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诠《诗》,以《诗》释“心”——杨慈湖《诗经》诠释之考(精)

时间:2019-05-13 12:58: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以“心”诠《诗》,以《诗》释“心”——杨慈湖《诗经》诠释之考(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以“心”诠《诗》,以《诗》释“心”——杨慈湖《诗经》诠释之考(精)》。

第一篇:以“心”诠《诗》,以《诗》释“心”——杨慈湖《诗经》诠释之考(精)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以“心’’诠《诗》,以《诗》释“心” ——杨慈湖《诗经》诠释之考察 口 张实龙

摘要:扬慈湖诠释《诗经》颇有特色。他从自我“本心”出发,对《诗经》有一个“前理解”,即认定《诗经》三百首皆为“本心”之所发,均符合“思无邪”之旨。基于此“前理解”,他极力否定《毛诗序》对《诗经》的解读,并根据他之“本心”来决定对《诗经》古注的取舍。扬慈湖在以“本心”来诠释《诗经》的同时,也展示了自己的道德践

履。

关键词:杨简;本心;《葸湖诗传》;《诗经》学中图分类号:1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02(2012)05—0135—05

杨简(1141—1226)字敬仲,浙江慈溪人,世称慈湖先生。他为象山之高足,是南宋四明心学代表人物,著有《慈湖诗传》二十卷,朱彝尊《经义考》日“已佚”。今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慈湖诗传》,乃由《永乐大典》裒辑成编。有学者称“《慈湖诗传》是特树一帜的《诗》学著作”[1]矸373,但目前学界对其研究并不充分。笔者不揣简陋,拟考察杨慈湖的《诗经》诠释。

一、“本心”对<诗经>的“前理解”

现代诠释学大师加达默尔说:“一切诠释学条件中最首要的条件总是前理解。……正是这种前理解规定了什么可以作为统一的意义被实现。并 1.慈湖“本心”

“本心”是慈湖心学中一极重要的概念。“本心”一词最早出自《孟子》。《孟子・告子上》日:“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官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所谓“本心”,即人本有之心。孟子之后千余年,陆象山说:“窃不自揆,区区之学,自谓

孟子之后,至是而始一明也。”[3】Pl蟓山心学直承孟

子而来,自是要大力宣扬“本心”学说。杨慈湖深度挖掘“本心”意蕴。他说:“乍见孺子将人井,其怵惕恻隐之心即吾之本心也”;“徐行后长者之心,即吾 所自有之良心。”(4脚他还说:“人心无体,无体则无

际,无际则天地在其中,人物生其中,鬼神行其中,万化万变皆在其中。”[s册,s依据慈湖之描述,笔者认为:慈湖“本心”即人的平常日用之心,它内有生命之流。外能有感有应,具有范围天地、发育万物和知是知非等特性。E6]

徐复观先生说:“中国的先哲们,则常把他们

从而规定了对完全性的先把握的应用。”[2】哪诠释

者所累积的知识和能力,必然地参与诠释活动,使诠释者对理解对象总有一个先期的整体把握,并在某种“统一的意义”上实现理解。据此。我们认定杨慈湖诠释《诗经》的“前理解”:一是慈湖“本心”,二是“本心”对《诗经》的先期整体把握。

作者简介:张实龙,浙江万里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蓦町教授。万方数据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所体认到的,当作一种现成事实.用很简单的语句说了出来,并不曾用心去组成一个理论系统。”[,]序由此可以理解,慈湖“本心”既不是一种思维本体,也不是一种价值信仰,而是与他生命息息相关,是他本体的呈现。也就是说,他所描述的“本心”,并非现成具足的,而是他几十年如一日“惟勤惟精”道德践履的结果,是他修身工夫实到境地之所见。

其实慈湖“本心”具有深广的社会内容。如他在解《诗经》时说:“《毛诗序》日:‘《伐柯》,周大夫刺

朝廷之不知也。’言刺大悖。”[8]嗍他还说:“《毛诗

序》日:‘《白驹》,大夫刺宣王也。’言刺大悖。”[8研花他采取如此立场。明显与宋人强调“尊王大义”有关。宋代社会的这种集体无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影响慈湖,他诠释《诗经》近乎本能地反对“刺王”说,仿佛这是他心中本来具有的。2.“思无邪”即“本心”

杨慈湖如此“本心”支配他对儒家经典的先期整体把握。在他眼里,“某知人人本心,皆与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同。”[4脚圣贤之心就是人 人具有的“本心”。

六经出自圣人之手,其中贯注圣人“本心”。他说:“知吾心所自有之,六经则无所不一.无所不通。”[4]F608也就是说,六经一以贯之,都是“本心”的载体。

至于《诗经》,《论语・为政》曾有断语:“《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日:‘思无邪。”’如何理解“思无邪”?“学者往往疑三百篇当有深义。圣人所谓‘思无邪’者必非常情。”于是“求诸《诗》而无说,故委曲迁就,意度穿凿,殊可叹笑”。在慈湖看来,“圣言坦夷,无劳穿凿。‘无邪’者无邪而已,正而已矣,无越乎常情所云也”。【8]总论《诗经》作品均是“本心”的显现。《慈湖诗传・自序》日:“直而达之,则《关雎》求淑女以事君子,本心也;《鹊巢》昏礼天地之大义,本心也;《柏舟》忧郁而不失其本心也;《都・柏舟》之矢死靡它,本心也。”[8

11自序在解《周南・关雎》时,慈湖说:“是诗后妃思得贞静之淑女以事君子,求之之切,至于寤寐不忘。猗与至哉!此诚确无伪之心,不忌不妒之心即道心,即天地之心,鬼神之心,百圣之心。”E81两在诠《鲁颂・圈宫》时,他说:“此

明武王之心,一无己私,皆天道也。”[哪m总之,杨慈 湖认为《诗经》三百首无非是“本心”不同性态之呈 现。万方数据

《诗经》有《都风・桑中》、《郑风・溱洧》等描写男女情爱的诗,被郑樵、朱熹直斥为“淫奔之诗”。朱熹说:“凡诗之言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其用归于使人得其情性之正而已。”[9]P347朱子的意思是说,那些“淫奔之诗”虽表现的是丑恶,但读者应从善心出发,以此为惩戒。“思无邪”到底是指作者,还是指读者?朱子的表述是模糊的。杨慈湖则说:“或日《桑中》、《溱洧》,几于劝矣,何以思无邪?日:此非淫者之辞也,刺者之辞也。”[8j瑚他意思是说淫奔者害怕自己丑行暴露,不会用诗歌来直接自我表白。而诗的作者“叙其事,所以著其恶也,刺之也”[s删。刺者作诗出自“本心”O因此,“圣人取焉.取其良心之所发也”[8]总论。

《诗经》是“本心”呈现,由此可以推出它具有道德教化功能。杨慈湖说:“欲后世诵咏《三百篇》之诗.知皆正辞正情。足以感发人所自有之正心。”[8]胛他认为人人具有“本心”,人心本可以范围天地、发育万物、知是知非。只是心中起“意”,“本心”遭到遮蔽,昏乱朋至,错误百出。此时如能吟诵《诗经》,《诗经》贯注的“本心”可以兴起人自有“本心”,这就是孔子“《诗》可以兴”之意。

二、《毛诗序》是解《诗》之障

慈湖基于自我“本心”,对《诗经》有自己的“前理解”,他诠释《诗经》自然与众不同。首先,他要扫除《毛诗序》的“陈说”;其次,他要对《诗经》古注酌情取舍。

1.《序》对《诗》如云翳日

《毛诗序》历来都是人们解读《诗经》的重要依据。但自唐以来,就有人对《毛诗序》表示怀疑。韩愈认为子夏不是《毛诗序》的作者。欧阳修《诗本义》、苏辙《诗解集序》对《毛诗序》也持怀疑态度。南宋学界形成“废《序》派”与“尊《序》派”。郑樵《诗辩妄》、王质《诗总闻》、朱熹《诗集传》等,主张废《毛诗序》;而范处义《诗补传》、程大昌《诗论》、吕祖谦《读诗记》等,则尽力捍卫《毛诗序》。可以说,《毛诗序》的存废是南宋《诗》学的一个中心议题。

杨慈湖属于“废《序》派”。他从三个方面来否他说:“毛氏之学自言子夏所传,而史氏亦言卫宏载:“又有毛公之学,自谓子夏所传。”《后汉书・儒

定《毛诗序》。其一,否定子夏与《毛诗序》的关联。作《序》。”[s]总论慈湖此言源于史书。《汉书・艺文志》

林列传》载:“宏从曼卿受学,因作《毛诗序》。”杨慈湖根据《论语》、《礼记》中有关子夏的记载,判定说:“夫子夏之胸中若是,其学可以弗问而知。而况于子夏初未尝有章句,徒传其说。转而至于毛乎?”[啪序这是釜底抽薪,否定子夏解《诗》的资格和在《诗经》学中的地位。《慈湖诗传》反复强调《毛诗序》是卫宏所作。“《东汉书》谓卫宏作《毛诗序》,果明验矣。”[s]Plz并且进一步说明:“卫宏作《毛诗序》盖本于毛公,毛公本于古。”[8]n*如此做是要推翻《毛诗序》的权威,为自己以“心”诠《诗》打开通道。

其二,指斥《毛诗序》与《诗》旨不合。慈湖指出《毛诗序》“瞳推其意,穿凿其说”,他说:“如于《关雎》言哀窈窕无伤善之心,诗中即无此情;于《殷其雷》言劝以义,诗中亦无此情;于《有梅》言男女得以及时,诗中何但无此情,正言其不及时。此类奚可殚举?”[8聃如《毛诗序》云:“《葛生》,刺晋献公也,好攻战则国人多丧矣。”杨慈湖认为:“夫本诗妇思其夫也。卫宏不知夫妇之道正大,故外推其说以及其君焉,既失诗人之情,又失先圣之旨。”[8]P108再如在解《唐风・蟋蟀》时,杨慈湖说:“《序》谓之刺晋僖公,误矣!平观本诗,情状昭然,先儒倡说既误,后儒因之为《序》,千载之下牢不可破,不可扳。”[8]Plol总之,在杨慈湖看来,“《毛诗序》差误既多既甚,理难尽信”[8】n2。

其三,强调《诗》本不应有《序》。慈湖认为:“孔子不作《诗序》,旨在于《诗》无《序》可也。”若《诗》需依《序》才能读懂,那孑L子就应作《序》。孔子不作《序》,说明《诗》本不应有《序》。卫宏为《诗》作《序》,指出《诗经》作品何人所作、咏叹何事,这在慈湖看来,恰成解《诗》之障。他说:“当是孔子之所诲告,不欲明言所作之人,以支离人心,欲后世诵咏《三百篇》之诗,知皆正辞正情,足以感发人所自有之正心。若于本诗之外赘日某国某人之所用,又序其所以然之故,则诵诗者首见其国。又见其人,又见其故。至于本诗,将诗人不知所以然油然动于中发诸声音自中自正浑浑融融无所不通之妙,如云翳日。如尘积鉴矣。”[8胛

事实上《慈湖诗传》并非一味排斥《毛诗序》,少数地方也是肯定《毛诗序》的。如在解《陈风・月出》时,杨慈湖说:“《序》日‘刺好色’,是也。”islet23在解《卫风・氓》时,他说:“《序》辞差谬多矣,独此序庶几焉。”fs删在解《曹风・锈鸠》时,引《毛诗序》而 万方数据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不加辩驳[8]P129)说明是同意《毛诗序》观点。在解《陈风・隰有苌楚》时,《毛诗序》日“国人疾其君之淫恣,而思其无情欲者也”,杨慈湖认为此解“微差”,他说:“是诗大夫不乐夫君之淫恣。而思其未有情 欲之时者也。”LS]啷

依笔者看来,慈湖解《诗》与《毛诗序》多不同,不是他故发异论,而是出自他的“本心”。如解《小雅・天保》,《毛诗序》云:“《天保》,下报上也。君能下下以成其政,臣能归美以报其上焉。”“《慈湖诗传》指出:“夫上之礼其下,与下之敬其上,爱敬之情发于中心,播于歌诗,而《序》谓之‘能’,盖求诸心外,殊为害道。《序》大率若是。”Is]el轷‘能”有主观努力的意味,这在慈湖看来。是心中生“意”。“本心”发用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加一“能”字便是多余。2.《诗经》古注不可尽信

杨慈湖否定《诗》前有《序》,但并不反对《诗》后有训诂。他说:“其有情文疑阻,惟可作训诂于后。”[8】鸺只是《诗经》古注与《毛诗序》多有关联。杨

慈湖说:“卫宏作《毛诗序》,盖本于毛公。”[s]P1锐明

先前的《毛传》与《毛诗序》有关。之后的郑《笺》、孔《正义》等,多是围绕《毛诗序》来做疏解。因此,杨慈湖否定《毛诗序》,自然对《诗经》古注表示不可尽信。

对于《周南・卷耳》中“周行”一词,《慈湖诗传》先是采引《诗经》多例,以证明“周行”即为“周通之路”。但《左传・襄十五年》引此诗并解释说:“‘嗟我怀人,彼周行’,能官人也。王及公、侯、伯、子、男、甸、采,卫大夫各居其列,所谓‘周行’也。”杨慈湖由此认定:“此左氏释《诗》误尔。……左氏差误亦多。周世释《诗》之误者亦多,不可尽信。”IS]P1t

在解《邶风・谷风》时,杨慈湖说:“《尔雅》云东风谓之‘谷风’,为义未安。《尔雅》差缪多矣。据《春以为周公、孔子、子夏共成之,不可信也。其书则古矣.古人岂一一皆圣人皆无差失耶?其是者从之,非为曾,谓‘谷风’为东风,此类不可殚举。风之来也远,人惟见其自山谷而至,故曰‘谷风’与?不然,谷《唐风・绸缪》诗中有“三星在天”一句,《毛传》秋元命包》,虽知其为孔子以前之书,后学妄意推尊者勿从可也。谓‘誓诰’为谨,谓‘恺悌’为发,谓‘谮’者或觳字之讹。如觳雨长养毅苗之风乎?”[8]v37 认为此处“三星”是指天上的参星。“三星在天”表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示可以嫁娶。杨慈湖指出:“毛公亦多差误.穿凿不可尽信。广汉张氏亦日:‘若谓婚姻.则不得称邂

逅。”’[8脚《郑风・溱洧》诗中提到“勺药”,《毛传》释

“勺药”为香草。杨慈湖说:“《毛传》多误,岂未见勺药而意之耶?今药草勺药其华甚美,殆即此尔,而无香气。”[8]es4

《大雅・文王有声》一诗共有八章,郑玄认为前四章讲文王,后四章讲武王,故以第五章为言武王。杨慈湖说:“郑《笺》谓镐京在丰水之东,遂谓此章言武王。未安。观文理犹谓文王也。自‘镐京辟雍’以下则言武王矣。康成不善属文,故有此曲说。岂平分此诗四章,武王故断之与?然古诗与后之诗不同,辞以达意。意止则止,意未止则未止,奚拘整 整为儿童态哉?”[8脚

《召南・羔羊》中有形容贵族步姿的诗句“委蛇委蛇”,杨慈湖认为“委蛇”是指“行步委曲如蛇”。《释文》写作“蛇”,却认为它应转音为“移”音。杨慈湖说:“盖陆德明好异之过。况‘蛇’与‘舵’协韵.若音移则不协。”【s婶在解《郑风・出其东f-1》中的‘且’字时,杨慈湖说:“陆德明以《尔雅》云‘徂,存也’,牵合上章‘思存’,故改‘且’作‘徂’,甚无谓也。陆好异,多有此病。”[S]1'83 杨慈湖如此对待古注,引来清人的批评。《四库全书总目》说:“篇中所论,如谓《左传》不可据,谓《尔雅》亦多误,谓陆德明多好异音,谓郑康成不善属文,甚至自序之中以《大学》之释‘淇澳’为多牵合,……高明之过,至于放言自恣,无所畏避。”[8jn舛清代“尊汉学者居多”,自是不能容忍杨慈湖对古注的如此态度。其实慈湖诠释《诗经》多采信古注。如果完全抛弃古注,那《诗经》诠释几无可能。杨慈湖对古注的态度,“其是者从之,非者勿从”。

杨慈湖判别古注的“是”与“非”,主要根据两方面:一是《诗经》文本,二是古代文献。他说:“既释训诂,即咏歌之,自足以兴起良心,虽不省何世何人所作,而已剖破正面之墙矣。”[8]总论这是主张抛开古人训诂,通过直接涵咏《诗经》文本,从而获得对《诗经》的理解。如在解《齐风・还》时,他说:“然平观文势,则毛诗谓‘还’、‘茂’、‘昌’为貌,是也。”[8田再如在解《周颂・载芟》时,他说:“熟玩辞情,依 然蜡祭之乐歌也。”[8脚

熟读文本有自己看法以后。杨慈湖尽可能征引文献以为佐证。《四库全书总目》说:“其于一名 万方数据

一物,一字一句,必斟酌去取,旁征远引,曲畅其说;其考核六书,则自《说文》、《尔雅》、《释文》以及史传之音注,无不悉搜:其订正训诂则自齐、鲁、毛、韩以下,至于方言杂说,无不博引。可谓折衷同异,自成一家之言。”【s]Pl舛《慈湖诗传》不仅征引古注,还吸纳同时代学者的研究成果。欧阳

修、苏轼、苏辙、郑樵、吕祖谦、朱熹等人对《诗经》的解释,均被杨慈湖拿来用于他对《诗经》的诠释。

当然,杨慈湖的《诗经}iJtl诂,与章句儒毕竟不同。他的一切训诂均是受他的“本心”支配。《大学》引《大雅・绵蛮》诗句“绵绵黄鸟,止于邱隅”,并引申发挥说:“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杨慈湖认为:“《大学》一篇非圣人作。道一而已。此心常觉常明日仁,其散见于诸善不一。其此心之见于恭日敬,见于事亲日孝,见于惠下日慈,而《大学》裂而分之,殊为害道。”《毛传》采《大学》的说法:“鸟止于阿,人止于仁。”杨慈湖批评说:“枝蔓转涉.失本诗之情远矣。”他认为:“行劳甚,于是休止,有如之何之叹焉。止邱阿,即所见以喻己之休止而已,非有深

义.”[8】嘲。

三、诠《诗》以释“心”

杨慈湖在排除《毛诗序》及《诗经》古注的束缚以后,便放开手脚,以《诗经》诠释为平台,尽其所邑人皆为君子”(《慈湖遗书》附录),也就是教人实1.道不离于El用

《慈湖诗传》反复申述“道不离于日用”。如《周杨慈湖解《诗》反对舍近而求远,舍平易而求能地展示他的“本心”。慈湖“本心”就是“欲使举吾地修德的工夫。因此,他一方面强调“道不离于日用”,另一方面开发《诗经》中的修德方法。南・汉广》写一位男士想亲近心仪女子而不可得,因为女子不敢随便冒犯礼教;杨慈湖说:“此不敢犯礼之心,即正心,亦道心,亦天地鬼神之心。彼不知道者必以为粗近之心,非精微之心。吾则日此即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之心。”[8]P17在他看来.人的平常日用即“道”,而“道”是人的“本心”呈现,“本心”表现为“思无邪”,故《诗经》三百首可概括为“思无邪”。

艰深。《小雅・绵蛮》一诗是写一行役之人路遇一位大臣,受到饮食教载的招待。《毛诗序》“乃反之日

刺者,盖意周衰乱世,必无若此仁惠之大臣,故反之以为思古之诗”。杨慈湖说:“而本诗情状.非思古也。观诗固不可执其世,其间大臣岂无一人能悯徒行小臣之忠劳也。此事虽甚微,然道无大小,其恤下之心,感惠之心,皆善心正心,即道心也。圣人取焉。”[s]P'za9两相比较,《毛诗序》的解释确实有些迂曲,不如《慈湖诗传》更接近诗之原旨。

杨慈湖解《诗》反复强调“道不离于日用”,实是有他良苦用心。一是要人坚信自我“本心”。“道”即在平常日用之中,即在人心上呈现。人人可于反省逆觉当下认取。因此,人对自我成德应具有信心。二是要人持有敬畏之心。既然“道不离于Et用”,那么人就应注意在平常日用中用力。因为稍有所放纵,人心就会遭到遮蔽,人也就偏离了“正道”。当然,人只有信心和敬畏心还不够,杨慈湖还教人们修德方法。

2.《诗经》的修德方法

在杨慈湖眼中,《诗经》就是教人如何进德。在解《大雅・文王》时,杨慈湖解释“宴宴文王”:“‘宴塞’,不息也。惟不动乎意,故能不息也。动乎意则有作必有息,不动乎意故能无作亦无息。舜之“睢精惟一’,此也;禹之‘安女止’,此也;文王之‘不知

不识’,此也。文王之德不息,故令闻不已。”[s脚这

是说,人的生命本是自强不息。周文王能顺应此不息之生命,他能“令闻不已”。要做到不息,就不能动私心杂念。故而杨慈湖提出自己的修身方法,那就是“不起意”。

杨慈湖解释“于缉熙敬止”曰:“‘缉’者.缉理于思为细微之间;‘熙’有理顺之义。‘缉熙’者,进德精微之谓。进德之实,非思也,非为也,惟可以言‘敬’。‘敬’非思为也,惟可以言‘止’。‘止’非思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而不属于为。”(8]P244j盘是要求人应时刻保持一个“敬”的状态,于平常日用中及时整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如此熟能生巧,最终达到非思非为而无不思为的“止”境界。

慈湖还借诠释《诗经》,描绘圣人的道德境界。在解《大雅・假乐》时,他先指出:“‘假乐’,《中庸》、《左传》皆作‘嘉乐’。《毛诗》:‘假乐者,嘉音之讹也。”’接着说:“嘉善和乐,盖君子之形容德性之光辉。徒乐而非善,固非德性之乐;徒善而非乐。亦非

万方数据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德性之善。既嘉善而又和乐,德性之光自然而然,初非有意于为善又为乐也。德性之光辉,合‘嘉乐’二言,庶乎形容之也。”f『S]P273

众所周知,宋儒发明天人之学,主要是从《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周易》等五部经典中寻找理论资源。杨慈湖从“本心”出发,在进德这一“统一的意义”上实现对《诗经》的诠释,不仅为《诗经》学提供一种新的解读样态,而且对儒家修身之学的建设也提供新的思想资源。

综上所论,可以总结出《慈湖诗传》诠释《诗经》的一大特点,杨慈湖是以自我生命来诠释《诗经》,同时又在诠释《诗经》中展现自我生命境界。正如他在解读《大雅・既醉》时所说:“以放逸不知道者之心,‘醉之饱之’则酒也食也;以不放逸道心,‘醉之饱之’则皆德也。”[8]P27t杨慈湖这种“《六经》皆我注脚”的诠释方式,如以章句学者眼光衡之,则毫无足取;如从诠释学角度来看,则是成功的。诠释本来就应忘我投入,就象游戏一般。只有忘记一切投入其中,才是真正的游戏者。注释:

[1]戴维:《(诗经)研究史》,中华书局,湖南教育出版 ;0"2001年版。

[2][德】加迭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册,上海译文出版 社1999年版。

[3][宋]陆九渊:《陆九渊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

[4][宋]扬简:《慈湖遗书》,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宋]杨简:《杨氏易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版。

[6]张实龙:《慈湖先生“本心论”发微》,《浙江学刊》

2011年第3期。

[7]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三联出版社 2001年版。

[8儿宋]杨简:《慈湖诗传》,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文渊 阁《四库全书》本。

[9儿宋]朱熹:《朱子全书》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0][清]永瘩等:《四库全书总目》上册,中华书局 1997年版。

(作者单位:浙江万里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浙江宁 波315100)(责任编辑:陈建宁)

以“心”诠《诗》,以《诗》释“心”——杨慈湖《诗经》诠释之考察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张实龙浙江万里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浙江 宁波,315100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Fujian Tribune(The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2012(5)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fjlt-rwshkxb201205026.aspx

第二篇:以诗心抒诗情(教案)

以诗心抒诗情

——高一(4)班“晒诗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以原创诗歌为突破口,掌握写作诗歌的方法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诗歌朗诵、解读、鉴赏,加强对现代诗歌的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文学积淀,提高对于诗歌的阅读兴趣和对自身写作水平的自信,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诗歌创作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面我们在学习第三单元“诗歌单元”时,发现同学们对诗歌很感兴趣,于是设计了“晒诗会”这样一项语文活动,我们事先确定了创作的两大主题:“雪”、“别„”,并进行了分组,短短一周内就完成了诗歌创作、PPT制作、诗歌鉴赏等,下面就有请同学们来进行交流展示——

二、学生展示

三、教师总结

(一)可圈可点之处

1、热情可嘉

这些诗歌都是大家的心血和智慧凝聚而成。为了在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很多同学放学后主动留下讨论诗歌创作、制作PPT、练习诗歌朗诵,直到今天中午还在不断的完善着。同学们的积极主动投入参与的热情让人刮目,PPT制作也很精良,选取的图片也能合乎诗歌内容。

2、才情可赞 大家能主动运用课内所学的诗歌创作方法和技巧,学以致用,完成了从课内到课外的迁移。有的诗歌写得颇有诗情,内蕴深刻,比如《咏雪》,就比较合乎闻一多的“三美”主张,诗歌从形式上体现了建筑美,诗句错落有致,体现了画面美,展现了雪洁白无暇、晶莹剔透的美丽,以及它甘于奉献的精神,也体现了音乐美,相似的语句“最倾心于她”间隔反复,形成回环往复之感,使得节奏鲜明,音乐感很强。整首诗娓娓道来,最后诗情喷薄而出,达到高潮,诗意较浓。

3、真情可感

同学们所写的诗歌比较贴近自身的生活实际,符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体现出青春期的你们敏感的内心世界,以及对外面世界的探索,虽然诗意较浅,但是充满了真情实感,比如《别了,我们的青春任性》、《离别》等,弥漫着淡淡的忧伤,这是青春期特有的感伤,从懵懂无知到独立思考,你们正经历着蜕变,可以说,“晒诗会”晒出了你们内心的一角。

(二)有待提高之处

1、以文为诗

有的诗只是散文的再断句而已,以文为诗,缺少诗意。比如《别友》,看上去语言很有文采,但是没有诗的韵味。

2、缺少内蕴

有的诗歌只是简单的描写,缺少深层的内蕴,比如《雪》,仅仅抒发了作者对雪的向往之情,与《咏雪》相较,从立意上明显就低了一筹,再如《冬》,虽然体现了建筑美、音乐美等特点,也通过了三个画面的描述,动静结合、人物活动与景物特点相结合,展现出冬日场景,但是以“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为主旨收尾,过于匆忙、流于简单,与《咏雪》相较,内蕴不够深刻。

3、鉴赏能力欠缺

诗歌鉴赏的角度有很多,可以从意象、手法、主旨、情感等入手,紧扣具体诗句进行分析,最后落实到情感。但同学们有的分析鉴赏比较简单,没有结合具体语句展开,或者分析时层次不清、思路混乱,明显缺少训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总之,同学们的积极投入,使得今天的晒诗会非常成功,相信同学们也从中收获了合作所带来的快乐与自信。

第三篇:以“吾心”解诗心

以“吾心”解“诗心”

——以《湘夫人》诗歌教学为例

摘要:中学语文的诗歌教学通常都是以教师的一元解读代替学生的多元解读,笔者试图通过让学生在涵泳诵读诗歌的基础上,进入诗歌情境;从诗词中的名句入手,抓住核心意象,分析表达技巧,充分调动想象和联想,运用诗化的语言把文字转化为画面;然后体悟蕴含其中的情感,从而让学生作出个性化的解读。即以手写心,以学生“吾心”解“诗心”。

关键词:诗歌教学;他心;吾心;以手写心;诗心

汉代经学大师董仲舒说“诗无达诂”[1],意思是说人们对《诗经》没有通达的或一成不变的解释,它因时因人而有歧异,可见诗之难解。诗歌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读诗、解诗的过程,而这历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以往的诗歌教学通常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被动地接受,讲台上教师讲得眉飞色舞,天花乱坠,台下学生听得或恹恹欲睡或茫然无知。在这样单向灌输的课堂上,学生能有多少收获呢,我陷入了沉思。

诗歌与其他文体不同,它是以最精练的语言表达浓缩的诗情与诗意,这种文本通常具有一个开放性的召唤结构。日本的山本玄绛禅师在龙泽寺讲经时说:“一切诸经,皆不过是敲门砖,是要敲开门,唤出其中的人来,此人即是你自己。”不同的读者由于他们的修养、经历、学识的不同,填补、完形的文本结果也不尽相同,从而可能会读出不同的意蕴,即人们常说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同时,读者对诗歌的理解有时是一种独特的生命体验,我们曾经的记忆或者经历,会在某一首诗歌中被唤醒、晕染、发散,从而引起心灵的共鸣。读者在不同的阶段对同一首诗歌的理解有时是不一样的,生活的经历有时会加深或者淡化读者对于作品某一特质的理解。而在日常诗歌教学中,教师对文本的解读通常只是依据他们自己的生活经历或生命体验作出的理解,显然这种理解与学生的理解在很多时候是大相径庭的。换言之,在诗歌教学中,教师所赋予或营造的诗歌情境与学生所理解或建构的诗歌情境可能是不一样的。故而,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通常以个体的解读代替了学生的多元化理解,即以“他心”解“诗心”。即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于无形之中就可能会剥夺学生对于诗歌的独特理解权利,从而得出一个通行的或一元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显然这与新课标的精神是相悖的。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学生“加强诵读涵泳,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在鉴赏的过程中要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激发浓厚的鉴赏兴趣,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对作品进行多元的开放性的解读,对作品的意蕴力求有新的发现。”[2]显然,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高中诗歌欣赏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通过涵泳诵读获得对于诗歌的最初印象,而后通过对饱含诗人情感的特殊意象的解读,借助想象与联想勾绘诗歌情境,涵泳沉潜其中,去体会诗心与诗情,从而使学生获得对于诗歌的独特理解甚至是创见性理解,而这种理解就是学生的“吾心”对“诗心”解读的结果。

基于以上思考,加之高二的学生已经学完了必修课程,对诗歌的体制、意象、意境及诗歌技巧等有了一定的积累,掌握了一定的诗歌鉴赏方法。故在高二上学期的古代诗歌的教学过程中,针对以往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我作了一些改变与尝试,试图在诗歌的教学中从教师的“他心”转向学生的“吾心”。主要一点就是让学生在涵泳诵读诗歌的基础上,进入诗歌情境,从诗词中的名句入手,抓住核心意象,充分调动想象和联想,把文字转化为画面;运用诗化的语言,描绘出诗歌的意境,透过意境来把握诗人的情思,即以手写心,以“吾心”解“诗心”。

以“吾心”解“诗心”,具体而言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其主体作用,对文本“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3]。以《湘夫人》这一课为例,我对本课的文学常识及相关知识背景作了介绍,而后引导学生诵读感知文本。首先,学生自由读,要读准字音,读清句读;其次,进行个读指导;再次,教师配乐诵读,学生要注意体会节奏、语气、情感;最后,学生再次诵读,体会情感。通过反复的诵读,引导学生“入乎其内”,进入诗歌情境,缩短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在此基础上进入诗歌欣赏环节。从“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千古咏秋名句入手,我提示学生结合所学过的钱锺书先生《谈中国诗》、林庚先生《说“木叶”》等文中的相关内容,抓住中国诗的特点及“落木”这一诗歌的意象内涵,从看得见的“实”入手勾绘出看不见的“虚”,联系上下文语境,进行诗歌的填充、完形;抓住这一句中的核心意象“秋风”、“木叶”,及相关的表达技巧,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与联想,“出乎其外”,写一段散文化的赏析文字。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分组合作、思考、讨论、写作,我加以个别点拨,然后让每组推选一位学生朗读自己写的片段赏析,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更进一步,我把这句赏析作为本课的课后作业。然后对这些作业进行了评改与整理,筛选了一部分写得较好的,略加修改润色,张贴于教室,以供学生赏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里,我选取了如下几则:

引导下,学生在赏析的过程中逐步体悟出来的。

综上所述,在日常诗歌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5],教师要发挥自己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诵读中体悟,在涵泳中思考,在想象中思接古人,置身诗境对诗人作“同情之理解”,以自己的理解与生命体验去勾绘诗歌情境,体验诗人的蕴涵在诗中的情感,以手写心,以“吾心”解“诗心”。

参考文献

[1] [汉]董仲舒撰,[清]凌曙注:《春秋繁露》,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06页。[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语文建设》2003年第9期。

[3] 王国维撰,黄霖等导读:《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5页。[4] 刘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龙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95页。[5] 钱梦龙著:《导读的艺术(修订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8页。

第四篇:《目送》读后感心得体会:以目送之,心恒念之

《目送》读后感心得体会:以目送之,心恒念之

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目送》读后感心得体会:以目送之,心恒念之,欢迎阅读与收藏。

《目送》读后感心得体会:以目送之,心恒念之1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每当我读到龙应台在《目送》中发自肺腹的这一段话,我的脑海里总会浮想起发生在自己身上关于目送的故事。

记得上幼儿园时,每次我都是紧紧拉着妈妈的手,进教室时还不断回头看着妈妈。后来上了小学,妈妈每天送我到学校门口,我总是像小鹿似的边喊着妈妈再见边头也不回地冲进校园。上二年级时,妈妈给我报了一个钢琴班,这个班离我家不远,步行只要二十分钟,刚开始都是妈妈送我去,去了几次后我强烈要求自己去,在我的倔强下妈妈只好同意。

那天早上我蹦蹦跳跳去上课了,下课时正是交通高峰期,我站在斑马线上东张西望,看着一辆辆汽车从我面前驶过却不敢过去。好不容易到了马路对面,我的鞋带突然开了,正低头绑鞋带时,我忽然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那是我的妈妈,原来她不放心我一个人回家,就悄悄跟在后面。我一下扑到妈妈怀里,那一刻心里是那么幸福。

母爱是无形的,它需要心灵去感受。母爱是永恒的,它使人终生难忘。母爱是伟大的,它给人无穷的力量。有时我想我会不会长大后也像《目送》中的儿子,慢慢地和妈妈渐行渐远。但不论在哪里,妈妈一定都会默默地注视我。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以后一定要用爱去回报妈妈。

《目送》读后感心得体会:以目送之,心恒念之2

这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写尽了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这是xx作家龙应台对生活的记录。

在她的文字中,时而寒气逼人,如刀光剑影;时而温柔婉转仿佛微风吹过麦田。“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存活。”这是她对死亡独特的见解,面对不可抗拒的轮回,她选择了从容面对。这是人们无法做到的释然。在生与死的交替间,我们既然没有选择的权利,为何不欣然接受这一切突如其来的惊与喜。你不必讶异,她只是看透了人生。“家,一不小心就变成一个没有温暖,只有压迫的地方,外面的世界固然荒凉,但是家可以更寒冷。一个人固然寂寞,两个人孤灯下无言相对却可以更寂寞。”都说家是温暖的港湾,但当这里少了以往的喧闹,或许安静,又或许寂寞。那孤寂在空气中凝聚,一点一点朝自己靠近,那种情景,连空气都陌生了。我们都不珍惜有家的温暖,当家残缺时,一切都变成了回忆,一切都失去了色彩。

读到这里,左手边的心房不禁颤抖了一下,它提醒了我,也教会我珍惜,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幸福就是,早上挥手说“再见”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来了,书包丢在同一个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张椅下。”现今的人们都在追寻幸福,可那模糊地词汇你是否真的知道到那里寻找。贪婪的人类得到的越多想要的也越多,在追寻的路上,你们不断卸掉身上沉重的负担。只有失败的那一刻愚蠢的路人才会发现原来早已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那就是幸福。

幸福其实很简单,不需要你追寻,只需要你珍惜。再多的遗憾不舍都不过是生命的过程,我们只能往前走,用现在来填补过去的空白和伤口,带着爱和释怀与生命和解。

《目送》读后感心得体会:以目送之,心恒念之3

我一直是一个念旧之人,对那些已磨损或无用的旧物总有一种留恋之情,若将其丢弃,总会感到可惜,对故人也有一种难舍之情。

偶尔闲暇,总喜欢找出幼儿园及小学的毕业照,对照片上的人逐个进行回忆。幼儿园毕业照上一张张无邪的脸大多在我心中已没有印象,只是依稀记得:啊!这人小时与我要好得很;嗯…他好像经常欺负我。可真要我完整的说出个故事来,我却语塞了。只见照片上的小人笑的那么灿烂

再看小学毕业照,一个个青涩懵懂的脸在我脑海逐渐清晰起来。一个个动人的场景也浮现出来。记得班主任的最后一个教师节;记得圣诞夜的狂欢;记得舞台上的共歌。这些都成回忆,我们都已长大。

暑假里,我如往常一样去一位退休教师家中补课,与以往不同,这天老师的电话一直响个不停,老师更是兴致勃勃的与电话那头的人讲个不停,时而眉飞色舞,时而紧皱眉头。我很是好奇,又不敢问。倒是老师先与我提起:“诶,过几天就要参加一个小学同学会了,可听说已经有好几个老同学不在认识了,悲伤的同时,我也感到幸运,至少,我还健康的活着。”他很是怅然,我默默地看着他没有说话,看着他额头的皱纹拉到眼角。我在想这场景是否就想《目送》里的场景一样,在人生八十岁的时候,他们是否已互相忘却,又互相回忆,互相介绍,又互相想起。那应该是一个相聚的场景,一个温馨的场景,也是一个令人感触的场景。

老师的那番话,是他对流逝岁月的无奈,也是对自己没有彻底对岁月妥协的庆幸。

“青春是手牵手坐上了,都不回头的火车”正如歌中所唱,时光的旅途中,没有站点,你无法回头,无法退行,既然如此,何不好好欣赏沿途的风光,憧憬下一片大美光景呢?

《目送》读后感心得体会:以目送之,心恒念之4

当我合上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是沉重的。这让我不得不想起,在书里,那位母亲轻声的呼唤——雨儿。我不停地在问自己,谁目送了我,我又目送了谁。隔着一条马路,当我回头的时候,是谁在那里,是谁在哪里轻声呼唤我。人们常常说,三生,可是真的有三生吗?如果有的话,今生的我在不停地被谁目送,来世我又会目送谁?“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真的是如此吗?许多年已过去,第一天上班的早晨,我是否也是在母亲悲伤的目送中消失在拐角处?全文的感情基调有些压抑,语言却十分真诚。如今我们也生活在父母庇护的翅膀下。却未曾报答过什么,小时候我们总自顾自地一往直前,好像探险之路丝毫不艰险,我们去忘了回头看看保护着我们的父母。我们快要在社会中变得独立,在将来又会目送我们的孩子。

或许真的像龙应台所说的那样,我们间的缘分就是在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中行渐远——记得回头看看关心我们的人。作者经历了许多、想要教会我们的是超脱的看待这个尘世。的确,有时候需要的是继续往前走,而有时,需要停下来。正如“相信与不相信之间,仿佛还有令人沉吟的深度。”这便是我们的生活:相信了便是这样,不相信便非得刨根问底,亲身试验。总之,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信心地做事,而不要拒绝困难、甚至拒绝生活。

《目送》读后感心得体会:以目送之,心恒念之5

人的一生有限,不可重来。但往往会有人说,时间太少,来不及做。每个人都想利用有限的时间做无限的事,一生过得精彩,不后悔。其实这没有答案。每个人的追求不同,方法不同,努力程度也不同。所以导致结果也不同。

“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的目送她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的告诉你:不必追。”这是来自书中的原文,作者的这段话,不知打动了多少人们的心。但作者想要表达的,却是一个又一个的大道理。

当一个人的一生步入中年,年轻时所追求的名利、地位、金钱都身在何处?但平静下来才发现,自己的父母已渐渐的老去,年轻时答应让他们过上好日子的愿望已烟消云散,允诺要把他们接到身边来住的话语已抛在脑后。自己的孩子已慢慢地长大,不再愿意呆在家里,想要自己出去探索,独自飞翔。所以现在回想以前自己所做的一切,有多少时间和日子花在了根本记不得在做什么的事情上。为什么不花一些时间与父母一起聊聊天、说说话。不多花一点精力陪孩子一块玩耍。反而把时间放在工作里,放在手机上,放在发呆中。

想让自己的一生不留遗憾,其实不是挣到许许多多的金钱,不是得到多高的名声和地位。反而是与家人们一起谈天,一起玩耍,来一趟说走就走的美妙旅行。我相信,这一定是会永远记在脑海中的回忆。所以,我们要从现在开始,好好的陪伴在家人朋友们身边,好好的珍惜当下的时间。让自己的一生不留遗憾!

《目送》读后感心得体会:以目送之,心恒念之6

目送,是为了再次聚首

最开始,先回忆一番。

第一次闻及龙应台这三个字是在高三的某个课间,隔壁桌的同学说了一句龙应台的格言,而我却哑然不知这位华人世界里颇有影响力的一支笔,深感惭愧。

看的第一本龙应台的书正是《目送》,此刻还在当当的销售榜上,书是从小伙伴那里借来的,在某个暑假里看完,当时的情感至今仍有几分印象。书中谈到死亡,衰老和孤独,触及脆弱的敏感神经,几次尴尬落泪。还记

得是在家里的客厅沙发上,蜷缩着身子,看得入情入味,在母亲走出厨房门的时候,假装无意地抹去眼泪。当时读到的正是作者对其母亲的描述,平平淡淡的文字中却有着一股让人心生悲伤的强烈情绪。

给文字赋予情感,它就是拥有了灵魂的存在。

再一次接触龙应台这三个字,是在读书会员的书单上,于是我便再一次重拾目送,决定细细品味一番。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我们都到了独当一面的时候了吧,小时候渴望长大,觉得长大就有了自由,却不知越是长大,越会被现实圈住。成长的自由是相对的,大手拉小手已经成为模糊的记忆,一个人走,需要更多的勇气。

人在天地之间终究是无所凭依的孤独。你真能应对生老病死,就真的明白,在这世间,没有什么能够附着依托。

人,终究是孤独的,你会有家人,会有伴侣,会有朋友,可是更多的时候,你仅有你自我。你才是你自我的全部,在这世间,所有的依附都只是暂时的,你所得到的一切都只是身外之物,你的情感和思想,才是真正属于你的东西。

《目送》读后感心得体会:以目送之,心恒念之7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这是我认为《目送》这本书中的精华所在,因为它让我感触颇深。

爸爸步行送我上学时,我素来是一到学校就进门,从来不跟爸爸道别,我似乎能看到爸爸那落寞的眼神。

记得有一次,我到了学校门口,回头想看看有没有其他同学到校了,好一起走到教室。也就是那一次,我的心好像颤抖了,我的坚强也沦陷了。我看见爸爸还站在那,看见了他那憨憨的笑容。我想,他以为我是专门回头看他的吧……我恍惚了,眼神也变得逐渐空洞起来,并僵硬地向爸爸所在的方向挥了挥手,在心里呐喊:爸爸,我爱你!

就好像我们的家长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我们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我们用背影告诉他们:不必追!

我有一个坏习惯,就是不自觉。有时我就想,如果没有父母对我的督促,我是不会取得现在的好成绩的,总是他们在帮助我。

现在逐渐长大了,明白了: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我们不能只依赖父母,成长的路漫漫,父母又能陪我们到几时?如果我们不学会自己坚强,那么我们的路也许就不会走的那么远了。

父母在为我们铺路,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走好这条路。

父母一直都在用期待的目光看着我们,仿佛我们即将要创造奇迹。

爱就像是雨露,浇灌我们心灵的种子;爱就像是小船,我们乘着它乘风破浪;爱就像是翅膀,我们拥有它,就能直上云霄,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目送》读后感心得体会:以目送之,心恒念之8

对于行路的我而言,曾经相信,曾经不相信。今日此刻也仍旧在寻找相信。但是面对时间,你会发现,相信或不相信都不算什么了。因此,整本书也就是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我如今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读完这本书时,我合上了书,闭着眼,回想着每一篇的内容,又想了想,作者说的真对。之前的我认为,自己的亲人们都是命中注定的,无法改变的。现在的我认为,既然上天给你了会对你好的他们,就一定要好好珍惜,如今,妈妈在你耳边唠叨的话,顿时成为了一种幸福,爸爸为你念的一句句诗,顿时成为了一种美妙的意境。曾经,一个记者去采访一位103岁的老人,她一生中经历过很多,也有过悲惨的战争,但是,她却说,快乐的去过一天和不快乐的去过一天都是去过日子,不过,需要你来决定,是选择快乐还是不快乐。

在《目送》中,我读懂了许多,有时候,我们用非常细微的“动”去量时间。星星的行走、潮水的涨落、日影的长短,不都是时间的量器?在香港的海滨,我看每天金星出现的海平线上的点,冬天和夏天不同。在台北的阳明山上,看夕阳下沉时的那刹那,春天和秋天也不同。对啊!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作者也写出了自己对时间飞逝的无奈与惋惜。一只沙漏里细沙流完是一段时间,一炷馨香袅袅烧完是一段时间,一盏清茶,从热到凉,是一段时间。钟表的指针滴答行走了一圈,又是一段时间。

在人的一生当中有多少人,目送着你的背影,又有多少人,被你目送,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要好好的去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尤其是最爱你的亲人们。

《目送》读后感心得体会:以目送之,心恒念之9

《目送》这本书是我读三年级时候听说的一本好书。我曾多次看见过这本书的名字,有时候它的名字就浮现在我的脑海里。终于有一天,我得到了这本书,我就把这本书津津有味地看完了。

这本书写作者龙应台的一生经历过生老病死。在她的第一篇散文中,“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写到了她自己儿子离别时的种种忧伤;还从《如果》到《散步》中写到了她对父母的一种沉重的心情;在第二篇《雨儿》中她写到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母亲;在第三篇《十七岁》中她写到的是青春的儿子的“独立”。

当我读《目送》这本书的时,有时候眼泪就像下雨一样往下掉;有时候嘴巴笑得好不拢。读了这本书常常让我想到自己的未来会是和龙应台一样吗?我常常想到自己就是龙应台,我长大,自己的父亲去了,母亲老了。“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目送》这本书是龙应台献给她的父亲、母亲和兄弟们的。《目送》的七十三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失败与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她写尽了幽微和烛光冷照山壁。这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

《目送》读后感心得体会:以目送之,心恒念之10

人的一生必定会经历生老病死这四种自然规律人之常情,同时还会夹杂着成功与失败,幸福与痛苦……人生如此丰富,可,它对于你来说是美好的还是一场噩梦呢?

父母的离去与衰老,儿女的离别,朋友的`牵挂,自己的衰败破落以及孤独寂寞……这些,你承受的了吗?

《目送》是一本记叙了作者龙应台遭遇的散文集。打开书阅读它,你会觉得这样的人生真是悲惨啊。你会想,自己会遭遇这些吗?会不会很痛苦呢?

刚开始读它时不了解作者的一切只感觉奇怪,感觉凄凉。儿子渐渐地长大,青春期的孩子与自己渐行渐远,让人不禁替她感到伤心。年迈的母亲智力出现了问题,总是问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问题,有时候真觉得作者很孝顺,因为我看着都感到了不耐烦。

父亲的离去对每个人来说都很痛苦,伤心。但对于作者来说痛苦是加倍的,伤心是加倍的。从最后作者回忆的与父亲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可以看出,了解作者家庭背景可以看出——作者与父母及其兄弟一起移民至香港,在香港并无亲朋好友,不会像我们一样也许从小就经历过许多生死离别的场面,今年太爷爷过世了,再过几年太奶奶过世了或者什么三叔公八大姨重病过世等等的伤痛。

就像作者所领悟的:“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人不可能完全一样,人生的道路也同样不可能相同,经历的艰难当然也就不一样。

不管是什么,经历了就会明白,就会成长,就是磨砺,会让自己更好,更多的认识到自己的人生。

现在的我们会因几次的考试不理想而失落、挫败,这些都只是小得不能再小的考验,如果这都禁受不了那以后得人生我们会怎样呢?

《目送》读后感心得体会:以目送之,心恒念之11

读完第一篇时强烈的感受令自己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之后的20来天,仔细阅读全书,期间无数次落泪,无数次心底有深深的触动,只是耽于提笔,渐渐的感觉也没了。

8岁的陶陶见妈妈读书还落泪,也抢起书来读,一周下来竟也读了不少,还总拉着我讨论。于是,在29日晚我领她一起参加了读书沙龙,回来路上我们一起聊她幼儿园门口的别离,聊她刚入小学时的不舍,聊起她姥姥每一次回家我湿润的眼眶。今天,她和爸爸要去旅行,昨晚开始就有不舍,收拾行囊时总问我能否同行,得到否定答案后晚上搂着我聊到半夜。早饭和午饭都说没有胃口,还流出眼泪,直说不要离开妈妈,搞得我也潸然泪下。

只是,我明白,父母对子女的爱需要以分离为目的。于是,我和陶聊了之前旅行中的趣事,鼓励她去看外面美丽的风景并画下来让妈妈也能欣赏。而且,妈妈的心和她在一起,会天天电话联系她。最终,在车站分别时,她笑了,并逗贫道,“妈妈,你要看着我背影渐行渐远,不必追也追不上哦!”那一刻,我鼻子一酸,不住地点头。

目送陶和陶爸直到看不见,我方回头,回来路上,更加强烈的想起分享会上最后大家齐声诵读的那段:原来,这两本存折之间,是有斩钉截铁的反比关系的。你在那一本存折中所赚取的每一分“金钱”的累积,都是用这一本存折中的每一寸“时间”去换来的……一旦用出,你不能用那本存折里的“金钱”去回头来换取已经支付出去的“时间”。任何代价,任何数字,都无法兑换。……

“金钱”可以给过路的陌生人,“时间”却只给温暖心爱的人。写到这里,我决定赶紧好好做晚饭,等老爸回来陪他吃完,再陪他去看场电影,要像对孩子一样陪他开心过好每一天。

《目送》读后感心得体会:以目送之,心恒念之12

龙应台的《目送》是一部对亲情和周边人物的感悟散文。特别喜欢她写的亲情,抒情、真切、含蓄,并为之深深感动。《目送》是全书的首篇,描写的是目送孩子的成长,目送父亲的远去。第二篇《雨儿》写患老年痴呆症的年迈母亲,母女情感真心实意,让人感动,第三篇《十七岁》写的是青春期儿子的“独立”,还有《爱情》、《明白》、《胭脂》、《为谁》等等,这些都是写父亲的逝,写母亲的老,写儿子的离,把个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伤逝’和‘舍’”铭刻在心,诉诸文字,处处是感同深受的亲情滋味,篇篇有让人沉吟难忘的人生情景。

古人云:四十不惑。人过四十后,经历过许多次的生老病死的场面,再读《目送》这类亲情散文,感悟很多,特别是《目送》中的:“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人在生命的路途中,很多时候都是这样:平静中透露着的哀痛,让人不甘又无奈。永远记得儿子在第一次拿到学习成绩单时的情景,手拿奖状,在人群中急切地寻找我地样子,那时的我就是他的天;大学四年,每次打电话时,即便是在脚骨折卧床时,他的声音是欢快的语调,第一句话永远都是“妈妈,我很好!”我很感谢儿子的孝顺,但心里也明白,儿子长大了,能自己担待所有的伤痛,对父母的依恋会越来越少,每每想到这,那种酸楚而又心存喜悦的无奈,瞬间会填满我整个胸膛。

《目送》读后感心得体会:以目送之,心恒念之13

目送,是为了再次聚首

最开始,先回忆一番。

第一次闻及龙应台这三个字是在高三的某个课间,隔壁桌的同学说了一句龙应台的格言,而我却哑然不知这位华人世界里颇有影响力的一支笔,深感惭愧。

看的第一本龙应台的书正是《目送》,现在还在当当的销售榜上,书是从小伙伴那里借来的,在某个暑假里看完,当时的情感至今仍有几分印象。书中谈到死亡,衰老和孤独,触及脆弱的敏感神经,几次尴尬落泪。还记得是在家里的客厅沙发上,蜷缩着身子,看得入情入味,在母亲走出厨房门的时候,假装无意地抹去眼泪。当时读到的正是作者对其母亲的描写,平平淡淡的文字中却有着一股让人心生悲伤的强烈情绪。

给文字赋予情感,它就是拥有了灵魂的存在。

再一次接触龙应台这三个字,是在读书会员的书单上,于是我便再一次重拾目送,决定细细品味一番。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我们都到了独当一面的时候了吧,小时候渴望长大,觉得长大就有了自由,却不知越是长大,越会被现实圈住。成长的自由是相对的,大手拉小手已经成为模糊的记忆,一个人走,需要更多的勇气。

【人在天地之间终究是无所凭依的孤独。你真能面对生老病死,就真的明白,在这世间,没有什么可以附着依托。】

人,终究是孤独的,你会有家人,会有伴侣,会有朋友,但是更多的时候,你只有你自己。你才是你自己的全部,在这世间,所有的依附都只是暂时的,你所得到的一切都只是身外之物,你的情感和思想,才是真正属于你的东西。

《目送》读后感心得体会:以目送之,心恒念之14

第二次读龙应台的《目送》,比起高一时候第一次读后的阖书落泪,这次在落泪之余,心里还泛起了层层涟漪,多了一些感悟。或许一本好书就是要多次地阅读才能读懂其中的情感和道理,而少年也要在经历一些世事之后才能成长吧。

《目送》一书分为三辑:“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沙上有印,风中有音,光中有影”、“满山遍野茶树开花”,一共有七十三篇散文。龙应台用手中的那管笔,写尽了亲情、友情的细微和动人之处,也述说自己对生命的叩问和思考,以及对世界的人情关怀,而其中最触动我的便是她笔下的亲情,“父亲的逝去”和“儿子的远离”这两部分充满了温情,而读罢之后又觉得莫名的感伤。

书的第一篇是写龙应台送别儿子华安,她在机场目送儿子远去,心中万般不舍,“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此时她的期待全都幻化成灰,心里的落寞自然不必多言。接着龙应台又回忆起在火葬场的炉门前目送棺木中的父亲,而那也是最后一次目送。同时作为母亲和女儿的龙应台,从这两次刻骨铭心的生离与死别中,从一次次的目送中,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下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我想,龙应台该是有一颗多么坚强的心,才能说出“不必追”这三个字,而这三个字背后又隐藏着她多少的无奈和感伤。

《目送》中龙应台与父亲的感情以及她与儿子的感情特别令人动容,那种浓浓的亲情蕴含在字里行间,在这些文字中漫步一番,便足以使人满含泪水。

龙应台的父亲在退休前是宪兵队的队长,就是这样的一位父亲,他在女儿小的时候会用湘楚口音教他读唐诗宋词及古文经典;用小货车送女儿去大学报到时会对女儿深感抱歉;在过马路时执着地要伸出手牵女儿过街,尽管那时候女儿并不领情;他还有些胆怯地请求女儿陪他一起参加宪兵队的同学会,在同学会上表现出以女儿为傲的神态。父亲含蓄的爱就隐含在这些微小的细节之中,而龙应台直到为人母之后才渐渐懂得。父亲年纪渐老,晚年生活不能自理,龙应台一直细心照料父亲,每天都给父亲打电话,开头的第一句必定是问候父亲今天好不好。她带着父亲上街买衣服;让两个儿子找有趣的话题陪她父亲谈话;她牵着父亲的手重新教他走路,用父亲教她的诗来作为走路的节拍;她细心地用棉签替父亲清理眼屎,毫不厌恶地清洗父亲的排泄物;在最后她带着父亲回到故乡,按照湘楚风俗来安葬父亲,听司仪用楚音招魂,让父亲叶落归根。龙应台对父亲的爱,都融入到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在父亲去世之后,龙应台还常常怀念起父亲,遗憾没有用更多的耐心和爱心去对待父亲。

作为母亲的龙应台,和天下的母亲并无二致,她在送别儿子时会满怀期待地希望儿子回头看她;在和儿子同行时看到有趣的东西会兴奋地指给儿子看;在过马路时也会不由自主地伸手牵着儿子;会苦口婆心地劝儿子多吃鱼,劝他出门多添衣。但是龙应台的这些关爱却得不到儿子的回应,儿子有时还会觉得丢脸,儿子的不领情刺痛了龙应台的心,而在她年轻的时候,对于父母的爱,却同样也是不领情的。但儿子也自有表达爱意的方法,龙应台写到儿子回家为她做了一顿很精致的西餐,她在一旁看着,说学会了下次要做给儿子吃,而儿子却说自己是想要母亲学会照顾自己。其实,龙应台与父母的关系,也恰是她与儿子的关系,其中的那份亲情是一脉相承的,龙应台游走在女儿与母亲的双重角色中,尽力把每个角色都做到最好,正是因为这样,书中所描写的情感才能如此地打动人心。

而我,仅是扮演一个女儿的角色,都无法做好。小时候与父母亲密无间,到了青春期却渐行渐远,甚至很想逃离家庭的禁锢,因此在填写志愿时我选择了韶关学院,特地选了离家远的学校,便是不愿再受拘束。父母目送我登上离家的列车,同样地,我也没有回头,一心想的是尽快逃离,如今想来觉得甚是可笑。“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或许只有在离家之后,才能懂得亲情的可贵,才能读懂文人笔下的乡土情结吧。

我想,所谓的“亲情如水”,大抵就是如此,水潺潺而流,渐流渐远,却是割不断的,正如亲情,虽然子女长大了终要远行,父母只能以目送之,心恒念之,而子女是身虽远行,心怀父母。

《目送》读后感心得体会:以目送之,心恒念之15

相对于《野火集》坚硬如匕首般的文字,龙应台只侧了侧头,优雅地转了个身,我便感受了她深藏于心的仁厚与深情。

那个曾经在我的记忆里掷地有声、尖锐与冷峻,四处刮起“龙卷风”的女人,如同披挂煞星铠甲手持日灸的嗜战者,脸色绝少柔美与温情,她的威猛与激烈,恰似野火般灼灼烈烈,所过之处,体制种种弊病仿若阴森森的白骨堆积成的高塔……那个时候,龙应台就是个战士。

而在某一天,天命之后的某一天,她被无声无息流淌的岁月带到了一个路口。就在她停顿片刻的时候,她目送了父亲的离去、母亲的衰老、孩子的长大……这次,她的震动来源于时间。

在时间的镜子里。龙应台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我用手使劲地搓捏着脸上的皮肤,好让右眼下那道越发霸道扩张的眼纹平展下去。十岁的女儿娇嫩的声音深刻地提醒;妈妈,你现在已经是狗尾巴草了。只有狗尾巴草才能衬托出她这个祖国的花骨朵的美丽来……

我去上班,女儿上学的时候,迟暮之年的父母便做在沙发上开着电视打瞌睡……

是什么贴着我最为敏感的神经?

在灰蒙阴冷的季节里,一滴来自任何方向的雨滴,都会引发一场莫名其妙的忧伤,龙应台在《什么》里说,“是因为我自己开始求索生死大问……看见了这一生从未见过的最深邃的裂缝、最神秘的破碎、最难解的灭绝。”

卸下铠甲的龙应台,竟然是个碎碎叨叨的母亲、是个不会煲粥的女人、是个牵着失智母亲的手散步的女儿……而此刻的她,竟然这般的柔美,仁厚和深情。

第五篇:以爱育爱,心育之花开遍绿色校园

以爱育爱,心育之花开遍绿色校园

——王庄镇辛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纪实

张大蔚

为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辛庄小学于2010年5月申请了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重点课题《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子课题《农村小学生不良个性的表现、成因与教育对策的个案研究》,并将其作为载体和契机,推动学校日常教育教学的改进。

一、师生合作 提升爱的教育

1、学校以行政管理人员为先导,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成立由 学校校长任组长,骨干教师任副组长,专兼职教师、班主任为成员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定期召开心理健康工作会议。建立一支成熟的心育骨干教师队伍,形成各学科教师关心和参与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局面。

2、建立心理班长负责制,学校在三至六年级8个班级中各安排一男一女两名心理班长,由他们负责协助班主任、心理辅导教师开展心理知识宣传和普及工作,关注本班同学的心理状况。

二、优化环境 孕育爱的教育

1、学校于2010年9月,正式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正式纳入课程,每班每周一课时;于2011年建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室设施配备齐全,清静、温馨,辅导教师承诺对辅导过程保密,做好相应登记工作、建立咨询档案。同时,设置了“悄悄话信箱”和“热线QQ”,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苦恼和困惑,心理老师则通过书信、电话及面谈等形式,帮助学生自我探索,排忧解难。

2、学校通过创建“和谐校园”、体育大课间、创编校本操——“兔子舞”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让学生沉静于宽松和谐氛围中。校园里宣传橱窗每月更换一次,在走廊间悬挂名人画像,名人名言,校风、校训赫然省目,这些使整个校园给人一种书香悠淳、洁静典雅的心灵感染,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启发。

三、多彩活动,彰显爱的教育

1、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知识。如语文、品社等学科可以陶冶学生心灵,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热情;数学、科学课可以进行科学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情感;美术、音乐可利用特有的旋律、线条、色彩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塑造高贵优雅的品质;体育课锻炼学生坚强意志,培养学生竞争,拼搏,进取的精神。

2、学校于2011年3月,尝试制定、实施“星卡”激励性评价教育模式。学校专门制定了《“星卡”激励性评价实施方案》,建立颁卡机制,规范颁卡行为,并在班级内建立星卡光荣簿,由专人负责登记星卡获取情况。

3、每年五月份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2012年5月举办了“呵护心灵,关爱健康”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主要开展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我的心理故事”征文、趣味心理测试等活动。

4、成立“红领巾文明监督岗”。学校少先队成立“红领巾文明监督岗”,对全校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每日监督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及时进行反馈。此外,学校依据《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的基本精神,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制订并实施了一系列合理、可行的规章制度,如《辛庄小学学生一日常规》、《班级量化管理细则》、《辛庄小学文明班级评比标准细则》等。

5、在德育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充分利用少先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如针对学生参与意识强,表现欲强的特点,开展卫生评比、三好学生评比、文艺表演、感恩演讲比赛、感恩征文等竞赛活动,体现了“以活动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以心灵感悟的渗透为目的”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成为我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师生共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专业化发展,使心育之花处处开遍。

下载以“心”诠《诗》,以《诗》释“心”——杨慈湖《诗经》诠释之考(精)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心”诠《诗》,以《诗》释“心”——杨慈湖《诗经》诠释之考(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