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四

时间:2019-05-13 13:07: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四》。

第一篇: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四

四(3)班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实施计划人:杨红英

一、学情分析:

我班本期共有学生53人,其中女生21人。大多学生都是今年从村小点并过来的,原在三年级(1)班跟上来的只有18人,仅占班级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大部分学生学习的基础十分差,特别是从久吉转入的好几个男生,简直是一窍不通,什么都不会的那种,就连跟着你读书都不会张口的。因此,本期想抓好学生的学习成绩真是比登天都难了。但是不管有多大的困难,我也得搏一搏,尽自己所能去做吧,但愿能有一定的收获。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2、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

4、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尊重不同国家和人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

5、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能力

1、能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2、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合作,学习民主的参加集体生活。

3、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的有创意的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三)、知识

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影响。

(四)、全册的重点、难点:

1、学习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2、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理解但当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

3、知道在中国长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初步了解新中国成立和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

4、知道世界历史发展一些的重要知识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

三、教材分析及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走进美丽的家乡 课时安排:6课时 教学内容: 主题一:站在高高的山岗上 课时:2课时

1、用眼观察家乡 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六条的法制教育。

2、用手描绘家乡

主题二:从地图上看家乡 课时:4课时

1、用心体会家乡 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十七条和第十九条。

2、走进不同的家乡,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第二十七条。

3、请到我的家乡

目标:

1、态度:增进对于家乡的情感,并在原有水平上形成对于合作更为积极与自觉的态度。感受到祖国的博大,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

能力:进一步提高运用地图知识的能力,提高合作能力。能够理解不同的地理特征和气候与人们生活风俗习惯之间的关系。

2、知识: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初步了解祖国领土的辽阔和风俗的多样。学习4个副方向,能够知道用8个方向更准确地描述地地理位置。态度: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及家乡生活的体验和今昔对比等活动中,感受生活的巨大变化。

3、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六条、第十七条和第十九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二十七条的法制教育。重点、难点:

1、在俯瞰家乡的活动中拓展对家乡的认识,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2、了解4个正方向和4个副方向的关系。

3、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巩固对于方向的认识。

4、认识家乡的多样性。

5、认识地形图,初步了解如何阅读地形图。

6、认识几个有关温度的概念。

7、体验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成功感。

8、提高合作的能力。要点:

1、在俯瞰家乡的活动中拓展对家乡的认识,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2、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巩固过于方向的认识。

3、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增进合作技能。

4、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特点和风俗习惯.5、初步理解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6、通过对于有关温度统计的认识,感受祖国的博大。

7、了解地理环境及气候的不同与人们生活及其风俗习惯之间的关系。

8、总结本单元的学习内容。第二单元:家乡的故事 课时安排:12课时

教学内容: 主题一:展览室里的故事多: 课时:4课时

1、家乡人生活的变化。

2、学校里的变化真大。

3、生活中的智慧。

主题二:从家里带出来的历史: 课时:4课时

1、“家庭寻宝”中的发现。

2、过去的游戏真有趣。

3、今非昔比的厨房。主题三:说不完的家乡故事。课时:4课时

1、家乡名称的来历。渗透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第三条

2、家乡水的故事。家乡的水故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第八条 目标:

1、态度:深化尊重历史:珍惜今天享受的一切,以及热爱家乡的积极情感,提升可持续发展及环境的保护意识。

2、能力:能够对具体事物进行搜索。比较、分析,得出合乎事物发展逻辑的认识,能够与同学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愿意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能够较为客观和公正地认识过去,看待今天。

3、知识:知道家庭、学校和家乡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在历史上的真实面貌,了解家乡的一些文化特色。了解年表在表达历史变化过程中的作用,学会制作简单的年表。

4、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第三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第八条的法制教育。重点难点:

1、增进尊重历史、珍惜今天生活的积极情感。

2、掌握通过比较、分析认识事物发展的方法。

3、感受家乡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

4、了解学校的过去,通过探究学校的历史,感受学校的变化与进步。

5、在了解和研究学校变化的活动中增进对学校生活的情感。

6、模拟使用过去的生活用品,体验生活的变化、进步。

7、认识简单的实物年表,理解作用。学习制作年表。

8、知道小人书是过去孩子们最重要的课外读物。9.体验参与性较强的集体游戏的快乐,加深友情。

10、家庭厨房及其特点,理解厨房在变化过程中体现出的生活的进步。11.感受家乡历史的悠久以及独特的传说。12.了解家乡有关的发展变化的历史。13.感受水与家乡人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要点:

1.在各种学习活幼的互幼中,体会探究、比较、合作的价值,勤于思考,乐于与同学们共同学习。2.学习在寻找资料和搜集处理资料的过程中选用相关的、有价值的对象。3.知道一些与水有关的环境保护知识,对家乡水的状况有一些具体、实际的了解。4.尝试合乎逻辑地思考和表达对事物的看法。

5.通过体验,感受劳动者的智慧,培育尊重劳动者情感/ 6.通过小人书与今天儿童读物的对比,体会历史的发展。7.增强读书兴趣,提高阅读和语言表达能力。8.通过比较,感受儿童生活的变化。9.学习合乎逻辑地思考和表达。

10、了解家乡的名称是怎么来的,从中探究家乡的有关历史。11.感受水的宝贵,对水资源珍惜的态度。12.强化学生珍惜家乡水的情感和态度。13.促使学生形成节约用水的习惯。第三单元课时:家乡,我为你骄傲 课时安排:11课时 教学内容:

主题一:从家乡看祖国 课时:3课时 1.家乡人的智慧。2.传统与进步。

3、来自不同家乡的文化瑰宝。来自不同家乡的文化瑰宝 渗透《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法》 第一条。主题二:扎根在家乡的传说 安排:4课时 1.乡音乡情。2.乡风乡俗。

3、快乐的节目生活。主题三:建设文明富裕的家乡 课时:4课时

1、远离陋习。远离陋习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2.追求文明。3.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目标:

1、态度:通过认识和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进一步形成家乡的概念,体会到自己是家乡的一员,加深对家乡深层的了解,增进对家乡的情感和建设文明富裕的家乡的愿望,乐于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2、能力:能够科学地运用各种学习方法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对学习活动中获得的资料能够进行一定的整理、分类、比较。分析,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3、知识: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以及家乡人为家乡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知道乡音乡情,风俗乡俗的区域性特点,认清陋习对健康文明生活的危害。

4、渗透《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法》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二十二条 二十三条的法制教育。

1.知道家乡的发展是家乡人辛勤劳动和奋斗的结果。2.学会建立名人简历档案。

3.了解家乡的发展历程,体会家乡人的聪明。4.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事物发展的过程。

5.了解在家乡历史文化发展的进程中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6.了解起源于家乡的民间艺术及其特点。7.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8.懂得风俗及文化的区域性特点。9.了解不同民族的节目及其节日生活习俗。

10.初步区分社会生活中封建迷信和不健康的现象及行为。11.学会按计划做事。

12.了解家乡人是怎样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建设美好家乡的。要点:

1.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

2.学会调查,并能在调查中知道怎样收集,记录整课及运用资料。3.了解传统与进步的含义,懂得进步是以传统为基础的道理。

4.通过欣赏不同的文化瑰宝,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增进对家乡和民族的情感。

5、了解民间艺术与家乡人的性格,思想情感及劳动生活关系。6.知道多姿多彩的风俗,文化是一个地区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7.初步形成批判地继承家乡风俗,文化的意识。8.能够分辨出各种节日风俗中封建迷信的东西。

9.了解封建迷信和不健康的现象及行为对社会文明和发展造成的危害。10.养成以实际行动维护健康文明生活的态度,行为方式。11.萌发尊重家乡人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教学措施

1、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期将采取小老师带领小学生一起学习共同进步的方法来提高差生的学习成绩。

2、采用边学习课文边做练习的方法来加强巩固所学知识。

3、多用多媒体课件和电子白板来辅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为了加强学生对课文知识的识记,多做一些小检测。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2012——2013

实施计划人:杨红英 实施班级:四(3)班 2012年9月6日

(一)

第二篇:北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北师大版)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中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四年级学生,他们对自己、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相信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

二、教材分析

本册由三个单元构成。

第一单元“走进美丽的家乡”。教学内容以家乡的地理环境为中心,从家乡的整体和地理位置入手,加深学生对于自己家乡的认识和了解,并由此拓展到对不同家乡的认识和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对家乡的认识提升到更加科学和概括化的水平。

第二单元“家乡的故事”。教学内容以家乡人的生活为中心,从家乡人生活的变化切入,帮助学生多层面、多角度地感受和理解家乡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巨大进步,从而产生热爱家乡、愿为家乡的明天做出贡献的积极态度。

第三单元“家乡,我为你骄傲”。教学内容以家乡的文化民俗为中心,在前两个单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更深更广的角度,开展认识和了解家乡历史与文化的学习活动;进一步了解家乡人的智慧、家乡传统与进步的变革和家乡人对祖国文化发展的贡献;知道家乡中还存在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和习俗,学会批判地看待这些问题;进而产生作为家乡人的自豪感及热爱家乡和家乡人的积极感情。教科书采用了较多的照片和图画,目的在于真实地呈现社会现实,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课程,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家乡的发展和变化,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通过认识和了解家乡的文化,增进对家乡的情感和建设文明富裕的家乡的愿望,乐于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3、能够对具体事物进行探索、比较、分析,能够与同学们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能够较为客观和公正地认识过去,看待今天。

4、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比例尺。

5、知道家庭、学校和家乡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在历史上的真实面貌,了解家乡的一些文化特色。了解年表在表达历史变化过程中的作用,学会制作简单的年表。知道一些与水有关的环境保护知识,对家乡水的状况有一些具体、实际的了解。

6、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以及家乡人为家乡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知道乡音、乡情、乡风、乡俗的区域性特点,认清陋习对健康文明生活的危害。

四、教学措施

1、精心策划,指导学生开展好课内外教育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2、充分利用班队课,谈话课进行教育,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整体提高。

3、开展认识地图的活动和查找地图的比赛。

4、按主题分组查阅资料、调查访问、收集实物,并用报告、图片等形式进行交流。

五、教学进度

周次 课题 教时 1 复习上学期重点知识 2 2 站在高高的山岗上 2 3-4 从地图上看家乡 4 5 国庆放假

6-7 展览室里故事多 4 8-9 从家里带出来的历史 4 10-12 说不完的家乡故事

期中考试 6 13-15 从家乡看祖国 6 16-17 扎根在家乡的传统 4 18 建设文明富裕的家乡 2 19—20 期末复习、考试 4

第三篇: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全册教学目的: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2、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

4、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尊重不同国家和人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

5、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能力

1、能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2、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合作,学习民主的参加集体生活。

3、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的有创意的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三、知识

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影响。

★全册的重点、难点:

1、学习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2、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理解但当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

3、知道在中国长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初步了解新中国成立和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

4、知道世界历史发展一些的重要知识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

●第一单元:走进美丽的家乡 课时安排:6课时 教学内容:

主题一:站在高高的山岗上 课时:2课时

1、用眼观察家乡

2、用手描绘家乡 教学内容:

主题二:从地球上看家乡 课时:4课时

1、用心体会家乡

2、走进不同的家乡

3、请到我的家乡 目标:

1、态度:增进对于家乡的情感,并在原有水平上形成对于合作更为积极与自觉的态度。感受到祖国的博大,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能力:进一步提高运用地图知识的能力,提高合作能力。能够理解不同的地理特征和气候与人们生活风俗习惯之间的关系。

2、知识: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初步了解祖国领土的辽阔和风俗的多样。学习4个副方向,能够知道用8个方向更准确地描述地地理位置。态度: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及家乡生活的体验和今昔对比等活动中,感受生活的巨大变化。重点、难点:

1、在俯瞰家乡的活动中拓展对家乡的认识,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2、了解4个正方向和4个副方向的关系。

3、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巩固对于方向的认识。

4、认识家乡的多样性。

5、认识地形图,初步了解如何阅读地形图。

6、认识几个有关温度的概念。

7、体验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成功感。

8、提高合作的能力。要点:

1、在俯瞰家乡的活动中拓展对家乡的认识,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2、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巩固过于方向的认识。

3、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增进合作技能。

4、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特点和风俗习惯.5、初步理解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6、通过对于有关温度统计的认识,感受祖国的博大。

7、了解地理环境及气候的不同与人们生活及其风俗习惯之间的关系。

8、总结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第二单元:家乡的故事 课时安排:12课时 教学内容:

主题一:展览室里的故事多: 课时:4课时

1、家乡人生活的变化。

2、学校里的变化真大。

3、生活中的智慧。

主题二:从家里带出来的历史: 课时:4课时

1、“家庭寻宝”中的发现。

2、过去的游戏真有趣。

3、今非昔比的厨房。主题三:说不完的家乡故事。课时:4课时

1、家乡名称的来历。

2、家乡水的故事。目标:

1、态度:深化尊重历史:珍惜今天享受的一切,以及热爱家乡的积极情感,提升可持续发展及环境的保护意识。

2、能力:能够对具体事物进行搜索。比较、分析,得出合乎事物发展逻辑的认识,能够与同学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愿意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能够较为客观和公正地认识过去,看待今天。

3、知识:知道家庭、学校和家乡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在历史上的真实面貌,了解家乡的一些文化特色。了解年表在表达历史变化过程中的作用,学会制作简单的年表。重点难点:

1、增进尊重历史、珍惜今天生活的积极情感。

2、掌握通过比较、分析认识事物发展的方法。

3、感受家乡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

4、了解学校的过去,通过探究学校的历史,感受学校的变化与进步。

5、在了解和研究学校变化的活动中增进对学校生活的情感。

6、模拟使用过去的生活用品,体验生活的变化、进步。

7、认识简单的实物年表,理解作用。学习制作年表。

8、知道小人书是过去孩子们最重要的课外读物。9.体验参与性较强的集体游戏的快乐,加深友情。

10、家庭厨房及其特点,理解厨房在变化过程中体现出的生活的进步。11.感受家乡历史的悠久以及独特的传说。12.了解家乡有关的发展变化的历史。13.感受水与家乡人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要点:

1.在各种学习活幼的互幼中,体会探究、比较、合作的价值,勤于思考,乐于与同学们共同学习。2.学习在寻找资料和搜集处理资料的过程中选用相关的、有价值的对象。3.知道一些与水有关的环境保护知识,对家乡水的状况有一些具体、实际的了解。4.尝试合乎逻辑地思考和表达对事物的看法。

5.通过体验,感受劳动者的智慧,培育尊重劳动者情感/ 6.通过小人书与今天儿童读物的对比,体会历史的发展。7.增强读书兴趣,提高阅读和语言表达能力。8.通过比较,感受儿童生活的变化。9.学习合乎逻辑地思考和表达。

10、了解家乡的名称是怎么来的,从中探究家乡的有关历史。11.感受水的宝贵,对水资源珍惜的态度。12.强化学生珍惜家乡水的情感和态度。13.促使学生形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第三单元课时:家乡,我为你骄傲 课时安排:11课时 教学内容:

主题一:从家乡看祖国 课时:3课时 1.家乡人的智慧。2.传统与进步。

3、来自不同家乡的文化瑰宝。主题二:扎根在家乡的传说 安排:4课时 1.乡音乡情。2.乡风乡俗。

3、快乐的节目生活。主题三:建设文明富裕的家乡 课时:4课时

1、远离陋习。2.追求文明。3.可亲可敬的家乡人。目标:

1、态度:通过认识和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进一步形成家乡的概念,体会到自己是家乡的一员,加深对家乡深层的了解,增进对家乡的情感和建设文明富裕的家乡的愿望,乐于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2、能力:能够科学地运用各种学习方法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对学习活动中获得的资料能够进行一定的整理、分类、比较。分析,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3、知识: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以及家乡人为家乡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知道乡音乡情,风俗乡俗的区域性特点,认清陋习对健康文明生活的危害。重点难点:

1.知道家乡的发展是家乡人辛勤劳动和奋斗的结果。2.学会建立名人简历档案。

3.了解家乡的发展历程,体会家乡人的聪明。4.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事物发展的过程。

5.了解在家乡历史文化发展的进程中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6.了解起源于家乡的民间艺术及其特点。7.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8.懂得风俗及文化的区域性特点。9.了解不同民族的节目及其节日生活习俗。

10.初步区分社会生活中封建迷信和不健康的现象及行为。11.学会按计划做事。

12.了解家乡人是怎样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建设美好家乡的。要点:

1.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

2.学会调查,并能在调查中知道怎样收集,记录整课及运用资料。3.了解传统与进步的含义,懂得进步是以传统为基础的道理。

4.通过欣赏不同的文化瑰宝,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增进对家乡和民族的情感。

5、了解民间艺术与家乡人的性格,思想情感及劳动生活关系。6.知道多姿多彩的风俗,文化是一个地区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7.初步形成批判地继承家乡风俗,文化的意识。8.能够分辨出各种节日风俗中封建迷信的东西。

9.了解封建迷信和不健康的现象及行为对社会文明和发展造成的危害。10.养成以实际行动维护健康文明生活的态度,行为方式。11.萌发尊重家乡人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第四篇: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质量为目标,以积极、稳步、有效地实施深化新课程改革为主线,以教学为中心,务实创新”而努力。,落实规范,提高效率,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为打造“优质均衡和谐教育

二、学生分析

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心意识,缺乏合作和奉献助人的精神。同时,他们也处于自我中心向他人发展的阶段,他们开始喜欢交友,但在人际交往中,有的表现为比较封闭、退缩,有的表现为比较放任、攻击,往往因为不会与人沟通而与他人发生冲突,其社会化发展的能力有一定的障碍。儿童许多良好的品质都是通过他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潜移默化地培养起来。因而,正确引导学生结交朋友,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与人交往的观念,掌握良好的交友技能,学会交往沟通的技巧尤为重要。

又如,四年级的学生对于事情的是非有一定的判断能力,但是现代家庭结构的变化,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长大,自主性和自立能力都不是很强。在学习和生活中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所以也相应出现了许多的烦恼,一些不良倾向不仅使学生们不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会影响其性格和道德行为的发展。另外,四年级的学生开始有兴趣也有能力,关注人类的衣食问题,关注人类造成的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匮竭的问题,他们开始有作为现代人的责任意识,开始参与社会活动,了解工农业生产状况,提高生活技能的需要。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主要由五个单元组成:第一单元为《有困难我不怕》;第二单元为《我们的快乐大本营》;第三单元为《做聪明的消费者》;第四单元为《公共生活讲道德》第五单元为《大自然发怒的时候》

本教材以四年级儿童不断扩大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为前提,以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为目的,以体现育人为本的现代价值取向为理念。

四、教学目标

(一)本教材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获得对现代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能力;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必须的道德观、价值观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会合作,体会合作的好处;初步形成正确的友谊观;学会交流和沟通的技巧,分享快乐,分担忧愁;正确面对欺负和威胁,敢于抗争。

2、初步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提高承受困难和挫折的意志与能力;学习诚实做人,诚信为本;热爱科学,相信科学。

3、知道消费的权利,了解有关消费的常识;懂得勤俭节约的道理,自觉珍惜劳动成果;初步学会辨证地看待工业文明,认识白色污染;养成珍惜水资源的习惯。

(二)基本理念:

1、关心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

2、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

3、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必须采取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

五、教科书基本特点

1、综合性

(1)生活本身是综合的,道德存在于学生的全部生活之中。(2)儿童的发展是整体性的,学生的学习也是整体性的。

2、开放性

(1)教材内容的选取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便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学生有意义的题材,开阔其视野,深化其生活和情感体验。

(2)各学习主题的设计,从学习在生活中面对的问题及其感受入手,提供一些话题和范例,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

3、情感性

(1)教材力图从儿童的立场出发,引导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2)教材努力创设一种能与学生对话的文本形式,与学生共同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

(3)教材注重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帮助他们深入的感受生活、感受他人,提高其对生活的道德敏感性。

4、形式活泼

形式服从于内容的需要。为体现以上三个特点,增强教科书的可读性、趣味性,我们在呈现形式上也力求活泼、富有情趣:(1)版式新颖,富于流动感。这就有别于以往教材单调的呈现模式,符合现代儿童的审美需要和思维特点(2)图文并茂,充分运用图画、照片学生作品等多种形式,既富于变化,能从多角度丰富学生的感知,又使他们读来轻松有趣(3)采用对话式的儿童语言,设计主持人式的旁白人物等,使教材富有亲切感。

六、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重视创设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形式,以人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4、充实教学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5、拓展教学空间,积极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的需要。

七、教学安排:

第一周:这点困难算什么

第二周:成功一定有办法

第三周:每天都有好心情

第四周:成长的故事

第五周:“我”和“我们” 第六周:我们要做最棒的第七周:各种各样的商店

第八周:购物有学问

第九周:我是理财小能手

第十周:无声的朋友

第十一周:大家生活在一起

第十二周: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第十三周:我们是邻居

第十四周:文明从我做起

第十五周:天有不测风云

第十六周:在这危急时刻

第十七周:灾害无情人有情

第十八周:复习总结

第五篇: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本教材以四年级儿童不断扩大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为前提,以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为标,以体现与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为理念;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获得对现代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能力;在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必须具备的道德观、价值观及相应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2)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文化传统和节日习俗。

(3)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2、行为与能力目标:

(1)初步了解个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知道一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懂得和平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愿望。

3、知识与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逐步建立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知道同情和帮助残疾人是一个人的良好品德的体现,并养成主动关爱处境困难或者不幸人的行为;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关心集体、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承担义务,了解家乡环境问题,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了解民风民俗及对人们的影响,抵制不良风气和迷信活动,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了解交通发展的状况,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会电视、网络等媒体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了解办一张报纸的基本方法,学会合作办小报,了解通信的发展,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和方式,学会常用的通信方法

三、教学措施:

1、改变陈旧的观念,树立新观念

(1)转变教材观。教学是对教材的再创造,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根据新课程的教学要求,要运用好教材。要做到“删减、替换、补充”。,教材是为学生提供的案例.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注意理清教材的思路,把握教材的教学主题。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教材提供的教育主题为基础,引导学生去学习,去探究。

(2)转变教学观。新的课程改革,把关注人作为课程的核心理念,提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第一.要变“目中无人”为有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新观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关注每一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的形成。第二,变“重结论轻过程”为重视学生学的过程。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教师的教学过程,要指导

学生怎样学,通过什么方法学;不要把现成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要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方式来看待世界,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看法。

2、遵循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理念(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

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2)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

品德与社会课程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选取、引用的教育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引导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3、要追求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

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发展的启蒙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儿童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要采用他们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引导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4、改革教学方式

教师要注意遵循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采取以客观社会为基础与学生为主体的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广泛采用活动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自我体验感悟,探究发现训练技能,养成习惯。

5、重视学生学业评价

品德与社会课评价目的是获得反馈信息,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而不是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终结性的评定,更不是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因此,要从每个学生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

四、学科实践活动安排:

1、开展一次超市购物活动。

2、开展一次“我家喜事”交流会。

3、收集生活中有关交通安全的实例,开一次“交通安全从我做起”的主题班会。

下载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四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一、 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一、 指导思想 1 、对学生进行良好个性品质的教育。 2 、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意识的教育。 3 、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敢前进的......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岳阳新开 方继良 一、 指导思想 1、对学生进行良好个性品质的教育。 2、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意识的教育。3、培养学生不怕困......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15篇)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1 一、学生情况分析我所任教的 四年级三个班的孩子正处于向青少年过渡的儿童期的后期阶段,大脑发育正好处......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1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经过三年的学校学习生活,学生在知识、能力、习惯养成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提高。四年级学生......

    【教学计划】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模版)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遵循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指导思想,按照国家对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要求,在全日制小学教育中,必须贯......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5人。学生大部分有较强的学习积极性,少数学生学习习惯欠佳。本学期将从学生学习习惯入手,着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