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及佳作欣赏
2016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记述老腔的演出每每“撼人胸腑”,令人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老腔”已超越其艺术形式本身,成为了一种象征。
请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从老腔的魅力说开去,不要局限于陈忠实散文的内容,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书签,与书相伴,形式多样。设想你有这样一枚神奇的书签:它能与你交流,还能助你实现读书的愿望……你与它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请展开想象,以“神奇的书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表现爱读书、读好书的主题;有细节,有描写。
导语:这篇以”神奇的书签“为题的满分佳作角度新颖且结构严谨,立意深刻却又紧扣现实,值得同学们仔细学习体会。
神奇的书签
我,是一枚书签,一枚神奇的书签。由竹子切下雕成,也透着修竹独有的芬芳。或许是在油墨中浸润了太久的缘故,将我拿在手中的人总会不由自主地静心,将身心托付在书中。初来世间,我毛刺未脱。扎手的身体被放入一本《海国图志》中。我什么都不懂但却隐约感到从手上传来的炙热。天演论、沉沦、彷徨、家春秋……渐渐地我身上的毛刺被磨灭,我越发的看清了这布满硝烟的天空,看清了那双燃烧着希望的双瞳。
一个时代下,一个民族在屈辱中守护着千年文明奋身站起的形象印在了我的身上。时光流转,清风吹散了烽火,渐渐一股如早春的复苏气息盈溢在空气里。我又被夹在了一些新朋友中。《边城》里温润的乡土气;《平凡的世界》里充斥的倔强感;《繁花》里飘逸的落寞情。王小波、王火、毕飞宇、北岛……这些名字带着这个时代独有的奔放与内敛、激昂与沉思填满了我的又一份记忆。在那阵狼藉席卷过后残存的刚强,挟裹着年轻与朝气,染就了人们的心魄。晨光之中我甘做桥梁,在字与心之间勾勒了一份安逸,一份静谧。曾经迷蒙幽邃的天空,慢慢被灯光照亮;曾经清新沁心的空气,慢慢纷扬了尘土;曾经静谧安宁的世间,慢慢被噪音不留空隙的填满。
时光荏苒,我竟是再也抓不住人心,再也看不清人们的瞳孔。书页越发的白了,越发的软而光滑,我挣扎着不闭上双眼,却抵不过外边的黑暗——我罕见天日。我被长久的夹在一本杂志里,只能透过缝隙看见人们的目光,流连在刺眼的屏幕上。手,紧紧地握着冰凉的手机。他们越发的孤独,蜷缩在心中黑暗的角落里,瑟瑟发抖。长久地等待,长久地窥视,我终于看懂了人们的心,他们在年华中遗失了曾经的记忆,迷茫在无知的昏暗中。他们狡辩说他们可以看手机中的文字,却不懂得我较之他们更多了一份温度,多了一份记忆。多了风花雪月之外的家国天下,纸醉金迷之外的微言大义,醉生梦死之外的血气方刚。正因为他们缺失了对这个悠久文明的曾经苦难心酸的体察,才有怅惘与迷茫……
我,是一名考生,一名普通的考生。书签为我讲述了它非凡的经历,渴望并向往着将一份人文记录、流传。我想,这就是我在这个时代的使命与光荣。
神奇的书签
捡起地上这枚小小书签,我轻轻吹掉上面的浮尘。用硬纸做成的它,质地细滑,浅粉底色,印着淡淡的山水人物墨痕。有人在上面标着“马克”二字,我一下子爱上了这枚书签。“马克”,在英文里不就是作标记的意思么?我是多么渴望能在一本属于自己的心爱书籍上,自由地圈点,放肆地笔记,让每一处的精彩都标上独属于我的记号。
可是,我不能!我现在甚至连一本自己的课外书都没有,握着这枚书签,我心里掠过一丝同病相怜的忧伤。我爱读书,可是家里没钱买,就像这枚精美的小书签,它本该被夹在精装的书页里,此刻却跟我一样流落街头。
这时,我手心泛起一阵微微的潮意,难道是书签也在陪我哭泣了?我看着浅粉渐渐变成了浅红,像被泪打湿了般。“挺神奇呀!”我心想着,刚才被赶出书店的委屈也随之消散。
每天放学,街角小书店,是我的乐园,在那里可以如饥似渴地翻着各种书,但是得提防工作人员那犀利的目光。每每假装镇定地在名著书架前驻足,我总是一边装出一副正在挑选斟酌的样子,一边飞快地翻着书页,恨不得能记下每一页上精彩。
就在刚才,我正抱着一本《三国演义》看得投入时,工作人员如神兵天煞而降,冷冷地夺过我手中的书,怒气冲冲地说:“书店是卖书的地方,你每天都来看书,又不买,出去出去!”不由分说把我往外推。泪水一下子在我眼眶打转,因为没钱,火烧赤壁的谋略布局刚刚打开帷幕,就不得不戛然而止,只留得失魂落魄的我像做了错事的孩子,一个人在街头毫无目的地游荡,眼前似乎还在复现着年轻的诸葛神机妙算,周瑜英姿飒爽指挥若定。
直到我在冰凉的地面上,无意看到了它——马克,我的心像漂泊的小船停驻在它的岸边。有什么比想读书而不得更让人伤感的呢?这样想着,我忍不住又抚摸了一下它。咦?手感有变化,怎么变得有点磨了?
当我再定睛看时,手里攥着的,分明就是一张百元大钞!“马克”变成钱了!我眼前再次浮现出火烧赤壁呐喊冲天的场面。
“马克,我能拿你去买书吗?”
只见它很乖顺地蜷在我手心,那么柔和,那么听话。于是,我转身向书店走去……
【点评】
第二道作文题的限定较多,记叙文又是许多考生想回避的文体,本文是阅卷组评定的一篇考场标杆佳作。构思巧妙、想象独特,情节一波三折,书签变钞票可谓“脑洞大开”,这是本文取胜并被评为满分文的最大亮点。
作文以小小说的形式,讲述一个穷人家的孩子渴望读书而不得的心理,描绘细腻真切,情感丰富真实,打动着读者的心。“马克”的命名更是神来之笔,不仅是英文里的标记之意,同时也是德国人过去通用的货币。可见作者赋予“书签”以独具匠心的“神奇”元素,开篇由第一层“标记”之意引出对阅读的热爱,结尾又变以钞票,帮助作者实现拥有书的梦想。这枚书签,不得不说神奇非凡!
作文语言平实自然,符合小小说生活化语言的特点。构思上采用倒叙手法,开头巧设悬念,对书签的描绘细致优美,浅粉色又恰好符合百元大钞的特点。这既引起读者的兴趣,进而主体段落娓娓道来,又为结尾的“变形”设下了伏笔。几处语言简洁形象,描写符合人物身份特征。
神奇的书签
我,是一枚书签,一枚神奇的书签。由竹子切下雕成,也透着修竹独有的芬芳。或许是在油墨中浸润了太久的缘故,将我拿在手中的人总会不由自主地静心,将身心托付在书中。初来世间,我毛刺未脱。扎手的身体被放入一本《海国图志》中。我什么都不懂但却隐约感到从手上传来的炙热。天演论、沉沦、彷徨、家春秋„„渐渐地我身上的毛刺被磨灭,我越发的看清了这布满硝烟的天空,看清了那双燃烧着希望的双瞳。
一个时代下,一个民族在屈辱中守护着千年文明奋身站起的形象印在了我的身上。时光流转,清风吹散了烽火,渐渐一股如早春的复苏气息盈溢在空气里。我又被夹在了一些新朋友中。《边城》里温润的乡土气;《平凡的世界》里充斥的倔强感;《繁花》里飘逸的落寞情。王小波、王火、毕飞宇、北岛„„这些名字带着这个时代独有的奔放与内敛、激昂与沉思填满了我的又一份记忆。在那阵狼藉席卷过后残存的刚强,挟裹着年轻与朝气,染就了人们的心魄。晨光之中我甘做桥梁,在字与心之间勾勒了一份安逸,一份静谧。曾经迷蒙幽邃的天空,慢慢被灯光照亮;曾经清新沁心的空气,慢慢纷扬了尘土;曾经静谧安宁的世间,慢慢被噪音不留空隙的填满。
时光荏苒,我竟是再也抓不住人心,再也看不清人们的瞳孔。书页越发的白了,越发的软而光滑,我挣扎着不闭上双眼,却抵不过外边的黑暗——我罕见天日。我被长久的夹在一本杂志里,只能透过缝隙看见人们的目光,流连在刺眼的屏幕上。手,紧紧地握着冰凉的手机。他们越发的孤独,蜷缩在心中黑暗的角落里,瑟瑟发抖。长久地等待,长久地窥视,我终于看懂了人们的心,他们在年华中遗失了曾经的记忆,迷茫在无知的昏暗中。他们狡辩说他们可以看手机中的文字,却不懂得我较之他们更多了一份温度,多了一份记忆。多了风花雪月之外的家国天下,纸醉金迷之外的微言大义,醉生梦死之外的血气方刚。正因为他们缺失了对这个悠久文明的曾经苦难心酸的体察,才有怅惘与迷茫„„
我,是一名考生,一名普通的考生。书签为我讲述了它非凡的经历,渴望并向往着将一份人文记录、流传。我想,这就是我在这个时代的使命与光荣。
【名师点评】
这是一篇考场佳作。本文以角度新颖、启示深刻、结构严谨而被阅卷组评为一类卷。
具体特点如下:
1.角度新颖,条理清晰。本文以“神奇的书签”的视角,纵观历史的变迁,用简洁凝练并富有文学性的语言,截取三个历史节点,为我们清晰地勾勒出文化发展的脉络,结尾结合实际点题升华,结构严谨。
2.紧扣现实,启示深刻。本文作者没有仅仅停留在书签的畅游上,在叙述中紧密联系现实,深刻地折射出在当代快节奏的生活下,人们对阅读的忽视。立意深刻,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和时代性。
3.内容充实,底蕴深厚。本文内容丰富,字里行间尽显文化底蕴,考生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涉及到的作家作品多达十几处,足见平日书香浸润,功力十足。成功公式:角度新颖+启示深刻。
2016北京高考满分作文:
“老腔”何以令人震撼
导语:2016年北京卷的作文题目为:“老腔”何以令人震撼和神奇的书签。下面这篇满分作文实属考场佳作,立论深刻、流畅自然、可供广大考生参考借鉴。
猴年的春晚,我听到一声之前从没有听过的曲子“老腔”——那黄土地黑皮肤锣鼓喧天吼声震颤八百里山川河岳的歌!我愿意把它令人震撼的力量归结为一个词——接地气!“老腔”不是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它不适合浅斟吟唱。很简单,在大西北粗砺的风沙中,阳春白雪扎不下根来,浅斟吟唱传不到远处,它吼出的是底层草根心里的呐喊,它体现的是生民发展的原生态艰难岁月。
“老腔”牵系着那么多,承载着那么多——俗称之为民俗,雅称之为文化!它有令人震撼的力量,因为它的真实,它的本色,它的温情,也因为它深深扎根于这片热土的执着——它荣,他们荣;它辱,他们辱;它兴,他们兴;它衰,他们衰!
陈道明曾在一次电视节目上发飙,几十个来自山西稷山的农村孩子表演了一出高台花鼓,满堂喝彩,却被几位评委贬低得一无是处。陈道明怒斥:你们对传统文化毫无理解,居然就直接否定了这个节目。你们可能读过不少书,有很高的知识水平,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农耕文明却知之甚少、理解不了„„震撼,真的不在于文化程度有多高,无所谓见识有多广,而在于能不能放弃那种矫揉造作的势态,以赤子之心感受到一种发自心底的冲动与虔诚。
老腔、秦腔、花鼓的传承者们,骨子里就是一种这样动人的虔诚。只是我们误解了这种虔诚,甚至蔑视地称它为“愚昧”。于是我们看到令人落泪的一幕——义务宣发方负责人方励现身某直播平台用下跪、磕头的极端方式,恳求全国院线经理为《百鸟朝凤》增加排片!《百鸟朝凤》仅仅是吹唢呐吗?错,它坚守的是在东西方文化八面来风中,可贵的文化自觉和文化定力;它表达的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以及对现实中普通人的细致关怀„„中华大地,沉默无言,山重水复,莽莽苍苍,它的激情,只为生于斯长于斯逝于斯的人而奔泻,而我们的文化便被这种奔泻所裹卷,吞吐千年,涵纳古今!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期待如“老腔”般的传统艺术能更多地走进人们的视野,老腔变红腔!
【高分作文】
“老腔”何以令人震撼
民谚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素有“八百里秦川”之称的关中平原孕育出的老腔,是地理环境、民俗文化与关中人豪爽朴实性格的产物。我相信那粗犷雄浑的嗓音背后,是黄土地的故事,有着最质朴的却直抵人心的力量——正如刘欢的评价“每个音掉在地上都能冒烟。” 关中河流,苍白得像条细线奄奄一息,仿佛随时会断流。土地被一道道深深的沟壑分割开,像是大地上的伤口,在流淌着血色,看得人直心疼。农民守着先辈的土地,世代与风沙缺水的恶劣气候在搏斗,风中飘拂着隐忍与坚守。毒辣的日头下,庄稼人扶着犁,吆喝着老牛翻耕土地。头缠白羊肚手巾的车把式,甩着响鞭,赶着马车往城里送菜。他们吼一声老腔,浑厚而略带沙哑的嗓音,抖落在崎岖的乡间土路上,砸起滚滚烟尘„„这块土地上不知生活着路遥笔下的孙少安、孙少平们、润叶们。他们心头总会升起一些说不清的疑惑,生存与生活这些古老的命题摆在眼前,他们渴望走出黄土地看看外面的世界。
心有郁结,便仰头高喊,百年来传承的老腔声中,喊出的是喜怒哀乐,是对人生的思索,是对天之问,老腔震人心魄的魅力,大约就源于这原生态的高喊,这对人生终极命题的追问。带着如此厚重的生活积淀,登上舞台时,老腔演员一张口,无比真实畅快的抒发,怎会不引起极强的震撼力?
艺术源自于生活,天然带有生活的力量,不只老腔如此。江南水乡温软的评弹,衬着小桥流水人家,自有一番韵致。字正腔圆的京韵大鼓,放在四九城的胡同茶馆里欣赏,也是调和得让人舒坦。粤闽民间的歌仔戏,傣家竹楼里的祝酒歌,维族姑娘轻快的小手鼓与旋转舞蹈都是直抵人心的。这些艺术形式不造作、不卖弄,唱的是当地的故事,跳的是水土的风情,诉说着不老的神话与情歌。城市的舞台,春晚的聚光灯,或许为老腔提供了传播推广的途径,让更多人有机会了解欣赏这门艺术。
但我坚信,真正的老腔依然属于关中土地。走在田间地头,坐在乡民们的条凳上,去聆听、参与老腔,才最有味儿。树不离根,老腔也不能长久地离开那片土地,过度的商业演出会让传统曲艺渐渐流失本真,城市中的人们,劳碌奔波中,别忘了华阴老腔一声吼中那辽阔的、博大的天地。是时候了,让老腔,让那些深入灵魂的传统曲艺,让那来自生活的厚重力量,来震撼我们日渐硬质化的心。
【点评】观点明确,选材得当,内容丰富,有感染力。文章开篇直指老腔令人震撼的魅力——源自于黄土地的故事,有着直抵人心的力量,借用刘欢的评价形象再现老腔之“力”。全文仅仅围绕来自生活的力量,由“老腔”联想到唱老腔者——农民,又想到路遥笔下的主人公人,以及各地民歌对生活的展示,内容摇曳多姿,最后两段的思考更是对老腔等传统曲艺出路的叩问,有一定深度。语言流畅生动,夹叙夹议,议论中不失形象的描写,行文中融合丰富的阅读积淀。作者以从容雅致的语言,诠释着议论文不仅需清晰说理,也可以写得文采斐然。个性鲜明,亮点突出,作者熟知与老腔相关的地理、历史和文学作品,思维活跃,关注生活,关注传统曲艺的未来,文章有思想有情怀。
老腔”何以令人震撼?
曾记否?著名作家陈忠实在《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中描述老腔的演出“撼人胸腑”,贾平凹更是在一部四十五万字的长篇小说《秦腔》中向人们述说了一个有关“秦腔”的故事。从此,活跃在秦川大地的“老腔”这一古老民间艺术走上央视,走进全国人民的视野,吸引更多艺术家们的目光。这不,猴年春晚上,谭维维和陕西华阴老腔“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张喜民和他的“老腔”团队演唱的《华阴老腔一声喊》引爆网络,成为猴年春晚上的一股“最炫民族风”。
“老腔”最初起源于西汉时期的船工号子,根植于劳苦人民的生活,随着年深日久的历史沉淀,形成了“老腔”慷慨激昂和苍凉的独特性。陈忠实在文中描述了自己第一次看老腔演出的经历:“气势磅礴,粗犷豪放,慷慨激昂,雄浑奔放,苍莽苍凉,悲壮的气韵里却也不无婉约的余韵……听来酣畅淋漓,久久难以平复,我却生出相见恨晚的不无懊丧自责的心绪。” 为何如此富有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老腔”却令大作家产生“不无懊丧自责的心绪”呢?眼光应当投向全国,我国有许多像“老腔”一样的民间艺术得不到很好的保护,竟需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才能得以传承。据文化部的权威公布:1959年中国尚有368个剧种,目前只剩下286个,其中有74个剧种只剩下一个职业剧团或戏班,处于几近消失的“边缘化困境”。许多戏曲只是作为“参赛戏”或“评奖戏”而召集演员临时排练,常常活动一结束,就“曲终人散”。它们正遭遇人才流失、青黄不接、创新受阻、没有市场、难以为继的困境。这怎能不令人富有民族责任感的老作家“懊丧自责”,忧心忡忡呢?
众所周知,民间艺术是活态的文化遗产,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乡愁的文化载体。它不仅构成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一旦消失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我认为仅仅靠出台《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将其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靠少数传承人抢救还远远不够。为此,政府应重视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加大资金的投入,大力扶植人才,各级学校也应该积极配合,多开展一些文化活动,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各地民间艺术也能像“老腔”一样,发出令人震撼的“呐喊”,打造出一股股强劲的“最炫民族风”。
文/林日新
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优秀范文篇1:
“老腔”何以令人震撼
夕阳西下,最后的余晖,映射着汗水。田间劳作的人开始纷纷收拾工具,匆匆回到家里,捧着搪瓷大碗,一口茶水落入肚中,缓了几口气开始忙完之后的事情,收拾收拾,便准备登台了。
这些鹿原和灞河两岸的秦腔演员,从来也没有登过大戏台,他们在乡村田野里扶犁吆牛耕地的时候,尽着性情吼唱秦腔,顶得意的是春节期间组织排练,在村头广场上搭台演出,年过完了,又扛着锄头下滩或上坡去了,来得也快去得也快,唯一不变的,是额头上的汗水,挥洒的酣畅淋漓,无论是劳作而归的喜悦,还是万家灯火时,还是在台上,不带喘气的唱腔。
传统的老腔,是和皮影戏结合的,只需要6个人便可以唱一台雄霸天下的戏。无论是唱的人还是看的人,都将气氛烘托的淋漓尽致,究竟是何许,使老腔如此震撼人心?
老腔是一种劳动人民的精神表达。相传老腔的源头远自西汉。华阴县地处黄河、渭河和洛河三条河流的交汇地带,西汉王朝在这里首开通往长安的漕运通道,张喜民家所在的村子背后即是西汉王府的一个超大粮仓遗址。船夫和码头劳工的号子与帮声,逐渐演化出一种拉坡腔。在2000多年前,这样一个物质如此匮乏的社会,处在最底层的劳动人民,需要身体力行才能获得可支配的资源。他们用双手,创造了自己的家园,码头上的纤夫们那一声声震撼人心的呐喊,如此恢弘如此磅礴,谁说的不是一种对美好的翘首以盼,谁说那不是他们斗志的昂扬,谁说不是他们民族气节的一种体现? 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优秀范文篇2:
“老腔”何以令人震撼
从网上搜捡出陈忠实的文章《白鹿原上奏响一只老腔》,从中能看得出陈忠实对老腔的钟情,浓浓的爱意,深深的乡情,老腔的魅力在于牵扯了作者思念之情,对过去的岁月,对幼年时的记忆,在他眼里老腔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而是满载了过去岁月的记忆,或许从老腔的曲调里,他能想到,生活在黄土高原的父老乡亲,童年的伙伴,学生时代的苦读,老腔陪伴他的日子里,有欢喜有悲伤,有得意有失意……其实老腔就是怀旧的导火索,老腔就是过去时光的伴奏曲,老腔就是旧时的见证者……
怀旧就是一种情绪,每个人都有,能让人怀旧的事物很多,有的人,因为一首歌曲,一本书籍,一件衣服,一栋建筑。。不是因为这些东西自身价值,让人珍视,重要的是这些东西和我们曾经的过去有紧密的联系,从而这个东西能引发诸多的情愫,在后来的日子里,在记忆的深处埋藏发酵,发酵成一瓶老酒,醉了品味他的人们……
艺术和历史就是这样子产生和存在着,饱含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情感,去揣摩去表达,和同一个地域的人,和相同经历的人产生着共鸣,大家去发展它,去弘扬它,形成一定的艺术表现形式,流传下来,经过时代的修整,变迁,沉淀而成,留给后人的就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或许这就是“老腔”的魅力所在吧。
人们在闲暇的时候,喜欢逛名胜古迹,穿越历史,在曾经见证古人生活的场所,古人使用过的物品,我们嗟叹祖先的智慧,人类的聪明,就单单从低矮狭窄的旧房的角度去评判的话,那些名胜古迹和现代的高楼大厦没办法比,它的价值就在于,它经历的时间,印证的历史,表达的当时的水平和审美标准,让我们有个证据证明先人的水平。
一个国家,一个家族,就为了这些东西不惜人力,财力,去保护去修葺,尊重历史就是尊重自己,有历史的民族也是有文化的民族,文化艺术的魅力就在于此吧,”老腔“在现代的年轻人看来,不如流行音乐更时尚,更能表达心声,可是正是因为有”老腔“的存在,才能显现现代艺术的光彩吧。
在安静的午后,在人艺的小剧场,听“老腔”的调调,穿越回几十年前的日子,懂它的人,就是在它悠扬的旋律里游弋……
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优秀范文篇3: 老腔,何以让人震撼
当中山音乐堂的老腔演奏接近尾声,濮存昕冲上台去,拿起那块木砖狠狠的敲打着条凳时,所有人的内心都震颤着……此时,任何言语的褒奖,任何理性的评判都显得苍白而可笑。或许,这就是音乐的最初魅力,原始而又疯狂,他们这一群人,是对生活本来面目诠释的最精确又最直接的!
突然发现,这座音乐堂是那样的与他们格格不入,脑中画风一转:关中黄土,华阴陇上,旱烟袋,大茶壶,木头条凳击节碎,吼完老腔吼秦腔……
老腔,何以让人震撼?我想,这就是“纯粹”的力量吧!当剥去了包装,褪去了脂粉,人的原始本能被唤醒,直抵内心的永远不会是矫揉的浅斟低唱。就像古希腊的雕塑,哪有什么密码,人——本来就应该是那个样子。
最纯粹的东西最有力量!历史和岁月会把所有的假洗掉,留下的就算再斑驳,你依然会禁不住赞叹。成化的鸡缸杯,乾隆的粉彩罐,今人烧不出来,不是技术不过关,而是少了一份手艺人对纯粹二字的执着!电控化气炉的温度可精确掌握,但为什么出窑的东西依然冰冷?我不反科学,我反急功近利与浮世喧嚣!
今天这个时代是个最好的时代,因为你可以啥也不做,方便地活下去!今天这个时代是个最坏的时代,因为人们渐渐不会被感动了!媒体中充满了嘲讽与自我宣传,书本上到处是成功学与厚黑宝典。厨房里的鸡汤正滚……赶紧喝一碗压压惊!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胜果已然作古,新时代网络帝国悄然崛起!当世之时,有人提原生态,大家会投以看国宝的眼神。中国需要原生态的力量,中国人需要原生态的力量!因为,这是最纯粹的力量,这是最撼动人心的力量!这是从渭水河畔奔袭出的声音,这是从华山之颠散落下来的冰花!
我想,华阴老腔已经不仅是一种音乐形式,它更是黄土大地的图腾!我相信,濮存昕先生不是被音乐所震撼,他是被这音乐中的民族认同感击中了心!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共鸣呢?
老腔被谭维维带到了春晚的舞台,用电子混声衬托其魅力,这无可厚非!但你要明白,再先进的remix,也混不了中华儿女同一血脉的脉脉亲情!
艺术给予我们关照内心的能力,艺术给予我们找到认同与共鸣!最纯粹的艺术最有力量,最纯粹的艺术让人血脉偾张!
“老腔”何以令人震撼
华阴老腔,在几年前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曲目。然而,这样一个小众甚至是默默无闻的老腔,却让陈忠实先生情难自禁,沉醉其中,不可自拔。不禁很好奇,“老腔”究竟何以令人震撼?
也许是那一声声铿锵有力、直击人心的嘶吼,也许是那一段段百转千回、悠扬婉转的曲调,也许是台上台下演员的倾力演唱、人们的激情感染„„或者,是藕断丝连的缕缕乡愁,是深结于心的归属与认同。前三者自不消说,确实打动了很多人,却难以让人有更深层次的、发自心灵的震颤和共鸣——这种共鸣,是需要共同的记忆和情感的。陈忠实生于关中,长于关中,他了解并几十年如一日地热爱着它;而在老腔中,在极富感染力和冲击力的表演中,他不能更加清晰地看到了故乡的面目,听到了自己引以为豪的土地的神灵之歌。
这才是老腔之所以让人震撼的原因。这种深刻而广阔的民族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让我们在与西方文明接轨、渐渐西洋化、渐渐遗忘了民间小调的时候,可以被一曲乡音震得泪流满面。这实在是一件可喜又可悲的事情。喜的是,像老腔一样的民间文化依旧可以轻而易举地引起我们的感动和震撼;悲的是,像老腔一样的的民间文化居然可以轻而易举地引起我们的感动和震撼。难能方为可贵,都是越不容易得到,才越发觉得珍贵,觉得眼前一亮。本应深植于日常生活的风土民俗,什么时候竟到了能涤荡神魂的地步?
现在的人们,是不是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都要看不见回家的路了呢?
两年前,坐在课桌前的考生们面对着“北京老规矩”的茫然无措依旧历历在目。家家户户四合院、七折八拐胡同湾的景象已经不复存在,似乎连带着那些陈旧又充满温情的习惯也跟着一同去了。听得别人提起,才会恍然大悟,惊喜非常:就应该是这样的啊!老腔是如此,老规矩是如此,甚至连大名鼎鼎的国粹京剧,也不知道有多少个孩子有过完完整整听一出戏的经历。这片土地记忆的格调,就在我们这一代中逐渐被更改;这片土地文化的精粹,就在我们这一代中逐渐被掩埋。偶然听到、看到、感受到,所带来的震撼终究是短暂的,短暂之后又是长久的遗忘;而我们需要的,从来都不是遗忘。
在追逐更加多样的未来的时候,有时也需要停下来,多看看来时的路。即使登上顶峰,一个没有自己独有回忆的人也不是一个完整的人;即使快速发展,一个没有自己独特文化的国家也不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国家。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领略到和老腔类似的民间艺术时,不会再如此“肤浅”地被震撼。
第二篇:【2010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解析及佳作点评】
2010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解析及佳作点评
[文题]
请以“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题解]
显然,题目中的“星空”,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要理解“星空”的含义,首先要了解“星空”的特点。
星空是美好的,它高、远,浩渺而美丽。这些特点象征了人生目标、人生境界、人生理想,也可是我们所熟知的历史伟人。理解了“星空”的特点,就可以构思成文了。
怎样理解“脚踏实地”呢?
今年五四,北京大学哲学系学生李丹琳把自己写下的“仰望星空”赠送给总理时,温总理挥毫相和的便是“脚踏实地”四个大字。
“脚踏实地”是一个过程,实现“仰望星空”的过程,是一种方法,实现“仰望星空”的方法。温总理是希望祖国的接班人通过“脚踏实地”的努力,实现祖国的富强、民族的复兴。也可把通过“脚踏实地”的努力,实现人生目标的立意诉诸笔端。
不能忽略题目当中的“与”字,“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是有逻辑关系的,在行文中,二者都要涉及到。可以让二者等量齐观,阐述二者同等重要。也可以偏论一方,或着重肯定“仰望星空”,或着重肯定“脚踏实地”。但无论怎样写,都要对二者有所比较,阐明二者的联系,体现思辨能力。
从材料的选择看,用来论述本题的材料不胜枚举,古今中外,都能包含进去。但是在运用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抓住材料与题目的共同点,深刻透彻地进行论述,而不只是泛泛地叙述材料。
此题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精神,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使学生能够自由抒发,自由表达。
尽管如此,从阅卷情况看,大部分考生的关注点是自己的人生,对“自然”“社会”的关注寥寥无几。所以相似雷同的立意多,创新高远的立意少;材料的选择上比较趋同,古人以司马迁、陶渊明、李白等人为多,今人以刘翔、袁隆平、邰丽华居多,外国人中,大部分考生只知道居里夫人、海伦-凯勒、牛顿、科比、比尔·盖茨。南此可见,展现高远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以及选材避免陈旧等,是写好此题的关键。
[佳作展示一]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北京某考生
“让我们的思想天马行空,让我们的行动脚踏实地。”
这简单的一句话告诉我们成功不仅需要方向,还需要脚踏实地的行走。
方向如星空,当我们仰望它的时候,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思考,带来高远的志向。脚踏实地是通往目标的道路,只有踏踏实实地走过,才能取得成功。
“星空”与“脚踏实地”同样重要。只注重“仰望星空”,便只会夸夸其谈;只注重“脚踏实地”,则只是埋头傻干。只有将二者调和起来,才能获得成功。
在靠四轮马车出行,靠煤油灯照明的时代,一部靠蒸汽提供动力的车被认为是荒诞的,一盏不用点火的灯是不可思议的,这便是瓦特和爱迪生“仰望”时所看到的“星空”。为了把这些高远的志向变为现实,他们不断努力,不断实践。被蒸汽烫伤也无所谓,找不到合适的灯丝毫不气馁。他们“脚踏实地”,献身科学,孜孜不倦,在“星空”的指引下,“踏实”地走向成功。
试想,如果没有“仰望星空”,他们何来的灵感?没有“脚踏实地”,又怎能实现理想?他们把二者完美地结合,人类才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人类的“灯火”才更加灿烂。
一部电影的灵感可能产生于电光火石间,但把它变成现实却用了整整10年的时间。没错,这就是《阿凡达》——震撼全球的力作。梦幻的潘多拉星球,奇异的纳美人,这些奇思妙想都来自于卡梅隆的“仰望星空”。对影片效果的不断调试,对故事情节的反复修改,10年来,卡梅隆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把美丽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如果《阿凡达》失去了卡梅隆天马行空的想象,潘多拉星球还会梦幻般神奇吗?如果《阿凡达》失去了卡梅隆的脚踏实地,纳美人也许永远不会诞生。《阿凡达》是卡梅隆“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的产物,二者的完美结合让全世界都享受到了无与伦比的视听盛宴。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仿佛两极,只有把它们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使灵动化为有形,有形映照灵动。
“仰望星空”的机会很多,抓住一颗流星便是梦想的起源;“脚踏实地”的荆棘很多,坚持下来,流星也会发出惊艳的光辉。
我还是想说:“让我们的思想天马行空,让我们的行动脚踏实地!”
[点评]
这是一篇思路清晰的考场作文。开头干净利落,辩证地阐述了“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关系。
论证有理有据,瓦特与爱迪生的例子虽然不够新鲜,但考生重论而不重述,使得两个老例子充满了新意。《阿凡达》的例子使人眼前一亮,弥补了论据陈旧的缺陷,而且新老例子结合,自然流畅,为本文增色不少。
[佳作展示二]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北京某考生
亲爱的孩子:
你不要笑我“迂”——当今社会通讯是这样的发达,我却用这种古老的方式与你沟通。我之所以选择这种方式是因为我知道,唯有无声才能使我从容。
我看到了你的博文。你说你不适应环境,感到了竞争的激烈,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你很喜欢你们的校训:“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但在新的环境中,你却不知该怎样践行这8个大字。
但丁在《神曲》中说:“神将一对双生花播植于人间,自此黑暗不再,两朵花生生不息。”我对这两句诗曾经感到不解,于是,我选择了回溯„„
当硝烟弥漫在雅典上空的时候,希腊战败了,成了强大罗马帝国的附属国。一个文明难道就这样被淹没了吗?我慨叹着。但历史的画卷却向我展示了这样的图景,一边是罗马士兵贪婪地搬运希腊神庙里的雕像,另一边是希腊人把耻辱掩埋起来,埋头踏实地做他们该做的事。我看到一对双生花在废墟中顽强地盛开。我悟了。
黑格尔说:“一个强大民族的立业之根在于其仰望星空。”一个民族的文明是其最好的武器。是的,希腊人懂得仰望星空,明晰于自己更远大的目标——用灿烂的文明征服罗马。他们虽甘于一时之辱,但从未放弃仰望星空。所以我看到希腊人在仰望星空的远大志向的指引下,脚踏实地地创造着孕育着文明,征服了罗马,获得了独立。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双生花开遍山野。
我的孩子,你现在可懂,神赐予人间的双生花就是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啊!
你看,五四那天,温总理在北大校园与学子们促膝长谈;你听,温总理与学子们真情唱和,根植于总理和学子心间的不正是“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吗?
我想,仰望星空是脚踏实地的前提与基础。我的孩子,你关注过“北京将成为国际城市”的新闻吗?中国政府仰望星空,为北京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放眼未来,北京的前景如浩渺的星空,灿烂广阔。
而脚踏实地作为双生花的一支,是仰望星空的立足点。如果一味仰望星空。而不脚踏实地地做,即便再美的星空,也会成为黄粱美梦。你看现今的北京,在提出国际化的目标后,不断加强城市规划,努力发展立体城市整体规模。自此,双生花开遍京城的每个角落。
我的孩子,我也希望你能拥有这朵双生花。你当放眼未来,仰望星空;你又当为之拼搏,脚踏实地做事,踏实认真做人。
我坚信你的双生花一定会开得绚烂!
爱你的妈妈
2010.06.07
[点评]
本文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双生花”的比喻。“双生花”不但生动形象地阐述了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关系,还贯串全文,起到了线索作用。本文充分体现了考生的思辨能力,仰望星空是前提,脚踏实地是立足点,认识比较深刻。虽只举了3个实例,但古今与中外结合,既有历史的纵深感,也体现了时代感。但丁与黑格尔的名言穿插其间,把文章有机地串联起来。思路清晰,构思新巧,语言从容老道,富有个性和才情。
第三篇:2018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评析
2018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评析
2018年高考语文北京卷作文题 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今天,众多2000年出生的同学走进高考考场。18年过去了,祖国在不断发展,大家也成长为青年。
请以“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②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优美生态环境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期盼。
请你展开想象,以“绿水青山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形象生动地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
要求:立意积极向上,叙事符合逻辑;时间、地点、人物、叙事人称自定;有细节,有描写。
2018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评析
口
北京市育才学校杨明鲜
2018年北京高考作文题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在为国家选拔人才问题上,不畏流言蜚语,“旗帜鲜明地讲政治”(习近平),贯彻十九大精神,奏出时代最强音;二是注重写作核心素养的考察和引导;三是坚持从写作心理学和写作规律层面引领中学作文教与学。
一、“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评析
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成长类的作文题并不陌生,2018年北京市高考作文题也关乎成长,但是“新时代新青年一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这一命题,不同于以往的成长类作文命题,它把个人成长,与新时代,与祖国发展联系起来,正大光明地贯彻十九大精神,有着明确的指向、深沉的思索、高位的引领、热切的期望和铁肩担道义的精神,同时从技术层面、从思维层面、从核心素养层面引领考生。
(一)“新时代”的内涵和作文的思考维度
“新时代”,一个“新”字彰显着与众不同,要写好这个作文题,首先要明确,作文命题中“新时代”是什么时代,其内涵是什么?作文题引导语提示“今天,众多2000年出生的同学走进高考考场……大家也成长为青年”,这句话暗示“新时代”指的是“2000年出生的同学”成长为青年时期对应的时代。
也许有人要说这不是钻牛角尖吗?我们不妨这样思考,“新时代”是有人称道的“孙中山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创立了一个新时代”的“新时代”吗?显然不 是。“新时代”是无数人下岗失业从头再来,千军万马下海捞钱的“新时代”吗?显然也不是。考生思考和追问新时代是什么时代,是无可厚非的,因为不同的时 代对青年有着不同的召唤。
“新时代”到底是怎样的时代?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新时代,是承
/ 7
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明确了新时代及其内涵,作为新青年的考生,在作文写作中才能发现新的思考维度,面对新时代可 以从哪些维度思考新时代的特征呢?
1.科技上。核心技术,国之重器,靠化缘是要不来的,要自力更生,把“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逻辑颠倒过来,才能有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蛟龙号、“复兴号”高铁、大飞机、航母出海试航等重大科技成果问世。
2.经济上。拒绝颠覆性错误,要把国有企业做大做强,还要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
3.环境上。拒绝进口“洋垃圾”,不做世界垃圾处理厂。我们“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我们要使城市更加宜居,使乡村更加美丽;我们要保护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那片净土、那片蓝天。
4.国际上。由“韬光养晦”转向“奋发有为”,走近世界舞台中央。面对“人权灯塔”,退出国际人权组织,我们要运用中国智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5.思想政治上。不为普世价值、民主宪政所迷惑,不忘全世界共产党人奋斗的初心,重读《共产党宣言》,坚定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
6.法制上。建立健全法制,反腐零容忍,“苍蝇老虎一起拍”;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扫荡历史虚无主义。那个叫喊“爱国成贼”的“老青年”已经走远,“新青年”在朗朗天地间行进。
……
这一切都与新时代新青年成长息息相关。先辈的辉煌成就,艰苦奋斗、创新奉献的精神,已成为新青年信念发育的营养;新的时代以其宏伟的蓝图、艰巨的任务和伟大的使命,热切地召唤着堪当大任的新青年。
(二)新青年的成长和祖国的发展 “人间正道是沧桑”,在无数的淡化、质疑、嘲讽乃至抨击之中,北京市高考作文命题,不仅要把新青年的成长和新时代结合起来,而且还要把新青年的 成长置于祖国的发展的体系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高考命题的导向作用,这是一种高位的引领和铁肩担道义的精神。这一作文命题不仅是引导中学生作文如何立意,而且是引导青少年思考究竟应该怎样成长发展,这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大课题。
毋庸讳言,一个时期以来,在一味追求个人成长、成功的道路上,中国一些青年的成长发展的确出了问题。例如,不时有中国青年高唱“外国的月亮圆,外国的空气甜”;还有某高考状元竟公然把中国人称为“支蛆”,把中国称为“你国”;还有作为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党员被保送的某大学博士研究生竟毫无底线地说:“China支那,废话,不侮辱我说它干嘛”。2000年出生的同学走进高考考场,在作文题引领下,思索着个人成长和祖国发展的关系,考生作文的立意多有恢弘气象,时能抵达高远之境,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新时代祖国的发展对自己的影响和哺育。祖国发展给了我们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祖国是哺育我们的母亲,我们应该因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常怀感恩之心,心系祖国,健康成长。
/ 7
2.把个人发展和祖国命运连在一起。树立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我们的党和人民的观念。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每一个青年,都应主动将个人的奋斗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奋斗大潮中,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
3.过硬的本领和核心素养。这是个人成才的基础、民族复兴的基础;考生自觉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敢于迎接挑战,勇于担当祖国昌盛和民族复兴的大任,做顶天立地的新青年。
4.响应祖国召唤,报效祖国。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年周总理能够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志,现在的青年人也应放出“为新时代祖国发展而奋斗”的豪言。新青年人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听从时代的召唤,精忠报国,书写人生庄丽的华章。
祖国终将选择那些选择了祖国的人,总书记也勉励青年:“广大青年要有敢为人先的锐气,勇于解放思想、与时倶进,敢于上下求索、开拓进取,树立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超越前人的雄心壮志,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三)论据恰当
秉承近年作文命题传统,2018年高考作文“新时代新青年一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依然坚持回归基础,注重逻辑思维,引导考生写好最基本的议论文,在写作技术方面,从观点、论据、论证等进行引导,所不同的是近年高考作文题在论据运用上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论据恰当充实”。
鉴于在《2017年北京高考作文评析》中,我对“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做了一些分析,在此重点分析“论据恰当”。论据恰当与否,表面看是材料选择和运用问题,实质上是逻辑思维问题。考生作文论据不恰当,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如下:
1.不辨主旨,貌合神离,甚至论据虚假错误。有考生为了论证新青年成长要具备诚实的品质,选用了华盛顿砍倒樱桃树的故事作为论据。“传说华盛顿小时候曾把父亲心爱的一棵樱桃树砍倒了。父亲回来发现后,质问家人:这是谁干的好事?华盛顿心里有点紧张,但想了想之后,还是勇敢地走到父亲面前,带着羞愧的神色说:爸爸,是我干的!父亲听后,不但没有惩罚华盛顿,反而赞扬说:承认错误是诚实的英雄行为,要比一千棵樱桃树还有价值。”这个论据的问题首先是论据与观点缺少联系,也和作文题貌合神离,“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 长”要求诚实的品质,必须和祖国相连,要和新时代呼应。同时,这一论据是虚假的,历史学家己经查证,华盛顿家里根本没有樱桃树,这是一个编造的材料。论据必须是真实准确,不能道听途说,生编乱造,捕风捉影,要符合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论据的准确是保证论点坚实的基础。
2.以偏概全,缺乏代表性。论据要恰当,还需要论据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普遍意义,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具有说服力。生活中的偶然性的个别 的事例,不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不能作为论据,否则就会导致论点的谬误。有考生在论证“祖国在发展,要求新青年成长要有规则意识”时,用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的例子。写道“中国式过马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将集体闯红灯的现象,命名为“中国式”,进而认为中国人素质低,集体不守规则,这就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在号称是“世界中心”的大都市纽约,集体闯红灯的现象也非常普遍,在纽约人流多的路口,不管红灯绿灯,行人纵横穿行,并被解读为“行人路权大于车辆路权”。相反在没有车辆的红灯
/ 7
路口一直等待绿灯的,常常是初到美国的中国人。
3.叙述冗长,缺乏重点。事实材料的角度往往是多侧面的,它要求考生对材料进行合理剪辑,保留材料中与中心论点密切的部分,精练表述而又突出要点,论据才能恰当地揭示事理、论证观点。例如,有考生论证“个人致富和为国家带来财富”时,事无巨细地叙述描写马云的一生,从马云小时候的生活,到上大学之后,做各种兼职,发过传单,送过外卖,卖过烧烤,到大学毕业后,书店开倒了就开花店,花店开倒了就开快餐店,再到创建淘宝网,创办了阿里巴巴集团,成为中国首富。论据详略处理也包含着逻辑思考过程,这种不假思索的冗长的叙述,使论据缺乏重点,松散无力。
(四)关于文学和政治近年来北京高考作文题,越来越重视选拔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引领和导向作用,也正因为如此,时至今日依然有论者如同看到洪水猛兽一般惊呼“政治!政治!”仿佛讲政治就是犯罪似的,以此抨击北京高考作文和命题,他们却进而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文学远离政治才能抵达文学的本质,远离政治是评判作文优劣的标准。”这种论调很有迷惑性,也很有市场,但是“文学和作文远离政治”是个伪命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文学和政治的关系是高考作文的要求,也是新时代要求。
文学不等于政治,政治也不等于文学,但是,放眼几千年的中外文学史,就会发现,一切文学都或明或暗地包含着这样的亦或那样的政治立场。所谓文学远离政治,只不过是站在一种政治立场之上,攻击自己不认同的政治立场的借口和伪装。
近代文学史上,鲁迅和梁实秋的论战旷日持久,论战长达8年,作品40多万言100多篇文字,可谓世上绝无仅有。这不是一场私人恩怨,他们论战的焦点就是文学和政治的关系。梁实秋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以为文学远离政治,超越阶级,以为文学当描写永久不变的人性;鲁迅认为文学不可能远离政治,文学具有阶级性,文学总是站在一定的立场上,要么为这样的人,要么为那样的人。鲁迅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到处鼓吹与政治无关的梁实秋的政治性就在于“虽为一个资本家所豢养,其实是属于所有的资本家的,所以它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是“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
鲁迅这个人很让人刺眼扎心,也正因为如此,一个时期以来,“梁实秋们”绞尽脑汁借各种理由把鲁迅剔出语文教材,而把鲁迅的论敌们迎请回来,以便消除鲁迅在政治上、思想上的影响,于是梁实秋、徐志摩、陈西滢、沈从文一个个涂脂抹粉在语文教材里搔首弄姿,作清纯状,作与政治无关状。对待鲁迅论敌和鲁迅,爱憎如此之分明,这本身就是打着远离政治的幌子,在接班人教育问题上玩弄政治。那个叫鲁迅的人终于滚蛋了,文学也就此失去了灵魂,从人性论文学,到伤痕文学,到纯文学,到玩文学,到下半身文学,呻吟着一步步堕落下去。请注意,堕落不是远离政治,堕落是在完成另外一种政治使命——消解人民立场和中华风骨。先辈和伟人们播下了龙种,宵小之徒利用堕落让我们收获跳蚤。而梁实秋借尸还魂,一路蹿红,也再次证明:在当今世界,为艺术的艺术,超阶级的艺术,和政治并行或相互独立的艺术,实际上都是不存在的。
所幸新时代呼唤着文学理论回归正途,习近平在《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重新强调文艺的人民立场问题,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最终都是 为内容服务的,……背离了这个原则,技巧和手段就毫无价值了,甚至还会产生负面效应。”
/ 7
北京市高考作文“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 发展中成长”响应时代召唤,正本清源,理直气壮地突显立德树人、时代精神、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政治主旋律。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对青年一代寄予殷切期望。他指出新时代青年要乘新时代春风,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青春梦想,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担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我们的奋斗中梦想成真!”
二、“绿水青山图”评析
2018年北京高考考生选择记叙文的只占20%,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北京高考记叙文命题,对写作核心素养的要求逐年提高,突出了对“语言运用、审美创造、思维提升、民族发展”的综合考查。要写好这道作文题,首先就要对这几个方面有所认识。
(一)审美创造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核心素养”被置于基础地位,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核心素养包括四个维度: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2018年北京作文命题“绿水青山图”首先要求考生具备审美创造能力,要能创造出生动形象的美的场景,强化对“审美创造”这一核心素养的考察,这考量着学生记叙文写作的水平。
“绿水青山图”怎么写?我们应该从历代文学名著中汲取营养。“绿水青山图”指向的是对场景的审美创造。“场景”并非是单纯的自然环境,也并非单纯的场面描写,而是由人、事和环境组成的一段生活流。在写作过程中,通常包含三个层面:环境描写、人的活动和意蕴指向。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一 个经典范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就是截取一段生活流,把自然画面、人的活动和特定意蕴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我们呈现了一个艺术的场景,为我们创造了一幅“秋思图”。
北京高考作文题在审美创造方面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绿水青山图”是总体要求,“有细节,有描写”是技术提示,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则揭示了场景描写中人的活动和意蕴指向。
北京高考作文“绿水青山图”,极大地增强高考题的选拔功能和效度。以前的记叙文考题往往存在严重漏洞。高考前常常会有写作能力极差的考生,写议论文缺乏材料,缺乏基本的逻辑能力,写记叙文干瘪凌乱,缺乏描写能力,甚至连基本的语句都写不顺,写作能力基本处在初中小学水平,还很擅长自我安慰“文绉绉的话,我写不来”。此时“有经验的”老师便授予作文秘籍“编个离奇的故事,塞进主题思想”,这类考生也时常蒙混过关,作文达到二类中上,乃至一类。
这是对优秀考生辛勤付出的愚弄,对阅卷老师智商的侮辱,对高考公平正义的践踏。今年高考作文题“绿水青山图”指向的是审美的场景的创造,传承的是中国古典文学审美创造之精髓,考查的是真正的写作核心素养,这样基本把那些写作基础差、逻辑思维差的考生逼得走投无路,杜绝了靠编造离奇曲折故事投机取巧的不公现象。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课程标准明确将“思维发展与提升”作为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北京作文题“绿水青山图”主要从叙事逻辑和想象两个方面引导记叙文的写作。
1.叙事符合逻辑。北京记叙文要求“叙事符合逻辑”,是非常及时的引导。形象思维在记叙文写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要写好记叙文,也离不开逻辑思维,记叙文对逻辑的要求不亚于议论文。在材料选用上,需要抓住典型素材,5 / 7
运用逻辑思维将素材进行加工、分析、判断与组合,唯有如此,才可以真实地反映素材的本质,才可以写出佳作。在谋篇布局上,文章的结构是作者逻辑思维的表现形式,考生构思时拿不出明确的思路,就会写到哪里算哪里,在这种“无逻辑状态”下写出的文字,谋篇布局错乱,当然也就无“质量”可言。在画面场景构建上,画面场景的构建不只是感性的抒发,里面包含着有理性的逻辑思维,要注意主次关系、先后方位、生活逻辑、艺术逻辑等。在意蕴揭示上,描写的画面和主旨意蕴之间要存在逻辑联系,不能贴标签。
1想象在作文中的作用。一说“想象”,有人就盯着“想象作文”,比如穿越秦汉、火星人到访、灰太狼新传等不着边际的幻想,甚至有人看“想象”,就认定会误导学生会虚构、编造、假大空,这是肤浅的认识。想象是一种思维品质,想象是审美创造的关键。想象在作文写作中的作用几乎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它是写作翅膀,不只记叙文,议论文缺乏想象也是不堪设想的。学生不会写“绿水青山图”,不会描写场景,往往不是因为没有词汇,也不是因为没见过青山绿水,而是因为没有想象。我们不妨看看《荷塘月色》是怎样描写图画和场景的“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这要的是细致入微、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想象能力。
(三)载道精神
1.广阔的写作空间。作文要求中提示“时间、地点、人物、叙事人称自定”,为考生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绿水青山图”可以写过去、现在和未来任何时间;可以写中国、外国,太阳、月亮、火星,甚至宇宙任何地方;用第一称、第二称、第三称叙述均可。考生可以写王维、李白、陶渊明、孟浩然等人曾经见过的绿水青山;可以写麦田的呼唤、瓦尔登湖的静谧、白桦林的夜莺、葡萄庄园的浪漫;可以写对当下祖国的青山绿水赞美,可以写对未来人破坏环境的忧患;可以畅想未来祖国处处山明水秀,当然也可以写我们环境污染的现状。
2.“载道精神”回归。2018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绿水青山图”明确要求作文要承载“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之道。近几年北京高考作文题从“和英雄生活一 天”,到“读好书”,到“为共和国拍照”,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可谓苦心孤诣引领和呼唤“载道精神”的回归。“文以载道”一直是中国古代文学史和文论史上的一种优良传统。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称赞韩愈“文以载道”的精神,指出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但是在文艺金钱化浪潮和西方文学思潮的双重冲击下文以载道”频频遭到恶意的质疑、否定、批判和抛弃。而创作的流变和发展轨迹告诉我们,他们批判、抛弃、拒绝文艺承载“崇高之道”,一切崇高纷纷解构之后,我们看到他们用天花乱坠碎片承载的是抽象人性论、虚无主义、普世价值和弗洛伊德的性欲等等“邪道”。
今年高考作文不少考生非常关注现在中国的环境问题。如,全国的河流、河段已有近1/4因污染而不能满足灌溉用水要求,全国湖泊约有75%的水域受到显著污染,全国城镇供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城市水域受污染率高达90%以上;空气污染严重,黑烟 滚滚,雾霾笼罩不见蓝天。关注现实本来是一种优秀的品质。但个别考生落脚点是中华民族的劣根性之类,这是学“旧青年”之舌,步虚无主
/ 7
义后尘。
考题明确要求“立意积极向上”,引导语“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优美生态环境是 每一个中国人的期盼”提示考生,即使写环境污染,落脚点也应该是引起警醒反思,转变观念,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使命感,保卫碧水青山、蓝天白云,走绿色发展新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 7
第四篇:2012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
2012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火车
巡逻员的故事 老计一个人工作在大山深处,负责巡视铁路,防止落石、滑坡、倒树危及行车安全,每天要独自行走二十多公里,每当列车经过,老计都会庄重地向疾驰而过的列车举手致敬。此时,列车也鸣响汽笛,汽笛声在深山中久久回响……
大山深处的独自巡视,庄重的巡礼,久久回响的汽笛……,这一个个个场景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在材料含义范围之内,自定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2北京高考语文作文例文:
平凡的幸福
每当火车飞驰伴随着汽笛声从他身边而过时,我想,那就是他的幸福。但他却用生命去守望着,他每天劳作在这山谷巨石中,享受这大自然的安抚;他挥手,向飞驰
而过的列车致意,等待他的是那悠远的长鸣。
这就是他想要的幸福与满足,一种简单而平凡的心灵慰藉。
其实,幸福只是一种心态。你感受到幸福,生活便幸福无比,你感受到痛苦,生活便痛苦不堪。一个人不论高尚还是低俗,只要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并且一心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做得尽善尽美,那他在这世界上就是无比幸福的,这样的一个人必将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
我们的生命到底要如何去经营,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不同生活方式。你所羡慕的人,并不一定有你快乐和幸福。可能他还在羡慕你在纷繁忙碌的尘世中,能得到那份充实和宁静。其实,平淡的生活有她特有的舒畅和美,她需要用心去品味,需要你发现在这平淡的生活中的满足,你才能听到那“汽笛长鸣”下的喜悦。
无独有偶,在北京有一位修钢笔的老人,在寸土寸金的王府井,有一间产权属于自己的铺面,但生意惨淡,每月收入仅2000多元。有人劝他:“你把铺面租出去,每月租金就有5000多元,自己省心省力,为什么非要自己经营呢?”老人说:“我也不是傻子,这一点明白账我能不知道吗?可我如今干的事,不仅是经营生意,也是在经营我自己。每月我少了3000元收入,并不影响我的生活质量,我若闲下来没事干或干我不喜欢的事,我就受不了。我这儿是全北京唯一专修钢笔的铺面了,喜欢钢笔的北京人差不多都知道我,我能为那么多的人服务.这不比我一个月多挣几千元更重要吗?我活了70多岁,知道我最需要啥。”
由此可见,幸福真的不需要太多的什么,幸福是一种感觉,当你能了解你生命中想要的是什么,幸福即会随之而来。能活出生活的真正滋味,能享受人生的真正乐趣,能领悟生活的真正意义,能实现人生的真正
价值,进而才能够苦得其所,乐在其中。
守望,属于我们的幸福离我们很近,尽管我们的门外就是繁华,尽管我们身边就是喧嚣,但我们还是会固守心中那片宁静,去满足自己最真实的愿望,享受最简单的幸福。在满足自己的同时,也奉献给别人快乐,这是一种坚定的平凡中的守望。
第五篇:2007北京高考作文题及
2007年高考北京满分作文选登
2007年北京高考作文题:读古诗写感想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有人说,这是个用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请你根据读者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拟题目,自定角度。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全文不少于800字。
(2007年高考北京满分作文选登(12 篇),感谢07作文考题,让这样优秀的考生脱颖而出!有的视角独特,见解不凡。作者于试题提示的角度之外,另辟蹊径,从诗句的品读入手,从容面优雅地表达了自己对诗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独到感悟。有的立意深刻,脉络清晰。有的材料积累丰厚和思想沉淀深厚。)
2007年北京高考满分作文----
同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令人陶醉的诗句,往往不是能够凭枯燥的艺术理念讲清楚的。这些诗句往往是一种细腻的、微妙的、独特的人生体验。而这种体验,不要说外人难以体察,就是作者本人,当他处于另一处境遇,眼前所见是另一幅图景的时候,恐怕也难以复制出当初诗中所蕴藏的那一份情思吧。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坦诚地说,我是第一次知道这两句诗,然而一首真正美好到极致的诗,却并不太需要读它的人先了解时代背景、创作动机、诗人的生平遭遇等等,我们完全可以仅仅凭借一颗跳动着的心去感受,凭借一双敏感的耳朵去倾听。换言之,好诗与上天联系得更为紧密,而与作者倒可以层层剥离开来。因而我们只要能听懂上天的倾诉和人间永恒不变的乐音,我们就可以无限靠近诗句中所传达出的那份永恒不朽的感动。
读这样的诗句需要静下来,放下手中的俗务,松开心灵的桎梏,然后,想像„„如丝的细雨,轻轻的粘湿穿透春日薄如蝉翼的衣衫,如酥油一般滋润肌肤。缓缓的,如松软的雪地上一颗被挤碎的樱桃,红色的汁液渗出,浸到雪花的每一缕肌理,在它六角形的每一个尖尖上,凝结成一个细小而饱满的红色珠子。而皮肤如泥土一般,以令人体察不到的微弱的呼吸,吐纳着那柔滑的水滴,渐渐的,你身体的每个角落,便都有了雨水的存在在。那些雨水并非凭空生出的死水,它
们有着自己的生命,或许曾摇摆过嫩绿的水草,或许曾有鱼儿在水中吐过泡泡,或许是一泓清泉绕过岩石青白色的脊梁,它们蒸腾、凝结,在天空中听守鸟儿的歌声,然后那自然孕育的跳跃的灵魂,便随细雨浸入了你的身体。在这一刻,我们还只是一个个孤零零、硬邦邦的个体吗?我们同大自然灵与肉的亲密接触不就在不经意间实现了吗?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两位伟大的诗人:陶渊明和梭罗。我注意到他们的诗文中,似乎特别强调农耕之乐,强调自给自足,用自己的双手去盖房子、种粮食果蔬、蓄养家禽家畜。而他们的伟大之处则正在于此:他们超越了单纯的懒汉闲夫式的隐士情结,而构建了一套更为纯朴,更为谦逊真诚的与大自然亲近的人生哲学。因而陶渊明摆脱了魏晋名士张狂不羁、折磨肉身、痛饮狂歌,最终服药而死的悲惨结局。而梭罗则没有像他的后辈那样,或充满“迷惘”,或身心“垮掉”,最终在仇恨、纵欲与郁郁寡欢中被粗砺的现实吞没。是大自然,充满善意,怀抱博大胸襟的母神,拯救了他们在人世间伤痕累累的身躯,然后用她甘甜的乳汁和轻暖的抚摸平息了他们内心的愤世嫉俗的怒火。他们无疑是幸运的。但如果不是听从了上天的旨意,一心一意的将自己的心脏贴在大地上,与山川同呼吸,与草木结友伴,他们又怎能在浑浊的世上,为后世留下一颗纯白无瑕的冰玉之心,又以其感悟自然的卓越作品彪炳千秋呢?
用真心去感悟自然吧!有了那一份心动,读诗,你是知音;倾吐,你就是诗人。
【点评】:感谢07作文考题,让这样优秀的考生脱颖而出!
本文视角独特,见解不凡。作者于试题提示的角度之外,另辟蹊径,从诗句的品读入手,从容面优雅地表达了自己对诗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独到感悟。
作文考试好比跳水比赛。当众多考生纷纷选择三米台、五米台入水的时候,是什么推动这位考生选择了十米台的高度?是“反弹琵琶”之类的写作技巧,还是“材料出新”之类的写作意识?我看都不是,让他走上十米跳台做轻松一跃的,是他丰厚的文学积累、独立的思考习惯与深刻的人生感悟。作文是记录思想的。有深广的情怀,才有高品位的文章。“好诗与上天联系得更为紧密,而与作者倒可以层层剥离开来。因而我们只要能听懂上天的倾诉和人间永恒不变的乐音,我们就可以无限靠近诗句中所传达出的那份永恒不朽的感动”“用真心去感悟自然吧!有了那一份心动,读诗,你是知音;倾吐,你就是诗人”这些精当的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