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必备古诗文

时间:2019-05-13 13:48: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学语文必备古诗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学语文必备古诗文》。

第一篇:中学语文必备古诗文

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②,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敕勒歌 北朝乐府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咏柳⑪

碧玉妆成一树高⑫,万条垂下绿丝绦⑬。

不知细叶谁裁出⑭,二月春风似剪刀⑮。[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wãi)苟得也。死亦我所恶(wù),所恶(wù)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bì)患者何不为(wãi)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bì)患而有不为(wãi)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wù)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dān)食,一豆羹(gēng),得之则生,弗(fú)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fú)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xiâ)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âi)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dã)我与(yú)?乡(xiàng)为(wâi)身死而不受,今为(wâi)宫室之美为(wãi)之;乡为(wâi)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wãi)之;乡为(wâi)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dã)我而为(wãi)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yì)丽。朝(zhāo)服衣冠,窥(kuī)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bàng)讥于市朝(cháo)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jiàn)进;期(jī)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魏、韩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pí)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sâ)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âi)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补阙(quē)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zhǎng)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yîu)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sù)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shù)竭驽(nú)钝,攘(rǎng)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jiù)。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zōu)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桃花源记 东晋 陶渊明(选自《陶渊明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桃花源夹(jiá)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shě)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huî)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shâ)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mî)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ï),悉

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贤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suì)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wâi)具言所闻,皆叹惋(wǎn)。余(有版也写作“馀”)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wâi)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jùn)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qiǎn)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郦道元《三峡》原文:

江水又东径巫峡〔31〕,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32〕。郭仲产云[33]:按《地理志》“巫山在县西南”[34],而今县东有巫山,将郡县居治无恒故也[35〕。

江水历峡[36〕,东径新崩滩。此山,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崩〔37〕,晋太元二年又崩〔38〕。当崩之日,水逆流百余里,涌起数十丈。今滩上有石,或圆如簟〔39〕,或方如屋,若此者甚众,皆崩崖所陨〔40〕,致怒湍流[41],故谓之新崩滩。其颓岩所余[42],此之诸岭〔43],尚为竦桀〔44]。

其下十余里,有大巫山,非惟三峡所无,乃当抗峰岷峨〔45〕,偕岭衡疑[46〕。其翼附群山[47〕,并概青云〔48〕,更就霄汉辨其优劣耳[49]。神孟涂所处[50]。《山海经》云[51]:“夏后启之臣孟涂[52]。是司神于巴[53]。巴人讼于孟涂之所[54],其衣有血者执之[55],是请生居山上[55]。在丹山西。”郭景纯云“丹山在丹阳,属巴,丹山西即巫山”者也[57]。又,帝女居焉[58]。宋玉所谓天帝之季女[59],名曰瑶姬[60],未行而亡[61],封于巫山之阳[62],精魂为草,实为灵芝[63]。所谓“巫山之女[64],高唐之阻,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早视之,果如其言”。故为立庙,号曰“朝云”焉。其首尾间[65],百六十里,谓之巫峡,盖因山为名也。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66]。重岩叠嶂[67],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68],不见曦月[69]。至于夏水襄陵[70],沿溯阻绝[71]。或王命急宣[72],有时朝发白帝[73],暮到江陵[74],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75],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76],回清倒影[77]。绝巘(写作“山献”)多生怪柏[78],悬泉瀑布[79],飞漱其间[80]。清荣峻茂[81],良多趣味[82]。每至晴初霜旦[83],林寒涧肃[84],常有高猿长啸[85],属引凄异[86],空谷传响,哀转久绝[87]。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88],猿鸣三声泪沾裳。”

杂说四《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lâ)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liâ)。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án)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

屿(yǔ),为嵁(kān),为岩。青树翠蔓(màn),蒙络摇缀,参(cēn)差(cī)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lâ)。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ī)互(hū),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古,余弟宗玄。隶(lì)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zhã)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zhǔ)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xián)远山,吞长江,浩浩汤(shāng)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yín)[人教版教材中写作“淫”]雨霏(fēi)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zhuï)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jí)摧;薄暮冥(míng)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zhǐ)汀(tīng)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y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醉翁亭记 北宋 欧阳修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环滁(chú)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hâ)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chán)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zhã)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fú)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xuã)暝(míng),晦(huì)明变化者,山间之朝(zhāo)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yǔ)偻(lǚ)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liâ);山肴野蔌(sù),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hān)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gōng)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yì),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爱莲说(北宋)周敦颐(yí)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送东阳马升序

余幼时即嗜[1]学。家贫,无从[2]致书[3]以观,每假借[4]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5]。录毕,走[6]送之,不敢稍逾约[7]。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guān)[8],益慕圣贤之道。又患[9]无硕师[10]名人与游,尝[11]趋[12]百里外,从乡之先达[13]执经叩问[14]。先达德隆望尊[15],门人弟子填其室[16],未尝稍降辞色[17]。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18],俯身倾耳以请[19];或遇其叱咄[20],色愈恭,礼愈至[21],不敢出一言以复[22];俟[23]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qiâ)曳(yâ)屣(xǐ)[24]行深山巨谷中。穷冬[25]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26]而不知。至舍[27],四支[28]僵劲不能动,媵(yìng)人[29]持汤[30]沃灌[31],以衾(qīn)[32]拥覆,久而乃和(hã)。寓逆旅[33],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pī)绮(qǐ)绣,戴朱缨(yīng)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xiù)[34],烨(yâ)然[35]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36]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37]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38],县官[39]日有廪(lǐn)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něi)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40]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41]甚称其贤。余朝京师[42],生以乡人子谒余。撰[43]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44]。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45]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诗经•周南·关雎•先秦)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诗经·国风·秦风》

蒹葭(jiān jiā)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sù)洄(huí)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现代教科书写作“萋萋”)(qī),白露未晞(xī)。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ãi)。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观沧海 东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①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②人。海内③存知己,天涯若比邻④。无为在歧路⑤,儿女共沾巾⑥!

次北固山下 王湾(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jì),都护在燕(yān)然。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

杨花④落尽子规⑤啼,闻道龙标⑥过五溪⑦。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⑧直到夜郎⑨西。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⑪,玉盘珍羞直万钱⑫。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⑬,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⑭,直挂云帆济沧海。

《望岳》(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

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1),卷我屋上三重茅(2)。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3),下者飘转沉塘坳(4)。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5)。公然抱茅入竹去(6),唇焦口燥呼不得(7),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8),秋天漠漠向昏黑(9)。布衾多年冷似铁(10),娇儿恶卧踏里裂(11)。床头屋漏无干处(12),雨脚如麻未断绝(13)。自经丧乱少睡眠(14),长夜沾湿何由彻(15)!

安得广厦千万间(16),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17),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18),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sàn)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qīn)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châ)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唐】

天街②小雨润如酥③,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④一年春好处,绝胜⑤烟柳满皇都。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①

巴山楚水凄凉地,②二十三年弃置身。③怀旧空吟闻笛赋,④到乡翻似烂柯人。⑤

沉舟侧畔千帆过,⑥病树前头万木春。⑦ 今日听君歌一曲,⑧暂凭杯酒长精神。

观刈麦(1)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2)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3)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4)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5)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6)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7)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8)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9)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10)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1]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赤壁》(作者: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1]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①,去年天气旧亭台②。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③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④独徘徊。

登飞来峰(宋)王安石

飞来峰(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自)缘身在最高层。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gã),低绮(qǐ)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游山西村(南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过零丁洋①(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②,干戈寥落四周星③。山河破碎风飘絮④,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⑤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⑥。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⑦。

天净沙·秋思 [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山坡羊 潼关怀古(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③潼关路。望西都④,意踌躇(chú)⑤。

伤心秦汉经行处⑥,宫阙⑦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鹿柴(zhài)(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古朗月行(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 凄怆(chuàng)摧心肝。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 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⑼流。

<<望天门山>>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别董大①(其一)

千里黄云②白日曛③,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畔独步寻花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塞下曲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赋得古原草送别(1)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3)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4)

池上唐 白居易

小娃①撑②小艇③,偷采白莲④回。不解⑤藏踪迹,浮萍⑥一道⑦开⑧。

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寻隐者①不遇②

松下问童子③,言④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⑤不知处。

山行(唐)杜牧

远 上 寒 山 石 径 斜,白 云 深 处 有 人 家.停 车 坐 爱 枫 林 晚, 霜 叶 红 于 二 月 花。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乐游原(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蜂【唐】罗 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江上渔者①

江上往来人,但②爱鲈鱼③美。

君④看⑦一叶舟,出没⑤**⑥里。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六月二十七日①望湖楼②醉书③

黑云翻墨④未遮山,白雨⑤跳珠⑥乱入船。卷地风⑦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③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⑧胡尘⑨里,南望⑩王师⑥又一年。

田园杂兴十二首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蜒蛱蝶飞。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1]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2]

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乡村四月【宋 】翁卷

绿遍山野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墨梅

我家洗砚池⑫边树,朵朵花开淡墨⑬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⑭满乾坤⑮。

所见 清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村居⑪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⑫。儿童散学归来早⑬,忙趁东风放纸鸢⑭。

《已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竹 石(清)郑 燮 xiâ

咬 定 青 山 不 放 松,立 根 原 在 破 岩 中。

千 磨 万 击 还 坚 劲,任 尔 东 西 南 北 风。

第二篇:浅谈中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浅谈中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中国是文明之邦,自古以来就有”诗的国度”之称。古诗词以其精炼的语言,神奇的想象,真挚的情愫传唱千年而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独特的风景线。

自“诗三百”以来,经楚辞、汉乐府、魏晋南北朝诗,迄唐诗宋词元曲,其间不绝如缕的是两千多年来诗人们忘情于其间的醉心之作,不乏“夜夜长留明月照,朝朝消受白云磨”之闺中女子怀情之唱,”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之豪情壮志之辞,”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寄情山水隐遁山林之章,更有“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之羁旅思乡之作,“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感时怀世哀伤民生之音„„其情真挚动人,其词藻更是耐人挑灯夜读百般琢磨,不怪乎中国许多文学大师对传袭千年之久的诗词大加褒扬,常言需熟习古诗词才能达到下笔神思涌的境界。

面对如此优秀丰富的文化财产,究竟该如何去品析研读教授呢?

经过两年多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的摸索、研究,在理解新课标教学理念的基础之上,我对中学语文的古诗文教学有了一些个人的浅识拙见:

一、日积月累,反复吟读

为什么古诗文教学要以诵读为主呢?简单来说,就是为了培养语感:没有良好的语感,任何一种语言都是难以学好的。语感是人皆有之的东西,但却有优劣强弱的区别。最初的语感表现在辨声知意上,例如幼儿听大人说话,能辨声而又心知其意,即有了语感,但这是不成熟的;必须要等到经过千百次重复,逐渐熟悉了某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表达习惯,并能自由地按照这样的方式和习惯来进行表达,这才会有了比较成熟的语感。这一过程说明:语感首先来源于听,其次才是说。古人云:置之齐则齐语,置之楚则楚语。以及现在所倡导的胎教。说的都是这个道理。

培养语感这一规律对古诗文的学习能不能起作用呢?古诗文,是古人文言表达的精华部分。而文言则是在古汉语口语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形成的一种以简洁、典雅为特征的书面语体。古人平时说话可能很少用到,至于现代人,更加不会用到了。所以为现代中学生学习古诗文增添了不少的困难。从某种意义上说,上述规律似乎不起什么作用,但在课堂上,我们能不能把这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变为可能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我们有早读,还有课堂上的范读、齐读等教学环节,所以,创设这样的一个教学氛围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作为书面语体的古诗文有很强的可读性,张口一读听觉就跟着活动起来了。十几人、几十人齐声朗读,每天都读上一二十分钟,语境不就有了么?这样多读多听,许多词、语、句、篇成了自己语言仓库里的一部分,对古诗文的表达方式和表达习惯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熟悉起来。这是古已有之的做法,而且颇有成效。

或许有的老师会认为文白对译和语法分析可以使学生迅速理解文意,并能帮助背诵,举一反三,这个设想是好的,说实在的,我当初也是这么做的,但后来我发现这个做法太理想化了,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为我忽略了学生的心态和接受能力。译几个难句固然是教学中必要的,可以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大意,但通篇一句不译地翻译,往往使学生弄不清楚哪里才是翻译的重点,而把注意力都倾注在译文上。而对一些所谓的“动宾倒置”“定语后置”“取消句子独立性”之类的语法规则,听得是如坠五里雾中;因为所谓的语法规则都是从大量的具体语言现象中概括总结出来的,对于没有多少古文化知识的初中学生而言,这些都是一些抽象难以明白的知识,所以得到的是,枯燥乏味的课堂。每当听到上古文,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烦,更有甚者,在课堂上打起了瞌睡。对此现象,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最后,几位有经验的教师的古文课给了我启示。现在,我改变了古诗文的教学方法,在上古文课前两天,把将要上的古文译文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做预习,就是把一些自己认为在翻译中重要的,或是自己不懂的字词勾画出来。在上课的时候,我再把一些重点的字词说一下,还有将文中的通假字、一字多义、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进行重点提示归纳,将这些知识点形成一个网络,教学生记忆。至于背诵,就让学生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自由朗读,反复读,早读大声读,上课前也组织有节奏、有感情地读。这也许不算是最好的方法,但在课堂上,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觉得这本身就是一个对自己教学的提高。

但是,不管用什么方法,培养语感,反复诵读的方法是对古诗文学习的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授之以法,探究研读

古典诗词文字简约,蕴含丰富。传统的教法往往较为注重教师的讲解分析、细嚼后的强行灌输,此种做法实际上是将古诗文特有的文化内涵活生生地剥离了,这样不利于学生增加古文化知识的积淀,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更不利于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面对传统教学,我采取批判吸收的态度,再溶于新课标主动探究等理念,以期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综合能力,故在古诗文教学中体会归纳以下几法:

1、知人读诗鉴赏法

创作往往“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诗词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因此,我们赏诗,须先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情感有一个较为细致的了解。“知其人,方能解其言”,如:赏读中国文学史上对词最富有开创性的词人——柳永的作品时,我们应该了解他的人生经历。柳永为人放荡不羁,仕途更为坎坷。时人将其举荐于仁宗,却只得四字批语:“且去填词”。仕途无涯,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流连于歌楼舞榭,沉迷于声色词曲,潦倒终身,竟由群妓合金而葬。我们在赏析他的词作时,应该结合他的经历来进行赏析。如在分析到柳永词的语言特点的时候,我们应该马上感觉其中的雅俗并举的措辞手法,因为他曾在市井流连,接触过各色市井之人,了解到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理解到柳永词在宋代文坛举足轻重的地位了。同样地,在欣赏柳宗元的名篇《小石潭记》中 “悄怆幽邃,凄神寒骨。”之句,可说是奠定了全文的基调,为了解这一点,我们就要结合当时柳宗元所遭遇到的政治打击以及他的个人性格来体味个中的情味。

故于研赏古诗文课前,先让学生收集古诗文作者之人生经历及其作品的创作背景,学生在预习了解之中不但体会了此一诗或词之意,同时亦丰富他们头脑中对于古诗文作者所在历史背景、社会现象等等的认识了解,同时可以激发古诗文学习的兴趣,不单单为学而学。

2、写作手法分析法

古诗文的写作,有一定的方法,这也是它们为什么能流传千古而不衰竭的原因之一。肖涤非先生曾说:“《关睢》序一篇,不但当必读,且当先读,因为如果不知赋、比、兴为何事,便将不知诗歌为何物。”这不仅是就诗歌而言,同时也对古文言文适用。

首先,赋比兴为诗歌的写作技法及表现手法,由此可见熟其“法”对读诗的重要性。做到除上述之三法外,更有其它许多法。对于采用写作手法分析法赏诗时,不能一概而论,需“因诗而异”,根据各诗不同特点,有的放矢进行鉴赏。(1)修辞赏析法

诗歌中常常用一些修辞之法来将诗人的情感形象的外化出来。常用的手法有:比喻、夸张、拟人等。鉴赏诗歌时,通过分析其一些修辞的运用,更能领会诗人蓄积的情感。如:李白的《秋浦歌》中曾有:“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诗人将愁绪比作是三千丈长的白发,既运用了比喻,又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显得形象生动,同时也将自己内心的愁苦之情诉诸笔端,引起读者的共鸣。又如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写到小石潭的潭水时,用“如鸣佩环”来形容水的声音,运用当时人所熟悉的事物来打比方,令人仿佛身临其境。

(2)化虚为实体会法

有时作者要表达主观性很强的内容,往往采用化虚为实的手法。如李煜的《虞美人》有“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愁”本是抽象的情感,直接说它多少多大,我们很难有具体的印象。这时词人却将它化为具体形象的可以看得见的水流,浅白易懂。还有李清照也在《武陵春》中写过“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用舴艋舟来载愁,写出了愁思之重。以实写虚是古人常用一种方法,更能形象表现主观的情感。

5、创设情景、意境入文,体会文章深意

诗是语言的艺术,其善用含蓄、精练的语言表露诗人的感情。好的诗词都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特点,故要欣赏诗歌,必须发挥想象、联想。让学生在品读诗歌、解析诗歌时将精练的诗歌,以诗般精美、流畅的语言,加以丰富的联想、想象,以多变的形式,去书写出一篇篇优美的文章。整体的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了分析、写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并更能将诗歌理解的更加透彻。如:赏析宋代名臣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时,老师将鉴赏诗歌的任务放手给学生后,引导大家可以从独特的视角以各种不同方法鉴赏此诗,稍加讨论研究后,学生们各抒己见,或多或少都谈出了自我独特的感受。有些学生也采用了意境想象再现法,他们中有人以第一人称角度写道:“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泪水已从脸颊滑落,窗外铅色的天空越发沉重了,天地昏暗一片,海上波涛如怒,浪头一个个掀上船板,我心也正如此水呀!山河已碎,我又身陷囫囵,孤苦伶仃,被缚于此,零丁洋啊!零丁洋!你是否为我所生,忆少年豪气冲天,有青云之志,常吟咏岳飞那“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雄壮豪迈之句,亦高唱辛弃疾那“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忠信之言,可现在„„,哎,双眼已又朦胧,我该何去何从呢?是啊,“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司马迁说得多好啊,“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易安的这句又响彻耳边,哈哈哈„„,人生虽短,可我要将它变为永恒,“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学生声音刚落,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不难看出,这种方法极有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同样的,对文言文也应该创设一个合适的情景去引导学生阅读,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古诗文的教学方法还有很多,我在此只是将自己的一些心得与大家交流一下,冀希抛砖引玉。总的一句,教无定法,为学生欢迎接受的就是好方法。

第三篇:浅谈中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标 题

浅谈中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摘 要:古诗文以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凝练的语言形式,委婉含蓄的表情达意,意味悠远的艺术境界是值得我们深深品味。培养中学生古诗文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教给其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是加强古诗文教学,使其好学乐学的有效举措。教学中,要带领学生走进作者作品的情感世界,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到理解,引导学生享受审美愉悦,增加人文底蕴。关键词:古诗文 情感 教学 正 文

一、古诗文教学的堪忧现状。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殿堂里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永恒的亮点,我们灿烂的中华文化因其而千古流传,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因其而四海传扬,浩然的人间正气凭其而代代传承,精深的汉语言借其而发扬光大。中国人几千年的思想、情感、智慧主要积淀在古诗文中,无论是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凝练的语言形式,还是其委婉含蓄的表情达意,意味悠远的艺术境界是值得我们深深品味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7—9年级)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还指出要“认同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传统,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并推荐了背诵的篇目。人教版7—9年级语文教材共计选编了古文45篇,古诗词28篇,推荐课外古诗词背诵50首。我省近几年中考语文试卷,也都增加了默写古诗文的内容和分数。

可是,由于种原因,目前古诗文的教学工作还没有突破死记硬背的瓶颈。迫于升学的压力,一些学校老师只是在所谓关键的时刻打破了诗词的完整性,让学生日夜加急地背诵一些考试范围之内的名言名句,致使学生对古诗文名句名篇都是囫囵吞枣,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再优美的古诗文也会变得毫无美感,从而大大抑制了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

去年我们原学校撤并至镇中心学校,我们曾对新任教的三个重组班级近二百名学生做过调查,调查结果令人堪忧,所有的学生中真正喜欢和从小坚持背诵古诗词的仅有四名,当提议在每天语文课前坚持背诵一首古诗的时候,举手表示支持的仅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而大多学生却把周杰伦、李宇春、S.H.E等的歌词工工整整地摘抄在精美的笔记本上,对《龙珠》、《阿衰》等所谓QQ版语文漫画以及幽默笑话短信更是趋之若骛。

细细思量,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并不能全怪学生。自打孩子上幼儿园起,家长们就把他们送到各种特长辅导班、培训班,孩子们的课余时间被排得满满的,可就是很少有家长让孩子去参加语文辅导或培训的。到了中学时期,数、理、化作业压得学生们喘不过气来,政、史、地、生也门门

要求背诵,双休日还要忙着去赶补习班,他们哪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接受什么课外知识!所以,偶尔有了一些宝贵的课余时间,他们便迫不及待地要歌词、漫画中放松一下,哪有闲情逸致去积累、感悟古典诗文。

二、古诗文教学的有效举措。

语文是最具人文关怀的一门学科。“腹有诗书气自华”,有了丰厚的语文积累,才能全面提高语文素养,逐步形成独特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其实,学生们既然对那些歌词等语言现象那么感兴趣,就证明他们有相当的语言敏锐性,甚至可以说是有很高的语言感受与表达能力。因此,我们语文教师要做到因势利导,积极把学生们的这种语言感受力和语言敏锐性引导到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道路上来。如何因势利导,让学生由被动为主动,变被迫背诵成乐而为之,我们认为培养中学生古诗文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教给其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是加强古诗文教学,使其好学乐学的有效举措。

1、强化诵读。

诵读是我国古人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都说明了吟诵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7—9年级语文教材所选编推荐的这些古诗文,是历经千百年积淀下来的精华。这些名篇以其精练、和谐而有节奏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广博的内容,充沛的情感而受到许多人的喜爱,且易于掌握理解,并能引起情感的共鸣,是诵读的最佳材料。“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打开课本,让学生放开喉咙大声诵读,使其在读中涵泳,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品味,在读中陶冶,在读中升华……在吟诵过程中,我们语文老师要辅以朗读技巧的必要指导,使其掌握重音、停顿、节奏、速度、语调等要领,力求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引领学生步入审美佳境。诵读不应仅出现在古诗文课堂教学中,每节语文课前,都可以先诵读一首诗或一段文,在古诗文诵读的余韵中展开课堂教学。

2、引导审美。

在古诗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是新课标的要求。但古诗文由于语言上的艰深,年代久远,社会背景的不同以及古人和现代人在心理上的差异,给学生的审美造成了一定的难度,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加以正确引导。

⑴引领学生走进作者、作品的情感世界。“文以载道”。只有走进作者、作品的情感世界,学生的思维才能被激活,感情才能燃烧起来。首先,要引导学生打破时空隔阂,扫除障碍,借助工具书、资料、网络等手段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及写作背景。其次,要遵循审美认知规律,在整体感知教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感悟、品味、揣摩、再造,感同身受地融入作者、作品所创设的情感世界。再次,不仅要让学生明白作者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更要使学生理解这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语言来表达。

⑵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解读。现代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活动是作家、作品、读者三个环

节的动态过程,作品的价值与地位是作家创作意识与读者的接受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即“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对一篇作品,教师首先是一位读者,而学生也是读者,读者对作品的理解权利是平等的。我们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营造宽松自由的审美氛围,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启迪他们的思想,使他们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

⑶享受审美愉悦,增加人文底蕴。古诗文的阅读,要注意调动各种手段,努力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让学生进入再造境界,从而获得真正的审美愉悦。古诗文作品中所寄托的作者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是我们获得审美享受的源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名家作品所包含的人生理想和人格魅力,恰是作品的精华所在,这些作品也正是对学生进行做人教育的范本。“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长期的熏陶感染,对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大有裨益。

3、激发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古诗文的学习,应采取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不能呆板单一。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们在实际教学中立足课堂,延伸课外,曾进行过以下多种尝试:利用自习课给学生开办古典文学知识讲座,搞文学欣赏,培养其鉴赏能力,提高其审美水平;让学生走上讲台,利用课前三五分钟时间,推荐一些名篇名句给同学,并作简单点评;让学生把古诗词、篇章改写成课本剧,在班级表演;进行朗读比赛、背诵比赛、文学典知识比赛、名句接力赛等多种比赛形式。上学期,我们为改变现状,就联合进行了一个学期的古诗文背诵活动,感觉效果比较理想。通过这些寓教于乐、丰富多彩且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励他们主动去阅读积累,从而更加钟爱古诗文。

4、培养探究。

赞诃夫说:“教学应在学生的发展上下功夫。”《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要求:“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新课标强调指出,要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也是未来社会对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在古诗文的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批判意识、质疑精神、创新精神,为学生今后的发展着想。我们较多地采用比较阅读的形式,有同一诗人的比较,如学习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与《江城子〃密州出猎》放在一起比较阅读;有同一时代的比较,如学习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作比较,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在诗词品味鉴赏中,还可按其类别比较探究,如同是送别诗,学习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名句“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就可与王维的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黄庭坚的“鬼门关外莫言远,四海一家皆兄弟”作比较,品鉴出诗人的诗风情怀和诗句的意境情感。这些有益的举措,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丰富他们的人文

底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语文素养。

三、古诗文教学的美好展望。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只有打好精神的底子,成长之树才会茂盛。任何一个民族或者说任何一个有出息的民族,都不会忘记自己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历史上出现的精神导师,都会如饥似渴地从他们那里不断汲取精神养料以充实自己。同样,弘扬我们伟大民族的传统文化,学习和吸收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就不应该忘记古代诗文大家,就应该从古典诗文中汲取精神营养,以提高国民的人文素质。在这方面,基础教育正起着打底子的作用。

我们想,如果教育教学研究部门对古诗文教学的倡导多一点、实一点;学生家长急功近利的思想少一点、虚一点;身处一线的语文教师古诗文教学细一点、深一点,就一定会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让中学生走近古诗文,亲近古诗文。当他们对古典文学的阅读与记忆能“乐而为之”,让优秀的文化内化成其自身的修养,成为其思想的精髓,获得其个体素质的提高,那么,我们的民族素质也就会随之提高。而凭借古诗文的璀璨瑰宝,使得生活诗意化,社会书香化;使得民族文化得以弘扬,民族精神得以传承;使得国民素质得以提高,社会生活得以进步,也正是基础教育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的终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2、《语文课程标准》;

3、人教版7——9年级语文教科书。

第四篇:中学语文古诗文名言名句六百句

中学语文古诗文名言名句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卫风•硕人)

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

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19、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

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22、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25、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

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2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左传)

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

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31、曲则全,枉则直。(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35、将欲取之,必先之。(老子)

3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1、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42、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4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44、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4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4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4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5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5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5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53、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论语•微子)

5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5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5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5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5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5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6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6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6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64、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

65、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6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6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68、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6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70、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

71、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经•乾)

7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易经•系辞上)

7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系辞上)

7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7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7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77、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父)

7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79、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屈原•涉江)

80、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屈原•涉江)

8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82、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楚辞•卜居)

83、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84、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8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8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

8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8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

8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9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9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9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9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94、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9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9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9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9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9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100、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101、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孙子兵法•军争)

102、静如处女,动如脱兔。(孙子兵法•九地)

10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10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105、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论积贮疏)

106、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107、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108、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春秋•内篇下)

109、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尽数)

110、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111、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韩非子•难一)

112、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

113、道不拾遗,夜不闭户。(战国策•秦策)

114、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战国策•赵策)

115、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战国策•燕策)

116、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战国策•齐策)

117、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战国策•赵策)

118、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119、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吴越春秋)

120、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121、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122、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张仪列传)

12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

124、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12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26、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127、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12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129、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 列传)

130、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汉书•枚乘传)

131、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132、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东方朔传)

13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34、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汉•辛延年•羽林郎)

135、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136、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后汉书•王霸传)

137、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13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39、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黄琼传)

140、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班超传)141、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

142、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

14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龟虽寿)

144、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三国•曹操•短歌行)

14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

146、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三国•曹植•七步诗)

147、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诸葛亮•后出师表)

148、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三国•诸葛亮•出师表)

149、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15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15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

15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西晋•陈寿•三国志)

153、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西晋•陈寿•三国志)

154、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西晋•陈寿•三国志)

155、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西晋•李密•陈情表)

156、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15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158、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159、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东晋•陶渊明•移居)

(东晋•陶渊明•饮酒)

(东晋•陶渊明•饮酒)

(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160、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16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162、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

16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东晋•陶渊明•杂诗)

164、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165、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6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东晋•傅玄•太子少傅箴)

167、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晋书•王献之传)

168、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晋•陆机•文赋)

169、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70、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谢灵运•登池上楼)

171、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172、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173、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174、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南朝•江淹•别赋)

175、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南朝•萧铎)

176、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王籍•入若耶溪)

177、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178、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北朝民歌•木兰诗)

17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180、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北齐•杜弼•檄梁文)

181、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182、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唐•王绩•野望)

183、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张志和•渔父)

184、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元行冲传)

185、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太宗•赠萧禹)

186、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18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188、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滕王阁序)189、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90、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191、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9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渡汉江)

193、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9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195、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唐•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

19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197、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

198、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199、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200、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20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

20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王昌龄•出塞)

203、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04、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20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206、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207、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唐•王维•汉江临泛)(唐•王维•山居秋暝)(唐•王维•山居秋暝)(唐•王维•终南别业)

208、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唐•王维•观猎)

209、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

210、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211、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1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13、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唐•李白•蜀道难)

214、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215、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论诗)

216、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唐•李白•送友人)

217、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李白•送友人)

218、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唐•李白•独坐敬亭山)

219、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唐•李白•劳劳亭)

220、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221、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唐•李白•子夜吴歌)

22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李白•月下独酌)

223、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22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李白•赠汪伦)

22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226、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唐•李白•上李邕)

227、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228、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

229、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230、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23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23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

(唐•李白•将进酒)

(唐•李白•望天门山)

23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23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235、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唐•李白•江上吟)

236、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唐•李白•行路难)23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唐•李白•行路难)

238、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唐•李白•北风行)

23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40、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241、三山半落青山外,一水中分白鹭洲。(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242、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43、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唐•李白•清平调)

244、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24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46、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247、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唐•崔颢•黄鹤楼)

248、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唐•张旭•山中留客)

249、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 别董大)

250、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唐•高适•燕歌行)

251、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唐•高适•封丘县)

252、今夜偏知春意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唐•刘方平•夜月)

253、柴门闻狗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54、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255、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唐•杜甫•前出塞)

256、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水槛遣心)

25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258、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唐•杜甫•月夜)

259、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杜甫•春夜喜雨)

260、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26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

26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

263、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唐•杜甫•登岳阳楼)

26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265、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唐•杜甫• 春日忆李白)

26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267、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268、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

269、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唐•杜甫• 不见)

270、星随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唐•杜甫•旅夜书怀)

271、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

27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唐•杜甫•登高)

27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274、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275、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276、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杜甫•绝句)

277、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278、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279、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28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唐•杜甫•赠花卿)

(唐•杜甫•蜀相)

(唐•杜甫•恨别)

(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81、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282、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283、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唐•杜甫•秋兴)

284、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唐•杜甫•曲江)285、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唐•杜甫•曲江)

286、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87、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唐•杜甫•客至)

288、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唐•岑参•逢入京使)

28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90、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唐•刘方平•月夜)

291、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张继•枫桥夜泊)

292、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唐•韩翃•寒食)

293、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294、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孟郊•登科后)

295、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唐•杨巨源•城东早春)

296、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297、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298、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唐•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299、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300、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301、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02、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唐•韩愈•原道)

303、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唐•韩愈•送孟东野序)

304、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30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306、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初春小雨)

307、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孙湘)

30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

309、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唐•韩愈•马说)

310、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311、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刘禹锡•乌衣巷)

312、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

31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竹枝)

314、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315、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唐•刘禹锡•望洞庭)

316、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刘禹锡•陋室铭)

317、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唐•刘禹锡•陋室铭)

318、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行)

319、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唐•白居易•与元九书)

320、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2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2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323、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唐•白居易•琵琶行)

324、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唐•白居易•琵琶行)

325、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326、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327、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328、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唐•白居易•琵琶行)唐•白居易•琵琶行)唐•白居易•琵琶行)唐•白居易•长恨歌)

329、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白居易•长恨歌)

330、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白居易•长恨歌)

331、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332、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唐•王驾•社日)33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离思)

334、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335、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唐•高骈•山亭夏日)

336、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

337、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33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

339、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340、日斜深巷无人迹,时见梨花片片开。(唐•戴叔伦•过柳溪道院)

341、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342、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唐•贾岛•剑客)

343、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题诗后)

344、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 李绅•悯农)

345、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唐•李贺•马诗)

346、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国)

347、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唐•李贺•南国)

348、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349、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350、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351、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唐•李贺•李凭箜篌引)

(唐•李贺•李凭箜篌引)

(唐•李贺•致酒行)

(唐•杜牧•江南春绝句)

352、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牧•江南春绝句)

353、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唐•杜牧•寄扬州韩判官)

354、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35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

356、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357、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358、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唐•杜牧•遣怀)

359、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唐•杜牧•泊秦淮)

360、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唐•杜牧•赤壁)

36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36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无题)

36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364、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唐•李商隐•霜月)

365、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唐•李商隐•锦瑟)

366、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367、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唐•李商隐)

368、历鉴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唐•李商隐)

369、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唐•李商隐)

370、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乐游原)

371、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唐•李商隐•晚晴)

372、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唐•杜荀鹤•春宫怨)

373、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唐•卢延让•苦吟)

374、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唐•张泌•寄人)

375、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唐•僧•云览)

37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五代•李煜•虞美人)

377、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五代•李煜•乌夜啼)

378、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五代• 晏殊•蝶恋花)

379、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 晏殊•浣溪沙)

380、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宋• 晏殊•寓意)381、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

382、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宋•张先•天仙子)

38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38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宋• 晏殊•醉翁亭记)

385、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宋•欧阳修•戏答元珍)

386、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宋•欧阳修•蝶恋花)

38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388、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389、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宋•欧阳修)

390、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朱淑真•生查子)

39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 柳永•凤栖梧)

392、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宋•柳永•雨霖铃)

39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宋•柳永•雨霖铃)

394、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

395、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 训俭示康)

396、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397、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宋•朱熹•读书之要)

398、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宋•朱熹•中庸集注)

399、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400、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401、要看银山排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宋•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

402、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40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州)

404、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王安石•元日)

405、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宋•王安石)

406、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宋•苏轼• 赠刘景文)

407、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宋•苏轼•蝶恋花)

408、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409、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宋•苏轼•冬景)

4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41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412、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

413、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宋•苏轼•后赤壁赋)

414、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

41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41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宋•苏轼•水调歌头)

417、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宋•苏轼•念奴娇•赤壁之战)

418、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宋•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419、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宋•张耒•春日)

420、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宋•李清照•渔家傲)

42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422、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宋•李清照•五陵春)

42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宋•李清照•声声慢)

424、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李清照•醉花阴)

425、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宋•李清照•如梦令)

426、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427、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宋•秦观•春日)

428、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宋•陆游•文章)

42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430、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 大作)

431、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 大作)

432、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宋•陆游• 病起书怀)

43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434、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435、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436、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宋•陆游•书愤)

437、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宋•陆游)

438、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宋•陆游)

439、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440、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41、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宋•杨万里•竹枝词)

44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443、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

444、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44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446、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447、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扬子江)

(宋•林升•题临安邸)

448、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志南)

449、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宋•徐元杰•湖上)

450、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俞文豹•清夜录)

451、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梅坡•雪梅)

452、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最长。(宋•黄昇•鹧鸪天)

453、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

454、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辛弃疾•西江月)

455、事如芳草春长在,人似浮云影不留。(宋•辛弃疾•鹧鸪天)

456、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宋•辛弃疾•青玉案)

457、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58、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宋•辛弃疾•南乡子)

459、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宋•姜夔•扬州慢)

460、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

461、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宋•岳飞•满江红)

462、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宋•周敦颐•爱莲说)

463、着意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阴。(元•关汉卿)

46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65、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元•王实甫•西厢记)

466、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元•王实甫•西厢记)

467、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元•高明•琵琶记)

468、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元•高明•琵琶记)

469、常将冷眼看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元•杨显之)

470、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元•李开先•宝剑记)

471、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元未明初•施耐庵•水浒传)

472、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元未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

473、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明•吴承恩•西游记)

474、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明•吴承恩•西游记)

475、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元•虞韶)

476、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无名氏)477、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明•刘基•卖柑者言)

478、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明•汤显祖•牡丹亭)

479、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明•冯梦龙•古今小说)

480、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481、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482、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明•王冕•墨梅)

48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484、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明•解缙)

485、微微风簇浪,散作满天星。(清•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486、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清•杨继盛)

48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顾炎武•日知录)

488、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苦深。(清•顾炎武•海上)

489、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板桥•竹石)

490、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清•郑板桥)

49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清•郑板桥•对联)

492、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493、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494、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495、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清•吴伟业•圆圆曲)(清•曹雪芹•红楼梦)(清•曹雪芹•红楼梦)(清•曹雪芹•红楼梦)

496、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清•曹雪芹•红楼梦)

497、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清•曹雪芹•红楼梦)

498、心病终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清•曹雪芹•红楼梦)

49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500、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501、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论诗)

502、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清•刘鹗•老残游记)

503、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清•蒲松龄•聊斋志异)

504、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505、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清•秋瑾•对酒)

506、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507、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

508、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无题)

509、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鲁迅)

510、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鲁迅)

511、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

512、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鲁迅)

513、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514、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515、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516、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毛泽东•清平乐)

517、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

518、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长征)

519、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毛泽东•长征)

520、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长征)

521、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毛泽东•长征)

522、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毛泽东•忆秦娥)

523、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毛泽东•菩萨蛮•大柏地)

524、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毛泽东•到韶山)

525、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到韶山)

526、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毛泽东•为女民兵题照)

527、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528、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529、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毛泽东•和柳亚子先生)

530、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毛泽东•送瘟神)

531、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山河铁臂摇。(毛泽东•送瘟神)

532、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533、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1、吃一堑,长一智。

元好问 诗

恨人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是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景,只影为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台依旧平楚。招魂楚些嗟何及,山鬼自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初三语文名句集锦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恨,来访雁丘处。

2、言必行,行必果。

3、人心齐,泰山移。

4、谦受益,满招损。

5、胜不骄,败不馁。

6、是可忍,孰不可忍。

7、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8、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10、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11、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1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3、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14、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15、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16、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17、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18、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19、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20、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21、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2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2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2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5、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26、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7、从善如流,从恶如崩。

28、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2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30、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31、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32、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3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4、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5、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36、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3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38、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39、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40、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41、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42、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4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46、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48、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4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45、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47、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49、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50、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51、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52、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53、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5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55、东隅已逝,桑榆未晚。

56、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57、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58、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59、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60、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61、前车之鉴,后车之覆。

62、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63、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64、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6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66、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67、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68、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69、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70、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7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7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7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4、行远必自尔,登高必自卑。

7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7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77、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78、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79、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80、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8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83、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84、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85、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86、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87、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88、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90、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92、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94、风声雨声读书声 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

89、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9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93、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95、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

96、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97、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98、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99、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100、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101、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10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时也会吟。

103、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10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0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06、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10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0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09、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1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1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1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1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15、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116、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17、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18、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

119、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120、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12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122、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12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2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25、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126、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作岭南人。

127、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12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29、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30、纸上得来终绝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31、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13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13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34、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135、.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136、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137、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3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4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42、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14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39、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141、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14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4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46、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第五篇:中学语文

中学语文

浅谈乡镇中学作文教学

姓名:李杨联系电话:***职称:中教二级 地址:湖南省宜章县黄沙镇中学

关键词:语文作文教学提高说写结合导语:作文教学一直以来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如何提高学生的说写能力,采取正确的方法显得尤其重要。

我一直从事语文教学,经常发现部分学生作文时,感到无话可写。在作文课时,学生总是翻翻这本指导丛书,看看那本《优秀作文选》,查查《写作词典》,于是东抄一点,西拼一句,交上去图完成任务。结果是文不对题,内容空洞,毫无章法。针对这一情况我进行了调研,发现有的教师,作文教学方法老套,作文课时写个题目在黑板上,便要求学生去写。教师除了理论上的指导外,读一篇范文,就算完成教学任务。这种现象,是我们语文教师的悲哀,也是作文教学的不幸。在这里我不一而论。

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方面作了一些探讨,在此与同行商讨。我的方法是:

一、从说到写,说写结合不少老师认为,农村的学生见识少,公共场合不敢说话,不爱讲话,这是平时忽视语言训练的苦果。针对这种情况,我在作文教学时坚持说写结合的原则,除指导朗读,背诵外,还注意指导复述课文(包括创造性的复述训练),口头作文等训练,力争在读中讲,在讲中练。

特别是实行口头作文这一内容后,先要求学生放开喉咙讲,再到说得通顺、准确,进而详略具体再到生动、形象;在内容方面,从说几句话到说一段或几段,再到一件简单的事,最后把自己所说的整理后写下来;在语言形式方面,灵活使用描写、叙述、抒情等语言训练形式不拘一格,如开展“报告会”、“故事会”、“讲演赛”等多种情式的活动,去年下期我在每节课前三分钟安排了口头说话训练,开始时不少学生声音小,表情紧张,话语前不连后,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有较明显的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也跟着提高。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较普遍地存在着课文的教读与作文训练脱节的现象,致使学生作文时不善于借课文中的写法,因而影响学生现实性作水平的提高。为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把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把从课文中学到的语言、章法、技巧自觉地运用到作文中去,以达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如在教《我的老师》时,着重让学生体会开头结尾的写法,选取材料时考虑详略的写法。又如教《春》时,课文中描绘春天的五幅画既单独学习又通盘比较,学习作者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把春天的一景一物描绘得淋漓尽致,从而表达作者的美好感受,让学生懂得阅读写景文章要注意的一些事项。然后,要学生运用课文的写法把观察到的一个景物用一段话写下来。这样,由于学生将范文与写作联系起来,本次作文效果好,用的时间比任何一次短,比较好的文章也多,真正地学以致用了。

二、参加活动,丰富素材

作文与阅读教学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还与其它学科、活动关系密

切。以往乡镇中学音体美等学科的老师既非科班毕业,也非特长之类人执教,而是采取搭头的方法解决,马虎了事。去年,我校却幸运地分来了几个音体美老师。学生对这些的兴趣空前高涨。音乐课上,不少学生对打拍子感兴趣,美术课对写生、素描兴趣浓厚,体育课更是欢呼雀跃。学校为全面发展学生素质,每期都举办一些活动,如各科竞赛、田径运动、文娱晚会,我在让学生参与这些活动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把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由于学生兴趣浓厚,写起来便有话可说。今年“五.四”晚会,全校师生为患上罕见疾病的蔡同学举行捐款仪式,其场面之感人令学生潸然泪下,老师并没有规定,但我班学生都不约而同的将这一大型活动真实细腻地记录下来。所以,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与写作的密切关系时,他们便会自觉地写起作文来,这样既丰富了写作的内容,拓宽了视野,又使学生学得轻松,写得愉快,提高了写作能力,不再像以前搜肠刮肚也挤不出片言只语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方法,如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和《焦点访谈》等节目,让学生先讨论再归纳写在纸上;把学生拉出教室,走近大自然,观察一年四季景物,感悟自然界的变化等这些活动,学生却很感兴趣,只要教师组织得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会充分调动起来的,继之而来的是写作水平的提高。

由此可见,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作文能力,既要以课本为本,借鉴名家作品便于学生仿写,也要跳出教科书的篱攀;既要注意收集素材的广泛性,训练的灵活性,多样性,形成处处有话可说,又要善于引导其将所见所闻特别是所悟写在纸上。真正做到“我口书我心,我手书我口”“生活即作文”,“阅读即作文”。只要长期坚持下去,乡镇中学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会尽快提高,重而促进乡镇中学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下载中学语文必备古诗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学语文必备古诗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学语文[推荐]

    中学语文:高频易错成语记忆口诀 1 颐指气使态度傲:颐指;动下巴示意,指挥别人;气使:用神情气色支使人。不说话而用面部表示表情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指挥别人的傲慢态度。 【示例......

    中学语文

    二章 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378 第一节 备课378 一、备课的内容378 二、备课的方法379 第二节 说课381 一、说课的特点381 二、说课的内容383 第三节 上课385 一、好课的标准m3......

    古诗文

    《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卿云歌:卿云烂兮,虬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麦秀歌: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

    古诗文

    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无人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

    古诗文

    一、古诗文默写。(24分) (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 。 (2)_____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3)足蒸暑土气, _____。 (4)_____ ,非是藉秋风。 (5)《爱莲说》中从生长环境写出莲的高洁、庄重的句子是:______ , _______。 (6)《木兰诗》中写......

    古诗文精华

    6.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选自《葬花吟》 7.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选自《葬花吟》 8.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

    古诗文[推荐]

    上学期 第一周 绝句 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论语》全文 《论语》学而第一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

    经典古诗文

    中文名: 小学至高中古诗文名家朗诵 别名: 古诗文,朗诵,朗读 资源格式: MP3 发行时间: 2002年 地区: 大陆 语言: 普通话 简介: 压缩工具:Foobar2000 v0.9.4.2 压缩格式:MP3 (LAM......