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理健康教育】01小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测试题
【心理健康教育】01小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测试题
o o o o 1.(c)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
A.学校心理教育
B.学校心理咨询
C.团体心理辅导
D.心理课
答案正确!
o o o o 2.心理辅导教师对学生所呈现的心理状态,可以(d)
A.随时与其班主任沟通
B.随时与其家长
C.随时与同行沟通
D.在遵守保密性原则的基础上与其班主任、家长沟通
答案正确!
o o o o 3.“人本主义”的倡导者是(c)
A.马斯洛
B.温勒
C.卡尔·罗杰斯
D.皮亚杰
答案正确!
o o o 4.团体心理辅导的“暖身阶段”重要的任务是(b)
A.辅导者了解成员基本情况
B.成员间相互认识,消除紧张感
C.了解成员存在的问题 o
答案正确!D.说明辅导主题
o o o o 5.心理辅导者是(d)
A.教育者
B.评判者
C.指导者
D.协助者
答案正确!
第二篇:小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小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一、活动主题: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二、活动背景: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激发个体潜能,增强适应能力的助人过程。
针对小学生在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过程中可能存在和出现的各种心理困扰或问题,团体辅导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推动小学生心理素质积极发展,有效地预防因缺少关注、引导而可能发生的心理困扰,使小学生可以在团体生活中体验团队合作的力量和感受团队队员之间相互的信任。
三、活动意义:
1.帮助团体成员更好地适应学校团体生活。
2.协助成员树立积极主动的人际交往态度。
3.增强团体的凝聚力,以及成员在团体中的参与、互动程度。
4.学会信任和尊重他人,在团体氛围中促进自我成长。
四、活动对象:小学生,20人左右
五、活动场地:一间空教室
六、活动时间:90分钟
七、活动准备:眼罩、气球
八、活动内容:
(一)介绍我,认识你(人际交往)
简述:用简单的动作或言语让别人了解你。
人数:全体班级成员。
游戏方法:根据自己的特点,说一句或者做一个夸张的动作来介绍自己。游戏示例:我叫***,我是一个活泼开朗的人。
(二)蒙眼走直线(团队信任)
简述:通过游戏过程中心理微妙的变化来体会信任。
人数:两人一组。
道具:眼罩。
游戏方法:
1.一个人带眼罩行走,另一人手牵手,可以提示。
2.一人带眼罩行走,另一人在其左右,但不能身体接触,也不能使用语言提示。
3.一人带眼罩行走,另一人与你保持一定距离,不能使用语言提示。
(三)合力吹气球(团队合作)
简述:藉着分工合作来完成任务。
人数:每组限六人。
道具:准备每组各六张签,上写:嘴巴;手(二张);脚(二张);汽球(每组一个)适合全部的人。
游戏方法:
1.分组,不限几组,但每组必须要有六人。
2.心理辅导员请每组每人抽签。
3.首先,抽到嘴巴的必须藉着抽到手的两人帮助来把汽球给吹起(抽到嘴巴的人不能用手自已吹起汽球);然后二个抽到脚的人抬起抽到的人去把汽球给坐破。
九、注意事项
1.注意活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2.注意控制气氛,以免场面失控。
3.适时调整时间,保证活动的完整性。
第三篇:2016心理健康教育二-中学生团体心理辅导试题
【心理健康教育】02中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测试题 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02中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测试题
o o o o 1.团体心理咨询的局限性是
A.个体差异难以照顾 B.心理咨询效果巩固性好 C.只适用于人际关系问题的人 D.只适合年轻人
答案正确!
o o o o 2.团体心理治疗的领导者是
A.任何人 B.教师 C.心理咨询师 D.心理治疗师
答案正确!
o o o o 3.团体领导者需要遵守的职业道德标准
A.逼迫学生参加团体咨询 B.尊重组员的自愿选择权
C.教师可在不接受训练的基础上成为团体领导者 D.在团体中,可向组员的班主任告知组员的事情
答案正确!
o o 4.按照团体的计划程度分类的是
A.封闭式、开放式 B.结构式、非结构式 o o C.辅导性、咨询性、治疗性 D.同质、异质
答案正确!
o o o o 5.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的设计的选择应遵循
A.方案设计必须按照事先计划一成不变 B.方案设计可以活动单独成立,不需要连贯 C.方案根据领导者的特质和经验,不需要考虑组员 D.方案设计可以根据进程和目标弹性改变
答案正确!您的总得分:100 分
第四篇:大型心理心理健康活动团体辅导
大型心理心理健康活动团体辅导
一、快乐传递
活动规则:
将群体分为两个人数一样的小组,小组手拉手围城圈,其中两人之间的手分开将呼啦圈放进小组圆圈中,手签好,使得圆圈闭合,活动中不能将手分开,呼啦圈代表的是我们的快乐之门,每个人都经过快乐之门,最后让呼啦圈回到初始的两人手中间。比赛哪组速度快。
道具:呼啦圈
活动目的:迅速热身,使所有人参与到活动中,考验协作能力
二、变形虫
活动规则:
同样分为两个小组,小组手拉手围成圈,主持人会说出一些形状(数字、几何体或者字母),小组人迅速做出反应组成相应的形状,站好后手放在前一个人或者旁边人的肩膀上,让形状连贯起来。看哪组合作反应最快。
活动目的:考验小组组织力和领导力以及团体协作能力
三、奇数偶数
活动规则:
各组所有人围成一圈,然后主持人的口令逐次报数,与普通报数不同,只报奇数或者偶数而不按规则形式报数,例如:如果主持人说报奇数,就只报“1,3,5”,如果主持人换做说只报偶数,那么就接在刚才的后面只报“6,8,10”„„如果说错了,则接受小小的“奖励”。
也可以两组之间比赛,如果报错,那么这一组就必须从最小的奇数或者偶数重新开始。在规定的时间结束时,所报数字更大的一组获胜。
活动目的:考验反应速度,形成团队意识
中间插入知识竞答
四、夹球竞走
活动规则:
两组人员排成一列,两两背对背,将气球放在两人背之间,两人一起前行绕过终点障碍物返回将气球放入下一组队员,比赛哪一组最先完成。
活动目的:团队合作
五、巧解千千结
活动规则:
一组人员围城一个圈,手拉着手站好,记住左手和右手牵着的人分别是谁,放开手,闭上眼睛,慢慢往前走,随意走乱顺序,睁开眼睛,左手继续抓住你刚才左边人,右手抓住刚刚右边的人。接下来手不能松掉,但是可以移动,可以从手下钻,最后要恢复到开始的圆圈,看哪一组最先解开。
活动目的:学会寻找方法解决问题,团队协作
六、坐人椅 活动规则:
小组成员站成一列对,并首尾相接围成队圈,间距为比鞋的长度稍宽一点(这样有利与游戏的进行)。成员依次半蹲,坐在后一位成员的大腿或双膝上,下蹲时应尽量保持大腿与地面平行,减少腿部疼痛。
“坐人椅”期间可以集体唱歌,或者与其它小组进行时间长短对比,也可以统一步伐往前移动,输的一组接受赢的一组提出的惩罚。
活动目的:团队合作
第五篇:团体心理辅导
二年级团体心理辅导记录
一、辅导缘由: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责任心,教会他们换位思考。引导小学生培养自己勇于担当、分辨是非好坏的能力。
二、初步分析:当回“坏孩子”
“坏孩子”这个称谓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排斥和反感的。许多孩子在被老师和同学贴上这个标签之后,并不能马上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身上的问题,反而会将问题的根源放在这些给他指出问题、贴上“坏孩子”标签的老师和同学身上。这样一来,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体会当坏孩子的害处与自身上存在的不足是十分必要的。学会担当、学会负责是现代家庭教育辅导孩子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换位思考的体悟行为,恰恰能在培养小学生管理自己、解读自己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换位思考,能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与他人的心理活动情况,总结经验教训并做一个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好孩子。本活动试图教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处理问题、解决问题。
三、目的要求:
1.帮助小学生学会如何换位思考
2.引导小学生培养自己勇于担当、分辨是非好坏的能力。
四、课前准备:
学生自己准备一件最喜欢的物品
五、辅导方法: 体验法、推理法
六、操作过程
1.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你们愿意被人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吗?生答:“不愿意!”但是今天老师要同学们做一回坏孩子,希望同学们通过体验活动去寻找他们隐藏起来的心灵轨迹。” 2.课堂操作。
(1)词意接力
①教师在黑板上分别在两行处写上好事、坏事。
师问:“好事你会做吗?坏事你会做吗?”,生答:“好事我会做,坏事我不会做。(出示板书:好事”/坏事
会做/不会做)师问:“好事你喜欢做吗?坏事你喜欢做吗?”,生答:“好事我喜欢做,坏事我不喜欢做”(师出示板书:好事/坏事
会做/不会做
喜欢做/不喜欢做)
师问:“你喜欢做的事情有哪些?”,生答:“读书、学习、游戏……(都是相对来说比较符合好孩子的行为)” 师问:“你不喜欢做的事情有哪些?”,生答:“迟到、挑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都是相对来说比较坏的事情)” 看来同学的回答都很符合老师的口味。那么你们是这样做的吗?
师问:“有哪些同学迟到过三次以上的?”,生超过半数举手(大多数都有过一些不好的行为)。
师:既然同学们在看待“迟到”这件小事上,都觉的错误可以一犯再犯,是不是老师可以理解为同学们喜欢做这件事情呢?生摇头。
师:既然同学们摇头,那就是说明同学们喜欢做坏事。师问:“破坏同学的物品是不是做坏事的行为?”,生答:“是的!”
师:既然同学们都觉的这样的行为是坏事,并且从多次“迟到”的现象上来看,那同学们肯定就是喜欢迟到喽。回过头来看,前面同学们自己也说过了:“迟到是一件坏事”。所以,是否可以理解为同学们喜欢做坏事喽。生摇头。师用相同的方式举出其他同学们经常会犯的小错误。老师讲其夸张地表现出来。
②小组评议:现在同学们应该明确了一个道理:“凡是小错误重复地犯了许多次,就会使小错误变成一件坏事。而同学们平时都害怕自己会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所以同学们就这个道理讨论一下是否自己站在坏孩子的角度审视一下自己,看看自己身上是否也有着这样活着那样的坏习惯?
③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已经开始关注自己身上的问题了,并且开始学会以第二人称“他”的角度来进行换位思考。(2)“做一会坏孩子”评选活动。
①教师接着前面的内容,在黑板上已经写好的板书(好事/坏事
会做/不会做
喜欢做/不喜欢做),让学生自己
举出一些不好的行为。学生举出了一系列坏习惯。小组讨论:如果让同学们选择一件坏事做,你会做哪一件?
生:摇头。
师:同学们都带来自己最喜欢的物品了吧?
生:带来了。
师:那现在就让我们每个同学,同桌之间相互交换自己带来的物品,然后想办法进行破坏。
生:不要(有的甚至情绪很激动)
师:既然同学们为了保护自己心爱的物品都能够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那么在面对平时遇到的不良行为时应该熟视无睹还是加以劝告呢?同学们讨论一下,当你做了一件坏事后是否想考虑过别人的感受,或者说假如你曾遭过坏孩子的破坏,你的心情是否很开心呢?
②全班交流:选出一名不想体验当坏孩子感觉的同学,让他讲讲自己的内心想法。
总结和建议: 通过这节心理辅导课,使同学们通过换位思考了解到问题产生时发生困惑的原因。同时也让学生通过一次做“坏孩子”的特殊体验,了解到这些问题孩子的内心需要一个来自老师和同学的关怀与引导。
课外作业 :从现在起,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都能够冷静下来,分析一下事情的主要原因,通过换位思考的方法替对方做一些考虑,同时能够在设想中体会到坏习惯给自己带来的不良影响,要将这种“换位思考”的思维方式继续坚持下去。
四年级团体心理辅导记录
尽管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任务,但游戏仍然是小学儿童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儿童,特别是低年级儿童最喜爱的活动。带有表演性质的游艺活动对小学儿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增长知识,而且能发展能力,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化装舞会正是适宜的活动形式。小学儿童通过参与准备,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通过主动邀请教师和同学参加舞会,培养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通过成功地举办化装舞会,有助于增强信心和勇气。目的要求
1.通过舞会培养小学生与别人交往的信心、勇气和能力。
2.通过舞会,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
课前准备
化装舞会所需要的头饰、面具和伴奏音乐带等。
操作过程
1.导人课题。
“同学们,我们大家都希望有好多好多知心朋友,可是我们有的同学性格内向,不善交往,遇到不熟悉的人就会害羞,不好意思与人交谈,这样就会影响自己的人际交往,使自己身边缺少友好的伙伴。今天我们举行这个舞会,目的就在于培养和锻炼我们的交往能力,交上更多的好朋友。”
2.活动与训练。
(1)宣布舞会开始,请同学们把自己制作的头饰、面具戴在头上。“现在大家都不知道对方是谁,用不着害羞,要大胆地去邀请对方跳舞,注意跳舞时不能说出自己的名字,也不要问别人的名字。(”音乐起,舞会开始,要督促帮助性格内向、不善交往的同学寻找舞伴。)
(2)两曲过后,音乐暂停片刻,教师提问:“你觉得乐曲好吗?现在你的心情怎样,好吗?”
(3)继续播放音乐,希望大家放开胆量,尽情地跳舞。
(4)几曲过后,教师再问:“想一想,你与几个舞伴跳过舞?在跳舞中交谈些什么?你与对方交谈时轻松吗?高兴吗?你最满意的舞伴有几位?使你感到满意的是什么?”
(5)音乐再起,请同学们想一想,在寻找舞伴时应当注意哪些社交礼仪?自己做得如何?可邀请教师共舞。
(6)当一首乐曲进行过半时,突然停止音乐,请大家拿掉面具,前后左右互相看一看,对方是谁?(惊讶,大笑)教师:“①你的舞伴原来熟悉吗?如果不熟悉,请谈谈你们现在交往得怎么样?②与老师共舞,你有什么感觉?老师跳得好吗?你感到拘谨吗?”
总结和建议
事实表明,只要我们克服胆怯心理,大胆尝试,就会发现与人交往并不是什么难事。如果能充分注意到社交场所应有的礼仪,就会顺利交往。我们今天的舞会开得很成功,希望我们的友谊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