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今天我观看了于丹老师的讲座[小编推荐]
今天我观看了于丹老师的讲座,于丹老师演讲风格语气平和、神闲气定,常常用小故事比喻一个道理,一下子吸引住了我。
于丹老师的演讲分为四个主题,一是如何培养孩子的孝心,二是如何培养孩子的爱心,三是如何培养孩子抵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意义,四是如何让我们的孩子自立、自强、自信。其中第一个主题是我最有感触。在讲第一个主题的时候于丹老师首先讲了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但它却再一次带给我心灵上的震撼:从前有一颗粗壮的大树和一个调皮的小男孩,每天小男孩都来找大树玩,摘几个果子吃、摘几片树叶玩,大树都不生气,每天都盼着小男孩来和它玩,大树一天一天的盼着,但是有一天小男孩不再来找大树了,又过了很久他已经是个初中的孩子了,小男孩很苦恼的叹着气,大树说:“孩子啊,你怎么了?”小男孩说:“别人都有钱买新玩具我都没有。”大树说:“你把我的果子都摘了去卖钱吧。”于是小男孩每年秋天都来收果子。后来,小男孩于是好久都不来看它,又有一天小男孩又在大树底下叹气,大树问:“你又怎么了?”“别人都有钱盖新房子、娶新娘,我却没有。”“那你把我大的树枝都看下来卖钱吧。”小男孩就照做了。小男孩又是好久不来看大树,又有一天小男孩又在树下叹气,“你学业也成了,房子也盖了,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呀?”大树问,“别人都去海外了,我却在家里待着。”大树说:“你把我的树干砍了做船吧!它能带你去你想去的地方。”于是,小男孩就把树干砍了坐船了。有一天小男孩回来了,他已经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了,大树问:“我什么也没有了,只是一个大树桩,你肯定我不愿理我了,哎。”“不,我回来,是因为想和你一起晒太阳,这是我的心愿,一生的心愿。” 父母无私地给予我们这么多,我们应该懂得珍惜和回报。目前我能回报父母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好好学习,不让父母操心。于丹老师还讲了周总理每次回家都给老父亲喂饭,然后才自己吃,父亲去世后好长时间都爷爷流泪。台湾一个大老板都习惯跪着给父母喂饭。
名人尚且如此,作为普通人我们也要孝敬父母,让她们觉得幸福!
我们的孩子还缺什么 ——《感恩教育》观后感
《感恩教育》的内容很贴近我们的实际生活,于丹老师的讲解很透彻,除了给了孩子教育外,更给我们家长带来了启示。
节目中讲到如何培养孩子们的孝心和爱心,如何培养孩子们自立、自强、自信。提到了我们家庭教育的问题。的确,现在独生子女的年代,我们的孩子就是掌上明珠,就是心肝宝贝。我们的孩子随时随地在我们家长的“手掌心中”,在我们家长的“精心呵护”之下:体力劳动不用做、孩子的事有父母代劳、同学们有什么我们的孩子就有什么……久而久之,孩子们就只知道索取而不懂得回报。除了对孩子的教育外,我觉得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就更大了。一个素养好的家庭往往他们的孩子素质也高。我们有些家长口口声声教育孩子讲卫生讲文明,但是自己却当着孩子的面随地扔垃圾。你说孩子会怎么做?
除了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学校教育也存在误区。老师们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为了让孩子们取得好的学习成绩,不让学生参加劳动、每天布置大量的作业……孩子们除了应付多如牛毛的作业外哪有时间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久而久之,也让他们只知道学习文化知识,而不懂得感悟自然,不懂得如何与人交往。如何提高孩子们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让孩子们建立健全人格才是我们教育的方向。
在物质生活富足的今天,孩子们得到了很多物质上的东西,但是他们却缺少了最应该得到的东西。我们的孩子还缺少什么呢?相信大家会领悟得比我更多。
第二篇:于丹老师讲座
《中小学生的人格教育》观后感
拜泉县兴华乡中心学校八年一班 孙萌
周六那天早上,学校安排全校同学在家观看于丹老师的讲座,观看后令我感受颇多。于丹老师分析了目前学生的交际状况,并且告诉广大家长怎样合理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这次讲座也许会成为我的一个思想转折,并且使我明白今后的路该怎样走。在讲座中,于丹老师提到“破万卷书,行万里路”,她说,有的时候在这个世界上行走,跟其他人的接触,看风景,它给我们带来的生命提升和滋养,丝毫也不少于课堂和电脑,只有一个人一步一步的去丈量每一个地方,他就会感觉到有那么多不同的生命,给你那么多不同的感受……这段话使我受益匪浅,因为我同样也觉得人学知识,懂道理,如果只屈居于课本和课堂,我想,那么及时她取得优秀的成绩,到头来却也只能是个“书呆子“,我比较向往亲身实践,身体力行,正如大诗人陆游说的那样“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想这是学习最重要的一点,也是必须要做到的一点。
于丹老师在讲座中还讲述了她在大学时登泰山的故事,她在讲述时说:“登泰山是一条身体力行,如同儒家对我们教诲的那种见道之路。在这条路上,生命要坚强,要顽韧,要有志向,要有着一种独立的能力,要有一种对社会规则的认同,要有一种承担……”这或许是老师总结登山应具备的能力,在我看来,这亦是一种登人生之峰的能力,只有坚强,才能不惧困难,只有顽韧,我们才能在一次次失败中站起身来,只有对社会规则的认同,我们才能不断适应环境,开创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对于同一件事情,换一种方法,也许你会发现别样精彩的世界,就像老师那样,从后山再爬一次,或许能感受不同的意义,爬山时,她独自一人从布满荆棘的小路爬山,虽然后山不像前山那样光滑、容易,但是后山却能让你感受到那种道狭草长的境界。说到这,于丹老师接着便脱口而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她说:“在后山,有大片大片的野花,郁郁葱葱的森林,即使我的手上,腿上被荆棘丛划出许多血口子,但是跌跌撞撞一路上去的时候,能够感受到庄子说的“独与天地凝神,共往来……”这也许就是要告诉我们,在追逐梦想的时候,换一种属于自己拼搏的方法,也许会伤痕累累,也许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是如果坚持下去,你就会看见成功的曙光,那时你会觉得之前付出的,都是值得的,并且这一路上,让我们懂得的道理,亲身实践出的感悟,会让我们受用终生!
这次讲座,也许对于丹老师来说,只是一次让孩子懂得道理的论坛,但对于我,却是人生之路的导航。我相信听了于丹老师的教诲,我一定可以在今后的日子里,努力探索真理,为成功而奋斗!
第三篇:观于丹讲座观后感
于丹讲座观后感
——天南小学五年六班
田雪寒
今天,我看了于丹教授的讲座。于教授在讲座中讲的几个小故事给我很深的感触。故事一:红高粱的故事。有一个叫刘黑子的土匪,平日里打家劫舍伤了很多人命。他虽然是这样一个罪大恶极的土匪,但在他的村子里却被称为大孝子,这是为什么呢?
刘黑子靠着打家劫舍变成了有钱人,为了让一生穷苦的母亲在村民面前风光一回,就把村民都召集到一起,让自己的母亲打扮一新坐上轿子,但又怕村民看到自己母亲的大脚便用布帘遮住了母亲的脚。可谁知母亲扯下布帘下了轿子,当众教训起刘黑子:“你嫌我脚大是不是?我告诉你,就是这双脚辛辛苦苦把你拉扯大的,要不是这双脚你能有今天?”刘黑子听了羞愧难当,在全村人的面前恭恭敬敬给母亲跪下来磕头忏悔„„莫论这个土匪曾经多么穷凶极恶死有余辜,但这种对母亲的敬重和感恩之心,就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故事二:是于教授和自己女儿的故事。于教授经常会带这女儿去单位,时间长了她的女儿就和单位里的好多人都熟识了。在于教授单位里有一个神奇的幻灯片机器,这台机器的发动装置是一台自行车,只要把自行车蹬转起来,幻灯片就会自动播放。女儿对这台机器非常感兴趣,于是就想把这个有趣的事情分享给自己的同学们,她就请求于教授可不可以让自己的同学也一起来参观一下这台机器。在得到于教授单位主任的许可后,女儿带着一大帮小朋友来看这台机器,同学们看了也都很感兴趣,但是没想到有一位同学在蹬自行车的时候操作不当,机器出现故障,卡死了。之后于教授就让女儿去找单位的主任去道歉。但这时候女儿却说:机器不是她弄坏的,为什么要她去道歉?于教授便教育自己的女儿:机器虽然不是她弄坏的,但弄坏机器的人却是她带来的。所以她是这起事件的主要负责人。所以这个歉她必须亲自去道。即使道歉是人人都不愿意做的事情,但有些时候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担当,既然事情因我而起,我就有责任来承担后果。在听了于教授的话以后,女儿尽管很难为情,但还是带着同学低着头去找主任去道了歉。独立,敢于承担责任是一种美德,我们也应当学习这种精神,勇于承担过错,做一个光明磊落的人。
讲座看完了,心却久久不能平静。通过于丹教授的讲座我知道了我要学习的不光是文化知识,还要学习做人。做一个懂感恩、懂担当、尊老爱幼、光明磊落的人。
于丹教授,谢谢您!
第四篇:今天观看了电影
电影《焦裕禄》观后感
大柳塔第三小学
李祥云
今天观看了电影《焦裕禄》,进一步了解了焦裕禄同志和他的先进事迹,感到很有意义。
一、对焦裕禄同志的认识
不像个当官的。这是群众对焦裕禄的一贯评价。为什么?不是因为他穿着朴素,不是因为他憨厚的笑容,而是因为他在用脚在丈量兰考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在于他认真倾听民声,了解民意,体察民情,解决民忧;在于他深入群众,广集民智,不摆架子,对于不懂的,敢于向群众去问,让民间的智慧发挥到最大化,在于他细如春风的行为,在于他心里始终装着群众,在于他危难时刻泰山石敢当,对于洪水的围困,干部抱着痛哭时敢于喊出“是男人就上”并身先士卒,直至累倒。不像领导,但他却是人民的主心骨,一个行为胜似千言万语;不像领导,骑着自行车走遍沟沟坎坎,千家万户,却让老人引为知己,病中仍叫着他的名字;不像领导,是治沙时的一身破烂衣服,是滚下沙丘时的爽朗笑声;最不像领导的,是做为第一书记的他,在副书记面前更像一个农民,我想,他怎样用行动来感染群众,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说服群众,用什么样的实事来证明给群众看,最终的落脚点。仍旧是个干字,只有干,干实事,干老百姓看得到的事,干老百姓愿意干的事,我们才能真正赢得民心,夯实基础,迈步前行。
憨厚的外表下,有一双睿智的眼睛,有一副超前的心胸。当他得知新来的大学生由于吃不惯窝头,不习惯风沙后,并没有如一些所谓 的老革命那样将其打入另册,给其戴上一顶“不虚心向革命群众学习”的帽子。而是得知这一技术人才已经到火车站去时,撒腿就追,到了火车站,没有说教,没有以位子压人,而是半是恳求,半是遗撼地对小伙子说:“你走了,没啥送的,这是兰考的一包沙土,你拿回去做一下试验,看还能种啥。”面对真诚为兰考着想,没有一丝架子,没有一点官气的焦裕禄,听着他软软的请求,小伙子被感动了,当火车开过,在蓦然回首间,小伙子拿着行李站在背后。这是一个标杆,一个人才的坐标,有了这个坐标,今后兰考的人才,会以倍数增长,而这些人,是焦裕禄用真情换来的,是用他坦荡的胸怀纳来的,是他超前的眼光抵来的。忠诚于心,奉献于行。只有行动,才能得到士子之心,只有真情,才能挽留住人,留住心。
做一个好领导,需要多方的知识和阅历,但我觉得,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你加入这个组织的初衷,就是要忠诚,没有忠诚这个基础,一切都无从谈起,只有我们把信念深深根植于心,那么我们全身上下都写满了 “共产党员”的字样,哪怕是大卸八块,每一块上,都有共字,永远剔除不尽。只要我们认真他那种身先士卒的工作精神。现在的人看来,焦裕禄所做的那些访贫问苦、慰问群众、勘探风沙、查看灾情等事情,完全可以让自己的副手,甚至于秘书代劳。但是,焦裕禄却总是轻车简从深入一线,那种“车”充其量就是破自行车,那种“从”无非是一两个顶多三五个必须随行的人员。他那种“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的思想,值得我们深思。
他那种吃苦在前的奉献精神。对于过去县领导心安理得享受着的特殊待遇,焦裕禄硬是带头给取消了。当女儿在向母亲埋怨自己的衣服破旧的时候,当孩子们欢天喜地要吃鱼的时候,当儿子一气之下扔掉手中的窝窝头的时候,我想焦裕禄的心肯定在滴血,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子女?哪个父母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们过上好日子?在这些私情面前,焦裕禄想到的却是如何维护党的形象。这是一种痛苦的抉择,也是一种崇高的抉择!
他那种敢于承担责任的负责精神。当上级来调查处理问题,别人又乐于替他承担责任的时候,焦裕禄以坦白的襟怀和无畏的胆识,斩钉截铁地承认是自己做出了决定。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展现出的是他对党的忠心,是他坦荡的胸襟和淡泊的姿态。
焦裕禄心里想着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因为他知道党的形象,需要在为人民服务中去维护。在他的事迹里,没有震耳欲聋的高谈阔论,没有故作高深的反复思考,他认准的只有一条:一切为了人民。人民群众当时那么拥戴他,人民群众现如今那么怀念他,就是因为“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的。
走进群众,干字当头,那么我们就会永远根植于群众,永远得到群众的真心拥护并永远赢得胜利。
二、焦裕禄精神是学习的榜样
(一)要时刻对党忠诚。
从我本人角度理解对党的忠诚是要坚定党的宗旨、执行党的决定、维护党的形象、严守党的纪律。焦裕禄同志便是我们学习的最好
榜样,他不畏困难,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义无反顾的投身艰苦地区从事党的事业,仅这一点就值得我们许多领导干部深思。有时我们遇到棘手的工作时就紧皱眉头,完不成上级交办的工作时讲客观理由。但焦裕禄同志在工作中,遭人误告,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可他却一如既往的干工作。他的光辉业绩为我们当今的领导干部确立了一个笔直的标杆,用自己的言行了树立一个共产党员的丰碑。从中让我个人明白,党和人民因为信任我,所以让我成为一名领导干部,我就不能只看官位的大小,更不能看财富的多少,要看在这个领导位置上为社会做了什么,为老百姓做了什么。
(二)要对岗位热爱。
我理解的对岗位的热爱就是要时刻把工作岗位当做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要以干好各项工作为最终目标,通过不断努力学习,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将学到知识,总结的经验、练就的本领,全部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为各族百姓群众服务。影片中,焦裕禄同志的一句话时刻在我脑海中回响,“党是叫我们带领30万兰考人民战胜灾荒的,而不是来送人民群众逃难的……”。焦裕禄同志的这种精神让无数人为之动容,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在工作中,作为领导干部的我们,有些时候干事怕担责,遇难绕道走,这都是一些违背党的原则的做法。焦裕禄同志在身患重病,却依然坚持工作,在病房里还在学习,这种爱岗敬业,无私无畏,艰苦奋斗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领导干部学习。
(三)要对人民群众具有深厚的感情。
焦裕禄同志将自己的全部余生交给了党和国家还有人民群众,他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最高标准,他在人民群众内心深处树起了一座高大的精神丰碑,他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关心群众疾苦、与人民群众患难与共、不怕牺牲、不搞特殊都是我们当代领导干部所应具有的基本素质。焦裕禄同志的精神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体现,我从焦裕禄同志的精神中受到深刻教育和启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始终坚持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按照“三严三实”的具体要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定不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今天,通过观看电影,我们不光是缅怀焦裕禄同志,更应该学习焦裕禄同志精神,努力干好本职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群众路线。在工作和学习中要学习焦裕禄同志艰苦奋斗、艰苦朴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素质,要结合工作和自己实际,接受学习教育,思想认识上要提高,着力重点,改善工作作风、工作纪律、工作效率、工作事业心。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力争当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人民满意的、受社会尊敬的教育工作者。
2014年10月13日
第五篇:于丹讲座
《阅读经典,感悟人生》
__于丹讲座观后感
5月17日著名文化学者、北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于丹来到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为三千余名师生带来了一场关于生命和心灵的公益讲座,同大学生们共同感悟成长。于丹讲座的题目是《阅读经典,感悟人生》,其内容是对《于丹论语心得》和《于丹庄子心得》的提炼。并引用佛道教中的若干经典来领悟、指导人生。在现场,她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以智慧诠释人生,适中的语速、亲和的声音让在座师生恍若穿越千年时光隧道,如飨精神盛宴。
于丹认为,在这纷繁复杂的中国社会中无论男女老少都需要一位孔子、一位庄子相伴,来缓解社会带来的压力。
在儒家学说中,君子的基本道德是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于丹认为,在现代社会中,人总是会焦虑,现代人应学会从简单而充满哲理的儒家思想中汲取营养,做到“恭、宽、信、敏、惠”,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和发展。
而在道家思想的学习上,于丹则将其精炼为“观太阳学习进取,看月亮学会平和”,要追求“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境界,不管处于何种状态都要学会舒展身心,在读万卷书的同时行遍万水千山,用有限的生命在无涯的时空里留下永恒的东西。
除此之外,在整个讲座过程中,于丹几次引用了佛学中的小禅宗故事,其中一个让我印象深刻。
“我”包袱 公文 和尚 的故事
一个当差的“我”背着包袱,带着公文,押送和尚到目的地,每天上路前“我”都要检查看看“我”,公文、包袱、和尚都在才能上路。和尚处心积虑每次帮“我”买酒,时间长了“我”便信任和尚了,一天喝得酩酊大醉,和尚趁此机会给“我”剃了个光头,换上了和尚的衣服然后跑了。第二天“我”醒来,发现公文、包袱还在,但是和尚不见了,找来找去突然一摸头发现是个光头,再低头看自己身着和尚的衣服,于是便认为和尚在,然而却找不见“我”了。自此“我”便不能再上路无法继续前行,因为把“我”丢了。
于丹老师说“我”就是在座的每一位,包袱就是物质保障,公文是我们的职业我们为此当差,而和尚其实也是“我”但在这里面代表了一个囚徒。往往我们为了一件差事(我们的职业)押送囚徒,然而到最后那个囚徒还在,“我”却没了。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当下的我们有何尝不是这样啊。所以于丹说:我们现在学校的中国文化的目的就是让“我”不丢失。
于丹经常引用生活中最常见的事例阐述一些大道理。对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种种消极情绪,于丹做了这样的一个比喻:生活是一锅开水,不同的人都无法逃避,需要在这里煎熬,怀着不同的心态做人,结果就会不同。
面对众多“90后”大学生以及我们在大学里可能会出现的迷茫和挫折,于丹建议大学生们要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态度,带着一颗仁爱之心,常常将心比心,用恭谦的态度对待别人,重视自己的心灵生活,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讲座中,于丹教授通过品读经典,运用经典中蕴含的深刻哲理指导当代大学生如何构建自己的生命格局,通过修身养性,拓宽自己生命的宽度,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胜出。
专业:农林经济管理 班级: 104
学号:
08
姓名:
温娜
2011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