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
课 题:第一课
童 年 课 型:综 合 课
教 具 :电子琴 多媒体 录音机 教学目的
1、听《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唱《摇啊摇》、《小酒窝》 等作品,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深切地体现本课《童年》的主题及“音乐与人”的亲密联系。
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初步能唱准,具有一定的音准能力。教材分析
《摇啊摇》这是一首流传于上海地区的民间同谣,6/8拍,D宫调式。全曲平稳、优美,有韵律感和动感,词曲结合朗朗上口。
《小酒窝》是一首由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儿童歌曲,2/4拍,五声羽调式。曲调富有浓郁的民歌风格,旋律欢快、活泼,歌词生动,富有童趣,抒发了在温馨家庭中孩子甜美生活的欢乐心情。
教学重点难点
1、聆听、欣赏。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2、休止符、有感情演唱歌曲。教学方法
讲解法 合作法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歌曲
1、请小朋友们说说最喜欢上学期的哪首歌曲?
或弹一段前奏问学生歌名。
2、唱一唱。
三、提出本学期要求
1、分组
2、宣布平时成绩记载项目(采用竞赛法)
3、常规教育
四、新歌教学
1、导入:
第 一 课 时 听《劳动最光荣》,说说乐曲情绪,并用动作表演。
听《共产儿童团歌》说说乐曲情绪,并用动作表演。
听《摇啊摇》说说乐曲情绪,并用动作表演。
2、出示童谣学生朗读
3、出示书上插图,让学生尝试怎样读更能表现图上的意境,教师采用两种 方法让学生选择,学生边划船边朗读。
4、说说用以上哪段音乐配比较合适,为什么?
5、放《摇啊摇》录音,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6、放《摇啊摇》录音,学生做划船律动,体验6/8拍的强弱感。
用„LU‟哼唱。
7、放录音,学生轻声唱歌词,让学生发现最后一句唱2边。
8、再跟唱一边,找一找难唱处,重点练唱: 3 5 1 6 │5 5 │
摇 到 外婆 桥
跟琴模唱,要唱得连贯流畅,像小船在河中匀速前进,5拍时值唱足。
9、连唱
边唱边用动作表演(即兴表演)
10、跟唱歌谱
五、编创与活动
1、让学生说说三角铁有哪两种敲法。
2、分组尝试选择滚动式和按强拍打击三角铁如何为歌曲伴奏。
3、分组展示
学生评价
4、出示:
5 │3 6 5│ 3 5 1 6 │5 5 │ 让学生试着敲一敲,说说有什 么特点?(在长音处用)
5、一部分学生边唱边表演,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伴奏。
6、除选择三角铁伴奏外,还能用什么打击乐同样渲染《摇啊摇》的意境。
7、用三角铁、碰铃、沙球等为歌曲伴奏。
六、小结,师生再见。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歌。
2、小动物叫。
二、复习《摇啊摇》
边唱边表演。
三、聆听《我们多么幸福》
1、导入:回忆童年开心吗?你们觉得幸福吗?下面请小朋友们听一首 歌《我们多么幸福》。
2、初听歌曲
说说歌曲情绪?几拍子?
3、介绍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
4、复听,学生轻轻地随录音哼唱,即兴舞蹈。
5、谈谈对歌曲的感受:
A、流畅的三拍子曲调,你想象当年的同学们在什么场景中?
B、歌曲的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景?
C、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你感到幸福吗?
6、编创与活动
师:歌曲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到兴高采烈?当你听到时用动作或打击 乐表示。
放录音,学生用动作或打击乐表示。
四、听辨练习
1、用LU模唱3 5 6 三个音
2、听一听老师弹奏的两个益鸟中哪个高?哪个低?用手势表示并LU 模唱。
5 3 5 6
3 3 6 6 3
五、新歌教学
1、导入:
请小朋友看看谁有小酒窝?有小酒窝的小朋友笑得怎样?
老师有一首歌,请小朋友听听又是怎样的呢?
2、听录音
学生交流
3、再听录音,你能听出是一二还是一二三吗?
边听录音边按一二击拍。
4、用LU哼唱
重点: 3 1 0 6│3 0 │5 3 0 5 │6 0│
5、按节奏朗读歌词
重点读准:
左边 0 一 │ 个 0 │ 右边 0 一 │ 个 0 │
读准八分休止处
6、放录音,轻声跟唱。
找一找喜欢唱的歌词,并唱一唱。
找一找难唱句,大家一起练唱。
教师范唱A B两句,各4小节。
设问:A 请大家仔细听,老师唱的两句歌词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提示: 歌词、节奏、曲调。
设问:B 听我唱曲调,你能听出曲调中出现最多的音是哪几个音吗?
重点练唱: 1 0 6│3 0 │5 3 0 5 │6 0│
左边 一│个 │右 边 一│ 个 │
唱准八分休止处,采用跟唱法。]
7、连唱
唱到“呀子喂”处与同桌互相拍手,节奏为 “ХХ Х”
让学生编创其他节奏型
边唱边拍手。
8、分别用稍快、中速、慢速让学生试唱,说说用哪种速度表达长有小窝甜美、可爱的小朋友,喜悦的心情?
用甜美的情绪、稍快的速度,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9、跟老师轻声唱歌谱。
10、分组排练表演唱。
分组展示
师生评价。
六、小结,师生再见。
小结 两首歌曲学生都很喜欢,只是6/8拍子的感觉还没建立。
酒
第二篇: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
小学第5册音乐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我们美丽的祖国》
教学重点:学习歌曲高声部的旋律以及歌词。
教学难点:学习高声部旋律
教学过程:
一、师谈话导入
同学们谁能描述一下我们的祖国是一个什么样子?
我们美丽的祖国有山清水碧的江南水乡,有满目葱绿的西双版纳,有沃野千里的林海雪原,有雄伟壮丽的长城,奔腾不息的黄河长江,可算是,四季鲜花盛开,地大物博,民族众多。。今天我们就学习一首关于祖国的歌曲《我们美丽的祖国》。(图片欣赏)
下面老师再请同学们听一首歌,听一听这首歌你们是否熟悉?(录音播放《我们美丽的祖国》)。这首歌叫做《我们美丽的祖国》,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刚才同学们听到的是录音上唱的,2.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做一个小游戏,发一下“lv”这个音,注意发这个音时口腔打开,嘴型要圆,声音往眉心靠,请同学们告诉老师,在发这个音时,你有什么感觉?
3. 请同学们就用这种感觉这种声音来哼唱歌曲的旋律。刚才同学们哼唱了一遍,请你们自己来说一说,还有哪些地方唱得不是太有把握的。(师指正)再哼唱一遍。
4、听唱法学习歌曲旋律。
四、小结:
刚才同学们用多种形式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表演得非常好。但是光有这份感情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以实际行动来证明,那就是好好学习,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这样在将来才能够有足够的能力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繁荣富强。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在上节课学习歌曲旋律的基础上,通过听录音,使学生自主学习歌曲演唱;通过看图片,激起学生演唱情感;通过看歌唱家的表演,提高学生歌唱表现力。
教学用具:
录音机,磁带,幻灯片,VCD。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活动:
一、猜谜导入
给同学们猜个谜语:什么地方四季常开鲜艳的花朵?什么地方到处充满幸福和欢乐?(我们美丽的祖国)
今天,我们就要继续来学习这首赞美祖国的歌曲《我们美丽的祖国》,(播放课件出示歌曲。)
二、歌唱祖国
1、听录音范唱
①初听,整体感知。
我们已经学习了这首歌曲的旋律,现在我们一起仔细地听一听这首歌是怎么演唱?(听录音)这首歌曲是什么拍子呢?我们该如何打节奏?(请多名学生示范,并由学生自评,集体试打节奏。)
②细听,品味感悟。
现在请同学们边听边打节奏并跟着小声地唱一唱。
2、点评,帮助理解
这首歌有几个小小的地方要稍微注意一下。(教师播放实物幻灯并进行集体讲解,同时让学生集体试唱。)
3、大胆试唱
请同学们大胆地把这首歌唱出来。(师指挥)
三、欣赏祖国
1、欣赏
同学们嗓子不错,但是歌曲感情的融入与表现力还有点欠缺,这是一首赞美祖国的歌曲,现在老师要请你们欣赏一些与我们祖国有关的图片。(播放幻灯片并旁白)
2、讨论
看完以后,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呢?作为一名中国人,你们有什么感受?此时的心情怎样?
(引导学生说出自豪、骄傲、幸福的感受)
3、再唱
带着骄傲、自豪、幸福的感情再演唱一遍歌曲。
四、歌曲处理
1、提示
我们在演唱歌曲时还可以应该带上一些简单的动作,这样可以使歌曲的表达更加明确,更加感人。
2、观看歌唱家的表演
今天,老师为同学们请来了两个指导老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她们在演唱这种赞美祖国的歌曲时是如何表现的?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她们的表情、动作与眼神。(播放VCD《祖国像妈妈一样》、《祖国祖国多美丽》。)
3、小组交流
觉得她们演唱得怎么样?现在请同学们小组交流一下,说说我们在演唱这首《我们美丽的祖国》时,我们应该怀着怎样的心情?每个句子我们要带上什么样的表情?并小组共同设计一些简单的动作。
五、用歌声赞美祖国
1、师生齐唱
准备好了吗?请同学们站起来,现在我们一起跟着伴奏来演唱一遍,带上我们的表情与动作,将骄傲、幸福的感情融入到歌曲的演唱当中去。)
2、师生齐演
看到同学们如此精彩的表演,老师忍不住想和同学们一起跳起来、动起来,请几个同学到上面来,跟老师一起表演,谁愿意就大胆地站上来,其他同学边跟着唱边打打节奏。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玩得开心吗?上完这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七、师生再见
今天,我们就上到这里了,老师希望你们把快乐、幸福带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同学们再见了!
让我们在音乐声中,有秩序地走出教室。
第三课时 祖国祖国真美丽
教学目的:能背唱歌曲《祖国祖国多美丽》,知道这是一首新疆风格的歌曲。
能准确无误的说出本可欣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词、曲作者。能听出《祖国像妈妈一样》的演唱形式和基本情绪。
教学重点:能背唱歌曲《祖国祖国多美丽》
教学过程:
一、师谈话导入
同学们谁能描述一下我们的祖国是一个什么样子?
我们美丽的祖国有山清水碧的江南水乡,有满目葱绿的西双版纳,有沃野千里的林海雪原,有雄伟壮丽的长城,奔腾不息的黄河长江,可算是,四季鲜花盛开,地大物博,民族众多。。今天我们就学习一首关于祖国的歌曲《我们美丽的祖国》。(图片欣赏)
1、下面老师再请同学们听一首歌,听一听这首歌你们是否熟悉?。这首歌叫做《祖国祖国真美丽》,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刚才同学们听到的是录音上唱的,2.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做一个小游戏,发一下“la”这个音,注意发这个音时口腔打开,嘴型要圆,声音往眉心靠,请同学们告诉老师,在发这个音时,你有什么感觉?
3. 请同学们就用这种感觉这种声音来哼唱歌曲的旋律。刚才同学们哼唱了一遍,请你们自己来说一说,还有哪些地方唱得不是太有把握的。(师指正)再哼唱一遍。
4、听唱法学习歌曲旋律。
5、视唱歌词
二、欣赏歌曲:祖国像妈妈一样
1、朗读歌词
2、欣赏
3、激发感情
四、小结:
刚才同学们用多种形式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表演得非常好。但是光有这份感情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以实际行动来证明,那就是好好学习,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这样在将来才能够有足够的能力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繁荣富强。
第三课 天鹅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
2、培养学生节奏能力及表现歌曲的能力。
3、使学生在教学中体验、感受音乐的美
重 点:学习、表现歌曲。
难 点:用不同的伴奏型为歌曲伴奏
教 学准 备:钢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铃鼓、碰钟、三角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演唱问好。(2′)
二、节奏练习:(5′)
1、师出示节奏:
(1)X XX X X | X XX X X | X XX X X | X XX X— | |
(2)XX XX X X | X XX X X | X XX X X | XX X X— | |
2、生击拍读节奏。
3、师引出音符名称: X
X(XX)
X—
四分音符
八分音符
二分音符
三、学习歌曲《天鹅请来当客人》(15′)
1、感受歌曲:
(1)生读上边练习过的节奏。(把第一条读两遍)
(2)生读节奏,师弹奏《天鹅请来当客人》的旋律。
(3)师放歌曲伴奏录音,生感受歌曲情绪。
(4)生表达自己的感受:优美、安详地。用动物的形象表示。(课件)
(5)师放歌曲范唱录音,生感受歌曲内容。
(6)生表述自己听到的歌曲内容。
2、师引出歌名:《天鹅请来当客人》
3、学习歌词:
(1)熟悉歌词:生小声齐读歌词。
(2)采用听唱法学习歌词(第三乐句一音对二字的演唱要做到准确,师可进行教唱。)
(3)小声齐唱歌曲。
(4)师指出不足,生练唱巩固。
4、声音指导:这是一首情绪非常优美、安详的歌曲,演唱时应采用连贯、柔和的声音。(师可采用两种不同音色的声音演唱,让生选择。生按选择的结果演唱歌曲。
四、表现歌曲。(17′)
1、采用不同的演唱形式
2、演唱歌谱:
(1)生两人一组认识歌谱。
(2)师范唱歌谱,生默唱。
(3)生跟琴小声演唱歌谱。
3、律动:
手击拍演唱歌曲。强弱
4、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师出示打击乐器:铃鼓、碰钟、三角铁。
(2)生练习敲击。
(3)师出示节奏谱:
铃鼓: 4/X/// X/// X///
X/// |
碰钟、4/0
X
X
X |
三角铁:4/4
X
0
0
0 |
(4)生分组练习伴奏。
(5)三组学生共同练习。
(6)生分组:一组用打击乐器伴奏,一组跟琴演唱歌曲。
五、课堂小结:(1′)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天鹅请来当客人》,并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了歌曲,使我们真正感受到歌曲的美,课后如果同学们有兴趣可以几个人一组进行演唱练习,也可以把学过的歌曲演唱给你们的家长听。下课。
六、流程图
导入
课件故事
理解歌曲含义
听唱法学习
歌曲处理
激发感情
欣赏歌曲
感情升华
小结
第二课时
1.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运用学过的音乐知识(如;旋律、速度、力度、音色等)来感受乐曲的形象和意
境。
2、通过欣赏大提琴独奏曲——《天鹅》,启发学生展开丰富地想象。鼓励学生创造自己的形
体语言结合音乐去表现天鹅。
教学准备:
钢琴、电视机、VCD机、录音机、磁带、卡片(4张)
教学重难点:
创造形体语言去表现对音乐的感受,表现音乐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师生共同律动《问好歌》
二、课件导入
请大家先说说你印象中的天鹅是什么样子的?她有什么特点?(语言、形体)
三、新课教学
(一)初听《天鹅》[播放]
刚才你们用自己的语言、形体表现了一下天鹅,接下来还是让我们来听听音乐是怎样表现了吧!
(二)说说初听的感受
请大家说说对《天鹅》这首乐曲的感受?
(三)说说大提琴音色的特点,简单介绍曲作者。
在电视机画面上左边是一只高洁优雅的天鹅,右边则是这首乐曲的主奏乐器——大提琴。它是西洋乐器中弓弦乐器家族中一员、小提琴的哥哥。请说说大提琴与小提琴相比较,音色上有什么特点?
中间这位年轻的绅士就是这首《天鹅》的作者——法国著名的作曲家圣桑。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作品,其中管弦乐《动物狂欢节》最为出名。他分别用12中不同的音乐片段表现了12种不同的动物,这其中又以这首《天鹅》流传最广。这就是俄国著名音乐家柴可夫斯基创作的芭蕾舞剧《天鹅湖》中的《四小天鹅舞曲》。《四小天鹅舞曲》是《天鹅湖》其中的一个故事,美丽的奥杰塔公主和女伴被魔鬼施法,变成了天鹅,只有在晚上才能变回人形,王子得知消息,要帮助和解救她们,小天鹅们就高兴地跳起舞来。
(五)复听
刚才我们已经知道《天鹅》是由大提琴演奏的。那么你还记得除了大提琴还有什么乐器的声
音吗?如果说大提琴表现了天鹅,那么钢琴又表现了什么呢?请让我们再仔细地听一遍,除了
要仔细聆听大提琴演奏的音乐,还要注意钢琴的伴奏。
(六)对音乐要素进行讨论、回答、分析。
旋律线、力度、速度、情绪
四、观看芭蕾舞《天鹅之死》[播放VCD]
这首音乐也深深打动了一位俄罗斯的芭蕾舞演员,她为这首音乐创编了一出芭蕾舞《天鹅之死》,请大家看看她是怎样用舞蹈来表现天鹅的?
五、学生结合《天鹅》音乐创编舞蹈造型。[播放]
1、请大家说说自己喜爱的几个表现天鹅的舞蹈造型。
2、结合自己的想象,配合音乐分组摆造型。
六、欣赏芭蕾舞《四小天鹅》。[播放]
观看舞蹈,说说与《天鹅》乐曲中各音乐要素的区别,简单说说这首乐曲的表现。
七、观看圣桑及管弦乐《动物狂欢节》简介《动物狂欢节》中的《天鹅》。“不论是活泼好动的天鹅还是安静幽雅的天鹅,它们都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天鹅。” 老师轻读短文:天鹅是一种候鸟,它通体洁白,婷婷玉立,依水自照,水中流光溢彩,蓝的碧蓝,白的雪白,人们把它看作是美丽的天使,吉样的征兆,忠诚的象征。它喜欢集群,飞行时排
八、课堂小结,结合音乐“飞“出教室。
第四课 小树快快长大
教学目标:
1、能与他人一起演唱歌曲《小树快快长大吧》。
2、能背唱加拿大民歌《银色的桦树林》。
3、看着歌片,能独立演唱歌曲《小松树》。
4、执导《小树快长大》是一首童声合唱,并能够说出歌词中的“你”的两种不同含义。
教学重点:能与他人一起演唱歌曲《小树快长大吧》,背唱歌曲《银色的桦树林》
教学难点:能与他人一起演唱歌曲《小树快长大吧》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小树快长大吧》的旋律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新授:
1、故事导入:少先队员植树。。。
2、课件欣赏歌曲《小树快长大吧》
提问:歌曲表现了队员们什么样的心情?
3、读谱知识:小节线,数一数共有几个小节?
4、复听:前十六小节和后十六小节演唱形式有什么不同?
5、教师视唱乐曲旋律
6、学生和教师一起自学歌曲第一、二乐句
7、听唱法学唱歌曲后面的旋律
8、完整练习歌曲旋律
<三>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小树快长大吧》歌词。欣赏歌曲《小松树》
教学过程:
二、师生问好
三、新授
1、复习歌曲旋律
2、读歌词,歌曲表现了什么?
3、随琴视唱
4、教师更正遇到的不准确的地方
5、处理歌曲
6、练习演唱
7、个别生演唱
8、欣赏歌曲《小松树》
说说两首歌曲的异同
9、学生再次欣赏记忆歌词熟悉歌曲
10、随琴演唱歌曲《小松树》
三、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银色的桦树林》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新授
1、歌曲学生比较熟悉,直接进行演唱和歌曲处理
2、为歌曲配器
3、复习《小松树》,进行歌曲演唱指导
三、小结
第五课:外国小朋友的歌
教学内容
唱歌:《笛皮杜》《哈里罗》
欣赏:《木瓜恰恰恰》《乘着歌声的翅膀》
教学目标
1、能独自背唱或几人一组合作演唱乌干达民歌《笛皮杜》。
2、能随着伴奏,一边演唱特立尼达民歌《哈里罗》,一边进行简单的肢体活动(各乐句的前六拍踏步;后两拍双手对拍)。
3、知道《木瓜恰恰恰》是一首以叫卖为题材的印度尼西亚民歌;聆听歌曲录音时,能随着歌词中的“恰恰恰”同步拍击“XX X”节奏。
4、知道《乘着歌声的翅膀》原是门德尔松创作的一首独唱歌曲;聆听歌曲录音时,能跟唱歌曲主题,并能通过简单的肢体活动,表现六拍子的强弱规律(强拍,身体重心落在左脚上;次强拍,身体重心落在右脚上)。
课时安排:五
第一课时
内容:歌曲《笛皮杜》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学唱歌曲,听范唱——教唱法学唱
三、歌曲处理
1、学歌曲前要先处理好附点和切分节奏。
2、第一乐句的节奏完全由单纯的童稚组合而成难度不大,但是单数小节第三拍后半拍的“do”的起唱要行当提示。让学生唱得轻一些,将重音放在下一小节的强拍强位上。
3、《笛皮杜》生动地表现了朋友朴素问好的亲热场面,要引导学生深入地体验歌曲的氛围,形象地表现歌曲的热情。
四、小结
第二三课时
内容:歌曲《哈里罗》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学唱歌曲:先谱后词。
三、歌曲处理
1、《哈里罗》表现了热烈的歌舞场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地进行感受,形象地予以表现。
2、歌曲《哈里罗》中切分音较多。教唱时,教师的注意力不能只在音的长短上,还要注意音的强弱。
3、学会歌曲以后,可以先让学生能工巧匠以个体为单位,随着歌曲伴奏带,一边唱歌,一边进行简单的肢体活动,然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设计以已经掌握的肢体动作为基本素材的小组活动,分别进行展示、评价。
4、歌曲旋律的和声内涵清晰,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用打击乐为歌唱进行伴奏。
四、小结
第四课时
内容:歌曲《木瓜恰恰恰》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聆听歌曲,初步欣赏。
三、欣赏处理
1、小组讨论的方式明确歌曲的题材。
2、歌曲曲式的判断要坚持以听觉感受为基础,教师可以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引导学生从歌曲的情绪发展(高潮在中段)、旋律的发展手法(对比、再现)等方面反复聆听歌曲录音,为歌曲曲式结构打下坚实的感性认识基础。
3、歌曲中念诵的歌词“恰恰 恰”和打击乐器敲击的节奏“XX X”很有特点,可以让学生随着歌曲录音同步参与。这一活动也可以加入简单的形体动作。
4、以叫卖为晚云飘过的音乐作品除了愉悦功能、审美功能,还有一定的实用功能。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歌曲《木瓜恰恰恰》有什么作用进行讨论。
四、小结
第五课时
内容: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初听歌曲
三、处理
1、听《乘着歌声的翅膀》的不同形式表演的音乐音响。
2、《乘着歌声的翅膀》原为一首独唱歌曲,其他形式的音乐作品都是据此改编的,这一点应该向学生交代清楚。
3、结合歌曲欣赏,可以简单介绍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可以展示图片,与语言相结合,使学生认识形象化。4、6/8拍子的音乐作品青云之志接触不多,可以让学生随着音乐音响进行简单的肢体活动(强拍,身体重心落在左脚上,次强拍,身体重心落在右脚上》,来感受作品折节拍特点。
四、小结
第六课 龟兔赛跑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龟兔赛跑》,感受不同的节奏、旋律、速度及不同乐器的音色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乌龟和兔子),并理解这首乐曲所表现的内容。
2、通过创作表演,培养学生的表现力、想象力。
3、通过音乐故事使学生获得思想情感上的教育。
教学准备:
课件,乌龟、兔子、猴子等小动物的头饰,蓝猫小标贴。
教学过程:
一、活动开始:
1、学生随音乐进教室。
2、老师扮主持人,从后面走进和小朋友打招呼:嘿!小朋友们好,我是燕子姐姐,欢迎大家来到“音乐动画城”。(屏幕上出现“音乐动画城”字样)
二、新课教授。
1、引导学生欣赏《龟兔赛跑》的主题音乐。
(1)师:燕子姐姐知道小朋友们最喜欢看动画片了,是吗?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燕子姐姐为大家带来了什么动画片吧!(播放无声动画片)
师:哦,原来是小兔子和乌龟,谁能学一学小兔子和乌龟走路的样子。
师:小朋友们学得真好,不过,燕子姐姐总觉得这个动画片好象少了什么,你们能告诉我吗?(声音)
师:小朋友们看得真仔细呀!没有声音的动画片,你们觉得好看吗?
(不好看)好,下面就请聪明的小朋友来给小兔子和乌龟配上好听的音乐吧!
(2)、师:燕子姐姐这里有两段音乐,分别是由两种管弦乐器演奏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画面出现单簧管图片):这个乐器的名字叫“单簧管”(点击出示“单簧管”字样),它奏出的音乐是(点击音乐响起),你觉得这段音乐听起来感觉怎么样呢?应该配给哪只小动物?为什么(学生回答)
老师总结:单簧管奏出的音乐轻快、跳跃、活泼,很适合蹦蹦跳跳的小兔子,好,那我们就把这段音乐送给小兔子吧!
师:还有一种管弦乐器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
点击出现“大管”图片:这个乐器的名字叫“大管”,小朋友看一看,大管和刚才的“单簧管”一样吗?(引导学生简单区分“单簧管”和“大管”)那大
管奏出的音乐是怎样的呢?(点击音乐响起)你想把这段音乐送给谁呢?为什么?
老师总结:大管奏出的音乐低沉、平稳,我们就把它送给慢吞吞爬行的乌龟吧!
(3)、师:小兔子和乌龟知道小朋友为它们配上了好听的音乐,可高兴了!你们看,它们迫不及待地跳起舞来了。(画面出现配上了音乐的动画片)
2、引导学生分段欣赏音乐故事。
(1)、师神秘地:今天来到我们音乐动画城的还有一位神秘的客人呢。(蓝猫
出现:小朋友们好,我是蓝猫)
师:原来是蓝猫呀,小朋友你们喜欢蓝猫吗?好问的蓝猫今天不仅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一件礼物,而且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当然喽,聪明能干的小朋友会得到
蓝猫的奖品!(老师出示蓝猫小标贴)
师:好,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蓝猫带来的礼物吧,不过,可要认真
看,认真听,才能回答出蓝猫提出的问题吆!
(2)、学生听音乐故事至“比赛开始了”。
蓝猫出现:小朋友,看到这儿,你能听出下面的音乐表现的是哪只小动物吗?(分别播放两段主题音乐,请小朋友辨别,并请小朋友说说故事中两只动物的 特点,表现好的给予蓝猫小标贴)
师:小朋友的耳朵真灵呀,很快就回答出了蓝猫的第一个问题。我们继续往下看下面的故事吧。
(3)、学生听故事至“喊叫声惊醒了小兔子”。
蓝猫出现:小朋友们顺利地通过了第一关,接下来你能听着下面的音乐做出合适的动作吗?(播放小兔子睡着了的音乐和乌龟继续努力追赶的音乐,请小朋友模仿出相应的小动物形象)
师:小朋友们学得真象,比赛的结果到底怎样呢?
(4)、学生听音乐至故事结束。
蓝猫出现:聪明的小朋友,故事讲完了,你知道跑得快的小兔子为什么输给了慢吞吞的老乌龟吗?
引导学生讨论。
老师总结:对呀,骄傲使人落后,小朋友,我们在生活中可不能学骄傲自大
3、复听音乐故事,引导学生进行表演。
(1)出示小动物的头饰:谁想来表演“龟兔赛跑”?
(2)请三个小朋友分别做小兔子、乌龟、小猴子,其余小朋友做森林中其他的小动物,到音乐结束时,老师带领下面小朋友戴上头饰和小兔子、乌龟一起跳起欢乐的舞蹈。
(3)师:小朋友们表演得真棒。呀,时间过得真快,这一期的音乐动画城节目就要结束了,在这里,燕子姐姐要布置一个任务:请小朋友们回去将这个故事用彩笔画出来,下一期节目让我们来比一比谁画得最好!好吗?好,让我们一起和蓝猫说再见吧!(小朋友和蓝猫、燕子姐姐说再见)
(三)、结束活动。
学生随音乐出教室。
第七课:快乐的校园
教学内容
唱歌:《队礼歌》《小字典》
欣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快乐的晚会》
教学目标
1、能独自演唱歌曲《队礼歌》
2、能随着歌曲伴奏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小字典》
3、听到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时,能说出歌曲的标题,并知道歌曲的原名叫“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4、能说出歌曲《快乐的晚会》使用了哪两种不同的常演唱形式。
课时安排:六
第一二课时
内容:歌曲《队礼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学唱歌曲:视唱法学唱
三、歌曲处理
1、歌曲《队礼歌》的原调为1=G。如果学生用原调演唱有困难,可以降低大二度,将调号改为1=F。
2、《队礼歌》是一首具有进行曲风格的歌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歌曲的进行曲风格,表现朝气蓬勃的少先队员形象。
3、队礼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的行礼方式,队礼的动作要要领是:右手五指并紧,手掌向前,高举在头的上方。课堂教学可以从“队礼”开始,导入歌曲《队礼歌》
4、如果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可以采用下列节奏型“X X”,伴奏乐器最好选择没有余音的打击乐器,如:小军鼓、双响筒、响板等。
双响筒的演奏,老师要进行提示,让学生将发音较低的筒平放在左侧,强拍上敲击,发音较高的筒产平放在右侧,弱拍上敲击。
提示小军鼓、响板等乐器的演奏,让学生以不同的力度区分强弱拍,表现拍子的强弱规律。
5、如果以踏步或先进步伐伴随歌唱,一定要强调以下两点:
1)强拍出左脚,弱拍出右脚;脚在拍点上落地。
2)抬腿动作的幅度随歌唱的速度进行调整。歌唱的速度越快,抬腿动作的幅度越小,反之,歌唱的速度越慢,抬腿动作的幅度越大。
四、小结
第八课
下雪了
教学目标:
1、能独自背唱歌曲《铃儿响叮当》,并能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二声部合唱。
2、能随着歌曲录音演唱《铲雪歌》
3、能听出《雪橇》的主题,知道《雪橇》和《小天鹅舞曲》一样,都是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作品。
4、听到《滑雪歌》的录音,能说出歌曲的名称。
教学重点:能独自背唱歌曲《铃儿响叮当》,并能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二声部合唱。能随着歌曲录音演唱《铲雪歌》
教学难点:能独自背唱歌曲《铃儿响叮当》,并能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二声部合唱。
教学时间:3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2、欣赏歌曲:歌曲表达了什么情绪?
3、学习歌曲旋律
生分为两个声部学习
4、合在一起练习
5、填词
6、伴奏
7、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合唱练习欣赏《雪橇》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铃儿响叮当》
2、合唱练习
3、欣赏歌曲《雪橇》
〈1〉 介绍歌曲出处
〈2〉 初听歌曲是什么情绪的? 表现了什么?
〈3〉 复听体会
4、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铲雪歌》
教学过程:
1、导入
2、欣赏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
3、听唱法学习歌曲旋律
4、填词
5、联系演唱
6、自编动作
7、《铲雪歌》与《铃儿响叮当有什么不同》
8、小结
第三篇:小学二、三年级音乐教案
每当我轻轻走过老师窗前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认识附点音符
3、让同学们懂得老师工作的不易,培养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感恩并学习老师默默奉献的品质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附点音符的节拍把握和高潮部分的把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亲爱的小朋友们,大家好。我刚听说音乐城的小公主被怪物抓起来了,为什么呢?因为小公主不尊敬她的老师。小公主现在认识到自己错了,你听,她唱了一首歌给老师听:(接下来播放录音)。
只有我们大家都学会了这首歌,小公主才会被放出来,大家愿不愿意和老师一起去音乐城解救小公主呀?好,那大家闭上眼睛,跟着老师一起想。
二、难点讲解
1、高潮部分
我们走在宽阔的平原上,哎呀,前面出现了一座音乐桥,我们现在要过桥啦!哟,桥公公说要过桥得把一句口诀唱出来,大家听好了啊:
“啊——啊—啊—啊,每当想起您——”
师:恩,大家的声音很洪亮,不过桥公公说我们的节奏还把握地不准,我们再试一遍。好,大家都做得很好,我们现在可以过桥了。(结合同学们的掌握程度把握进度)
2、旋律变化较多的部分
师:大家看,前面出现了一条音乐河,我们要把一个旋律唱出来才能过河哟。大家听老师唱:“一阵阵——暖流——心中激—荡”。
(针对同学们出现的问题再做一些纠正)师:河伯伯说他很满意,同意我们过河了。
三、学唱歌曲
师:太棒了,我们成功到达了音乐城,下面我们来学唱这首歌来救小公主好不好? 老师先来唱一遍,大家听好了哈。(范唱一遍)
师:大家先来说一说,这首歌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是很安静、很悲伤、很热烈、很深情或者其他?听了之后,你有没有想起和老师有关的一些事情?
师:我们的老师真的是很辛苦,其实梁老师在我心里边是一个特别伟大的人,他二十多年没有拿过国家的工资,为了大家可以得到更好的教育、以后能够有更好的生活,每天都很辛苦地备课、批改作业,一个人教好多门课,无怨无悔地带大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大家说我们的梁老师伟大不伟大?大家以后一定要好好听梁老师的话,好好学习,不要梁老师的期望。
师:下面我们先来读一下歌词,大家要把自己对老师的尊敬读出来。(齐读歌词)
师:好,下面我们一句一句地学唱。(在较熟练之后齐唱完整的歌曲,老师纠正一些问题)大家唱得很好,我们的小公主成功获救啦。
四、拓展
师:其实有好多歌颂老师的歌,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另外一首。(老师演唱《我爱米兰》)
师:下面我们来讲几个和老师有关的小故事。
大家知道08年我们国家的汶川大地震吗?那是一个下午,谭千秋老师正在上课,突然大地猛烈地摇晃起来,谭老师突然意识到:发生地震了!于是他赶忙指挥着同学让他们赶紧离开教室,到没有房子的空地上去。当谭老师知道还有几个同学在教室里面没出来的时候,立马跑回了教室,这个时候房子已经摇摇晃晃,眼看就塌了,谭老师在这个危急的时候让离他很近的四个同学躲在桌子下面,自己张开手臂扑在桌子上来保护学生。后来,救援人员找到他们的时候,四个同学平安无事,但是谭老师被巨大的石块砸中,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汶川地震里还有一个姓范的老师,地震来了,比学生跑得还快,大家都叫他范跑跑,有很多人批评他。
所以以后大家不论做什么,都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样我们的生活会更有意义。
好,今天我们的课就到这里了,同学们再见!
第四篇:小学三年级下学期音乐教案
2012——2013学三年级下学期
音 乐 教 案
三年级下学期音乐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小学音乐教育是向学生实施美育的主要手段,音乐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少年儿童,音乐教育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学习音乐的欲望,它对少年儿童未来的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对提高民族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的“四有”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音乐教师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是教师进行教学与基本依据,与教学质量有直接的关系。
二、目的要求和重难点
l、了解音乐新知识,认识反复记号,知道其作用,认识拍号4/4拍,了解其强弱规律,认识全音符,全休止符,认识连线。
2、指导学生在气息的控制下,获得自然、圆润而集中的声音,唱好二声部合唱。
3、通过学习竖笛培养学生创作简单的旋律反其音准的练习。
4、训练指导学生在听赏音乐的过程中,感受音色、音响,了解音乐的特色。
三、情况分析
l、教材分析: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教材由唱歌、器乐、欣赏、音乐活动等内容编写而成。各部分内容既自成体系又相互联系,唱歌部分选用了一些中外优秀的少儿歌曲,艺术性和思想性并存,加入了二声部的训练。欣赏选用了民族音乐、国外优秀音乐,拓宽学生视野。器乐部分编写了一些通俗易忆的小乐曲,这些小乐曲既独立成曲又和歌曲紧密联系,使学生充满兴趣又容易学会。音乐活动主要安排一些音乐知识和体验歌曲的节拍、节奏。
2、学生情况分析:本届学生插生较多,程度参差不齐,在唱歌课时还存在喊唱现象,竖笛学生基本能够自己吹一些简短的小乐曲。
四、措施
l、充分利用竖笛这一学具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
2、从简单易学的跟唱形式逐步过渡到跟琴声练唱。
3、运用现代化地教学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艺术想象力。
五、具体安排
1-2周:第一单元 奇妙的声音 3-4周:第二单元 珍惜时光 5-6周:第三单元 童话天地 7-8周:第四单元 月光奏鸣曲 9-10周:第五单元 鸟儿在唱歌 11-12周:第六单元 小舞曲 13-14周:第七单元 乡村美景 15-16周:第八单元 雨中情景 17-18周:复习考试 第 一单元 奇妙的声音 第一课时课题:美妙的琴声 第二课时课题:《楚商》 第三课时课题:《旱天雷》
第四课时课题:音乐游戏《火车咔咔咔》
第二单元 时光
第五课时课题:唱一唱 时光 第六课时课题:听一听 良宵 第七课时课题:玩一玩 金梭和银梭
第三单元 童话天地
第九课时课题:听一听 糖果仙子舞曲 第十课时课题:听一听 黄鹤的故事(节选)第十一课时课题:玩一玩 龟兔赛跑
第四单元 月光奏鸣曲 课题:月亮姐姐快下来 第十三课时课题:月光奏鸣曲 第十四课时课题:阿细跳月 第十五课时课题:月亮 第十六课时课题:月出歌 第五单元 鸟儿在歌唱 第十七课时课题:鹰 第十八课时课题:鹦鹉 第十九课时课题:荫中鸟
第二十课时课题:《小鸟》《小鸟小鸟》
第六单元 小舞曲
第二十一课时课题:快乐的节日
第二十二课时课题:欣赏《单簧管波尔卡》 第二十三课时课题:欣赏《四小天鹅舞曲》 第二十四课时课题:快乐小舞曲 第二十五课时课题:玩一玩 《水草舞》
第七单元 乡村美景
第二十六课时课题:银色的桦树林 第二十七课时课题:乡下的阳光
第二十八课时课题:欣赏山涧溪流(竖琴独奏)第二十九课时课题:山村变了样 第三十课时课题:美丽的黄昏
第八单元 雨中情景 第三十一课课题:小小雨点 第三十二课时课题:雨打芭蕉
第一单元 奇妙的声音 第一课时 课题:美妙的琴声
教学目的:
1、学习即可斯洛伐克的歌曲《美妙的琴声》,通过了解音乐家德沃夏克的生平,加强学生在歌曲表现中的感性体验。
2、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歌唱的呼吸方法,及X.X的节奏型,使学生能完整地演唱这首歌。
教具:多媒体、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介绍作曲家德沃夏克的生平事迹及歌曲的写作背景。安东尼?德沃夏克Antonin Dvorak(1841-1904),捷克作曲家,生于一个小旅馆主和肉商的家庭,十六岁时进布拉格风琴学校学习,后入布拉格临时剧院(后改建为国家剧院)乐队拉中提琴,并正式开始创作。首次为音乐界所注目的作品是表现爱国热情的赞美诗《白山的子孙》。
翌年,辞去剧院乐队职务,到教堂作管风琴师,以便腾出更多的时间从事创作,后结识勃拉姆斯。勃拉姆斯大力推荐他的《摩拉维亚二重唱》,使其在世界上流行。他还与汉斯?里希特、汉斯?封?彪罗、柴科夫斯基等人保持着诚挚的友谊。曾被邀九次访问英国,旅行德国、俄国,并亲自指挥作品的演出,倍受欢迎。1891年任布拉格音乐学院作曲、配器和曲式教授。同年英国剑桥大学授予他荣誉音乐博士学 位。1892年被邀任纽约国家音乐学院院长。此间,他写了最著名的《新世界(第九)交响曲》。回国后,继续在布拉格音乐学院任教和进行演出活动。1901年升任院长。他的室内乐、序曲、交响诗、歌剧和歌曲等都是人们喜爱的作品。
二、播放歌曲《美妙的琴声》 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美妙
三、引导学生朗读歌词
四、教唱歌曲《美妙的琴声》
五、学生练习演唱
师引导学生进行“渐强、渐弱”等表情处理
六、小练习:见书P
第二课时 课题:《楚商》
教学目标:
欣赏《楚商》,让学生认识中华民族乐器中国宝级的乐器——编钟,领略编钟音乐的艺术魅力,并通过编钟音乐了解中华民族的一段重要历史。
教具:音乐磁带、编钟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欣赏编钟音乐《楚商》
1、多媒体展示编钟图片、播放编钟音乐
2、介绍编钟及编钟音乐
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青铜铸成,它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楚商》是一首最能体现楚国音乐韵味的代表曲目。乐曲优美抒情、古朴典雅。因为这首乐曲是楚国的一首商调式的音乐,所以曲名叫作《楚商》。稍慢的速度、松弛的节奏使乐曲的旋律优美而流畅。乐曲表现了楚国人民幸福生活的情景。
3、欣赏乐曲《楚商》
三、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课题:《旱天雷》
教学目的:
欣赏《旱天雷》,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广东音乐的特点、民族乐器——高胡的演奏特色以及用音乐表现人们欢乐心情时的方式。
教具:图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欣赏广东音乐《旱天雷》
1、介绍广东音乐
“广东音乐”是流行在中国广东地区的一种民间器乐表演形式,它 起源于当地的地方戏剧和民间音乐。起初广东音乐中并没有高胡这种乐器,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前后,“广东音乐”作曲家和演奏家吕文成先生对二胡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他把传统二胡的丝弦改为钢丝弦,提高了定弦,并用两腿夹着琴筒进行演奏,这种音色清澈明亮的高音二胡,就被人们称作高胡,并且很快成为“广东音乐”中的灵魂乐器。
2、介绍高胡:
高胡是高音拉弦乐器,其形、构造、演奏弓法与技巧以及所用演奏符号等,均与二胡相同,只是琴筒(共鸣箱)比二胡略小,常用两腿夹着琴筒的一部分演奏。乐队中,高胡按实际音高记谱,定弦比二胡高纯五度或纯四度,即定弦为a(1)、e(2)或g(1)、d(2)。常用音域为a1(g1)至b3(a3)音,b3(a3)以上的音,发音紧张、尖锐,不宜多用。在常用音域范围,其音色明朗、清澈,适宜演奏优美、抒情以及秀丽、活泼的曲调,并经常与二胡构成八度奏。
3、欣赏乐曲《旱天雷》,说一说乐曲是怎样表现人们在久旱逢甘霖时的欢乐情景的。
三、课堂小结
第四课时 课题:音乐游戏《火车咔咔咔》
教学目标:
1、在聆听乐曲的过程中感受火车的节奏。
2、在节奏游戏中学习轮奏的知识,用口琴演奏教材中的“轮奏练习曲”。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聆听乐曲《火车咔咔咔》,感受火车的运行节奏
二、游戏:
播放乐曲,学生和着节奏模仿火车的汽笛鸣叫声和开动的声音
三、学习轮奏的音乐知识:
看图,读出书上画的图谱,每一小节两拍,分两组进行。第一组先读一个小节后第二组加进来。
师生共同进行轮奏练习。
全班吹奏第一声部,老师吹奏第二声部;交换进行练习;分组分声部吹奏。
四、课堂小结
第二单元 时光
第五课时 课题:唱一唱 时光
教学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歌曲《时光》,并体验童谣问答式歌曲形式的演唱特点。
2、尝试和声音程的听辨,学习简单的二声部的和声对位合唱练声曲,为学习二声部的合唱打下基础。
教具:多媒体、录音机、磁带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人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今天我们来学唱一首歌《时光》
二、学唱歌曲《时光》
1、介绍歌曲
2、教唱歌曲
3、引导学生划拍视唱
4、分组对唱
三、课堂小结
第六课时 课题:听一听 良宵
教学目的:
通过欣赏二胡曲《良宵》,了解民族乐器二胡的演奏特色和表现特点,提高对民族器乐和民族音乐的认识。
教具:多媒体、视频、图片 教材分析:
刘天华,江苏江阴人,家住南沙三甲里,位于香山脚下,通过学习了解刘天华的生平事迹和对音乐的贡献,增强学生对家乡、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良宵:二胡曲,刘天华作于1927年,原名《除夜小唱》。全曲音乐形象单一,娴静,表达了作者怡然自得,轻松愉快的心情。这也是刘天华作品中写作时间最短的一首二胡曲,简单易学。此曲在1 993年获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华人20世纪音乐经典作品奖”。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图片导入:
师:同学们:上面这些图片拍的是什么地方? 生:香山、上山路、香山寺
师:香山是我们张家港的旅游风景区,风景迤俪,她流传着美丽动人的传说,在在香山脚下,有所百年的老校,三甲里小学也就是今天的南沙小学,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曾出过许多名人,其中最有名的人物就是谁呢?如果你是南沙人,相信你一定知道
生:刘氏三兄弟。分别叫刘半农,刘天华,刘北茂 出示图片:刘氏三兄弟雕像 师:他们分别是做什么? 生:文学家 音乐家 文学家
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刘天华生平、创作的作品和他对民族音乐的贡献。
谁知道他的一些经历。生:
师:补充,刘天华,原名寿椿。出生于1895年:2月4日生于江苏省江阴县,解放前南沙这一带属于江阴,刘天华1909年考入常州中学,业余参加学校军乐队,学吹号及军笛。1911年的辛亥革命,刘天华回到江阴参加“反满青年团”军乐队,1914年先后 在江阴、常州中学教音乐。师:同学们,听过了刚才的介绍,你们知道刘天华最杰出的地方在哪里?
生:二胡的演奏及教学,师:详讲,刘天华是中国现代民族音乐事业的开拓者,作曲家、演奏家、教育家,中国现代民族音乐的一代宗师。他是民族乐器的革新者,第一次将二胡、琵琶的表现力达到前所有的境地。
师:那你们了解二胡吗? 生:知道一些
师:请同学介绍二胡,二胡有哪几部分组成 生:琴头、琴杆、琴筒、琴弓
师:老师详细介绍:二胡生根于民间。他在民间流传很广,尤其在江浙一带更为普遍,所以二胡又叫南胡。以前很少独奏,更多的是拉拉民歌、民间小曲、江南丝竹、伴奏戏曲等。
师:同学们,你们还有什么疑问? 师:二胡的声音如何? 生:柔美动听
师:有同学会演奏吗?如果不会,你也可以上来试试。生:、、、、、学生动手,谈谈体会。
师:下面老师为你们演奏一首小曲,进一步了解二胡的音色,猜一猜我演奏的是什么乐曲?
生:射雕英雄传主题曲
师:同学们,二胡最适合表现怎样的乐曲? 生:悲伤的
师:还可以表现这样的乐曲? 生:欢快的、高兴的、喜悦的
师: 《今天我们请同学欣赏刘天华一首创作时间最短的一首乐曲良宵,良宵指的是什么时候?你觉得良宵应该是怎样的情绪? 生:中秋,除夕等 欢快的,高兴的,忧伤的,各人理解不同 师:刘天华这首良宵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创造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良宵:二胡曲,刘天华作于1927年,原名《除夜小唱》。当时,国乐改进社刚成立。1927年除夕,刘天华的几个学生到他家过年,那晚他心情特别好,再加上受到除夕欢乐气氛的感染,即兴拉弦作曲,一气呵成。
师:下面老师为你们演奏一遍,听后说说这首乐曲的感受。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略
生:怡然自得,轻松愉快
师:刚才是老师演奏的,下面请同学欣赏演奏家演奏的乐曲,进一步感受音乐形象。说说乐曲有几段?
生:一段体
师:全曲音乐形象单一,娴静,表达了作者怡然自得,轻松愉快的心情。这也是刘天华作品中写作时间最短的一首二胡曲,简单易学。师:同学们,这首良宵可以用二胡表现,还可以用其他方法表现吗?
生:竖笛、笛子、小提琴、等
师:好的、那我们就用竖笛来演奏其中几句旋律。生:学生演奏
1、哼唱旋律
2、分句练习指法
3、学生练习
4、齐奏
5、个别演奏,试用不同的速度演奏
6、加入碰铃演奏
师:你们刚才用竖笛演奏了良宵。让我们听听由其他乐器演奏的良宵,再说说你的感受。
1、小提琴演奏
2、再听由洞箫演奏的良宵
师:说说听了两首不同乐器演奏的感受。生:回答、、、、、、师:良宵在1993年获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华人20世纪音乐经典作品奖”。
师:刘天华共作有十首二胡曲:《病中吟》、《月夜》、《苦闷之讴》、《悲歌》、《空山鸟语》、《闲居吟》、《良宵》、《光明行》、《独弦操》、《烛影摇红》(当刘天华逝世时,在纪念会上有人用这十大二胡名曲标题的 首位字联成过一幅便于记忆又颇有意境的挽联:“良月苦独病,烛光悲空闲)。
师:刘天华的一生,是勤奋学习、勤奋工作的一生。他用毕生的精力,把教学、创作、学习、研究四个方面结合起来,为二胡艺术的发展作出了话时代的贡献,这是永远值得我们怀念的。由于他在创作和演奏上的努力,使我国的国乐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开拓和发展我国民族音乐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课后作业:
课后请同学再到网上查询刘天华的有关资料,同学们,你们见过哪些笛子?会吹笛子吗?
第三课时 课题 :《金梭和银梭》
课型:欣赏课
教学内容:玩一玩《金梭和银梭》 教学目的: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从歌曲中认识到要珍惜时间。
2、能随着音乐节拍有感情地朗诵歌词,并能即兴表演。教学工具:多媒体、录音机,磁带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师范唱《金梭和银梭》
三、请学生讲一讲从歌中所理解的金梭和银梭的寓意
四、播放歌曲,全班同学随着音乐即兴编动作,感受歌曲欢乐的情绪
音乐片段:
五、朗诵歌词:
1、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诵歌词
2、老师合着音乐有表情地朗诵歌词
3、学生合着音乐有表情地朗诵歌词,体验歌曲的快乐之情。
六、课堂小结:
第三单元 童话天地 第一课时 课题:《游月宫》
课型:综合课
教学内容:演唱《游月宫》 教学目标:
学习歌曲,感觉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歌曲。教学重点:歌曲的节奏很复杂,演唱时要注意。教学工具:电子琴,图片,录音机、磁带等。教学过程:
一、歌曲介绍:
本歌曲为中速稍慢,2/4拍子,F宫调式,一段体曲式结构。歌曲由3音开始,旋律呈波浪形摇曳展开,希望通过这首有趣的小歌,把小朋友带入到美丽的童话意境中去!二 发声练习跟老师唱 三 音乐活动 1 听音填空 熟悉节奏 2 视唱
随教师的伴奏琴声视唱 3 教师给一个范例 四 跟老师唱
介绍音乐:选自<
第二课时 课题:《糖果仙子舞曲》
课型:欣赏课
教学内容:欣赏《糖果仙子舞曲》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芭蕾舞剧的音乐特点和表现形式,增强对柴可夫斯基音乐的感性认识。
教学重难点: 准确指导学生感受优美的情绪,准确学唱旋律选段 教学工具:录音机,磁带,图片等。教学过程:
一、初听《糖果仙子舞曲》,这首乐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二、介绍乐曲:
乐曲为管弦乐,由俄国作曲家柴柯夫斯基作曲。为〈胡桃夹子〉中的一个部分。
三、介绍芭蕾舞剧《胡桃夹子》的故事。
四、再次欣赏乐曲,引导学生想象音乐表现的情景。
五、欣赏乐曲第三遍,引导学生分辨其中钢片琴的音色,并介绍柴科夫斯基选用钢片琴的经过。
乐曲片段:
六、现在,老师再给同学们讲一个童话故事《爱丽丝漫游仙境》。请同学们想一想,用哪一首乐曲配乐更合适呢?
七、创编活动: 还能用其他的音乐配吗?
老师播放音乐,老师朗诵《爱丽丝漫游仙境》,部分同学可随音乐表演。
八、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课题:《黄鹤的故事》
课型:欣赏课 教学内容:欣赏《黄鹤的故事》 教学目标:
了解一种新的音乐体裁“交响诗”,以及交响诗表现故事情节的方式。
教学工具:
多媒体,录音机,磁带,图片等。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材料
这部交响诗是根据一个古老的民间传说写的。
二、介绍交响诗
按照文字、绘画、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构思创作的一种大型管弦乐曲。它是标题音乐的主要体裁之一。通常采用含有套曲因素的奏鸣曲式、变奏曲式等单乐章曲式。结构较自由。文学性的交响诗也称为音诗;以童话故事为题材的交响诗有时称为交响话。交响诗,由李斯特于19世纪40年代末创用,他认为:“标题能赋予器乐以各种各样性格上的细微色彩,这种色彩几乎就和各种诗歌形式所表现的一样”。李斯特曾写作了《塔索》等10多部交响诗,他把交响音乐与诗歌联系起来。交响诗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写作手法以描绘性、叙事性和戏剧性相结合为特点,管弦色彩丰富。
三、作者简介
施咏康(1929~)作曲家。《黄鹤的故事》是施咏康1955年在上海音乐学院的毕业作品。
四、播放交响诗,学生初次欣赏乐曲。
五、乐曲分析,有多个主题:
六、再完整地欣赏一遍,学生根据讲解想像画面。
七、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课题:《龟兔赛跑》
课型:欣赏课
教学内容:玩一玩《龟兔赛跑》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使学生能辨别乐曲的不同情绪,初步感受速度、力度、音色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2、通过欣赏童话音乐,使学生明白成功来自于自信心和毅力;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
3、在欣赏乐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教学准备:
CAI课件,乌龟、兔子、猴子等小动物的头饰,蓝猫小标贴。教学过程:
一、活动开始:
1、学生随音乐进教室。
2、老师扮主持人,从后面走进和小朋友打招呼:嘿!小朋友们好,我是燕子姐姐,欢迎大家来到“音乐动画城”。(屏幕上出现“音 乐动画城”字样)
二、新课教授。
1、引导学生欣赏《龟兔赛跑》的主题音乐。
(1)师:小朋友们最喜欢看动画片了,是吗?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为大家带来了什么动画片吧!(播放无声动画片)
师:哦,原来是小兔子和乌龟,谁能学一学小兔子和乌龟走路的样子。
师:小朋友们学得真好,不过,燕子姐姐总觉得这个动画片好象少了什么,你们能告诉我吗?(声音)
师:小朋友们看得真仔细呀!没有声音的动画片,你们觉得好看吗?
(不好看)好,下面就请聪明的小朋友来给小兔子和乌龟配上好听的音乐吧!
(2)师:这里有两段音乐,分别是由两种管弦乐器演奏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画面出现单簧管图片):这个乐器的名字叫“单簧管”(点击出示“单簧管”字样),它奏出的音乐是(点击音乐响起),你觉得这段音乐听起来感觉怎么样呢?应该配给哪只小动物?为什么?(学生回答)
老师总结:单簧管奏出的音乐轻快、跳跃、活泼,很适合蹦蹦跳跳的小兔子,好,那我们就把这段音乐送给小兔子吧!
师:还有一种管弦乐器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点击出现“大管”图片:这个乐器的名字叫“大管”,小朋友看一看,大管和刚才的“单簧管”一样吗?(引导学生简单区分“单簧管”和“大管”)那大管奏出的音乐是怎样的呢?(点击音乐响起)你想把这段音乐送给谁呢?为什么?
老师总结:大管奏出的音乐低沉、平稳,我们就把它送给慢吞吞爬行的乌龟吧!
(3)、师:小兔子和乌龟知道小朋友为它们配上了好听的音乐,可高兴了!你们看,它们迫不及待地跳起舞来了。(画面出现配上了音乐的动画片)
2、引导学生分段欣赏音乐故事。
(1)、师神秘地:今天来到我们音乐动画城的还有一位神秘的客人呢。(蓝猫出现:小朋友们好,我是蓝猫)
师:原来是蓝猫呀,小朋友你们喜欢蓝猫吗?好问的蓝猫今天不仅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一件礼物,而且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当然喽,聪明能干的小朋友会得到蓝猫的奖品!(老师出示蓝猫小标贴)
师:好,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蓝猫带来的礼物吧,不过,可要认真看,认真听,才能回答出蓝猫提出的问题吆!
(2)、学生听音乐故事至“比赛开始了”。
蓝猫出现:小朋友,看到这儿,你能听出下面的音乐表现的是哪只小动物吗?(分别播放两段主题音乐,请小朋友辨别,并请小朋友说说故事中两只动物的特点,表现好的给予蓝猫小标贴)
师:小朋友的耳朵真灵呀,很快就回答出了蓝猫的第一个问题。我们继续往下看下面的故事吧。
(3)、学生听故事至“喊叫声惊醒了小兔子”。
蓝猫出现:小朋友们顺利地通过了第一关,接下来你能听着下面的音乐做出合适的动作吗?(播放小兔子睡着了的音乐和乌龟继续努力追赶的音乐,请小朋友模仿出相应的小动物形象)
师:小朋友们学得真象,比赛的结果到底怎样呢?(4)、学生听音乐至故事结束。
蓝猫出现:聪明的小朋友,故事讲完了,你知道跑得快的小兔子为什么输给了慢吞吞的老乌龟吗?
引导学生讨论。
老师总结:对呀,骄傲使人落后,小朋友,我们在生活中可不能骄傲自大。
3、复听音乐故事,引导学生进行表演。
(1)、出示小动物的头饰:谁想来表演“龟兔赛跑”?
(2)、请三个小朋友分别做小兔子、乌龟、小猴子,其余小朋友做森林中其他的小动物,到音乐结束时,老师带领下面小朋友戴上头饰和小兔子、乌龟一起跳起欢乐的舞蹈。
(3)、师:小朋友们表演得真棒。呀,时间过得真快,这一期的音乐动画城节目就要结束了,在这里,燕子姐姐要布置一个任务:请小朋友们回去将这个故事用彩笔画出来,下一期节目让我们来比一比谁画得最好!好吗?好,让我们一起和蓝猫说再见吧!(小朋友和蓝猫、燕子姐姐说再见)
三、课堂小结:
第四单元 月光奏鸣曲
第一课时 课题《月亮姐姐快下来》
课型:综合课
教学内容:演唱《月亮姐姐快下来》 教学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歌曲《月亮姐姐快下来》,并通过与“月亮姐姐”的对话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学习二部轮唱合唱形式,在歌唱学习中尝试两个声部间的协调与控制,体会用声部轮唱的形式来表现歌曲的艺术形象。
教学工具:电子琴、磁带、录音机、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提问:你知道什么时候月亮姐姐最圆最亮吗?
2、学生回答问题。
二、初听歌曲:
1、欣赏歌曲《月亮姐姐快下来》,引起学生的歌唱欲望。
2、老师讲解从哪些方面来听这首歌曲,如何唱容易唱会。
三、学习歌曲:
1、用划拍视唱的方法教学生视唱第一段,在甜美的音乐里增强对声音的审美感受。
2、老师弹奏电子琴,教学唱歌曲。
3、引导学生用分声部轮唱方法视唱第二段,巩固学生的视唱能力。
4、分小组视唱。
5、全班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6、老师提问:歌曲结尾句以渐弱的长音结束,表现了什么样的意境?
四、创编活动:
学生试着演唱歌曲,身体自由随着音乐律动,感受三拍子音乐摇曳、流畅的动律感。
五、课堂小结:
通过与“月亮姐姐”的对话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题:月光奏鸣曲
教学目标:
欣赏《月光奏鸣曲》,领略钢琴音乐的魅力,了解具有浪漫主义特色的音乐。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引出乐曲《月光奏鸣曲》,简单介绍乐曲。有月亮的夜晚,月光总能带给人许多想像。贝多芬写于1801年的《月光》钢琴奏鸣曲,带给人的想像则更为丰满。这首奏鸣曲之所以被称为《月光》,据说是由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什塔勃将此曲第一乐章比作“犹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闪烁的湖面上摇荡的小舟一般”而来的。关于此曲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说是贝多芬给一对盲人兄妹演奏钢琴时,风将蜡烛吹灭了,当时月光静静地洒落在那间贫寒的小屋里,洒在沉寂的钢琴和3个人的身上。有感此情此景,贝多芬即兴创作了《月光》奏鸣曲。
《月光》的情感其实就是贝多芬最深切的爱的情感,其表现力极其丰富。第一乐章有冥想的柔情、第二乐章以迥然不同的轻快表情将第一乐章的沉思默想和第三乐章的紧张气氛完美地衔接在一起。李斯特形容这个乐章为“两道深渊之间的一朵花”,它的美无与伦比。第三乐章以热情的不可遏制的沸腾和煽动性,激烈、狂怒、奔放,像是从心底里发出来的申诉,乐曲尾部以斩钉截铁的节奏,表现了热烈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尾声中,沸腾的热情达到顶点,突然沉寂下来,那是一种汹涌澎湃后不同凡响的沉寂。
今天欣赏的为《月光奏鸣曲》的第一乐章。
二、引导学生倾听音乐,静静地体会音乐的意境。
三、通过游戏体验音乐的意境——宁静的、抒情的、连绵不断的。a、介绍游戏玩法,老师示范游戏:
老师先摆个固定造型,播放音乐,碰配课老师一下,配课老师就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动作要求轻柔的、缓慢的、安静的、连绵不断的,再次碰到她,她又摆个新造型不动了。
b、引导学生听音乐玩游戏。
第三课时 课题:阿细跳月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彝族阿细人的舞蹈和音乐,了解彝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增强对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多种音乐和少数民族音乐的认识。
教学准备:
1、相关的音像资料:《阿细跳月》的音乐与舞蹈录像、火把节录像。
2、电脑可见或图片: 彝族阿细人的服装、服饰、建筑、民俗等资料。
3、文字资料:有关火把节的介绍。教学过程:
一、教师语言节奏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彝家山寨去参加阿细人的火把节。你们可要注意别掉队!
(边拍腿边说出节奏,自然寅初杰拍的特点,掌握5拍子的特点)
二、欣赏《阿细跳月》的音乐
介绍火把节的故事;讨论归纳音乐的特点引导学生哼唱旋律,帮助学生捕捉旋律中出现最多的5 1 3三个音,使学生了解彝族音乐的 骨干因。
音乐特点:xx
x
x x x
xx
x,为典型节奏,513为骨干音乐,乐曲以不断重复的方式出现。
让学生完整地听音乐,要求:在每小节重复的地方拍手、拍脚、跺脚、用身体动作参与欣赏,联系节奏。
三、练习“跳月”的基本舞步。
左腿开始,左右向各走三步,右腿踢两下,然后换方向。
四、交流讨论 跳完这段舞蹈的感受?
师生交流讨论:简单的舞步,每个人都能跳;阿细人的生活方式是火热的,这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阿细人音乐舞蹈具有典型的特征。
五、复听 《阿细跳月》的音乐。
简单的介绍作品:乐曲特征—主体多次变化重复并伴有转调;乐曲的音色—各种民族乐器,竹笛、二胡等;演奏形式:独奏、合奏、领奏;力度速度—后部分渐快渐强,将乐曲推向高潮。
六、体验歌舞风情。
设计“火把节”场景,男女学生围成圈跳舞,来模仿阿细人手持“火把”跳“细月”的情景。
第四课时 课题:月亮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用亲切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认识装饰音,并了解装饰音在塑造这首歌曲的音乐形象中所起的作用;
3、能按照节奏创编歌曲唱名,进行音乐知识的积累,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新课:
1、聆听歌曲:
引导学生感知歌曲的内容,熟悉歌曲的旋律
2、再次聆听歌曲 说说这首歌曲的特点。
了解和认识装饰音,体会装饰音在这首歌曲里起了什么作用?
3、轻轻唱一唱歌谱
老师拍出每一个乐句的节奏,学生按节奏唱唱名
4、用亲切、欢乐的情绪演唱《月亮》这首歌
5、完成课后创编练习: 学生自由创编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三、课堂小结
第五课时 课题:月出歌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和浓郁的童谣风格。
2、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天文知识。
3、在指挥、演唱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唱了月亮的歌曲,现在再让我们听一首关于月亮的儿歌。”(播放《月出歌》)
二、新课:
1、学生聆听后提问:你听出了些什么?知道了什么? 学生:知道了月亮在不同时候的变化。
2、一起来读一读。(师生接龙或生生接龙读)初一初二看不见 初三初四一条线 初五初六像镰刀 初七初八缺半边 初九初十像金桃 十五圆得赛银盘
3、你能在黑板上画出初一到十五的各种形状的月亮吗? 学生:每组派代表在黑板上画出不同时候的月亮的变化。
4、聆听《月出歌》,随着音乐轻轻哼唱歌曲。
5、一起拍击书P27上的节奏,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和浓郁的童谣风格
第二十课时 课题:《小鸟》《小鸟小鸟》
教学目标:
1、欣赏《小鸟》感受歌曲欢快活泼、可爱风趣的情绪,体验本单元的主题——小鸟在歌唱。在聆听、创编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2、欣赏《小鸟小鸟》感受歌曲6/8拍摇荡的节奏特点。能用手模仿小鸟的翅膀,合着歌曲的节拍飞翔。
教学过程:
一、以《小鸟小鸟》音乐律动入室。你知道小鸟是怎么飞翔的吗?
请学生用手当翅膀,学一学,比一比,看谁学得最像最好。合着歌曲《小鸟小鸟》的节拍模仿小鸟飞翔,感受六八拍的节奏特点。
二、倾听音乐《小鸟》,引导学生展开联想,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
三、引导学生填空:
师在钢琴上弹奏旋律,让学生感受一下乐句中节奏的组合 可爱的小鸟想请你们和它一起唱歌,小鸟带来了音乐卡片,你能
把这些卡片上的音乐正确地填入括号里吗?
师引导学生填主音,培养学生对音乐结束句的感受
四、学生作品展示:
请同学们唱一唱自己创作的乐句
五、课堂小结
第六单元 小舞曲
第二十一课时 课题:快乐的节日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快乐的节日》,感受乐曲所描写欢度节日的快乐情景,表达少年儿童生活的幸福、快乐。
2、通过用简单的乐器为歌曲配伴奏和为歌唱现场伴奏的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性音乐表现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听辨乐曲情绪、感受打击乐器的音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一)最喜欢的节日是什么?
(二)描写小朋友快乐过节的小诗《快乐的节日》 1.读一读这首小诗
2.出示描写过节的资料(课前准备)
二、学唱歌曲《快乐的节日》
(一)初听
1.仔细聆听乐曲,描述一下你听到的音乐 2.了解乐曲的创作背景和作者
(二)复听
1.听歌曲《快乐的节日》和打击乐器演奏的《快乐的节日》 2.比较两个作品的相同和不同,感受乐曲表达的相同的快乐情绪
3.说一说这首乐曲是几拍子的?它表现的是怎么样的一群少年儿童?
(三)再听
1.分辨乐曲中的几种乐器 2.认识铃鼓和爵士鼓
(四)学唱歌曲《快乐的节日》
三、表现《快乐的节日》 1.用铃鼓为乐曲伴奏
2.分组选择打击乐器跟着乐曲敲一敲
3.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拍拍手、扭扭腰、动动胯跟着乐曲自由律动
4.跟着乐曲唱一唱《快乐的节日》
5.分组选择表现形式,比如:舞蹈、歌唱、律动、乐器伴奏等等方式表现《快乐的节日》,进行大联欢
四、课后拓展
1.指导搜集各种表现快乐节日的作品、收集各国儿童的不同节日资料
2.相互交流
第二十二课时 课题:欣赏《单簧管波尔卡》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乐曲欢快、活泼、充满朝气的情绪。
2、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回旋曲(ABACA)。
3、熟悉乐曲各部分的主题旋律,培养学生对旋律的记忆,并通过身体的动作来表现音乐。
教学重点:感受乐曲的情绪,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教学难点:分辨主题旋律,了解回旋曲式的特点。
教学方法:排列字母、挂图区分、曲式对比、律动表演等方法。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手偶,放音乐《单簧管波尔卡》,进行手偶表演。
2、激发学生表演欲,引出欣赏课题。
(二)体裁介绍
1、由已学华尔兹舞曲导入二拍子圆圈舞——波尔卡
2、听乐曲,感受愉快的情绪。
3、介绍几首有名的波尔卡舞曲。
(三)演奏乐器介绍
1、介绍波尔卡舞曲的命名。(乐曲内容;场景;演奏乐器等)
2、听乐曲辨别演奏乐器。
3、出示单簧管图片,复习单簧管知识。
(四)力度、速度、旋律、节奏特点分析
1、听乐曲想一想力度和速度特点。
2、学生回答力度——较强;速度——快速。
3、听音乐感受节奏与旋律特点。
4、在教师引导下总结出节奏——紧凑;旋律——跳跃的特点。
(五)介绍曲式结构
1、听音乐分乐段。学生用手势比出乐段——共五乐段。
2、听第一主旋律并记忆主旋律A
3、完整听乐曲,说说主旋律A出现了几次。1、3、5乐段
4、听2、4乐段主旋律B、C
5、帖字母A、B、A、C、A了解曲式。
6、为更好掌握曲式,学生用挂小手偶的方法加强记忆。
7、小结:像这种ABACA结构的曲式,就叫回旋曲式。
8、听回旋曲式的乐曲《献给爱丽斯》。
三、手偶表演
1、教师与学生共同表演手偶。
2、学生分男、女、一起舞蹈表演。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单簧管波尔卡
节拍 情绪 速度 力度 节奏 旋律 2/4 欢快 快速 较强 紧凑 跳跃 1 2 3 4 5 曲式结构 A B A C A 回旋曲式
第二十三课时 课题:欣赏《四小天鹅舞曲》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四小天鹅舞曲》熟悉乐曲的主题音乐,感受管弦乐队的乐器音色,并了解乐曲的背景。
2、通过已有的知识进行乐曲《圣桑-天鹅》和《四小天鹅舞曲》的对比欣赏,感受速度、节奏、旋律与音乐形象的关系。
3、通过芭蕾舞欣赏,感受到芭蕾舞剧中天鹅的形象。教学重难点:
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理解乐曲,感受音乐美。教学过程:
(一)复习
播放课前音乐《圣桑-天鹅》提问曲名,作者,出处。
(二)新课导入
师:我们模仿的是谁的动作呀?(天鹅)
师:是的,我们模仿的是天鹅。我们用动作来模仿天鹅,作曲家却用音乐来表现天鹅,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是什么样的天鹅?它们在干什么?
生:这是活泼快乐的天鹅,它们在做游戏,在跳舞。听《四小天鹅舞曲》(第一遍)
1、介绍乐曲的曲名,出处和作者
这就是俄国著名音乐家柴可夫斯基创作的芭蕾舞剧《天鹅湖》中的《四小天鹅舞曲》。
2、老师介绍作品,进行作品分析。
《四小天鹅舞曲》是《天鹅湖》其中的一个故事,美丽的奥杰塔公主和女伴被魔鬼施法,变成了天鹅,只有在晚上才能变回人形,王子得知消息,要帮助和解救她们,小天鹅们就高兴地跳起舞来。
师:小天鹅是怎样跳舞的?我们学学天鹅的动作,边看边来学习一下好不好同学们?
3、欣赏芭蕾舞影片《四小天鹅舞曲》(第二遍)师:你学到了哪些动作呀? 教师示范并教学生做两个不同的动作
4、再次欣赏芭蕾舞影片《四小天鹅舞曲》并律动(第三遍)师:同学们学的真不错,就让我们和小天鹅们一起跳舞吧!
5、用“啦”哼唱乐曲的主旋律
师:听了几遍音乐,你们熟悉了吗?谁会唱? 请个别学生来哼唱旋律
师:让我们一起轻轻地用“啦”来试着唱唱《四小天鹅舞曲》的主题音乐。
大家跟着乐曲主题段一起来哼唱旋律
师:老师请你们来听听我们唱的这段主题音乐在整首乐曲中出现了几次?
生:出现了两次
(三)《圣桑-天鹅》和《四小天鹅舞曲》对比欣赏
1、完整地听《四小天鹅舞曲》(第四遍)和《圣桑-天鹅》
2、想一想,这两首乐曲表现的是怎样的天鹅? 《四小天鹅舞曲》:活泼灵巧,天真可爱。《圣桑-天鹅》: 高贵典雅,安闲优美。
3、“那是什么让天鹅的形象发生了变化呀?”轻轻地讨论一下,两首乐曲有什么不同?师可提示从 节奏,节拍,背景,演奏形式等。
4、再次播放两首乐曲,学生看影片一起舞蹈,用学到的两个不同动作来分别表示两段不同节奏、旋律音乐。
(四)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了两首不同形象的天鹅乐曲,不论是活泼好动的天鹅还是安静幽雅的天鹅,它们都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天鹅。同时,你们在老师心中也是一只洁白活泼又可爱的小天鹅,老师祝愿你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第二十四课时 课题:快乐小舞曲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学习换气记号的音乐知识,并能正确使用换气记号演唱歌曲。
3、能用口琴吹奏乐曲中的两个乐句。教学准备:口琴、小鼓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介绍快乐小舞曲
二、新课:
1、多媒体播放歌曲《快乐小舞曲》
2、老师用口琴吹奏,学生合着音乐拍手,感受歌曲欢乐的情绪
3、请学生用小鼓伴奏,老师再次吹奏歌曲
4、将歌曲的第一乐句的唱名写在黑板上,学生集体视唱
5、学生用口琴集体吹奏
6、师生玩吹奏接龙游戏
7、听录音范唱,有感情地朗诵歌词,再轻声地跟琴演唱歌曲
8、找出歌中的换气记号,老师讲解,戴上换气记号的头饰,演唱《快乐小舞曲》
三、课堂小结
第二十五课时 课题:玩一玩 《水草舞》
教学目标:
1、聆听乐曲,感受乐曲中的音乐形象。
2、用肢体语言表现乐曲中的音乐形象。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新课:
多媒体播放乐曲《水草舞》
师:那么听到的这一段,让你感受到什么?与刚刚听到的,表现的有何不同。
师:《水草舞》是三幕芭蕾舞剧《鱼美人》第一幕第二场中的一段独舞。形象生动的表现海水中水草的轻柔和柔美。那么作曲家是通过几段来表达的?这样的结构就是三段体的结构。
3、听《喷泉》
1)听全曲 师:那么我们再来听一听《喷泉》。这首乐曲又能分为几段?用简单的图形表现出来。2)分段感受
师:还是让我来弹一弹吧,过过瘾。还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感受音乐形象)乐曲是描写了什么?
3)听全曲
4、欣赏重点:
感受两首钢琴独奏曲的音乐形象。(1)听两首乐曲。
41(2)由于这两首的形象都很鲜明,海底的水草在海水的缓缓波动下翩翩起舞,喷泉水流的高低起落都刻画得十分生动。所以在欣赏时,应充分启发学生随着音乐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身体模仿水草的摇曳和喷泉的喷涌。
(3)感受乐曲中的音乐形象,初步了解三段曲式的表现方式。(4)评析两首乐曲,说说自己的感受。
5、思考:
(1)边唱主旋律边用笔画出《水草舞》与《喷泉》的旋律起伏。比较两首乐曲的旋律线有什么不同?
(2)这两首钢琴曲分别刻画了怎样的音乐形象?
师:为了能更好的演奏,我得仔细再听听,大家也来听一听,等弹好了,还是得请各位多多指教呢。
三、总结下课
四、作业
完成课后的思考练习。第七单元 乡村美景
第二十六课时 课题:银色的桦树林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银色的桦树林》,让学生感受森林的多姿多彩、唤起他们对森林的向往,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
2、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银色的桦树林》,并用不同的演唱速度
表现歌曲的不同情绪。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学习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试着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
教学重点:
用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掌握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型和后十六节奏型。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师生在音乐生中相互问好。
二、律动,感知乐曲风格。
1、看地球仪导入
教师:今天,老师想带同学们到北美的加拿大去看一看。首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加拿大的地理位置,看地球仪,这个地方就是加拿大,你们了解加拿大吗?谁来说说?(学生回答)
【多媒体播放加拿大风光,背景音乐为《银色的桦树林》伴奏】
2、观看女歌手表演,感受乐曲情绪【播放课件】
教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加拿大人能歌善舞,这里就有一位女歌手在街边演唱呢。
思考:你觉得这样的音乐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情绪?(学生回答)
3、师生律动,感知乐曲风格。【播放伴奏音乐】
教师:乐曲旋律深情、委婉,具有异国风味。让我们跟着这轻松
的音乐跳起来吧!
三、学习演唱歌曲。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老师今天接到邀请,要去参加他们的PARTY,你想跟我一起去吗?我们在舞会上还要表演节目呢!表演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跳个舞吧!大家可以根据我唱的这段旋律先来编几个动作。【教师范唱衬词部分,学生创编动作】
2、为乐曲伴奏
教师:为了能让这节目更出彩,我需要几个搭档来演奏打击乐并和我组成小乐队为大家伴奏!【教师请学生上台演奏打击乐,同时演唱衬词部分。】
3、师生合作、表演节目
教师:我们现在就要去参加表演了,你们看老师是不是还要化化装呀?(教师戴上牛仔帽、围上丝巾)教师:我现在就要表演了,同学们你们给我伴舞,好吗?我们来比一比,看谁更出色!我唱完了,请大家想一想,在什么地方加入打击乐好?
4、听唱法学唱第一段歌词
教师:唱会歌曲就可以得到演唱会的入场券,参加他们的聚会啦。入场券可是个神秘的小礼物哟!请大家翻到第10页,跟老师的琴声轻轻学唱第一段歌词。
5、观看录象、处理歌曲
教师提问:看了录象,你有什么感受吗?想说些什么吗?这样的44 情绪用怎样的声音来描述呢?【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并提出要求:用稍连贯的声音、自然的声音演唱具有异国风情的桦树林。
6、生演唱第二、第三乐段。
7、学生合作表演歌曲
教师帮学生分组,一组学生伴奏、一组学生律动、一组学生演唱。
五、课堂拓展
1、观看录象、引申环保。
教师:银色的桦树林是那样美丽,把世界装点得这样多姿多彩,可是,请看你们又想说些什么呢?
2、欣赏歌曲《热爱地球妈妈》
教师小结:美好的世界需要我们大家来共同努力,让我们把这世界打扮得更美!
第二十七课时 课题:乡下的阳光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少儿歌曲《乡下的阳光》,尝试用甜美、清新的歌唱语言来表达心声。
2、引导学生像歌中唱的那样,细心观察生活,将点滴体会用音乐的形式表现出来。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学唱《乡下的阳光》
1、由于从小在家乡长大,所以有特殊的亲切感,因此,草、树、牛、水全都认识我。好象你家养的猫、狗认识主人一样。
2、聆听范唱。感受歌曲的内容与情调。
3、学唱曲调:
(1)教师范唱一次曲调。
(2)分组分句学唱曲调。以学生自认为主,教师分配为辅。分组后教师巡视,重点指导第二、四句的学生组。
(3)分组接唱曲调。相互纠正错误之处,教师要指导、要学生唱出每小节的强拍,标。表扬唱得好的小组。
(4)分组交换学唱乐句,直至全班学生都能唱全曲。
4、学唱歌曲:(1)填上歌词
(2)讨论用什么情感来演唱这首歌曲? 发表意见的学生不仅要讲而且要唱几句来表达。
(3)教师归纳学生的意见:用亲切地、自豪地„„情绪来演唱。
5、推荐与自荐相结合,请个别学生独唱。(每人一段,或二人唱一段)评出最佳演唱奖。
6、分组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并编创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7、完整地表演歌曲。领唱、齐唱用打击乐伴奏。
三、拓展延伸:课后收集唱唱、画画、说说自己家乡的资料,在下节课交流。
四、课堂小结:通过此课学,表达我们热爱家乡的纯朴真挚的情感。通过演唱《乡下的阳光》,表达我们浓浓的乡情。
第二十八课时
课题:欣赏山涧溪流(竖琴独奏)
教学目标:
1、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爱护森林,爱护树木。
2、基本掌握竖琴的音色特点及表现特色。教学过程:
一、播放乐曲,让学生聆听,导入新课
二、介绍竖琴:
竖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拨弦乐器,早期的竖琴只具有按自然音阶排列的弦,所奏调性有限。现代竖琴是由法国钢琴制造家S?埃拉尔于1810年设计出来的,有四十七条不同长度的弦,七个踏板可改变弦音的高低,能奏出所有的调性。竖琴的外型精致、优美,极富艺术性气质,高雅、清纯如珠玉般晶莹,如朝露般清澄的音色。广阔的音域,独特的演奏效果,余韵悠长、弹来趣味盎然,闻之令人心旷神怡。像月光下喷泉汩汩涌出的奇景美感,弥漫着诗样的气氛。
三、介绍乐曲《山涧溪流》
《山涧溪流》周佩夫曲,此曲以竖琴特有的清澈优美的音色,描绘了溪水在山石间流淌的景象。
乐曲的第一段,奏出清澈、宁静的主题,仿佛在深山幽谷中,滴
水汇聚,悄然成溪,主题的重复演奏更突出了这一音乐形象。
乐曲的第二段,音乐流畅、起伏、富于变化,表现了溪水顺流而下,穿行于奇山异石之间,“叮咚”清流之声在山谷中回荡,乐曲由低到高,由弱到强,由慢到快,不断扩展,仿佛一条涓涓细流汇集在一起,冲下山冈。
四、再次聆听乐曲,感受曲中所表达的情感
五、课堂小结
第二十九课时 课题:山村变了样
教学目的:
1、通过这首乐曲使学生们感受农村的新变化,让学生喜爱自己的家乡。
2、通过这首乐曲使学生们感受二胡在音色、表现力上的独特魅力,以期使学生爱上二胡,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热爱民族乐器和器乐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初次聆听乐曲:
1、师播放乐曲,学生聆听
2、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三、介绍乐曲:
山村变了样》是曾加庆先生于五十年代末创作的一首二胡名曲,在六十年代曾风行全国,倍受赞誉。这首乐曲以清新质朴的格调,亲
切优美的旋律,形象而鲜明地描绘了江南山村的秀美景色和崭新风貌,乐曲如同阵阵春风,吹绿了人们的心田。
乐曲由引子和四个乐段组成,在曲体结构上属于带再现的复三部曲式。
引子由扬琴奏出,以清新的主题动机为素材,略带山歌风味,犹如在人们面前展开了一幅优美的风景画,生动地描绘出江南小山村雨过天晴后的优美景色。
第11小节起是乐曲的第一乐段,它本身是一个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以轻快的中速来演奏,节奏爽朗,曲调悠扬,音乐上生机盎然、朝气蓬勃。二胡进入的第一个“2”音可用略带音头的回滑音来奏出,显得非常有精神;“3”音上大多需要带上“4”的前倚音来在作为装饰。这一段在演奏时要特别注意滑音与气口的运用,尤其是换把时的滑音,更要奏得圆润、甜美。左手的滑音动作不要过快,运弓要连贯,配合要默契;每四小节以一个小小的气口来分句,使之富有歌唱时的感觉。第28小节至40小节是第一乐段单三部曲式的中段,节奏比较自由,如:标有“自由地”的第31和36小节,都可用慢起渐快的奏法来处理,而且在音乐上有一种娇媚的情感,如同一位山村姑娘在唱情歌时的感觉。第39小节稍稍渐慢,为主题的再现作好准备。第41小节起是第一乐段单三部曲式的再现段,它实际上只再现了主题的第二句,在奏法上与呈示段相同,但在情绪和速度上可以略加一个层次,以求变化;然后是萨那小节渐慢的结尾句,滑音要圆润,运弓要宽阔,同时伴有力度上的渐弱,非常柔美地结束乐曲的第一乐段。
四、再次聆听乐曲:
说说自己对二胡曲的感受(流畅自如)
五、课堂小结:
第三十课时 课题:美丽的黄昏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中用轮唱的形式表现的“黄昏钟声”的情景,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音乐实践中学习轮唱的知识,并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重 点:唱好二部轮唱。难 点:二部轮唱。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学生听音乐走进教室。
二、表演《美丽的黄昏》
1、这是本套教材中第一首要求进行轮唱的歌曲。在教学中只要求让学生进行二声部轮唱的实践训练,而不要求在认知上知道其知识。
2、在听教师范唱和录音范唱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想象歌曲所描绘的景色,让学生理解歌曲的意境。
3、这首歌的曲调是比较简单的六度音域,二分音符与四分音符为主组成的三拍子歌曲,在听范唱的基础上,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分句视唱,教师重点指导第一乐句前6小节并画出图形谱,然后要求学
第五篇: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春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从聆听《春到沂河》中外音乐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开想像、联想,即兴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响作品。
2. 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嘀哩嘀哩》,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
3.音乐知识
(1).在歌曲黄鹂鸟的叫声中模仿其节奏,从模仿实践中感受“ ”的长短。
(2).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在复习四分、八分音符时值的基础上,通过比较,让学生理解。
教学重难点:
1. 听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与记忆力。能辨别前十六分音符节奏与后十六分音符节奏。
教学过程:
1. 以山东民歌《沂蒙山好风光》为欣赏《春到沂河》的导入。 (1)欣赏女声独唱《沂蒙山好风光》。
(2)随教师的琴声视谱哼唱《沂蒙山好风光》曲调。
2. 聆听《春到沂河》第一部分(可以听两遍)。设问:
(1)这段曲调熟悉吗?它源于哪一首民歌? (2)这段曲调给你们的情绪以什么感受?
介绍柳琴的形状与音色特征。有条件的学校如能用VCD及多媒体现代化手段介绍,将更为形象生动。
1. 4.看着书上的图形谱,完整地听全曲,比较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速度变化。
5.揭示曲名《春到沂河》,介绍沂河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懂得《春到沂河》是以山东民歌为素材改编的乐曲。
6.再次完整地聆听全曲。从乐曲的名称(标题)及三部分的速度变化,即兴用动作来表达对乐曲的感受与理解。
7.导入:谁能模仿小黄鹂鸟的鸣叫声?
如果你不会的话,请听听歌曲中的小黄鹂鸟叫。 8.听歌曲范唱(录音或教师示范)。 9.请你模仿歌曲中的黄鹂鸟叫声。 10.讲解十六分音符的时值。
11.再听歌曲范唱,要求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
12.学习曲调:分两部分学唱,即前16小节和后16小节。
(1)前16小节的学唱曲:听出这16小节中的相同乐句是哪一句?先学唱这8小节,然后在学唱其他8小节。
(2)后16小节从听辨相同节奏地乐句切入,学唱好8小节,然后再学唱最后8小节。 (3)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好歌曲。
13.有感情地学唱歌词,唱好全曲。
14.让学生自己为歌曲第二部分选用合适的打击乐器编创伴奏,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尊重他们的创作,在尝试实践的基础上,选择最好的方案。
15.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
教 学 目 标:
1. 从聆听《春》等中外音乐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开想像、联想,即兴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响作品。
2. 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春天举行音乐会》,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
教学重难点:
1. 听辨并掌握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大自然里有各种美妙的声音,你能用人声来模仿一下吗?春雷的声音?春水的声音?春雨的声音?春风的声音?
这些声音组成了春天的音乐会——课题揭示的《春天举行音乐会》。 2.聆听范唱(教师示范或听录音)。
3.设问:这场音乐会的指挥是谁?这首歌多么富有想像!4.学唱第一部分歌曲(前16小节):(1)有感情地、有节奏地吟读歌词(按音乐节奏)。
学生吟诵歌词时,教师弹这16小节曲调为他们伴奏,既作为背景,又为学曲调铺垫,注意:(2)在有感情熟读这段歌词的基础上,学会曲调与歌曲。
5.学唱歌曲第二部分:以乐句为单位,以听唱法为主学唱曲调。“春天举行音乐会”是点题乐句,也是全歌的高潮,要注意唱好。
6.有感情地唱全歌,并伴以动作表演。 7.以打击乐伴奏渲染其气氛。
8.打击乐的编创有两个方面:一是选择乐器,二是选择节奏。必需按不同性能的打击乐器选择其适合表演的节奏型。如金属类宜表演长音,而木块类则宜短音。
9.在歌曲《嘀哩嘀哩》声中导入《春》的欣赏。 设问:
歌曲《嘀哩嘀哩》讲的是什么主题? 10.听《春》的主题音乐。 设问:
你能从这一段音乐声中感到四季中的哪一个季节?说说你的感受。 11.分别聆听第一、二、三插段音乐。
12.完整地听全曲,边听边看着课本上的图形谱及插图,想像音乐所描写的情景,并校对、调整自己刚才填写的答案。
13.用彩色笔涂色块,描述音乐的情绪变化与发展。
想像音乐描写的情景,启发学生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音乐的情绪发展。不要求统一答案,只要大致情绪(色彩)相同即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14.教学小结。
第三课时:
教 学 目 标:
1. 复习四首音乐作品,创作以春为主题的艺术作品。
2. 听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与记忆力。能辨别前十六分音符节奏与后十六分音符节奏。
教学重难点:
1.创作以春为主题的艺术作品。教学过程:
1. 启发引导谈话,本课听的、唱的音乐作品,都集中表现一个主题,即大自然的春天。表现春天的音乐作品有成千上万,都是作者对“春天”的有感而发,我们每一位学生也度过了九个、十个春天,你们能否也尝试一下创作……
2. 课本上有四幅图,你们还可以画出更多的春天的画面,在欣赏的作品中用柳琴、小提琴表现,你们可用打击乐或你们各自所掌握的各种乐器(凡是能发出声音的物体都可以来表现),用你的想像去创作吧。
3. 创作活动可以一个人,也可以找伙伴二、三人一起创作,也可以是小组,请大家自由结合,充分想像,即兴创作。
4.教师还可以自己编三条节奏,让学生听辨。
5.可以让学生创作三条节奏进行听辨。
6.三条节奏要同时拍击,并可以重复二到三次。 7.听辨后让全体学生模仿拍击。
8.教学小结。
第二单元《可爱的动物》
第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
1.表演《顽皮的杜鹃》,听辨 两音填入括号内;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创作4小节曲调。
2.杜鹃是可爱的动物,在感受、体验以“杜鹃” 为题材的四首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即兴创作表演活动,以表达我们对动物的一片爱心。
教学重难点:
1.认识低音 掌握 的八个音的音高与唱名。
2.唱好《顽皮的杜鹃》。
教学过程:
1.解题导入。设问:谁有过去大森林的体验?也许我们大部分都没有去过。能称森林的是几万株几十万株的大树组成的茫茫一大片大树。今天要欣赏的作品是《森林深处的杜鹃》,你能从音乐声中想像吗? 2.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 3.再听《森林深处的杜鹃》,要求:
(1)当你听到是你想像中的森林景色时请站起来? (2)当你听到杜鹃鸣叫声时请举手。 4.师生讨论。设问:(1)你能描绘一下,你想像中的森林景色吗?(2)你能模仿杜鹃的叫声吗?
5.复听乐曲:要求,把你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用你认为最方便、最能表现的形式表达出来。如:简笔画、身体的动作……边听边表现,要保持教室安静能听清音乐,自由想像。
6.简单介绍圣-桑的《动物狂欢节》。 7.完成教材下方的练习与思考。 8.在括号内填入单簧管名称或图形。
9.复习已学过的音高,注意唱准,尤其是 两音的音准。
10.讲解低音点,在记谱中,除了从 八音外,还有低音区的音,简谱中用音符下面加点来表示,如“5 6 7”的低音就用 来表示。教师示范“5 6 7”的柯尔文手势。 11.唱准 八个音,同样要注意唱准。学生边唱边打手势。 12.出示《顽皮的杜鹃》前4小节曲谱,让学生视唱: 13.在能准确视唱前4小节的基础上,再加4小节:
谁能以最短的时间,唱的最准确,说明他的音乐能力最棒!
14.听辨训练:听出乐句的重复部分及出现最多的两个音是什么音?在什么时候出现?(教师弹奏全曲。) 15.视唱全曲。表扬能完整地唱全曲的学生。
16.学唱歌曲。注意唱“咕咕”时要短促、跳跃,想像就是杜鹃在歌唱。17.用口风琴找到1=F的“5 3 1”三音,按课本中的要求吹奏
18.以三人为一组进行即兴表演。甲为歌曲主人翁“我”,边唱边表演。乙为杜鹃鸟,在规定时间内唱。丙为口风琴伴奏(伴奏可以两人也可以一人)。 19.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
教 学 目 标:
1.马是人类的好朋友。在感受、体验以“马”为题材的四首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即兴创作表演活动,以表达我们对动物的一片爱心。
2.唱好《我心爱的小马车》。
教学重难点:
1.试用 八个音即兴创作4小节曲调,唱自己的歌。
教学过程:
1.准备一段内蒙古大草原举行赛马盛会的录像,以及一段二胡演奏。如班上有学生会拉二胡或教师本人会二胡演奏更佳。
2.播放内蒙古人民赛马盛会的录像让学生感受赛马时的热烈场面。同时播放录音《赛马》(如能做成多媒体课件,通过大屏幕播放效果更佳)。
3.设问:刚才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是什么场景? 4.揭题《赛马》二胡独奏。 5.听听二胡的音色,讲讲二胡的主要结构与发音原理:二根弦,一个共鸣箱,一把弓。弓摩擦弦,振动发声,由共鸣箱扩大传音。 6.聆听第一乐段主题。再随主题哼唱一次。
设问:这段音乐表达了当时比赛场面怎样的气氛?音乐主要运用什么节奏型表现这种气氛? 7.聆听第二乐段的主题: 再随这主题哼唱一次。
8.设问:这段音乐与第一乐段音乐比较,又表达了比赛的怎样情景? 9.再听第二乐段。设问:
(1)第二乐段的主题反复了几次?
(2)你能想像每次反复的不同变化,在比赛的场面上的不同情景吗? (3)第二次反复时,独奏乐器二胡是怎样演奏的?你能模仿一下吗?
10.完整地听全曲,边听边看课本上的五幅插图。听完后谁能把这场赛马盛会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11.复听全曲,边听边用节奏乐器、或人声表演赛马时的情景。
12.歌曲《我心爱的小马车》的节奏较复杂,音程跳动大,因此有相当难度(指学谱),所以本歌主要采用听唱法学唱。 13.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
要求:感受歌曲的情绪与内容。 设问:你听后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几句? (2)听录音范唱。
要求:你能把你印象最深的几句模仿唱一唱吗? (3)跟随录音、看着歌谱哼唱歌曲。 (4)相互交流已经会唱的几句。
(5)重点解决几句难唱的歌曲,教师给予指导纠正。
(6)完整地唱全歌。在间奏上,鼓励学生随音乐即兴表演(骑马、扬鞭、走崎岖山路……)。 (7)歌曲会唱后学唱曲谱,要求能流畅地唱谱。 (8)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编创伴奏音乐。 (9)完整地表演歌曲(唱,演,伴奏)。
14.创作4小节自己的歌(1).该曲调的创作要符合三个条件: ①用 八个音。
②用 四种节奏型。 ③4小节长度。
(2).凡符合以上三个条件,可以让学生自由创作。 (3).在学生创作后,要让学生自己唱自己创作的歌。
(4).评价后(师生共同评价),唱几首优秀的创作,教师点评给予鼓励。
15.教学小结。
第三单元《童趣》
第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
1.表演《一支短笛轻轻吹》,体验其童趣。
2..从《猜调》中感悟谜语的乐趣,课后收集更多的谜语进行民间文化交流。
3.掌握反复跳跃记号,进行即兴节奏问答的创作活动。
教学重难点:
1.在学唱歌曲时结合歌曲学习认识并实践反复跳跃记号。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一位小学生在山坡上、在草地上,一边放羊一边吹着笛子,是多么富有童趣。请听歌曲《一支短笛轻轻吹》。
2.教师范唱(或听录音范唱)。要求:听听歌曲唱什么内容,表达怎样的情绪。 3.讨论歌曲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4.分句学唱:
(1)难点突破,歌曲中笛子的模拟声节奏较复杂,前十六分音符、后十六分音符都在一句3小节内同时出现,有一定难度,先给予突破。先慢速度学唱曲调:
当曲调唱熟后,再把歌词唱好,注意后十六分音符与前十六分音符的准确。
(2)学唱第一乐段前8小节与后4小节的曲调。学唱时注意乐句的完整性。这三个乐句,建议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视唱法学习曲调与歌词。然后完整地唱第一乐段的歌曲。 (3)第二乐段,建议用听唱法学唱,以减轻学生的识谱负担。 5.歌曲处理:
(1)模拟笛声在乐谱上有顿音记号“ ”要唱得短促、轻快,以表达主人翁欢快的心情。(2)两个乐段要处理得细致:第一乐段是绘景,第二乐段是抒情,两段要有对比。
(3)在教室内准备些道具,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表演唱,然后在全班展示,以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
6.《猜调》是一首一问一答的对歌,这种形式在民歌中很常见。
7.聆听《猜调》。
设问:你能否听出歌中问什么?答什么? 8.再听《猜调》。
设问:歌曲的演唱形式?歌曲的速度有什么变化? 9.复听《猜调》。
10.分析小结:这首民歌的问句一气呵成,几乎让你没有喘息的机会和思索的余地;回答时,机灵、敏捷,对答如流,显示出回答者的智力和思路的清晰。
11.提出要求:课后请大家收集谜语,可以到图书馆去找,也可以自己编,我们下节课交流。
12.音乐知识:反复跳跃记号
⑴.反复记号的一种形式。反复记号有许多形式,当乐谱出现重复时,而在最后结尾处略有不同,往往在反复时跳过不同的小节,这就是反复跳跃记号。
⑵.这一音乐知识,在学唱《一支短笛轻轻吹》时结合歌曲学习讲解并实践。 ⑶.还可以通过本练习,用色快表示曲调进行的顺序来理解这一知识。
13.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
教 学 目 标:
1.为《木偶的步态舞》即兴编创表演,体验其童趣。
2.节奏问答编创活动。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节奏问答来训练学生的节奏感与想像力。
教学过程: 1.形象导入。
(1)设问:你们看过木偶戏吗?谁玩过木偶?哪位同学来模仿一下木偶的动作、木偶的走路?
(当学生自由即兴模仿,教师可轻声地播放《木偶的步态舞》作为背景音乐衬托。当有的学生能合着音乐的节拍走路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
(2)设问:谁能用语言来描述一下木偶的形象?(活泼、可爱、滑稽、动作机械…… 教师适时表扬用词恰当的学生,表扬他们观察很细致,总结很得当……) 2.聆听《木偶的步态舞》。(1)揭示课题——标题名称。
(2)欣赏第一部分音乐,要求学生在安静听音乐的前提下,可以在座位上边听音乐边做无声的动作及脸部的表情。
(3)再次听第一部分时,学生可离开座位,走合拍的步子,及做身体动作,还应保持安静,能边听边即兴表演,互相不必语言交流。教师也同时加入学生的行列。(有条件的教室,学生最好脱鞋在地板上走动,教师也一样,这样能保证安静,听清音乐。)
(4)聆听第二部分音乐,要求合着音乐的节拍走路。
(5)设问: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在速度上有什么变化?表现了木偶的怎样形象? 3.完整地聆听《木偶步态舞》。
要求学生安静地边听音乐边根据音乐的发展变化即兴地做各人的模拟木偶的动作,把第一、二、三部分的动作有变化地进行表演,看谁做得最好?尤其是“步态”要做得与音乐相吻合。
4.小结:音乐给我们带来无穷的童趣与乐趣。
5.编创活动:节奏问答
⑴节奏问答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节奏感与想像力,是一种较为自由的一种即兴创作活动,没有太多的制约,原则上长度相同即可,但也不是完全一定要一样的小节数。
⑵节奏问答包含诸多音的要素,如力度、速度,以及疏密度等,而问答相当灵活,可以强对强,也可以强问弱答、弱问强答……。
⑶开始可以师问生答,或生问师答,在实践中主要是学生间的相互问答,时间上也较宽松,按课堂情况而定,但不宜做得时间太长,视学生兴趣而定。宜每课做些活动,细水长流。
6.教学小结。
第三课时: 教 学 目 标:
1.表演《摇船调》,感悟谜语的乐趣,课后收集更多的谜语进行民间文化交流。
2.猜谜活动交流。
3.单元小结。
教学重难点:
1.感悟谜语的乐趣。
教学过程:
1.由《猜调》导入:一问一答的歌曲上节课我们学了《猜调》,今天我们再唱一首这样的一问一答歌曲。
2.聆听(录音)范唱。要求:能听出问什么?怎样回答?
3.再听范唱。要求:能感悟到“摇船”的感觉吗?如当你有感觉时,请用摇船的动作为歌曲伴随律动。 4.用投影或幻灯打出歌谱(也可抄成歌片),让学生边听录音边做摇船动作边看歌谱,反应快的学生可以随录音轻声哼。
5.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下,分男女声(或小组)试唱歌曲。教师从中获取反馈,纠正个别乐句的错误,如第3、4小节的一字多音,附点节奏等。 6.各人自学歌曲并设计表演。
7.各组排列成船形(四组4条船)教师手执口风琴到各组轮流伴奏(不带旋律,曲谱见课本),全班学生随教师的口风琴伴奏边唱边观察各组的表演(即兴)。教师到哪一组中间,该组就边唱边表演,各组唱一段歌词即间→答→问答。师生评价。 8.学生学习口风琴伴奏:
(1)找到G音及G=1,并顺次找到“1 2 3 5”四个音。(2)学奏伴奏谱8小节。
(3)在教师弹奏钢琴的旋律下,学生吹伴奏。(4)学习最后4小节口风琴伴奏。
9.两组为一歌队,一问一答(表演、伴奏,均由队员自己承担)。10.评价小结。
11.猜谜语活动
⑴各人把上节课后收集到的谜语进行交流。 ⑵修改收集到的谜语。 ⑶为《摇船调》编创新的歌词。
⑷演唱创作新的歌词的《摇船调》,并进行表演。 ⑸单元小结:音乐与人的关系给我们带来童趣、乐趣。
12.教学小结。
第四单元《音乐会》
第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
1.聆听《苗岭的早晨》等四首不同风格的乐曲,犹如参加一场音乐会活动,感受不同的音乐作品情绪,给我们一次美的享受,并在这场“音乐会”中能听辨各种独奏乐器的音色(如小号、口笛……)。
2.听辨乐器,选择曲名与画面的练习。
教学重难点:
1.熟悉乐器的音色及种类。
教学过程:
1.听觉直接导入:
(1)播放《游击队歌》与《苗岭的早晨》的第一句音响。 (2)设问:你能听辨出这两首作品的片段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揭示作品的名称及演奏的乐器名称:
《游击队歌》——口哨; 《苗岭的早晨》——口笛; 3.聆听《游击队歌》:
(1)有条件的学校可将该歌谱用投影仪显示出来,让学生边听口哨吹奏,边看歌谱,以加强对作品的理解。
(2)教师简单介绍作品的背景及作曲家贺绿汀。
(3)复听时,可允许班上会吹口哨的同学随录音跟着学吹片断,如: 4.聆听《苗岭的早晨》:
(1)设问:听了这首作品你想像一下,苗寨早晨的美丽情景,并把它描述出来。 (2)教师简单介绍口笛乐器。5.听辨乐器,选择曲名与画面的练习
⑴这一听辨活动,主要是将曲名、音色、画面形象连为一体,即:将听觉、视觉、人文联系在一起,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的能力。
⑵这一练习可以是两个作品为一组,分组听后即做练习。也可以四个作品听完后,再完成该练习。
6.欧洲文化中音乐、舞蹈具有重要地位,在特定地区都有传统的音乐、舞蹈传承,这些音乐、舞蹈往往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均分律动节秦,按小节线划分而循环往复地交替,如圆舞曲、波尔卡等,本课中的《匈牙利舞曲》(第五号)具有匈牙利吉普赛舞蹈以及匈牙利民间恰尔达什舞曲音乐的特点与风格,而《那不勒斯舞曲》是意大利南方那不勒斯舞蹈的音乐。 7.欣赏《那不勒斯舞曲》——小号独奏:
(1)初听《那不勒斯舞曲》。要求:该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复听《那不勒斯舞曲》。要求:速度的变化与情绪之间的关系?主奏乐器是什么乐器?“吹”、“拉”、“弹”属哪一类?
8.欣赏《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1)初听乐曲。要求:该乐曲的主奏乐器是属哪一类?(介绍三角琴:三角琴是东欧俄罗斯一带的传统乐器,以三角形琴身为特征的一种三根弦的拨弹乐器。)
(2)复听乐曲。乐曲的主题音调出现几次?乐曲可分为几段?速度有没有变代?每段的情绪有什么不一样?
9.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
教 学 目 标:
1.在演唱《嘹亮歌声》中,实践轮唱的演唱形式及其表现的情绪。
2.活动与练习
(一)教学重难点:
1.掌握轮唱的基本演唱形式。
教学过程:
1.演唱形式导入:我们两年多的音乐课上,基本上是大家一齐唱,这种形式称为齐唱。有种演唱形式,曲调是一样的,但不是一齐进入,有先有后轮流进入,这就称为轮唱。2.聆听轮唱《嘹亮歌声》。要求能听辨出同一曲调分先后进入交叉进行。 3.看歌谱再听一遍。请大家看图形谱:两个人的睑部,二次进入线条是一样的。 4.学唱第一声部。教师范唱第一声部曲调。
(1)设问:大家在看谱时有没有发现,曲调有一个什么规律?每隔几小节的第一拍有一个什么休止符?(2)每4个小节为一句,共四句。全班分四组学生每组自学一句。(教师巡视重点指导第二句)(3)分组接唱第一声部,相互纠正,教师指导。(4)交换乐句,再次接唱。(5)完整地唱好第一声部。 5.学唱轮唱:
(1)全班分为两部分,A唱第一声部,B唱第二声部。先学唱第二部最后一句。(2)在教师指挥下,唱二声部轮唱。
(注意进入要准确,最后结束二声部音准)轮唱时,两个声部都要注意相互倾听,相互照顾。各人唱自己的声部还要能听另一个声部,这是唱好二声部的关键(也包括轮唱)。(3)填入歌词。要唱得自豪,声音要明朗、悠扬,切忌喊叫。 6.活动与练习
(一) ⑴教师先范唱内蒙古民歌。
设问:这支歌的歌名?是哪一学期唱的歌? (这首歌是第五册第二单元的歌《草原上》) ⑵全班学生齐唱。
⑶设问:这支歌能否唱轮唱?怎样唱轮唱?最后结束怎么办? ⑷分组讨论。
常见的可以有这样两种:(1)隔两小节进入;(2)隔一小节进入。
结束句可以不一起结束,即第一声部先结束,第二声部晚结束;也可以同时结束,例如隔二拍进入的最后结束时第二声部最后一小节为 ;隔一小节进入的最后一小节可压缩为,还有很多方法让学生自己设计创造。
7.分组展示、点评。表扬有创新的小组。
8.教学小结。
第三课时:
教 学 目 标:
1.在演唱《我是小音乐家》中,进行编创活动,体验做小音乐家的情趣。
2.掌握八分休止符的时值,并能在读谱实践中运用。
3.活动与练习
(二)。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演唱《我是小音乐家》,并掌握八分休止符的时值。
教学过程:
1.说说自己的理想?
2.听听美国的孩子他们想干什么?——聆听歌曲录音。
3.设问:在歌曲中唱些什么内容?是哪几个国家?哪几个城市?他们各演奏什么乐器?怎样演奏? 4.讨论上述问题:
(英国—伦敦、法国—柏林、法国—巴黎。吉他—弹奏、提琴—拉奏、法国号—吹奏。) 5.再听歌曲。仔细听听这个歌曲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或规律?
(每句的开始都是第二拍的后半拍起唱)这个规律学生不一定能讲得出,教师可通过范唱曲调,边唱曲调边打拍子,尤其在弱起时击拍更突出,以引起学生注意与思考。教师适时用动作、独唱进行暗示及语言点拨。
6.教师用点谱法指导学生唱后半拍起拍的节奏,唱好第一、二句曲调(注意乐句的完整性)。7.学唱第三乐句时,穿插讲八分休止符。
学生已掌握十六分符的时值,只要点拨适时,加上点谱法的动作,学生是能理解的。 8.完整地唱好全曲后,填上歌词。 9.以第一人称的角色投入即兴表演唱。
10.自编歌词。如住在无锡拉起二胡;住在昆明吹起芦笙;住在上海吹起笛子……各地学生可以编当地的民族乐器,加上后面的象声词即可。还可以打开思路,完全自编:我是小音乐家……
11.音乐知识:八分休止符
⑴八分休止符的认识可以从八分音符引入,这样即复习八分音符的时值,同时也掌握八分休止符。“0-5”。⑵结合本课《我是小音乐家》教学中穿插进行。
⑶八分休止符在后半拍是比较容易的,只要前半拍的音符唱得短些即可,但八分休止符在前半拍这样往往是后半拍起唱,这就有一定难度。教师可通过拍击、点谱、动作启发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这一节奏。 ⑷本课的“活动与练习
(二)”就是配合这一乐理知识的实践活动,要让学生认真练习。 ⑸通过四分休止符与八分休止符的比较进一步掌握和理解。
12.活动与练习
(二) ⑴唱熟曲调。
⑵分别用X0 X0 或0X 0X 节奏改编,再唱与奏。例:
13.教学小结。
第五单元《牧童之歌》
第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
1.表演《剪羊毛》和聆听《牧童短笛》。这两首歌曲为我们塑造了栩栩如生的牧童形象,让我们懂得音乐能成功地塑造多姿多彩的各种形象,并从音乐中获得感受与体验。
教学重难点:
从音乐中获得感受与体验栩栩如生的牧童形象。
教学过程:
1.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笛子,这是一幅多么淡雅的水墨画。这一情景你能想像吗?音乐如何去表现这一情景?请听听(《牧童短笛》第一部分)。
2.再听一遍。设问:你能从音乐中体验这一情景吗?听完后说说你的想像与感受? 3.师生讨论对第一乐段的感受……
4.揭题:《牧童短笛》,对照图形谱哼唱[1]
5.聆听第二乐段。设问:这段音乐描绘牧童在干什么?在速度上、节奏上与第一乐段相比有什么变化?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6.师生讨论第二乐段提出的两个问题。
7.完整地听全曲。设问:全曲分几段?为什么?有没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乐段?
8.再次完整地听全曲,根据你自己对乐曲的理解边聆听边即兴用动作来表演。(动作是无声的,一定要保持教室的安静。使大家能边欣赏边表演。) 9.完成课本上的涂色块及线条连接的作业。 10.简单介绍作曲家贺绿汀。
11.板书澳大利亚牧场的画面。(如能做成有动感的多媒体画面效果更佳,也可让学生从课本的插图中去感悟。)
12.边看画面边听范唱。设问:歌曲唱些什么内容?这一群牧场上的男女老少在干什么?
13.再连续听两遍,请大家边听边看歌谱,在听完两遍后,测试一下,谁的记忆最好?哪一位能唱出歌曲中的哪几句?比谁唱出句子多而准确?
14.在学生试唱的反馈中学会全歌。(学生的反馈可以是歌,也可以是曲,凡是唱歌的,再请学生补曲;是曲者,请学生补歌。)
15.再聆听一遍范唱。他们的情绪怎样?从你对歌曲的理解中认为用什么速度、什么情绪来演唱更能表达这群牧场上人们的心情。 16.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全歌。
17.把歌中的 节奏改为 唱一唱,比较一下感觉如何?为什么? 18.再完整地更有感情的唱好歌曲。
19.分组讨论,为第二部分[2]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并编配伴奏。(打击乐的选择权给学生自己,要完全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20.各组展示表演并进行点评。
21.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
教 学 目 标:
1.学唱《小小羊儿要回家》。表演《小小羊儿要回家》、《剪羊毛》。
2.掌握全音符的时值及延长记号。
教学重难点:
掌握全音符的时值及延长记号。
教学过程:
1.歌名导入。设问:谁能来解释一下歌名?小小羊儿为什么要回家?它们的家是怎样的家? 2.聆听范唱二遍。要求能感受歌曲的内容、速度与情绪。 3.学唱曲调:(1)听一遍曲调的范唱。要求:边听边看谱,是否发现歌谱上出现一个新的音符。(2)简单复习已学过的音符。
(3)新授全音符。如果四分音符唱一拍,那么全音符就唱四拍。(4)学生再听一遍曲调范唱,找出 出现几次?
(5)跟着钢琴弹奏的曲调轻轻哼唱。教师纠正曲调中的音准及节奏错误。(6)完整地唱全曲。 4.学唱歌曲与处理:
(1)跟着钢琴轻声地把歌词唱准。纠正错误处。(2)复习《剪羊毛》。
(3)师生讨论这两首歌曲演唱的相同点与不同处。
(相同点:题材相同,描述牧场——牧羊的内容。不同处:地区风格不同;中国山区与澳大利亚牧场。情景不同:黄昏赶羊群回家与剪羊毛劳动场面。速度、情绪不同;中速、抒情与稍快、活泼。)(4)从对比分析中唱好《小小羊儿要回家》。
(5)讲解延长记号。结合歌曲的意境,讲述 在本歌中的作用。还可让学生想像最后的“嘿”和 延长是怎样的情景。
(6)创作歌曲伴奏的节奏型及选择打击乐器。宜采取分组讨论自由结合讨论方法,并进行分别试唱试奏,尊重学生的创作实践活动,给予鼓励。 5.表演实践。
以小组为主或以小组为主邀请外组同学参加。可以选择《小小羊儿要回家》,也可选择《剪羊毛》。曲目、队伍确定后,进行适当的排练活动,然后展示表演成果。这一环节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教师积极配合、做好服务,如道具、伴奏等,学生要什么尽量服务好,但不是去“发号施令”、“指责”。
6.教学小结。
第三课时:
教 学 目 标:
1.《孤独的牧羊人》为我们塑造了栩栩如生的牧童形象,让我们懂得音乐能成功地塑造多姿多彩的各种形象,并从音乐中获得感受与体验。
2.在曲调接龙活动中,以即兴创作相连接,提高音乐基础的综合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曲调接龙活动提高音乐基础的综合能力。
教学过程:
设问:谁看过影片《音乐之声》?教师可简单介绍一下剧情,(也可放录音《do re mi》歌曲导入)。(有条件找到影碟片VCD,通过多媒体播放一片断,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2.聆听《孤独的牧羊人》。
介绍这一插曲是女教师与孩子们在玩木偶戏时的一首歌曲。
3.这首歌曲中每隔两小节就出现“来咿噢嘟”这是谁的歌声?再听时,请在“来咿噢嘟”处轻轻地合着拍子拍手。
4.介绍这一插曲的风格:影片的故事发生在奥地利,但这是一部美国的音乐剧,所以这首插曲是美国乡村音乐的风格,尤其是“来咿噢嘟”是用假声唱法,这是地道的美国乡村歌曲的演唱特点。 5.复听歌曲。可边听边表演。
6.单元小结:四首作品,一个题材,三个个体,一个群体,地区不
一、风格多彩。7.曲调接龙创作游戏 ⑴游戏规则:
①头尾相接必需是相同的音高,如:②有节奏的一个接一个,中间不能卡着脱节。所以要求接者要注意力集中,并且接好最后一个音即兴脱口而出一句曲调。凡卡着的,接错的,音不准的被淘汰。
⑵游戏开始时,可以由教师开始,也可以由学生开始唱头一句,接着就按座位顺序而接。看谁坚持到最后为胜者。
⑶初次时不宜太复杂。此游戏在其它单元课中也可穿插进行,以经常锻炼学生的即兴曲调创作的反应,提高他们的音准、节奏等综合能力。
8.教学小结。
第六单元《爱祖国》
第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
1.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爱国主义题材音乐作品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
2.学唱《一个***女儿》。
教学重难点:
通过聆听和演唱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教学过程:
课前做好歌片(黑板上抄歌曲、幻灯片、投影片等,把单旋律歌片向学生展示)。 1.设问:为什么人们把十月称为金秋?(气候、季节、节日……) 2.欣赏《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回答问题:歌曲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演唱的形式? 3.出示歌片,再次欣赏:边看谱边欣赏。 研究的问题:歌曲由几部分组成?为什么? 4.分段深入欣赏:
(1)边看教材的图形谱[1],边听第一部分音乐,谈谈你对这部分音乐的感受。
(2)边看教材的图形谱[2],边听第二部分,谈谈与第一部分的对比。“风”、“雨”的含义?(3)听第三部分并按曲调由自己画图形谱。谈谈这一部分的形象并与第一、二部分比较。 5.细致地聆听全歌曲。 研究的问题:
(1)歌曲给你什么感受与启示?(2)对“我们走进明天的洪流”这句词你怎样理解?
6.各人根据三段音乐,设计三种动作,边聆听音乐边表演,以表示对歌曲的理解。
7.谈话导入:每个人都有一个妈妈,你的妈妈叫什么?
8.太阳和月亮也有个妈妈,他们的妈妈叫什么?——光明。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
9.聆听歌曲范唱。
讨论歌曲的内容及其表达的情感。 10.学唱歌曲:
(1)由于此歌音域较广“--6”,节奏较复杂,所以对三年级学生有一定难度,宜用听唱法,反复多听几次模仿学唱。歌曲定调建议改为1=F。低声区的声音不要压,要放松,高音不要喊叫,用些假声唱。(2)为了降低难度,可分为两部分学唱,先唱第1~12小节曲调,唱会巩固后再唱后面部分。在歌词方面要先唱好第一段、熟练流畅后,有时间再唱第二段,或第二段让学生课后再学唱。 11.唱熟练、流畅后,可以用西藏舞的基本舞步,边跳边唱。
12.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 教 学 目 标:
1.聆听《红旗颂》,感受相同的曲调由于不同的表现而产生不同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
通过聆听歌曲,学会分析曲调情绪。
教学过程:
1.谈话:200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庆祝晚会。晚会的题标就是总书记亲笔题写的“红旗颂”。红旗象征着革命,是我们的信仰。它火红炽烈,燃烧着无数先烈血染的风采。红旗是团结的象征、力量的象征、胜利的象征。
2.熟悉、哼唱“红旗”主题。
(1)听赏第一部分“红旗”主题旋律的片段。
(2)出示主题曲调的歌谱,教师在钢琴上弹奏,并要求学生看着谱跟唱曲调。 3.欣赏第一部分。 设问:
(1)乐曲一开始的音调你熟悉吗?是取材于哪一首歌曲的音调?(国歌)(2)“红旗”主题给你什么感受?从红旗标题出发,你想到什么? 听后讨论以上两个问题,如有必要还可以听一次。 4.欣赏第二部分。 设问:
这部分主题音调是什么曲调?与第一部分的主题音调相比较,相同与不同之处在哪里?(这环节是本教学内容的重点,要细致引导点拨,让学生从音乐中获得体验。) 5.重点讨论相同曲调表现出的不同情绪。
(1)要求发表意见的学生不仅是讲,还要唱。唱出两个相同曲调的不同表现(第一部分抒情歌唱性,第二部分进行曲风格,速度也加快了)。教师要适时加以点拨、启发。(2)分析两部分不同的情绪表现、发挥学生的想像进行形象比较。
(3)有必要的适度播放第一、第二部分的“红旗”主题进行对比,加深学生的感受。 6.完整地聆听全曲。
通过以上两部分的分析、对比,要激发学生听全曲的欲望,并提出聆听的要求:(1)要保持安静地聆听音乐的环境。
(2)对乐曲的演绎理解,可以各人用自己最容易表达的方式进行,善于画画的,可以边听边用简笔画来表现乐曲的意境;善于用动作表演的,可以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各段音乐的发展。当然还可以创造更好的方式来表现。
7.小结:人们赞红旗,颂红旗,用最美的旋律表达对红旗的颂扬。显示出我们民族的伟大,民族的骄傲。8.教学小结。
第三课时:
教 学 目 标:
1.学习演唱《只怕不抵抗》,进一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
2.聆听《救国军歌》中,感受队列行进的音乐特征并进行表演。介绍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教学重难点:
了解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教学过程:
1.在抗日救亡歌曲中,冼星海还专为孩子们写了这类歌曲,《只怕不抵抗》就是流传最广泛的一首,作于1937年。
2.聆听范唱。设问:谁能把歌词内容记住?听后,说说歌词与歌曲的情绪。 3.板书歌词、再听一遍歌曲范唱。 4.学唱歌曲:
(1)板书1—10小节歌谱,教师范唱曲与歌各一次。
(2)学生自学,学会后相互唱给旁座的同学听,并相互纠正。(3)教师范唱11—17小节三遍,并提问:
谁的记忆力最好,能准确地唱出?(可以看谱,从实际出发,教师随时调控自己示范的次数,大致估计75%—80%学生已掌握即收。)
(4)用以上方法再学唱第二乐段10小节。
(5)把第一、二乐段连起来完整的唱(包括词与曲,前后顺序从班级学生水平出发),并在歌谱需要唱的强的部位涂上实心黑圆点。
(6)教师示范歌曲最后一句[5小节方法同(3)]。
(7)学生自学全歌。要求:先学会唱的同学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帮助他人的过程也是巩固自己学习成果的过程,最终达到能背唱。
5.表演歌曲:
(1)认真地聆听范唱、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绪。(2)有感情歌唱《只怕不抵抗》(背唱)。
(3)分组讨论设计歌表演,(包括动作、伴奏等),教师巡视指导。(4)分组展示成果,评选二组歌表演A组与B组。
6.综合表演:顺序可以由学生自编,但要包括本单元学过的内容,以突出单元主题--爱祖国。如: 顺序一:《只怕不抵抗》A组-《救国军歌》队列表演-《只怕不抵抗》B组
全班同学唱全班同学唱 顺序二:《只怕不抵抗》-《红旗颂》表演-《一个***女儿》。 顺序三……顺序四……顺序五…… 7.单元小结:爱祖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以表达我们中华儿女对我们伟大祖国最真挚的感情,最崇高的祝福。
课前要求学生到图书馆及网上收集有关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及音乐作品。 8.初听《救国军歌》
设问:为什么提出“枪口对外”?
师生交流收集到的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从而进一步理解歌词“枪口对外”的含义。 9.再听歌曲《救国军歌》。
设问:这首歌在音乐上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在音调、节奏上、风格上……去讨论。
10.教师归纳学生的讨论,音调高昂激越,节奏铿锵有力,风格是进行曲队列歌曲。4.在歌曲《救国军歌》音乐声中,做队列方整队伍行进步伐操练,在歌词第二段时,可变化队列方向或变化队列。教师要指导学生,步伐要体现音乐的特征——威武、雄壮,展示抗日队伍勇敢前进的形象。
11.教师介绍这首歌是冼星海从法国归国后于1936年开始创作的救亡歌曲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12.教学小结。第七单元《老师的歌》
第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
1.老师在孩子的心目中是多么光辉而崇高。《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和《我爱米兰》均表现了学生们对老师尊敬与爱戴之情。
2.音乐知识--单纯音符。掌握并比较常用单纯音符、休止符的时值,及听辨曲调,为学习音乐基本知识打下较扎实的基础。
教学重难点:
掌握单纯音符。
教学过程:
1.解题导入:为什么在那么多鲜艳夺目的花卉中,就爱米兰呢?请听这二位学生的回答。 2.欣赏二重唱《我爱米兰》。
设问:你从歌声中感受到了什么?(对老师深情的爱。) 3.再欣赏:《我爱米兰》,要细细地品味。
(1)要求:从曲调的起伏中和歌词的比喻中体验这种深情的爱。(2)讲解二重唱的形式(童声二重唱)。 4.师生讨论歌曲怎样表达对教师的爱。
(1)曲调起伏大,以 表示出学生在叙述中不平静的心情。(2)歌词用米兰比作敬爱的老师,小小的黄花就是老师的品格。(3)从身边老师的具体生动的事例中说明老师的崇高品格。
5.聆听《我爱米兰》,从认真聆听的神态中要表达出对敬爱老师深深的敬意。 6.课后采访你熟悉的老师,听听他们的叙述。表演一个节目向老师问候、慰问。
7.音乐知识:单纯音符与休止符
⑴复习已学过的音符(按学过的顺序)。以“5”音为例: 5 四分音符 一拍 5八分音符 半拍 5-二分音符 二拍 十六分音符 四分之一拍 5全音符 四拍⑵归纳。
设问:哪个音符时值最大?它的一半是哪个音符,再一半…… ⑶反馈设问:
①一个全音符等于几个四分音符? ②一个全音符等于几个十六分音符?
③有没有三分音符、五分音符、六分音符、七分音符名称? ⑷探究学习:
①你从上面归纳的图示中,能否得出一个单纯音符规律? ②休止符是怎样的规律?
课前先辅导三位学生朗诵歌词,每人一段歌词,在“啊——”处开始,三人齐诵。 8.请三们同学为我们表演朗诵《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以轻声歌曲录音作背景音乐伴奏)。9.欣赏歌曲范唱,感受歌曲的情绪。 10.学唱曲调:
(1)跟琴哼唱曲调第一乐段。
(2)把全班学生一分为二,一部分学生自学第1—8小节曲调,另一部分学生自学第9—16小节曲调,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3)两大组交流自学的成果,教师及时给予指导。(4)跟琴学唱第二乐段。
(5)完整地唱全曲。三位同学再次加入朗诵。(朗诵时,全体学生可用哼唱曲调为他们伴奏。)11.学唱歌曲:(1)跟琴轻轻地把歌词填入。
(2)分成三组或四组讨论歌曲的情感处理。
(三组分为每组一段歌词;四组分为另一组讨论第二乐段的处理。)
(3)各组简单汇报一下对各段歌词的处理设想。(速度、各乐句的力度、特殊词句的处理等),并进行试唱,大家集体帮助处理完善。
(4)选出领唱的同学,按教材上的要求试唱。请四、五位同学用打击乐伴奏。(5)让学生讨论演唱形式,按他们设计的形式歌唱表演。 12.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
教 学 目 标:
1.学唱《甜甜的秘密》和聆听《飞来的花瓣》,表现学生们对老师尊敬与爱戴之情。
2.听辨练习。
教学重难点:
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听辨能力。
教学过程:
1.这一群学生是如何把自己的秘密告诉自己的老师?请听《甜甜的秘密》范唱。
2.按节奏朗读歌词--有感情地按节奏朗诵歌词。(教师以钢琴弹奏曲调同步为朗诵伴奏。)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唱第1—4小节曲调。
4.跟唱第5—8小节曲调→唱好第1—8小节曲调,→有感情地唱好第一乐段歌曲。(无论学唱、跟唱,要注意以乐句为单位的相对完整性。) 5.学唱第二乐段:(1)范唱第二乐段歌曲。
(2)分句跟唱第二乐段歌曲 →分句跟唱第二乐段曲调。(3)唱好第二乐段曲调 → 唱好第二乐段歌曲。 6.完整地唱全歌。
7.师生讨论以怎样的情绪演唱《甜甜的秘密》。 8.有感情地、投入地演唱《甜甜的秘密》。(教师用口琴为学生伴奏。) 9.学习口琴伴奏谱:
(1)找到1=F 及 各音。(2)学唱伴奏谱(第一声部)。
(3)试用口琴伴奏(教师用钢琴弹歌曲曲调)。 10.选一部分学生用口琴为全班学生歌唱伴奏。
11.如果说本课的其它三首歌曲都是孩子们的歌声表达对老师的一片敬意的话,那这首歌是广义的,是过去的学生寄来的赤诚的怀念写给老师的问候与答卷,是全社会的人们对老师的祝愿。 12.欣赏《飞来的花瓣》。
要求:首先明白歌名《飞来的花瓣》的含义;其次,明白歌词的主题思想。 13.全班师生讨论题材与内容。 14.再欣赏《飞来的花瓣》。 设问:
(1)歌曲的表演形式是独唱,重唱,齐唱?(2)歌曲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演唱形式? 15.讨论为什么采用混声合唱的形式。 16.复听《飞来的花瓣》。
要求:从内容、形式进而感受并体验作品所表达的情感。 17.完成课本上作业要求。
18.教学小结。
第八单元《爱和平》
第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
1.白鸽是和平的象征,所以称“和平鸽”。从聆听《小小白鸽》中进一步了解人声分类的常识。
2.让全世界的小朋友高唱《每人伸出一只手》大家团结友爱,合作友谊,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和平一定能实现。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人声分类的常识。
2.支持世界和平。3.从编创节奏组合,用 八个音编创自己的歌。
教学过程:
1.白鸽虽小,它的作用可大着呢,你能说说白鸽的作用吗?
(通讯、传递信息、象征和平:……另外鸽子的本身羽毛、肉、粪便……都是宝。) 2.听赏《小小白鸽》。 设问:小白鸽在歌唱什么? 3.再欣赏《小小白鸽》。 设问:
(1)你听了《小小白鸽》,在音乐声中你获得什么感受?(2)歌曲的引子与尾声音乐使你想到什么? 4.板书歌谱,边看谱边听录音。 设问:歌曲的节奏有什么特点? ××××|××××|
请你用“××××|”节奏轻轻地为歌曲伴奏。 5.聆听《小小白鸽》,学生可作自由选择:(1)随录音轻轻哼唱。
(2)随音乐合着节奏翩翩起舞。(3)边聆听边画画,画和平鸽。(4)合着音乐轻轻击拍。
教师在观察学生的自由选择中,把表演较出色者组织起来。 6.表演《小小白鸽》。
选择部分同学跟着音乐歌唱、舞蹈、画画…… 7.小结:让和平鸽带着和平的祝愿飞向远方。
8.导入:有句名言,团结就是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
设问:中国有多少小朋友?全世界有多少小朋友?据统计中国有二亿中、小学生,如果中国的人口占世界1/2的话,那么全世界有多少小朋友呢?如果每人都伸出一只手,那这股力量有多大呢? 9.聆听范唱:要求听清歌曲内容。 设问:“白色的手”是哪个洲的人种?
中国位于哪个洲?中国人的主要肤色是什么颜色? 黑色的手又是指哪些国家的人? 再听一次范唱。 问题:
(1)歌曲分几部分?(2)速度有什么变化?(3)演唱形式有几种? 10.学唱歌曲:
(1)上节课我们掌握了单纯音符、休止符的长短,但有歌谱中除单纯音符外,还有许多在音符右方带点的音符,那么这些音该唱多长呢?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将在四年级学习。现在大家跟着我的教棒在曲谱上点的时间长短来唱。
(2)教师用点谱法在板书的曲调⒈按节奏点谱,带领学生识谱。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音高与节奏,在大跳音程时可用手势提示唱准。当曲调掌握后,适时把歌词填上。
(3)用同样方法学唱Ⅱ.曲调。但开始速度不能用小快板,应放慢速度,当基本唱会后,逐步恢复原速。(4)完整地唱全歌。
11.轮唱与齐唱。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处理轮唱与齐唱,以及两部分的不同情绪处理唱法。要尊重学生的二度创作。
12.按教材提示排练集体舞,也可重新设计表演。总之,要表演出热烈的气氛,以体现世界儿童大团结。
13.编自己的歌创作活动(1).创作活动分两步进行:
①节奏编创:在每瓣花叶上填上编创已学过的二拍节奏型,然后把新编创的二拍节奏与花盆二拍节奏组合。
②旋律编创:用 八个音按花叶与花盆组合成的节奏编自己的歌。说明:五瓣花叶与花盆组合,可组成五条节奏组合。在旋律创作时可以选其中一条或二条创作,当然五条全部创作更好。
(2).花盆的节奏型也可让学生自己创作。总之,教材上的仅仅是一个样子,师生在实际教与学的过程中,可以也应该去发展、创新。例如不是二拍而是三拍、四拍。
14.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
教 学 目 标: 1.让全世界的小朋友高唱《各国儿童心连心》,大家团结友爱,合作友谊,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和平一定能实现。
2.从聆听《欢乐颂》中进一步了解人声分类的常识——每一类人声还可以细分为高、中、低三个声部。
教学重难点:
了解合唱中的人声分类知识。
教学过程:
1. 设问:你是否知道德国有位大作曲家名叫贝多芬?谁能举出他的作品名称?
本课欣赏的《欢乐颂》是《第九交响曲》的第四乐章片断。欢乐颂的词取于诗人席勤的诗,表达了人们对和平、自由、平等的愿望。
2. 初听《欢乐颂》。 要求感受庄严而宏伟的气势。
3. 再听《欢乐颂》。
思考问题:你能听辨出几种声音的类别?顺着他们出现的先后你能一一说出来吗?
4. 复听《欢乐颂》。边听边一一板书领唱及各声部进入的声音类别名称。
5. 讲解混声合唱,各声部的组成,介绍人声的分类(二)。
6. 每人伸出一只手这股力量是不可抵挡的,要把力量拧成一股,关键还是“心”要连在一起,这样,团结、友谊、欢乐、和平才能得到真正的保障。
7. 欣赏范唱。
设问:这首《各国儿童心连心》与《每人伸出一只手》在内容题材、情绪、风格上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8. 师生讨论两首歌曲的对比。
(讨论时,有必要可分别放录音和复习《每人伸出一只手》)。
9. 学唱歌曲:
(1)放录音,看歌谱,能唱的句子随录音哼唱曲调,不能唱的曲调听录音范唱。要求大家轻声,每人都能听到录音的范唱。
(2)教师随时调控、及时给予指导。四分附点节奏可采用点谱法教唱。(3)放录音,心里默唱。在歌谱间奏处按谱拍手。(4)齐唱曲调,要唱得欢快热情。(5)填上歌词。.表演歌曲:
(1)分组选择及编创打击乐伴奏。 (2)通过展示,评估选择一组伴奏。
(3)学生自由选择本课两首歌曲中的一首进行表演。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加工提高。
11.单元小结:大家团结友爱、合作、友谊,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爱和平一定能实现。
12.教学小结。
第九单元《家乡美》
第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
1.学习表演《全都认识我》。
2.聆听《乡下的阳乐》,让我们以火热的激情体验歌颂家乡美,并自豪地唱唱、画画、说说自己的家乡,赞美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歌曲体验对家乡情感的表达。
教学过程:
1.一学期紧张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暑假里如何放松呢?去旅游、去农村到大自然里去亲近亲近,为此介绍一首《乡下的阳光》,先从音乐中去感受一下。 2.欣赏歌曲《乡下的阳光》。
感受一下他们在暑假里多么快乐多么潇洒,他们在讲述些什么? 3.板书歌谱(至少歌词),让学生看着谱再听一遍。 讨论问题:
(1)“乡下的阳光好”好在哪里?(2)它的演唱形式你能说说吗?
4.如果你认为好听,可以跟着录音轻轻哼唱。
5.这首歌曲非常朴素而口语化,有些歌词可以细细品味。如“脸上的夏天难擦掉”、“乡下的阳光多透明”…… 我们再聆听一遍。如果你喜欢唱,下课后可以向我要歌谱去抄一下,自己学唱。
6.由于从小在家乡长大,所以有特殊的亲切感,因此草、树、牛、水全都认识我。好像你家养的猫、狗认识主人一样。
7.聆听范唱(最好是教师自己范唱)。 感受歌曲的内容与情调。 8.学唱曲调:(1)教师范唱一次曲调。
(2)分组分句学唱曲调。全曲分成四大句:第1—5小节;第6—10小节;第11—16小节;第17—20小节。其中第二句最难。以学生自认为主,教师分配为辅。 分组后教师巡视,重点指导第二、四句的学生组。
(3)分组接唱曲调。相互纠正错误之处,教师要指导、要学生唱出每小节的强拍,标●。表扬唱得好的小组。(4)分组交换学唱乐句,直至全班学生都能唱全曲。 9.学唱歌曲:
(1)填上歌词(注意三拍子的强拍要唱好)。(2)讨论用什么情感来演唱这首歌曲?
发表意见的学生不仅要讲而且要唱几句来表达。(3)教师归纳学生的意见:用亲切地自豪地情绪来演唱。
10.推荐与自荐相结合,请个别学生独唱。(每人一段,或二人唱一段)评出最佳独唱奖。 11.分组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并编创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12.完整地表演歌曲。领唱、齐唱用打击乐伴奏。
13.课后收集唱唱、画画、说说自己家乡的资料,在下节课交流。
14.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
教 学 目 标:
1.聆听“黄土高坡”、“洞庭鱼米”,因为我们爱家爱乡爱祖国。
2.表演《山里的孩子心爱山》,让我们以火热的激情体验歌颂家乡美,并自豪地唱唱、画画、说说自己的家乡,赞美自己的家乡。
3.认识高音“ ”。用已掌握的从低音“ ”到高音“ ”十三个音列及各单纯音符时值的组合,自由创作4至8小节自己的歌。
教学重难点:
音乐知识:认识高音“ ”。
教学过程: 1.歌颂赞美自己家乡的歌成千上万,尤其是用当地民歌素材创作的歌曲,听来更为动人心弦,现在介绍一南一北的二首歌曲。
2.欣赏《黄土高坡》、《洞庭鱼米乡》(不告诉歌名)。问题:这两首歌反映的地区、地域在哪里?为什么? 3.讨论:两首歌的地域、地区。从歌唱的内容上,从音乐风格上去展开讨论。(1)西北—粗犷、豪放。(2)中南—细腻、抒情。)
4.分别欣赏。可以根据学生的喜爱程度,适当多放几遍。(1)《黄土高坡》。(2)《洞庭鱼米乡》。 设问:
给你什么感受? 歌唱的是什么主题? 是哪一声部的独唱?
你能模仿其中几句吗?唱一唱。
5.寻找课本上的图形谱,哼唱第一句曲调。(1)《乡下的阳光》。(2)《黄土高坡》。(3)《洞庭鱼米乡》。
6.音乐知识:认识高音“ ”
⑴.音符的书写在简谱中我们已学过哪几个音?
⑵.高音的音符“do”用“ ”来表示,同样方法,高音的“re、mi”也是在音符上面加上高音点即可:“ ”。它的手势也是“re、mi”的高一层的位置(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⑶.结合歌曲曲调《山里的孩子心爱山》,认识高音“ ”,顺带进行。 ⑷.复习巩固“ — ”十三个低、中、高音符。
人们对自己的家乡有说不尽的眷恋之情,因为这里有养育自己的土地。7. 听范唱《山里的孩子心爱山》(最好教师能示范)。 设问:
(1)为什么山里的孩子心爱山?(2)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9.学唱第一乐段。(由于歌曲的节奏旋法较难,拟用听唱法。)(1)朗读歌词。设问:可分为几句?(四句)
(2)分句跟唱(2小节一句),严格注意乐句的完整性。(切忌一小节,或更小的一拍为单位进行教唱。)(3)先歌词后曲调。先跟唱后听唱。适时穿插认识“ ”。听唱法成功与否,取决教师能否有感情地范唱去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唱的兴趣。分句的范唱也要充满激情。
(4)分句巩固,分组反馈,个别指导,及时纠正,才能教唱好抒情婉转的歌曲。 10.学唱第二乐段:(1)听唱曲调,分句学唱。(2)填入歌词。 11.完整地唱好全歌。
12.分组讨论演唱形式:齐唱、领唱、对唱、分组唱、分男女声部唱…… 13.分组表演,评出最佳方案,给予表扬。
14.教学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