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19-05-13 12:13: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第一篇: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七年级历史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六块”教学模式高效课堂为中心,团结合作,努力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互相学习,认真备好课,上好每一节课,并结合教材的特点,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活动,在教学中,既要抓好基础知识教学,更要着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人本学期任初一(1——4)班历史科教学,经过调查和观察,学生基本能完成学习任务,学习兴趣较浓,组织纪律性较强,但也存在少数同学反应相对比较慢,学习态度一般,学习上存在一定障碍,针对这一点,在本学期要在课堂上课下多花时间鼓励,做好培优扶困的工作,缩小后进面。努力提高整体学习成绩。

三、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出版的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真正反映了课改精神,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感。该书主要以人类文明史发展为主线,该教材重点突出,以点带面,建立了新的评价机制。该书图文并茂,生动规范,单元,课和子目的设计合理规范,更注意吸收当代文化的变化发展,对历史的分期历史发展的动力,民族关系等重大史学问题进行了更为科学,合理的把握和处理。

初中七年级上册主要讲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到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在课型设置上,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新教材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增加了“学习与探究”课,在栏目设置上,出现了许多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探究式学习栏目,而图文资料的有效运用,大大增强了历史知识的生动性和直观性,同时也注意与其他学科知识的交叉与渗透。

四、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思维比较敏捷,有的学生也喜欢刨根问底,也有的学生对历史这门学科是置之不理,提不起兴趣来,学习目的不明,缺乏主动性,综合分析能力有待提高。努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学习方法,争取早日让他们从小学的学习习惯中转变过来,早日习惯初中生活。

五、教学目标及要求:

1、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2、简述河姆渡,半坡聚落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3、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区别

4、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直到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

5、说出西周分封制主要内容,直到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6、通过商鞅变法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认识汉字的演变,以司母戊鼎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7、了解“百家争鸣”主要史实,以都江堰等为例,体会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8、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9、列举汉武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讲述张骞通西域的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10、了解“四大发明”,名医华佗,张仲景,李时珍以及祖冲之和《九章算术》。

11、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主要史实,《史记》和《资治通鉴》。

12、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人口南迁河民族交往。

13、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和的措施。

14、《水经注》、《天工开物》等著作,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六、具体措施:

1、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重视历史学科的学习,让学生把它作为个主要的知识来学习,教会学生学历史的方法,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学乐学,深入浅出地授好每一课,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2、本备课组将按照学校要求,认真开展新课程的备课组活动,每次活动都要做到针对该章的内容,确定重点、难点以及教法,轮流主备主讲,作专题发言并进行讨论,以便更好地理解教材,提高教学效果。

3、备课做到与侯老师做到统一进度、统一备课的内容、统一测试题目、统一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措施。

4、开展互相学习活动,互相听课探索教学模式,共同提高。

5、引导鼓励学生成立课外学习小组,培养合作精神,开展互助互帮,实行一帮一学习,帮助中下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发挥优生优势,让他们各带一个“学困生”,让优生讲述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经验交流,介绍方法给他们的,让他们的懂得怎样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6、充分发挥优生的表率作用来带动“学困生”,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的浓厚学习氛围。对于他们主要是多引导,多重复,在熟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学习能力,尤其是学习态度的转变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方面要花大力气。

七、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周次安排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周第一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1、元谋人

2、北京人

3、山顶洞人)

第二课 星罗棋布的氏族部落(1、半坡聚落

2、河姆渡聚落

3、大汶口聚落)

第2周第三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1、炎帝与黄帝

2、尧舜“禅让”

3、大禹治水)

第四课 破解彩陶之谜 ——学习与探究之一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3周第五课 夏商西周的更替(1、“家天下”的夏朝

2、商汤灭夏

3、武王讨伐)

第六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1、西周的分封制

2、贵族、平民与奴隶

3、军队,刑法与礼仪)第4周第七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1、齐桓公称霸

2、问鼎中原

3、合纵连横)

第5周第八课 铁器牛耕引发社会变革(1、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2、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3、商鞅变法秦崛起)

第九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1、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2、闻名于世的青铜器)第6周第十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1、孔子

2、百家争鸣)

第7周第十一课 先民的智慧与创造(1、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2、神奇的编钟)

第十二课 了解身边的“历史”——学习与探究之二

第8周第十三课 秦帝国的兴亡(1、秦王扫六合

2、陈胜吴广起义

3、楚汉战争)

第十四课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1、废分封,立郡县

2、车同轨,书同文)

第9周 期中考试复习第10周期中考试

第11周第十五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削弱封国势力

3、强化监察制度)

第十六课 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1、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和战关系

2、张骞通西域

3、丝绸之路)

第12周第十七课 先进的科学技术(1、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2、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

3、《九章算术》)

第十八课 昌盛的文化(1、佛教东来和道教兴起

2、司马迁与《史记》

3、威武雄壮的地下军阵)

第十九课 寻访“丝绸之路”——学习与探究之三

第13周第二十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1、曹操统一北方

2、三国鼎立

3、官渡之战)

第二十一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1、人口南迁

2、淝水之战

3、江南经济的发展)

第14周第二十二课 北方民族的汇聚(1、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

2、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和的措施)

第二十三课 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1、祖冲之和圆周率 2、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3、郦道元和《水经注》)

第15周第二十四课 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1、“书圣”王羲之 2、顾恺之和绘画 3、石窟艺术)第16--18周 期末考试 复习第19周 期末考试

第二篇: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2012 年 9 月 2 日)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七年级历史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六环节”教学模式高效课堂为中心,团结合作,努力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互相学习,认真备好课,上好每一节课,并结合教材的特点,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活动,在教学中,既要抓好基础知识教学,更要着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人本学期任初一(1)、(2)班历史科教学,经过调查和观察,学生基本能完成学习任务,两班学习兴趣较浓,组织纪律性较强,但也存在少数同学反应相对比较慢,学习态度一般,学习上存在一定障碍,针对这一点,在本学期要在课堂上课下多花时间鼓励,做好培优扶困的工作,缩小后进面。这样才能有助于提高整体学习成绩。

三、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出版的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真正反映了课改精神,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感。该书主要以人类文明史发展为主线,该教材重点突出,以点带面,建立了新的评价机制。该书图文并茂,生动规范,单元,课和子目的设计合理规范,更注意吸收当代文化的变化发展,对历史的分期历史发展的动力,民族关系等重大史学问题进行了更为科学,合理的把握和处理。

初中七年级上册主要讲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到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在课型设置上,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新教材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增加了“学习与探究”课,在栏目设置上,出现了许多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探究式学习栏目,而图文资料的有效运用,大大增强了历史知识的生动性和直观性,同时也注意与其他学科知识的交叉与渗透。

四、教学进度安排

这个学期一共21周,第十一周进行期中考试,第二十一周进行期末考试。

五、教学目标及要求:

1、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2、简述河姆渡,半坡聚落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3、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区别

4、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直到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

5、说出西周分封制主要内容,直到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6、通过商鞅变法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认识汉字的演变,以司母戊鼎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7、了解“百家争鸣”主要史实,以都江堰等为例,体会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8、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9、列举汉武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讲述张骞通西域的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10、了解“四大发明”,名医华佗,张仲景,李时珍以及祖冲之和《九章算术》。

11、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主要史实,《史记》和《资治通鉴》。

12、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人口南迁河民族交往。

13、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和的措施。

14、《水经注》、《天工开物》等著作,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六、教学改革的设想(教学具体措施):

1、让学生形成一种意识,即把历史科的地位提升到主科地位。

2、抓好课堂纪律,充分利用“40分钟”。

3、多讲述名人历史故事,与历史典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适当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迹或历史博物馆,让学生增长见识,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5、多组织一些历史活动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表演能力。

6、每节课后布置适当的作业和练习,巩固知识,大约80多次。

7、做好“培优扶困”工作,提高两率临界生的成绩。

七、具体措施:

1、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重视历史学科的学习,让学生把它作为个主要的知识来学习,教会学生学历史的方法,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学乐学,深入浅出地授好每一课,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2、本备课组将按照学校要求,认真开展新课程的备课组活动,每次活动都要做到针对该章的内容,确定重点、难点以及教法,轮流主备主讲,作专题发言并进行讨论,以便更好地理解教材,提高教学效果。

3、备课组内做到统一进度、统一备课的内容、统一测试题目、统一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措施。

4、在备课组内开展互相学习活动,互相听课探索教学模式,共同提高。

八、拟定本学期教学设想:

培扶措施:

1、引导鼓励学生成立课外学习小组,培养合作精神,开展互助互帮,实行一帮一学习,帮助中下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发挥优生优势,让他们各带一个“学困生”,让优生讲述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经验交流,介绍方法给他们的,让他们的懂得怎样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利用课外实行培扶工作。

3、充分发挥优生的表率作用来带动“学困生”,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的浓厚学习氛围。对于他们主要是多引导,多重复,在熟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学习能力,尤其是学习态度的转变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方面要花大力气。

4、对“学困生”多鼓励,少批评,多谈心,进行心理沟通,提高他们自我判断与控制能力,必要时与家长联系,共同解决学习困难。

5、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加强科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课课过关,各单元过关。

6、作业布置和批改要有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

九、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周次安排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周第一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1、元谋人

2、北京人

3、山顶洞人)

第二课 星罗棋布的氏族部落(1、半坡聚落

2、河姆渡聚落

3、大汶口聚落)第2周第3周第4周第5周第6周第7周第8周第9周第10周第11周第12周第13周第14周第15周第16周第17周第18周第三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1、炎帝与黄帝

2、尧舜“禅让”

3、大禹治水)第四课 破解彩陶之谜 ——学习与探究之一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第五课 夏商西周的更替(1、“家天下”的夏朝

2、商汤灭夏

3、武王讨伐)第六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1、西周的分封制

2、贵族、平民与奴隶

3、军队,刑法与礼仪)第七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1、齐桓公称霸

2、问鼎中原

3、合纵连横)第八课 铁器牛耕引发社会变革(1、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2、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3、商鞅变法秦崛起)第九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1、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2、闻名于世的青铜器)第十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1、孔子

2、百家争鸣)第十一课 先民的智慧与创造(1、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2、神奇的编钟)第十二课 了解身边的“历史”——学习与探究之二第十三课 秦帝国的兴亡(1、秦王扫六合

2、陈胜吴广起义

3、楚汉战争)第十四课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1、废分封,立郡县

2、车同轨,书同文

3、焚书坑儒)期中考试复习期中考试第十五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削弱封国势力

3、强化监察制度)第十六课 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1、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和战关系

2、张骞通西域

3、丝绸之路)第十七课 先进的科学技术(1、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2、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

3、《九章算术》)第十八课 昌盛的文化(1、佛教东来和道教兴起

2、司马迁与《史记》

3、威武雄壮的地下军阵)第十九课 寻访“丝绸之路”——学习与探究之三第二十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1、曹操统一北方

2、三国鼎立

3、官渡之战)第二十一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1、人口南迁

2、淝水之战

3、江南经济的发展)第二十二课 北方民族的汇聚(1、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

2、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和的措施)

第二十三课 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1、祖冲之和圆周率 2、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3、郦道元和《水经注》)

第19周第二十四课 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1、“书圣”王羲之 2、顾恺之和绘画 3、石窟艺术)第20周期末考试 复习

第21周期末考试

十、作业格式及批改要求:

作业格式:

1、作业本封面上画上表格,以便于填写批阅等级、日期。

2、每次作业在下边垫上横格纸,以便于书写成行。

3、每页作业要留出上、下、左、右各1~1.5cm的页边距,每题的编号写在答题内容以外。

4、每次作业之间要有一行隔开。

批改要求:

1、每题作业都要有批改,对的打“√”,错的打“×”。

2、每次作业要及时批改,批改时在作业最后一行的右下方给出具体等级,并注上批改时间。

3、学生做错的题目要更正。

4、要求学生每人建立“错题本”,加强订正错题。

第三篇: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2016—2017学第一学期

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丁沟初级中学

张晓霞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七年级历史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高效课堂为中心,团结合作,努力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互相学习,认真备好课,上好每一节课,并结合教材的特点,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活动,在教学中,既要抓好基础知识教学,更要着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人本学期任七年级(1)、(2)班历史科教学,经过调查和观察,学生基本能完成学习任务,两班学习兴趣较浓,组织纪律性较强,但也存在少数同学反应相对比较慢,学习态度一般,学习上存在一定障碍,针对这一点,在本学期要在课堂上课下多花时间鼓励,做好培优扶困的工作,缩小后进面。这样才能有助于提高整体学习成绩。

三、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出版的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真正反映了课改精神,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感。该书主要以人类文明史发展为主线,该教材重点突出,以点带面,建立了新的评价机制。该书图文并茂,生动规范,单元,课和子目的设计合理规范,更注意吸收当代文化的变化发展,对历史的分期历史发展的动力,民族关系等重大史学问题进行了更为科学,合理的把握和处理。

初中七年级上册主要讲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到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在课型设置上,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新教材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增加了“学习与探究”课,在栏目设置上,出现了许多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探究式学习栏目,而图文资料的有效运用,大大增强了历史知识的生动性和直观性,同时也注意与其他学科知识的交叉与渗透。

四、教学目标及要求:

1、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2、简述河姆渡,半坡聚落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3、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区别

4、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直到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

5、说出西周分封制主要内容,直到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6、通过商鞅变法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认识汉字的演变,以司母戊鼎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7、了解“百家争鸣”主要史实,以都江堰等为例,体会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8、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9、列举汉武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讲述张骞通西域的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10、了解“四大发明”,名医华佗,张仲景,李时珍以及祖冲之和《九章算术》。

11、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主要史实,《史记》和《资治通鉴》。

12、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人口南迁河民族交往。

13、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和的措施。

14、《水经注》、《天工开物》等著作,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五、教学改革的设想(教学具体措施):

1、让学生形成一种意识,即把历史科的地位提升到主科地位。

2、抓好课堂纪律,充分利用“40分钟”。

3、多讲述名人历史故事,与历史典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适当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迹或历史博物馆,让学生增长见识,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5、多组织一些历史活动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表演能力。

6、每节课后布置适当的作业和练习,巩固知识,大约80多次。

7、做好“培优扶困”工作,提高两率临界生的成绩。

六、具体措施:

1、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重视历史学科的学习,让学生把它作为个主要的知识来学习,教会学生学历史的方法,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学乐学,深入浅出地授好每一课,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2、本备课组将按照学校要求,认真开展新课程的备课组活动,每次活动都要做到针对该章的内容,确定重点、难点以及教法,轮流主备主讲,作专题发言并进行讨论,以便更好地理解教材,提高教学效果。

3、备课组内做到统一进度、统一备课的内容、统一测试题目、统一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措施。

4、在备课组内开展互相学习活动,互相听课探索教学模式,共同提高。

七、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周次安排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周第一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1、元谋人

2、北京人

3、山顶洞人)

第二课 星罗棋布的氏族部落(1、半坡聚落

2、河姆渡聚落

3、大汶口聚落)

第2周第三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1、炎帝与黄帝

2、尧舜“禅让”

3、大禹治水)

第四课 破解彩陶之谜 ——学习与探究之一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3周第五课 夏商西周的更替(1、“家天下”的夏朝

2、商汤灭夏

3、武王讨伐)

第六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1、西周的分封制

2、贵族、平民与奴隶

3、军队,刑法与礼仪)

第4周第七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1、齐桓公称霸

2、问鼎中原

3、合纵连横)

第5周第八课 铁器牛耕引发社会变革(1、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2、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3、商鞅变法秦崛起)

第九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1、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2、闻名于世的青铜器)第6周第十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1、孔子

2、百家争鸣)

第7周第十一课 先民的智慧与创造(1、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2、神奇的编钟)

第十二课 了解身边的“历史”——学习与探究之二

第8周第十三课 秦帝国的兴亡(1、秦王扫六合

2、陈胜吴广起义

3、楚汉战争)

第9周第十四课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1、废分封,立郡县

2、车同轨,书同文

3、焚书坑儒)

第10周期中考试复习第11周期中考试

第12周第十五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削弱封国势力

3、强化监察制度)

第13周第十六课 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1、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和战关系

2、张骞通西域

3、丝绸之路)第14周第十七课 先进的科学技术(1、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2、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

3、《九章算术》)

第15周第十八课 昌盛的文化(1、佛教东来和道教兴起

2、司马迁与《史记》

3、威武雄壮的地下军阵)

第十九课 寻访“丝绸之路”——学习与探究之三

第16周第二十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1、曹操统一北方

2、三国鼎立

3、官渡之战)

第17周第二十一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1、人口南迁

2、淝水之战

3、江南经济的发展)第18周第二十二课 北方民族的汇聚(1、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

2、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和的第19周 第20周措施)

第二十三课 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1、祖冲之和圆周率 2、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3、郦道元和《水经注》)

第二十四课 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1、“书圣”王羲之 2、顾恺之和绘画 3、石窟艺术)期末复习及考试

第四篇: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多数学生对历史有强烈的求知欲,但由于历史是“过去式”,七年级历史时空跨度大,学生理解有一定困难,所以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习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进一步认清历史前进的大趋势和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养。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古代史部分,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课本按历史时期或学习主题编写了“单元回眸”,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习题以及“畅想天地”等栏目,旨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

四、教学措施:

1.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融合与渗透

在把握教材时教师应从总体上突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学生能在多学科的背景下掌握教学内容。在宏观上,应保持合理的综合结构;在微观上,更要注重各人文学科知识间的合理渗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联系。

2.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倡导真正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挑战的教学;通过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通过那

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通过那些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突出能力目标的主导

即强调学生思考能力、创造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以能力目标为主导,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平等、理解、信任的态度,创造融洽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始终围绕能力目标的实现,努力探讨用能力目标主导教学的途径和方式,真正地把知识、能力和人格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五、教学进度安排:

七年级《历史》课程设置为2课时/周,全学期约40课时,现将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九月份: 第一、二单元

十月份: 第二单元

十一月份:期中考试、第三单元

十二月份:第四单元

一月份: 复习迎考

第五篇: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苍江中学 张卫光吴刚平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教学计划为指导,落实推进课程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语言能力、教学能力;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总体水平差不多。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七年级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中国历史》第一册的内容是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写到的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20课。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四、主要措施与教学目标

针对以上几点,本学期教学措施:

第一、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

1、目标统一,准确。

2、以“内容标准”的要求为依。

3、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第二、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第三、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习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第四、上公开课及听课,课后评议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

七年级班主任工作总结

苍江中学 张卫光

一学期以来,我担任七年级(10)班的班主任。在班主任期间,我认识到了一位班主任“身正为范”的重要性。初一年级是初中阶段的起始年级,如果起始年级没有带好,就会留下不少后遗症,贻害学校的就不只是一年,而是几年,给学校的教育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因此,我觉得初一班级管理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础,而良好的开端是创建优秀班集体的关键。

这学期我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1、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初一学生刚进入新校园时,通常有一种陌生的感觉。要消除陌生的感觉,集体的力量是无限的。集体主义精神是在活动中产生的,因此,我组织互帮互学活动。通过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协作精神和团体意识。这样既能在班级的纪律及常规管理上起到明显的效果,又能使同学之间也能因此养成团结友爱的习惯,在班级中孕育团结友爱的风气,使班级成为一个大家庭。

2、加强班级管理,努力培养“真诚、严格、活跃、奋进”的班集体。在活动中选拔班干部。选拔和培养好班干部,使之形成坚强的集体核心,是班集体建设的一件大事。所以应认真选拔。班干部不是班主任封的,也不是终身制的,而是在实践中脱颖而出的,所以要通过集体活动和学生的实践活动来选拔干部。一个班级成员只有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和出众的才能并得到学生群体认可时,才可能被拥戴为干部。通过活动,比如演讲、卫生劳动、分发课本等活动,从中发现并挖掘有头脑、有能力、有口才、有吃苦精神、有自信心、有主人翁意识的人才,然后,让他们自己选择班干部的职位。这样选出来的班干部才有工作热情,责任心强,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有工作的魄力。班委会成立之后,尽快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班主任要大胆放手,把一些具体事务派下去,建立层次分明的立体型管理体系。同时,给予定期的指导监督。这样,班干部的工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心。一方面,我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产生进取心;又注意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设计、自我组织活动。另一方面,我有效地利用好每周一的班会课开展一些专题性的活动,例如,学习经验交流会,习惯养成教育等,这些活动大大地促进良好的学风、班风的形成。使我班在学校的各项考试和管理评比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3、积极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后进生的教育历来是班主任工作的难点。在这方面,我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他们,深入调查摸底,搞清他们所以成为差生的原因,做到了因材施教,对他们真诚相待,耐心相帮,及时对后进生加强心理疏导,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4、采用各种方式开展活动。有意义的活动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在今年,我还采用各种方式开展活动,试图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水平,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5.以远大的理想激发学习.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就好像大海上一艘迷失方向的船,飘到哪儿算哪儿,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学生刚进入初中学习阶段时,班主任应积极创造机会对他们进行理想教育。因为只有让学生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他才会把它转变成学习、生活的动力。他们明白实际与理想之间存在的差距,但这差距并非不可逾越,而是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跨越,并要求学生制订学习计划,把对理想的追求转化为学习动力。

总之,万事开头难,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班级的管理如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那就是说,在这个班级的管理上你已成功了一半。总的来说,一学期来,我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专业水平和教学经验,在实践中学习。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总结

苍江中学 张卫光吴刚平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的历史教学,在教学工作中,我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材教法,虚心向同事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在这个年级中,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弱,刚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同学们还不能适应。另一方面,有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能踊跃回答教师的体温,但慢班的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快班的尖子生相对还可以。刚开始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教学效果不如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因而在后半学期我专门针对不同的学生实行不同的备课。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第一年代历史学科,我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并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我的老师曾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 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历史这一门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但也容易引发他们的兴趣。在这样的环境下,要教好历史,就要让学生喜爱历史,让他们对历史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历史人物故事,把课堂变成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会”,让他们了解历史,喜欢历史。

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我相信在期末考时我任教的班级会取得较好的成绩。但是无论成绩的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学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前辈学习,争取进步。

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由于经验颇浅,许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在各位领导老师,前辈的指导下,取得更好成绩。

述 职 报 告

苍江中学

张卫光

本,我担任七(10)班班主任和七年级6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一年来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兢兢业业,在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表现良好,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较好的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尽到了一个优秀教师应尽的职责,受到上级、同行和学生的认可和好评。

一、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

本人能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加强自我修养,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热爱学生、真诚对待学生,受到学生的好评。特别是,我努力地学习政治理论,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一系列政治活动,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切实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在教育活动中实践了“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古训。

二、努力提高业务水平,真正做到“学高为师”。

一年来,我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参加了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能力进一步提高,能够轻松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胜任本职工作。(1)我以坚持“六认真”来使自己常规业务精益求精;(2)将传统教育理论与新时期教育教学理念结合起来,在新形势下研究新学生、新教材、新教法和学法;(3)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科研,坚持课题研究,“研究性学习”和“历史四环节”课题试验的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了新的收获。

三、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努力勤奋地工作。

本人在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从没有因为个人的原因而拉下工作,从没有旷工、旷课现象。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没有马虎过,我努力用醉心教学、教研和耐心细致的学生思想工作等,深得学生的好评。

四、勤学习、勤研究、勤工作,努力创造佳绩

一年来,我积极参加学科教研活动,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我始终重视教研工作,把成为一名学者型的教师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断鞭策自己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因此在教育、教学、教研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绩。在每次考试中我教的班的成绩都有较大进步,深受学校好评。

教育工作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不断地变化。我愿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教学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精益求精、再创辉煌。

下载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范文大全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中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 教学工作计划 虎洞初级中学 张彦荣 一、教学目标 1、完成七年级上册所学内容; 2、提高教学质量,期末测试综合评价力争进入全区前列。 二......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

    丁玲学校初中历史教研组胡爱莲 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为更好的抓好七年级的历史教学工作任务,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一代四有......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上册 教学计划 彭安平为了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与能力,特制定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

    2018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文档[本站推荐]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将根据新课改精神,以全面推进尝试新教育教学方法为指导,在教导处的领导下,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度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胡各庄镇初级中学 卢志和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教学计划为指导,落实推进课程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语言能力、教......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在本学期,担任七年级2个班的历史课,新的学期开始,根据学校教学计划的要求和本学期的特点,结合初一学生的实际水平,开展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使学生的学会历史......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 为更好地抓好六年级的教学工作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本学期历史教学除传授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外,还应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