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散文中比喻得体性研究(写写帮推荐)

时间:2019-05-13 12:29: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毕淑敏散文中比喻得体性研究(写写帮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毕淑敏散文中比喻得体性研究(写写帮推荐)》。

第一篇:毕淑敏散文中比喻得体性研究(写写帮推荐)

摘要:文章从语境的角度出发,对毕淑敏散文中比喻的得体性进行探讨,认为其比喻的运用符合语言语境、文化语境、背景语境和主观语境等的要求,符合得体性原则。关键词:毕淑敏散文;比喻;文化语境;得体性

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第一个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修辞,提出修辞必须适应题旨情境,据此进一步提出修辞手法的两大分野,建立了一个崭新的修辞学理论体系,使得《修辞学发凡》成为中国修辞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巨著。张弓先生认为:“把握交际对象;保持自我本色;同语言环境相一致;明确前提;视点适当。”[1]王希杰先生在继承中不断创新,进一步提出了得体性原则,大胆陈说,小心求证,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全新的修辞学理论体系。他认为:“得体性是修辞学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2]“得体性是评价话语好坏的最重要的标准,也是决定话语表达效果的最重要的因素。”[2]“现在我们认为,修辞的最高原则只有一条,那就是:得体性原则。一切其他的原则都从属于这个原则,都是这个最高原则的派生物。这个最高原则制约着和控制着一切其他原则。”[2]它是“修辞立其诚”的现代诊释,是对中国古典修辞学传统的回归。同时,他还指出“得体性就是话语对语言环境的适应程度。脱离了特定的语言环境,就没有得体不得体的问题。”[2] 语境是人们在语言现象中理解和运用语言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或不表现为言辞的主客观环境因素。[3]它可分为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语言性语境通常指的是语言现象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它既包括书面语中的上下文,也包括口语中的前后语;非语言性语境指的是语言现象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主观因素,包括时间、地点、话题、心理背景、文化背景、内容所涉及的对象以及与各种话语结构同时出现的非语词符号等。王希杰先生在《修辞学新论》中把语言环境分为三类:(1)小语境(context),包括话题、前提和上下文;(2)中语境(situation),包括说写者和听读者之间的关系,时间,空间,事件;(3)大语境(backgroud)包括社会文化背景和民族传统。[4] 语言环境的多层次性决定了得体性的多层次性。得体性可以分为小语境得体性和大语境得体性。小语境得体性是微观得体性,静态得体性指的是语言或话语本身,这是传统修辞学最重视的;大语境得体性是宏观得体性,动态得体性,指的是话语同大语境的关系,也就是对大语境的适应度。下面我将从适应语境的角度对毕淑敏散文中比喻的得体性进行探讨。

一、语言语境

语言语境是指上下文语境,即一个句子在更大的语言段落中所处的位置,这是对语境的最狭义的理解。“微观得体性,就是在小语境中,在特定上下文中,一个词语、一个句子同其他相关词语和句子的搭配要得当,同整个话语协调一致,和谐统一,形成有机组合。”[2]因此,我们应该在上下文中去理解某一个词语、某一句话,去分析它的得体性。例(1)更讲究的花砖像是一部有头有尾的小说呢。„„(《腰线》)“花砖”和“小说”是两个不存在任何相似点的不同事物,表面上不存在任何相似点,如果单看这个比喻,会让人觉得无法理解。但是如果看完下文,“一款叫做‘爱情鸟’的瓷砖,花砖就有几种格局。一块是来年感只水鸟相依为命,耳鬓厮磨的。这好理解,新婚燕尔啊。再一块就是三只鸟左顾右盼呼朋引类的。这多出来的鸟,可不是什么非法闯入者,而是大鸟们辛辛苦苦孵出的小鸟”,就会恍然大悟:花砖在装饰家庭的同时还显露了主人的文化内涵。例(2)幸福是个哑巴。(《哑幸福》)“幸福”是人们的自我感受,而“哑巴”却是有生理缺陷的个体,两者毫无相似点。如果单从这句话来看,无法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而如果联系它的上一段“幸福很矜持。遭逢的时候,它不会夸张地和我们提前打招呼。离开的时候,也不会为自己说明和申辩。”并认真看了全文就会明白:一个人的幸福要靠自己追求和把握。例(3)我才明白,节日就像一个国度,是有特定的领海和领空的。(《三月,是我们的节日》)乍看之下,“节日”和“国度”之间毫无联系,但是通过后面的说明,“特定的领海和领空”,联系作者正在谈论的话题“三八妇女节”这一女性专有的节日,就很好明白这一比喻了。

二、文化语境

文化语境指的是交际活动的大背景,包括社会生活、民俗习惯、民族心理、民族历史等。文化贯穿于语言的始终,因此,文化语境不仅对语言活动起到整体制约作用,对语义也有不可替代的解释和说明功能。例如:

例(4)上午借,下午还。临到考试,便连书也借不到了。我有时顿感滑稽,觉得自己有点像高玉宝。(《铁马冰河入梦来》);例(5)婚后的男人,太累太累。好像追赶太阳的夸父,一头担着事业,一头担着家庭。(《关于女人和男人的吉光片羽》);例(6)电话像七仙女下凡时的难香,点燃起来,七八个数码拨完,女友的声音,就像施了魔法的精灵,飘然来到。(《午夜的声音》);例(7)处方像一条阿拉伯魔毯。它雪片似的飞着,覆盖住病痛的荒野,托举来康复的远景。(《医生提笔》);例(8)处方像观音菩萨的净瓶,撒出甘露,收伏病魔。有句俗话叫“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处方就是剥茧抽丝的能手,把病渐渐地融化了。(《医生提笔》);例(9)我把许多真实的故事砸烂,像捣药的兔子一样,操作不停。我最后制出一颗药丸,它和所有的草药茎叶都不同,但毫无疑义,它是它们的儿子。(《炼蜜为丸》)在这几个比喻句中,喻体分别是“高玉宝”、“追赶太阳的夸父”、“七仙女下凡时燃起的难香”、“阿拉伯魔毯”、“观音菩萨的净瓶”、“捣药的兔子”,它们有的来自神话传说,有的来自文学作品,如果没有这些文化素养作基础,是无法理解这些精彩比喻的内涵的。

三、背景语境

背景语境指背景知识、社会常识、专业知识等构成的语境,它不像文化语境那样一定与民族性相关,但它构成了理解语言的一种重要语境。比喻是用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概念,这两种概念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或者说语言使用者在这两种概念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关联。对于语言接受者来说,他要寻找这种关联,要通过喻体来理解本体,在很多情况下,对于整个比喻的把握依赖于喻体部分涉及到的背景知识或社会常识。例如: 例(10)教养必须要有酵母,在潜移默化和条件反射之共同烘烤下,假以足够时日,都能自然而然地散发出香气。教养是衡量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一张X片子。(《教养的证据》)作者认为教养的形成如同做成香喷喷的面包,要有“酵母”发酵过程、适当的“烘烤”过程等才能散发出诱人的“香气”,揭示了教养是通过教育而养成的优良品质和习惯这一道理;同时教养是一张X片,通过它看到的不是皮肤而是骨骼,因此教养不是外表,靠化装可繁花似锦,它是内在素质的表现。

例(11)真诚是爱的风向标,当一对相爱的人,不再坦诚相向直抒胸臆,爱的台风就亮起来了。(《爱最怕什么》)“风向标”是用来观察风向、预测天气的,在这里,用来形容“爱”,形容“真诚”,如果相爱的人“不再坦诚相向直抒胸臆”,那么“真诚”这一“风向标”就发挥它的作用,“台风”(这里比喻矛盾、隔阂)即将来临。

四、主观语境 在很多情况下,一些比喻的确切意义与语言使用者的意图直接相关,这种主观意图就属于主观语境。对语言接受者来说,比喻的准确理解必须符合语言使用者的主观意图。当然,主观语境不仅仅包括语言使用者的主观意图,还包括语言使用者的信仰、感情状况、当时的心境等。信仰、主观目的、甚至当时的情感状况不同,同一个事物在语言使用者的心目中会有不同的意义。例如同是海洋,可以是“咆哮的大海”、“狂怒的大海”、“跳跃的大海”、“傲慢的大海”、“荒凉的大海”等等。仍是那个大海,但因主观因素的影响,大海的比喻意义却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如果对主观语境不能很好地把握,就难以准确理解一些相关的比喻。例如:

例(12)草原在午后阳光灼热的呼吸,波光粼粼,犹如晃动着的九天而下的玄紫色纱幕。脚旁的小草,像无数神奇的吸管,把苍黄大地的水分,变成了绿色油漆,不慌不忙地涂抹在自己向阳的叶面上。野花英勇地高举着花茎,把小小的花盘,骄傲地迸裂到近乎水平的角度,竭力把自己最美丽的一面展示出来。好似一个细胳膊的小伙子,一往情深地仰着脸,向蓝天求爱。(《大雁落脚的地方》)这段话语,作者不仅向读者展现了午后草原的美丽景色,而且通过“晃动着的九天而下的玄紫色纱幕”、“无数神奇的吸管”、“绿色油漆”、“细胳膊的小伙子”这些比喻,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草原的深切感情。

例(13)她(母亲)是低垂的五谷,她是无尽的蚕丝,她是冬天的羽毛和夏天的流萤。她是河岸的绿柳依依,她是麦田的白雪皑皑。她是永不熄灭的炉火,她是不肯降下毫厘的期望标杆。她是成绩单上的一枚签名,她是风雨中代人受过的老墙。她是记忆中永恒年轻的剪影,她是飓风中无可撼动水波不兴的风眼。(《当我们想家的时候》)作者连用十多个比喻,通过“低垂的五谷”、“无尽的蚕丝”、“冬天的羽毛和夏天的流萤”、“麦田的白雪皑皑”、“永不熄灭的炉火”、“不肯降下毫厘的期望标杆”、“成绩单上的一枚签名”、“风雨中代人受过的老墙”、“记忆中永恒年轻的剪影”、“飓风中无可撼动水波不兴的风眼”这些和我们生活相关的喻体,生动地刻画了一个高大的母亲形象。

例(14)疼痛撕下面具,暴躁起来,如长鞭驱赶大批毒蛇,从我体内的某一处出发,在腔内翻转腾挪。疼痛好似优异的体操运动员,精彩地练着它们的托马斯全旋。无数火红的信舌狂舔腑脏,烙铁般的疼痛如霞蔚蒸腾而起。(《无胆之人》)在这里,作者用“长鞭驱赶大批毒蛇”、“ 优异的体操运动员”、“无数火红的信舌狂舔腑脏”和“霞蔚”形容自己胆囊发炎时疼痛的感觉,让读者宛如有了切身的体会。

参考文献

[1]张弓.汉语修辞学[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2]王希杰.修辞学通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3]M.Black.Models and Metaphors[M].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62.[4]王希杰.修辞学新论[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

第二篇:浅谈毕淑敏及其散文

浅谈毕淑敏及其散文(网络)

提起女性散文,难免让人想到缠缠绵绵、花前月下、多愁善感。难以想象一个女性以智者般的睿智敏感、长者般的深沉稳重、普通人般的平实简单来直接面对读者。毕淑敏就是给我一种这样感觉的女性。刚开始认识她的时候,仅仅是因为她的名字很好听,便不由自主地找出她的作品来看看。这一看,谁知却看出了对她难以磨灭的印象。

我喜欢散文,然而毕淑敏却改变了以往散文的一惯的风格。因为她是以小说盛誉文坛的,难免可以在她的散文中嗅出一点点小说的味道。这也许对她的散文有些偏颇,但是我仍然可以从其中找出一种祥和的情感。不是心灵上的震撼,只是心头一点小小颤动的那种共鸣,却胜于强烈的震撼感。

出生背景:

古时候“女子无才便是德”,在毕淑敏的身上早已经土崩瓦解。她是一个有德又有才的女子。她像一朵清水出芙蓉的荷花,给人淡淡的清香,不仅有自己坚持的原则,而且更有让人尊敬的气质。她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因为有了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就注定了她的文学创作和她的当兵生涯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她在《为了雪山的庄严和父母的希望》中,很详细的描述在高原军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是一个新的视角,以一个平静的心态审视高尚的军队生活,给散文注入一坛新的活水。

对于她的散文:

简洁从不拖沓,没有或喜或悲的激烈情感。很多时候,你读她的散文,不像在读书而更似在生活。她会以一种朋友或是长辈的身份,用很细微的生活小事,通过平实简朴的语言告诉你富有哲理的感悟,抒发对平凡生活不平凡的深切体会。比如说她的《电脑时代的灰色诱惑》就是以叙事的平常口吻,叙述“我”在电脑上玩游戏的经过。表面上看似是叙述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其实细细体味,才发觉,其中包含了电脑游戏带来的负面影响,足以敲起大家内心对电脑的警钟。《呵护心灵》、《你永不要说》、《带白蘑菇回家》等作品,更是没有华丽的外表装饰,只有简单平实的感情。

然而在表达感情上,别看她是用简单平实的语言,却善于挑起你内心深处最强烈的感情,让你不得不去面对真实一面的自我。比如《素面朝天》中提醒女人“不拥有美丽,也要拥有自信”,更使爱美的女子们从内心发出共鸣,深深诚服。比如说她的《孝心无价》以一个晚辈的角度,平和地提醒大家:“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父母是这辈子陪伴我们最长久的人,这辈子永远支持我们的人,这辈子为我们付出最多却从不奢求回报的人。看了毕淑敏的这文章,难道你还能对身边平凡的父母无动于衷?难道你还能不对自己崇高的父母心怀感激?

在修辞手法上她也善于运用显而易懂的比喻。《婚姻鞋》把婚姻比作穿鞋子,《孩子我为什么打你》当中把孩子比喻一只顽皮的小兽,《友情

——这棵树上有个果子叫信任》中把信任形象的比喻成友情树上的果子等等,都充分体现了富有质感的艺术形象。

总的来说她散文给人一种轻松、愉悦而且深刻的感受。用两个字来说是:祥和。

我的感受:

毕淑敏经历过很多事情,曲曲折折。在她的散文里时时可以体会到一种坚忍的毅力,不管是对人对生活还是对现实。我很佩服毕淑敏,她能够给自己足够的勇气去高原部队当兵11年,坦然面对了无数艰苦的生活条件。这种坚韧的性格甚至连某些男性都无法媲美的。她的人生经历、再加医德文才兼备就怎么能不让人五体投地、心悦诚服?而且,翻阅她的散文集,有喝下午茶一般的享受和轻松悠闲,并能感到生活中处处都有可贵的东西,任何微小的事物都有其闪光的一面。因此要热爱你的生活、热爱你的朋友、热爱你周围的一切以及热爱你自己。不正像一个智者随时提醒你生活的方向么?

最后,用王猛给毕淑敏的书所作的序言上的一句话来总结:“淑敏太正常、太良善,甚至于是太听话了。即使做了文章,似乎也没有忘记她的医生的治病救人的宗旨,普度众生的宏愿,苦口婆心的耐性,有条不紊的规章和清澈如水的医心。她有一种把对于人的关怀和热情、悲悯化为冷静的处方的集道德、文学、科学于一体的思维方式、写作方式与行为方式……”

第三篇:毕淑敏经典散文

毕淑敏散文不仅质朴真诚,还体现着对生命的深刻感悟。下面我们一起重温一下她的一些经典散文吧。

毕淑敏经典散文篇一:孝心无价

我不喜欢一个苦孩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以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学子。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蹉跎?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用母亲的鲜血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位置的人,怎能成为为人类献身的大师?我也不喜欢父母重病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无论你有多少理由。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动,不必将个人的力量夸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世间最后的期冀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

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父母走了,带着对我们深深的挂念。父母走了,遗留给我们永无偿还的心情。你就永远无以言孝。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 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阴。

毕淑敏经典散文篇二:像烟灰一样松散

近年结识了一位警察朋友,好枪法。不单单在射击场上百发百中,更在解救人质的现场,次次百步穿杨。当然了,这个“杨”不是杨树的杨,而是匪徒的代称。

我向他请教射击的要领。他说,很简单,就是极端的平静。我说这个要领所有打枪的人都知道,可是做不到。他说,记住,你要像烟灰一样松散。只有放松,全部潜在的能量才会释放出来,协同你达到完美。

他的话我似懂非懂,但从此我开始注意以前忽略了的烟灰。烟灰,尤其是那些优质香烟燃烧后的烟灰,非常松散,几乎没有重量和形状,真一个大象无形。它们懒洋洋地趴在那里,好像在冬眠。其实,在烟灰的内部,栖息着高度警觉和机敏的鸟群,任何一阵微风掠过,哪怕只是极轻微的叹息,它们都会不失时机地腾空而起驭风而行。它们的力量来自放松,来自一种飘扬的本能。

松散的反面是紧张。几乎每个人都有过由于紧张而惨败的经历。比如,考试的时候,全身肌肉僵直,心跳得好像无数个小炸弹在身体的深浅部位依次爆破。手指发抖头冒虚汗,原本记得滚瓜烂熟的知识,改头换面潜藏起来,原本泾渭分明的答案变得似是而非,泥鳅一样滑走……面试的时候,要么扭扭捏捏不够大方,无法表现自己的真实实力,要么口若悬河躁动不安,拿捏不准问题的实质,只得用不停的述说掩饰自己的紧张,适得其反……相信每个人都储存了一大堆这类不堪回首的往事。在最危急的时刻能保持极端的放松,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修养,是一种长期潜移默化修炼提升的结果。我们常说,某人胜就胜在心理上,或是说某人败就败在心理上。这其中的差池不是指在理性上,而是这种心灵张弛的韧性上。

没事的时候看看烟灰吧。他们曾经是火焰,燃烧过,沸腾过,但它们此刻安静了。它们毫不张扬地聚精会神地等待着下一次的乘风而起,携带着全部的能量,抵达阳光能到的任何地方。

毕淑敏经典散文篇三:握紧你的右手

常常见女孩郑重地平伸着自己的双手,仿佛托举着一条透明的哈达。看手相的人便说:男左女右。女孩把左手背在身后,把右手手掌对准湛蓝的天。

常常想:世上可真有命运这种东西?它是物质还是精神?难道说我们的一生都早早地被一种符咒规定,谁都无力更改?我们的手难道真是激光唱盘,所有的祸福都像音符微缩其中?

当我沮丧的时候,当我彷徨的时候,当我孤独寂寞悲凉的时候,我曾格外地相信命运,相信命运的不公平。

当我快乐的时候,当我幸福的时候,当我成功优越欣喜的时候,我格外地相信自己,相信只有耕耘才有收成。

渐渐地,我终于发现命运是我怯懦时的盾牌,当我叫嚷命运不公最响的时候,正是我预备逃遁的前奏。命运像一只筐,我把对自己的姑息、原谅以及所有的延宕都一股脑儿地塞进去。然后蒙一块宿命的轻纱。我背着它慢慢地向前走,心中有一份心安理得的坦然。

有时候也诧异自己的手。手心叶脉般的纹路还是那样琐细,但这只手做过的事情,却已有了几番变迁。

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三山交汇的高原上我当过卫生员,在机器轰鸣铜水飞溅的重工业厂区里我做过主治医师。今天,当我用我的笔杆写我对这个世界的想法时,我觉得是用我的手把我的心制成薄薄的切片,置于真和善的天平之上……

高原呼啸的风雪,卷走了我一生中最好的年华,并以浓重的阴影,倾泻于行程中的每一处驿站。

岁月送给我苦难,也随赠我清醒与冷静。我如今对命运的看法,恰恰与少年时相反。

当我快乐当我幸福当我成功当我优越当我欣喜的时候,当一切美好辉煌的时刻,我要提醒我自己--这是命运的光环笼罩了我。在这个环里,居住着机遇,居住着偶然性,居住着所有帮助过我的人。

而当我挫折和悲哀的时候,我便镇静地走出那个怨天尤人的我,像孙悟空的分身术一样,跳起来,站在云头上,注视着那个不幸的人,于是我清楚地看到了她的软弱,她的懦怯,她的虚荣以及她的愚昧……

年近不惑,我对命运已心平气和。

小时候是个女孩儿,大起来成为女人,总觉得做个女人要比男人难,大约以后成了老婆婆,也要比老爷爷累。

生活中就像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一样,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幸运。对于女人,无端的幸运往往更像一场阴谋一个陷阱的开始。我不相信命运,我只相信我的手。

因为它不属于冥冥之中任何未知的力量,而只属于我的心。我可以支配它,去干我想干的任何一件事情。我不相信手掌的纹路,但我相信手掌加上手指的力量。

蓝天下的女孩儿,在你纤细的右手里,有一粒金苹果的种子。所有的人都看不见它,惟有你清楚地知道它将你的手心炙得发疼。

那是你的梦想,你的期望!

女孩,握紧你的右手,千万别让它飞走!相信自己的手,相信它会在你的手里,长成一棵会唱歌的金苹果树。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探究毕淑敏的散文世界

2.毕淑敏散文《天使与魔鬼的较量》

3.毕淑敏散文:我很重要

4.毕淑敏散文:离太远最近的树

5.毕淑敏散文读后感精编

6.毕淑敏散文摘抄赏析

7.毕淑敏散文

8.重阳节毕淑敏孝心散文《孝心无价》

9.毕淑敏散文:青虫之爱

10.毕淑敏散文《斜视》

第四篇:英语教学中教师语言的得体性分析

英语教学中教师语言的得体性分析-论文网

论文摘要:首先概述了得体语言的定义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其次从得体语言能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交际活动这两个积极方面介绍了其作用;针对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不规范,教学语言与表达形式的单一化等不得体性问题提出解决方法,以帮助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更好的组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更有效的进行英语学习。论文关键词:语言,得体,英语教学

一、概述

目前学术界研究“英语语言的得体性”问题主要是以学生为研究对象,讨论如何帮助学生习得得体的语言,或是以所有英语学习者为目标人群探讨如何使用得体语言,如对跨文化交际中言语行为的得体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进一步阐述,阐明言语交际的得体性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密切关系,以及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林大津,谢朝群,2005);以及研究中国英语如何适应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标准(韩跃勤,2006)。而忽视了教授学生学习英语的教师这一群体自身存在的问题,而在研究教师群体语言得体性的有限文章中,谈到引发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文章比较少。在本篇论文中,笔者试着从引发问题的原因入手,探讨如何帮助教师意识到自身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加以修正。

对于什么是语言,目前语言学家各持己见,不过大家都认可这样一个定义——语言是用于人类交际的一种任意的、带口语性质的系统(林立,董启明,2004)。语言是人类的宝贵财富,是传播人类文明的工具,它可以创造经验,加深印象,也可以建立或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教学语言是教师启发和引导学生的重要工具。在英语教学中,我们把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来教学,那么就要以语言的形式来体现教与学的过程,因此,英语教师要注意言语过程的控制,注意语言的得体。

语用学、言语交际学和社会语言学都对言语行为交际的得体性问题有所研究,但具体所论述的观点并不是完全一致。得体就是在真实的、实事求是的前提之下,根据具体的场合、具体的对象,采取恰当的说法,表现出自己一种应有的修养,一种比较高尚的思想精神面貌(张志公,1985)。得体可以从语境,交际对象和交际效果等涉及到表达者和受众等方面的因素来分析其具体含义。即,所谓得体主要是指表达者对受众尊重,并能为受众所理解和尊重,两者之间能产生一种较为友好的关系。

二、得体语言的作用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既是学生学习的目标语言,也是教师用来传播文化的媒介。得体的语言,除了能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还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交际活动。

1.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

语言是一种神奇的东西,运用得当,可以产生强大的力量。在英语教学中,得体的教师语言更能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正如Nunan(1991)指出:“教师话语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及学生的语言习得都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因为教学内容只有通过完美的教师语言的组织与传授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且因为它本身还起目的语的示范作用,是学生语言输入的又一重要途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在讲授课堂知识时运用得体的语言,在评价学生时,也需要使用得体的语言。好的评价能让学生积极靠近老师,积极思考,勤奋学习,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问题,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相反,不恰当的语言则会让学生心生厌感,打击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应多予以鼓励,如使用„Good‟,„Welldone‟,„Nicegoing‟,„Excellent‟,这些语言会让学生热情高涨,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学生的回答并不都是完全正确或完美的。如果学生的回答有一些出入或是完全不搭题,教师的语言在这时就要起到得体的评价学生的作用了。„Youarestupid‟,„Stop,youransweriswrong‟等这些评价是不恰当的,甚至是毁灭性的。最好的评价是在学生的回答中找出亮点,加以肯定之后,再引导学生往正确的思路上思考。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交际活动

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仅是执行教学计划的工具,它更是引导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交际活动,为学习者创造交流信息、表达思想的环境和机会,使他们通过交际和意义协商促进语言习得(Anton,1999)。社会互动理论认为:真正的学习发生在学习者与他人的交往和互动中。所以交际成为了学习者之间,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换、意义协商,思想表达的平台。

在交流中,由于思维模式、语言习惯,词汇量和语法结构掌握的不同等因素,学生对于语言的表达方式和理解能力也会有所不同。再加上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二者在文化背景,语音,词义,句法结构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运用得体的语言,引导学生通过交际和意义协商促进语言习得是英语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因此,一名优秀的英语老师,要能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交际活动,为学习者创造交流信息、表达思想的环境和机会。

三、课堂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语言不规范

母语迁移可分为两种(Gass&Selinker,2001),即正迁移(Positive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Transfer)。正迁移是指在外语的语境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母语的影响而借用母语的某些形式,刚好这种借用符合外语的习惯,结果是正确的。而负迁移刚好相反,借用的母语形式不符合外语的习惯,或者不被该语言的本族人所接受。

负迁移也叫干扰。应用语言学家相信母语的干扰(interference)是影响任何SLA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这是一种从母语的语言行为到第二语言或目标语言模式的负迁移(negativetransfer)(TomScovel,2006)。

因此,第二语言教师有时也会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从而出现课堂教学语言不规范的情况,如词序上的毛病,用词不当,词形不准确,搭配不全,语态错误、句法问题以及话语的不完整不连贯等。如:„Canyoutellmewhatdoesitmeans‟,„Whereareyoucomefrom?‟等。

2.教学语言与表达形式单一化

有的词有一个以上的意义(多义词),但是人们在遇到一词多义的现象时,为什么一般不会引起误解呢?这就是语境(context)在起作用,因为一个词的意义在于它在语言中的运用。语境(context)研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上下文语境,由口语的前言后语和书面语的上下文这些语言因素所组成;二是情景语境,由非语言因素所组成,如时间、地点、话题、场合等客观因素,也包括交际参与者的身份、职业、思想、教养、心态等主观因素;三是民族文化传统语境,具体包括历史文化背景、社会规范和习俗、价值观等(索振羽,2000)。但是学习正确而得体的英语,除了依赖于一定的语言环境,首先得了解词汇、语法本身。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避免教学与表达形式的单一化。比如在评价学生时可以不时的换一种表达方式,如„Good‟,„Welldone‟,„Nicegoing‟,„Excellent‟等,这些词可以交替着用。又如在表达“Lucyisawell-nourishedgirl.”,学生不是很理解时,可以换成Lucyisanoverweightgirl.或者Lucyisfat.这样学生就能理解得比较好。

3.语音语调不规范

现代语言学认为“人类语言中口语是第一位的”(戴炜栋,何兆熊,2002)。与传统英语教学相比,现今英语教学强调要特别加强听说能力的培养,第二语言习得者不仅关注语言的内容,而且也关注语言的形式,包括教师的发音、语调、语势、语气等。因此外语教师应重视自身语言的标准与规范。尽管学生是语言习得的主体,但是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也很大。在课堂上学生会自觉或不自觉模仿教师的语音和语调。因而教师应该加强系统的语音语调知识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四、解决课堂教学语言问题的有效途径

得体的语言讲述并不单指用词恰当,符合语境,也要包括声音的合适度,语速的合适度和语音语调的准确度。由于受传统语法教学占主导地位的教学方法的影响,英语学习者使用的口头语或书面语虽然符合抽象出来的语法规则,但事实上却脱离了语言使用的具体环境。即,正确的英语在使用环境的约束下不一定是得体的语言(高岩,2007)。因此,受这种教学法影响的英语教师虽能很好的遣词造句,但在某些情况下却在恰当的选择和使用语言以达到交际目的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进行得体的语言讲述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培养选择得体语言的能力

Turnbull(2001)在外语教学中使用目的语来引导学生进行所有的课堂活动,包括:语法分析、各项讨论活动等,让学生习惯目的语的教学。从而引发语言习得的两个重要因素:愉悦和成功。教师课堂部分使用母语授课,剥夺了学生接触目的语的机会(Cook,1991)也不利于语言教学环境的创造,以及目的语思维的培养。

在日常普通的交际情景中,母语的使用者都具有选择得体语言的能力,这种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经验的积累而逐步发展。但是学习英语的非英语国家的学生对目标语言的得体与否不具备选择能力,甚至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英语的使用和母语一样,应当同使用环境相协调这样一个问题。尤其是大学英语教学基本上是在非英语环境下进行的书本语言教学,学生无法体会到英语在实际交际当中的使用情况,对英语语言文化及语言的得体与否缺少直接的感性认识,因此选择得体语言的能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种能力只有通过正规的训练才能获得。

2.注重表达方式多样化

语言学者王佐良先生说过:“一个胜任的译者需要能够做到遇见一句汉语立时想出几种外语译法,能够在第一种译法碰壁的时候立时用第二、第三、第四种去解围,突破,取得胜利。这就需要他除了比较两种语言之外,还要比较外语内部各种近似的表达手段,不仅比较,而且加以选择。”(王佐良,1980)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用陈述句代替祈使句以表达命令:Ihearsomeoneisspeaking,来代替Keepsilence,或Bequiet.也可以用问句代替陈述句;“Canyouanswerthisquestion?”来代替“Hey,answerthisquestion”。

同义词都有一个共同的基本含义,但在长期的使用中又各自产生了不同的语义范围,从而使它们并不完全同义,只是在有限的范围内同义,在有限的范围内可以替换。

英语同义词的这一特征,学习者在遣词造句时必须多做研究,养成爱琢磨用词的习惯。找出同义词的不同,往往也就找到了自己想用的表达方式。

3.注重语言声音,语音语调

得体的语言讲述并不应该单指用词恰当,符合语境,也要包括声音的合适度,语速的合适度和语音语调的准确度。

语言声音是传递信息的基本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言语声音的训练,使自身在英语言语输出时所感受到的情绪能与学生所获得的对英语言语信息的情绪相融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此,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语速。即输出语言时的言语速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主要着重防止两种倾向:一是过缓,过缓有时会使信息输出过少,不利于学生积累知识;二是过快,违背信息短时记忆规律,盲目追求快节奏,不利于学生理解。

(2)音量。音量是指人耳对所听到的声音大小强弱的主观感受。这是一个容易被忽视,也很难很好的把握的问题。若声音太小,传出的信息不易被接受,学生也会不容易集中注意力;若声音太大,不仅有悖于说话的美感,也容易被当成噪音,故应根据实际情况对音量进行恰当控制。

(3)语音语调。即言语的抑扬顿挫,声音的高低。英语抑扬顿挫,讲求音律感,所以语音发得再准,语调不地道的话,说出的言语也不够优美。在进行语言讲述时要使学生在接受语言时觉得优美、生动、悦耳。

4.提升教学水平

Krashen的语言“输入假说”认为,语言输入时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实现语言习得的理想条件是足量的可理解性语言的输入(Krashen,1985)。Swain(1985)提出“输出假设”(outputhypothesis)认为,可理解的输入是语言习得的重要条件,在意义协商过程中,学习者的输出必须精确,恰当,这就使得教师必须给予学习者准确的输入,注重表达意义的语言形式。由于英汉文化的不同,英语与汉语无论是从词义,句法结构还是文化背景来说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教师在进行语言输入时要注意掌握哪个汉语词汇或句子最能表达英语所要表达的意思。如,在词汇方面,英汉语言之间会存在着词汇的外延不同,词义的空缺,词义的冲突等方面的差异。例如,“peasant”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的释义是“apersonwithouteducationorpersonwithroughandunre-finedmanners”,意指那些没有受过教育的、社会底下的人,或者是教养不好的、粗鲁的人是“农民”。但在1949年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农民”却是褒义,完全没有贬义。

对英语教师来说,到目的语国家去学习语言,固然是理想的途径,但对多数人来说,这毕竟不是现实可行的办法。因此,教师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多学习,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深化专业知识,以期在进行英语教学时能更好的进行知识输入,帮助学习者更好的理解所学内容。

5.总结得体语言应用经验

教学语言的反馈性是教学课堂用语的重要特征,它充分地体现了语言作为交际的工具这一特征。它对学生的语用行为做出相应的评价,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的反馈用语不单单是简单的肯定及否定,对与错的判断。而应是对学生的语言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指导和帮助。语言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语言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语言的学习本身就是尝试——错误——尝试的过程,因此教师的反馈用语的使用得体与否会影响到学生的第二语言习得。教学语言的反馈还要注意反馈的时间性及语言反馈的形式。如不要中断学生的话语进行反馈,改变提问方式,由封闭式提问转向开放式提问。Kasper(1985)指出当学习任务要求学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交际时,教师通常较少纠正学生的语言错误。教学反馈可适时适量采取“沉默”,给予学生必要的时间进行自我纠正和自我思考。

五、结语

语言是一种纽带,是一扇窗口。教师课堂教学语言对于学生的第二语言习得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仅是教师素质的体现,更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教学语言的恰当使用体现了语言教学的艺术。教师只有把握好教学语言的质和量,教学语言的内容和形式,教学语言的原则和目的,才能使语言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培养选择得体语言的能力,打好语言功底,自我纠正和自我思考。争取在更大的程度上帮助学生习得语言。

第五篇:《毕淑敏散文》读后感

《毕淑敏散文》读后感

文/王嫱

在读《毕淑敏散文》前,因读的是《张晓风散文》对于散文,便误认为是一些华丽的词藻以及高深莫测的言语拼凑而成的,所以当阅读毕淑敏第一篇散文,觉得有些抗拒,不像散文。但慢慢,发觉散文就似是记录作者经历的事,以及世间的悟,而毕淑敏就像在这世间游走的精灵。

毕淑敏所书写下的文字,似是在画着一幅幅她的人生画卷。像是我是她的一个朋友,她在我耳边诉说这经历。我甚至可以感受到她在西藏阿里当兵时的心情,可以感受到她在访美后所受到的震撼,可以感受到她做为一名母亲的勇敢。里面篇篇都是她经历或感悟的,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找到的是本质的美。

让我感触很深的是《大雁落脚的地方》,初看标题,以为是写景,大雁的栖息地在她所游览的城市吧。可我发现我错了,那是毕淑敏与她母亲的寻故记。毕淑敏出生的小镇巴岩岱。那是她出生的故里,她们所寻的不只是新疆巴岩岱不长忧郁眼睛的伊犁杨,更是她母亲怀她时住的俄式建筑,漆黑夜里如同鬼魅一般的榆树。可半个世纪过去了,巴岩岱变化巨大,连母亲都找不到旧时的医院,而她却仅凭直觉找到她睁眼第一缕阳光的地方。我心中有什么触动了。她与这里有着的是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她与这里的情是紧紧相连的!那被绳子拽着,却又激动不已的心情,是她重归故里时最令我震撼的,那冥冥之中的安排?那是被命运之神所连系成的重重牵绊?我感叹于毕淑敏如此的直观切入,惊叹于毕淑敏与她旧时回忆的一线牵,更是诧于世间的情感与宿命的安排。

我心灵由此深深触动了,毕淑敏的写作风格是很实际的,现实的就像一面镜子,我读着读着,总觉得它像在我身边发生似的,最后便归咎于镜花水月的幻觉了。

我惊异于她是如何从索然无味的生活中寻找到那么多的瑰丽珍珠,最后向读者展示出一幅幅生活美景,她那敏锐的慧眼,给了我们一个不同角度的生活。就是日常生活,平凡的再也不能平凡中的哲理与普通人的心理。

我想是那精灵,带给以世间明朗,而它游走过的足迹,在身边,步步芳香。

下载毕淑敏散文中比喻得体性研究(写写帮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毕淑敏散文中比喻得体性研究(写写帮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毕淑敏散文读后感(通用)(范文大全)

    毕淑敏散文读后感(通用5篇)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毕淑敏散文读后感(通用5篇......

    毕淑敏散文读后感(通用)(汇编)

    毕淑敏散文读后感(通用13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散文吧?散文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取材广泛,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那么,你会写散文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

    毕淑敏散文读后感

    毕淑敏散文读后感 毕淑敏散文读后感《什么是爱》 一直都很疑惑:爱是什么?正巧,看到了毕淑敏散文中的《爱的回音壁》这篇文章。于是,我便带着自己的疑惑,开始了阅读„„ 我的眼......

    毕淑敏散文读后感

    毕淑敏散文读后感15篇 毕淑敏散文读后感1 毕淑敏不仅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她同样是一位慈祥而又可爱的母亲。在《混入北图》这篇文章中,毕淑敏的母爱与她对儿子的教导更是体现得......

    毕淑敏散文读后感

    《毕淑敏散文集》读后感打开《毕淑敏散文集》,习惯性的随便翻了几下,不免觉得欢喜,毕竟是散文,不长,正适合我。因为我看一些文学作品的时候,喜欢短小精悍,也许与我的性格有关:不把简......

    《毕淑敏散文》读后感

    《毕淑敏散文》读后感高靖航有一种文体如和煦的春风,吹拂着读者的脸颊,又如滔滔的江水拍打着失败者那干枯的心灵。咦,那是什么?哦!原来是散文。既然是散文,毕淑敏则是那散文中最有......

    毕淑敏散文名句

    毕淑敏散文名句 是的。我很重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勇气这样说。我们的地位可能很卑微,我们的身份可能很渺小,但这丝毫不意味着我们不重要。重要并不是伟大的同义词,它是心......

    毕淑敏经典散文欣赏

    毕淑敏是当代作家,其著作对后人影响深刻,下面是毕淑敏经典散文欣赏,欢迎参考!《生生不已 青虫之爱》大家不止一次地想法治她这个毛病。早春天,男生把飘落的杨花坠,偷偷地夹在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