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亲子共读的心路历程
亲子共读的心路历程
方庄矿学校 翟巧云
我的孩子今年上小学五年级,可不怎么爱阅读。平时闲暇,总喜欢看电视,玩游戏。我从参加工作后,除了工作需要的书籍,也很少看其他的书。对孩子的阅读,我一直很迷茫。我也曾和同事交流过孩子读什么书合适,怎样是孩子能喜欢读书等问题,也尝试了一些方法,但始终没能使孩子对阅读产生兴趣。去年秋天,孩子所在的班级开展了“亲子共读”的活动,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我和孩子也参加了。
一、忙里偷闲,疲于应付
我和孩子读的第一本书是《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这是一本彩色插图版的图书,我小的时候非常喜欢看。孩子完全有能力独立阅读,但是他却不肯读。这使我心里有点不高兴,但想想还是忍住没有批评他。我们经过商量,决定每天睡觉前我给孩子朗读20分钟,而他要回答我的问题。我给孩子朗读时,尽力做到绘声绘色,声情并茂。孩子对这个童话很感兴趣,听得津津有味。我在朗读完一个情节后,我会询问他记住了哪些优美的词语,听到了什么故事,喜欢谁?为什么喜欢他?孩子对这些问题不是太感兴趣,但为了证明我朗读时他听了,他还是做了回答。
我的工作很忙,回家做完家务还要辅导孩子的功课,检查作业,感觉时间紧张,有时晚上还要去单位加班。虽然每天只读20分钟,却要忙里偷闲。但为了孩子的阅读,还是坚持下去。孩子每天放学要完成各科作业,还要做我布置作业:写摘抄,听英语,做奥数题。现在有了亲子共读,孩子玩的时间更少了,但为了不被老师批评,他应付着、坚持着。
我们就这样忙里偷闲,彼此应付着,两星期后,读完了第一本书。
二、小有收获,喜形于色
一本书读完了,孩子积累了如下词语:随机应变、丰富多彩
他还能讲述部分情节,说到精彩处,眉飞色舞,喜形于色。这是我以前不曾发现的。孩子的班主任赵老师问我,近一段孩子朗读水平有所提高,是否专门辅导了?我笑笑,这才是我想要的结果啊!
我发现,不光孩子有了变化,我也有所改变啊!比如:我现在不那么觉得亲子共读是在专门陪孩子读书,自己也重温着童年的最爱啊!孩子对故事的理解和我是多么的不同:我只注意到了书中情节、字词、人物的理解,孩子却注意到了
公园广场上夸张的建筑,小尼尔斯被鸡鸭欺负时无奈和气愤的表情,并惟妙惟肖的表演了出来!一本小小的图书,却激发了孩子无边无际的想象力!
三、遭遇挫折,恢心沮丧
我们读的第二书是《三国演义》。选这本书,是因为孩子的课本里有节选自《三国演义》的文章《草船借箭》,还有就是想让他早点领略祖国灿烂文化的精妙。但孩子对开头大段的背景铺陈描写一点都不感兴趣,味同嚼蜡。和同事交流,同事说不必被名著所累,假以时日,孩子的阅读品位自会提高。询问赵老师,赵老师的意见也和同事不谋而合,还说其他的家长和孩子都在写亲子共读的读后感,不妨也试试。
第二本书就这样束之高阁了,第三本书是孩子喜欢的《柳林风声》。这次,我还是大声朗读,但把重点放在了写读后感上。每次读完一两个故事,我都要求孩子写一片读后感。他听后却赖着不肯写。我不肯让步,还专门从网上下载了许多篇关于《柳林风声》的读后感给他看,说实在不会写的话可以仿写。孩子写了两篇以后坚决不写了……我们就僵持着,我感到从未有过的沮丧……
四、寻师借鉴,重拾信心
我不甘心就此罢休,哪里出了问题?阅读不是为写作打基础吗?写读后感难道不能加深孩子对作品的理解吗?孩子为什么不肯写读后感?为了解决这些困惑,我先在网上查阅了大量的有关孩子阅读的资料,我觉得法国《读书》杂志给家长的关于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建议对我帮助很大:
1. 树立爱读书的榜样,让阅读成为家庭休闲方式。2. 多朗读。和孩子们一起朗读书中的片段和对话。
3. 某些章节可以和孩子们一起细读,培养孩子的分析能力和钻研精神。4. 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读物。
5. 如果孩子表示喜欢某个作家,推荐他阅读此作家的其他作品。6. 循序渐进,先看连环画,后看经典读物。
7. 可以通过杂志、CD、有声读物等来培养孩子对书的兴趣。8. 不要迷信文学名著,假以时日,孩子的阅读品位会自然提高。9. 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一直有阅读的乐趣。(摘自《新浪网》)
赵老师也为我介绍了一些亲子共读的方法。我真心的感谢他们对我的帮助,是他们使我明白了“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一直有阅读的乐趣。”我牢牢记住这句话,相信我和孩子都会爱上阅读,只要我没有那么多的附加条件,没有那么多的功利心。
五、形式多样,喜欢阅读
我不再强迫孩子写读后感,不在逼迫他写中规中矩的读书笔记,我们进行口头交流,随时沟通,任由他在书上圈圈画画,任由他眉飞色舞的讲述故事,任由他夸张搞笑的表演……
我们进行亲子共读的时间也不一定是在睡前,也不死守着20分钟不变。时间、地点都可以随时改动,但我们从没间断过。
在书的选择上也不拘泥于童话还是报告文学,是经典名著还是现代小说,是老师推荐的还是偶然发现的,我们首选的就是内容健康的,孩子喜欢的。
在亲子共读的形式上,也不仅仅是我朗读孩子听,有时是孩子读我听,有时是我们一起读,有时是孩子度过了推荐给我,有时是我读过了推荐给他。
现在,我们亲子共读的范围也在一步步扩大:我们不仅仅一起读书,还一起看电视和上网(当然是有选择的)。以前我总认为喜欢看电视的孩子浮躁,其实不然。有声读物可以帮助孩子更快更好的理解、记忆,一些优秀的动画片还可以起到导读的作用,他们都可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CCTV1正在热播《马小跳的故事》,我孩子也正看《淘气包马小跳》看得热火朝天呢!他已经等不及我给他读了!
“一个家庭没有书籍,如同一个房间没有窗户。”这句话说的多好啊!从今天起,不再埋怨生活的紧张枯燥,挑本好书,和孩子一起开始亲子共读的人生吧!读书,伴随我们快乐生活!
第二篇:亲子共读
亲子共读《假如给三我天光明》读后感 今天下午,我们四年级全体师生举行了一场读书报告,使我深有感触。
书中的海伦凯勒遭遇了不幸,她双目失明,耳朵也听不见,在她的生活中只有黑暗。这样的人怎么会有成就呢?但我们万万没有想到,海伦凯勒却创造了奇迹!她虽然每天都生活在黑暗中,但她的意志非常坚定,她有超乎常人的毅力。每天坚持学习,刻苦用功。当然这也少不了莎莉艾小姐的教导。
正如妍菲妈妈所说“一个成功人士的背后,必定会有一个成功的教导者,就像莎莉艾小姐一样,给她的生活带来光明和希望。
同学们对于五官齐全的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努力学习呢?那我们就要努力学习,创造辉煌的未来。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为自己的理想奋斗吧!让我们的明天更精彩,更美丽!
第三篇:亲子共读
“爱他,就和他共读吧!”
--“亲子共读”倡议书
“爱他,就和他共读吧!”每天抽30分钟陪孩子一起读书,远离电视和网游。要想让孩子从小养成热爱阅读的好习惯,必须在家庭内培植像样的阅读氛围。为此,我们提出一下倡议:
1.每天减少看电视、上网时间,增加和孩子一起阅读的时间。(每天至少保证半小时的亲子阅读时间)。
2.每次阅读后和孩子交流一次读书心得,提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孩子思考(有记录)。
3.和孩子一起养成勤写日记的习惯,鼓励孩子向各种刊物投稿。
4.教会孩子阅读方法,每次阅读指导孩子做读书笔记,积累好词佳句。
童年因为拥有书香而变得丰富而美好,让我们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让书香充溢童年,让阅读伴随成长。
附:《语文课程标准》课外阅读阶段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
1.阅读重点与总量:
①童话、寓言、故事、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等;
②背诵课内外优秀诗文50篇(段);
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2.阅读方法与能力:
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拼音阅读;
②学习默读;
第二学段(3~4年级)
《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
1.阅读重点与总量:①阅读叙事性作品,包括故事等;②诵读课内外优秀诗文50篇(段);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2.阅读方法与能力:①初步学会默读;②学习略读;③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阅读;④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第三学段(5~6年级)
《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
1.阅读重点与总量:①阅读叙事性、说明性、诗歌等作品;②诵读优秀诗文,背诵课内外优秀诗文60篇(段);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2.阅读方法与能力:①能顺利默读,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②学习浏览(快速略读);③学会到学校、社会图书馆借阅;④有条件的学校学
会上网,根据阅读需要搜索相关信息资料;
小学生课外阅读必读书:
一年级 阅读量:(0.5+1)万字;必读书:《安徒生童话》(注音版)
二年级 阅读量:(1.5+2)万字;必读书:《格林童话》(注音版)
三年级 阅读量:(7+8)万字;必读书:《伊索寓言》《成语故事》
四年级 阅读量:(10+15)万字;必读书:《汤姆索亚历险记》、《西游记》
(青少版)
五年级 阅读量:(20+25)万字;必读书:《昆虫记》、《水浒传》(青少版)、《上下五千年》
六年级:阅读量:(25+30)万字;必读书:《鲁滨逊漂流记》、《三国演义》
(青少版)
小学生课外阅读推荐书:
第一学段(1~2年级)
《中华成语故事》、《木偶奇遇记》、《绿野仙踪》、《格林童话》、《阿凡提的故事》、《猜猜我有多爱你》、《骑鹅旅行记》、《爷爷一定有办法》、《爱心树》、《一只孤独的乌鸦》、《我和小姐姐克拉拉》、《跑猪噜噜》、《小猪唏哩呼噜》„„第二学段(3~4年级)
《克雷洛夫寓言》、《宫泽贤治童话》、《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三字经》、《中国古代神话》、《上下五千年》、《小学生必背古诗七十首》、《三毛流浪记》、《儿童文学》《窗边的小豆豆》、《淘气包马小跳》、《小王子》、《捣蛋鬼日记》、《笨狼的故事》、《阿笨猫》、《帅狗杜明尼克》、《十万个为什么》、《皮皮鲁和鲁西西》、《吹牛大王历险记》、《时代广场的蟋蟀》„
第三学段(5~6年级)
《爱的教育》、《唐诗三百首》、《东周列国故事》、《资治通鉴故事》、《岳飞传》、《杨家将演义》、《聊斋志异》、《格列佛游记》、《匹克威克外传》、《鲁滨逊漂流记》、《童年》、《希腊神话故事》、《爱丽斯漫游奇境记》、《十万个为什么》、《简爱》、《智慧背囊》、《草房子》、《青铜葵花》、《山羊不吃天堂草》、《男生贾里》、《女生贾梅》、《五(3)班的“坏小子”》、《夏洛的网》、《哈利波特》、《海底两万里》、《老人与海》、《爱心树》、《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柳林风声》、《读者》杂志、《世界名人传记》(少年版)„„
第四篇:亲子共读材料
亲子共读材料
学生:白家树
在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不喜欢读书,我喜欢玩玩具,我喜欢遥控汽车,也喜欢遥控飞机,还喜欢挖掘机,还有许许多多的小玩具,拆拆装装的,可以变幻出各种不同样式,那多好啊!
在我一个月大的时候就常住在姥姥家了,听妈妈说,我从会走路开始,姥爷就经常带我到书店里玩,姥爷看书,我搬弄书,后来我渐渐长大了,上幼儿园了,就是妈妈经常领着我去书店了,从我识字开始,妈妈就给我念儿歌、讲故事,听着妈妈绘声绘色的故事,还有动人的故事情节。
自从上小学以来,妈妈总是和我讲读书的一些好处,在学校里语文老师也天天让我读书,但是我总是不太喜欢自己读,只想让妈妈读给我听。妈妈便鼓励我自己在书中寻找快乐。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喜欢读《赛尔号》《洛克王国》《西游记》等等带有图画的书,姥爷也给我买了一些文字比较多的书,我都偷偷地把它放到抽屉里了!有一天妈妈发现了,很生气的对我说:“书一定要看完,不能把书当作摆设”我听了心里很难过。
后来妈妈每天中午陪我读30分钟的书,刚开始我也是不情愿的,但是慢慢的我喜欢读书了,喜欢上了《绿野仙踪》里的稻草人,喜欢《365夜故事》每一个动人的故事,喜欢《安徒生童话》里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讨厌贪心的渔夫的老婆„„妈妈也非常高兴,也经常表扬我,我也非常感谢我的妈妈在她的引导下,我情不自禁中喜欢上了读书,懂得用书本的知识来解决自己遇到的小问题。
通过亲子阅读,不仅加深了我和儿子之间的感情,而且还增强了他的阅读能力和对词语的运用能力。
一本好书能让人受益一生,一个好习惯让人一生受益!希望儿子能保持这样的状态,去阅读更多更广的图书。
让我们陪着孩子一起在书的海洋中尽情遨游!让孩子与书相伴,去回忆昨天、享受今天、梦想明天!
小伙伴们,让我们一起来读书吧,高尔基爷爷就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让我们爱上读书吧!
第五篇:亲子共读
送给心灵最好的礼物
——共读《天蓝色的彼岸》有感
六一班林雅家长
唉!现在做一名家长真的好累!孩子一回来就催我写篇“亲子读后感”,童书对我来说感觉很亲切,它让我返老还童,又回到了童年时代。
在寒假期间,我陪女儿购买了几本童书。其中一本书名叫《天蓝色的彼岸》。她总是爱不释手,整天在问:“妈妈,人死了真的会去天蓝色的彼岸吗?这世上真的会有天蓝色的彼岸吗?它是人间的天堂吗?”被她这一连串的问题,我也好奇了,于是,好奇心驱使着我拿起了这本孩子爱不释手的《天蓝色的彼岸》。这一本的封面映入我眼帘的是:蓝色的背景下,一个小小的孩子在独自眺望,留给我们一个孤单的背影。远处是什么?彼岸又是什么?画面上好像有点点繁星,好像有羽毛在轻盈地飘飞,又是什么呢?是飘飞的灵魂吗?为理解“关于生命和死亡最深刻的寓言,送给孩子们最美好的礼物”。我带着那一丝丝好奇,轻轻地打开了这本书,开始和孩子一起走进了这部感人至深,触动灵魂的人性寓言——《天蓝色的彼岸》。,这里的主人公只是一个小男孩,他在一次不幸的车祸中失去了生命,他的灵魂去了一个叫“另一个世界”的地方,正等着去天蓝色的彼岸,但他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事没做完:他想念着他的亲人、朋友、老师,他想知道没有他的日子,他们会怎么办。却又不知如何传达他的心声。直到他碰上一个叫阿瑟的幽灵,于是他跟阿瑟的幽灵偷偷溜下凡间,来向亲人和朋友们告别,并向他们表示歉意和爱〃〃〃〃〃〃而哈里看到的情况却出乎他的预料:最好的朋友跟他的“死敌”一起玩,他以为他的死会让全班十分悲伤,可同学们却还和从前一样的上课,他的位置坐上了另一个人。哈里却忽然意识到生活不会因他而改变,他死了,但生活还在〃〃〃〃〃 合上这本书,我的心灵有了很大的震撼,原来人活在世界上要珍惜在世界上的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学会在生的时候,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要学会倾听,但不要期待生活的公平。死亡会忽然出现带走你或你身边的人。面对死亡,我们无能为力,我们发现我们会变得无比脆弱。
这本书的意义不仅仅是对孩子。它的纯真简朴的道理,一样适用于成人。教会人们学会关爱,珍惜生命,唤起人们内心深处最美好的情感,呈送给人们最真切的感动和最伟大的爱,在不可抵挡的人性光辉中感悟生命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