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反思

时间:2019-05-13 13:55: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反思》。

第一篇: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反思

(一)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可能会常常遇到一些突发事件,但可能有部分老师的处理可能和我一样,这样就有意或无意伤害了学生。如有的学生上课举手回答问题答错了,就批评他,或就直接让他坐下,而不进行分析他错的原因。久而久之,这个学生肯定不会再在上课时举手回答问题,这样就出现一堂课上没有学生举手回答问题,这样教学气氛就比较差,影响我们的教学激情,同时我们也不能及时得到学生掌握程度的反馈信息。另外一些差生,每次考完后成绩大部分是不理想的,我们就要说他成绩怎么考得这么差,拖班级后腿„„ 而不注重他的进步(如总是错的题会做了,粗心的毛病改掉了„„)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更加产生厌学,导致恶性循环。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每一个学生都有他们的自尊,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里说过:“ 任何时候都不会给孩子不及格的分数”,其用意是希望教师任何时候都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所以我们要常常反省自己的行为对学生有无伤害。

在教学过程会出现闪光点。如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精彩导课语,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重难点创新的分析,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过渡语,对学生做出的合理赞赏的评价语等诸方面都应该进行详细记录,供日后参考。同样在教学过程中,每节课总会有这有那的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语言说话不当,或教学内容处理不妥,教师课后要冷静思考,仔细分析学生冷场、不能很好掌握知识这方面的原因。另外我们每个学期至少会有一次全市的教研活动,那至少我们可以听到一些优秀的课例,我们也可以取他们的成功之处用之自己的教学中。所以我们应该在每一堂课后都要进反思自己的成功与失败之处,舍弃糟粕,避免在今后的教学中犯同样的错误,取其精华用之以后的教学中,从而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使我们的教学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

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反思

(二)相信很多教师对“ 信息素养的培养” 这一基本理念耳熟能详,但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的理念“ 构筑健康的信息文化” 更需要在理解基础上应用起来。这一理念是指信息文化的构筑不仅取决于文化的承载物(如信息技术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源),而且取决于文化活动的主体(信息技术教师、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管理者)之间的动态性关系。所以,对于课程的建设及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教师肩负着很大的责任。

(1)在不断的学习中成长

信息技术教师不能以任务繁重为由,忽略对自身能力的提高。在这个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作为这个学科的老师更应时刻注意自我提升,应该通过参加>培训或者学习优秀案例等形式,深入学习新课标的理念、目标、实施和评价,学习教育理论、研究教学方法,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师生角色转换,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和创新意识。另外,参加一些科研活动,也会培养教师们严谨、科学的作风和优秀的科学素养

(2)增强对教材的利用能力,超越教材的能力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或许会造成教材具有相对的滞后性。教师们在进行教学时,如果仅局限于教材的知识,不仅会招来学生们的不满,也会让自己的课堂缺乏生命力。北京市丁香小学的武健老师“ 一英寸宽、一英里深” 的观点就传达给我们这样的一种理解,每一个教学单元要“ 小而精”、“ 要深入和升华”,要进一步加工信息技术教材。的确,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崭新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显得年轻和稚嫩,在实践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很多的问题,但也毋庸置疑信息技术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以及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变化。同时,它也是一门快速成长的学科,如果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这个过程,用矛盾发展的观点来审视信息技术教育所发生的一切,我们就会发现它是在前进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反思

(三)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及各方面的协调能力,要确保信息技术教育在培养新型人才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探讨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作为一名多年从事计算机教学的教师,在教学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利用“任务驱动”法来实现教学任务

单从“任务驱动”字面上看,好像是学生在老师布置的“命令(任务)”驱动下完成某些学习,如果这样的话,那学习过程就不是主动积极的学习而是被动积极的学习了,学生主体仍然没有从被动的去接受知识中解放出来。我们这里所说的“任务驱动”是建构主义理论中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事实上它并不是简单的给出任务就了事,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讲画图中的图片翻转时,我们可以提出这样一个任务:画出一个倒“福”字来。学生得到这一任务后,他们就会主动的思考并学习完成这一任务所需要的知识。事实上我们都知道完成这一任务需要用到“为图画添加文字”这一旧知识和图片翻转这一新知识,学生就可以通过完成该任务学习并复习新旧知识,而且还学到了把知识综合起来运用。

二、使用悬念手法,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学生在学习计算机时,往往喜欢上上机操作课,对课堂理论性教学则感到单调,尤其是在学习高级语言进行程序设计时表现较突出。此时,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强调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或采取简单批评指责的方法要求学生注意听讲和积极思考,效果不会很好。如果采用电视节目预告中使用的“悬念”手法,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循环语句时,我手举一张纸,设其纸厚0.5mm,接着提问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多少?此时学生会异口同声回答出来。这时学生已经产生了一个疑问,一张纸和珠穆朗玛峰有什么联系呢?接下来话锋一转说道,就用这样的纸(足够大),对折若干次后,就可以达到或超过世界最高峰的高度!学生马上会瞪大眼睛、张开嘴发出惊讶的声音。此时悬念已产生,兴趣也调动起来了,学生会怀着极大的好奇心要编出程序来验证一下这个问题,教师这时恰当地点出编这个程序的几个主要环节,引导学生操作,预期的教学效果就达到了。

三、注重教师在课堂上所起的作用

在新的课堂教学中,知识不再仅仅作为信息而被简单传递,它应该成为引发学生思考的对象。学生的思维是在活动中发生的,并随着活动的深入而得到发展。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是促进者,指导者,应该引导学生针对某些问题进行共同探讨,尽可能地去暴露学生思维过程,做到凡是学生能自己探索得出结论的,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决不暗示,使学生学习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发展能力的过程。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反思——提高——再反思——再提高的过程,我受益非浅,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在教学中及时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会使我逐渐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通过不断地反思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第二篇: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

相信很多教师对“信息素养的培养”这一基本理念耳熟能详,但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的理念“构筑健康的信息文化”更需要在理解基础上应用起来。这一理念是指信息文化的构筑不仅取决于文化的承载物(如信息技术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源),而且取决于文化活动的主体之间的动态性关系。所以,对于课程的建设及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教师肩负着很大的责任。

(1)在不断的学习中成长

信息技术教师不能以任务繁重为由,忽略对自身能力的提高。在这个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作为这个学科的老师更应时刻注意自我提升,应该通过参加培训或者学习优秀案例等形式,深入学习新课标的理念、目标、实施和评价,学习教育理论、研究教学方法,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师生角色转换,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和创新意识。另外,参加一些科研活动,也会培养教师们严谨、科学的作风和优秀的科学素养

(2)增强对教材的利用能力,超越教材的能力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或许会造成教材具有相对的滞后性。教师们在进行教学时,如果仅局限于教材的.知识,不仅会招来学生们的不满,也会让自己的课堂缺乏生命力。北京市丁香小学的武健老师“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观点就传达给我们这样的一种理解,每一个教学单元要“小而精”、“要深入和升华”,要进一步加工信息技术教材。

的确,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崭新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显得年轻和稚嫩,在实践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很多的问题,但也毋庸置疑信息技术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以及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变化。同时,它也是一门快速成长的学科,如果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这个过程,用矛盾发展的观点来审视信息技术教育所发生的一切,我们就会发现它是在前进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反思2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已越来越普遍。初中信息技术是近年新开设的一门课程,该课程日渐重要。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如何教学这问课,我进行了下面几个方面的思考:

一、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也是激发创造力的必要条件。一个人只有对某个问题产生了兴趣,才会启动思维,才会主动去寻找解决它的办法,才会主动获取相关的知识。因此,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每当接手一些新班级,总会发现其中有一部分学生从未使用过或极少使用计算机,根本不具备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能力,完完全全是个“电脑盲”。在操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绝大多数非常简单,甚至令人发笑,作为教师,不能因此而嘲笑、训斥学生,一定要注意聆听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并针对不同问题做出不同的解答,在辅导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与学生站在平等的高度,用适当的鼓励和表扬树立他们成功的信心、决心。

二、游戏引导法

众所周知,汉字输入训练是一项机械的、枯燥的教学内容,有的学生在学会了输入方法之后就不愿花时间反复练习,这样就不能达到要求的输入速度。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不厌其烦”地反复练习从而提高输入速度呢?创设一种愉快的环境,让学生在玩中学、练中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比如进行指法训练,可以先对照实物让学生认识键盘,并讲解键位及指法要求。接着为每一台学生用机安装打字游戏软件,花样百出的打字游戏能够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通过几次游戏的玩耍,学生很快就能记住指法与键位。然后教师就可以教给学生汉字的输入方法,进入实际训练,此时可以安装上汉字输入的测速软件,搞几次分组或全班学生的输入竞赛,调动起学习的热情。

三、任务驱动式教学

任务驱动式教学就是介绍有关知识和方法前,提出一些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较密切的任务,在引导学生应用计算机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贯穿渗透学习内容。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安排适合课堂教学的相关游戏或其它内容。这样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和实践,有利于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兴趣盎然地掌握所学知识,可以提高学习效率,锻炼学生的学习和探索能力。

四、自主学习

创建有利于自主性学习的环境及资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在组织安排教学过程中,不是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组织讲解教案上,而是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把精力放在简化利用资源所经历的实际步骤上。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找出已经学过的知识与正要学习的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有利于教学中突破难点,也能使学生轻易地掌握教学重点。教师通过让学生围绕问题自学、讨论、交流、实践,充分挖掘学生自主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

总之,教师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要从更新教学观念入手,营造创新环境,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保证学生有创新的时间和空间,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要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让学生感到信息技术课一定要学会,一定要学好。

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反思3

小学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动手、动脑的实践课,它要求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任的信息技术应用习惯。根据《纲要》要求,教师应加化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各种学习和解决各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下面结合信息技术课的特点,谈一谈自己的反思心得。

一、备课:(提前一周备课,重在备意图,每个教案一定要有教后反思记录)

1、备课参考资料:课程标准、指导意见、教案参考、教师用书、教材、活动手册,大家园丁以及网络等资源

2、备教材:必须确定教学目标,知道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知识点和内容含量适合1课时

3、备学生: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等情况,分析哪些知识点是学生容易掌握的,这样的知识点就只需要点到为止,否则需要详细的介绍和指导练习。

4、备教学方法:讲授、任务驱动、参观、演示、练习、课堂讨论、复习等方法。

5、任务的描述和问题的语句描述要具体明确

6、一节课要有一个设计的亮点

7、三维教学目标,回归日常生活世界,过程性评价的设计,强调合作与交流(分组)

8、先了解大致要讲什么(粗的一个思路流程),然后细化下去(详细的教案),然后又回归到流程忘记教案。

二、上课

1、知识的讲解和技能的演示,要简单清晰

2、抓住重点知识,不要面面具到,注意一堂课的知识量不可以太多

3、过程要完整,条理清晰,生动的引入(情景导入),新知识点各环节,小结。

4、目标原则:(告之原则)让学生知道每节课掌握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学习目标要具体,要符合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

5、主体原则:(学生全体、全程参与,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去发现和思考)教师的主导作用绝不表现在满堂讲,而是指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一堂课的讲课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同时,要更加重视教师的有效指导。比如10分钟讲解,10分钟练习,其它时间自由练习。

6、反馈原则:(及时检查,可以督促学生学习)过程性评价。即在每节课的每层次的教学中,必须有教师的查,这种快速的反馈即可以把学生取得的进步变成有形的事实,使之受到鼓励,尝试成功的快乐;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中的问题,及时矫正,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益。

7、激励原则:(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多鼓励表扬的原则)表扬、鼓励学生,激励评价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能满足学生自尊心的需求,自尊心是中学生最显著的心理特征之一。记住,你的一句评价可能开启或关闭学生心灵的一扇窗户,永远记住: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没有失败是成功之母,而有的失败是失败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这是青少年特有的心理发展规律决定的。

8、语言要生动活泼、例子要学生感兴趣,这样课堂的气氛自然会活跃起来。

三、反思

1、写心得体会:实际的课堂教学很难完完全全地按备课计划去进行,因此写心得的形式总结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宝贵经验教训,可作下次备课的借鉴。这也是提高教师备课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每个教案后面应该包含教学反思。

教学注意事项

一、基本功:

1、教态:微笑、要走下讲台、目光紧视学生,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比如有学生睡觉、讲话,要提醒);挺胸、自信、自然;不要紧张、放得开。

2、板书:要有设计,多余的文字不要写;课件也一样,文字的表达一定要正确,没有错别字和多余的文字,表达要清晰。

3、语言:要有激情、高昂、流畅;咬字要清晰,语速要慢、注意停顿,不能太平淡象背书一样;重点的部分要用强调的语气。

4、操作演示:一定要具体到界面上,而不是简单的文字介绍,让人看了就明白,操作提示的东西也应该在界面上说清楚;文字的表达一定要让人清晰。

5、软件使用熟练,有没有广播要注意。

二、一些想法:

1、语言不能生硬,要注意口语化,讲授法要生动,使抽象的概念用一些实际例子具体话、形象化,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如下边的概念很难理解,一定要用具体的例子形象化。也可以用图片和表格等图示对比的形式让学生明白概念。

2、组织课堂尽量让学生随和、有气氛,这样学生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

3、不能频繁的控制,一般控制在3次以内

4、习题或者任务:先引导给予适当的提示,再练习,叫一个学生演示,其他同学评价,教师点评或者评价;要提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5、课堂一定要有小结,可以让学生去小结。

6、出现的习题要先读一下,还要有简单的讲解,如果出现网站模式,还要先介绍一下网站的使用方法和栏目情况。

7、课前要写一个大致的'课堂流程图(并标好时间),这样可以控制整个课堂环节

三、备课注意的东西

1、教材处理问题:(抓不住要点、知识点错误)

2、教学设计问题(只重视预设,不重视生成,不重视情景问题的设计、不重视问题与教材的结合、不规范、环节设计不合理)

3、教学理念问题(新理念新在什么地方:老师自己讲得多,学生参与少,不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缺少应变与概括能力。只有花架子,不重实效,如合作、探究)

其它问题:

1、教学模式要在平时生成,形成一个套路

2、应用的材料要依据

3、情景问题与教材要紧扣

4、缺少应有的精神状态,不自信

5、书让学生读(看);话让学生讲(交流);练习让学生做;让学生点评让学生去做。总之,学生能做的就让学生去做。给学生信心、鼓励,而不是批评、指责。

6、规范性的动作要在平时养成,重视教材的处理方法;新课和复习课的区别点。

教学网站模式:

1、开始的时候先介绍各个栏目,以及使用方法,有帮助文件的也要说明他的使用方法。

2、首页上放一些提示:小组分组的方法(提倡小组合作学习);熟悉(介绍)栏目的使用方法;展示学习目标;也可以放任务的情景(用于创设情景)

3、先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活跃课堂气氛,垃圾师生间的距离。围绕一个主题,通过一系列问题或者任务(同一个例子或线路),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任务活动要独立又要有串联的关系,最后要升华情感,点化。

4、任务或者知识点,分成三大模块左右,这样可以保证在一节课内完成任务;每个任务要相互独立,一个完成了之后在做下一个任务(做到条理清晰);任务中要包含提示或注意、阅读材料或拓展任务(针对学优生设计)

5、任务要给学生适当的引导,任务下发后,要提示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练习探究讨论等,练习后叫学生上来演示,学生评价,老师根据情况点评或演示,梳理知识点,使学生建构的知识系统化。

6、优秀的作品展示或提前完成的学生演示;不好的作品也可以展示,要指出缺点,不会做的也可以叫上来,让别的学生指出错误的地方。

7、帮助:可有可无,若有,设置一些简洁有效的提示性帮助。

8、小结:教师课堂小结,可以让学生讲,给提示。同时设置一些练习题,并根据情况做点评。

9、自我评价:教师知道学生评价。

10、课后拓展。

11、教学网站做好后要测试功能:链接正确、图片是不是正确显示。文字性的东西:语句描述要清楚,无错别字和病句。

1、导入:演示、问题、故事、游戏、视频、音乐等,5分钟以内使学生有兴趣热情学习。

2、课型的把握: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

3、理论知识点:图示法、表格法、对比法、游戏法,生活中的例子结合等等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语言要生动。

4、小组合作:2-4个人相临原则,叫组员上来连线,其他组员说理由,其他小组评价。同质分组,异质分组。

5、评价:多表扬鼓励,经常有过程性评价,结束时有评价(自评),形成多元评价。

6、体现新课程理念:学生的需求、教师的有效引导、评价策略的体现、落实指导意见、信息素养的落实。

7、课堂是最重要的,语言组织能力,学生要紧张、有序、高效。

8、常写反思或随笔。

9、探究时间长短要把握,做的时候不要讲,别频繁的控制。

10、把握必修课的深度,根据指导意见。

11、学情分析、预期目标的达成,学习任务单、教学引导问题的设计(问题、目的、重点/难点/关键点)

12、“头脑风暴”是“英特尔未来教育”一种重要的学习研讨方式,它充分的让每一个成员畅所欲言。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收集到大量的有关信息,集所有成员的智慧于一体,而且充分调动了每一个成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了每一个成员的发散性思维。

13、通过理性建构与亲身体验相结合的过程。

14、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的理念。

15、新课程体现三个特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体现如下三个特点:第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相融合的课程目标;第二,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课程内容;第三,有利于所有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课程结构形式。通过以上这些,可以使学生在一节课中很快领会所学的知识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反思4

教师价值的实现首先是定位问题。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所做的工作烦琐沉重,这导致大家对自身的定位问题没时间做过多的思考,只顾“低头拉车”,而没有“抬头看路”。任何一份职业只要用心经营,都会有所收获的。关键在于我们自己怎么去看待。把教师的成就感定位在升学率和当班主任这无可厚非,可条件不允许我们这么做,那我们该怎么办?

其实,我个人认为,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定位。

1.调整心态,用心上好每一节信息技术课,夯实教学基本功。这是做一名教师的基本要求。

2.经常反思,及时总结经验与不足,并逐渐尝试写一些教学随笔,与同行共享。

3.勤奋刻苦,努力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以更好的服务信息技术教学,并且适时的帮助同事(比如和他们探讨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等,但不能只为他们做“嫁衣”)。

4.筛选并辅导学生参加电脑作品大赛、机器人比赛、信息学奥赛,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自我,实现自我。

5.拓宽自己的业务渠道,结合实际情况为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出谋划策、贡献力量。自身的价值可以在学校的'层面上得到认可。

当然信息技术教师能做的事情不只是这些,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合理定位,并且坚持不懈的去做。在这个过程中要肯付出,“敬其事而后其食”。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教育环境的改善,信息技术教师会很好的体现自身的价值的。

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反思5

1.自编教材的趣味性。

执教者依据学生学情及心理特征,针对教材的知识,以学生感兴趣的“画表情”为主题,融美术、语文及思想人文关怀于一体,自创了综合性较强的内容,设计了这一堂自选图形学习课,非常具有趣味性。

2.知识运用的综合性。

本课融入了信息技术学科的综合技能,美术学科的版面设计知识及语文学科的成语知识。

3.学习方式的自主性。

整堂课的知识完全是在学生自主尝试、合作交流的自主学习环境中自主生成,教师只是在过程中作适时的引导。尤其是自选图形的发现和基本应用,都是学生自主发现的。

4.情境任务驱动的交融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了情景与任务驱动的融合。在抛出任务时,创设了适当的.情境,让学生在自主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知识、能力、情感的传递、迁移和融合。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课的教学中也有一些遗憾,一是时间安排部分合理,前面任意组图和绘画表情环节时间太长,还有成语配画环节成语5个,就用了5分钟左右,最后一个难点环节──表情故事就不能在课堂上完成了,很可惜;二是小组的合作效率有待提高,分组方式有待探讨改进。

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反思6

通过调查与反思使我明确了一堂成功有效信息技术课,不仅要求我们教师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仔细的课堂讲解,更重要的是做到如何使自己的课更贴近学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真正的主人,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更有效。针对这一目标,我经过近一个学年的教学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了我的教学方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关注学生的进步

教学的有效应该是指在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工作后,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所获得的具体进步。衡量教学有效的唯一指标也是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这里我们应该避免理解的误区是教学有效性不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完成了自定的教学计划,有无认真的备课和准备,如果我们的努力不能促使学生对自己所授学科感兴趣,或者说学生学的很辛苦,缺乏成功的体验,那就表明我们的教学是无效的或者是失败的,因此在教学中,在教学计划的制定时,我们首先应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放在首位,充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在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关注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例如在Flash第一课的新课引入时,我将以往展示网上的一些成功Flash作品改为展示上届学生的优秀作品,这样不仅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同时又利用心理学中同类人群比较的特点,使学生明白只要通过认真学习自己也能达到这样的成效,从而减轻学生对学习Flash软件的恐惧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我们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根据所授课班级学生对信息技术掌握的程度和基础,合理调整教学进度,不能一味的赶进度。我们说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要使教学变得更有效,我们应该更关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

学生的学习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兴趣,而目前的信息技术学科教材在编写上,因为需要考虑到教材的整体性和完整性,往往在一开始都安排了大量理论性的内容,针对本学科在机房上课的特点,如果一节课教师都在讲理论、讲概念,无论课备得如何仔细,讲解得如何精彩,几节课下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在教学的一开始就受到重创,从而造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脱节,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我们可以将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将理论穿插在实践操作中,使学生每节课都能保持充分的兴趣和学习的动力。

合理地把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变为教学形态,实现知识重组是提高课堂效益的一种有效手段。例如在第三册教材的Flash单元中的讲解按钮时,课本上是将这部分内容分成按钮制作和按钮动作两节课,但实际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对这两节课的知识点进行重新调整。首先通过使用共享图库中的按钮先让学生对按钮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再进行按钮的制作,这样一来可以让学生在学会使用按钮的基础上,再对按钮的外观结合前面Photoshop的知识来进行个性化创作,在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的同时,帮助学生完成了知识的建构。

三、选择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

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保障。教学方法是教师在实施教学前对教学过程的准备工作,是决定课堂教学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前提。在备课中能否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不但可以帮助教师很好地把握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也可以使得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更有效地完成学习的任务。

目前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运用比较广泛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案例教学”、“任务驱动”、“分层教学”和“自主学习”等多种形式,其中以“任务驱动”和“自主学习”运用的尤为突出,但就有效的课堂教学要求来看一味的使用上述方法也是不可取的,例如在讲解概念性较强的内容时,如果运用自主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往往会造成学生对概念性的知识掌握的一知半解或根本无法理解,但如果改用选择“接受型”的教学方法,在教师的仔细讲解下,能更快、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完成对概念性知识的理解,当然在选用“接受型”的教学方法时,我们可以选用“启发式”或“问题教学法”来替代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在不断提出的问题中引导学生参与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针对一个班学生信息技术基础差异的问题上,我们大可以采用“分层教学”和“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来解决差异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例如,目前在我校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上就存在这样的差异,由于我校学生中有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对信息技术接触较少,信息技术基础较差,在第一个学期的教学中往往存在只能完成教师本节课演示和讲解过的内容,而且速度较慢,为此我让学校在课堂上多加练习,学生在练习时可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选做拓展任务,从而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在练习中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充分利用了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加强课堂管理

良好的课堂管理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

目前,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学校都开通了Internet,但由于网络信息万象,对于学生来说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往往在教学过程中会存在着无序的现象,部分同学游离在课堂之外,久面久之将不仅会影响到他自己的学习,而且会影响到整个班的教学氛围,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上网情况的管理,强调学生在利用网上资源进行学习时必须按老师吩咐去探索。

协作学习是信息技术课堂中的一种有效手段,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协作学习时,要强调小组长的领导作用,让能力强的学生带动能力弱的学生共同进步,避免一些学生不懂做,xx又怕问,而一些学生很快做完却去干其它事情,以保证学生有一个和谐、协作的学习环境。

五、树立良好教师的自我反思意识

要想使自己的教学更有效,我们必须树立良好的自我反思意识,只有通过不断的自我反思,才能弥补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寻求更好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课堂效率,使教学更有效。

1、做好每节课后的教学小结,总结经验,寻找不足。

2、加强教学理论的学习,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用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

综上所述,在面对即将到来的新课程改革,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完善自我教学能力,提升教学水平,创设有效课堂,已成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当务之急。

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反思7

这节课是学习的第六课,如何设置图片的背景色与画笔的颜色,以及学习如何在封闭区域进行颜色的填充。三条命令,其中前二条命令可以通过工具栏来进行设置,第三条命令就是一个简单的单词FILL。三条命令的讲解并不需要太长时间。命令讲解完成之后就开始画二个图形,一个是红旗,另一个是先画一个红色的矩形,然后在里面用黄色画一个100。

每个班能够独立完成的基本没有,通过教师提示画出来的有二三个。大多数学生只是打开LOGO,然后就不知道应该如何向下做了,还有几个学生学习了如何设置背景之后非常开心,将背景设置成红色然后去画红旗。也有部分同学将背景设置成红色去在里面用黄色画100,经过我多次提醒,最后还可以发现有几个同学是这样设置的。对他们的这种行为我是痛苦得没有办法。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这是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是学生在课后根本就没有去进行复习与练习,所以他们很多命令还记不住,导致画图的时候不知道使用哪条命令来执行;第三个原因要从自我来找了,其实我已经告诉学生LOGO软件我已经放在博客中了,另外还有个学生说发的光盘中也有这个软件,我提醒过几次学生,但他们并没有在家里面进行学习。如何充分的利用课堂中的四十分钟时间来让学生学好这些内容,老师的担子太重。而完全放任学生就这样做不是我的风格,我并不想做一个误人子弟的.教师。

以后的课堂中只能够更加多的督促学习进行学习与练习了,讲道理吧,只怕他们的道理比我的还足。尽力而为了!苦笑中!

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反思8

“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必须懂英语,会电脑。”、“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从以上的话语中,可见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已成为学生必不可少的课程组成部分,这不仅对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提高我们民族的素质也有着深远的意义。信息技术课与其它小学课程有所不同,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操作技巧。目前,许多小学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计算机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以前我总觉得信息技术课就是教会学生如何操作,上课时,无非是教师演示,学生再照着“葫芦画瓢”。其实,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好,接受能力强的学生你还没有讲完,他就会操作了;接受能力比较慢的学生还没有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更有部分学生走神了,压根没有听见你在说什么。这种方法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课程,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与学的新策略和新模式来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尤其是其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一、活用教学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来自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兴趣越大,则学习的动力越大,学习的效果就越好。学生对计算机早已有着浓厚的兴趣与神秘感,渴望更深层次的了解它,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幻想自己有一天能随心所欲地操作计算机,在计算机上作动画,上网聊天等等。信息技术课正好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今他们已梦想成真,终于能够直接动手操作计算机了,较多的实践机会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动手操作空间,这大大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好动心理。但是,如果课堂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是“学”跟着“教”走,只要“我说你做”就可以了,而信息技术是一门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仍按以前的做法,学生很容易在新鲜感和兴趣感过去之后产生枯燥的消极想法。所以在教学中,对于较容易掌握的内容,我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学生们边学边练,很快就攻克了本节的难点。用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创设和谐氛围,保持学习情趣

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让我懂得,坚持鼓励和诱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保持他们学习情趣的`有效手段。

每班学生都在四、五十人左右,绝大部分同学上机操作时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作为教师根本忙不过来,有时不免会挫伤没有被辅导同学的积极性,于是,在分组的基础上,我让几位先掌握的同学学当“小老师”,把他们分到各组去,这样即可以减轻教师逐个辅导学生的压力,也使“小老师”们得到锻炼,使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还克服了部分学生因怕问老师问题而举步不前的现象,从而使所有的学生各得其所。在这种分组情况下,教师并没有失去作用,我们正好可以集中精力去辅导个别的计算机“特困生”,使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同时,在同学互相辅导学习中增进了感情,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创造出合作学习的和谐氛围。

三、尝试以“任务驱动”的方法组织教学。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

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的发展性特点的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另外,经常利用学科中丰富的内容,为学生展示一些新知悬念,让学生课课从电脑上有新发现、有新收获,让学生感受到电脑中所蕴含的知识、技巧真多,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探索欲,保持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新鲜感和兴趣感。

总之,要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只要我们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处处留心,时时注意,必须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让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使我们的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他们驾驭计算机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反思9

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是新时期我县学校教育教学(此文来自)工作的重点。126教学策略的推广应用为广大中小学生带来了莫大的惊喜。弱者优先、机会均等、及时评价展示,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了发展更好的可能,课堂不再是好学生表演的时间,而更应该成为所有学生齐头并进的快乐舞台。层次化教学方案的实施要要求所有的老师把目光放的更长远一些,毕竟祖国的未来没法寄托给那些个死记硬背的酸书生,未来事业的接班人应该富有朝气,富有创造性,富有开拓性。小组合作学习正是培养未来事业接班人的那种合作共赢开拓思维。任何人都很重要,都是小组合作的主体。

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所有学生能进行沟通,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信任;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以及对活动成效进行评估等。在这里,合作的动机和责任是合作学习,它不再是课堂教学的点缀,而是一种具有实际意义的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并不是不要教师指导,也不是说教师可以撒手不管,更不能认为教师可以推卸教育学生的责任。学生讨论时,教师应该以听、看为主,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解上,在此基础上,迅速地加以思考,下一步的教学应该做哪些调整,哪些问题值得全班讨论,哪些问题需要教师讲解,教师要做出最恰当的选择。

给学生均等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而不再是单纯的肉食鸭。图示化导学案的灵活运用让学生真正有一条主线贯穿课堂始终,采用任务驱动法,给学生创造成才。学生前途都是不同的,没必要扼杀学生在其他方面发展的天性,成功不仅仅在于考学,更在于培养学生不断学习的好习惯好方法。习惯成就未来!

教学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无论你是初涉讲台的青年教师,还是从教多年的中、老年教师,不管你课堂设计,课前准备得多么充分,往往都会有一些课堂上的长处与不足或者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反思

本周跟纪老师学习图示化导学案教学设计,很受启发。导学案的使用在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教学和学习中效果非常明显。学生在导学案的指导下,一步一步自主学习,学习的热情普遍比较高,上课时都非常投入的去完成程序的设计有的学生甚至还有自己的创造性开拓。新时代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创造性的思维,敢于怀疑,敢于质疑。使用任务驱动法指导学生自己主动的去学习,学生在任务的驱使下主动的跟进教师思路,确实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前我更侧重于传授学生一些重点的东西,让学生强化记忆一下,通过这次讲课的对比,让我认识到教学不是机械的.灌输,而是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当学习真正成为一种习惯,学生也就都会不自觉的投入到问题的思考和回答中来。现在提倡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参与到学习中的意识,让每一位学生真正在小组中体现其重要价值,只有如此学生才会更积极的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去。

倾向弱势学生群体,给每个学生同等的机会,均衡发展,课堂不能再是好学生表演的舞台,应该成为所有学生共同激励共同进步的阶梯。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有自己进步的动力,这就要求充分利用好导学案。导学案中能很好的牵动学生学习的神经,讲课过程中应更多的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只有有兴趣能够在课堂中有所

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0

xx年的学业考查画上了句号,学生对我说,试卷不难,我想一个月的复习没有白费。回顾一个月的复习工作,我觉得既有应该发扬的长处,也有应加以改进的'不足。

一、关爱学生,平易近人,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在学生眼里,我应该是一个容易接近,又能给他们以帮助的老师吧。七年级的学生相对来说人数少一些,与学生很容易亲近交流,而且允许学生犯错,在课堂上就没有一个学生会因为害怕回答错误遭到训斥而不回答问题。当有的学生学习有问题时,也会积极主动地来问我问题,我也会耐心细致地进行讲解,直到其弄懂。

二、每次练习做到面批,并及时反馈给学生

对于平时的模拟练习,我坚持做到当堂批阅,并及时反馈,让学生对自己的练习情况心中有数,以便能及时改正错误,我会给学生详细分析他们每个人得分或失分的原因,提出改进意见,让他们再修改,以促进学业进步。这样做,虽然费时费力,但效果很好,每个学生都会有收获。有时也让学生互相批改,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这样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就有了深度,记忆也会非常深刻。

三、有些遗憾

比如有个别学生经常会不按照要求做完模拟练习,导致原本讲练习的时间又只能给学生先做作业;学生们的学习都比较被动,需要老师督促;学生们对所学的知识遗忘快,但又不会自觉去复习。今后应思考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自觉性,变被动为主动学习。

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1

这学期,我担任了小学六年级一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工作。作为一个在这一学科毫无经验的老师,这一学期可以说是在摸索中前进。

信息技术活动这门学科是让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出发,基于自身兴趣来选择和研究问题,主动获取知识的一门学科。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是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信息技术活动这种全新的学习形式,可以说很好地迎合了儿童的这一心理需求,让学生在现实生活情景中通过亲自体验来解决问题的自觉学习,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确定研究的小课题,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加强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信息技术课的内容涵盖非常广泛,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我与学生充分协作,一起来开展好各项调查研究工作,在活动的过程中真正体现出师生间的民主、平等、互助。但是由于本学期恰逢创建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学校,各种工作和活动比较多,以致于信息技术活动没有能很好地扎实地开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利用好信息技术课这块教学阵地,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不拘泥于教材,开放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真实需要出发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给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天地。

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2

在本次课堂教学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提升。我想多媒体作为信息的载体,在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的实践中搭起过渡的桥梁。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它不仅刺激人的'视觉和听觉,而且能有效唤起人的兴趣、情绪和思维,让学生对于了解我国民间艺术皮影戏的相关的知识,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在学生制作剪影形象之前,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根据一个小故事或者一个动画片中的情节制作剪影形象,每人都必须制作一个剪影形象,大家编台词,设计动作,共同表演。在表演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不少问题。

例如操纵杆的位置固定的不对,学生表演时没有把屏幕让出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以改进。以上只是我在美术教学中一点浅薄的认识,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需要我们一线的美术教师继续为之努力。我们期待我们的教学环境越来越好,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农村的孩子们接受更多的美术知识,受到更多美的熏陶。

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3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显得越来越重要,要想在本世纪不成为新的文盲,就必须学会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如今,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成为一门基础学科,在中小学迅速得到普及和发展。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如同“读、写、算”一样成为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同时信息技术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工具。那么我们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这种基本能力呢?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合理安排,因地适宜、因材施教。

尽管计算机和网络已走进我们的生活,但在学生的心目中,信息技术应用的真正价值学生们很难感受到,好像懂与不懂信息技术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并没有带来什么不便,且各个学校的设备与学生人数都不同,能否达到一人一机,让学生多上机练习等等多方面的原因,所以学校要根据自己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条件,合理安排、因地适宜、因材施教。所为“三人行必有我师”,因此我在带领学生上第一节信息技术课时,并没有急于展开教学,而是根据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水平的实际情况分组,将两人分为一小组,一种是把操作技能水平较高的学生分在一组;另一种是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混合搭配,分在一组,并在小组中选出负责人,进行管理。这样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帮助基础差的学生,各组基础好的学生也可以相互交流。这种分组合作的方法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课堂效率也明显提高,另外组与组之间还要进行“较量”,互相促进。

二、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乌申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若询问一个班的学生:“你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吗?”会有全班人说“喜欢!”学生这种高涨的学习热情,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教学中,更要吸引他们,要化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形象、变虚为实,使他们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下自主的学习,从而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精讲多练。小学信息技术课的课时安排少,学生盼着上信息技术课,如果坐在机房里,只能眼睛看着老师讲,那么原有的兴趣就会被消磨掉。在学生练习操作或完成任务时,可给学生播放悦耳的轻音乐,创造愉悦的课堂环境;这样学生有了极强的参与意识,从而创造出一种愉快的学习环境。

2、利用形象比喻,变抽象为形象,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信息技术教学中一些名词术语最难被他们接受,适当应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对学生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尤为重要。这样不仅提高了他们听课的兴趣,而且还达到帮助理解和记忆的目的。例如:在学习运用WindowsXP中的“画图”程序绘画时,需要设置前景色和背景色,这两个词语学生不易听懂,我就这样讲解:“同学们画画时要准备彩笔和画纸,前景色就像我们在画画时用的彩笔的颜色,背景色则是我们画纸的颜色”。又如在介绍文件名的知识时,学生往往不明白文件名为何要由基本名和扩展名两部分组成,我就用了这样一个比喻:“文件的名字就像我们人的姓名一样,你的姓名是由姓和名字组成的,文件的基本名就像人的名字,扩展名就像人的姓,用来区分各种类型的文件。”诸如此类的比喻,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3、穿插游戏,安排竞赛,保持学生学习兴趣。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喜爱游戏是孩子的共性。电脑游戏由于具有极强的交互性、趣味性、挑战性,对孩子们来说更是挡不住的诱惑,电脑游戏的趣味性、刺激性、挑战性能开发智力,培养儿童的敏感性。对于基本技能的操作(如键盘、鼠标的操作),如果不注意加强兴趣教学,学生是很难掌握操作技能的。例如在进行键盘和鼠标的操作练学时,我有时安排游戏类比赛。这样,不仅使学过的内容得以理解和消化,还使学生的操作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整合学科,多面发展。

计算机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更应注重把所学的知识和基本操作应用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因此,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让学生自觉做到“学有所用”。如:在教学Word或记事本时,结合学生实际,让他们用计算机写作文,并且对作文进行修改等;教学画图软件时,让他们配合美术课,进行实际的绘画;在教学上网时,结合语文、数学等学科,查找自己需要了解的知识等,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过程中完成其他学习任务,让学生感到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同时培养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也增长了学生的知识面,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四、用好“小老师”,师生相互协作。

上信息技术课,教师的辅导量大,经常是多个同学同时提问,教师常常辅导不过来,就应开办兴趣小组,辅助课堂教学。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及学生实际学习的需求,办课外兴趣小组,让学生通过课外兴趣小组的学习,学到更多的计算机知识,而这些学生回到班上,就能成为老师的小助手,在课堂上起到骨干带头作用。如教学PowerPoint时,课本上已经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讲的非常清楚了,这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学,后根据实际操作情况进一步讲学生在操作时出现的问题,同学们在自主学习的同时老师挑选学的好的学生当小老师巡视检查其它同学的练习情况,对有困难的同学给予帮助。这样形成了学生自主学、主动练的集体自主活动旋律,又使知识掌握得又快又好,并能更好地促进学生间的团结协作。同时开办兴趣小组,培养了学生的特长,也为参加各项活动做好了准备工作,如参加市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比赛。因此开办兴趣小组,可为一举多用,只有把这项工作做好,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操作技能。

五、组织竞赛,体验成功的快乐。

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操作技能后,很有必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查,让学生在竞赛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于是组织开展一些计算机竞赛活动,比如“打字小能手”、“小小画家”等,这些竞赛的举行可使学生感受到学有所成,提高了兴趣的同时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总之,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师要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让学生在玩中练,练中学;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去;要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他们的内在学习潜能,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4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在各学科中已逐渐被广泛地应用。勿庸置疑,这种教育技术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它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没有的趣味性、直观性,可以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从而能更容易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获得知识。

因此多媒体辅助教学逐渐成为目前教学技术手段的主流之一,运用多媒体课件,结果很好!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增加了知识的趣味性!我们政治使用的是新教材,上面的知识点少了,增加了更多做人的道理。但是一味的说教,讲理学生会感到厌烦。

爱因斯坦说:“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具备对学习的“热爱”和“探索”精神,才能乐在其中,才能勤奋地学习。所以我打算把政治课上活,上精。多应用一些多媒体课件,尽量增加知识的趣味性,让学生们在娱乐、活动、探究过程中学会知识,从而内化为做人的能力。

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反思8

1、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持久维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切教学设计都是为了学生,目的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教师的带动下主动地学习,自主地探究,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当学生真正进入主体角色后,他们所爆发出来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潜能是难以估量的。这样的课堂上,师生和谐地融为一体,学生学得开心而轻松,教师教得愉快而顺利,如此便能持久维护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注重导入,激发学生的直接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课长期以来之所以大力提倡和采劝任务驱动法”,就是因为它的很多学习内容都可以化解为一个个具体而有趣的.任务,学生通过努力并不难实现,以此导入容易吸引学生,激发其学习欲望即直接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很快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如学习在电脑中新建文件夹,我们可以用中文名称命名(如学生姓名),学生就十分感兴趣,通过学习还能消除他们对电脑中密密麻麻看不懂的英文文件夹的神秘感与畏惧感。又如电脑绘画、电脑动画等诸多学习内容,老师都可以事先展示准备好的优秀作品,让学生“垂涎”一番,进而帮助他们循序渐进地完成任务,实现他们的愿望。

3、注重学习成果的激励作用,提高学生的间接学习兴趣。

通过学习成果的及时反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间接学习兴趣,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老师要经常通过网络教室教学演示功能,多多展示学生的作业,及时给予点评指导,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如键盘指法与打字练习(小学三年级),其机械单调性很容易使学生厌烦,而充分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完全可以将教学设计得有声有色,首先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进度与练习层次,同时突出学习的趣味性,将打字游戏引入课堂并开展游戏竞赛,比一比谁的打字速度快等活动。这类做法有很多,不论结果如何,但“寓教于乐”这种做法对学生学习的激励作用是立杆见影的,常常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对学生影响深远。

第三篇:教师信息技术的教学反思

教师信息技术的教学反思

教师信息技术的教学反思1

这节课是学习的第六课,如何设置图片的背景色与画笔的颜色,以及学习如何在封闭区域进行颜色的填充。三条命令,其中前二条命令可以通过工具栏来进行设置,第三条命令就是一个简单的单词FILL。三条命令的讲解并不需要太长时间。命令讲解完成之后就开始画二个图形,一个是红旗,另一个是先画一个红色的矩形,然后在里面用黄色画一个100。

每个班能够独立完成的基本没有,通过教师提示画出来的有二三个。大多数学生只是打开LOGO,然后就不知道应该如何向下做了,还有几个学生学习了如何设置背景之后非常开心,将背景设置成红色然后去画红旗。也有部分同学将背景设置成红色去在里面用黄色画100,经过我多次提醒,最后还可以发现有几个同学是这样设置的。对他们的这种行为我是痛苦得没有办法。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这是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是学生在课后根本就没有去进行复习与练习,所以他们很多命令还记不住,导致画图的时候不知道使用哪条命令来执行;第三个原因要从自我来找了,其实我已经告诉学生LOGO软件我已经放在博客中了,另外还有个学生说发的光盘中也有这个软件,我提醒过几次学生,但他们并没有在家里面进行学习。如何充分的利用课堂中的四十分钟时间来让学生学好这些内容,老师的担子太重。而完全放任学生就这样做不是我的风格,我并不想做一个误人子弟的教师。

以后的课堂中只能够更加多的督促学习进行学习与练习了,讲道理吧,只怕他们的道理比我的还足。尽力而为了!苦笑中!

教师信息技术的教学反思2

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是新时期我县学校教育教学(此文来自)工作的重点。126教学策略的推广应用为广大中小学生带来了莫大的惊喜。弱者优先、机会均等、及时评价展示,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了发展更好的可能,课堂不再是好学生表演的时间,而更应该成为所有学生齐头并进的快乐舞台。层次化教学方案的实施要要求所有的老师把目光放的更长远一些,毕竟祖国的未来没法寄托给那些个死记硬背的酸书生,未来事业的接班人应该富有朝气,富有创造性,富有开拓性。小组合作学习正是培养未来事业接班人的那种合作共赢开拓思维。任何人都很重要,都是小组合作的主体。

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所有学生能进行沟通,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信任;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以及对活动成效进行评估等。在这里,合作的动机和责任是合作学习,它不再是课堂教学的点缀,而是一种具有实际意义的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并不是不要教师指导,也不是说教师可以撒手不管,更不能认为教师可以推卸教育学生的责任。学生讨论时,教师应该以听、看为主,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解上,在此基础上,迅速地加以思考,下一步的教学应该做哪些调整,哪些问题值得全班讨论,哪些问题需要教师讲解,教师要做出最恰当的选择。

给学生均等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而不再是单纯的肉食鸭。图示化导学案的灵活运用让学生真正有一条主线贯穿课堂始终,采用任务驱动法,给学生创造成才。学生前途都是不同的,没必要扼杀学生在其他方面发展的天性,成功不仅仅在于考学,更在于培养学生不断学习的好习惯好方法。习惯成就未来!

教学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无论你是初涉讲台的青年教师,还是从教多年的中、老年教师,不管你课堂设计,课前准备得多么充分,往往都会有一些课堂上的长处与不足或者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反思

本周跟纪老师学习图示化导学案教学设计,很受启发。导学案的使用在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教学和学习中效果非常明显。学生在导学案的指导下,一步一步自主学习,学习的热情普遍比较高,上课时都非常投入的去完成程序的设计有的学生甚至还有自己的创造性开拓。新时代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创造性的思维,敢于怀疑,敢于质疑。使用任务驱动法指导学生自己主动的去学习,学生在任务的驱使下主动的跟进教师思路,确实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前我更侧重于传授学生一些重点的东西,让学生强化记忆一下,通过这次讲课的对比,让我认识到教学不是机械的灌输,而是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当学习真正成为一种习惯,学生也就都会不自觉的投入到问题的思考和回答中来。现在提倡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参与到学习中的意识,让每一位学生真正在小组中体现其重要价值,只有如此学生才会更积极的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去。

倾向弱势学生群体,给每个学生同等的机会,均衡发展,课堂不能再是好学生表演的舞台,应该成为所有学生共同激励共同进步的阶梯。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有自己进步的动力,这就要求充分利用好导学案。导学案中能很好的牵动学生学习的神经,讲课过程中应更多的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只有有兴趣能够在课堂中有所

教师信息技术的教学反思3

小学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动手、动脑的实践课,它要求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任的信息技术应用习惯。根据《纲要》要求,教师应加化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各种学习和解决各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下面结合信息技术课的特点,谈一谈自己的反思心得。

一、备课:(提前一周备课,重在备意图,每个教案一定要有教后反思记录)

1、备课参考资料:课程标准、指导意见、教案参考、教师用书、教材、活动手册,大家园丁以及网络等资源

2、备教材:必须确定教学目标,知道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知识点和内容含量适合1课时

3、备学生: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等情况,分析哪些知识点是学生容易掌握的,这样的知识点就只需要点到为止,否则需要详细的介绍和指导练习。

4、备教学方法:讲授、任务驱动、参观、演示、练习、课堂讨论、复习等方法。

5、任务的描述和问题的语句描述要具体明确

6、一节课要有一个设计的亮点

7、三维教学目标,回归日常生活世界,过程性评价的设计,强调合作与交流(分组)

8、先了解大致要讲什么(粗的一个思路流程),然后细化下去(详细的教案),然后又回归到流程忘记教案。

二、上课

1、知识的讲解和技能的演示,要简单清晰

2、抓住重点知识,不要面面具到,注意一堂课的知识量不可以太多

3、过程要完整,条理清晰,生动的引入(情景导入),新知识点各环节,小结。

4、目标原则:(告之原则)让学生知道每节课掌握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学习目标要具体,要符合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

5、主体原则:(学生全体、全程参与,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去发现和思考)教师的主导作用绝不表现在满堂讲,而是指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一堂课的讲课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同时,要更加重视教师的有效指导。比如10分钟讲解,10分钟练习,其它时间自由练习。

6、反馈原则:(及时检查,可以督促学生学习)过程性评价。即在每节课的每层次的教学中,必须有教师的查,这种快速的反馈即可以把学生取得的进步变成有形的事实,使之受到鼓励,尝试成功的快乐;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中的问题,及时矫正,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益。

7、激励原则:(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多鼓励表扬的原则)表扬、鼓励学生,激励评价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能满足学生自尊心的需求,自尊心是中学生最显著的心理特征之一。记住,你的一句评价可能开启或关闭学生心灵的一扇窗户,永远记住: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没有失败是成功之母,而有的失败是失败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这是青少年特有的心理发展规律决定的。

8、语言要生动活泼、例子要学生感兴趣,这样课堂的气氛自然会活跃起来。

三、反思

1、写心得体会:实际的课堂教学很难完完全全地按备课计划去进行,因此写心得的形式总结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宝贵经验教训,可作下次备课的借鉴。这也是提高教师备课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每个教案后面应该包含教学反思。

教学注意事项

一、基本功:

1、教态:微笑、要走下讲台、目光紧视学生,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比如有学生睡觉、讲话,要提醒);挺胸、自信、自然;不要紧张、放得开。

2、板书:要有设计,多余的文字不要写;课件也一样,文字的表达一定要正确,没有错别字和多余的文字,表达要清晰。

3、语言:要有激情、高昂、流畅;咬字要清晰,语速要慢、注意停顿,不能太平淡象背书一样;重点的部分要用强调的语气。

4、操作演示:一定要具体到界面上,而不是简单的文字介绍,让人看了就明白,操作提示的东西也应该在界面上说清楚;文字的表达一定要让人清晰。

5、软件使用熟练,有没有广播要注意。

二、一些想法:

1、语言不能生硬,要注意口语化,讲授法要生动,使抽象的概念用一些实际例子具体话、形象化,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如下边的概念很难理解,一定要用具体的例子形象化。也可以用图片和表格等图示对比的形式让学生明白概念。

2、组织课堂尽量让学生随和、有气氛,这样学生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

3、不能频繁的控制,一般控制在3次以内

4、习题或者任务:先引导给予适当的提示,再练习,叫一个学生演示,其他同学评价,教师点评或者评价;要提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5、课堂一定要有小结,可以让学生去小结。

6、出现的习题要先读一下,还要有简单的讲解,如果出现网站模式,还要先介绍一下网站的使用方法和栏目情况。

7、课前要写一个大致的课堂流程图(并标好时间),这样可以控制整个课堂环节

三、备课注意的东西

1、教材处理问题:(抓不住要点、知识点错误)

2、教学设计问题(只重视预设,不重视生成,不重视情景问题的设计、不重视问题与教材的结合、不规范、环节设计不合理)

3、教学理念问题(新理念新在什么地方:老师自己讲得多,学生参与少,不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缺少应变与概括能力。只有花架子,不重实效,如合作、探究)

其它问题:

1、教学模式要在平时生成,形成一个套路

2、应用的材料要依据

3、情景问题与教材要紧扣

4、缺少应有的精神状态,不自信

5、书让学生读(看);话让学生讲(交流);练习让学生做;让学生点评让学生去做。总之,学生能做的就让学生去做。给学生信心、鼓励,而不是批评、指责。

6、规范性的动作要在平时养成,重视教材的处理方法;新课和复习课的区别点。

教学网站模式:

1、开始的时候先介绍各个栏目,以及使用方法,有帮助文件的也要说明他的使用方法。

2、首页上放一些提示:小组分组的方法(提倡小组合作学习);熟悉(介绍)栏目的使用方法;展示学习目标;也可以放任务的情景(用于创设情景)

3、先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活跃课堂气氛,垃圾师生间的距离。围绕一个主题,通过一系列问题或者任务(同一个例子或线路),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任务活动要独立又要有串联的关系,最后要升华情感,点化。

4、任务或者知识点,分成三大模块左右,这样可以保证在一节课内完成任务;每个任务要相互独立,一个完成了之后在做下一个任务(做到条理清晰);任务中要包含提示或注意、阅读材料或拓展任务(针对学优生设计)

5、任务要给学生适当的引导,任务下发后,要提示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练习探究讨论等,练习后叫学生上来演示,学生评价,老师根据情况点评或演示,梳理知识点,使学生建构的知识系统化。

6、优秀的作品展示或提前完成的学生演示;不好的作品也可以展示,要指出缺点,不会做的也可以叫上来,让别的学生指出错误的地方。

7、帮助:可有可无,若有,设置一些简洁有效的提示性帮助。

8、小结:教师课堂小结,可以让学生讲,给提示。同时设置一些练习题,并根据情况做点评。

9、自我评价:教师知道学生评价。

10、课后拓展。

11、教学网站做好后要测试功能:链接正确、图片是不是正确显示。文字性的东西:语句描述要清楚,无错别字和病句。

1、导入:演示、问题、故事、游戏、视频、音乐等,5分钟以内使学生有兴趣热情学习。

2、课型的把握: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

3、理论知识点:图示法、表格法、对比法、游戏法,生活中的例子结合等等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语言要生动。

4、小组合作:2-4个人相临原则,叫组员上来连线,其他组员说理由,其他小组评价。同质分组,异质分组。

5、评价:多表扬鼓励,经常有过程性评价,结束时有评价(自评),形成多元评价。

6、体现新课程理念:学生的需求、教师的有效引导、评价策略的体现、落实指导意见、信息素养的落实。

7、课堂是最重要的,语言组织能力,学生要紧张、有序、高效。

8、常写反思或随笔。

9、探究时间长短要把握,做的时候不要讲,别频繁的控制。

10、把握必修课的深度,根据指导意见。

11、学情分析、预期目标的达成,学习任务单、教学引导问题的设计(问题、目的、重点/难点/关键点)

12、“头脑风暴”是“英特尔未来教育”一种重要的学习研讨方式,它充分的让每一个成员畅所欲言。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收集到大量的有关信息,集所有成员的智慧于一体,而且充分调动了每一个成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了每一个成员的发散性思维。

13、通过理性建构与亲身体验相结合的过程。

14、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的理念。

15、新课程体现三个特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体现如下三个特点:第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相融合的课程目标;第二,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课程内容;第三,有利于所有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课程结构形式。通过以上这些,可以使学生在一节课中很快领会所学的知识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信息技术的教学反思4

相信很多教师对“信息素养的培养”这一基本理念耳熟能详,但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的理念“构筑健康的信息文化”更需要在理解基础上应用起来。这一理念是指信息文化的构筑不仅取决于文化的承载物(如信息技术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源),而且取决于文化活动的主体之间的动态性关系。所以,对于课程的建设及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教师肩负着很大的责任。

(1)在不断的学习中成长

信息技术教师不能以任务繁重为由,忽略对自身能力的提高。在这个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作为这个学科的老师更应时刻注意自我提升,应该通过参加培训或者学习优秀案例等形式,深入学习新课标的理念、目标、实施和评价,学习教育理论、研究教学方法,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师生角色转换,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和创新意识。另外,参加一些科研活动,也会培养教师们严谨、科学的作风和优秀的科学素养

(2)增强对教材的利用能力,超越教材的能力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或许会造成教材具有相对的滞后性。教师们在进行教学时,如果仅局限于教材的知识,不仅会招来学生们的不满,也会让自己的课堂缺乏生命力。北京市丁香小学的武健老师“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观点就传达给我们这样的一种理解,每一个教学单元要“小而精”、“要深入和升华”,要进一步加工信息技术教材。

的确,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崭新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显得年轻和稚嫩,在实践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很多的问题,但也毋庸置疑信息技术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以及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变化。同时,它也是一门快速成长的学科,如果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这个过程,用矛盾发展的观点来审视信息技术教育所发生的一切,我们就会发现它是在前进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教师信息技术的教学反思5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显得越来越重要,要想在本世纪不成为新的文盲,就必须学会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如今,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成为一门基础学科,在中小学迅速得到普及和发展。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如同“读、写、算”一样成为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同时信息技术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工具。那么我们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这种基本能力呢?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合理安排,因地适宜、因材施教。

尽管计算机和网络已走进我们的生活,但在学生的心目中,信息技术应用的真正价值学生们很难感受到,好像懂与不懂信息技术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并没有带来什么不便,且各个学校的设备与学生人数都不同,能否达到一人一机,让学生多上机练习等等多方面的原因,所以学校要根据自己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条件,合理安排、因地适宜、因材施教。所为“三人行必有我师”,因此我在带领学生上第一节信息技术课时,并没有急于展开教学,而是根据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水平的实际情况分组,将两人分为一小组,一种是把操作技能水平较高的学生分在一组;另一种是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混合搭配,分在一组,并在小组中选出负责人,进行管理。这样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帮助基础差的学生,各组基础好的学生也可以相互交流。这种分组合作的方法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课堂效率也明显提高,另外组与组之间还要进行“较量”,互相促进。

二、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乌申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若询问一个班的学生:“你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吗?”会有全班人说“喜欢!”学生这种高涨的学习热情,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教学中,更要吸引他们,要化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形象、变虚为实,使他们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下自主的学习,从而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精讲多练。小学信息技术课的课时安排少,学生盼着上信息技术课,如果坐在机房里,只能眼睛看着老师讲,那么原有的兴趣就会被消磨掉。在学生练习操作或完成任务时,可给学生播放悦耳的轻音乐,创造愉悦的课堂环境;这样学生有了极强的参与意识,从而创造出一种愉快的学习环境。

2、利用形象比喻,变抽象为形象,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信息技术教学中一些名词术语最难被他们接受,适当应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对学生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尤为重要。这样不仅提高了他们听课的兴趣,而且还达到帮助理解和记忆的目的。例如:在学习运用WindowsXP中的“画图”程序绘画时,需要设置前景色和背景色,这两个词语学生不易听懂,我就这样讲解:“同学们画画时要准备彩笔和画纸,前景色就像我们在画画时用的彩笔的颜色,背景色则是我们画纸的颜色”。又如在介绍文件名的知识时,学生往往不明白文件名为何要由基本名和扩展名两部分组成,我就用了这样一个比喻:“文件的名字就像我们人的姓名一样,你的姓名是由姓和名字组成的,文件的基本名就像人的名字,扩展名就像人的姓,用来区分各种类型的文件。”诸如此类的比喻,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3、穿插游戏,安排竞赛,保持学生学习兴趣。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喜爱游戏是孩子的共性。电脑游戏由于具有极强的交互性、趣味性、挑战性,对孩子们来说更是挡不住的诱惑,电脑游戏的趣味性、刺激性、挑战性能开发智力,培养儿童的敏感性。对于基本技能的操作(如键盘、鼠标的操作),如果不注意加强兴趣教学,学生是很难掌握操作技能的。例如在进行键盘和鼠标的操作练学时,我有时安排游戏类比赛。这样,不仅使学过的内容得以理解和消化,还使学生的操作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整合学科,多面发展。

计算机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更应注重把所学的知识和基本操作应用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因此,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让学生自觉做到“学有所用”。如:在教学Word或记事本时,结合学生实际,让他们用计算机写作文,并且对作文进行修改等;教学画图软件时,让他们配合美术课,进行实际的绘画;在教学上网时,结合语文、数学等学科,查找自己需要了解的知识等,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过程中完成其他学习任务,让学生感到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同时培养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也增长了学生的知识面,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四、用好“小老师”,师生相互协作。

上信息技术课,教师的辅导量大,经常是多个同学同时提问,教师常常辅导不过来,就应开办兴趣小组,辅助课堂教学。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及学生实际学习的需求,办课外兴趣小组,让学生通过课外兴趣小组的学习,学到更多的计算机知识,而这些学生回到班上,就能成为老师的小助手,在课堂上起到骨干带头作用。如教学PowerPoint时,课本上已经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讲的非常清楚了,这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学,后根据实际操作情况进一步讲学生在操作时出现的问题,同学们在自主学习的同时老师挑选学的好的学生当小老师巡视检查其它同学的练习情况,对有困难的同学给予帮助。这样形成了学生自主学、主动练的集体自主活动旋律,又使知识掌握得又快又好,并能更好地促进学生间的团结协作。同时开办兴趣小组,培养了学生的特长,也为参加各项活动做好了准备工作,如参加市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比赛。因此开办兴趣小组,可为一举多用,只有把这项工作做好,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操作技能。

五、组织竞赛,体验成功的快乐。

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操作技能后,很有必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查,让学生在竞赛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于是组织开展一些计算机竞赛活动,比如“打字小能手”、“小小画家”等,这些竞赛的举行可使学生感受到学有所成,提高了兴趣的同时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总之,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师要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让学生在玩中练,练中学;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去;要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他们的内在学习潜能,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教师信息技术的教学反思6

教师价值的实现首先是定位问题。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所做的工作烦琐沉重,这导致大家对自身的定位问题没时间做过多的思考,只顾“低头拉车”,而没有“抬头看路”。任何一份职业只要用心经营,都会有所收获的。关键在于我们自己怎么去看待。把教师的成就感定位在升学率和当班主任这无可厚非,可条件不允许我们这么做,那我们该怎么办?

其实,我个人认为,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定位。

1.调整心态,用心上好每一节信息技术课,夯实教学基本功。这是做一名教师的基本要求。

2.经常反思,及时总结经验与不足,并逐渐尝试写一些教学随笔,与同行共享。

3.勤奋刻苦,努力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以更好的服务信息技术教学,并且适时的帮助同事(比如和他们探讨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等,但不能只为他们做“嫁衣”)。

4.筛选并辅导学生参加电脑作品大赛、机器人比赛、信息学奥赛,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自我,实现自我。

5.拓宽自己的业务渠道,结合实际情况为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出谋划策、贡献力量。自身的价值可以在学校的层面上得到认可。

当然信息技术教师能做的事情不只是这些,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合理定位,并且坚持不懈的去做。在这个过程中要肯付出,“敬其事而后其食”。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教育环境的改善,信息技术教师会很好的体现自身的价值的。

教师信息技术的教学反思7

通过调查与反思使我明确了一堂成功有效信息技术课,不仅要求我们教师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仔细的课堂讲解,更重要的是做到如何使自己的课更贴近学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真正的主人,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更有效。针对这一目标,我经过近一个学年的教学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了我的教学方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关注学生的进步

教学的有效应该是指在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工作后,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所获得的具体进步。衡量教学有效的唯一指标也是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这里我们应该避免理解的误区是教学有效性不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完成了自定的教学计划,有无认真的备课和准备,如果我们的努力不能促使学生对自己所授学科感兴趣,或者说学生学的很辛苦,缺乏成功的体验,那就表明我们的教学是无效的或者是失败的,因此在教学中,在教学计划的制定时,我们首先应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放在首位,充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在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关注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例如在Flash第一课的新课引入时,我将以往展示网上的一些成功Flash作品改为展示上届学生的优秀作品,这样不仅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同时又利用心理学中同类人群比较的特点,使学生明白只要通过认真学习自己也能达到这样的成效,从而减轻学生对学习Flash软件的恐惧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我们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根据所授课班级学生对信息技术掌握的程度和基础,合理调整教学进度,不能一味的赶进度。我们说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要使教学变得更有效,我们应该更关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

学生的学习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兴趣,而目前的信息技术学科教材在编写上,因为需要考虑到教材的整体性和完整性,往往在一开始都安排了大量理论性的内容,针对本学科在机房上课的特点,如果一节课教师都在讲理论、讲概念,无论课备得如何仔细,讲解得如何精彩,几节课下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在教学的一开始就受到重创,从而造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脱节,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我们可以将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将理论穿插在实践操作中,使学生每节课都能保持充分的兴趣和学习的动力。

合理地把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变为教学形态,实现知识重组是提高课堂效益的一种有效手段。例如在第三册教材的Flash单元中的讲解按钮时,课本上是将这部分内容分成按钮制作和按钮动作两节课,但实际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对这两节课的知识点进行重新调整。首先通过使用共享图库中的按钮先让学生对按钮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再进行按钮的制作,这样一来可以让学生在学会使用按钮的基础上,再对按钮的外观结合前面Photoshop的知识来进行个性化创作,在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的同时,帮助学生完成了知识的建构。

三、选择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

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保障。教学方法是教师在实施教学前对教学过程的准备工作,是决定课堂教学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前提。在备课中能否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不但可以帮助教师很好地把握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也可以使得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更有效地完成学习的任务。

目前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运用比较广泛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案例教学”、“任务驱动”、“分层教学”和“自主学习”等多种形式,其中以“任务驱动”和“自主学习”运用的尤为突出,但就有效的课堂教学要求来看一味的使用上述方法也是不可取的,例如在讲解概念性较强的内容时,如果运用自主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往往会造成学生对概念性的知识掌握的一知半解或根本无法理解,但如果改用选择“接受型”的教学方法,在教师的仔细讲解下,能更快、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完成对概念性知识的理解,当然在选用“接受型”的教学方法时,我们可以选用“启发式”或“问题教学法”来替代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在不断提出的问题中引导学生参与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针对一个班学生信息技术基础差异的问题上,我们大可以采用“分层教学”和“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来解决差异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例如,目前在我校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上就存在这样的差异,由于我校学生中有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对信息技术接触较少,信息技术基础较差,在第一个学期的教学中往往存在只能完成教师本节课演示和讲解过的内容,而且速度较慢,为此我让学校在课堂上多加练习,学生在练习时可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选做拓展任务,从而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在练习中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充分利用了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加强课堂管理

良好的课堂管理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

目前,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学校都开通了Internet,但由于网络信息万象,对于学生来说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往往在教学过程中会存在着无序的现象,部分同学游离在课堂之外,久面久之将不仅会影响到他自己的学习,而且会影响到整个班的教学氛围,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上网情况的管理,强调学生在利用网上资源进行学习时必须按老师吩咐去探索。

协作学习是信息技术课堂中的一种有效手段,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协作学习时,要强调小组长的领导作用,让能力强的学生带动能力弱的学生共同进步,避免一些学生不懂做,xx又怕问,而一些学生很快做完却去干其它事情,以保证学生有一个和谐、协作的学习环境。

五、树立良好教师的自我反思意识

要想使自己的教学更有效,我们必须树立良好的自我反思意识,只有通过不断的自我反思,才能弥补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寻求更好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课堂效率,使教学更有效。

1、做好每节课后的教学小结,总结经验,寻找不足。

2、加强教学理论的学习,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用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

综上所述,在面对即将到来的新课程改革,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完善自我教学能力,提升教学水平,创设有效课堂,已成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当务之急。

教师信息技术的教学反思8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型的课程,其实践性强,发展快。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发觉学生们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初步掌握了计算机操作的基础知识,在挑战困难,增强自信心与创造本事等方面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和欢乐。

在初级阶段,学生处于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初步状态,对于趣味性的知识较为敏感,所以,根据这一阶段的年龄心理特征,开设的计算机课就以指法练习、辅助教学软件的应用以及益智教学游戏这些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本事的知识为主要资料。这样做,贴合本阶段的认知结构便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本事,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处于一种愉悦的学习状态之中,便于理解教师教授的新事物,并且易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发展自我的本事。为此,我把教材中最容易的资料提到最前面教授,新授之余也教学生玩玩“扫雷”、“纸牌”等益智教学游戏,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上机操作课中,我经过学校的多媒体展示系统,将有必须电脑基础的学生的电脑作品制成幻灯片并配上优雅的音乐在教师机上播放,学生们顿时沸腾起来,纷纷举手询问,我都一一给他们解答,并鼓励他们只要努力学,就必须能成功。于是就开始手把手耐心给他们讲解画图的有关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们对电脑已不陌生了,我就带着他们进入Windows的“画图”。在画图纸上进行画点、画线、画图形等操作,经过操作训练,学生们学会了许多工具和菜单的使用。经过复制、剪切、粘贴和移动,学会了画一些简单而美观的作品,互相欣赏,直到下课,同学们仍然余兴未尽,围着教师问这问那久久不愿离去。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作品做好了,如何输入汉字给自我的画取名或将自我的大名也写在画上呢?这时我顺势让学生认识键盘,用键盘练习卡一遍又一遍的练习,同学们最终能找到26个英文字母的位置,汉字也会输了,我又指导学生构思新的作品,给自我的画起上名字,也把自我的大名写上。看着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图画,同学们十分高兴。对自我的创新本事有了全新的认识。找到了自我,提高了自信心。学习的进取性大大提高。

教师信息技术的教学反思9

这学期,我担任了小学六年级一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工作。作为一个在这一学科毫无经验的老师,这一学期可以说是在摸索中前进。

信息技术活动这门学科是让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出发,基于自身兴趣来选择和研究问题,主动获取知识的一门学科。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是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信息技术活动这种全新的学习形式,可以说很好地迎合了儿童的这一心理需求,让学生在现实生活情景中通过亲自体验来解决问题的自觉学习,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确定研究的小课题,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加强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信息技术课的内容涵盖非常广泛,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我与学生充分协作,一起来开展好各项调查研究工作,在活动的过程中真正体现出师生间的民主、平等、互助。但是由于本学期恰逢创建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学校,各种工作和活动比较多,以致于信息技术活动没有能很好地扎实地开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利用好信息技术课这块教学阵地,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不拘泥于教材,开放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真实需要出发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给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天地。

教师信息技术的教学反思10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在各学科中已逐渐被广泛地应用。勿庸置疑,这种教育技术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它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没有的趣味性、直观性,可以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从而能更容易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获得知识。

因此多媒体辅助教学逐渐成为目前教学技术手段的主流之一,运用多媒体课件,结果很好!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增加了知识的趣味性!我们政治使用的是新教材,上面的知识点少了,增加了更多做人的道理。但是一味的说教,讲理学生会感到厌烦。

爱因斯坦说:“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具备对学习的“热爱”和“探索”精神,才能乐在其中,才能勤奋地学习。所以我打算把政治课上活,上精。多应用一些多媒体课件,尽量增加知识的趣味性,让学生们在娱乐、活动、探究过程中学会知识,从而内化为做人的能力。

第四篇:教师随笔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教师随笔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师随笔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有感在教学中我一直认为信息技术这门课就是教会学生如何上机操作,课堂上无非是教师演示、学生观看演示、然后学生上机操作。结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乐观,反应快的学生教师还没有讲完,他就会操作了;反应较慢的学生还没有弄清楚你在讲什么,还有部分学生上课走神,压根没有听见你在讲什么,一堂课就结束了。这种教学方法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是一门新课程,它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来挖掘学生潜力,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尤其是利用计算机这一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反思:

一、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动机来自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兴趣越大,学习的动力越大,学习的状态越好,学习效果就越明显。在低年级的时候学生对计算机早已有了浓厚的兴趣与神秘感,渴望更深层次的了解它,掌握它。希望有一天自己能随心所欲地操作计算机,利用电脑绘画、制作自己的作品、上网聊天、购物等等。信息技术课正好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现在他们终于能够动手操作了,较多的实践机会为学生们提供了大量的动手操作空间,大大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好动心理。但是,如果课堂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学”跟着“教”走,只要“我说你做”就可以了。而信息技术是一门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教师仍按以前的做法,学生很容易产生“三分钟的热度”,过后就凉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较容易掌握的内容,我们应该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学生们边学边练,很快就学会了本节内容。使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创设和谐学习环境,保持良好学习情趣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让我懂得,鼓励和诱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抵触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是保持学生学习情趣的最佳手段。

现在每班学生都在六十人左右,绝大部分同学上机操作时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师要一个一个教根本忙不过来,肯定会挫伤没有被辅导到的同学的积极性,因此在分组的基础上,采用“兵教兵”的教学方法。我让几位电脑基础好,掌握快的同学先当“小老师”,把他们分到各组去辅导,这样即可以减轻教师逐个辅导学生的负担,也使“小老师”们得到锻炼,使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还克服了部分学生惧怕老师现象。从而使所有学生不会的问题得到解决。同时,在同学互相辅导学习中增进了友情,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创造出合作学习的和谐氛围。

总之,要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只要我们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处处留心,时时注意,必须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让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使我们的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他们驾驭计算机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1月

因为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学目标即学生发展的需要与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的矛盾。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心中要有学生,但是如果教师心中只有抽象的群体意义上的学生,其教学目标必将是全班一律的。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要具备生活实践性,让学生不仅能感觉到生活就在身边,而且感觉到学习掌握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一、教学内容要具备生活实践性,由于学生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容易被一些新奇刺激所吸引,计算机作为信息技术技术教学的媒介,能演示多变的图形、动听的音乐、绚丽的色彩,强烈刺激着学生的视听感官,吸引着学生的注意。中学生有着活泼好动的天性,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逻辑思维过渡。但学生形象思维较活跃。对于一些抽象的、枯燥乏味的知识使学生散失学习的兴趣,没有这样的兴趣,快乐学习就无从谈起,教学中要选择学生身边比较贴近的生活事例来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引起注意,培养学习的兴趣。例如在word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Word的操作,那么在课前,我就显示一些例子,从最简单的文章,到很复杂的文档,学生看了以后很吃惊。“我们也能做出这么漂亮的文档来吗?”随着一课课的深入,学生发现这些技巧自己也是能掌握的。再把这些目标分成一个个具体的环节,每节课达到什么环节,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来决定,甚至于先学什么、后学什么都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来调整。

二、教学内容应注重学生开放性。在完成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目标的同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有的学生基础知识比较好,就进行能力方面的训练。可以把自己的某个方面的能力提高很多;有的学生则在某方面的基础知识比较差,就在基础知识多下功夫。教育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开放,不同的教学内容造就了独特的思维方式,保持学生的个性,给今后创造力的发挥留下潜力。

三、教学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信息技术课中能借助Internet这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库以及计算机本身具有强大的计算、辅助、管理等功能。这样教学课堂中根据小学生爱玩的特点,指导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扩展他们学习电脑的兴趣;利用小学生好胜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会边动手,边观察,边分析,启迪他们在实践中进行科学的思维;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认真听取学生发表的意见,并放手让学生大胆试一试。学习Word就要学生自己写自我介绍、写课程表、打印贺年片等。比如在学习“我的课表我来做”后,我进行了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修饰表格的方法,学会了设置表格内容的字体、字号、颜色、底纹及对齐方式。对整个课程表进行修饰,通过全体参评,评出了全班修饰得最漂亮的课程表。完成了我们预定的任务。请下课后思考一个问题:在修饰表格的过程中是不是用的字体越多,用的颜色越多,修饰的表格就越漂亮? 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处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堂课下来,学生都能根据自身的状况,根据自己的选择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真正成课堂的主角。

下载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刘兴文 教了十几年的信息技术课,越来越感觉到信息技术课堂管理不如以前好管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也不如以前得心应手。刚开始教授这门课程时,由于学生刚接......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王晓丽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型的课程,其实践性强,发展快。 开学以来,我严肃认真的对待每一节信息课。 这期间不乏认真的去备每一节课,仔细考虑每一个知识点的教法......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一学期已经结束,回顾这一学期,我从事六个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因此教学工作上不敢怠慢,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精选)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原本的我认为信息技术是一门教会学生如何上机操作的课,课堂上无非是教师的演示,然后学生观看演示,再操作练习。结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些班级的学习效果并......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设计封面》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应该始终贯穿新课程教学理念,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和现代教育理念,以学定教,在做中学,让学生自始自终充分自主地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展示、......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最终定稿)

    信息技术的教学基本以实践为主,教师们及时进行教学反思能不断地改进学生们实践的方式。下面是关于信息技术教学反思的内容,欢迎阅读!篇1:信息技术教学反思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刘洋 信息技术课程实践性强,发展快。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发觉孩子们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初步掌握了计算机操作的基础知识,在挑战困难,增强自信心与创造能力......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要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学习才会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有动机,学生有兴趣时,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