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老师,您辛苦了
老师,您辛苦了
高密市立新中学 7.5 褚晓宇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还清楚的记得。六年前,我们依偎着爸爸妈妈,怀着对学校的憧憬,对老师的敬意走进学校„„,不知不觉中我已经成为一名中学生,六年的旅途中,有太多事情值得我们去回忆,更多的还是对您的敬意与感谢。
敬爱的老师,您为我们呕心沥血,经历了无数个不眠之夜,付出了多少心血与汗水,您对我们的情和爱,时刻围绕在我们周围,冰心曾说过:“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的香花弥漫。”这不正是您教书育人的写照吗?您就像一流的演员,三尺讲台是发挥的阵地。纵然没有霓虹般闪烁的灯有惟 妙惟肖的道具,您依然充满激情,滔滔不绝地畅谈古今,动作熟练的摆弄着一寸粉笔。您深情的声音,播撒着爱的温暖,倾泻着智慧的甘霖;您马良般的板书,处处显示着点石成金的想法。每次下课同学们都围着您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晚上还要为我们批改作业,因为工作的辛苦,您的疲劳已展现在您的脸庞,日夜操劳间,粉笔的灰尘已把您的青丝染成白发。
在您辛苦的汗水间,我仿佛看到了您伏案备课的情景,看到了您在课堂上教育我们时,哪渴望的眼神,看到您知道我们取得好成绩后那欣慰的笑脸„„
在我心里,您是夏日的清风,冬日的旺火,正是您在我失败的时候给予支持和鼓励,给我信心,在我成功的时候送上赞扬和奖励,从您眼睛里我看到了骄傲。是您的精心培育,才有了今天的我。
敬爱的老师,您就像一支蜡烛燃烧了自己,把光亮给了别人,把知识给了我们,在默默无闻中,您渡过了多少个春夏秋冬,我们就像一棵棵小树,在您的修枝剪叶下,我们已经慢慢长大。
亲爱的老师,因为有了您,我们的世界才会变得如此美丽,混沌之中,才有了指路的明灯,迷茫的夜空,才有了永恒的北斗。您肩负着神圣的使命,您肩负着祖国的未来,您肩负着民族的昌盛,您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就这样,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在您的抚爱下健康成长,在您的关注下奔赴远大的前程
“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其师” 老师啊,我有太多想要对您说的话,有太多感谢要对您表达,千言万语归结为一句话:“老师,您辛苦了”。
第二篇:老师,您辛苦了!
老师,您辛苦了!
华北油田 采一中学 八年级一班张旭
再过几天,教师节就到了,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老师,我想对您说:“老师,您辛苦了!”
有人说,老师就像园丁,默默为我们耕耘而从不求收获;也有人说,老师就像蜡烛,燃烧自己,只为照亮我们前方的路:而我说,老师您就如同一支粉笔,缩短了自己的身躯,为我们铺长了知识之路。老师您总是默默奉献着,为我们播下了知识的种子。老师,谢谢您。老师,您为我们操劳,任劳任怨:您带我们进入知识的海洋,在那里遨游,使我们懂得书中的乐趣;您精心备课,与我们一起品味书中美妙的午餐:您像好朋友似的关切我们:是您,是您,还是您!您像一根红烛,为后生奉献出所有的光和热!您的品质和精神,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奉献!无私的奉献!您的奉献让我们从无知中看到了一个斑斓的新世界。
老师,您是大桥,为我们连接被割断的山峦,让我们走向收获的巅峰:您是青藤,坚韧而修长,指引我们采撷到崖顶的灵芝和人参。老师,您真是幽谷飞香不一般,诗满人间,画满人间,英才济济笑开颜。因为热爱,您深情地演绎着您的纯朴人生,因为执着,您才会微笑着写下希望擦去功利,因为热爱,忍着桃熟流丹,李熟枝残,因为执着,选择诗满人间,画满人间!为什么晶莹的“珍珠”在您眼中饱含?因为,您有一生对我们深沉的爱。在即将到来的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想对老师您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教师评语:文章首尾呼应,语言生动,表达了自己对老师的真情实感,老师希望你早日成为祖国的栋梁。
第三篇:老师,您辛苦了!
老师,您辛苦了
刘老师是我校一名退休的老教师,原在政法学院任教。1996年退休,至今已是17年了。现在的他,每天过着清闲自在的生活,做做晨练、打打门球、散散步、看看新闻···祥和而充实。老师的头发白了,鬓上爬满皱纹了,双手皮肤也打上褶皱了,但可以看到他笔挺的腰板,深邃的眼神,刚劲有力的脚步,激情洋溢的谈吐,这是大师的风范。基于个人意愿,对于老师的有些信息不便透露,望能理解。但我所写下的故事,句句属实,都是老师的真实经历。丰富有趣的大学生活
“四年的大学生活,归结起来可以说都是在半工半读中度过的。虽然理论知识接触较少,但实践经验和锻炼相对于现在的大学生多得多了,综合能力也不比他们差。”聊起大学,老师说得津津有味,我也听得两眼发直。对于正处在大学阶段的我来说,我心里就在想:这哪叫大学啊,都参加社会活动去了,还学什么学啊!可再仔细思考,特定时期的这一种大学生活何尝不是精彩缤纷、令人生羡呢!
1956年,老师成功考上了华中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在讲述大学之前,还有必要来看看他高中的一点事。文理分科时他选择了理科学习,学着学着,不知怎么,到了高三下学期,班主任居然把他转为了文科(后来分析最大可能就是班主任想让他考军校,因为军校文科生才能考),而那时自己什么也不懂,就完全听从班主任的安排,也不会过多的去问为什么。而军校却由于眼睛近视失之交臂了。只得认认真真、一心一意忙着考大学了。可人有不测风云啊,考试前夕老师竟然重感冒住院了,高考当天还是从病床上拖下来上考场的。凭借着实力,虽然没考上第一志愿——首都师范大学,但也顺利地拿到了华中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大一是比较正常度过的。在其下学期快要结束时,中央开始实施大鸣大放的政策,鼓励全民向党提意见和建议。在这个时候,各种因素的综合,政策的执行并不向中央想象得那么好,出现了一塌糊涂、大闹天宫的局面。社会上部分人对共产党的积怨一触即发,借机全部发泄而出。贴反动标语、大字报说共产党的坏话;召开大会诉共产党的苦等等。学生中也不乏这样的人,如地主、商人等的子女,都参加杂七杂八的各种活动去了,学校也停课了。大一暑假时,学生都留校组织活动,积极揭露右派分子、开批判大会、张贴大字报等。总体来看,大一是最多时间在校学习理论知识的。
1957年下半年,全体师生下放到农村劳动,老师被分配在武昌大桥公社大桥大队,主要是负责修水库。他说,留给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每个人的劳动积极性都极度高涨,人与人之间关系十分密切、和谐、融洽。当时,下放到农村后,他们都寄住在村庄里的人家中,每户每家分别住两个人,吃住完就给点钱。他们除了在水库挑满担的土从天明跑到天黑进行劳动,回来还经常帮忙做家务、干农活,从来不摆知识分子的架子,吃苦耐劳,勤奋踏实。而,百姓也把他们当家里人看待,对他们疼爱有加,甚至比对亲子女还好。老师记起有一次感冒发烧时,躺在病床上,家里的百姓就端茶送水、喂饭喂药,照顾得无微不至。劳动四个月后,当师生们要离开村庄回去城市时,全村庄的干部群众都在村口泪眼相送,而且家家户户都打起鞭炮。随后大队干部还送到火车站,边叮嘱好好学习边哭泣。不仅这样,回去学校后,双方经常互相看望,村里人带好多土特产来学校给学生。“想想那时的人际关系,实在是好,实在是亲啊!看看现在···根本没法比!”老师讲述时一直感叹着。
下放回来后,老师半工半读。他被安排到学校农场,负责农场的管理。一般是上午上课,下午去农场做事,割禾、除草、施肥、插秧等,什么活都做,只要农场里需要。这就是典型的半工半读了,只是这是无偿奉献的。1958年的6、7月份开始,响应中央的要求,学校停课,全民炼钢。老师介绍说,当时炼钢主要是分为四部分:用耐火砖烧窑来做炼钢炉;烧焦炭来做炼钢的煤;上山挖铁矿石;炼钢。当时全体师生被分在不同的部分工作,持续时间大概有4、5个月。
1958年10月左右,老师被调至校运粮队。因为武汉市的粮食已经不能维持多久了,而群众都在大炼钢铁,顾不及把仓库里的粮食运至公路边,运粮队就是负责把村里仓库中的粮食运来公路边,以便汽车装载。当时每天用独轮车推着150斤的谷子能走120华里(1华里等于500米),仓库公路来回走,从不停歇,尽管这样,却毫不怨言、喜笑颜开。半个月后,运完粮食又被调至修汉丹铁路修铁路。在那里,可谓是干劲通天。大雪纷飞的时候,不分白昼打着赤膊挑土做路基,一干就是2、3个月。就光是米饭,14、5个人一次差不多要煮10斤米,这可知道当时消耗多么大啊。我们也能看出,老师他们这一代人,吃苦精神和生活做事热情有多么浓烈,对于现当代正处青春的我们,正是一个有力的榜样,鼓励我们要吃苦耐劳、要奋斗向上,珍惜现在拥有的安然、舒适的学习环境和优越的生活条件,不断提高自我、充实自己。
1959年修完铁路回来后,上半年老师继续在学校半工半读着。时间很快就到了59年的下半年(10月份左右),这时候他又跟着湖北省委党史调查团到贺龙负责的根据地(分为洪湖根据地和湘鄂西根据地)做调查,被分在了湘鄂西根据地。一大组人从巴东坐船去往恩施市,路上短时间内领略了夏季转到冬季,酷暑转到严冬。到了市里,大组分成一个个的小组,去不同的乡镇村庄进行调查。老师他和一位同学分至宣恩县北佳乡调查。乡里没通汽车,只能步行进去,他们带上行军打仗似的装备,冒着被野虎猛兽活吞的危险,翻山越岭,只为完成任务。他们到达之后住在老百姓家,过着十分艰苦的生活。白天靠两条腿去各个小的偏远乡村做采访,晚上回来在暗黄灯光下整理材料,通常是做到11、2点甚至凌晨,因为他们会严格按照工作的要求把当天的采访材料做好再休息。吃的是老百姓家中的“家常菜“,即生洋姜、玉米、豆浆和玉米,那里根本就没有现在所谓的菜。也因为这样,有些同学适应不了,得了严重的胃病,难以进食。尽管如此恶劣的条件,老师他们从没有放弃过,没有任何人退缩过,经过大半年的努力,在1960年4月份回来之后,终于编成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史》一书,完成了初期的目标。认准了,坚持不解、勇于拼搏、吃苦奋斗,总能成功。
60年5月下旬,湖北省委宣传部下达写两篇论文的任务——《论人民公社》、《论技术革新、技术革命》。这任务由三个单位竞争完成,分别是湖北政法学院、中科院武汉分院和华中师范大学,到时将会选出最优秀的两篇送至参加在天津召开的“全国学术讨论会“。自然地,这任务就落在了政教系,讲师带着老师在内的五名同学分别到武汉钢铁公司、上海一个水箱厂、天津进行调查,他们跟着工人一起上下班,观察、采访、记录、分析、研究、讨论,倾尽财力物力人力,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华中师大的两篇论文都被选中。“为了学校的荣誉,付出再多都值得!”我想,我们也该多一点这种感叹,无私地为集体的荣誉而战斗。
做完论文调查回来后,两个月已经过去。看看学校,原来同级的同学们都毕业离校走了。这也就意味着,老师的大学结束了,四年的大学生活结束了,发生了很多事、很复杂、也很丰富多彩,完全异于现在。
听完这四年的故事,我想,我该认真思考些什么了。忆起文化大革命
真正经历过,才会知道其中的激愤和心酸。至今已78岁的刘老师,再回忆起文化大革命,内心依然难以平静,历历在目的场面,甚至让他老泪纵横。
关于文化大革命,老师向我谈及了许多。首先,他向我分析了文化大革命兴起的原因。他说,在中共八大后,党中央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产生了分歧,毛主席在此时坚持自己的观点,使得公有化过激,再加上林彪为了自己篡权夺位的私心,不择手段达成目标,不断给毛主席煽风点火,在公有化过激时火上浇油。严重的个人崇拜、激进无比的公有化,文化大革命一触即发,社会完全处于无政府状态,陷入大混乱之中。而为何当时的公有化会过激呢?老师认为,最重要的因素归结于三个“跟不上”:生产力跟不上;人民思想认识和思想觉悟跟不上(私有观念根深蒂固,转变困难);领导阶层的组织管理能力跟不上。在他看来,责任并不在于毛主席,因为毛主席之所以会想这么做,也是想让人民早日过上更好的生活,早日进入社会主义、达到共产主义,会出现这一错误,是因为对当时的局势和社会状况认识不到位,造成好心办了坏事。而真正错就错在于主席相信错了人,对林彪等图谋不轨的人的信任、对刘少奇等一心为国为民的人的怀疑也就注定了中国要遭此劫难。
一些我们只能在电影电视剧上看到的事和场景,却真真实实的发生过,纵然现在听到觉得难以置信。“完全就是无政府状态!什么人都出来表演!”老师用这句话来归结当时的情形。他接着给我简单的说了几个事,如江西省教育厅厅长居然被批斗打断腿;工人因莫名的个人恩怨无辜的被打死,却所有人置之不理、视而不见;出版社书记被扣上“莫须有”的罪名而被打倒;学者作家被关牛棚,戴着“打倒反动派”的牌子游街示众···而最忘不了的一个场景是,在省政府大厅,一个保守派领导被造反派像十字架似的钉在墙上,耳朵、鼻子、手指等一个个的被割下来,血肉模糊,惨不忍睹,更无耻的是造反派的人居然在一旁看着哈哈大笑,完全没有了人的样子,把人不当人了···不敢想象,那时的社会有多混乱可怕。当时,刘老师正在江西教育出版社担任中学班负责人、记者兼编辑。他清晰地回忆着那时的自己。正值青春年少,执着地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和革命理想。迫于形势所逼,老师不能借助自己的笔公开正面地阐述个人情绪和观点,他采用日记的形式来鼓励、引导、坚定自我信念,指导行动。从他1966年的日记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敢于进行革命斗争、不怕牺牲、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政权、不断自我批评追求进步的热血青年形象。他爱这个党,爱毛主席领袖,他要用自己的力量,在这个特殊时期,捍卫党、捍卫党的领导、捍卫无产阶级政权。就如他在1966年9月1日的日记中所写一样:“今天,我光荣地当上了红卫兵。周总理教导我们:‘红卫兵战士的旗帜是鲜红的,袖章是鲜红的,我们的心也是鲜红的!我们赤胆忠心,永远跟着党,跟着毛主席干革命,干到底!’敬爱的党和毛主席,请您放心吧,我是?的子弟,‘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就是入火海进刀山,我甘心情愿,头断骨粉,身红心赤,永远不变’(雷锋)。”这样的话语,这样的自我激励,填满了老师的日记,更填满的是他那颗心,一颗为国家人民勇于抗争奋斗、富有强烈责任感和爱国情怀的心!作为21世纪的我们,振兴中华、推进祖国的伟大复兴和繁荣难道不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吗!
另外,刘老师还讲述了文革时期令他印象深刻的几件事。文革初期,在江西教育出版社兴起了打倒出版社书记尹继承之风,老师对于这种莫须有的污蔑、这样无理取闹实在看不过去,他知道书记这么多年来的作为,是一个忠于党、做实事、清白的人,由此他公开喊出“打不倒书记”,也就和造反派形成了完全对立。造反派在暗中商量煽动学生打倒刘老师,可有明白人在其中提出来“他什么问题都没有,实在打不得啊!”挨打的事就这样不了了之了。可造反派也并不是这么容易罢休好惹的,在书记批斗会上,老师被抓去进行所谓的“陪斗”。谈及此事,他一笑而过,留下一句话“小事小闹可睁只眼闭只眼,大是大非绝不含糊”。对于立场问题,他坚持自己的原则,从不畏头畏尾。
另一件就是下放时候成功解决处理反革命一事。1968年,老师跟着省文艺学校下放到泰和县沿溪人民公社仓林大队,本是要和农民一起参加劳动,有幸书记看他是有文化知识的人,把他调到潋溪大队当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副队长来解决文革预留问题。当时有一宪兵死活不肯交代自己是历史反革命,基于群众压力想不通吃农药自杀,老师采用土办法救了他,可他妻子家人却认准是被逼自杀就打人闹事,老师这时指挥群众不要动武,采取谈判之法。他让群众们拿好锄头铁锹等工具在一旁做保护工作,硬是在会议桌上和闹事头头苦口婆心磨了一个半小时,终于成功解决此事。老师对当时自己的指挥能力和应变能力以及耐心感到十分的自豪和满意,因为说这件事的时候他神采飞扬,而且来龙去脉、细节微小之处记得一清二楚,越到结果越说得起劲。我们该看到,委以重任、不负众望,知识和内涵品质有时候是解决问题最好的帮手,充实自己,沉淀自我。
老师的故事很多很多,他告诉我,要全部说完写好,就成了一部小说了。这是我认为比较吸引我的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我想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第二个阶段是我觉得现在的大学生有必要好好看看当时的大学生及大学生活并从中思考得出益于自己的启示。
老师的故事很长很有诱惑力,我想,我在这里的时光都会听不完吧,不过我会一直听下去,并努力向老师学习。
第四篇:老师,您辛苦了
老师,您辛苦了(教学案例)
杨卫红
课前思考
教师是一种职业,和其他的职业一样,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但在众多的职业中教师的职业是最辛苦的,最特殊的职业。因为它的工作对象是鲜活的人,世界上做人的工作是最难的。它的工作量无法用小时来计算,教师的无形的工作太多了。本课就是想通过大量的教师的感人事迹,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和生活体验来感受教师工作的艰辛,能感受到教师工作付出的是巨大的,而这个社会给教师的尤其是农村教师的待遇还是非常低的,有的教师为了学生献出了全部包括生命。默默无闻,无怨无悔,无声无息,勤奋耕耘是教师工作的真实写照。新课程除了让同学在体验中升华情感,还要在情感中进行理性的思考,社会上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扮演着多重角色的教师的压力是越来越大。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由于少数人的行为的影响使得教师的崇高形象开始被人怀疑。本课就是想让学生知道绝人多数的教师是敬业的。“无私奉献”依旧是这个职业的特点。用大量的事实说明教师是一个让人尊重的职业。所以在设计上我的思考是:师生情谊是一个老话题,设计不好,路子老,体现不出新课改理念,都让学生表演又不能真正的在理性上认识教师的工作特点和教师的特殊的工作性质,因此,这节课的设计我定位在“情”上。以老师的情感动人;以学生的真情感染人;以真实的情节说服人;以情景的创设吸引人。以此,来感受到老师的爱。
课前准备:指导学生收集老师辛勤培育学生和学生尊师的感人事例,准备课件。
案例描述
角色扮演,体验老师生活片段。
师:今天给大家一次即兴表演老师的机会。请一位同学体验当会儿老师。只给一分钟。你们可要把握好呀!谁愿意来?
话音刚落,同学们纷纷举起手来,跃跃欲试。我叫到万嫦娟,万嫦娟很象样的走到讲台前:
“今天早上没有交英语作业的都站起来。”(几个同学真的很配合,站了起来。)
“为什么不交?”
“没写完”。
“没写完?加写10遍”。
“那更写不完了(一个学生小声说)”。
“写不完中午别回家”。
同学们看到她的表演惟妙惟肖,都热烈的鼓掌。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我问到他当老师有什么感觉时他自豪的说:“挺好的。”
现场调查,多角度感受老师职业
师:老师还想做个现场调查,有没有学生家长是做老师的?(学生中有几位举手)谈谈你对父母这份工作的理解?
生1:我的妈妈做老师。她在中学做班主任,每天晚上都要上晚自习到6点半,我自己又不会做饭,所以每天都要等到很晚才能吃饭,有时一个人在家也挺害怕的。
生2:我妈妈是教体育的。每天早上起来都要带队训练,教学生学大课间操时,她每天晚上都在家里编排到很晚,白天那么多学生,有的还不听指挥,她在前面喊的很累,每天看到她疲惫的样子,我很心疼。
生3:我的爸爸是初中老师,每天在家里备课都要到很晚,有时候半夜醒来,看见他还在工作,我觉得我爸爸很辛苦。
生4:我舅舅是在北京做老师的,我们去他家的时候,他很忙,每天都有很多的工作,没有时间陪我们玩,我看见他很辛苦。
师:听了几个同学的发言,很有感触,做老师很辛苦,他们把更多的爱给了别的孩子,更多的时间献给了学校。做老师非常的辛苦,老师的工作时间不止是8小时。
矛盾冲突,心灵导航
师:前天,我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文章中说:“老师领取了薪水,获得了体制内应有的一切报酬,就和工人,农民,警察一样。农民给我们活下来的物质保证;工人让我们出行有车;警察让我们睡的安稳,他们哪一点比教师差,哪一点又能特别的说明一定要特别的尊重教师呢?”同学们你们是否同意这个观点?小组讨论,由组长同学把小组的意见集中在一起,在班级进行交流。
按下来小组的同学开始了热烈的讨论,之后组长同学发言。
生1:我们不同意这个说法。老师的职业和别人的不一样,老师不仅教我们知识,还教会我们怎么做人,工人、农民给我们的是物质帮助,而老师给我们的是精神食粮,不能一样。
生2:我们也不同意这个观点。老师很辛苦,他们起早贪晚,每天为学生付出的很多,是无法用时间来衡量的,我们更尊敬老师。
生3:我们不同意这个观点。老师每天都扮演着很多的角色,他们教我们知识,教我们做人,还是我们学生的榜样,要求我们学生做到的,老师都首先做到,老师的知识非常的丰富,在我们的眼里,老师什么都懂,所以也是我们的榜样。
生4:我们小组也不同意这个观点。我们认为老师还是我们的心理医生,在我们学生有困惑的时候,我们不愿意和家长说,但愿意和老师说,在我家里父母闹矛盾的时候,我都不想念了,那时我的心里特别的难受,后来老师看出来了,她和我谈了很多,最后,帮我走出了心灵的困惑,我非常的感谢我的老师。所以我觉得老师特别的了不起。
生5:我们小组也不同意这个观点。我们认为老师是还是我们的朋友,每天和我们在一起。老师什么事情都征求我们的意见,还和我们一起活动,在活动中老师更象是大朋友一样和我们一起快乐一同成长,所以我们觉得老师的职业,在任何时候都时刻的影响着我们的心灵。我们什么事情也愿意和老师说,觉得老师什么事情都能帮助我们解决。我们很钦佩老师,也喜欢老师。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那么我们归纳一下老师的工作特点到底有哪些呢?
板书:老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成长的引路人;心灵的保健医;是朋友;是榜样。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通过以上的总结,我们知道老师的职业很特殊。特殊就特殊在老师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血;有肉;有思想;有脾气;有个性。而且在我们这个主张个性张扬的社会,老师要想把每个学生都教育好,真的是很不容易,在我们成长过程中,老师给予我们的东西不是一件衣服,一部车所能替代的。物质的享受是一时的,老师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是让我们受益终身的。你能说老师的工作 不重要吗?不伟大吗?不值得尊重吗?(同学们频频点头)
情感回放,理性提升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山村教师的感人事迹,音频、视频图片,2副图。
视频1:周家川村是宁夏西海固地区同心县马高庄乡张家井村的一个偏远山区的自然村。由于生活条件恶劣,外地的代课教师大多坚持一两年就离开了。1994年,年仅16岁的张生国刚刚初中毕业,他主动放弃去县城读高中的机会,回到曾经就读的母校——周家川教学点当了代课教师。在一次带领学生去张家井完全小学参加考试走山路时,突遇暴风雨,张生国为照顾学生不幸摔折了左腿。2003年2月,由于教学点的两间校舍年久失修成了危房,张生国毅然把学校搬进了自己居住的窑洞。10年来,张生国——一位每月只有50元工资的代课教师在仅有15平方米的窑洞里,辛勤地培育着22名渴求知识的山区孩子。
视频2:今年7月20日下午4时许,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金沙镇金沙学区两名小学生不慎落入闽清县宝峰水库里,当时正在附近的宝峰小学女教师黄伯容听到呼喊声后,疾步赶往出事水域,跳入水中,先救起第一个落水学生,之后又疲惫地将另一学生托上岸,最后因体力透支太大,沉入水中。
师:同学们这里展示的是众多乡村教师中的几副图片,他们平时常常被人遗忘,在我国农村有五百多万这样的农村教师,他们为我国的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人的贡献。在广袤而贫穷偏僻的土地上,在深山沟壑曲径小道上接送孩子;苍茫乡野,在破败的校舍给孩子们上课„„
日复一日,他们面对的是求知的双眼,年复一年,他们守望的是贫瘠的土地,无论岁月怎样轮回,时间怎样更替,而他们仍旧这样默默无语;勤奋耕耘:无怨无悔;无声无息。敢问他们获得了体制内的一切分配了吗?老师的价值是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吗?在这里他们奉献的是青春,舍弃的是生命,播撒的是希望!托起的是太阳!!这是心灵与心灵的呼唤,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
同学们,象这样感人的故事何止是一节课能讲的完呀!讲到这里老师的情绪很激动,我想你们和我一样也有好多的话想说,但我们没有时间说的太多,如果老师让你们用一句话表达,你们最想说的是什么?
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想说,老师您辛苦了,老师我们都想说,可以一起说吗?”
“可以,太可以了”,接着同学们一起喊出了他们的心声“老师!您辛苦了!”顿时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掌声是学生自发的,是来自听课老师自发的。
师:同学们,老师为我们付出的爱太多了,老师的爱无处不在。老师的爱是呵护、是批评、是提醒、是帮助,生活的点点滴滴中都尽含了老师的爱,老师的爱让我们感慨万千、让我们回味无穷、让我们常记常新。此时此刻,老师的心是激动的,同学们的心也是激动的。
最后,让我们在歌声中再一次感受老师的爱!
大屏幕播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全体同学合唱,在欢乐的歌声中结束本节课。
案例分析
这是一堂生动的思想品德课,它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令在场听课的教师十分的感动。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谈师生之间真正的感情,确实有些难度,但我们看到了,看到了来自师生之间的真情,课堂上师生之间感人的真情时刻在渲染着,由小见大,让我们看到社会上不能泯灭对老师的尊重,和发自内心的对老师的爱。师生关系是学生人际关系中的一种特殊的关系。由教师的特殊职责所形成的关系的特殊性是任何其他的人际关系都无法替代的。通过学生的讨论、明辨,劳动者都应受到尊重,但老师由于工作性质的不同,老师的劳动是使学生变得更加聪明和智慧的工作,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所以要受到特别的尊重。树立学生心目中的老师的形象,引导学生感受老师工作的辛苦和繁重,由衷地发出“老师,谢谢您”的呼喊。
第五篇:老师您辛苦了(本站推荐)
心底的呼喊,老师您辛苦了
一缕白发,那是您的岁月;
几道皱纹,那是您的沧桑;
满腹经纶,那是您的渊博;
含英咀华,那是您的芬芳;
天下桃李,那是您的理想。
酿造青春的是您,氤氲灵魂的是您,播种梦幻的是您,驱散愚昧长夜,掀开知识晨曦的——是您,还是您,我的老师!
——题记
春情
老师,您用人类最崇高的感情——爱,播种春天,播种理想,播种力量„„
用语言播种,用粉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这就是我们敬爱的老师崇高的劳动。您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您教学在课堂,成就却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老师,三尺讲台见证了您的辛苦,洁白的粉笔书写了您的一生。您的滴滴心血化作道道红钩,谆谆教诲勉力塑造国家栋梁。
老师,您是春天,为人类服务,孕育着未来和明天的希望;您是园丁,用心血浇灌祖国的花朵;您是蜜蜂,采花酿蜜养育学生;您是良母,向学生敞开爱的胸怀,让他们吮吸知识的乳汁。
老师,如果把您比作蚌,那么学生便是蚌里的砂粒,您用爱去舐拭它,打磨它,浸泡它„„经年累月,砂粒变成了一颗珍珠,光彩熠熠。您的教师生涯,有无数骄傲和幸福的回忆,但您把它们珍藏在心底,而只是注视着每一片待开拓的园地。
您讲的课,是那样丰富多彩,每一个章节都仿佛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新世界。有了您,花园才这般艳丽,大地才充满春意!老师,快推开窗子看吧,这满圆的春色,这满圆的桃李,都在向您敬礼。
夏爱
假如我是诗人,我将以满腔的热情写下诗篇,赞美大海的辽阔和深远,并把它献给您——我的胸怀博大,知识精深的老师。
老师,您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老师,您是石阶,承受着学生一步步塌实地向上攀登。
春蚕一生没有说过自诩的话,但那吐出的银丝就是丈量生命的尺子。敬爱的老师,您从未在别人面前炫耀过,但那盛开的桃李,就是您最大的自豪。
萤火虫的可贵,在于那盏挂在尾后的灯,只照亮别人;您的可敬,则在于总是给别人提供方向。
是谁把雨露洒遍大地?是谁把幼苗辛勤哺育?是您,我的老师,您是一位伟大的园丁!看着遍地怒放的鲜花,哪一朵上没有您的心血,哪一束里没有您的笑影!
您的爱,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样和煦,清泉一样甘甜。您的爱,比父爱更严厉,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您——老师的爱,是天下最伟大,最高洁的爱。
秋思
老师,您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爱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华似锦。
您为花的盛开,果实的成熟而忙碌着,默默地垂着叶的绿荫。您是一棵挺拔的树,曾结过果实,岁月在您的身上镌刻下了苍老的年轮,可您的身旁却崛起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
多像那默默无闻的玫瑰树根,使小树茁壮成长,又使树枝上挂满娇艳的花朵,却并不要求任何回报,把所有的赞美都留给枝头的玫瑰。
老师,您是大桥,为我们连接被割断的山脉,让我们走向收获的颠峰;您是青藤,坚韧而修长,指引我们采撷到崖顶的智慧灵芝。
秋风落叶轻拂过,宛如您细巧的手慈祥的话给我最温柔的抚慰最诚挚的教化。敬爱的老师,我并不是只在今天才想起您,而是今天特别想念您!冬回忆
如果没有您思想的滋润,怎么会绽开那么多美好的灵魂之花?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谁不在将您赞扬?传播知识,就是播种希望,播种幸福。老师,您就是这希望与幸福的播种人!
老师,是您托起我的理想之帆;是您点燃我的知识之火。多少年季节的轮回,多少个春夏秋冬,您你是红烛燃烧着亮丽的生命,奉献几多血和汗,不求青史留英名,你用真情传播着智慧的火种。
就象那春蚕献出一生的忠诚,就象那冬梅吟唱着早春的歌声。多少个不眼之夜,多少次灯光长明,在漫漫的长夜里有伏案的身影。青丝之间添华发,三尺讲台荡笑声,你用友爱缩短着心与心的路程。你是那阳光融化冷漠的冰雪,你是那向导引人走出科学的迷宫。光荣的教师,辛勤的园丁!桃李芬芳是你的欢乐,默默奉献无私的心灵。
老师,您给了我们一杆生活的尺,让我们自己天天去丈量;您给了我们一面言传身教的镜子,让我们处处有学习的榜样。
人生旅程上您为我点燃希望的光芒,丰富我的心灵增添我的智慧谢谢您!老师。
当我已经能自由翱翔,老师,您可知道,您是我双翼下振翅的风。老师,是您不惜耗干了自己的心血才有了我们的成长。两年后的今天,又会是谁为您拂去双肩的粉笔灰?
老师:每一缕的阳光是我对您的祝福,每一颗星星是我看您的眼睛,每一丝雨牵着我对您深深地思念,想念你。
恩师!你因我们而老,我们因你而傲!这深情的称呼:“恩师!”是我们最真诚的谢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