作最后三句是说醉翁虽已离世,声和流泉的美妙意境却仍然得以留存人间。
2.与欧阳修《醉翁亭记》相比,苏轼这首《醉翁操》所描写的景色和表现的情怀有何不同?(6分)
诗歌鉴赏训练题
(十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11分)
西 村 陆游
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①黄昏。
【注】①耿:微明的样子。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在清风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分。B.“初转马”与“小乔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刚刚”的意思。C.“茂林风送幽禽语”意谓清风送来茂林深处的鸟鸣,直接写出了西村的喧闹。D.“坏壁苔侵醉墨痕”意谓残壁土青苔侵蚀了昔日醉后留下的字迹。
2.结合具体诗句,比较陆游的另一首纪游诗《游山西村》和本诗在内容上的异同。(6分)
诗歌鉴赏训练题
(十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第1-2题。(11分)
野望(唐)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1.从“切合题目”的角度分析本诗,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第一、二句中的“西山”“南浦”切合“望”字。B.第三、四句“海内”“天涯”切合“野望”二字。C.第五、六句中的“迟暮”“涓埃”切合“望”字。D.第七句中的“出郊”“极目”切合“野望”二字。
2.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6分)
第二篇:学生诗歌鉴赏
山东实达培训
高中语文
电话:86761223 诗歌鉴赏
一、分析意境 提问方式:这首诗(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全国卷I第12题)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二、分析技巧 提问方式:这首诗(词)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浙江卷第16题)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三、分析语言 提问方式:这首诗(词)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3年重庆二诊)
观祈雨 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这首诗在表达技巧和语言方面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试作简要赏析。
四、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句)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3年全国卷第17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 ①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②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五、一词(句)统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句)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辽宁卷第16题)
东坡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②荦确:山多大石。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六、观点不同型 提问方式: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觉得呢?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2004年浙江卷第16题)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2009年全国卷Ⅰ)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次石湖书扇韵 姜夔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①
②
山东实达培训
高中语文
电话:86761223(2009年全国卷Ⅱ)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2009年江苏卷)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
江
红.登黄鹤楼有感.岳飞.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⑴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⑵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4分).⑶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4分).(2009年湖北卷)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题西溪无相院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方修芦碍月生。
(1)这首诗多处写到“影”,有的是明写,有的是暗写。请找出两处暗写“影”的诗句,并加以说明。(4(2)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4分)
(2009年天津卷)13.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6分)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 :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箨(tuò),笋壳。帙,包书的布套。
(1)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2)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3)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
(2009年重庆卷)
12、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6分)【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1)“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分)
(2)“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2009年福建卷)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江行 [宋]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1)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2分)(2)请从“景” 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4分)
(2009年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晚泊岳阳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注]
[注]
到而今,铁骑满郊畿,山东实达培训
高中语文
电话:86761223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8.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赏析。(6分)9.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5分)(2009年江西卷)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注]蔡家亲:表亲。
(1)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4)(2009年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2-23题。(6分)
踏莎行 雪中看梅花
(元)王 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注】①萼:花萼。这里指花瓣。22.词中的“两种”指的是,“一家”指的是。(2分)23.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4分)(2009年海南、宁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8.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5分)
9.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6分)
(2009年四川卷)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陆 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1)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名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2分)
(2)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6分)(2009年广东卷)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月 杜甫
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爽和风襟静,高当泪满悬。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
七、初八的弓形月亮。③故故:常常,频频。
⑴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⑵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分)(2009年山东卷)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寄远 杜牧
南陵水面慢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1)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3分)
(2)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析。(5分)①②
③
②
①
①
注
第三篇:高考语文专题卷集合:诗歌鉴赏
↖(^ω^)↗
专题卷:诗歌鉴赏
(一)一、古代诗歌阅读(11分)
卖花声·题岳阳楼/张舜民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醉袖扶危栏。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
注:宋神宗元丰六年作者因诗中讽刺宋兵久屯失利被奏,贬为郴州酒税,经过岳阳楼,登临有感,故有此词。
8.上阕“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化用了什么典故?有何深意?(5分)
王维在渭城送别受朝廷派遣出使安西的元二,作《渭城曲》即本词中所提的《阳关》曲。(《阳关》本为王维的诗1分,送别友人之作1分。)词人此时是遭贬南行的迁客,不是奉命出使的使臣,化用此典,说请不要唱《阳关三叠》这样的送别曲了。在劝止中包含着悲苦和哀怨。作者怕听了这首送别曲,会加深已经难忍的迁愁谪恨,情辞恳切而沉痛。(每句一层,每层1分。)
9.下阕“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全词说说它的妙处。(6分)
这首词表达的是作者无端遭贬的愁恨以及思君、忧国、怀乡等复杂的感情。(2分)而这两句因夕阳而念及国君和故乡,不仅借景抒情含义蕴藉、耐人寻味,而且也给全词的意境增添了悲壮的色彩,很有感染力。(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春寒① 梅尧臣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压树青帘②动,依山片雨临。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注:①这首诗写于庆历六年初春。当时作者支持的范仲淹革新政治活动(庆历新政)正处于低潮,个人生活中,梅尧臣妻子谢世后次子病逝。②“青帘”指酒旗。
8.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诗句简要分析。(5分)
答:诗歌表达了作者内心感情的凄苦、心情的悲凉。(2分)诗人借景抒情,首联点明春阴的季节特征,薄云密布,是诗人心境的流露;颔联“不开心”三字一语双关,写景写人,移情手法,别有意味;尾联 “病”字既写了身体状况,也流露出诗人此时的心情。(3分)
9.梅尧臣在艺术上注重诗歌的形象性,请结合颔联和颈联,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抽象的“春寒”的。(6分)答:中间两联,通过具体物象,来表现春寒,(1分)三四句写因寒气袭来,蝴蝶收敛双翅,花蕾无力舒展,这是选取春天最有代表性的蝶和花写天气之寒。(2分)五六句写压挂在树 枝上的酒旗翻动,足见风很猛;依傍山丘的阴云挟带着阵雨压来,表明雨势之急。(2分)这四句从不同视角形容春寒,这一派峭寒,使天宇充塞着凄冷寥落的气氛,这就把春寒真切地刻画出来。(1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11分)
秋雨夜眠 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灰宿温甁火,香添暖被笼。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ω^)↗
【注】这首诗大约是白居易任河南尹时所作。这时诗人体衰多病,官务清闲,亲密的诗友元稹也已经谢世。
8.简要说说“晓晴寒未起”中的“寒”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5分)
“寒”字写出了风雨过后,深秋气候的寒冷(1分),交代了老翁“未起”的原因(1分),同时也写出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失望(1分),反映了诗人暮年政治上心灰意懒和生活上孤寂闲散的状况(2分)。
9.“安闲”是全诗的“诗眼”,试联系全诗谈谈作者是怎样体现老翁“安闲”这一特点的。(6分)颔联:窗外秋雨淅沥,屋内老翁“睡美”,正说明他心无所虑,具有闲适的情怀。
颈联:夜已过去,按理说老翁应该起床了,但却还要“香添暖被笼”,打算继续躺着,生动地描绘出体衰闲散的老翁的形象。
尾联:老翁晓晴时仍未起,而是悠然看满阶红霜叶,突出了老翁心境的淡泊。(每联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四、古代诗歌阅读(11分)
东 溪 梅尧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短短蒲耳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8.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5分)
水鸟在岸边歇息,岸旁的老树春深开花,本是人所共见之景,(1分)但作者却从“野凫眠岸”想象它的自由自在,感觉到它有“闲意”,从而融情于景,生动地表达出了自己内心的闲适;(2分)由老树着花而主观地认为其无丑枝,从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老当益壮的特定情感。(2分)
9.尾联“情虽不厌”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6分)
从内容上看,点明对所看东溪之景的喜爱和内心的闲适愉悦之情;(3分)从结构上看,总括颔联、颈联,并与第二句的“发船迟”,最后一句中的“薄暮归”相呼应。(3分)
五、古代诗歌阅读(11分)
官舍竹 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闲官:诗人当时因受谗而被贬,所任的商州团练副使是个无事可做干的虚衔。
8.第三联中有两字用得生动传神,请找出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拂”和“侵”两字都运用了拟人手法,“拂”此为弹奏。竹声萧萧“拂琴”,写出竹声的美妙和含情,令人神往。“侵”此为映、照。“影侵棋局”,是写竹的影子映在棋坪上,使人感受到竹的形象,似欲与诗人同乐,营造出一个物我为友、物我同趣的意境。(每分析一个得3分,对两个字的分析都合理的可得6分)
9.这首诗描写竹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写出了竹什么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6分)
托物言志。(答“托物抒怀”“绘声绘色”“由形到声”也可)写出了竹清白、坚贞、高洁的特点。表现了诗人孤独而坚贞不渝的情怀。(每答对一问得2分)
↖(^ω^)↗
六、古代诗歌阅读(11分)
落第长安 常建
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过一春。
杂 诗 无名氏 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
8.这两首诗字句相似,音韵相近,而所抒之情却不尽相同。请你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这两首诗所抒感情的异同。(5分)
这两首诗都表现了主人公的旅思乡愁,(1 分)但常诗的感情更倾向于落第之后羁留帝京的失落.羞愧与沮丧。这从“耻作„”“恐逢”两句可以看出。(2 分)杂诗不涉具体情事,但表现的乡情乡愁更苦涩难堪,更深更细更普遍更富于感染力,能在更大范围内引起共鸣。(2分)
9.请赏析“一树梨花一溪月”中“溪”字的表达效果。(6分)
“溪”字的表达效果有三,其一,以“溪”修饰“月”,将月色有形化,把不可揽结的月色写得如捧手可掬,生动形象。其二,“溪”本是名词,移用到这里作定语后仍保留其名词的形象感,溪月相映,更见美感。其三,溪水是流动的,这又与“一树梨花”的静美相映衬,动静结合,显出景物生机。(每点2分)
七、古代诗歌阅读(11分)
悲 秋 黄公度
万里西风入晚扉,高斋怅望独移时。迢迢别浦帆双去,漠漠平芜天四垂。雨意欲晴山鸟乐,寒声初到井梧知。丈夫感慨关时事,不学楚人儿女悲。
8.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5分)
颔联融情于景,诗句描写了远处的别浦,远去的行舟,广漠而静谧的荒野,寥廓苍茫的天空等萧瑟落寞的景象,寄寓了诗人怅惘、孤独的情感。
9.后人评此诗“格调高致”,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6分)
古人写悲秋多从自己的身世经历诉离别,寄愁思,多作“儿女悲”的个人感慨,而本诗却借悲秋抒发忧国之思,表现了诗人不念个人得失的豪迈气度和胸怀天下的伟大抱负。
八、古代诗歌阅读(10分)
送韩十四江东省觐省①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黄牛峡③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②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多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③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
↖(^ω^)↗
8.这首诗的第三联运用了哪几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①以静衬动,“黄牛峡静滩声转”句以峡岸的静衬托江水的汹涌,表现了对友人行程艰难的忧虑。②寓情于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描写江边寒风中树影稀疏的凄凉之景,将因友人离去而孤寂伤感之情寄寓其中。③虚实结合,“音牛峡静滩声转”句虚写,是想像友人过黄牛峡时的情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是实写,写诗人在江边送别韩十四的情景。一虚一实,抒发了作者与友人离别之时的伤感。④听觉与视觉相结合,“黄牛峡静滩声转”句作者从听觉角度描绘一路辗转旅途艰险的情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从视觉角度当时的离别之景。(答出两点得4分,答出三点得5分)
9.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中蕴含了诗人哪些情感?(6分)
①诗歌首联“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写战乱导致生灵涂炭,“万事非”三字流露出作者的忧愤之情,表现出诗人深厚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②三、四两句写送友人探亲,不由勾起诗人对亲人的怀念。表现了诗人对家破人散的孤寂哀痛之情。③五、六两句,描写分手时诗人的遐想和怅惘,表现了对友人离去的惜别之情。④尾联“此别应须各努力”表现作者对友人的勉励之情,“故乡犹恐未同归”隐隐露出诗人对未来的担忧之情。(答出3点有分析即可满分)
专题卷:诗歌鉴赏
(二)一、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长安秋望/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注】①《晋书·张翰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臣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②《左传·成公九年》:“楚子重侵陈以救郑。晋侯观于军府,见锺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后以“南冠”“楚囚”为囚徒的代称。
①
②8.简述这首诗颔联在景物描写方面的特色。(5分)
景物描写视听结合、动静结合,颇见匠心。(2分)“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雁横塞”取动势,“人倚楼”取静态。(1分)这些景物无不触发诗人孤寂、惆怅的愁思,从而坚定了诗人归去的决心。(2分)
9.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有关诗句简要分析。(6分)
本诗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退隐之思。(2分)尾联连用两个典故来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和退隐之思。家乡鲈鱼的风味此时正美,我不回去享用,却囚徒似的留在这是非之地的京城,所为何来!上句用西晋张翰的典故,表达思乡之情和退隐之思;下句用春秋锺仪的典故,是痛言自己留居长安之无谓与归隐之不宜迟。(4分)(结合其它诗句分析,言之成理也可适当给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题张十一旅舍 韩愈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ω^)↗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
8.分析“五月榴花照眼明”一句的艺术特点。(5分)
侧面描写,从榴花给人的感觉来写榴花,用字生动传神。榴花能照耀人眼,而且使人眼睛一亮,那榴花的鲜艳美丽,就可想而知了。
9.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从表层和深层两方面谈)(6分)
作者对美丽的榴花无人观赏的慨叹,并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有才华但不被赏识重用的慨叹。
四、古代诗歌阅读(11分)
宋城子
[南宋]李好古
平沙浅草接天长。路茫茫,几兴亡。昨夜波声,洗岸骨如霜。千古英雄成底事,徒感慨,漫悲凉。少年有意伏中行,馘名王,扫沙场。击楫中流,曾记泪沾裳。欲上治安双阙远,空怅望,过维扬。
注:①中行:中行说,西汉文帝时太监,后降匈奴,成为汉朝大患。②馘(guó):割耳朵。③治安:贾谊曾给文帝上《治安策》。①②
③8.从全词看,“徒感慨”“空怅望”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上阕既描写了扬州经过战争劫难后的荒凉景象,又陈述了古往今来的英雄都随着时间消逝的史实,在此基础上,“徒感叹”表现了作者对历史兴衰、英雄已逝的深沉思索与感叹。下阕作者先写自己见情势的志向远大,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壮志成空,“空怅望”抒发作者年华已逝、壮志难酬的惆怅心情。
9.这首词主要运用哪些表现手法?请列举出两种,并作简要分析。(6分)
(1)借景抒情。作者运用单调的景物形成一幅辽远、凄迷的意境,抒发了作者对国事的担忧、惆怅的心情。(2)用典。作者运用“少年有意伏中行,馘名王”“击楫中流”等典故书写自己年轻时的雄心壮。(3)直接抒情。作者运用“徒感慨,漫悲凉”“ 空怅望”抒发悲伤、惆怅之情。(4)对比。作者把年轻时的远大理想与现在的愿望成空进行对比,写出作者的失落之情。(答出三点即可)
五、古代诗歌阅读(11分)
南歌子
黄庭坚
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玉人邀我少留行。无奈一帆烟雨画船轻。柳叶随歌皱,梨花与泪倾。别时不似见时情。今夜月明江上酒初醒。
8.“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两句写景的特色及作用。(5分)
写景特色:色彩搭配,明暗对比。(1分)窗前槐树绿叶繁茂,榴花在室外竞放,红艳似火,色泽鲜艳,耀人双眼,“绿”与“红”相映衬、“暗”与“明”相对照,在色彩与光度上构成强烈对比,构筑了浓艳明丽之景。(1分)作用:以乐景写哀情,反衬出离别时的无限凄楚,对人物形象和环境气氛起着烘托渲染的作用,衬托了离别的伤感(2分)。
9.下片主要运用哪些手法来表情达意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比喻(拟人)(或答“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以柳叶喻双眉,梨花喻脸庞,以“皱”眉和“倾”泪刻画伊人伤离的形象,通俗而又贴切。②想象、虚实结合(或对比)。“别时”句,由眼前凄凄惨惨的离别场面回想到当初相见时的欢乐情景,但往事不堪回首,只能使临行时的心情更加沉重。③以景结情。末句略去登舟以后借酒遣怀的描写,只说半夜酒醒,唯见月色皎洁,江水悠悠,无限离恨,尽在不言之中,颇具蕴藉含蓄之致。(手法1分,分析2分,答出两种手法即可。)
六、古代诗歌阅读(11分)
’
↖(^ω^)↗
途中见杏花
吴 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帝乡,此指长安。长安多杏树。
①8.请说明这首诗的首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析。(5分)
首联运用了反衬的艺术手法(或:以乐景衬哀情)。(2分)早春时节,一枝俏丽鲜艳的杏花伸出墙头,昭示着春天的生气,可是作者面对这美好的景象,却感到忧愁、苦涩。(3分)【注】如果考生回答触景生情、借代且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9.这首诗中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①惜春之情。杏花开放了,带来春天的消息,却无蜂蝶采赏,只能自开自落;自己行色匆匆,更无法等到花朵开尽。②流离之苦(或:身世之叹)(1分)。诗人飘零在外,纵逢赏心悦目之景也难停留;杏花独自盛开于早春,无蝶欣赏,正是诗人孤独寂寞的写照。③故国之思。诗人由眼前鲜艳的杏花联想到当年在京城看到的千万树杏花盛开的绚丽景象,这幅长安杏花图代表着作者深情怀念着的长安生活,与今日的流离在外形成对比,说明诗人虽然落魄飘零,却依然心系朝廷,点出了自己的愁怀所在。(每点2分,其中答出情感给1分,分析给1分)
专题卷:诗歌鉴赏
(三)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1分)
采桑子 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8、“好梦频惊”是全词的点睛之笔,词中引起“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5分)因时光的流逝而惊梦;因容颜的易老而惊梦;因离别的痛苦而惊梦;因无尽的思念而惊梦;因西风的骤起而惊梦;因月色的惨白而惊梦;因高楼的雁叫而惊梦。(答出任意3点即可满分)
9、这首词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具体分析。(6分)
①运用借景抒情手法。作者在词中借哀景抒发悲情,骤急的隙缝、惨白的淡月、高楼的雁叫都渲染了一种伤离别、苦相思的悲情。②运用衬托手法。以时光的“只解”“不信”衬托人的敏感多情;以雁归衬托人未归。③运用拟人的手法。首句将时光拟人化,说时光催人老,表达了时光流逝、容颜易老的伤感。(答任意两点即可满分。每答出一种手法,观点1分,解析2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野 步 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ω^)↗
8.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试结合内容简要分析。(5分)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2分)麦田被风吹起,如绿色的波浪一样起伏;水塘里的草根处有蛙欢快的叫声;那无所事事的蝴蝶,翩翩起舞,无忧无虑地陶醉在暖洋洋的东风和草花香气里。(1分)诗人寓情于景,字里行间洋溢着盎然生机和春天的活力。表达了沉醉在美好春光里的悠然自得的心态,以及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2分)
9.请对本诗三四两句进行赏析。(6分)
三四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蝴蝶以人的感情,和煦的春风让纷飞的蝴蝶陶醉了,“烂醉”二字形象地表现出蝴蝶沉醉花丛,留恋不去的如醉情态,也把作者目睹此景时的陶然之情和盘托出。(4分。答出修辞给2分,分析给2分。)诗人寓情于景,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寄寓了悠然自得的心态。(2分)
三、古代诗歌鉴赏(8分)
村 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注]本诗是王禹偁于淳化二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史时所作。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意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初秋晚景,盎然生机中透着凄凉,斑斓色彩中蕴含哀伤。抒发了漂泊异乡思念家乡的凄苦悲凉,并暗寓被贬的失意。(4分)
(2)颔联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请从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的角度赏析。(4分)
运用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将无情之景赋予人的灵性,显得形象生动。又以听觉写动景,以视觉写静景,动静结合,上下映衬。(4分)
四、古代诗歌阅读(11分)
舟中二首(其一)① 陈师道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②。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注]①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②风用壮,表示风力壮猛。
8.第三、四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作简要赏析。(6分)比喻和夸张。将迅猛的风浪夸张的比作瞬息千里的万马,将风浪的气势夸张地形容为能横压三江五湖;生动形象地写出风浪的威势。(手法2分,具体解说2分,作用2分)
9.这首诗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分析。(5分)①“恶风”“黄流”寓示作者生活环境的险恶,借此表达出作者被罢职后的愤懑之情;②“空荒”“待残更”则表达出归家途中的孤寂落寞之感;③借“今头白”、情“不尽”表达出韶光已逝、壮志未酬的悲辛。(答对1点2分,答对3点得满分,言之成理即可)
五、古代诗文阅读(11分)
↖(^ω^)↗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①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③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②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多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③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
8.这首诗的第三联运用了哪几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①以静衬动,“黄牛峡静滩声转”句以峡岸的静衬托江水的汹涌,表现了对友人行程艰难的忧虑。②寓情于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描写江边寒风中树影稀疏的凄凉之景,将因友人离去而孤寂伤感之情寄寓其中。③虚实结合,“黄牛峡静滩声转”句虚写,是想像友人过黄牛峡时的情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是实写,写诗人在江边送别韩十四的情景。一虚一实,抒发了作者与友人离别之时的伤感。④听觉与视觉相结合,“黄牛峡静滩声转”句作者从听觉角度描绘一路辗转旅途艰险的情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从视觉角度当时的离别之景。(答出两点得4分,答出三点得5分)
9.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中蕴含了诗人哪些情感?(6分)
①诗歌首联“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写战乱导致生灵涂炭,“万事非”三字流露出作者的忧愤之情,表现出诗人深厚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②三、四两句写送友人探亲,不由勾起诗人对亲人的怀念。表现了诗人对家破人散的孤寂哀痛之情。③五、六两句,描写分手时诗人的遐想和怅惘,表现了对友人离去的惜别之情。④尾联“此别应须各努力”表现作者对友人的勉励之情,“故乡犹恐未同归”隐隐露出诗人对未来的担忧之情。(答出3点有分析即可满分)
六、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途中见杏花 吴 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①,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帝乡,此指长安。长安多杏树。
8.请说明这首诗的首联有怎样的表达特色。(5分)
首联运用了反衬的艺术手法(或:以乐景衬哀情)。(2分)早春时节,一枝俏丽鲜艳的杏花伸出墙头,昭示着春天的生气,可是作者面对这美好的景象,却感到忧愁、苦涩。(3分)【注】如果考生回答触景生情且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9.这首诗中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①惜春之情。杏花开放了,带来春天的消息,却无蜂蝶采赏,只能自开自落;自己行色匆匆,更无法等到花朵开尽。②流离之苦(或:身世之叹)。诗人飘零在外,纵逢赏心悦目之景也难停留;杏花独自盛开于早春,无蝶欣赏,正是诗人孤独寂寞的写照。③故国之思。诗人由眼前鲜艳的杏花联想到当年在京城看到的千万树杏花盛开的绚丽景象,这幅长安杏花图代表着作者深情怀念着的长安生活,与今日的流离在外形成对比,说明诗人虽然落魄飘零,却依然心系朝廷,点出了自己的愁怀所在。(每点2分,其中答出情感给1分,分析给1分)
第四篇:12.30周练卷(病句、诗歌鉴赏)
丰城中学高二年级语文周练卷(病句、诗歌鉴赏)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葛振华大学毕业后回农村当起了村支书,他积极寻找发展本村经济的切入点,考虑问题与众不同,给村里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
B.荞麦具有降低毛细血管脆性、改善微循环、增加免疫力的作用,可用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中风发作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C.王羽除了班里和学生会的工作外,还承担了校广播站“音乐不断”、“英语角”栏目主持,居然没有影响学习成绩,真让人佩服。
D.阅览室图书经常出现“开天窗”现象,我们可以从这一现象反映两个问题,一是阅读者素质有待提高,一是管理力度有待加强。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金乌炭雕工艺精湛,采用纯天然颜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还能吸附有毒有害气体,是一种环保艺术品。
B.该县认真实施“村村通”这一全省规划的八件实事之一,到10月底,在全地区率先解决了农村百姓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
C.中俄两国元首在致辞中一致表示,要以举办“国家年”为契机,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深化两国各领域的交流合作。
D.听说博士村官潘汪聪要给大家讲农技课,大家兴致很高,还没到时间,村委会会议室就挤满了很多村民来听课,场面好不热闹。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本报热切期待您:(1)惠赐大作;(2)提供话题;(3)推荐作者;(4)提出批评建议。
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C.三年来的“旅游兴市”竟成为今天发展核电的障碍,这可能是地方政府当初始料未及的。D.他潜心研究,反复试验,终于成功开发了具有预防及治疗胃肠病的药粥系列产品。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B.以“和谐之旅”命名的北京奥运火炬全球传递活动,激发了我国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也吸引了世界各国人民的高度关注。
C.今年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国家图书馆,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世界阅日”。
D.塑料购物袋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实施,从源头上限制了塑料袋的生产,但要真正减少塑料袋污染,还需消费者从自身做起。5.下列各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当冰雪皑皑之际,唯独梅花昂然绽放于枝头,对生命充满希望和自信,教人精神为之一振。
B.那跳跃着鸣禽的绿林,树上缠绕着藤蔓的绿叶,以及时隐时现的山岚雾霭,把我整个心灵都吸引了过去。C.坐火车到威尔士北部最高的斯诺登尼亚山峰去观赏高原风光,是威尔士最主要的一个景点。
D.1984年12月26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抵达南极洲。12月31日,南极洲上第一次飘起了五星红旗。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不可能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
B.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这无疑会对减少白色污染、净化环境产生积极作用。
C.奥运火炬登顶珠峰,必须克服低温、低压、大风等不利的特殊气候条件,充分考虑登山队员登顶时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D.将于2013年建成的京沪高速铁路,不仅能使东部地区铁路运输结构得到优化,而且有利于铁路运输与其他交通方式形成优势互补。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该校学生的课余活动主要有班级野炊、年级文体比赛、校际联 欢会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B.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 的提高,取决于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数量。
C.市政府决定配合奥运项目的实施,重点抓好地铁建设、危旧房改造、污水处理等工 程工作,加快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的进程。
D.学习方法可能因人而异,但勤奋、努力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合理的时间安排却是每 个想取得成功的学生所必须具备的。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这幅图片再现了身穿节日盛装的姑娘们围绕在熊熊篝火旁一起歌舞狂欢,汗水浸湿了她们的衣衫。
B、根据意大利法律规定,贝卢斯科尼在总理任期内不能担任俱乐部主席,否则他就有可能做有违公众利益的行为。
C、只有当劳动与兴趣、爱好乃至理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潜藏在每个人身上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D、我校这次为四川地震灾区募捐的活动,得到了许多学校老师和同学的积极响应,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就募集善款三万余元。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对这部小说的人物塑造,作者没有很好地深人生活、体验生活,凭主观想象加了一些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减弱了作品的感染力。
B、煨桑是一种既古老又普遍的藏俗,有着固定的仪式:先把柏树枝和香草堆在山头或河岸的空地上,中间放上糌粑或五谷,然后洒上几滴水,点燃以祭祀神灵。
C、我们平时所用的调味品醋,含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被皮肤吸收后可以改善面部皮肤营养缺乏。
D、高速磁悬浮列车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运行时与轨道不完全接触,列车的悬浮、驱动、导向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5月8日,俄罗斯国家杜马以压倒性票数批准新任总统梅德韦杰夫对俄前任总统普京的总理提名,梅德韦杰夫于当日签署了任命书。
B.这种无纺布环保袋经过工艺处理后,具备了防水、易清洗、容量大、满足消费者对环保袋的客观需求的优势。
C.在交融与冲突并存的文化环境中,能否用东方雕塑语言来表达这个精神,恰恰是中国当代雕塑所欠缺的。
D.奥运圣火登顶珠峰的瞬间,无论是参与登顶的勇士,还是全世界观看这一壮举的人们,无不毫无例外地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
11、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12、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木芙蓉
窗前木芙蓉
吕本中
范成大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⑴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⑵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1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初入淮河四绝句
(三)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第五篇:江苏卷诗歌鉴赏
江苏卷诗歌鉴赏
一、命题规律
1.诗歌的来源:江苏卷自主命题以来,除2006年外均选自唐诗宋词。
2.作者与作品:一流作家的二流作品或二流作家的一流作品。
3.主旨:以抒发个人情怀与抱负为主。05、07、10年写送别或怀人,08、09年为登高。古典诗歌中最能表现个人情怀的也就是这两类诗。江苏卷凸显个人情怀,人文关怀,即使选重大题材也是从个人感受(比如登高)的角度选取。相信今后这两类题材仍是重点关注的对象。
4.定位:江苏卷诗歌鉴赏的考查定位较低,符合广大考生的实际,即重视辨识与理解,弱化鉴赏与评析,适度关注分析。主要表现在试题突出形象的筛选、主题的理解、意境的再造、修辞手法的辨识与关键词的分析,对表现技巧的分析与鉴赏考查较少。
5.考点分布:
A形象辨识与理解(包括描述、辨识、概括):这里的形象既包括景物,也包括人物。04年第一题要筛选出与边塞诗有关的边塞地名与戍边战士的活动,08年第一题概括颔联与颈联的内容,09年概括与“风尘恶”有关的景象。形象辨识与理解是基础,是引领读者或考生分析诗歌情感的台阶,是鉴赏任何诗歌都应当重点把握的基石。
B主旨的理解(包括思想情感与意境分析):意境分析是先分析画面,后揭示意境的氛围或特点,最后点明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属于AB两点的综合,鉴于其立足点仍是思想情感,我把它也放在主旨理解中。04年第二题的“怨”的分析,05年第二题分析颈联所渲染的氛围特点,分析表达的心情;07年第一题分析两句景物描写蕴含的思想感情,第二题写出了“哪两层新意”,08年第一题第二问要求分析颔联、颈联蕴含的感慨,第二题分析尾联表达的思想情感,09年第三题要求回答思想感情有何变化,10年第二题分析惜别深情。其实还是形象分析,即人物动作与景物描写蕴含感情的分析,第三题对“代为之思”所蕴含的感情的分析。可见,主旨的理解与分析始终是江苏卷每年必考的重点,且走向综合分析与概括,并注重形象分析与手法分析相结合,但其归宿点都是主旨。
C关键词理解:05年第一题对“微风”贯穿全诗的分析,09年第一题对起领起作用语句的寻找。关键词的考查其实是对全诗思路的分析,也属于理解层面,与鉴赏评析有一定的差距。10年第二题分析惜别深情其实与对构思的分析也有关。
D表现手法的辨识与理解:07年第一题第二问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08年第二题第一问问一句诗句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09年第一题第二问问一句诗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对表现手法的考查要求较低,侧重修辞手法,且有两年基本没有涉及,涉及的年份也多仅要求辨识,较少分析,几乎没有鉴赏,所占比分也就一两分。但10年对别人评价的分析的理解有一定的鉴赏的味道,但它的指向非常清晰,且考生要做的仅是对别人鉴赏的理解,不需要作个性分析。
二、答题套路
A形象辨识与理解(包括描述、辨识、概括)
提问:请概括某句诗的内容,或概括出与诗中某种情感有关的现象。
分析:概括内容需要逐层理解,概括某种现象也需要对诗句作逐层解读。最关键的是逐层解读。
答题套路:某一句(某个词)写的是什么,某一句(词)写的是什么。(逐层分析)
诗人往往从不同角度(不同对象)来表现生活,所以我们一方面要逐句或者逐词分析,另一方面要从不同的方面多角度理解。
B主旨的理解(包括思想情感与意境分析)
提问:某一联寄予了诗人怎样的感慨(感情),或某两句诗人的感情有什么变化,或诗人的什么感情体现在哪些么方面。
分析:分析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要从具体形象入手,具体画面入手,分析意象所蕴含的意蕴,抓住意象的特点,扣住诗人对意象的修饰词作分析;感情的变化要着眼于全诗,分析不同的感情及其变化。对思想感情的分析特别要注重多角度分析,善于二级思考,即由此及彼,由古及今,由物及人,由人及己,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物质到精神,由物理到心理,由自然现象到社会现象。
答题套路:某一点表现了怎样的感情,某一点表现了怎样的感情;一怨(悲、喜、叹、忧)什么,二怨(悲、喜、叹、忧)什么,三怨(悲、喜、叹、忧)什么。对感情的变化则要点出前面表达的怎样的感情,后面表现了怎样的感情,有何变化。
意境分析:描述画面+揭示意境特点(两个双音节词)+表达的情感。
逐词逐句解剖,多角度思考,结合意象是解答主旨题的关键所在。
C关键词理解:
提问:某一句是全诗的关键,试做分析;全诗的关键是什么。
答题套路:某一句是写什么,(点明与某词有何关系),某一句是写什么,(点明与某词有何关系)。(每一句都要分析)这样就使全诗的思路怎样,意境怎样,表达的感情怎样得以体现。(涉及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
提醒:如果要寻找关键词,主要是分析诗的构思,把握诗歌的情感脉络,找出在结构上或思路上起勾连作用的词语或诗句。
如果是分析全诗的关键,要答出每一句与该词(句)的关系。这里的关系主要是情感或思想的关联。有时需要回答这样写对表达感情的作用。
D表现手法的辨识与理解:
提问:某一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或哪种表现手法。写出别人的鉴赏评价,请你作分析。答题套路:点出某种手法。如果是对别人的鉴赏评价作分析,需要逐词理解别人的鉴赏评价,在自己的分析中要以具体的诗句或诗中具体的构思或表现技巧来逐点体现别人的鉴赏观点。(可以
参考2010年辽宁卷第二题: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时妙在“若即若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答案:同意。虽然诗题是“雨”,但作者却不是正面写雨势、雨景,而是通过写动植物和人在雨中的感受来写,这就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
原诗:雨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归。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一凉恩到骨,四壁事多违。衮衮繁华地,西风吹客衣。)
2008-2011年江苏高考诗歌鉴赏题及答案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8年)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
(2)“总为浮云能蔽日”—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2009年)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
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
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⑴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⑵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4分)
⑶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4分)
3.阅读下列诗歌,完成文后各题 10分(2010年)
送魏二(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的《雨铃霖》中直抒离别之情的两个句子。
2、一、二句中的“醉别”“江风引雨”表现了惜别之情,请作具体的说明。
3、三、四句,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说“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说明。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11年)
春日忆李白(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
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论文:此处指论诗。
(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3分)答案:①诗坛地位,无人可比;②诗的思想情趣,洒脱不凡;③诗歌风格,清新、俊逸。
(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4分)答案: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友人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3)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3分)答案:立足于诗、怀念李白:从赞美李白的诗歌开始,转为对李白的思念,最后渴望相见、切磋诗艺作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