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你先要知道的书
你先要知道的书
1、《诗经选》余冠英选注: 作为中学生,不读《诗经》似乎说不过去,因其难懂,就读注译俱佳的选本吧。
2、《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 内容丰富,语言形象精炼。如果入乎其内,你能弄清儒学的渊源,如出乎其外,定能登高望远。
3、《孟子译注》杨伯峻译注: 引喻譬类透露出的是智者的机趣和学者的严密,论说时的浩然之气显示的是儒家亚圣的自信和潇洒。
4、《庄子选译》陆永品译注: 庄子用艺术形象来阐明哲学道理,表现出摆脱精神束缚的热烈渴望,而且在文学上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行文行所欲行,止所当止,汪洋恣肆。
5、《唐诗三百首》(清)蘅塘退士编选: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6、《杜甫诗选注》 萧涤非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年版: 选家的眼光决定了这是一部很有价值的选本,让你领略诗圣的风采。
7、《宋词选》胡云翼选注: 唐诗之后是宋词,本书是建国以来流通最广、影响最大的宋词选本,通过它,可以“窥见宋词丰富多彩的全貌”。
8、《古文观止》(清)吴楚村、吴调侯选编: 成书以来,流传甚广,影响甚巨。其语言艺术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散文的代表,选文多平易短小精悍,是很好的文言文入门读物。
9、《永州八记》柳宗元著: 是作者悲剧人生和审美情趣的结晶,以极其优美、凝练、精致的语言通过对山水的描述,把自己的感受写得淋漓尽致,文章开阖变化,意趣无穷。
10、《西厢记》(元)王实甫著: 作者以秀丽优雅而活泼的语言,演绎了一个美丽动人而浪漫的爱情故事,是中国古代戏剧的杰作。
11、《西游记》(明)吴承恩著: 当你用文字的《西游记》唤起对动画片《西游记》的记忆的时候,你会发现它们是多么的有趣和引人遐想。
12、《聊斋志异》(清)蒲松龄著: 本书是我国文言短篇小说中的精品。作者构思奇巧,既幻异曲折,跌宕多变,又脉络分明,叙次井然,且以文笔洗练、描绘细腻见长。其思想与艺术成就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创作上新的高峰。
13、《儒林外史》(清)吴敬梓著: 本书是中国儒林群像的画谱。鲁迅评价它的出现,使“说部中始有足称讽刺之书”,而且“是后亦鲜有以公心讽世之书如《儒林外史》者”。
14、《红楼梦》(清)曹雪芹著; 它是我国古代一部宏大、精致的百科全书式的伟大作品,其实在曹雪芹之后,有很多人是命中注定要读它的。
15、《呐喊》鲁迅著: 也许不应该把批判国民性这样沉重的话题交给少年朋友,但我们总不能以封建的意识活在现代社会吧,尤其是我们还要发展。
16、《朝花夕拾》鲁迅著: 本书是鲁迅追怀往事之作,另类的“儿童文学”。真实而生动地叙写了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组生活。于平淡质朴的笔墨间蕴藉着深邃的思想,于旧日情怀的回忆中闪烁着社会批判的光芒。
17、《死水》闻一多著: 是作者对新诗格律的“最满意的试验”。真正做到了他所说的新诗应具备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18、《繁星•春水》冰心:本书渲染“母爱”、“童真”,也宣扬了“世界是爱”的思想,给了涉世未深的青年以某些精神上的慰藉,作者善于用优美的文字烘染出浓郁的抒情氛围,在当时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19、《志摩的诗》徐志摩著: 一个与泰戈尔成为忘年交的诗人肯定是一位不同寻常的诗人。
20、《边城》沈从文著: 时间会淘汰很多作家,但沈从文是永远的。《边城》展示的绝不仅仅是湘西的风土人情,当然,我们还希望你了解他的《长河》和《萧萧》等。
21、《雷雨》曹禺著:标志中国话剧走向成熟的经典的作品。
22、《桥》废名著: 废名可是沈从文的老师,你可听说像写绝句一样写小说的?他就是。《桥》由四十三篇独立成文的山水小品连缀而成。几乎每一篇都营造了某种“美化的境界”,表达了某些“诗意和内蕴”。
23、《生死场》萧红著 :“忙着生,忙着死”的“生死场”,读了让人断肠。
24、《呼兰河传》萧红著: 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作品。茅盾曾这样评价它的艺术成就:“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25、《死水微澜》李劼人著:虽然才200页多些,却是现代文学史上最精致、最完美的长篇小说,千万不要等大家都醒悟过来的时候才读,因为有很多青少年朋友都错过了阅读它的机会。还有他的《大波》也一样美。
26、《骆驼祥子》老舍著:在任何社会形态下,关注小人物的生存境遇,喜怒哀乐,都是一种人道。
27、《围城》钱钟书著:不少“有智慧”的人认为钱钟书是小聪明。但读了《围城》,掩卷遐思,你会发现,我们的“智慧”是多么可笑。
28、《射雕英雄传》金镛著:古龙的小说是有意味的,金镛的小说则是有意思的,尤其是他笔下的人物。
29、《北岛诗集》北岛著:作者以理性和人性为准绳,嘲讽怪异和异化的世界,反思历史和现实;呼唤人性的富贵,寻找“生命的湖”和“红帆船”。
30、《受戒》汪曾祺著:是一部历久弥新的短篇小说,高邮大地上涌动着的生命的快乐,一定让你感到意趣无穷。
31、《商州散记》贾平凹著:当今的大陆文坛,鲜有人能在语言上超过贾平凹。他常用轻淡的笔墨,从容不迫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炫耀、不张扬。
32、我与地坛/史铁生著:全文不足一万五千字,却值得反复诵读,作者用残缺的身体、睿智的言辞写出了令健康人惭愧的文字和思想。相信你读了之后,更想读他的《务虚笔记》和《病隙碎笔》。
33、《活着》余华著;作者是中国当下最具实力和潜力的作家,他笔下的苦难人生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作者用冷静的语言把这种苦难叙述得令人唏嘘不已,而主人公对命运的忍耐程度,又令人深思。
34、《许三观卖血记》余华著:讲述了一个令人悲伤的故事,书中一次次地从思想和细节上描绘主人公许三观卖血的经历,为了他的妻子、他的孩子、他的情妇,一次又一次,而在最后一次,当他想到要为自己去卖血的时候,血站已经不要他的血了,换来的只是老泪纵横。小说似乎又有点喜剧色彩,因为许三观好象总能消解苦难,这真令人深思。
35、《干校六记》杨绛著:作为年轻一代的中学生,可能已经不知“文革”为何物,但作为中国人,“文革”是万万不可忘记的,所以我恳请你读这本书。
36、《白鹿原》陈忠实著:你或许能读出别样的中国现代革命的历史,当然你也会为作者酣畅淋漓的笔法折服。
37、《故乡面和花朵》刘震云著: 如果你对这200万字的贮满人类苦难的财富暂时还有所畏惧的话,你就先读他的《故乡天下黄花》和《故乡相处流传》,到时,你一定会急不可耐地要消灭这200万字了。
38、《灵山》(法)高行健著: 作者是目前唯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华人作家,《灵山》则是他的获奖作品,诗化的语言,奇异的意境,神秘的文化都证明,他获诺贝尔奖,当之无愧。
第二篇:你知道求职信怎么吗?
第一部分写明你要申请的职位和你是如何得知该职位的招聘信息的。
第二部分说明你如何满足公司的要求,陈述个人技能和个性特征。
第三部分表明你希望迅速得到回音,并标明与你联系的最佳方式。
第四部分感谢对方阅读并考虑你的应聘。每封求职信应以针对适合雇主而精心设计,以此表明你明白该公司的需要。
求职信还应包括与你所取得的成果及解决的问题的事例,这些事例与你所申请的工作类型相关。
求职信应是寄给有职位的某一特定的人,使用高档纸书写,仔细校对,避免打字或语法方面的错误,要自存副本档案。
毕业了,求职信怎么写呢 ? 下面由好范文简历网提供:求职信范文 英文求职信范文 自荐信 中文求职信写作 英文求职信写作 求职还需要简历吧 那么附加各种简历供参考
第三篇:爱书的你,知道怎样读书和选书吗
爱书的你,知道怎样读书和选书吗
来源:PKMlife 编辑:胡不寐 2011-05-27 11376 18170
分享到: 新浪 微博 人人 QQ空间 腾讯朋友 开心网 网易微博 豆瓣 搜狐微博 五度 收藏 已收藏 转邮件
每个人读书的目的都不一样,这个目的从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了你具体读书时的思维方式和深浅度。
大致有以下几种目的:
工作、学习上需要完善知识体系
获取资讯以查漏补缺
纯粹休闲怡情
改变思维方式,实现自我成长和突破
一、关于读书
读书大致分为细读和略读,在此就不分类一一说明,两者总有相同的地方,都是读书的手段,这里总结的都可以服务于高质量的读书体验。
1.明白你读这本书的目的最最重要核心的一条你要知道你读者本书的目的是什么,知道什么是你需要的,你的目标不是纯粹的读书而是想通过这本书得到什么,这就是“读书未必要读完”的意思。
明白了你的目的,你就会对一本书的内容找到你的重点,有所读、有所不读、有所精读、有所略读。
2.了解书的大概
尤其对于快速阅读一本书,首先得了解一本书的大概。
一是前言、目录、序等等;二是结尾的后记等等;三是通过目录最好能够找到对于自己最重要的章节和自己有疑问的章节,自己心中有个数
3.做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的实际用处在读书的时候很多很多,需要你自己去慢慢体会,总之自己做读书笔记绝对不会亏待你的!
关于做读书笔记,推荐的参考标准是你的读书笔记可以让你把原书扔掉只看笔记就足够的地步,当然不是越详细越好~
①.在读书的过程中,遇到有趣的、有疑问的、重要的等等就记录下来。以备份查阅。
②.在读书的过程中有自己结合已有的知识而总结出来的结论的,一定要记录下自己是如何导出这个结论的③.做读书笔记,也可以等你看完一整章节的时候凭借回忆来做笔记
④.系统结构式,以知识框架的形式来做读书笔记是个好习惯。这里其实我觉得挺重要的:不仅对于这本书,乃至于你读所有的书,甚至一切接收信息获取经验,都最好有一个自己的大的“知识树”这样你能以一个宏观的角度,当你有新的知识时就把它加入到这个“树”上,你也可以知道你缺哪方面的知识。这对于提高效率可不是一星半点的程度
4.与书对话,抓住书的作者的思维。
在第一次读的时候可以去理清所读书的事理逻辑与推理,第二次读的时候就要知道作者安排各个观点顺序的意图;进而去抓住作者写这本书的深层次意图。三个指标不一定必须读两次完成,你可以一次也可以三次以上,个人情况而定。
虽然我没有打到一天一本书的本领,不过应该大概可以理解了,对于某些可以快速阅读的书,我们去读的时候只要抓住了作者的逻辑、情节和思维就足够了
5.不同类型的书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直接举例子吧。侧重说明技巧方法类的书籍,我们可以有选择的直接去看技巧和案例;文学类作品,对于我,一般是不会做读书笔记的,读过一遍就读过了,顶多会有读后感~
6.关于快速阅读
很多人包括本人的读书速度都不快,也快不起来。在读书速度上,貌似只有练习。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速度,只有纯粹的练习。
7.Unbreaken Reading Time
每天或者你自己设定的每个周期内(不要超过一周)都要有自己的固定的读书时间,雷打不动。我是参考了大猫之前所说的早起Unbreaken Time,戒掉睡懒觉的习惯,每天早起一个小时,腾出半小时来读今天的“大部头”。
8.碎片时间的利用
所谓读书的碎片时间,当你无事所做的时间段超过五分钟的情境就是你的碎片时间了,其实细细算来,如果能够好好利用碎片时间所完成的读书进度是远大于你的固定读书时间的.碎片化时间的利用,我觉得设备工具少不了,小狼都是在Android手机上阅读一些PDF,当然我觉得,平板或是Kindle还是移动电子阅读的最佳工具
9.换脑式阅读
南怀瑾:在一定的阅读时间段里,同时阅读不同科学不同类别的书籍。当一本书读不下来的时候,马上换另一本书
二、关于选书
金克木先生的《书读完了》讲如何应对当前世界无穷无尽的书:“就书籍而言,总有些书是绝大部分的书的基础,离了这些书,其他书就无所衣服,因为书籍和文化一样总是积累起来的。因此,我想,有些不依附于其他而为其他所依附的书应当是少不了了得比读书或则说必备的知识基础”
为我们勾画出一个把书读完的书籍轮廓。我们可以在次借鉴这个轮廓的意义,在知晓这个轮廓的基础上,按照我们的知识树的框架来选书。枝干类书籍唱主调,小枝小叶应该是个人所感兴趣、所喜欢、所消遣类等等的书籍,拿这样的两类书来换脑式阅读~
所以第一条还是最应该知道的就是选书一定要控制以自己的枝干类书籍占主要,清楚自己的关注范围,不要迷失在“温柔乡”里
为了巩固,再引用阿朱的一段,体会一下选书的最基本原则:
我一般喜欢看IT应用、CIO信息化、中国社会、中国历史、新管理模式的书籍。其实就是:中国社会大背景、中国企业管理模式、中国企业信息化、中国企业信息化落地,这是一脉相承的。中国企业的发展依赖于中国社会的大背景,所以我经常看南方周末、中国经营报。中国企业的发展现状,中国企业信息化如何匹配,所以要看IT经理世界之类的书籍,其实,一切都是为了企业信息化,喜欢并信仰,计算机技术一定会推动企业竞争力。
第四篇:要知道这两者区别就先要知道营销和销售的区别
要知道这两者区别就先要知道营销和销售的区别.首先,市场营销不等于销售,因为销售关心的是如何完成当年的销售任务,把已经生产出来的产品卖出去,而市场营销关心的是企业在未来两三年能卖什么,应当推出什么样的产品,如何激发潜在消费者的需求。
其次,市场营销不等于广告,因为市场宣传只是市场营销的一个方面,而广告又是众多宣传手段当中的一种,这样说来,广告在市场营销中的比重充其量也就是1/10。
再者,市场营销不等于策划,可以说策划是在广告的基础上增加了公共关系、终端促销、媒体软文配合等因素,比简单的广告宣传上升了一个层次,考虑得更周全一些,但是由于绝大多数策划都是在产品问世之后(或者快要生产出来的时候)才开始的,所以这就决定了它的局限性,因为很多概念已经不能改了,产品特性也基本上固定了,只能挖空心思找“卖点”,效果自然打折扣。
最后,市场营销不等于整合营销传播,因为整合营销传播
(IntegratedMarketingCommunication)还是关注市场宣传这个环节,强调如何有效地与用户沟通,只不过涉及面更广,是多种宣传形式组合的概念而已。
那市场营销到底是什么?我们说做好营销工作有四个重点工作,即市场细分是前提、产品创新是核心、战略设计是主线、战术监控是关键。
首先,如果没有市场细分的话,企业就不知道为哪部分人服务,产品就无法定位,结果只能是市场上什么产品畅销就做什么,企业的命运自然与行业的命运直接挂钩,只能是“机会主义”的成功。
其次,如果一个企业的完整产品没有任何创新,就靠抄袭或模仿的话,只不过是给消费者多了一些选择而已(当然也使市场竞争更激烈),这些企业其实并没有做出任何贡献,所提供的产品也是无价值产品(当然,从短缺经济向买方市场过渡的那段时间例外)。
第三,战略设计是市场营销工作的主线,是为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服务的,如果一个企业没有清晰的市场营销战略,各部门就有可能各自为政,市场营销工作就会失去方向感,企业目标就成了“想法”或“梦想”,总也实现不了。所以市场营销部门应当担负起企业战略设计的任务,每年修订一次以营销战略为核心的企业战略规划,从而奠定市场营销在企业中的核心地位。
最后,战术执行是关键,任何战略只有分解成若干个“战术动作”才可能被执行,所以市场营销部门的最后一项工作就是做好战略的分解,设计一套便于操作、便于监督的执行机制
实际营销和销售与网络营销和网上销售只是方式不同,但道理是一样的
第五篇:你真的知道徐光启吗
你真的知道徐光启吗
徐光启(1562年4月24日-1633年11月8日),字子先,号玄扈,天主教圣名保禄(拉丁语:Paulus),谥文定。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人,中国明朝末年儒学、西学、天学、数学、水利、农学、军事学等领域学者,科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天主教教友领袖和护教士,于崇祯朝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任上病逝于北京。徐光启是中西文化交流和中国近代科学技术事业的先驱之一。在明末天下危亡之际,他忧国爱民、清廉勤政,倾心竭力以实学救国利民,在西学东渐,引进西式火器和发展明军炮兵抵御后金,引种和推广番薯、良种水稻等高产抗逆作物等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
徐光启最著名的事迹之一是他与利玛窦合作汉译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前6卷,其中译定的一些重要术语沿用至今。此外,他亲自或组织他人与来华天主教传教士合作编译了其他一系列汉文西书。徐光启是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其尽晚年心血的主要工作是编纂集中国古代农学之大成的《农政全书》和系统介绍西方古典天文学(主要是第谷体系)理论和方法的《崇祯历书》[b]等百科全书式丛书巨著[c]。徐光启还著有军事文集《徐氏庖言》和数量可观的天主教传道护教文章。徐光启病逝后,李之藻辑大量徐光启译著等成丛书《天学初函》刊行。
在西学方面启蒙于郭居静、受教于主要合作者利玛窦,徐光启深感中国传统学术于逻辑的严重欠缺和中国数学的停滞落后,因而高度重视演绎推理,以数学为着力点,倡导数学的研习、普及和应用;同时,他以理论指导实践,长期身体力行地进行天文、水利、农业等方面的科学实验和测量以及天文望远镜、西式火炮等的制造,归纳总结实践经验。徐光启生活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与培根、伽利略、笛卡儿等西欧学术名家同时代且并驾齐驱,在一些方面或有过之而无不及[d]。在对待西学和西方文明的态度问题上,远早于且不同于清末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冯桂芬“中体西用”等思想,徐光启不仅试图组织人才队伍在道理和技艺各层面虚心学习和利用西方优秀文明成果(“博求道艺之士,虚心扬榷,令彼三千年增修渐进之业,我岁月间拱受其成”[1]),还提出了逐步而全面地理解、融汇并超越(“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先须翻译。”[2])的发展路线。
坚持无神论立场、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原则且曾与梵蒂冈长期交恶的中共当局侧重于宣传其为“爱国科学家”。但近年来,中国内地学界和舆论已开始公开强调徐光启近乎“中国向西方寻找思想的第一人”[3]的历史地位和虔诚天主教徒的敏感身份。
徐光启希望以“修身事天”的基督教信仰匡救时弊,挽回世道人心,“补儒易佛”,改良中华文化。徐保禄阁老是罗马大公教会汉传开教之初热忱而忠贞的教友领袖和护教士,是中国基督教史上影响力最大、官位最高的奉教士大夫,被誉为中国天主教“圣教三柱石”之首。1933年,徐光启被天主教上海教区宣告为为“天主之仆”,启动列真福品案;2010年前后,利玛窦、徐光启列真福品案分别重启。徐光启是上海地区最早的天主教基督徒。生平[编辑]
徐光启故居——九间楼
徐氏祖居苏州,以务农为业,后迁至上海。徐光启的祖父因经商而致富,及至父亲徐思诚家道中落,乃转务农。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徐光启出生于太卿坊(今上海市黄浦区乔家路)。万历朝[编辑] 少年时代的徐光启在龙华寺读书。万历九年(1581年)应金山卫试中秀才后,他在家乡教书,并娶本县处士吴小溪女儿为妻。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徐光启赴广东韶州任教,并结识了耶稣会士郭居静(Lazzaro Cattaneo)。二十四年(1596年)年转至广西浔州任教。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徐光启因考官焦竑赏识而以顺天府解元中举。次年会试他未能考中,便回到家乡教书。
中文版《几何原本》中的插图:利玛窦和徐光启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他赴南京拜见恩师焦竑,并首次与耶稣会士利玛窦晤面。三十一年(1603年),在南京由耶稣会士罗如望(Jean de Rocha)受洗入天主教会,圣名为保禄(Paulus)。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徐光启中进士,考选翰林院庶吉士。三十四年(1606年)他开始与利玛窦合作翻译《几何原本》前6卷,次年春翻译完毕并刻印刊行。翻译完毕《几何原本》后,他又根据利玛窦口述翻译了《测量法义》一书。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三年,翰林馆期满告散,他被授予翰林院检讨。同年徐光启的父亲在北京去世,他回乡丁忧守制。第二年邀请郭居静至上海传教,这成为天主教传入上海之始。守制期间,他整理定稿了《测量法义》,并将《测量法义》与《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相互参照,整理编撰了《测量异同》;作《勾股义》一书,探讨商高定理;开辟双园、农庄别墅,进行农作物引种、耕作试验,作《甘薯疏》、《芜菁疏》、《吉贝疏》、《种棉花法》和《代园种竹图说》。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徐光启回到北京,官复原职。因钦天监推算日食不准,他与传教士合作研究天文仪器,撰写了《简平仪说》、《平浑图说》、《日晷图说》和《夜晷图说》。四十年(1612年),他向耶稣会士熊三拔(P.Sabbathino de Ursis)学习西方水利,合译《泰西水法》6卷。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初冬,因与朝中一些大臣意见不合,徐光启告病去职前往天津。他在房山、涞水两县开渠种稻,进行各种农业实验,先后撰写了《宜垦令》、《农书草稿》(北耕录)等书,为《农政全书》的编写打下了基础。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礼部侍郎沈榷连上三道奏疏,请求查办天主教传教士,史称“南京教案”。徐光启上《辩学章疏》为传教士辩护。同年徐光启回京复职,次年任詹事府左春坊左赞善。不久病归天津,作《粪壅规则》。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后金大汗努尔哈赤发兵进犯关内,徐光启应召星夜入京。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明军在萨尔浒之战中战败,他多次上疏请求练兵,擢升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在通州督练新军。但由于军饷、器械供应困难,练兵计划并不顺利。天启朝[编辑] 天启元年(1621年)三月,徐光启上疏回天津养病;六月辽阳失陷,他又奉召返京,力请使用红夷大炮帮助守城,但因与兵部尚书崔景荣意见不合,于十二月再次辞归。天启三年(1624年),徐光启升任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等职。当时朝中魏忠贤专权,他不肯就任,次年便遭谗劾去职。徐光启回到上海,将积累多年的农业资料“系统地进行增广、审订、批点、编排”,编撰而成后来的《农政全书》。他同毕方济(P.Franciscus Sambiasi)一起合译了《灵言蠡勺》。还把自己关于军事方面的文章辑录成书,刻印刊行了《徐氏庖言》。崇祯朝[编辑] 崇祯元年(1628年),徐光启奉召回京,官复原职。二年(1629年),升礼部左侍郎。因钦天监推算日食失准,崇祯帝同意由徐光启主持开局修历。同年,皇太极率领兵数万人进逼京畿,崇祯帝召集大臣平台议事,徐光启奏对战守之事。三年(1630年),升任礼部尚书。四年起,陆续进献历书多卷,即《崇祯历书》。五年(1632年),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六年(1633年),加太子太保,兼文渊阁大学士;同年十月初七(11月8日),病逝于任上。谥文定。崇祯十四年(1641年),归葬上海徐家汇。
徐光启《农政全书》遗稿经陈子龙修订,编成60卷,于崇祯十二年(1639年)刊行。思想与著述[编辑]
本条目需要扩充。(2014年5月19日)
请协助改善这篇条目,更进一步的信息可能会在讨论页或扩充请求中找到。请在扩充条目后将此模板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