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描写动作的语句
描写动作的语句
1、我贪婪地读着书,如同一只饥饿的小羊闯进芳草嫩绿的草地。
2、他走到哪儿,院子里的孩子就跟到哪儿,大家都愿意和他在一起,他总能为他们找到有趣的事情做,还带着他们去历险。我无法参加,因为我只能天天躺在厨房里的旧沙发上。
3、她钻进浩如烟海的书籍里,如鱼儿进入了大海,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4、校园里一片欢声笑语,同学们在相互追逐着、玩耍着,有的在爬竿,有的在跳远,还有的打羽毛球,只有女同学三五成群地跳橡皮筋,并且轻快地哼着歌曲。
5、一张张活泼的儿童的笑脸,像春天里娇艳的鲜花在开放。
6、小飞坐在座位上,埋头只顾写呀写呀,笔底下好像有源源不断的泉水涌流出来,用不到一节课的时间,一篇作文竟全写好了。
7、鼓手把奔放激越的豪情,完全抒发在那欢快跳跃的鼓点之中了。
8、她站了起来,回答得那么准确,那么自然,那么流畅,似乎早有准备似的。
9、我把拖把在水池里涮了又涮,再拧干,然后弯下腰,前腿弓起,后退绷着,“哼哧哼哧”拖起地来。
10、他弯着腰,篮球在他的手下前后左右不停地拍着,两眼溜溜地转动,寻找“突围”的机会。突然他加快了步伐,一会左拐,一会右拐,冲过了两层防线,来到篮下,一个虎跳,转身投篮,篮球在空中划了一条漂亮的弧线后,不偏不倚地落在筐内。
11、小丽抿着嘴,弓着腰,蹑手蹑脚地,一步一步慢慢地靠近它。靠近了,靠近了,又见她悄悄地将右手伸向蝴蝶,张开的两个手指一合,夹住了粉蝶的翅膀。小丽高兴得又蹦又跳。
12、他双手捧着气球,腮帮子一会儿鼓起来,像扣上去半个皮球,一会儿瘪下去,像塌下去的深坑,眼睛睁得滚圆,像要裂开似的。
13、她把一叠馄饨皮儿都拿在左手心里,右手用筷子头挑一点馅儿,往皮儿里一裹,然后左一捏,右一捏,一只馄饨在我手中“诞生”了。
14、她握住我的手,下下打量一番,轻轻叹了口气。
15、记得一个寒冬的下午,天气比较冷。我在做作业,妈妈在做针线活。
16、我贪婪地读着书,如同一只饥饿的小羊闯进芳草嫩绿的草地。
18、踢毽子的女同学手脚轻快,小毽子上下飞舞,就像有一只只小燕子在脚上飞去又飞回。19我果断地把皮靴脱掉,准备要妈妈给我洗,又一想:妈妈会批评我的。最后,我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把皮靴藏到门缝里,等天气暖和一点再洗。第二天,天气稍微暖和一点,我就去洗
20、他又埋头写起作业来,屋里静悄悄的,只听到钢笔在纸上沙沙写字的声音。
21、突然一只雪球从右前方向我飞来,说时迟,那时快,我猛地卧倒在雪地,雪球擦过右肩,在离我不远的地上“啪”地粉碎了。
22、小姑娘一会儿用画笔顶着下巴想一想,一会儿又抿着嘴画几笔,真像一个进入创作意境的小画家。
23、她挤进大门,把担子撂下地;走上前去,将地上的草揽好,用膝头压着,俯下身,双手使劲勒紧草腰子,提起来,扔到院墙角落。
24、捉蝴蝶、打篮球,都是我们常见的活动,有的甚至是同学们亲自参加过的。但写起来却不具体。上述两段描写,由于作者观察仔细,把捉蝴蝶,打篮球的动作、神态写得栩栩如生。
25、一群傣族少女姗姗走来,肩上扛着小纺车,手里提着小灯笼,紧身拖曳的筒裙在随风摇摆。她们的身材是那样苗条,步履是那样轻盈,仪态大方,好像一群美丽的仙子从天而降。
26、后来我们高兴的打了起来,一边打一边笑。啊,这时候我们都摔倒在草地上了,一边笑一边滚,后来竟然到到河里去了,因为我们还在笑,所以差点儿被河水淹死。
27、他趁小丽不注意,偷偷把她的凳子抽了出来,然后幸灾乐祸地等着瞧热闹。
28、她一跳起皮筋来,就像疯了似的。只见她愈跳愈快,愈跳愈高,时而劈腿,时而倒踢,五花八门,恰如一只蹦蹦跳跳的小猴,使你眼花缭乱。
29、我先在锅里倒入少量的油,等油冒烟的时候,我赶紧把鸡蛋倒入锅中,只听见“嚓”地一声,鸡蛋在油锅里迅速泛起,它地边缘多像小姑娘裙子上的花边。
30、一个个小手冻麻了,冻红了,可谁也不叫冷,只是互相笑一笑,搓搓手,再呵呵热气,又喊着笑着,热火朝天地玩起自己的游戏来。
32、夜深了,天气变得更冷了,我的手直打颤,不敢写了,怕把作业做坏。这时,妈妈走到了我身旁,关心地对我说:“冷吗?”我轻轻地把我的手夹在她的两手之中。顿时,我觉得无比暖和。在她的鼓励下,我终于认真地完成了作业。
第二篇:描写人物动作的精彩语句
描写人物动作的精彩语句
1.小丽抿着嘴弓着腰蹑手蹑脚地一步一步慢慢地靠近它。靠近了靠近了又见她悄悄地将右手伸向蝴蝶张开的两个手指一合夹住了粉蝶的翅膀。小丽高兴得又蹦又跳。
2.他弯着腰篮球在他的手下前后左右不停地拍着两眼溜溜地转动寻找“突围”的机会。突然他加快了步伐一会左拐一会右拐冲过了两层防线来到篮下一个虎跳转身投篮篮球在空中划了一条漂亮的弧线后不偏不倚地落在筐内。
3.捉蝴蝶、打篮球都是我们常见的活动有的甚至是同学们亲自参加过的。但写起来却不具体。上述两段描写由于作者观察仔细把捉蝴蝶打篮球的动作、神态写得栩栩如生。
4.他50多岁了。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眼镜。他战战兢兢取下眼镜用衣服的下摆随手擦了擦镜片。“嗯嗯……”他刚要讲话忽然想起了什么手忙脚乱地在盘子里找了找又匆匆往口袋里掏了掏掏出了一盒火柴这才放心地又“嗯嗯”两声站直身子用特别响亮的声音说“现在开始看老师做实验”
5.教室里打得乌烟瘴气。毛老师气咻咻地站在门口他头上冒着热气鼻子尖上缀着几颗亮晶晶的汗珠眉毛怒气冲冲地向上挑着嘴却向下咧着。看见我们他惊愕地眨了眨眼睛脸上的肌肉一下子僵住了纹丝不动就像电影中的“定格”。我们几个也都像木头一样钉在那里了。
6.老人的双手很灵巧。一个泥人在他手里诞生只要几a分钟。看他又拿起一团泥先捏成圆形再用手轻轻揉搓使它变得柔软起来光滑起来。接着又在上面揉搓渐渐分出了人的头、身和腿。他左手托住这个泥人右手在头上面摆弄着不一会儿泥人戴上了一顶偏偏的帽子。
7.说时迟那时快。那个摔倒在地上的运动员手一撑脚一踮猛地爬了起来。左脚尖顶住起跑线膝盖一弯稳稳地蹲着。两手就像两根木柱插在地上整个身体微微前倾那架势就像一只起飞的雄鹰。
8.她挤进大门把担子撂下地走上前去将地上的草揽好用膝头压着俯下身双手使劲勒紧草腰子提起来扔到院墙角落。
9.她看见奶奶站起来双手抓着锅盖向上揭。吃力地揭了几次才稍稍揭开一条缝。一股浓烟从灶口冲出来差点熏着奶奶的脸。奶奶随便用袖子拂了拂布满皱纹的脸又摇摇头自言自语地说“老了不中用啰”
10.直见他拿着书大摇大摆地走到讲台前。他先是皱皱眉头然后清清嗓子接着吸吸鼻子最后提提裤子。这些动作做完了他才歪着头读起课文来。
11.唉这也叫跳绳你看他左摇右晃双手无力的甩着绳子绳子已经抡不圆了。腿像灌了铅似的怎么也太不起来简直是从绳子上迈过去的。那样子真像小狗熊在跳舞。
12.一群傣族少女姗姗走来肩上扛着小纺车手里提着小灯笼紧身拖曳的筒裙在随风摇摆。她们的身材是那样苗条步履是那样轻盈仪态大方好像一群美丽的仙子从天而降。
13.看见冰场上的人穿梭一般地滑来滑去我的心激荡着也急忙换上冰鞋上场去了。开始的几步多少有些荒疏了的感觉转了几下之后恢复常态了。我又向前滑行左右转弯猛然停止倒退滑行……一个年龄和我差不多的小孩像我当初头次进冰场一样他趔趔趄趄一个跟头摇摇摆摆一个屁股蹲儿。
14.十字路边有一个老妇人略微有些驼背胖胖的身躯费力地打着伞在空旷的路上艰难地行走。狂风夹着大雨扑面而来她使劲向前躬着身子抓紧伞进一步退半步踉踉跄跄地向前走着。15.中午由于下雪我不能回家吃饭了。正当我要写作业的时候突然一个香喷喷的包子塞到了我的嘴里我回头一看是小明正调皮地眨着眼看着我。
16.宁佳音跑到跳高架的横杆前右脚踏地双臂猛摆身体就像小燕子一样飞过了横杆。
第三篇:动作描写
人物描写之动作描写
一、导语:
写人物要多行动少说话。——高尔基 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老舍
尝试把中国的文字压缩,捶扁,拉长,磨 利,把它拆开又拼拢,折来且迭去,试验它的速度、密度和弹性。——余光中
二、概念回顾
动作描写,就是对人物行为、动作的描写。就是通过描写人物做什么和怎样做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面貌,凸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思想的、品格的、性格 的、心理的以及习惯的。
动作描写的内容头颈、眼耳、嘴巴、手肩、腰身、脚腿等动作都可以作为笔下的描写材料。这些描写可以使描写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个性特征更加鲜明。
三、方法学习
一、避免使用“万能词”(先分析例子再总结方法,板书)什么是万能词呢?就是那些无所不能,多用途的词语。例1:我走到门前。
我走到妈妈面前。我走过去。
“走”就是一个万能词,还有 “看”“拿”“吃”等等。
这些词用起来看似没有任何问题,可以用来写人物的动作。但是要知道,这些万能词有时却是万万不能的,因为它们不够准确。
板书:万能词≠性别、性格、年龄、身份 例2:
刘姥姥„„到了大门前石狮子旁边,只见满门口的轿马。她不敢过去,掸掸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然后溜到角门前,只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门上,说东谈西的。刘姥姥只得蹭上来问:“太爷们纳福。”(曹雪芹《红楼梦》)思考:本文段写出了刘姥姥什么样的心态呢? 动作能体现人物的职业身份
能展现人物的个性心理 能暗示人物的精神品格 能增加文章的戏剧性 牛刀小试:
根据不同场景,选择准确动词描摹动作。男生吃西瓜与女生吃西瓜。
方法二:动作拆分,慢镜头回放(加修饰语,丰满血肉)问题
1、这个段落里,作者重点描写了哪个动作?
2、如果换做万能写法,就会是这样的句子:他穿戴整齐地来到妈妈的门前,敲了几下门„„这个段落用了什么诀窍写活了“敲门”的动作?
“敲门”这个简单的动作可以分解为如下几个小动作:①走到门前②停下③举起(右)手④弯 曲手指⑤敲门。
例3:他穿戴整齐地来到妈妈的门前,轻轻推了一下,门紧闭着,里面似乎有亮光。他迟疑地举起了右手,想了想,慢慢弯曲食指,轻轻地敲在门上,里面没有反应,又敲了三下,仍然没有动静。他鼓起勇气,又轻轻地敲了敲,还是没有人出来开门,他一下子愣在了那里。牛刀小试:
根据自己的观察,写一段关于某同学进教室的动作过程(力求集中体现出该同学彼时彼刻的心理、个性)。
三、善用修辞,文字会发光 规律总结 修辞,犹如语言百花园中的朵朵奇葩,如果能在文章中适当的插上几枝,那就会为我们的文章增添几分亮丽的色彩:巧设比喻,形象生动;大胆夸张,灵气飞扬;多用排比,富有气势;反复吟哦,绵绵含情„„ 方法总结:在动作描写中,除了将大动作细致分解外,我们在描写的时候还可以恰当添加一些修辞手法,这样会使笔下的文字生动起来,其中比喻是最常用的修辞手法。例4: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什么东西?”他拿着宝匣往窗前走去。“噢,是真金!金子”他连声叫嚷,“这么多的金子!„„”——巴尔扎克《高老头》
思考:本段描写用了什么修辞?写出高老头什么性格? 牛刀小试:
终于到周末了,校门口熙熙攘攘挤满了等车回家的学生。他们有的早已登上车把屁股埋进了座椅里,有的背着书包焦急地东张西望,寻找着发往自家的车子,你看,还有几个孩子站在一辆公交车的前方,还在恋恋地说着什么。司机等得不耐烦了,示例:司机等得不耐烦似的揿了一下喇叭,那些小孩猛不防都吓了一跳,立刻老鼠似的跑散了,但随即明白了不过是汽车的喇叭叫,便都立定了,嚷着笑着。(《茅盾全集》第四卷)作业:
修改自己所写的动作片段,互猜同学所写对象的人物身份。
结束语:
第四篇:动作描写
【小学片段作文指导】动作描写练习(2010-06-21 17:50:16)转载▼
标签: 分类: 作文 杂谈
1.观察下面指定的对象,按照观察重点和要求,写一篇片段作文。
动作描写练习
2.仿照例文的写法,从基础训练每段的第一句话起笔,接着叙述所见所感,结尾用一句话做结束。
推菜车(原文)
放学后,小明看见一辆菜车正上坡„„小明真是助人为乐的好同学啊!
推菜车(例文)
放学后,小明看见一辆菜车正上坡,急忙跑过去帮助推菜车。那菜车上鲜灵灵的大白菜,堆得像小山一样。老爷爷弓着背,弯着腰吃力地往上拉。小明弯下腰去,双手推着车的后车帮,嘴里不住地喊着:“一二三!一二三!”那车轮慢慢地向前移动,走过了一段陡坡。突然,车轮又陷进一个小土坑。小明急中生智,找来碎石块垫在土坑里,双手推起车轮,猛地一使劲,菜车又平稳地行进了。老爷爷放下车把,抹了一下脸上的汗水,说:“多亏了你的帮助,谢谢你!”小明摇摇头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小明真是助人为乐的好同学啊!
基础训练
第一段:自习课上,小明专心做功课„„他多么值得我学习啊!第二段:下班回来,妈妈就忙着做家务„„她是多么辛苦啊!第三段:放学路上,小明看见一辆菜车正上陡坡„„小明真是助人为乐的好同学啊!
第四段:北风呼呼地吹着,王强仍然坚持早锻炼„„他真不愧是“三好生”啊!
第五段:王爷爷离休后,积极为居委会做工作„„王爷爷真是好爷爷啊!
第六段:放学后,小梅在校园的花坛里锄草、浇水„„她真是美化校园的小标兵啊!3.阅读下面片段作文,把描写人物动作的词找出来,体会这些词对表现人物性格特点所起的作用。然后选写一个体育比赛时的人物动作。
足球比赛片段
足球比赛开始了。双方队员在场地上穿插跑动,其中刘强非常活跃。只见他一会儿从容自若地带球突破,一会儿和小伙伴配合起来来个二过一,一会儿一个倒地铲球,接着一个鲤鱼打挺,又带球前进了。在行进中,他突然起脚,一记远射,球应声入网!顿时,他和小伙伴们一齐高兴地跳了起来。
4.依据训练内容提示的中心句,展开情节,刻画人物的动作,把内容写具体。例如:
中心句:小松开始爬竿啦。
写具体:小松开始爬竿啦。只见他纵身一跃,用力抓住竹竿,像敏捷的猴子,迅速地爬了上去。不一会儿,他就爬到了竿顶。多高兴啊,他笑着向下张望。
训练内容: 第一段:妈妈开始做饭啦。第二段:弟弟在打乒乓球。第三段:奶奶在给花浇水。第四段:小明认真写作业。第五段:小芳低头画图画。
5.修改下面短文,把空洞的地方写具体。
跳高
跳高竿升到了1米60,我坐在草坪上远远望去,它仿佛横在半空中。前三个都没跳过去,大家都为他们可惜。第四个是六年级一班的张小强同学。只见他活动了几下身子,一下子跳了过去。哗——操场上响起了一片掌声。
6.学习《栽菊花》一文的写法,分步写出人物的一连串动作,把人物的活动写具体。然后按照“写法提示”写一篇短文。
写法提示:
1.学习原文,掌握写法。《栽菊花》一文重点写了“我”栽花的过程。作者并没有用“我一下子把花栽好了”一句进行概括,而是分几步描写,一步步叙述出来的。先写从簸箕中“拿出”菊花,把根部“放”在窝里,再写左手“扶住”枝干,右手“刨”细土下坑,接着写双手把细土“压紧”,最后写“浇”上水等动作。分解一系列动作,从而把事情写具体。
2.分步观察,仔细描写。
描写一个人的动作,既要看动作的全过程,也要看一个人的活动是分几步进行的,先做了什么,后做了什么,接着做了什么。分解出每一步的动作,再选用准确的词语,就能把人物的活动写具体。
3.选择材料,依序叙述。
描写人的活动,首先要选好材料。在生活中人的活动是很多的:游戏、扫除、做饭、洗衣、写字„„等等。在动笔写的时候,要选择你自己最熟悉、印象最深的事情写。有了材料以后,还要思考一下怎样按照顺序写出来,理清思路再动笔。
栽菊花
暑假的一天,张老师教我们栽菊花。他把我们带到花坛旁边,叫我们看他先栽一株,然后我们就照着栽起来。
我从簸箕中拿出一株菊花,把根部放在张老师挖好的窝里。左手扶住枝干,不让花倒下去。右手把旁边的细土刨下土坑,等刨下的细土装到土坑的一半时,便用两手用力把土压紧,再浇上水。为了保持水分,浇过水后,再薄薄地盖上一层细土。这样,一株菊花就栽好了。
7.按照下面的步骤,把下面颠倒的句子,按一定顺序重新排列好,整理成一篇短文。
第一步,看。先看一看这篇短文有几句话,每句话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第二步,想。要先想想这篇短文说的是什么事,想象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第三步,排。按照想好的顺序,依照每句话的内容,依次把句子排列好。
第四步,验。把排列好的句子读几遍,看看前后句子之间是不是连贯、通畅,如有问题需要进一步修改。
炒鸡蛋
①这时,油锅腾起油烟子。②就这样,炒鸡蛋做好了。
③只听嗞啦一声,他把鸡蛋倒在锅里。
④他往碗里打了三个鸡蛋,撒上盐,用筷子搅匀。⑤很快,端起锅抖了两下,锅里的鸡蛋翻了两个过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团白纸
①他想,这是谁丢的,真不讲卫生。②他看见地上有一团白白的东西。③忽然,他看见有几个小同学在打扫操场,争做好事。④下课了,小庆在操场上玩。
⑤他连忙回头,不好意思地拾起了刚才看到的那一团白纸。⑥想着,他就若无其事地走开了。⑦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团废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捉老鼠》的短文,按照写法提示,描写一种小动物的动作。
写法提示: 1.分解动作
我们在观察小动物时,会发现它们无论做什么,都会有一连串的动作,如果概括叙述,文章就会空洞了。所以我们要把这一连串的动作,分解出是由几个动作连成的。我们如果能把每一个动作都写出来,那么,就会活画出动作的连贯性,把小动物写活。
2.准确用词 描写小动物的动作,要学会准确地选用词语。《捉老鼠》一文,在选用词语的时候,下了一番功夫。运用了“望”、“选”、“收”、“伸”、“猛扑”、“捉住”等一系列表示动作的词,使猫的形象跃然纸上。我们在描写小动物动作时,要学习这种写法。
捉老鼠
我家有一只可爱的小花猫,它机智灵活,特别是捉起老鼠来,更加精神焕发。
我不止一次地观察过它捉老鼠的情形。它嗅觉灵,耳朵尖,只要老鼠发出一点轻微的声响,它就立刻警觉起来,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有动静的地方。选好时机,双脚一收,身子一伸,猛扑过去,一把将老鼠捉住,用前爪顽皮地逗老鼠玩,直到把老鼠弄死。
9.描写人物动作往往穿插在写人叙事的过程中。在叙事中写出人物做了什么,怎么做的,能够展现出人物的品质。下面一段话,写的是李艳华同学收拾队鼓的事,在叙述中写了她的动作。请你阅读后说说,在什么地方,是怎样写人物动作的?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码放队鼓
那件事发生在去年的夏天,学校鼓号队要参加区里的比赛,每天同学们都利用课余时间紧张地排练。一天排练完毕,同学们把大鼓、小鼓、鼓带、鼓槌散乱地堆放在大队部的桌子上、地上,赶忙跑回教室,休息去了。我拖着疲惫的身体,到大队部找李艳华,准备到街上买冰棍吃,凉快凉快。走进大队部一看,我的天哪!这里简直成了鼓的山,李艳华正在码放队鼓呢。只见她,脸上流下了汗水,正吃力地把大鼓、小鼓分别装箱,整齐地码放在鼓架上。我走上前招呼她说:“小华,别管了,反正明天练习还用鼓呢,何必今天费事装箱啊!走,咱们买冰棍去。”只见她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望着我说:“不行啊,队鼓放得乱,谁要是一不小心,踩一脚,那可就完了!”说完她又打开一个个鼓箱,把腰带、鼓槌码整齐,盖好盖。像举重运动员似的,运好气,从腿到肩,一使劲,那鼓箱高高举过头顶,双手一推,那鼓箱顺势放到鼓架里。我望着她憋得通红的脸,心想:多么好的同学呀,你利用休息时间,为集体做好事,这种精神多么值得学习啊!
10.下面一段话写的是《包书皮》。阅读后,想一想,什么地方写的空洞,并把写空洞的地方用横线画出来,然后改写具体。
包书皮
望着刚发的崭新课本,我高兴极了。心想,我一定要爱护课本,让它穿上漂亮的外衣。我找来旧年历纸,准备包书皮。裁好纸,比比大小,一下子把书皮包好了。望着课本穿上的外衣,我兴奋得心花怒放。
第五篇:动作描写 文档
《动作描写》教案
导入:
人物描写可以达到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人物描写中一个重要的描写——动作描写。
那么什么是动作描写呢?先看一个小片段。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我班的王宇轩同学,手一撑,脚一踮,猛地爬了起来,左脚尖顶住起跑线,膝盖一弯,稳稳地蹲着。两手就像两根木柱插在地上,整个身体微微前倾,那架势,就像一只起飞的雄鹰。
——《精彩校运会》
这段话运用了什么描写?为什么是动作描写?通过动作描写把运动员在起跑线上的姿势形象地刻画出来。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片段,一个人捏泥人的动作。
老人的双手很灵巧,一个泥人在他手里诞生,只要几分钟。看他又拿起一团泥,先捏成圆形,再用手轻轻揉搓,使它变得柔软起来、光滑起来。接着,又在上面揉搓,渐渐分出了人的头、身、和腿。他左手托住这个泥人,右手在上面摆弄着,不一会儿,泥人戴上了一顶扁扁的帽子。
这个片段出现了哪些动词?这些动词能用到第一个片段中去吗?不能。通过看刚才这两个片段,你觉得什么是动作描写?
明确:用动词把人物富有特征的动作形象地描绘出来,这就是动作描写。....(富有特征:表现捏泥人而动作就不能用到运动员旗袍的动作描绘中去。)
动作描写的作用就是:
“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作品中的人物是靠动作描写活起来的。”
接下来我们探讨动作描写在刻画人物时是怎样是人物活起来的? 下面看《老王》中的一个片段
“老王用右手捏起一块芝麻烧饼,送到嘴边,小心而又狠力地咬下一口,几乎同时,他伸出左手,摊开手掌,在下巴处接着;待一个烧饼吃完,那纷纷而落的芝麻也就铺满了一手掌。老王不慌不忙,将左手的五指向掌心一拢,忽地往张开的大嘴巴里一拍,便香香地细嚼了起来。”
找生读完后,说:“大家思考一下,你觉得老王是个什么性格的人?”(节省、做事小心,捏其烧饼而不是拿起,懂得生活,从“老王用右手捏起一块芝麻烧饼,送到嘴边,老王不慌不忙,将左手的五指向掌心一拢,忽地往张开的大嘴巴里一拍,便香香地细嚼了起来。”中可以看出。)
大家对老王的印象是作者直接告诉我们的吗?不是,二是通过人物的动过描写揭示出来的,因此,动作描写第一个作用就是:揭示人物性格
下面看一看,我摘抄的学生习作中的好片段。“(听着老师的表扬)她红彤彤的脸上,露出羞涩的笑容,一双手不停地抚弄这衣角,头低得简直快要埋进衣领里了……” ——《我的同桌》 通过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文中的“她”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非常害羞,从哪看出来的?这是动作描写的第一个作用。第二个作用是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下面看作文《我的妈妈》中动作描写片段。
“妈妈从挎包里拿了一瓶桔汁,拧开盖,倒进茶杯里,又拿起暖壶,往杯里兑了些开水,用勺子搅了搅,然后舀起妈妈一大勺,慢慢地放到嘴边吹了吹,又把一滴桔汁水滴到手背上,试了试凉热,接着,把勺送到我嘴边,我喝着这酸中带甜的水,感到一股暖流注入我的心田。”
——《我的妈妈》
从上面的语段中你能体会到当时妈妈怎样的内心世界?(关爱、无微不至)“搅了搅、吹了吹、滴到、试了试、送到”表现母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由此,我们可知
“动作描写作用之二: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片7)
动作描写对揭示人物性格,展示人物内心世界有巨大作用,我们可以想想,在学过的课文里,你对哪一篇文章中哪一个人物的动作印象深刻?并说说印象深刻的理由。
生1:《背影》望父买橘(学生提前准备)
由此可见,动作描写可以很细致的揭示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全面准确地表现人物的形象特征。
片8:出示三位名人的照片及名言 1.写人物要多行动少说话。——高尔基
2.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人民艺术家老舍 3.主要的东西是让人行动起来,通过动作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莱辛
动作描写有这么多好处,我们看一看,如何进行动作描写?片9
如何进行
动作描写
有两个片段,大家比较一下,哪一个比较好?
片段1“今年夏天,爸爸带我到体育馆去学游泳,我们骑车到了体育馆,我从自行车上蹦下来,脱下衣服,走到水里,就开始游泳。吃力了,休息一会儿,再游。最后终于学会了游泳。”
——《学游泳》
修改后的《学游泳》动作描写
终于下水了,可不像岸上,两腿发软,我急忙紧紧地抱住爸爸的脖子,两腿夹住爸爸的腰部。嘴里直喊着“我要回家。”爸爸说:“别害怕,一步一步地学,总能学会的。”过了一会儿,我才壮着胆,两脚稍微向后伸了一下,觉得没事,接着两脚再用力一前一后地伸了几下,好像后半身浮了起来,反反复复,终于学会了游泳。
比较一下,觉得哪一个比较好?为什么?
你在描写动作时,会怎样做呢?(细致,从多方面进行描写,从而揭示人物心理。)大家同意吗?同意!好!试一下,我这里有一个打篮球的片段,看你能不能细致入微地描写人物的动作。
放打篮球的录像片段。请大家把打篮球的动作细致入微描述出来。给大家3分钟时间。看谁写的最好。
反馈:我班男同学谁打篮球打得最好?请他来读读自己所写的片段。再找一位不挨打篮球的女生,念一念她的片段。
这就是方法一:把人物的动作细致入微地描摹出来。(见片)需要大家仔细观察。
方法二:选择那些最能揭示人物性格、心理的动词进行描写。下面给大家例句一个情景剧:
上课铃响了,教室里一片喧闹,这时,一个调皮生跑到教室后面去,听到老师脚步声时,这个调皮生的第一反应是什么?赶紧跑回来。这里有些动词,你认为选哪一个好?为什么?大家先互相交流一下。
“上课铃响了,教室里一片喧闹,这时,一个调皮生跑到教室后面去,忽然门外传来老师的脚步声……
他立刻(缩、弯)下身子,直向座位(走、蹿)去,然后身子一(直、扭),屁股一(坐、落),课本一(拿、竖),若无其事地看起书来。
这些动词把这个调皮生慌张、狼狈的样子形象地描摹出来。解释了人物性格。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是动作描写、动作描写的作用、如何进行动作描写。
下面我们进行实战训练。我们班谁最会表演?出示影片:
当堂训练(找一位会表演的学生)
情景设计:一位同学在做数学题时遇到了一道难题……
(找一位同学根据情景表演,通过你的系列动作,要能表现当时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