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科版初中物理教学计划
2018-2019第一学期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教学目标
通过一学期的教育教学,使学生能进入物理的世界里来,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对周围的自然世界有一个重新的,更加科学的认识。
1、进一步了解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方向及趋势,学习新的物理教育观念。各校都要围绕新的物理课程标准,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特别是在科学探究教学上要积极实践,积累经验。
2、进一步加强物理观察、实验教学。教学中教师要多做演示实验或随堂实验;落实学生实验,认真思考和操作;并适当增加探索性和设计性实验;鼓励学生在课外做一些观察和小实验。加强实验意识和操作训练。
3、进一步突出应用物理知识教学,树立知识与应用并重并举的观念。物理教学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积极探索开展物理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实践环节。要尽可能地扩大物理教学空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物理实践活动要以问题为中心,初步训练一些科学工作方法,如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资料查询、科技制作、科学实验等。物理科普讲座的内容,主要是介绍与物理相关的现代科技常识。以上项目每期至少各进行一次。
5、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学生的优良学风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认识社会生活的能力。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要做到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学生生活实际和学生的思想认识实际以及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实际,反对离开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的抽象的“讲条条”、“读条条”。理论联系实际,还要注意适应新情况,增强时代感,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现实性,体现学科教学的鲜明特点;要注意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博,努力运用新材料、新信息以及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要注意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
6、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和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放在重要地位。单纯地掌握知识,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教是为了不教”。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使其能力和情感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获得充分地发展,并运用已经发展起来的能力和情感去积极主动地探求未知,获取新知,使知识、能力和情感相辅相成、协调发展。
7、继续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效益,要坚持推进“学讲教学模式”,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与学习方法,要研究与运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经验,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独到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点,努力提高教学效益。
8、在物理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有机整合起来,结合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克服传统媒体单
一、枯燥、信息量小的特点,从多媒体丰富的信息量中获取信息,将传统媒体与现代多媒体融合起来。在教学中完成由信息—知识—智能的转化过程。使信息技术不仅能为学习物理新课程提供强大的帮助,还能为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物理课程的重点、难点、关键,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变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解决教学难题。
二、具体措施:
1、依据《物理课程标准》和《中考物理考试要求》,认真钻研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通过集体备课和个人二次备课,根据学生情况,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2、积极准备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尽可能开设出要求完成的实验,让学生参与“活动”,让学生经历较多的科学探究过程。
3、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结合“学讲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尽快步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轨道,使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通过交流、讨论、探究并解决问题。
4、及时布置作业,及时检查或批阅作业,有时采用面批的方法,及时反馈教与学的情况,以便改进不足之处。
5、课后抽出一定的时间辅导学生,解答疑问,点拔思路,也以便学困生完成作业。
6、做好每一章的复习和测试工作,做好物理单元过关评价检测(周练)和月考工作,做好期中复习和期末复习及考试工作。
7、结合新的教育理念,学习、掌握、熟练使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扩充授课的信息量,增强课堂教学的艺术美。
8、加强与日常生活,技术应用及其他科学的联系。在实际教学中,要结合本地实际,采取学生常见的事例,尽可能采作图片、投影、录像、光盘、CAI课件进行教学。
9、适当的开展相关的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工作,多联系生活、多联系社会,突出“科学、技术、社会”的观点,逐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第二篇:苏科版初中物理目录
初中物理目录(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引言
1.奇妙的物理现象2体验科学探究
第一章声现象
1.1 声音是什么1.2 声音的特征1.3 令人厌烦的声音1.4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第二章物态变化
2.1 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2.2 汽化和液化2.3 熔化和凝固2.4 升华和凝华2.5 水循环
第三章光现象
3.1光的色彩 颜色3.2 人眼看不见的光3.3 光的直线传播3.4平面镜 3.5 光的反射
第四章透镜及其应用
4.1光的折射 4.2 透镜4.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4.4照相机与眼球 视力的矫正4.5望远镜与显微镜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
5.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5.2 速度5.3 匀速直线运动5.4 世界是运动的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
6.1 物体的质量6.2 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6.3 物质的密度6.4 物质的比热容6.5 物质的物理属性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
7.1 走进分子世界7.2 探索更小的微粒7.3 宇宙探密
第八章力
8.1 弹力和弹簧测力计8.2 重力8.3 摩擦力8.4 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第九章压强与浮力
9.1 压强9.2 液体的压强9.3 气体的压强9.4 浮力
第十章力与运动
10.1 物体的浮与沉10.2 二力平衡10.3 力与运动的关系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
11.1 杠杆11.2 滑轮11.3 功11.4 功率11.5 机械效率11 综合实践活动
第十二章机械能与内能
12.1 动能 势能 机械能
12.2 内能 热量12.3 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
第十三章简单电路
13.1 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13.2 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13.3 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13.4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
第十四章欧姆定律
14.1 电阻14.2 变阻器14.3 欧姆定律14.4 欧姆定律的应用
第十五章电功与电热
15.1 电能表与电功15.2 电功率15.3 电热器 电流的热效应15.4 家庭安全用电
第十六章电磁转化
16.1 磁体与磁场16.2 电流的磁场16.3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电动机 16.4 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16.5 电磁感应 发电机
第十七章电磁波与现代通讯
17.1 信息与信息传播17.2 电磁波及其传播17.3 现代通信 走进信息时代
第十八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8.1 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18.2 核能18.3 太阳能18.4 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18.5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三篇:苏科版初中物理目录
八年级上册 引言
一、奇妙的物理现象
二、体验科学探究 第一章
声现象
1.1 声音是什么 1.2 乐音的特征 1.3 噪声及其控制 1.4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第二章 物态变化
2.1 物质的三态 温度 2.2 汽化和液化 2.3 熔化和凝固 2.4 升华和凝华 2.5 水循环
第三章 光现象
3.1 光的色彩 颜色
3.2 人眼看不见的光
3.3 光的直线传播
3.4平面镜
3.5 光的反射 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4.1 光的折射
4.2 透镜
4.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4.4 照相机与眼球 视力的矫正
4.5 望远镜与显微镜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5.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5.2 速度
5.3 直线运动
5.4 运动的相对性 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
6.1 物体的质量
6.2 测量物体的质量
6.3 物质的密度
6.4 密度知识的应用
6.5 物质的物理属性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7.1 走进分子世界
7.2 静电现象
7.3 探索更小的微粒
7.4 宇宙探秘 第八章 力
8.1 力 弹力
8.2 重力 力的示意图
8.3 摩擦力
8.4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第九章 力与运动
9.1 二力平衡
9.2 牛顿第一定律
9.3 力与运动的关系 第十章 压强和浮力
10.1 压强
10.2 液体的压强
10.3 气体的压强
10.4 浮力
10.5 物体的浮与沉 九年级上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11.1 杠杆
11.2 滑轮
11.3 功
11.4 功率
11.5 机械效率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
12.1 动能 势能 机械能
12.2 内能 热传递
12.3 物质的比热容
12.4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
13.1 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
13.2 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
13.3 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
13.4 电压和电压表的使用 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
14.1 电阻
14.2 变阻器
14.3 欧姆定律
14.4 欧姆定律的应用 九年级下册
第十五章 电功和电热
15.1 电能表与电功
15.2 电功率
15.3 电热器 电流的热效应
15.4 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 第十六章 电磁转换
16.1 磁体与磁场
16.2 电流的磁场
16.3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16.4 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
16.5 电磁感应 发电机 第十七章 电磁波与现代通信
17.1 信息与信息传播
17.2 电磁波及其传播
17.3 现代通信—走进信息时代 第十八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8.1 能源与社会
18.2 核能
18.3 太阳能
18.4 能量转换的基本规律
18.5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四篇:初中物理教材目录(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一章 声现象 1.1 声音是什么 1.2乐音的特征 1.3 噪声及其控制 1.4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第二章 物态变化
2.1 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 2.2 汽化和液化 2.3 熔化和凝固 2.4 升华和凝华 2.5 水循环 第三章 光现象 3.1光的色彩 颜色 3.2 人眼看不见的光 3.3 光的直线传播 3.4平面镜 3.5 光的反射 第四章 透镜及其应用 4.1光的折射 4.2透镜
4.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4.4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 4.5望远镜与显微镜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5.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5.2 速度 5.3直线运动 5.4运动的相对性
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 6.1 物体的质量 6.2 测量物体的质量 6.3 物质的密度 6.4 密度知识的应用 6.5 物质的物理属性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7.1 走进分子世界 7.2静电现象 7.3 探索更小的微粒 7.4 宇宙探密 第八章 力 8.1 力
弹力 8.2 重力
力的示意图 8.3 摩擦力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8.4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第九章 力与运动 9.1 二力平衡 9.2 牛顿第一定律 9.3 力与运动的关系 第十章 压强与浮力 10.1 压强 10.2 液体的压强 10.3 气体的压强 10.4 浮力 10.5 物体的浮与沉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与功 11.1 杠杆 11.2 滑轮 11.3 功 11.4 功率 11.5 机械效率
第十二章 机械能与内能12.1 动能 势能 机械能 12.2 内能 热传递 12.3 物质的比热容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12.4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 第十三章 简单电路 13.1 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 13.2 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 13.3 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 13.4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 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 14.1 电阻 14.2 变阻器 14.3 欧姆定律 14.4 欧姆定律的应用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五章 电功与电热 15.1 电能表与电功 15.2 电功率
15.3 电热器 电流的热效应 15.4 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 第十六章 电磁转换 16.1 磁体与磁场 16.2 电流的磁场
16.3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电动机 16.4 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 16.5 电磁感应 发电机 第十七章 电磁波与现代通信 17.1 信息与信息传播 17.2 电磁波及其传播
17.3 现代通信 ——走进信息时代 第十八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8.1 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18.2 核能 18.3 太阳能
18.4 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 18.5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五篇:苏科版九年级教师个人物理教学计划
**学校**学第一学期 九年级物理教学计划
一、教材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出发,在知识选材上,适当加强联系实际、适当降低难度,既考虑现代生产发展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又考虑当前大多数初中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实际可能。在处理方法上,适当加强观察实验,力求生动活泼,既有利于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能力、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获得素质上的提高。
2、教材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目标。在内容选配上,注意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总目标和总的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
三、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在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本”
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怎样发现问题”、“怎样提出问题”、“怎样研究问题”、“怎样分析问题”、“怎样反思”、“怎样交流”等等。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变成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2.课堂教学中注意“三基”的训练
由于初三的内容相对初二来说较难,因此,在教学中就更要突出“三基”的训练,要狠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要在基础知识的训练基础上,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进行基本方法的渗透。
对基本技能的训练要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的全过程,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训练,同时要帮助学生总结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法”、“类比”、“模型”等。3.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初中物理教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观察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要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4.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知识的核心内容。要培养学生关注物理现象,引导其从现象的观察、分析、实验中形成物理概念,学习物理规律,继而对规律的发现过程产生兴趣。初中物理中的概念和规律,多数是从物理事实的分析中直接概括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5.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很多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