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古诗,赏春景,十首描写春天的唐诗宋词
读古诗,赏春景,十首描写春天的唐诗宋词。
1.>>>《咏柳》贺知春(唐)字季真,号“四明狂客”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2.>>>《春晓》孟浩然(唐)字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3.>>>《慧崇春江晚景》苏轼(宋)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唐)字退之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5.>>>《春夜喜雨》杜甫(唐)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6.>>>《相思》王维(唐)字摩诘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7.>>>《春题湖上》白居易(唐)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8.>>>《清明》杜牧(唐)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9.>>>《如梦令·春景》秦观(宋)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士”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10.>>>《春思》李白(唐)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第二篇:描写春景的古诗
一、描写春景的古诗:
1.《南园十三首》 2.《望江南》 3.《春兴》 4.《鸟鸣涧》 5.《春晓》 6.《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7.《绝句(迟日江山丽)》 8.《咏柳》
9.《早春》
10.《晚春》
11.《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江水东)12.《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
13.《惠崇<春江晓景>》 14.《滁州西涧》 15.《江南春》
二、描写夏景的古诗:
1.《小池》 2.《三衢道中》 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山亭夏日》 5.《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
6.《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7.《清平乐·村居》
三、描写秋景的古诗:
1.《山行》 2.《山居秋暝》 3.《秋词》
四、描写冬景的古诗:
1.《江雪》 2.《惊雪》
3.《对雪》
五、描写月亮的古诗:
1.《赋新月》 2.《咏月》 3.《古朗月行》
六、描写送别的古诗: 1.《易水送别》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别董大》 4.《淮上与友人别》5.《赋得古原草送别》 6.《送元二使安西》
七、描写思乡的古诗:
1.《静夜思》 2.《杂诗》3.《回乡偶书》 4.《虞美人》 5.《泊船瓜洲》 6.《天净沙·秋思》
7.《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8.《逢入京使》 9.《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10.《春夜洛城闻笛》
八、描写爱国的古诗:
1.《从军行》 2.《示儿》
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过零丁洋》 5.《己亥杂诗》 6.《春愁》 7.《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8.《满江红》
九、描写乡村的古诗:
1.《乡村四月》 2.《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
第三篇:描写春天古诗
《咏柳》——贺知章(唐)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唐)渭城朝雨悒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唐)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绝句》——杜甫(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江畔独步寻花》(选一)——杜甫(唐)
黄师塔前江水东, 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春夜喜雨》——杜甫(唐)好雨知时节 ,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 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 ,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 花重锦官城。
《渔歌子》——张志和(唐)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滁州西涧》——韦应物(唐)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竹枝词》(选一)——刘禹锡(唐)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乌衣巷》——刘禹锡(唐)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唐)晚春(韩愈)离离原上草 , 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 , 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 , 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 , 萋萋满别情。
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春兴(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 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 又逐春风到洛城.题都城南庄(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第四篇:赏读经典古诗 弘扬民族精神
赏读经典古诗 弘扬民族精神
——初中古诗词教学的策略研究
诸暨市赵家镇中何玉铉
【内容摘要】:深入挖掘初中古诗文蕴涵的民族精神;结合初中生特点,通过激发兴趣、欣赏品读、实践演练、解读形象、家校合力等策略,大力弘扬。
【关键词】:古诗词
赏读策略 民族精神
初中古诗词中荟萃了不少仁人志士的事迹,在他们不平凡的经历中,往往具有闪光的人生,有着令人钦佩的人格,对人生、对社会亦有其独特的认识和评价。
新课标明确指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因此当今的语文教师,应该既是语文教学工作者,又是中国五千年民族精神的传播者。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初中古诗词教学的策略有了一定的感悟和思考,现与同行切磋。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诵读兴趣。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想学生们对古诗词有所热爱,就必须让他们对古诗词有所兴趣。我在教学中,制作精美课件,精心选择可用音乐,努力营造浓厚的学习古诗词的氛围。比如在赏析晏殊的《破阵子》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名句“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的意境,我以课件的形式,展示出一幅幅怡人的春景图:新社之时,只见燕子成群翩翩而飞,万朵梨花争相竟开,池上碧苔点点青翠,叶底黄鹂声声娇啼,漫野柳絮轻轻飘散;赏析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时,我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曲,那豪放、悠远而略带苍凉的歌声,与词的风格相近。在这样的引领下,学生们兴趣浓厚,热情高涨地徜徉在诗的海洋里,毫无倦怠之感。
二、欣赏品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吟诵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的了解,而且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生在长时间的古诗词熏陶中,领略了中华古诗文那丰富的内涵,欣赏了中华古诗文那特有的美,从而受到心灵的震撼,人格的提升。
在“古诗促我成长”主题班会中,许多同学深有感触地谈到了古诗词对于个人人文素养的提高。甲同学说:“透过‘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些诗句,让我了解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艰难生活,感悟到当代人民的幸福与和谐”;乙同学说“读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诗句,让我想到了我们的老师,他们也同样具有奉献精神,长大了,我也要做一个乐于奉献的人。”丙学生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诗句让我明白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置身在金碧辉煌的中华古诗文殿堂,学生流连忘返,边读边品,边品边悟,悟中学习了古人的传统,悟中内省了自我的行为,逐步提高了素养。
三、实践演练,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入选教材的古诗词,都是脍炙人口的名作,琅琅上口的佳作。为了让学生饶有兴趣地吟诵这些优秀的诗作,我设计了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展示自我,实现自我价值,获得成功的愉悦。
(1)摘抄古诗词。学生自由选择,摘抄感兴趣的、有感悟的古诗词。有学生以手抄本的形式,持之以恒地摘抄,并给自己的集子取了富有个性的名字,比如“三色花”、“七彩阳光”、“我手摘我诗”;有学生以手抄报的形式,通过小组合作,选材、摘抄、美工各有负责人。摘抄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合作探究的过程,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
(2)朗诵古诗词。学生自由选择各自欣赏的古诗词,把自己对古诗词的理解溶于声情并茂的朗读之中,符以肢体语言,或大江东去般富有激情,或小桥流水般充满柔情,或指点江山般豪情万丈,或江南雨季般缠绵悱恻,或恨其不争般痛心疾首„„你方下台我登场,学生们踊跃参与,热情高涨。
(3)表演古诗词。学生选择诗词作品或诗人故事编写出短剧,自导自演。比如学习《羌村三首(之三)》时,我请几位同学扮演作者和父老乡亲,他们边诵边演,加上适当的语气和动作,不仅有助于记忆,还有利于学生体会诗词的意境。尤其是作者表演者语至沉痛,含蓄深沉的语调,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他对父老盛情的深挚谢意,又有对动荡时局的悲叹。
(4)配画古诗词。为了营造浓厚的文化气息,将诗文和书法绘画相结合,在走廓上开设“漫步诗林”专栏。工整雅观的书写,再配上一幅幅精美的彩图,营造了浓厚的文化底蕴,使学生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5)改写古诗词。在大量诵读、多方熏陶的基础上,鼓励、指导学生进行改写。比如在学习杜甫的《石壕吏》之后,引导学生将第三人称改成第一人称,学生感情自然融入诗境之间,并将“我”对百姓的同情,战争的厌恶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6)感悟古诗词。在把握作品情感基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内心情感去体味作者与作品,最终实现对作品深刻的感悟。比如学了《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有学生谈到感悟:大漠茫茫,狂风卷地,飞沙走石,加上一支威武之师,读来让人平添不腔豪情,由此可见,我们中华民族历来是英勇善战的,是神勇无比的„„随着学生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的不断提高,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也随之提升。
四、解读形象,触发学生的报国热情。
诗歌中的人文形象给学生的人生发展以明确的指向。在教学过程中,我大量引入古代诗词,尤其是引导学生解读王维、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等诗人的作品,这些优秀的古诗文对陶冶学生思想情操、增强情感体验、捕捉美的能力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沦海”这些诗句,抛开文字的韵律美育功能不谈,其背后有着强烈的人性美,可激发起学生的正义感、报国情、英雄志。
五、家校合力,凝聚学生的爱乡之情。
通过家校合力,将爱国、爱家乡教育融于一体。我校地属赵家镇,该镇具有1000余年的悠久历史,人文底蕴丰厚,“九十九间半”依稀可见昔日的繁华;人杰地灵孕育北大首任校长何燮侯、海洋学家毛汉礼、太平天国将领何文庆;更有脍炙人口的诗句流传于民间,朱用调对秀丽山水的描写“归去枫溪好,千山如画图。花边欹老屋,竹里见睛湖”、林则徐对诸暨朋友的深情“苎萝山下间风雪,留与诗人理钓竿”、苏东坡对特产香榧深情的赞美“彼美玉山果,粲为金盘实”„„我们利用这些文化优势,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一方面将学生带到香榧公园,香榧博物馆去感受赵家山水的魅力,另一方面邀请退休教师赵校根老师、“关工会讲师团”陈钦甫老人来校解读特有的乡土文化,大大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山山水水的热情,推动了诵读工程的开展。
绵绵五千年的诗词文化,参考书目:《体验诗歌快乐 享受人文关怀》杨凤娇 2007.12 《教学艺术论》(李如密著,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教学理论》(施良方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
第五篇:描写除夕的古诗十首
描写除夕的古诗十首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描写除夕的古诗十首,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描写除夕的古诗十首1鹧鸪天·丁已除夕
除夕或指《鹧鸪天·丁已除夕》
赵师侠〔宋代〕
爆竹声中岁又除。顿回和气满寰区。春见解绿江南树,不与人间染白须。
残蜡烛,旧桃符。宁辞末后饮屠苏。归欤幸有园林胜,次第花开可自娱。
描写除夕的古诗十首2卖痴呆词
范成大〔宋代〕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
二物于人谁独无?就中吴侬仍有余;
巷南巷北卖不得,相逢大笑相揶揄。
栎翁块坐重帘下,独要买添令问价。
儿云翁买不须钱,奉赊痴呆千百年。
描写除夕的古诗十首3临江仙·癸未除夕作
除夕或指《临江仙·癸未除夕作》
李慈铭〔清代〕
翠柏红梅围小坐,岁筵未是全贫。蜡鹅花下烛如银。钗符金胜,又见一家春。
自写好宜祛百病,非官非隐闲身。屠苏醉醒已三更。一声鸡唱,五十六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